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阳县旅游业发展规划

2023-03-06

第一篇:略阳县旅游业发展规划

紫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紫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从2009年2月开始策划,2010年7月18日由市旅游局组织进行了终期评审,《紫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及《汉江洞河水上风景区开发建设规划》、《紫阳城及真人宫旅游区开发建设规划》、《中国富硒茶观光园旅游区开发建设规划》三个重要节点开发规划通过审定,2010年8月19日正式批复,县人民政府于2010年9月13日正式行文报告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定。调研组经过调研以及对《规划》编制过程和内容进行座谈了解后,认为:

(一)项目概况。积石峡片区工程是青海东部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子项目之一,位于民和县境内,工程涉及官亭镇和中川乡(官亭镇11村、中川乡12村)。项目区土地面积10.66万亩,其中不动工面积4.18万亩,项目建设规模6.48万亩,新增水浇地1.01万亩,新增耕地8912亩,整理后的耕地皆为高标准农田。工程总投资21163.89万元。新建支渠12条(自流支渠9条,提灌支渠3条),总长30.3km,提灌站3座。斗渠595条,长419.6km,斗门445座。建设田间道路125.9km,生产道路186.4km。省水利厅承担积石峡北干渠工程,干渠长16.8km,设计引水流量为4.19m/s。

(二)项目进展情况。

3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旅游产业近年来保持了一定的发展势头,但发展整体水平还不高,效益还不好,尚未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成为支柱产业还有待时日,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旅游意识较为淡薄,对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发展旅游业与全县经济发展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对旅游业促进投资环境改善和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开发富硒资源与开发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意义认识不是很到位。旅游业发展在机构设置、政策投入、规划实施上存在差距和不足。

二是工作机制不健全。旅游业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县上虽已成立了强大的旅游工作领导小组,但在操作层面还缺乏强有力的保障和推进机制,缺乏一个较为完备的组织工作机构,由于观念不

一、认识不

一、重视程度不一等因素,没有形成推进旅游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服务体系不完善。由于旅游总体发展规划未能及时出台,严重影响了旅游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通往景区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旅游交通制约严重,由于旅游资源分散,旅游景区、景点互不连接,没有形成完整的、适合游客要求的旅游线路;

县城标识系统、卫生环境等方面存在差距,宾馆酒店总量不足,整体档次不高,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四是主题形象不明显。旅游主题形象是一个地方旅游业发展的名片。我县旅游主题形象究竟打什么牌,至今仍没有明确的定位,景区(点)没有形象定位,缺乏深度打造,内容单一,缺乏内涵,缺乏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

建议:强化品牌建设,构筑大旅游格局。一要优化发展布局。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按照提升产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旅游产业发展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力求突出特色、体现个性。二要打造精品景区。以资源整合、特色营造为核心,加大现有景区的整合提升和深度开发力度,加快万亩桃园风景区、七里寺药泉风景区和炳灵寺水上风景区开发步伐,全面提升核心景区的市场吸引力和客源竞争力。三要提升文化内涵。深入挖掘我县土族民俗文化、喇家遗址古文化资源,做足“纳顿”、“东方庞贝”文章,依托地方民间艺术和古迹,推出一批具有民情风俗的文化旅游产品,推进文化与旅游业的融合,打造人文特色的旅游品牌。四要拓展客源市场。创新旅游促销工作机制,强化宣传推介,加强区域合作,大力拓展旅游市场。

当前,地委、行署对今年的各项重点目标和重要部署已定,近期将专题听取主要工作进展情况汇报。要实现巩固回升、加快发展,迫切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驾驭经济工作能力和落实工作部署水平。一是理清工作思路。深入研究经济走势,准确把握加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切实找准影响和制约我县各项事业发展的突出症结和难点问题。通过深入调查、缜密思考、反复研究,集中全县智慧,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明确项目推动的主要着力方向、产业发展主要工作布局、改革开放的工作重点、民生工程的主要方面,形成完整、系统的工作部署体系。二是研究细化举措。要密切关注省、地政策变化,及时跟踪对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最大限度地抢抓各类政策机遇,充分发挥政策效应。特别要将实施的重点项目列出单子,责任细化到单位,及时开展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向上争取和衔接联系有关重点项目,加紧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三是抓好当前工作。积极指导和帮助企业和业主单位筹备资金、土地、物资等生产要素,抓好统筹调度,加大生产经营组织和项目开工建设力度,确保一季度工业生产和投资拉动实现“开门红”。切实抓好“十二五”规划的前期政策研究,调查分析、机构组建、人员落实等各项准备工作。积极加强与省、地有关部门和外地客商联系,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力度,力争资金早到位,项目早签约。抓好群众和信访工作,确保 “十一”和元旦、春节期间的

安全稳定。努力做好春节期间的物资准备和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帮扶力度,确保全市群众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

第二篇:旬阳县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作者:姜 华

近几年来,旬阳县发挥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整合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全县的支柱产业来培育,着力提升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旅游产业得以较快发展。

一、旅游资源及旅游业发展现状

秦设旬关,西汉置县,有着秦楚、巴蜀、岭南、吴越和丰富汉水流域文化底蕴的旬阳县,自古就有“秦头楚尾”和“北国江南”之美誉。境内江、河、湖水纵横交错,自然风光妩媚多姿,人文景观引人入胜,名胜古迹、历史文物遍布全县。自然地貌独特的旬阳县城是独一无二的天然太极城。东有巍巍羊山,奇境天门山、八卦山和九华山,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禹穴遗踪、蜀河古镇、清代古民居群、红军老祖墓等人文旅游资源;南有典型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歪头山及“脚踏三县(旬阳、平利、竹溪)、放眼望三省(陕西、湖北、四川)”的西岱顶;北有旬河水域风光,有“张良隐居地,世外桃花源”之称的公馆龙泉休闲度假区以及水泉坪国家生态农业旅游示范点。今后,随着汉江蜀河水电站、汉江旬阳水电站、旬河梯级电站的梯次建成,旬阳将会成为名副其实的“百里水乡”,以“水”为文章的旅游开发独具魅力。正在积极实施高科技含量的旬北生态工业园区建设,也为我县发展并创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近年来,旬阳县提出了“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兴县”发展战略,把旅游业提到“充分挖掘我县旅游资源,实现旅游资源向市场资本转变,着力将旅游业打造成支撑县域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又一支柱产业”的战略高度,以“提升太极城,开发南羊山,打造蜀河古镇,唱响红军品牌”为发展思路,明确了全县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发展重点。在具体工作实践中,采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企业参建,社会参与”的工作方法,加强政府组织协调,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景区景点开发建设力度,努力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档次,不断彰显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010年末,全县形成一定规模的景点4处,发展旅游接待场所13家,其中三星级酒店2家,二星级酒店2家,其他规模以上酒店9家,可一次性接待游客住宿1500余人,就餐5000余人次,发展农家乐100余家,新办旅行社2家,旅游商品销售店5家,旅游产品生产厂家3家。2010年共接待游客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继2009年获得全国最优美小城百强之后,2010年由省旅游局、省文物局、省建设厅、省林业局和三秦都市报联合举办的“大美陕西—发现之旅,我眼里最美的陕西旅游系列项目评选活动”中,旬阳县被评为“最美的绿色园林旅游城镇”。

二、发展旅游业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发展壮大旅游产业,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的组织、引导作用,加大政府在政策支持、引导投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形象宣传、旅游市场监管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是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我县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旅游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从意识形态、政策导向、设施建设、市场推介、人力资源建设、资金投入等诸多方面给予倾力支持,建立政府主导旅游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协调和指导旅游产业建设工作。

