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经典范文

2024-05-13

古代经典范文(精选9篇)

古代经典 第1篇

因此,人一为时风禁锢,则极易深陷旁门,偏离正道,妄自称大,菲薄传统,漠视法度,滑向任性涂鸦的小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此言凡事如不筑根基,并无上升空间,则无捷径可走。基于“六法”的严密性与专业性,中国古代(尤其是晋唐宋元)的画家,无不以敬业的精神搜妙创真,甚至于九朽一罢的惨淡经营,此皆出于对自然万物的深情与对艺术法度的虔诚。因此,在风格林立、泥沙俱下的当代中国画坛,重倡对古代经典作品的回溯与观照不无巨大意义。追摹经典,并不是要重复经典本身,而是通过经典的镜子来观察自身的误区与缺失,从而重新回到轨道上来寻求时代局限的突破。因此我认为,与古为徒并不是仰古人鼻息,而是要“取法乎上”。这也就是讲,起点越高,越能超越今人。诚然,在当代也不无这样的优秀画者。以青年画家沈宁来说,我不否认他是一位极具思想洞察力的画家(这在其写作中也可体现),并热衷于将绘画作为思想的载体来达他对生活世界的观感,然我想指出的是:沈宁绘画作品的成立,并非赖以其所传达的观念深度,归根结底还是基于其出色的型感塑造、笔墨功力与独具情趣的画面情调。如果脱离了这些技术层面的支撑,单凭那些不难理解的隐喻也未必比他的文字更显高深,更耐人寻味。故而在我看来,即便是将沈宁的人物画中那些观念性因素去掉,也丝毫不会影响其画面的艺术含量,甚至于画面意味更纯净,也更契合画家本人的气质。

这便是我想说的,绘画不是文史哲,完全可以不要去表达什么高深的观念,它终究是一门很单纯的造型艺术,是用有意味的形式来怡情悦性的。绘画既可以表现真实自然,也可以表达虚幻的梦境,但这些都是要基于造型规律与法度的。以中国画的经典规则“六法”为例,没有一条是讲思想的,作为中国画永恒不变的审美法则“气韵生动”,也是其余五法相互作用的结果。你去黄宾虹、齐白石、林风眠的作品中寻找什么观念,皆是徒然。这并非说绘画不可以表达什么思想,有思想总比没思想好。在特定的时代,如“文革”,恨不得每个画家每幅画作都要表达政治意识,然而为思想而思想,反而常常将艺术遮蔽,使作品变得浅薄甚至虚妄。真正有思想深度的画作终究是好,如南宋画家李嵩的《骷髅幻戏图》,它隐含着对生命悲剧的强烈意识,在沈宁所画的一幅群猫图中,我也能够感受到类似的一种艺术震撼力,若换成一个技术不过关的人表达同样的画面,就不会产生同样的艺术表现力。观念终究是观念,终不是绘画表达的主流,对绘画艺术优劣的判断,最终还是依赖于艺术形式本身的成熟程度。由此我想指出的是,当代艺术的某些观念并不适用于中国画,也更非中国画的大道。当下的中国画界,有很多画家不以绘画本源为要务,却为西画当代艺术潮流所左右,盲目跟风,以荒诞为深奥,难逃井蛙之见的笑柄。

是谁说过这么一句很有道理的话,艺术家从事的事业,如同盲人摸象,摸到什么是什么。这句话既可以解释画家对艺术的认知,各得其感,各自诠释,也可以解释艺术是什么。很多人一辈子瞎摸也没走出迷津、悟出道道。这是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在艺术创作中,绝大多数的画者难脱时流所淹,只有那些极少数深谙历史发展理路并超越时风的人,才会理性地回归到经典中寻找启示,甚至是乞灵于他山之石来与经典对话,并成为经典的延续者与创造者。

没有比盲者更不幸的人了,也没有比艺术家更具悲剧意识的职业了,画了一辈子的画未知方向所在,如同盲人一辈子不见天日,不知光明为何物也。盲人的梦,一定是走出黑暗,看到真实的自然。可怜的是,今天的很多中国画家,现实中明眸善睐,在艺术探索上却背离了中国画的心灵原乡——对自然的追慕。前些年,一些有识之士呼吁:守住中国画笔墨的底线。然在我看来,这底线,不可一味理解为笔墨,因为笔墨只是相对于文人写意画风一脉的;这底线,也未必一定是滕固所言的“中国画是线条的雄辩”,这是因为,除了以线造型,中国画里还有没骨、泼墨、米氏云山等技法。由此我想,这底线,固然包含着对线条、笔墨等技术与法度理解,但若深究之,则须回溯到中国造型艺术的心象家园中去讨论。那也就是,中国画最擅长运用悟性化的线条与笔墨去提炼万物的形象,并将之统一在一个具有音乐节奏感的画面中,以此来作为对万物神采的摄取与深情写照。在世界艺术之林中,还没有哪一个国家的绘画像中国画这样对自然予以如此细腻的情愫,无论是山水、人物抑或花鸟,中国画家对于物象的把握,皆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念贯穿胸臆,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所谓“澄怀味象”,皆如此也。由此反观当今画坛,一些中国画家舍自然而求观念,远离个人的生活世界,以树立所谓的观念性以遮蔽永恒不变的自然之象,实为误入歧途矣!昔王观堂云:“一艺之微,风俗之盛衰见焉。今之攻艺术者,其心偷,其力弱,其气虚憍而不定,其为人也多,而其自为也少。厌常而好奇,师心而不说学。是故于绘画未窥王恽之藩,而辄效清湘、八大放逸之笔;于书则耻言赵、董,乃舍欧、虞、褚、薛而学北朝碑工鄙别之体。”厌常而好奇,师心而不说学,难免误入野狐禅也!

撇开当代艺术中的某些异端不谈,人类视觉经验中的所有绘画创作,从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称之为复古艺术,其所复者,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传统延续,更是人类怀乡情怀的寄托与慰藉。“复古”一词,在今人听起来已然成为保守的代名词,但是在历史上,保守与激进实则无所谓分别,皆是借古开今的一种途径,殊途而同归。这是因为,当一个时代的艺术发展发生困境时,都需要创作者挣脱时弊,而回归到古代经典中去吸收养分,寻找发展新机。如赵孟頫学晋唐;唐寅、仇英学习南宋;董其昌更是究本穷源,以董源为活水,清理了中国文人山水画的主脉;即便是清初的四王、吴、恽,也更是在太仓一带掀起一场摹写宋元粉本的集体运动;今人江宏伟以宋画为源头,略参西画之光彩,将宋画之审美格调又重新拉回到现代生活中,打破了明清以来工笔花鸟画创作单一的审美模式。

古代经典 第2篇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3、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

4、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顾炎武

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8、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10、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1、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12、知耻近乎勇。——《中庸》

13、好学而不贰。——《左传》

14、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15、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1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1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1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19、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20、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21、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22、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23、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宋·文天祥

24、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2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绝句》

2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2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2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0、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明·吕坤《**语·卷上》

31、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32、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3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晋·陶渊明

35、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36、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37、学不可以已。——《荀子》

38、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39、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4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4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42、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4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44、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45、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4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4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4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9、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50、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51、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52、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

53、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54、学而不化,非学也。——宋·杨万里

5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56、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5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5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59、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论语·秦伯》

