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流行病学特点

2022-08-22

第一篇:鼻咽癌流行病学特点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报告

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鼻咽癌教学第一组

一、鼻咽癌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概述鼻咽癌在世界及全国范围内的分布。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简称NPC)系恶性程度较高的头颈部肿瘤,在世界各大洲均有发现,但欧洲、美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国家较少,鼻咽癌的流行病学发病率多在1/10万以下;非洲属鼻咽癌中等发病区域。东南亚较高发,但日本和朝鲜鼻咽癌发病率均低于1/10万。它在我国则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且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差异,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各省发病率最高。其中又以广东省的发病率为首,故有“广东瘤”之称,特别是广东的中西部,年发病率可高至30~50/10万;广西居全国第二;而北方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以肇庆、佛山、广州和广西东部的梧州地区互相连成一片,为世界上鼻咽癌最高发的地区,其周围地区发病率逐渐降低,由此可见其独特的地理分布特点。 2.总结鼻咽癌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鼻咽癌的发病情况因地区、种族、年龄不同而差异悬殊,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并呈一定的男女发病比例。其主要分布特征可以概括为:

2.1地区聚集性:世界范围内高发区主要在:①中国南方和亚洲东南部;②北美洲的美国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西部;③非洲北部和东北部等三个地域。

(1)中国南方和亚洲东南部一些国家。主要以东南亚尤其是我国南方(如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江西等)多见。其中,广东为世界上最高发区, 其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达12.46/10万(男),5.00/10万(女)。在我国鼻咽癌高发的广东省,肇庆、佛山及广州地区讲广州方言的广府人鼻咽癌发病率最高,讲闽南方言的潮汕人次之,讲客家话的客家人最低。从死亡率看,广东的肇庆、佛山、广州这三个高发地区居民3年平均年龄性别调整死亡率分别为10.42/10万和9.71/10万和8.94/10万,广州方言、闽南方言、客家方言人群的死亡率分别是10.12/10万、4.31/10万和3.44/10万,广府人比客家人高3倍多【1】。

(2)北美洲的美国阿拉斯加州和加拿大西部,当地土著人群的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达13.5/10万(男)和3.70/10万(女)。

(3)非洲北部和东北部一些国家,如科威特发病率达2.2/10 万(男)和0.8/10 万(女)。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及日本等地发病率均在1/10 万以下。

2.2种族易感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世界三大人种中,以黄种人发病率最高,部分蒙古人种也为鼻咽癌高发人群;黑种人次之;白种人十分罕见。其中尤以我国和东南亚一带高发,目前的鼻咽癌患者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和菲律宾的黄种人,其中我国鼻咽癌患者的人数占全世界鼻咽癌患者总数的80%。而在黄种人的头颈部恶性肿瘤中, 鼻咽癌的发病率又占首位,已俨然成为东南亚地区普遍发生的一种上皮癌。我国南方高发区的原居民迁居北方地区或移民海外后其NPC发病率比当地居民高,而且其后裔(后代)仍保持有很高的发病倾向。印度原居民移民英格兰和威尔士后NPC发病率高于当地居民;而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居民移民印度后NPC发病率仍然低于当地居民。由此提示,NPC的发生有明显的种族敏感性【2】。

2.3家族聚集性:本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在高、低发地区均发现NPC高发家族。中国南北方鼻咽癌发病率、死亡率存在极大差异,而家庭癌史成为为南方鼻咽癌发病的重要因素, 耳鼻咽喉病史及频数为北方鼻咽癌发病的危险因素。高发区广东调查发现,10%的鼻咽癌患者有癌家族史,其中56%是鼻咽癌家族史。广西医科大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209例鼻咽癌家族倾向性报道,209 例中有101 例有家族史。在香港亦同样发现有鼻咽癌高发家族。

2.4年龄差异性及性别相关性:鼻咽癌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存在性别差异,对于所有人群,鼻咽癌以男性居多,男女发病率比平均为2.5:1。根据我国29个省市的肿瘤死亡调查结果,鼻咽癌死亡率全国平均1.88/10万,男性为2.49/10万;女性为1.27/10万。除福建外,广东、广西、江西等省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在全国各省市中都是偏低的,男性列在第23位以后,女性列在第21位以后,但是鼻咽癌的死亡率男、女性均列于前5位,其中男性鼻咽癌年龄调整死亡率,为全国标准死亡率的3.7倍, 而女性为2.8倍。其中最高发的广东中西部发病率达34.01/10万(男)和11.15/10万(女)。而香港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鼻咽癌在发病率、死亡率及死亡率/发病率三方面均存在男性高于女性现象,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男女发病差异又随年龄增高而增大。从年龄上看,鼻咽癌的发病率在30岁开始迅速上升,50~59岁呈最高峰,60岁后逐渐稳定。国内报道年龄最小患者3岁,最大患者90岁。据广州市1972~1981年资料,30~50岁组发病率占76.62%,显示在高发区中,中壮年病例较为多见;儿童期(<14岁)病例较为特殊:即高发区(广东省)儿童病例较为少见。而在老年鼻咽癌患者中,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3.5~6):1,死亡率之比约为(3~3.5):1 。也有报道称鼻咽癌发病年龄分布在高发与低发地区有所不同,在高发区,发病年龄分布呈单峰模式,峰值出现在50~59岁。而在低发区,发病年龄呈双峰分布,分别为10~19岁和50~59岁【1】。

