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论文

2023-02-20

大学英语教学正逐步向应用能力教学模式转变, 以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国际交流的需要。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包括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的提高, 而其中又要以听的技能提高为前提, 但听力课的教学历来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对听力训练重视不够。对于学生来说英语信息绝大部分来自课堂, 而接触的又是少数几个英语教师的语音语调, 所以很难适应多数外国人的语音、语调, 加之缺乏语言环境, 社会上使用英语交流的机会不多;其次, 由于听力教学中缺乏教学目标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使学生误以为听力理解的最高目标是词词听懂, 认为只要听懂每个单词, 就会完全理解所听的材料, 这种错误认识导致学生主次不分, 缺乏系统科学的听力方法与策略;第三, 单一的听力教学模式极易扼杀学生的积极性。把听力课变成单向的信息输入过程, 缺少必要的反馈, 使学生的“听”和其他环节割裂, 不符合语言学习的规律, 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受到一定的制约, 久而久之学生对听力课失去了热情。

因此,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听力技巧, 必须针对英语教学的特点, 从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研究入手。这是因为策略意识及策略的有效使用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成功机会, 有助于对学习过程的理解、掌握, 并将减少学习者学习中的困惑和焦虑, 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1 英语听力教学特点分析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过程, 听力技能的进步必须以培养和训练听力策略、培养语感为目的, 其中包括了排除口音、背景音等因素的干扰、抓住关键词、听并执行指示语、听大意和主题、确定事物的发展及逻辑关、预测下文内容、判断段落的深层含义等多种技能。

英语听力教学中教师、学生和教材三个方面的要素需要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培养听力技能的目的。其中教师和学生是关键要素, 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必须掌握好的教学策略, 认识外语教学的规律、课堂过程的实质以及有效的课堂策略, 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 以便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指导学生学习之前, 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有一定的掌握, 以便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有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就难以激起学生学习听力的兴趣, 甚至会引起对英语听力学习的反感。传统的听力教学模式往往使听力课堂变成所谓的听力测试课, 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帮助甚微。因此, 教师必须掌握如何组织好听力课堂、开展有效的听力训练的教学策略。

同时教师还必须掌握作为学的主体的学生需要掌握的听力技能以及需要的知识结构。构成学生听力技能的知识结构包括语音知识、语法词汇以及文化习俗等方面教师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听力技能训练。语音知识不好会影响整体的听力理解, 对发音较近的词不能辨认, 当听力材料中出现连读、弱读、失去爆破、重音转移等现象时, 学生就不能准确理解句意和段意语法词汇掌握不足会使听力效果受到影响, 学生难以听懂的句子语法结构, 通常是平时使用较少或是与汉语句子语法结构差异较大的句子, 诸如时态、语态、语气、倒装、形式主语、动词的非谓语形式等, 同时如果在听力材料中出现三两个较重要的生词, 就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听力效果;在听力理解过程中, 由于缺乏背景知识或由于对中西方文化间所存在的差异不甚了解, 很多时候即便听清楚了材料里的单词和句子, 也不能真正理解其正确含义,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 充分了解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特定环境下语言的内涵。而这一部分知识恰是学生较难掌握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听力理解的难度。另一个影响学生听力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是心理因素。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学生在听音时的心理因素和听力理解的有效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 因此听力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 在听的过程中, 紧张情绪会导致无法集中注意力, 必然影响听力的效果, 反过来又加重了心理上的负担, 形成恶性循环, 使学生丧失信心。

教材的选取要有针对性, 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有层次性、针对性。目前各大高校所使用的听力教材存在形式单一的弊端。整套书从第一单元至最后一单元多采用同一模式, 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精读课内容联系不密切, 一定程度上与说读脱节使学生无法将更多来自于精读课的知识有效的加以运用, 并且除了课本之外, 很难见到其他的材料。

2 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由于种种原因, 听力课在学生心目中成了最乏味的课。鉴于目前英语听力课所面临的形势, 建立提高听力教学效果的策略势在必行。因此, 针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特点, 建立了如下几点对策。

(1) 在听力教学过程中, 改变传统的方式, 大胆创新,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加强以语音和听力为主的入校新生英语强化基础训练。

(3) 学习西方文化知识, 积累文化背景知识。

(4)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促使教材形式多样化。

在选择听力材料时, 尽量选择难易程度适中, 内容生动有趣的材料, 并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将声音和文字、图形、影像结合起来, 使学生觉得所听的内容不是太简单也不是太难, 并且生动有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 如学习经典英文歌曲, 精彩电影对白等内容, 向学生阐明听力学习的特点和方法, 让学生认识到听力学习的艰巨性和渐进性, 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心理, 从而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增强学生的自信。

3 结语

英语听力能力提高的过程是一个渐进而复杂的过程, 分析影响英语听力能力提高的因素, 进一步提出教学策略, 是每一位英语教师的责任。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思想上应重视对听的训练, 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及教学水平, 将听力训练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 对提高学生听力水平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影响英语听力水平提高的原因极其复杂, 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都影响着这个过程。因此, 希望教师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理解能力, 而且能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 学会独立地剖析和解决问题, 客观地评估自己的进步和表现, 合理安排听力训练, 自觉充实和扩大语言文化知识, 养成良好的听力学习习惯。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 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不断努力, 一定能促进英语听力教学水平的进步。

摘要:如何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水平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影响英语听力水平提高的诸种因素, 研究了提高英语听力技能的必备条件, 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搞好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策略, 以期能够对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水平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听力训练策略

参考文献

[1] 张尧学.加大力度, 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 2004.

[2] 马维娜.试析教师在听力教学中的作用[J].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2005 (6) :38~40.

[3] 王守元, 苗伟.英语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 2003 (4) :16~17.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析高校学生宿舍网络管理中的问题与策略下一篇:职业高中地理教学中若干问题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