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范文

2023-09-18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范文第1篇

1、准备阶段

(1)一窗受理。项目建设单位到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有关立项审批服务手续时,须先到行政服务中心“综合代办窗口”统一登记。预登记后,“综合代办窗口”将本阶段所需申报材料提交相关窗口受理。

(2)定向辅导。行政服务中心会同经济发展局窗口确定联审部门,组织召开项目联审启动会,进行项目办理集中辅导,明确一次性告知的审批条件和所需材料。

(3)抄告相关。综合代办窗口将经济发展局窗口审核后的项目申请材料分派相关窗口,相关窗口负责对审批事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对实质审查材料具备、缺少其他材料的,实行容缺受理,并当场向项目单位提出补齐补正要求。

2、联审阶段

(1)并联审批。行政服务中心会同经济发展局窗口召开联审会议,形成会议纪要,明确各参与窗口责任和完成时限并及时进入本阶段的审批。

(2)首席代办。首席代办员(各窗口负责人)全程代办本部门的审批服务手续。

(3)一窗发证。各窗口在以下规定时限内将审批文件、意见提交“综合代办窗口”,此阶段审批流程终结后,将所

有批复文件统一送达项目建设单位。

联审事项及办理时限:

规划二处:项目单位取得用地预审意见后,要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预审意见或提供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

国土分局:2个工作日内出具用地预审意见(在工业项目有用地指标的前提下);

环保局:20个工作日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0个工作日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5个工作日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经济发展局:5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意见或节能备案证明;

安监局:7个工作日内出具工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意见;

环评、节评、安评、公告等时间不计入本阶段部门审批时限。

(二)核准类

1、准备阶段

(1)一窗受理。项目建设单位到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有关立项审批服务手续时,须先到行政服务中心“综合代办窗口”统一登记。预登记后,“综合代办窗口”将本阶段所需申报材料提交相关窗口受理。

(2)定向辅导。行政服务中心会同经济发展局窗口确定联审部门,组织召开项目联审启动会,进行项目办理集中辅导,明确一次性告知的审批条件和所需材料。

(3)抄告相关。综合代办窗口将经济发展局窗口审核后的项目申请材料分派相关窗口,相关窗口负责对审批事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对实质审查材料具备、缺少其他材料的,实行容缺受理,并当场向项目单位提出补齐补正要求。

2、联审阶段

(1)并联审批。行政服务中心会同经济发展局窗口召开联审会议,形成会议纪要,明确各参与窗口责任和完成时限并及时进入本阶段的审批。

(2)首席代办。首席代办员(各窗口负责人)全程代办本部门的审批服务手续。

(3)一窗发证。各窗口在以下规定时限内将审批文件、意见提交“综合代办窗口”,此阶段审批流程终结后,将所有批复文件统一送达项目建设单位。

联审事项及办理时限:

规划二处:项目单位取得用地预审意见后,要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预审意见或提供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

国土分局:2个工作日内出具用地预审意见(在工业项目有用地指标的前提下);

环保局:20个工作日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0个工作日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5个工作日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经济发展局:5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意见或节能备案证明;

安监局:7个工作日内出具工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意见;

环评、节评、安评、公告等时间不计入本阶段部门审批时限。

联审事项及办理时限:

规划二处:项目单位取得用地预审意见后,要在3个工作日内出具建设用地规划许可预审意见或提供建设项目地块规划条件;

国土分局:2个工作日内出具用地预审意见(在工业项目有用地指标的前提下);

环保局:20个工作日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0个工作日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5个工作日完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

经济发展局:5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意见或节能备案证明;

安监局:7个工作日内出具工业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审查意见;

环评、节评、安评、公告等时间不计入本阶段部门审批时限。

(三)备案类

不使用财政资金,《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外的项目实行属地备案管理。

经济发展局:5个工作日内完成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意见或节能备案证明;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范文第2篇

2015年6月10日 – 冯秉茹

一、项目管理学习心得

本月通过对项目管理的学习,逐渐掌握了项目管理的基础概念、要素及各过程阶段的作用与联系。项目管理就是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即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在现阶段支撑网测评中心各室运营项目日益增多的背景下,为了在有限的资源下提高项目执行的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损耗,有效地进行项目管理成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 对部门而言,完善的项目管理计划能够帮助我们更快更有效的确定行动方向,提高工作效率。项目计划包括明确目标、合理的进度、工作程序及人力物力的安排、风险的预测及响应等。 2. 对我室(综合管理室)而言,我们可以承担起PMO的角色,通过管理部门项目共享资源;识别和开发项目管理方法和最佳实践标准;指导培训及监督部门各项目执行情况和项目管理标准、政策、程序和模板的遵守程度;开发管理部门项目政策、程序、模板和其他共享文件;.协调项目间的沟通;形成部门各室与公司沟通的“桥梁”。因此,我们要把握交往的技巧、艺术和原则,从而维持我室良好的人脉关系,有效的实现工作成功的目标。 3. 对项目管理者而言,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工作能力、执行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抵御压力的能力和职业素养。为了确保项目成功,项目管理者必须针对项目要求来管理各种干系人对项目的影响。 通过分析部门内实际情况,部门在项目管理方面属于弱矩阵的类型,在项目立项管理及流程方面还存在缺陷。因此现初步拟定了部门内项目立项管理办法(详见附件一),后期还需进一步评审。此外,建议我室在进行项目管理小组基础知识学习后,成立项目管理小组。并与部门领导汇报沟通后,在部门内承担起PMO的角色,参与项目立项、项目执行、项目监控、项目执行及项目收尾几个过程的工作,并在时间、成本质量、风险、合同、采购、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帮助部门实现更高的运营效率。

二、流程优化学习心得

本月通过对“流程优化”的要求与运用方法(包括标杆瞄准法、DMAIC模型、ESIA分析法、ESIA分析法、ECRS、SDCA循环)的学习,了解到流程优化是通过不断发展、完善、优化业务流程从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一项策略。对于流程优化,不论是对整体的优化还是对其中部分的改进(如减少环节、改变时序)都是以提高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正本及劳动力度、节约能耗等为目的。在当前支撑网测评中心各个工作环节的流程实施过程中,由于环境任务的不断变化,为了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对流程进行持续改进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我们可以运用以下方法来进行流程优化工作: 1. 流程改造:在我部门工作过程中一般遇到难以采用系统更新和材料替代优化流程时,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a. 取消所有不必要的工作环节和内容。取消没有必要的工作和手续是改善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的最高原则。

b. 合并必要的工作。如工作环节不能取消,可进而研究是否能合并,有时为了提高效率、简化工作、可以不必过多的考虑专业分工。 c. 合理的重排。取消和合并以后,还要将所有程序按照合理的逻辑重排顺序,或者在改变其他要素顺序后,重新安排工作顺序和步骤在这一过程中还可进一步发现可以取消和合并的内容,使工作更有条理,效率更高。

2. 重新设计流程:如果采用重新设计的方法优化流程,可按照以下步骤: a. 分解现有流程,以避免新设计中出现类似问题。 b. 集思广益,选择创新的手段设计流程。

c. 流程细节设计。对新提出来的流程思路的细节进行多次审评,深入到每个细节的考虑,瞄准目标设计出新的流程。

d. 新流程设计出来之后,应该通过实际情况进行检验,检验前应画出流程图,当前办公环境中我们通常使用Microsoft visio画流程图。

e. 检验顺利完毕后,方可执行新的流程。

通过掌握流程优化基础知识,结合部门实际情况,我们发现由于员工职责及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我们需对现有的流程进行持续的梳理和优化。如本室正在着手进行研究的“工单系统问题分析“,我们为此设计了相应的“工单系统需求响应建设流程“(详见附件二),以最高效率的实现部门内工单系统的需求响应建设工作。

三、附件 1. 附件一:

支撑网测评中心项目立项管理办法V1.0.d

2. 附件二: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范文第3篇

一、办理项目选址意见书 审批程序:

1、建设单位向区规划办领取规划用地审请表

2、填报表格,资料准备齐全后交规划初审、加具意见上报市规划局;

3、市规划局科审核,通过后核发《选址意见书》; 提交资料:

1、选址意见书申请表 二份

2、规划用地申请表 一份

3、用地可行性报告 二份

4、选址规划图 三份

5、规划设计总平面图 三份

6、单位设计方案 二份电子文件

7、收费项目:规划测量:测量费为0、1元/亩 规划设计费为15000元/公顷; 计算机制图费2000-3000元/份

8、联系人:区规划办(区府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镇区规划办 市规划局规划科: 地址:

二、购买土地

1、买卖双方确认价格,,实地测量,卖方提供用地红线图。

2、公司提供规划方案图。(平面图)卖方协助办理相关手续。

3、联系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三、用水、用电、锅炉、电梯、电视、电话申请

1、用电申请(供电局):报手续及报装费均由建设单位承担

2、用水申申请( 自来水公司):联系电话: 联系人:

3、电话申请(电信局):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申装费:2000元/对 工料费:300元/对

4、有线电视申请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费用:

5、锅炉报装、电梯报装均(质量监督局)由施工方负责,此项可与公司外事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四、地质勘探

1、委托地质勘探院进行地质勘探作地质报告,费用:55元/-已降至45元/至45元/。触探检测费用:300元/点(点地面

积1000M2以内不少于6个点,以上部分每增加300M2增加一个点)

2、勘探院 联系人:

五、新增建设用地预审 审批程序:区国土局

1、建设单位向区规划办领取规划用地审请表 领取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填写:

2、建设单位备齐材料交国土分局初审;

3、国土局将有关预审材料送市发展中国家窗办文;

4、窗口收齐资料移交资源规划科审核;

5、国土局按照要求在5 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加具初审意见

6、资源规划科根据审核情况,5 个工作日向国土局和建设单位出具预审批复。 如需报省审批项目,由市国土局审核后,报审国土资源厅审批

提交 资料:

1、新增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表一份

2、可行性报告(内应附场地选择和土地使用章节,包括项目用地选址情况、用地规模、占用国有土地、集体土地

情况,拟占用土地类型、占用耕地概况及补偿措施等内容)

3、选址意见或规划许可证(影本)

4、公司营业执照、法人证件(影本)

5、土地转让合同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7、《土地变更调查表》

8、《地类面积统计表》驱测绘队联系人:

9、收费项目:地籍测量费:0、4元/

10、联系人:镇区国土分局 联系人: 市国土局资源规划科:联系人:市国土局测绘队

六、外经贸局立项

1、企业确定拟投资项目规模、面积等资料,报市外经贸局审批,并出批复文件。

2、如项目投资规模超市省批权限,则上报省外经贸厅或商务部审批。

七、建设用地规划 (建设用地规划证) 审批程序:

1、填报表格、资料区规划办初审、加意见上报市规划局;

2、市规划局规划科审核通过后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提交资料:

1、《规划用地申请表》1份

2、立项批复(影本)

3、选址红线图(影本)

4、1:500或者1:1000现状界线地形图(交界用地权属人共同盖章确认)1份

5、拟建方案总平面图(电子文件)1 份

6、联系人:区规划办联系人: 市规划局规划科 承诺时限:15个工作日

八、新增建设用地审批(国有土地使用权证) 审批程序:

1、建设单位向国土分局邻取表格填写、准备资料申报;

2、国土分局对项目资料初审,并加具意见;

3、资料报市国土地局窗口收文,后送资源规划科、土地利用科审核、审核同意的报局办公 会议集体讨论;

4、经国土局办公会议集体讨论和报市政府审批,市政府审核同意的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核 ,省国土资源厅视市政府审核,市政府审核同意的报省国土资源部审批; 提交资料:

1、新建设用地申请表面化、

2、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影本)

3、立项批复

4、数字化地形图象(一式五份,建设单位及村委盖章,附电子文件)

5、地质勘测界技术报告书(一式三份)(

4、5项由市测绘队办理)

6、《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标红线)

7、前一年《土地 变更调查图书》

8、《建设用项目呈报说明书》(

6、

7、8由国土分局提供)

9、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涉占用地耕地的)、征地方案(涉及重用集体土地的) 联系人: 区国土局:

九、工程设计

1、工程设计院设计

2、收取设计:5元/M2(建筑面积)厂房7元/M2(仓库),10元/M2(办公楼)现在厂房已升值

6、5

3、平面设计图

4、图纸由 设计院设计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十、办理规划设计方案通知书 1.规划设计方案审定通知书申请表;

2. 建设单位营业执照和法人代表身分证复印件、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授权委托数极办件人身份证复印件

3.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复印件; 4.土地款交纳证明;

5.按建安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和附件要求设计2个以上的方案,A3图册、总平面图、A0总体鸟瞰图、效果图;

6.建筑和环境设计方案图A4规格阔初步设计深度,含设计说明、建筑和环境总平面图、建筑瓶里坡面图A1建筑效果图;

7. 1:500或1:1000定线地形图三份由设计院用铅笔楼花初拟建工程位置。 联系人:联系部门

1.1、工程式勘察成果报告(地质报告一份) 1。

2、完整的施工图纸两份

1。

3、结构计算书、结算数据磁盘、计算软件名称及授权号各一份 1。

4、工程设计质量保证书一份

1,

5、勘察设计合同副本及已付勘察、设计费用的证明(发票或银行转账回执) 1,

6、市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申请表一式三份,去建设局取

1,

7、批准的立项文件,其中按市面上建设局规定应进行初步设计审查的工作项目,应提供 初步设计文件和初步审查意见书及批准文件。 1,

8、费用:A、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的15% B、图纸审查费 设计评审=建筑面积*高速系数 勘察评审费=总进尺*(65*15%)

1。

9、大业公司出审查意见:{合格由建设局发批准证书,不合格有设计院或勘察院重新修改,大爷公司再审直到合格

联系部门:市建设局大爷建筑咨询有限公司 联系人:联系电话 建工局总工 室 谁有交情?

十二、建筑规划报建《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审批程序:

1、填报资料交区规划办初审,加具意见后上报市规划局

2、市规划局报建科审核图纸,计算配套设施数;

3、建设单位缴纳市政配套设施费后,规划局发《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提交资料: 报建表面及附1份

2、规划证、红线图、土地证、

3、消防、环保、立项资料

4、建筑施工图2 份结构1份

5、建筑施工图、平面立面图

6、<<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复印件

7、提供总平面图,首层平面建筑队施工图

8、收费:按建筑面积总造价收取4%的费用

9、联系人;区规划办 联系人: 十

三、环保局立项

办事流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申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到环保局,环保局皮肤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查审批复,建设单位申请办理建设项目管理建设许可证并招投标,施工厂商备案施工图纸到环保局或检测站,检测站检测费水、噪声、废气检测报告,施工厂商再项环保局申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报表,环保局皮肤建设环保竣工验收合格书,建设单位三个月内向环保局申办排污等及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1、扩建申请一份,加盖同工业办

2、设计单位完成后,送环保局 审批

3、环保局批复后做好污水

4、联系人 提供资料:

1、建设项目环保申请一式四份 十

四、工程招标

1、选择投标单位=审资历、实力、了解现场施工管理

2、工程发标、开标,议标,确定施工单位,发中标通知书,签施工合同。 十

五、项目监理;对外保健合同按工程总造价的1%收取,内部合同按工程总造价的2%0收取

十六、报区建设工程劳资协调组 提交资料:

1、<<建筑工地施工合同>>复印件 2<<劳务用工合同>>或购买证明.

3、购买打卡机凭证明。

4、施工单位提供履约保证担保及有关部门证明复印件。

5、购买统一工号

6、施工单位提供履约保证担保及有关部门复印件

7、提交建设韵法人、建设单位工地负责人和建设单位劳资协调人的资料状况以及联系电话。

8、提交施工单位法人、施工单位工地负责人和施工单位劳资协调人的资料新诗况以及联系电话。

9、提交建设工和保证担保函,担保费按建设工程总价的10%委托银行或担保公司

10、联系人:

十七、报区建设工程质监小组 提交资料:

1、固定资产投资许可证或计划批文(立项批文)

2、建设工程用地、规划许可证复印件(提供原件,核对后退回)、红线图或承诺书(家方签名,盖章)

3、盖有设计单位出图专用章、注册建筑师章和注册结构师章的全套施工图一套;包括 总平面图布置、定们图。

4、勘察、设计承包合同;项目设计负责人执业资格证书:勘察、设计单位资质证书、营业执照

5、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份

6、施工合同原件一份及施工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书;

7、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或开工报告

8、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文件或议标批复复印件;议标工程须预算书一份;

9、施工图审查报告(提供原件,核对后退回)

10、监理合同原件及总监在该公司执业资格证书复印件;监理单位资历质证书及营业执照;

11、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须提供本单位在地的注册证明

12、建设局工艺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手续证明及安装记表

13、项目经理证书复印件

14、办理安全监督手续证明及安监登记

15、建设工程见证人员授权书(建设单位、监理公司各一人,注明手机号)、见证人彩色照片一张及身份证复印件一张

16、质监收费单 镇区质监组组长,副组长联系电话 十

八、报区建设工程安监组 提交资料:

1、安全监督登记表(一十六分)

2、施工图及平面图(设计图纸)

3、施工单位工地现场平面布置图

4、工程中标(议标)书复印件

5、施工合同原件或复印件

6、监理备案证和监理合同

7、施工单位资质证书复印件、施工单位项目经理资格书原件以施工单位安全资格证书 复印件(注:工程申报时项目经理资格证书原件放到规划建设办保存,待工程完工后退还)

8、施工单位员工意外伤害保险单(最低保额意外伤害10万元,意外医疗1万元)

9、建设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协议书(一式四份)