二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旅游产业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关系,始终把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生态环境放在首位,积极倡导旅游循环经济,建设绿色旅游体系,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旅游业。旬阳县先后投资400余万元聘请资深旅游规划设计院完成了《旬阳太极城旅游区总体规划》、《旬阳县太极城观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旬阳太极城旅游观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旬阳县羊山生态旅游区规划》、《旬阳县红军纪念馆园区建设性详细规划》等,并严格按照这些规划逐步进行景区开发建设。同时利用省政府将我县太极城、红军纪念馆园区列入“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羊山纳入陕西省秦岭旅游专项规划,太极城、蜀河古镇列入省政府“陕南旅游突破发展规划纲要”的历史机遇, 编制了《旬阳县旅游业发展总规》、《旬阳县八卦山旅游区暨天门山核心景区施工图设计》、《蜀河古镇保护规划》等工作, 为进一步加快推进旬阳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决策依据。

三是坚持打造旅游精品产品开发战略。按照“提升太极城,开发南羊山,打造蜀河古镇,唱响红军品牌”的发展重心,实施了太极城森林公园、观极台景观工程、县城街区改造、博物馆迁建、公共设施配套、宾馆饭店提等升级等一系列工程,近期启动了祝尔康大道二级堤建设工程;红军纪念馆园区采取“政府主导、部门联建、企业参建、社会共建”的建设模式,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地建成了陕南重要红色旅游景区并积极申报国家二期经典红色旅游景区项目;蜀河古镇也积极开展古镇改造,并出台了《蜀河古镇建设实施方案》;积极跟进羊山旅游招商,政府投资300余万元修建羊山旅游公路,为今后深度开发大羊山打好坚实基础。同时围绕县内其他重点景区,初步建成天门山旅游区、公馆西沟景区、仁河水泉坪、石门西岱顶等景点的旅游基础设施。

三、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旬阳县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由于受制于产业结构和交通等大环境的影响,整体发展水平与市内岚皋、石泉、宁陕等县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对全局抓旅游业发展的认识不足。少数部门和乡镇对发展壮大旅游业认识模糊,思想观念不解放,缺乏长远的发展理念,齐抓共管的强大发展合力还未形成,导致思想上短路,行动上迟缓,阻障了全县旅游业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二是旅游基础设施落后。主要是旅游大交通环境落后,许多重大项目的建设以及西康、十天高速公路的惠及面窄,致使西安、湖北等一线客源地的游客绕道而行;其次是现有的旅游景区道路等级低下,可进入性不强。目前县内大部分景区的道路还是通村水泥路,通行不畅。三是建设资金短缺。旅游业是一项高投入、高收益的综合长效产业。景区建设资金主要来自于向上争取项目和对外招商引资,国省旅游建设项目支持面小,资金量少,对景区建设作用有限,短时间内难以形成气候,开发建设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四、加快旅游业发展几点建议

一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发展旅游业对促进各相关行业的带动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一项主导产业来抓。我县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的《旬阳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中长期)和《八卦山旅游区总体规划暨核心景区天门山施工图设计规划》,全县上下要以规划为纲,服从规划要求,重点涉旅乡镇也要积极开展景区建设的配套设施建设,确定开发建设重心,为大规模开发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各级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资金捆绑、生态移民、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等项目,结合旬阳县旅游业发展通盘考虑,促进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二要大力发展旅游三大体系建设。一是交通体系建设。要充分利用十天、西康高速建设、旬阳大道改造、旬河梯级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机遇,大力建设四通八达的优势大交通网络;同时,交通部门在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规划中,要优先考虑已纳入全县旅游规划的景区,在日常管护中加强巡查,保障畅通。二是标识体系建设。旅游标识体系被誉为“游客的眼睛,免费的导游”,除在高速路出口、国省道岔口、县乡道路入口设立准确明了、指向清晰的道路标识体系外,还要结合部门职能以“双创”要求在城区主干道设置公厕、广场、医院、旅游购物等公共标识;民政、城建部门要联合印制旬阳县城区导游图,结合相关部门要求,标注景区景点、购物、娱乐、住宿餐饮等常规旅游信息,免费发放给广大来旬游客。三是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城区宾馆饭店规范化服务,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准,鼓励和提倡发展快捷型、商务型、度假型规上酒店,着力解决好停车等公共服务;开展农家乐提等升级,开办农家乐住宿业务;开发包装精美、明码标价、易于携带的旅游纪念品,设立专柜销售;充分发挥旅行社作用,除组织本县居民外出开拓眼界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宣传旬阳旅游业发展,将外地游客引入境内,提供良好服务;加强城区网吧、酒吧、歌舞厅、足浴等行业管理,为外来游客提供干净卫生、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

三要强化宣传营销。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旅游宣传促销活动,除西洽会、旅博会、龙舟节等常规宣传活动外,要不定期参加其他省市举办的各种促销活动,精心印制旅游指南、旅游地图、《山水旬阳》、《兰草花儿开》光碟等介质,强力打造旅游节庆品牌,适时策划举办中华太极城旅游文化节,利用多种平台向外推广中华太极城,宣传太极城文化。其次要调整好宣传方向,从旬阳旅游资源宣传向旅游景点宣传转变,借助原有的旬阳文庙、灵崖寺森林公园和已经建成的红军纪念馆园区、洞儿碥道观、太极城森林公园等景点,积极向外推广;第三要加大招商引资,积极跟进已经签约的羊山旅游区开发,同时加大其他景区的招商引资力度。

四要抓好精品旅游产品建设。以太极城和红军纪念馆园区建设入手,加快太极城景区建设。景观工程的绿化、步道、公厕、商店和其他配套设施要陆续到位,加快博物馆迁建工程进度,争取明年正式动工;红军纪念馆尽快成立园区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园区的接待运营,加快完成布展和标识建设,围绕园区的餐饮、住宿、停车、休闲等配套服务体系要加快进度,尽量满足一般常规性接待服务;蜀河古镇要以《关于加快蜀河古镇建设的实施意见》为指导,争取项目分步实施,借助黄州馆、扬泗庙的古建修复工程,大力实施古镇改造,结合库区开发综合利用,大作“水”上文章。羊山开发要紧密结合招商引资成果,加强联系积极协调,提供全面服务,以南羊山大草甸和八卦山、天门山为重点,争取利用2至3年时间建成较为成熟的旅游产品。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投资、部门共建、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围绕着“提升太极城,开发南羊山,打造蜀河古镇,唱响红军品牌”的建设重心,形成大北环旅游精品线路,真正把旬阳旅游业发展成为“多线路必经之地、多卖点必游之地、多功能必来之地”的国内一流山水休闲旅游目的地。

第三篇:朝阳县旅游景区简介

朝阳县旅游资源丰富,总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景观,包括劈山沟、槐树洞、清风岭、云蒙山、朝阳洞、千佛洞、点将台、大青山、大孤山、塔山、元宝山水库等10多处;另一类是人文景观,有关帝庙、玉清宫、华严寺、玄羊寺、天台寺、大悲寺、法轮寺、娘娘庙、天主教堂、双塔寺、经海寺、日昇寺(梵教)、普祥寺等20多处,古城遗址有安德州遗址、泰安州遗址、建州遗址、柳城遗址、东晋壁画墓遗址、五佛洞魏晋城遗址共6处。车杖子红山积石冢、东晋壁画墓、青峰塔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关帝庙、双塔寺、安德州遗址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总体看,我县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魅力无限,极具文化品位,具有开发潜力的旅游景点有30多处。另外我县又是抗日英雄赵尚志、捉蒋英雄刘桂武的故乡。大型电视连续剧《中国地》在央视的热播,使我县旅游品牌名扬华夏。

