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交换范文

2024-05-11

物流信息交换范文(精选9篇)

物流信息交换 第1篇

ebXML的结构模型

ebXML结构模型采用两种建模方式,即商务运营模式和功能服务模式来表述业务处理过程。

商务运营模型解决两种语法问题,即业务处理中的商务数据语法和相关的数据交换以及商务业务处理结构。因此,将按照选定的ebXML商务过程和信息模型,建立ebXML商务和信息模型。

商务过程和建立信息模型的目的在于在共享式商务过程中建立贸易伙伴之间的商务关系模型,以及它们在商务过程中每次执行的交互作用和信息交换。

功能服务模型在于满足支持ebXML所要求的业务,其着眼点在于提供服务功能和服务接口及协议的信息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发现、利用和运行时间环境的能力;用户应用接口;数据传输基础结构接口;从不同的机构网际互连ebXML词汇调用的协议。

ebXML功能服务的核心是ebXML注册系统,它不仅保存ebX ML基础结构规范,而且保存行业集团、中小企业和其他机构开发的商务过程和信息模型。这些模型依从于ebXML元模型和相关的方法。

这种基于ebXML的商业信息用通过协调一致的方法表示属性的方式予以表述。为了实现这一功能,要求对ebXML注册和储存库系统中的所有的数据项使用专用识别符(UID)。这些UID作为ebXML的属性,表述为每一种ebXML物理元素和结构的属性。

核心信息是商务信息中的一个事项或相匹配的一系列商务信息事项。核心部件收集商务方案以及该商务方案和其它商务方案之间的关系方面的信息。这种事项之所以称之为核心部件,是因为它涉及行业和企业信息交互作用的许多不同的领域,并起到桥梁的作用。

一个核心部件包含属性或者包含其他核心部件的组成部分,因此必须规定精确的上下文连接和上下文连接的组合条件,以此来确定一个核心部件相对于其他核心部件的位置。

技术体系结构

ebXML的技术体系结构尽可能使用了现存的标准,建立在EDI经验之上,并利用了XML的灵活性和Internet的普及性,整个体系结构是模块式的。

消息传送:ebXML消息使用SOAP (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简单对象访问协议)规范。SOAP是一个XML应用程序,定义一种用报头表示发送者、接收者、路由和安全细节的消息格式。SOAP还可以附加任何数字内容(如图片、声音等)。

商务流程:ebXML体系结构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强调商务流程,这也是与其它XML框架不同的地方。它通过使用建模语言和图表工具,便可以系统地获得贸易伙伴间的商务数据,并用标准格式表示。通过商务流程的定义,使其具备了跨行业的通用消息序列、互操作性的能力。

贸易伙伴草案和协定:ebXML的另一处重要特征,是通过使用CPP(collaboration protocol profile,合作草案档案)的文档系统描述企业能够提供哪些电子商务服务。首先企业使用XML格式列出其所支持的行业、商务流程、消息和数据交换技术,然后使用CPP将这些信息生成一个CPA文件(collaboration protocol agreement,贸易伙伴协议),自动提供协定。

注册表/知识库:注册表(registry)包含行业流程、消息和用于定义贸易伙伴间交换数据的交易词汇表。企业通过注册表登记CPP,列出它们的电子商务服务能力供潜在的贸易伙伴检索,也可以通过注册表搜索合适的贸易伙伴。知识库(repository)则是用于存储这些内容的。

核心组件:ebXML领先核心组件提供行业间的互操作性和商务性能,核心组件作用于单个的数据元素级别。核心组件识别商家最常使用和跨行业的数据项,给它们分配中立的名字和惟一的标识符。通过核心组件,企业能够将一个行业的数据同另一个行业中相似的数据对应起来,或从一个XML术语对应到早先定义的EDI交易。

应用ebXML的必要性

企业物流信息管理的目的是基于大量复杂的企业间信息传递,实现产品最简单、准确、快捷的物流流动过程。在供应链环境下,企业物流信息管理必须将不同企业的业务信息系统集成在一起,使业务伙伴之间可以像企业内部部门之间实现业务协作。但是供应链中每个企业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规范(基于不同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平台的内部信息系统),缺乏规范化的企业物流信息平台解决方案将很难实现供应链中物流信息传递的畅通。因此,有必要采用一种通用的标准体系来对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规范。这种标准不仅应符合计算机系统中各应用模块对信息处理的一般技术要求,还应具备及适应该企业所在商业领域的特征和发展。

ebXML依据W3C核心规范模式,将XML语法用于支持贸易伙伴商务过程,并且支持完全可互通的消息传输、路由和组装解决方案,满足商务可靠性要求。ebXML电子商务需求的适用范围在于满足企业对企业(B To B)和企业对用户(B To C)机构的企业一方的需求。

ebXML在物流管理中的运用

在商业领域内通过ebXML规范实现基于Internet的标准化供销存模式,包括主体企业与客体企业双方的商业操作规则。由于此类企业在行业中的典范作用,因此一般所制定的规范在很大程度上自然具备了一定的标准性。

企业内部物流平台中ebXML的数据处理流程如下:在HTTP协议支持下,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向物流信息平台的业务处理接口发出数据请求;物流业务处理接口接受HTTP请求,通过安全认证后由XML中间件将请求数据打包为标准格式的X M L文件;XML中间件将数据打包文件解释为内部数据库的数据格式,存入业务数据库;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存储或提取业务数据,物流信息平台的业务处理接口按业务数据进行发布或发送给供应链中其它的节点企业。

基于XML技术的物流信息平台并不强迫供应链中的所有节点企业使用统一的数据处理标准,而是通过客户化的接口来实现不同系统数据格式之间的统一。在企业物流信息平台中的XML技术,能够实现企业与多个不同的供应商、客户及配送单位之间物流信息互动,使销售或采购订单可以直接驱动物流的运作,并将即时的物流运作信息反馈到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

在企业间运用ebXML进行交易时,各企业都遵循ebXML规则,并且在ebXML存储库中按照统一的要求保存公司的信息。其他的企业可以通过对ebXML存储库的查询,来寻求某一公司的信息,并且实现企业间的商业交易。

随着Internet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企业物流打破了传统封闭、孤立的体系,使企业实现了采购物流系统和销售物流系统的社会化转变,使企业能与供应商、客户和协作厂商建立起密切联系,这就为ebXML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加强信息交换提高税收征管(熊杰) 第2篇

熊杰

随着现代税收工作广泛介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地方税收面临着税种多,行业多的复杂性,掌握与税收相关的各类信息源,促进税收征管,提高协管控税已成为税收源泉控管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统一数据交换平台、加强相关信息的及时交换,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

一、税收征管与信息化建设现状

(一)征管管理信息不对称。一是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分工细密,涉税信息难于全面及时掌握。在经济发展到如此复杂多变的今天,经济信息时刻都在产生,然而税务机关却因不能及时、准确捕捉足够涉税经济信息,而使征收管理陷入信息危机。从税务专管员制度到税收管理员制度,从以票管税到防伪税控,无一不是试图将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信息记录下来,作为税款征收的依据,然而偷逃税款现象仍时有发生。二是纳税人主动纳税意识淡薄,隐藏或假造交易信息的现象时有发生,申报信息与实际经济行为常有差异。三是征管信息交流不畅,信息流与工作流都有一定程度的脱节,稽核、协查系统与征收管理系统、退税系统间信息不能互通。削弱了征、管、查之间内在联系。

(二)信息资源不能共享。一是横向联网和信息共享程度低。目前地税与国税、工商、银行、国库、公安等部门的网络互通和信息交换,受诸多因素制约,尚不具备条件。还不能控管纳税人的全部信息,离税收信息化的要求还相差甚远,从“人管人”到“机器管人”还有一段距离。二是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各部门之间相关信息的互换缺少舞台。三是重要信息缺乏统一标准,数据在数据库间的转换形成了阻碍。

(三)基础数据采集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不足。一是数据收集不全。比如,在征管软件中,普遍重视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表、税务登记、税款入库、专用发票数据的收集,而对于纳税人的财务报表、经营状况、银行存款以及会计核算软件中的大量数据,基本上没有采集或采集不全面。二是数据收集不准。比如,纳税人在报送纳税申报、财务报表等资料时,存在虚假申报的可能性;税务人员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误操作;由于历史记载错误等原因,导致计算机采集的数据与手工台帐不一致,垃圾数据尚不可避免。三是数据安全隐患越来越大。受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不平衡及系统内技术力量、管理体制、资金等条件的制约,无法形成完整、严密的管理体系。比如,实施税款集中征收工作后,税务机关与银行间网络必须适时互联互通,因特网与税务内网