2.5发病稳定性: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中致癌物质日渐增多,大气污染也更为严重。因此,愈是发达的国家癌症发病率愈高,如德、美、日和北欧的一些富国,其癌症总死亡率大多数已达300/10万。我国70年代肿瘤死亡率还在100/10万以下,而80年代成倍增加,其中肺癌升高最为突出。但是,鼻咽癌不论在西方的低发国家,还是在广东四会、中山和香港,近20年内都没有明显的增加或减少,发病率一直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据广东省鼻咽癌研究中心连续15 年观察,其发病率始终稳定在9.83/10 万~11.88/10 万(男女合计)【3】。根据鼻咽癌发病和死亡动态的较长期观察,提示其致病因素是比较稳定地长期存在。如侨居各地的中国人(其中大多来自广东、广西和福建等省)鼻咽癌发病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不因居住地迁徙而发生重大改变。沿珠江、西江流域及香港均聚居有操广州方言的水上居民,他们也都是鼻咽癌高发人群。好食咸鱼的中国南方、东南亚、北非、中东和爱斯基摩人从鼻咽癌高发区居民迁居到低发区后,虽然食咸鱼的量减少了,但是鼻咽癌的发病率仍然较高,提示鼻咽癌在病因学上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4】。以上都说明,鼻咽癌的某些致病因素是稳定存在自然界中的,鼻咽癌的发病也呈现一定的稳定性。

二、探讨鼻咽癌的病因及其流行规律 鼻咽癌的病因学研究目前尚未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互相、长期作用的结果,还可能经过一个较长的癌前期阶段。有学者认为其大致有三种主要因素:①遗传易感因素②早期EB病毒感染, 这种病毒的基因组整合入鼻咽粘膜上皮细胞( 癌前期阶段)③亲鼻咽的致癌物质或其期前(包括在生活早期的食物)作用下导致癌变的【5】。目前最重视的包括遗传因素、EB病毒感染和食物中的亚硝胺等化学因素。总体上讲,NPC的危险因素包括:

1、遗传因素:据报道海南省鼻咽癌的10个家系。在3个高发家系中, 家系两代11人中有4人患鼻咽癌; 家系同代6人中有3人患鼻咽癌;家系同胞5人中有3人患鼻咽癌。广西医科大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209例鼻咽癌家族倾向性报道,209 例中有101 例有家族史。从101 例鼻咽癌家族史中直系亲属患鼻咽癌的倾向性大小依次为兄弟(31.6%)、母子(20.8%)、父子(17.8%)、姐弟或兄妹(15.8%)、母女(6.9%)、父女(3.96%)、祖孙(1.98%)。而同胞兄弟鼻咽癌的倾向高度聚集, 可能与鼻咽癌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有关, 或是与鼻咽癌男性易呈家族聚集倾向有关。因此,鼻咽癌有明显的遗传因素。但这种因素并不是肿瘤本身直接遗传下去,而是一种易感倾向,即易感性。但其遗传指标略低于一些遗传性肿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参考值水平。也有学者认为认为鼻咽癌具有垂直和水平的家族发生倾向。从目前研究看,鼻咽癌不算是一种遗传病,很可能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有学者认为还与个体敏感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2、EB病毒因素:

NPC主要由EB病毒感染。1964年,从非洲儿童恶性淋巴瘤培养成功的一株瘤细胞中,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大量疱疹病毒颗粒,并命名为EB病毒【6】。后来的研究表明,鼻咽癌与E B 病毒有密切相关, 其主要证据是:鼻咽癌患者血清中抗E B 病毒相关抗原( E A 、V C A 、MA 、E BN A ) 的抗体升高, 其中尤以V C A -I g A 抗体的特异性更高。 在鼻咽癌细胞中可找到E B V 一D N A 和E B N A 的标记。但是, E B 病毒在人群中的感染是非常广泛的, 而鼻咽癌仅在某些特定的地区、特定的人群中高发, 因此E B 病毒还不能认为是鼻咽癌的唯一致病因素, 而可能是多种综合因素中的一种。但无论如何, E B 病毒血清学已应用于鼻咽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预后的监测中了【5】。

