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隐性教育作用

2024-05-07

音乐教育隐性教育作用(精选12篇)

音乐教育隐性教育作用 第1篇

关键词:不同体育项目,社会化,隐性教育

生理、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现代人健康的重要标志。当今的社会, 全面发展已成为我国各类各级教育的重要培养目标, 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 全面发展的教育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 对儿童社会化的教育一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 尤其是在现今子女较少的家庭结构中, 家长更为关注的是智育方面的培养, 忽视了其它方面的培养尤其是社会化方面的教育, 致使一些儿童出现了社会交往、合作意识等社会适应能力与其年龄不相符合, 这样的儿童在和同龄伙伴交往时就会出现各种人际关系困难, 如果不积极进行培养教育, 将在未来的生活中出现很多困难, 对于儿童社会化教育已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1 儿童社会化的内容

儿童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在儿童阶段 (通常指0~14岁) 通过个人和社会的交互作用, 获得语言、思维、情感等能力和最初行为的方式, 逐步了解社会、掌握生存能力的过程。儿童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第一步, 是儿童社会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从5个方面概括儿童社会化: (1) 基本生活技能教育。儿童要掌握人类的最初行为方式如:语言表达、吃和穿等。 (2) 促使自我观念发展。儿童对自我与非我及两者的关系要分的清楚。 (3) 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儿童能够调整好自己与同龄人、家庭和学校等方面的关系, 对于自己的行为逐渐懂得约束。 (4) 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儿童对社会规范逐步适应的同时, 具备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 (5) 社会角色的培养。伴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所接触的环境会不断扩大, 不仅仅只限于和家人接触其角色不仅仅只限于子女这一角色, 还会不断扮演适当的性别角色、学生角色、朋友角色等社会角色。在这些不同角色的扮演中, 使儿童自我心理内容客观化, 自我行为表现与社会规范渐趋一致, 其社会化也就逐渐得到培养。

2 体育对儿童社会化培养的重要性

目前, 对于儿童社会化教育的研究已有很多, 多集中探讨朋辈群体对其社会化影响上, 而教育者利用体育项目这一载体对儿童社会化培养的讨论较少。借助体育项目对儿童进行社会化教育, 一方面符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了“身教重于言教”这一教育规律。让儿童在娱乐过程中使其社会化教育得到很好实践。儿童在参与体育项目的时候, 不可避免的要与很多人交流。而体育项目也丰富多彩, 每个项目又各有特色。对于儿童而言, 参与项目不一样, 对其社会化影响方面也就有所区别, 对其社会化培养的侧重面也有所区别。

3 不同体育项目对儿童社会化隐性教育作用

由于每个家庭成员的兴趣, 经济背景, 家长的文化程度、家庭所处的地域环境不同, 这样就使得每个儿童参与的体育项目也就有所区别;由于参与项目不同, 而每个项目的特征、参与人数、参与环境有所区别, 对儿童的社会化影响程度也就有所区别。笔者曾从家庭教育的视角出发, 将体育活动分为品德类、体能类、塑形类、技能类、娱乐类、益智类。下面就从这些方面对儿童社会化影响进行阐述。

3.1 不同类体育项目对生活技能的隐性教育作用

基本生活技能教育主要是使儿童掌握吃饭、穿衣、语言表达等人类最初行为方式。这些技能的培养都离不开肢体语言的协调配合。在儿童经常参与的体育活动中, 娱乐类的体育项目对儿童生活技能的影响最为明显。娱乐类体育活动很多内容都来源于生活, 并且是由许多实际活动组成的, 游戏的内容可以根据教育目的来创设,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少年儿童通过参与不同的游戏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和劳动中所需要的走、跑、跳、投、攀登、爬越、搬运等实际活动技能, 在寓教于乐过程中提高他们身体素质, 使其基本活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得到增强。

体能类、技能类要求参与者的身体承担一定的运动负荷, 经常参与这些运动能很好促进各器官、系统对各肌肉群的生长发育。同时能促进各器官、各肌肉群与大脑的协调配合。促使儿童对基本生活技能的掌握。由于变化活动方式 (如学技能同竞赛同时进行的方法等) 和各种活动的环境条件, 可使少年儿童的耐力、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 他们判断空间、时间的本领有所提高, 发展他们的思维、判断、记忆和创造能力, 使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提高了。

3.2 不同类体育项目对儿童社会角色、自我观念的隐性教育作用

儿童社会角色、自我观念的培养都离不开一定条件的刺激、强化。娱乐类项目正是通过设置符合少年儿童的游戏内容, 让少年儿童在游戏中对自己和社会有一定的认识。通过对各种社会角色的模仿, 学会人际关系 (指与他人进行有效交往活动的能力) 的处理, 社会生活的适应和社会规范的遵守。如一些集体游戏中, 少年儿童要共同完成一些规范性的动作就需要互相配合、帮助。这有助于少年儿童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养成集体生活的习惯。是游戏就有要遵循的规则, 活动者被规则组织起来, 他们要遵守纪律, 并履行职责, 这就对少年儿童责任意识的培养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此外, 娱乐类项目带有的情节性和趣味性, 能使游戏者的情绪有所提高, 培养他们的活泼愉快、开朗合群的个性和团结互助、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等心理品质, 有利于健康的发展他们的身心。

塑形类体育活动多是以塑造形体, 培养气质为主。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非常有帮助。有利于对其自我意识和自我观念培养。技能类的运动多是以培养孩子的运动技术为目的, 由于运动能力的提高, 能在伙伴中彰显自己的运动才能, 长此以往对其自我意识, 自我肯定很有帮助。益智类体育活动多是以棋类活动为主的体育项目。更多的是注重对其智力因素进行培育。总之, 经常参与塑形类、技能类、益智类的活动, 有利于对儿童自信心的培养;有利于自我观念的形成;有利于对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批判性、稳定性的提高。

3.3 不同类体育项目对儿童道德品质的隐性教育作用

道德礼仪教育必须与生活相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成效。所有的体育活动都来源于生活, 是生活的缩影。而道德礼仪教育也来源于生活, 存在于生活之中且为了生活。孔孟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道德品质获得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生活实践;二是教化培育。二者缺一不可。无论是趣味性强的娱乐类体育活动还是技能类、益智类、道德类体育活动, 尊重了孩子的需要和兴趣, 体现了生活的本质, 能充分将道德教育与孩子的生活实际融合为一体, 这些活动都要求参与者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活动, 必须遵守活动规则。这种教育方式, 使孩子既学会了一定的礼仪道德又享受了运动带来的乐趣。长久发展, 孩子就会在生活中自觉应用学到的道德规范。

品德类体育活动形式多是以集体和个人为主。其目的是以培养独立能力、自制力、自信心、团队意识、责任心等道德品质为主, 儿童经常参与这些项目对其道德品质的塑造很有帮助。经常参与球类运动, 对参与者的合作意识, 团队协作精神有很好的教育作用。技能类项目多是以培养儿童的某项技能为主, 如体育舞蹈对参与者勇敢顽强、勇于拼搏的道德品质有很好的教育作用。益智类项目对儿童的智力因素培养有很好的教育作用, 但对儿童的非智力因素道德品质的培养效果就不为显著。由此可见, 品德类项目对其道德品质培养效果较为显著, 益智类项目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影响较小。

4 结语

总之, 运用体育活动对儿童进行社会化教育, 由于项目不同, 参与项目所需的教育环境、教育内容不同, 影响的侧重点也有所区别。娱乐类项目对儿童社会化教育作用较为全面;技能类、塑形类对儿童的自我观念教育有一定的教育作用;品德类对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培养有大的教育作用。益智类对儿童社会化教育作用不是很明显, 则重在培养智力因素。由于受教育对象—儿童不同。这就要求教育者一定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进行针对性的选择不同项目, 对儿童进行社会化教育。对于丰富教育者的教育方法, 开阔家长视野, 提高家长的教育理念,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独特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浩.高校德育工作中的隐性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06 (1) :55.

[2]陈华.家庭教育视角下体育活动的分类[J].安徽体育科技, 2010 (1) .

[3]马连鹏.科学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与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 2004 (1) :45~47.

[4]周兰君.关于体育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若于作用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2 (4) :116~119.

[5]薛林峰, 徐金尧.不同体育锻炼对身体自尊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29 (7) :916~917.