截止到目前,我县较大景区已发展到7处:槐树洞、朝阳洞、千佛洞、清风岭、尚志红色旅游区、燕山湖旅游区、劈山沟风景区。其中,国家AAA级景区两处,AA级景区一处。收费景区有4家:清风岭、槐树洞、劈山沟、千佛洞。玉清宫、玄羊寺、华严寺、法轮寺等一批佛教旅游景点也有开发潜力。观光农果业、山村田园风光也是我县发展的重点。全县旅游线路三条:一是以朝青线为轴线的“三洞一岭”、尚志红色旅游区的南线旅游线路;二是以燕山湖南岸为主的水景、塔寺、奇观的西线旅游线路;三是以劈山沟为主的北线自然风光旅游线路。在我县注册旅游企业有大地旅行社,天富大酒店。全县注册的农家乐有20多家。

一、“三洞一岭”旅游区简介

(一)槐树洞

遍览天下名迹,群峦环拱之处,必得山川之奇;清流独出之时,定多风景之秀。位于朝阳市南 27 公里处柏山脚下的槐树洞正是这样一块风水宝地。槐树洞有名于辽、金,大盛于清、民。期间虽屡遭毁圯,而风色不减,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山水俱出于本然,文物都合于灵妙。这里上依悬崖峭壁,下临茂林清泉,古木掩映,宝塔玲珑。集五行于一身,攒万象于一山坳,构制小巧,一应俱全。近于都市而不染红尘,出于天然而宛若盆景。因此香客以其为清修之府,文士视之如出尘之境。游人到此,可以览胜景,听流淙;可以觅奇石,探古洞,或煮香茗于泉边,或采传说于故老,无不怡情而快意。

(二)朝阳洞

朝阳洞风景区位于南双庙乡下窑村朝阳洞山上,距朝青公路四华里,朝阳市区60华里。景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在柏山支脉的起伏处有一块石壁峭立,在石壁的中间有个天然洞,洞开呈东向西走向,洞深约有20米,高有30几米,宽也有百米,洞内建有三个殿宇,供有观音菩萨、关公老爷等佛像多尊,洞外还建有经堂禅室,后来被破坏了。裙墙山门的建筑别具风格,沿着洞前的小路东行,通过“一线天”可达巨石拥立的山头“狐仙洞”,这里四面怪石峭壁,张牙而立,只见两株山槐倚壁长起,洞西至今还存有两具木乃伊,洞前古槐如云遮盖了洞口天空,天然奇景,

另有一塔形巨石,高七米,宽四米,及“纸、砚、笔、墨”,人称为“文房四宝”。整个洞里洞外是形神俱在,雕梭画柱,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无不令人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赞叹。在山半腰的北面还有军帐遗地,相传是辽兵安营扎寨的地方。朝阳洞以优美的生态环境吸引大量游客、成为旅游休闲观光好去处。

(三)千佛洞

千佛洞建于1005年。天然的石洞长数十米,高有几丈,整个石洞呈月牙形,非常壮观。洞内有三个殿,中为石佛殿,东是老爷殿,西为玉皇殿和菩萨殿两层。石佛殿内供奉着大小石佛九百九十五尊。这些石佛可以说是千奇百怪:哭的、笑的、缺腿的,什么样的都有,说起这些石佛为什么会这样,还有个神话故事。

据传说,点将台唐初大将薛礼征东时在此安过营,扎过寨,点过将,和点将台遥遥相对的东面是城子山,两山相距10华里,城子山山顶有口水井,周围便是鲜卑大将盖苏文安营屯兵的地方,至今还有遗址。当时,薛礼、盖苏文率军各占一个山头,为了各自的王朝而势不两立,搭弓射箭,面对面地交锋,谁知兵勇将能的薛礼却屡遭败仗,伤亡很大。一天傍晚收兵后薛礼到千佛洞里休息,偶然发现洞里的石佛个个满头大汗,薛礼明白了,原来是这些石佛帮助了盖苏文,薛礼大怒,拿起钢刀对准石佛一顿痛打,一千个石佛中只有五个“逃到”千佛洞南羊山的五佛洞,其余的九百九十五个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些石佛从此再也不敢帮助盖苏文了,薛礼打了胜仗立了大功。至今,点将台上还留

有搭帐蓬时凿的柱脚石窝七十多个和薛礼的大脚印一个,广播剧《於泥河与千佛洞》中说的薛礼救驾故事(当时救驾指的是李世民)就是此地,所以搞好千佛洞的旅游开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四)清风岭

清风岭风景区位于朝阳县长在营子乡,距市区58公里。景区内九沟十八岭无沟不秀、无岭不奇。榆林沟景区山峰连绵重叠,争奇竞秀,岩石造型妙趣天成,形象逼真,有张家界之神韵;庙沟景区古木参天,百步一洞,千步一瀑,山泉掩映于树木之中,飞瀑斜挂在山壁之上,颇具九寨沟的意境。奇峰、怪石、清泉、飞瀑、山洞、巨树构成了一幅幅天然水墨画卷。

清风岭多怪石。如“悟空捉狮怪”,狮怪俯首低眉,孙悟空傲然屹立,观之如入西游仙境。清风岭多泉水。如“三叠彩泉”泉泉相映,层层相叠,在阳光下七彩流转,使人目眩神迷。清风岭多传说。如马仙神泉的传说,神仙洞的传说,王老凿的故事等等,更有四季不息之灵泉供饮用,洞外“清风岭,明月桥” 遗存壁刻相映证。此外,“听雨轩”、“劈山柏”、“八戒神游”、“金蟾望日”、“滴水观音”、“飞来石”、 护国寺、马仙庙等景点也无不各具奇趣。

清风岭又被人称为“中国地”。抗日战争时期整个东北地区沦陷为日伪殖民地,唯王老凿率当地民众据沟坚守,浴血抗争,拒不做日伪顺民,使清风岭成为东北地区唯一的一方净土。王老

凿率部抗击日寇的主战场四楞子山,单峰耸立,险要无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王老凿躲避日寇搜捕的藏兵洞,隐藏在林木之中,九曲百折,隐蔽异常。

游人至此,沐风饮泉,踏景寻幽,抚今追昔,莫不流连忘返。

二、我县旅游业发展的奋斗目标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旅游产业具有无限的生机和活力,我们要抓住新县城建设的有力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要以打造“三洞一岭”、尚志红色旅游为重点,兼顾开发宗教文化游、乡村生态游等,把我县南部建成旅游集聚区。把清风岭景区打造成全市旅游龙头企业,全国知名4A级风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影视拍摄基地,北京后花园。我县要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按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的原则,不断加大旅游工作力度,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我县战略性支柱产业,带动朝阳县经济快速发展。

第四篇:云阳县实施旅游活县战略的思考

中共云阳县委第十二届五次全委会和云阳县第十五届四次政府工作报告都响亮提出了“旅游活县”战略。这是云阳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面对云阳从“大移民转向大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以求真务实、科学发展的态度所作出的科学决策。当前云阳要如何实施好“旅游活县”战略,来促进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们作了些思考。

