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经济的发展历程

2024-05-07

物流经济的发展历程(精选9篇)

物流经济的发展历程 第1篇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利用、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1949年建国到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开始, 是我国认识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党和政府从中国的具体实际出发, 在继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认识成果的基础上, 对所有制结构和非公有制经济做出了基本正确的分析判断, 采取了正确的政策。

1949年9月29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 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五种经济成分并存。 对于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 党采取了利用和限制的政策。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 毛泽东指出:“在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 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资本主义的积极性, 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 在这个时期内, 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 都应当容许其存在和发展。”[1]同时, 还指出, 中国的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 不是如同资本主义国家那样不受限制任其泛滥的, 对资本主义要在活动范围、税收政策、市场价格、劳动条件等方面, 进行恰如其分的有伸缩性的限制。因此, 一方面, 充分引导和利用有益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 利用其发展生产、恢复经济、造福人民。另一方面, 对那些不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 进行限制和斗争。

二、“一五”计划时期:限制、改造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从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酝酿到1956年改造基本完成, 是我国认识非公有经济的第二个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了从限制到消灭的政策。

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政策, 与当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发生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新生人民政权站稳了脚跟、国民经济得到恢复的情况下, 毛泽东认为消灭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条件已经具备, 由此改变了原先“让新民主主义社会充分发展”的设想, 加快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伐。1953年6月, 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是要在10到15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 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 由于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左”的偏向, 原定从1953年起, 用1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结果仅用三年就基本完成, 以至于留下了“要求过急, 工作过粗, 改变过快, 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2]的问题。

三、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改革开放前:消灭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1956年到1957年头几个月, 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对非公有制经济进行了一次短暂的再探讨, 在利用非公有制经济形式为社会主义服务问题上, 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思想观点。1956年9月召开的中共八大, 在肯定陈云提出的“三个主体, 三个补充”意见的基础上, 指出个体经营是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的补充, 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组成部分。可是, 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 又回到了让资本主义“绝种”的老路。“大跃进”一开始, 就急于消灭个体所有制。1958年4月,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继续加强对残存的私营工业、个体手工业和对小商小贩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指示》, 《指示》规定:“对资本主义性质的工业户, 不允许继续存在;对个体手工业户, 加入手工业合作社;对小商小贩, 组成合作小组、合作商店或者使他们成为国营商业的代购代销人员;对某些收入过高的个体工商户, 国家还要从原料、订货、税收等方面加以控制。”[3]

从1958年11月第一次郑州会议起, 党中央开始对“左”的经济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尤其是60年代初开始的国民经济调整, 使非公有制经济又获得了一个喘息和恢复的机会, 给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好的契机,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势开始好转。 在经济好转的同时, 政治气氛却愈益紧张, 自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 残存的非公有制经济再次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和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总的政治背景下, 片面强调发展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经济, 轻视和削弱集体所有制经济, 大搞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升级, 过渡”, 歪曲集体所有制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这些超越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所谓“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做法, 致使非公有制经济几乎完全绝迹, 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四、非公有制经济崛起并曲折发展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1992年南方谈话)

1978年12月,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这次会议纠正了多年来的“左”倾指导思想, 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实现了把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一历史性转变, 提出“社员自留地、家庭副业和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部分, 任何人不得乱加干涉。”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也开启了个体私营经济时代。

1979—1987年, 这一时期是我国民营经济突破禁区、起步发展的阶段。随着市场的逐步放开, 1985年开始实施的价格“双轨制”暴露出极大的弊端。1988年, 中央决定实施价格“并轨”, 取消价格双轨制。放开价格管制, 实行“价格闯关”, 这直接导致当年全国范围内的物价上涨, 进而产生了波及大江南北的抢购风潮。到1989年, 国际形势出现了剧烈动荡和急剧变化, 而国内仍存在较为严重的市场混乱, 认为允许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 不可避免地会冲击社会主义经济, 滋生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因此, 原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原国家税务局又先后发出对个体、私营经济清理整顿和开展税收大检查的通告, 各地新闻媒体也进行了相应的宣传。在这种限制政策下, 个体工商户要么停业观望, 要么缩小营业额;不少私营企业主停止了扩大再生产的投入, 甚至转移或分散资产。在这一时期, 个体经济出现了负增长, 城镇个体工商户的就业人数也出现了下降。