教育笔记:蚂蚁引出的隐性教育 第2篇

不知从何时开始,花盆中的蚂蚁越来越多,成了我们大一班的来访者。不仅如此,它们还明目张胆地爬出来,一起搬运它们的粮食。小朋友们常围在一起欣赏着这群勤劳的蚂蚁并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他们入迷的神情吸引了我,忍不住也凑了过去。

只听见一个孩子在问:“蚂蚁怎么会排队呢?”马上有人回答:“它们大王叫它们排队的。”又有人问:“哪只是大王呀?”“我怎么听不见它们说话的声音呢?”……他们对蚂蚁充满了好奇与疑惑,看来我要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给予适当的帮助。于是,我开始解答他们的疑问:“蚂蚁为了同伴不迷路,就沿路排放出一些粘液。别的蚂蚁就会顺着粘液的气味走,这样就排起了队伍。”见我也参与了讨论,孩子们的兴趣更浓厚了,问题也随之产生。“那蚂蚁是怎么说话的呢?”我反问孩子,“你们仔细看看!”“快看,蚂蚁会碰头!”孩子们兴奋地叫了起来。我又问:“为什么会碰头呢?”他们哑然了。我便告诉他们:“蚂蚁碰头就是在说话,它们头上有一对触角,是通过触角来进行交谈的。”孩子们被我的讲解吸引住了,更加仔细地观察起蚂蚁来。这时,蚂蚁们搬了一大块饼干,我忙不失时机地问:“哎呀,这么小,怎么能搬动这么大的饼干呢?”他们歪着脑袋想了想马上说:“因为它们人多!”“对了,它们团结一起力量就大,就能搬动很多东西。所以我们小朋友也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在短短的休息时间里,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让孩子们真正获得他们自我生成问题后的知识,教师要时刻关注孩子,并赋予他们隐性教育。

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 第3篇

为了更好地完成小教师资的培养任务,为小学教育输送更多合格、优秀的人才,高师教育不仅要发挥显性课程的优势与作用,更应充分发挥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功能。

一、充分发挥物质资源优势,增强感染力

学校建筑物、文化设施、自然环境、班级、教室等是隐性课程的外在表现。和谐、优美、积极的学校环境可以使人赏心悦目,可以塑造人的美好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激发积极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约束与控制不良风气与行为,增强学校的向心力与凝聚力。高师教育更应充分调动全体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现有物质资源优势,并在此基础上,开辟艺术画廊、科技橱窗,名人名言、校规校训、荣誉榜、广播站等,使学生在优美、积极的环境中受到美的、积极向上因素的感染和鼓舞,以利于更好地投身于光荣的教育事业。

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优化交往模式

平等、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人们的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校园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平等关系的建立上,包括领导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育人活动的顺利进行。高师教育不仅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大任务,而且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小学教师的重要使命,人的培育水平直接关系到将来小学教育质量的好坏和我国教育发展的速度。因此,高师教育要从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做起。学校的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使学生在接受文化、技能学习与训练的同时,增强民主、互助、合作意识,并使其成为自身发展的一部分。这样,民主、平等、和谐、互助的人际关系就会在一种良性循环中得以体现和发展,直接推动以后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又是使师生间、生生间更大接触、展示自己、了解对方、互相取长补短、建立平等合作、共同发展的良好人际关系的最有效途径。

三、突出学校精神,发挥集体作用

学校精神是经过学校全体成员的长期实践活动,并经过历史的积淀、选择、发展而成的优秀文化遗产和宝贵精神财富,包括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及办学特色等,是影响学生心理环境的重要因素,并通过规章制度、行为守则、校训、校风等外显形式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觉悟、个性特征起着非预期的、隐蔽的、不规范的影响作用。教师应充分发挥学校精神的集体作用(包括舆论、学风等),充分支持与鼓励一切道德的、美好的言行,给不道德的言行一定的压力,使其自动转化,以实现自我调控。正如马卡连柯所说:“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样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强大的力量,这种舆论的力量,是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教育因素。”一个良好的校集体,是一个巨大的熔炉,可熔化后进生的缺点和毛病,净化灵魂,唤起进取心,使积极向上的学生更加拥有勇气和动力,快速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精神的集体作用,促进全体学生的和谐发展。

四、加强队伍建设,突出人的非理性作用

人的非理性因素包括人格、情感、期望效应等。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说明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情感因素是指人们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心理体验。教师的情感因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如教师对丑恶现象的不满、愤慨乃至深恶痛绝,对美好事物的赞许、热爱与执着追求等无一不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教育中的期望是指教师对学校中的人和事的前途有所希望和期待,教师通过与学生的心理相融,对不同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期望值,然后通过各种活动作用于学生,使学生自觉行动,逐步接近期望目标,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教师的期望值越高,学生的目标就越大。所以,教师合理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在其发展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音乐教育隐性教育作用 第4篇

1 网络载体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以课堂语言和文字为主要传授方式的传统教育相比, 林伯海等认为:“所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 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 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运用隐性课程理论, 注重开发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 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教育方式。”其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 期望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使学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获取知识, 提升能力。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只能消极服从的灌输式教育模式, 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的发挥。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则实现了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交流的转变。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以一种潜隐式的形式存在, 其作用的发挥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来实现。网络其独特优势, 为高校辅导员采用新手段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机遇, 具有极强的载体潜能。

(1) 网络载体的交互虚拟性利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老师讲授、学生被动听取”的固定化课堂教育环境模式, 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网络载体的交互性为师生双方提供了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 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表达观点和想法, 打破了受教育者在强制灌输教育环境下可能产生的逆反心理, 提高了受教育者的兴趣和参与度, 既体现了现代化网络视野下的交流特征, 也适应了当代大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同时网络载体的虚拟性为师生交流提供了一个私密空间, 可以使有些因不善于表达或者人际沟通困难而成为沉默的团体在博客中, 组建受众群体, 通过产生共鸣而获得教育者的关注以及产生与教育者对话的权力。从而在环境熏陶下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

(2) 网络载体的时空无限性利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持久性。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进行。而网络载体的运用使施教者能够随时随地的更新和发布信息, 无需受教育者和施教者在固定的上课时间和地点进行接受和讲授, 实现了教育的开放性和自由性;此外网络信息的及时性、图文声一体化改变了以往单一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能生动有效的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性更强, 即提高了教育影响的持久性也扩大了教育的覆盖范围。

2 辅导员博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2.1 辅导员博客的内涵和特点

辅导员博客, 广义上讲就是辅导员写的博客。而狭义上讲, 指辅导员借助日志、图片、视频向高校大学生传播丰富的、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或作为展示辅导员生活、工作相关信息的平台, 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以及道德规范的网络信息载体。

辅导员博客是在网络博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除具有博客的一般优势外, 还融入了辅导员本身的工作特性。 (1) 较强的政治性:大学生群体是辅导员工作的主要对象, 在日常生活中辅导员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之一, 所以辅导员博客的内容应以国家大政方针政策为主基调, 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本质要求, 突出坚定的政治立场, 通过辅导员博客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道德理论的教育。 (2) 较强的管理性:高校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以及“90后”学生的思想个性状况, 使得高校学生的事务管理愈加繁多。博客的建立拓展了辅导员的工作时空, 辅导员可以在博客上发布政策、规章制度等信息, 以此来约束学生行为。使得对学生的管理更加方便有效。 (3) 个人特色性:辅导员博客是开展学生工作的一个新平台, 每个辅导员都有其不同的一面。辅导员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工作习惯及其管理下学生的兴趣爱好, 设置不同的教育内容版块, 采取多样化形式, 实现教育的生动性。 (4) 全面的价值性:通过辅导员博客, 辅导员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感、心理、思想等变化情况, 通过发布针对性的博文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 具有极大的价值意义。

2.2 辅导员博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隐性作用

作为专门针对大学生建立的博客, 辅导员博客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机遇, 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时代发展要求。

(1) 辅导员博客有助于对学生进行实时的动态化常规管理。

辅导员博客的建立, 使得辅导员把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转移到了网络上, 这种新颖的管理方式, 激发了学生的浓厚参与兴趣。此环境下辅导员能即时的公布通知、活动、政策制度等信息, 使得工作高速快捷, 实现了辅导员工作的常规化;另一方面, 网络具有一定的动态变化性, 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辅导员在外出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博客发布信息, 了解学生动态, 实现了辅导员工作的动态化管理。

(2) 辅导员博客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暗示性教育效果。

辅导员博客通过设置图片、视频、哲学故事、抒情散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可以把深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的生动形象和浅显易懂, 使得学生在感受快乐、放松心情的同时开阔视野和思路, 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影响, 在一定意义上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因为辅导员博客不同于以往短暂的教育环境和氛围, 其教育信息可以无限期的长时间被学生浏览和吸收, 使之对学生产生持久的影响力。

(3) 辅导员博客有助于形成开放、多维的交流平台。

辅导员博客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阻隔, 在一定意义上解决了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交流障碍。学生以虚拟身份与辅导员进行交流, 表达观点想法, 诉说感情、心理方面的困惑, 没有了以往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心理压力。辅导员可以借助学生的留言评论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生活中遇到了各种疑惑和难题, 并给予及时的疏导;同时辅导员自身的工作体会和心得记录, 可增进学生对辅导员日常工作的了解和认同度, 拉近辅导员与学生的距离, 使辅导员的工作更具有人文性,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由于缺少情感联系而造成的空虚冷漠心理, 增强了师生间的信任和情感。”

(4) 辅导员博客有利于构建一个公开、全面的学习平台。

辅导员可以通过掌握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 从而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心理期望设置多样化的版块内容, 比如学习、就业、心理、情感栏目等。而且辅导员不是单一的学科专业出身, 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设置教育内容, 或与相关老师建立联系, 将学生所需的知识传递给任课老师, 从而建立一个开放、跨学科的教育管理平台, 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和思路。同时, 辅导员是高校人群中思想和创新能力较为活跃的群体, 尤其是随着“80后”辅导员队伍的陆续上岗, 其与学生的代沟较小, 思想观念和想法更为接近, 可以与学生就社会热敏感话题进行讨论, 分享彼此间的不同感想体会, 弥补了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学习思考平台。

作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载体支撑, 辅导员博客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创了新的教育环境。因此, 高校应不断从满足学生的需求出发, 研究博客内容形式和建设办法, 在一定程度上为新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林伯海等.试析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 (3) .

[2]蔡玉梅.高校辅导员博客的特点及其思想工作的功能[J].通化师范学院报, 2010, (9) .

[3]骆兴山, 王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辅导员博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1, (8) .

[4]庞丹, 杨连生.高校辅导员博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新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8) .

