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中“销售百分比法”的教学设计

2022-09-11

一、“销售百分比法”知识点在《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定位

《财务管理学》作为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通过学习该课程, 要求学生掌握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的决策与管理方法。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和收益分配即是资金运动的过程, 而资金筹集是资金运动的起点, 资金需要量预测即是对资金筹集数量的预测, 是制定筹资计划的基础, “销售百分比法”作为资金需要量预测的三种方法中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在《财务管理》课程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掌握本知识点能够为筹资管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导入环节设计

课堂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起点, 导入环节的质量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从而保障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本节知识点的导入设计为提问式导入, 由教师抛出问题:“假如同学们现在想要创办一家生产性企业, 为了满足购建厂房、办公设备、生产设备、购买原材料等需要以及保障企业顺利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同学们第一步需要做什么?”。这样以生活中实际的例子作为引导提问, 让同学们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紧接着教师根据同学们讨论后的丰富多彩的答案给予分析, 并进行总结, 引出本节课主题——资金筹集及需要量预测, 同时使学生领悟到资金需要量预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为接下来的课程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传授新课环节设计

(一) 任务驱动

新课内容导入环节后,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思考, 可以以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下一步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 能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意义, 从而进行自主学习,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不知不觉地掌握知识点, 同时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法更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本节知识点的任务驱动环节设计为由教师布置以下两个讨论任务: (1) 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时, 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 (2) 企业的资金需求量由什么因素决定。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后, 由教师对第一个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企业筹集的资金并不是越多越好, 由于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都需要付出成本, 如果筹集的资金过多, 可能会造成资金闲置、增加企业的筹资成本、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当然也不是越少越好, 如果筹集的资金过少, 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的需要, 企业便不能进行正常运营。所以, 企业要适量进行资金筹集, 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多少的资金筹集量才算是“适量”, 这就需要进行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因此, 资金需要量预测是企业筹资的第一步。通过以上分析,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正确预测资金需要量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任务驱动中的第二个问题, 由教师进行以下引导分析:想要正确预测企业到底需要筹集多少资金, 首先需要明确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继而进入销售百分比法基本原理的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有助于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 增强学习的针对性, 大大提升学习的效果。

(二) 课堂讲授

第一, 基本原理分析。

一是通过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引导学生回忆并理解:资产占用=资金来源。

企业的资金需要量事实上是从资金来源的角度来看的, 企业的资金来源有两个方式, 一是通过向债权人借款, 从而形成了负债;二是通过投资者投入资金, 从而形成了所有者权益。企业通过这两种方式获得的资金全部形成资产, 被占用在各个资产项目上面。因此将等式左边的资产项目称为资金占用, 将等式右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称为资金来源。企业资金需要量的预测是对等式右边资金来源数额的预测, 而由于资金来源等于资金占用, 因此企业资金需要量的预测也可以说是对资产占用数额的预测。销售百分比法预测的是总资金来源中外部融资需求的部分。

二是通过“制造业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的分析, 给学生总结出“销售规模决定资产规模→资产规模决定资金需求”的原理, 由此得出企业资金需要量的引发因素为其销售水平。

生产制造类企业通过生产并销售产品而盈利, 在生产产品过程中需要购买机器设备、原材料及支付人工工资等, 如果企业销售的产品越多, 就意味着需要生产的产品越多, 由此而产生的原材料的需求也就越大, 资产的占用随之增大, 由于资金来源等于资产占用, 即资金需求量也越大。一个企业到底需要筹集多少资金由企业维持多大的资产规模来决定, 而企业的销售收入由资产创造, 因此企业资产规模的大小由销售规模的大小来决定。销售规模的预测是企业资金需要量预测的起点, 销售规模决定企业资产规模, 资产占用规模决定资产来源规模, 企业需要多少资金来源意味着有多少资金需要量, 资金需要量的引发因素为企业的销售水平。

三是分析敏感项目和非敏感项目的特点。

在掌握资金需要量的决定因素后, 进一步让学生掌握销售百分比法的假设前提和原理。

由教师提出问题:既然资金需要量的引发因素为销售水平, 那么哪些项目会随销售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学生讨论后, 由教师进行总结, 通过对“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固定资产”、“短期借款”特点的分析让学生掌握敏感项目和非敏感项目的特点、敏感性资产和敏感性负债的概念;理解销售百分比法的假设前提:敏感项目随销售收入呈同比例增减变动。

资金需要量的产生来源于销售规模及其增长, 销售规模表现为销售收入及其增长。销售增长会引发资产的增长及资金占用额的增长。销售收入是企业资产创造的, 企业想要获得更高的销售收入, 则需要生产、销售更多的产品, 由此会引发存货的增长。如果以赊销的方式进行销售, 还会引发应收账款的增加。销售百分比法假设销售增长所引发的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流动资产的增加是和销售收入成正比例变动的。

第二、销售百分比法的理解和运用。

一是采用演示讲授法对销售百分比法的公式进行推导。

由销售百分比法的基本原理可知, 当企业销售收入水平提高时, 敏感性资产和敏感性负债会随之增加, 敏感性负债是随着企业销售收入的增加而自然产生的负债, 这一部分负债是自发产生的, 可以解决企业一部分由于销售规模增大而产生的资金需求, 因此企业需要增加的资金数额等于随销售收入增加的敏感性资产数额扣除增加的敏感性负债的数额, 这就得到了第一个等式:需要增加的资金量=增加的敏感性资产-增加的敏感性。通过这个等式可以预测出企业的总资金需求。

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 企业的留存收益也会随之增加, 这一部分增加的留存收益也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来源, 这种融资方式我们通常称为内源融资, 而销售百分比法需要预测的是企业总资金需求中外部融资需求的部分, 因此企业需要进行外部融资的数额等于企业总资金需要量扣除增加的留存收益部分, 再结合第一个等式, 可以得到第二个等式:外部融资需求量=增加的敏感性资产-增加的敏感性负债-增加的留存收益。利用这个等式即可预测出企业的外部融资需求量。

二是通过课堂练习巩固知识点。

为了让学生熟悉销售百分比法的运用, 先由老师引导学生做一个具体的实例, 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本堂课知识点, 随后布置课堂练习由学生自主完成, 以此来巩固课堂知识点, 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运用。

(三) 归纳总结环节设计

教学设计中的归纳总结环节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良好的课堂小结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知识点, 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 以生活中的实例作为课堂导入,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其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学习动力;以任务驱动方式教学, 在整个学习过程都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 打破了传统的由教师单方面讲授的教学模式, 更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 提升学习效果;先分析原理再讲授具体方法, 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销售百分比法的内涵,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 而不是死记硬背地套用公式, 只有理解了该知识点的基本原理, 才能真正掌握并良好地运用。

摘要:销售百分比法是进行资金需要量预测的最常用也是最基础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理解销售百分比法的原理的基础上掌握该方法的运用,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理解及接受能力, 如何以最直观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销售百分比法的原理是教学设计的重点。

关键词:“销售百分比法”,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 李开勇.销售百分比法在资金需要量预测中的应用及注意问题[J].会计师, 2013 (2) .

[2] 彭文彬, 肖美强.销售百分比法与资金习性法互通的思考[J].会计师, 2017 (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高职院校生源质量提升的思考下一篇:从用户侧信息识别谈智能电网安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