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汇率理论发展

2024-05-06

国际汇率理论发展(精选4篇)

国际汇率理论发展 第1篇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国际收支,实证分析

一、前言

经典国际收支理论中, 汇率是决定国际收支的重要变量, 但这一理论似乎并没有在我国得到验证。2005年7月21日, 我国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并使人民币汇率升值了2.1%。此后, 人民币开始了缓慢的升值过程。201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二次汇改, 外汇储备逐年增加, 截至2012年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达33116亿美元, 人民币升值趋势仍在延续。但与此同时中国国际收支顺差的增长势头强劲, 从2005年的2238亿美元一路飙升至2010年的5247亿美元, 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 近两年顺差差额有所缓和。从流量上看, 中国存在着持续的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双顺差的现象。现实显示人民币持续升值并没有像传统理论揭示的那样对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起到遏制作用。究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有何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探究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国际收支的关系, 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马歇尔-勒纳条件

传统的国际收支理论认为, 本币的升值将有利于缓解贸易收支顺差。汇率与国际收支关系研究中经常使用的模型构建方法有:弹性分析法、吸收分析法、货币分析法、结构分析法等。弹性分析法是较早并得到普遍运用的分析方法,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和美国经济学家A.P.勒纳从弹性角度分析一国货币的贬值与该国贸易收支改善程度的关系, 提出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 (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该理论认为一国货币贬值后, 只有在出口需求弹性与进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条件下, 即 (Dx+Dm) >1, 才会增加出口, 减少进口, 进而改善国际收支。然而, 本国货币贬值后, 最初发生的情况往往正好相反, 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反而会比原先恶化, 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汇率变化对贸易状况的影响具有的“时滞”效应的被称为“J曲线效应”。其原因在于最初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消费和生产行为的“粘性作用”, 进口和出口的贸易量并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但由于汇率的改变, 以外国货币计价的出口收入相对减少, 以本国货币计价的进口支出相对增加, 从而造成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增加或是顺差减少。这一变化过程可能会维持数月甚至一两年, 根据各国不同情况而定。

尽管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含义, 但是现实的情况却往往与理论不一致。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同时中美贸易顺差却未下降, 这对关于汇率变动与国际收支关系的传统马歇尔-勒纳条件理论提出了挑战。

三、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国际收支的实证分析

1. 模型的设定和数据选取。

为了研究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国际收支之间的关系, 本文通过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中美国际收支 (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方面) 的关系为样本, 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重点关注模型背后所代表的经济意义。该实证研究遵循经济意义与统计检验并重的研究方法。

模型设定如下:

(1) 中美贸易收支差额方程:Ln BOT=α1+β1Ln ER+γ1Ln GDP+ε

(2)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方程:Ln FDI=α2+β2Ln ER+γ2Ln GDP+ζ

本文涉及的数据资料和变量包括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收支两个方面, 其中国际收支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收支以及资本项目收支。贸易收支的指标选用中国对美国出口额 (EX) 和中国从美国进口额 (IM) , 贸易差额 (BOT) 是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即BOT=EX-IM;资本项目收支的指标选用美国对华直接投资 (FDI) 。由于中国在2005年7月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因此本文所选取的样本区间为2005年8月至2013年12月, 对美进出口月度数据来源于中国海关总署网站, 直接投资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网。因为2003年11月以后, 中国政府不再公布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月度数据, 本文使用中国统计局公布的GDP的季度数据。汇率 (ER) 指标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数据由X-rates网站统计而得。最后还有随机干扰项和常数项。为了使相关计算更加简单和准确, 同时消除异方差, 对各序列取自然对数, 这样在不改变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的前提下降低数据的量级。

2. 实证检验和分析。

(1) 单位根检验。为了防止伪回归的误差, 首先对各时间序列的数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检验变量的平稳性, 对于非平稳性的变量进行处理之后使之成为平稳时间序列, 检验结果见表1。FDI取对数后的ADF统计量值小于其对应的1%显著水平上的临界值, 无法拒绝“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原假设, 即这个序列为平稳的。Ln BOT, Ln ER和Ln GDP经过一阶差分后检验也变得平稳了, 也就是说各变量都是单整的。

(2) 格兰杰因果检验。鉴于各时间序列都是平稳的, 可以利用格兰杰检验考察各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结果如下:

由表2可以看出, BOT与ER、GDP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 其中ER并不是BOT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之间贸易顺差并不存在根本的因果关系, 即人民币升值也不是解决中美贸易顺差的根本办法。同时可以看出, 在10%的显著水平下, FDI与ER、GDP之间具有双向的因果关系。说明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数额会受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中国经济形势的影响, 反之,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流入也会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和中国经济发展。

(3) OLS分析。使用Eviews 6.0统计软件对模型适用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参数, 确定时序数据贸易差额、外国直接投资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长期关系。由此可以得到回归方程:

(1) 中美贸易收支差额方程:Ln BOT=2.376682Ln ER+0.722508Ln G DP-7.062433 (0.589764) (0.244711) (2.930466)

从计量统计检验上看, 中美贸易收支差额方程的各系数均显著, 且长期来看, 贸易收支与经济增长、人民币汇率之间成正相关关系, 这与经济理论完全契合。但该方程的拟合优度并不高, R2只有0.331409, 说明GDP与汇率只解释了贸易差额变动的33%, 还有许多影响贸易收支变动的因素未在模型中表现出来, 例如中美两国贸易政策、世界经济整体运行情况、国内需求结构的变化等因素。

(2) 美国对华直接投资方程:Ln FDI=-1.25534Ln ER+0.279533Ln G DP+0.826601 (2.207749) (0.477358) (7.502118)

