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乡镇财政范文

2024-05-07

基层乡镇财政范文(精选10篇)

基层乡镇财政 第1篇

一、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职能的新变化

农村税费改革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 乡镇财政所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 与取消农业税前相比, 乡镇财政的工作职能和管理方式发生了“三个转变”:一是由“收入征管型”向“支出管理型”转变。农村税费改革前, 乡镇财政的主要工作是抓收入, 而支出方面主要是保工资发放、保基层政权运转, 其他如基本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支出难以顾及。税费改革后, 乡镇财政所组织财政收入的任务大大减轻。以洛南县景村镇财政所为例, 2009年该镇财政收入 (耕地占用税、契税) 完成4万元, 而全年该财政所拨付乡镇公用经费、各类专项资金、涉农补贴等资金高达1 729万元, 收支比为1:432。如果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的征管职能由财政部门移交到地方税务部门, 乡镇财政组织收入的职能几近消亡, 乡镇自身可支配财力微乎其微, 基本上变成纯支出型财政。二是由“预算管理型”向“核算管理型”转变。2006年起, 商洛市和陕西其他地方一样, 全面推行了“乡财乡用县监管”改革, 普遍建立了以乡镇财政所为核心的“乡村财务核算中心”, 将原来乡镇预算管理单位变为核算报账单位, 并把村级财务纳入中心核算, 实行代理记账, 乡村财务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另一方面, 中小学教师工资和乡镇财政供养人员工资由县上统一发放, 乡镇公安派出所、计生等机构陆续上划县级垂直管理, 乡镇预算管理的部门不断减少, 乡镇财政由偏重日常预算管理向加强乡村财务核算工作转变。三是由“维持保障型”向“服务发展型”转变。税改前乡镇财政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确保乡镇政权组织和各预算单位的正常运转, 随着国家支持“三农”力度的加大和强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 通过乡镇财政下达的新农村建设资金、各项涉农补贴资金逐年增多, 乡镇财政不可替代地承担了这些资金的兑付落实工作。过去“催粮要款”的现象一去不返, 从向农民收钱转向给农民发钱, 面对面服务农民群众、服务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亦成为新时期乡镇财政工作的显著特征。

二、乡镇财政工作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机遇

与农村税改前相比, 现阶段乡镇财政面临不少新问题, 同时也迎来了新机遇。面临的新机遇概括为“两强” (即发放国家惠农政策资金的职责和财务核算任务进一步增强) ;存在的问题概括为“三弱” (预算管理职能严重削弱、组织收入职能明显减弱、财政监督职能相对薄弱) 和“两个不适应” (一些乡镇财政所干部业务素质和一些乡镇财政所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其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不适应或不完全适应) 。

(一) 发放各类惠农政策资金的职责不断强化

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全面实施, 对农村的转移支付资金和各类补助越来越多。这些资金的发放涉及面广, 种类繁多, 时效性强。以商洛市为例, 发放形式由最初的进村入户发放现金到实行“一折通”发放;资金项目由初始的10多项增加到现在的40多项;资金数量由开始的2.3亿元增加到6.5亿元, 全市得到各种补贴的农户达54万多户。随着改革的深入, 乡镇财政所发放国家惠农政策资金的职责将进一步强化。一方面, 加大了财政所干部的责任和工作强度,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发补贴期间得天天出勤、日日在岗, 出了差错就不得了。”另一方面, 党的惠农政策通过财政所干部的扎实工作得到了具体体现, 他们成了“改善和服务民生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农民群众形象地说“同是一个财政所, 过去管钱现在也管钱;不同的是过去管收钱现在管发钱。我们打心眼里欢迎。”

(二) 财务核算职责日益增强

实施“乡财乡用县监管”后, 各乡镇都成立了“农村财务服务中心”, 负责乡镇预算单位经费管理和村级资金管理以及转移支付资金、新农村建设方面的专项资金管理工作, 全权代理乡村账务, 集中时间对外办公, 定期进行账务公开, 通过代管方式, 起到核算监督作用。目前, 商洛市各乡镇已将乡直部门的财务纳入财政所,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 并对全市所有行政村的“村财”实行“乡代管”, 促进了村级财务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三) 组织收入职能明显减弱

其具体表现为:一是税源大幅减少。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后, 乡镇财政所只剩下契税和耕地占用税两个税种, 而且中、省已明确要求将此职能移交给地税部门, 即使继续承担此项职能, 农村的契税、耕地占用税税源也十分有限。二是非税收入产生的可使用财力少。乡镇非税收入中, 社会抚养费占较大比重, 有的占到80%左右。而征收社会抚养费需依靠村级组织的协助, 扣除征收成本后乡镇剩余很少。三是组织协调难度大。由于税务人员经费实行垂直管理, 增加了乡镇财政所的协调难度。四是乡镇组织财政收入的积极性减小。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后, 乡镇政府的调控能力削弱, 一般都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涵养和培植财源的积极性不高。

(四) 预算管理职能严重削弱

实行“乡财乡用县监管”后, 县财政包揽了乡镇干部职工工资发放、组织财政收入、代为编制预算、专项资金项目储备申报和分配下达等业务, 乡镇财政只承担财政供养人员管理、工资申报、公用经费补助资金的报账核算和涉农专项资金的兑现等具体业务, 收支管理工作单纯、业务局限性强、范围狭窄, 缺乏统筹调控余地。目前, 商洛市各县普遍将所辖各乡镇政府分别作为一个独立的预算单位, 除洛南县将公用和专项经费直接预算到乡镇各单位外, 其余县区只预算到乡镇, 再由乡镇分解到各单位。乡镇财政实际上等于县财政的一个预算单位, 成为县财政的报账单位和“出纳员”。

(五) 财政监督职能相对薄弱

乡镇财政所在财政监督方面主要存在“四难”:一是对非财政渠道下达的涉农资金监管难。不少涉农补助资金分属民政、林业等多个部门,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乡镇财政对这些资金监管乏力。如城乡低保对象的确定等, 由于不能确切掌握情况, 监管起来较为困难。调查中, 乡镇财政所的同志普遍为此“感到头痛”, “生怕出了问题得承担连带责任”。有些专项资金乡镇财政所不掌握情况, 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改变资金用途、挪作他用的漏洞和可能, 不能发挥资金的真正用途。二是对非税收入的征收监管难。由于机构上划, 乡镇中的行政执法权大多直接或间接掌握在上级相关职能部门手中, 乡镇财政所无法对非税收入实行有效监督。三是对乡镇单位的国有资产监管难。有的单位购置国有资产未经政府采购, 处置资产往往只是履行销账程序。如某镇文化站将临街房屋与开发商联合拆旧建新, 却不及时办理资产变更手续, 乡镇财政所无能为力。四是对报账单位的资金使用监管难。有的行政村建立账外账, 将应进账的收入如村级土地、山林收入, 各种承包收入, 向上争取的专项资金等未纳入村财乡代管账户。乡镇财政所对报账单位开支的真实性无法掌握, 仅能审查票据是否违规。如学校实行“零接待”后, 个别学校为消化接待费, 巧立购煤、修缮等名目, 不惜掏钱买发票达到报账目的。

(六) 乡镇财政基础建设相对滞后

乡镇财政所的业务量越来越大, 人员紧缺、经费紧张、装备落后已成为制约其发挥职能的突出问题。商洛市目前还有52个财政所只有2-3名工作人员, 一人多岗、一岗多责现象普遍存在。像丹凤县花园乡那样的“一人所”全市就有4个, 有的县不得不聘用临时财政协管员。不少乡镇财政所办公用房紧缺、设施落后。个别财政所还有租用民房办公的, 多数乡镇财政所干部下乡骑摩托车还得自己掏钱加油。乡镇财政所干部缺乏流动、年龄老化。商南县青山乡财政所共3名干部, 最年轻的已47岁, 由于都不会操作电脑, 还得雇人录入数据。有的财政所干部认为“乡镇财政已风光不再”, 全市每年都有不少干部从财政所调出。干部队伍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都与乡镇财政所履行的工作职能不相适应。

三、合理界定乡镇财政职能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 合理定位乡镇财政职能势在必行。由于乡镇财政职能是乡镇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体现, 因此, 定位乡镇财政职能必须充分依据乡镇政府的职能实际。2009年,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深化乡镇机构改革的指导意见》, 清晰地阐述了乡镇政府的四项职能:“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 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 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结合乡镇政府的职能和相关法律法规, 建议将乡镇财政所的职能定位为为农服务、财务核算、资金监管、预算管理等7项:

1、公共财政服务职能。落实公共财政制度, 履行乡镇政府内部综合协调职能, 负责提供和落实农村范围内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建设事业发展。

2、资金监督管理职能。管理各类农村公共产品资金和公益事业资金, 负责各项支农资金、涉农补贴资金的兑付落实及监督检查。

3、财务管理职能。落实支出责任, 监督管理乡镇单位财务收支活动, 组织实施乡镇和村级财务核算工作。

4、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管理乡镇单位国有资产, 对资产购置、登记、处置进行管理, 对债权债务实施监督管理, 参与建设项目的论证和实施工作, 办理政府集中采购事项。

5、预算编制管理职能。负责乡镇财政预算管理与执行, 保证乡镇政权和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

6、组织协调收入职能。协调组织乡镇财政预算收入, 管理乡镇规费、政府性基金、租金等非税收入的征收管理, 监督各种收费的任务进一步加强。

7、财经政策执行职能。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财经政策, 严格执行财政法规和财经制度, 负责监督乡镇范围内各单位的财务活动, 检查财税政策、法令和财务会计制度的执行情况。

四、充实和完善乡镇财政职能的政策建议

为了促进基层财政健康发展, 各级财政部门要顺应形势, 强化工作措施, 积极转变职能, 逐步使乡镇财政走上业务精细、运转规范、服务优质、监督高效、职能强化的轨道。

(一) 规范财务核算职能, 健全乡村理财机制

一是加强会计核算。要帮助村级组织理好财、用好财。在坚持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 按照代理记账、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村设账等原则, 将包括村级自有资金在内的所有资金全部纳入管理范围。严格执行“双审双签”制度, 凡是开支不合理、票据不规范、手续不健全的一律不得报账。严格乡镇财政支出管理, 规范乡镇行政行为, 管住乡镇政府及内设机构乱收费和乱举债。同时运用核算管理职能, 对国有资产实施严格监管。二是加强乡村财务管理。要建立健全财务资产管理制度, 逐步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 防止国家和集体资产流失。管理好村内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财政奖补资金。切实落实取消村级招待费制度, 健全村级财务审计制度, 防止出现村级债务前清后欠的问题。

(二) 强化支出监管职能, 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

一是对所有涉农专项资金实行“一个漏斗”向下的监管机制。在不改变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审批权的基础上, 由县财政局将面向农村的涉农专项资金统一拨付到乡镇。对于按政策须到县级财政部门报账的专项资金, 县财政局按规定直接拨付和监管。对于一般的专项资金, 县财政局负责审核并将相关专项资金拨付到乡镇财政所的涉农资金专户, 最后由乡镇财政所负责拨付和监管。二是对项目资金实行全程监管。从项目的论证、立项、申报, 到工程的验收、资金的拨付, 都要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管;项目实施完毕, 由乡直有关技术部门验收、乡财政所签署意见, 报县财政局拨付全部项目资金。要设立专户单账, 保障专款专用, 防止资金被挤占、截留、挪用。三是加强涉农补贴对象的资格审核。通过建立村组基础信息库, 对有关站所提供的发放名册进行复核, 对于享受对象、数额等情况与实际有出入的, 及时沟通协调, 予以合理调整。四是定期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在乡镇层面构筑财政惠农资金的“防火墙”。

(三) 拓展培植财源职能, 服从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大局

乡镇财政所除负责征收“两税”和社会抚养费等非税收入、加强收支监管外, 应把工作重心及时投向服务“三农”、组织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以及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上。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积极配合乡镇政府涵养和培植财源。一是落实好中央的惠农政策, 将各项支农资金及时、准确地发放到农民手中, 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充分发挥财政干部财会业务熟悉的优势, 积极为民营企业和农村个体户做好政策咨询、优惠政策落实等方面的服务, 帮助企业做好财务管理, 引导农民发展经济。三是敏锐把握经济形势, 对经济运行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适当安排一定数量的项目前期费, 有重点、有选择地扶持农村产业化建设, 支持发展特色产业, 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 提升收入监管职能, 确保及时足额入库

一是加强税收收入监管。要从税源监管入手, 杜绝以费挤税、私设小金库、滥发乱支等违纪违规行为及买税、拉税、垫税现象, 防止税收流失。二是加强非税收入监管。完善“征、管、查、处”制度, 实行非税收入征管查处相分离, 保证非税收入规范运作, 做到应收尽收。按照取消预算外资金的原则, 在农村范围内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款, 实行收缴分离, 按照属地原则, 就近缴入行为发生地乡镇财政, 纳入乡镇一级预算管理。

(五) 加强乡镇财政所建设, 使之与现行财政职能相适应

乡镇财政税乡镇财政论文 第2篇

一、乡镇财政税在传统的模式中所存在的问题

乡镇财政欠缺一些较为有效的监督,进一步致使行政的成本太过高。确保我国行政机构自身的行政费用也会越来越高。在分税制进行改革之后,会有大多数的乡镇进一步展开了较为综合性的财政预算或者是零户统管的试点,但是那些较为传统的粗放式财政管理的观念却一直没有得到较为根本的改变,故而无法对自身所属的单位采取有效的管理以及监督。因为在实行分税制的财政机制以及农村税费的改革之时还没有实行有关的配套改革,因此导致新型的农村合作医疗自身的配套资金、独生子女上的费用、畜禽防疫上的经费以及农村环境需要的整治经费、绿化的经费等等都呈现出了更加快速的增长,继而致使了乡镇财政自身的社会负担也就越来越严重。

二、乡镇财政税当前存在问题的原因

1.财政的制度不健全完善,乡镇财政欠缺有效的制度保障

中国基层政权不仅仅需要提供出义务教育、乡镇范围之内的基础设施、民生社保、或者是行政管理等等较多种地方的公共产品,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支持地方经济的发展,基层工作自身的投入都能够有财政的支持,故而制度上面就会致使乡镇财政出现很多的困难。此外国家的政府之间,财政的转移支付机制以及分税制机制的配套要求是有着很大差距的,故而欠缺规范、科学又稳定的要求,特别是无法适应农村税费在改革之后乡镇财政运转的需求。

2.乡镇欠缺严格的债务管理或者是约束制度

从一方面来说乡镇领导自身对政绩的不断追求,热衷在政绩形象工程上面的成本。虽然只是一些全民的招商、零地价的用地或者是无底限的优惠,都会导致一些地方做出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债务。在另一方面上看,大多数的乡镇都是因为上级的政府所下达的收入任务已经脱离出了实际但是没办法进一步完成,故而为了可以进一步应付考核,就只可以拉税或者是买税,利用借款缴税来满足举债交税或者是虚增的收入,这样不仅仅造成了财政收入的虚假,而且进一步增大了债务。欠缺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财政预算的约束一点也不严格,但是因为乡镇的人大或者是上级的审计部门,都会对乡镇的举债行为仍然进行欠缺的审计以及监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乡镇的债务增长。

3.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落后,财政“越位”和“缺位”共存

国家的机制在改革之后,乡镇却无法按照原来的方式去实施所说的“六套班子、七所八站”,而且,由于向下或者是横分流渠道自身的欠缺,造成了约束以及监督的机制有所缺失,尽管精简了一些机构,但是所执行起来的却也产生了减机构不减人的状况,使得机构的精减只是流于形式上。此外,乡镇政府依然还没完全从那些私人的经济领域之中退出来,有的仍然是把财政资金进一步投放到了一些竞争性的领域之中,有的甚至直接去干预经济。这不仅不利于政府对财政以及税收的管理,而且不利于政府的职能转变。

三、乡镇财政税实施新模式

1.健全地方性的财政管理制度,有效的去规范地方上的分配关系

第一,一定要去依据财权、事权相互统一的这个原则,进一步去合理的界定地方上每一级的收支范围,进一步去确保基层的政权可以正常的.运转以及每一项事业都可以健康的发展下去。第二,在分税制的财政机制的总框架之下,一定要去有效改进并且进一步去完善转移支付的这个方式。确立起一个较为规范、科学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最终,需要完成非常完整的分税制度,进一步保证健全的地方税收制度,进一步去确保地方税的主体税种,确保较为合理的税收管理权限。进一步强化中国地方税的体制建设,确立一个较为合理的地方税权,进一步去完善优化地方税的结构,保证规范的地方税征管亦或是其保障体系。

