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

2024-05-10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精选12篇)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 第1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社会需求研究

21世纪是经济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期, 高新技术的广泛使用, 极大的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有效的突破了传统商务在时间以及地域上面的限制, 从而成长为当前应用比较广泛与科学的电子化商务模式。一方面能够给予人们较多的商业机会与利润空间, 从而有效地影响人们生活与工作方式, 在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相关企业的发展与进步。通过调查研究显示, 当前国内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已经达到较大数额, 而较多的企业都广泛的开展了电子商务应用。可是同方兴未艾的电子商务市场相比,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率低下却成了巨大的反差。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一、当前电子商务人才的主要特征

由于市场的需求决定着人才的培养, 因此企业的需要就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 其承担着培养企业应用型人才的责任, 因此要仔细认真的分析与探究当前国内电子商务具体人才结构, 以及企业对于相关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从而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同时结合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以及办学能力, 来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具体而言, 企业需要的人才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为技术类人才, 这种人才主要分为三种方式, 一种是商务平台设计, 主要包含平台规划、网络编程以及案例设计, 第二种则是商务网站上的设计, 其中包含网页设计、数据库以及程序设计与站点管理;第三则是美工设计, 里面包含颜色处理与文字处理等方面。这方面的人才需要拥有较为扎实的计算机功底, 然而考虑到最终设计的系统主要是服务企业的管理, 因此也要认真的分析企业具体要求, 了解企业的流程以及管理方面的需求与消费者心理。

第二为商务类人才, 这种人才可以分为企业网络营销上面的业务, 网上的国际贸易以及新型网络服务商的内容服务, 还有新型网络服务商的内容上面的服务, 这里面包含对于频道的规划与信息上面的管理, 以及频道的推广与客户服务等方面。

第三则是综合管理类型的人才, 这种人才需要对于计算机以及网络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 与此同时还拥有比较好的整体规划能力。只有这类人才才是学校进行培养的目标, 也是市场需要的人才。技能性人才的有效培养需要不断的加强行业方面的分析, 也要关注职业与职业岗位能力的分析力度, 从而设计出一系列培训方案, 来增强实践性教学方面的环节, 以此来有效地增强综合的职业能力。从而使得相关学生能够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与纪律, 掌握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 以此来有效地培养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紧需的人才。

因此需要学校在培养人才时, 在商务应用的基础之上进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而学校在培养的过程中则要以商务知识为主要目标, 同时辅助商务技术上的学习。而在课程的设置上面, 则需要针对学生自身情况来采取大量的技能训练, 而不仅仅是计算机专业上的软硬件与网络课程的重复训练, 还应该包含较多的经济贸易类的课程以及电子设备方面的课程, 从而来培养学生较好的专业技能, 也能能够实现培养技术类、商务类以及综合管理类人才的需求。

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反差的主要缘由

1、内部原因。在现实生活中, 一部分的应届毕业生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 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何种企业需要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通过调查研究显示, 不能够顺利找到理想工作的毕业生中78%是因为就业方向上出现了问题, 15%的毕业生是因为供需双方无法理解电子商务专业的内在含义, 而5%的毕业生则觉得面试上专业无法对口。在实际生活中, 许多用人单位急需要电子商务人才, 可是在具体的招聘中却因为没有仔细的标注, 而使一些应聘人员没有看到人才需求, 从而产生自己专业需求量比较小的错觉, 以此失去了比较多的就业机会。

2、外部原因。当前职业教育出现市场化教育, 首先促进了相关人才的有效培养, 其次由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 也导致学校过分追逐市场上的热门专业, 因此在进行专业的设定与建设方面过分急功近利, 存在着盲目的跟风现象, 而缺少科学与严格的市场调研与论证, 这些都导致了人才教育不足, 培养不力。

鉴于电子商务是从最近几年里发展出来的, 因此学校中的大部分老师都是从计算机专业与管理或者营销专业等来转移过来的, 这些老师并没有相关从事电子商务的经验, 同时也没有经受过比较专业与系统的师资培训, 在专业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而知识储备也无法符合进行人才培养的需求。即使一些教师通过一定的师资培训以及自身知识的补充,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相关理论知识上的缺口。再加上其缺少一定的实际经验, 因此所传授的内容绝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 却没有实践经验。

作为新兴的专业, 电子商务不同于会计、营销以及贸易等其它专业, 有着比较明确的学科定位与方向。因此也没有明确的目标, 无法给学生有效地解释为什么要从事电子商务学习, 以及具体要学什么, 和以后会从事哪一方面的工作。院校无法准确的界定电子商务未来的就业方向, 从而也造成了学校办学的思路比较模糊。

三、结束语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结合本文电子商务专业社会需求的具体研究, 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需要中职院校结合学生的自身状况, 掌握不同的企业对于不同人才需求的差异性, 从而制定合适的人才培养目标, 再结合自身的师资力量, 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案与目标, 不用过分求全, 而需要重视教学效率, 从而有效地突出教学的成果, 促使中职学校进行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与培养人才的过程中, 真正的了解到市场的需求, 从而办出自己的特色与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学军.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市场定位问题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12 (46) :792-793.

[2]高立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 3 (8) :86-87.

[3]吕廷杰, 徐华飞.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研究报告[R].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1, 6 (9) :32-34.

[4]杨坚争.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 9 (12) :54-56.

中职学校移动电子商务教学改革探讨 第2篇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和发展,我国移动商务产业在顺应时代大发展的潮流下,逐步占领主流市场。本文简要分析了移动电子商务的概念和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基础之上,研究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方向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新需求,探讨了基于移动互联网方向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中职;电子商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0-0-01

引言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广泛使用,移动电子商务市场日新月异,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审视我国的传统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发现中职移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有着不少的差距。因此持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适应新的社会需求,从而使移动电子商务专业得以更好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是指以各种类型的移动终端作为接入设备使用各种移动网络作为接入网络从而实现包括传统移动通信、传统互联网及其各种融合创新服务的新型业务模式。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的占比由2014年85.8%提升至90.1%。可见,随着互联网规模日益壮大,移动互联网成为当前我国信息产业竞争的焦点。

二、中职移动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状

1.开设移动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学校少

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各中职院校对移动商务关注度高,但真正将移动商务设置成专业的学校少之甚少,仅有少部分学校在电子商务专业下将移动商务作为一门课程或者是作为一个分支方向来开设,绝大部分学校还停留在计划开设移动商务专业或课程。

2.移动商务实践教学基础薄弱

移动电子商务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领域。虽然中职学校已经认识到电子商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一半以上学校缺乏相应的实训体系及实训条件;教师希望学校能够提供专业的移动电子商务实训条件,来服务移动实践型人才培养。由此可见,在移动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方面,学校还要做大量的工作来解决老师移动电子商务教学有心无力和无所适从的问题。

3.院校老师移动电子商务师资力量普遍薄弱

教师移动商务策划、推广运营、开发知识、技能欠缺,整体师资水平薄弱。由于学校实际环境所限、大多数教师没有移动电子商务策划、开发及运营经验,从而缺乏移动电子商务行业知识和技能。移动电子商务教材更新滞后,教材面对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原有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很难跟上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

三、移动电子商务企业人才需求

为了调查移动电子商务企业需求情况,在前程无忧网、智联招聘网、中华英才网等著名招聘网站上检索关于移动电子商务人才岗位的招聘信息。

1.企业需求人才类型

在前程无忧网、智联招聘网、中华英才网、拉勾网4大著名招聘网站上随机检索的6430条企业发布的移动商务招聘信息中,策划设计类岗位有1469条信息,占22.85%,技术开发类岗位有1028条信息,占15.99%,而运营推广类岗位信息则达到3933条,占到总发布调查总数的61.17%,排名第一。在移动商务人才类型上,企业迫切需要的是运营推广类人才,其次是策划设计类人才。由于大多数企业投身移动商务,目前处于开疆拓土阶段,运营推广、策划设计类人才成为迫切需要人才类型。

2.就业范围及岗位要求

依据企业对岗位的需求,中职毕业生的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运营推广类岗位和设计策划类岗位,而企业对技术类开发岗位的需求不足20%,并且主要集中在高职以上学历。因此,中职毕业生就业范围及岗位类别细分为美工/设计类岗位(移动商务方向)、运营类岗位(移动商务方向)以及营销类岗位(移动商务方向)。