6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6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62、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

63、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6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6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66、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6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68、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69、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70、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71、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7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7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74、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7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77、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78、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79、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论语》:古代经典的现代解读 第3篇

《〈论语〉选读》是浙江省高中语文走进新课程的第一门选修课程。《〈论语〉选读》教学,至少面临着五大困惑:第一,《论语》是经典,如何“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第二,《〈论语〉选读》教学是学术研究,还是生活还原?第三,《论语》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语录体典籍,如何将其连贯起来?第四,《〈论语〉选读》教材是编者重新分类编排的,教学时如何突出主题?第五,教材是如何顾及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

由于《论语》具有文化论著选修教材的普遍性,又有作为语录体散文和儒学经典的特殊性,许多老师拿到选修教材后不知所措、无从下手。只讲字词、不涉文化者有之,逐句串讲、脱离主题者有之,研究学术、忽视生活者有之,打游击战、到处乱窜者亦有之……

如何教好《〈论语〉选读》呢?《高山仰止》(第一章到第六章)课堂实录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示。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高山仰止》,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品德的仰慕。那么,课文里的“高山仰止”是说仰慕哪个人的高尚品德呢?

(有的学生答子路,有的学生答孔子。)

(问题:一、如果你是子路的同学,你喜欢这样的同学吗?)

师:不管是仰慕子路还是仰慕孔子,我们还是先回到2500年前,假设你是子路的同学,你喜欢这样的同学吗?请齐读第1章到第6章。(生齐读)

请用“我喜欢(不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 的人。”的格式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我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刚强的人。

生:我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

生:我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正直的人。

生:我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能给人安全感的人。

生:我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敢于直言、敢于提问的人。

生:我不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马虎的人。

生:我不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好强的人。

生:我不喜欢子路这样的同学,因为子路是一个自大的人。

师:喜欢也好,不喜欢也罢,总之子路留给我们的不是一个单一的印象。心理学上按照气质把人分为四类:胆汁质(比如张飞)、多血质(如曹操)、粘液质(如诸葛亮)、抑郁质(如林黛玉),你觉得子路最像哪一个人?

生:张飞。

师:如果把子路画出来,怎样画比较好?

生:要画出浓眉大眼,络腮胡须。

师显示子路像。(生惊笑)

师:(显示PPT)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路生性鄙俗,喜欢逞勇斗力,志气刚强直率,戴着公鸡的羽毛,佩戴着公猪的牙齿(二物皆勇,子路好勇,故冠带之),曾经侮辱过孔子。比孔子小九岁的子路“陵暴孔子”,可见子路是一个勇敢率直之人。同样,一旦认为孔子做错了事,子路也表现出不同的态度。请齐读第五章和第六章。(生齐读)

师:“道不行”与“乘桴浮于海”是什么关系?

生:因果关系。

师:孔子的主张确实没有得到实行,但孔子始终没有“乘桴浮于海”,可见这是一种假设关系。如果主张行不通,乘着小筏子漂流海外,跟随我的人大概是子路吧。仅仅是假设,然而子路却以虚为实,非常高兴。本来这样也就可以停止了,而孔子又说了一句十分重要的话。那么,“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是批评还是表扬?

生:“好勇”是表扬,“过我”是批评,“无所取”是批评,因此是一种表扬性的批评。

师:非常辩证。(板书:美其勇,而讥其不能裁度事理。)请齐读第六章。(生齐读)很好,子路为何不悦?

生:南子作风淫乱,子路认为孔子见此淫乱之人不合礼法。

师:老师再补充一点:南子有着强烈的干政弄权欲望,而且为人轻浮,富于权术,卫灵公在年老之时把政权拱手让给夫人。有人认为孔子想通过她谋得一个职位,所以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表明了自己没有做错,那么是不是子路错了?

生:他们都没有做错,因为子路根据平时孔子教给的“礼”,指出孔子是不对的,而孔子有自己的想法。

师:孔子有什么想法,老师再补充一则材料:

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

孔子开始推迟,不得已才去见南子,因为孔子见南子也是出于礼节。在子路看来,孔子见南子不合“礼”,这是子路心中的“礼”;在孔子看来,自己见南子是合乎“礼”的,这是孔子心中的“礼”,学生与老师对“礼”的理解不同。朱熹认为:

圣人道大德全,无可不可。其见恶人,固谓在我有可见之礼,则彼之不善,我何与焉。然此岂子路所能测哉?故重言以誓之,欲其姑信此而深思以得之也。(朱熹《论语集注》)

(板书:欲其姑信此而深思以得之也。)

师:像子路这样的同学你喜欢吗?

生:喜欢。

(问题:二、 如果你是孔子,你喜欢子路这样的学生吗?)

师:让我们过一把当老师的瘾,如果你是孔子,你喜欢子路这样的学生吗?请齐读第三章和第四章。(生齐读)孔子对颜渊说的话,对子路来说意味着什么?

生:“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意味着子路做不到这一点。

生: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这里是说子路只会“兼济天下”,不会“独善其身”。

师:子路见孔子只赞美颜渊,自负其勇,心想孔子要是统帅三军,一定与自己想的一样。可是,圣人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孔子说不想与不考虑后果的人共事,想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共事,想一想,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这正是子路所缺乏的。

师:智勇双全方为真豪杰,孔子告诉他要“扬智抑勇”。(板书:以抑其勇而教之。)

师:孔子一下说“乘桴浮于海”跟随他的人是子路,一下子又说不想与子路这样的人共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生:不矛盾。前者说无勇不好,但过勇也不好;后者说除了勇,还要谋,这与中庸之道是统一的。

师:方法不同,但目的一样。孔子处处告诫子路要抑制过于刚勇的一面,甚至在鼓瑟时也进行教育。请读第四章。(生读)门人为什么不敬子路?

生:学生是跟着老师的步调走的,看老师不尊重子路,所以也学着不尊重子路。

师:孔子叫子路不要在家门鼓瑟,孔子的肚量怎么那么小?

生:大概子路弹奏的音乐不好听。

师:史书记载,子路鼓瑟,有北鄙杀伐之声。也就是子路的音乐过于刚勇。“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是鼓励还是告诫?为什么?

生:鼓励。孔子一看学生们误会了他的意思,于是又鼓励子路。

师:非常准确。孔子前面说子路那手瑟不要在我这里弹,后面又说子路弹瑟的水平已经登堂了,前后统一吗?

生:我觉得前后是统一的,前面说子路那手瑟不要在我这里弹,是从鼓瑟的内容来说的,而后面说子路鼓瑟的水平已经登堂了,是从鼓瑟的技巧来说的,前后并不矛盾。

师:孔子告诉子路不能因为鼓瑟的内容不对受到批评就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板书:未可以一事之失而遽忽也。)在第三章里,孔子先说子路不行后又说子路还行,而在第四章里,孔子先说子路行后又说子路不行,在孔子眼里,子路到底行还是不行?为什么?大家议一下。

生:我认为子路是行的,因为他很厉害,(全班笑)如果他去打仗的话,一定很勇敢。

师:打仗需要勇猛。现在我们看第二章最后一句话“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孔子说像子路那样恐怕不能善终。是打仗不能善终呢,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不能善终呢?