还有研究证明,遗传因素与EB病毒感染在鼻咽癌发病上起着协同或加强作用。已证明EB病毒6种不同编码蛋白都存在于转化细胞核内,至少其中4种与DNA结合。潜伏表达的EB病毒蛋白授予B淋巴细胞永生能力,EBNA在生长、转化中参与这种作用,刺激宿主细胞DNA合成增生,与细胞DNA复制数目有关,因而在细胞转化和癌变中有重要作用。更有报道高发区广州风味的咸鱼其提取物能激活Raji细胞表达EA;而高发区人头发、大米、饮用水等镍含量增加,硒含量降低,这种变化有利于EB病毒激活。也有学者将家族性鼻咽癌易感基因定位在4号染色体【3】。

3、职业性有害因素:

研究表明与本病相关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农药、汽油、甲醛、油漆、硫酸等。据报道,如1年累积职业暴露甲醛>1.10 ppm,患NPC的0R 值是3.0(95% CI为1.3~6.6),甲醛作业及吸烟者更为明显, 提示职业性暴露甲醛会增加NPC发生的危险性;长期暴露于硫酸雾0.18 mg/m3时,3名电信作业者被诊断为NPC。对上海市纺织业织布工和编织工、金属冶炼、炼钢(吹风转炉)和精炼炉工、锅炉司炉工、刀锻工、面包师傅、糕饼师傅制造糖果工人、焊工、火焰切割工、金属磨工、磨光工、工具磨削工和机床操作工的调查也发现NPC危险性明显增高l-6J。接触联苯胺染料的皮革工人NPC有高发的趋势l-2 。接触石棉的男、女工人患NPC的RR值分别高达12.76和22.2。职业性接触氯仿使患NPC危险性增高。泰国东北部的病例对照研究显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患NPC危险性增高 。广州的调查观察到职业性接触燃烧物的工人患NPC的RR 值为2.4,每年吸烟>30包的工人患NPC的危险性增加2倍。森林工人和伐木工患NPC的危险性明显增加25。广西的研究显示,该研究观察了175例NPC患者,农民占51.4%【6】。

4、环境因素与生活饮食习惯:

香港何鸿超也指出, 根据尸体解剖的报告, 在广东省鼻咽癌的致病因素可能是传统的环境因素,比现代生活因素更为主要。问题是这些生活环境致癌因子是吸入体内还是吃进去的。现在多数人还是倾向于后者, 理由是:世界上,鼻咽癌病例都是男性占多数, 而女性更多接触室内致癌物质;水上居民露天煮食, 男女接触致癌因素的机会一样, 但水上居民的鼻咽癌发病率比香港其他居民高2倍;在居住条件有良好通风设备的香港和新加坡的中国人, 鼻咽癌的发病率与中国南方农村人的发病率相似【5】。也有研究表明,食物中的多环芳烃类、亚硝胺类及Ni等与NPC有关:动物实验显示Ni能促进亚硝胺诱发NPC;广东NPC高发区的大米和水中Ni含量较低发区高,NPC患者的头发Ni含量亦高;NPC病人血液和发中Se、Mo、Zn含量均比健康人低,Ni、Cr和Cd含量则比健康人高。病例对照配对研究表明,以家用柴草为燃料,室内烟尘污染,常食用腌芥菜和鼻部疾病史是NPC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可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及颗粒物,主要为挥发性亚硝胺、CO、氧化氰、烟焦油、烟碱(尼古丁)等,对人体有很强的致癌作用。酒精也可以增加患NPC的危险性,饮酒且吸烟则使之产生协同作用。腌制食品内含有大量的亚硝胺盐,而亚硝胺是公认的强致癌物之一【3】。中国南方人婴幼年期, 特别是在断奶期或断奶后期吃咸鱼粥是一种传统习惯, 而在咸鱼中含有挥发性亚硝胺化合物,与鼻咽癌发病很可能有关。烟熏、油炸和烘烤的食品则含有大量的杂环胺和多环芳烃类致癌物,新鲜蔬菜摄人少和吸烟与NPC有明显关系【6】。

5、其他因素:

有研究表明文化程度、人均收入等与NPC发病率呈负相关。文化程度和人均收入越高,工作、生活条件也相应改善,卫生和保健意识提高,自觉革除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从整体上降低了患NPC的危险性【5】。

四、探讨鼻咽癌疾病发展及患病概率。

我国鼻咽癌的死亡率占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81%,总发病率约占全世界的80%之多,年发病率为10~25/10万,而全世界平均年发病率在1/10万以下;其男女发病之比约为2.5:1。研究表明,我国鼻咽癌高发地区的发病率呈现稳定性,男女比例无较大改变,死亡率逐渐下降,经积极治疗后的生存率逐渐增高。近二十年来肇庆地区鼻咽癌发病住院人数呈现稳中有增的趋势,鼻咽癌发病男女性别比例无明显变动【7】。除河南省外, 广东省中山市、广州市、江苏省、上海市等地均报道鼻咽癌的4 年、5 年生存率较过去有明显改善【8】。在治疗方面,由于我国鼻咽癌多为低分化鳞癌(非角化型鳞癌),对放疗敏感,若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90% 以上【1】。

