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审美能力

2024-05-08

语文教师审美能力(精选12篇)

语文教师审美能力 第1篇

一、在诵读感受中培养审美感知能力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感知审美对象主要是对语言的感知。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首先应带动学生积极阅读作品, 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中去。让学生理解作品语言, 抓住作品中的艺术形象, 感受到它的美的具体形态。而将感受到的形象的各种外在表现, 在知觉中进行“复合”成为完整的表象, 进而体验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过程, 本身就是审美感知的过程。例如学习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其音韵铿锵, 动听悦耳;接着从文字上感受到它色彩绚丽, 爽目动人, 从而感受到这首诗所展现的江南美景, 得到“这首诗很美”的初步印象。这种印象会指引学生油然产生喜悦之情, 并愿意置身其中去体验这种美景。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作品, 抓住艺术形象, 并且使他们对审美客体开始有了愉悦的把握和领受愿意主动融入到作品的情感中去, 审美感知任务就已基本完成。愉悦的审美中, 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审美感知能力。

二、在想象判断中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毛泽东曾指出:“感觉到了的东西, 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只有理解了的东西, 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看来, 审美主体要更深入地开展审美活动, 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就绝不能忽视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

审美鉴赏是在艺术感受的基础上对作品形象的总体把握。是艺术感受的深化。这一过程中, 在活跃流动的感情激动中深入了更多的理性因素。也就会对作品做出理解性的情感。例如在学习《阿Q正传》一文时, 学生首先感知到的是阿Q的外貌神态语言及最突出的特征“精神胜利法”。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个可怜、可笑、可悲、可恨的小人物同特定的历史时代及阿Q的具体生活境遇个性气质特征联系在一起, 进行理解、想象、比较、判断, 会发现阿Q是作者从历史积淀里, 从对现实人生的解剖中, “杂取种种人”塑造出来的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特征和深邃社会历史内容的不朽典型。漫画式的夸张描写的背后是作者对愚弱的国民性的剖析, 也深刻体现了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希望彻底改造国民性的态度与主张。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感知了阿Q这一艺术形象后, 知其“然”, 也就会想知其“所以然”。在“出而观之”后, 肯定了他是成功的美的形象塑造。因为作为艺术形象, 他给了学生情感的满足。这种情感的满足, 则是学生运用审美鉴赏能力领会作品的过程。

三、在体验共鸣中发展审美创造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了作品内容, 深刻体会了作品所蕴含的情感后, 似乎教学环节的任务已经完成。其实不然。在我们一再强调素质教育和创新思维的今天,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引导学生变审美为主动创造。增加他们主观情感的参与, 从而达到主客体的交融与契合。在学习《沁园春·长沙》时, 学生首先欣赏到诗人所描写的绚丽多彩, 充满蓬勃生机与活力的湘江寒秋图, 教师则适时地引发学生那种主宰自然、主宰社会的豪迈情怀,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不仅仅是文本, 也引发了同样“恰同学少年”的学生的远大抱负和激越情怀。从而使学生的情感与诗人的情感达到共融契合。这样, 学生就成了审美的主动者, 成了创造者, 就能深刻体验诗人的感情, 那么对词的下阙的内在意蕴就能准确把握了。当完成了这一过程, 教师也就不仅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也完成的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语文教师的审美能力与语文教学 第2篇

语文教师的审美感知力表现在善于从语言文字入手,既能零散地感知审美对象,不轻易放过一字一语,又能从整体上去把握,透过语言所描绘的形象去作深层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进入美的领域,领略美的意蕴。感知力还要讲究快而深,将审美内容尽快传递到大脑,促进主客体的和谐。虽然对美的感知侧重于感性直观,但它也是一种社会意识活动,积淀着一定理性思考的因素。因此,审美感知力包含有选择力,这对教学程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安排都具有指导性。

语文教学的审美感知力既要求对色彩、音韵、节奏、结构等形式因素有敏锐感知,更要求以丰富的想象力,把那些静止的文字,转变为鲜明可感的形象,因为“美只能在形象中出现”(黑格尔),而语文教师的这些审美感知力不只是为了自身的审美愉悦,而是为了引导学生去感知课文中的美。语文课文大都是艺术精品,储藏有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美:有感情激越的诗歌,有文辞优美的散文,有条分缕析的说明文,有逻辑严密的议论文,其中不乏偏重于形式的自然美,偏重于内容的生活美,讲究形式与内容统一的艺术美。如果语文教师缺少对审美对象的感知力,就感知不到作者的创造之美,美文就只剩下了干巴巴的无生命的文字,那怎能让学生感知到美呢?

有了审美感知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最后接受同美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卢梭语)语文教学强调文与道美的统一,语文教师的审美感知力有助于语文教学运用汉语这种具有丰富的美的资源的语种,展开优美的抒情和滔滔的雄辩,展示生动的审美场景,使美质像春风细雨般渗入学生心田,让学生体验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无论是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还是作文教学,只有语文教师具备了较强的审美感知力,才能抓住形象性、情景性等引导和培养学生感知形体、结构、意境的美,并感知和捕捉生活的美。

审美感知力需要生活底蕴,语文教师应不断积累生活,丰富自己的阅历,拓宽自己的视野,才能左右逢源,从多方面深刻地感知美,能够认识文字形象美,感悟语言音乐美,品味词语意蕴美,领会句式变化美,把握整体风格美,从而把语文课教“活”、教“实”、教“美”,让学生在对美的感知中获得高品位的陶冶,使师生的情感交流自然默契。

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第3篇

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寻求一种最佳的途径和方法,优化体现促使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笔者作了一些探索。

1、把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呈现教材审美形象,揭示美,提高创新能力。

《语文》中有人物品格美、社会美、自然景观美等等。将这些美的形象展示给学生,不仅使学生知、情、意、技、能结构得以按照美的规律综合协调和创新能力发展有了参照对象和提高,也使学生塑造自身人格美有了丰厚的土壤。