2.精简乡镇政府的机构,加快速度转变政府自身的职能

全面去取消农业税,为了该乡镇机构的精简能够进一步提供出更为前所未有的宝贵良机。利用农业税免征的这个政策所产生的效力,能够进一步的大力到乡镇机构以及其人员的有效精简,进一步压缩乡镇的财政支出负担,确保乡镇财政能够有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在总体上面一定要能够本着优化乡级财政性的资源去进一步配置,确保建立起较为廉洁又高效的政府管理组织机制的原则,减少里面那些不必要的机构或者是一些财政人员的供养,进一步去节省节约行政费用所需的开支;进一步加快该事业单位自身的机构改革,将那些具备了条件的事业单位进一步地推到市场里面去;同时必须要清理出一些县乡财政的供养人员,进一步去增大人员分流的力度,保证有效的实施“减员增效”这一战略,进一步去减少行政的成本。

3.必须要立足于地方税,将已有的小税种进一步培育成为地方的主体税种

在没有开征新的税种的情况下,应当着力于将现有的地方小税培育为地方主体税种。实际上,小税种的收入比较少,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税收征管的水平和强度,如能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征管工作,其收入组织潜力将得到极大的释放。

4.推进农村的经济发展,加大培植乡镇的税源

乡镇财政的渴望 第3篇

作为庞大的财政系统的末端,乡镇财政是最后一道分流器,要将触角延展到每一村,每一屯,每一户,甚至每一人。羸弱的身躯(财政所一般只有三五个人),承载着全镇数万人的生(独生子女补贴)、老(养老保险)、病(大病统筹)、死(丧葬补助)工作,其辛苦和忙碌可想而知。

上穷碧落下黄泉,大江南北搜个遍,记者总算电话联系到一位有时间并愿意说的“老哥”——内蒙古突泉县东杜尔基镇财政所所长邹海涛——一个颇具蒙古族个性的东北汉子。

人少

邹海涛说,可能你们记者同省市财政人员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多,到最底层乡镇来的机会较少,不太了解乡镇财政工作的特点。这里的工作可用杂、多、细、小四个字来概括。首先是人员紧张。乡镇财政人员原先有专门编制,其工资待遇仿效公务员。2006年政府机构改革后,取消了编制,和其他站所一样,划归为事业编。一般的所只配给三个指标,一个所长,一个预算会计,一个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其次是工作量大。除了财务预算、核算、报表的日常工作外,要管理政府财务,要监管各站所、中小学及卫生院财务的收支销,还要承担非常繁重的惠民工作——定时发放补贴和补助资金。遇到忙不过来时,就从经管站、农牧站、计生办等部门“借人”帮忙。

事多

国家的惠民补贴越来越多,致使小小的财政所业务量成倍增加。邹海涛掰着手指说:

1发补助。农业税取消前,乡镇财政工作主要是收取农业税、牧业两税一费、三提五统和按月发放镇政府、各站所和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取消农业税和各种费用后,现在主要工作变成了发放各种补贴和补助。农业补贴、牧业补贴、粮食补贴、能源补贴、退耕还林补助、学校住宿生伙食补助等等,都通過财政所进行录入、统计和核算,汇总后上报县财政。

2办理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补贴。农民在县城买家电和汽车,持购买发票到镇财政所,领取按国家规定比例计算的补贴资金。

3管理农村合作医疗。一方面收取合作医疗费,另一方负责看病费用报销。不论在本省看病,还是在外省看病,最后都得通过统筹基金来领取医疗补助。这一过程中款项的缴纳、资料的申报、费用的报销、现金的领取都得经过镇财政办理。

4经办预算外资金。各站所的收费和罚没款收入,先缴到预算外专户。经乡财政向县财政打报告批示后,再由乡财政拨给各个站所。这一过程中,镇财政只是充当了“过路财神”。记者趁机问:“有没有“扒皮”现象?”邹海涛笑了,连说:没有,从来没有,都是政府的“同门弟兄”,怎能雁过拔毛呢?再说了,即使想拔,镇里也不让。

因此,乡镇财政是人少事多,再加上不时去县财政报表、开会等,可以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周六周日办业务是常有的事。“现在,大家都想进城——调到县财政工作,一方面是为提高待遇和地位,另一面也是‘解脱’。不瞒你是说我都想!”邹海涛“口无遮拦”地说到。

没收入

“没有收入。”当邹海涛说出这句话时,记者不禁大吃一惊,作为一级财政竟然没有收入,不奇怪吗?邹海涛说,自从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后,镇财政的财路就断了。“镇里有没有工业,去哪弄收入?”

支出怎么办呢?邹海涛回答道,目前政府、各站所、中小学的工作人员工资由县财政直接打到工资卡上,不经镇财政。剩下的支出主要是办公经费和招待费,县财政会给一部分,但远远不够。“不够用怎么办?”记者紧接着问了一句。他很干脆地说了一个字:借。记者又连忙追问:“渠道呢?”他同样很干脆地说:银行和个人。随后又解释道:“按照预算法,财政和政府是不能作为担保人出现的,只能由个人担保,我和镇里主要领导,都担保过。”

记者又追问:“怎么还?”他很坦诚地说:用新借款还老借款,拆东墙补西墙。

由于没有收入,导致乡财县管名存实亡。邹海涛说:“我们县虽说已实行乡财县管了,按规定乡镇财政预算经费的划拨、使用、核销等都得向县财政申请,经审批后才能执行。实际上我们实行不了,乡镇没有收入,只有县财政的一点拨款,没有什么可以申报和审批的。”

希望被县财政直管

邹海涛非常希望被县财政直管。

他说,乡镇财政体制目前存在的严重缺陷是:依然附属于乡镇政府,而不是作为县财政的派出机构。和其他旗县不同,在其他旗县乡镇财政是作为县级财政的派出机构存在的,在资金划拨、项目申报、用款审批,费用报销等等都直接由局里管理,乡镇领导是无法干涉的。

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是,财政作为政府的下级单位,无法遏制其“非理性投资”行为。比如,某些乡镇领导不顾乡镇财力匮乏的事实,为了政绩和邀功,盲目地上项目、做工程,不惜大举借债,导致乡镇负债越来越多,财务压力越来越大。如果乡镇财政变为县财政的直属机构,管理就会非常规范。镇政府再也无力对财政所指手画脚、横加干涉了。“当然,这会遇到很大阻力,主要是乡镇政府不愿产生财政方面的权力真空。”

只有寄望省管县

“是好事。”邹海涛这样评价财政省直管县。

他笑着说,一是资金能全部到位,不会被“劫”走。二是流转速度快,对农民的各项补贴会更及时。三是乡镇的财政状况可能会改善。县里财政充裕了,对乡镇级支持会更强些,毕竟乡镇没有大企业,没有财源,只能靠县财政补助。四是财务管理会更规范。乡镇财政可能会变成财政分支机构,受县财政直接管理,可遏制住乡镇政府的盲目投资和借款行为。五是待遇会提高。主要是工资和福利,另外身份也可能会解决。“现在我们三个都是事业编,省管县后财政局的编制就变成行政编了,财政所”搭便车“也跟着升级成行政编,就是公务员了。” 邹海涛很真诚地坦白:“当然,这只是从个人利益角度考虑的,不是有个哲人说过嘛:赤裸裸地谈利益,人就接近了真实。”临了他还不忘幽一把默。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基层乡镇财政工作 第4篇

关键词:基层乡镇财政,现状及原因,解决途径

一、引言

近年来,在基层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强化的前提下,乡镇的财政工作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些改变的发生,要求基层乡镇财政人员积极跟上形势变化,探索创新,摸索出与新形势相适应的工作方法。此外,乡镇财政部门的领导者也要积极提高自己的工作素养,为乡镇财政部门的工作者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领导人员应该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创新能力,打造一支灵活机动,能够适应新形势的优秀团队。通过建立科学的财政管理制度,来提高乡镇财政部门的效率,使乡镇财政部门能为国家财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基层乡镇财务工作的现状