四、移动电子商务教学改革思路

1.明确移动电子商务培养目标

在电子商务专业基础上发展移动电子商务方向,培养学生电子商务专业基础能力,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移动商务美工/设计、运营、营销等主要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对中职电子商务毕业生的岗位需求。

2.完善学校实训与实践基地建设

针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依据企业真实工作情况,系统性设计“校内企业化实训基地”与“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移动商务专业实训实践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加强学校和企业合作,校企联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运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及先进的生产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训练的校外延伸。

3.建设移动电子商务专业教师队伍

专业专任教师除具备职业院校教师基本任职条件外,应突出“双师型”教师的聘用。专业教师应对本专业课程有较全面的了解,有企业工作经验或实践经历,能把握本专业前沿知识与技能,具备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能力。行业企业引进教师与院校引进教师应保持适当比例,强化对院校引进教师的企业顶岗实习与实践技能培训,强化对教师职业理论、方法的培养及教学水平的提升。

4.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健全教?W评价机制

教学重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典型职业活动为载体,按照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方式组织教学,实行教师自查、互评,实施以教评学、以学评教等教学评价机制。采用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学校评学、企业师资评价等多方评价机制,在企业深度参与、多方共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评价体系。

五、结语

综上所述,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的方方面面,对于我们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也有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树立现代教学观念,明确认识到面对不断发展的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必须不断发展改进移动电子商务教学方式方法。采取针对性的教学,培养出更多能适应社会需要的移动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 第3篇

【关键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的“家”,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密切相关,也是学生成才及社会化准备的重要基地。中职学校班级文化是指中职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全体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良好的自觉行为,它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

一、夯实物质文化基础,彰显专业特色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基础。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是中职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首先,在开学之前,我亲自精心布置教室。例如,把桌椅摆放整齐,把门和窗擦干净;把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等张贴整齐;还在黑板上写上了寄语,这样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生们来到这样一个新的班集体中也就不会感到陌生,反而会感到很温暖,甚至会产生一种归宿感。

其次,在适应了一段新的集体生活后,带领全班同学设计班徽,创作班训、创建班级口号,铸就班级的灵魂。经过讨论设计、删选,最后确定了“天道酬勤·永不言弃”作为我们班的班训,“班荣我荣·班耻我耻”作为我们的班级口号,根据具有电子商务专业特色的英文E为核心来设计班徽(如下图)。随后,把这些彰显职业特色的班级文化标识绘制成墙报,布置在教室内,让同学们时刻感受着专业文化的熏陶。

这样就在学生心中播下积极向上的种子,在班级工作中用心浇灌,使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同时通过专业文化知识的影响,让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学生内心的力量,并使这一力量得以延续整个学业。

二、营造制度文化氛围,强化职业素养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在班集体中,以规章制度、班级公约、班级纪律等为内容的,全班同学都认可并要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一种文化形态。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制定出班规。例如,我先和班干部制定出班规的总则,随后让全班同学认真思考、充分讨论,什么样的言行才符合规范,最后形成《12电子商务1班班级公约》。同时,出台了班级两委会制度、值日制度、卫生制度、出勤制度等等。

其次,采用企业的管理思想,实施全员管理、自主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等方式,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同学们通过对这些管理制度的学习、讨论以及管理,有针对性的吸取了管理的精髓,同时也无形之中影响着每一位同学的言行。

为了实现职校生“零距离”的贴近企业,我将电子商务行业中的统一着装、佩戴工作牌、规范性操作、周工作明星等做了变通,渗透到班级管理制度中来,这样通过模拟工作环境,让学生们不断的受到一线环境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将来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提升精神文化内涵,增强团队凝聚力

精神文化是一种内隐的班级文化,它是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营造的思想意识,是班级文化的最高层次,它能体现出班级的班风、学风、精神风貌、集体荣誉感等诸多方面的状况。正如一个部队的灵魂来自于成立部队时的战士们的精神、一个企业的灵魂来自于企业家的精神,同样,整个班级文化的灵魂则就是班级的精神文化。

首先,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班级的和谐来自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因此,我利用很多机会组织集体庆祝活动。例如:国庆、元旦、圣诞节等节日开展联欢庆祝活动;每个月为同学们集体过生日;利用节假日、举行师生献爱心活动等。这样让师生都参与进来的集体活动,能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让班级人际关系走向和谐的道路。

其次,相别于普通中学,职业学校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应该打上“职业”的烙印。中职生面临的是就业而不是升学,所以为了能让学生们更好的体验到社会、感受到职业市场,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班级灵活的开展了“走进企业参观”、“请企业领导到班做讲座”、“开展技能竞赛”、“班级模拟招聘”等相关主题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体会到了市场的竞争、社会的发展、企业的需求等等,为就业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再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于大学生,中职进入社会比较早,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我针对班级同学的单亲率达到了40%的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团体参与性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树立了他们自强不息的品格,增强了团队意识,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通过班级活动这个有效的载体,加强了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让同学们一步步的体会到企业员工从业的精神、状态以及职业素养。

总之,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给我们职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学生职业素养提高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注重把企业文化渗透进来,在班级制度、班级管理中植入企业元素,促使同学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班级文化的熏陶,充分体现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办学宗旨,培养出“家长满意、企业欢迎”的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江阴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

【摘 要】良好的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来讲,除了应该包含传统的班级文化之外,还应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要与企业“零距离”的对接,巧妙的将企业文化融入到班级文化之中。

【关键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的“家”,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密切相关,也是学生成才及社会化准备的重要基地。中职学校班级文化是指中职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全体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良好的自觉行为,它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

一、夯实物质文化基础,彰显专业特色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基础。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是中职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首先,在开学之前,我亲自精心布置教室。例如,把桌椅摆放整齐,把门和窗擦干净;把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等张贴整齐;还在黑板上写上了寄语,这样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生们来到这样一个新的班集体中也就不会感到陌生,反而会感到很温暖,甚至会产生一种归宿感。

其次,在适应了一段新的集体生活后,带领全班同学设计班徽,创作班训、创建班级口号,铸就班级的灵魂。经过讨论设计、删选,最后确定了“天道酬勤·永不言弃”作为我们班的班训,“班荣我荣·班耻我耻”作为我们的班级口号,根据具有电子商务专业特色的英文E为核心来设计班徽(如下图)。随后,把这些彰显职业特色的班级文化标识绘制成墙报,布置在教室内,让同学们时刻感受着专业文化的熏陶。

这样就在学生心中播下积极向上的种子,在班级工作中用心浇灌,使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同时通过专业文化知识的影响,让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学生内心的力量,并使这一力量得以延续整个学业。

二、营造制度文化氛围,强化职业素养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在班集体中,以规章制度、班级公约、班级纪律等为内容的,全班同学都认可并要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一种文化形态。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制定出班规。例如,我先和班干部制定出班规的总则,随后让全班同学认真思考、充分讨论,什么样的言行才符合规范,最后形成《12电子商务1班班级公约》。同时,出台了班级两委会制度、值日制度、卫生制度、出勤制度等等。

其次,采用企业的管理思想,实施全员管理、自主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等方式,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同学们通过对这些管理制度的学习、讨论以及管理,有针对性的吸取了管理的精髓,同时也无形之中影响着每一位同学的言行。

为了实现职校生“零距离”的贴近企业,我将电子商务行业中的统一着装、佩戴工作牌、规范性操作、周工作明星等做了变通,渗透到班级管理制度中来,这样通过模拟工作环境,让学生们不断的受到一线环境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将来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提升精神文化内涵,增强团队凝聚力

精神文化是一种内隐的班级文化,它是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营造的思想意识,是班级文化的最高层次,它能体现出班级的班风、学风、精神风貌、集体荣誉感等诸多方面的状况。正如一个部队的灵魂来自于成立部队时的战士们的精神、一个企业的灵魂来自于企业家的精神,同样,整个班级文化的灵魂则就是班级的精神文化。

首先,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班级的和谐来自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因此,我利用很多机会组织集体庆祝活动。例如:国庆、元旦、圣诞节等节日开展联欢庆祝活动;每个月为同学们集体过生日;利用节假日、举行师生献爱心活动等。这样让师生都参与进来的集体活动,能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让班级人际关系走向和谐的道路。

