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智慧的地球

2024-05-05

建设智慧的地球(精选7篇)

建设智慧的地球 第1篇

其次, 云计算促进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智能融合, 从而构建智慧地球。物联网和互联网的融合, 需要更高层次的整合, 需要“更透彻的感知, 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更深入的智能化”。这同样也需要依靠高效的、动态的、可以大规模扩展的计算资源处理能力, 而这正是云计算模式所擅长的。同时, 云计算的创新型服务交付模式, 简化服务的交付, 增加物联网和互联网之间及其内部的互联互通, 可以实现新商业模式的快速创新, 促进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智能融合。

云计算可以随时随地提供可以大规模扩展的计算资源、简化服务的交付、实现新商业模式的快速创新、为新一代数据中心提供动态基础架构。

物联网在智慧地球中的应用及作用 第2篇

1.导论及前言

2.我眼中的物联网 3.我眼中的智慧地球

4.物联网在智慧地球中的应用和作用

1.智能电网

2.智慧医疗

5.物联网在智慧地球中的未来 6.参考文献

1.导论和前言

日韩2004年提出“泛在网络”战略,希望到2010年建立一个有线无线全覆盖、所有终端都接入、各类信息化应用满足需求的信息化社会。到2008 年11 月初,在纽约召开的外国关系理事会上,IBM 以题为《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人议程》的演讲报告,正式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

2.我眼中的物联网

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物联网的英文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这也能够反映出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只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的核心技术RFID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物联网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广泛的应用就是商品标签和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我们在超市购物的时候,每个商品的外包装上往往都带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条形码,在结账的时候只要扫描一下,待系统读取了条形码的内容后,会在屏幕上直接显示商品的信息。还有我们在乘坐火车飞机的时候,在自动取票机取票的同学会发现将身份证放置在指定的位置,系统就会读取身份信息并显示出该身份预定的车票或机票,这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和时间。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些物理网技术,很不起眼,但确实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3.我眼中的智慧地球

“智慧地球”简单看来就是“数字地球”的升级版,但又不能完全这么说。“数字地球”是关于地球的数字化表达,以便人们更好的观测环境状况。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整体性地解决地球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而“智慧地球”则是把感应器嵌入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然后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智慧地球相比于数字地球来说,已经不仅仅局限在数字化表达上。其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对于中国来说,“智慧地球”所实现的信息化与经济融合、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结合,更可以帮助中国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使中国从“智慧地球”中获得最大的收益。但如果“智慧地球”在中国落户,就意味我国的IT行业要接受其技术、产品、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这无疑将给我国还不够强大的IT产业提出新问题。此外,如果引进“智慧地球”,也有可能造成某些安全威胁。可感知、可互联互通和更加智能化也就意味着一切更加透明,一切更易被操控。

4.物联网在智慧地球中的应用和作用

1.智能电网

我国电网的基本状况:

虽然我国电网信息化程度在不断地提高,但仍然面临着一些特殊问题,如建设坚强骨干电力网架,提高电网抵御多重故障的能力,加强各区域电网骨干网架,提升电网稳定水平,增强电网运行灵活性,完善电力相关企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互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重大决策和现代化管理中的作用等。应用物联网的优势:

将物联网引入新一代智能电网信息通信技术(ICT)平台中,不应是对当前电力通信网的重构,而是在现有各种网络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利用传感器网络扩展物与物之间的直接通信方式,从而降低电网生产环节中的人工参与度,提升电网的安全系数。与此同时,还应利用物联网异构融合、兼容开放、自组织自愈等突出特点,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实现多种网络的互联互通,实现电网与社会的相互感知与互动。基于物联网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拓宽现有电力通信网的业务范围,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抗故障、御灾害能力,实现与用户的信息交互,最终达成智能电网节能减排、兼容互动、安全可靠的目标。

面对智能电网的物联网应用框架:

利用物联网搭建的支撑全面感知、全景实时的通信系统,将物联网的环境感知性、多业务和多网络融合性有效地植入智能电网ICT平台中,从而扫除数据采集盲区,清除信息孤岛,实现实时监控、双向互动的智能电网通信平台。

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结合电网各大环节的应用需求,确立了智能输电、智能变电、智能配电和智能用电四大应用模块,从四大模块的应用需求侧出发搭建电力综合信息平台,面向上层的信息处理和应用,信息平台数据库作为信息处理的有效载体,紧密结合云计算技术,以实现泛在数据的实时处理分析,通过对海量信息的有效处理实现包括对输电线路、变电站设备、配电线路及配电变压器的实时监测和故障检修,统一调配电力资源,实现与用户的信息双向互动,进而实现高效、经济、安全、可靠和互动的智能电网内在要求。

2.智能医疗之临床输血

现状与问题:

在医疗急救及某些特定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上,血液有着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还不能利用科学技术人工合成,不能大规模生产,适龄健康人群的无偿捐献是临床病患用血的重要来源。

1.缺少全国联网的医疗血液信息系统

2.缺少公开、透明的用血机制

3.缺乏科学高效的信息查询服务 解决方案: 总体框架模型:

1.传感器网络节点和RFID识读器交互模块

传感器网络节点和RFID识读器交互模块中的传感器网络节点是用来采集省、市和红十字会血站分管各采血机构的详细原始信息,各采血机构是经过省卫生局、防疫站严格审批监管的授权机构,因此提高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准确率及可靠性,同时有效地杜绝非法组织的营利行为,减少了大量人力和财力的消耗。无线射频模块用来传递采集信息,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实时性和高效性。

2.医疗临床输血质量安全控制中心

医疗输血溯源追踪是指在医疗输血血液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中,医疗输血血液及其相关信息能够被回溯追踪,使医疗输血血液始终处于有效地监控之中。把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输血血液的安全监管,就是在血液采集源头,对每一个献血者所献的血液标注RFID标签,此标签附带所有献血者身体状况的详细信息,以实现对血液原始资料的现场收集。带有RFID标签的血液会在省、市、红十字血站进行血液离心分离、血浆病毒灭活、冷冻、贮存等8大加工过程中实现各个环节的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并根据国家和行业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有效地监控。

3.无线网络传递信息

RFID识读器中的单片机对所有信息进行编码和处理,进而通过串口接口传送到GSM芯片。GSM芯片通过无线网络以规律的问隔,以短信或信息编码的数据形式在5、s内将这些信息传递到一个装有SIM卡的GSM接收装置,该装置通过GSM无线网络在3、s内传递信息到互联网中的数据处理中心服务器,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备查询调用。

4.医疗输血血液应用系统模型及功能

本系统通过传感器、单片机、GPS芯片、GSM芯片和无线射频模块等硬件的协同工作,将各级血站采集到的信息和具体的坐标信息,通过各种(温度、湿度、声音传感器等,)传感器感知血液的初始的环境数据以及RFID电子标签存储录入的各献血者基本属性数据到城市各级血站服务器主机上,通过服务器对血液在离心分离制备过程中的信息处理子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存储、评估,能够及时地对各种医疗输血血液在配发运输过程进行有效监控,进而保证在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救助,对有限的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调配,提高了效率和安全性。

5.物联网在智慧地球中的未来

如今,物联网的理念和相关技术产品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民生的各个领域,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凭借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集成和综合应用,在推动转型升级、提升社会服务、改善服务民生、推动增效节能等方面正发挥重要的作用,在部分领域正带来真正的“智慧”应用。

通过传感技术推动工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在农业应用领域激发出更高效的农业生产力,在交通运输方面优化资源,提升效率。我国加紧推进的“智慧城市”也将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重要载体,物联网的应用如此广泛,加之国家的大力推动,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物联网也有无法回避的安全问题,如此大量、透明、公开的信息如果没有强大的安全保护,很容易被不法分子窃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要想建立一个美好的“智慧地球”,就必须解决这一问题,只有安全问题解决了,物联网才能有更广泛的应用。

6.参考文献

《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架构与应用方案研究》

“智慧地球”的光谷驱动 第3篇

4月20日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抗震救灾,刻不容缓。我们看到了众志成城,也看到了科学部署、高效救援。

为什么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民间,都能快速有序地抗震救灾?有一个您看不见、摸不着的庞大的“体系”在运行: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全力保障,增强了灾害应急服务能力;航空遥感平台系统及其航行保证体系,确保复杂天气条件下的可靠飞行;空间基础数据和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减灾救灾支撑能力……

这个“体系”基于地球空间信息,以上与抗震救灾相关的应急指挥、交通运输、灾情预估、灾害分析等快速反应、科学决策,无一不与它息息相关。

事实上,地球空间信息已经全面融入国计民生,和我们走得越来越近。

国家战略

晚上下班后,不知道去哪里吃饭,打开手机的软件客户端,屏幕上一个卫星图案的标识开始闪动,几秒钟的时间,附近有什么特色的餐饮,便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对于这样的场景,大家不会感到陌生,因为卫星定位导航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导航仅仅只是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的一部分。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既包括“3S”——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定位与导航(GNSS)等领域,也包括以此为基础,融合通信、光电子、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集成电路、文化创意等其他相关技术与产业所产生的各类新应用、新服务和新业态。

近几年,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已经成为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产业带动性,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密切相关。谷歌、微软、脸谱、华为、腾讯、百度等巨头纷纷涉足,譬如谷歌斥巨资打造Google Earth。这充分印证了该产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瞩目地位,也为产业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资金保证,并促进其迅猛发展。

实际上,发展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早已成为国家战略。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发展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等3个重大专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项目也正式出炉。《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导航定位列为需要建立的重大技术系统。科技部发布《国家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十二五”专项发展规划》。《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提出“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总体战略。

万亿级产业

“目前,我国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的发展状态与20年前的互联网产业非常类似。”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强小哲告诉《支点》记者。

“要想养大鱼,需要找大水池。要促进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规模发展,就需要找到大市场。我们现在基本上确定了发展方向,把它定位为现代服务业领域中的信息服务。目前,比较确定的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导航与位置服务,通过室内外全空间高精度导航信号和全息地图,服务于智能终端,并进一步向支持移动支付延伸,另一个是环境生态交易,也就是通过及时、准确的地球空间信息支持大宗商品等期货衍生品交易。以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期货为例:目前,全球的期货市场整体规模超过600万亿美元,中国期货市场押金2000亿人民币,如能从服务全球期货交易中获取1%的份额,就是6万亿美元,所以仅这个市场就非常庞大。”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副主任景贵飞向《支点》记者这样描绘产业发展前景。