五、鼻咽癌的预防对策及措施

根据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学者提出可采取的预防措施包括: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吃或者少吃腌制、煎炸食品等; (2)戒烟,适当饮用啤酒、果酒以及少量白酒;

(3)避免职业性有害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清理生活垃圾【6】;

但由于鼻咽癌病因尚未完全清楚,主要寄希望于二级预防,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而鼻咽癌早期发现与早期诊断的途径包括: (1)高发区人群鼻咽癌筛查; (2)鼻咽癌标记物的检测;

(3)提高人群对鼻咽癌防治意识等【1】。

参考文献:

【1】彭解人,李晌;老年鼻咽癌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实用老年医学,2008,4,22(2); 【2】黄贵彪,黄志碧 ,姜岳明;鼻咽癌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4,30(4);

【3】黄腾波,柳青,黄惠明,曹素梅;广东鼻咽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2,4,19(2)。

【4】钟健略,冼珍妹,刘伟;鼻咽癌;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3,27(2) 【5】李振权;鼻咽癌流行病学的一些特点,癌症,1985,4(4)。

【6】黄志碧, 姜岳明, 方益敏;广西鼻咽癌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2,28(4) 【7】陈斌,般善开;鼻咽癌的病因和流行病学状况;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02,5,4 【8】张少华,吕波,蔡悦成;肇庆市5352例鼻咽癌流行病学调查;中医基层医药,2005,7,12(7)。

第二篇:当前A型口蹄疫流行特点及防控

当前A型口蹄疫流行概况及免疫预防 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何虎成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烈性传染病。在家畜中猪、牛、羊主要经济动物都可感染发病,一旦发生疫情损失惨重。由于口蹄疫病毒共有7个血清型,各型之间互不交叉保护,防范口蹄疫相当于防范7种不同的传染病,加之其宿主范围大易感动物种类多,使其危害性与防控难度位居众多动物传染病之首,目前使用口蹄疫灭活疫苗免仍是全球防控口蹄疫的主要手段。

1、口蹄疫流行概况

1.1 全球流行情况

口蹄疫自1514年在欧洲的意大利首次发现距今已有500年的发病历史,时至19世纪20年代前后在全球各地都有发生,到目前为止从未发生过口蹄疫的国家只有新西兰。曾经一些历史上宣布消灭了口蹄疫的国家和地区近年来也陆续发生了口蹄疫(如日本、韩国、英国等国家自2000至2010年也发生了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口蹄疫流行的毒株曾有O型、A型、亚洲I型、南非

1、

2、3和C型共7个型,其中A型和O型流行地域最广波及全球各地、危害最大。C型于2004年以后再未发生(消失原因不明)。目前全球流行的优势毒株仍是A型和O型,其中A型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均有流行。

1.2 我国流行情况

口蹄疫在我国流行已久,据资料记载1893-1915年先后在云南西双版纳、甘肃酒泉和新疆奇台发生流行。1915-1933年流行范围扩大到江苏、安徽与河北等地。1935年初在江苏与安徽两省沿京浦与户宁铁路沿线发生,当时组织兽医人员进行了防治,同年6月扑灭,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防制口蹄疫。1935-1948年在云南、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和新疆的不同地域发生流行。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先后有五次大的流行,其中第五次流行自1999年开始至现在尚未平息,主要流行毒株为O型、A型和亚洲I型。A型在1950年以前流行发病以牛、羊为主,1960-75年A型在全国流行20多省,发病动物仍以牛羊为主。1975-2009年国内无A型发生,到2009年A型 (A/SEA-97/G1)发病以牛为主,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无临床病例、但病原广泛存在。2013 年2月A型(A/SEA-97/G2)在广东茂名的猪上首次发病,截止同年8月A型在全国发生16起波及广州、云南、青海、西藏和新疆5个省(自治区)

当前国内口蹄疫流行趋势是亚洲I型处于平静(自2009年5月以后至今近5年时间内亚洲I型在我国再未发生)。O型的流行有所缓和,A型流行增加,并发生了宿主嗜性改变(猪也出现发病)。因此规模养猪场在继续做好O型口蹄疫免同时应密切关注A型口蹄疫的动态。

1.3 A型口蹄疫病毒的特性

A型口蹄疫病毒最易发生变异,对动物危害程度仅次于O型。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在自然条件下,含病毒的组织与污染的饲料、饲草、皮毛及土壤等保持传染性达数月之久。粪便中的病毒,在温暖的季节可存活29-33天,在冻结条件下可以越冬。不同年龄的猪易感程度不完全相同,一般是越年幼的仔猪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在过去以散养为主的饲养条件下口蹄疫多发生于秋末、冬季和早春,但在现代大型猪场及生猪密集饲养区,由于人为因素(高密度饲养、活畜短期快速长距离贩运等)创造了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的条件,因此在现有饲养环境下口蹄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猪感染后可持续带毒300天左右。病猪从肺、气管、鼻粘膜的病毒浓度依次增高。通过气溶胶的方式排出体外,猪的排出浓度比牛、羊高100~1000倍。在排毒量最大时,一头猪释放的气原病毒量相当于1000~3000头牛的释放量。