一、实施旅游活县战略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

云阳县位于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带上,发展旅游产业有资源、有市场、有机遇。云阳自然、人文、社会等旅游资源品种齐全,品位较高,互补性强,且相对连片,是沿江生态经济走廊的枢纽。实施旅游活县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带动脱贫致富、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市形象、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云阳抓住重庆市对大交通和基础设施投资加大的契机,加速了万宜高速路、渝巫路、开利路等旅游交通框架的建设;抓住重庆直辖行政升格的重大机遇,推动云阳县域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加快了新的旅游景区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针对云阳县生态旅游资源富集的特点,抓住全县“十五”产业发展、三峡库区产业扶持、长江流域生态屏障建设等的历史机遇,把旅游业作为后续培育和发展的支柱产业十分必要。目前,旅游业是三峡库区提供就业机会仅次于种植业的行业。“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和居民收入将保持较强增势,旅游消费将进入新一轮的高峰,据测算国内居民出游率将从2005年的92%上升到2010年的157%,预示着旅游消费市场将空前扩张,旅游消费趋向将从观光向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体验升级,自驾车旅游、会展旅游、修学旅游、生态旅游、科考探险旅游、工农业旅游等加速发展。特别是我县周边的奉节、万州、开县、巫山、利川(湖北)等区县市旅游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渝鄂陕、渝湘黔、渝川黔等区域旅游合作进一步加强,为参与更宽领域、更高层次的市场竞争,实现更多的资源共享、基础设施共享、品牌共享、信息共享、客源共享和市场共享,加快云阳旅游业发展势在必行。

二、云阳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云阳县发展旅游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政策、区位等优势,同时,在旅游交通、配套服务、客源市场等方面制约明显。

(一)云阳县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云阳县旅游资源涵盖了人文、自然、社会等各大种类。列入《全国文物分布图》的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石刻造像等文物共145处。其中: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国家地质公园1个,市级森林公园3个,市级风景名胜区1处,县级还有高阳湖、轿顶山、情人谷等休闲旅游产品;县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8处,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2个。此外,还有历经2000多年的发展变迁,历史积淀的盐文化、巴人文化、酒文化、移民文化、土家族文化等社会资源。这些都是我县开发旅游资源的灵魂和生命。由于受资金、交通等条件的制约,已开发利用的旅游产品,国家级文物占100%,市级文物占33%,县级文物占40%;自然资源中除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南三峡、四十八槽森林公园得到初步开发外,其余的均没得到开发和利用;历史文化、教育基地、社会名人等社会资源这一块缺乏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

(二)云阳县旅游交通发展现状

云阳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距三峡工程大坝(水路)260公里,西距万州区五桥机场、火车站约50公里、距重庆市主城区300公里,长江黄金水道横贯境内68公里。近年来,云阳借重庆市实施“八小时重庆”的机遇,着力实施交通建设“两小时云阳”工程,云阳长江大桥、渝巫路、云开路、万宜高速公路和通乡油路工程相继建成通车,以及万郑铁路的开工,形成了云阳水陆空的立体交通网络,为我县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8小时重庆、2小时云阳”的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但具体环节制约明显。一是公路交通有干线,少支线;有骨架,少网络。“断头路”明显存在于跨省之间(如云利路、云陕路),重要的旅游环线之间(如龙窟峡与潭獐峡、龙缸与奉节天坑),旅游区内(如南三峡与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歧山草场;彭氏宗祠、大安洞与云利路;高阳湖与四十八槽森林公园)。二是连接干线与旅游区的公路“通而不畅”(如到歧山草场、龙缸等),等外级公路比例偏高,旅游资源分布线长点稀,行多游少,其公路网络化程度较低;三是随着三峡工程三期蓄水后,水上交通形成“一江四河”通航接待能力得到大大提高,但张飞庙、下岩寺、高阳湖、南溪湖、龙角镇和黄陵峡等旅游码头都还处于全县港航码头规划之中,无法真正形成大规模的接待能力。

(三)云阳县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现状

云阳县有旅游星级饭店6家,其中三星级3家,二星级3家,有一家预备四星级饭店正在试营业,已招商签约一个五星级饭店。拥有客房954间,1780个床位;有农家乐40余家,客房400余间,800余个床位;有国内旅行社2家,旅行社门市部3家;有名特小吃30余家;有旅游包车公司1家,旅游车辆6台;有旅游船务公司1家,星级游船4艘;有旅游商品20余种;各种娱乐设施100余家,旅游从业人员1200余人,其中通过专业培训的从业人员不到10%,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取得资格证的只有7人(饭店5名,旅行社2名),取得导游资格证的6名,具备了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但与旅游服务配套的旅游码头、旅游接待中心、旅游购物中心、旅游展销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培训中心等服务设施与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格局还相差距甚远。

(四)云阳县旅游宣传促销现状

云阳县旅游宣传促销过去主要是通过举办一些节庆活动、参加一些节庆活动、出席一些旅交易会或旅游展销会以及与旅行社和旅游轮船公司签订一些旅游合同的形式,发放旅游宣传资料,旅游宣传图片,展销旅游产品,但缺乏统一策划,统一包装,统一宣传口号,缺乏大投入、大声势,大营销,缺乏与媒体、与网络、与市民互动,致使云阳旅游宣传促销没有震憾力和影响力。主要原因:一是云阳县本身开发利用的旅游产品单一,极具市场魅力的产品缺乏,旅游产品与周边区县存在同质化;二是离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国内主要客源地较远;三是近距离的贵州、云南、陕西、湖北等周边客源市场,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旅游交通制约明显,旅游企业普遍弱小,市场开发和竞争力明显不足。

三、实施旅游活县战略的主要举措

旅游活县战略是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五大战略”之一,要实施旅游活县战略必须成立领导机构、强化工作考核、加大保护力度、坚持政府主导、培育旅游要素、开发旅游精品、落实优惠政策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形成齐抓共管,构建大旅游、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格局。

(一)成立领导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县旅游工作的领导,全力推动旅游活县战略,促进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要成立旅游活县战略领导小组,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实施“旅游活县”战略的总体要求,制定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审定全县旅游发展规划,工作任务,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全县旅游活县战略的实施进行指导、监督、检查和考评;二是要组建有强有力的旅游工作班子,认真贯彻落实旅游活县战略,抓好旅游产业的发展。三是要组建旅游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各个项目的实施。四是要制定关于加快实施旅游活县战略的决定,出台有利于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开发建设,保证旅游活县战略的强力推进。

(二)强化工作考核

为强有力实施“旅游活县”战略,必须将旅游活县战略各项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和旅游重点乡镇,一是县旅游活县领导小组要建立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目标责任制,与相关乡镇和单位部门签订旅游工作目标责任书,纳入全县综合目标管理与考核之中;二是旅游工作班子要集中力量抓旅游,要把旅游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旅游工作,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三是旅游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要加强有关涉旅部门和乡镇以及旅游企事业单位的指导、监督、检查和考评,要求按各自的职责各司其职;四是强化旅游工作考核督查力度,要从有关乡镇和部门抽调熟悉旅游的工作人员,组建一套旅游工作督查班子,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旅游工作督查,形成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旅游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加大保护力度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旅游需求能力的发展。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多数为不可再生性资源,必须加大保护力度,一是要编制科学的旅游规划,充分发挥规划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保护的指导作用,同时,广辟资金渠道,利用各种方式、途径加大对旅游资源保护费用的投入;二是加强旅游法律法规建设,充分利用《文物保护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重庆市旅游管理条例》、《土地法》、《矿产资源法》、《水法》等法律法规,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带开发,对破坏旅游资源、污染旅游环境的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和打击;三是树立旅游可持续和市场导向观念,与国土、建委、交通、环保、林业、文物、宗教等部门建立多方合作、协调一致、反馈迅速的管理运行机制,克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倡导科学有序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合理调节旅游流量,避免旅游资源过度开发使用。