生:可能是政治斗争,春秋时期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诸侯国内部常会发生政变。子路刚勇,不懂得为人处事,如果在政治斗争中不懂得进退的话,就会死于非命。

师:这位同学讲出了一个真理,《菜根谭》中说:“涉世若无段圆滑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我们看一看子路是怎么死的:

孔子任鲁国司寇时,子路任季孙氏的宰,后任大夫孔俚的宰。卫庄公元年,卫国发生了政变,子路闻讯后去见政敌蒯聩。蒯聩命人挥戈击落子路冠缨,子路目毗尽裂,严厉喝斥道:“君子死,而冠不免。”毅然系好帽缨,从容就义。

勇敢是需要的,但是过分的勇敢是不可取的。所以孔子总是因时、因地教育子路。如果你是孔子,你喜欢子路这样的学生吗?

生:喜欢。

师:子路除跟孔子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从根本上讲,孔子是喜欢子路的,指出子路的过失也是为子路的未来考虑。因此,喜欢子路是本质,不喜欢只是表象。

(问题:三、 如果你是子路,你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吗?)

师:如果你是子路,你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吗?

生:如果我是子路,我不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因为孔子太注重“礼”了。

师:见解独特,难道孔子所做的也不符合他自己所宣扬的中庸之道吗?这个问题可以讨论。

生:如果我是子路,我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因为子路这样鲁莽的人经过孔子的教育,也变得有“礼”,懂得“仁”了。

生:我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因为孔子能够因材施教。

师补充: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感,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师:这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同学们还能从今天所学的六章中看出孔子有什么优秀的教育品质吗?

生:连在子路鼓瑟时也进行教育,孔子能因时施教、因地施教。

师:这就是孔子的教育艺术,一个具有如此教育智慧的老师,不值得学生喜欢吗?(板书:教育艺术。)

生:孔子认为子路过于刚勇,处处想中和他的暴性,中庸之道是孔子的教育思想。

师:很精辟!(板书:教育思想。)

生:像子路这样“野”的人,孔子也收他为弟子,表现了孔子大度宽容的一面。

师:你能用四个字概括吗?

生:有教无类。

生:教育风度。

生:教育胸襟。

师:(板书:教育胸襟。)最后齐读第一章。(生齐读)

如果说因材施教体现的是孔子的教育艺术,那么孔子身在陈国,却心系弟子,又表现了孔子的哪个方面?

生:情系学生的态度。

生:教育情怀。

师:好一个教育情怀!(板书:教育情怀。)此时,孔子在你们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生:和蔼可亲。

生:能给人如坐春风的敦厚长者。

生:像一尊佛。

师:对,雍容和顺。(板书:雍容和顺。)

师:(显示孔子像)对一个达到如此教育境界的人,学生岂止是喜欢,简直是仰望!在学生看来,孔子就是一座需要仰望的高山。这样的老师,值得学生仰望吗?值得家长仰望吗?值得炎黄子孙仰望吗?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孔子的形象早已超越这一境界,请看毛泽东《讲堂录》中的一个片断:

王船山(谓)有豪杰而不圣贤者,未有圣贤而不豪杰者也。圣贤,德业俱全者;豪杰,欠于品德,而有大功大名者。拿(破仑)翁,豪杰也,而非圣贤。

有办事之人。有传教之人。前如诸葛武侯、范希文,后如孔、孟、朱、陆、王阳明等是也。 宋韩、范并称,清曾、左并称。然韩、左办事之人也,范、曾办事而兼传教之人也。

帝王一代帝王,圣贤百代帝王。

——毛泽东《讲堂录》

一个时代有了思想,这个时代也就有了精神的灯塔;一个民族有了巨人,这个民族也就有了精神的支柱。当我们回望立于一天一地间的圣人时,我们的姿态是向上仰望!

值得思考的是,子路最后系好帽缨,整肃衣冠遭到杀害,有人说子路的死与孔子的重“礼”教育有关。作为一个现代人,你如何看待孔子的“礼”?

附板书:

高山仰止

教育艺术——教育思想————教育胸襟——教育情怀

雍容和顺

【教后反思】

为什么要选读《论语》?这是现代人心灵的需要。不说社会之事,单说今天的校园里,虽有其乐融融的师生对话,但也时常演绎着“鼠欺负猫”的故事,两千五百年前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对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我们也需要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一些内容进行分析和鉴别。因此,既要汲取先贤的思想和智慧,又要用科学的态度观照传统文化。在顾及文字、文章、文化三个层面的过程中,关键是实现古代经典解读的现代化。

一是课内支持课外。《论语》是文言文,就要通过文本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从课内掘进,感悟先贤的思想,汲取圣人的智慧,汇聚于高度凝练的语录时,我们常因难度较大而犯愁。此时就要特别关注《论语》价值的现代化,努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还原《论语》的生活情境。这堂课的三个主问题都是为了这一点而设计的:①如果你是子路的同学,你喜欢这样的同学吗?②如果你是孔子,你喜欢子路这样的学生吗?③如果你是子路,你喜欢孔子这样的老师吗?课内(古)与课外(今)的联系点是什么呢?就是师生对话。从后人的眼光看孔子,孔子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但其核心是教育家,《论语》语录的主要形式是师生对话。

二是课外反哺课内。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有关《论语》的评注不可胜数,比如有朱熹的《论语集注》、杨伯峻的《论语译注》、李泽厚的《论语今读》,还有《论语通译》等译注类著作,有钱穆的《孔子传》、匡亚明的《孔子评传》、林语堂的《孔子的智慧》、南怀瑾的《论语别裁》等评传类著作,有司马迁的《孔子世家》、杨伯峻的《试论孔子》、鲍鹏山的《黑暗王国里的残烛》等经典篇章,还有《百家讲坛:于丹〈论语〉心得》等图像影视资料。用这些课程资源来补充、联系、深化、审视《论语》,进而设计出一个体现编者主题的教学方案,是《论语》教学的必要途径。授课如同写文章,最忌零散无序。从哪个地方走进去,用一条什么样的线穿起来,又从什么地方走出来;如何铺垫、如何连缀、如何汇聚、如何突出主题,是思考的重点。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和观照经典的过程。当然,这样做决不是学术研究,而是还原生活,以“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王荣生语)经典的内涵。

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的有效方式 第4篇

针对这些问题, 教学中紧扣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视频观看、讨论、辩论赛、写作等活动, 以消除畏难情绪, 激发学习兴趣, 扩大知识面, 培养语文素养, 使学生在文化经典的学习中, 寻找出现代社会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汲取人生智慧。

一.视频观看

1、 (1) 视频内容:“走遍中国”———《走下神坛的朱熹》

(2) 设计依据:《天理人欲·经典原文·朱子语类》

(3) 设计目的:了解朱熹这位中国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诗人及其理学思想。理学是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最高形态, 也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到最高水平的集中表现。但它在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之后, 逐渐走向了僵化, 成为套在知识分子头上的枷锁。通过组织学生观看视频, 引导他们认识理学的发展及其基本精神, 了解理学思想所包含的可以为今天的文化建设所借鉴的有益的质素, 进而对理学做出合理的评价。