其次,相别于普通中学,职业学校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应该打上“职业”的烙印。中职生面临的是就业而不是升学,所以为了能让学生们更好的体验到社会、感受到职业市场,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班级灵活的开展了“走进企业参观”、“请企业领导到班做讲座”、“开展技能竞赛”、“班级模拟招聘”等相关主题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体会到了市场的竞争、社会的发展、企业的需求等等,为就业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再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于大学生,中职进入社会比较早,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我针对班级同学的单亲率达到了40%的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团体参与性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树立了他们自强不息的品格,增强了团队意识,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通过班级活动这个有效的载体,加强了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让同学们一步步的体会到企业员工从业的精神、状态以及职业素养。

总之,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给我们职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学生职业素养提高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注重把企业文化渗透进来,在班级制度、班级管理中植入企业元素,促使同学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班级文化的熏陶,充分体现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办学宗旨,培养出“家长满意、企业欢迎”的有用之才。

(作者单位:江阴市商业中等专业学校)endprint

【摘 要】良好的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来讲,除了应该包含传统的班级文化之外,还应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要与企业“零距离”的对接,巧妙的将企业文化融入到班级文化之中。

【关键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生在学校的“家”,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密切相关,也是学生成才及社会化准备的重要基地。中职学校班级文化是指中职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全体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良好的自觉行为,它可以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

一、夯实物质文化基础,彰显专业特色

班级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基础。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无论是中职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

首先,在开学之前,我亲自精心布置教室。例如,把桌椅摆放整齐,把门和窗擦干净;把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学生守则,学生行为规范等张贴整齐;还在黑板上写上了寄语,这样给学生创造一个舒适,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生们来到这样一个新的班集体中也就不会感到陌生,反而会感到很温暖,甚至会产生一种归宿感。

其次,在适应了一段新的集体生活后,带领全班同学设计班徽,创作班训、创建班级口号,铸就班级的灵魂。经过讨论设计、删选,最后确定了“天道酬勤·永不言弃”作为我们班的班训,“班荣我荣·班耻我耻”作为我们的班级口号,根据具有电子商务专业特色的英文E为核心来设计班徽(如下图)。随后,把这些彰显职业特色的班级文化标识绘制成墙报,布置在教室内,让同学们时刻感受着专业文化的熏陶。

这样就在学生心中播下积极向上的种子,在班级工作中用心浇灌,使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同时通过专业文化知识的影响,让学生对电子商务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学生内心的力量,并使这一力量得以延续整个学业。

二、营造制度文化氛围,强化职业素养

班级制度文化是指在班集体中,以规章制度、班级公约、班级纪律等为内容的,全班同学都认可并要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一种文化形态。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制定出班规。例如,我先和班干部制定出班规的总则,随后让全班同学认真思考、充分讨论,什么样的言行才符合规范,最后形成《12电子商务1班班级公约》。同时,出台了班级两委会制度、值日制度、卫生制度、出勤制度等等。

其次,采用企业的管理思想,实施全员管理、自主管理、科学管理、民主管理等方式,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同学们通过对这些管理制度的学习、讨论以及管理,有针对性的吸取了管理的精髓,同时也无形之中影响着每一位同学的言行。

为了实现职校生“零距离”的贴近企业,我将电子商务行业中的统一着装、佩戴工作牌、规范性操作、周工作明星等做了变通,渗透到班级管理制度中来,这样通过模拟工作环境,让学生们不断的受到一线环境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将来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提升精神文化内涵,增强团队凝聚力

精神文化是一种内隐的班级文化,它是在班主任的带领下,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营造的思想意识,是班级文化的最高层次,它能体现出班级的班风、学风、精神风貌、集体荣誉感等诸多方面的状况。正如一个部队的灵魂来自于成立部队时的战士们的精神、一个企业的灵魂来自于企业家的精神,同样,整个班级文化的灵魂则就是班级的精神文化。

首先,是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班级的和谐来自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和谐,因此,我利用很多机会组织集体庆祝活动。例如:国庆、元旦、圣诞节等节日开展联欢庆祝活动;每个月为同学们集体过生日;利用节假日、举行师生献爱心活动等。这样让师生都参与进来的集体活动,能增强班级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让班级人际关系走向和谐的道路。

其次,相别于普通中学,职业学校班级精神文化建设应该打上“职业”的烙印。中职生面临的是就业而不是升学,所以为了能让学生们更好的体验到社会、感受到职业市场,在学校的统一部署下,班级灵活的开展了“走进企业参观”、“请企业领导到班做讲座”、“开展技能竞赛”、“班级模拟招聘”等相关主题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体会到了市场的竞争、社会的发展、企业的需求等等,为就业做好了思想上的准备。

再次,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于大学生,中职进入社会比较早,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我针对班级同学的单亲率达到了40%的情况,开展了一系列的团体参与性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树立了他们自强不息的品格,增强了团队意识,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通过班级活动这个有效的载体,加强了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让同学们一步步的体会到企业员工从业的精神、状态以及职业素养。

总之,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给我们职业学校提出的要求,而班级文化建设对于学生职业素养提高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注重把企业文化渗透进来,在班级制度、班级管理中植入企业元素,促使同学们自觉自愿地接受班级文化的熏陶,充分体现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办学宗旨,培养出“家长满意、企业欢迎”的有用之才。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 第4篇

电子商务专业的中职生并非都非常了解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经过多年对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分析,我们看到本专业人才涉及信息搜集、市场调研、市场策划、网络线上及线下营销、客户售前咨询,客户售后服务、物流配送、网站美化及内容编辑等众多方面,我们开设的课程也都围绕这些内容展开,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行业工作范围和应用方向。在日常课程中,引入专家讲座,把国际发展前沿内容引入课堂,打开学生的视野,让他们了解行业前景,从而让本专业的学生对未来就业有更美好的向往和愿景。

多数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设置了16门以上的课程,本意是让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有全面的了解,但是烦琐的知识体系、割裂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知识建构不系统、专业不精通,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娴熟的职业技能,而不仅仅是学习繁多的知识。

客观面对中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形势,我们应为学生的前程考虑,对此非常有必要认真思考。根据笔者多年从事电子商务专业教育工作经验,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一、师资配备

教师不能不经培训就直接上岗。如果教师本身不是电子商务专业科班出身,无论他们原来是计算机专业,还是管理、营销专业的教师,其知识体系都会受专业所限。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之前,首先要打开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壁垒,给这些教师充足的机会去学习和提高:可以让他们与专业教师互相学习,增加交流,多一些共同教研,共同讨论的机会;也可以互开讲座;另外可以选派更多的教师去企业一线实习实践,了解电子商务实战,增加见识和经验。笔者当初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第一年里就身受其苦,大量教科书摆在眼前,每天伏案阅读到很晚,然而由于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很难体会怎样实际应用于商业领域。幸好朋友大多数经商,从他们那里可以得到许多实际案例,有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笔者找到了给学生讲解实际商务案例的方法,但这仍与真实的商务实战有很大区别。因此,笔者建议要让教师先熟悉实际工作环境,再来开展教学工作。

二、培养方向

多数培养机构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万金油”现象导致了我们培养方向模糊。多数培养机构提出的培养目标过于宽泛,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并不符合中国企业目前对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专业、实用的需求。我校吸取教训,将培养目标锁定在培养专门化电子商务人才,主要措施和方法有:扎扎实实建设专业基础模块,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增加了就业指导课程,通过个人素质模块、就业教育模块、创业教育模块、企业模块共计36学时的教学与实践为学生调整好就业前的心态;针对缺少行业准入资格证书问题,为增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加强了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师的取证培训。针对学生人际交往、动手操作方面能力不足的问题开设了客户服务、商务设备维护与使用课程,增强学生与人交往的信心和使用现代化办公设备的能力。为配合物流配送中心职能实现、缩短学生就业实习后的培训时间,对原有电子商务课程增加了电子商务物流实务的内容。还有体现我校特色的电商商城运营、网络营销、网络编辑的特色课程,与企业专家合作,由企业专家授课,将企业的运行带入课堂。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扬我所长,在就业之路上能够有自己的特色,为学生多找出路。

三、课程设置

以往的课程设置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培养。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在国际上领先应用、在中国企业实际应用的理解,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简单堆砌技术和商务方面的课程,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特性;二是重书本而轻实务。

