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的建构

2024-05-12

校园文化的建构(精选12篇)

校园文化的建构 第1篇

长期以来, 河南省沈丘县第一高级中学 (以下简称“沈丘一高”)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根据中学生朝气蓬勃, 充满活力的特点, 以校园文化为载体, 为学生释放潜能、展示特长、实现自我发展搭设平台, 让学生在积极的校园文化的影响下进行自我教育, 从而完成世界观的确定和人格的初步成熟。沈丘一高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 加大了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建设力度, 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努力美化校园环境, 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沈丘县, 地处豫东平原, 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 根植于这片沃土的沈丘一高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1983年被评定为周口地区重点高中。2005年被评为市级示范性高中, 2007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高中。

九层高台, 起于累土。沈丘一高辉煌的今天, 正是学校历任领导不畏艰难、励精图治的结果, 也是学校一代又一代人, 呕心沥血、辛勤耕耘的结果。

沈丘一高正在走文化内涵发展之路, 这一主导思想也体现在硬件建设中。学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明, 路面全部硬化, 设施完善。多幢整齐划一的教学楼, 有可供5000人同时用餐的省级标准化餐厅, 拥有理化生三科省级标准实验室, 公寓楼有3600个床位, 400米的现代化标准跑道及22000平方米的体育场, 学校有诸如“春华园”、“秋实园”等多个大花园。学校建筑设计紧凑, 小巧玲珑, 明快别致。学校建筑物的墙壁上有“立根做人”、“放眼读书”、“带着伟大的使命感来学校”、“带着强烈的责任感进教室”的巨幅标语, 激励着莘莘学子为了心中的理想而奋力拼搏。

校园环境规划、设计与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相融合, 彰显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环境育人的特色。如今的沈丘一高是满园五彩缤纷, 处处是育人之地。一幢幢建筑, 布局合理、气势恢弘;一个个景点, 错落有致、匠心独具。文化长廊, 错落有致、绿树掩映;英语角, 师生常至、书声琅琅。学校的每一面墙上都有着文化的烙印, 每一寸土地都沐浴着文化的甘霖, 整个校园洋溢着自然之美、艺术之美, 形成了“一墙一壁都育人, 一草一木皆传情”的文化氛围。

二、全力提升师资水平, 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目前, 沈丘一高有教职工327人, 其中中级职称160人, 高级职称70人。国家级教学骨干4人, 特级老师4人, 省级骨干老师14人, 市级教学能手和骨干41人。但这些与学校发展的相应要求实际还有一定距离, 学校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全力提升师资水平。

学校推进新课程改革、谋求快速发展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的现代化建设, 而教师队伍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在于以人为本, 在于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强化内涵发展。

从2001年开始, 学校坚持开展教师校本研修活动, 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 老师逐步转变教学观念, 经过几年努力, 现代教育观念和学习观念已在教师中基本形成。

学校在强化观念转变的同时, 不断加强继续教育, 不断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和知识技能培训, 努力打造一支能够造就适应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现代化教师队伍。学校有20%的教师参加了在职研究生课程培训学习, 所有的教师参加了新课程培训及现代信息技术培训, 大部分教师能够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工作。

学校校风主要体现在干部的工作生活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学校首先从塑造全新的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入手, 将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 让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内化为人格力量, 给老师们加强师德自我教育起良好的带头作用。同时大力开展以“三爱教育”为重点的师徒教育活动, 让老师增强责任感与荣誉感。学校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报道我校教师的感人事迹, 在学校和社会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学校组织师生开展了“以人为本, 终身发展”的各种读书、演讲、安全教育以及体、卫、艺竞赛等各种有益活动, 并通过学校电教中心、校园网站、校园文学期刊等塑造沈丘一高实践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科学求实精神。

这些举措使学校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并逐步凝结为强大的沈丘一高校园主体精神, 学校校风良好, 教风严谨, 学风浓厚, 实践能力强。如果说我们目前取得了一定成绩, 可以肯定地说, 是因为学校拥有一支用校园精神文化内涵打造出来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 从而造就了优质的学生队伍, 换言之是学校走文化内涵发展的良好结果。

三、突出现代管理机制, 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小议校园足球文化的建构的论文 第2篇

一、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现状分析

1高校足球运动设施缺乏影响足球课程教学

足球文化是足球运动发展的深层反映,一个国家的足球运动水平影响着足球文化的发展,近年来我国足球水平大幅度下降,也影响了足球运动在校园的开展。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专用足球场地,足球运动没办法开展,即使有属于自己的足球场地的学校,足球场地在课余时间经常被出租或者因场地较少没有足够的.场地进行足球活动。足球运动的开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足球教学质量低下,足球文化的传播也受到了制约。

2高校缺乏高水平足球运动队和各种竞赛

足球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可以促进校园足球文化的发展,例如北京理工大学足球队就是一支由学生军组织的足球队,常年征战在中国足球职业甲B联赛,取得了骄傲的战绩,受到全校师生的喜爱,丰富了北京理工大学的体育文化,对大学具有很好的宣传作用。而一般的大学当前并没有一支固定的校足球代表队,很少参与高校之间的足球比赛,这也影响了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降低了学校的足球氛围。现今大学校内足球联赛缺乏持续性,学校不愿意组织大型的足球比赛。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们的足球热情,学生都非常向往正规的足球比赛,通过比赛来展现自己。通过足球比赛的欣赏以及球迷的参与都可以促进校园足球文化的发展。

二、高校校园足球文化的构建

1加强校园足球设施的建设,保证高校足球运动的开展和教学

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必须先要在思想上重视,这才能使足球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学校要将足球文化的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政策与经费上给予支持,这是保证足球运动开展的必要条件。足球教学课程是校园足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足球教学课程和课外足球运动。足球教学课程是高校组织学生学习足球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培养学生足球意识、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足球课堂教学要充分体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提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边互助活动,要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中的图片资料、网络系统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组织教学进行校园足球文化教育。

2积极开展各种高校足球竞赛,加强足球文化的氛围建设

网络文化背景下编辑文化的建构 第3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 编辑 文化建构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化史就是编辑工作者直接参与组织和创造社会文化的历史。编辑工作者不但参与组织社会精神文化活动,而且在整个社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起着枢纽作用。其最根本的职责就是直接组织社会文化工作者生产与创造新的社会文化,即参与社会的文化建构。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逐步兴起并发展起来,为编辑的文化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网络文化的特点及涵义

随着网络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技术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进入了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网络时代。仅以我国为例,截至2012年6月底,全社会网络使用人数达已到5.38亿,占我国人口总数的39.9%。网络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工作方式和交往方式,而且由此而形成的网络文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如果说网络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是历史进步的新阶段,那么网络文化而应该属于文化发展的新形态,是文化进步的新趋势。网络文化的发展,拓展了人们的公共空间,凭借它的便捷性、时效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对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科学知识传播和经济社会繁荣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网络文化是指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而逐渐形成的包括网络物质生产文化、网络行为精神和习惯以及保障网络健康发展的制度规范在内的一种现代人类文化。换言之,网络文化是指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它是人类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延伸和多样化的展现。

二、编辑文化建构应遵循的原则

(一)真实性

目前,网络媒体新闻炒作之风愈演愈烈,一些充满刺激性的所谓“噱头”成为吸引受众的法宝。一些网络媒体不仅在信息内容的筛选上追求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而且在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上也强调感官刺激和瞬时感受。这种对所谓轰动效应的追求已经严重侵蚀了新闻编辑的真实性原则。据统计,约90.5%的大学生将网络作为重要信息来源的渠道,但他们对网络信息的信任程度极低,仅仅占37.1%。这种反差值得编辑工作者深思。公信力无疑是构成媒体核心竞争力的最为重要的要素之一。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受众资源的累积最终还是必须依靠准确、客观、独立、全面地呈现新闻事实。因此,真实性同样也是网络编辑工作的首要原则。

(二)通俗但不恶俗

在大众文化加速扩展的同时,网络文化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向。这种偏向不仅体现在网络内容的媚俗倾向,更为严重的是部分网民表现出的追随甚至追捧恶俗文化的集体无意识状态。据统计,某门户网站24 小时内点击量排名前 50 位的新闻和消息中,传统政经硬新闻仅有 5 条,且排名多在10 位以外,而与犯罪、性或性暗示话题有关的达到了12 条。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受众自我选择的结果,但其实质是传、受二者之间双向功利性互动的产物。换句话说,受众趋俗趋软心态明显,而网络媒体也在迎合这种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这种需求。毋庸置疑,一些质量低下、恶俗不堪甚至是淫秽暴力的信息流布于网络,不仅危害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而且危害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面对这种情况,网络编辑作为网络内容的第一把关人和网络自律的主要执行者,一方面,要坚持“通俗”意识,维护网络空间的活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要善于把握“俗”的度,摒除媚俗倾向,提高舆论引导水平。

(三)注重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网络编辑在操作上比传统媒体编辑更具灵活性,能够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和网络互动等多种形式,以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对于社会重大事件,受众不仅仅关心事件本身,还会对事件的一系列相关信息感兴趣。网络的超链接性,可以让读者方便地查找相关信息。因此网络编辑要能够以多元视角来展现事件的来龙去脉,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事件本身。“视频专题”、“3D 动画”和“网友互动”等多媒体的运用可以使报道形式愈加灵活形象。

(四)对信息进行优化整合

网络的匿名性和参与的广泛性,导致了网络信息的可信度相对传统媒体要稍逊一筹,这种不足需要网络编辑来弥补。网络编辑工作不应是简单地转载其他报纸、网站的信息,而是对这些信息进行深度发掘和优化整合。传统的与现代的、保守的和前卫的,以及权威的和个性的,不同观点间的相互对比与碰撞才是现代受众所需要的信息。要确保读者能够看到一个问题的各个方面以及不同观点,并作出自我选择。

参考文献:

[1]何春雅.论编辑活动的文化建构功能[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8).

[2]黎楷模.从编辑角度反思网络文化[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2008(12).

[3]李文健,韩诚.浅谈网络文化视界中的编辑准则[J].学术论坛,2011(7).

[4]臧学英.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N].光明日报,2001-6-6.