(四)坚持政府主导

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坚持政府主导十分必要,通过政府主导,可以策划规划一批旅游大项目,落实旅游政策扶持,加大旅游产业投入,引导旅游业的大投入和大发展。

1.坚持总体策划规划。要建设旅游活县,必须要有大项目作为支撑,大项目必须围绕我县“一心两翼”的旅游发展格局,政府通过精心策划规划一批有影响力、能支撑我县旅游经济发展的大项目,借助云阳县驻重庆、南京、广东3个招商办事处以及全市的重大旅游节庆活动等招商引资平台,加强旅游大项目宣传推介力度,力争启动1—2个旅游大项目建设。通过创造环境﹑创造条件,扶持重点的方式,从政策、资金、人力、物力上给予扶持,解决制约旅游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行政壁垒、内耗低效等一些瓶颈问题和难点问题,为促进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落实旅游政策扶持。在政策落实上,要发挥和体现政府的主导作用,争取扶持“三农”各类资金用于乡村旅游建设,争取享受扶持库区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政府要加大对农村旅游的导向性投入,重点项目纳入县政府重点建设项目计划,给予适当的产业基金补助;要依靠和发挥市场渠道的融资作用,争取商业银行支持农村旅游小额贷款;要捆绑使用不同项目资金支持旅游业发展,整合天然林保护、农业综合开发、农网改造、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乡村公路、扶贫开发、以工代赈和三峡库区产业发展等专项资金,尽可能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集中解决张飞庙景区、龙缸国家地质公园、高阳湖等一批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的基础设施问题。

3.加大旅游产业投入。旅游产业要发展,资金投入是关键。一是要建立旅游产业发展基金,用于全县旅游发展规划和重要景区景点的规划、旅游项目的前期工作经费、旅游宣传促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加大政府对旅游引导性投入;二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云阳旅游业产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走市场化的路子,采取“国家、地方、部门、国有、民营”一起上和“内资外资一起上”的办法,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加快旅游产品建设与开发的力度;三是用好用足国家和市的相关政策。要积极向上级争取库区产业基金、旅游结构调整资金、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等,用于云阳县旅游项目开发,促进云阳旅游业的跨越式发展。

(五)培育旅游要素

1.加快旅游交通建设。没有交通就没有旅游,发展旅游交通是推进旅游快速稳步发展的先决条件。应采取“由近及远,快速推进”旅游交通网络建设的思路,一是抢抓机遇,用好用活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和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等,构建张飞庙、滨江公园、磐石城、龙脊岭生态文化长廊等新城景区(点) “一日游”交通网络。二是突出重点,抓好云万路、云巫路、开利路等高等级公路与旅游景区(点)的连接路建设,为尽快形成云、开、万“黄金旅游圈”和“渝陕鄂边区黄金旅游圈”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三是构建城乡旅游交通体系,加快旅游重点集镇建设。把我县的旅游精品线路和重点景区的集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大对盘龙、凤鸣、龙角、泥溪、耀灵、清水、故陵、堰坪、人和、高阳、栖霞等乡镇的旅游交通建设力度,不断完善集镇旅游功能,不断改善景区景点的可进入性。 2.强化旅游服务配套。旅游业是对外开放的窗口,良好的旅游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因地制宜,不断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一是加快旅游专用码头车站、旅游接待中心、旅游购物中心、旅游展销中心、旅游培训中心、大型旅游娱乐中心等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设置旅游地图、旅游宣传画册、大型旅游广告牌、旅游标识和标牌;二是优化中国移民新城星级酒店结构布局,扩大旅游星级饭店规模,力争在3年内发展二星级酒店2家,三星级酒店2家,四星级酒店1家,五星级酒店1家,形成云阳新城旅游商务接待中心。三是重点培育和发展有地方特色的名小吃,如黄一碗、董氏包面、羊脚脚、云安羊杂等,形成旅游好吃一条街。四是新县城周边乡镇和重点旅游乡镇要建造具地方特色风味的农家小园,如“庭院式”、“别墅式”、“仿古式”等样式的农家乐,推出不同时节,不同季节的特色经营主题。

3.加大旅游商品开发。旅游商品的开发与销售,是云阳县旅游产业的薄弱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按照“二品”(精品、品牌)、“四性”(纪念性、便携性、珍藏性、唯一性)要求,加强本地特色旅游商品的研制和开发工作,精心开发设计一批集特色、品位和品牌于一体的旅游商品,如旅游工艺品——刺绣、拓片、竹木、字画等;旅游土特产品——磐龙茶、云峰柚、歧耀山峰蜜等;旅游食品——王大汉桃片糕、瓢儿粑、霉皮子、碗碗糕、调味盐等,同时,在原材料选择、加工生产、制作包装、宣传销售、产品系列等环节上狠下功夫,努力培育好大型旅游商品超市,力争上规模,有档次,提供良好的旅游购物环境,不断扩大我县旅游商品的知名度。

(六)开发旅游精品

云阳旅游要在长江三峡黄金线上占一席之地,必须加快旅游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步伐,实施旅游精品工程。

1.做靓中国云阳优秀旅游城区。为做靓云阳“中国优秀旅游城区”这张名片,一是丰富云阳新城文化内涵。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要提升中国优秀旅游城区的品位,必须将三国文化、红岩文化、酒文化、盐文化、移民文化等融入滨江公园、万步梯、龙脊岭生态文化长廊、“十一处”地面文物、城区广场等景区(点)中。二是实施移民新城绿化战略,以磐石城龙脊岭生态文化长廊为背景,城周自然山水为环,滨江库岸为主干,城区道路绿地为次干网络,结合十字路口、居民小区,开辟小型公园绿地,不断提高城市绿化率。三是大力推进城市美化、亮化工程,注重城市建筑风格、色彩设计,合理利用建筑装饰景观灯光,橱窗布置实行内光外透。四是鼓励旅行社、星级饭店走规范化、集团化、网络化、国际化经营道路,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形成新县城旅游商务接待中心。

2.做精张飞庙黄金旅游度假区。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的东风、实施张飞庙的保护和环境建设工作和长江生态屏障工程之契机,一是在保护上要进一步扩大保护范围,由核心保护区向一般保护区扩展,并按照《文物保护法》严格实施保护;二是在环境上进一步实施绿化工程,在175-185米之间以景观林建设为主,多植大树名树,形成观景林,在185-600米之间,以培育优良果树为主,种植不同的优质果树,形成精果林,在600米以上,以生态建设为主,多植生态林,形成生态景观,逐步形成张飞庙的生态屏障,以彰显张飞庙大气磅礴、环境幽静深远的古庙之感;三是在景区开发建设上,严格按照张飞庙提档升级规划进行建设,以“游景区览三国故事,拜张飞作忠义完人”为主题,凸现“忠”“义”文化,增加张飞庙文博区、张飞故事浏览区、张飞娘娘殿、三国水寨以及三国文化长廊、桃花园、梅花园、杜鹃园等景区景点。