口蹄疫病毒在空气中的存活主要取决于空气湿度,相对湿度> 55 - 60%时最适于口蹄疫病毒的存活,如果相对湿度60%,风速10m/s ,病毒存活2-3h以上,推算病毒可至少漂浮100km以上。

2、口蹄疫免疫预防措施

一直以来口蹄疫是全球共同防范的主要动物传染病,由于各国经济状况不同防控政策也有差异,发达国家实行扑杀政策维护无疫地位,发展中国家(亚、非、拉大多数)多实行免疫政策。我国实行以强制免疫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 2.1疫苗选择

目前国内A型苗种类及使用情况:国内现有口蹄疫A型疫苗有三种,A型灭活疫苗、O-A双价灭活疫苗和O型- A型- Asia1型三价灭活疫苗。 据2013年5-9月中监所攻毒实验结果表明以上3种疫苗对牛和猪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 81.25-93.75%和78.57-100%。因此正确选择使用上述疫苗对动物进行免疫可获得良好的保护效果。在当前疫情形势下我国边境地区应使用口蹄疫O型- A型- Asia1型三价灭活疫苗,内陆地区应使用口蹄疫O-A双价灭活疫苗,有A型疫情发生的疫区紧急免疫时应选用A型灭活疫苗。自2009年湖北武汉等地发生A型以后,国家对奶牛、种公牛和边境地区牛羊实施强制免疫,到2014年国家不仅边境地区免疫范围扩大,内地免疫范围也有所增加。目前规模养猪场应密切关注A型口蹄疫疫情动态,适时进行A型口蹄疫免疫很有必要。

2.2作好基础免疫

口蹄疫病毒与其它病毒相比较其免疫原性较差,特别是猪与牛、羊比较免疫应答处于劣势,一次免疫接种所产生抗体达不到免疫保护水平,因此首次使用A型口蹄疫疫苗时、全群35日龄以上猪应做2-3次基础免疫,每次间隔时间4-5周(注意妊娠30天和产前30天内不接种疫苗过后补免),以后每隔3-4个月免一次。

2.3确保免疫密度

农业部技术规范要求口蹄疫:免疫覆盖密度 ≥ 80%;群体免疫合格率 ≥ 70%。如果实际免疫标准低于此水平,就会造成免疫失败,因此在实际免疫中(特别是规模养殖场)要以高于国家的标准进行免疫(免疫密度100%,基础免疫3次以上),才可以大大降低目前复杂疫情环境下口蹄疫所带来的风险。

2.4、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是通过大量科学试验与生产实践制定的,要结合当地疫情状况、饲养管理水平(如断奶时间、营养、转群等)、母源抗体、疫苗特性、免疫次数、接种动物的反应性等制定,并要根据免疫效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才能确立更切和实际的免疫程序。

2.4.1当养殖场周边疫情压力大时:最好配型免疫(即外围发生什么型就免什么型)使用A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免疫,首先做好基础免疫(连续免疫2-3次)以后每隔3个月免疫一次。

2.4.2 当养殖场周边疫情压力不大时:使用O-A型双价口蹄疫灭活疫苗或O型- A型- Asia1型三价灭活疫苗免疫,做好基础免疫后,每隔4个月免疫一次。 2.4.

335日龄以上仔猪、羔羊和90日龄以上犊牛首次免疫后,间隔21-28天进行第二加强免疫,疫情压力大的养殖场需进行第三次加强免疫,与第二次间隔35-45天,以后并入全群免疫程序。

2.4.4 新引进的动物最好在引入前21-28天注射O-A型双价口蹄疫灭活疫苗,入场后先隔离饲养3-4周健康时再混群。

2.4.5 散养户动物按照当地兽医部门的统一要求做好春、秋两季的集中免疫,以后每月对新补栏的动物及时补免,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参照规模养殖场的程序进行免疫。

2.5、免疫操作要规范

2.5.1养殖场坚持按程序计划免疫,避免因季节性免疫造成免疫抗体临界期或空白期,而导致潜在感染隐患。

2.5.2 避免接种剂量不足或过大,剂量不足免疫效果差,剂量过大可以起免疫麻痹。一次大剂量免疫,远远不如正常剂量免疫两次的效果好。

2.5.3 不要同时使用不同厂家的疫苗,国内疫苗生产厂家较多,使用的疫苗毒株(特别是O型)存在差异,如果在同期内使用不同厂家的疫苗,不利于免疫保护率的提升。

2.5.4 在疫苗免疫接种各个环节中要做好器具、注射部位和人员的消毒。 2.6、不良反应的预防

2.6.1选择质量可靠,运输保存符合冷链要求的疫苗。

2.6.2注射前将疫苗提前取出恢复至常温,不要刚从冷藏柜取出就立即使用。 2.6.3接种疫苗时随身准备好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急救药品,发现过敏立即抢救。