并未进行物理隔断。即使有些地方已经采取了防火墙等安全措施,但总体上仍然比较脆弱。

二、加强信息交换,提高税收征管

(一)统一信息化标准。按照新《税收征管法》第6条“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加强税收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制度”的规定,建立“一体化”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一体化”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包括统一标准配置的硬件环境、统一的网络通讯环境、统一的数据库及其结构。同时建立与相关部门数据交换接口,制定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

(二)建立数据处理中心。数据的集中是实现税收征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保证,是实施科学管理的基础。“集中征收”的关键是税收信息的集中,其实质应是纳税人的各项涉税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集中到税务机关进行处理,税务机关在准确地掌握纳税人涉税信息的基础上,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涉税服务;税务机关通过数据处理中心可以获得政府管理部门的各种经济信息和情报,可以监控各项税收征管和职能的执行情况。税收征管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管理,包括税务登记、发票领购、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务检查等数据信息,通过网络能够准确、自动地汇总到数据库,实现税收征管内部数据汇总自动化。基层征管单位也可

以通过网络随时查询上级税务机关相应的数据库,便于强化税收征管分析功能和管理功能,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上级税务机关可以迅速把有关指示和工作安排,及时传达到下级各部门、各单位,提高税收征管工作效率。因此,要根据集中征收的要求,在相应层级的税务机关建立数据处理中心,负责本地涉税数据和信息,特别是申报征收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

(三)加强信息交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信息交换,在加速国税、地税系统信息共享的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的实现与政府有关部门的信息联网,重点应放在工商、银行、财政、金库、审计、统计等部门联网,实现信息共享,提高税款解缴入库、纳税户控管等环节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加强与建设局、公安局、土地局、房产局等部门的联系,加强税收源泉的控管。

1、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数据交换。税务机关应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数据交换服务平台,疏通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加强相关信息的交换,不仅可以节约信息交换时间,还能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如:工商登记信息的及时准确交换,将大大减少漏征漏管户的管理;工程建设信息的及时准确交换,将提高税收源泉控管的力度;房产、土地、车船登记信息的及时准确交换,将避免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契税等税种的漏征漏管。

2、加强与企业的数据交换。税务机关应建立与多种企业财务管理软件的数据接口,通过统一的数据提取标准,使企业能够将财务软件中的重要信息向税务机关反映,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运转情况。如企业的人员及工资福利数据交换,税务机关将掌握企业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情况;企业的收入、成本信息的及时交换,将反映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等税种的申报缴纳情况。

三、加强沟通,促进数据交换

密切国、地税局之间的协作。国、地税局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认真落实例会制度,及时交流沟通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重点抓好信息数据交换工作,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及时交换纳税人户籍信息、相关税种收入数据和税务稽查信息,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工作合力,增强工作实效。

物流信息交换 第3篇

对于物流行业而言,不管是在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是在制造业物流企业,亦或是商业流通物流企业,它们所构建的物流信息系统中信息数据的传递与交流频率非常高,为避免大量重复信息在系统中的冗余,物流公司通常需要将一些信息进行企业内外部共享。而信息共享的实现,就需要利用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交叉应用来获取,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结合局域网与广域网的差异性来选用。

物流企业信息系统的机构与功能的选择通常取决于企业的规模与业务量。对于中小型物流企业而言,企业只需要在一个局域网构建数据库就能够实现内部信息的资源共享。然而对于大型物流企业而言,尤其是对企业部门与部门间的位置隔离,仅用一个局域网难以满足业务发展要求。所以,笔者认为,需要利用广域网技术实现多个局域网之间的物理串联,进而帮助企业所有部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现阶段,常见的以广域网信息交换技术为基础的交换方式有以下三种,一是网站平台信息交换方式,二是直接信息交换方式,三是索取信息交换方式。

1 物流系统中的直接信息交换方式

所谓直接信息交换方式,它是指一种具有时效性的信息交换方式,该方式的最大特征是信息存放不集中,虚拟专网联接的网络结构是其实现信息交换的主要媒介。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对信息交换有需求的企业都构建了本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机制,当信息发生方制造出数据信息并要求交换时,系统会根据统一设置好的格式(如XML等)生成信息数据,然后交由本方的发送P接受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信息接收方则可以按照与上述相反的过程对信息予以接受即可。

上述所有环节,都是在网络与计算机的帮助下自动实现的。例如对于自营物流企业而言,应用电子商务就可以采用直接信息交换的方式来实现信息传输与交流。在自营物流企业中,企业可以对物流职能与资产直接展开控制与支配,进而有效的确保供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确保在拓展新客户的同时留住老客户。尤其是对物流企业所在地的企业,简化配送手续与流程,确保货物安全、及时的到达消费者手中,提供平台供用户及时查询物流情况等内容都是抢占市场先机,获取竞争优势的充分必要条件。

要充分明白,构建一家合格的自营物流企业,首先就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来构建本企业的物流配送中心,然后在完善信息网络与仓库建设后,购买大量的相关物流设施组建企业物流配送队伍。同时还要明确一点,物流资金有着很高的占用率,短期内无法回本甚至盈利。因此为了控制成本,企业配送队伍的组建还应当充分考虑企业业务量的大小,配送路线、配送工具的选择也需要充分尊重企业的实际情况,这些管理与控制工作都需要科学、严谨的专业人士去设计。在当前,无果网购人数并不是很多,很多商品价值远低于运费,进而导致消费者无法接受。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对于规模小,资金缺乏的中小企业而言,自营物流模式并不适用。而对于大型物流企业来讲,其充足的资金,大量的业务让其足够有资本去构建本企业的配送中心与系统,并在物流配送中占据主导地位,静儿确保顾客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这些企业建立属于本企业的物流配送机制并不困难,根据企业现有的物流需求,制定合理,完善的配送计划,进而保证可以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此外,对于部门过剩的物流网络资源处理,企业还可以将其租赁给其他需求企业。中小企业通常受业务量、规模以及资金的限制,不能承担构建物流体系的风险。如果企业业务量稳定,集中且非常大,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与较强的物流管理能力,因此,这类企业就可以利用自营物流模式来实现货物的配送。

企业业务量稳定、集中且非常大,在信息共享方面有着较高的实时性要求,同时在信息交换类型方面的变化幅度不大,则可以采用直接信息交换方式。对于很多大型且独立的企业,该方式的应用较为常见。

2 物流系统中的索取信息交换方式

所谓索取信息交换方式,它是指一种非时效性的信息交换方式,该方式的特征为信息存放集中,它以若干信息处理节点为基础,以信息交换库为中心,以总部数据中心媒介进而形成一个网路体系。通常情况下,需要传输或交换的信息在信息处理节点与总部数据中心根据事前商议好的数据进行格式,然后上传至广域网,最终输送到信息交换库。同理,信息的提取,按照相反流程操作即可。

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物流,它是独立于供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第三方物流业务机制。首先,它与需求企业签订合约,第三方物流企业需在合约期内实现需求企业在合约中所提出的所有物流服务要求。当代电子信息技术是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系构建的核心,提供物流服务的第三方,需要其规定期限内,按照合约价格为服务需求方提供合约式服务。

企业将第三方物流作为货物配送的方式有下列三大优势 :

首先,需求企业可以在合约中提出所有个性化物流服务要求,而第三方物流服务机构则根据合约中所提出的要求,采取针对性服务,这样,双方所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都在合同中所明确,合同到期,双方合作关系结束。

其次,可以为需求企业提供差异化、针对性服务。作为专业的物流公司,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仅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大,同时其还配有先进的设备与专业化的配送队伍,实时高效的信息处理除了可以为需求企业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操作外,还可成为需求企业的物流顾问,为需求企业实现最低成本的物流服务。

最后,电子商务企业将物流业务外包,该过程的实现,可以帮助企业提升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将企业现有的资源优势利用在核心业务中,在实现成本降低的同时,强化企业各方面物流成本投入的控制,进而得到优质、高效、专业、个性的服务,最终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企业业务量相对复杂,不稳定,且业务量较少,物流管理能力不强,配送范围光,对于这类企业而言,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不失为一个有效的途径。

然而,借助第三方的物流力量,就意味着企业需要放弃对客户的直接控制权与研发专业的物流技术,这种方式从某种程度上增添了需求企业的风险性与物流过程的不确定性。此外,长此以往,需求企业的物流将离不开第三方物理企业。所以,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选择,企业必须精打细算。