因此,我们在设置课程之前,首先,整体了解社会目前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其次,结合学校特点为学生量体裁衣进行专业设置。我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电子商务公司做客服的较多,开设客服方面的课程非常必要。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学生必须有很强的实务操作能力,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不是科研创新与理论研究,而是要求到了工作岗位后能够承担最基础的工作,在实际操作方面要超过本科毕业生。

四、教学方法

电子商务是一门综合性的商务学科,无论是计算机技术还是商务运作都需要大量的动手训练,教师把讲课变成任务引领,在教学中完成工作项目,而不仅是传授知识。尽管近两年很多学校推出了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供学生模拟练习,如现在很多学校在使用市场上出售的常用商务软件,它确实能帮助教师搭建简单的电子商务环境,能起到让学生在校园里了解网上商务运作的过程的作用,但是这些软件仍然脱离于实际的商业环境,甚至有不少软件已经落后于目前的应用。而商务行为本身又是复杂多变的,真正的电子商务并不像课堂上讲授的那样规则有序,尤其是目前中国的电子商务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运作体系,还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电子商务实验室系统如果没有真正的商业运作实践,如果将所有的商业行为都固化,则与书本教育并没有本质区别。所以只有将企业实训环境搬到学校中来,才能真正解决学生的动手实践问题,才能真正跟企业接轨。

所以要改变现状,首先,要让教师参与到商业、企业工作中去。我校领导早已意识到这一点,让我们教师与企业保持联系,经常到企业工作、实习,激发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引导教师向商务与技术结合的方向开展课题研究、组织教学内容及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其次,在教学中引进企业人员,这些一线企业人员带来的是新鲜的企业工作要求和技能要求,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尤其建议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企业家或个人口述的案例分析。

五、结束语

要让中职学生毕业后有好的前途,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怎样让他们具有竞争力,而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学生,关键在教育者,只有有了勤于思考,勤于考证,勤于调研的教育者,才有可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忧思录[J].电子商务世界, 2005 (S1) :120-122.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基本技能培养论文 第5篇

对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基本技能进行强化训练,是目前我国中职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特点的根本要求,毕业生自身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今后在企业中的作用。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非常关键,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更加注重的是岗位技能的操作,因为中职学生在校时间较短,想要进一步的发展自己的技能,要通过走入社会来完成,因此,对于中职电子商务学生,他们所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学术上有多高深,而是要求在专业技术上的娴熟,所以,我们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适当的减少理论课程,多安排一些岗位实用性技能训练,尤其是要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才能真正的体现出中职教育的特点。此外。要提高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逐步强化电子商务的基本技能训练。不管是印刷行业还是广告行业,如果学生的电子商务专业技术得到强化,学生也就多了一项从业的基础。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 第6篇

关键词:能力;实践;培养

现阶段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正在从量到质的发展,随着人们逐渐对职业教育的认识的提高,高考不再为跳出龙门的唯一出路,职业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技能 动手能力的教育逐渐被家长认可,当然,学校教学模式也从照本宣科到活动管理,在教学方法上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方法突出训练性,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其动手能力。为企业培养实用性人才。

一、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一)改变教学方法

针对职业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知识层次现状,要采取因材施教,因为在这些学生中他们的文化知识参差不齐,课后的练习要分层次布置辅导。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要摒弃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因为这些职业学生进入到职业学校以前已经有近10年的学习生活,传统的教学方式或许已经成为他们不积极学习的一个原因。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变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止为运动,不仅让学生从听觉得到知识信息,也让他们从视觉上得到不同的感受,增强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把课堂变为他们积极思考的地方,充分调动他们课堂上的积极主动性,对于概念的记忆可以给他们简短的时间让他们记忆,然后分组竞争回答问题,这样既能把当堂的知识点当堂解决,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主动性,活跃了课堂、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

(二)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

作为职业学校的发展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技术离不开实践。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非常重要。研究表明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掘问题,激发其求知欲望,从而调动他们学好电类专业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实践掌握理论,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在三极管测量实验中,学生对三极管管脚判断较困难,而且枯燥易忘。为此,可利用NPN|、PNP两种管型三极管和几个电阻、电容、扬声器组成简单音频振荡电路,制作断路报警器等。学生通过对三极管等元件的测量,把元器件正确联接,就能发出报警声,不仅可以检验学生对三极管管型管脚的判断是否掌握,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二、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通过实习实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每做一个实习实作前,让学生充分了解内容,帮助学生分析在实习中可能碰到的问题,指导学生如何解决在实习中碰到的问题。尤其事在操作安全注意事项上必需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实习过程中老师可以边指导边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分析,自己推理,自己找到答案。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实习结束后让学生总结实习中碰到的问题、注意事项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以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课后练习题,这样既能加强课堂知识点的复习又能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加大实训课的教学,提高实训课的质量,增强综合性的实习实作内容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职业教育的实训课教学也变得,教会学生一项技能不如培养学生的实技训课上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中,安排一个中联电源电路的制作,其中包含取样电路、放大电路、调整电路等,并在电路中设置一些测试点。通过实验可达到以下几个目的,学习万用表的使用(其包含元器件好坏的判别、欧姆档、交直流电压或电流档),用示波器演示信号的放大过程。在实训课中还可练习基本功(焊接、连线方法等)。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他们有的连中午、晚上都在加班加点,为了早点看看自己的处女作是否成功。老师在整个实验过程主要是教学生安装调试并帮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讲解安全等注意事项。同时特别要注重在各个环节上把关,小到每个焊点、引线颜色配置,大到整机装配,一丝不苟做到规范,使学生一开始就养成较好习惯并练就较扎实的基本功。为以后学生轻松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而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又可拿来作为例子,避免其它学生犯同样错误。采用这样教学方法的好处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不但可以得到感性认识,实验成功后,学生的自信心可大大增加。同时还让学生验证了理论知识,学习兴趣也大大增强。

三、注重所教学的内容更实用些,让学生能学以致用

现代世界最先进的职业教育要数德国,德国的职业教学模式采用的是校企接合,其培养模式有着极强的针对性,为所在工厂定单培养,这样既为工厂培养出实用型的人才,又为学生将来的就业铺平了道路,同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奠定了基础。在我们中国,虽然眼下还不能完全走这样的教学模式,但职业学校的生存就是要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在企业看来,除了注重素质,他们更需要具有真才实学,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因此学生的能力培养更要注重实用性。基本工具如万用表、钳形表、示波器等必需做到熟练掌握。元器件的检测焊接做到熟练掌握。

总之,中职教学中不适应学生,社会发展的地方还很多,我们所教出的学生还不能完全发挥他们的功能和作用,教学任重而道远,我们中职教师只有勇于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角色,才能不断地适应新形势下提出的新要求,才能使电子职业技术教育更上一台阶。

参考文献:

[1]钱育喳,徐纯赤.从学校到工作—劳动就业准备[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 第7篇

一、东莞市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及原因

(一) 校企合作脱离教学

虽然部分中职学校已经成立了“电子商务专业指导委员会”, 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设计, 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训教学。由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实用性很强, 教学教材更新速度慢, 教师授课内容中没有与校企合作相关的项目进行体验和操作, 学生在校企合作中所体验到的和课堂上的内容无法融合, 学生的实战技能和校企合作效果大打折扣。

(二) 校企合作模式单调

大部分的中职学校领导认为校企合作模式就是“建立校企合作办公室”, “邀请专家来校授课”, “成立订单班”“给学生找工作”等等。然而, 通过对多个与东莞市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进行校企合作的单位的调查, 普遍认为目前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单调, 学生的积极性不高, 学生进入公司后还要重新进行岗前培训, 急需探索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新模式。

(三) 校企合作持续性不强

学校与电子商务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定期邀请企业专家来校授课, 企业投入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很高, 企业“入不敷出”时, 学校就会处于被动状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校企合作过程过于依赖企业, 专业教师的匮乏以及专业教师实战能力的缺乏, 专业教师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去指导学生实战。

(四) 校企合作制度不完善

由于中职学校教师日常教学、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任务较繁杂, 很难集中精力在一个项目上, 同时学校没有建立对参与校企合作项目教师的选拔和奖励制度, 导致在校企合作中教师的积极性不高。而参与企业项目的学生, 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制度约束, 既扰乱了校企合作的秩序, 又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效果。