论隐性环境中的常规教育 第5篇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提出:“幼儿教师要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教育手段有显性手段和隐性手段。所谓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就是要使显性手段和隐性手段之间相互渗透联系,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发挥最佳的教育效果。幼儿园的隐性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也是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的重要途径。应通过隐性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关键词】:创设 隐性环境 常规教育【引言】:在一日生活中,会有个别幼儿争抢玩具、大声喧哗、不按顺序排队的等等这些现象发生,常规较差,规则意识薄弱。隐性环境作为常规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我们又怎么去创设、发挥隐性环境呢?

【正文】:隐性环境是指让孩子不知不觉地感受到环境对他产生的作用和各方面影响,孩子并没有明确意识到的、具有隐蔽性的环境。隐性环境能让幼儿学习到各方面的知识,而且能让幼儿自主去操作,也能培养幼儿的良好常规习惯。在环境中、区域操作中标上一些提示语或标志来创设隐性环境。

一、环境中的隐性常规幼儿园的墙面、空间蕴含着教育价值。可以运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将常规体现在环境中。如:水是生命之源,对人来说一天八杯水是必需的,幼儿也应该多喝水,在喝水时又出现了一些小事情:你争我抢,有人插队,有人在队里讲话嬉闹,其他幼儿便跟着他起哄,有的不要喝到处乱跑……无意间浪费了不少的时间。我相信,这样的事情人人都碰到过,确实会让老师们头痛。最好的方法是培养幼儿的常规,时刻提醒他们该怎样做,通过各种途径让幼儿纠正自己的行为。在这之后我通过在水杯架的地面上,贴上小脚印和箭头,让幼儿喝水的时候,能按小脚印和箭头有序排队喝水和放杯子。持续一段时间后,小朋友都能按照标志有序的排队拿水杯喝水了。通过在墙上粘贴提示语后,排队时,孩子们能不讲话嬉闹了。做到最高的目标发展无需教师管理,幼儿就能自主排队喝水。这就是一种由显性教育而过度的隐性教育。再如:在楼梯阶贴上小脚印和提示语,提醒幼儿从哪边上下楼梯,不要推挤,有序的上下楼梯;洗手处贴上洗手的顺序图,让幼儿讲卫生、讲文明;班级内用字标明各个活动区域的操作要求,区域里的每一种材料、位置也标上标志,让幼儿能按标志来帮摆放、整理操作材料;在地面上用标记告诉幼儿排队的.位置等,也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划分合理的活动区域,如:科学区、自然角、美工区等,这样可以避免幼儿乱放东西了。

二、活动材料中隐性常规在选区、进区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幼儿相互拥挤、争执的现象,有部分区域需要脱鞋进入,幼儿由于急于进区,经常将脱下的鞋子随意摆放,造成了场面的混乱。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通过环境暗示的手段,发挥其特殊、潜在的引导功能。例如: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设计了可爱的娃娃脸并贴在入区口处;根据季节的特点,我们在入区口处贴上数量不等的蝴蝶、树叶、小雪花,这些图标的数量均暗示着幼儿入区的人数。幼儿每人都有一张进区卡,我们在区域的边缘上弄上一个插卡区,插卡区插满了进区卡,暗示着区域容纳的人数已满。也在区域上贴上进区的要求。同时增添手心手背、猜拳游戏等示意图,暗示着幼儿在发生人员拥挤时可使用的处理方法。通过这一系列环境的暗示,使幼儿的选区、进区环节变得更为有序教师在每个区域都会贴上进区域的要求,让幼儿明白进区操作时,需注意哪些地方。在区域活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无序现象主要有:幼儿大声喧哗干扰其他幼儿的活动;幼儿对操作材料无所适从,活动存在盲目性;幼儿活动的随意性导致材料摆放位置及种类的混乱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加强了对活动要求和活动方法的隐性提示,以增强幼儿的活动规则意识和活动的目的性。例如:在区域中贴上轻声说话标记,暗示着幼儿在活动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在材料摆放的位置上,我们也贴上了相应的标记,避免了在活动中材料凌乱的现象。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在各区域中设置不同类型的图示,暗示着幼儿的活动程序,例如:在美工区域中,玩橡皮泥时,我们将活动内容设计成图文并茂的图谱:先穿好衣服→将泥团捏制成不同形状的花瓣→利用辅助材料进行装饰,并在区域四周展示上次活动作品及幼儿收集的图片资料。这些图标、图谱的运用,不仅充分发挥了材料的作用,增强了幼儿活动的目的性,同时也使区域活动过程的有序性大大增强。教师提供的活动材料,也会影响到幼儿的活动程序、操作规范。例如幼儿实验--平面桥和拱形桥的承受力。开始实验事,幼儿按照实验程序进行操作,出现了硬币摆不好或者硬币过多桥”倒塌“的情况,幼儿无法继续实验。教师通过观察,重新更换了材料。有了活动材料的支持,幼儿顺利的进行了操作实验,新的也更有秩序了。在如:幼儿在语言区动手操作时,必须让幼儿有足够的材料进行角色表演,这样幼儿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乐趣。因此,我们应利用隐藏在环境和材料中常规教育内容,来暗示幼儿应遵循的规范。区域活动结束后的收拾整理,同样也是区域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环节,蒙台梭利尤其强调这个环节中教具、教材的摆放所形成的秩序感。由于区域是一个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因此,学会将操作材料有序收拾和摆放,可以增强区域环境的秩序感。为了提高幼儿在这一环节中的有序性,我们通过多种暗示来增强对幼儿的引导。例如:在语言区:医生和病人角色扮演中,在各种医药用品的摆放位置贴上相应的标记,提示幼儿东西应该放的位置;在放置材料的篮子上贴上实物图,引导幼儿在收拾整理时一一对应摆放;材料和物品也均有相应固定的摆放位置,这一系列隐性规则的暗示,使幼儿的收拾整理环节更为有序。

幼儿园教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把握以下几项实施原则,有利于教师有效地落实这些策略。

1、反思性原则对所运用的策略老师要加强反思,不断地通过观察发现问题,要根据幼儿的需求创设隐性环境,并能进行有效地调整。

2、递进性原则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活动材料要让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根据活动区的特性让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的操作材料,所提供的材料具有递进性,有助于幼儿的后续发展。

3、多样性原则老师所提供的隐性指导策略,方法要具有多样性,提示卡等的内容要从不同角度、不同纬度、不同层次进行设计,有利于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

4、探索性原则教师尽量不对幼儿的活动做直接的指导,通过隐性的暗示指导,让幼儿与活动中的材料相互作用,实现主动思考,尝试主动解决问题,积累各种经验。审慎而有效地引导和帮助是幼儿自主探索顺利进行的保证。幼儿一日生活活皆课程,因此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于幼儿的发展来说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

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均可见幼儿之间的互动,作为教师用心观察,抓住一日生活中幼儿活动表现,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隐性渗透以多元的隐性指导形式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发展需要。既促进幼儿的现时发展,也为幼儿的后续发展提供隐性的有力支持。隐形环境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是一种氛围,教师平时就要创造这种氛围,激发幼儿自主探究的兴趣,让幼儿在隐性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参考文献】:

音乐教育隐性教育作用 第6篇

关键词:社交网络平台 隐性教育 音乐教学改革

2011年,伴随着新一轮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修订版)》的正式颁布执行,高师音乐教育培养“全面、均衡发展的综合型应用人才”的教育理念日益得到重视和提倡,一大批音乐教育工作者从实践出发,坚持不懈地从音乐教学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和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等多方面探索高师音乐教学改革的途径和方法,力图使其摆脱传统师范音乐教育的单一性、局限性和盲目性,逐渐发展成适应当今社会需要的一门学科。但我们也不难发现,虽然历经多次改革,目前高师传统音乐课堂教育受到历史思维、课堂条件等人才培养因素的制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重灌输式课堂教学,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二是重单向知识传授,轻双向互动学习;三是重纯知识机械记忆,轻探究式(创新)思维培养;四是重标准化教学,轻个性化培养;五是重阶段化教学,轻终身能力培养。因此,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上网便利性、互动参与性、海量信息与多媒体呈现的永久保存性,探究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体验感知为主要方式的渗透性音乐教育实施途径,不仅是对当前音乐教育存在问题的有效解决,更是未来信息化带动音乐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基于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隐性音乐教育的内涵

关于隐性教育的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课程论专家杰克逊于1968年在《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提出,他认为在校学生不仅接受了读写等文化知识,而且获得了态度、动机、价值和其他心理的成长,后一方面是通过非学术途径,潜在地、间接地传给学生。随后,众多教育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尤其在德育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推广,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发展与迅速普及,人们通过移动便携终端接入互联网络,从而获取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享受多样的应用和服务,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信息接受和交流的同步能力不断增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网络教育得以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突破了传统教育时间、地点、进度等条件的限制,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无时无刻”。作为人类教育活动的一个分支,音乐教育同样不能孤立于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潮流以外,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隐性音乐教育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界定:

1.以主体的需求和信息的暗示为基础,提倡以人为本,尊重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课程的个性化,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及社会的教育功能,为学生营造探索与创造的广阔空间;

2.通过有意或无意直接体验或间接观察获取非预期的音乐经验,并将各种生动的信息资源和媒体形式综合运用呈现同一音乐教学内容,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主辨识力,挖掘属于个体的音乐信息资源;

3.借助行动研究,教师和学生不断反思与解决课堂教学上遇到的各种问题,跨越机械和被动学习的鸿沟,促进自主性与创新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会学习”和“教师学会教学”的统一。