2.6.4疫苗接种前要做部分动物(10-20头)安全观察,无严重反应时再进行大群免疫。

2.6.5养殖场要制定切合本场实际的免疫程序,按程序要求规范免疫。 2.6.6养殖场在接种疫苗时(特别是紧急接种时),建议使用转移因子或黄芪多糖注射液与疫苗分点肌注,或者在接种疫苗的前2天到后3天可向饲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或免疫增强剂。

总之口蹄疫的预防要在认真做好疫苗免疫的同时,还必须加强饲养管理、环境控制,消毒灭源等一系综合防控措施,才能较好的达到预防口蹄疫的发生的目的。

第三篇:体检报告解读——鼻咽癌

鼻咽癌多发于鼻咽顶后壁及咽隐窝处,因位置深藏而隐蔽,检查比较困难,本病早期缺乏特征,为一般症状所掩盖而被忽略或误诊。常见症状为:

鼻部症状:以回吸性涕中带血为主。开始常为少量血丝,易被忽略,待出血量较多时病情已入中、晚期。

耳部症状;颈淋巴结转移;头痛;

颅神经症状:眼肌瘫痪,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眼球突出、视力下降,神经性头痛,面部麻木,下颌歪斜,咀嚼困难,咽喉麻痹症状,出现吞咽和感觉障碍、声嘶、伸舌偏斜、甚至发生颈交感神经瘫痪综合征(Horner综合症):同侧瞳孔缩小,上睑下垂、眼球内陷、额部皮肤无汗。

1.应注意经常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2.每日早晨可用冷水洗脸,以增强鼻腔黏膜的适应能力及抗病能力。

3.注意改善生活及工作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4.防止急性鼻炎的发作,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5.防止鼻旁窦炎的形成,采用正确的擤鼻方法,不宜强行不正确的擤鼻,以免引起急慢性鼻旁窦炎。

6.不要用手挖鼻,以免引起鼻疖等炎症。

7.经常保持心情舒畅,身心健康,减少各种疾病发生。

8.保持大便通畅。

9.不宜长久使用具有血管收缩作用的滴鼻剂,如麻黄素,滴鼻净等。

需要更详细的体检报告查询可以通过原文链接:

http:///download/

第四篇:做好鼻咽癌五官护理工作

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后还需要经过很长的一段康复过程,让患者做好与疾病打持久战的准备,减少恐惧焦虑紧张的不良情绪,做好五官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按医嘱进行复查,配合治疗。因病灶部位比较特殊。要做好鼻咽癌的五官护理,在对鼻咽癌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

鼻咽癌患者口腔护理:

注意口腔卫生,用软毛牙刷刷牙,并用生理盐水或朵贝尔氏液濑口,最好是三餐饭后、睡前刷牙漱口。放疗前必须洁牙并治疗牙疾,以免放疗后局部抵抗力降低,如拔牙,会引起广泛骨坏死。

鼻咽癌患者鼻咽腔护理:

保持鼻咽腔清洁,每日鼻腔冲洗二次,另外可用0.25%氯霉素眼药水滴鼻,氯酮液喷喉、喷口咽每日2~3次。

眼、耳护理:

注意耳、眼的清洁与保护,可以滴抗感染的眼药水、四环素、红霉素眼药膏等。眼睛不能闭合时夜间要用纱布遮盖。

鼻咽癌患者照射野皮肤护理:

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用碱性肥皂、油膏、化妆品,防止机械性刺激、摩擦和手抓,避免热敷,局部痒可涂薄荷淀粉,有轻度渗出或破溃可涂氢地油。

除了以上的做好鼻咽癌的五官护理外,还要做好鼻咽癌患者精神护理,解除患者的精神压力,消除紧张、焦虑和恐惧引起的不良后果。请治愈的病人介绍治疗的经验,向患者解释有关肿瘤和治疗的常识,增强患者战胜癌症的信心。

第五篇:鼻咽癌的治疗方案演讲稿

鼻咽癌的治疗方案分析

各位同学,早上好!

我们组演讲的题目是《鼻咽癌的治疗方案分析》。下面,有我来为大家就我们的幻灯片做主要展示。

首先要介绍到的是这次的病例:患者男性,50岁。“左耳鸣、重听2月余”就诊。曾在院外行鼓膜穿刺抽液4次。检查左耳鼓室积液,导管吹张示咽鼓管狭窄,音叉试验:(双耳)RT阴性,WT偏向左侧,鼻咽部检查未见异常,按渗出性中耳炎治疗。第二次复诊诉有回缩性涕血,鼻咽部检查见左咽隐窝饱满,活检报告为“鼻咽慢性炎症”,按渗出性中耳炎治疗无好转,再经二次活检结果同前。一年半后出现鼻塞、左侧偏头痛、左颈淋巴结肿大再次就诊。

根据该病例,我们组就治疗方案这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得出该病人所得的是鼻咽癌,下面我们来简单的看一下关于鼻咽癌的一些小常识。

1、什么是鼻咽癌?