农村初中校园文化的建构 第4篇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学校适应发展形势, 建构文明和谐校园文化已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共同的追求;一些城市学校都作了大量有益的尝试。而经济欠发达, 教育条件相对落后的广大农村初中, 工作重点需要从硬件的规模扩张向软件的内涵提升转变,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品质是农村初中内涵提升的重要抓手和核心内容。因为初中生正处在知识、能力、身体、心理人格等健康长成的重要阶段, 处在能否成为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时期, 所以, 肩负传道授业教书育人, 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公民重任的学校, 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理论体系、生命意识、公民意识、公共精神、情感发展对思想品德培养的重要性以及传统优秀文化的教育、传承和熏陶。特别是农村初中学校, 深挖校园文化价值, 进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建构, 显得尤为重要。

一、校园文化的价值

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有多深厚, 往往能反映学校师生的才情和精神风貌, 而其校园文化的风格是否严肃高雅, 也往往体现学校的特色和水平。因此, 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校之间的文化竞争。明智的治学者总是致力于校园文化建设, 以文化铸造名校品牌, 让文化成为学校的名片。

那么, 什么是校园文化?它的价值何在?怎样建构农村初中校园文化才能提升校园文化的品味?校园文化是师生们在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结晶所散发出来的一种浓厚的文化气氛, 从而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它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就内容而言, 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尤其是软件的体现, 即优秀校风教风学风的建设, 以形成美好和谐的人文环境, 从而“以文化之”, 文之以晓理义, 化之以成人格, 这就是“校园文化”的要义。优秀的校园文化一旦被师生接受, 就如江河之水, 有浸润天地万物之功, 因势利导之智, 百折不挠之勇, 让人脱离了低级趣味而趋于完美。所以,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 对促进学校的健康文明和谐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价值。

1. 优良的校园文化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

学校的办学理念, 校训校风校纪, 以及教育教学的风格, 无一不通过“以文化之”, 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 提倡诚实守信教育, 让学生保持本真做人, 教化铸造师生真、善、美的灵魂, 培养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向上进取的精神, 从而增强凝聚力、自豪感和自信心, 使学校在开拓创新和谐进步的良好校风中健康发展。

2. 优雅的校园文化促进优良学风的生成。

校园文化通过文化为载体, 优化美化校园环境来陶冶人的情操。坚持理想信念教育, 让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让学生在优雅的环境里受到熏陶和感染, 从而激起学习文化科学的热情, 充实完善自我的上进心, 自觉养成好学乐学的风气, 生成优良的学风。

3. 优美的校园文化促进高尚人格的养成。

校园文化的功能, 在于育人以至“化人”, 通过“传道授业解惑”来启迪人、开化人、铸造人、提升人、完善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让学生形成阳光心态, 使学生在学习中增长知识、涵养德行、陶冶情操、砥砺品格,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使之“知兴衰荣辱、懂礼仪廉耻、讲无私正气”, 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提高自身的文明素质, 养成理性平和的处世态度、追求崇高的理想境界, 铸造高尚的人格。

4. 优秀的校园文化促进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情怀。

教师的“传道授业”无疑要传祖国优秀历史文化和爱国爱民之“道”, 授建国强国之“业”, 而校园的各个人文景观, 也无一不体现“传道授业”的理念。所以, 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 了解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 感到无比荣光自豪, 从而增强继承发扬祖国优秀文化的意识、社会荣辱观念、爱国主义思想情怀与高尚情操。

二、农村初中校园文化的建构

建构是指人们对一个结构内的元素以及元素间关系的一种主观映射的产物。也指构筑, 建造。校园文化建构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涉及到环境、制度、管理、行为、习惯、精神、状态、心理、道德、修养、礼仪、风气等等。因此, 建构农村初中校园文化必须在这诸多方面渗透, 以彰显其文化特色。

1. 农村初中校园文化要有自己的特色。

即必须植根于本民族本地域的土壤, 通过各种形式向师生宣传本民族本地域优秀的人文历史、良风美俗, 提高师生的民族自豪感而使他们自觉地从善而学, 从而成为一方民族优秀特色文化的传承者和代表者, 这样, 自然铸造了师生健康完美的人格而突显出民族的个性, 农村初中学校的品位及特色自然在师生们的个性才情中得到充分彰显。基础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 农村基础教育应立足于服务农业、富裕农村和教育农民, 农村初中学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建构要从本土出发, 结合当地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和乡土人情, 充分挖掘文化积淀, 特别要立足农村经济发展、政治和谐与社会进步的实际。所以, 农村初中校园文化决不能忽略“民族”和“特色”, 应突出本土化的色彩、本真化的内容和本色化的个性。

2. 农村初中更需要整治校园, 营造人文氛围。

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 农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与建设相对落后, 但可以通过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来弥补硬件的不足。同时, 校园文化的精神内涵, 可以通过简朴丰富的载体来呈现, 使之闪耀人文的思想光芒, 飘逸自然的和谐优美, 塑造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氛围, 使生活在其中的师生, 时时感受与体验到文化的灵秀与雅致。环境育人的功能要求我们在校园环境植入浓郁的文化元素, 给校园景观赋予文化内涵, 突出科学理念、民族精神、艺术品位和人文关怀, 营造愉悦向上的育人环境。为此, 农村初中校园的一草一木乃至一厅一室, 一面墙壁, 一个角落, 一张桌子, 一块玻璃都应该是自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因为文化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净化人的心灵, 规范人的行为, 它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所以, 具有优秀文化素养的治校者都注重校园的整治, 以校园文化为中心, 把握“严肃”“高雅”“简朴”“洁净”的原则来进行优化、净化、绿化、美化建设, 营造洁净优雅的人文氛围, 给师生提供一个生活学习的和谐环境。因地制宜, 种植树木花草, 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 建些亭台或水池, 供师生休闲时读书观赏;在重要场所, 设计生动形象的校标、庄重的校训标牌、吉祥物或雕像, 在图书馆、教室写些先哲名家关于修身励志的格言, 在一些人群过往较多的重要场所建造宣传橱窗来展示师生的各种优秀作品, 展示学校特色文化。这些建筑都要力求庄重幽雅。所以, 农村初中校园的优化美化需要从办学的理念、文化的熏陶、育人的功能来进行总体精心规划, 样样都要洋溢着文化的气息和彰显鲜活的生命, 要让树木花草含情, 墙壁也能说话。比如, 给树木花草挂上标签, 写上物种科名及简要的生长条件等, 在草地插一块《小草的话》:亲爱的朋友, 我虽然是一颗微弱的小草, 但给大地增添绿装, 请多多呵护我, 别把我踩坏了……如此等等, 不仅提醒人们要爱护校园的一草一木, 而且, 让人在一种无形的导向和文化氛围中倍受感染而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达到净化心灵的境界。

3. 农村初中更需要校园制度与文化并行互辅, 铸造高尚、文明、和谐的人文校园环境。

校园制度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 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 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 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制度管人, 文化管心。文化往往在制度管不到的地方起作用, 所谓“染于苍则苍, 染于黄则黄”。健康的校园文化对师生的潜移默化是巨大的, 它使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激起共鸣, 从而产生一种完善自我的内驱力和约束力, 进而规范自己。因此, 在制度制定之后, 必须大力宣传规章的真善, 抵制歪风陋习。使粗俗的言行举止受到约束, 歪风邪气没有市场, 善行正气得到张扬, 崇尚真善美, 拒绝假丑陋, 让“养成”和“约束”深入人心, 力求:树起一面旗帜, 站起一排标兵, 形成一种良好习惯, 铸造一种高尚的人格。

4. 农村初中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承载者、体现者和参与者, 农村初中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依靠学生这一主力军来参与和完成。侧重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突出天下为公的价值观, 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厚德载物的道德观, 自强不息的人生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观, 仁政、德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观, 有教无类的教育观等。侧重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让学生具有社会主义荣辱观, 具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理念, 为培养具备高尚道德情感、有责任心、有正义感、有奉献精神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1]

5. 农村初中教师必须要时刻注重师德修养, 以文化的气质影响学生。

校园文化建设靠全体教师来完成。教师无小事, 事事是楷模。教师必须首先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严以律己, 在德行上时时处处都要注意做学生的表率, 在学问上做学生的导师。即应该有博学、博爱、博雅的修养。博学, 即专心学问, 系统掌握文化科学和教育教学艺术。博爱, 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 不偏爱优生, 不歧视差生, 因材施教, 循循善诱。博雅, 即能淡薄名利, 心胸开朗, 敬业爱岗, 当好一名园丁。这样的教师才称得上是一位才情横溢的文化人。而有这样良好文化修养的教师, 他也一定能以他的德行才情影响学生成为有文化修养的人而得到学生的尊重崇敬和效仿, 农村初中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文化品位的提高自然不言而喻了。

6. 农村初中政治教师要敢为人先, 不负使命, 率

先构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以文化人, 濡染学生文化气质。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认为, 教师是塑造一代新人的雕塑家, 是不同于他人的特殊雕塑家。作为政治教师, 在教化学生“学习什么?如何学习?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 有着具体直接的特殊使命。“思想政治课是向学生较系统地进行社会主义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的一门课程,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 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知能力, 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2]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思想政治课就是一门德育课程。德育是学校的首要工作, 思想政治课堂是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作为农村政治教师既感到无尚荣光, 也应该掂量到肩上的时代使命与民族重任, 不辱使命, 大胆创新, 努力打造, 把思想政治课堂变成传道授业解惑的殿堂, 有序引导学生延续传承文化的训练场, 寓教于德, 寓乐于德, 以德育人, 以生为本, 全面发展, 坚守阵地, 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所以, 农村初中学校同时必须强调把教学摆在首位, 校长要静下心来研究教学, 并指导教师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教学模式, 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文化、发现文化、获得文化的乐园。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 作为德育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该是充分发扬民主, 致力营造创意文化氛围, 让学生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领悟优秀文化的精髓而产生继承发扬的理想,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 思想政治课堂不是“一言堂”“满堂灌”, 而是“群言堂”的师生互动, 是问题导向性的、任务驱动式的、师生主动有效参与式的教学模式。教师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 而是组织引导启发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以获得文化知识并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和能力。进一步实现由学科逻辑到生活逻辑的转变, 从而提高农村学生的文化素养, 培养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创新型人才。

农村初中政治教师除了打造好第一课堂, 还要带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为师生的文化才情搭建展示平台。坚持以校园文化为中心, 以第二课堂为载体, 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活动必须注意面向全体学生, 即要求学生个个都要参加一项或多项活动。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组合成立各自的“兴趣小组”。活动内容也应该更加广泛, 且注意面向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面向现代科学, 如民族器乐、民间手工艺、民间体育、民歌采集、电脑制作等等, 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愉快地获得创新的成功喜悦, 在愉悦的实践中充实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同时, 学校还要为师生的发明创造搭建展示文化才情的机会和平台。有计划地定期开展各种全校性的比赛活动, 并且认真地进行评比, 优秀者给予奖励。于是, 师生的文化才情得到了充分地展示, 自然调动他们学习和弘扬民族文化崇向现代科学的积极性, 个个都成为才华横溢的文化人, 那么, 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文化品牌自然就打造出来。农村初中政治教师要做构建创新教学模式的先行者引路人, 打造好第一课堂的同时, 还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 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新农村建设者与接班人, 是农村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之责, 农村政治教师更是责无旁贷。

7. 农村初中校长应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军人。

一个学校能否办得起色且有特色, 跟校园文化密切相关, 而校长又是关键。因此, 农村初中校长要做校园文化建设的领军人、掌舵者、营造者, 始终要有文化办学的理念。这就要求校长自己首先是一个文化人, 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 真正理解领会校园文化的内涵和作用, 静下心来好好地构建高雅的校园文化, 为师生构建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同时, 要努力打造一支有过硬本领的教师队伍, 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首位, 关心教师的成长, 为教师的生活工作创造和谐的环境, 给他们提供成就事业的机会和平台, 唯贤是举, 唯才是用, 唯德重用。鼓励教师成才出成果。有了文化素养高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的支撑, 农村初中名校的打造自然水到渠成。

人文兴, 学校兴;民风淳, 社会和。因此, 建构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 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师生的激情, 营造呵护农村文化生态, 是农村初中学校管理者和政治教师等治学者事业的崇高理想和不懈的追求。缩短农村校园文化构建与城市学校的差距, 使农村校园成为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精神家园, 村民净化思想的净土, 传承乡村风土人情、传统美德与淳朴民风的桥头堡, 乡村群众守望道德底线的阵地, 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序发展的高地, 促进乡村社会和谐发展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和雅”教育文化的建构与实践 第5篇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立校、社会竞争力之本。广东省从化市江埔街禾仓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确立走“文化立校、科研兴教”之路,以建设“和雅”教育文化为核心,用“和雅”文化引领学校各项工作的发展,加快学校发展的步伐。