由于教材编写的文本限制,一些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语文学科素材和教学内容很难在教材中反映出来。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兴趣,激发审美情感,提高创新能力,因此,呈现语文教材审美形象,揭示美,学习材料的呈现选择应十分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情趣性、科学性、创新性。

2、视听交融,理解美,培养审美创新倾向。

理解美,理解既有对事物个别属性的了解,对一般属性的反映,又有对事物内在本质的领悟。理解美的过程,是对教学内容中的形象美,通过看、听、触和大脑思维感知、分析、欣赏的全过程。语文课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强大的图像、声音制作功能可以设计并创作大量的图片、声音、动画、影像等教学资源,便于学生观察、比较,操作使用,丰富的色彩、美妙的音乐,形象的动画、直观的影像能有效地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起学生丰富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创新倾向。

在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我运用多媒体展示这一美丽的景象,配上和谐的音乐,让学生在此情此景中充分地阅读,在读中感悟:这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美丽的树,这些充满生命活动的快乐鸟,他们是大自然中的组成部分。人、树、鸟的和谐相处,折射出人性的真、善、美。又如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一课时,我使用电子灯光色彩闪烁能让北京“亮”起来。我边讲解边点击灯光色彩、轮廓线闪烁,展现夜晚五光十色的北京城,形成时空感和立体感。让学生感受北京的夜色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首都的情感。这样,一方面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讲解点上,另一方面使讲解、图示闪烁的展现与学生认识和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有机地统一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和审美创新能力。

3、图文并融,创造美,升华审美创新能力。

创造是学习的升华,有了创造,才会有质的飞跃,审美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升华。在理解教学内容美的基础上,我们引导学生展开创造的翅膀,再造形象美,表现自己心中美好的感情。例如:我上《地球万岁》一课时,首先借助课件,让学生感性观看录像(CAI课件):人类破坏大自然、乱伐木,出现地壳干裂——平原、丘陵荒芜,工业废水污染江河,给人和牲畜带来生活痛苦;战争带来的灾难;美国“9.11”恐怖事件,国际世贸大厦倒塌对人和物的伤害等一系列景点。激发学生对人类丑行的憎恨之情。然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各抒己见对人类破坏自然的丑行的批评。这里,教师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借助CAI课件,向学生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四川九寨沟、雪域高原、碧绿千里的草原、上海东方明珠塔……让学生体会诗人对地球美好未来的企盼。最后,播放中心问题“我们为拯救地球可以做什么?”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一会儿主题鲜明结构严谨的几百字。学生佳作就诞生了。这样,图文交融,文理并茂,体现了当前语文的课改精神,学生的知识性和人文精神有机结合了,审美创新能力得到了升华。

4、音画并茂,寓审美创新能力于鉴赏之中。

语文教师审美能力 第4篇

一、视听结合, 体验情感美

文学作品大多具有美感物态化的特征。尤其是散文, 具有较高的审美属性, 作者的强烈情感通过语言引起读者共鸣, 从而获得精神愉悦。然而, 学生受时代阅历, 特别是情感体验的限制, 作品情感与学生情感上的参差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信息技术教学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形象的直观画面结合在一起, 为语文教学提供带有极强感情色彩的形、音、义统一的信息集合体, 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 从而拨动学生“兴趣”的心弦、“美”的情感, 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语文学习, 在“视”中感受形象美, 在“听”中感受音韵美, 在“想”中感受意境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千古绝唱, 然而词迷离的境界令人可望而不可及, 更难以言传。备课时我想起了邓丽君演唱的《明月几时有》的歌曲, 意境非常好, 再配以美丽的“月夜图”。教学时我只将这首词作了简单的介绍, 就引导学生倾听歌曲, 在以画面、文字、背景音乐集合而形成的特殊情境氛围中, 使学生的内心真正受到触动, 自觉地随同作者一同思念弟弟, 感悟人生, 把对人、事、物的体验、思索和感悟, 化为融合着自己灵魂个性的精神血脉, 渗入心田, 释放活力。

二、创设情境, 培养创造美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 老师往往会通过朗读帮助学生感知课文的情感内容, 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但是, 同样的一篇文章, 有人情感丰富, 能读出感情, 引起别人共鸣, 而有人却平铺直叙, 没有丝毫感情。再加上方言等因素的影响, 课堂朗读的教学不尽如人意。在此情况下, 运用信息技术制作软件, 把课文朗读交给专业人员来完成, 他们能够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情感, 用标准的普通话, 抑扬顿锉的声调, 准确、传神地传达出课文的感情基调。无论是快乐明朗的, 还是缅怀追忆的, 都把握得非常到位。同时, 图片、声音、音乐等多媒体手段一起参与进来, 可以渲染气氛,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系统, 帮助学生感受全文, 把握文章的基调。如朱自清的《春》, 这一课的朗读配有音乐、文字、图片, 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 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 朗读声情并茂, 音乐灵动, 使人仿佛感受到春的活力, 这对学生理解课文主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艺术都是相通的, 音乐、画面、声音的辅助手段, 无形中丰富了课文的审美空间, 增加了课文的表现力, 音乐、文字、声音、画面形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 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 让人如临其境。