二、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隐性音乐教育的特征

1.教育受众的广泛性。基于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交流摆脱了小组、班级课堂的限制,鼓励更多的学生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开展积极的探索与延伸,在各抒己见中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取长补短。

2.教育过程的开放性。充分利用移动社交平台通过便携终端接入互联网络的便利性,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对时间、地点的局限,让参与者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相关学习和分享,大大提高了碎片化时间的使用效率。

3.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在深受大学生青睐的社交平台上发布相关教育主题的丰富信息资源,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兴趣进行主动选择和主动参与,在多向互动中去除了显性教育灌输式机械记忆的弊端。

4.教育结果的非预测性。教育实施者将主动权交还学生,尊重个体差异,在交流中常常碰撞出新的火花或者面临新的问题,这都是难以事先知晓的,完全出乎预料。

三、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隐性教育在高师音乐教学改革中的先锋作用

传统的高师音乐教学是一种以学科为本位的“目中无人”的教学,即单纯教授音乐的知识和技能,它倚重课堂上的知识灌输,谨守严格的师生秩序,以完成教学任务为追求,常常忽略了学生的兴趣、需要、情感和经验背景等方面。因而,在我们培养的高师音乐教育学生身上也随之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普遍存在着專业口径狭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兴趣单调、对音乐教育工作缺乏科学的理解、教学缺乏个性、难以适应新教材等等。针对传统高师音乐教学的不足,基于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隐性教育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对人和事物的情感意向和价值取向,为当今高师音乐教学改革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发挥了先锋作用。

1.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打造沉浸式的音乐学习氛围。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隐性音乐教育以图、文、视频等信息呈现方式极大地丰富和增强了音乐艺术的感染力,从而使学生在一个和谐、宽松的沉浸式音乐环境中以更加富有娱乐化、趣味化、艺术化的感受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进而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键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潜隐化的教学形式有利于营造渗透式的音乐学习体验。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隐性音乐教育以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最感兴趣和最喜闻乐见的互联网社交平台为教学载体,不带有教育者思想倾向和特意安排的痕迹,内容不需要刻意让学习者去接受,而是以潜隐化的形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渗透在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碎片时间,不露声色却又耳濡目染,将学生日常生活的泛审美与教学中倾向的纯审美进行有机链接,从生活化、实用化、通俗化的体验中获得更全面的音乐审美教育,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式音乐学习体验。

3.互动化的教学过程有利于培育创造性的音乐学习能力。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隐性音乐教育运用网络双向交互功能,改变过去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单一和学生孤立学习的状况,注重发挥群体的创造智慧,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使得整个学习在思辨过程中充满愉悦感、灵活性和自由性,而学习者个人对音乐艺术的体验也变得更新锐、更宽泛,这无疑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4.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实现终身化的音乐学习理念。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隐性音乐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鼓励他们认识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有利于形成具有个性化的审美标准。通过积极、充分、无拘束地参与音乐知识和技能表现的交流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作为一个有独特个性的思维实体存在的,由此产生成就感,从而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价值,保持一种向上、乐观、开朗的健康心理状态,为个体自主发展需求的满足和终身化学习的实现创造了条件。

5.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推动信息化的音乐教育改革。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隐性音乐教育紧贴现代社会发展潮流,是一个具有开放思想和先锋意识的教育理念,既有效发挥信息化教育个性、自主、平等化的优质特性,打破了传统音乐教育在时间、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限制,为辅助高师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教学理念中对教育范式的转换和教育权利的让渡,使师生双方都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信息的获取、资源的利用,审美意识的更新,从而实现双方共同进行知识建构,达到师生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促进,是对新时期人才培养规划中“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要求的切实履行。

当然,作为一种全新的辅助教学的改革尝试, 基于社交网络平台的隐性音乐教育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一方面需要实施者建立一套具体的运行机制,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初期也难免会有些不适应,或者缺乏足够的恒心与积极性,这些问题都亟待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不断地探索与调整。

音乐教育隐性教育作用 第7篇

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是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 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1], 其核心内容是以问题为导向学习, 以自我指导学习和小组讨论来组织医学教学活动。PBL教学模式已被引入我国医学高等教育, 并日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2]。PBL教学能直接激发、引导和维持医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使其逐渐建立终身学习观和终身发展观[3]。研究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某一方向课题的研究工作, 与本科生相比, 研究生与自己的导师接触更多, 关系更为密切。因此, 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实践者, 只有正确发挥导师的隐性教育作用, 才能有效培养超声医学人才。

1 超声医学的发展特点

超声医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技术性学科, 强调实时、连续、多切面、多角度动态观察疾病的超声影像学表现。超声诊断除了需要掌握解剖学、病理学、组织学等医学基础知识及超声成像基础知识外, 还需要掌握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相关学科知识, 具备一定的临床思维。超声诊断通过对图像进行观察分析, 以形态学思维为主导, 结合临床资料对疾病作出诊断。以往的超声医学教学只是根据教学大纲要求, 孤立地学习图像以及图像产生的因果, 无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力。因此, 必须注重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 脱离以往的“看图说话”模式, 使其在超声检查时结合相关临床资料, 综合分析并作出判断。

2 PBL教学模式的优势

传统教学模式根本上属于灌输式教学, 偏重理论学习, 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学习动力和积极性较低;同时也忽视了学生分析问题、推理能力的锻炼。尽管学生能够领会超声医学的基本原理及检查方法, 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 仍不能进行正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这也是医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PBL教学模式[4]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显性教育, 能激发、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 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 以自我指导学习和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超声医学PBL教学模式建立在临床实际问题基础之上, 应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引入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 (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 等技术, 通过把临床上和科研中的重点问题在医学课程中重新构建与情景再现, 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查阅相关文献, 进行小组讨论, 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目的是培养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超声科医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 其操作手法在超声检查中起着重要作用, 不仅决定声像图的质量, 还能为临床诊断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因此, 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安排学生上机练习非常必要, 可以锻炼其操作能力。

为了评价超声医学PBL教学模式效果, 我们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下 (25 人) 与PBL教学模式下 (24 人) 的研究生, 其超声医学专业内容掌握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 能够明显提高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研究生导师的隐性教育功能

医学研究生的各种学习行为, 都是在不同目的诱导下产生的。如何调动其积极性, 使其对学习内容和教学模式产生更大兴趣, 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发挥自身潜力, 这些都是研究生导师应该思考的问题。3 年的时间里研究生主要通过观察、模仿、体验和感悟等方式, 在导师的指导下形成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那些成绩优异的学生除了本身聪明睿智, 往往还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虽然学习动机是学生个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外界环境却是激发学习动机不可或缺的动力, 且主要来自导师的隐性教育。所谓隐性教育是指隐藏在有明确培养计划的显性教育中的、内在的、能影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活动与内容, 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 包括导师自身素质、人际关系、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方面[5];与显性教育相比, 隐性教育具有更强、更持久的特点。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 导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隐性教育, 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导师隐性教育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 道德素质

古语云, 身正为范。医学研究生导师需具备宽广的胸怀和优秀的德行。衡量导师是否合格的首要标志就是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 而遴选导师的基本条件是严谨求实的态度, 这些素质要求也是感染和教育研究生的重要源泉[6]。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 研究生导师作为培养研究生的第一责任人, 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7]。作为一名医学研究生导师, 首先应该做到以身作则、求真务实、淡泊名利、言传身教, 通过师生长时间的沟通和交流, 必然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传播正能量,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导师的隐性教育可以促进研究生道德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3.2 业务素质

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导师必须具备指导研究生进行研究的能力, 引导和启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导师, 更应具备渊博的知识,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理论, 及时了解本学科前沿动态[8]。实践证明, 业务素质过硬的导师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崇拜敬仰之情, 使之心悦诚服地、自觉主动地接受导师的教育和指导, 正所谓“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但总体来说, 我国研究生导师的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9]。

3.3 情感素质

研究生导师的情感素质也是影响隐性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生与导师之间形成的师徒关系, 比其他师生关系更为密切。一般来说,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导师会使学生产生亲切感, 而不苟言笑、严肃认真的导师会使学生产生距离感、敬畏感。现阶段研究生思想活跃, 受到家长溺爱, 部分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 导师应以诚恳的态度、真挚的感情与学生交流, 给予学生更多的指导、关爱、信心和力量, 师生共同成长, 最终收获深厚的师生之情。

3.4 教育环境氛围

研究生导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隐性教育环境, 主要包括物理环境、学术环境和团队协作氛围。物理环境主要是指科室的硬件和软件建设, 包括多媒体仪器、PACS系统等, 这是保证学生开展科研工作最基本的条件;学术环境主要包括专题讨论、讲座等活动, 可以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和欲望;良好的团队协作氛围能使个体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和价值。良好的教育环境不仅是研究生导师隐性教育的要求, 也是实施PBL教学的重要保障。

4 结语

研究生导师是学校具有较高学术威望的教师, 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实践者, 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 他们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信息知识的传递者, 而且是学生终身学习的楷模。在超声医学教学活动中, 导师不仅要充分发挥自身素质的隐性教育作用, 同时也要实施PBL教学模式, 因此可以将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如果说PBL教学模式如山般发挥着显性教育的作用, 那么导师的隐性教育则如水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使其保持学习的内在动力, 不断更新知识, 终身学习。加强对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 传承导师良好职业素养和优秀品德, 对于培养高素质、高质量、高层次的超声医学人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Barrows H S.A taxonomy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methods[J].Medical Education, 1986 (20) :481-486.

[2]曹博, 程志, 曹德品, 等.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7) :1-2.