2、 (1) 视频内容:“百家讲坛”———《于丹〈庄子〉》讲座。

(2) 设计依据:《儒道互补·相关读物·〈胠箧〉》。

(3) 设计目的:引导学生用庄子的思想来指导我们的人生:宽容感恩于外在世界, 认知自己的内心, 超越功名利禄, 感悟人生的最高境界, 拥有健康的人生心态和快乐的生活状态。

3、 (1) 视频内容:“百家讲坛”———《于丹〈论语〉》讲座。

(2) 设计依据:《儒道互补·思考讨论练习》。

练习题一说到《论语》多次提到君子品性, 要求整理有关君子的语录, 讨论“君子”人格对我们的启发意义。

(3) 设计目的:引进名人名家对文化经典的解读, 让学生了解“君子”是孔子心中理想的人格标准, 做一个君子要有几个层次上的要求:做一个善良的人, 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合群好处的人。于丹把《论语》的教导直接针对普通人的生活, 用通俗的语言, 深入浅出, 讲解心灵之道, 处世之道, 这正是今天的我们的实际需要。

二.课堂讨论

1、 (1) 文题设计:如何理

解王国维的“三境界”说?在你的学习过程中, 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

(2) 设计依据:《人文心声·经典原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 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3) 设计目的:明晓王国维三句言情话相思的语句, 形象比喻了学术研究乃至人生奋斗的历程。第一境界是立志、下决心, 第二境界是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 也要执着地追求, 忘我地奋斗。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多年磨炼之后, 就会逐渐成熟起来, 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他能明察秋毫, 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悟贯通。

2、 (1) 文题设计:

这些寓言故事原意是什么?包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请谈谈你对故事的认识。

(2) 设计依据:《佛理禅趣·相关读物·〈百喻经〉六则》

(3) 设计目的:品愚人故事, 悟智慧人生。抓住关键情节, 联系生活体验体会寓言在现代社会人生中的启示意义, 从中学习为人处世的道理。

3、 (1) 文题设计:对我最有教益的一个批评和建议

(2) 设计依据:《家国天下·思考讨论练习》

(3) 设计目的:《求谏》让学生了解了唐太宗对于纳谏的认识, 通过讨论,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虚心纳谏其实不仅是一个政治问题,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面对批评和建议, 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正确对待它。在讨论中, 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 充分认识到批评者是我们的益友, 批评可以让我们知道自己存在着哪些不足和缺点, 以便弥补和改掉它们, 完善自己。

三.精彩辩论

1、 (1) 文题设计:

正方:人生需要规划

反方:人生岂能规划

(2) 设计依据:《儒道互补·经典原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3) 设计目的:孔子对其人生历程作了一个概括, 如果我们在今天十七岁的时候能够提前感悟各种境界, 就能提升效率, 缩短历程。确实, 今天人们非常热衷于人生规划, 什么事业规划、健康规划、晚景规划, 甚至幸福、情感都进入规划之列。但是, 世事无常, 有了人生规划, 就一定能按照其轨迹运行下去?当我们的人生被规划之后, 不就等于给自己套上了一个圈?通过辩论, 提高认识和辩析能力。

2、 (1) 文题设计:正方:德比财重要

反方:财比德重要

(2) 设计依据:《修齐治平·经典原文》:“有德此有人, 有人此有土, 有土此有财, 有财此有用, 德者, 本也, 财者, 末也。”

(3) 设计目的:德, 是对人们行为规范的高尚要求, 是评价人们言行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是依靠人们的信念、社会舆论以及习惯力量来维持的。而今天我们也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创造财富才是硬道理。通过辩论, 认识虽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 但是一个人的道德行为是根本, 财货是由根本所发展产生的枝末。换言之, 德行, 犹如树根, 财货, 犹如树的枝叶。树根不牢固, 枝叶是不会茂盛的。

3、 (1) 文题设计:

正方:熟读精思的读书方法好;反方:观其大略的读书方法好

(2) 设计依据:《天理人欲·经典原文》朱熹熟读精思的读书方法、马南邨《不求甚解》一文中提出的泛读方法。

(3) 设计目的:明析精读和略读两种读书方法, 一个是熟读, 另一个是博览;一个是专, 一个是杂, 各有其长处和局限性。

四.文章写作

1、 (1) 文题设计: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

(2) 设计依据:《人文心声·经典原文·人间词话》中写道:“诗人对宇宙人生, 须入乎其内, 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 故能写之;出乎其外, 故能观之。入乎其内, 故有生气;出乎其外, 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能出, 白石以降, 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3) 设计目的:对宇宙人生, 需入乎其内, 又需出乎其外。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 其人生便可到达一个很高的境界。这是一个抽象的哲学命题, 学生根据以上文字作文, 可以谈对人生、事物的看法。要求目光深邃, 深入开掘, 由表及里, 从具象到抽象。

2、 (1) 文题设计:谈慎独

(2) 设计依据:《修齐治平·阅读指南》。

为什么说“君子必慎其独也”?《大学》强调“故君子必慎于独也”, 《中庸》也说“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 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3) 设计目的:明了“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 凭着高度自觉, 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 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肯定赞扬慎独是一种情操、一种修养、一种自律、一种坦荡。

3、 (1) 文题设计:文须有益于天下

(2) 课文依据:《经世致用·思考讨论练习三》

(3) 设计目的:可以阐明道理、记述政事、体察百姓困苦、乐于称道别人的善行的文章, 有益于天下, 有益于将来, 所以它不能在天地之间断绝。如果内容涉及怪异、斗狠、悖乱、鬼神之事, 写无从查考的话, 抄袭别人的观点, 作奉承谄媚的文字, 则对自己有害, 对别人无益, 多一篇, 就有多一篇的祸害。

摘要:历代文化经典在教材中占有很大比重, 由于学生缺乏相关背景和知识, 解读颇感困难。为了解决这种困局, 教学中要紧扣教材进行视频观看、课堂讨论、精彩辩论、文章写作等方式去实现有效研读。

古代经典幸福诗歌 第5篇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无情有恨何人见?露压烟啼千万枝。

·无情有恨何人沉,月晓风清欲堕时。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无数塞鸿飞不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不见乡书传枞足,唯看新月吐蛾眉。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不知何处吹芒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 竟未休。

·不须看尽鱼龙戏,终遣君王怒偃师。

·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

·不薄今人爱古人。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天上几回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直北回。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天荒地变心虽折,若比伤春意未多。

·天涯烈士空垂泪,地下强魂必噬脐。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少年心事当拏云。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日暮数峰青似染,商人说是汝洲山。

·牛牛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月下沉吟久不寻,古来相接眼中稀。

·月是故乡明。

·月兔空 药,扶桑已成薪。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 红蕖冉冉香。

·风鸣两岸吓,月照一孤舟。

·风急天高猿 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长恨春寻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

·今古一相接,长歌怀旧游。

·今来县宰加朱绂,便是生灵血染成。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寻年?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为问謇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心曲知万端,悲来却难说。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劝君不用分明语,语得分明出转难。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节手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浅谈英译中国古代经典作品 第6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经典作品;英译;翻译家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如今,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已成为我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及宣传和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然而,基于中西文化的较大差异,翻译则是中国把古代经典作品展现给世界的最主要且最有效的方法。作为译者要很好地将中国古代经典作品融入到世界中去,我认为要做到以下三方面。