学生要自然地说话, 是由于内心的诱因和需要而引起的,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 才能最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作文, 同样需要内心的诱因和需要, 只有当学生内部的动机需要表达的时候, 才能写好文章。因此, 在语文说话和作文教学中, 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设计并利用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 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图像、活动影像等图文音像并茂的情境代替静止画面, 让学生“看景讲述”或“看景写话”。在教学白居易的诗作《卖炭翁》时, 教师可以尝试将投影片分为三组:“南山上”、“路途中”、“市南门外”, 让学生分别作口头作文的训练。在此基础上, 再指导学生将《卖炭翁》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这样学生就能感到有话可写, 并且在写作中注意突出重点, 详略有致地安排文章的结构。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提供的情境生动、真实, 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发学生的想象, 因此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深入对比, 提高鉴赏美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变教学抽象的讲述为直观形象的演播, 使学生情不自禁地“披文以入情”, 产生“乐学”的情绪。初中语文课本中有相当比例的童话和寓言之类的作品, 以深刻的思想内容为基础, 通过幽默讽刺的语言, 褒贬相间地赞扬真、善、美, 鞭挞假、丑、恶。教师教读这类课文, 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独特的美育功能, 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 强化学生的无意注意, 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人物形象的内在意蕴, 自觉地将课文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在分析对比中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情感是实施美育的关键, 学生情感充沛有助于深刻地感受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教学的一个突出特点, 就是以鲜明生动的情感钮带, 将教师、教材、媒体、学生紧紧地连结起来, 使语文课堂教学能产生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效果。这种情感纽带并非机械地组合, 而是将图、文、像有机地结合, 形成情景交融的学习氛围环境, 形成情感辐射力, 叩击心灵, 营造心境, 将学生情感流向引入轨道, 以期引起强烈的审美共振。

诗歌不是说明文, 不能通过教条的分析去讲解, 也不同于议论文, 不能运用逻辑和抽象分析。诗歌是形象, 老师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去理解、欣赏, 而不只是讲字、词的疏通, 句意的理解, 把好端端的诗歌分解成大白话, 了无诗味。诗歌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 去感受诗歌意境。因此, 诗歌教学必须根据其特点, 不仅注重领会其精练的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 而且引导学生领悟诗人那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诗中那丰富的想象往往跨越时空, 虚实有无兼用得宜, 阴阳动静刚柔相济, 浓淡深浅远近相应……不论是主题、情思、韵味的表现, 还是表达方式的运用, 行文节奏的处理, 都包含着矛盾对立的谐和, 无不展现和谐美的身姿, 产生巨大的审美价值。例如《天上的街市》, 诗人郭沫若从街灯联想到明星, 又从明星想到街灯, 想到天上的街市, 街市上的物品, 在街市行走的牛郎织女。这样回环互喻, 相映成趣, 创造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和谐美妙意境。这时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教学, 可以再现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画面, 呈现出全诗中富有鲜明节奏和韵律的语言诗段, 让学生在诵读品味过程中, 吸收美感信息感受诗句描写的情景, 引起心灵的共鸣, 领悟美妙和谐的诗歌意境。

语文教师审美能力 第5篇

摘要:在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文化的传承,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其中,对学生审美能力培养,至关重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渠道,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意义重大。

关键词:审美能力;策略;途径;延伸;情感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兴趣策略

兴趣是一种带着感情色彩,伴随着个体积极情绪体验的认识倾向,它对个体的认知活动具有极大推动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文本的“注意”。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本进行感知体验,为审美鉴赏力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情境策略

受教育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中,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审美鉴赏力的生成和发展本身也依赖于情境。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极为重要,它有助于学生建立已有经验与文本的联结点,引发情感共鸣,情感推动主体积极参与审美活动。情境的创设促进了学生的深度体验、有效品鉴和品质创作。在情境的感染中,学生对文本形成审美注意,对文本形式和内容形成一种阅读期待,即审美期望。因此,情境创设是审美鉴赏力形成的现实基础。

(三)对话策略

对话是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方式,是基于交流双方的支持与理解,指向精神与心灵交融的活动。对话教学能促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读书这一过程,不仅有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还有读者与作者、编者的对话,阅读教学过程亦是如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启动多重对话模式,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发学生与文本、作者、编者的多重对话,提升审美鉴赏力。

(四)诵读策略

语言本身具有美的属性。它包括语言的形式美和内容美,语音是语言形式美的集中体现,语音美在本质上与音乐美紧密相连。学生在教师创设情境的引领下,通过范读、齐读、指名读、配乐诵读等各种朗读方式,对文本进行感知体验,感受语言的魅力。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依托教材,引领学生发现审美元素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元素无处不在,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主题美,语言的韵律美、节奏美、修辞美,包括单元导语、课后练习、插图等无处不蕴含着美的因素。不同形式的“美”往往有机统一在一篇文章之中,很难截然分开。引领学生发现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各种审美因素,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关注语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1.品味语言美。小学语文教材所选文章文质兼美,语言极具典范性,蕴含极高的思想性、文学性。引领学生通过寻找具有新鲜感的语言,能唤醒孩子对语言的敏感,培养学生的语感。词语:叠词。叠词能增强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教学《小小的船》一课时,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孩子们朗读“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体会文中叠词的音韵美、意境美。精准之词。作者运用精准之词,语言凝练隽永,值得反复品味。《鸟的天堂》一文中的“堆”字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情景,“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明亮富有光泽,“颤动”一词把树叶在阳光下轻轻颤动描绘得栩栩如生。引导学生认真体会这些词语,体会作者用词之精准,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个举措。传神之词。引导学生关注传神之词,既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文本,又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句子: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多数运用了修辞手法,或突出主题,或强化感情。《桂林山水》一文中,作者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工整的排比,把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山”“水”甲天下的美,文字描绘的画面浮现在学生的脑海里,含义深刻的句子。含义深刻的句子或者能凸显中心思想,或者寓意深刻,或者蕴含了隽永的哲理,引导学生关注含义深刻的句子也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及审美能力培养的一个途径。2.感受形象美。美好的人物形象能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小学语文教材中有鞠躬尽瘁,一心为人民的周总理;潜心科学研究的李四光;勤学苦练、不折不挠的顶碗少年……他们对祖国、对人民、对事业、对科学、对真理孜孜不倦地追求,体现在一言一行中。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揣摩他们的言行,透过语言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感知人物的形象。3.体会主题美。主题是文章之灵魂。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文章蕴含丰富的主题,有的篇目表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的描写了祖国壮美的山川;有的篇目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的篇目展现了主人公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格魅力。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主题美,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传递了真、善、美。