该模型的拟合优度R2仅为0.06093, 说明经济增长和汇率并不是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影响因素。从最小二乘系数可以看出, GDP与汇率的系数均不显著, 说明经济增长与人民币汇率对直接投资的影响均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本土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成本影响不大, 不会在整体上影响美国对华投资的大环境;而且美国的经济形势、海外投资政策、中国的税收政策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外国直接投资。所以中国的经济增长与人民币汇率对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影响不显著。

四、结论

以上通过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影响, 有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从长期来看, 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国国际收支是存在相关关系的, 符合传统理论马歇尔--纳勒条件且存在时滞效应, 但是相关关系并不明显, 人民币汇率变动不是影响中国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也就是说, 人民币升值不是解决中美贸易顺差的最有效办法, 汇率变动几乎不能影响我国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参考文献

[1]何凌云, 刘传哲, 唐安宝.“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的国际收支调节作用比较[J].经济体制改革, 2008, 05:121-124.

[2]史建楠.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国际收支影响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 2012.

[3]王海南.我国国际收支失衡与人民币汇率的调节研究[D].暨南大学, 2006.

国际汇率理论发展 第2篇

1.1背景与内容

发展性教学理论提出的背景

二战以后,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的重心转移到了科技和经济的竞争上。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以原子能技术、电子技术、激光技术等为特征的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而引发了又一次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人类社会开始进入“知识爆炸”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知识物化的周期大大缩短。科学信息的成倍增长,使得普通教育的教学内容不断增多,而且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不可避免地要回答如下的问题:学校教学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认识可能性,如何为儿童自觉而牢固地掌握教学大纲规定的整套知识创造条件。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问题就已经为全世界教育学界所关注。

在前苏联,自20世纪30年代末期以来,以凯洛夫教育学为代表的传统教育体系一直在教育领域中占据统治地位。该体系的一个最大缺陷,就是忽视了对儿童心理特征的研究,在教育教学中把学生置于被动的客体地位,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学生能力的发展。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生的发展备受关注的条件下,以凯洛夫教育学为代表的传统教育体系,显然已经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满足生活的需要。作为传统教学理论建设者之一的赞科夫,对于传统教育体系严重地落后于社会和生活需要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曾对一批即将在传统教育体系下毕业的学生作过调查,让他们回答:“学校在哪一点上没有教好你们?”学生们说:“学校很少教给我们创造性、首创精神和独立性,甚至没有教给我们勇敢和大胆想像的精神。我们没有足够的勇气自己替自己做主,而是常常把自己的问题推给老师和家长去决定。”“在学校里,我们很少思考,而更多地是背书。”赞科夫认为,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首创精神,就必须提高学生的一般发展水平,就要在教学理论上打破传统的观念。他认为,一般发展对于学生高质量地掌握任何一门学科知识和技能都咱起作用。如果能在提高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重大的成效,那就会给学生真正地掌握知识开辟一条广阔的道路。他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学生的发展对他们将来的生活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不管教学大纲编写得多么好,男女青年在中学毕业后,不可避免地要碰到他们不懂的科学发现和新技术。他们必须独立地、迅速地弄懂不熟悉的东西,并且掌握它。只有具备一定品质、有较高发展水平的人,才能更好地应付这种情况。”他认为,“教育科学应当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安排学校的教学,才能使学生获得比现在更高的智力发展水平?”赞科夫深刻地认识到了传统教学体系的弊端和重视儿童一般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简单的修补而不抛弃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已经不行了,必须对其进行根本的改革,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从1957年至1977年的20年间,赞科夫领导原苏联教育科学院普通教育研究所的“教学与发展”实验室进行了长期的、大规模的实验研究,并不断进行总结,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小学教学新体系,也即实验教学新体系。由于其思想的核心是着眼于儿童的一般发展来进行教学,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因而,赞科夫的教育理论被称之为发展性教学理论。

赞科夫在长期的实验研究过程中,写作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教学与发展》一书是其实验研究的全面总结,也是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最重要的代表作。

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赞科夫是维果茨基的学生。他继承并发展了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学说(本书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把智力发展扩大为一般发展,提出“一般发展”的心理学思想。赞科夫认为,“一般发展”是教学的目的,只有当教学任务落在“一般发展”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如何才能使教学任务落在“一般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并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呢?赞科夫在通过长期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形成了实验教学新体系,从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方面系统地回答了这一问题。这也就是赞科夫发展性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指导思想

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以最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即“系统地、有目的地在学生的发展上下功夫”。赞科夫所谓的“一般发展”有其特定的含义,也是理解发展性教学体系的关键。

关于“一般发展”的含义和内容,赞科夫本人先后多次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论述。

赞科夫在1963年的《论小学教学》中指出:“我们所理解的一般发展,是指儿童个性的发展,他的所有方面的发展。因此,一般发展也和全面发展一样,是和单方面的、片面的发展相对立的。”他又解释说,“一般发展”与“全面发展”虽然密切联系,但又有所区别。“一般发展”是指问题的心理学方面,而“全面发展”是指问题的社会方面。

1964年,赞科夫在《小学教学新体系的实验》中说:“一般发展不同于特殊发展,它指的是学生个性所有方面(包括道德感、观察力、思维、记忆、言语、意志)的进步。”后来在《和教师的谈话》中他进一步明确解释:一般发展,就是不仅是指智力发展,而且还指发展学生智力、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1975年,在《教学与发展》中再次谈到,“一般发展”,本应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但是,“我们所研究的教学与发展问题是有一定局限的:我们研究的是教学与儿童心理一般发展的关系。”这表明,赞科夫认为“一般发展”还应该包括身体发展。