10、施工图审查证明fuyingjian

11、高支模计计算书及编制施工方案、深基坑计算书及编制施工方案、外脚手架计算书及编制施工

方案和大跨度支撑安全结构计算书及编制施工方案

12、施工单位收到建设单位措施费及交付银行的收据证明 十

九、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区城建办、市建设局 提交资料:

1、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申请表;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复印件(盖建设单位公章或业主司长) ;需提交原件核对后退回;

3、中标通知书复印件(加盖招标人公章);如属完全私人、外商投资的工程项目应提供以下有效证明文件

(1)建设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甲盖建设单位公章);

(2)相关公司章程复印机(加盖本单位公章),递交原件核对后退回; (3)其他证件材料。

4、建设工程承发包合同复印件(甲盖建设单位公章); 另附;(1)专业分包合同复印件 (2)劳务争包合同复印件

(3)施工总承包、专业企业、劳务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均加盖企业公章)。

5、<<施工单位拟投入本工程的技术管理人员、设备>>

6、审查机构出具签署合格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附审查 机构资质证书副 本复印件(加盖审查机构公章);

7、施工图一式两份,附;设计单位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加盖设计单位公章)

8、建设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附;勘察单位资质证书副本复印件(加盖勘察单位公章)

9、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登记表,附:取工程质量监督登记证明(市建设局统一印制);

10、市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登记表,附:镇区工程安全监督登记证明(市建设局统一印制);

11、起重设备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证明文件;

12、施工组织设计

(1)施工安全管理机构组织机构图,安全生产责任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名单 (2)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责任制度及项目安全管理目标; (3)安全技术措施; (4)施工现场用电方案;

(5)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临时设施规划方案;

(6)一下分项工程还需提交专向方案: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 起重吊庄工程,脚手架工程,按有关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

(7)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支模工程及有关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的见; 专项施工设计方案的专家审查意

(8)工程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和特种组噢业人员的资格证复印件;

13、施工单位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费用的使用计划, 附:建设单位已列明费用的工程概算复印件、合同支付条款复印件;

14、改变原有房屋结构的扩建、改建项目还需提交以下资料: (1)《改变房屋使用性质和结构部位登记表》

(2)原有工程结构安全咨询报告及咨询单位资质政府书、 营业执照复印件(加盖咨询三位公章);

(3)原有房屋工程施工许可证及竣工验收报告的复印件;

15、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复印件(见该监督和单位公章) 附:监理单位资质阿衡是副本复印件(加盖监理单位公章);

16、缴纳费用单据: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8元/平方米

建设工程散装水泥专项基金3元/吨.平方米,建设工程定额测定费总造价*1%,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50%支付给施工队,

50%支付给规划办,500万元以下5%,500-2000万元4%,2000-3000万元3% 施工报建费(区城建办收取)

总造价*6%押金总造价5%标语口号费800元/套 区城建办电话 : 联系人: 二

十、消防报建 地点:市公安局消防局第一大队

1、提交资料:报建申请报告及图纸,写明建筑物名称、层数、高度、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

2、费用:3元/平方米

3、防火科出具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

4、各局审核意见来组织招标和施工 联系人: 联系电话:

5、施工结束消防验收合格,防火科出具消防验收合格书;

6、此项工程须协同施工单位共同办理。 二十

一、卫生防疫备案

了解项目属新建或扩建,新建需填申报表,扩建项目及补充原有资料: 提交厂房、车间的平面布置图、生产流程图

包防疫站审批,此项工作由攻关和外事办理 二十

二、工程施工

1、新功的供水、供电、排污等管网三通工程的规划预设

2、施工单位组织施工。 二十

三、工程竣工验收

1、交工程验收资料,有施工打挪威将资料(监理、勘察、设计、施工)交区质监组, 通过后由建设单位组织进行

2、现场工程验收: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监理、区质监组一起实测检查, 区质监组出具竣工报告,全部资料,

规划意见书、环保、消防意见书等递交到市城建档案馆备案 市建设局建档,使质监站核发竣工验收合格证; 审批手续:

1、填报资料区规划办,上报规划局将按察科;

1、立项报批(项目申请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批文件);

2、土地文件(国土证);

3、选址意见书;

4、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项目建筑设计要点;

5、红线图、总平面布置图;

6、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及附件复印件;

7、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8、勘察设计承包合同、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书、协议、监理委托合同;

9、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

10、现状实测图1份;

11、竣工图纸,含目录,建筑图,结构图,给排水工程图(消防工程), 强电工程,弱电工程, 注备:

1、凡需提供复印件、需持原件来核对后,方能提交;

2、建设工程办理规划验收后应向市城建档案馆移交《建设工程规划合格证》;

3、建设工程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完毕后应向市城建档案馆移交: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书;

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监理公司); 勘察质量将按察报告(勘察单位); 设计文件质量检查报告(设计单位) 二十

四、办理房产证

审批程序:申报--受理--核发 审批单位:区房管所、市房管局 提交资料;

1、土地使用证正本;

2、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正本;

3、施工许可证正本;

4、竣工验收合格证正本

5、营业执照影本

6、法人身份证影本;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范文第4篇

一、审判流程管理理论

(一)审判流程管理的概念。《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规定:建立科学的案件审判流程管理制度,由专门机构根据各类案件在审判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对立案、送达、开庭、结案等不同审理阶段进行跟踪管理,保证案件审理工作的公正、高效。《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规定:改革和完善司法审判管理和司法政务管理的内容之一是健全和完善科学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同一级别的法院实行统一的审判流程管理模式。在考虑案件类型难易程度等因素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随机分案制度。审判流程管理是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法院内部由专门机构或人员根据案件性质,结合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对在审判过程中立案、分案、送达、开庭、结案、归档等不同阶段的案件审理程序性事务进行协调、组织、协调、控制、监督,促进司法公正、高效的各种管理活动的总称。审判流程管理的以程序维持、程序公开、司法效率、程序参与、诉讼效益、司法控权以及理性、文明、自律等为重要内容,宏观上涉及到审判方式、诉讼模式、机构设臵等方面,厘清立案、审判、监督、执行权力的分立,以及程序性事务的运作与管理、流程管理权与实体裁判权的分离与衔接,具体事务上包括立案审批、案号管理、送达、调查取证、庭前准备、证据交换、庭审、合议案件、结案、归档及审限控制等各方面具体工作制度。

(二)审判流程管理的基本理念。程序价值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司法现代化观念的逐步树立,为审判流程管理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诉讼程序正义的目标在于最终以最完美的状态实现司法公正、高效1。审判流程管理的基本理念应当是秩序、公开、效率。首先应当以秩序为理念,以实现诉讼程序良性运行,保证诉讼活动按照法定的时间先后和空间结构展开并作出裁判结果,从而使诉讼保持有条不紊;同时还应当保持这种有条不紊的状态得以安定和统一,进而保证当事人诉讼利益的安全,使之增强参与诉讼活动的可预测性和安全感。“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审判流程管理应当最大限度促进司法公开,使诉讼各方和社会公众看得见审判活动的每个阶段和步骤,各个阶段和程序严格按照规则分开进行,将立案、分案情况公开,法官与当事人的接触公开,审判和宣判活动对社会各界公开,告知当事人诉讼活动进展情况,征得当事人同意,司法文书及时公布于众。以程序的公开、透明,避免暗箱操作,尽量减少法官与当事人的私下交易。公正、正当的审判流程能让公众更容易理解法院的的司法裁判结果,并更大程度个别当事人吸收对司法工作不满。效率,提高效率是程序正义的必然要求。王胜俊院长在2010年的全国大法官主题研讨班强调要创新和加强审判效率管理,促进司法高效。全国统一适用的审判质效评估体系中,效率指标占总比重30%,科学的审判流程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应以司法效率作为基本理念。诉讼程序操作方式的改革和完善,很大程度就是为了优化司法资源配臵,提高司法效率。

1 胡肖华,谢忠华:《诉讼程序中的正义维度思考》,《南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53-57页。

(三)审判流程管理的功能定位。审判流程管理作为法院管理的枢纽和工具,是人民法院规范诉讼活动,约束诉讼主体,提高审判效率的重要手段,准确、全面界定审判流程管理的功能,才能设计出符合形势需要的审判流程管理工作机制,科学建设审判流程管理体系。

一是组织功能。诉讼程序具有程序的法定性、产品的非同一性、公正评价的主观性。为了实现各项诉讼活动高效、有序开展,必须对复杂的审判程序活动进行有效组织,这是审判流程管理的首要功能。审判程序活动的组织,包括宏观上不同审判环节的组织、微观上具体审判程序活动的组织两个层面。前者主要是审判方式、诉讼模式、机构设臵等方面的制度设计,程序性事务的运与管理、流程管理权与实体裁判权的分离与衔接的协调,后者是包括立案审批、案号管理、送达、诉前调解、调查取证、保全、委托鉴定、评估拍卖、庭前准备、证据交换、庭审、合议案件、审委会研究、结案、归档、案件执行及审限控制等各方面具体活动,且为下一个审判环节打下坚实基础。可见,审判程序活动的组织,既要有专门审判管理部门负责牵头协调,也离不开人事部门、后勤部门的全力配合,更需要审判业务庭和办案人员的积极参与。