(三)联系生活,引领学生创造美

初中语文教学审美能力的培养 第6篇

关键词:审美能力;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阵地,初中语文教材的美言佳句、如诗如画的意境,洋溢着美的韵律,初中语文教师要借助这些文辞优美的文本,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欣赏美、创造美,塑造心灵美,完善人性美,创造人生美,拓展审美体验,提高審美能力。

一、擦亮学生发现美的眼睛

罗丹说:“对于我们,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初中语文教学要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引导学生在品味中发现美、感受美。初中语文课本里,有很多文辞华美的篇章,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引导学生体味名言佳句,结合现实多方面耐心指导,进行审美渗透,提高其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意脉流动,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声调高低错落,语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具有音乐之美,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受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体会诗歌的意蕴美,感受诗歌的艺术美。用多媒体再现文本所描述的画面,体验如诗如画的情境,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真切地感受诗人的情感,让学生形象地感受作家笔下的画面,例如,朱自清的名篇《春》的教学,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导入,向学生展示春意盎然的春天景象,学生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春的气息,接着播放录音范读,眼前是百花争艳的春花图,耳边是欢快活泼的鸟鸣,在轻柔曼妙的音乐伴奏下,学生感受到鸟语花香的大自然之美,身心陶醉在美的享受中,在轻松愉悦优美环境中陶冶情操。朱自清笔下的春花图,形象地勾画出春天万紫千红、百花齐放、争芳吐艳的美景,人们仿佛置身于春花烂漫的童话世界,“闹”字静美的画面灵动起来,蜜蜂、蝴蝶的喧嚣,野花随风摇曳,成就一幅动态的立体春花图,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鲜艳的色彩,明快的节奏,激活了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美的风姿,用心灵去体验课文中的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体验不同文章的艺术魅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欣赏美的能力。

二、激活学生鉴赏美的心灵

文本表达了作者的审美倾向,抒发了作者的审美理想,语文教师要根据作者的审美意识挖掘教材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引导学生鉴赏美,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在形象感知的基础上思索,领会作品蕴含,例如,《岳阳楼记》的教学,春和景明的洞庭湖,阴雨霏霏的洞庭湖,引发作者不同的情感,“迁客骚人”立足于岳阳楼,阴晴两景使他们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作者中描述洞庭湖美景的同时,融入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最后升华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之情,学生中体验华美文辞的同时,激发了爱国情愫,崇尚真善美,厌恶假恶丑,鲁迅的《故乡》一文,文中描写的杨二嫂从“豆腐西施”到“圆规”的变化,概括了杨二嫂的悲惨历程,闰土从“小英雄”到“木偶人”的巨大反差,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民受到的重重压迫,两个人物形象的变化,深刻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收到入木三分的美感。

三、捕捉学生创造美的灵感

审美的目的在于创造美,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都是流传千古的绝唱,散发着无穷的韵味,古诗具有音乐特质,节奏感强,韵律和谐,通过丰富的美感、特有的旋律、变化的节奏塑造形象,精彩纷呈的古诗是前人留下的艺术瑰宝,传承着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诗中的形、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体味文章美的意境,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例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人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以“假如我是诗人”进入意境,展开想象的翅膀,勾画一幅画面:长江两岸,春暖花开,彩蝶翩翩,百花吐艳,滚滚波浪向东翻腾,一叶扁舟漂向水天相接的远方,消失在烟波浩渺的江面。学生借助想象,融入自己理解,创造出美的意境,学生领悟到作者融景色之美之中的情感,拓展美、创造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改写、续写、仿写训练,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笔歌颂祖国河山的壮丽,描绘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讴歌生活情趣,在感悟美的同时创造美。

总之,文学作品以美感人,以情动人,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愉悦的情感,激发人们内在的心理需求,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化和智力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品格,提升审美素养,达到体验美、理解美、创造美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覃良智.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素养.中学教学参考,2012(25).

[2]王素环.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素质教育.价值工程,2010(30).

中学生语文阅读审美能力培养初探 第7篇

一、在反复诵读中感知美

“培养审美情趣,主要是以课文作为凭借”,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内容无所不包,融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语言美、思想美、艺术美于一体。要让学生用独特的眼光去发现美,感知美的存在,读是前提基础。我国自古就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这就说明了反复诵读的重要性。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最初接触到一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通过轻声自由读、默读等形式,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整体的了解,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的语文审美能力。“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假如不能把握事物的整体或统一结构,就永远也不能创造和欣赏作品。”所以,初读、整体感知尤为重要。然后,再通过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品读去发现文章中美的因素,并把感情倾注于读之中。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巧用现代电教手段,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面对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优雅动听的音乐,做到目观其形、耳闻其声,当然不可喧宾夺主,现代多媒体的应用是辅助教学的作用。如在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笔者先让学生通读全文,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体会。然后让他们说说感受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这样,他们对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自然景物有了整体的感知。接着,在优美的音乐衬托下,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多媒体课件,立刻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身临其境地置于春的环抱。然后,笔者让学生把自己认为美的句子有感情的读出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体悟到的美的图景。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及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而这种审美的感知力在日后不断的练习中也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诵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诵读感知课文中的形象,体味语言的节奏韵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就能产生无穷的美感,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有极大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提倡“美读”。“美读”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倡导的一种读书方法,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二、在品词赏句中鉴赏美

汉字根植于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沃土之中,是音、形、义有机结合的统一体。在变幻无穷的组合中,凝结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而且汉语中一词多义、一字多音以及语法规则的灵活性,使文章的表现形式灵活多样,语言含蓄,内涵深刻。因此,阅读教学不能停留在字面上的理解,应细细地领悟汉语丰富的表现力,久而久之,不但能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悟性,也将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品味词语、欣赏句子中发现美、理解美、鉴赏美。首先,要抓住重点字词进行教学。作者写文章时,总是字斟句酌,以达到用词精炼准确。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中词句认真琢磨,反复推敲,仔细品味。通过比较、推敲、讨论,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使学生学习体会到遣词造句的精妙。如《鸟的天堂》一文中作者写到:“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的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是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这段话写得很生动,其中的“堆”字特别传神,描绘了树叶一片挨着一片,层层叠叠的景象;“明亮”一词形象地写出树叶的色彩鲜明富有光泽。这些字词,教师如不引导学生认真琢磨,他们就很难体会出其中的妙用。其次,要引导学生深人分析句子。