在物流分散的企业或财务统一核算的企业,索取信息交换方式也较为常见,此外,其也可以满足不同物流公司之间的信息传递交换。该方式应用的优势在于,系统间相互独立,运行空间是全封闭的,因此其安全性能非常好,同时其也不会对数据交换的时效性做过多要求,信息处理节点的设备能力在频度较低的数据交换中可以充分发挥出来。

3 物流系统中的网站平台信息交换方式

网站平台信息交换方式是一种即时的、任意的信息交换模式,其不仅具有集中性,同时也具有时效性。它以Internet资源为媒介。利用数据节点以及数据处理中心上层与下层的网络结构来实现信息交换。数据中心在上层,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信息交换平台,二是数据存储服务器,三是程序。用户可以通过网站这一界面来实现信息交换平台的访问,基于逻辑处理维度来讲,数据节点形成群体依附在下层,每个节点对应着局域网络或不同的笔记本电脑。

集中式网络结构是该交换方式运行的主要载体。该方式在大中型分散式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效果非常好。在这类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业务信息的采集工作主要由数据节点来完成,并及时将采集的数据交由平台进行数据处理。信息反馈的实现,数据中心可以在网页或可下载的文件形式基础上构造数据供数据节点使用。

本文所指物流联盟实际上就是指某些为了更好的保障货物运送的企业,与少数稳定且运输数量较大的物流公司之间进行合作,形成的长期合作关系。在这一过程中需求企业和物流企业之间能够充分的利用先有的资源优势形成资源互补,进而为两者的经营提供双向甚至是多向的生产资料流动,最终彼此在实现共同承担风险的同时,共享收益。不难发现,通过达成这种物流联盟的经营方式,不仅仅有利于需求企业的产品在某一特定市场中快速的占去份额,更有利于物流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是一种双赢的策略。

采用网站平台作为企业的信息交互方式,对于企业管理层来说将会更为容易的获得企业物流运输以及整体经营情况上的数据支持,为其重大决策提供必要的帮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采用网站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数据,要求信息终端的配置必须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档次上,必须能够根据实际运营情况以及下属节点的实际需求做出快速反应。而集中式信息交换方式的应用恰好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在我国目前阶段的物流企业中较为常见。

非实时交换的信息交互方式在网站平台的应用过程中同样存在,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用户之间通过远程联机的方式来从网站平台上获取或传递交换信息。应用该模式,能够有效的保证处于同一供应链上的多个物流企业之间能够形成有效的信息交互,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信息交互任务网站的构建,其中一端必须建立在核心企业方,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该模式的效率最大化。

对于制造业物流而言,包括生产计划、仓储等多种要素在内的信息资源对于供应链条上的物流企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于企业在上下游企业处进行配货、采购等方面的信息交互,更是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在商业流通类型的企业中,信息共享的主要应用部门主要有业务管理部门等等,该模式应用较为常见的如连锁店企业 , 其部门设置为总部、门点 ( 商场 ) 和配送中心,是一种较为经典的信息共享模式。包括采购、客户交流等,都是信息交互的重要内容。

在第三方物理企业中,由于企业自身在服务内容中,并与服务对象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其信息交互的内容较为复杂。如管理部门对于仓库的管理指令、货物的配送要求等,都属于该系统信息交互的范畴。此外,企业内部和外部之间的信息交互,主要是通过订单管理来实现。

用TFTP备份交换机配置信息 第4篇

在用命令维护网络设备修改配置文件之前,应首先对设备的配置信息进行备份,这点很重要

---------------------------------------------------------------------------------------------

常用tftp命令配合思科的一款备份软件cisco TFTP server进行操作,

以h3c某款3层交换机为例:

telnet登入后,dir查看其flash文件的保存路径

可以看到该用户对他的读写权限、生成时间、文件名等

我们看到他的文件名是startup.cfg

找一台能和他联通的主机作为tftp服务器,打开cisco TFTP server即可

直接输入tftp -i 192.168.0.8(假设该地址为tftp服务器) put startup.cfg

即把startup.cfg文件上传到192.168.0.8的tftp服务器主机上了,i表示以二进制码的形式发送,

tftp服务器端提示成功接收,他会在该软件的根目录创建一个.cfg文件。里面就是配置文件了,可以用记事本打开。

物流信息交换 第5篇

浙江建德市新安物流有限责任公司 ( 以下简称新安物流) 是上市公司浙江新安化工股份公司 ( 股票代码: 600596, 以下简称新安化工) 下属的控股子公司, 注册资金1205 万元, 自有运输车辆100 多辆, 驾驶员、押运员200 多人, 是浙江省AAAA级综合服务型物流公司。新安化工主营业务有农药、硅基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三类一百余个产品, 其中草甘膦、有机硅两大主导产品的产量和技术水平位居世界前列。新安物流承担了新安化工95% 以上的原材料、产成品的运输任务, 业务范围覆盖全国, 并有二十多家配套下游承运商支撑了新安股份近百亿年销售收入的原材料、产成品货物运输量, 位居浙江省前列。

先前, 新安物流与下游承运商以及上游供应商之间的物流信息交换比较原始, 主要通过电话、传真以及上门沟通进行, 新安物流和承运商之间主要通过纸质单据进行信息交换 ( 如托运单、回单) 和资金结算。据估计, 新安物流与二十多家家承运商每年约有35 万以上的单据的交换和流通, 这种传统的信息交互方式存在的问题有:

1纸质单据成本高, 容易丢失、损坏, 业务统计和资金结算非常麻烦;

2双方人员需要对纸质单据进行人工统计或重新录入系统, 费时、费力;

3没有物流运输信息的实时交换, 无法及时获取运输状态节点信息。

确实, 无论对于新安物流还是承运商而言巨量的信息统计或重复录入不仅带来额外的工作量, 同时也容易出错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 随着新安物流业务的发展需要, 新安物流需要一个合适的、结合公司管理、运营和物流运输整体配套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和软件系统, 同时需要带动下游承运商一起进行信息化建设, 实现上游生产企业、下游运输单位之间物流单据的电子化、自动传输、单据信息交换以及货物信息的跟踪, 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统一。

新安物流鉴于自身以及下游承运商单位的人员配置、计算机素质能力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的考虑, 从供应链整合和物流信息共享的角度出发, 经过多番与软件开发商和合作伙伴的沟通和选择, 在2012 年底最终决定与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 以下简称LOGINK平台) 合作, 采用LOGINK平台的物流推荐软件应用实施,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信息系统实施应用良好。

2 LOGINK平台介绍

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 即LOGINK平台) 于2007 年在浙江省启动建设。目前, LOGINK平台是在国家交通运输部的领导下, 由浙江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牵头, 多省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以及科研单位、物流企业、IT企业多方联合, 以“共建物流信息基础交换网络、共享网络成果、共担物流产业发展重任”为宗旨共同建设的国家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到2012 年底, 国内已有22 个共建省份参与LOGINK平台建设、实施和应用。LOGINK平台是提供物流企业之间, 以及物流企业与其它信息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共享, 并且提供物流增值服务的平台, 以立足浙江、辐射全国、服务社会为目标的一个政府公共物流信息服务系统。LOGINK平台的核心是数据交换, 通过共同搭建标准统一的数据交换基础网络, 把物流链上各点信息系统按照统一的标准改造后接入基础交换网络, 实现数据交换。LOGINK平台应用架构如图1 所示:

1标准化物流管理软件: 是指LOGINK平台针对不同类型和特点的物流业务建设和开发的各种物流标准业务信息系统软件, 目前有普通运输、集装箱运输、仓储管理、物流园区管理、货物代理5 大类32 套物流管理软件。这些软件内嵌了与LOGINK平台进行数据交换的接口程序, 能够实现与LOGINK平台基础交换网络的数据交换和共享;

2物流公共应用中心: 主要为各类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物流产业链相关工商企业、行业管理部门提供物流公共信息服务, 主要包括货物跟踪服务系统、诚信信息服务系统、运输交易服务系统、交通物流运行监测系统等;

3外部系统: 是指与物流业务密切相关的海关、国检、电子口岸、港口集团的业务信息系统、第四方物流企业信息服务平台、电煤成品油等大型重要物资供货商的ERP系统、货代船务公司物流系统等;

4物流平台交换中心: 通过基础交换网络和数据交换软件完成跨地域的不同单位管理系统以及外部系统之间各类物流信息的数据交换, 为物流供应链各环节物流信息系统提供中立、开放的数据交换服务;