1、基层乡镇财政部门基础管理薄弱

当前,我国乡镇的财政部门在基础管理这一方面仍旧是比较落后。例如,乡镇财政部门员工在收集整理基本数据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不够全面、系统的问题。乡镇财政部门的相关制度也不够完善,对于财政预算的编制不够重视, 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往往只关心经济活动的现状和事后总结,对于事前的预算编制并不上心。

2、基层乡镇财政工作现代化水平低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省市级财政部门已经将财政信息化推广开来,体现出了良好的势头。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基层乡镇财政部门来说,财政信息软件的应用仅仅是处于刚起步的阶段。基层乡镇财政部门工作人员对于业务软件的了解较少,使用也不熟练,对于软件的应用仅仅是收支方面,并不会进行复杂的操作,更不用说用财务软件来处理日常业务了。这样一来,就很难实现新形势下财政改革的目的,工作效率也无法得到提高。

3、上级监管不严

在乡镇地区,农业、教育等部门所负责的项目实行县级报账制度,实施项目的单位只对相对应的县级主管部门负责。对于基层乡镇财政部门来说,他们看得到项目的情况,但是却并没有监管的权力,这就使基层乡镇财政的监管形式大于实质。同时,基层乡镇财政部门自身的监管意识较弱,管理意识也有一定的偏差。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常常把工作的重心放在资金的分配上,而忽视了对资金运用的监管。重视前期,轻视后期的问题常常发生。

4、基层乡镇财政部门人员素质低

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国家越来越重视乡镇的经济建设,乡镇财政在推动国家财政发展上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基层乡镇财政部门的人员队伍建设却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的要求,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目前我国的乡镇财政部门人员配置严重不合理,没有配置与业务量相适应的高素质人才。人力资源部门不受到重视,财政部门的人员配置能力有待提高。除此之外,基层乡镇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适应能力还有待提高。现阶段,我国基层乡镇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大多是老员工,新鲜血液较少。老员工大多思想守旧,业务水平受知识限制。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没有接受专业的财政方面知识培训,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乡镇财政工作。还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多年以来乡镇财政部门领导者的选拔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领导队伍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缺少先进思想的领导队伍又如何能担负起领导一个优秀团队的重任。这一切, 造成了现阶段基层乡镇财政部门的建设工作滞后,不能适应新形势。

三、基层乡镇财政部门现状产生的原因

1、基层乡镇经济发展缓慢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乡镇还是以第一产业为重,第二产业只是起到一小部分的辅助作用。但是在实际中,第一产业所能提供的财力是有限并且不稳定的。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仍旧处于较低的水平,农民吃饭依旧靠天。一年的收成与天气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极端天气甚至可能导致庄稼颗粒无收,这就导致乡镇财政发展十分缓慢。交通不便、 基础设施不发达导致招商引资引入的企业来了又走,乡镇根本无法长期留住企业。经济的不发达使得政府对财政部门更加的不重视,从而导致财政部门业务水平提升缓慢。

2、基层乡镇财政部门支配资金的权力过小

乡镇财政部门“财权”过小也是当前基层乡镇财政部门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乡镇所要处理的事务是非常多的,但是上级部门并没有给予乡镇财政部门以足够的资金支配权。在实际中,存在许多职能部门为了满足自身利益, 将属于乡镇等地方部门的权力上收的情况。这就使乡镇政府面临着要处理的事务越来越多,但是可支配的资金越来越少的窘境。

3、基层乡镇财政部门监管不力

基层乡镇财务部门的职能分配是十分不科学的,职能分散并且资金管理混乱。对于基层乡镇来说,领导人员的更换是十分频繁的。绝大多数的官员离任之前并不会解决自己留下的债务,认为债务应该由下一任来承担,但接任的官员并不会这么想,赖账就成为乡镇政府的常态。长此以往,乡镇政府的债务负担日益严重。由于财政部门监管的不力,乡镇政府的资金使用越来越混乱,财政风险不断增加。

四、新形势下做好基层乡镇财政工作的途径

1、建立网络服务平台

新形势下,要积极利用互联网带给我们的便利,基层乡镇财政部门应该通过政务信息网,实现各个乡镇之间的联网,保证财政信息在各个乡镇之间的畅通。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规范财务软件的使用。提高财务软件的利用率, 财务软件除了记账之外,还应监管资金的流动使用情况。 要把整个乡镇的财政、社保、统计等方面的业务整合到一个平台上,逐渐实现乡镇财务状况数据汇编的自动化,节约人力物力,实现财务工作的高效率。

2、提高财务部门领导者素养

首先,要提高财政部门领导者的政治素养。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定期对他们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程度和对是非的辨别能力,为他们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种种变化打好基础。其次,要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要经常对财政部门领导干部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把完成本职工作当成一种乐趣,享受工作的过程。让他们知道,财政工作关乎民生,财政状况的好坏与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兢兢业业,精益求精。最后,要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通过专项培训、讲座等形式,对他们进行培训,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使他们的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培养过硬的业务素养。

3、严控乡镇债务水平,避免债务增长

我国乡镇的的基本财政状况是外债较多,并且成因复杂。债务经过多年的累积后数额十分庞大,要想在短期之内解决这个问题基本上不可能的。乡镇政府的债务不仅制约了乡镇经济的发展,而且影响了基层乡镇财政部门的工作进行。对于这样的问题,乡镇政府应该从源头出发,先理清债务的类型,从粗放转向精细化管理,建立债务档案,并间隔一定时间对存在的债务信息对全体村民进行公开;建立健全债务预警制度,对还债情况实施动态监管;重视预算的作用,严控支出;有计划还债,对所要偿还的债务进行科学分析,制定合理的先后次序。

4、会计核算与管理相结合

新的形势,对乡镇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财务人员所进行的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会计核算工作,其工作重心正在向财务管理转移。因此,乡镇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在进行学习的时候,不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核算水平,更应该加强对于财务管理方面知识的学习,要做到科学理财、 依法理财。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细致,防止应收未收,应付未付的情况发生;其次,还要注意对乡镇支出的管理与控制,一切事项以俭朴为主,防止铺张浪费的情况发生,尤其是要反对盲目攀比等不理智的行为;再次,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提高对资金的使用效率,做到每一分都花在刀刃上,不浪费一分一厘;最后,要注意全过程掌控。事前、事中、事后全掌握,不给违规行为留一丝可能。

5、加强财政人员队伍建设

乡镇财务人员的配置要依据乡镇财务工作的特点和性质,科学合理地确定所需人员数目。一般来说,普通乡镇的实有在编在岗人员不应少于三人。重视对乡镇财务人员的年龄、学历的配置,重视新鲜血液的加入。坚持考试是招新唯一途径的原则,避免可能存在的徇私舞弊情况。在进行人员调动时要慎重再慎重,避免因随意调动带来的工作衔接不畅等问题。在招聘时制定详细的规定,尽量招录相关专业人员,为乡镇财务部门配备一支专业的财政队伍。

五、结语

“乡镇财政所计划”财政工作计划 第5篇

一、按照《预算法》和《会计法》的规定,认真编制2009年财政财务收支预算草案。

二、做好所内职工岗位人员分工安排和业务手续的监交。

三、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各项目资金支付要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实施方案、合同协议及竣工决算报告等的规定,根据合同进度付款;且支付的票证要符合财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相关规定,有经办人员、分管领导、镇长和所长签字方可核销。

四、严格请、销假制度,并作好在岗人员登记。

五、强化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银行账务和统管单位会计核算。

六、搞好会计档案的归档立案工作。

七、加强学习,按照所内学习制度的规定,定时不定时地组织职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以及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知识。

八、实行值班值日制度,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当家理财水平,真正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作用。