3.做响有天下第一缸美誉的龙缸国家地质公园。要大力开发建设龙缸国家地质公园,重点突出龙缸猎奇观光休闲主题,一是要尽快编制龙缸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性规划,颁布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保护公告,对核心区实施打桩定界,确保龙缸国家地质公园得到有效保护;二是要借云阳退耕还林还草的契机,对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核心景区的村民进行异地搬迁,实施龙缸国家地质公园亚景区龙缸、龙洞、大安洞、歧山草场等景区以及景区公路两边的绿化;三是加大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招商和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创造条件,招商选定业,按照龙缸旅游总体规划和保护性规划的要求,实行分期开发,把龙缸地质公园培育成为集科考、猎奇、探险、漂流、度假、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4.做活高阳平湖水上唐城。1999年,云阳县高阳镇李家坝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被誉为“中国第二大唐城”。为此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高阳平湖旅游风景区的开发,坚持总体规划,总体布局,将旅游开发与产业发展相结合,靠产业来支撑旅游,靠旅游来带动产业;加快高阳湖湖周道路、绿化、园区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充分利用高阳湖地处云阳、开县、万州三地430万人口的中心,渝宜高速公路、云开二级公路贯通平湖,与长江水体相连,三峡游船可以直达平湖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加强宣传,大力招商引资,把高阳湖打造成运动、娱乐、休闲的水上唐城。

(七)落实优惠政策

为鼓励和加快旅游产业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旅游局等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家六部委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渝办发〔2004〕350号)、《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渝委发〔2005〕11号)等文件中发展旅游业的优惠政策。如旅游企业与生产企业水、电、气同价;用地指标要优先满足库区重点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的建设用地需求;对在三峡库区注册经营并吸收移民就业的旅游企业,一经国家批准,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用足用活国家关于三峡库区旅游项目全额贴息和投资补助政策;对以传统工艺美术制作旅游商品的小规模纳税人实行定额征税;对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配备的旅游车辆营运,交通部门应给予支持;对专业旅游车船公司更新实行扶持政策,免收或减收从事旅游包车营运定点车辆的客运附加费,旅游船舶在淡季可按规定办理报停,报停期所相关收费实行优惠;宾馆饭店空气监测、环境监测按下限收费。税务部门在旅游企业营业额中按1.5%收取旅游宣传促销费,由旅游局统一安排使用;旅游企业每年发生的宣传促销费,在不超过营业收入的5‰范围内,可据实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各有关部门要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文件,加大落实旅游优惠政策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旅游产业整合,延长旅游产业的产品链、服务链、经营链,提高我县旅游经济的整体效益。

(八)形成齐抓共管

树立大旅游观念,构建大旅游格局。旅游业是一项关联性、战略性和公共事业性很强的系统性工程,要成立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决定,需要各级各部门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各司其职,共同推进旅游活县战略的贯彻落实。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要积极配合搞好景区(点)的规划和开发,搞好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制定相应的贯彻意见,落实旅游业经济目标任务;交通部门要围绕旅游业的发展要抓好景区(点)公路、港口、码头、车站建设和旅游的车船运输管理;建委要围绕旅游特色搞好城市景观规划建设和公共设施建设,并把条件成熟的景区申报成市级以上的风景名胜区;商务、工商要围绕旅游抓好文化、娱乐、餐饮及各类休闲服务业的配套发展;文化要围绕旅游开发抓好文物资源、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保护;精神文明办公室要围绕旅游抓好文明、礼貌、情操、道德的培育;林业要围绕生态旅游抓好各生态旅游区的退耕还林还草及动植物保护;电力部门要利用农网改造围绕旅游抓好各景区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电信部门要围绕旅游抓好各景区内的通讯设施建设;农业围绕旅游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工业围绕旅游发展快餐食品、方便食品、绿色食品、旅游商品,宣传部门要围绕旅游策划抓好宣传的舆论导向;发改、扶贫、水务、畜牧、卫生等部门要围绕旅游基础建设安排项目,捆绑使用不同渠道资金。大力推动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九)强化行业管理

旅游产业发展要坚持谁所有、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全局意识,摒弃各自为政、画地为牢的积习,形成主动配合,相互支持的整体合力。建立职能部门协调合作机制,共同推进旅游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共同强化旅游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管理。县旅游局作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全县旅游产业的统筹协调和公共服务,切实履行产业规划、形象推介、市场管理、行业管理、督促检查、联系指导等职能。各旅游景区(点)、旅游经营单位等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在旅游开发建设、旅游服务质量、旅游投诉管理、旅游宣传促销、旅游节庆活动方面,都要自觉接受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的管理。环保、卫生、防疫、物价、工商、税务、质监、交通、公安等职能部门要加强合作,建立以旅游行政主管部门为主的旅游产业质量服务监督管理体系,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景区(点)、星级饭店、旅行社、导游人员等各类旅游经营单位和个人的经营及服务行为,为保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各旅游经营企业(含景区景点)必须按规定缴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要建立完善旅游者的投诉机制和旅游服务质量理赔制度,完善处理程序,提高投诉和理赔处理效率。

(十)开展宣传营销

宣传营销是旅游产品推销的先导。云阳县旅游宣传营销要在大量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客源市场特点,一是要进行深度宣传营销策划,抓住张飞庙4A旅游景区、龙缸国家地质公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强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开发力度;二是注重专业组团宣传营销与媒体促销互动,立足新三峡,积极参加各类旅交会、旅游展销会、旅游联谊会、旅游说明会、向公众散发宣传资料,宣传新云阳,同时与媒体、与网络互动进行宣传促销活动,全力营销云阳旅游新形象;三是依托传统节日,挖掘民俗和传统文化,精心策划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创意新颖、影响重大的节庆活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抓旅游就是抓调产、抓旅游就是抓开放、抓旅游就是抓环境,抓旅游就是抓城乡建设、抓旅游就是抓精神文明、抓旅游就是抓先进文化、抓旅游就是抓三农问题、抓旅游就是抓可持续发展、抓旅游就是抓就业、就是保稳定”。明确确立,“旅游强县、旅游脱贫”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上至四大班子每一个成员,下到各部、委、局、办,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以至全县一般干部、普通百姓,统统转变观念,加深理解,提高认识。确立“人人都是文明使者,处处都是旅游形象”的品牌意识。对此,第一,要聘请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讲课。第

二、专家的讲课要制作成光盘、录像带,分发到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各村,认真学习。第

三、开展大讨论。采用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旅游知识竞赛、“我为脱贫献一计”等比赛评奖活动,推动发展旅游业良好氛围的形成。

宣传题纲如下:

(一)、抓旅游就是抓经济:旅游业的要素是吃、往、行、游、购、娱。这六个要素的发展,涉及到交通运输、荒山绿化、干果蔬菜、邮电通讯、村镇建设、县城改造、商业饮食等三十多个行业,是一个高度综合、极其丰富的社会经济大系统,是第三产业的龙头,是牛鼻子,其关联带动作用,是任何行业不可比拟的。旅游门票收入一元,带动相关行业至少收入4.3元。引入一个入境游客,相当于生产两吨煤碳。旅游业发展了,人民生活就富裕了!因此,抓旅游就是抓经济。

(二)、抓旅游就是抓调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突出表现,是

一、

二、三产业结构的比例不合理。多数地区是

一、二产偏重,三产偏轻。针对我县调产,调什么?一产耕地少,而且大多是“海带田”;二产铁矿已接近尾声,硅矿虽然储量大,但国际市场萧条;三产抓什么?三产抓龙!龙头是什么?龙头是旅游。因此,抓旅游就是抓调产。