5物流平台管理中心: 负责LOGINK平台交换标准、用户、交换路由的日常管理, 并实现对各类交换服务器、公共应用进行监控和服务的功能。

目前, LOGINK平台拥有的5 大类32 套标准化物流管理软件, 并不是自己设计开发的, 而是通过招投标形式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的物流软件开发商, 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对其拥有的主流物流软件按照LOGINK数据交换标准进行标准化改造, 使之能够接入平台参与数据交换的软件系统。所以, LOGINK平台的物流管理软件是一批经过市场竞争、验证具有较多实际物流企业使用用户的软件, 其开发商也是软件行业、物流管理软件开发商中的佼佼者。因此, 运输、仓储、物流园区等不同行业的物流企业可以在LOGINK平台的物流管理软件中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部署、实施、应用, 甚至二次开发。

3物流运输单据信息互联和交换的实现

3.1业务需求分析

新安物流的二十几个下游承运商虽然也对外揽接运输业务, 但新安物流是其绝对的大客户, 新安物流公司对其有较大的影响力。本项目启动之初, 新安物流组织了一个项目通气会, 向这些承运商提出了公司要建设基于LOGINK平台的物流运输单据互联和交换的解决方案, 得到大家一致的认可。于是, 新安物流成立了系统实施项目组。在实施项目组的牵头下, 对包括新安化工、新安物流、6 个核心下游承运商的业务流程、业务单据 ( 如订单、运单、状态单、回单) 以及财务资金核算管理流程等进行了多次调研、讨论, 梳理业务需求。同时也与LOGINK平台的不同软件开发商进行沟通, 了解开发商提供的软件功能、实施方案、技术支持、后续服务, 基本掌握了自身和下游承运商的业务需求。

3. 1. 1 新安物流的业务需求

1实现新安物流与下游承运商之间的信息传递, 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数据交换, 下游承运商自主接收物流订单, 第一时间组织承运, 如有问题可及时反馈;

2把每笔运单的成本和收入提前进行预算, 便于调度人员提前预知, 为成本控制提供有效参考, 减轻调度人员的工作强度, 便于公司上层即使掌控;

3解决业务分散问题, 实现车辆、人员调度集中处理。有效的集中公司资源, 并合理调配, 支持并单, 新安物流分公司的运单可以统一也可以独立管理;

4便于客户查单, 承运商参与考评, 减少客户的损失;

5支持上下游开票功能 ( 承运商开给新安物流, 新安物流开给新安化工) ;

6实现业务管理的同时完成《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要求的危险品 ( 如硫酸、黄磷、草甘膦等) 电子路单上报功能, 实现一个信息系统统一管理的需求。

3. 1. 2 下游承运商的需求

1新安化工传送电子运输单据, 减少相关人员的录入。先前, 员工每天光用在单据录入的时间就达2 ~ 3 个小时, 而且易出错。虽然在最后校对时会检查出错误, 但是往往又需要大量的时间查找错误以及弥补错误。如果新安物流直接从系统里传输电子运输单据信息, 而下游承运商通过软件系统接收到新安化工数据交换过来的这些运输单据信息, 可以完全解决以上问题, 并且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物力成本、时间成本;

2运输业务完成后运输回单的及时上传。先前, 运输纸质回单需要驾驶员返回后才能带回, 容易丢失、损毁, 最重要的是纸质回单的资金结算比较费时, 延迟几天是常有的事, 希望可以通过移动终端上传电子回单信息。另外, 以往的结算方式也比较麻烦也容易出错。如果能实现及时、准确的上传的运输电子回单, 能大大提高结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也方便于查询;

3车辆的跟踪和节点信息可以及时上传。先前, 新安物流、下游承运商对于货物和车辆的信息获取基本靠电话, 而且还经常存在驾驶员联系不上等情况, 导致对于货物运输的实施状态、地点的掌握力度很低。如果通过移动终端、GPS等技术手段实现承运商车辆以及货物信息及时定位和上传, 能提高承运商对于车辆和货物的掌握力度, 及时了解货物节点信息, 既方便原材料提供商以及产品购买单位提前做好装卸货准备, 实现供应链可视化; 也可以为承运商运输车辆调度、监控管理以及驾驶员安排、油耗控制提供基础数据和信息;

4增加信息交互, 减少额外工作。先前, 与新安物流业务过程中, 由于如运输信息的核实、资金结算对账等方面需要大量的沟通, 额外工作量也不少。通过软件系统实现双方上下游之间信息的及时交互, 会减少额外的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

3. 2 业务流程改进

经过新安物流与下游承运商的需求分析和业务流程梳理, 双方结合LOGINK平台数据交换的特点把运输业务流程围绕物流运输单据信息形成过程进行改进和优化, 改进的流程 ( 如图2) 将预订单———托运单形成———派车单形成———运输状态单形成———运输回单形成过程整合在一起, 新安物流与下游承运商就像一个单位的两个部门进行协同操作和信息及时交互。

业务流程改进主要特点分析:

1业务流程主要围绕双方物流运输单据形成过程进行改进, 自身内部完成的业务管理过程没有涉及, 企业还是可以按照自己的经营发展模式进行管理;

2通过LOGINK平台的数据交换功能, 业务流程中的物流运输单据都可以数据交换, 各自的信息系统中能自动生成单据, 无需人工录入, 容易保存和查询;

3减少了人工输入和人工干预, 物流运输单据准确率和及时性大大上升;

4不同环节的物流运输单据交换, 给车辆和货物留下状态节点信息痕迹, 运输状态单的及时发送和交换, 能使整个运输物流链的货物状态信息及时掌握;

5采用运输回单交换成功后, 电子结算运输费用, 提高效率, 减少差错。

3. 3 实现方案

新安物流的业务和信息化需求既要解决公司管理、业务一体化问题, 也需求与下游二十几家家承运商进行信息对接。而如果通过自己的信息系统与下游承运商对接, 工作量大难度也高, 且面对多个不同系统不同的程序接口, 后续维护工作量也很庞大。所以, 新安物流选择与LOGINK平台合作, 并在LOGINK平台已经建设了的5 大类32 套软件中精心挑选了一套物流管理软件, 二十几家下游承运商中最核心6 家承运商也选择了LOGINK平台提供的物流管理软件。

双方物流管理软件的实施与物流运输单据交换同时进行, 数据信息交换通过LOGINK平台进行, LOGINK平台起着信息中转的角色。数据交换过程描述如下: 发送方 ( 任何一方均可以作为发送方) 在物流管理软件系统中根据LOGINK平台制定的相关标准的单据格式生成报文并发送到LOGINK平台, 接收方 ( 任何一方均可以作为接收方) 设定接收时间频率 ( 如每隔5 分钟) 到LOGINK平台获取交换的报文, 数据报文直接进入接收方物流管理系统中, 从而进入接收内部系统的功能操作和处理。

1 LOGINK平台通过Web Service方式进行交换, 用于交换的标准单据基本XML协议制定的标准, 因此对于数据交换双方来说不需要很强的技术人员支撑就可以实现上下游单位之间的运输单据传递。

2 LOGINK平台对于数据交换报文只解析交换地址内容, 以便进行数据的准确投递, 不对具体业务内容进行解析, 所以并不会影响双方的具体业务。同时, LOGINK平台建设具体足够强大的安全保障体系, 来保证数据交换过程中的安全性, 并且在通讯层进行SSL数据链路加密, 从而保证交换内容不被第三方所获取。

3 双方先期实现数据交换的物流运输单据主要有: 托运单、运输状态单、运输回单。具体交换的示意图3 所示。

由于新安物流以及先期实施的6 家核心下游承运商都选用了LOGINK平台推荐的物流管理软件, 数据交换的接口已经开发完成并经过长期测试稳定实用, 软件功能符合要求, 所以项目实施速度非常快, 各方操作反应非常好。系统经过实施和培训, 2013 年8 月完成的数据交换信息统计如下表:

在后期观察的近半年的时间内, 系统总体运行非常稳定, 可以说较为完美的实现了业务需求, 解决了新安物流上下游之间物流运输单据交换和接口的问题。

此方案充分利用了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 LOGINK平台) 的各种资源:

1 LOGINK平台建设的32 套软件以及软件开发商, 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 新安物流和下游承运商可以节约与软件开发商交流沟通的成本; 也可以从LOGINK平台得到充分的技术咨询和支持服务;

2 LOGINK平台推荐软件与平台的数据交换接口改造早已完成, 数据交换的对接不仅节约开发成本, 也大大提高的项目实施的进度;

3 LOGINK平台对于普运托运单、运输状态单、运输回单都制定有数据标准, 如果新安物流后续其他十几家下游承运商陆续接入, 只要对下游承运商的系统进行改造或仍旧使用LOGINK平台推荐软件即可, 新安物流与其他承运商的程序无需改变, 应用不受影响;