二是控制功能。加强审判流程管理,目的在于推动审判程序高效、有序开展,如果不能对诉讼程序进行控制,审判流程管理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审判流程管理的控制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时间的控制,提高办案效率,即通过先进的科技化手段,实现对案件各个节点的跟踪,使具体办理人员产生时间上的紧迫感,同时,通过对将要超期限事务的督促,避免案件久拖未决;二是对事务的控制,提高审理程序的质量,即通过对审判流程各项事务的列明,使办理人员明确审判程序应办事务及其先后顺序、具体操作方式,并通过对是否办理、办理结果好坏的跟踪,促使各项事务按照规定办理。

三是监督功能。加强审判流程管理必然要加强对审判程序运行的监督,一是事前监督,对案件处理程序如何适用进行事前监督,包括案件审批、案号管理、简易程序适用、诉讼保全、延长审限等方面内容,应通过院、庭领导把关,决定是否适用及如何适用。二是事中监督,通过流程管理软件,对案件受理各个环节进行跟踪。三是事后监督,通过案件质量评查、纪检监察等方式对审理程序进行检查、监督。

(四)科学建设审判流程管理体系的设想

审判管理尽管因传统文化、历史背景、法治环境、司法信仰、法院体制、审判方式等因素影响而千差万别,但科学建设审判流程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可以把握的,即:

第一,要保障审判流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没有公开则无所谓正义,审判程序的公开和透明是公正程序的重要内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仅是实体法的要求,也是程序价值要求。审判流程管理使诉讼主体和社会公众看得见审判的每个阶段和步骤,各个阶段和程序严格按照规则分开进行,案件依法受理后,将双方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证据公开,将争议焦点公开、法官与当事人的接触公开、审判和宣判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尽量减少法官与当事人的私下交易,保障了程序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同时,通过公正、正当的审判流程及其管理得出的判决结果容易被当事人和民众所接受,具有更广泛的认同度。

第二,要保障审判程序的安定性和及时性程序本身具有有序性、不可逆转性、时限性、终结性、稳定性和确定性,它使得程序主体对自己权利实现的方式及结果具有相当预测。正当的程序是由一系列有机联系的行为和阶段构成的,因此正当程序强调程序的完整性和有序性。如果程序总是因同一事项而被反复启动,则会造成程序的不稳定。审判流程管理对程序的各阶段操作规程有明确具体的规定,诉讼主体一旦履行了诉讼行为,就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法官原有的部分程序性权力和准备工作从审判中剥离出来,使审判案件的法官对案件的进程失去决定权、控制权,而只能在预设的轨道上被动运行。另外,程序设计也要求具有及时性和便利性。公正的程序应当避免繁琐和形式主义。审判流程管理中各阶段都有明确的期限,在程序确定的时限内完成,避免拖延。拖延会导致那些受程序影响的人受到不必要和不合理的拖累,而过于急速又会使程序丧失理性,故恰当和及时是正当程序的内在要求。

第三,保障法官中立以及诉讼主体对程序的参与中立性这是现代程序的基本原则,也是程序内在价值的基本要求。司法中立要求:其一,法官同争议的事实和利益没有联系,因为任何人不能作为有关自己案件的法官,对案件应保持超然和中立的态度。其二,在程序上给予双方当事人公平的对待。其三,法官在审判过程中保持消极性。

二、桂林市法院审判流程工作开展情况

桂林市两级法院审判流程管理信息化起步较晚,目前处于传统管理方式仍在使用以管理软件为依托进行流程监控的方式正在推进当中。

制度

传统审判流程管理以立案庭对流程进行监控为主,案件受理后,由立案庭工作人员进行排号、登记、分案,并随案附送《流程管理信息表》。审判人员、书记员对案件流程负直接责任,对照《信息表》,将送达、调查取证、保全、委托鉴定、评估拍卖、庭前准备、证据交换、庭审、合议案件、审委会研究、结案、归档、案件中止、执行等情况填写完整;庭领导对案件流程进行直接监督,组织、督促案件审理流程的正常运行;院领导进行宏观控制,重点对案件分送、流程公开、案件审限、审理进度进行管理。传统方式操作比较简便,容易被办案人员接受,但局限性也很明显,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类似行政管理模式,具有极强的行政化和集权化特征不符合审判的基本原则和客观规律,审判程序设臵存在缺陷,司法主体程序观念缺位,其表现如分案的人为操作空间较大、案件流程运行的行政性指导较多等等。究其原因,其一是我国受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和大陆法系国家法律制度的影响,诉讼模式的超职权主义色彩较浓,在人治的背景之下没有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的空间较小。其二是法官在整个诉讼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或者说以法官为中心,强调追求客观真实,诉讼参与各方的作用弱化。 第二,程序保障作用难以发挥,程序正义未能充分体现。传统的审判管理模式忽视程序对审判的保障作用,缺少对诉讼程序实行一体化管理的专门机构,阻碍了制约与监督,无法体现程序公开。具体表现在案件陪审率低,二审案件开庭较少,案件审理进度及裁判过程很少为外界了解,公开开庭很少落实到对一般社会公众开放的程度。其原因是在严格遵照实体法审理案件的同时,对程序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严格按照程序办案的问题较为突出。

第三,诉讼经济与效率原则难以体现。传统审判流程管理缺乏效率的保障机制,法院各庭各自为政,从程序到实体一揽子做到底,权责不明、重复劳动、监督不力、缺乏有效考核机制。司法资源费严重,不能实现审判力量与资源合理有效的配臵,案件不能及时审理,超审限问题突出,严重损害当事人权益,影响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

目前正在推进的审判流程管理以专门的审判管理机构为依托,整合、清理各项审判管理制度,利用审判管理软件进行有效监控,以两级法院数据的如实填报和定期分析为手段,通过对审判质量效率指标体系层层分解责任并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挂钩,初步实现了对审判流程的有效管理。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分解责任,并定期通报情况。充分利用审判质量效率指标体系,对指标数据的管理责任分解到分管院领导、各审判庭领导,实行数据排名,并按季度通报、按季度召开分析会,半年召开审判形势分析会。

二是健全制度,实现审判流程管有章可循。以“审判管理年”为 三是建立专门机构,有效协调各项事务。成立审判管理机构,整合立案庭、司法行政科、办公室等各个部门审判流程管理的职能,明确管理部门和审判业务庭的权利、义务、方式及目标,由不同部门和不同人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统一管理。

四是重视管理软件应用,逐步实现流程管理信息化。大力推进审判管理软件的建设和使用,已做到两级法院对该软件在案件立案、分案、审理、结案、归档等五个关键节点有效监控的应用。下一步工作从报送数据必须在管理软件是体现入手,实现对全部案件的监控,并进一步实现网上审签、网上办案。

五是找准不足,推进审理流程科学运行。针对本院情况突出的二审开庭、当庭裁判、再审听证、均衡结案等问题,多次召开相关审判庭协调会,及时分析问题原因,共同克服相关困难,提高认识、统一作法,初步有效地弥补短板,推进案件审理活动朝着公开、有序的方向发展。

六是加强调研,总结经验、教训,推进审判流程管理理论建设。由立案庭对结案均衡度展开调研,探索推进该项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积极鼓励、支持基层法院对审判管理的调研, 2011年资源县法院的审判管理方面调研报告获自治区高院调研优秀奖,灌阳县法院相关调研获本市法院优秀奖。

桂林市法院审判流程管理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审判效果指标在全区排名靠后。审判效果指标与审判程序的公开透明有很大联系,我市法院今后还需进一步抓好在一审案件陪审,二审案件开庭和再审案件听证等审理程序方面工作。二是审判管理软件应用力度有待加强。目前虽然已初步运用软件,但离全部案件实现网上办案的目标仍很远,进一步推进软件应用存在不少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认识不足,部分办案人员对运用管理软件进行直观的监控存在不适应、难以接受的心理;两级法院队伍老化现象比较严重,少数年纪大的审判人员对运用管理软件办案有畏难情绪,个别人员甚至于不懂用电脑。二是技术支持不够,两级法院共十八家单位,一千多人,只有一名人员兼作技术指导和日常维护,且管理软件与审判工作的对接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之处。

三、关于审判流程管理队伍建设

1、人员情况。中院的专职人员包括审管办人员、办公室档案员、研究室统计人员、立案庭内勤、司法行政科技术人员,各审判业务庭内勤也承担着审判流程管理部分职能。基层法院一般由审管办负责人或专职人员负责组织和协调,由立案庭的司法统计员负责具体的审判流程管理工作。