2010年以来,仅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其全球市场规模超过700亿美元,2011年我国市场规模超过500亿元。尤其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于2012年12月27日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连续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无限地放大了产业发展的想像空间。

随着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迅速普及和地图/导航软件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地图、消费电子导航等大众服务需求将保持高速增长。我国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将在各种因素的综合推动下,与云计算、物联网、集成电路、移动互联网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保持至少30%-40%的复合增长。

预计到2015年,我国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产值将到5000亿元,2020年则将突破1万亿元,且将带动近5万亿的关联产业发展。

巨头拥向光谷

面对万亿级的产业大餐,北京、天津、重庆、广东、陕西、黑龙江、江苏、浙江、湖南等地的地理信息产业园、北斗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

而中国光谷,吸引了国内外地球空间信息领域的诸多知名企业集聚。

今年1月18日,上市企业中海达正式入驻武汉国家现代服务业地球空间信息化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国家基地”)。去年,中海达已在国家基地核心区——武大科技园购置了2500平方米的研发办公场地。

“今年2月份,我们在武汉召开2013年营销体系启动大会,全体营销体系高层、业务人员共530人参加会议,仅交通费一项就节约了50多万元。”中海达董事长廖定海在《支点》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廖定海表示:“中海达在武汉的总投资将近1亿元。选择武汉,是公司发展的战略布局。未来还要进一步加大在武汉投资力度。”

除中海达外,海克斯康、美国天宝、ESRI、南方测绘、合众思壮、高德软件、深圳路畅等纷纷前来落户。中国光谷究竟有什么魅力,竟能吸引这么多知名企业蜂拥而至?

廖定海首先看中了湖北和武汉的未来发展。历史使命赋予湖北省作为国家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地位,湖北迎来了“黄金十年”的战略发展机遇。而武汉正切实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建设,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全国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

“公司从事的行业主要是地理信息与测绘行业,武汉在这方面有很好的人才资源,所以我们必须将研发中心设在武汉。”廖定海说。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光谷拥有产业集聚优势和国家政策优势。尤为重要的是,在全国乃至亚太地区地球空间信息产学研方面独具竞争优势。近年来共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1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省部级重点试验室、4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十多个相关学院。还拥有以李德仁、张祖勋、刘经南等9位院士为引领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每年培养逾5000名的专业人才。

目前,光谷已聚集了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企业700余家,并已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以遥感遥测、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研发、生产和服务等为主导产业领域,形成了包括上游地球空间信息数据获取、中游数据处理加工与运营服务、下游系统集成及应用服务等在内的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

四大导航“论剑”

今年以来,卫星导航领域的专家、企业家频频光临武汉。

将在本月15日开幕的第四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同样少不了这些人的身影,因为这次会议的举办地正是武汉。

“这是一个国际性的盛会。”刘经南院士向《支点》记者介绍,届时联合国相关组织的官员,以及包括美国、俄罗斯、欧洲、中国在内的全球四大导航定位系统的政府官员、科学家和企业家都将齐聚武汉,共同围绕“北斗应用——机遇与挑战”主题探讨卫星导航技术及其产业化路径,会议规模预计达到2000多人。

本次学术年会召开前夕,武汉市将举行部分活动,并且向公众免费开放。这些在武汉当地举办的公众开放活动包括“珞珈讲坛—北斗专场”、“北斗科技周—卫星导航科普报告”以及“卫星导航专题讲座”等,活动时间定为5月13日、14日两天。

年会组委会表示,这一系列活动将面向大众科普卫星导航领域常识,到场嘉宾会详细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工程进展及应用推广情况,使普通大众进一步认识北斗,了解北斗。

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是一个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被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确定为国际三大卫星导航学术会议之一,此前已在北京、上海、广州连续成功举办三届。

而这一次选择在武汉开年会,显然别有意味。

作为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一部分,今年3月通过验收的湖北省北斗精密定位服务系统,是全国首个省级北斗地基增强网,可通过地面基准站网的增强,实现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能力。

刘经南介绍,这项技术成果可广泛应用于农业、航空、航海、交通等领域,通过湖北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与各行业平台资源的结合,打造创新环境、搭建创新平台,形成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走在国内前列,抢占全国北斗卫星导航应用领域制高点。

机不可失

“国家基地”是光谷大力发展产业化集群的信心来源。“国家基地”主要建设四大板块: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研究院、全球地球空间信息数据中心、全球导航与位置服务中心、全球地球空间信息应用服务中心,目标是全球的用户只要到了武汉,只需提出需求,就可以得到优质、高效、低价的地球空间信息一条龙服务。

对于该基地来说,首要任务是研究、攻克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设计、实践产业发展的新市场、新方向、新模式。目前,已引入武汉大学建设的有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业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建设的中国智慧流域工程中心等。

据透露,武汉还将建设“导航与位置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精密定位产业化基地”,分为两大类,一方面向行业用户的专业导航与定位服务系统,另一方面向大众用户的消费导航与定位服务系统。