一、“和雅”文化的提出背景

我校创办于1966年,原来是一所薄弱的城区建制学校,学校办学硬件和软件与中心城区学校相比差别较大,办学理念相对落后,办学水平相对低下。,着眼于学校的中长期发展,构建、实践“和雅”教育文化建设。

1.学校的师生特点。

(1)学生方面:我校的生源主要是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新型民工子弟,广东省外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女,大部分学生的思想淳朴,但是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生活环境等因素致使他们的学前教育基础、行为习惯等存在较大差异,这为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德育教育呼唤“和雅”教育文化。

(2)教师方面:本校大部分教师思想淳朴,工作态度比较认真,但由于长期缺乏学习,综合素养相对偏低,沟通能力和艺术修养欠缺,同事、师生、师长之间的相处欠缺和谐;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式陈旧,课堂教学中仍以说教式为主。

2.学校发展的新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我校周边房地产迅速崛起,各级行政对学校发展高度关注,我校成为江埔街打造金三角的学校之一,学校发展迎来新机。

3.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需要。先进文化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和精髓,是构成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元素,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载体。我校生源参差不齐,加上条件和办学基础与城区中心学校存在较大差距,构建与建设具有本校特点的学校文化,利于加快学校发展的步伐,是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办学智慧。

4.传承与创新:发掘文化源头,厘定“和雅”特色学校文化。20我校开启了新的征程,在传承与创新学校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将学校教育哲学凝练为“和而通达,雅而美行”的“和雅教育”,以此引领学校优质发展。其缘由有以下三点:

(1)“和”字出现较早,已见于甲骨文和金文。“和”字源于“”,而“”又从“龠”从“禾”。“和”字形成了以“和”为中心的庞大词群,并以文字、书籍、图画、雕塑、戏剧等各种载体呈现,成为中国人哲学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

(2)学校的名字。我校的名字是“禾仓小学”,“和”与“禾”的读音相同,“和雅教育”中的“和”取义:要建设和谐的学校。

(3)我校有近50年的办学历史,师生大多数来自于农村,他们大多拥有村里人特有的淳朴、友善、勤劳的优秀品质,这是“和”文化建设的基础。建设“和雅”教育文化,既是传承优良传统美德,又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二、“和雅”教育文化的依据

1.继承中华传统美德,主张“和雅育德论”。“和雅”文化远古有之,博大精深。《周易》由天道引导人们的道德修养与实践,终极目的是人们的道德修养与实践构建理想社会。“和雅”教育文化,倡导师生之间、师师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学校之间相互理解、宽容、赏识、信任,促进人们说雅言、行雅事、养雅趣,建设和谐的社会关系。以“和”养德,以雅养心,以和雅引领,走进经典育美德。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主张“主体和雅论”。人本身有求和求雅的本能,这是道德的精神需求,当道德成为一种需要和愿望,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在追求中就能体验到满足与快乐,从而使乐善爱人成为一种自觉而快乐的事情。即在传统的基础上,构建“主体和雅论”。

3.着眼教育的系统性,主张“多元和雅论”。“和雅”教育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沃土,本来就有广泛而深厚的民众根基。由此,我校倡导构建多元整合的和雅氛围:让班级兴和雅风气,团体兴和雅之言,师生系和雅之情,校园创和雅之境,与家庭同奏和雅之音,与社会同谱和雅之章,多元整合、协同推进校园和雅文化教育。

三、“和雅”教育文化的建设

1.“和雅”教育文化的思路。确立“和雅”教育哲学,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对“和雅教育”进行整体设计,有效地引领学校发展。“和雅教育”的思路是:禾仓小学在“和而通达,雅而美行”的“和雅教育”办学理念引领下,围绕“仁爱文雅,诚信有礼,乐学阳光”的培养目标,以“书香蕴趣,幸福盈心”为发展愿景,致力于以优雅教师形象要求“雅容雅言雅行,仁爱博学善教”引领教师成长,培养“优雅教师”,让每一位教师都能“以雅润心,敬业乐教”。

2.在“和雅研修”中培育“优雅教师”。基于“和雅教育”,我校建立了禾仓小学的教育理念体系,形成了理念识别系统,设计了学校文化标识系统,使学校文化如春雨浸润每一个禾仓人。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第一生产力,队伍的建设,主要采用形象引领成长,让合格走向优秀,让优秀走向优雅。以优雅形象引领教师成长,教师在“和雅研修”中茁壮成长,“和雅研修”的框架如下:

(1)优雅教师的打造,提倡“五种”精神:①忠于职守、潜心工作的敬业精神;②爱生如子、诲人不倦的园丁精神;③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拼搏精神;④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⑤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的自律精神。

(2)特色教师打造,主要抓好“六大”工程:①校本研修工程,坚持多样化发展;②和雅课堂工程,助推专业化发展;③青蓝结对工程,促进均衡化发展;④“名师”打造工程,促进个性化发展;⑤优秀科组创建工程,推进持续化发展;⑥多元评价,有效激励。

3.和雅读书郎特色课程,培育优秀和雅读书郎。“和雅”吉祥物中,蓝色为主的叫“和和”,粉红色的“雅雅”水灵灵的眼睛是智慧的象征。“和和”手托一支棒球棍,代表着运动促进身体健康;“雅雅”手扶一支钢笔,代表能写一手好字,他们的大眼睛有神、充满好奇,一手做出“请”的姿势,显得活泼可爱、文明有礼、讨人喜欢。胸前的校徽,代表着是禾仓小学的成员、使者,他们能自觉遵守纪律、自理能力强;身体健康,有爱心讲礼貌、讲诚信;兴趣广泛,热爱阅读,书写漂亮,是禾仓小学学生学习的好榜样、好伙伴。

学生的成长是学校工作的主要任务,学生队伍建设主要以“读书郎形象成长式创新德育”为载体,以“雅容雅言雅行,仁爱阳光雅气”形象要求为引领,开创“和雅读书郎”特色课程,分学期、有序地开展习规、自理、礼貌、健美、字美、博学、爱心、诚信八项主题教育。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研究,“和雅”文化建设取得了喜人的成效,凝练出“和雅”教育文化的顶层设计,“和雅”主题校园文化鲜明,确立教师队伍和学生队伍建设策略,“和雅”特色课程的开发等。学校先后获得“广州市特色学校”、“优秀家长学校”、优秀科组合,合唱、经典美文诵读、学法教育二等奖称号;从化市德育示范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奖一等奖,教育教学科研先进单位、德育示范单位、质量优良单位等称号,学校的社会美誉度逐年提高。

变态人格的文化建构 第6篇

关键词:陈凯歌;电影;变态人格;文化建構

可以说,陈凯歌的每一部电影都通过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故事折射人生百态,其中具有“症候”的人物形象作为一种潜在的文化符号显现着他的创作无意识。从《黄土地》一直到《搜索》,陈凯歌电影中的人物形象都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变态、含混、内心矛盾、意识错乱、挣扎、焦虑、悖逆等,电影文本蕴含着深层的隐秘的含义,这些人格特质的成因究竟是什么,人物的悲剧究竟又是什么造成的?深入探析,不可否认,社会文化可以充当一种权力者的角色,文化权力对人格的制约逐渐浮出水面,文化权力隐藏于人格背后,对变态人格的成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1 症候——一种象征性的文化符号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症候是一种象征性的文化符号。通过对陈凯歌作品中人物形象所呈现的人格特征的症候式分析,可以发现这些人物形象的变态人格的出现与发展无一不是社会文化下的一种病症,并且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当中有着各自的特征。《霸王别姬》中,程蝶衣情感的残缺畸形是在一个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形成的,京剧这一传统文化和人类自由思想相碰撞,人类情感与社会文明进程之间相冲突。影片三个主人公的情感纠葛了一生,蝶衣(和日本人)醉心于艺术,小楼的进退两难,菊仙的无动于衷,“文革”对艺术的造反,他们都和京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程蝶衣受尽学戏的折磨与痛苦,的确也受到了来自戏剧艺术带来的犒赏,但是艺术和生活的结合彻底地混乱了他的生活,也带来了他悲剧的一生,这无疑是由他所处的社会文化给予的一种畸形的状态。极为巧合的是,影片中,蝶衣、菊仙和小楼在“文革”时相互拆台、相互指证的这一幕和陈凯歌“文革”时指证自己父亲的心态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相合之处的,但他在影片中采取了一种调和手段,描述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的事件时并没有对人物紧张心理进行过多地关照,观众只能想当然地猜测导演的这种难言之隐。

陈凯歌的电影作品也隐含了一种文化的复杂性。《黄土地》中,广袤的黄土地滋养着人类的生命,也同时禁锢着人性的自由,翠巧爹还有无数像翠巧爹一样执着于这种黄土文化的人们乞求上天降雨,“咱庄稼人有规矩”——拐着弯儿地抵抗着顾青所说的全中国都要变化了,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对于他们来讲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风月》里忠良的每一步选择,对身边人和事的态度,都决定于他对现实的不满,儿时的阴影挥之不去,成年后这种不满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本加厉,在封建习俗的泥淖里他无法自拔,自我、本我无法均衡,面对社会、面对家庭、面对爱人,在整个人际交往中将自己彻底地变成了矛盾综合体,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成长过程充满着各种刺激而自身却无意识于这种变化,直至演变为变态人格。《梅兰芳》里的邱如白和十三燕是新旧时代的代表人物,邱如白背弃家族去 “傍戏子”,并且扫清梅兰芳身边一切的障碍,为了发扬京剧这门艺术甚至不惜牺牲民族气节为日本人演出,这在当时的时局是不为人所理解的,梅兰芳也因此离开了他,他的思想太激进,一方面他感念京剧这门传统的艺术,另一方面他急于改革,所以为时代所不容;而十三燕执着于京剧的传统,不肯改革,也不为时代所容,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梅兰芳对于他们二者而言是一个理想化的合体,可是也受到那个时代各种呼声的质疑。

社会变迁和文化发展不只体现在意识形态上,也在文化心理上有所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的纲常礼教,中国古代所追求的是情感符合现实身心和社会群体的和谐协同,排斥偏离和破坏这一标准的任何存在方式。陈凯歌借助电影这一载体,将自己是群氓中的一份子的感慨表现于作品之中。人类在某一个时代所做出的选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是受到主流文化的群体性制约的。综上,作品呈现出来的症候其本质就是文化作为一种象征性的权利符号对人类的隐形制约所致。

2 变态人格背后隐含的文化自觉意识

陈凯歌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命运极具相似性,即变态人格背后都隐含着悲剧性命运:焦虑、绝望、虚无。陈凯歌讲述的故事叙事超越了具体的时空限制,而上升到人类抽象的悲剧性命运的普遍意义上,试图在一种较高层次上来认识人类的本体,正如他所说的“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就是艰难与困厄”,翠巧、老瞎子、蝶衣、菊仙、荆轲、忠良、程婴、叶蓝秋的死,小楼的迷惘、如意的痴傻等,焦虑、绝望、虚无贯穿于陈凯歌的所有人物形象中。纵观陈凯歌电影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创作者对生活的感觉是用心灵的探询来开掘和表现的,对于“心灵”的永恒关注是其电影的突出特点,他的这种创作无意识是对文化的整体反思,反映了一种文化自觉意识。

社会的理性、伦理政教的要求与个体身心情欲这两方面并不能经常真正统一融合在一起。特别是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社会规范、伦理要求、政教体制常常成为满足个体身心情欲的不愉快的限制和束缚,人格的异化和极端化倾向不与社会相和谐就注定着悲剧产生的必然。

简单来讲,人现存的人文世界是人从生物人变成社会人的场合。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依据费孝通先生差序格局的观点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社会具有一个很最重要的特点:以伦理秩序为核心的社会关系格局,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制度安排和权力运作,都是以这样的一种社会关系模式为基础。而在这里,之所以提出文化自觉意识,是因为陈凯歌的作品从表面来看,人物的命运大都以悲剧收场,即使是笑也是藏着悲凉的。但是陈凯歌真正目的并不是展示这种悲剧,他更看重的是挣扎与觉醒,所以在他的电影中,无形之中将人和社会文化的冲突呈现了出来,因为自我的这种私化和社会纲常秩序伦理对人束缚与制约甚至是伤害而使人们的人格扭曲,这种变态人格所导致的悲剧背后其实蕴含了导演对人生、命运以及与之密切关联的社会文化的深刻思考,透过这种文化自觉意识,可以更好地理解陈凯歌创作的无意识,反思导致变态人格的深层原因。

综上,围绕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和人物在行动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这就是具体的社会文化构成环境的主要因素和人物的主体活动集中表现在一些文化事物上的同构认同和相互适应,但是更多的时候,社会文化对人格是一种隐性制约,文化的中心地位使得变态人格的成因与发展均会受到它的束缚和制约。

参考文献:

[1] 弗洛伊德(奥).弗洛伊德文集[M].车文博,主编.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

[2] 陈凯歌:我的青春回忆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陈墨.陈凯歌电影论[M].北京:当代艺术出版社,1996:2.