[3]王婷, 于淼, 刘琳琳, 等.医学教育PBL教学实施方式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7 (12) :1-2.

[4]袁修学, 袁静萍.PBL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21) :58-59.

[5]杨国亮.隐性课程视角下硕士研究生导师的作用探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12 (18) :221-222.

[6]涂智君.浅谈研究生导师的人格魅力[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5) :109-111.

[7]陈志权, 温静, 陈旭川.研究生德育隐性课程建设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9 (2) :60-64.

[8]冯兵, 高崎, 李文生.浅谈研究生导师的信息素质[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8) :112-113.

浅论隐性音乐教育 第8篇

1、中国古代的隐性音乐教育

隐性音乐教育就是无意识,无计划的一种音乐教育。教育者在无意识,无计划的情况下影响受教育者。笔者在前面提到过,隐性音乐教育不仅仅是教育者的权利,任何一种现象,甚至是一本音乐书籍都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受众。中国古代最早的音乐教育应该起始于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实施礼乐制度设置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制度—春官。春官中有大司乐、乐师、大师等乐官、乐工1000多人,负责音乐教育、传授乐技、表演等其他音乐事物。礼乐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其音乐教育有明确的目的,就是为上层社会的人服务。到了春秋时期,学术下移,很多儒者兴办私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孔子。他掌握多种音乐技艺,按照周代形成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术)来设课。孔子指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可见当时音乐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到了秦汉时期,乐府机构的设立对于音乐教育的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使儒家音乐的发展达到了高峰。魏晋以来,随着佛教音乐的传入,音乐变成一种宣扬教义的手段。音乐不仅仅只是可以演唱表演的一种形式,也变成了影响人们思想的一种隐性音乐教育。在魏晋时期出现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他主张所有的情感与客观存在的音乐无关,音乐的美与不美与音乐的情感毫无关系,嵇康坚持音乐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不管是礼乐,乐府还是以后隋唐时代的梨园都说明了中国古代社会人士对于音乐教育的重视。笔者对于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特点做了总结,在表面的音乐表演和音乐技能掩饰下,隐性音乐教育是古代音乐教育的主流。首先表现在隐性音乐教育的政治功能,不管是孔子的“仁”还是嵇康的《声无哀乐论》都有一定的政治色彩,这种隐性教育潜藏在教育方式和音乐作品当中。当嵇康在行刑前悠然自得的弹奏着《广陵散》,行云流水般的琴声,神秘而悠扬的曲调飘进人们的心理,也将自己的高风亮节植入人们心中。这样的音乐无意识的向人们展示了作者内心真实的想法,对冠冕堂皇的教条礼法不以为然,对徇私舞弊,乌烟瘴气的官场仕途深恶痛绝,这种隐性教育深入人心,通过音乐了解到这一时代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状况。其次是隐性音乐教育对人的修养道德的影响。音乐是一种以声音为媒介,向受众传达音乐信息符号的一种方式。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给人美的享受,使人放松心情,在音乐所营造的意境当中,走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有感性理解转化为理性认识,经过长时间的音乐熏陶,潜移默化地培养出欣赏者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有了对音乐这种高雅艺术的鉴赏能力,也会自觉地审视自身的行为,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得到自身素质的提高。

2、当代隐性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发展至今,他的隐性不仅仅只表现在政治和抒发情感提高自身素质这些方面。隐性音乐教育的教育范围无限扩大了。由于历史条件的影响或者是现实条件的逼迫,音乐创作者在创作音乐的时候会或多或少的加进自己的主观因素。音乐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传播到社会的各个地域。音乐培养人们崇高的理想和丰富的直观形象感染力,唤醒沉睡在人们内心对实践活动的热情,激励着人们为了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音乐用最简单的音符构成了一幅历史画卷。一首《马赛曲》凝聚巴黎人民攻无不克的战斗力量,推翻了专制残暴的路易十六王朝。一首《国际歌》把世界无产阶级力量凝聚起来,使社会主义变成现实。还记得那庄严神圣的《义勇军进行曲》吗?他成功的喊出了中国人民的愤怒,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引领中国人民为了祖国的明天而奋斗!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隐性音乐教育的力量。在学校教育中,除了传统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之外,由于教育者自身音乐素质的不同,会把自身的音乐观点不知不觉的传授给学生,影响学生的音乐观。

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被用来完善人的心理健康。音乐通过音响形式触及人的感知器官,将人的身心与感情联系起来,让人获得健全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这已经不是传统的音乐教育,人们无限地扩大了隐性音乐教育。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明确指出“适当地享用音乐,可大有助于人身健康。”在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也提出了“五音疗疾”。而现代,音乐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可以在高血压、失眠、晕眩、精神疾病方面做辅助作用。美妙的音乐是人超然忘我,极富幻想,可以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烦恼与压力,恢复生理和心理健康,完善人格。这就是隐性音乐教育,他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已经超出了传统音乐教育的功能。

二、隐性音乐教育的特点

1、广泛性

从上面的实例中,笔者做了总结,归纳出隐性音乐教育的一些特点。首先就是隐性音乐的广泛性。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隐性音乐教育都潜藏在传统音乐教育之下。统治者的把音乐作为一种统治工具,违背了音乐教育最初的目的。歌曲音乐流传的广泛性与统治者的推崇也有一定关系。现在,社会压力剧增,人们为了生活,工作,家庭而奔波。人们发现在满足自身的物欲之后,在精神上却出现了缺口,音乐就在这时候及时出现发挥它的潜在作用。很多社会成功人士会在闲暇时间或者是下班后听音乐会,看戏,学一门音乐技巧,不是为了成名成家,只是为了缓解自身压力。在不知不觉之中,音乐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的隐性教育会应用于更多的领域。

2、无意识性

之所以称之为隐性音乐教育就是因为这种教育的无意识性。音乐的出发点也许并不是为了政治、审美、治疗。也不是人为的主观作用。只是“润物细无声”的让音乐这种无意识的作用扩大了,也成就了隐性音乐教育。无意识的音乐教育不仅仅出现在了课堂上,社会中的隐性音乐教育已经大大超过了课堂中的隐性音乐教育。课堂上,由于音乐教师素质的不同,对于学生的隐性影响程度也就不一样,教师会把个人的喜好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给学生,这种无意识的教学影响了学生对音乐的判断力甚至是喜好。在社会上的流行音乐也是庞大隐性音乐教育的主体之一,流行音乐自诞生以来就颇受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流行音乐强大的隐性音乐教育作用。流行音乐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大众的音乐欣赏品味。流行音乐的产生有着诸多的社会因素,之所以称之为流行音乐是因为流行音乐贴近大众生活,歌词通俗易通,歌词的通俗性间接影响了大众对生活,友情,爱情,亲情的看法。

3、有效性

隐性音乐教育的有效性表现在各个方面。以流行音乐为例,在短时间内刮起了一阵“中国风”。所谓中国风就是具有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和中国音乐元素的音乐。这场中国风影响了社会大众,激起了大众的爱国热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外来音乐影响着中国大众的欣赏水平。在中国,很少有人不知道钢琴是什么,但是却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国家的民族乐器,比如二胡,京胡,马头琴等乐器。外来音乐文化的传入是大众在音乐的审美观念上也发生了改变,爵士乐,摇滚乐,交响乐都成为大众所欣赏的对象。但是中国风开始改变这种状况,它以中国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和艺术形式俘虏了观众。在流行乐坛,一首《青花瓷》唱出了中国的古典韵味,曲调温婉优雅,别有一番江南的风味。笔者认为在这场中国风中,潜移默化的音乐影响了青少年的欣赏水平,在这些祖国的花朵耳中不再只有西方的巴赫,贝多芬,中国音乐以全新的面貌登上历史的舞台,也进驻了少年的心中。

值得注意的是音乐治疗的有效性。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中心医院夷陵院区做了一个关于音乐治疗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音乐治疗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活动和临床症状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这也初步证明了音乐的隐性教育作用。音乐可以改变,舒缓人的精神和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治疗和教育作用。

三、总结

隐性音乐教育是一直存在的,但是由于很多的客观因素隐性音乐教育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隐性音乐教育已经开始被人们关注并适时的发挥着它的作用。隐性音乐教育也不再潜藏在传统音乐教育的音乐知识学习,音乐技能学习下,它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拥有自己独立的学术范围。这种隐性音乐教育将逐渐被社会大众所接受。音乐治疗就是其中最为成功的范例。

摘要:隐性, 按照字面意思是指性质和性状在事物的表面表现不明显。隐性教育, 在百度百科中是这样解释的:隐性教育是指在宏观主导下, 无目的, 无计划, 间接, 内隐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影响的教育过程。这种隐性教育不但包括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对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影响, 也包括受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教育者或者是其他事物“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在百度百科中对于隐性教育概念的解释提到了“宏观主导”。笔者对于宏观主导有自己的理解。所谓宏观主导可以是指教育者, 也可以指某件事情, 甚至可以指某种现象。只要是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一定影响的所有都可以称之为宏观主导。笔者认为在百度百科上提到的宏观性指导是指教育主体只是一方面。隐性音乐教育的主体有着不确定性。

关键词:隐性音乐教育,广泛性,无意识,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文佳.《浅谈音乐的将抗价值》[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9