谈及产业的未来布局,景贵飞提醒说,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产业在全国尚属于起步阶段,湖北在这方面的基础优势相对明显,但如果不能抓住机遇快速发展,未来也很有可能被其他省市赶超。

建设智慧的地球 第4篇

一、集体备课出智慧

1. 以教材中的模式为“蓝本”, 做样子, 重在基础知识的掌握

首先, 教材中的这一幅图, 是观测者假想其站在北极上空绘制的“蓝图”, 判断依据是地球的公转、自转方向都是逆时针方向的, 即公转、自转方向是同向运动的。此时, 在地球公转轨道的右侧是远日点附近, 北半球的节气是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 其后, 依据季节变化的先后次序, 即“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在椭圆轨道的上侧中间是北半球的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 然后是北半球的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 最后是北半球的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就这样, “寒暑易节, 万象更新”, 周而复始。

2. 寻找解图“密码”, 掌握学习技巧

技巧一:

根据直射点。如下图, 在地球公转轨道二分二至日图中, 如果我们画出每张图的直射点位置会发现:A图的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 C图的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而在二分二至日中, 只有夏至日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 (即北半球) , 冬至日位于南回归线 (即南半球) 上。故可确定A图为夏至日, C图为冬至日, 而D图为春分日, B图为秋分日。

技巧二:

根据地轴倾斜方向。如下图, 如果地球的公转方向与地球的自转方向一致, 并且都是自西向东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则 (1)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必须一致; (2) 地轴北端倾向太阳一侧时为夏至日, 其与太阳位置对称的另一侧为冬至日; (3) 夏至日地球必须位于远日点附近。

如在下图的甲图中, B处的地轴向太阳一侧倾斜, 则说明此地是夏至日, C地为秋分日, D地为冬至日, A地为春分日;在下图的乙图中, D处的地球地轴向太阳一侧倾斜, 则说明此地是夏至日, A地是秋分日, B地是冬至日, C地是春分日。

如果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方向都是自东向西, 则二分二至日的情况与上述结果相同。

技巧三:

根据近日点、远日点。如右图, 近日点 (1月初) 可对应冬至日附近 (12月22日) , 远日点 (7月初) 则对应夏至日附近 (6月22日) 。春分日位于冬至日至夏至日之间, 秋分日位于夏至日至冬至日之间。

技巧四:

根据极昼极夜现象。如右图, 夏至日时, 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 而冬至日时, 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根据这一点, 我们可以确定春 (分) 夏 (至) 秋 (分) 冬(至)。

二、高中地理集体备课的感悟

在地理教学难点、重点的教学设计及备课过程中, 以教研组为单位, 进行有目的有意识有约定有突破的“集备”活动是大有益处的。

一是可以有效凝聚地理教师集体的智慧。同科教师的积极讨论, 可以集思广益, 博采众长, 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 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

二是可以显著提高地理教育教学效果。开展地理教师间智性及可操作性的“集备”, 可以在更大范围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 长善救失, 取长补短, 补充地理专业知识的不足, 焕发师生生命的本真, 明显提高地理教育教学效果。

“智慧的地球”有助客户更有效投入 第5篇

放眼全球,产业经济形势一片惨淡。此时,IBM公司却在声势浩大地推出具有全球视野,以关注社稷民生为首要诉求的“智慧的地球”。

作为传统的硬件设备提供商,IBM正在向软件和服务提供商的角色转型。在此期间,“蓝色巨人”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和新战略,“智慧的地球”就是继“电子商务”、“随需应变”和“云计算”等之后的最新观点。

依据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给出的阐述,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创新融合所造就的“智慧的地球”,将是继互联网之后又一次的科技革命。物联网是由装备了传感器、芯片、RFID等“数字神经”的物理对象彼此互联所形成的巨大网络,它能够以数字化方式感知客观世界。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将大大提升人们对于自己活动的理解,进而增强人们管理控制客观世界的能力,使我们的世界运行得更加智慧。

面对IBM描绘的宏大愿景,有人相信它符合人类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之道,也有人认为IBM的新思维无助于改善当前困境。另外,还有观点称这是“新瓶装旧酒”,了无新意。

那么,IBM因何在此时推出“智慧的地球”?它对当下的产业经济有何实质性助益?它究竟是新概念,还是对旧提法的重新包装?新旧概念的差异究竟在哪里

3月6日,北京亮马河饭店芙蓉厅,《IT时代周刊》和刚参加完“IBM智慧软件2009年策略发布会”的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大中华区软件集团总经理Bete F.Demeke先生坐在一起,就上述话题做了一番深层次的交流。

在地球智慧化的过程中,智慧的软件将起到关键性作用。而在IBM公司效力达25年之久,全面负责IBM软件五大品牌大中华区业务的Demeke先生对新概念亦有非常清楚的了解。在他侃侃而谈中,“智慧的地球”的轮廓变得更为清晰。

信息因金融危机而更显重要

《IT时代周刊》金融危机还在四处蔓延,IBM为何选择在此时提出“智慧的地球”这个概念?它将在何时实现?