2、鼻咽癌误诊原因有哪些呢?

3、鼻咽癌容易与哪些疾病互相误诊呢?

4、如何避免或减少误诊呢?

接下来我们重点讨论了鼻咽癌的治疗方案。根据中医和西医,我们可以进行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

在中药治疗中,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对中晚期病人进行大剂量放、化疗,或对产生耐药的患者再次进行化疗只能导致虚弱的生命更加垂危,加速了患者死亡。临床常常可以见到,患者死因不是因为癌症本身造成,而是由于不科学、不恰当的杀伤性治疗所致。如肝癌多次介入后出现腹水、黄疸等肝功衰竭而致死;肺癌胸水化疗后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胃癌、肠癌化疗后恶心、呕吐,患者更加衰竭而死亡;白血球下降,患者感染而死亡等。

中药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既能巩固放疗、化疗的效果,又能消除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切断癌细胞的复制功能,也就是切断癌细胞重要的分裂方式——微管蛋白合成,使细胞体积逐渐缩小,在血管内形成稳定的抗癌细胞,从而提高人体的代谢功能,即:通过抑制癌细胞的呼吸,使癌细胞缺血、缺氧,不再裂变,从而达到治愈癌症的目的。

相反地,西医治疗相对中药来说,疗效更显著。

第一,放射治疗:放射治疗一直是治疗鼻咽癌的首选方法原因是多数鼻咽癌为低分化癌对放射线的敏感性高并且原发灶和颈部淋巴引流区域容易包括在照射野内自40年代起我国即开展了鼻咽癌的深部x线放疗50~60年代起又开展了60Co的外照射放疗并将鼻咽及颈部联合大野照射改为小野照射减少了放疗反应并提高了生存率目前最有效和最肯定的方法是用60Co远距离治疗机

1.鼻咽癌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根治性放疗的适应证:①全身状况中等以上者;②颅底无明显骨质破坏者;③CT或MRI片示鼻咽旁无或仅有轻中度浸润者;④颈淋巴结最大直径小于8cm活动尚未达锁骨上窝者;⑤无远处器官转移者

(2)姑息性放疗的适应证:①KS分级60分以上;②头痛剧烈鼻咽有中量以上出血者;③有单个性远处转移者或颈淋巴结转移大于10cm经姑息放射后如一般情况有改善症状消失远处转移灶能控制者可改为根治性放射治疗(3)放射治疗禁忌证:①KS分级60分以下;②广泛远处转移者;③合并急性感染病者;④放射性脑脊髓损伤者(4)放射治疗后复发再放疗原则具有下述情况者不宜再放射治疗①同一靶区(包括鼻咽及颈部靶区)放疗后复发时间未满一年;②放射治疗后出现放射性脑病或放射性脊髓病;③鼻咽部靶区总疗程不宜超过三个疗程颈部靶区不宜超过两个疗程

2.放射线的选择和照射范围

(1)照射野的设计:设计照射野的原则是“小而不漏”对肿瘤累及的部位要全部包括在照射野内但对照射野内的正常组织尤其是对放疗敏感的组织要予以保护鼻咽部原发病灶主要用双侧耳前野若鼻腔及鼻咽旁隙受累可加照鼻前野眼眶受累时可加照眶上野或眶下野要注意用铅片保护眼部勿使发生放射性白内障颈部的照射范围视淋巴结的病变而定对未扪及颈部淋巴结者常做两侧上颈区的预防性照射如有颈部淋巴结转移除照射转移灶外对转移灶下方引流区常做预防性照射

3.放射剂量和时间

(1)连续放射治疗:每周5次每次200cGY总量TD6000~7000cGY/6~7周

(2)分段放射治疗:一般把放射治疗分成两段每周5次每次200cGY每段约3.5周两段之间休息四周总剂量TD6500~7000cGY

4.后装腔内放射治疗

(1)适应证:

①鼻咽局限性小病灶(肿瘤厚度少于0.5cm)位于顶壁前壁或侧壁者;

②外照射后或鼻咽癌手术切除后的残存病灶符合①项者

(2)治疗方法:常以外照射加腔内照射相配合外照射量4500~6000cGY外照射1~2周后再加腔内放射1~2次每次间隔7~10天每次剂量均以粘膜下0.25cm为剂量点给予1000~2000cGY/次

5.放射反应和后退症及其处理

(1)放疗并发症

①全身反应:包括乏力头晕胃纳减退恶心呕吐口中无味或变味失眠或嗜睡等个别患者可以发生血象改变尤其是白细胞减少现象虽然程度不同但经对症治疗一般都能克服完成放射治疗必要时可服用维生素B1B6C胃复安等如白细胞数下降低于3×109儿时应暂停放疗