九、积极主动地配合党委政府努力争取外援,竭尽全力搞好节支增收工作。

十、加强职工之间的团结协作和与其他部门的关系。

十一、搞好内务和环境卫生建设。

十二、服从安排,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做好乡镇财政工作 第6篇

乡镇财政所受上级主管部门和乡镇政府的双重领导, 做好乡镇财政工作面临着复杂的社会压力, 在实际工作中, 将财政工作的压力变为财政工作的动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树立法制观念、全局观念, 既要做到贯彻执行好财政政策, 又要做到服务好乡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既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又要得到乡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干部职工的拥护, 逐步提高财政所在乡镇中的威信和形象, 为财政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不断改善财政所的办公生活环境。通过抓好标准化财政所建设、改善和提高财政所服务功能, 服务环境, 开展积极向上, 生动活泼, 紧贴财政、务实有效的财政文化创新活动, 不断发挥财政工作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职能作用, 营造浓郁的财税文化氛围。二是改善财政所的思想环境。首先要教育干部树立“为公理财、为民服务”的理念, 不断提高政治觉悟, 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说话办事站在公正的立场上, 弘扬正气, 反对歪风邪气。其次是培养干部的集体荣誉感, 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以诚相待, 大事讲原则, 小事讲风格, 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团队。三是改善财政所的制度环境。主动征求乡镇党委政府对贯彻落实财政法规制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取得乡镇党委政府对财政所执行财政法规制度的理解和支持, 养成在制度的框架内做事的好习惯, 强化制度的执行力, 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按制度管事、用制度管钱。四是改善镇财政的经济环境。财政所是乡镇经济的窗口, 是乡镇发展的一面镜子, 发展壮大乡镇财政实力, 单靠财政一个部门的努力是不够的, 财政所要积极争取乡镇党委政府对财政工作的领导和支持, 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 共同促进乡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二、做好乡镇财政工作, 要将财政工作的着力点体现在干部素质的提高上

随着乡镇财政职能的转变, 财政工作涉及的面越来越宽, 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 对财政干部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财政干部队伍建设, 以人为本, 实现人性化管理, 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优秀财政干部队伍, 是新形势下做好乡镇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 提高财政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

强化财政干部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教育, 认真开展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重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 不断增强财政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能力, 为财政改革提供思想保证。

(二) 提高财政干部的道德素质

一是培养使命感, 把完成财政职责当成一种使命, 一种快乐。二是培养工作激情, 把工作过程当成一种享受。财政资金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我们在管理资金时要多思量、多掂量, 多想一想贫困群众生活的艰苦, 多想一想乡镇收入的艰难, 就会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心, 就会在工作中坚持原则、坚守法规, 就会在工作中享受到服务群众的快乐。三是培养荣辱感, 把工作岗位当成人民的信任来珍惜, 不高估自己的能力, 不低估财政岗位的分量, 经常想到管理财政资金的权利是组织和人民对自己的信任, 要时刻牢记责任和使命, 要有一种冲动、一种激情、一种不舍的韧劲, 始终如一地关注民生。四是培养敬业精神。财政工作关系群众的生计, 维护着社会的稳定。因此, 财政工作不仅仅是经济工作, 更是政治工作。五是培养目标意识。没有目标就没有追求, 没有目标就没有争第一的动力, 没有目标就会满足现状, 不思进取, 得过且过。引导每名财政干部在本职岗位上确立新目标, 抬高新标杆, 展示新作为。要善于总结过去, 善于汲取他人的成功经验, 要有比他人干得更好、干得更出色的信心和勇气。

(三) 提高财政干部的业务素质

通过专题培训、以会代训、观摩学习等形式, 对财政干部进行财政政策法规、会计业务知识、财务软件操作、涉农补贴政策等方面知识培训, 不断更新理财观念, 提高业务素质。一是要有勤学态度。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很强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作保证。要学理论、学政策、学经济、学业务,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政策水平和综合办事能力, 才能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二是要综合学习。既要向书本学习, 也要向实践学习, 向群众学习, 并要学以致用, 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去, 实现学与思、知与行的有机结合, 从而不断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三是要善于总结工作经验, 不断完善干部学习业务知识的激励机制, 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氛围。

(四) 提高财政干部的服务意识

要在财政干部中牢固树立为民办实事的思想, 转变工作作风, 善于调查研究, 收集民情, 反映民意, 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 办群众之所盼, 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三、做好乡镇财政工作, 要将财政工作的根本点体现在财政改革创新上

随着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 财政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财政工作如何适应形势发展, 特别是当前如何发挥财政职能, 服务于“三农”, 需要我们理清工作思路, 善于学习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要按照“用心办事、与时俱进、勤政廉政、为公理财、为民服务”的工作总要求, 一是提升财政业务信息化管理水平, 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要过好四关, 即过好人员素质关, 过好财政资金监督关, 过好廉政建设关, 过好服务质量关。建立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管理机制, 健全财政资金安全防范体系。二是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财源是根, 财政是叶, 只有根深才能叶茂。加强乡镇财源建设, 是缓解乡镇财政困难, 增强乡镇财政实力的根本出路。本着“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的原则, 积极培植新兴后续财源, 切实抓好替代财源, 努力提高财政贡献率, 形成一个结构合理、梯次分明、布局均衡、能确保财政稳定增长, 适应并服务当地发展的高效的地方财源体系, 把财政工作的重点转移到增加财政收入和农民增收的工作上。

四、做好乡镇财政工作, 要将财政工作的落脚点体现在取得财政任务的成果上

乡镇财政职能探析 第7篇

以济南市全市取消农业税为标志, 乡镇财政职能经历了发展期和转型期两个时期。发展期乡镇财政职能可概括为七项:负责乡镇财政的预决算和预算执行管理等工作、负责农村税收政策的执行和农业四税的征收管理、负责乡镇国有资产管理和五项统筹的征收管理、负责乡镇预算外资金和收费票据的监督管理工作、通过安排支出, 维持乡镇政府以及各机构的运转, 指导村级财务管理、对乡镇区域内财政资金实行统管、承担乡镇政府安排的其他工作任务。2006年, 取消了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乡统筹等税费, 进行了市与县 (市) 区、县 (市) 区与乡镇的财政体制改革, 改革后乡镇财政的职能发生了很大变化, 进入转型期。转型期乡镇财政职能由收入管理型向支出管理型转变、由单一核算管理型向综合核算管理型转变、由管理保障型向服务发展型转变。

二、乡镇财政职能面临的形势

财政体制的改革, 对乡镇财政职能有着很大的影响, 1994年税收制度以及分税制的实行, 是历史上的重要改革。此后经多次调整, 已产生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现代财政体制框架。随财政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 乡镇财政也要应对经济、财政新趋势。

1. 提出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2013年11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规定了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 即完善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提出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及其重要作用, 更点出了改进预算管理制度, 是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指南。

2. 深化改革方案

2014年3月份召开的第二次会议, 点明重点方向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仅仅三个月,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正式通过, 这是自从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后, 中央最早制定的有着重大意义的一个改革方案。标志着改革进程有了重大的突破。改革方案明确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任务和时间, 表明了中央对财税改革和财政工作高度的关注和诚挚的期盼, 是未来一段时期财税改革和财政制度建设的行动方针。深化改革方案提出的3个重点改革方向与乡镇财政息息相关, 落实《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必须突破现有屏障。也就是说, 必须尽快完成乡镇财政职能的精确定位。

3. 新预算法中五级预算的重申

2014年8月,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修正后的预算法, 按照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原则, 新预算法重申了五级预算, 点出了乡镇预算仍旧归于预算范畴之内。因为乡镇政府属于基层财政, 行使职责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 而乡镇人大正好负责此类预算执行报告以及监督工作。新预算法五级预算的重申, 使得乡镇财政有了很大改变, 为乡镇财政职能的定位提供了方向。

三、乡镇财政职能面临的主要问题

1. 职能定位不清, 财政发展受到影响

目前, 乡镇财政职能仍然存在“空位”“缺位”“错位”等现象, 影响了农村各项财政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和乡镇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 使得财政发展受到限制。

2. 工作量越来越大, 工作难度越来越高

由于乡镇财政处于财政管理的最基层, 直接面对千家万户, 工作面广, 服务项目多, 补贴兑付工作程序和标准要求较高。济南市目前乡镇财政所统一设置了总预算会计、政府行财会计、集中核算会计和出纳会计岗位, 有的还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了涉农专项资金核算等岗位。其核算管理的资金包括乡镇政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两大类, 支农资金项目达20项之多, 对农民的补贴项目13多项。比如, 2014年通过“一本通”发放的涉农补贴资金已达5.68亿元;2015年7月8日至10日, 两天时间济南市共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 (耕地地力保护部分) 4.3亿元, 惠及农户68.36万户。一些财政所长反映, 由于涉农补贴涉及农民个人的直接利益, 农民非常关注, 发放工作稍有差错, 就会产生较大影响。而且, 随着“一本通”发放工作的全面实施, 乡镇财政的工作量逐年增加, 一名财政人员甚至要管理十几套账, 加之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少, 大多数人员负担着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工作, 很多乡镇甚至把财政所当作综合管理部门, 辖区村居换届选举、禁烧、打扫卫生等成为其主业, 财政人员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可想而知。