[4] 卡伦·霍妮(美).神经症与人的成长[M].张承谟,贾海虹,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5] 李泽厚.美学三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0.

[6] 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7.

[7] 朱光潜.变态心理学派别[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论高校校园文化的缺失与建构 第7篇

一、我国高校存在严重的校园文化缺失现象

(一)在校园文化中对精神文化的定位不够明确

高校的人才培养以及生存发展都是离不开精神文化的。现在很多的大学校园中没有具有大学精神并且看上去比较大气的人文景观,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那些购进的先进的设备,使用效率也不高,制定的制度大都是比较硬性的规定,人性化程度不够,甚至有些学校制定的制度和法律存在一定的冲突,根本无法做到令行禁止。而造成这一系列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大学校园中精神文化的缺失。

(二)老师和管理人员的人文精神缺失

在人类的文明发展过程中,人文精神是非常重要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很多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取得的效果明显。但是,大学的管理人员和老师却很少对其进行研究,在进行人文精神培育的时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大学老师和管理人员在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由于学校对老师和管理者的人文培养不够,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很难真正的重视将人文精神的培养,所以学校才会出现人文缺失的现象,人文缺失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将来的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三)生态文化在传播和培育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生态文化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倡导符合人文道德观念的绿色生活方式,生态文化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大学是一个人观念养成的重要时期,对于一个人未来的生活和习惯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大学教育的时候,必须着重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文化意识。但是现在很多学校对生态文化重视程度不够,学生无法按照生态学原理解决大学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很多学校中根本就没有内容是进行生态文化方面的教育的。

(四)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比较大

校园文化是比较开放的,比较容易受到社会思潮的影响。当然社会思潮也有好的方面和不良方面之分。好的社会思潮能正确的反映出时代精神,对于大学生的认知发展是非常有利的;而那些不良的思潮则容易把一些不良的风气带到大学中,容易导致大学生浮躁、急功近利,不利于大学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五)导致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缺失现象的原因

1、政府部门没有根据大学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明确的评价指标体系。

2、用人单位在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考核的时候过度的重视其智力方面的因素。对于那些非智力因素要求比较模糊,这对于大学的教育开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毕竟学生上大学也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就业。这直接导致了大学教育对人文素质的重视程度不够。

3、大学对于教育社会功能过度的重视,直接导致了育人功能的弱化。大学在学校建设的时候特别注重基础设施和设备的建设以及各种制度的构建,这些硬性的指标和学校扩招甚至升格有着直接的联系。人文精神比较隐晦,很难进行评定,在进行教育评估的时候对其也不甚重视,这直接导致了大学也不重视精神文化方面的建设。

4、大学教育更侧重培养各个学科的人才,对知识技术的教学和操作比较重视,对于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重视不够,直接导致了二者的脱节,不利于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二、怎样进行校园文化构建

(一)必须提高学校领导对于大学精神的重视

大学精神对于一个大学的长远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学校的长远发展,学校领导对大学精神培育真正的重视起来。

1、大学的领导必须对学校的规划进行一定的完善,保证学校的规模和内涵共同发展,把学校的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有效的结合在一起。

2、注意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的质量对于大学的发展非常重要,老师必须知识过硬,人格高尚,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做到知行合,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大学领导想要做好校园的文化建设就必须做好人才的引进工作。

3、重视教育的育人作用。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努力将学生培养成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从而展现出大学的精神文化。

4、完善人文素质的评价体系,找到合适的学校定位,创建的校园文化必须符合学校的特色。

(二)充分发挥学院活动的作用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举行一些和专业课或者基础课相关的比赛;可以举办些辩论赛活跃学生的思想;举办一些知识竞赛,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需要举办一些文艺演出,陶冶学生的情操。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能够促进学风的养成还有利于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学校还应该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进行正确的引导,增加学生对于校外不良文化的抵抗力,陶冶情操的同时还有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三、结语

校园的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领导和老师必须长期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将其和学校的长远发展规划结合在一起,在构建的过程中还必须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作用,从长远出发,营造出一个和谐向上的校园环境,教育出更多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连建华.论校园文化的缺失与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5)

[2]伍娟,林志军.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18)

新媒体文化:人类文化的全新建构 第8篇

关键词:新媒体,文化,建构

新媒体文化作为基于信息技术引发的全球性文化现象,它带来了人类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巨大革命。 在这种新媒体文化的“裹胁”下,人类社会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也许,改革开放的中国正好契合了新媒体文化的特殊历史机遇, 以极其敏锐和十分积极的态度拥抱了新媒体文化。 新媒体文化是一种以技术发明为起点进而被形塑的文化;新媒体文化是一种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创新型文化。这种新型的文化在构成要素、基本特点、生产机制及传播方式等方面均不同于传统的媒体文化, 它是对人类文化的全新建构。

一、新媒体文化的构成要素

一种全新文化的出现, 最主要的是它的构成要素发生了重大变化,纵观媒介(媒体)与人类文明史,人类文明的巨大变革无疑与新的媒介(媒体)的出现有关,而这些新的媒介(媒体)均存在着构成要素的变化,如:文字的出现、印刷机的发明、电子在传播中的应用等,均构成传统媒介(媒体)文化的要素。

(一)技术

新媒体文化是基于数字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文化, 显而易见, 技术是新媒体文化中最重要的要素。 在新媒体世界,谁把握了数字世界图像传播的奥秘,谁就赢得了先机。 “windows”系统替代“DOS”系统证明的也是这个道理。 此后,新媒体软件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从拓展人类既有的欲望和需求开始的。从E-mail到各种社交软件, 其背后是人类交往的需求———从满足功利的目的到满足情感的渴望; 从Ebay到淘宝网,其背后是人类便捷购物的需求,进而,是人类消费和占有“物质”的欲求;从网络视频网站到各种手机视频APP, 其背后既是人们观看想象世界和理念的欲求, 也是人们好奇和消遣等娱乐欲求的体现。 从本质上看,所有的新媒体技术都可以还原成信息传播技术,这类技术有两方面的功能:第一,它们能改变或优化人们的交往结构和交往模式,进而形塑全新的共同体。 第二,所有的信息传播技术又是所谓的符号生产和消费技术,作为符号,它们既能表征一个真实的世界,又能建构一个虚拟的世界,既能帮助人们认知客观现实, 又能给他们真实世界所没有的虚拟体验。 换言之,新媒体技术一方面让人类的联系方式越来越多元、越来越丰富,另一方面给人们的视听带来越来越多的新鲜体验, 这种体验有两条路径,一条通向真实世界,即帮助人们理解客观真实世界的运作逻辑,满足人们“认知”的需求;另一条则是通往一个理念的、 想象的世界, 激发人们的梦想,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

(二)信息主体

文化的核心元素是相应性质的主体的出现,就新媒体文化来说, 就是相应的新媒体信息主体的出现。

在新媒体文化中,作为互联网节点的人,本身就是信息及意义的载体,无处不连接,时时在表达其数字化生存状态。 人一方面接受信息,享受信息给自己带来的诸多益处———知识增益、感情润泽、社交面变宽等,但另一方面,他自己也会反过来被信息的传播逻辑所重新塑造,这就是所谓的信息主体的出现。 在互联网诞生之前,人类社会出现过电视主体、广播主体、言情小说主体等一系列信息主体,而新媒体主体是人类社会最新出现的, 也是当下社会最具普遍意义的主体。 相对于电视主体等之前的信息主体,新媒体主体有如下特性:

第一,新媒体主体和自己面对的信息世界,它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一个“传播/接收”的关系,而是“主体施为/客体承受”的关系。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文化中主体的塑造遵循的机制是 “you are your doing”,是两个世界信息乃至能量彼此交换的中介在新媒体的界面上, 所有的信息所激发的主体反应都是“互动”,即有所作为(doing),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解”或“接受”。 如果说,新媒体世界是一个“询唤”(interpellation)结构,那么,相对于之前人类所有视觉文本所形塑的主体, 它询唤的主体是一种生机勃勃的主动性极强的主体, 新媒体的主体总是意欲向新媒体世界做出一些事情,与之互动,或者改变这个世界。 换言之,信息主体的主动性是新媒体世界对人类主体性改变的最大功绩。

第二,新媒体主体在处理信息的时候,其面对的是一个真实而非虚拟的世界, 这大大拓展了人类的生存空间,也拓展了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欲望。 自现代媒介技术诞生以来, 信息世界一直被认为是一个虚拟世界。 新媒体技术诞生之初,人们认为新媒体世界(刚开始的电脑世界,后来的互联网世界)也是一个超真实的世界,进而还是用“真/假”这样的逻辑去判断评估这个世界。 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化,这一世界越发体现出真实世界的逻辑。 这首先表现在无所不在的“互动性”方面。 其次,这还体现在新媒体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强大而坚实的物质基础, 最典型的就是网络购物: 网络购物不再仅是符号的交流和交换, 而是依托庞大的生产性产业以及顺畅的物流服务, 网络购物平台和实体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 同样,微信中的人际交流不再是与虚拟的符号的交流,而是与真实生活中的亲朋好友的互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受新媒体技术所赐,主体的身体、神经、情感、精神等全方位地得到了“延伸”。 这是人作为“主体”的一次本质的革命, 也是人类社会的一次千年未见之变局。

(三)文本

新媒体平台上所有产品、呈现、结构、行为等也都最终可被还原成文本,也就是可被解读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说, 新媒体文化归根结底还是一种信息文化。 与传统媒体的文体不同, 新媒体文化的载体———文本是数字化的,它可以被快速复制,不断丰富和完善,再生产再传播,是一个不断分享创造的过程。 从总体上来看,新媒体文化的文本可被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表征性文本。 所谓的新媒体的表征性文本是指在新媒体世界具有特定含义的信息或信息系统,它们是传统意义上的文本在新媒体世界的延续。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新媒体技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兼容性”特色,故而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文本都可以在新媒体技术的平台上被实现。

第二,行为性文本。 所谓行为性文本,是新媒体技术独有的一种文本形态。 即人们在新媒体平台上会制造或生产某一类型的文本, 但他们生产或使用这类文本的目的不是(或不仅是)读解文本背后的含义, 而是他们要用这些文本去和别的主体或社群互动, 这类文本存在的意义不在于其表征含义(或者说,其表征含义是稳定甚至恒定的),重要的是用户对它的使用行为。