(三)、抓旅游就是抓开放: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旅游本身是开放型的。良好的旅游环境,就是良好到开放环境。旅游业发展好了,不仅可以吸引境外游客前来旅游,扩大旅游商品、旅游服务的对外贸易,而且还可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同时,外地的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也会大量的积聚。关键是要形成良好的开放意识和氛围,以旅游促开放,以开放带动旅游。

(四)、抓旅游就是抓环境:旅游业被称为“无烟工业”,对环境资源破坏极小,而且还必需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绝对禁止污染项目存在。包括生活垃圾等细小的有碍环境的事务,均必需做好。因此,抓旅游就是抓环境。

(五)、抓旅游就是抓城乡建设:旅游的生命在于特色,凡是旅游业发达的城市、乡村,在城、乡建设中,均十分注重针对特点、营造特色,最大限度地体现旅游发展的要求。把城乡建设与发展旅游充分融合起来,体现城乡建设标志性建筑的观光功能,营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使城即景、景即城,村即景、景即村。因此,抓旅游可以推动城乡建设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六)、抓旅游就是抓精神文明:旅游是一个地区精神文明的“窗口”和“载体”,通过发展旅游,开展旅游单位创优活动,提高“窗口”行业的服务质量和文明水准,进而,带动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七)、抓旅游就是抓先进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业无论是其外型、还是其内涵,只有突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点,才能吸引广大游客,也才能产生旅游消费、产生经济活动。一个景区、一座文物、一条道路、一座建筑、一个活动项目、以至一个小小的标识牌,均能体现当地的环境文化、历史文化、地质文化、服务文化等等。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可以学到地里知识、历史知识、文物知识、动植物知识、民俗风情知识等等。在开发旅游的同时,注重挖掘当地的文化、发展当地的文化,给人们以精神享受。因此,抓旅游就是抓先进文化。

(八)、抓旅游就是抓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的问题。农业结构调整,根据当地特点,结合旅游开发,可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种植、特色干鲜水果种植,同时可以开展“当一次菜农”、“做一天百姓”、“当一天果农”等参与性、趣味性较强的“农家乐”旅游项目,把农民变成“景民”。农村,交通条件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环境卫生设施等,开发旅游,必然带动其快速、健康发展。农民,优其是贫困山区的农民,卫生习惯、知识水平、开放程度、经济收入等等,都会在旅游业的带动下发生明显的进步。因此,抓旅游是解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从根本上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

(九)、抓旅游就是抓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必然选择。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与和谐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包括旅游业在内的一切行业,都必需遵循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明确要求,旅游必需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决杜绝不顾及子孙后代的掠夺性开发。旅游业的发展规律,本身就要求“文物修旧如旧”、“生态保持原貌”、“环境追求完美”。追求自然、崇尚自然的生态旅游已成为人类21世纪旅游的主题。因此,抓旅游就是抓可持续发展。

(十)、抓旅游就是抓就业、就是保稳定:旅游业以其产业的高度关联性,可以大批消化劳动力,使下岗职工再就业、使农村剩余劳力有活干。旅游统计显示,旅游业每直接增加一个岗位,与之相关的交通、餐饮、商业等社会简接就业至少可增加五个岗位。同时,因旅游业的带动,广大百姓经济富裕了、知识丰富了、文明水平提高了,人人安居乐业、家家幸福美满,社会自然就稳定了。因此,抓旅游就是抓就业、就是抓稳定。

二、做好可研,科学定位

二、做好可研,科学定位

平顺,全县旅游总体规划,已经由中科院于去年底完成,且县人大已审议通过。下一步就是要在“总规”框架的前提下,再邀请国家级旅游专家,对各大景区进行科学的、准确的“详规布局”、产品定位、市场策划。同时,完成各大景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将各大景区的各个项目做深、做细、做实,做到切实可行。

三、充实领导组,组建开发区

平顺原有的“旅游产业领导组”,是一个强有力的班子。为进一步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实现“创建旅游强县”目标,增加一名副书记担任“旅游产业领导组”常务副组长,90%的精力放在旅游开发上。再增加人大主任、政协主席两个副组长,与其他副组长一起协助组长、常务副组长各分管一块具体工作。同时,根据平顺实际,抽调旅游局、石城镇、阳高乡、北耽车乡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及其他人员,组建“太行水乡旅游开发管理区”(先工作、后报批),具体负责太行水乡的旅游开发各项工作。从管理体制上首先理顺,真正形成上下一致的强有力的工作班子。

四、创造最佳环境,出台优惠政策

借鉴外地成功的、先进的、典型经验,总结平顺四年来旅游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对照市、省、中央的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出既对外商有吸引力,又兼顾各方利益,既适度超前,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平顺县关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创建旅游强县的决定”。做到:工作有依据,奋斗有目标,环境最宽松,服务最优质。

五、选准突破口,大力搞基建

根据平顺的交通状况,资源情况,旅游开发进展情况,可初步选定“太行水乡”为突破口,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停车场、旅游公路、河道堤坝,河流两岸及视线范围内荒山绿化。关于资金筹措,可采用财政拿一点、干部捐一点、银行贷一点、百姓欠一点、工队赊一点等办法解决。具体任务,采用分区切块,包干到单位、包干到乡镇、包干到村的办法,进行合理分配。县直各单位、水乡沿岸各乡镇、各村都要量化指标,分配任务。其他各乡镇、各单位也要动员起来,能捐款的捐款,能捐物的捐物。真正舍不得捐款、捐物的,采用借款、借物的办法也行。总之,要大打一场“太行水乡基础设施建设的歼灭战”!确保明年太行水乡有一个新变化,旅游经济有一个新突破,“创建旅游强县”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六、采取多渠道,深入搞宣传

在做好项目可研、出台优惠政策、科学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户外广告等多种媒体,采用新闻、广告、专访、游记、公告、征文、专题报道、新闻发布会、理论研讨会、登门拜访、邮寄资料等多种形式,在全国乃至全球,深入、细致地开展平顺旅游项目的宣传活动。要尽快建立“平顺旅游网”、“平顺招商网”、“平顺公众信息网”等网站,由专人负责网上勾通、网上联络等工作,用足、用活现代宣传手段。特别是,要与省和国家的科研机构(中科院、社科院、清华、北大等)、有关部门(旅游、文物、计划、财政、扶贫、报社等)、国内大的旅游企业集团、国内500强企业等积极联合,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同时,要主打“申纪兰家乡、申纪兰出任名誉董事长”的金字招牌,选准“中国水上风光集粹、华夏三山五岳俱朝”等旅游形象、品牌,利用贫困县可以争取扶贫资金的优势,确保宣传效果,为引资作好准备。

七、召开洽谈会,引入大投资

在大力度宣传的基础上,采取请进来考察、有选择回访、有目的跟踪等办法,摸清投资方的实力、掌握投资方的意向,进一步做好签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特别是要与确有实力、有投资意向的企业进行深入而详细的洽谈。在必要的情况下,要请申纪兰同志出面,与投资方洽谈,确保成功签定合同,切忌仅有意向而难以落实。在项目对接、洽谈基本成熟的情况下,适时召开全国(或国际)性的“平顺太行旅游招商引资洽谈会”。成功签约!引入投资!!!

八、全民总动员,营销上台阶

在上述工作有条不紊、健康有序、快速推进的同时,利用平顺现有的旅游设施,大力开展旅游宣传促销活动。以增添人气为主、同时增加收益,旨在一方面扩大知名度、一方面给前来考察的投资者增加信心。以600公里为半径,以两日游、三日游为主推线路,以地市级以上的大、中城市、大型工业区为重点开展宣传。具体任务、指标要分解到全县各职能部门,乃至四大班子。哪一家完不成任务、达不到指标,拿其一把手是问。

……

咚!咚!咚!