二、东莞市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项目式校企合作模式实施方案

(一) 建立基于项目式校企合作的核心实训课程, 提高学生实战能力

在2+1的教学模式下, 学校在前三个学期完成商务核心技能理论教学, 同时以技能周的形式完成基于项目式校企合作的核心技能实训教学, 第四个学期开展综合实训周, 第五、第六个学期顶岗实习。核心技能实训教学要结合实训周和实训室, 通过对校企合作企业网店规划、设计、推广、客服和运作整个流程的分析, 集中培训核心技能, 使学生真正掌握企业实际电子商务项目的执行过程, 掌握具体的岗位技能, 保证了校企合作的连续性。

(二) 建立工作室实训项目,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工作室实训项目的核心思想是“学生主体、项目牵引、团队合作、企业化管理”, 实训项目要来源于企业, 主要根据电子商务专业的主要岗位培养方向, 建立商品拍摄与处理工作室、网店美工工作室、网络客服工作室和网络推广工作室等。工作室依据公司模式制定管理办法、奖励制度和实施细则, 设立相关负责人, 构建以项目团队为主的运行机制。专任教师在专业学生中通过选拔机制组建项目团队, 并将承接的企业真实项目引入项目工作室, 按照企业项目实施工作流程, 让学生在做真实项目过程中,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战能力。

(三) 注重教师项目实战能力的培养, 保证校企合作持续性

1. 注重“双师型”教师培养。

我国教育部针对职业教育开展的国培、省培等项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 中职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多参加相关培训, 成为双师型教师。

2. 深化校企合作, 实现教师与企业人员换岗。

要想真正提高实战能力, 专业教师一定要深入企业, 开展企业的实际运营的项目, 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 在企业人员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基础上, 安排企业人员来学校与教师换岗工作半年或一年, 让企业人员深入到教学一线, 既能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解决师资问题, 又能让企业人员更加深入了解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实际, 从而更好的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3. 重视校企合作专任教师的选拔和培养。

由于中职学校教师日常教学任务、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学生管理等任务较繁杂, 很难集中精力在一个项目上。因此, 可指派专任教师参与项目开发、运营和管理项目, 对专任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 选拔出具有实战能力的优秀的“双师型”教师来担任项目指导教师工作, 保证校企合作效果。

(四) 完善项目式校企合作制度

1. 建立项目专任指导教师奖励制度。

专任教师是校企合作过程中的骨干, 因此要保持项目专任教师的积极性。可根据项目的规模、项目的难易程度以及项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给项目老师相应的提成, 颁发奖状以及其他奖励措施。

2. 建立项目式校企合作考核制度。

根据项目式校企合作内容以及专业教师所做的项目记录, 从考勤、项目过程表现、项目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对学生的项目实施过程进行考核。同时, 完成项目的同学的收获以及反馈对于推进项目式校企合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电子商务专业项目式校企合作方案结合东莞现状, 注重通过实训项目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来满足社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 实现了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四赢”, 是创新和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东莞市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从建立基于项目式校企合作的核心实训课程设计、建立工作室项目、提高教师实战能力以及完善校企合作制度的角度提出了项目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实施方案。

浅谈中职学校电子专业课程改革 第8篇

电子专业的课程理论性、技术性、应用性都很强, 特别是理论性强, 这对本来基础就差的中职生学习起来有较大的困难, 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给学生造成难学, 枯燥的感觉, 导致厌学。现在很多课程都是沿用旧模式教学, 有的课题与社会需求脱节, 有的甚至已经被淘汰。而从事专业教学教师的知识结构传授学生专业知识是绰绰有余, 所以专业教师在接受新知识、新理论上存在惰性。对社会需求缺乏了解, 对新技术不能及时更新。这样强调了相对枯燥的理论知识, 只能使得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越来越低。理论知识学习不好, 专业技能也掌握不了, 毕业后不能适应需求, 也违背了职业教学的目的。因此, 对电子专业课程进行改革是很有必要的。

2 中职电子专业课程改革的方案

2.1 明确专业技能标准, 合理的设计专业课程

电子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但怎么改, 如何改是一个困惑。要进行课程改革, 首先要设定专业目标, 而专业目标的设定是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当前社会上电子类企业要么是进行简单的流水线操作, 对工人只要求会简单的电子操作, 毫无技能要求, 这对身体健康的人员来说都不是问题, 显然这不能作为学校电子专业发展目标;另一类企业是进行电子产品研发, 我们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也显然达不到这样的要求, 所以把这样的要求设定为学校专业目标也是不符合实际的。综上所述, 就电子专业目标的设定就是当前电子专业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认真思考, 制定符合中职电子专业的技能标准, 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前提。

现在办学就要紧跟时代步伐, 瞄准市场需求来规划专业课程。电子类专业的技术方向有很多:电子信息、通讯技术类, 电子电器, 家用电器。现阶段电子生产行业对有一定技术基础知识, 并具有专业装配技能的技术工人需求量很大;对既懂机械知识、又懂电气控制技术、更能掌握微电子控制技术的专业人员的需求很旺盛。学校就应大力开设学习从事电子整机装配生产、电子产品设计及制造类以及现代微电子控制技术类的相关专业, 开设学生想学的、能学会的专业课程。

2.2 抓好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总体较低, 专业知识比较陈旧, 特别是专业技能跟不上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必须加强专业教师的培养, 专业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教学方法外, 还要熟悉企业的组织机构、用人标准、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这一方面学校要制定老师培养方案, 保证教师培训经费;另一方面要争取企业的支持, 让更多的专业教师到一线去实践实习, 从一线获得最真实最有用的职业技能。及时了解社会对专业能力要求, 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岗位技能水平, 由此指导课堂教学, 掌握教学的主动权, 培养出能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所以, 抓好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

2.3 完善课程评价考核制度, 让教与学紧密互动

评价考核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 是教育的起点, 也是教育的终点。课程的整体评价不仅仅是理论考核, 还应包括课程实验, 实习和课程设计的考核。考核应注重量化, 注重过程考核, 创新能力考核。劳动纪律, 安全文明生产, 设计创新都要纳入考核。在过程考核中, 按专业的标准进行考核。通过完善课程评价考核制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主动参与学习, 注重技能发展, 体现课程改革成效, 突破课程改革瓶颈。

3 中职电子专业课程改革的意义

通过课程改革, 完善专业课程管理体系, 彰显就业导向的办学特色;积极探索教学活动与技术应用的结合;完善课程评价制度, 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创建学生健康发展的评价体系;改善学校教学设施, 实训设备, 加快电子技术专业数字化进程建设, 促进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的应用;调动教师,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共享课程改革的硕果。

摘要:课程改革是专业建设的现实要求, 是加强中职学校专业建设, 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根据电子专业的教育现状, 提出了电子专业课程改革的方案, 通过课程改革, 完善专业课程管理体制, 以进一步提高我校电子专业的教学质量, 形成专业优势, 办出专业特色

关键词:课程改革,电子专业,现状,方案

参考文献

[1]徐涵.关于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职业技术教育》.2005 (31) .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 第9篇

1) 从整体层面看, 学生整体素质较差。在国家超常规发展职业教育的思想指导下, 各地的中等职业学校纷纷合并, 朝着职业教育集团化方向发展, 譬如2009年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和城区的其他两所职业学校合并后, 学校的规模成倍扩大, 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绝大多数中专生是因为考不上普通高中而落到中职这类学校的, 因而多数中专生都承受过失败的苦涩和社会的歧视, 自暴自弃者居多, 生源现状不理想, 特别是电子专业科的生源更是差强人意。据调查, 在中职学校, 电子专业科的学生入学成绩是全校最低的, 各班都是男生占多数, 有的甚至全班都是男生, 而其中调皮捣蛋的男生占较大比例, 学生整体素质偏差, 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较大的难题。