一、扎实的汉语言功底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

扎实的汉语言功底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是开展翻译中国古代经典作品的前提基础和先决条件。

在中国古代经典作品翻译中,英译古诗不失为中外文化传播的一个最佳途径。就李白《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译文来说,翻译家许渊冲译为:“A bed,I see a silver light”;最早英译唐代诗人专辑的小良熏将其译为:“I saw the moonlight before my couch”。从译文忠实原文的程度来讲,两位大家的翻译堪称完美。但若从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再去欣赏译文时,总觉得有些美中不足。事实上,“床前明月光”中的“床”,并不是字面意义上的“床”或“卧榻”。《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古时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所以,个人认为,若在译文最后对“bed”一词加以相应的注释,那么西方人在欣赏这首古诗时,则既可体会中国唐诗音节和谐,文字精练的魅力所在,也能更深入的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译文内容要忠于原文

在我国古代经典作品中不乏有诗、词、曲、赋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和表现手法更是多种多样。这就要求译者在译作方面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了解原文作者及创作背景。

在这方面,不得不提到中国著名的英语教育家汪榕培教授。其先后完成了《英译老子》、《英译诗经》、《陶渊明集》等,译著辉煌,得到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高度重视和好评。汪榕培最喜欢的诗人是陶渊明,所以在翻译其诗歌上,下了很大工夫。曾专门到陶渊明的故乡去考察体验了一个星期。随之译出这样生动、自然、传神的译句“I pluck hedge-side chrysanthemums with pleasure/ And see the tranquil Southern Mount in leisure(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上)”。而正是这样的经历,再次证实了,要英译中国古代经典作品,因译者与原作者所处时代不同,所以除了对其内容要理解吃透外还应熟悉和原作者有关的一切细节,甚至有一定的亲身感受,最终才能译出更精彩、更贴近原文的作品。

第二,内容上要做到选词考究,忠于原文。

精通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曾与其夫人戴乃迭女士翻译过大量古代经典作品。其中,对《红楼梦》的翻译最为著名。就作品名称的英译“A Dream of Red Mansions”来说,事实上中西方对于红色的解读是不同的。在中国,自古以来,逢年过节、婚嫁喜事,从张灯结彩到装饰配备,无不用红色来传递和烘托一种喜庆、吉祥的气氛;红色也是高贵的象征,“红楼”正是对“朱门”的影射。古时只有豪门贵族的府邸才可配有这种建筑风格。但在西方色彩文化中,红色却代表“灾难”和“血腥”。杨宪益先生在翻译过程中始终坚持忠于原文,虽冒着一定文化差异的风险,也要把原汁原味的带有名族和历史色彩的中国文化介绍给世界。

三、变冲突为融合

在对中国古代经典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定会遇到中西方的文化冲突。在此情况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变冲突为融合。

首先,翻译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要有跨文化意识并对源语和目的语之间不断进行比较,及时并恰当地加以注释或使用描述性翻译。其次,要深究西方文化,并在英语词汇量、俗语表达等方面进行大量积累和扩充,以便把作品翻译得更加准确、传神。最后,变通翻译方法。在汉语表达上,常出于通顺或强调而往往喜欢重复用词,但英语则侧重于形式的多样性而避免用词重复。例如,在《红楼梦》中,人们称呼贾母时总是重复使用“老太太”这一称谓,杨宪益先生的英译本则使用了多种不同的英文称谓来避免重复:“grandmother”、“madam”、“the Lady Dowager”等等。这样,就完全符合西方语言习惯,从用词角度使整篇文章增色不少且不过于重复死板。

总之,我国古代经典作品的英译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这对传播中国文化,树立国际形象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这条传播文化的翻译道路上,我们可能会遇到许多的挫折。但相信只要做到有心、细心、专心,想必在中国古代经典作品英译领域定会有所建树。

参考文献:

[1]蔡华. 传神达意——读汪榕培英译陶渊明《形影神》[J].大连大学学报,2009(4):38-40.

[2]彭俊,钟文. 顺应理论下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以《红楼梦》杨宪益英译本为例[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1(10):86-87.

[4]陈芙蓉. 翻译中的文化冲突及其解决方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3,20(4):102-104.

古代经典 第7篇

文学是用语言塑造形象, 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语言艺术, 是文化中极具感染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经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 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中国古代经典文学有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词、赋、曲等多种表现形式, 在各种文体中, 又有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 从而使中国经典文学呈现出多姿多彩、壮丽辉煌的图景。几千年来, 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代经典文学, 中国古代经典文学对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中国古代经典文学是中国文化历史的结晶, 因此它对培养当代中学生的爱国思想,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摘要:今息大爆炸的时代材料的选择, 但读书籍中却很少可以培养学生的提高个人修养等要性。关键词:中

学习中国的古代经典著作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孔子的《论语》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瑰宝, 而且还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宝贵财富, 当今世界正在掀起一股儒家思想的热潮, 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扎根生长, 这让我们作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但是正当世界在研读孔子的书籍时, 却很少有中国学生去阅读它, 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误, 我们不仅要学习其中的一两篇, 更应该把其他的内容作为中学生的必读古文。

学习经典古文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在荀子的《劝学》中“积土成山, 风雨兴焉;积水成渊, 蛟龙生焉;积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 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 筋骨之强, 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 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等句子教育我们学习要持之以恒,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虽然《劝学》作为中学生语文教材内容之一, 但还有其他著作不被人所知, 我们应该把名人书籍的经典著作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读内容来指引学生阅读。

阅读古代经典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孙膑的《孙子兵法》堪称世界兵法书籍的经典, 很多国家的军校把它作为必读教材之一, 但是在中国却很少有学生完整地读过, 只闻其名, 不见其书, 这可以说是教育的一大缺陷。学生学习《孙子兵法》可以从中学到做事要有谋划, 如“凡用兵之法, 全国为上, 破国次之”“故上兵伐谋,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 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 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 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 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 则诸侯之难至矣”。当今社会本身就是一个无形的战场, 适者生存, 学习它有利于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学习古代经典著作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古代经典著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 学古才能知今, 当代中学生是祖国的生力军, 是祖国的希望, 不了解中国的过去怎能面向未来, 学习《史记》《资治通鉴》等书可以让你知道历史兴衰的原因, 学习《论语》《三字经》可以让你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精髓, 读《诗经》可以让你体会古人的生活, 等等。

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让中学生重视古代经典文章的阅读, 并在日常教学中有所指引性地指导学生阅读古代经典文章, 让中国的古代经典文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让中学生了解它们、领会它们, 让他们和古代先人的灵魂去沟通。

参考文献

[1]王慧琴.开展经典诵读传承民族文化[J].小学语文教学, 2011 (18) .

[2]王大磊.青少年阅读经典著作的现代意义[J].思想理论教育, 2009 (6) .

[3]曹明海.大众文化与经典阅读[J].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8 (2) .

[4]苗天慧, 余国林.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7 (10) .