有人敲门啦,我一看表,哟!已早晨七点多啦!

不知不觉,一夜未眠,但,仍不感到疲倦!

今天的安排是去平顺最远的小学---玉峡关忽窑皎小学调研,于是,只好赶快准备出发。至于上面所写的、仅是一夜的思虑,究竟是否符合平顺的实际?是否切实可行?下一步征求常委们及各方面的意见后,再上会研究决定。

谨记到此。

中共平顺县委书记 王辅刚 旅游是政治、是经济、是文化

旅游是政治:首先,旅游业的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上级领导所倡导的。上级领导支持。其次,旅游业是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尤其是,旅游富民,百姓拥护。其三,旅游业的开发,市、省各职能部门的领导和家属,乃至市、省五大班子的主要领导和家属均要前来“考察”、指导。多次上门找不见的领导,通过旅游则可亲密接触、加强交流、勾通情感。其四,旅游推介,知名度必然提高。在市、省、乃至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专题推介会,各大媒体必然聚焦开发地主要领导。介绍旅游产品的同时,领导的知名度必然大大提高。其五,真正意义上说,旅游业是投资大、风险低、见效快的产业,只要选好项目,一两年即可立竿见影。可很快彰显领导的政绩。其六,开发文物景点,还可以“积德行善、佛祖保佑”,“官运亨通、财源广进、身体康健、合家幸福”。因此说,旅游是政治。

旅游是经济:首先,旅游富民。当地百姓土产销售、就业、农家旅社等均可受益。其次,旅游富县。旅游业所缴的“税”归地税,直接增加地方可用财力。其

三、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大。权威部门公布的是:门票收入一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4.3元,即1:4.3;现在,各地一般的算法均是按1:10的比例计算旅游综合收入的。因此说,旅游是经济。

旅游是文化:山水风光,应介绍地质、地理知识和植物、动物知识;文物古迹,应介绍古建文化和佛、道、儒知识及民俗风情、神话故事等。红色旅游,可介绍共产党领导下,各个时期、各种革命活动的知识。人们游中有学、游中有乐。因此说,旅游是文化。

第五篇:昔阳县旅游局创先争优活动工作总结

自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昔阳县旅游局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各种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旅游系统争创活动深入开展,以推动会泽旅游发展为更本出发点,统筹兼顾,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稳妥地推进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使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形成了团结务实谋发展、奋发有为干事业的良好风气,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实施。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构建创先争优领导核心

昔阳县旅游局高度重视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工作,召开动员会议,提出明确要求和目标。一是成立了昔阳县旅游局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由昔阳县旅游局局长任组长,两个副局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学习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工作。二是认真研究制定《昔阳县旅游局关于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统一部署,利用多种媒介宣传创先争优活动。

二、深化思想认识 筑牢创先争优理论基础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为进一步提高旅游系统党员干部对创先争优活动的认识,重在“抓出实效,抓出成绩,抓出人民群众满意的活动”上下功夫。一是按照县委关于创先争优的总体要求和市旅游局的部署,即在规范市场秩序工作上领先一步,在提高服务质量上领先一步,在提高游客满意度上领先一步,在保障游客安全工作上领先一步,在旅游城市建设上领先一步。二是做到思想更加重视,行动更加坚决,方法更加科学,工作更加扎实,努力实现旅游窗口单位创先争优活动高标准、高起点、高质量的目标。三是进一步突出“创在本职,争在平时”的要求,推动全系统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取得新成效,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实现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全覆盖,紧扣时代步伐,积极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十二五”规划和胡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等,使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有所提高,进一步加深了党员干部对今后一段时间内加快旅游发展的深刻认识,并将其贯穿于创先争优活动全过程,使工作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十二五”规划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全县经济发展大局。

三、结合工作实际 体现创先争优活动特色

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是争创活动开展的必要途径,也是活动的最终落脚点。昔阳县旅游局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以建设“文化旅游名县”为目标,全力打造“大寨4A级景区创建、中国第一红街、大寨高科技示范园”三张名片,紧密围绕重点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统筹兼顾,狠抓落实,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旅游局的业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确保创先争优与旅游工作同步发展。

(一)抓行政服务,扎实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会泽县旅游局深入研究会泽县旅游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及局服务水平。制定了重点项目联系跟踪服务制度,协调解决项目前期、施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先后多次召开重点项目专题协调会,做到了每月至少两次到项目地调研工作。积极推进大寨景区申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建设,与企业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环境,增强工作的实效性。为下一步研究问题、落实工作提供针对性的帮助,为更好的服务企业打下基础,确保了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二)抓表率促带动,树立旅游新形象

为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全县统一部署和要求,昔阳县旅游局结合实际,开展了以“当人民好公仆、树机关新形象、促旅游大发展”为主题的“人民好公仆”教育实践活动。昔阳县旅游局干部职工的精神面貌因此得到了极大提升,全局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有力的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完善局机关制度建设,以服务品质提升年为活动契机,转变机关作风,提升服务效能。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活动,实施“三增强三提高”行动结合起来,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窗口等发挥党员作用,切实转变机关作风,提高机关效能。

(三) 抓调查研究,不断创造工作新局面

昔阳县旅游局党员干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时效,将创先争优活动同旅游工作紧密结合,注重实效、形成合力,取得了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日益推动工作进展的效果。昔阳县旅游局各位党员同志立足本部门业务,深入基层开展了认真调研。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后,局行管股人员由昔阳县旅游局领导带队,深入到昔阳县旅游企业,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并且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相互交流等调研形式,开展问计于民、问计于客活动,听取上级机关和领导同志、有关单位、旅游系统、服务对象的意见、建议,初步形成解决突出问题的思路。着重对旅游企业经营现状、服务质量、发展环境以及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深入了解行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贯彻科学发展观的精神,促进行业发展。同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对景区导游人员进行免费培训,提高全县导游人员素质,提升昔阳旅游形象。

(四)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切实做好创先争优活动 为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共建工作,助推创先争优活动,根据中组部印发的《关于在创优争先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国家旅游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在全国旅游系统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意见》,把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下一阶段全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重点。一是在“四比四争”上下功夫,形成了比创新,争突破、比特色,争发展、比干劲,争服务、比贡献,争表率的活动氛围。二是加强分类指导,加快旅游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扩大党的基层组织工作覆盖面,促进组织作用和党员作用有效发挥。

四、存在的问题

1.机关学习氛围需进一步强化,学习深度要不断拓展。

2.部分干部职工的思想还不够解放,群众观念、大局意识、宗旨意识、创新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3.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宣传措施不足,在挖掘树立典型个人方面不够。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为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昔阳县旅游局将进一步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宣传力度和引导力度,使此项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努力将“创先争优”活动与旅游发展工作相结合,注重实效,把“创先争优”活动融入到具体工作实践中。

2.全面搞好基层党组织建设,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适时发展新党员。搞好党员思想教育工作,强化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在全面搞好“创先争优”活动中,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3.要紧紧围绕旅游发展工作,服务大局、统筹兼顾、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鼓舞和带动全局党员与员工,高质量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形成物质、精神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的良好趋势。

昔阳县旅游局党支部

二○一二年九月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龙应台目送原文与赏析下一篇:留在记忆深处的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