2、人员能力要求。合适的审判流程管理人员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全局意识和协调能力,能在全局的角度协调、处理好审判流程管理的各方面关系;再者应既有扎实的法律理论基础,又有一定的审判经验,还要有一定的统计知识基础。

3、队伍建设建议。中院层面应当强化各审判业务庭内勤审判流程管理管理职能,由庭内勤担负案件登记、统一开庭排期、数据收集、数据报送等职能。基层法院层面一是司法统计员应当同时纳入审管办范围,由审管办对数据填报、分案、结案进行统一管理;二是大的基层法院应当强化各审判业务庭的内勤的审判流程管理职能,负责各庭的案件登记、排期开庭、送达、委托鉴定、结案等工作,夯实流程管理的基础;三是及早解决审管办的编制问题,审管办主任一般应是审委会委员或是专委,并优先解决审管办工作人员的待遇,打造稳定的高素质审管办队伍,才能进行有力、高效的审判流程管理队伍。

四、审判流程管理相关工作情况

我市法院目前在“网上办案”方面处于起步阶段,暂无内容介绍。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范文第5篇

一、审判流程管理理论

(一)审判流程管理的概念。《人民法院五年改革纲要》规定:建立科学的案件审判流程管理制度,由专门机构根据各类案件在审判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对立案、送达、开庭、结案等不同审理阶段进行跟踪管理,保证案件审理工作的公正、高效。《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规定:改革和完善司法审判管理和司法政务管理的内容之一是健全和完善科学的审判流程管理制度,逐步做到同一级别的法院实行统一的审判流程管理模式。在考虑案件类型难易程度等因素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随机分案制度。审判流程管理是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法院内部由专门机构或人员根据案件性质,结合各部门的职能分工,对在审判过程中立案、分案、送达、开庭、结案、归档等不同阶段的案件审理程序性事务进行协调、组织、协调、控制、监督,促进司法公正、高效的各种管理活动的总称。审判流程管理的以程序维持、程序公开、司法效率、程序参与、诉讼效益、司法控权以及理性、文明、自律等为重要内容,宏观上涉及到审判方式、诉讼模式、机构设臵等方面,厘清立案、审判、监督、执行权力的分立,以及程序性事务的运作与管理、流程管理权与实体裁判权的分离与衔接,具体事务上包括立案审批、案号管理、送达、调查取证、庭前准备、证据交换、庭审、合议案件、结案、归档及审限控制等各方面具体工作制度。

(二)审判流程管理的基本理念。程序价值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司法现代化观念的逐步树立,为审判流程管理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诉讼程序正义的目标在于最终以最完美的状态实现司法公正、高效1。审判流程管理的基本理念应当是秩序、公开、效率。首先应当以秩序为理念,以实现诉讼程序良性运行,保证诉讼活动按照法定的时间先后和空间结构展开并作出裁判结果,从而使诉讼保持有条不紊;同时还应当保持这种有条不紊的状态得以安定和统一,进而保证当事人诉讼利益的安全,使之增强参与诉讼活动的可预测性和安全感。“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审判流程管理应当最大限度促进司法公开,使诉讼各方和社会公众看得见审判活动的每个阶段和步骤,各个阶段和程序严格按照规则分开进行,将立案、分案情况公开,法官与当事人的接触公开,审判和宣判活动对社会各界公开,告知当事人诉讼活动进展情况,征得当事人同意,司法文书及时公布于众。以程序的公开、透明,避免暗箱操作,尽量减少法官与当事人的私下交易。公正、正当的审判流程能让公众更容易理解法院的的司法裁判结果,并更大程度个别当事人吸收对司法工作不满。效率,提高效率是程序正义的必然要求。王胜俊院长在2010年的全国大法官主题研讨班强调要创新和加强审判效率管理,促进司法高效。全国统一适用的审判质效评估体系中,效率指标占总比重30%,科学的审判流程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应以司法效率作为基本理念。诉讼程序操作方式的改革和完善,很大程度就是为了优化司法资源配臵,提高司法效率。

1 胡肖华,谢忠华:《诉讼程序中的正义维度思考》,《南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第53-57页。

(三)审判流程管理的功能定位。审判流程管理作为法院管理的枢纽和工具,是人民法院规范诉讼活动,约束诉讼主体,提高审判效率的重要手段,准确、全面界定审判流程管理的功能,才能设计出符合形势需要的审判流程管理工作机制,科学建设审判流程管理体系。

一是组织功能。诉讼程序具有程序的法定性、产品的非同一性、公正评价的主观性。为了实现各项诉讼活动高效、有序开展,必须对复杂的审判程序活动进行有效组织,这是审判流程管理的首要功能。审判程序活动的组织,包括宏观上不同审判环节的组织、微观上具体审判程序活动的组织两个层面。前者主要是审判方式、诉讼模式、机构设臵等方面的制度设计,程序性事务的运与管理、流程管理权与实体裁判权的分离与衔接的协调,后者是包括立案审批、案号管理、送达、诉前调解、调查取证、保全、委托鉴定、评估拍卖、庭前准备、证据交换、庭审、合议案件、审委会研究、结案、归档、案件执行及审限控制等各方面具体活动,且为下一个审判环节打下坚实基础。可见,审判程序活动的组织,既要有专门审判管理部门负责牵头协调,也离不开人事部门、后勤部门的全力配合,更需要审判业务庭和办案人员的积极参与。

二是控制功能。加强审判流程管理,目的在于推动审判程序高效、有序开展,如果不能对诉讼程序进行控制,审判流程管理的价值也就无从体现。审判流程管理的控制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时间的控制,提高办案效率,即通过先进的科技化手段,实现对案件各个节点的跟踪,使具体办理人员产生时间上的紧迫感,同时,通过对将要超期限事务的督促,避免案件久拖未决;二是对事务的控制,提高审理程序的质量,即通过对审判流程各项事务的列明,使办理人员明确审判程序应办事务及其先后顺序、具体操作方式,并通过对是否办理、办理结果好坏的跟踪,促使各项事务按照规定办理。

三是监督功能。加强审判流程管理必然要加强对审判程序运行的监督,一是事前监督,对案件处理程序如何适用进行事前监督,包括案件审批、案号管理、简易程序适用、诉讼保全、延长审限等方面内容,应通过院、庭领导把关,决定是否适用及如何适用。二是事中监督,通过流程管理软件,对案件受理各个环节进行跟踪。三是事后监督,通过案件质量评查、纪检监察等方式对审理程序进行检查、监督。

(四)科学建设审判流程管理体系的设想

审判管理尽管因传统文化、历史背景、法治环境、司法信仰、法院体制、审判方式等因素影响而千差万别,但科学建设审判流程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可以把握的,即:

第一,要保障审判流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没有公开则无所谓正义,审判程序的公开和透明是公正程序的重要内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仅是实体法的要求,也是程序价值要求。审判流程管理使诉讼主体和社会公众看得见审判的每个阶段和步骤,各个阶段和程序严格按照规则分开进行,案件依法受理后,将双方的诉讼请求、答辩意见、证据公开,将争议焦点公开、法官与当事人的接触公开、审判和宣判公开,避免暗箱操作,尽量减少法官与当事人的私下交易,保障了程序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同时,通过公正、正当的审判流程及其管理得出的判决结果容易被当事人和民众所接受,具有更广泛的认同度。

第二,要保障审判程序的安定性和及时性程序本身具有有序性、不可逆转性、时限性、终结性、稳定性和确定性,它使得程序主体对自己权利实现的方式及结果具有相当预测。正当的程序是由一系列有机联系的行为和阶段构成的,因此正当程序强调程序的完整性和有序性。如果程序总是因同一事项而被反复启动,则会造成程序的不稳定。审判流程管理对程序的各阶段操作规程有明确具体的规定,诉讼主体一旦履行了诉讼行为,就产生相应的法律后果。法官原有的部分程序性权力和准备工作从审判中剥离出来,使审判案件的法官对案件的进程失去决定权、控制权,而只能在预设的轨道上被动运行。另外,程序设计也要求具有及时性和便利性。公正的程序应当避免繁琐和形式主义。审判流程管理中各阶段都有明确的期限,在程序确定的时限内完成,避免拖延。拖延会导致那些受程序影响的人受到不必要和不合理的拖累,而过于急速又会使程序丧失理性,故恰当和及时是正当程序的内在要求。

第三,保障法官中立以及诉讼主体对程序的参与中立性这是现代程序的基本原则,也是程序内在价值的基本要求。司法中立要求:其一,法官同争议的事实和利益没有联系,因为任何人不能作为有关自己案件的法官,对案件应保持超然和中立的态度。其二,在程序上给予双方当事人公平的对待。其三,法官在审判过程中保持消极性。