五、进一步扫清思想障碍, 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

(1992年南方谈话—1997年党的十五大)

1992年春,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带来了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在“南巡讲话”中, 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和对计划和市场关系的创造性论述都是对传统理论的重大突破, 也为民营经济纳入体制之内, 发挥平等竞争作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了“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决定》指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为实现这个目标, 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在积极促进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 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经济发展, 并依法加强管理。国家要为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对各类企业一视同仁。”

六、确立制度, 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997年十五大—至今)

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对于私营经济的认识和保护来说, 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大会对私营经济的认识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 使之健康发展。”“要健全财产法律制度, 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 并对它们进行监督管理。”[4]私营经济的地位由“补充”上升到了“重要组成部分”, 对私营经济的政策由“方针”上升到了“基本制度”,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主体的关系由“有益补充”变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由“制度外”进入“制度内”。

这一突破为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有力地回击了十五大以前的一段时期内对私营经济发起进攻的种种思想、言辞, 在关键时刻消除了一些私营企业主的恐惧, 克服了长期以来将私营经济视为权宜之计或异己力量的认识, 使私营经济成为新的生产力增长点。

摘要: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历史可划分为六个阶段, 即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一五”计划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改革开放前时期;非公有制崛起并曲折发展时期;迅猛发展时期;确立制度, 持续健康发展时期。

关键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国家政策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1431.

[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注释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18.

[3]马齐林, 等.中国共产党执政四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9:154.

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分析 第2篇

一、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阶段

1、1979~1984年为初创阶段,主要是为经济特区的建设打下初步基础。利用邻近香港的区位优势和特区的优惠政策,通过吸引“三来一补”企业发展工业,积累建设基金、国外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一阶段主要是“杀出一条血路”,以市场为取向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首先在价格制度、工资制度、基建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方面大胆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试验。

2、1985~1992年为建立起以工业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全面推进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系统、深入地迈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阶段。深圳在这一时期全面推进了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从局部改革转向全面改革,从单项改革转向系统改革,从初步改革转向深入改革。例如,率先进行国营企业股份制改革,改革金融体制,对土地进行公开拍卖,实施住房商品化,改革劳动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险体制等。这些改革为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积累了经验,发挥了特区作为经济体制改革试验场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圳初步形成了出口创汇的外向型经济格局。

3、1993~2003年为增创新优势,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并大力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阶段。这一期间深圳继续充分发挥了先行先试的优势,全面建设和完善各种要素市场。到1997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以“十大体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例如,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完善了劳动力市场,建立了产权交易市场,推进了金融体制创新等等。

4、2003~2020年左右为打造国际化城市,加强深港合作,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阶段。进一步推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创建服务型责任政府。大力推进CEPA以及泛珠三角经贸合作,实现区域内的共同繁荣。2003年年初,广东省委对深圳未来的发展提出了以建设国际化城市为目标。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有利于开拓深港合作新局面,推动深港产业合作进程,打造双赢格局。

二、深圳经济特区取得的成就

l、综合经济实力迅速增强。

1979年~2006年,深圳市从生产总值1.96亿元增长到5813.56亿元,年均递增34.46%,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的第四位;工业总产值从0.71亿增到12278.48亿元,年均递增43.54%;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从0.17亿元增长到500.88亿元,年均递增34.43%,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第三;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从606元增长到69450元,年均递增19.2%,在全国大中城市位居榜首。

深圳经济的增长主要来自第二产业的增长,第二产业占据了一半的产值,第三产业也得到发展。1979年~2006年,第二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6.2%,第三产业年均增长26.3%(以1979年为基期)。三次产业结构为0.1:52.5:47.4,形成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深圳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67元,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9.72平方米,每百人拥有电话机221部。经过近30年的发展,创造了脍炙人口的“深圳速度”,其综合经济实力已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2、经济外向性程度不断提高。