2) 从个体层面看, 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电子专业的学生虽然整体素质较差, 但也不乏一些学业基础较好、出于对电子专业的喜好而选择来电子专业科学习的相对“优质生”。因这些学生的存在, 使得电子科各班的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程度都有非常大的差异, 多数学生很难学的内容, 对他们而言却相对容易, 以致觉得老师课上得太慢而产生一些懈怠情绪, 渐而变得不求上进甚至随波逐流、自甘落后。这就给教师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3) 从教学层面看, 对英语学习的认知水平低。在学校的各专业科里, 电子专业的学生在学业方面显得相对“弱势”, 但在“桀骜不驯、惹是生非”方面却具有绝对的“优势”。要上好电子科的课, 特别是作为基础文化类学科的英语课, 确实是不容易。据调查, 电子专业各班入学英语平均成绩均不合格, 有的班级甚至还不到30分, 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很差。据了解, 不少男生的理科成绩并不差, 有的甚至还有中上水平, 但由于文科成绩不好特别是英语成绩太差而“沦落”到中职学校来的。他们觉得到中职学校来读书就是为了学到一技之长, 将来毕业能找到一份工作做就可以了, 至于学不学英语则毫不重要, 因而对英语的认知水平普遍很低, 学起来缺乏动力, 老师教起来也格外费劲。

4) 从教师层面看, 教师教学心态消极。基于以上因素, 一般的英语老师都不太愿意给电子科的学生上课, 觉得教电子专业班, 毫无成就感, 不仅很难出成绩, 就是每次的上课都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因为电子专业科的男生多, 虽然成绩不好, 但是个性却很强, 不太好管, 说重了、管严了都会令他们反感, 如果是碰到特别逆反的学生, 师生之间还可能会引发矛盾。但是不下力管, 学生就不认真学。这种矛盾心理就造成了一些在电子专业科上课的教师消极的教学心态, 英语任课教师多以“应付差事”、完成任务为主, 只要学生不捣乱、能够把课上完就不错了, 至于学生你学不学得到有用的东西就顾不上了。

据跟踪观察和了解, 电子专业科的课堂教学多半不尽人意, 有些班级甚至多数学生不听课, 要么趴台睡觉, 要么玩手机、开小差, 英语课堂教学流于形式。

2 提高电子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解决策略

1) 教学目标多元化, 让学生各有所获。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老师们常常说因材施教, 但在实际教学中, “齐步走”、“一刀切”的教学现象在中职学校普遍存在, 英语课程几乎都是使用同一种教材, 各专业科的英语教学要求都是统一进度、统一标准, 评价检测的方式也是全校不分专业统一参加期末考试、使用统一试卷。进度慢、试题浅, 对于那些学习程度相对较高的专业科学生不太合适, 但是进度快、试题难, 则对于基础相差甚远的电子专业学生来说, 更是一个不公平的“待遇”。因为对于某些专业科的学生来说, 可能是很简单的内容, 但对于电子专业大多数学生来说, 却是很难掌握。凡事都要“溯本求源”, 有什么样的起点就应该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因此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现状, 就必须改变教学上的“一视同仁”现象, 学校应对不同专业的学生不同对待, 在教学进度和考评上都有所区别。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新教材将学习策略、文化、情感态度等内容纳入学习目标范畴, 的确体现了最新的教学理念和职业英语的教学要求。那么作为电子专业的英语教师, 也要在学期之初, 针对学生实际, 设定贴近电子专业学生程度的整体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每一个单元的目标设定, 也要切合电子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职业需求, 要让大多数学生感到达成目标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 从而激发出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笔者根据电子专业科的学生存在较大差异的实际, 每个单元都设定了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如:Basic goal:Master the usages of the words and expressions of the unit (for the whole class) ;General goal:Improve the reading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through reading activities (for the middle level students) ;High goal:Imitate and create the lines of the play (for the first level students) 。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 对照目标自我定位。这就避免了传统教学目标的“一刀切”, 既为后进生创造了获得成功的机会, 也满足了优等生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 中等生在明确了学习目标后, 也看到了与优等生之间的差距, 从而产生积极进取的学习动力。

2) 师生关系多元化, 让学生重拾信心。现代英语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就是参与式教学与互动性教学, 通过开展参与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情境教学等, 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据了解, 大多数中职生在初中阶段因成绩不好早已成为老师冷落的对象, 因此, 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 特别是作为电子专业科的英语教师, 面对差强人意的学生群体, 必须摈弃消极的心态, 努力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以饱满的精神面貌, 迎接学生、悦纳学生, 让学生在开始就感受到老师的亲和、友善与人文关怀。常言道:“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在开展英语教学工作的过程中, 教师要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 加强责任心, 注重师德修养, 提高教学能力, 以宽厚仁爱的包容之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以积极乐观的教学态度去开展教学, 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学生, 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去感染学生、引领学生、征服学生, 那么学生就会从过去失败的阴影当中走出来, 心悦诚服地跟随老师踏上新的学习之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要放下身段, 走进学生, 与学生建立起新型的多元化的师生关系, 既做学生的老师, 又做学生的朋友, 师生之间既是教学关系, 又是合作伙伴。当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老师你的可亲可敬、可信可学, 那么他们就会听从你的教导、配合你的教学, 重新燃起对英语学科学习的信心与希望。

3) 教学方式多元化, 让学生乐于参与。电子专业的学生厌学情绪比较普遍, 对于英语学习, 他们兴趣不浓, 热情不高。因此教师要改进“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 丰富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 要尽量借助于多媒体、模拟、仿真、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提高教学效率。要不断变换教学方式, 利用各种有趣的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结对练习 (practice in pairs) 、口语交流 (speak with each other) 、游戏 (play a game) 、5分钟演讲 (talk about something for five minutes) 、角色扮演 (role play) 、即问即答 (ask and answer one by one) 、朗读比赛 (reading contest) 、单词比赛 (word-writing contest) 等等。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对于英语基础不好的电子专业学生来说, 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模仿能力却未必不行, 因而, 在每节课的视听教学环节之后, 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口语模仿练习 (imitative talking) ;在每个单元的阅读教学环节之后, 安排学生模仿和创意写作 (imitative and creative writing) , 都是非常有益也非常实用的教学方式。事实证明, 学生大多乐意尝试和参与这类教学活动, 但在实施过程中, 一定要根据学生实际, 降低难度, 选择适当的内容练习。除此之外, 在学生较好地完成了一定的教学内容之后, 教师可选择性地给学生观看一些英语影片或播放英语歌曲, 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适当地放松, 使英语学习呈现张弛有度, 不成为学生的负担;一方面也让学生在欣赏英语影片和音乐中延伸英语学习、提升英语听力与英语语言理解能力。实践证明, 这些教学活动都是大多数学生喜闻乐见的,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4) 评价机制多元化, 让学生体验成功。任何高质量的学科教学都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 好的老师也一定善于应用好的评价机制来激励学生, 而考试只是教学评价中一种方式。中职学校的学科考试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选拔人才, 而是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果, 因此, 为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应将传统的每学期的终结考核化整为零, 即不定期地多次进行, 每个教学内容完成后, 都可进行测试。对于电子专业学生来讲, 期末统考这样的终结性评价必不可少, 但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更为重要。因此, 针对电子专业学生的特点, 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 将考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口试、笔头小测、单元考试、期末考试等都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 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学期总成绩。这就给了那些学习基础和能力都相对较差的同学以好好努力的希望, 只要他们平时达到了所规定的目标要求, 那么即使期末统考成绩不过关, 学期总成绩也一定会合格, 使那些过去英语成绩长期不合格的学生也有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 除了传统形式上的教师评价学生之外, 还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 让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 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个体与群体之间进行评价等, 这既有助于增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意识, 也体现了全面考量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的公平性、灵活性与发展性。

3 结束语

笔者根据多年的中职学校英语教学实践, 结合在电子专业科任教的经验和体会, 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 得出:激发为师者的创造性, 乐教善教, 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起快乐融洽的多元关系, 让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感受到教师的人文关怀;针对电子专业学生的特质, 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 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机制, 使学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 在参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变厌学为愿学——是改变电子专业不尽人意的英语教学现状、全面提高电子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何国华.陶行知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140-141.

[2]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15-16.

[3]朱永新.教育学之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123-125.

[4]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56-157.

[5]李茂.今天怎样管学生[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23-26.

[6]李镇西.爱心与教育[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7:31-33.

[7]陈琦.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123-125.