由此可见,赞科夫实验性教学体系中的所谓“一般发展”,既不同于智力发展,也有别于特殊发展,又不同于全面发展。“一般发展”指的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完整的人的深刻全面发展,是既包括智力因素,也包括非智力因素的整个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赞科夫认为,不是任何一种教学都能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他批评传统教学只是单纯追求掌握知识和技能技巧,未能揭示出掌握知识过程中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因而,不可能解决学生的一般发展问题。发展性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建立能促进儿童一般发展要求的教学。因此,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体系就成为向当时苏联传统教学挑战的旗帜,也成为当时改革包括小学教育在内的普通教育的指导思想。在这个意义上,赞科夫领导的“教学与发展”实验室,对“教学与发展的关系”问题进行的长达20年的实验,被美国人称之为“静悄悄的革命”。

发展性教学理论的教学原则

赞科夫认为,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必须遵循与传统教育学不同的教学原则。赞科夫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结合自己多年的实验教学经验,概括出了5条教学原则: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赞科夫认为,实验教学原则“来源于它的指导思想,这就是教学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而一般教学原则所要求的“是在掌握知识方面取得成功的结果”,赞科夫因此断言:“我们的教学原则既不能取代它们,也不能与它们相提并论。”

第一、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依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赞科夫认为教学不应停留在现有的发展水平上,而应该使教学任务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走在学生发展的前头,推动和促进儿童发展。这就要求教学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难度”这个概念,按赞科夫的说法,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含义。其含义之一是指克服障碍,另一个含义是指学生的努力。克服障碍,“首先在于展开儿童的精神力量”,在教师指导下,使这种力量“有活动的余地”,如果教材与教学方法不能向学生提出需要克服的障碍,儿童的发展就失去了动力。学生的努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引起学生在掌握教材时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心理活动过程,使学生不仅仅简单地掌握知识,而且在以后的认识过程中能引起对知识的再思考。这就要求学生做智力上的某种努力。”赞科夫的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形象地说就是,孩子由成年人扶一把,跳一跳,把原来够不着的桃子摘下来。当然,在运用这一原则时,要注意把握好难度的分寸:给学生提供的教材一定是学生所能理解的,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第二、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

针对传统教学中复习的滥用,以及严重的形式主义和烦琐哲学,赞科夫提出了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高速度的意思,是教师讲的东西,只要学生懂了,就可以往下讲,不要原地踏步。这一原则就是要求教学要不断地向前运动,不断地以各个方面的内容丰富学生的智慧,能为学生越来越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创造有利条件,因为这些知识被纳入到一个广泛展开的体系中。他主张以知识的广度来达到知识的巩固性。

赞科夫特别强调学生对教材的第一印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探索规律,有所发现,明确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把知识系统化,从而保证教学的高速度。

赞科夫所讲的“高速度”,决不是赶进度,开快车。他认为在课堂上匆匆忙忙,赶快把尽量多的知识教给学生,是与实验教学体系格格不入的。主张教师和学生都稳稳当当地工作,教师要不吝惜时间,耐心地听学生把话说完;也不要吝惜时间,跟儿童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这样的教学将会得到加倍的报酬。

第三、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

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是要强调理论知识在学生认识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所谓“理论”,是区别于“实践”而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理论知识是指那些直接反映在技巧中的知识。例如,一个学生可能知道怎样进行几位数的进位加法,知道加法应该怎样做,但是并不知道这种运算的规律,如加法的交换律和其他几个规律。如果学生掌握了这后一类知识,那就是掌握了理论知识。赞科夫强调要通过教学,尽量使儿童掌握理论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因为理论知识是掌握各种技能的基础,是形成技巧的重要条件。他在观察中得出结论,一年级的学生就能掌握许多抽象的概念,理解事物之间的某些内在联系。他认为,只有抽象思维才能更深刻、更接近对事物本质的掌握;只有从抽象过渡到具体,才能更完整地认识那个具体事物,认识它与周围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是对传统教学中量力性原则要求教学要由近及远、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原则的质的修正。

第四、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原则。

赞科夫要求教师,必须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过程本身,是学生理解教学活动的内部结构和进程。按照这一原则,教师不仅应该让学生知道学什么,还要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学,理解教学活动结构和组织安排的合理性。赞科夫以乘法教学为例进行了说明。在教乘法表时,不是简单地拿乘法表让学生背,而且使学生明白这节课教材的一定编排顺序的根据,理解熟记教材某部分的必要性,明白掌握该部分知识发生错误的主要原因。

使学生理解教学过程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告诉学生:哪些教材应该熟记,哪些教材不必记,知识之间是怎样联系的,错误是怎样发生的,应该如何防止。它强调的是教会学生探讨和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第五、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针对传统教学中,对差生采用无限制地增加操作性练习的做法提出来的。他认为,对于差生更加需要花大力气在他们的发展上不断地下功夫。下了这样的功夫,就能使差生在一般发展上得以进步。大量的操作性练习,只能加重差生的心理负担,阻碍其获得一般的发展,使他们更加落后。他认为,真正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崇高理想,要求无论在教养或发展方面,都能使所有人,而不是挑选出来的一部分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了在教学过程中使差生获得快速发展,赞科夫在具体分析了差生的心理特点后建议:1.减轻学生的精神压力和思想负担,不急于提高学生的分数或让其达到及格水平;2.注意肯定差生的进步,帮助他们逐步树立起学习信心。不要提他们可能回答不上的问题,以免形成自卑感;3.利用一切机会,引导他们观察事物,积累关于事物的现象,丰富他们描述事物的语言,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4.改革对他们辅导的形式。补课与习题不在多,而在“准”,对症下药。要注意启发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多种能力;5.吸引他们参加课外活动小组,要求全体同学亲近和帮助他们,克服他们的“自我中心主义”。差生学习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不应对差生采取挖苦惩罚的办法,而应该热情地对待他们,着眼于他们的一般发展,以一般发展来促进他们学习上的进步,调动他们内在的学习诱因和精神力量,使差生得到转变。