第三,结构性文本。 所谓结构性文本,是指某一种新媒体行为得以施展和运作的新媒体的结构性空间。 网站、论坛、APP等是典型的新媒体文化的结构性文本, 它们是新媒体文化得以有效运作的基本平台和空间。 结构性文本决定某种新媒体文化的类型、功能, 以及用户使用相关新媒体技术的行为模式和习惯。 设计结构是新媒体文化的创业者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任务。 而几乎所有新媒体文化的革新都是结构性文本革新的开始。 新媒体文化最极端的革新是发明结构性的新媒体技术装置, 苹果产品就是典型的例子。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一台苹果手机当成一个结构性文本, 它拥有特定的系统操作性平台, 在这些平台上, 有一些特定的APP软件的组合,进而形成相应的软件系统。 这类文本最典型的是聊天软件中的各种表情符号, 他们是典型的行为性文本。

二、新媒体文化的基本特征

新媒体文化的最显著特点,是互动性。 传统媒体的传播关系中, 传统媒体与受众是僵化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很少有互动交流的环节。 而在新媒体中,信息的传播者与消费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在一个给定的传播交流中, 它不但一定程度上联系着更早的信息传播与交流, 而且也不是这个信息传播的终点,这个信息还将被复制、评论、再生产再创造,进入下一节的交流中。 这种互动性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信息生产者对于消费者的简单回馈, 而是强调一种变化, 强调信息多大程度上在传播过程中改变或者被改变。 这种新型的信息传播过程,也塑造了全新的传播关系,人在新媒体中不再作为沉默的大众,而是被赋予更多的主体性,集信息生产、传播、接受、再生产、再创造于一体。 新媒体互动的维度是从多方面展开的,如:信息技术推动传播反馈机制的形成、反应的速度和即时性加强、交互的程度加深等,这开启了人类全新的“对话时代”。 这种互动性意味着“意义”的互通互联,是文化的再生产与再传播。

新媒体文化的重要特点是去中心化。 第一,是文化生产的去中心化。 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构造了一种全新的传播关系, 传统的由点到面的传播模式被点对点、多点对多点等自由传播方式所替代,被称之为“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已经颠覆了刚兴起不久的所谓“大众传播时代”。 它使得信息表达的草根性和平民化成为普遍可能, 它消解了传统媒体在信息生产中的权力中心地位。 新媒体赋予了个体“自主性”,开创了个体传播的新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内容的提供者,人人皆有表达的权利,每个人都成为文化的创造者与推动者。 如果工业社会的核心要求是“效率”,要求整体系统的配合,它的媒体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内核都是宏大的、系统的、整体的,而人本身则被淹没于这种系统与整体之中。 以新媒体为标志的信息社会的核心要求就是“信息”,人生活的全部内容皆有可能成为信息, 每个人都参与信息的生产和传播,它的精神文化内核是生活的、个性的或者是碎片化的。 这种精神文化与宏大无关,它关注人类的日常生活,每个人在新媒体中都能找到“存在感”,即人因意义互联而存在。 第二, 是文化价值的去中心化。 由于文化生产中心的地位受到挑战,其所代表的价值中心地位同样受到挑战。 新媒体给沉默的大众提供了一个发声的平台,“人人都有麦克风, 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媒体负责人”,传播的主体纷呈,使得个体意识和感性表达得到张扬,“众声喧哗”的背后是多元价值的呈现。 第三,是文化疆界的去中心化。随着互联网技术及新媒体的发展, 人类的交往冲破国家地域的限制,促使人类更大规模的跨界交流,这就冲破了传统以国家为中心的文化疆界。 “网络空间”“网络主权” 等全新的概念, 不只是见诸理论探讨,而且正在逐渐成为全新的“现代国家意识”“国际法律规范”。

新媒体文化的本质特点,是创新性。 随着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新的媒体形式不断推陈出新,媒体与人连接更加紧密,人的主体性越来越得到充分彰显,新的互动方式及文化产品层出不穷。 因此,媒体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性”的文化。

文化生产主体的变化, 创造文化产品文化符号不再是掌控知识、 资本及政治资源的社会精英或媒体组织,而是网络大众。 新技术创造了人与人之间信息交往互动的可能性,互动性的背后是人的能动性,人人皆在网中, 人人皆参与文化的创造和分享。 并且,这种文化的创新还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时刻在线处处连接是人的基本生存状态, 各种碎片化的时间也被充分利用,用于阅读、听音乐、看视频、刷微博、刷微信,这也意味着文化消费和生产不断刷新。 从内容上看, 新媒体文化信息传播的载体不再是单一的文字,而是图像、声音等非语言符号的传播,在此过程中,这种文化载体不断被复制、创造、转发,不断处于创新之中。 新媒体文化内容创新,还表现在各种文化的不断交流、碰撞与融合,在此过程中,新的文化符号、价值观念、文化产品得以产生。 它加快了与世界文化的接轨,新的文化价值符号得以呈现,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念得以交流、碰撞和整合。 新媒体还激活了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以新的方式呈现,如互联网对于文化习俗的激活———“微信拜年”“网上祭祀”等。 新媒体文化,似乎正在不断绘制出属于自己的“文明地图”。

三、新媒体文化的生产机制

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 有着自己独特的生产机制。 这种新的生产机制,与新媒体的文化生产的环境,或者文化生产的体制也有很大关系。

新媒体文化的体制并非是由技术给定的, 而是特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产物。 比如,美国实施的是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那么,纯粹的商业体制必然成为新媒体文化技术机制的核心构成因素。 在这种制度下,资本的力量最为强大,任何技术的创意都必须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才可以获得社会认可,进而在民众中得到普及。

微软、谷歌、脸书等新媒体世界中的巨头们,其发迹轨迹有一点类似中国实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体制内涵中有“市场经济”的因素,因此在资本层面, 中国的新媒体文化运作机制和美国也是能够对接的。 比如百度公司的崛起和美国诸多新媒体巨头的崛起并无二致, 即都和美国华尔街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 百度总裁李彦宏先是获得了华尔街投资大家蒂姆的青睐,他在全球经济不景气,且互联网领域遭遇寒冬的2002 年为百度注资。 而百度发展起来之后,又来到华尔街上市,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资源。 但我国毕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和制度因素在新媒体文化建设中也一定会得到体现。

比如,各级政府官方微博、微信的开通,为民众的“网络问政”提供了崭新的通道。 “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等网站也是主流媒体,其发布的新闻、评论等信息也代表官方立场,这些网络机构及其相应的网络文本具有相应的权威性, 因此也担负着相应的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 这形成了我国社会独特的新媒体主流文化,或者叫主导性文化(dominant culture)。 当然,新媒体世界的日新月异,也不断会对主导性文化提出新的要求, 有的时候甚至敦促新媒体主流文化必须调整和变革。

比如,面对以“滴滴打车”为代表的网络打车软件, 相关政府部门的制度变革同时也就是新媒体文化变革的决定性机制。

综合以上新媒体文化要素分析, 我们不难归纳新媒体文化的生产运作机制, 即这种机制是新媒体文化构成诸要素互动运作的结果(见图1)。 任何新媒体文化的诞生之地都不是空中楼阁, 而是在一个既有的文明生态中,我们称之为“旧文明生态”。 在这个生态中, 技术发明和革新是新媒体文化建构的起点和发动引擎, 而一旦技术得到社会认可进而有普及的前景之后, 政治权力和资本权力就会来规训或干预技术的发展和使用,这二者构成了新媒体文化的约束机制,成为技术逻辑之外的、新媒体文化发展必须遵循的约束性力量。 然后,新媒体文化会蓬勃发展, 其发展的路径就是不断地生产各种文本,先是表征性文本和行为性文本,进而诸多文本构成结构性文本,此时,新媒体文化形成了自身的结构性因素,这些因素具有主体询唤功能,进而形塑相应的新媒体主体。 “主体性”是文化塑造的核心因素,这导致“新人”的出现,“新人”的出现是一种新的文明生态出现的标志,至此,新媒体文化进化成新媒体文明。

四、新媒体文化的传播方式

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基本上是以内容为中心导向,通过新闻、节目内容、广告来吸引受众并吸引商机, 因此大众媒体的首要任务是创造具有吸引力的内容来服务观众,一旦观众群建立,市场、品牌也随之建立。 而新媒体文化, 基本上是以交流平台为中心,通过不同的交流平台,让一群熟悉程度相对较低的使用者集结为网络的社群。 新媒体时代,消费者要求免费且个性化的内容而且也同样要求资讯取得便利性的管道, 所追求的是即时性和无所不在的资讯体验。 以微博、微信、手机APP等各种新媒体平台为代表的技术发展所建构的新的文化形态, 呈现出一种不同以往的传播范式。 具体来讲,就是新媒体文化的传播方式更加突出情感性、社交性、扁平化。

新媒体传播的显著特点是传播的个性化、 分众化和多元化。 新媒体文化基本上是以交流平台为中心,通过不同的交流平台,让一群熟悉程度相对较低的使用者集结为网络的社群, 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相互连接、彼此分享。 新媒体用户不用再关注信息的发布者是谁(因为他们自己每天都可以扮演信息生产者、发布者和接受者的角色),而是更注重成员间信息的分享与交流,因此具有更强的凝聚力。 另外,新媒体使用者在不断的群体交互过程中, 也营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虚拟交往的真实感。 在网络空间中每一位参与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性地参与交流,都能够发表观点并得到响应或批评,也就是说, 网络传播的传受双方对信息交流过程拥有平等的控制权。

信息传播的多向性也是新媒体文化传播的重要特点。 新媒体文化, 通常不遵循传统的线性传播方式,而是非线性的传播方式。 在网上大量的信息发布源传播着或真或假、代表各种立场的信息。 受众不再处于统一传播口径的某一种或某一系传媒的影响之下,他们可以听到来自多方面的声音,并根据自己的判断和利益来进行评判,甚至完全忽略。 受众所接受的关于某一新闻事件的报道, 无论是在事实还是在态度上都不再是前后连贯、首尾一致的线性状态;受众面临信息超量情况下的众说纷纭、意见不一。 受众也不再是统一的整体, 而是分散状态下各新闻发布者争夺的对象。 传播者自由度的提高,以及网络的非线性传播方式更可能强化网络受众的“个人主义”倾向。

另外,新媒体传播还具有保护机制,使得受众在文化传播中具有足够的安全感。 从新媒体方式的传播技术来看,在固定的文化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新媒体拥有不实名的特点, 所以能够从根本上破除传统人员身份的束缚, 在不暴露自身信息的情况下可以和陌生人进行沟通交流。 在隐私通常得到保护的情况下,受众更倾向于吐露自己最真实的内心想法,进行自我信息披露,从而有效率地进行互动交流,文化传播在质量上和效率上都会有所提升, 能够不断地增强文化传播者之间的凝聚力。

从传播效应来讲, 网络传播中文化信息量的内容形式会引发传播效应, 既有正比效应又有反比效应。 网络文化信息的传递内容与表达方式,越是符合受众所事先预想的,通常对受众的信息量就越小,传播效应与信息传播量成反比关系;反之,发布的网络文化信息给予受众富有奇特变化且意想不到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越多,受众接受的信息量就越大,文化信息传播的效应也就越大,此刻的传播效应与信息传播量就构成正比关系。 在网络文化信息传播中,原创性的文化信息创意往往是奇异新颖而引人入胜的,它凭借自身独特的吸引力和最有差异性的冲击力来激发受众的兴趣,往往能产生比较好的传播效应。

五、结语

新媒体文化正以迅不可挡之势袭向人类的日常生活,它是关于人类个体“生活”的文化,它反映人类个体的生存状态,远离宏大与超验,使文化回归于人本身,使个体价值得以体现,人人皆在网中,人人都是织网者;人人皆是媒体,人人都是文化的创造者。即,新媒体使每个人的存在意义化,“我”就是存在,存在就有意义, 符号不断被创造、 新的话语不断流行,新的文化产品不断涌现。 可以说,新媒体文化正不可逆转地改变着人类文化的发展方向, 建构着一种新型的文化。 当然, 面对人类一种崭新文化的建构,也必须呈现一个完善的过程,也必然会存在某些误区。 诸如,这种新媒体文化能够安顿好人类的精神世界吗? 它会不会使人类陷入亲手所织的网中并为之所困? 人们对技术的过度依赖会不会使这种新媒体文化缺乏“韧性”、缺乏“纵深”? 如果是,我们如何来加以弥补、加以重构? 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深入地思考、好好地去探究。

参考文献

[1]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2.