三、在想象中体会意境美

在审美化教学活动中, 审美想象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如果说审美感知的作用是为主体进入美感世界打开大门, 那么, 审美想象就是为主体在美感世界里遨游插上了翅膀。审美想象可大致分为再造性想象和创造性想象两种。再造性想象是根据现成的语言或其他手段的描绘, 在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例如, 面对天空中飘浮变幻的云彩, 人们会把它想象成一匹奔腾的骏马或是一个飞天的形象。创造性想象则是运用记忆中的表象独立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既可以采取浓缩的方法, 把许多表象集中、组合、概括、凝聚起来, 创造出具有诸多意义的新形象。发达的想象、联想能力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多种多样的艺术形象, 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 文字凝练, 意境深远, 尤其是课本中的优秀诗歌和散文, 给人以广阔的想象空间, 富有意境美。所谓“意境, 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就是那种情景交融、如果说理解能够再现形象美, 那么想象更能体验到美的意境。那些优秀诗歌和散文, 正是由于充满了诗情画意, 言虽尽而意无穷, 才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 因此可以让学生通过想象, 置身于美好境界之中。例如, 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学生初读后, 往往只感到形象的鲜明、辞藻的华丽、音韵的和谐等外在的美, 而西湖那“水光潋滟”、“山色空蒙”的奇妙景象, 只有调动学生的想象, 使学生投入以往的审美经验, 并加以重构与重解, 才能体会到诗人借西施的淡妆浓抹来表达自己对西湖山水的喜爱赞美之情。阅读教学中注重意境美的开拓, 能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阿恩海姆.艺术心理学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84.

[2]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民教育出版社, 1993:223.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第8篇

一、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加大情感熏陶力度

强化民族情感, 发展学生个性, 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一条提到:要培养爱国感情, 道德品质, 价值观念;还要尊重多样文化。这就说, 在阅读教学课堂上, 要加大学生个人情感熏陶力度, 强化民族感情, 尊重多样文化所反映出来的多种民族的情感内涵, 营造学生健康、丰富、积极、向上的情感世界, 从而发展学生的个性,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二、通过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有人以为学习语文课之目的惟在作文, 读书盖为作文之预备, 故读讲之际, 喋喋言作法, 言技巧。我则语之以读书亦为目的。老师能引导学生俾善于读书, 则其功至伟。”以往有的教师把阅读训练当作写作训练的附庸, 认为“读书破万卷”为的是“下笔如有神”, 我觉得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我国的语言文字是优美而生动的, 选入课本的更是这方面的典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通过优美而生动的语言文字及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等的感知、理解和鉴赏, 可以取得单纯教师讲授内容所达不到的效果。对这一点, 我在讲授散文《荷塘月色》时感受颇深。

从语言文字上看《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算得上是一篇“美文”, 只有赏出美感, 才能使学生得到美的感染与熏陶。学习这课书时, 我除了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外, 还特别注重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 在课前, 我有意安排了一项预习作业, 要求学生在课上讲授之前, 通过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有条件的最好在朗读时能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一提要配乐, 要用家中的“卡拉OK”来完成语文作业, 同学兴致很高。经过一番精心的准备, 不少人交上来的“有声作业”生动流畅, 充满感情, 但也出现一个问题, 那就是, 绝大多数同学配上的都是克莱德曼的钢琴曲一类优雅、轻快的音乐。在这样的背景音乐衬托下, 课堂气氛轻松愉快, 学生注意力虽高度集中, 然而一想到作者当时面对白色恐怖的现实, 在苦闷中彷徨, 又幻想逃离现实的心理状态, 总是觉得有些别扭。但其中一位学生的录音与众不同, 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的朗读语调舒缓、轻慢, 作者的感情色彩抓得也很准, 而他配上的音乐也很有特色, 是一首民族音乐, 是由我国传统乐器“箫”来演奏的, 曲调婉转悠扬而又略带哀怨, 这正符合这课书的意境特点。上课时, 我把这位同学的录音放在其他录音之后在课上播放, 刚才还处于轻松与愉悦状态下的学生, 一下子沉静下来, 教室里只有那轻声的诵读与哀婉轻柔的旋律在回荡。从不少同学的目光中, 我看到了作品中所蕴含那种“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 到了以往单纯靠教师讲授所不能达到的强烈的审美效果。不少同学发自内心地谈道:“听了这段配乐朗读真好像自己看见了荷塘上的月色与月色下的荷塘”, “通过阅读感悟了作家当时内心深处那种只能意会, 无法言传的复杂感情”, 更主要的是, 大家一致认为朗读使主题得到了更深的体现。可以说, 美感教育、审美情趣的培养在阅读教学这一环节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通过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鉴赏美, 包括鉴别和欣赏美。培养学生的鉴赏美的能力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密切相关, 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知能力又与对思想道德观念的理解有关, 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在生活中尤其是学习文学作品过程中善于发现美, 善于从审美情趣上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此过程中就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 了解作品的时代和主题, 明确美丑与是非, 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并能启发学生自觉地建立审美的习惯。

四、通过阅读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把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去亲身体会, 去亲自揣摩。比如, 可以利用大自然, 这个取之不尽的美的源泉, 结合课内阅读, 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或记叙, 或议论, 或抒情, 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作诗填词。这样不仅指导学生提高欣赏能力, 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通过高层次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而且通过写作实践学习如何创造美, 把这种审美意识逐渐变为一种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第9篇