赞科夫的上述5条教学原则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其实质是要完成教育思想中教学目标的转变:从单纯传授知识和形成一定技能,转移到既传授知识,又使学生获得一般发展上来。

发展性教学的方法

实验教学法是赞科夫实验教学论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赞科夫看来,“实验体系的指导思想及其教学论原则,就是靠教学法才得以在教师的日常活动和学生的学习中得到贯彻的”,其目的是“要在学生的一般发展上达到尽可能高的效果”。在教学与发展的前两个阶段,赞科夫对教学法的研究是以几条线索展开研究的。实验进入第三阶段,赞科夫便从系统和结构方面,对实验教学法的特征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与效果作了深刻的概括。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应使学生过一种积极而丰富的精神生活。

赞科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教学就能发挥其作用。所以,一个首要的观点就是学生生活的观点。学校在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时,要把学生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吸引到这一活动中来,使学生的精神生活生气勃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智力情绪、道德情绪和审美情绪。为此,教师首先要有高涨的情绪,创造与学生推心置腹的气氛,要使课堂与沸腾的生活息息相关,激起学生在情感、情绪、思想方面的交流,使学生在课堂上、家庭中乃至学校生活中过一种真正丰富多彩的生活。

二、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精神需要,形成学生的内部诱因。

赞科夫认为,外部刺激与内部诱因相比较,前者的获得没有经过紧张的脑力劳动,没有和兴趣相结合,作用是暂时的;而后者则相反。形成内部诱因,根本的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精神需要。学生产生了对学习的需要,他就会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强烈,愿意完成难度大的作业,能够体会紧张的脑力劳动后的满足。这时,学习的内部诱因就取代了外部刺激而在学习中占主导地位了。

三、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应使学生深入地从各方面理解和体会课文。

赞科夫特别重视让儿童在自己独立感知的基础上,越来越深入地从各个方面理解和体会文艺性的课文。他主张根据不同课文的性质和学生当时所处的发展阶段来安排课文的具体教法。把各种教学方式结合使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文章的情景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同时,他也提出在教学中要注意避免两种极端的做法:一是关于课文的意思一定要让学生说出来;二是由教师一个人解说课文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中应有效地使用间接法。

赞科夫认为,间接法就是学生把知识在自己的头脑里进行“加工”,利用“积极的精神生活,并不是只靠记忆工作,而是要思考、推理、独立地探求问题的答案”,把知识变成自己思想的产物。当然赞科夫并不完全排斥直接法,他认为直接法不仅需要,而且有时很难把它与间接法截然分开。

五、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应有助于积极地发展学生的言语。

赞科夫主张,要把发展学生的言语与平日的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述,通过与人交往来发展言语。也就是说要在使用言语中发展言语。在发展言语中,要把口头言语的自然性、生活性与教师对学生言语的指导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情景,如组织学生参观或旅行,指导学生看,引导学生说。

六、教学过程中应讲清基本概念,精心安排练习。

讲清基本概念,精心安排练习是教师在教学中应抓好的两件事。讲清概念,让学生学会把概念中本质的东西和非本质的东西区别开来,学会把各个概念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使学生更透彻地掌握知识,理解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编排练习同样应该有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练习的安排要在学生一般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要避免让儿童感到单调乏味。

赞科夫还在其实验教学过程中,对传统的写作教学和劳动课的教学方法加以改进,以更好地促进儿童的一般发展。

1.2简要评价

赞科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是他领导下的“教学与发展”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及苏联广大教师共同劳动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赞科夫通过多年的实验研究,明确提出了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原则,制订出了实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形成了实验教学新体系。

赞科夫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教学论思想。他不仅将“发展”引进了教学领域,而且在更高的高度上探讨了教学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以此促进学生各种心理品质的发展。这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培养有创造精神的社会主义新人所必需的。赞科夫的教学论体系中重视人的心理品质的全面发展、重视学生认识的主体作用等观点,都是对传统教学理论的突破和超越。赞科夫在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实验心理学的个案分析、心理实验等一套比较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的实验设计,组织具体实施,考查实验效果,总结经验教训,反复进行实验,使教学问题的解决建立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有特色的实验教学新体系,用这个方法,解决了苏联教育中不少问题。同时,赞科夫在整个实验研究过程中,既慎重实验,又大胆革新。他进行实验的范围是逐步扩展的,首先在一个班实验,然后不断扩大。实验中坚持教师自愿参加的原则,尊重教师个人的意见,坚持长期反复的实验。他的治学态度是严谨的,但他又敢于大胆创新。而且一旦有了充分的论据,证明了新体系的优越性,他就通过写文章,发表演讲,著书立说,广造舆论。这样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实验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促进了学制的改革。赞科夫这一套科研和工作的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在学习赞科夫实验成果的过程中,有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如以3条线索(观察活动、思维活动和实际操作)研究人的一般发展;用同一内容、同一方法反复在同一些学生身上进行实验;新原则与传统原则之间的关系和联系等等,都值得进一步研究。以高难度原则代替和否定量力性原则,以高速度原则代替和否定巩固性原则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方面也是脱离实际的、有害的。