4对于自身业务管理的需求, 可以在使用LOGINK平台推荐软件的基础上, 进行二次开发。

3. 4 后期拓展

3. 4. 1 上游企业下游承运商应用拓展

新安物流在利用LOGINK平台实施信息化取得较好效果后, 目前正在与新安化工以及其他十多家下游承运商进行积极协商进行应用拓展, 具体如图4 所示:

3.4.2实现物流业务与电子路单申报集成

由于新安物流运输的货物中有黄磷、白磷、硫酸、草甘膦等危险品和剧毒品, 根据《浙江省道路运输条例》需要将危险品电子路单及时申报。因此, 为避免重复输入或数据系统外导出导进, 新安物流在业务需求就需要将电子路单与业务系统集成。因此, 需要软件开发商在分析危险品运单的电子路单上报功能后, 根据电子路单申报的数据要求和新安物流的业务特色, 进行完善设计和二次开发, 实现电子路单的申报。同时, 结合业务流程, 将与上游企业、下游承运商之间计费、结算功能进行改进和完善, 完美的体现新安物流一体化管理的需求。

4 效益分析

4. 1 新安物流的效益分析

新安物流利用LOGINK平台的资源实施物流管理软件并完成与下游承运商之间完成了物流运输单据的互联和交换后, 不需要进行传统手工操作, 财务对账和结算、收费效率和准确度大大提高。新安物流的委外调度工作, 从电话、传真手工模式到系统智能调度和应用, 每天可以公司节省成本2 千元, 一年节约70 万左右的资金。整体效益如下:

1每年预计可以多增收入100 万元;

2信息录入差错率从原来的5% 降低到0. 3% , 减少相关投诉50% 以上;

3承运商派车信息获取周期从原来的1 天, 到现在的少于10 分钟; 提高运输车辆利用率10% 以上;

4电话、传真等通讯成本降低约40% , 人力成本节约20% ;

5运输单据保存率和查找效率提高约30% , 整体提升工作效率20% 以上;

66 家下游承运商接入物流链实现运输单据互联和交换, 对其余10 多家下游承运商树立了典范, 为物流链下游企业的全部接入奠定了基础。

4. 2 下游承运商效益分析

新安物流下游承运商原来并没有实施信息化建设。通过本次软件实施项目, 6 家核心的下游承运商接入新安物流的系统以来, 不仅企业实现了信息化, 而且通过软件应用也带来了很多好处:

1承运商不用安排人值守电话, 只要上午、下午分两次进入软件系统查看新安物流委派来的运输任务 ( 即托运单信息) , 及时反馈并派车就行了; 所以电话、传真费用节约50%左右;

2不需要再到新安物流去拿运输委托单, 通过软件系统自行打印, 然后派车提货就可以了; 实际减少人工1 个, 每月可节约2500 元左右;

3财务结算流程清晰了, 通过软件指定的开票口径进行分类、开票, 基本上一次性申报就完成了, 不会像以前那样不符合新安物流要求经常被退回重开; 单据保存以及查找及时方便, 在时间上、精力上大大节省;

4能够及时知道车辆和货物的运输状态, 对于驾驶员、车辆的调度和管理带来了方便;

5货物回单在运输卸货完成后十分钟左右就可以在系统中显示, 根本不会丢失损毁, 回单数据的误差及时可以与收货方进行沟通、确认, 降低损失;

6除了新安物流的运单, 对外承接其他业务的运单也可以在系统软件中开票、查询、结算, 满足了承运商基本的物流管理需求。

摘要:文中通过对浙江新安物流公司以及其下属承运商物流业务现状和信息化需求的分析, 阐述了新安物流公司利用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LOGINK平台) 的数据交换和信息服务功能特点进行物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业务流程改进、物流管理软件实施的过程, 详细分析新安物流公司与下游承运商的针对托运单、运输状态单、回单三个物流运输单据信息互联和交换的实现方案, 以及物流企业实际获得效益。文中可为省内外商贸企业、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在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

关键词: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运输单据,数据交换

参考文献

[1]浙江省交通运输物流信息服务中心[J].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宣传手册, 2012, 12.

[2]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区域交换节点及应用系统建设指南[J].交规划发[2013]651号.2013, 11.

[3]张锦, 杨东援, 关志超等.城市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内涵和规划设计[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和信息, 2005, 4.

物流信息交换 第6篇

国际物流主要包括跨国海运、空运及铁路运输等业务, 国际物流集团的分公司通常分布在世界各地, 一张国际物流订单的操作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位于不同国家的分公司协作完成。因此, 如何实现各分公司间快速、准确的信息交换, 成为物流集团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的关键。

笔者通过剖析参与设计实现的某国际物流集团的数据交换平台LDEP (Logistics Data Exchange PlatForm) , 提出了建设集中式数据交换平台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基于SOA (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 面向服务的架构) , 以标准化数据交换接口实现各分公司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

1 相关知识

1.1 现代物流

现代物流是一种新型的集成化管理, 其范围涵盖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货物装卸及其它相关的生产和物流业务。现代物流的宗旨是为客户提供最佳的服务, 同时将物流总成本降至最低[1,2]。

随着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的进步, 现代物流呈现出以下特点[3]: (1) 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 (2) 功能的集成化和模块化; (3) 物流服务的系列化和标准化。

1.2 电子数据交换

传统的电子数据交换方式是EDI (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 。随着因特网的广泛应用, 电子商务快速增长, 以XML为核心的数据交换技术成为新一代信息系统构建的基础。Xin Yu等[3]提供了一个基于XML的分布式物流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解决方案。Mostafa Hashem Sherif[4]详细介绍了数据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相关标准, 从传统的EDI到Web Service和EBXML (Electronic Business XML) 。Yang Zhexi等[5]描述了一个基于EAI (Enterprise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的钢铁行业供应链数据交换平台, 该平台支持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数据交换。

2 LDEP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架构模式选择

物流集团的数据交换系统, 有两种主要的架构模式可供选择:

一种模式是采用分布式架构, 即将数据交换功能集成到每个分公司的信息系统中, 以分公司之间的点对点通信实现数据交换功能。这种架构看似简单, 实际上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 (1) 不利于多个分公司之间的数据共享; (2) 容易造成各分公司信息系统中数据的不一致; (3) 增加了分公司信息系统设计和实现的复杂度。

另一种模式是采用集中式架构, 即构建集中式的数据交换平台, 所有分公司间的数据交换均以该平台为枢纽。集中式的数据交换平台将数据交换功能从各分公司系统中剥离, 简化了分公司系统的设计复杂度和运行负荷, 最大程度实现了信息共享的统一管理, 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因此, 集中式的数据交换平台是物流集团内部数据交换的理想解决方案。

2.2 端到端数据交换

端到端数据交换是平台提供的数据交换服务应该具有的重要特性。在数据发送方将数据上传到数据交换平台后, 端到端数据交换要求平台能够按照指定方式将数据主动推送至数据接收方。

2.3 基础数据的一致性

这里所说的基础数据包括系统基础数据和业务基础数据两类。

系统基础数据指物流信息系统所涉及的众多基础编码, 如国家编码、币种编码、港口编码、包装单位编码、货品种类编码等, 这些编码是物流信息系统实现的基础。

业务基础数据指物流业务数据中的基础信息, 其中最主要的是在物流业务中大量出现的相关单位信息。在物流业务的操作流程中涉及许多相关单位, 如发货人、收货人、承运人、订舱代理、报关行等, 而且同一单位经常会反复出现在同一分公司的不同订单以及不同分公司的订单中。在信息系统中, 为便于统计查询, 所有相关单位都是采用编码进行标识和存储。这就要求所有相关单位信息在各分公司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统一标识且严格保持一致。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 如果各分公司信息系统中的基础数据不一致, 将导致分公司之间无法有效地进行数据交换, 而且会进一步导致集团公司无法进行集团数据汇总统计。

3 LDEP的关键技术

3.1 集中式数据交换

通过上述分析, LDEP最终采用了构建集中式数据交换平台的方案。LDEP数据交换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LDEP数据交换的具体步骤如下:

(1) 作为数据发送方的分公司信息系统调用LDEP的数据上传接口, 将数据上传至LDEP;

(2) LDEP接收数据后, 首先将数据存储至平台的数据库中;

(3) LDEP根据所接收数据中指定的推送方式 (如即时推送或定时推送等) , 当推送条件满足时, 触发数据推送操作;

(4) 进行数据推送时, LDEP首先从平台数据库中读取待推送数据, 并从中获取数据接收方信息;

(5) LDEP调用被指定为接收方的分公司信息系统提供的数据推送接口, 将数据发送至该分公司信息系统。若同一数据指定了多个数据接收方, 则并发执行本步骤, 同时将数据发送给所有数据接收方。