[8]王淮龙, 韩金山.教育印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156-157.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 第10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途径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其发展现状需要大量的国际贸易的专业人才,需要大幅度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与素质,要实现这一目标,最为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对中职学校的国际商务专业提出新的培养目标。当前,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其教学模块化,课程设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并不能满足人才的培养需求,不能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对中职学校的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途径提出创新性的研究,并细化到课程体系改革中去。

1 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弊端

包括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在内的职业培养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要求人才拥有全面的素质,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够适应行业对其的实际要求。现今,我国的中职学校一般仍然采取“三段论式”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基本上与高校培养模式相同,也就是课程的设置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方向专业课,并以学分制为主要考查模式。这种设置并不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由于课程的设置比较松散,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分散,这种学习是不成体系的。从另一方面来讲,课程本身的内容一般不能满足现实的国际贸易行业需求,甚至是与现状距离较远。具体来讲,我国中职学校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如下弊端:

(1)缺少清晰细致的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岗位不够明确,在专业的设置方向上,不能与现实情况接轨,与企业的用人实际需求脱节。(2)在课程设置方面,大部分仍然采用学科性型的、传统的设置方法,这迫切需要课程的整合,与相应的学科整合。(3)过于理论化,对岗位上的具体技能培训不足,对实践能力的重视不足。(4)企业的见习与实习机会不足,学校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模拟实践场室和教学条件,其教学可以说过于书本化。

2 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目标与发展方向

2.1 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目标

与大部分的中职教育学校相同,中职院校的国际商务专业也有自己的培养目标,具体来讲,这个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主要为外经贸企业、三资企业、中外金融保险机构等商务机构中的专业性中初级操作型人员。

在这样的培养目标之下,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为依据,最大限度地培养专业性的商务人才,从而从整体上促进社会发展的需求,其具体的改革目标为:

(1)以推进岗位和和职业的资格要求为课程设定标准。国际商务行业的从业人员一般都需要专业化的企业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相关的专业学生要想在毕业后快速融入这个行业,不仅需要在学校期间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拿到相应的学历学位等,更为重要的是,要进行相关的课程设定,培养学生获取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2)以工作过程为基础来进行课程体系的设定。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该为一个整体,从教学之初就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基础进行课程的框架设定。具体来讲,需要结合实际工作中的任务和情境来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专业能力,其体系的设定应当包括相应的国际商务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未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中职学校对进出口贸易业务的具体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根据行业的岗位要求来划分专业方向,设定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到工作中。

(3)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职学校需要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来进行专业课程的设置,真正做到以就业为导向进行学生的培养。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局限于某一具体岗位的专业技能,而应培养学生能够在多个岗位的转换技能,真正做到“理论为实践服务”,真正做到学位所用,知识内化,继续学习的能力。需要特别提到的是,要有前瞻性,时刻跟随行业发展的需求与趋势,更好地完成当今时代赋予中职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使命。

2.2 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1)确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目前,我国对外贸易行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其业务操作过程与方法有着不同以往的变化,这些变化需要新的专业人才,需要新的专业技能,特别是一些需要职业资格证书的工作岗位。所有这些都为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改革要求,需要其确定专业的、细致的人才培养方向,以满足越来越细的岗位分工。(2)分析具体的岗位职责,划分不同的工作任务。在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中,首先需要对岗位职责进行具体的分析,并就不同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划分,进而提出相应的职业能力要求。这样一来,中职学校在设置发展方向时,需要对各项工作能力进行分析归类,并将其作为课程体系设置的基础与依据。

3 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研究

经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基本上了解了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弊端,并分析其改革目标与发展方向,下面我们就以“2+1”模块化课程设置为假设,具体研究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

3.1“2+1”模块化课程设置的特点

在教学实践中,模块化教学由于其课程设置的分散性,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滞后性,导致这种教学体系过于破碎,不成体系。在“2+1”模块化课程设置中,突破以往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在每一学年集中学习一个模块的课程内容,集中学习,集中训练,真正掌握某一方向的专业技能,模块化学习,模块教学。

3.2“2+1”模块化课程设置的具体设想

下面我们就对这一新的人才培养途径进行具体的分析:

所谓的“2+1”模块课程设置主要是指两个完整学年的专业学习和一个大的实践模块。专业学习模块主要是在学校内学习,进行两个完整学年的课程学习,真正掌握最为前沿、最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形成一种相对有实用价值的技能,这两个学年的专业学习模块分布如下:

(1)第1学年模块。这一模块的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学习任务是认知企业架构与业务流程,了解最新的市场模块。在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这一学年主要学习商业基础概论、商务礼仪、商务英语、企业认知、电子商务模拟运作、经济法等基础性的专业知识。在这一模块中,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对企业架构与业务流程的了解,掌握市场开拓的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发展自身的语言能力,特别是商务英语技能,并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把握现今最为先进的电子商务知识,并学习合作,发展伙伴关系。

(2)第2学年模块。这一模块的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学习任务是掌握开拓市场,贸易磋商,合同履行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在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这一学年主要学习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市场营销、进出口贸易实务、进出口单证、外贸函电实务、外贸英语、商务谈判、国际结算等实践性的专业知识。在这一模块中,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对第一学年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化,深入学习更多开拓国际贸易市场的技巧与方法,这各阶段的学习需要联系实际,不再局限于理论知识本身,而是要结合具体的外贸业务,在实际案例中把握国际贸易的基础知识,并了解贸易过程中的相关风险与化解措施,学习并掌握一门外语与交流手段,为下一模块的实践学习做好准备。

(3)实践模块。上述我们提到,需要用两个完整的学年设置专业学习模块,在这两个模块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设置一个大的模块——实践模块。前两个模块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最为前沿的理论知识,形成扎实的理论体系,并形成基础的专业技能,在实践模块中,学生需要达到与企业的需要零距离对接的要求,经过见习、实习等过程,将自己培养成为专业的、高素质的、高技能的人才。

在实践模块中,主要分为校内综合实训模块与校外综合实践模块。校内综合实训模块的主要课程有外贸跟单员业务流程训练,口岸物流仿真实训、国际贸易综合实训、港口实地参观、货代船代企业实地参观等实训课程;校外综合实践模块主要是在对应的实习单位进行专业实习。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职院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其教学模块化,课程设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并不能满足人才的培养需求,不能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对中职学校的国际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途径提出创新性的研究,并细化到课程体系改革中去。为此,本文从这个方向入手,深入分析了传统培养模式的现状与弊端,并就人才培养途径改革的新方向与新目标进行研究,重点提出了“2+1”课程模式的创新途径。

参考文献

[1]黎孝先.培养跨世纪的国际商务人才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2):4-6.

[2]汤长兴,张晨.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J].教育与现代化,2011(3):50-52.

[3]李小红,莫锡坤.入世与国际商务人才培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12(4):25-27.

[4]宏结.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5):42-44.

[5]林孝成.国际商务本科人才能力培养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0(12):161-164,167.

[6]唐少清.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的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13(1):13-15.

[7]张庆亮等.高等学校市场营销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8-10.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 第11篇

关键词:中职;电子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一、引言

中职学校的生源普遍基础较差,电子专业课程相对其他专业来说也是较难学的。不少学生怀着对本专业的憧憬而来,不久却打退堂鼓。如何改变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教学效果是摆在众多中职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另外,近几年中职学校发展很快,购置了大量计算机,但是如此庞大数量的计算机只是作为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操工具,没有应用于其他专业,这是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我们的电子专业课程教学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

大部份中职生是初中阶段传统教学模式的被淘汰者。对这样的学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取至关重要。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粉笔加黑板的形式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状态,课堂沉闷,因而引发学生“睡下一大片”的现象甚至逃课、中途退学就不足为奇了。

三、信息技术与电子专业课程的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我们的电子专业课程教学注入了无限生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当今教学的潮流和先进手段。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项技术,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与控制技术。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著名教育技术学专家何克抗教授定义: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新型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乃至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由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转变为“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如今在各国,都把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看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根本措施。

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环境,拓展了教学时空的维度,实现了人本主义所主张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和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实现、自我评价的目的;教师允许学生自主学习,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建立一种开放平等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学手段和目的的一致性;师生成为双向参与、双向沟通、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教师变成了学生的合作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二)信息技术与电子专业课程整合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索学习环境的要素来支持学习。

1.建设用于电子专业课程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在中职学校的电子专业课中,教学环境要完成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两方面的任务。教学环境应包括有投影的多媒体教室、连接internet和配置模拟仿真系统的网络教室组成。在计算机教室的布局中,要考虑到学生分组活动的需要,为组员的学习合作提供便利的环境。