赞科夫作为伟大的教育家,他对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贡献都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应该是我们的正确态度。客观、全面地对赞科夫做出评价,才能真正有利于我们的借鉴和学习。

1.3案例分析:用问题教学法讲评作文

理论依据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赫穆托夫提出的问题教学法正是一种发展性教学的高级教学方法,特别注重在活动情景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这是初一下学期的学生,本次评讲的作文是记叙文《我的小伙伴》。要解决学生作文中暴露的3大问题:记叙不具体、详略不得当和不能紧扣主要人物用笔,重点是第三个问题。

教学设想

问题教学法在课堂结构中的主要形式是对话和认识性作业。教师通过创设某种活动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完成对话和认识性作业,积极进行探索,从而感知知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达到教学目的。据此,笔者在本节评讲课中设计的主要方法是,以一篇典型的学生作文为评讲材料,通过反复阅读该作文,包括某些特定片断创设活动情景,使学生在语感引导下进入作文内容,从而感知问题所在;在活动情景中,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联系学过的课文及写作知识,学生通过讨论达成对问题的一致认识;安排认识性作业,大家动手修改,人人参与,在实践中受益。教学风格追求读写结合、步步落实。

教学步骤

教师创设问题情景,学生进入学习过程

1.教师说明本节课的任务和目的;

2.教师回顾本次作文要求,评述整体情况:写人记事要交代清楚要素,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应着重写,写具体,写充实。本次作文的优点:六要素具备;缺点:(1)主要内容写不具体,(2)不能围绕主要人物写。

3.具体说明本节课要解决的3个问题和学习方式、要求等。通过上述说明,学生了解了课题、学习目的及要求,有了思想准备,进入了学习状态。

教师提出问题设计,并安排认识性作业,引导进入活动情景,展开知识探索并培养其相应能力

1.学生朱丽娟全文朗读自己的作文原文(附后)。

2.教师提问一:朱丽娟的作文里有“到现在我还很感谢她对我的支持”一句,好像是模仿哪篇课文里的?请找出来。(学生很快从刚学过的《我的老师》里找出3处类似的话来。)

提问二:这句话里的“支持”一词好像有点儿不恰当,请讨论一下这是为什么,并找一个恰当的词替换。(朱丽娟重读“支持”所在的第4段;讨论;发言中出现了替换词“帮助”、“劝慰”、“同情”等;最后选择了“劝慰”。)(教师小结,说明模仿课文应根据作文实际选词造句,不能照搬硬套。)

提问三:《我的老师》里这类句子总是用在一件事记叙完毕之后,而作文里这句话听起来总觉得别扭,请大家再听一遍,然后说说应该放在哪里?(重读3、4两段;讨论;学生一致认为这句话应放在第4段之后,作为这一部分内容的总结语。于是教师说明作文要“文从字顺”,注意语序。)(以上是关于如何模仿课文及文字表达方面的讨论。模仿是积累的重要途径,虽不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但也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用了大约6分钟。)

3.教师布置认识性作业:作文里有一句话是“我真高兴”,我觉得很抽象,怎样才能把这句话形象地表达出来?请各人试着写一段话。(重读那段话;学生改写这句话;3分钟后,几个同学念作业,都比较具体生动;朱丽娟本人的改写是: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大声地叫着:“我有一个布娃娃!我有一个布娃娃!„„”老师对同学们的作业略加评论,小结说明记叙文的特点是以形象动人,并板书“形象大于空话”。)

4.教师提问四:朱丽娟的作文写了两件事,第一件写“我”测验失败后很苦恼,得到牛全红的劝慰;第二件是关于布娃娃的事。想想,哪件事与主要人物牛全红联系更紧些?为什么?(学生讨论后认为第二件事与人物联系更紧,因为材料独特一些,与人物牛全红关系大一些;教师分析、点拨,使学生认识到第一件事更多的是写“我”心情如何沉闷,主要人物只写了两句话。教师说明要围绕主要人物选材的道理。)

5.教师提问五:文章写的人物是牛全红,想想,作文里是写牛全红多还是写“我”多?应该多写谁?(学生发言说到写“我”多于牛全红,教师略加点拨后,学生认识到应该多写牛全红。教师对照“提问四”说明,记人的作文不仅要围绕主要人物选材,而且在运用材料的过程中应该围绕主要人物着笔,多展开正面描写,而不应该把其他人物写得过多,淹没了主要人物;还要运用平时学到的各种描写手法。)

6.布置认识性作业:帮助朱丽娟同学设计一个合理的修改方案。(大家或思考或动手列提纲;教师巡回察看;要求课外完成该修改提纲。下课。)

评析

这堂课的效果非常好,学生学得很活泼,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作文兴趣普遍有所提高,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得较透彻,也知道写记人文章的基本要求和思路了。从课外的修改提纲看,效果是好的。从与学生的交谈看,他们是喜欢这样上作文课的。

这次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紧紧联系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在情感、情绪、思想方面的交流,充分激发了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通过精心安排作业,让学生人人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思考,亲自实践,从而使学生每人都得到写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

可以说,该教学较好地运用了发展性教学的原理和方法,达到了“用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的附:我的小伙伴(朱丽娟提供)