Bete F Demeke这个概念提出来是有一个具体日期。到底该在哪一天公布,可能你我的观点会不一样,但我们都会同意一点,就是现在Web 2.0相关的框架和技术与传统意义的协作技术确实有本质上的不同。

概念选择在哪一天发布,或在哪一天实现,日期并不是最重要的,技术所代表的能力和达到的目的才最重要。尤其是我们看到现在的产业环境跟过去不同。

在中国,IBM软件通过3大重点策略帮助中国客户成就未来一、聚焦中国行业,为行业定制;二、繁荣生态系统,合作伙伴共成长,三、深入区域市场,紧密支持客户。

《IT时代周刊》“智慧的地球”愿景很好,但现在很多企业在裁员、减产和关闭,这个新概念对这些企业有何现买意义々

Bete F Demeke我举一个股市的例子。我们看到现在全球股市确实有一个现象,就是股票交易价值已经达到了最低点,但全球股票的交易量并没有大幅减少,有的在持平。IBM观察到这一点后很自然会想到,人们对于知识、智慧还很需要,还需要收集很多数据,然后从这些如山的数据中进行分析,用数据为基础进行决策,甚至对未来进行预测。

这就是IBM提出新概念的部分初衷,它说明信息并未因金融危机的到来而有所减少。有助于客户更有效投入

《IT时代周刊》很多企业在缩减IT支出,而“智慧的地球”却是大家加大对IT设备的投入。在这种矛盾的背景下,你有何好的建议使得企业们现在就加入到建设“智慧的地球”的行列中来?

Bete F Demeke“智慧的地球”愿景,很重要的一点是,它并不是在一无所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和我们以前提出的其他观点,以及在推进措施手段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差异。

现状要求这些客户投一笔钱,投入到行业解决方案的架构当中去,但是这个解决方案所带来的收入、回报都是非常可观的。同时,IBM提出解决方案之后,把客户的智慧整合在一起,就能够帮助它们更有效投入。

另外,业务合作伙伴可以跟IBM协作来交付这些协作方案。他们可以从中获得技术上的提升,以及业务领域的拓展。

“智慧的地球”是适应多个行业的。IBM正在为“智慧的地球”投入巨大的研发力量。我们每年都在研发领域投入60亿美元,一半以上都投入到与“智慧的地球”直接相关的项目和技术中。企业可以从这些最新的研发成果中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从而使企业投入与回报的性价比更高。

Bete F.Demeke

Bete F.Deme ke先生现任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及大中华区软件集团总经理。

Bete F.Deme ke先生在IBM长达25年的工作生涯中,曾历任众多重要职务,包括18H电子商务全球销售总监,IBM全球软件市场营销副总裁行政助理,以及IBM软件很多业务单元的总经理。

论智慧地球时代水利工程测量新技术 第6篇

云南地处横断山, 高山深谷, 纵横交错, 湖泊众多, 地形复杂、起伏较大, 高差达6 000 m, 水资源总量位于全国第三, 特别适合建设水利水电工程, 而现代水利枢纽工程, 其工程范围大, 建设周期长, 建筑众多, 结构复杂, 施工环境复杂, 没有统一、高效快捷的现代测绘技术就无法满足工程精度、进度及质量、安全要求, 也很难进行各建筑物协作施工, 各设备协作安装, 采用常规工程测量技术将无法完成这一艰巨任务。

而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飞速进步, 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将深彻底改变传统工程测量方式, 极大提高水利工程测量的效率及技术水平。

1 工程概述

溪洛渡水电站地处云南永善县, 金沙江下游, 是一座以发电为主, 兼有防洪、拦沙和改善下游航运条件等综合效益的巨型水电站,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洞室群工程。电站枢纽由拦河坝、引水发电系统及泄洪建筑物组成, 其中引水发电建筑物由水电站进水口、压力管道、主厂房、主变室、尾水调压室、尾水洞、出线井 (包括下平洞、竖井下段、上平洞、竖井上段及地面出线场) 、通排风系统及地下防渗排水系统等建筑物组成, 全部为地下洞室工程, 包括导流洞、泄洪洞。

2 智慧地球时代测绘新技术

智慧地球是以数字地球为基础, 通过互联网联接现实世界, 感知现实世界中的人和物, 应用云计算进行计算与控制, 为社会发展和大众生活提供智能信息。内容有位置云、遥感云、空天地一体化的传感网, 实时GIS、视频与GIS的融合, 智能手机、室内与地下空间定位以及导航、空间数据挖掘等等。位置云将手机接收到的导航卫星信号与其他定位相关的传感器信息, 通过云计算实时室内外高精度位置数据, 遥感云是用云计算充分共享各种复杂分析和处理算法以及相关经验, 高效获得各行业所需遥感的数据。