一、感知教材之美,在美德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几乎可以传达世界上美学家们所致力研究的一切美。教师应把语文看作美的载体,把语文看作一个美的系统存在,引导学生去感受美、理解美,从审美感知中获得美感,获取知识,在美的熏陶中发展语文能力。纵观语文教材, 美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纯文学的美和文章的美。从语体学角度看,纯文学既文艺语体,其中包括叙事语体、抒情语体和戏剧语体,三者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纯文学的美集中体现在“语言———意象” 上。一般的文章主要是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等。其中鼓动公文语体、通俗科技语体和文艺政论语体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他们的美集中在“审美———感情”上。文章中的情不是融于意象之中,而是与人、事、理相依傍。

2.语文教材的形式美与内容美。汉语教材形式美首先体现在字形、语音及其组合上。汉字是方块,能体现整齐、对称等形式美的规律。汉语语言丰富,包括声、韵、调,能带来形式美。比如律诗,有平平仄仄的对称呼应,有韵脚的重复回环, 诵读起来有规律的节奏间隔,能造成抑扬顿挫之美。汉语教材的形式美还能体现在文章作品的起承转合的结构和叙事类的作品的悲欢离合的结构。它是抑扬顿挫之美在结构布局上的体现,切合我们民族由传统文化所铸造审美形式美。

语文教材的内容美表现在,语言文字能够鲜明生动地描绘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形象。如《爱的项链》展现心灵美,《三亚落日》颂夕阳美,能给人以如临其境般地想象。语言文字还能细致充分地展示优美,如《燕子》。还有表达壮美的, 如《安塞腰鼓》等不同的形态美,给人各种不同的审美感受。

课文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美,那美不胜收的画面,精彩的修辞手法,鲜明的感情色彩,具有个性的人物刻画等,无不具有丰富的美学内容。语文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去发现美、 感受美、理解美,以致创造美,不断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美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语文兴趣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之美的同时,还要带领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神韵美,与作者发生感情上产生共鸣,更要在发现美的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美学渗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彼此成为审美对象,互相关照,互相感染,互相融合,形成美的艺术的教学整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如下四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以进行美育的实施。

1.引入佳境,激发兴趣。在这一阶段,老师积极引发学生的感情,使他们与具体课文建立审美关系。引发学生对课文感兴趣,唤起他们内在的审美需要和欣赏课文的热情。此时教师可直接把教材的美展示给学生。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范读,朗读技巧较好的范读,能使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并随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率先进入佳境,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美的感受。若朗读条件较差,可借助放录音来弥补不足,配乐范读更有效。老师可选择意境相近的乐曲来播放,这就使审美客体通过音乐的优美旋律,在审美主体的脑海中更加形象,产生更加热烈的氛围。

2.自主欣赏,形成美感。在这个阶段,教师可以在上个阶段的基础上,不断地诱导学生自主地欣赏课文,这是理性的分析、讲解与欣赏性阅读、描述交错进行的阶段,也是学生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过程。其中的关键是,此时的教学更要重视艺术,教学始终应在审美化、情感化的情境中进行。教师要逐步地把课文中的美突现出来,使学生自觉介入。如在教学《桂花雨》时,教师不宜繁琐分析,而应抓住文眼“乐”贯穿其中,学生精读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几次“乐”的场景,适当点拨,使学生在欣赏性阅读的同时,被文章所表达的欢乐和谐的气氛所感染,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审美想象,从而形成审美化的教学情境。

3.深入启发,升华美感。在这一阶段,教师进一步深入启发学生,使他们的审美感受得以升华,这通常是在课文总结时进行的。但无论是课文内容的总结,还是写作特色的归纳, 都不应是抽象的概括和枯燥的归纳,而应当是根据学生实际获得的审美感受,并饱含教师的审美感受而作的有血有肉的言语概述。

4.精心指导审美创造。教师对文章作归结,并非教学过程的终结。教师还应当在分析课文美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审美创造,把语文教学与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教师在学生获得美的感受时,及时地进行口头或书面作文训练,一方面结合欣赏课文的感受, 一方面调动有关的生活经验,有感而发,有法可效。在《桂花雨》一文结束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所写儿时快乐的童年生活的回忆,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有哪些趣事, 写一写,并和大家交流。学生此时一定不会感到无话可说,因为通过课文的学习,学生的审美感受已经被调动起来,并激发起他们创造美的愿望。

语文教学和美育是不可分离的。我们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使语文教学像春雨,像清风,像枫叶,像瑞雪,去开垦荒漠的心田,去涤荡污浊的心灵,使以静态的文字沉睡在课本中的美质语文,还其本色,以教者的才情,使语文教学具有美学风范,使学生真正地喜爱语文。

摘要:从语体学角度感受文章的美;从字形、语音及组合感受形式美;从所描绘的形象感受内容之美。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教材之美的同时,还要带领学生深入体会作品的神韵美,与作者发生感情上产生共鸣,更要在发现美的基础上,进行美的创造。

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第10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能力,培养

自从有人类以来, 人们就没有离开过对美的渴望、对美的追求, 美也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的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居住日用都可以像艺术活动那样审美化, 从而提高人们生活的品质, 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在现代社会, 产生了一些不文明的现象, 如一些学生缺乏识别能力, 美丑不分。笔者认为, 这是教育中偏重应试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以及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不足造成的。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意义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 就是通过审美的方式来感化我们的身心, 使之得到净化、升华和提高。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从人的和谐发展角度对美育的性质、特征和作用作了系统的阐述。他指出:“有健康的教育, 有审视力的教育, 有道德的教育, 也有趣味和美的教育。最后一种教育的意图是, 在尽可能的和谐之中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的整体。”因此, 美是感性的, 是通过潜移默化而作用于人的;美是令人愉快的, 是让人心甘情愿、乐而忘返的;美更是心灵的陶冶、人格的熏陶、情感的感化。其最终目的在于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或者说审美活动本身就是对人的一种造就。所以, 作为语文教师,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要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