2.教学技术方法。

(1)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

这主要是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辅助”理念。

传统教学模式,听课者器官运用并不积极,所以相当多的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较差。多媒体的声音和图像视频的展示,使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有助于把听课者的听觉、视觉等感官积极性调动起来,给听课者愉悦的身心感受,能让学生乐在其中,极大地增强了学习效果。

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为例:设计演示动画,在电路中能看到二极管导通和截止时电流不同的运动过程;另外一个动画:把鱼放进鱼篓,鱼能放进去但不能跳出来,正好可以比拟二极管的单向性。通过这种动态效果,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非常好。

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不过是把黑板换成投影屏幕”。教师还要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求索探究的精神。比如《制冷设备》、《电视机》、《液晶显示器维修》等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学生手中的资料很少,作为初学者,他们普遍感到不知道维修工作从何处入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典型故障,布置项目任务给学生,并把学生分组,让他们共同研究,并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完成任务。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学习探究工具。

这是基于“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他们不再是机械地听,他们在课堂上不是“静”的,而是全身心地“动”起来,他们在老师引导下自主的学、思、做,从一个机械的接收者变为探究者和创造者。比如,利用电子仿真软件Edison,可以逼真地模仿实验操作,组员们共同探讨,在电脑面前完成实验,安全、高效、有趣;组员们可以使用Protel设计出电路板,把自己的设计做成产品,然后根据试用情况反复讨论、修改电路;对于一些微小的细节变化过程,可以反复地观看课堂上老师提供的素材,相当于把课堂延伸或重复,直到自己明白为止;对于电子电器维修过程中碰到的难题,或者需要的一些资料,比如电路图、集成电路引脚功能等等,可以在网上分工搜索、讨论,协作解决问题;在互联网上,到一些相关论坛,发表一些个人维修心得,或者共同商量后回答别人的求助问题,可以极大地推动个人专业兴趣和专业发展……总之,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帮助电子专业的学生个性发展,使他们有良好的合作意识,有强烈的探究精神,这正是企业需要的人才。

(3)信息技术作为师生相互交流的工具。

这种交流包括课堂知识和思想道德等各方面的交流。这种交流有特殊的效果。比如要涉及到图片、文件资料等信息的互传,这时候就要用到计算机网络了。教师和学生可随时通过QQ、E-mail等来进行交流,甚至课后、假期都可进行。这种交流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如今手机作为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延伸产品,也可以利用它随时随地登陆互联网进行沟通和交流。

3.教学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教学结果进行评价,以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比如媒体的运用是否恰当、教学材料是否有价值、学生反响是否积极等。还可以通过调查、测验等方式来检验教学效果。

4.教学媒体材料。

选择材料时,要注意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吸引学生。事实表明,在电子专业课程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睡觉、开小差的学生就较少。但是,教学媒体材料如果使用不当,那就会让听课者对讲授内容有“不知所谓”之感,会引起学生反感。

四、对教师的要求

教师要掌握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比如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课件,会使用互联网资源进行备课和教学等。计算机水平较高的老师可以制作更高水平的动画等。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否则教师运用信息技术不但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反而会让他们觉得是一种累赘。

五、要注意的问题

1.中职学校的电子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为企业培养一线技术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所以要更加强调其操作技能和合作技能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因而,不能完全采用仿真的教学模式代替实践操作。但是仿真软件的应用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有助于他们理解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方法,在运用中要合理搭配。

2.信息技术与电子专业课程的整合只是电子专业课程教学的其中一种模式,它并不一定适用所有的电子专业课程内容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种模式合理选择运用。比如,那些在生活中容易理解的内容,就不必再用到多媒体计算机进行讲解了。

3.要重视“主导——主体”的结合。整合过程中虽然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但并不是让学生完全自学,绝不是放弃教师的“教”,否则,会出现“重学轻教”,贬低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质量不升反降。没有教师的“教”,教学将成为空谈。我们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主导——主体”新型教学结构得以形成与发展。

六、结束语

总之,在中职学校电子专业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扬长避短、注重实效,在多媒体应用中给学生施加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创新为主线的整合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 第12篇

1 建设思路

在校企双向全程介入“2+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下, 构建“平台+岗位模块化课程”的课程体系, 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培养从事电子商务专业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为区域经济建设中职人才培养提供支持和服务, 建成以电子商务专业为龙头辐射相关专业, 如物流服务与管理、会计、房地产营销与管理等专业, 集产、学、研和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功能齐全、开放型的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2 建设目标

按照职业岗位的特点和真实的工作环境, 建设一个由超市营业柜台、仓库、配送的实践教学厅, 报关报检技能操作室, 行政办公管理室和客户服务部等组成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以专业基础训练为“机体”, 并体现"资源共享, 功能各异, 触及市场, 灵活服务"的功能, 使建成的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室成为"理念先进, 管理创新, 市场机制运行, 规模与多样性结合, 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在区域内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商贸技能实训中心。

3 主要举措

3.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体制机制建设

(1) 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校企之间成立有校企合作委员会, 每年召开1~2次校企合作会议。在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指导下, 与区内外知名企业的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和商贸专业骨干教师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每学期组织学生到合作企业开展实训或见习, 学生在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专业技能得到了有效训练和提高, 形成校企互惠共赢的局面。

(2) 明确校企双方责任、权利

明确责权利是双方长久合作、愉快合作的基石。以与XX有限公司共建为例, 对校企合作机制运行进行说明, 见表1。

3.2 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基础的专业课程体系, 搭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及企业专家的指导下, 针对广西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中呈现的信息化、集约化、国际化、需求多样性等特点及发展趋势, 构建适应教产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体现电子商务专业操作能力与设计能力为核心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1) 制订适应教产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标准

打破传统学科型的教学大纲, 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 制订适应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课程标准, 突出实际操作能力, 融入岗位职业规范, 实现学生从学校到实际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2) 建立以实操考核为主的课程考核体系

在原来的教师过程评价的基础上, 加大企业和行业直接参与评价的力度, 将企业和行业的从业标准引入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融入国家职业资格培训认证考试, 形成一套适应工学结合、以实操考核为主的课程考核体系。

(3) 构建专业信息化的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平台

以学校现有的网络教学资源为基础, 以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为核心, 以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网络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视频、教学方法、培训模块、技能鉴定、远程教育和培训等教学资源为主要共享内容, 构建本专业共享型教学资源系统。组织专业骨干教师与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合作, 根据职业岗位的技能对电子商务专业要求, 参照职业资格标准, 创建具有“做、学、用”特色的精品课程及其配套教材、教学包、课程共享资源库等教学资源, 建设能自主学习的网络平台。

(4) 构建科学的教学管理和监控评价体系

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 例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制定标准;建立和完善学生“设岗见习”、“顶岗实习”、“创岗见习”、“跟班实习”等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标准。同时进一步加强听课制度、教学检查制度、学生评教、企业评学、教师评学、家长评教、教学工作评估、优质课程评比、教学成果评比、师生技能竞赛等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的建设, 完善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质量反馈体系的建设,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3 建立功能齐全的开放型商贸实训基地

打造一个在校内能满足教学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能发挥示范作用和辐射功能, 融教学、科研、培训、生产和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电子商务物流实训基地。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商誉和资金势力的连锁超市入驻校园, 共建校园超市, 采用超市的企业化管理和运作对外营业。可向学生提供营业员、营销员、收银员等岗位的培训, 可同时满足一个班的学生进行零售业的生产性实习, 真正做到“校企一体”。

将优秀企业文化引进校园, 实训基地实行企业化管理。加强国际交流, 将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引进校园, 适应北部湾经济区大文化新发展的要求, 将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面向广西北部湾、面向东盟的国际性的商贸物流人才的培养基地。

4 结束语

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建设完后可以带动和辐射现代物流、电子商务, 会计等现代商务管理专业群的发展, 优化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模式,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通过实训室的建设为其他院校和面向社会提供训练场所及考证服务。

摘要:探讨如何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体制机制下, 围绕中职学校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建设目标、主要举措、预期效果等方面构建产学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最终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办学质量, 培养合格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

关键词:中职,实训基地,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章鸣.中职学校企业实训基地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7) .

[2]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定期工作下一篇:保险公司内部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