古代经典 第8篇

其一,内容的选择,何为经典。经历了宋代“花鸟写生”的高峰时期,文人画的兴起,再到明清时期画家们在水墨技法的衍生突破,花鸟画无论在题材还是在审美意趣上是那么多彩多姿,溢彩流光。梅、兰、竹、菊、松、虎、马、鹤让人应接不暇。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作为独立的画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凝聚着人类丰富的智慧和情感,体现了东方艺术的崇高审美理想。中国花鸟画不是仅仅为了准确地描绘现实中的花卉禽鸟,而是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生物的审美关系,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这种审美取向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自然、社会、人。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画家情感在画面中的体现是花鸟画欣赏的高层次追求。

研究课本,中国古代花鸟画的内容,含括了工笔的有唐韩滉《五牛图》,赵佶《芙蓉锦鸡图》,宋佚名《榴枝黄鸟图》。写意的有明徐渭《墨葡萄图》,清郑燮《荆棘丛兰图》,朱耷《荷花水鸟图》从表现内容上来说禽鸟花卉一应俱全,从风格来说工笔写意面面俱到,从级别来说都是花鸟画的代表人物,对后世影响深远。但是,从学生来说,他们对牛的兴趣不如对功夫熊猫,对墨葡萄的认识也远不及具象艺术中葡萄表现的鲜亮,这样的题材他们觉得古老陈旧,跟他们的生活体验也很遥远。花鸟画他们只认得齐白石郑板桥徐悲鸿。传统课堂由工笔、写意的技法分析,由作品的风格探讨画家的成长经历与画风的形成,难免僵化与程式,从学生心理特质,兴趣点,鉴赏水平出发,把这节美术课上成一节贯穿古今,有新意有深度更要有所收获。在经典传统与时代时尚之间穿越,由生活到艺术,有节奏有亮点,生动活泼。

一花一世界, 一木一浮生,以一斑而窥全豹,由浅入深,有层次有节奏的开展教学。课堂教学中我尝试选定一个题材,她不是富丽堂皇国色天香的牡丹,不是隐逸傲霜的金菊,而是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荷花。荷花是一种祥和生活的象征。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热爱和平、崇尚和谐的民族,而“荷”与“和”谐音,借此以荷花的高洁象征和平事业、和谐社会的高洁。从某种意义上讲,国人尚荷的风气也是对中华“和”文化的一种弘扬。更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们对荷花没有陌生感,他们于对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耳熟能详,有一种自然的亲近之感。荷花这一题材涵盖了中国画中各种风格,从古至今很多画家都在画着心中的荷花,古人在画,今人也在画,荷韵悠悠,婉转,时尚,风化绰约,穿越在古今之间,让学生有了更直观的比较与感悟。

其二,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好的教学方法,是灵感,是调味剂,是打开艺术之窗的魔杖,有着非常直观的作用,它直接影响到美学教学的实际效果,是美学教学的最关键环节之一。经典与时尚间的穿越与较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发现问题,比较鉴赏,让课堂更充满活力,从而达到培养兴趣,提高学生审美的教学目标。

一、经典与时尚的碰撞

《出水芙蓉图》和荷花的摄影作品的对比,艺术与生活的对照。寻找艺术作品与生活照片的关系,是一个兴趣切入点。《出水芙蓉图》画幅虽小, 画得却十分精致生动,用笔轻细, 敷色柔美,几乎不见笔迹。浅粉色的花瓣、嫩黄花蕊, 似乎还带有拂晓时分的露珠, 这正是花苞初发的最佳时刻。粉红色的莲花在碧绿的荷叶映衬下显得格外的清妍艳丽。它突出地表现了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格,这是宋人花卉小品中难得的上乘佳作。典雅大方,可谓经典中的经典,与荷花摄影作品的比较,《出水芙蓉图》无论在色彩,造型技法上都堪称完美,画家敏锐的观察力,近镜头般的构图,细腻的画风,甚至于质感的表现,彰显了宋人的写实功底,明媚艳丽不输摄影里的荷花的,甚至更多了几分妖娆。此章节让同学们在对比中感受工笔画的色彩层次和写实作派,再次证明了艺术与生活的关系,感应到中国花鸟画的神奇魅力。

二、经典与时尚的共鸣

明徐渭的《荷花图》和近代张大千《泼墨荷花》横比。明代画家徐渭写意花鸟画的鼻祖,是大写意荷花的代表人物,在后世四百年的花鸟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徐渭画荷花,与当时的政治环境有关,他愤世嫉俗,不愿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思想与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达到了空前的默契与统一。他的荷花皆古朴淡雅,别有风致。他的书画作品情意所至,气势豪放,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技巧。“无法中有法”、“乱而不乱”,表现出画家深厚的功力。在四百年后的今天,仍给人以笔墨淋漓,赏心悦目之感。他的作品不拘于物象,能抓住其神气,用秃笔铺张,势如急风骤雨,纵横脾睨。他的大写意泼墨之势, 继陈道复以后,更加狂纵,笔简意浓,形象生动,影响深远。开启了明清以来水墨写意法的新途径。

张大千的荷花,画家荷叶用墨厚而透,笔简意丰,酣畅淋漓。笔墨效果与徐渭的《荷花图》有相似之趣,真可谓是千载而下两位大艺术家的心灵相会。荷花花朵则用细若发丝的线条勾出一朵盛开的白荷,在线的边缘处稍用淡墨写之而荷花的立体感立现。真是神来之笔。泼墨的荷叶和白描的荷花相映成趣,笔墨水平高超,无任何尘俗之气,是难得一见的逸笔荷花。

三、经典与时尚的穿越

纵比,清朱耷《荷花小鸟》与现代江宏伟的《翠鸟荷趣图》。

通过两幅画的不同意趣,挖掘画面背后的故事,探索审美和时代的关系,请同学们谈自己喜欢的风格,并具体说明。

首先,画家经历的不同。朱耷(1626-1705) 名朱统,号八大山人等,为明代宗室,国破家亡之后出家为僧,其作品带有强调个人感情色彩和复杂的精神内涵,其内心深处的难言之痛与愤懑抑郁,均借笔墨而抒发,以极具个性的奇简冷逸的风格,强烈抒发了遗民之情。江宏伟,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作品特有的那种幽深静谧的美感和古朴超然的意境,在当代工笔花鸟画坛上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古典现代风格交相辉映。

其次,画面上的比较。《荷花小鸟图》与今人的荷花相比,险怪空灵的构图,简约含蓄而充满孤独幽愤感情笔墨,在内容与形式上高度统一,以墨笔画湖石临塘,疏荷斜挂,两只小鸭或昂首仰望,或缩颈独立,意境空灵,余味无穷。荷叶画法奔放自如,墨色浓淡相间,并富有层次感。江宏伟这样说他的画古典作品中曾引起我感动的部分,也具有一种光泽,《出水芙蓉图》所散发出的是明晰、温和、玉质般地裹了一层包浆般的光泽。这给我一种信心,一种启示,我悉心地展开层层渲染,像素描般地,一边惦记着自然物体,一边沉入遐想地渲染,让揭示的东西融合在一个朦胧的氛围里。这两幅画的构图都很空灵,但在朱耷的画中,人们很容易察觉作者怪诞、冷漠、高傲、孤独、白眼向人的个性特征。他作画常取枯枝败叶,孤影怪石,表现他心中那种残山剩水,地老天荒的精神世界,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翠鸟荷趣图》淡雅疏朗婉约清新,古典中又有今人之风,素净中又不失雅趣。是童年率真的记忆,是都市生活中今人向往的轻松。