俄国伟大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曾说:“美与道德是亲姐妹, 审美教育可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提高对社会中是非、善恶、美丑的审美评价能力。”所以,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对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 它不仅是交际工具,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含众多美的因素, 其人文教育功能和内涵丰厚的艺术魅力是学生精神生活、情感培养和智力发展的动力。高中课文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 这些文质兼美的课文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美育材料, 把美育渗透到教学中去, 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就会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培养他们高尚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观点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激发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二、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1. 培养兴趣, 发现美

巴甫洛夫心理学观点认为, 青少年学习的目的、意志与兴趣三者是相辅相成的, 认为如果对某一件事情有了强烈的兴趣, 就会产生力量和智慧, 并且在实践中对其意义的认识逐步加深, 形成明确的目的性。兴趣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 一定要培养、调动学生的审美兴趣, 以兴趣引领受教育者进入美的殿堂, 发现美、感受美。

高中语文教材中, 有许多文质兼美的佳作, 读来或令人感觉赏心悦目, 或使人掩卷后凝神深思, 它们都具有丰富的美的因素。诗歌的圆润、典雅, 散文的优美动人, 小说的跌宕起伏等使我们陶醉其中, 随处有实施美育的机缘。因此,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应该引导学生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如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要想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时间流逝、世事沉浮的怀古幽情, 就必须帮助学生从作品的表层走进作品的深层, 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 体会作者对英姿勃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 感慨今昔, 由物及人, 由人及己, 抒发“人生如梦”的心路历程, 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2. 引入情境, 鉴赏美

文学作品不仅倾注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 而且与作者描绘的自然和环境融为一体, 通过优美生动的形象感染读者, 用丰富的想象、大胆的联想和幻想创造出独特的意境, 这意境给人以美的感染和美的享受。然而, 人的审美, 也总是与自己的审美情境、审美情趣有关。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进入艺术境界, 学生才能通过鉴赏领略到文学作品中艺术的美。

例如, 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荷塘:“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 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池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田田的荷叶, 朵朵的荷花, 缕缕的清香, 溶溶的月色, 像朦胧的幻梦, 像缥缈的歌声……透着一种离奇的意蕴, 氤氲着一种浓浓的诗情。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设置教学情境, 可通过多种途径, 如图画、音乐、幻灯、电影、录像等, 将学生引入教材所提供的情境, 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另外, 教师应从动静结合、虚实相间、浓淡错落入手, 引导学生欣赏这荷塘之美, 领悟“以情写景意境生, 无情写景意境亡”, 体会到委婉含蓄中所流露出来的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之情。

3.批判地吸收, 创造美

创造美是美育的目的所在, 也是审美教育的最高境界。文学作品往往是作者借以表达强烈感情的载体。在教学过程中, 应把这种感情化为学生的强烈情绪活动, 从而使他们获得美的享受, 激发他们进一步创造美的热情。但文学作品也因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和思想意识的不同, 有一些时代的烙印。那么, 在引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艺术美的同时, 不应忽视对其糟粕的剔除。如巴尔扎克的《守财奴》, 塑造了葛朗台这个把金钱视为生命的吝啬鬼形象, 通过对葛朗台抢夺女儿梳妆匣、剥夺女儿财产继承权、临死抓住镀金的十字架等细节的分析, 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高中语文教学肩负着传授学生知识、陶冶学生情操的重大责任, 而语文教学要真正地发挥作用、实现自身的价值, 就必须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l]杨春时.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谈谈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第11篇

一、要丰富感官体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

对作品语言的感受力,首先来自于感官体验,也就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对象直接感性的认识和反映,这是进行审美活动和审美判断的前提和基础。美学家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只有诉诸感觉的东西,才能引起强烈的感动。语文教学缺乏音乐美术等学科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直接的刺激和体验,而主要通过语言刺激感官,再由感官体验引起想象、联想、再创造等思维活动。因此,要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就要从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上寻求突破。这时,运用多媒体教学,通过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丰富学生感官体验,增强语言的感受力,让学生在“如真”的映像体验中感受作品蕴含的审美意境。

如《威尼斯》、《天山景物记》,学生很难亲身感受作品中的意境。运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感受威尼斯水域的建筑、绘画乃至音乐美,可以感受天山的景物之美以及经纬度的分明。

二、要增进生活认识,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力

对作品语言的感受、理解,还来自对生活本身的认识。文学作品本身蕴含了作家对生活丰富的体验、认识和理解。学生的年龄、生活经历造成了他们很难理解、把握作品意旨和主题。因此,要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语言的准确感受理解力,还要从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理解上下功夫。毛泽东说:“感觉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审美能力的培养,有待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更有待于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进一步深入的推进。

例如《祝福》,可以依据课文,将影视作品中涉及祥林嫂三次肖像描写的镜头进行重组编辑后显示给学生,让一个活生生的人,从能干、强壮到手脚笨拙、神色黯然,再到眼神呆滞,乃至毁灭,就能使学生对一个无助的,却背负着沉重精神重压的农村妇女,如何在封建礼教社会中挣扎和毁灭,留下深刻的印象。促使学生通过语言加深对作品的审美理解力。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买橘子过铁路的细节让学生反复诵读,再引导学生感受一下自己生活中体现父母之爱的细节,学生就能深深体会朱自清父亲的爱子之情,体会父爱的深沉。

三、渲染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加强对作品语言的感受理解,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感人心者,莫乎于情”。一件文学作品既然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反映,就必然寄托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爱与憎的情感。罗丹说:“艺术也是情感。”托尔斯泰说:“文学就是表现和传达感情的。”文学艺术作品是靠情感感染读者的,文学作品的审美活动也就伴随着情感,“逆境心生怨,观物亦凄然”,“一叶落而知秋,心境而凄凉。”审美活动不仅有情感的参与,而且情感对审美感知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审美活动中,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而且要注意培养恰当的情感,才能使欣赏者和创造者在思想认识上产生共鸣。这就需要学生对文学语言有相当的感受、理解能力,就需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来促进学生对文学语言的感受理解的程度,激发学生从表象认识到本质研究。