二、桂林市法院审判流程工作开展情况

桂林市两级法院审判流程管理信息化起步较晚,目前处于传统管理方式仍在使用以管理软件为依托进行流程监控的方式正在推进当中。

制度

传统审判流程管理以立案庭对流程进行监控为主,案件受理后,由立案庭工作人员进行排号、登记、分案,并随案附送《流程管理信息表》。审判人员、书记员对案件流程负直接责任,对照《信息表》,将送达、调查取证、保全、委托鉴定、评估拍卖、庭前准备、证据交换、庭审、合议案件、审委会研究、结案、归档、案件中止、执行等情况填写完整;庭领导对案件流程进行直接监督,组织、督促案件审理流程的正常运行;院领导进行宏观控制,重点对案件分送、流程公开、案件审限、审理进度进行管理。传统方式操作比较简便,容易被办案人员接受,但局限性也很明显,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类似行政管理模式,具有极强的行政化和集权化特征不符合审判的基本原则和客观规律,审判程序设臵存在缺陷,司法主体程序观念缺位,其表现如分案的人为操作空间较大、案件流程运行的行政性指导较多等等。究其原因,其一是我国受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和大陆法系国家法律制度的影响,诉讼模式的超职权主义色彩较浓,在人治的背景之下没有审判流程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的空间较小。其二是法官在整个诉讼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或者说以法官为中心,强调追求客观真实,诉讼参与各方的作用弱化。 第二,程序保障作用难以发挥,程序正义未能充分体现。传统的审判管理模式忽视程序对审判的保障作用,缺少对诉讼程序实行一体化管理的专门机构,阻碍了制约与监督,无法体现程序公开。具体表现在案件陪审率低,二审案件开庭较少,案件审理进度及裁判过程很少为外界了解,公开开庭很少落实到对一般社会公众开放的程度。其原因是在严格遵照实体法审理案件的同时,对程序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不严格按照程序办案的问题较为突出。

第三,诉讼经济与效率原则难以体现。传统审判流程管理缺乏效率的保障机制,法院各庭各自为政,从程序到实体一揽子做到底,权责不明、重复劳动、监督不力、缺乏有效考核机制。司法资源费严重,不能实现审判力量与资源合理有效的配臵,案件不能及时审理,超审限问题突出,严重损害当事人权益,影响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

目前正在推进的审判流程管理以专门的审判管理机构为依托,整合、清理各项审判管理制度,利用审判管理软件进行有效监控,以两级法院数据的如实填报和定期分析为手段,通过对审判质量效率指标体系层层分解责任并与绩效考核、评先评优挂钩,初步实现了对审判流程的有效管理。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分解责任,并定期通报情况。充分利用审判质量效率指标体系,对指标数据的管理责任分解到分管院领导、各审判庭领导,实行数据排名,并按季度通报、按季度召开分析会,半年召开审判形势分析会。

二是健全制度,实现审判流程管有章可循。以“审判管理年”为 三是建立专门机构,有效协调各项事务。成立审判管理机构,整合立案庭、司法行政科、办公室等各个部门审判流程管理的职能,明确管理部门和审判业务庭的权利、义务、方式及目标,由不同部门和不同人员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统一管理。

四是重视管理软件应用,逐步实现流程管理信息化。大力推进审判管理软件的建设和使用,已做到两级法院对该软件在案件立案、分案、审理、结案、归档等五个关键节点有效监控的应用。下一步工作从报送数据必须在管理软件是体现入手,实现对全部案件的监控,并进一步实现网上审签、网上办案。

五是找准不足,推进审理流程科学运行。针对本院情况突出的二审开庭、当庭裁判、再审听证、均衡结案等问题,多次召开相关审判庭协调会,及时分析问题原因,共同克服相关困难,提高认识、统一作法,初步有效地弥补短板,推进案件审理活动朝着公开、有序的方向发展。

六是加强调研,总结经验、教训,推进审判流程管理理论建设。由立案庭对结案均衡度展开调研,探索推进该项工作的新方法、新举措;积极鼓励、支持基层法院对审判管理的调研, 2011年资源县法院的审判管理方面调研报告获自治区高院调研优秀奖,灌阳县法院相关调研获本市法院优秀奖。

桂林市法院审判流程管理取得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审判效果指标在全区排名靠后。审判效果指标与审判程序的公开透明有很大联系,我市法院今后还需进一步抓好在一审案件陪审,二审案件开庭和再审案件听证等审理程序方面工作。二是审判管理软件应用力度有待加强。目前虽然已初步运用软件,但离全部案件实现网上办案的目标仍很远,进一步推进软件应用存在不少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认识不足,部分办案人员对运用管理软件进行直观的监控存在不适应、难以接受的心理;两级法院队伍老化现象比较严重,少数年纪大的审判人员对运用管理软件办案有畏难情绪,个别人员甚至于不懂用电脑。二是技术支持不够,两级法院共十八家单位,一千多人,只有一名人员兼作技术指导和日常维护,且管理软件与审判工作的对接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之处。

三、关于审判流程管理队伍建设

1、人员情况。中院的专职人员包括审管办人员、办公室档案员、研究室统计人员、立案庭内勤、司法行政科技术人员,各审判业务庭内勤也承担着审判流程管理部分职能。基层法院一般由审管办负责人或专职人员负责组织和协调,由立案庭的司法统计员负责具体的审判流程管理工作。

2、人员能力要求。合适的审判流程管理人员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全局意识和协调能力,能在全局的角度协调、处理好审判流程管理的各方面关系;再者应既有扎实的法律理论基础,又有一定的审判经验,还要有一定的统计知识基础。

3、队伍建设建议。中院层面应当强化各审判业务庭内勤审判流程管理管理职能,由庭内勤担负案件登记、统一开庭排期、数据收集、数据报送等职能。基层法院层面一是司法统计员应当同时纳入审管办范围,由审管办对数据填报、分案、结案进行统一管理;二是大的基层法院应当强化各审判业务庭的内勤的审判流程管理职能,负责各庭的案件登记、排期开庭、送达、委托鉴定、结案等工作,夯实流程管理的基础;三是及早解决审管办的编制问题,审管办主任一般应是审委会委员或是专委,并优先解决审管办工作人员的待遇,打造稳定的高素质审管办队伍,才能进行有力、高效的审判流程管理队伍。

四、审判流程管理相关工作情况

我市法院目前在“网上办案”方面处于起步阶段,暂无内容介绍。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流程范文第6篇

..............................................5 (一)战略管理层面内容:

................................................................5 (二)企业文化层面内容:

................................................................5 (三)组织架构层面内容:

................................................................6 (四)业务流程层面内容:

................................................................6 四、五个阶段(具体实施阶段介绍及实施规划方案)

................................6 (一)救火阶段: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规划化起步阶段)

6 (二)规范化阶段:完善与管理相关的各种制度,并培训实施 ..........7 1、制度化管理总目标:

..............................................................7 2、制度化管理首要任务 ..............................................................7 3、制度化管理工作框架 ..............................................................8 4、建立制度化管理的重大意义 .................................................11 5、制度化管理的完成周期 .........................................................11

6、制度化管理的运行周期 .........................................................11 (三)理性化阶段:企业已能按照既有制度及流程自动运作 ............12 1、理性化阶段工作内容 ............................................................12 2、理性化阶段具体实施方案 .....................................................12 (四)文化性阶段:企业形成自有的企业文化并根植每位员工的心中,并为公司长期战略共同努力 .......................................................22 1、企业文化性阶段内容:

.........................................................22 2、领导体质:

...........................................................................22 3、组织机构 ..............................................................................22 4、管理制度 ..............................................................................23 5、企业文化性阶段的要求 .........................................................23 6、打造企业文化的方向 ............................................................24 7、具体工作内容:

...................................................................24 8、文化性阶段周期 ...................................................................25 (五)人性化阶段:企业超越理性约束,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简要,暂无具体实质内容)

..................................................................25 1、人性化管理的实质和必要性 .................................................25 2、构建企业特色的人性化理念 .................................................26

公司企业制度体系建设与实施规划方案 一、建立管理体系的意义

公司经营的目的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公司经营的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对投资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保障资金的合理安排使用,最大限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公司的经营不同于一家一户式的个体经营,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要保证这一系统的高效运转,就要对这一系统的各个环节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协调联系机制、相互制约机制,同时辅之以奖惩机制和保障机制,因此公司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使公司的运转有章可循、有迹可查,保证公司对外是一个整体形象,对内充满生机、活力。

公司应当建立以高效管理为先导的岗责体系,建立以合理分配收入为促进的绩效考核体系、财务管理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储备和后勤保障体系,保证公司的规范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二、制度体系建设概述 制度体系建设包含四个内容,五个阶段,目的在于解决五个问题。

1 、四个内容和五个阶段

战略管理层面 企业文化层面 组织架构层面 业务流程层面。

五个阶段:救火阶段、规范化阶段、理性化阶段、文化性阶段、人性化阶段 2 、五个问题

问题一:每个人应该干什么——目标

问题二:应该怎么样去干——组织执行

问题三:怎么样干好——控制及思考

问题四:怎么样才算干好——考核 问题五:干好怎么样,干不好又怎么样——奖惩 )