[2]林卓逸, 贾春华.《音乐治疗的再思考》[J].吉林中医药.2009.9

[3]吴淑元.《中国古代音乐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04

音乐教育隐性教育作用 第9篇

一、没有演出服装可以表演节目吗

在加拿大访学期间, 我和一户中国人住在同一栋房子里, 他家的儿子英文名字叫John, John在附近的小学插班读一年级。邻近圣诞节, 班里组织学生表演节目。教师要求学生最好在表演那天穿红色衣服。Jo h n没有红色衣服, 且妈妈也没时间出去给他买, 这让妈妈很犯愁。于是, 妈妈找来一件暗红色带格子的坎肩。第二天, 妈妈接John时带上了坎肩, 想问问穿这件是否可以。教师表示:只是建议穿红色衣服, 不是一定要穿红色衣服。值得注意的是, 教师把Jo h n叫过来问他表演时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John表示最喜欢穿绿色衣服。于是, 教师赞成John在表演时穿绿色衣服。平心而论, 教师的反应让妈妈非常意外, 因为如果在国内学生要表演节目, 服装的款式和颜色肯定要统一。Jo h n演出那天我也去观看, 我发现学生们的衣服无论是颜色还是款式都不统一, 有深红、浅红, 还有毛衣、T恤。其中, John的绿色衣服最显眼。学生们在台上尽情表演, 台下的家长和教师时而认真观看, 时而热烈鼓掌, 没有人觉得学生衣服的颜色和款式不统一有什么问题。

这件事让我想起在国内实习时遇到的一件事。那是六一儿童节的文艺汇演, 为了汇演每个班级提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准备, 演出服装也提前准备。有一个女学生有两个节目, 到第二个节目候场时发现演出服装落在教室里。由于是在礼堂表演, 来不及去教室取, 为了保证演出的整齐划一, 班主任决定不让这个女学生上台表演。于是, 女学生只能眼巴巴看着其他学生在台上表演。

面对两位教师截然不同的处理方式, 我想问一个特别简单的问题:没有演出服装可以表演节目吗?显然John的老师认为完全没有问题, 学生喜欢穿什么衣服就可以穿什么衣服, 重要的是学生的表演;而那个女学生的班主任认为表演就一定要统一着装, 没有演出服就不能上台。似乎这两个教育事件只与演出服装相关, 但略加深思就会发现其中所体现的“宽容”和“不宽容”。

二、由演出服装引发的“宽容”与“不宽容”

演出服装是很多国内学生和家长非常熟悉的, 从幼儿园到大学只要有文艺汇演, 就一定有特定的演出服装, 只要是团体节目, 就一定是统一的演出服装, 这在教师看来理所当然, 学生和家长也习以为常。当然, 我不是批判演出统一着装。毕竟, 统一着装具有其合理性, 如体现表演的协调一致, 提升美感, 增加表演者的团队意识等。我要问的是:“如果一个学生没有演出服装, 能因此而取消其演出资格吗?究竟是学生在演出还是服装在演出?”

对于J o h n的老师来说, 重要的是学生尽情地表演, 尽管红色与圣诞节的气氛更相符, 但没必要让学生都穿完全统一的红色衣服, 只要穿自己已有的红色衣服即可, 即使没有红色衣服, 只要学生喜欢, 穿绿色衣服也没问题。总之, 不穿红色衣服上台表演不会对演出造成不良影响。再说, 学生也习惯穿着不同的衣服上台表演, 非常自然, 家长也觉得很正常。也许这种情况在加拿大非常普遍, 只是中国妈妈和我感觉诧异, 体验到其中蕴含的“宽容”。John的老师只是赞成John穿自己喜欢的绿色衣服参加演出, 除此之外什么都没做, 但其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递了“宽容”。一年级的学生还不理解“宽容”这个词, 但他们亲身体验着被“宽容”, 他们生活在这种被“宽容”的氛围之中, 当他们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 也会自然而然地“宽容”。

对于那个女学生的班主任而言, 这个节目是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编排出来的, 台下还坐着很多领导, 节目表演完了还要评奖, 绝对不能因为服装的原因影响了表演的效果。在班主任取消女学生演出资格的瞬间, 可能为这个女学生怎么能忘了带演出服装而气恼, 可能想了很多因为没有演出服装而带来的不利后果, 唯独没有想到如果不让这个女学生上台演出, 会给这个女学生带来什么不良影响, 会向全班学生传递怎样的“价值”。班主任作出这样的决定, 不仅剥夺了一个学生的表演机会, 更向全班学生传递了“不宽容”的价值取向。也许这样的事情在我们的学校里时常发生。教师、学生、家长对此习以为常, 且从未想过这之中表达着“不宽容”。即使班主任没有取消女学生的演出资格, 那个女学生也会觉得自己比其他有演出服装的学生低一等, 即使上台表演也会没有自信, 感觉很不自在。其他学生会因为女学生没有演出服装破坏演出效果而埋怨她, 家长会因孩子没有演出服装而感到丢脸。由此看来, 不仅是这位班主任“不宽容”, 包括学生、家长在内都“不宽容‘。

三、如何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中进行“宽容教育”

学校的日常活动日复一日, 看起来差别不大, 但不同教师面对相似情形所采取的不同处理方式蕴含着不同“价值”。那么, 如何才能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中进行“宽容教育”呢?我认为, 可从三方面努力。

1. 提升教师的“宽容意识”和“宽容教育”意识

教师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中传递“宽容”或“不宽容”, 存在差别的原因最终归结为教师自身是否具有“宽容意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把“宽容”解释为“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 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3]”。可见, “宽容”不仅意味着对差别的容忍, 更是鼓励甚至造成差别。所谓“宽容意识”, 不仅是容忍差别的意识, 更是鼓励造成差别的意识。当面对一个情境时, 教师来不及思考就要在瞬间作出反应, 换句话说, 教师并不是事先想好了要“宽容”还是“不宽容”, 而是按照第一反应行事。具有“宽容意识”的教师第一反应就是“宽容”, 不具有“宽容意识”的教师第一反应就是“不宽容”。为什么强调教师要“身正”, 所谓“身正”就是教师要有良好的价值素养, 为什么强调教师的“身教”, 所谓“身教”就是教师自然而然的行为都传递着正向的“价值”。对于“宽容教育”来说, 教师自身具有“宽容意识”是基本且必须的。但这不够, 一个具有良好价值素养的普通人也具有“宽容意识”, 而教师和普通人的区别在于教师不仅自己有“宽容意识”, 更要能将“宽容意识”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也具有“宽容意识”。因此, 教师不仅要具有“宽容教育”意识, 更要不断提升“宽容教育”意识。

2. 用行为传递“宽容”, 实施无声的“宽容教育”

在价值伦理学家马克斯·舍勒看来, “价值的载体是行为[4]”, 这恰好说明了价值和行为的关系。一个人是否具有某种“价值品质”, 不是看这个人是否说自己具有, 而是看其行为中是否体现。“宽容教育”不是教师在班会课上不厌其烦地告诉学生要“宽容”, 而是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中, 在教师的言谈举止之间随风入夜, 润物无声。一位教师在班会课上告诉学生要“宽容”并不表明这位教师本身具有“宽容”的“价值品质”。“宽容”不是挂在嘴边, 而是体现在行为之中。学生不是通过达到教师的要求来学会“宽容”, 而是在教师的日常行为中体验到“宽容”, 接收到“宽容”, 被“宽容”所触动, 久而久之才学会“宽容”。毕竟,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价值学习是一种被传染和熏陶之后, 形成习惯的结果。他们可能并不会读写“宽容”这个词, 也不理解“宽容”这个词的意思, 但他们能从教师的行为中体验到“宽容”, 能在自己的行为中实现“宽容”, 这就是无声的“宽容教育”的力量。

3.营造“宽容”的校园价值氛围, 让师生都能“宽容”

虽然在“宽容教育”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进行“宽容教育”不光是教师的事, 还要整个学校营造“宽容”的校园价值氛围。人格的完善是没有止境的, 对于教师来说, 学校的价值氛围是提升其价值素养, 促进其人格完善的重要场域。如果学校营造“宽容”的价值氛围, 那么教师就会不断提升自己的“宽容意识”, 不停地向学生传递“宽容意识”;反之, 如果演出必须统一着装是学校的硬性规定, 哪个班级违反, 班主任就要被问责, 那么教师就难以“宽容”, 学生也只能学到“不宽容”。所以“宽容教育”需要教师的“宽容意识”, 需要学校营造“宽容”的价值氛围, 让师生体验“宽容”, 传递“宽容”, 学会“宽容”。

参考文献

[1]Carr, D.Educational Values and Values Education:Some Recent Work[J].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Vol.18, 1997 (1) .

[2]Polanyi, M.The Study of Man[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8.

[3]贺来.宽容意识[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2001.