截至2006年底,深圳累计共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2783个,累计合同外资539.18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外资337.69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在深圳投资项目共计44个,投资总额24.89亿美元,合同外资6.84亿美元,均名列广东省第一。至2006年底,列入历年美国《财富》杂志排名世界500强企业累计有141家进入深圳,兴办实业341项,累计投资总额122.63亿美元,合同外资45.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9.19亿美元。内地驻深企业、机构近9000家。1979年至2006年,进出口总额从0.168亿美元增长到2373.86亿美元,年均递增42.47%,其中出口总额从0.093亿美元增长到1360.96亿美元,年增长42.65%。至2006年累计进出口总额达到1260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累计6886.3亿美元,出口总额连续14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深圳已形成海陆空全方位开放的口岸,口岸出入境人员和车辆分别占全国的50%和80%。深圳对外开放成就显著,已成为我国经济外向性和开放度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3、城市枢纽服务功能不断完善。

截止2006年,深圳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21.4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累计4561.4亿元,更新改造投资累计606.6亿元。基本建成了适合现代化城市需要的适度超前的供电、通信、排污和交通网络,城市道路总长4547.9公里,特区内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6.1平方米,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3.7%。集装箱吞吐量17598万吨,稳居全球集装箱枢纽港第四位,机场旅客吞吐量1836万人,初步形成了以现代化海港、空港为枢纽,以高速公路、铁路为骨架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成为全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和区域性运输中心。以金融、商贸、旅游、信息等为主体的现代化服务业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资金、商品、劳动力、人才、技术流动的聚集地,对内对外的辐射能力、带动作用日趋突出。深圳在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的试验、探索功能的同时,正在日益显现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

4、科技创新能力日益增强。

科技进步、技术创新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量,初步实现了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006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价值6306.3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4%,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高新技术产值比重57.9%: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1811.82亿元,占全市本地生产总值的31.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为61.35亿美元,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第一经济增长点。截止到2006年底,深圳市共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505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过亿元的企业有393家,其中超10亿元的企业有59家,超20亿元的企业有36家,超50亿元的有16家,超100亿元的有11家,超200亿元的有6家,超500亿元的有3家,超1000亿元的有1家。已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3340种,实现产品产值5484.02亿元,占全部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86.9%;万元GDP水耗29.79立方米,万元GDP能耗保持下降趋势,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11.8万元/人,深圳经济增长方式初步实现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5、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深圳经济特区自创办以来,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率先进行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试验。例如,率先进行所有制改革,形成股份制经济、国有经济、民营经济和外商投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局面;率先进行物价改革;率先改革劳动用工制度和工资制度;率先改革干部调配制度,通过招聘选拔干部人才;率先改革金融管理体制,设立非银行金融机构,引进外资银行。率先进行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的改革,实行政企分开,建立国有资产管理的新架构;率先推行企业产权和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开辟金融、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等市场,加快生产要素的商品化和市场化步伐;率先进行住房制度改革;率先进行失业和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并逐步建立制度化、法制化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通过一系列体制改革和试验,深圳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三、深圳经济特区发展面临的挑战

l、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峻,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深圳经过近30年的高速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土地、能源、环境、人口等问题。随着深圳的资源短缺,土地等要素价格的提高,通过加工贸易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低成本发展模式的优势变得越来越弱。深圳的土地面积共1952.84平方公里,可开发利用土地不断减少,土地资源储备不足,土地基础开发的单位面积投资成本不断上升,对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入驻己构成了某种障碍,难以满足国内外投资者的需求,土地集约化使用度有待提高。深圳也是全国7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全国的1/4,广东省的I/5。淡水资源的缺乏将影响重型工业的发展。2006年深圳市常住人口达到846.43万人,若以1979年为基期,人口年均增长速度为13%,人口增长压力过大并且结构不合理。人口的过度膨胀加剧了环境污染、交通拥堵、治安严峻等“城市病”的升级。因此,深圳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能源等各种资源,探索集约用地的开发新机制,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的精深化利用,打造资源节约型、环保型经济体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境。

2、外贸环境曰益严峻,提高开放型经济的自主性迫在眉睫。

深圳是中国最重要的外贸出口基地,也是国内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城市。从工业内部来看,深圳经济中有过半的工业产值是由外资企业生产,这容易导致深圳经济发展缺乏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外商投资很容易受到国际性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深圳的外资比重越高,越容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的影响。近年来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回潮引起的国际贸易摩擦也影响着深圳的对外出口。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始终排在首位,而在这些贸易摩擦案件中,绝大多数涉及到深圳的出口产品,不但涉及自行车、家具、服装等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而且还呈现出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迹象。另一方面,我国出口退税率下调提高了深圳出口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深圳出口产品的竞争力,这都不利于深圳经济的增长。要改变这种不利的局面,深圳必须提高开放型经济的自主性:一方面要加强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产品认证认可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另一方面必须要注重优化贸易结构,在引进外资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培育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有世界级水平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