3. 人员大幅度减少, 资金监管风险大

乡镇财政人员不足, 造成相关人员身兼数职, 难以做到总预算会计与政府行财会计、集中核算会计相分离、会计与出纳相分离、管理与监督相分离、账户与印鉴相分离, 内部会计监督制约机制不能有效发挥, 存在财政资金安全潜在风险。

4. 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乡镇财政专业人员少, 工作技能和素质的提高仅凭自身的努力, 很难适应快速变化的形势。但县 (市) 区财政局和乡镇 (办) 财政所自身培训能力有限, 财政人员要接受业务培训基本上都得前往市或省级财政部门进行。而这些培训往往培训内容和方式相对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 培训内容大多是讲话、总结性报告等, 培训方式大多以“满堂灌”为主, 结合实际工作的内容少, 可操作性不强, 难以调动人员的学习积极性, 导致财政人员素质很难提升, 普遍不高。

四、立法定位乡镇财政职能的重要性

(1) 充分发挥乡镇财政“依法理财”的职能作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基层政府职能的履行必定要以乡镇财力做保证, 乡镇财政职能发挥的程度如何, 直接决定其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广度与深度。因此, 增强乡镇“依法理财”的积极性, 给予更多的财政自主权, 才能充分调动其增收节支的主动性, 使之成为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传导者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者, 更好地发挥国家赋予的乡镇政府的职能作用。

(2) 依法定位乡镇财政职能是实现乡镇经济管理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合理定位乡镇财政职能, 有利于促进我国解决“三农”问题战略目标的实现。通过职能定位、明确职责、分类指导、规范管理, 可以保证国家财政经济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 保证财政资金的科学合理使用, 实现乡镇一级财政管理效益的最大化。

(3) 建立完善的乡镇财政体制与管理制度是乡镇财政发挥职能的重要举措。财政体制是实现财政职能的保障, 财政管理制度是强化和规范财政管理及统一财政职能的重要手段, 乡镇财政职能更是通过财政体制和财政管理制度实现的。尽快建立有利于乡镇事业发展、社会稳定的乡镇财政体制和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五、立法保障乡镇财政职能定位

乡镇政府职能不断变化, 从服务上由维持保障转变为公共服务、由单纯业务转变为综合协调;从管制上由收入为主转变为支出为主、由过去的“注重财政分配、轻视财政管理”转变为“财政分配与财政管理并重, 特别注重财政管理”。根据乡镇财政的形势, 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乡镇财政主要职能将由收入管理、分配资金、监督管理、落实政策和服务发展五方面组成。现阶段应尽快解决影响乡镇财政职能的主要问题, 切实做好每项改革任务, 保障乡镇财政职能的正常发挥。对此, 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措施。

1. 全面推广应用“基层数字财政管理系统”

资金监管是“基层数字财政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 通过“基层数字财政管理系统”, 监管者足不出户, 就能“实时就地”监管本地项目资金。运用“基层数字财政管理系统”, 打通财政部门上下级之间、财政内部机构之间、财政部门与各有关部门之间的信息通道, 就能保证各项资金信息及时传递至乡镇, 为实施监管提供依据。

2. 围绕“多聚财”, 加强乡镇财源管控

乡镇财政是国家财政体系的重要部分, 是乡镇政府履行职能的财力基础。要进一步加强收入管理, 严格依法治税, 既要做到应收尽收、应缴不漏, 又要坚决防止引税、买税、垫税行为, 切实优化收入结构、提高收入质量。要建立健全乡镇财源建设管控机制, 建立财源网格化管理体系, 支持乡镇财政组织实施财源信息普查, 向本级政府提供财源分布培植、税收征管依据等情况, 通过调动基层财政力量支持乡镇财源建设。

3. 围绕“能生财”, 大力发展特色有税产业

当前, 济南市仍有不少乡镇缺乏稳定收入来源, 运转比较困难, 但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保障薄弱的问题, 不可能完全依赖上级转移支付和争取资金项目, 各级财政部门应创新政策措施, 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千方百计支持乡镇引进项目、培植企业, 大力发展有税经济, 努力培育优势特色财源。

4. 着力加强乡镇财政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既是推进乡镇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关键环节, 又是当前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也是新《预算法》的要求。乡镇财政应始终贯彻一个“指导思想”, 即预算标准化, 以县为单位, 统一乡镇公共财政预算的编制政策、编制要求和编制格式;始终把握一条“基本原则”, 坚持以县为单位、因地制宜的原则, 不搞一刀切。要健全预算执行机制, 加强预算执行的组织协调和分析监测, 强化预算约束。要完整、真实、准确地编制年度财政决算, 规范年终清理、年终结算和年终结账工作, 加强决算审核汇总工作, 维护财政决算的严肃性。要推进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按财政部要求, 在视同县级预算单位的乡镇、按一级财政管理的乡镇, 要全面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逐步将所有财政资金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 规范财政资金支付行为, 促进财政资金运行安全、高效、透明。同时, 要按照“省级加强指导、市级大力推动、县级组织实施”的原则, 加大对政府采购、政府购买服务、公务卡等改革向乡镇推进力度, 使之尽快覆盖到乡镇, 打通财政改革的“最后一公里”。

5. 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

乡镇财政应以实现“无缝隙、全覆盖、全过程”监管为目标, 总结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试点县的经验做法, 加快形成完善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体系。可考虑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是在全市基层财政系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把隐患当成案例、把案例当成教材, 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警示, 让涉农专项资金“不能动、不敢动、不想动”的意识深入人心;二是完善惠农资金和项目的抽查巡查、公开公示等制度, 探索开展“群众满意度调查”, 形成专业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体系;三是大力实施财政资金绩效评价制度, 力争对每一项支农资金都进行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 借助审计、财政监督、投资评审以及中介机构等第三方力量开展评价, 提高评价质量和公信度;四是建立“立体”的专项资金监管责任制, 层层落实各级财政部门的监管责任, 健全“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机制。

6. 进一步抓好惠民补贴“一本通”发放

乡镇财政按照“应入尽入、能入尽入”的目标, 积极协调、主动沟通, 进一步扩大纳入“一本通”系统发放的惠民补贴项目。要积极协调有关单位, 研究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及时做好系统的升级改造。要建立健全惠民补贴监督抽查巡查机制, 定期、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及时发现、纠正补贴资金发放中存在的问题, 确保资金安全、及时发放。要坚持补贴信息“事前事后两公开”和“镇村两级双见面”, 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乡镇政府及有关站所要对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负责。

7. 狠抓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党委政府十分关切、社会广泛关注的工作, “小微权力”虽不大, 但关系农民切身利益, 关系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乡镇财政要将农村“三资”管理, 作为工作创新的重要抓手, 列入议事日程, 加强组织领导, 选准工作重心, 借助纪检监察机关的推力, 实现基层财政工作的扩展突破。

8. 加快示范型财政所建设

示范型财政所是规范化财政所的“升级版”, 对夯实“双基”工作、推进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意义重大。各级财政部门应高度重视, 按照示范型财政所的指标要求, 切实做好软硬件建设工作, 掀起新一轮创建高潮。对已评定的示范型财政所, 要组织专项检查, 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 切实发挥示范型财政所的引领作用。

9. 加快乡镇财政人员队伍建设, 提升人员整体素质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意见》, 是今后一个时期乡镇财政建设的指导文件, 要对文件贯彻落实情况组织开展“回头看”, 重点检查乡镇财政机构、人员配备、职级待遇等内容, 切实将文件要求落到实处, 特别是针对农业补贴政策改革、相关职能划转调整的实际, 及时调整充实人员。另外, 应建立健全财政人员培训制度及培训体系, 针对现有人员素质进行各方面培训, 提升乡镇财政人员整体素质。除此之外, 还应建立乡镇财政人员调配机制、准入机制、交流机制、激励和约束机制, 由此打造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乡镇财政人员队伍。