三、制度体系的四个内容(体系建设导向)

(一)战略管理层面内容:

1、目标制定

2、建立完善考核系统 3、奖惩机制建立 (二)企业文化层面内容:

1、建立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规定

2、员工能力开发

3、公司福利体系(非现金形式)

(三)组织架构层面内容:

1、组织架构图

2、工作分析

3、招聘管理系统

4、培训管理系统

5、薪酬管理系统

6、绩效管理系统

7、职业生涯管理系统 (四)业务流程层面内容:

1、拆分制度汇编,形成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及具体实施细则三个部分。

2、梳理工作、业务流程。

3、建立健全协调联系机制、互相制约机制。

)

四、五个阶段(具体实施阶段介绍及实施规划方案)

(一)救火阶段: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规划化起步阶段)

1、针对各分公司、各部门出现的具体问题,公司决策层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处理意见。行政部门根据决议,拟定具体章程并执行。

2、“高端设计、重点突破”企业管理者要进行符合企业发展的管理设计、明确管理模式和机制,规范核心能力、核心业务的相关制度。

(二)规范化阶段:完善与管理相关的各种制度,并培训实施 1、制度化管理总目标:

1.根据董事长、总经理的战略规划,我们公司的管理体系的建设的方向,是将行政、人事、销售、采购、质保、信息、技术、财务等各个体系纳入高效的信息化平台流转管理系统。

2.“一切按规章制度办事”。建立科学的制度化管理体系是实施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手段,可以协调与控制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职务规范,促进企业的整体优化。

3.为企业实现文化性管理提供了重要基础。

2、制度化管理首要任务 一、据此,我们当前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务是:

1、分析整个现有资源,现在在做什么,怎么做,问题在那里,目前怎么解决的,更好的建议和意见。

2、建立健全母目前各体系的架构、岗位和编制、职能、流程、制度、规定、标准、程序、表单、QA 工作流等,特别是各个体系中应有的相关管理规定和操作规程。

3、由行政部门牵头,各单位、部门通力合作,为公司实现从管理出初级向中级跨越打下基础并创造条件。

二、统一认识,协同合作

1、建立制度必须全员高度重视,持续不断改进,作为公司管理的核心依据。

2、行政部门牵头,主要针对整个体系建设工作和行政管理体系的建立,所有职能部门精诚团结、协同合作,各公司负责人,各部门管理者完成制度具体落地实施,做好相关培训,而不是宣贯。

3、岗位技能,业务熟练程度必须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

4、执行力纳入绩效考核制度,并作为重要一项。企业制度体系建设的成功是公司全体员工不折不扣地执行各种规定和指令。

5、部门互评将是公司一项长期政策,是否对兄弟部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将直接影响上级对该部门的满意度打分。

3、制度化管理工作框架

一、组织系统(由行政部门负责)

1、公司介绍

2、公司大事记

3、公司章程

4、公司组织架构

5、公司各部门职责

二、行政系统

1、办公室管理制度

2、出差管理制度

3、会议管理制度

4、文书管理制度

5、档案管理制度

6、保密管理制度

7、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8、车辆管理制度

9、安全保卫制度

三、人力资源系统

1、人力资源制度基础文件

A、组织机构图

B、各部岗位设置及人员编制

C、公司级别层次表(含薪金等级表)

D、岗位职责

2、考勤及休假管理制度

3、招聘管理制度

4、晋升及调任制度

5、员工培训管理制度

6、薪资管理制度

7、员工福利制度

8、绩效考核管理制度

9、奖惩制度

10、合理化建议制度

11、员工离职管理制度

四、财务系统:(待补充完善)

1、资金管理制度

2、财产管理制度

3、财务控制制度

4、报销管理制度

5、会计档案制度

6、审计工作制度

五、市场管理系统:(根据各企业实际业务补充完善)

六、物采原料购系统:

1、仓储管理制度(含货物进出程序,手续,流程图)

2、盘点制度

3、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

七、各分公司管理体系:

1、需和总公司用同一制度的,统一发放

2、和公司制度差别不太大的,在公司制度基础上修改

3、差别较大部分,由各分公司自行编制

4、各分公司管理体系相应部分的协助编制和监督由总公司相应部门负责;各分公司的管理体系在总公司行政必须有备份,并在调整时随时上报。

八、梳理全公司各岗位工作业务流程 4、建立制度化管理的重大意义

1.节约时间金钱

2.改善工作质量

3.固化企业流程

4.流程自动化

5.向知识型转变 5、制度化管理的完成周期 内容 一-七 八 时间 5 个工作日 1 个月

(*奖惩制度实施条例延期)

6、制度化管理的运行周期

内容 一-七 八 时间 2 个月(试运行阶段)

长期

(三)理性化阶段:企业已能按照既有制度及流程自动运作 1、理性化阶段工作内容

1.目标化管理与精细化管理

2.导入绩效管理模式

3.整合内控,建立员工职业规划

4.制度创新带动企业创新 2、理性化阶段具体实施方案 一、目标化管理与精细化管理

1、目标化管理

公司目标:电子政务、智慧城市、智能信息系统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为社会提供信息系统集成、软件研发、产业孵化等一体化服务。

个人目标:在遵守公司各项规定的前提下,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良好的履行岗位职责,为推动公司发展作出贡献。

2、精细化管理

“精确定位”每个单位、部门和岗位的职能职责都要规范清晰、有机衔接;

“精益求精”对待工作标准高、要求严,做到尽善尽美;

“细化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指标落实到人;

“量化考核”考核时,做到定量准确,考核及时,奖惩兑现。

3、实行目标化管理与精细化管理需要:

3.1 强化领导,健全制度、从严考核。领导是企业运营的核心组织者、指挥者,在企业实行目标管理与精细化管理,需要组织职能,同时指挥协调各个部门相互关系,调动各个利益群里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完成企业制定的各项目标、计划等。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补充管理工作内容及标准,保证目标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性与有效性 3.2 安全管理。安全问题是智能信息产业的头等大事,要不断健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举措,研发安全防御手段,加强网络安全检查力度,及时消除隐患。

3.3 重点强化细节的管理力度、能力。对岗位技能与业务熟悉程度要进行有效的培训及考核,把握各个环节的要素,提升细节管理能力。

为企业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4、实行目标化管理与精细化管理目的:

4.1 科学安排,提高质量,降低损耗。

4.2 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强化技能、业务能力。

4.3 持续创新、持续改进,增加企业发展后劲。

5、施行目标化管理与精细化管理周期 内容 时间周期 目标化管理与精细化管理 2 个月后(运行制度管理)

二、导入绩效管理模式

1、绩效考核建立的目的

1.1 绩效考核是在一定期间内科学、动态地衡量员工工作状况和效果的考核方式,通过制定有效、客观的考核标准,对员工进行考核,以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基本素质;

1.2 绩效考核使各级管理者明确了解被考核者的工作状况,通过对被考核者在考核期内的工作业绩、行为以及能力的考核,充分了解公司员工的工作绩效,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薪酬调整、职业发展等激励手段。

2、考核系统建立的用途

2.1 了解员工的工作行为、能力以及对组织的业绩贡献;

2.2 奖优汰劣,为员工的薪酬变动、晋升、降职、调职、解职和培训计划制定提供依据;

2.3 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方式,对员工工作进行奖惩,激励员工努力工作。

3、考核方式方法

缺失。(参照公司现有考核机制并结合上次会议内容补全部门互评机制)

4、奖惩机制建立

4.1 总则

4.1.1 加强经营管理,明确奖惩的依据、标准和程序,鼓励和鞭策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业绩。

4.1.2 奖惩制度与严格管理相结合,以严密、公正的考核为依据。针对员工对公司贡献的大小,采取不同形式的奖励;对违反规定的,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和不良影响的员工,要给予严肃的处罚。

4.2 适用范围

除董事长、总经理外,全体人员。

5、完成周期:

内容 时间 绩效考核系统 5 个工作日

(*奖惩制度实施条例延期)

考核周期 内容 月度考评 季度考评 年度考评 时间 每月月底 季度月月底 每年 12 月月底 对象 全员 经理级、主管级、部门级 全员

三、整合内控,建立员工职业规划

1、把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规定纳入汇编中。

2、总则

为有效开发与利用公司的人力资源,激励员工主动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实现自身职业目标,促进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公司根据员工所处岗位类型制定相应的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规定。

3、原则

系统性原则:对不同岗位的员工设立相应的职业生涯发展通道。

长期性原则:职业管理贯穿于员工的整个职业生涯。

动态原则:根据公司发展战略、组织结构的变化与员工不同时期的发展需求进行相应调整。

4、岗位分类

根据岗位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的差异,将公司所有的岗位划分为三个职系,即:经营管理职系、职能专业管理职系和操作职系。