童年是那样的美好,充满欢笑,人们都说小时候朋友之间的友谊是最珍贵,也是最纯洁的。小时候,我有一个好朋友——牛全红,我们从学前班就是同学,我们俩形影不离。

有一天,一次数学测验中,我拿起考卷看题目,挺简单,拿起就做,做完了没有检查,把计算题的数看错了,结果一大题的分数全部扣完,当时,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沉闷极了,老师也批评了我,当时我实在忍不住,大声地哭了起来。牛全红过来安慰我说:“别难过了,记住这次教训,以后别马虎,细心点儿就是了。”我听了,觉得心里好了一点。到现在我还很感谢她当时对我的支持。每当我受到挫折的时候,她总是劝慰我,支持我,增强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有一次,牛全红拿着一个漂亮的布娃娃,说:“你看,这个娃娃漂亮吗?”我点了点头,心里想把这个娃娃借来玩,牛全红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嘿嘿地笑着说:“如果你想玩就拿去玩吧!我这几天也没时间,我要去帮奶奶做事。”我望着这个布娃娃,它抿着小嘴,望着我笑,当时我真高兴。我每天抱着这个布娃娃,就连吃饭的时候都不愿把它放下。有一次,我在厨房帮妈妈烧火做饭,一不小心,灶里没烧完的柴掉在布娃娃上,布娃娃的裙子上立刻出现了一个大的口子,我想牛全红肯定会生气,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来。第二天,牛全红来我家玩,说要把布娃娃拿回去。我低着头,结结巴巴地说:“布„„布娃娃破了一个洞。”她呆呆地望着我,看了看布娃娃,过了一会儿说:“没关系,破了就破了,补补不是还能玩吗?”我说:“都怪我,你妈妈一定会打你的。”她说:“补一补我妈妈不会看出来的。不就是一个布娃娃吗?”说完她笑了,我也笑了,笑得那样灿烂,笑得那样开心。

国际汇率理论发展 第3篇

作为意图破解汇率理论危局和汇率实践问题的专著, 黄先禄博士的《汇率理论发展与实践研究——兼论人民币汇率形成的“二合一”模式》则应运而生, 破茧而出, 2011年6月由人民出版社付梓出版, 隆重推出。细品全书, 专著以流畅的笔调、严密的逻辑和深沉的思考, 深度解读了当今世界的汇率理论危局和汇率实践问题, 其分析是透彻的, 其探索是有益的。专著在破解和诠释汇率理论危局和汇率实践问题方面聚焦式地闪烁出令人耀眼的三个创新性亮点。

一、奠定了一个基石

专著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汇率理论的坚实基础, 虽然马克思关于汇率的研究没有形成非常完备的理论体系, 但散见于他的所有著作中的有关论述表明, 他不仅是一位汇率理论的集大成者, 而且还是一位汇率价值平价理论的开创者。马克思认为汇率在形式上表现为用一国货币表示另一国货币的价格, 但在实质上却是指两国货币所包含或所代表的价值量之间的兑换比率, 因而可以说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汇率理论的坚实基础。马克思不仅强调国内劳动价值对汇率的决定影响, 而且还强调国际劳动价值对汇率决定的影响。从汇率的层面看, 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已从国内范围扩展到国际范围。马克思坚定地认为汇率就是国际商品交换的历史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必然产物, 汇率变动的“典型过程”就是实际汇率围绕货币价值平价上下波动的过程。他不仅敏锐地指出金本位制下国际信用体系的所有弊端, 认为“现实的危机总是在汇兑率发生转变以后”, 而且还认同“汇兑率是货币金属的国际运动的晴雨表”。尽管马克思的汇率理论还带有他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性, 但国际汇率理论的研究始终没有超越马克思对于汇率的基本定义和基本观点。

二、确立了一个模式

专著通过回顾和评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演变和发展历程, 并结合其他国家货币汇率可持续发展与实践的历史经验, 创建性提出了人民币汇率“二合一”的模式。在人民币汇率决定方面, 作者依据马克思关于汇率的实质就是两国货币所具有 (在金属货币条件下) 或代表的 (在纸币条件下) 内在价值之比的理论, 并参照有关货币价值的计量方法, 创建了合理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模型。在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方面, 作者沿着克鲁格曼关于汇率目标区情况下“蒙代尔三角”“钟摆效应”的思路, 放大了“蒙代尔三角”的功能, 创建了“弹性三角”模型。全书认为在“二合一”模式的总体框架下, 人民币汇率改革既要立足于发展, 即形成合理的人民币均衡汇率平价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而不要受制于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又要立足于科学, 即遵循人民币均衡汇率平价形成机制演化的内在逻辑和客观规律, 有效而及时地转换制度, 以利于合意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路径选择, 而不要受制于其他利益集团或政治意愿。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币汇率平价的可持续发展, 才能有效地推进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国际化进程, 并最终使人民币成为坚挺的国际硬通货。

三、暗含了一个预示

专著认为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 为西方汇率理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追求利益至上的资本主义世界却遭受了发展的困惑, 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危机, 迫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地寻求趋利避害的药方, 而作为宏观经济的宏观——汇率, 就自然成为他们用以调控经济和掠夺世界财富的手段。特别是全球化的到来, 当政治的力量不足以扁平世界时, 许多西方大国就在货币问题上大做文章, 并试图以国际货币格局来改变世界政治格局。英镑的衰落, 使美元成为各国顶礼膜拜的“当然之锚”。而当“美元迟暮”进入“霸权末路”时, 欧元的横空出世, 使国际货币体系遂成三足鼎立 (美元、欧元和日元) 之势。作为世界宏观经济的晴雨表, 汇率的宏观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要, 当一个封闭式的国内经济主要依靠于利率调节时, 全球化的开放式宏观经济则显然依重于汇率调节。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和各国的实践均表明, 本币升值有利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光靠提高利率难以抑制通胀。最近几年, 中央银行不断“打”出利率和汇率有机结合的政策“组合拳”, 而理想的“组合拳”就是要“加强利率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人民币加快升值可能会导致热钱进一步流入, 从而加剧流动性进一步过剩。人民币更大幅度的升值会缩小中国的贸易顺差, 减慢外汇储备的增速, 降低人民币基础货币的供应, 进而使流动性按乘数级地减少。很显然, 市场上流通性减缓, 就会抑制股市泡沫、地产泡沫和资产泡沫。中央银行的实施“组合拳”政策, 这既表明汇率调控作用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 又表明作者已经具有前瞻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操持的研究能力。