1 0. 锤炼财政人员作风, 提升财政人员工作能力

按照“三严三实”要求, 财政人员应勇于担当, 坚持从“小微”事项做起, 加强党性修养, 锤炼自身作风, 切实做到“政治上讲忠诚, 组织上讲服从, 行动上讲纪律”。另外, 财政人员应潜心学习财经知识, 特别是新《预算法》、新农业补贴政策等, 不断丰富知识储备, 熟练掌握政策, 增强工作能力, 提升工作效率。

浅析乡镇财政资金监管 第8篇

乡镇财政资金是指各级政府安排和分配用于乡镇及乡镇以下的各种财政资金,以及乡镇组织的集体经济收入等。包括:对人员和家庭的补助性资金,支农惠农的项目建设资金,乡镇财政本级安排的资金,上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下达到乡镇的资金。

一、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做好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工作,促使乡镇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效力,结合近几年来县、乡两级暴露出来的违法违纪案件,笔者重点分析一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

1.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主体不清,职能不明,责任和权力不相匹配。

乡镇财政资金中的支农惠农的项目建设资金以及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补贴资金,涉及的部门多,支出渠道多样,有的项目资金拨付到乡镇财政所,由财政所审核拨付;有的补贴资金由主管部门经上级财政局直接补贴到农户手中,或供应商手中。这就造成了财政所在进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时的困难,对于直接拨付到农户和供应商手中的补贴资金,财政所并不直接参与,由主管部门负责审核,财政局拨付到位,其后续的监管职责财政所和主管部门之间存在互相推诿的现象,从而导致这部分乡镇财政资金疏于监管,存在较大的隐患。如:某市发生的骗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窝案就是一起典型的案例。该市农机局部分人员伙同农机供应商采取伪造农机购置合同的方式,大肆套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500余万元。

2. 乡镇财政资金信息不对称,乡镇财政所缺乏进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所必需的相应信息。

乡镇财政所是最基层的财政部门,对于乡镇财政资金具有天然的监管职责,这就要求乡镇财政所要对所有拨付到的乡镇财政资金进行监管。但是所有拨付到乡镇、村等的财政资金并不是全部通过乡镇财政所进行管理,有些资金是通过县级财政直接拨付的。比如,补助性资金中的农业补贴、能繁母猪补贴,以及低收入家庭农民取暖补贴等,这部分乡镇财政补贴资金的执行政策和相关的基础信息是由上级财政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及乡镇对应的站所熟悉和掌握的,而乡镇财政所既不熟悉相关政策又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相关的基础信息。再如,项目建设资金中上级财政和主管部门共同管理或上级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财政资金项目,这些建设项目从项目立项申报,到项目完工评估验收,再到项目资金的拨付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相关资料和信息,乡镇财政所鉴于自身的基层弱势地位,不能对这部分建设项目的信息进行完全准确的掌握。由于基层财政所掌握的信息的不及时、不完整和不准确,从而造成部分乡镇财政资金脱离乡镇财政所的监管。

3. 乡镇财政所建设相对滞后,人员老化,经费短缺,不能有效地对乡镇财政资金实施监管。

近几年,虽然乡镇财政所在硬件基础建设方面有了明显改善,但是面对社会经济形势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局面,面对乡镇财政所职能发生重大变革的新情况,面对乡镇财政工作的新要求,财政所在制度建设、人员配置、经费保障等各个方面还是显得相对滞后。工作人员年龄普遍偏大,没有及时补充新鲜血液,知识老化,技能欠缺,经费缺乏,明显制约了乡镇财政所在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方面的发挥。

二、如何做好乡镇财政资金监督与管理的相关建议

针对以上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县、乡实际,对照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山西省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笔者就如何做好乡镇财政资金监督与管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强化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制度建设,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主体,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范围,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职能,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责任。

县级财政部门应该参照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山西省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结合乡镇财政工作的实际,广泛征求乡镇财政所的意见,会同县级各职能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和工作细则,就监管主体、监管范围、监管职能、监管责任等各个方面提出明确的指导意见和工作流程。具体地说就是要根据乡镇财政资金的不同性质,明确乡镇财政所和上级财政及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将纳入乡镇财政预算的补助性资金和项目建设资金由乡镇财政所负责监管,将由上级财政或相关部门发放的补助性资金和项目建设资金由上级财政部门负责监管,确需由乡镇财政负责监管的,应在相关文件中就补助政策和监管要求做出明确规定,方便乡镇财政做好资金监管工作。乡镇财政要加强监管意识,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到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上来,逐步形成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监督有力、运转高效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机制。

县、镇两级纪委监察部门要加大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监察力度,对涉农资金问题的查处力度要加强,要形成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检查的常态化、制度化。

2. 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乡镇财政和县级财政及相关部门的监管信息共享。

县级财政部门应该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平台,加强与县级各部门沟通,在下达资金和指标文件的同时,明确乡镇财政及相关单位的监管职责,及时将各级财政及相关部门安排的用于乡村等基层组织的各类财政资金的政策文件、监管办法等下达各乡镇财政所;乡镇财政要主动联系各涉农基层站、所,负责处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传递,及时将补贴人口、补贴面积等基本信息,和乡村教育、交通、文化、水利等基础项目信息进行统计上报,及时反馈资金监管的进度和遇到的问题。实现资金监管信息在横向、纵向之间的顺畅通达,保证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加强基层乡镇财政所建设,强化乡镇财政队伍建设,保障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要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所硬件建设,完善制度建设,加大财政所经费投入,为乡镇财政所进行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同时,合格的乡镇财政队伍是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职能高效有序运转的关键,为了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乡镇财政队伍,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面向社会招收一批经济、财会和审计等方面毕业的大学生,充实到乡镇财政干部队伍中来,优化乡镇财政所的人员配置,激活乡镇财政所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是通过强化干部培训制度,有针对性地对乡镇财政所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知识更新,以适应当前乡镇财政监管工作的需要。这样通过外部引援,内部挖潜,逐步打造一支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乡镇财政队伍,以提高乡镇财政所的监管能力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奚建锋.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几点思考.农村财政与财务,2014(5)

[2]山西省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2015

基层乡镇财政 第9篇

财政的公共职能主要分为四种, 即财政职能;收入分配;经济稳定;经济发展, 是分配社会产品、调节经济活动的重要手段, 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详见表1。

二、现阶段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政策背景分析

近年来, 随着公共财政职能的不断加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推进, 我国政府用于乡镇的资金大大增加。为有效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管理, 我国财政部于2010年3月11日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 (财预[2010]33号) , 明确了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职责与具体的监管要求, 有助于健全乡镇财政职能。后来, 为了进一步发挥我国乡镇财政监管优势, 贯彻落实《关于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家农业综合办公室于2011年5月19日下发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发挥乡镇财政监管优势进一步加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的通知》 (国农办[2011]126号) 。两项措施有助于乡镇财政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明确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职责与要求, 充分发挥乡镇财政监管优势。

我省最近几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 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于2013年5月13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意见》, 带动了我省积极探索创新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方式, 注重创新办法, 切实发挥乡镇财政职能, 在乡镇财政资金管理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见表2。

三、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当前现状

乡镇财政资金的来源较广, 种类也较多。主要包含上级政府拨款;乡镇集体经济收入等。主要用途有:用于乡镇基本建设支出;用于农民的农机、家电等直接补贴;用于维持村委会和村级机构的正常运转等。目前, 我国乡镇财政资金在分配、使用等过程中, 尚存在一定问题。

(一) 专项资金“专款”未实现“专用”

由于缺少有效的资金监管, 专项资金往往由财政部门或民政部门拨付到村干部手中后, 由其代为发放。但是究竟如何发放、用于何处等, 监管并不充分。有些乡镇存在部分村干部将专项物资变卖, 甚至直接据为己有, 或者在真正使用时不按原则办事, 徇私舞弊。

(二)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职能“不独立”

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部门是乡镇财政所, 但是乡镇财政所的监管职能并不独立。原因是目前乡镇财政所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等都依赖并受制于乡镇政府。因此, 财政所工作人员在资金监管工作中, 可能会“顶不住”某些乡镇领导的“管辖权”而无法从资金使用源头上进行有效监管。