3 水利工程各阶段的测绘新技术应用

3.1 位置云、遥感云技术应用于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

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雷波县和云南省永善县之间的溪洛渡大桥上游, 下距宜宾市河道里程约184 km。本工程水库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与云南省昭通市交界的金沙江峡谷中, 淹没影响涉及四川、云南两省沿江的九个县 (区) , 其中南岸为云南省昭通市的永善、朝阳、巧家、鲁甸四个县 (区) 。地形起伏非常大, 地势险峻, 用常规测量仪器将十分困难, 应用遥感云以自然的语言解译遥感图像, 获得流域规划水资源数据。测绘项目区地形图, 河流的横断面及水下地形图, 为流域规划、水电站梯级开发方案、坝址选择提供依据, 用位置云进行水电站1∶500, 1∶1 000的地形图测绘, 用空天地一体化的传感网建立地形, 地质的三维模型, 由此进行坝体、导流洞、泄洪洞、地下厂房等建筑数字化设计。总之用位置云、遥感云技术、空天地一体化的传感网可实时进行大坝、地下洞群、厂房等三维布置, 可多方案的比选、进行方案可视化, 高效、快速的优化设计。

3.2 位置云、遥感云, 室内与地下空间定位技术应用于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

1) 位置云应用于控制网测量。

由于水电站是大型工程, 应用位置云实时获得首级施工控制网, 加密施工控制网的三维坐标, 为水电站各部位细部施工放样提供依据。

2) 位置云应用于大型水电站的施工测量。

当进行水工隧洞施工测量时, 用位置云技术进行洞外、洞内控制测量、联系测量、隧洞中心线放样、开挖断面和衬砌断面的放样等测量工作, 也可用于进行大坝的施工放样包括坝轴线的测设、清基中的放样工作、坝体分块控制线的测设、坝体浇筑中的放样工作, 也可进行水电站厂房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基础开挖测量、厂房建筑放样测量等设备机组的安装测量。位置云的应用使得放样工作高效, 快捷, 实现了智慧放样。

3) 室内与地下空间定位技术应用。

溪洛渡水电站地下工程测量工作量巨大, 需应用先进测量技术, 在水工隧洞中GPS无法使用, 应采用传感器和地面无线信号方式进行定位。就可进行水工隧洞开挖轮廊线放样, 测量开挖的断面, 进行竣工断面图及浇筑回填情况的测绘工作。如加上TMS隧道测量技术, 测量人员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操作, 就可以使机载程序驱动全站仪自动测量, 可完成隧道测量各项工作。TMS隧道测量技术大大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和效率。

3.3 水电站运营管理阶段变形监测

由在变形监测领域的应用GPS、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机器人、D-In SAR组成位置云自动完成大坝观测点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变形危害预警等工作。将实现多层次集成化变形监测, 将实现网络化处理与分析变形数据。

对水电站各水工建筑及设施进行三维仿真, 分析处理安全监测数据, 并进行动态模拟;能直观、快捷、准确地了解和分析建筑物的安全状况, 作出科学决策。利用计算机、通信网络、微电子、3S技术 (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 等一系列高新技术对水利行业进行全面技术升级和改造, 建造数字水利, 能很大程度提高水利施工的安全性、可靠性、高效性, 提高大坝安全监测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 也能进行水电站的监测、控制、优化、调度、生产、决策, 使水电站更安全、稳定、经济的运行。

3.4 现代测绘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及管理

1) 云计算应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云计算指通过网络获得应用所需的资源及服务 (硬件、平台、软件) , 它能实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 计算软件高效开发及共享, 能把水利工程现场施工质量和进度监控数据通过云网站, 实时传输至数据中心, 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 实时提供智能信息服务和控制。为工程施工监控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保证了工程质量, 安全与稳定, 实现了水利建设项目在线监管, 互联网、平板电脑、传感设备等新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将全面实现水利工程设计的数字化, 信息化, 智能化。总之云计算将全面应用到水利工程全过程, 包括水利工程智能化方案咨询、规划设计、定制开发、设备提供、施工管理、系统集成及增值服务。

2) 移动GI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该系统是以移动互联网为支撑、以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为终端、结合GNSS或基站为定位手段的GIS系统。这种智能工程客户端通过拍照获得逼真的三维地形图。由智能工程客户端通过云数据库得到相关水文资料, 再结合工程设计标准, 通过一个专业的坝体结构设计软件形成一系列满足安全和强度要求的坝体结构。最后, 我们可以把经济可接受条件、工期要求、淹没范围、对当地古木文物的影响等诸多方面作为约束条件, 在这个“坝群”中寻找最优解即为最终设计坝体, 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初步设计成果。建立局域网络, 通过手机上的各类传感器建立一个动态的、智能的施工进度宏图。这个宏图系统最大化可以观察整个项目的施工现场, 最小化可以测量每个施工地点的温度, 气候变化等具体施工条件, 并通过云计算给出智能高效的任务分配。这样, 可以迅速高效的应对突发状况, 在危险即将到来时云端向设计部门给出各种所需参数并返回实时画面, 帮助设计人员第一时间制定排危方案。

3) 空间信息网格应用于水利工程。

它是在信息网格上运行的天、空、地一体化地球空间数据获取、信息处理、知识发现和智能服务的新一代整体集成的实时/准实时空间信息系统。由位置云、遥感云、空天地一体化的传感网进行水电站测区的空间分析、预测、决策, 完成水电站工程规划设计及管理工作。它可为水电站工程选址、大坝及堤防, 各水工建筑, 水电站厂房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工作提供信息服务。