纵观全书, 专著的可贵之处还在于, 作者立足于维护提高我们党和国家执政能力, 在发展经济与社会和谐之中论证以动态的汇率调控作为实现平衡的支点和激励控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探索中国特色汇率资源的新思路新模式。因此, 作为倾注了大量心血的《汇率理论与实践研究》, 不仅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 而且也为中国新世纪汇率经济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644~669.

国际汇率理论发展 第4篇

摘 要:近年来,我国金融业高速发展,跨行业、跨市场的交叉性金融产品爆发式增长,使得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增加,凸显出现有金融监管体系与金融发展的不适应性。通过“穿透式”监管,消除监管真空、监管重叠和监管套利,有效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已成各方共识,但在具体执行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本文对国际主要经济体“穿透式”监管理论的发展与实践进行了梳理,并对我国“穿透式”监管体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穿透式”监管;金融监管体系;系统性金融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8(2)-0064-03

一、“穿透式”监管的理论基础

所谓“穿透式监管”,就是指透过金融产品的表面形态,看清金融业务和行为的实质,将资金来源、中间环节与最终投向穿透链接起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甄别金融业务和行为的性质,根据产品功能、业务性质和法律属性明确监管主体和使用规则,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和行为实施全流程监管。穿透式监管的提法由来已久,主要是由功能监管理论和行为监管理论衍化而来。

20世纪90年代,针对美国金融业分业监管的体制,哈佛大学商学院默顿教授第一次提出通过功能监管理论解决其固有缺陷。他认为,随着金融业的日益发展,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范畴日益增加,由此产生了金融监管的空白地段以及相关金融监管套利的问题。要解决这一困境,可以对现有监管主体的范围按照不同产品的属性以及开展业务的特征进行整合,通过确立相对统一的监管规则,有针对性地对跨行业、跨市场的金融产品和业务进行规制,从而减少了因重复监管而产生的监管漏洞,有效遏制监管套利。

同一时期,针对金融机构审慎性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英国经济学家泰勒提出了针对系统性风险的审慎监管和金融机构机会主义行为的合规监管“双峰”设想。他认为在金融市场上,不论是何种形式的行业设置,其本质区别应当是其所作出的行为本身。通过对金融机构行为模式的监管,以达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促进金融市场健康长效发展的作用,因此被称为行为监管理论。

因此,无论是功能监管理论还是行为监管理论,都想要突破金融监管桎梏的藩篱,填补监管空白,维护金融稳定。为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就需要结合上述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理论,采用穿透式监管模式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和行为实施全流程监管。

二、世界主要国家“穿透式”监管的实践

(一)美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出台相关法律规定的国家,美国尽力将穿透式监管应用至多部法律法规当中。194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投资公司法》,其中第2(a)28条就规定了“看穿条款”(Look-through Provision):如果某一投资公司持有第3(c)(1)条下基金10%以上份额,则该投资公司所有受益人也被计入合格投资者人数限制。

2010年7月,《多德―弗兰克法案》(Dodd-Frank Act)的出台,对美国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设立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对美联储、消费者金融保护局、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财政部、证券交易委员会、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等多部门进行统筹协调,维护金融稳定。同时成立金融研究办公室,专门为FSOC提供相关金融支撑(如每年金融机构压力测试的数据等);通过法案扩大了美联储金融监管的权利,不仅对社区银行全权监管,同时对所有可能对金融市场稳定产生影响的大型银行类金融机构、金融控股公司、对冲基金、证券机构、保险公司等机构进行全方位监管。

(二)英国。2008年金融危机后,英国对金融监管也开始了强有力的改革,发布了《2009银行法案白皮书》《改革金融市场白皮书》《金融监管新方法:改革蓝图》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将原先金融服务管理局(FSA)分拆成英格兰银行内部审慎监管署(PRA)和金融政策委员会(FPC)两个机构,分别执行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职能,对金融市场进行全方位的监管。

从P2P的监管来看,英国FCA发布的《关于通过互联网众筹及通过其他媒介发行非易于变现证券的监管方法:对于CP13/13的反馈说明及最终规则》中就有涉及到穿透式监管的规定。其中,PS14/4确立了对P2P网络借贷进行监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建立了七项基本监管规则。监管当局要求所有P2P网贷平台必须明确告知消费者其商业模式及延期或违约贷款评估方式等信息,同时网站和贷款的细节被归为金融推广纳入监管,网络借贷平台要定期向FCA报告相关审慎和财务状况、客户资金、客户投诉情况、上一季度贷款信息等。

(三)欧盟。2010年欧盟率先通过《泛欧金融监管改革法案》,将欧洲系统性风险管理委员(ESRB)和欧洲金融监管者体系(ESFS)作为欧洲各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高层协调者,由欧洲中央银行进行统一监测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转和监控。