还是以《祝福》为例,要让学生把握主人公的性格、悲惨命运以及造成这种命运的根源,就首先要唤起学生对祥林嫂这个人物的同情和兴趣。让主人公在一片热闹祝福的鞭炮生中出场乞讨,孤独地死去,将作品的凄凉气氛和沉重之感烘托尽致。再让学生去表演祥林嫂:眼神的呆滞,神志的衰老,口中不断对死后有无魂灵的自问自答,一个不同寻常,深受精神折磨的乞丐——祥林嫂的形象就展示在学生面前。学生不仅受悲凉气氛的感染,产生对雪夜中衣着单薄衰老的祥林嫂的同情,也能激发学生对主人公结局命运探究的强烈好奇心,从而增强对作品主旨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总之,教育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激勵、唤醒、鼓舞人们对科学、对真理、对美的事物的追求。列宁说:“没有情感,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美育所激发的对事物本质探究的创造热情,也正是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奥秘和追究真理的巨大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巧妙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实现教育的真谛和本质。

语文教师审美能力 第12篇

一、审美能力的培养

1. 引导学生感受教材中塑造的美的形象, 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美的素材和形象无处不在, 在语文课文中随处可以找到体现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等各种美的文章。在学习这些文章时, 教师除了要重点讲解这些文章里所包含的丰富的语文知识以外, 还要重点强调这里面所包含的强烈的情感教育, 使学生能够在每堂语文教学中都能够感受到美的存在。此外, 语文教师还应有效地利用教材中塑造的美的想象, 将其中的“美”展现给学生, 引导学生感受美, 领悟美, 启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如《荷叶圆圆》《蓝色的树叶》《一株紫丁香》等文章, 都体现了令人陶醉的艺术和语言魅力。在教学这类课文时, 教师可根据每篇文章对美的特点的描述, 运用有趣、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将其展现在学生面前, 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让学生通过教师展示的美的桥梁来深刻体会和感受文章中的美, 使学生在惊叹这些美的同时, 产生审美兴趣。

2. 营造美的意境和形象,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美, 从而更好地理解美

有很多学生对于美的理解非常肤浅, 没有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俗话说得好, 有了理想才能有为之奋斗的动力。所以, 现在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和长远目标。为了更好地改变这种情况, 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相应的方式方法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正确的和积极向上的审美观, 直至学生能够拥有自己的崇高理想。

例如,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课文。由于现在的学生大都生活在繁华的城市中, 对课文中描述的雄伟壮观的大潮景观并没有亲眼目睹过, 因此我在讲述这篇文章时利用多媒体将钱塘江大潮的场景播放给学生, 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这雄伟壮观的景象, 并从这雄伟、美丽、惊叹的意境中感受美的存在, 体验美给人们带来的快乐感和幸福感。

3. 挖掘美的内在含义, 从心灵深处打动学生, 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让学生享受美

美不仅仅是表面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美的内在魅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能够透过表面的现象看到事物的内在美。教师还应深入地剖析美的内涵, 使学生了解表面现象与美的内涵的确切关系, 使学生在品味内在美的同时, 能够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受到感染, 陶醉在美的意境中, 享受美带给人们的幸福感, 使自己的审美情操得到更深一步的提升。

如讲述六年级《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时, 学生对这位不畏惧敌人, 勇敢和敌人做斗争, 永远热爱祖国的小英雄产生了强烈的敬畏感。但是大部分学生都只是停留在肤浅的敬畏上, 没有更深入地挖掘这篇文章更加深刻的内在“美”。此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思考、去挖掘和体会内在的含义。如为什么小雨来在面临敌人的毒打时仍然高喊着“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这正是因为小雨来在夜校的学习中, 不仅仅是学到了这句话, 更是将这句话的思想深深地树立在了自己的脑海中, 才能在面临那么强大的敌人时有如此坚强的意志力和信念。通过这篇文章, 教师应激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中, 要透过表面看到事物的内在美, 并以此来陶冶自己的审美情操, 享受美的所在。

二、阅读能力的培养

1. 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控制, 改善学生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由于学校的课堂教育都有其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教师在课堂安排上往往时间都很紧凑, 学生的阅读时间也显得微不足道, 而学生在课下阅读的时间却是非常充足。这种反差在低年级的学生里更是明显, 而他们的阅读能力却又是最差的。而且, 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时可选择性非常的大, 但由于他们的鉴别能力还不是很成熟, 导致出现了随意阅读和盲目阅读的现象。因此,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阅读指导和引导, 培养学生正确的、规范的阅读能力。

例如,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信息的多元化、更新的快速化和小学生对网络的酷爱心理, 正确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信息和阅读资料。这样我们就会避免学生和家长、教师因为上网这件事而产生不必要的摩擦, 而且满足了学生渴望上网、追求新鲜事物的心理需要。通过网络阅读, 学生的的知识面和眼界都得到了拓宽, 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 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能力是需要长期培养的, 学生要想耐得住这长时间的锻炼就需要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并长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

例如,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游戏性质的阅读比赛来比比谁的读书速度快, 谁的理解最到位、最全面。这样, 学生会被刺激、激烈比赛激起阅读的积极性, 很快地将注意力全部转移到阅读的内容中来。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手段。

3. 通过组织各种阅读活动,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不仅使学生能够快速阅览, 还能使学生在快速阅读之后动脑思考问题, 动手记录重点知识。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要组织各种阅读活动来培养学生具有这种既要速度又要动脑、动手的阅读能力。如我们可以通过组织开办读书笔记专栏、学生自编自演与所学科目有关的校园剧等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阅读后的动脑和动手能力。这种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主动性, 同时还使学生拥有了正确、全面和规范化的阅读能力。

总之, 学生审美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为了实现这个教学目标, 并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 从而找到更加合适和有效的教学方式。

上一篇:采矿设计下一篇:吉林省汽车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