3.2 基于Web Service的数据交换接口

LDEP实现集中式数据交换主要依赖两类接口:一类是由LDEP提供的分公司信息系统向平台上传数据的数据上传接口;另一类是由各分公司信息系统提供的LDEP向各分公司信息系统推送数据的数据推送接口。这两类接口均采用Web Service技术实现。Web Service是一项已得到广泛应用的功能强大、技术成熟的分布式应用技术, 具有良好的技术开放性及互操作性。采用Web Service技术为LDEP提供了良好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3.3 基础数据统一维护系统

为保证基础数据的一致性, LDEP提供了专门的基础数据统一维护系统, 如图2所示。

由集团公司指定的基础数据维护人员通过基础数据维护系统, 对基础数据进行集中录入和维护, 结果保存至基础编码标准库和相关单位信息标准库, LDEP自动将两个标准库的修改数据同步至各分公司的数据库中。通过基础数据统一维护系统及相应的自动数据同步机制, 确保所有分公司信息系统中基础数据的一致性。

4 LDEP系统结构及功能

LDEP共包括数据交换、平台门户、基础数据维护、平台管理4个子系统, 系统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 (1) 数据交换子系统实现平台的数据交换功能, 提供平台对外的数据通信接口; (2) 平台门户子系统为各分公司提供与平台相关的管理接口及信息查询接口; (3) 基础数据维护子系统提供对系统基础数据和业务基础数据的统一维护接口; (4) 平台管理子系统用于对数据交换平台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控。

5 LDEP技术架构

5.1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

IBM SOA Foundation白皮书中对SOA的定义如下:SOA是一种用于创建企业IT架构的风格, 该架构风格利用面向服务的原则将业务与支持业务的信息系统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LDEP的系统技术架构采用SOA架构, 通过将系统的各组件单元进行服务封装, 并定义服务间的接口和契约构建整个系统。通过应用SOA架构, 实现了平台系统各组件间的松耦合, 提高了系统的可复用性及可扩展性。

5.2 分层结构

在基于SOA架构的前提下, LDEP的系统设计采用了如图4所示的分层结构, 将整个系统划分为表示层、服务接口层、业务层及数据层。表示层:实现平台各个子系统的Web网页及相关界面流程控制逻辑;服务接口层:对外提供平台所有的Web Service服务接口;业务层:实现系统的业务逻辑;数据层:实现系统的数据访问功能。

6 LDEP的实现技术

LDEP的系统实现选择了企业级的Microsoft.Net开发平台, 该平台不仅提供了极高的开发效率, 也保证了LDEP运行的高性能及可伸缩性。

7 LDEP运行效果分析

LDEP作为集团公司的数据交换平台, 除需要提供完善的数据交换服务外, 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性能及可伸缩性。为此, 笔者对LDEP进行了全面的系统测试。

服务器硬件配置包括:应用服务器与数据库服务器各一台, 采用高端PC服务器, 两台服务器基本配置相同, 均为双Xeon 4核CPU, 128G内存, 200GSAS硬盘。服务器软件配置为Microsoft Windows 2008Server,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以及Microsoft IIS Web服务器。

经过系统测试, LDEP的功能测试全部达到设计要求。在因特网环境下, 平台系统平均响应时间低于1.5s, 平台门户并发连接数≥500。经过一年多的运行, 系统运行稳定, 功能及性能两方面均满足实际业务需求。

8 结语

本文论述了国际物流集团公司数据交换平台的架构与实现。平台系统通过应用SOA、分层结构、组件化等业界优秀的设计实践, 提高了系统的可复用性、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LDEP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开发商业智能服务。LDEP积累的海量数据对集团公司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 首先基于LDEP的平台数据库构建数据仓库,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 可为集团公司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决策支持信息。

摘要:为实现国际物流集团各分公司间快速、准确的信息交换的目标, 提出了构建集中式数据交换平台的解决方案。该平台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 通过集中式数据交换、端到端数据推送等一系列技术, 实现了各分公司信息系统间的数据交换。系统运行结果表明, 该平台能够满足国际物流集团数据交换要求。

关键词:国际物流,数据交换,数据推送,服务架构

参考文献

[1]YUKUI, SHENG, WANLIAN.Applic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in logistics performance evaluatio[C]//2009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Human-Machine Systems and Cybernetics, 2009.

[2]S L XIAO, Y SUN, S Q SHI.Study on modem logistics cost management[C]//IE and EM 2009Proceedings 2009IEEE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Management, 2009.

[3]XIN YU, PING LI, SHUFEN LI.Research on data exchange between heterogeneous data in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C]//2010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2010.

[4]MOSTAFA HASHEM SHERIF.Standardization of business-tobusiness electronic exchanges[C]//5th IEEE Conference on Standardization and Innovation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2007.

物流信息交换 第7篇

近年来,随着物流信息化的深入发展[1],物流服务交易平台在港口物流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港口进出口贸易的繁荣[2]。然而,货物通关效率却可能成为制约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绊脚石[3]。由于我国现行政策,海关EDI通关系统只有具备报关资质的报关企业才能申请使用。它没有完成与物流专业服务交易平台的系统对接,无法直接接受来自交易平台的物流报关数据。并且交易平台是分层分布式结构[4],数据离散性高,提取难度大。同时,因为交易平台与通关系统结构的差异性以及绝对的安全需求,数据的交换与传递存在很大的局限性[5],导致报关单的物流数据只能依靠人工采集,容易造成出错率高、报关周期增长等问题[6]。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基于XML的物流数据交换方法,解决业务交易平台的物流报关数据批量提取、转换并安全传递到报关企业。同时,通过反序列化的方式将报关企业的物流数据自动提交至海关EDI通关系统,实现物流服务交易平台与海关EDI通关系统的无缝连接,提高了货物的通关效率。

1 数据交换方法的研究

数据交换方法的数据源来自物流服务交易平台。平台包含运输、商品交易、仓储、报关等各种物流服务。每种服务都有对应的交易流程,用户在平台中可能扮演着多种角色。不同服务的交易流程可以相互串联,造成服务器数据存储繁杂,离散性高,直接从服务器提取报关数据效率较低。因此,选用C#中的SgmlReader类解析交易相关的表示层,使它转换成格式规范的结构。同时读取这些结构中的节点值进行数据的批量提取,将这些数据作为集合转换成XML,并自动传递至报关企业,最后转换为SQL数据提交至通关系统。

1.1 物流报关数据提取方法

物流服务交易平台包含着多种物流服务交易流程,不同服务的交易流程之间可以相互串联,导致数据存储位置不确定,提取效率低下。例如,平台客户完成一批货物的进口,可能经历商品交易流程、运输交易流程和报关交易流程,某些报关数据可能存储于其他流程中。因此,仅仅通过报关流程查询所有报关数据无法完成,而在数据层遍历所有交易流程的物流数据则使得查询任务过于繁重,难度较大。为了实现对平台物流报关数据的批量提取,创建以下数据模型来提高数据的提取效率。

可能与报关流程相串联的流程为商品交易流程和运输流程。引入对象数据集和数值数据集概念:

对象数据集:元素均为对象名称,如报关口岸、运输方式、运输工具等;

数值数据集:元素均为对象的数值,如广西东兴、江海运输、船舶等,对象数据集和数值数据值均为有序集合,且两者元素有对应关系。

定义商品交易流程的对象数据集、数值数据集、包含的报关对象数据集、报关数值数据集分别为S、Si、R、Ri;运输交易的对象数据集、数值数据集、包含的报关对象数据集、报关数值数据集分别为Q、Qi、P、Pi;报关交易的对象数据集、数值数据集、包含的报关对象数据集、报关数值数据集分别为A、Ai、C、Ci;目的对象数据集和目的数值数据集分别为B、Bi;已知合同协议号为xi,提运单号为yi,创建以报关单上所有对象为元素的对象数据集Z。由平台交易流程提取B和Bi的过程,即数据模型如图1所示。

(1)由已知条件xi查询商品交易流程是否在平台上存在,若存在,则定位流程所有的表示层;利用SgmlReader进行解析,提取其中对象数据集S={se:e∈[1,m]}以及数值数据集Si={sie:e∈[1,m]},S与Si中元素位置对应,Si中元素为S中元素的值,若不存在,则直接为空集。