[2]胡泳.众声喧哗[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3.

[3]熊澄宇,金兼斌.新媒体研究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19.

[4]N·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53.

[5]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62.

[6]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87.

多校区大学的文化建构 第9篇

一、多校区大学:不同亚文化群体的组合

多校区大学是指具有一个独立法人地位, 但拥有多个地理位置不相连校区的高等学校。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家根据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 陆续调整合并了部分高校;各地高校为增强自身竞争实力, 积极拓展办学空间, 扩大招生数量, 开辟更大规模的新校区。这一系列举措, 导致了一校多区模式的出现。从多校区的形成过程和方式看, 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是合并型一校多区;二是扩建型一校多区。

1. 合并型一校多区。

合并型一校多区大学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而出现的。按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层次划分, 主要有强强合并、弱弱合并、强弱合并等三种类型。“强强合并”的高校是指合并前的高校实力较为雄厚, 合并后学科门类更加综合, 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强弱合并”比较常见, 一般是办学实力较弱、办学层次相对较低的高校整体并入办学实力较强、办学层次较高的高校。合并后, 一般以实力较强的院校为主体, 实力较弱的院校作为分校区。“弱弱合并”一般是办学实力较弱、办学层次不高的大学之间的优化整合, 这种合并还同时伴随着大学的升格, 很多高校就是通过这种合并方式实现了中专到大专、大专到本科的跨越式发展。

2. 扩建型一校多区。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 许多单一校区高校的办学空间和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办学的需要, 向外扩张建立新校区成为必然的选择, 这就形成了不少扩建型的一校多区大学。

扩建型多校区虽然都是一校多区, 但功能分布情况并不相同。有的是以年级为单位分布, 低年级学生在一个校区, 高年级学生在另一个校区;有的以院系、学科为单位分布, 大多是一个校区以文科为主, 另一个校区以理科为主;有的是以办学层次为单位分布, 一个校区以本科教育为主, 另一个校区以研究生教育为主。还有一些高校是综合型分布, 情况各异。

总体而言, 我国高校的合并是以行政运作的方式进行的, 合并后的高校在行政管理等方面虽然很快实现了统一运行, 但却没有很好地实现文化的整合, 出现了“貌合神离”的奇特文化现象。高校文化是历史积淀的产物, 合并前的院校自身特有的文化传统与合并后多校区的文化融合、创生面临的挑战, 出现一定的文化隔阂甚至排异现象。而扩建型多校区大学则由于新老校区相距较远, 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存在着诸多的不便, 大学文化存在着一定的断裂问题。

二、排异与断裂:文化磨合中的必然现象

“大学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 一所大学的文化是在其独特的办学历史过程中积淀形成的, 其核心是体现大学师生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大学是专业教育机构, 大学文化的形成, 既与院校的层次有关, 也与院校的人才培养类型和职业价值追求有关, 大学文化总是体现着所服务行业的文化特点。从人才培养类型上看, 我国大学一般可以分为学术型、应用型和职业技术型三种类型[1]。高校类型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大学文化的不同, 进而导致不同类型院校合并后大学文化的排异, 而校区的增加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文化冲突的可能。新建校区的大学文化由于缺少历史的传承和积淀, 也极易出现文化的断裂现象。

1. 合并型多校区大学文化建设中的排异。

首先, 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和学生文化的不同。前文已述, 不同类型的高校合并, 如学术性、应用性、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有很大的不同, 学术型高校研究高深学问, 培养学术研究人才。其人才培养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 强调让学生掌握坚实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型高校主要以学习各行各业的高科技专门知识为主, 注重将高新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包括管理能力、服务能力) , 培养不同层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强调将基础理论的学习与应用紧密结合起来, 让学生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又具有面向特定行业的实践能力。职业技术型高校主要以学习各行各业职业技能为主, 培养不同层次的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学生只要掌握够用的理论即可, 但要有“一技之长”。因此, 不同的人才培养类型的高校合并必然会导致学生文化的不同, 合并后的大学由于办学定位的差异, 容易形成大学内部之间的文化冲突。

其次, 教师文化的差异。有研究表明, 与其他类型的院校相比, 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文化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1) 充分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责任相伴; (2) 以学术为重的严格而开放的聘任制度与终身教授制相辅; (3) 教学与研究并重; (4) 学科导向与世界主义并存; (5) 教授参与院校管理, 等等[2]。特别是在学术研究方面, 研究型教师有权决定自己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而不受政治因素、经济因素以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相对而言, 技能型院校则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 即要求教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这种教师文化的差异也会对多校区大学的文化建设带来一定的难度。

再次, 管理文化的差异。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 其管理结构一般是校—院—系三层, 管理的重心一般位于基层, 即院系一层。院系享有较多的管理自主权, 教师参与学校管理事务的自由度也相对较大。从权力的类型来看, 研究型大学教师享有较多的学术权力, 行政权力的行使较多受到学术权力的制约。技能型院校的管理结构一般是院—系两层, 管理的重心一般处于院校一级, 系一级的管理权限以及教师参与院校管理事务的自由度相对较小。行政权力在学校管理中多处于主导地位, 学术权力所起的作用较小。可见, 不同类型院校在管理理念、管理机制以及权力的行使方式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 这种管理文化的不同及由此导致的管理文化的冲突, 是合并型院校文化的整合和建设面临的难题之一。

2. 新建型多校区大学文化建设的断裂。

大学文化体现在大学校园的方方面面, 它浸透、滋养着校园的莘莘学子, 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但是, 新建校区大多距离原校区较远, 缺乏相应的文化氛围。如前所述, 若是高低年级分别居住在不同的校区, 这种大学文化的传承便很难进行。即便是以科类安置学生, 也会打破原有大学文化的平衡, 改变甚至弱化原有优良的大学文化传统, 使多个校区的文化出现断裂。

三、整合与生成:多校区大学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1. 明确办学理念:

多校区大学文化建设之基。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办学者对大学发展的理性思考, 它体现了大学的发展定位, 决定着大学人才培养的类型, 也决定着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 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大学并校后首先面对的就是办学理想的重新确定, 对任何一所大学来说, 要其放弃、改变经历史积淀而形成的传统办学思想是十分困难的, 更何况这种精神层面的价值追求的改变又直接决定着物质层面的办学目标、办学模式、办学特色的改变”[3]。因此, 不论是合并型多校区大学还是新建型多校区大学, 在自身规模扩大的同时都要重新思考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明确办学理念。首先, 多校区大学要重新审视自身发展的历史, 找准自己的优势和办学特色。其次, 要明确自身在全国及所在区域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 把握大学在规模扩大的同时面临的新问题以及可能的发展突破点。再次, 在对历史优势、办学特色以及面临问题等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找准大学的发展定位, 明确办学理念, 为大学的发展指明方向, 为大学文化建设奠定基础。

2. 凝练大学精神:

多校区大学文化建设之纲。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 是由校园的学风、教风和校风体现出来的师生共享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文化传统、校园舆论和师生认同意识。它是学校长期办学中的历史积淀, 是一代代人的心血结晶, 对激励全校师生弘扬传统, 增强荣誉感、责任感, 继续奋发向上, 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魂”, 对大学人有着巨大的凝聚功能, 对大学文化建设具有纲领性的作用。大学精神的凝练既要基于大学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实力, 也要充分体现大学当前的定位和办学理念。多校区大学要在明确办学理念的基础上对大学精神进行重塑, 重新凝练大学的精神追求。重新凝练的大学精神要充分体现大学的历史和特色, 突出大学的办学理念, 为全体大学人指明奋斗的方向, 发挥大学精神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纲领性作用。

3. 促进文化交流:多校区大学文化建设之途。

一是发挥教师在大学文化传承融合中的作用。教师和学生是体现大学文化的主体。对于合并型多校区大学而言, 由于院校类型的不同, 教师素质和风格会有差异, 教师文化呈现出多样性, 要通过教师间的交流来促进教师群体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和学习, 进而消除群体文化差异。同时, 教师在治学和为师上对学生具有重要影响, 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态度和期望, 能够更强烈地影响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动机及人格品质。所以, 应发挥教师在大学文化传承中的独特优势, 鼓励教师经常到学生中去, 特别是要经常到新建校区的学生中去, 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大学精神内化到学生的精神之中, 将大学文化传承下去。

二是增进各校区人员往来交流。学校应尽量安排一些跨校区的文化交流活动, 如文艺汇演、体育比赛、学术交流、社团活动等, 增加各校区师生间面对面互动机会, 体验其他校区的文化氛围。

三是建立学生社团跨校区活动机制。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阵地和载体, 也是学生在互动中感受、体验大学文化的场所。多校区大学学生社团全校性活动虽然受到制约, 但学校要引导学生社团在全校范围吸收成员、开展活动, 并在信息沟通、交通、场地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 发挥学生社团在大学文化融合方面的价值功能。

四是创新管理文化:多校区大学文化建设之保障。多校区大学要重塑管理文化, 就要对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整合, 建立一整套与多校区大学管理相适应的规章制度, 在校—院—系三级重新分配权力, 注重根据大学的职能定位协调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之间的关系。要建立新的多校区大学管理的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党委系统、行政系统和群团系统在管理文化建设中的不同作用, 积极引入新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 为大学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条件和环境。

(吴良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一所大学的文化是在其独特的办学历史过程中积淀形成的, 其核心是大学师生所具有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多校区大学是不同亚文化群体的组合, 其新的大学文化的生成才是多校区大学内在融合和统一的根本标志。要通过明确办学理念、凝练办学精神、促进文化交流、创新管理文化等方式促进多校区大学文化的建设和生成。

关键词:多校区大学,大学文化,高等教育

参考文献

[1]潘懋元, 王琪.从高等教育分类看我国特色型大学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05) .

[2]郄海霞.世界一流大学教师文化特征分析[J].江苏高考, 2006 (02) .