通过今与古的对话,从古代走向未来,在经典与时尚间穿越,请学生思考自己心目中的荷花,从而得出画家的荷花是心灵的寄托,是自我的写照。中国古代花鸟画的托物言志不仅表现在荷花上,由对荷花的兴趣再投射到其它作品上,激起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及探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

总结

富有典型性的课题内容让学生的鉴赏与体验变得更为单纯,视线更为专注,花鸟画的世界也在这比较中越来越清晰明朗。有层次有针对的开展课堂教学,切合美学教学的实际需要,切合当前学生心理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美学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用学生熟悉的事物、画家,通过画面与生活,画面与画面对对比,引法学生自主的从艺术表现手法,艺术情感与审美的关系去鉴赏中国传统绘画,由一枝荷,探究了花鸟画中画家情感的寄托,在不同的画家的世界中感受了东方审美或典雅雍容,或冷峻飘零,或恬静淡泊或风雨欲来。穿越在经典与时尚之间,兴趣盎然,美的体验涓涓细流般萦绕在心田。

张大千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紧跟时尚,留住经典,愿同学们爱自然、爱生活的心永不停歇。

摘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置,对于我们把握课堂教学效果的取得具有重要的意义,经典是历史的沉淀,时尚却是兴趣的灵光粉,在经典和时尚中穿越,碰撞和共鸣,使课堂教学的协奏越发精彩。

古代经典 第9篇

一、新媒体时代古代经典作品遭受冷遇的原因

新媒体(New Media)主要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上产生的媒体形态,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而言的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传播媒体,是所有人向大众实时交互地传递个性化数字复合信息的传播媒介[1]。能熟练使用新媒体并深受其影响是当代大学生的一大特征。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及迅猛发展,也给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巨大冲击。一方面由于缺乏筛选机制,导致海量文学作品涌现,鱼龙混杂,泥沙俱下,让人无所适从;另一方面由于信息量太大、太快,人们无法安静地沉浸在某个作品或文本之中,导致了阅读的碎片化、浅显化、娱乐化。消遣性、娱乐性、快餐化的大众文化作品成为当前大学生们阅读的主要对象,而“提出并思考的人、人性、人生的大问题,试图给出解答或解决方案,并且永远对现实保持者理性批判态度”[2]的异常深刻且充满理性的经典作品则被边缘化,尤其是中国古代经典。有研究者曾在全国范围内选取了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14所高校对大学生的经典阅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古代经典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即使在中文专业学生当中也仅有不到三成的被调查者对其最感兴趣,部分理工科学生在留言中表示由于平时专业学习压力大,很少阅读文学书籍,即使阅读也首选娱乐消遣型的,不愿选择费时费力的中国古代文学[3]。201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调查统计后发布了“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在该榜的前10名中,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尽数在列,《红楼梦》更是高居榜首,成为读者们吐槽最多的“读不下去”的书。

当代大学生为何如此冷落蕴含着丰富人文意蕴的古代经典作品?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很多,但最主要的有两个:

(一)从主观上看,学习的功利性使很多大学生认为大学语文中的古代经典作品“无用”,因而不愿意投入精力深入学习。

通常来说,人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某门知识,多是因为对其有兴趣爱好或认为其对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有较强的实用价值,而对于认为无用或没有太大作用的知识,人们往往不容易产生学习的需要以及相应的行为方式。当前整个社会的浮躁、功利又加重了人们的这一学习动机,很多人的需求是了解能够马上解决眼前问题的信息,而学习经典名著不可能会获得如此快捷而实用的效果。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古代经典作品缺乏兴趣甚至很厌恶,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在学生看来,学习这些作品,无非是使他们多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史哲方面的内容,与当前的社会生活以及未来的生存发展没有多少关系,属于学而无用型的。这些古代经典作品真的“无用”吗?当然不是。能够选入大学语文教材的这些古代作品无不是经过岁月沉淀的经典之中的佼佼者,其中所蕴含的优秀人文思想、审美情趣、生活态度对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等具有潜稳默化的催生作用。不仅如此,作品中所涉及的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以及语言运用的特色等对提高学生的语言交流、沟通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而这又直接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产生重要影响。既然大学语文中的古代经典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如此重要,那么为什么当代大学生却普遍认为这门课“无用”呢?其原因主要是古代经典的这些功能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就业的影响往往是“润物细无声”的,不像专业课以及各类证书那么直接,所以学生们往往感觉不到它的功用。

(二)从客观上看,时代的“隔膜”以及教学效果的不如人意影响了大学生对大学语文中古代经典作品的“兴趣”。

针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发布的“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名著死活都读不下去?调查中不少被采访者表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名著与当代读者的“隔膜”,“语言晦涩、叙事繁杂,再加上高深的哲学意识与不同的时代背景,客观上也构成了阅读障碍”[4]。就拿古代经典作品中的语言来说,与今天的语言相比,不仅在语音、语法、词义等语言内部要素上发生了巨大改变,其所反映的外部事物也发生了极大变化。因此,后人在学习前人作品时往往会遇到不少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以及通俗文学、大话文学、流行歌曲和偶像剧等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的泛滥,当代大学生们更习惯于通俗化和娱乐化的话语表达方式,古代经典作品陌生而晦涩的语言,自然很难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学效果的不如人意也是造成当代大学生对古代经典作品兴趣索然的一个重要因素。长期以来,大学语文教学在授课思路上形成了一个固有的教学模式:作者生平简介、创作情况、课文的写作背景、内容分析、写作特点等等,教学过程公式化、凝固化,课堂讲授信息量大而不深不精,语言严谨有余却生动亲和不足,凡此种种,使得整个大学语文课堂沉闷而缺乏生气。

“无用”和“无趣”成为很多大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的最直观印象,这种印象又从心理上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动机,加深了他们对大学语文课的疏离。

二、有用与有趣:新媒体视域下古代经典作品教学的新思路

葛兆光先生在《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中曾说:“现在是急功近利、讲究实用的年代,那些看上去既不能增添技能又不能变成资本的古代社会与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一些‘包装和‘烹调才能使他们感兴趣”[5]。实际上,这不仅是一个功利化、实用化的年代,还是一个媒介化、视觉化的年代,在这样的时代中,教师更应该大胆革新,善于包装,善于调味,使古代经典作品教学课变得“有用”及“有趣”。如何才能使这些古代经典作品变得有用、有趣起来?