(2)由对象数据集S与报关单对象数据集Z的交集获得商品交易流程包含的报关信息对象数据集R={Re:e∈[1,m]},即R=S∩Z。

(3)由S与Si的映射关系,查询R中元素的值,得到商品交易流程包含的报关信息数值数据集Ri={Rie:e∈[1,m]}。

(4)由已知条件yi查询运输交易流程,同上最终可得运输交易流程中包含的报关信息对象数据集Q={Qe:e∈[1,m]}和报关信息数值数据集Qi={Qie:e∈[1,m]}。

(5)因为报关交易肯定存在,直接依照上面方法可得报关交易中包含的报关信息对象数据集C={Ce:e∈[1,m]}和报关信息数值数据集Ci={Cie:e∈[1,m]}。

(6)由R、P、C的并集得到目的结构数据集B={Be:e∈[1,m]},即B=R∪P∪C;Ri、Pi、Ci的并集得到目的对象数据集Bi={Bie:e∈[1,m]},即Bi=Ri∪Pi∪Ci。B中元素为报关单的对象,Bi中元素为报关单对象的数值。

1.2 物流报关数据转换方法

由于物流服务交易平台上数据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性,海关EDI通关系统拒绝接收物流服务交易平台上提取的数据集,从而报关单的申报必须人工手动采集,容易导致出错率升高、报关周期延长等问题,阻碍了货物的快速通关。实际上,海关EDI通关系统只能是具有报关资质的物流企业才能申请安装使用。因此,必须先将数据存储至报关企业的数据库S,然后提交至EDI通关系统进行货物进出口报关。

然而,由于数据集B与Bi存储于物流服务交易平台服务器中,数据库S与平台服务器无法连接,直接提取B与Bi存储至数据库S难以实现。针对此问题,将数据集通过XML序列化转换成XML文档,经过加密的HTTPS协议将该XML文档传输至报关企业[7]。并由安装在报关企业上的软件数据转化工具进行XML反序列化,提取其中物流报关数据并存储至数据库S,最后提交至EDI通关系统。其中,序列化是指将对象的状态信息转换为可以存储或传输的形式的过程,XML序列化是指XML的公共字段和属性转换成可以存储的形式后,将提取的物流数据赋予XML中相对应的节点,最后生成XML文档[8]。与XML序列化相对应的即为XML反序列化,它可将XML流转换为数据流。XML序列化与反序列化相结合,可以轻松地在异构系统之间存储和传输数据。

2 数据交换方法的实现

数据模型的创建和数据的处理与传递结合形成物流报关数据交换方法,该方法通过C#语言编程实现。

2.1 数据交换方法的业务流程

数据交换方法的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生成的XML经过加密的HTTPS协议传输至报关企业,由报关企业的数据转化工具进行解析。数据转化工具是一个简单的独立的软件,由C#窗体应用程序打包生成安装包,用户下载安装后进行使用,其核心功能为反序列化XML,提取物流数据提交至数据库。在数据提交至数据库前,该工具会进行目的数据表的判定,若目的数据表不存在,则创建数据表,提交数据;反之,则直接提交数据。

2.2 数据集向XML文档的转换实现

获得数据集B和Bi后,依照映射关系提取两数据集中的数据并保存至网格虚拟表My Table。新建一个含有“Order”根节点的XML文档,加载该XML文档并序列化,添加以报关单中各个项目为名称的子节点,并由My Table中的数据予以赋值。XML序列化以及节点赋值的关键代码如下:

数据转换完成后,得到的XML如图3所示,右图为展开后的商品信息图,是对左图的补充。

2.3 XML的传递

利用加密的HTTPS协议,实现生成的XML文档由物流服务交易平台向报关企业的自动传递。

2.4 XML的解析与物流数据的存储

软件数据转化工具将接收的XML文档反序列化,解析得到的报关单数据存入数据库,为提交至海关EDI通关系统做好准备。反序列化核心代码如下:

2.5 物流数据的提交

在数据库中提取数据提交至海关EDI通关系统,结果如图4所示,报关员核查后提交海关服务器。

3 结语

本文论述了物流报关数据交换方法的研究与实现。在数据的处理中,创建了数据模型来进行物流报关数据在物流服务交易平台的批量提取,克服了数据的提取难度,提高了数据的提取效率;并利用XML的序列化与反序列化,实现了数据在异构系统之间的交换。目前国内关于物流服务交易平台和海关EDI通关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经验有限,但随着港口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和物流服务交易平台的大力推广,数据交换方法的设计与实现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刘超,孙福权,程勖.基于云计算的物流服务平台的安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9):2007-2010.

[2]荀卫,程国平.基于电商物流服务平台的目标成本激励模型[J].物流技术,2014,33(5):108-109,113.

[3]甘蜜.我国港口物流中货物通关效率的模型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8,6(4):40-44,75.

[4]程澄.基于Web Service的综合物流服务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2012.

[5]于丽.面向无纸贸易的在线支付税收协同监管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2010.

[6]刘贞,徐晨,孟丹,等.无纸通关读秒[J].中国海关,2012(9):60-61.

[7]魏兴国.HTTP和HTTPS协议安全性分析[J].程序员,2007(7):53-55.

制造运行管理信息交换模型 第8篇

IEC 62264系列标准为制造执行系统集成提供了一致的概念和模型。本文首先介绍了IEC 62264中定义的制造企业功能层次模型和制造运行管理信息交换网络, 其次具体介绍了各信息交换模型的定义。

1 制造企业功能层次模型

IEC 62264-1:2013中定义了制造企业功能层次模型, 如图1所示, 包括:业务计划和物流管理、制造运行管理以及批、连续或离散控制。该功能层次模型不仅明确了每层的活动, 还给出了每层运行的时限。IEC 62264系列标准解决第4层和第3层之间的接口。

图1中, 第0层表示制造或生产过程;第1层表示手动检测、传感器和致动器用于监视过程和操作过程;第2层表示控制活动, 无论是手动还是自动, 保持过程稳定或可控;第3层表示生产最终产品的工作流活动;第4层表示业务相关的活动。

2 制造运行管理信息交换网络

为表现制造运行管理各种活动之间的信息交换, IEC 62264-2、IEC 62264-3和IEC62264-4定义了一系列的模型。图2制造运行管理信息交换网络表示了这些模型之间的关系, 其中灰色圆角矩形表示制造运行管理活动的信息交换模型;椭圆内容表示第3层活动同业务类别内或跨业务类别间可以交换的信息;矩形表示第4层和第3层活动可以交换的对象;点状圆矩形表示其他信息 (散列元素) 。

3 制造运行管理信息交换模型

图2中信息交换模型定义了可用于定义、管理和执行工作的第3层内的结构。3.1-3.3的模型用于从第4层规划的过程段 (业务) 概念交换信息。操作定义和操作调度等模型支持工厂的资源分配和调度活动。3.4的模型用于第3层执行的信息交换。

3.1 常用对象模型

1) 人员:人员模型包括具体人员、人员类、人员资格方面的信息。

2) 设备:基于角色的设备模型包括特定设备的信息、设备的类、设备能力测试的信息。

3) 实物资产:实物资产模型包括设备的物理信息, 通常物理资产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往往利用一个特定的序列号。一个设备模型对象给一个设备定义了角色, 一个资产模型对象定义了一台设备的物理ID和属性。

4) 物料:物料模型列出实际物料, 物料定义, 以及有关物料类定义的信息。物料信息包括原材料, 制成物料和中间物料的库存量。当前的物料信息包含在物料批量和物料分批量信息内。物料类用来组织物料。

5) 过程段:一个过程段是人力资源、设备资源和完成一个生产步骤所需的物料的逻辑分组。过程段定义了所需的人员、设备和物料的类, 和/或也许给出诸如所需要的特定设备那样的特定资源。同时, 过程段也可列出所需资源的数量。

3.2 操作管理信息模型

1) 操作定义:定义所需的资源来执行指定的操作。该操作定义可以用于定义生产、维修、质量检验和库存操作。如何执行操作的实际定义, 不包含在对象模型里, 是工作定义里的定义。

2) 操作调度:要执行操作的请求是操作调度。调度可申请生产调度、维修、质量检验和库存操作。

3) 操作绩效:操作绩效是制造请求的报告, 是操作响应的集合。操作响应是与操作请求相关的制造响应。如果生产设施需要把操作请求分割成更小的元素, 单个操作请求可能有一个或多个操作响应。

4) 操作能力:操作能力信息是选定的将来时段和过去时段的操作的所有资源信息的集合。这是由设备、实物资产、材料、人员、工艺段的信息组成。操作能力描述了知识制造控制系统的名称、条件、状态和数量。