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来看,美国、英国、欧盟都通过建立高位阶的中央监管机构,采用穿透式的监管方式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和行为实施全流程监管。一方面,强调宏观审慎管理机构与微观审慎监管机构的信息合作,将相关领域的各个环节穿透链接起来。如建立欧洲系统性风险委员会(ESRB)同欧洲其他成员国中央监管机构之间的政府间信息蹉商机制,将分散的金融监管信息集中起来提供数据支撑;另一方面,也加强了欧洲各国间的互联互通和金融监管协作,如意大利成立金融稳定委员会,由经济与财政部联合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多家金融机构跨市场、跨行业的金融产品及相关业务活动进行强有力地全覆盖监管,防范交叉性金融风险的发生,??现对金融市场的常态化监测和有效监管。

总体来看,穿透式监管在各国监管实践中已初现雏形,针对当前各国金融监管模式所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手段,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金融领域,尤其是时下火热的互联网金融领域监管,都有着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价值。

三、我??实施“穿透式”监管的必要性和“穿透式”监管的原则

(一)我国实施“穿透式”监管的必要性。市场乱象凸显穿透式监管的必要性。近年来,在资产管理市场出现了一些具有交易结构复杂、交易链条较长、信息不透明等典型跨市场、跨行业特征的新业务模式。从当前分业监管的模式看来,虽然这些新业务模式都符合法律规范且风险可控,但是纵观全局,其在资产、市场、信息公开等环节都难以达到监管要求,导致市场乱象频繁发生,引发交易风险。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穿透式监管的需求。与目前我国分业监管模式不同的是,互联网金融本身存在的道德风险、资金流动风险、行业链条风险等让互联网金融天然地就带有混业监管的特点。因此,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破互联网金融经营过程的层层壁垒,降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就迫切需要进行穿透式监管。

混业经营发展趋势对穿透式监管的需求。在混业经营发展的市场环境下,各监管机构“自扫门前雪”的情形往往导致缺乏必要的协作机制,从而致使资本在杠杆作用下产生泡沫,资金在市场上的流动急负风险,从而扰乱金融市场秩序,逃避监管。

综上所述,不管是资金“脱实向虚”、以钱炒钱,还是大量结构化产品通过互联网金融绕道进入高风险行业和领域,都凸显出加强金融监管、弥补监管短板的紧迫性。因此在目前分业监管不变的大背景下,可以通过穿透式监管的方式打破监管的多重标准,填补监管空白,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

(二)“穿透式”监管的原则。“同一”原则。“穿透式”监管需要一个“同一”标准,即对同一行为有同一对待,对不同领域间的相似业务要探究其本质属性,从事实质相同或类似业务时要遵从相对统一的监管标准,从而降低系统性风险。

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相结合原则。功能监管的实质是对现有监管主体的范围按照不同产品的属性以及开展业务的特征进行整合,通过确立相对统一的监管规则(即“打破身份标签,从业务本质入手”)。而行为监管则更多关注重点金融机构行为模式本身。因此,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以达到金融市场全方位监管的最优成果。

防范金融风险与服务实体经济相结合原则。金融监管的核心,就是要多管齐下达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因此,“穿透式”监管需要将防范金融风险与服务实体经济结合起来,促进金融稳定健康发展。

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原则。在互联网金融交易过程中,消费者不仅面临各类交易信息如身份信息、账户信息、资金信息等个人隐私被盗取、恶意泄露等可能,而且还存在着被勒索、被欺诈的风险。所以在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同时加强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筑牢金融信息安全的防线。

四、启示及建议

(一)健全法律制度体系。要构建穿透式监管的法律制度体系,首先应当加强法律顶层设计,通过进一步完善配套法律制度,明确跨市场行业的监管主体,制定对应的监管规则,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建立健全问责机制,让监管真正“长牙齿”。其次,参考美国功能监管理论的内涵,穿透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的表象制定相对统一的监管标准,最大限度地消除监管套利。

(二)加强微观审慎监管和宏观审慎监管相结合。微观审慎监管的目的在于控制个体金融机构或行业的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而宏观审慎监管的首要任务就是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促进实体经济的稳定健康运行。因此,穿透式监管应当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最优监管效果。

(三)强化全流程监管。穿透式监管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金融行业的层层阻隔,穿透金融服务的表征,彰显金融服务实质,将资金来源、中间环节与最终投向穿透联接起来,明确对于跨市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监管规则。因此,需要强化对金融机构的业务和行为全流程监管,填补监管短板,防止监管套利,实现金融风险监管的全覆盖。

参考文献

[1]董国红,封美霞.混业经营条件下的金融监管[J].现代金融,2005,(9):22-24。

[2]董龙.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和监管[J].现代经济信息,2011,(7):38-40。

[3]苟文均.市场乱象凸显穿透式监管的必要性[J].新浪财经,2017,(3):32-33。

[4]黄志强.英国金融监管改革新架构及其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2,(5):51-53。

[5]雷萍萍.浅析互联网金融监管[J].现代商业,2016,(5):40-42。

[6]李利平.以美国金融危机为例分析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的对立统一性[N].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5-8(5)。

[7]吕红星.穿透式监管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保驾护航[N].中国经济时报,2016-10-16(10)。

[8]潘功胜.互联网金融应实施穿透式监管[N].中国经营报,2016-10-5(3)。

[9]王晓平.浅谈我国金融监管[J].财政监督,2010,(12):85-88。

[10]张久琴.金融弱国向金融强国迈进――入世十年我国金融业发展及展望[J],中国经贸导刊,2011,(6):22-25。

[11]中国人民银行赤峰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基层央行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存在的困难及建议[J].华北金融,2005,(8):64-70。

[12]周炎.采取穿透式监管方式整治综合经营互联网金融机构[N]金融时报,2016-7-30(10)。

The Enlightenmen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Penetrative” Regulation Theory to China

Research Group

上一篇:积极探究下一篇: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