(一)关注古代经典作品的当代性与应用性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是因为它具有内在的“真理要求”,具有超时间、跨地域的永恒价值,其生命力在于“持续不断引起当下读者阅读的兴趣,持续不断地对当下情境中的读者发挥作用”[6]。因此,在讲授这些经典作品时,除了要关注其所蕴含的优秀的人文思想、进步的审美观、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语言运用的特色外,更要研究其当代性,包括文化的当代性、道德的当代性、情感的当代性、审美的当代性等[7],按照时代的已经变化了的精神、心理、人情风俗来理解经典、认识经典,对经典进行继承和创新,只有这样经典的精神财富才能永恒与不朽,才能使当代人继续对经典充满信心,成为当代人生命的源泉。不仅如此,对于经典的解读,教师还需要贯彻古为今用的原则,关注其与当下现实生活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对当代大学生工作、学习、生活、处事等方面的启示意义,这样才更能引起学生的强烈共鸣,调动其学习兴趣。如通过对杜甫《又呈吴郎》中诗人“堂前扑枣任西邻”“只缘恐惧转须亲”等行为的解读,不仅使学生学习到杜甫“仁者爱人”的伟大精神,同时还要学习其如何在维护弱势群体自尊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帮助的高尚行为。而“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中所蕴含的委婉含蓄的劝说艺术,对学生今后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语言表达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来因材施教,如对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在讲授《红楼梦》时,可以进一步将王熙凤的管理艺术、理财能力、薛宝钗的人际关系学等引入到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古代名著的同时,开拓思维,增长职场实际生活经验。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介绍诸如王维、苏轼等这些文学家兼艺术家时要侧重对其艺术观的分析,多选讲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鼓励学生从古典诗词中挖掘创意。

(二)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优化经典作品的教学效果

当前,大学的教学对象大多已为90后甚至00后,他们是随着新媒体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作为“屏幕人”或“网络人”,游戏化、图像化的世界,轻巧、有趣的表达,大话式的网络语言是他们熟悉和热衷的,冗长的文本、艰深枯燥的语言往往令其望而生畏、兴趣索然甚至拒之门外。面对这样的一群教学群体,传统的“一张嘴、一本书、一只粉笔、一块黑板”教学方式已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当代大学生学习、接受习惯,与时俱进,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地优化教学效果。如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本、图形、动画、音乐、声音、图像、视频有机融为一体,切合在新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的接受习惯,如果精心制作的话,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讲解古典诗文时,诗情画意的画面配上合适的音乐,不仅能有效地展现诗歌所蕴含的意境氛围,而且还会对学生的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产生强烈的冲击,使学生在婉转美妙的音乐中体会作品的文字、意境之美。在讲解古代小说戏曲时,选取影视中重点片断,让学生与原著进行对照,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还能够提高学生研读作品的兴趣。如《聊斋志异·婴宁》一文,尽管这是一篇文字优美、故事生动的小说,但由于语言文字方面的障碍,在阅读文本感知人物形象时,依然有不少学生因为没有读懂课文而茫然无知。通过对电影《婴宁》中王子服遇婴宁、寻婴宁以及婴宁严惩西邻子等片段的播放,学生很容易就把握了婴宁天真活泼、憨态可掬、聪慧狡黠的未经人世浸染的自然本性,不了解这种天性随着婴宁走出山谷投入到人类社会、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为顺应社会礼法而逐渐失落的过程,感受到作者对人间真情的赞颂、向往及对封建礼教压抑摧残人性的痛心。

虽然多媒体教学比传统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信息量更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果,但在古代经典作品的教学中,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尤其是声音、画面等直观手段,也容易使学生思考力、想象力受到限制,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削弱。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避免对多媒体的盲目依赖,适时、适度、适当地运用,将多媒体辅助教学、传统教学手段与教师个人特色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效应。

(三)建立开放性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开放性是新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媒介环境下,大学语文的教学也需要建立一种开放的教学理念。传统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以教知识为导向,但现在,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机,百度一下就能搜索到需要的知识,几乎所有的问题都能通过网络找到相应答案。而且当前大学生携带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上课的现象非常普遍,课堂上玩手机者也不乏其人,甚至屡禁不止。这种情况下,不如顺势而为,教师通过设置议题,采用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自己的设备,引导其去关注网络中丰富的语文信息。另外,大学语文教学的场域也应当是开放的,不局限在传统的课堂之中。课堂之外,教师也要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终端、不同产品进行自主学习。近年来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微课、慕课倍受瞩目,尤其是微课,短小精练,符合当代大学生课余时间碎片化,难以进行长时间学习的情况。教师应该积极地推动大学语文微课的建设与应用,将学生在教学中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然后根据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制作,供学生课后学习参考。师生之间也可以通过QQ、博客、微博、个人日志、个人主页、飞信、微信等新媒体提供的各种新鲜、活泼的交流方式,交流资料、探讨问题,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丰富延伸课堂内容。

(四)运用故事化、娱乐化的教学语言,迎合当代大学生的欣赏趣味

在教学中发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媒介化、视觉化时代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在接受信息时,大都会避开难懂难接近的东西,选择很快、很轻松能搞懂的知识信息。浙江工商大学曾对杭州16所本科高校大学生的阅读状况进行调研,发现78%的学生认为阅读经典很重要和比较重要,但阅读率并不高,其中语言晦涩难懂、内容与时代脱节是大学生拒绝阅读的主要原因[8]。相反大学生对于那些以经典为蓝本,运用改写、反讽、戏防、戏虐、调侃等手段进行“去经典化”的节目或作品却十分热衷。近年来以易中天品三国、于丹讲论语、刘心武揭秘红楼梦为代表的“百家讲坛”电视节目以及以“杜甫很忙”为代表的网络恶搞文化在90后大学生中迅速走红,也正说明当代大学生并非不喜欢中国古代经典,只是他们更愿意在轻松、娱乐的情境下接受经典。美国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描述电视时代的大众文化时曾说“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9]。在当前这样一个“娱乐至上”甚至“娱乐至死”的社会语境下,一切都难逃被娱乐的命运,包括古代经典。教师若再以严谨、正经、刻板、晦涩的方式讲授这些古代经典作品,只会使学生对古代经典作品更加“敬而远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秉承兴趣原则与亲近原则,使教学语言故事化、戏虐化、娱乐化,化重为轻、化难为易、化艰深晦涩为网络流行,贴近学生的生活、趣味,使学生在好听、好玩、大笑的愉悦状态中完成对经典作品的解读。

结语

中国古代经典作品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格塑造、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学习经典不仅关乎当代大学生个体的成长,更关乎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而拒绝经典,受害的不仅是每个大学生个体,更是我们的社会和民族。新媒体视域下,教师只有在对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欣赏趣味等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改革教学形式和方法,主动适应大学生的接受习惯,才能使当代大学生们热爱中国古代经典,其传承文化、陶冶情操、提升人格、净化心灵等功能才能得以实现。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大学语文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2014mooc057];宿州学院质量工程项目“ZHC背景下的大学语文建设与实践”[szxyjyxm201259];宿州学院质量工程集体项目“大学语文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szyjnzx201203];宿州学院一般科研项目“宋代杂体诗研究”[2011yyb17]。)

注释:

[1]林坚.新媒体对文化生态的影响[EB/OL].http://www.lwgcw.com/NewsShow.aspx?newsId=36553/,2014-9-11.

[2]詹福瑞.大众阅读与经典的边缘化[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128.

[3]韩田鹿,林琳,贾彬,唐绎涵.当代大学生古代文学经典阅读情况调查[J].出版发行研究,2010,(06):35.

[4]刘昆,张林涛.名著经典缘何“死活读不下去”[N].光明日报,2013-10-17,(05).

[5]葛兆光.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207.

[6]张曙光.经典阅读遭遇大众文化[J].名作欣赏,2007,(20):138.

[7]叶文举.大学语文古代作品教学的当代性推衍[J].中国大学教学,2013,(01):70-72.

[8]梁春芳.大学生读什么书——杭州16所本科高校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J].中国出版,2009,(04):52.

[9](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上一篇:糖尿病足的中西医护理下一篇:低碳城市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