4) 泛在测绘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

泛在测绘是可使用户随时随地创建和使用地图来解决空间问题的能力或环境, 应用三维实时实景数字地图技术, 智能感知网, 实时信息获取技术:实时卫星定位技术、激光扫描等移动测图技术, 智能传感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视频测图技术, 高速信息传递技术:泛在网络, 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三维建模及虚拟现实技术, 泛在测绘技术为水电站规划设计及管理提供优质信息服务区, 并对水库水情, 生态环境, 大坝安全进行实时性监测及分析。

4 智慧地球时代水利工程测量新技术的展望

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是通过数据链路把空间各种卫星及地面、海上、空中和深空中的用户、飞行器以及各种通信平台进行互联互通, 在空间平台 (卫星) 进行信息准确获取、快速处理和高效传输的一体化高速宽带大容量信息网络, 它是把陆基、天基、空基一体化的综合对地观测网络。实现时空信息加工与处理的自动化、智能化与实时化, 该系统可应用到水电站中流域水资源调查, 规划, 水资源开发方案论证, 洪水预报, 大坝安全监测, 水电站库区地质灾害监测及救灾, 水电站安全运行及堤防, 各水工建筑, 水电站厂房、公路、桥梁、隧道工程规划设计管理在线监测, 实现实景化水电站工程规划设计管理。

把互联网应用于水利工程, 建立水利工程局域网络, 利用互联网平台, 提高水利工程测量数据的供给和共享能力, 利用互联网平台提供工程测量数据综合服务, 进行工程测量数据和地理信息成果在线服务, 可以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水电站规划, 设计, 管理工作。

5 结语

智慧地球能自动获得数据, 应用云计算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 实时提供智能信息服务, 以实现对人和物的感知、控制和智能服务。而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组成智慧测绘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创新应用, 是能够实时、智能地采集和处理海量空间数据, 为水利工程提供空间信息和智能知识服务的智慧测绘, 使水利工程中规划, 设计, 管理工作实现数字化、一体化、智慧化, 使云南水资源开发更环保, 规划方案更科学合理, 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更精准及高效。

摘要:以云南溪洛渡水电站为例, 论述了以实时采集和处理海量空间数据、能进行空间信息和智能决策为特征的智慧地球内涵, 探讨了智慧测绘在工程控制网布设、地形测量和水利施工放样、变形观测和测绘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应用情况, 最后提出了智慧地球时代水利工程测量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水利工程测量,智慧地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仁.智慧地球时代测绘地理信息学的新使命[J].测绘科学, 2012 (11) :19-25.

[2]祝细根.溪洛渡水电站泄洪洞开挖施工测量技术[J].人民长江, 2009 (3) :39-41.

坐在“智慧地球”上的IBM 第7篇

智慧地球也称为智能地球,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这一概念由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

IBM与公共安全

当IBM提出自己的“智慧地球”理念并在全球进行宣传推广的时候,质疑和担心就一直伴随着他们,从政府到业内人士,从批评家到公众,对安全问题的担心就没有停止过。

很少有跨国公司在被中国媒体质疑存在“阴谋”的时候不感到言辞乏力。虽然如期出现在与金蝶公司宣布进行咨询合作的发布会上,作为IBM大中华区总裁的钱大群还是被公关人员和公关公司谨慎地与记者隔离开来。

关于“智慧地球”安全问题的拷问对钱大群和IBM中国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事件,但还算不上是危机,毕竟这家软件巨头已经有60年历史,在中国也已历练20多年。而对于他们来说,有关“智慧地球”是否存在阴谋,只是一个伪命题,但解决之道是必须有的。

IBM说到:“对于安全问题的关注是合理的。对这个问题需要有相应的计划,而不是做事后的思考。”但这并不表示,IBM对此前关于安全的问题可以置之不理。“在一个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安全已经成为一种更高的需求,也成为一种集体的责任。”这一限定表明,安全并非IBM自己说了算,至少要和“世界各国的政府,包括中国政府在内,一起大力推动”。

事实上,类似安全问题的担心并不在中国独有。在伦敦和芝加哥这些大城市,也有市民对IBM智慧城市项目里,大范围采用得警用摄像头是否被正确使用表示过担忧,而且这些担忧来自于,警方并未明显提高办案效率,犯罪率也未大大降低。这也是为什么IBM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彭明盛所认为的,实现“智慧”的关键不是技术而是领导力。

在“智慧地球”战略中涉及到的业界、政府和社区乃至整个社会,没有一个单一实体或决策方,可以承担所有的责任,包括安全。必须“共同处理与安全和可靠性相关的问题”,这也许是一个全新的协作模式——涉及到所有与IBM有关的供应商、合作伙伴甚至政府和企业客户本身。

“智慧地球”在中国

事实上,IBM这样的国际性企业深深认识到中国信息化产业的机会,特别是政府在所谓城市信息化方面的花销非常大,IBM的智慧地球提法就是在中国政府宣布4万亿支出之后提出的。

一切为了商业利益无可厚非,但如果国外企业可能影响到国家安全就比较危险了。由于IBM提出的“智慧地球”本质上是一个“物联网”的概念,那就是所有基础设施乃至人们的生活都通过物联网连接起来,已形成物联网的控制中心。如果这样,IBM就有控制中国所有基础设施的能力,这是非常危险地事情。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工信部相关研究单位才深入研究IBM的“智慧地球”解决方案,提出了与获得广告收入的媒体不同的观点,那就是IBM的“智慧地球”可能影响中国的国家安全。由于有了不同的声音,大家才开始仔细查看IBM的“智慧地球”,确实发现“智慧地球”关系重大,如果中国的基础设施都采用了美国人的技术,如果有一天美国人不再提供任何支撑,中国的基础设施就非常危险了。