生态文化视域下的乡村学校文化建构 第10篇

一、生态文化与学校文化

1.生态文化及核心价值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伯罗和克拉克洪对文化做了系统而全面的定义:文化是由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模式构成;这种行为模式通过象征符号而获得和传递;文化代表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它们在人造器物中的体现;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传统(即历史获得的和选择的)观念,尤其是他们所蕴含的价值;文化一方面可以看做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活动的决定因素。这种人类学视角下的文化观,已将人生活的总体纳入人类文化的范畴,并将文化进一步发展到动态的理解中。由此,人类的文化外显的表现形式是物质的、制度的;内隐的表现形式则是精神的,正如钱穆先生所强调的,文化的核心要义是 “精神共业和心性修养”,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

人类的发展历史是在不断了解自然、社会的发展规律基础上的文化演变史,文化的演变展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不断调节与适应;反过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不同形式展示了人对自然、人对社会的认知结果,只有物质的文化、精神的文化与制度的文化处于平衡、和谐的发展态势下,人类的文化发展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之路。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发展的发展论和哲学观,是在社会转型时期人类对工业化造就的技术理性下的唯工具、技术观的发展观的一种反思与人类文化救赎。 生态文化就是指人们对文化现状及其发展走向所持的一种态度或价值向往,又可以说是一种体系、一种具有生态价值与意义的文化体系。[1]人类文化在时代的变革下遵循了其内在的发展逻辑与自我建构,但其多维度的表现方式往往使人过分注重其外在的物质文化建设,而忽视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的反思与建构。工业社会带给了人类充足的物质享受、信息化社会使人们在海量的信息洪流中能足不出户便可知千里之外的事件与动态,也可凭借网络的便利畅所欲言,但在物质极度丰富、信息极度发达的当代社会,人对物质的无节制的追求、网络及媒体宣扬的失衡的价值观使人类的意识形态以及价值关照产生变异,在这种畸形的发展观引领下,人类逐渐失去了对自身精神家园的关照与培育,最终会导致群体精神信仰的缺失。就一个社会而言,物质生活的富裕与精神文化的建设是保持社会健康、平衡发展的基础,二者缺一不可,生态文化建设便承担了社会特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

生态文化的核心价值强调和谐性、共生性与生命性。按照文化的发展机理,文化内部各部分的变迁并非是同步的,文化中的物质部分与制度部分先于精神部分。虽然在变革的次序上有非同步现象,但如果将文化视为一个生态系统来讲,系统的正常发展还是遵循了“平衡—失衡—新的平衡”的发展模式。 因此,时代的变革会促使人类文化生态系统处于不断流变与整合状态,这种流变与整合状态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动力。也就是说,当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内部处于暂时的失衡状态时, 必须有精神文化发展作为支撑,使蕴含生命意涵的精神文化成为文化发展的最终归宿。由此,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在相互的冲突、协调、适应的过程中最终形成平衡的生态关系模式,达到彼此的和谐共生。

2.学校文化的生态属性

学校文化是师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建构起来的具有稳定性的、独立品质的一种文化传统,这种独立品质既体现了学校师生在精神层面的基本价值取向,也预示学校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它以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堂文化等方式映射出学校独特的教育与管理理念、学校主体间的关系模式与价值追求;它以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基础,以师生生命发展为动力,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学校文化生态;它是由教育范式、教育理想、学校文化精神、组织规范、活动形态和物质支持系统组成的相互关联的具有层次性、整体性、结构性的网状文化生态系统,发挥着整体周流、互动共生、有机关联的文化生态功能。[2]和自然生态一样,学校文化生态也强调平衡,但这种平衡是一种整体的、发展的、开放的、动态的平衡。作为社会文化生态的组成部分,学校文化与周围的文化环境之间在不断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它对周围社会文化环境有极其敏感的感知力,也以特有的标准对周围文化环境进行筛选与适应;作为自为的文化系统, 学校文化内部的各个文化要素也处于不断地生成、发展与变化之中,通过各文化要素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支撑,使学校文化在“平衡—失衡—新的平衡”的动态平衡结构中获得活力。

二、基于生态文化视域下的乡村学校文化检视与反思

1.传统乡村文化生态价值伦理失落

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指出:文化各部分并非是同数率的变迁,有些部分的变迁较别的部分快,一般来说,文化中的物质部分首先变迁,其次是文化精神部分,最后是文化中的风俗、习惯。这种文化各部分变迁速度不一致的现象叫做“文化滞后”或者“文化堕距”[3],文化滞后的后果最突出的体现是人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逐与依赖、人的精神的空虚和人情的淡漠、文化生态价值(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文化体验与感受)和理想信念的缺乏。当乡村开始城镇化、社区化后,人们在经济生活逐步得到改善的同时,人与人间的关系由传统农村的家园认同、融洽的熟人关系渐渐走向半熟人关系,克己复礼、节用爱物的价值规范和道德修养逐渐被人们遗忘。传统道德规范的失守使人们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也变得相当混乱,难以捉摸。“利益驱动成为乡村社会的最主要行为方式,几乎颠覆了传统的文化价值,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在慢慢解体。”[4]乡村文化生态价值伦理在城市化的洪流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乡村文化在坚守与失守间徘徊:一方面,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大批向往回归自然的城市人,朴实的民风使久居城市的人希冀在这里找到暂时的精神慰藉,乡村文化对他们来讲是人类心灵深处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想化的描述,乡村文化以其特有的气质吸引着随着城市人的候鸟式的迁徙;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在接触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城市文化的外在形式极大地吸引了乡村文化,乡村文化不再安守现状、蠢蠢欲动,企图模仿城市文化,但却在模仿中消解了自身文化因子中最质朴的、带有浓厚乡情色彩的一面。

2.学校文化定位缺乏对教育价值的多重理解

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学校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方面有不可推卸的历史担当。学校文化的定位受制于社会文化系统的导向与校内教师对教育价值的解读,它或以物的形式或以制度建构的方式或以独特的主体间交流方式映衬人们对教育价值的解读。乡村学校是乡村文化的展示板,它在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突与认同中建构自身独特的文化景观。然而,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乡村学校在教育价值取向方面却陷入了“离农”和“为农”的两难境地。在乡村教育是为城市发展服务还是为农村发展服务的问题上,出现两极化、非此即彼的对立状态。“离农”的价值取向将乡村学校视为农家子弟进入 “城市”的跳板,以城市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模式为样板,一味模仿与复制城市学校的外在文化表现方式, 对自身学校文化失去文化自信,忽视乡村学校自身蕴含的极为浓厚的人文价值,最终造就了一批对生于此、长于此的乡村文化怀有漠视与自卑心理的“文化边缘人”;“为农”的价值取向强调乡村学校教育应立足于乡村经济建设,乡村学校要适应乡村文化环境,对文化资源的流动持保守的态度,固守田园的状态导致乡村学校沦为扫盲机构,学校的育人功能窄化为简单的识字与算术教育,无法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给予学生最基本的人类文化关照与发展意识养成。

3.学校文化资本重“资本形”的建构,缺乏对文化资本内在价值的挖掘

学校文化资本可以定义为教师、学生和校长等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可以产生价值的价值,其资本意蕴表现为文化增值、价值内化和专业提升。[5]根据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学校文化资本是一种资本形式,可以实现价值增值。文化资本是乡村学校发展的文化支点,文化资本以物质文化为依托,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精神文化为载体,借助课程设置和文化活动凸显学校文化的整体价值取向,体现学校文化主体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实现学校文化的辐射功能,促成师生的共同成长。资本不是物,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6],主要特征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文化资本是以客观化形式产生的隐性利润,作用于改造自然的人并带来价值[7],因此,以不同形式展现的学校文化资本追求的是将学校的育人功能最大化,乡村学校在文化资本价值的挖掘过程中依然传承了以“知识获得”为基本价值追求的理念,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尤其注重文化“资本形”的建构———校舍的整修、现代媒体的引入、校长与教师参与各种培训等。外在的文化载体似乎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实然,这些文化资本的“形”并没有在实质上突破文化资本的内在价值的实现,他们只是被动迎合外界文化变迁的产物。校舍与现代媒体、图书馆的配置是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但使用效率低下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在金字塔式的管理方式下,校长只是制度的常规管理者,不是学校文化变革的领导者。在文化活动开发和实施中,教师在“知识就是权力”的暴力价值观影响下,一味迎合“模范学校”的教学模式,复制他人的经验,丧失了对自身文化环境的自觉意识,教师自身文化资本逐渐被玷污和弱化。

三、生态文化视域下的乡村学校文化建构

1.理性整合开发乡村文化,树立文化自觉意识

乡村文化是乡村学校文化发展的根基,乡村学校的文化定位与建设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地域范围,每一个乡村都有自己的乡村符号,每一所学校周围都蕴含着丰富的、独一无二的育人资源。尽管乡村文化在城乡一体化的大潮冲击下,文化因子中带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文化情感日益消磨,朴实的民风习俗受到代表现代潮流的城市文化的侵蚀,但学校作为乡村文化整合和建构的阵地,应该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乡村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对生于此、长于此的乡村文化,学校文化不能完全摆脱它、不能漠视它,应该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对乡村文化进行理性的整合与开发,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优势,以乡土文化为依托、以校本课程开发为契机,将乡村文化引入课堂、引入校园,引导青少年了解乡村文化中质朴的、有浓厚人文色彩的文化因子,坚守乡村文化中积极的文化精神。能理性地对涌入乡村的代表现代化潮流的城市文化进行选择,摒弃对城市文化的“形”的模仿,汲取城市文化中的积极因子,培植青少年对乡土文化的自觉意识,树立文化自信与发展意识。

2.准确定位乡村学校文化目标,培养合格公民

乡村学校的教育内容城市化的现象已成常态,这种远离乡村文化的教育影响对有机会升入大学接受教育的学生来讲是一种可资利用的资源,但又将许多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升学的学生培养成了“文化边缘人”。他们远离乡土文化,失去了对乡村文化的认同与亲切感,在城市文化的导向下,他们只感受到现代城市文化的外在的表现方式———物质文化的形,他们向往现代城市的物质享受,但无法体会现代城市的精神文化实质,他们因各种原因无法融入城市生活,回归乡土又不甘于现状,无望地徘徊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甚至因为无法融入城市而采取极端手段获取暂时利益,对自身发展造成不可弥补的错误。乡村学校具有基础性的特点,与城市学校一样,乡村学校首先培养的是社会公民,它的教育使命在于让青少年儿童在学校里习得作为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这种公民素养的形成需要学校教育通过浓厚的文化氛围去引导,引导他们了解自己所处的环境。一个人,如果对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没有一种眷恋与热爱,何谈对社会的贡献,何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乡村学校的教育就是要引导青少年以乡村文化为根基,让青少年未来能独立地生存下去,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实现自己的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并能终生学习。[8]

3.深度挖掘学校文化资本的内在价值,建构健康的文化生态

校园文化的建构 第11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模式主体

0引言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称结构主义,其最早由瑞士的皮亚杰(J.Pia get)提出,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许多科学家都对此进行大量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新的知识和观点,这些研究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并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由教师根据教学主题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提出的任务,教师从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方面给予引导性讲解,然后由学生自主完成。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打破传统模式在教学中的弊端,同时也不能抛弃传统教学模式育人的根本理念。我们在这个模式的建构中,给学生建构新知识的思想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选择子任务,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探索完成任务的方案,教师会引导,会提供帮助,但不左右学生的思想。当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基本知识的掌握,比方说教师对某些知识点也要统一讲解,任务的设定要结合知识点展开,保证统一要求的知识的掌握。下面从几个方面来介绍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建立。

1目标分解

教学目标是强调教学活动对学生产生具体的行为改变。即学生在教学后能学会什么,其行为表现或改变必须是可观察可测量的,可作为目标是否达成的衡量标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是结合高职学生的职业特点以及该课程特点,在教学内容掌握上侧重于应用,在思维能力上侧重于延伸。同时根据学生经验、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知识建构能力的不同,目标的设计具有发展性,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的拓展性,以取得的进步以及进步的大小上来定位目标是否达成。