论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隐性教育 第10篇

关键词:隐性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环境

在我们不断强调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今天, 隐性教育已经成为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来越多地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 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有重点、有目的地进行对学生隐性教育的实施。但是, 远程教育的出现, 给中国带来了一种新的教育形式, 而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更是给各类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 给大学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因此, 为了学校教育的现代远程教育更好的发展, 必须也要重视其教育教学质量, 重视远程学习者的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 换句话说, 现代远程教育进程中也必须要重视隐性教育的作用。

一、隐性教育概述

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显性教育是指通过有组织的、有计划的、直接的、外显的教育活动使受教育者自觉地受到影响的有形的教育;而隐性教育指的是引导学生在教育性环境中, 直接体验和潜移默化地获取有益于个体身心健康和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的活动方式及过程[1]。它具有教育主体的自主性、教育内容的非智能性、教育影响的间接性和隐蔽性、教育方式的多样性、教育范围和内容的广泛性等特点, 其作用表现在知识技能、价值观、认识导向、品德培养、情感陶冶、行为规范等方面 (包括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

二、现代远程教育中隐性教育的表现形式

1. 教育者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中接受了教育。例如, 网络校园环境及校园文化等, 教育者努力为学习者打造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习者在无形中受到了熏陶和感染。再如, 班级中选举学习明星, 通过这种做法能够激励学生学习,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有意识的, 但是受教者是通过间接的方式接受了某种教育。

3. 教育者是无意识的, 受教者却是有意识地接受了教育。例如, 教师在网络授课或答疑时, 可能会扩充一些内容来加强对某知识点的理解, 但是, 学习者可能对此新知识点产生了兴趣, 而有意识地转向它, 并去关注它、研究它。

4. 教育者和受教者都是无意识的。例如, 在基于网络环境的师生交流中, 教师和学习者可能都是无意识地随意地高谈阔论, 但是, 教师的言谈举止, 也使学习者无意中受到了熏陶, 从而促进其内心发展。

三、现代远程教育中的隐性教育资源

现代远程教育是基于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等手段所进行的非面对面的网络教育形式, 其特点是: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 学习任何课程, 实现双向互动, 是一种以远程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教学方式。

而在现代远程教育中, 对远程学习者身心和个性全面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的隐性教育资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 学校的社会形象。

学校的社会形象是指一所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认可度、信誉度。一所学校若在全国或某一区域享有较高的声望和地位, 学生就读该校会获得较大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有了这种心理认同, 学生就容易接受显性教育和形成自我教育。对于远程学习者来说, 选择就读于哪所网络大学及其学校的社会形象也是尤为重要的。

2. 网络学习环境。

环境对人的影响虽不像对植物那样直接, 但那种无形的陶冶作用, 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感受到的。在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中, 主要的隐性环境有交互环境和学习氛围等[2]。隐性交互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交互。其可以促进知识的构建, 即通过以前的认知来形成对新知识的理解, 同时新知识还可能导致原有认知结构的调整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二是人际交互。良好的人际交互可让学习者体会到集体的关爱和温暖, 减少孤独感。人际交互可以导致学习者社会性知识的构建。三是自我交互。学习者在网络的自主学习中, 会产生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学习行为的心理活动而形成自我交互。

学习氛围伴随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在网络环境中, 可以通过借助于网络技术使人人都有机会通过BBS、聊天室、视频会议等表达自己的观点, 分享学习群体的智慧, 从而营造一个更公平、更民主、更和谐的学习氛围。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习者之间进行协商、探究、分工合作, 呈现自己的观点, 开展协作性的学习活动, 共同分享各自的见解,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以达到对所学内容全面、深层的理解[2]。

3. 网络校园文化。

现代远程教育中的网络校园文化是指远程教育试点院校网络学院在其网络学习平台上所建设和营造的网上校园文化。远程教育中的网络校园文化同校园文化一样也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四个层面[4]。一个好的网络校园文化, 会使远程学习者不仅能学到知识和技能, 更能受到与普通高校在校生相同的校园文化的熏陶, 使远程学习者有一种归属感。网络校园文化建设的好坏也将直接影响到每个远程学习者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因此, 大力加强网络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 造就良好的人文精神和大学氛围, 对消除网校学生因长时间一个人独自学习而产生的孤独感、养成良好的网络人际交往能力和健康的心理品格、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 社会环境。

人的本质属性就是人的社会性, 社会对人的成长的影响既深刻又久远。它包括的内容比较广泛, 比如生活习惯、社会文化、道德准则、物质水平、人际关系、家庭观念等方面。但对于学生, 尤其是对于大多在职就读的远程学习者来讲, 影响其素质发展最直接的应属家庭环境, 其次是目前迅速发展起来的网络教育环境。家庭的积极影响与和谐相处以及网络文化的渗透和冲击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习者的身心健康与发展, 使学习者无意识中学会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从而无意识中提高了自己的社会文化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5. 师生关系。

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不同于传统教育, 其具有特殊性, 即远程教育中师生是异地分离的, 师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是通过网络来实现的, 这也就是说, 教师、学生和网络虚拟社区共同构成了远程学习的网上生态系统, 师生之间的特殊关系是这一生态系统下的共生的双主体关系[5]。在网上交流环境中, 师生之间可以通过聊天工具或者以视频的方式进行交流。而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科学知识, 还要学会做人, 学会生活, 学会健身健心, 所以学生对教师会“察其言, 观其行”、“择善而从”。如果教师很有威信, 那么这个教师的言语、行为、举止等无形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永远留痕迹。反之, 教师如果师德形象畸形, 必然在学生心目中威信下降, 教育作用减弱, 甚至会造成对立情绪或公开顶撞, 导致教育失败, 从而也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远程教育绩效是极其重要的。

四、现代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师生分离的特点, 学生是在业余进行个别、自主的学习。因此, 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学习能力等到底如何是很难掌握的。笔者认为, 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学习者主要存在以下五个问题:

1. 有些学习者的学习总处于被动、消极的学习。

远程学习者大多是在职就读的成人学员, 所以他们一般既要完成工作任务, 又要兼顾学习, 甚至还要照顾家庭, 所以对他们来说, 总是处于被动、消极的学习的原因可能是:缺乏时间和精力而导致自学不积极、面授课不到场、平时作业拖沓或者学习方法使用不当等[6]。

2. 学习态度不端正, 为了追求文凭而学习。

在一项调查[6]中发现, 大多数的远程学习者虽然起初的确是为了多学一点知识, 但是随着学习的推进和时间的推移, 他们的态度改变了, 即认为学习只是为了拿文凭, 而不愿为学习而吃苦。

3. 有些学习者存在一定心理压力, 知识基础、专业技能差。

有些成人学习者由于同时面临着来自于工作、家庭、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 从而在心理上形成一定的负担;有的是基础知识薄弱、专业技能差而感到学习困难吃力。这些原因可能会导致一些学习者中途辍学或延迟毕业等现象。

4. 师生之间交互性差, 使学习者处于孤立的状态。

由于远程教育中师生是异地分离的, 师生之间的交流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 所以指导教师不可能会及时地回答每个学生提出的问题, 或者是有的学生因为学习差而感到自卑, 缺乏自信心, 不敢向指导教师提问, 从而使学生个人处于学习孤立的状态。

5. 远程学习者辍学 (主动申请) 、沉淀 (推迟毕业) 、流失 (中途中止) 现象严重。

在对远程学习者完成学业的因素调查[8]中发现, 近年来学习者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辍学、沉淀或流失的现象比较严重, 急需对这个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 帮助更多个体获得学业成功。

五、现代远程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实施途径

针对远程学习者所存在的问题, 通过显性教育的方式可以得到解决, 但是有些问题是显性教育解决不好的, 例如, 对于学习者的认知、态度、情感、心理教育等, 通过显性教育方式是很难解决的, 必须要有隐性教育方式的辅助才能更好地解决。因此, 为了更好地解决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存在的问题, 实施隐性教育, 使其作为显性教育的补充也是必要的。

1. 加强网络校园环境建设, 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和校园文化氛围。

(1) 由于远程教育的学生平时的学习基本在网上进行, 所以建设一个栩栩如生的网上校园显得尤为重要。首先, 这个校园网络应该富有人性化, 带有清新幽雅的校园文化氛围, 能对学习者产生很强的亲和力。其次, 网上校园网络应该功能齐全, 具有互动性、灵活性, 能对学习者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再次, 网上校园的内容应该非常丰富, 除管理信息、教学资源、在线答疑外, 还应包括学校概况、校园新闻、网上校园活动 (助学活动、庆典活动、表彰先进活动等) 等内容, 同时还应该建立一批学习子网站, 使它们成为学生的学习讨论室、素质教育基地和课外活动基地, 从而形成一个浓郁的网上校园文化氛围, 使远程教育校园文化的渗透力与有效性得到提高。

(2) 开放教育的办学机构要努力完善网上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积极开发自己的资源, 努力营造良好的办学氛围, 通过提供优良的教育服务来体现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 使学生在享受优质服务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受到校园文化的感染和熏陶[4]。

(3) 要努力打造虚拟校园。在虚拟校园中进行学习、生活、交往、成长, 会使学生感觉真正走进“大学城”。虚拟校园的建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 而且有助于营造校园人文氛围, 使学生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

2. 注重教师素质提高, 努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施行者, 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技术, 更要传授信念, 教给学生一种做人的准则, 一种支持学生今后奋斗的强大动力。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的人格品行, 言谈举止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此, 教师形象塑造和素质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其次是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远程教育中师生关系具有特殊性, 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这一特殊的师生关系将直接影响到远程教育的教育绩效。

3. 做好心理咨询服务, 培养学习者健全人格。

心理咨询服务可以解决学生思想深处的问题, 帮助学习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是传统德育教育模式的一种补充。针对不同的学习者, 其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及心理素质也不同。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 如网络聊天、电话沟通等方式, 或以匿名的方式及时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 通过显性的语言交流达到隐性的教育效果 (如心灵感化、思想观念、价值观转变等) , 帮助他们解决并有效缓解其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 使他们逐步摆脱困境, 走出心理误区, 以增强其自信心, 提高学习积极性。此外, 教师或相关管理人员也可以把思想品德教育通过网络交流的方式渗透到学习者的思想中, 这样在德育方面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4. 建设一个更好的网络教学平台, 促进实时交互。

远程学习者的学习主要是通过网络进行, 所以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习者的积极性、学习动力等。要开发一个好而切实有效的网络学习平台, 就必须做到如下三个方面:第一, 网站主页面要简单、清晰、整洁、美观, 在栏目设置上要突出特色栏目, 突出学校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第二, 校园新闻及教学内容必须做到及时更新, 使学习者能及时获悉学校近况及最新学习动态;第三, 加强虚拟学习社区建设, 能够更有力地吸引学习者在网上参与交流、讨论, 而且还可以适当地邀请专家、学者和优秀学生以及社会人士进行专题讲座和在线讨论等, 把学习社区变成学习者学习、生活、交往及成长的网上家园。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习者感受到学校对自己的关心与关注, 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增强其自信心, 从而提高其学习效率和效果, 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5. 加强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

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存在的种种问题, 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远程教育质量监督和教学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只有加强教学质量监督和管理, 加强师生人性管理, 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良行为, 尤其是考试作弊行为, 才能得到有效控制, 才能发挥远程教育的真正作用, 从而也使学生感到学习紧张, 产生学习动力, 学习积极性也就相对提高了。

参考文献

[1]贾克水, 朱建平, 张如山.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 2000, (8) :39.