3.3 生产操作管理信息模型

1) 产品定义:产品定义信息是生产规则, 物料清单, 以及资源清单之间共享的信息。

2) 生产能力:生产能力信息是由有关设备、物料、人员和过程段的信息组成的。生产能力描述了制造控制系统已知道的名字、术语、状态和数量。生产能力信息包含用于产能调度和维护信息的词汇表。一种生产能力是对于一个给定的时间段 (目前或今后) 的人员能力、设备能力、物料能力和过程段能力的汇集, 并作为承担的、可利用的和难以达到的等类别列出。

3) 生产调度:生产调度是一种生产请求。一个生产调度是由一个或者多个生产请求组成的。生产请求是为一个由生产规则标识的产品要求生产的请求。生产请求包含为了完成调度生产制造所需的信息。生产请求至少包含一个段要求, 即使它跨越了产品的整个生产阶段。

4) 生产绩效:生产绩效是一个关于所请求生产的报告, 也是生产响应的集合。生产响应是指与生产请求相关联的制造响应。如果生产设备需要将生产请求划分成更小的工作单元, 那么一个生产请求就会有一个或者多个生产响应。

3.4 第3层工作模型

工作模型定义了工作的管理元素, 是为了第3层信息交换而定义。

1) 资源关系网络:由资源管理和定义管理活动中的任务产生。为了表示具体调度活动、追踪活动、执行活动或其他第3层活动所需的信息, 资源关系网络用于描述2个或多个资源的关系。

2) 工作定义:资源和工作流定义的识别要求执行一组特定工作, 称为工作定义。工作定义可用于解释生产、维护、质量检测和库存活动。工作定义被建模为一个抽象类。其中有两种类型的工作定义被建模为非抽象类:工作主导和工作指导。

(1) 工作主导:由工程活动产生并由定义管理活动中的任务来管理。不参考特定任务指令来执行一组工作需要的资源和路径被称为工作主导。

(2) 工作指导:由执行管理活动中的任务产生。执行特定任务指令的一组工作所需的资源和说明构成工作指导。

3) 工作调度:由详细调度活动中的任务产生。工作请求应列为工作调度。工作调度应由一个或多个工作请求组成。工作调度可用于生产调度、维护、质量检测和库存或其他延伸活动。

4) 任务列表:由调度活动中的任务产生。任务列表是特定时间段和选定工作中心或其他资源的任务指令集合。一个任务列表可视为一份工作调度。任务列表可包含来自多重工作请求和工作调度的任务指令。

5) 工作绩效:由追踪活动的任务产生。工作绩效是要求的制造请求的工作响应报告的集合。

6) 工作能力:由资源管理活动中的任务产生。工作能力信息是选定的未来时间段和过去时间段工作的所有资源的有关信息的集合。它由设备、物料、人员、实物资产和工作主导能力有关的信息组成。工作能力描述了知识制造控制系统的名称、条件、状态和数量。

7) 工作主导能力:由资源管理活动中的人物产生。工作控制能力是特定时间下已给出工作控制的允许的、可用的、不可用的人员资源、设备资源、实物资产资源和物料资源的逻辑分组的表述。

8) 工作KPI:由分析活动中的任务产生。KPIs (关键绩效指标) 是关于绩效衡量的、具有业务价值或操作价值的值。为用于交换目的, KPI定义应以抽象结构方式给出。除定义外, KPI实例和KPI值也应该给出一个抽象结构。该结构使用的形式为UML。

9) 工作警报:由活动模型中的任意活动产生。第3层事件的通知定义为工作警报, 并非所有的事件授权建立一个工作警报。工作警报不需要确认。

4 结束语

制造运行管理信息交换模型的IDEF模型图、属性及实例详见IEC 62264-2、IEC 62264-3和IEC62264-4。

参考文献

[1]国际电工委员会.Enterprise 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Part 1:Models and terminology[S].IEC 62264-1:2013.

[2]国际电工委员会.Enterprise 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Part 2:Object model attributes[S].IEC 62264-2:2013.

[3]国际电工委员会.Enterprise control system integrationPart 3:Activity models of manufacturing operations management[S].IEC 62264-3:2007.

物流信息交换 第9篇

一、课堂实录

师说: 我们刚刚学习了信息交换方式中的程序查询方式, 此种方式适用于低速的外设设备, CPU等待的时间很长, 因此此种方式的效率很低, 假如你是一个计算机设计者, 你用什么方法来提高外设和主机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

( 设计目的:激发学生的想像力, 让学生自己去经历去粗存精的思维过程, 最终获得提高外设和主机之间的数据交换速度的方法)

生A:外设的速度与CPU的速度相差太大, 不管用哪种方法, CPU都要等待外设, 除非快速的提高外设速度, 若维持现状, 我不知道能有什么好方法?

师说:他的这一猜测似乎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但想法显然过于狭窄了。

( 生A的发言令教者颇感意外, 一下子打乱了教学预想, 课堂上有几个学生也在悄悄细语, 莫非他们跟学生A有同感? 若直接给出答案, 这样灌输, 教学效果必然不好。 面对学生的想像力缺乏, 教者决定因势利导, 临时改变教学设计。 通过模拟CPU和外设, 引导大家找到提高外设和主机之间数据交换速度的方法。 )

师说:这样吧, 暂时不要去简单的空想。 我们来做个游戏。 假设教师是CPU, 生C是外设, 生D计算时间, 我们来模拟打印程序任务。

( 看着教师与生C的表演, 学生有的带着笑, 有的在沉思, 更加感性的掌握了程序查询方式的缺点所在。 )

师说:现在要提高效率, 而CPU与外设的速度没变, 怎么办?

生E:在相同的时间内多完成任务是否也是提高速度的一种方法?

师说:很好, 他给了我们另一个思维角度, 速度快和效率高有时有异曲同工之处。 在不能提高速度的前提下, 这种角度无疑是明智的。

生F:让CPU与外设各做各的事, 等外设准备好后, CPU再来处理外设的事情, 这样在同样的时间里完成的任务不是多吗?

( 生F的回答使很多同学恍然大悟, 有两名同学自告奋勇地用生F的方法模拟打印程序任务, 果然, 在相同的时间里, 这种方法完成的任务更多些。 )

师说:中断处理方式就像他说的这样, 此时CPU处于被动, 外设处于主动。 当外设准备就绪后, 就通知CPU来处理, 这样无疑提高了CPU与外设的数据处理速度。 中断处理有四个过程 ( 略)

师 ( 总结) :中断处理过程与现实生活中的例子非常想像。 比如我在看书, 此时有人打电话给我, 这是中断请求;我准备接电话并对看书的位置作了标记, 这是中断响应;我接了电话, 这是中断处理;打完电话后继续看书, 这是中断返回。

程序中断方式由软件和硬件共同控制, 此时CPU处于被动, 外设主动, 这样的CPU的实时性得到了大大提高。

二、教学反思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把尊重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特点落在实处。 传统教学过分关注教师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沿着教师既定的线路前进, 这实际上是教师以自己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 在讲解抽象问题时要采取一定的手段让学生想象起来, 否则学生的头脑中有太多的困惑和不解, 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年龄, 要不断的引导学生提高思维品质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 本节课从暴露学生真实的思维活动入手, 设计了一个激发学生想像力的游戏, 让学生自然地将抽象问题感性化, 满足了学生的思维需要和情感需要,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职业教育课程背景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要求教师在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位置上正确处理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与学生的能力发展, 以及创新意识养成之间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学生的知识学习并不能依靠外界硬塞而获得,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一种建构式的学习, 教师的重要责任是为学生的建构学习搭建获取知识的平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并不多, 但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亲身经历了一次较为完整的知识产生过程, 增强了想象力, 学生的获益是多层次的, 从而实现了多维的教学目标。

3.处理好专业课教学中教学与教育的矛盾关系是职业教育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必须要求。 计算机原理是一个相对抽象的学科, 学生对它没有丝毫的感性认识, 这要求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可接受程度, 思考采用怎样的教学手段以便学生达到教学的目标。

在这节课的教学实施中, 学生对计算机原理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感知, 既有对抽象问题的实际模拟, 又有对中断处理的归纳总结, 这样的教学既满足了学生专业知识能力的发展要求, 也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较好地处理好专业与教育的关系, 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智力基础和情感支持。

摘要:程序中断方式是计算机原理信息交换方式中的重要内容。教者把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中断处理的过程上, 其教学设计遵循的是一条“概念—分析”的路子, 教师预设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经历由理性到感性、由抽象到直观的思维过程, 以便让学生很容易地掌握中断的处理过程。从教学方法上说, 设想引导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和自主探索而获得对中断处理的理解, 学生走的是一条发现学习的道路。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课堂实录,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上一篇:地铁站火灾下一篇:园林植物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