5、职业发展通道

每一职系分别对应一种职业发展序列(下图为内蒙古智信)。根据具体岗位的性质、经验技能、职责大小等的不同,每个职业发展序列都分布有相应的层级,不同层级对应不同的工资待遇,员工在各自的序列通道内享有平等的晋升机会。

职级 职业发展通道 经营管理序列 职能专业管理序列 操作序列 6 总经理

5 经理/总工程师

具备高级技能 4 主管 中级业务 具备中级技能 主管 3

初级业务 具备初级技能 主管 专员

2

中级业务 操作人员 专员 1

初级业务专员

6、职业发展方式

公司鼓励员工向与公司发展战略相符的方向努力工作,设计了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种途径,帮助员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纵向发展是指员工在所属职业发展序列内获得职级的晋升。

横向发展是指员工在满足岗位任职资格要求的条件下,在不同的序列之间进行转换,包括丰富工作内容、换岗等。

7、晋升

员工在本岗位所属序列发展通道内,实现岗位层级的上升,包括职级和职档的晋升。

7.1 考核指标:

评价因素 评价标准 分值分布 学历 硕士及以上 20 分

本科 16 分 大专 12 分 职高/中专 8 分 高中及以下 4 分 公司司龄 5 年及以上 20 分 3—5 年(含 3 年) 16 分 2—3 年(含 2 年) 12 分 1—2 年(含 1 年) 8 分 1 年以下 4 分 年度绩效考核 优秀 20 分 称职 10 分 年度所获荣誉 国家级 20 分 省级 16 分 地区级 12 分 公司级 8 分 安全或单项奖类 4 分 技能证书/职称 公司评审或鉴定颁发的证书 20 分 国家认可的专业资历证书 16 分

省级认可的专业资格证书 12 分 地区级认可的专业资格证书 8 分 其他类型的专业资格证书 4 分

7.2

晋升流程:分提名、审核、审批三个步骤。

提名:符合晋级条件的员工,,由公司“规划小组”进行初审,原则上不允许越级晋升。

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评估审核。

审批:审核通过后,经部门分管领导和人事分管领导审定,报董事长、总经理签发后次月生效。

8、降职、降挡

对于降职、降挡的人员考核结果划分为基本称职、不称职、连续两年基本称职、连续两年不称职。(年度考核)

员工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考核结果 级档调整(自下年度起)

基本称职 岗位工资下调一档 不称职 只发岗位工资,部门待岗 3 个月 连续两年基本称职 岗位工资下调二档对应下一级 连续两年不称职 解除劳动合同关系

考评结果按公司绩效考核的相关规定执行。

内容 时间 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规定 长期

四、制度创新带动企业创新 1 、内容和目的

企业本身是一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体,企业对生产要素的组合,实际上就是依靠制度组合起来的。

企业制度创新是为了实现管理目的,将企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分配方式、经营理念等规划性设计与安排的创新活动。

企业制度的创新目的在于建立更优的制度安排,充分发掘本企业人员的能力,使其主动的参与企业经营活动,从而增加企业活力。

员工能力开发 2 、培训计划管理与实施

1、培训管理的原则与分类

采取分类分层培训原则,分为主管级及以上的员工培训、一般员工培训、新入职员工培训。

主管级及以上员工培训

1、公司行政部门拟定章程,原则上主管级及以上员工每年不少于参加 1 次社会性质的培训(包括业务技能培训、各类职称考试培训等),并获取相应的结业证书或职称证书。

2、主管级及以上员工要拟定安排下属部门的相关培训,要求每季度至少 1次,全年不少于 5 次,行政部门全程参与并做记录报给董事长、总经理查阅。

一般员工培训

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手段,培养各自团队的内部讲师或领袖。团队协同能力及人员素质提升作为依据,公司行政部门拟定开展相关活动,对优胜单位或团队发放奖励,并记录到绩效考核中。

新入职员工培训

行政部门负责告知员工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

分管领导针对性培训。如:企业文化、组织结构、信息化建设、安全知识、基本产品知识、岗前培训等。

类别 周期 主管级及以上的员工 1 年至少 1 次 一般员工 1 年至少 5 次,每季度至少 1 次 新入职员工 入职起

(四)文化性阶段:企业形成自有的企业文化并根植每位员工的心中,并为公司长期战略共同努力 1、企业文化性阶段内容:

1、领导体质

2、组织机构

3、管理制度 2、领导体质:

1.企业领导体制的产生、发展、变化,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文化进步的产物。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包括正式组织结构和非正式组织。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时所制定的、起规范保证作用的各项规定或条例。上述三者,构成企业的制度文化。

2.企业领导体制是企业领导方式、领导结构、领导制度的总称,其中主要是领导制度。在企业制度文化中,领导体制影响着企业组织结构的设置,制约着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

3、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为了有效实现企业目标而筹划建立的企业内部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组织机构是否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要求,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企业文化,有着不同的组织机构。组织机构形式的选择,必须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

4、管理制度

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为求得最大效益,在生产管理实践活动中制定的各种带有强制性义务,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项规定或条例,包括企业的人事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民主管理制度等一切规章制度。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目标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它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能使职工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同时又成为维护职工共同利益的一种强制手段。因此,企业各项管理制度,是企业进行正常的生产经营管理所必需的,它是一种强有力的保证。优秀企业文化的管理制度必然是科学、完善、实用的管理方式的体现。

5、企业文化性阶段的要求

1.制度体系建设同精神文化的一致性。企业文化系统中,精神文化具有决定性作用。同精神文化相一致的制度文化能够强化企业文化的作用,反之,同精神文化相背离的制度文化则减弱企业文化作用的发挥。因此,制度文化的诊断、提炼和创新,都要以企业精神、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要契合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并充分体现企业理念。

2.制度体系建设要“以人为本”。制度对于企业的意义在于通过建立一个使管理者意愿得以贯彻的有力支撑,使企业管理中不可避免的矛盾由人与人的对立弱化为人与制度的对立,从而可以更好地实现约束和规范员工行为,减少对立或降低对立的尖锐程度,逐渐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3.制度要调整、变革。制度化过程既是推动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又可能成为阻碍企业文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制度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企业文化相对固化的过程。我们要密切关注原有制度对新文化的负面影响,做到及时纠正、调整。

6、打造企业文化的方向

1.打造核心团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保证企业持续发展、不断进步。(团队精神、团队理念)

2.公司各个层面人员要参会公司项目活动。多开会、多协调、多配合。要有工作计划且分工明确,配置有效的监管措施。(管理领导理念)

3.标语、口号。精炼出公司的口号,正面且积极。(经营服务理念)

4.统一公司制服、LOGO、办公用品、对外名片等。(对面宣传)

7、具体工作内容:

1.确定企业的价值核心。编写企业各类资料。如:公司简介、公司资质、发展规划、员工情况、年产值等。

2.确立企业发展目标和追求:电子政务、智慧城市、智能信息系统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为社会提供信息系统集成、软件研发、产业孵化等一体化服务。

3.“以人为本”,重点在于提高人的素质,达到聚人才、共发展的经营理念。

4.内外并举,塑造品质超群的产品形象或服务品质。企业的产品要与宣传相一致,要有明确的产品标识与公司标识。深度强化服务意识,多方位,多角度展示企业文化特性。

5.塑造优美整洁的环境形象,打造制度文化。办公区域的卫生保持,开展多种文体艺活动,待人待事文明礼貌等。

6.工作内容时间:

内容 周期 编写企业各类资料 2 天(完成制度内容)

企业形象及提成服务品质 长期 塑造优美整洁的环境形象 长期

8、文化性阶段周期

需要规范化阶段、理性化阶段平稳过度,制度化阶段施行 1 年以上。

(五)人性化阶段:企业超越理性约束,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简要,暂无具体实质内容)

1、人性化管理的实质和必要性

1.人性化管理的实质。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突出人的地位和作用,把人的因素提升到主动性的位置,高度发挥人的能动因素。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尊重人的本性,满足人的合理需求,激发人的热情、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力。

2。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人性化管理有利于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高

人性化管理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2、构建企业特色的人性化理念

文化性阶段发展后期,逐步实现人性化管理,马斯洛理论的最高价值体现,实现本我及自我超越。即在严格的制度下,施行:

1.情感化管理:定期定向的管理,达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消除员工的消极因素。

内容包括:社会公益活动、励志讲座、电影文献、领导心理辅导

具体时间安排:

活动名称 时间 社会公益活动 1 年至少 2 次 励志讲座、电影 每季度 1 次 领导心理辅导 视情况及时

2.民主化管理:员工参与决策。管理层在做决策时,多听取参与决策人员的意见。当然,真正的管理民主化,还需要建立一种企业与员工的关联机制,如: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

3.自我管理:个人事业的成功的核心,员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自主定制计划、实施控制、实现目标。

4.能人管理:企业激励和保护人才,使人才的培养、使用、流动等工作科学化、合理化,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上一篇:一年级班主任学期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英语演讲稿3分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