②局部反应:包括皮肤粘膜唾液腺的反应皮肤反应表现为干性皮炎甚或湿性皮炎可局部使用0.1%冰片滑石粉或羊毛脂做基质的消炎软膏粘膜反应表现为鼻咽和口咽粘膜充血水肿渗出及分泌物积存等可局部使用含漱剂及润滑消炎剂少数病人腮腺照射2Gy后即可发生腮腺肿胀2~3d逐渐消肿当照射40Gy时唾液分泌明显减少同时口腔粘膜分泌增加粘膜充血红肿患者口干进干食困难因此腮腺应避免过量照射

(2)放疗后退症:主要有颞颌关节功能障碍及软组织萎缩纤维化放射性龋齿及放射性颌刺骨骨髓炎和放射性脑脊髓病目前尚无逆转的妥善办法对症处理和支持方法有一定帮助要严格避免重要组织器官的超量照射

第二,是手术治疗:

1、鼻咽癌原发灶切除术

(1)适应症:

①分化较高的鼻咽癌如腺癌鳞癌IⅡ级恶性混合瘤的早期病例

②放射治疗后鼻咽局部复发病灶局限于顶后壁或顶前壁或仅累及咽隐窝边缘而无其他部位浸润无张口困难体质尚好者

③放疗已给予根治剂量鼻咽原发灶尚未消失或出现抗放射现象者休息一个月后可行手术切除

(2)禁忌症:

①有颅底骨质破坏或鼻咽旁浸润颅神经损害或远处转移者

②有肝肾功能不良全身情况欠佳者

(3)手术方法:先行气管切开插管全麻下手术沿上腭牙根内侧距齿槽0.5cm处做马蹄形切口切开硬胯骨粘膜在粘膜下剥离至软腭部分去除部分硬胯骨板和犁骨在软硬腭交界处横切鼻底粘膜暴露出鼻咽腔的顶壁两侧壁前分和肿瘤于鼻中隔后缘和后鼻孔上缘切开鼻咽粘膜直达骨面做钝性或锐性分离沿鼻咽顶侧交界处切开各下至口咽和鼻咽后壁交界处横切粘膜把整个鼻咽顶后部粘膜连同癌肿整块切除

2.颈淋巴结清除术

(1)适应症:鼻咽原发癌病灶经过放疗或化疗后已被控制全身状况良好仅遗留颈部残余灶或复发灶范围局限活动可考虑行颈淋巴结清除术

(2)禁忌症:

①颈部的残余病灶或复发病灶与颈部深组织粘连固定者;

②出现远处转移或皮肤广泛浸润者;

③年老体弱心肺肝肾功能不全未能矫正者

(3)切除范围:将上起乳突尖上颅骨下缘下至锁骨上缘前起颈中线后至斜方肌前缘区域内的淋巴结及脂肪结缔组织连同颈阔肌胸锁乳突肌颈内外静脉肩肿舌骨肌颌下腺腮腺下极和副神经等组织的大块切除

3.颈部淋巴结单纯摘除术

对放疗不敏感的颈部单个淋巴结或放疗后有颈部孤立性淋巴结复发者可行单纯切除术局部浸润性麻醉后切开转移灶表面皮肤皮下组织将转移灶连同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完整切除术后伤口可稍加压包扎

第三,是化学治疗:

1.鼻咽癌化疗的指征

(1)Ⅳ期患者以及Ⅳ期有明显淋巴转移者;

(2)任何病人怀疑有远处转移者;

(3)颈部区域淋巴结巨大块状转移作放疗前诱导性化疗;

(4)作为放疗前增敏作用的化疗;

(5)作为放疗或手术治疗后辅助性化疗

2.常用联合化疗方案

(1)CBF方案:环磷酰胺600~1000mg/次静脉注射第14天应用争光霉素15mg/次肌肉注射第15天应用5-氟尿嘧啶500mg静脉注射第25天应用疗程结束后休息l周共用4个疗程有效率为60.8%

(2)PFA方案:顺氯氨铂20mg和5-氟尿嘧啶500mg静脉滴注5天;阿霉素40mg疗程第l天静脉注射3~4周后重复一次有明显缩小肿瘤作用

(3)PF方案:顺氯氨铂20mg/m2和5-氟尿嘧啶500mg/m2静脉滴注连用5天后休息2周可用2~3个疗程此方案可用于放疗前使肿瘤缩小或用于单纯化疗的病例有效率为93.7%

3.区域动脉内插管灌注化疗

对上行性和放疗后局部复发的鼻咽癌可采用动脉插管化疗可选择颞浅动脉或面动脉逆行插管常选择作用力强而作用时间短的几种化疗药物的联合或序贯治疗给药前先注入2%普鲁卡因2m1以防止动脉痉挛再注入抗癌药物然后以2.5%枸橼酸钠溶液充满管腔封闭管端如需连续用药可用加有肝素溶液100m1和抗癌药物的5%葡萄糖盐水1500mg24小时连续滴注。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保险经纪人介绍自己下一篇:比赛学生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