[2][3]李盛聪, 杨艳.网络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特征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 2006, (7) :53.

[4][9]孙玉梅.网络环境下远程教育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 2005, (12上) :21-22.

[5]刘建新.远程教育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 2005, (12上) :26.

[6][7]胡立强, 刘建新.现代远程教育学员学习行为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8, (8) :56-58.

德育的隐性教育不可忽视 第11篇

关键词: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033-01

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因此多数学校都做了大量

的工作,学校德育工作管理的很到位。但有的学校还是存在着一些漏洞,也就是说只强调说教,做一些表面上、形式上的工作,看似轰轰烈烈,实际效果不是很好,因此在学生中出现了不少的违背德育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严重影响着一个学校的校风。从学校德育的现实看,校园文化、学科教学,教师的人格品行,家长的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隐性教育”,这是不可忽视的德育资源。 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隐性教育”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内容十分广泛。笔者认为学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包括校院文化和室内文化等,他布满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像一池春水一样沐浴着每一个学生,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因此要认真设计构思校园文化建设,从而达到教育目的。校院文化建设首先要考虑校院平坦,干净整洁,不留死角;自然人化的风景树甬道两旁排列;在绿化小区绿茵茵的草坪点缀着五颜六色的小花;茂盛的经济园等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教育的熏陶;墙壁文化。主题鲜明、充满故事情节的壁画,如:“小马过河”“小蝌蚪找妈妈”“小猫钓鱼”等这些环境布置,校训及雕塑等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品德行为的形成都会产生积极向上的影响;教室文化、办公室文化、餐厅文化、宿舍文化等,著名科学家的画像,发人深省的名人佳句,这不仅是让学生看上去美观,生活着舒适,更重要的是隐含着教育人的作用。让学生在洁净优美的环境中,感受美的气氛,接受美的熏陶,引导美的行为。

2、教师的形象是影响孩子重要的一个方面

学生时代是人生中人格形成的最重要时期,特别是幼儿时期更为重要,而在这一时期中模仿力非常强,教师的人格品行、言谈举止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因此要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本身的素质应是“隐性教育”的重要的一个环节。

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成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人格影响,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位优秀教师的品行,他的思想信念、生活态度、道德素质,必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影响着学生。这种影响往往是觉察不到的,但会给学生身永远留下无形深刻的印象。如果留意一下学校生活,往往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 :好的性格的教师所带教的班级会形成好的的班风,班级同学的性格会趋近于带教教师的性格。还发现这样的现象:一个老师写一手好字,班级里竟有不少同学的字体会趋近于他们老师的字体。这不是教师有意的传授,而是一种隐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是巨大的。二是教师处事影响,学生往往十分注意教师怎么处理学生中发生的各种事情。学生模仿性极强,教师处事的方式会对学生产生足以影响他们一生的作用。陶行知先生曾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应该成为教师处事的准则。如果教师处理各种事情不遵循求真求善的原则,那么让学生背再多的“真善美”的道德信条,都是徒劳的。因此,让每位教师根据学校德育的目标以自己良好的仪表举止、高尚的人格品行、正确的处事方式影响学生的成长,这是“隐性教育”的重要方面。

3、课堂教学活动

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学过程都会对学生如何做人起到导向作用。这里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就是要树立每一学科的教师都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道德的领路人”的观念。一所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品行面貌,往往跟该校各学科任课教师的状况有很大关系,因此在学科教学设计中合理的熔入德育的目标,是“隐性教育”的重要方法。

在传统的班队会课教学中,有许多德育的成功经验,但也

不可否认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是教育的目的过于显现,教育的方式过于单调,教育的对象参与不够,因此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引起学生逆反心理。我曾听了一位教师的一节德育课,他的教育方式就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提出一个讨论题:“一个学生把父母心爱的东西未经父母同意赠给了自己的朋友,父母知道了逼他要回来,怎么办?”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如这位同学听父母的话要回来,是不讲信用,如不听父母的话不要,是不尊重长辈,况且又是父母心爱的东西。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同学们发言踊跃,争论激烈,并且提出了许多很有见解的解决方式。这堂课是成功的,较好地实现了教育孩子“守信”与“尊重长辈”的德育目标。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教师没有把德育教育程式化、简单化、目标显性化,而是把德育目标隐在一个学生常见的感兴趣的故事情节问题之中,学生接受教育目标是在积极参与努力探索过程中实现的。“隐性教育”的教育方式在这堂课中得到了体现。还有语文课中的一些寓言故事等都蕴藏着“隐性教育”。这种教育方式要点就在于把显性的教育目标隐性化,通过受教育者自己探索悟出道理,重在道德推理能力和技巧的培养训练上。所以,课堂教学方式设计是“隐性教育”设计的又一重要环节。

总之,德育的“隐性教育”存在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方

高校隐性道德教育研究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教育,隐性道德教育,隐性教育方式

一、高校德育的有效方式—隐性道德教育

在我国高校道德教育中, 长期以来主要是通过显性课程即“两课”教学为主要渠道实现的, 对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与提高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种方式由于过于偏重道德规范和理论的灌输, 导致道德教育也呈现出不近如人意的结果。隐性道德教育是教育者为了实现道德教育目标, 把教育内容以生动活泼、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 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内容, 它是传统显性道德教育的有益补充。所以, 高校学生道德教育必须重视隐性教学的方式。

二、高校隐性道德教学的作用

1. 育人作用

学校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在高校校园里, 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无时无刻不在发挥着教书育人的作用。隐形道德教学以非强制性的方式, 通过给学生营造一种精神体验和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陶冶。

2. 陶冶作用

隐性道德教育通过生动具体的活动, 用良好的道德标准陶冶人的精神环境, 以校风、校貌、学风、校园精神等精神形式呈现出一种高度综合的观念形态的文化, 给生活在该种文化形态下的全体学生以深刻的情感体验。

3. 导向作用

高校中的学生之间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巨大差异, 各种思想和多元的价值观容易使部分大学生的道德“滑坡”现象, 极有可能造成大学生主体角色的迷失、思想紊乱。教育者要考虑到一部分学生对传统“教育权威”的排斥, 为了避免引起大学生的逆反, 就需要发挥隐性道德教育的引导作用。采用隐蔽性的教育手段, 不易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处在“被教育者”的地位, 也不会感觉到有一位教育者站在自己的面前为自己的生活、学习指路,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体现教育者意图的校园文化的引导。

三、高校隐性道德教育的有效形式

1. 道德教育的必要隐性方式———非“两课”课程

关于专业课教学和道德教育的关系,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有一段名言:“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 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 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1目前, 我国高校开展道德教育, 主要是通过显性教育的“两课”实现的。非“两课”课程就成为培养道德教育的必要隐形教学方式。教育者需要在专业课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中渗透德育的内容以此实现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如给护理专业学生讲授专业课时, 可渗透德育内容, 使得学生认识到合格的医护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技能功底, 还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心、爱心、耐心等职业道德操守。

2. 道德教育的生动有效隐性方式———校园广告

广告在大学生道德的过程中是一门“潜”课程, 学生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方式, 不知不觉地接受道德教育的内容。如农夫山泉矿泉水曾用“您每喝一瓶农夫山泉矿泉水, 就为贫困山区儿童捐出一分钱”作为他们的广告语, 许多学生在消费中也不知不觉的接受了道德教育, 明白关爱弱势全体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并付诸于实践中。可见成功的广告, 对每个在校学生都有一个极大感染力量。由此可见, 校园广告是一种简单、快捷、有效的道德教育方式。因此, 充分发挥好校园公益广告在高校学生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高校道德教育的直接隐性方式———校园活动

校园文体活动形态的隐性道德教育是指高校党团组织、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等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文体活动, 并将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到活动之中, 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4. 高校道德教育的动态隐性方式———教师的行为

“其身正, 不令而行, 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教师的人格品行、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一位优秀教师的品行, 他的思想信念、道德面貌、生活态度、处事方式必然会以一定的形式影响着学生。因此, 每位教师根据学校德育的目标以自己良好的仪表举止、高尚的人格品行、正确的处事方式影响学生的成长, 这是“隐性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以老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也就成为学生道德教育的动态方式。

参考文献

[1]曹孚.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79:177.

[2]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1999-06-15 (1) .

[3]刘德宇著.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4 (6) .

[4]戚万学.道德教育新视野[M].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

[5]苏长华.学校图书馆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分析[J].图书馆工作, 2009.

[6]张力.关于在道德教育中引进隐性教育方式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 2005.

上一篇:城市规划建设下一篇:女性油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