(三)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人员不具备处罚权, 导致监管约束力差

目前, 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虽然由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 但是工作人员在监管中, 对财政资金的不当管理行为并不具有“处罚权”, 从而造成实际的监管约束力大打折扣。比如, 基建项目竣工后, 需要对其财务决算进行审核, 而财政所的工作人员在审核中即使发现问题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但却苦于没有实际的处罚权而将自身置于“尴尬”境地。同样, 在发现和处理虚报冒领财政专项资金时也面临同样处境。

四、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 加强对“支农”资金的管理

首先, 尽量以县市为单位进行支农项目和支农资金的向上申报工作;上报后, 省里对具体项目展开审查, 并负责资金的下达;县、乡等单位对支农资金的使用要严格按文件执行, 以使有限的资金用于“最急迫”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等民生实事上, 并缩小支农资金整合的难度, 实现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此外, 要明确落实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责任和具体的监管要求, 一是能够有效提高监管的约束力, 二是能有效制约基层对财政资金的合规使用。再者, 在合理范围内要适当增加对农村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农村产业扶持等方面的生产与技术投入补助, 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此外, 县财政局可以对“支农”资金制作公示栏, 明确列明“支农”资金的使用情况。使县、村农民通过公示栏就能对政府下拨的“支农”资金的具体款项、使用时间、用于项目等“一目了然”。不仅有利于增加农村百姓对涉农资金的了解, 而且还提高了百姓对财政资金的监督力度。与此同时, 对“支农”资金的下发, 县财政局要及时将款项情况通知至乡镇财政所, 以便于财政所及时监管。

(二) 加强对财政资金的日常管理, 实施“动态监管”

对待乡镇财政资金, 还应对其加强日常管理, 实时“动态监管”。首先, 应进一步严格财政资金专管员制度, 不仅对财政资金实现专项管理, 还要将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其次, 要定期清理检查每笔财政资金的管理情况。通过清理检查以确保具体资金使用项目的金额、人员、账号等信息真实。再者, 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协作, 充分发挥村级、站所的作用, 以随时掌握资金使用动态, 实现全天候监管。

(三) 强调乡镇财政部门对于资金的掌控, 创新管理模式

如今, 乡镇财政资金的种类在渐渐丰富, 政府部门应强化乡镇财政部门的管理权限, 建立以乡镇为中心, 分行业、分层次监管的立体财政资金管理模式。具体来讲:一方面, 区分直接管理项目和间接管理项目, 对于一些大型的以乡镇、村支部为中心的专项资金项目由财政部门直接参与管理, 并实行全程监督控制;而对于一些小型的以例如卫生院、学校为发起单位开展的项目, 乡镇财政部门则采取间接管控的模式或是受托管理模式。另一方面, 区分技术项目和非技术项目, 对于技术性较强的项目应由县级财政负责, 乡镇财政参与;而对于非技术项目, 财政部门则可以根据项目资金的规模大小适当放权。

(四) 强化相关部门的监督权力

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力度, 应完善和加强资金的监督机制:第一, 将专项资金的管理权可以直接下放到乡镇财政部门, 县级财政只对相关资金进行抽查监督;第二, 强化县级财政部门的工作独立性, 加大监督范围, 县级财政对规模大、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资金要加强跟踪管理, 对于项目资金较小、技术含量较低的项目则下放到乡级财政部门监管, 并完善举报机制, 加大奖惩力度;第三, 强化处罚权力, 保证县级财政部门对于专项资金挪用行为的处罚权, 乡镇级财政也应对相关行为具有处罚权和处罚建议的权利。如此, 才能保证财政部门对乡镇资金的使用有着强有力的监管。

参考文献

[1]佟伟.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财政监督, 2011 (24) .

[2]杨鸿彬.以绩效评价为核心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J].齐鲁珠坛, 2013 (05) .

如何完善乡镇财政资金管理 第10篇

关键词:乡镇,财政管理,资金管理,制度完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进步,国家推出了大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使当前我国农村经济逐年提高,农业不断发展,农村居民收不入段增加,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提高,导致农村相关的财政管理部门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监管不严、信息流通受阻、缺乏相应的监管工作最为突出,并且违纪违法的事件不断发生,为了保证我国农村经济可以稳定发展,就必须完善乡镇财政管理制度。

一、当前乡镇财政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相应的监管意识。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意识,导致乡镇财务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重点放在经济发展与资金筹集上,导致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精细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其中经济的发展、资金分配、项目申报等工作都无法得到相应的监督,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乡镇财政管理人员较少,并且实际工作业务量巨大,并且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对自身工作缺乏相应的规定,导致财政监督工作无法落实。

(2)基层建设工作不到位。当前农村财政管理当中,相关的财政管理机构人员管理存在极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专业的业务知识,缺乏统一管理、考核、评价的体制。其次,当前财政管理部门的人员培训工作无法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财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然后,财政管理机构办公环境差,缺乏先进的硬件设施也是影响监管效率的重要因素。并且,在对乡镇财政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沟通方式,导致上下级沟通较为麻烦,管理信息缺乏实时性,导致数据资料等无法得到有效的应用。最后,由于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量大,并且工资待遇较低,导致综合素质较高的财政管理人员不愿到基层财政管理机构工作,严重阻碍了乡镇财政管理的发展。

(3)内控机制不够完善。由于当乡镇财务管理工作体系不够完善,导致乡镇财务管理人员分工不明确,并且缺乏相应的责任划分制度,执法力度差,岗位之间无法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其次,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由于资金的运行在内部会计控制当中不够严密,缺乏相应的检查体系,导致资金在流动的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在对资金核算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体制,导致支出票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直接影响了财政管理的准确性。最后,由于对违法乱纪的行为监督行为不足,执法力度不严,导致财政管理的过程中监督权威性不高,无法杜绝贪污受贿等情况的发生。

二、加强乡镇财政管理的措施

(1)加强乡镇财政管理部门的管理意识。为了避免资金的支出与收入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就必须加强乡镇财政管理机构的管理意识,从而使乡镇资金可以得到有效的应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机构的管理意识的时候,需要将所有资金的收入与流出进行详细的记录,并且根据资金的使用情况制定相应的资金监控方法。通过开展财务管理课程的开展,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管理团队整体素质的提高,进而使乡镇财政管理规范化,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并且加强公共建设的投入,将财务资金灵活的运用到农村居民的民生项目当中,加强农村居民的收益。

(2)明确资金监督目标。为了保证乡镇财政管理工作的高效展开,就必须明确财政管理监督工作目标,首先应当制定乡镇财政资金预算编制体制,通过有效地对乡镇资金进行管理,可以使资金可以有效地渗透到农村建设当中,并且可以有效地防止财政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的资金流失问题,从而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而针对乡镇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通过明确管理监督工作的目标,将乡村资金管理责任进行合理的划分,并且制定相关的资金预算标准,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工作,并且加大执法力度,对违法违纪人员进行严厉处罚,杜绝出现贪污受贿等情况,从而保证乡镇经济可以稳定发展。

(3)建立反馈、公开、抽查机制。资金的实施性是乡镇资金流动的重要保证,所以财政部门在对财务资金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通过多种渠道将相关的政策、责任制度等迅速的传播,以便乡镇财务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规章制度与监管要求适时开展乡镇财政监督工作。与此同时,要加强乡镇财政管理机构的信息化建设,通过建立乡镇财政数据库等方式,对乡镇财政资金进行动态化的管理。并且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如果发现乡镇财政管理出现了问题,应当立刻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以便上级部门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或者规定来解决问题。

(4)落实监管责任制,健全激励与约束制度。在对乡镇财政资金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当首先将财务管理工作当中的各个工作项目责任落实到个人,并且在资金流动的各个环节不留死角,避免由于制度的漏洞造成经济损失。最后,通过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建立,将自己监管工作作为乡镇财务管理机构的年终考核项目之一,并且将责任制度严格落实,通过表彰与批评结合的奖罚分明模式保证管理工作可以高效展开。

三、结束语

为了保证我国乡镇经济可以稳定发展,就必须将财政管理工作落实,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明确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并且完善资金的跟踪监察制度与责任追究制度,从而保证我国乡镇农村经济可以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庆蕊.强化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的现时思考.现代商业,2013(8).

[2] .王冬青.乡镇财政资金管理亟待加强.科技资讯,2012(09).

[3] .李海英.浅议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当代经济,2102(20).

上一篇:电力系统线路管理下一篇:防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