2学习对象分析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作为教学者要了解其教学对象,从心理、现有知识水平等方面对学生有个整体的了解。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任务设计前,先了解每个学生对计算机基础掌握情况,学习经验以及学习态度。可以通过测试、问卷调查以及谈话的形式从侧面正面了解学生的特点。高职学生一般知识基础不扎实,学习态度不明确,学习方法有误区,所以在后面的教学设计中要密切根据学生的特点展开教学。

3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即教学设计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而设计的解决教与学问题的一套系统化程序。教学设计有以下主要特征。①教学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系统化。②教学目的建立在对系统环境的分析上。③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行为术语来描述。④对学生的了解是系统成功的重要因素。⑤重点是教学策略的计划和媒体的选择。⑥评价是设计过程的一部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主要是围绕任务展开的教学,在任务实施中完成知识的建构,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创设教学的情景、合理选择教学任务、采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在愉快的任务探索中完成教学,达成教学目标。

3.1学习任务任务设计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性,任务设计要具有兼顾性,并有一定的过渡性、阶梯性、递进性,即要学生吃饱还要吃好。可大可小的主题,当是首选。我们可以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任务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将任务分为基本任务和扩展任务两块:基本任务立足于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难度较小,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每位学生必须要完成的;扩展任务在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拓宽加深。难度较大,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满足他们的发展。同时,可以制作相应的学习指导文档帮助学习压力大的同学,一方面减轻教师的压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2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求教学方式朝如下两方面发展:①交互的:教学应能充分激发学习者的主动参与的兴趣,要求教师或技术内容与学习者需求相匹配,并且为学习者提供、创设互动的学习机会。②生成的:教学要创设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深度的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重视意义的建构;提供有意义的活动/经验,以激励学习者以有意义的方式去建构和探究知识。生成性的教学同时鼓励学习者主动地解决问题、从事有意义的探究、积极地反思,以及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下建构和实施有效的学习策略。在这两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采用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为主,传统教学讲授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在理论教学上,我们采用讲授法:在实践教学上,我们可以采用学生个人完成任务与分组完成任务相结合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讨论,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更好的拓展思维,完成知识的建构。

4评价

评价的作用一般包括诊断、激励、调节与控制。学生可以利用考试练习系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检测和评价。教师也可以通过练习系统和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一个全面的评价,而且也是对学生学习中尚存问题的揭示,为以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教学依据;通过对学生电子作品的评价,还能激起学生的成就感、责任意识、合作意识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与学习。对于作品的评价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4.1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在评价小组作品时不但要有对作品的总体评价,而且还要对每个成员在其中所做的努力进行分析、评价,并给予肯定。结合活动分组阶段各小组合作情况,还要总结、分析各小组的不足并提出建议或批评,以引导和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更好地合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通过对小组的评价,增强小组的凝集力,使小组成员团结合作,互相帮助。

4.2评价的形式采取自评和他评相结合,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多样化的评价形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所学知识、技能的迁移。不同小组、不同成员的创意和实现方法会呈现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引导学生对这些作品的欣赏、比较和分析,并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善于对作品进行评价,还要善于对学生的评价进行评价,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使学生学习的迁移。

艺术中专的文化课建构 第12篇

艺术中专学生的个性特征

艺术中专的学生与其他院校学习艺术的学生有共同特点,如自信、独立、冒险、热情、大胆、好奇、好动、幽默、精力充沛、有非凡的创造力、富于想象、反应能力高于一般人、易于被复杂和神奇的事物所吸引。但同时他们也具有另外一些传统教育方式所不接受的特质,包括与创造力同时共存的不顺从性和不因循守旧的顽固性,不遵从传统规范,有些时候很难与人融洽相处;偏爱复杂的任务,漠视无秩序的状态;与家长和教师对抗、不合作、不认同,对公认规范藐视和不在乎,不愿深究细节以及对规律和权威怀疑等。但恰恰是这些不因循守旧、不盲从的特质使得艺术界日益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也许,并不是他们选择了艺术,而是他们本身就具有艺术天赋。

艺术中专学生的成长经历

现在的父母非常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一些儿童很早就走进了艺术殿堂:穿上舞鞋;拿起画板;弹起乐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真正进入艺术领域的孩子,除了极少数是因自身对艺术酷爱与追求,大多是父母的安排。

进入艺术中专的学生,由于家庭、自身或其他外界原因,耽误了文化课的学习,已经无法适应普通中学的教学进度。有很大一部分想通过其艺术特长考大学,因为艺术类学生高考时的入取分数线远远低于普通中学。他们的文化课基础普遍薄弱。如何加强学生文化基础,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和调整好知识结构,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成为当前艺术中专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艺术中专的学生大都在校住宿,接受学校的统一管理。这样虽然可以锻炼独立性与自主性,但是,处于心理断乳期的他们,年龄小,自制力差,远离父母管教,对文化课的学习十分散漫。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中专该怎样构建文化课呢?

艺术中专文化课建构的设想

(一)建构主义的涵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阐释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本文所涉及的构建主义不是作为认识论和哲学概念的建构主义,而是教育体系的建构主义。教育体系的建构主义是当代西方教育心理学的一支重要流派,其源头可以追溯至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理论。他通过研究得出结论,知识的增长源于学习者的个体建构。个人建构主义对世界的理解是一个积极的、智力参与的过程。但柯尔伯格、奥苏贝尔和维果斯基等人通过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在学习者认知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活动和社会交往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中的作用更为重要,这样,个人建构主义就发展成社会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指出,在教育的各环节(学生、教师、任务和环境)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是核心部分,而非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而教师则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起辅助作用,是学生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的一个环境因素。教学不仅仅是师生之间一维的关系,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即在交互协作中激活学生知识体系的旧图式,促使学生建构更加准确、全面的知识结构。

建构主义提倡情境性教学。所谓情境性教学,是把学生看作日常生活中的人,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环境中进行教学,这样既可解决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又可很好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经验相联系,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育领域中的建构主义体系要求教师创造良好的情境,鼓励身在其中的学生思考和探索。否则,教学将永远屈从于行为主义方法。

建构主义视野中的学生观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而不是静止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特的个体,是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

(二)艺术中专旧的文化课教学模式

无论是普通学校的学生还是艺术中专学校的学生,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都存在着相通的地方。在现代应试教育的高压下,学校、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提高升学率。无论是普通学校、还是艺术类中专,都将高分、高升学率作为教学目的。

与普通学校不同,艺术类学校所开设的课程是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改革之前,学校只在低年级开设数学课,且不深入讲解。对于物理、化学、动物、植物等课程几乎不开设。这样就会造成学生知识体系失衡。

艺术中专学生要在四到八年内完成可能包括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进而考大学。学生每天的学习时间是文化课与艺术专业课各半天。时间紧迫,一学期可能学两本,甚至三本教材。通过这样的突击,即使通过了考试,也会贻误学生的发展。

艺术中专学生的文化基础本来就相当薄弱,而在教学中,文化课教师的教学往往又过于抽象,脱离学生生活的环境,抽象化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不容易回忆和提取出来加以应用,会使学生觉得学到的知识无可用之处。即使有的文化课教师使用了情境教学,但情境过于陈旧,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觉得学习枯燥无味,进而厌学、怕学。例如,有些艺术中专所用的教材竟然是多年以前出版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差异太大,学生很难接受。还有,一些文化课教师在教学中确实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但是他们所联系的实际生活是自己的生活,或者是教师所熟悉的人的生活,总之很少联系这个特殊群体———艺术中专学生的生活,这让学生难以理解。

(三)艺术中专文化课的建构策略

针对艺术中专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教学中,每个文化课教师都应该根据不同学科的教学特点和不同篇章的主题特点、主次的不同,有节有略,有重点地进行教学。围绕每一个学习主题,或与当前的学习主题密切相关、有趣、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按照学生当前的基础,搭建一个便于学生智力提升的平台,然后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中,让学生独立探索,运用已掌握的知识情境来自主学习、交流,以及进行小组协商、讨论。在教学中,教师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认知技能,使学生对某事物的本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得到深刻的理解。

对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展开学习,从而使学生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并将之广泛而灵活地应用到具体情境中去。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不仅在知识讲解上要区别对待,在课后辅导与作业布置上也应该有选择地安排。

杜威认为,教育应该考虑学生的兴趣。由于基础差,艺术中专学生普遍对文化课没兴趣。这就需要强调建构主义的一个指导原则:提出相关问题。教师需要向学生指出那些他们不感兴趣的主题的重要性及其相关性。文化课教师应该提出一个好问题:要求学生提出可测试的假设(最好是学生自己能测试的假设);该问题足够复杂,使学生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该问题的解决要得益于(而不是受阻于)集体的努力。针对学生的假设设计课程结构,使学生产生好奇,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其中文化课教师主要起的仍是媒介作用。

围绕主题概念设计课程适用于所有年级的所有学科。对于文化课基础差的中专学生要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必须寻求意义,必须让学生乐于思考并提出问题。设计课程时,可以围绕问题的概念群组织知识。问题和概念只有全部被展示而不是单独孤立地被提出时,才有可能让本来没兴趣且底子又薄的艺术中专学生投入文化课的学习。

随着建构主义教学的推进,艺术中专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逐渐增强,兴趣也浓厚了,最后达到不需教师的监督,进行独立自主学习。当然,这时候,教师是不能放手不管的,虽然学生的主体地位已被充分地体现出来,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组织者、指导者的身份要保持。这样,就实现了教学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的转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均是处于积极状态的主动探索、主动建构、主动思考的认知主体。

在艺术中专文化课建构的过程中,所有的文化课教师也都可以成长为建构主义教师。在认识到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处于发展状态的艺术中专学生是不成熟的,包括生理与个性特征两方面,都需要教师指导。教师要能够容忍和接纳学生的错误。这些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文化课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所犯的错误来设计和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平台。

在教学中,由于各自的生活经验不同,文化课教师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解释也不会完全相同,这是教学过程中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见解,要认识到每个学生的个人经验和原有认知结构是不同的,每个学生的解释都可能是独特的、合理的。教师还应该意识到艺术中专学生与普通中学的学生区别很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文化课教师潜意识里往往认为艺术中专学生文化课基础差,强调教师的权威,强调答案的标准化,以一个模式一统课堂,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是独特的人,要反对教师的权威,容纳学生的见解,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当建构主义应用到艺术领域后,文化课教师就需转变成建构主义教师,应该强调培养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尊重学生的人格,切实转变教学观念。

建构主义强调情境教学。当文化课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既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实现,又要根据艺术中专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可以将文化课教学与艺术中专学生的专业课结合起来,创设一个学生乐于接受的情境进行本学科课程的教学。事实上,艺术中专学生的智商和情商都是很高的,如果他们喜欢并接受,他们会学得很好。

小结

建构主义理论正在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并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原有的教育教学方式、师生角色都要发生很大的改变,这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教师需要恰当地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我们呼吁,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都需要合理的知识建构,家长、学校不应片面地、盲目地追求快速的“成才”方法。艺术中专的学生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他们更需要构建合理的文化课知识体系。

摘要:在总结目前我国艺术中专学生文化课学习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建构主义及其涵义,呼吁将其应用于艺术中专文化课教学改革中。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而且可以进一步在理论上赋予艺术中专学生文化课学习的新导向。

关键词:艺术中专,文化课,建构主义

参考文献

[1](美)布鲁克斯·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M].范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三)[J].教育学报,1998,(5).

[3]施良力.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4]涂元玲.论建构主义的学生观[J].当代教育论坛,2004,(3).

上一篇:朋友与老师下一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