对此,IBM也作出了回应:《IBM“智慧地球”的认识和思考》的报告本身并没有太多负面信息。“90%都提出了中国应该学习和借鉴智慧地球战略的意义,只有一小部分内容表示了担忧。”报告内容涉及IBM“智慧地球”在中国实施的时候国家安全信息的保障,还有中国大型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与IBM“智慧地球”项目合作时国家基础设施关键信息不外泄的内容。

针对IBM受到的质疑,有业内人士却认为没有必要过于敏感:“就像我给你手枪,杀不杀人你自己决定,而他们的论题是这只手枪有问题,你只要拿着就会走火。但事实上,手枪并不会走火。”该人士认为,IBM仅仅是技术提供者,而数据和技术的使用者——企业或政府有权决定使用的方法和控制策略。“现在全球所有银行(包括中国)的计算机后台系统都运行在IBM机上,并不意味着IBM公司已经有机会掌握全球的金融系统。”

面对种种猜测和质疑,IBM已经在试图弱化“智慧地球”战略本身的性质和影响力,而从政府传来的信息也并不都是消极的。上海世博局信息化部部长周卫东是第一个公开表示,自己“从IBM的智慧地球策略中受益匪浅”的政府官员。

周卫东表示,世博会的信息化规划,是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为蓝本的。因此,选择IBM公司的先进技术是保证世博会达到预期目标的前提。在此之前,上海世博局专门成立了100多人的信息化部,并用三年时间对世博信息化做了整体规划和建设。“IBM提供了设备和技术。但核心的架构、操作流程则是世博信息局在探索中形成的。”IBM是上海世博会三家IT方面高级赞助商之一。它提供主要的信息系统开发和设计架构,用于保障世博会上包括桌面设备、外场设备、手持设备、后台设备和10000台摄像头在内的,近10万台设备和130个通信服务设施的正常使用。这是基于世博园区5.28平方公里内“智慧城市”方法论的一个试点。

目前,智慧地球在中国的主要项目包括:在医疗领域与广东中医院建立起智能电子病历系统,在交通领域,建立的全球铁路创新中心,引入全球行业领袖和大学研究人员,共同协作建设智慧的铁路系统等。避开理论和战略,单纯从业务角度考量,IBM的销售人员并没有感受到这些负面评论对自己有任何改变,“我们在智慧地球之前卖的就是这些技术和产品,现在和当时并没有太多的区别。”

联手金蝶 一箭双雕

6月9日,IBM与金蝶软件高调宣布达成了战略合作。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当天对记者表示:“在该战略合作框架下,将产生‘金蝶产品’与‘IBM交付服务’结合的创新业务模式,这也标志着金蝶和IBM的合作已经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面。”

此次IBM与金蝶的合作,不仅涉及到人员、产品,而且还可能涉及数额不小的投资。“预计至少上亿元,目前这还需要双方法务部门的审核。”一位熟悉双方合作内情的人士对记者透露,此次IBM与金蝶的合作具有排他性,即在中国高端管理软件市场,金蝶是IBM的唯一合作伙伴。

在这次合作中,IBM全球企业咨询服务部将成立专门的软件服务交付团队,成为金蝶高端管理软件产品EAS的服务交付组织。“IBM服务团队达成共识,今年至少要形成一百人的团队,在未来五年我们保守的目标是五百人的团队。从金蝶这方面来看,我们的信心远远不止这一点,我想我们至少能够达到千人的团队。” 金蝶国际软件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徐少春称。

众所周知,高端管理软件市场长期以来是国外品牌的优势领域,尤其是以知名巨头SAP和Oracle为主,他们的客户主要集中于高端市场的大型企业。而据《2010年中国集团管理软件市场研究报告》显示,高端市场是这两年增速最快的市场,在集团企业管控需求的带动下,2009年集团管理软件市场实现了近20%的增速。根据计世资讯发布的《2009中国管理软件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在中端和低端市场,国产软件分别以83.9%和90.4%的占有率遥遥领先于国外软件。但在高端市场,国产管理软件仅占49.2%的市场。通过双方此次合作,可以极大提振国内管理软件在高端市场的竞争优势,扩大国产管理软件在高端市场的份额。

业内有观点认为,IBM“智慧地球”战略在中国正处于微妙时期,此次IBM携手金蝶组建专门整合交付服务团队,表明其继续加速推进“智慧地球”服务理念,同时凭借与国内软件厂商的合作,则可以淡化各方对其“智慧地球”战略的质疑,可谓一箭双雕的妙招。

6月9日当天,对于IBM“智慧地球”所受到的质疑,钱大群并未公开回应。不过其对外私下透露称,IBM正在和国内很多研究单位研究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大的课题,会有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案,关键是如何帮助国内完成转型的问题。

上一篇:钻孔施工平台下一篇:电力施工企业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