3、产业升级问题越来越突出,推进产业高端化势在必行。

深圳经济目前依然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相对而言所占比重较低。"六五"时期以来,深圳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在各时期的增长速度都低于同期的GDP增速,也就是说,深圳第三次产业发展滞后于整体经济的增长。1979年至2006年,深圳GDP的年均增长率为27.4%,第三次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为26.3%,第二次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为36.2%,深圳经济GDP增长主要依赖于第二产业。但是,深圳的制造业结构单一,过于集中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第三产业服务于第二产业,并以第二产业为基础,当制造业过于单一时,将会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深圳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在调整产业结构时要同时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在制造业领域要实现产业高端化,逐步形成多元化的结构。把服务业建立在制造业的基础上,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发展总部经济,通过金融、物流、会展旅游等有潜力的产业发展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4、政府体制创新动力减弱,必须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深圳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相对其他地区而言比较高,但政府部门运转效率却不如人意。行政官员的权力意识、管理意识仍然比较浓厚,公仆意识、服务意识相对薄弱:市场活动和社会活动依然会受到行政的不适当干预,政府管理的事务过多,既降低了市场效率,也容易滋生腐败问题。造成低水平、低效率的管理的因素有很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政府体制创新的动力不足。深圳特区要进一步把改革创新作为立身之本,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努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为全国在重大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探索经验。特别要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建设现代政府的要求,实现政府管理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

四、深圳经济特区发展的经验

1、深圳经济特区所取得的成就与政府的正确引导、规划和完善的市场经济建设密不可分。

深圳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与亚洲新兴工业经济的成功经验有些类似,即由政府主导,抓住机遇,由市场引导企业行为,适时进行产业转型。在近30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深圳与时俱进历经四个发展阶段,有幸遇到并抓住了两次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直接参与了国际竞争,将自己融入了国际分工体系,促进了深圳经济的发展。第一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进行大规模的转移。在这次转移中,深圳利用特区的优惠政策和邻近香港的独特区位,大量引入从亚洲新兴工业经济转移过来的产业,建立了“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次国际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发达国家将成熟的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深圳利用这次产业转移的机会,对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和升级,建立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制造业的繁荣和发展为深圳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提供了支撑。积极利用海外市场,以出口带动本地工业发展,以工业促进服务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比重也逐渐提高。

2、深圳经济特区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物流经济的发展历程 第3篇

【关键字】中央西藏座谈会;经济社会发展;经验总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多姿多彩,宗教活动多种多样,社会发展状况又极不平衡。西藏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在经历六十年的社会经济发展,西藏已经摆脱了原来落后封建、政教合一的农奴制社会,成为了一个逐步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主义的民族区域自治地区,各方面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人民的生活也大大有了改善。

一、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

中央分别于1980年、1984年、1994年、2001年、2010年以及2015年分别召开了六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对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做出了指示,形成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这对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使得西藏在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有效的到了提高和改善。对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以及维护祖国的安定统一和民族团结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1980年3月14日-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在北京主持召开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西藏自治区党委负责人向中央汇报了西藏方面的工作并且与会人员根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组织讨论了西藏当前所面临的任务以及西藏地区的整体工作情况。会议整体坚持实事求是的总方针,一切从西藏当地的实际出发,对指导思想也进行了拨乱反正,确立了西藏这个时期的工作总任务和各项方针政策。由于西藏地区的情况特殊,党中央也针对当地的情况提出了有关西藏今后工作所应注意的八项方针。中央政府也在《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中指出,巩固汉族同藏族、维族、蒙族和其他边疆以及内地各少数民族的团结,改善各少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重要任务。

2.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1984年3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了中央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会议对西藏的特殊性进行了一次“再探讨”、“再认识”,对中央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在肯定工作的同时,对西藏当时特殊环境的下一步社会经济工作做了全面性的部署。会议对如何加强西藏地区经济建设,以及提高西藏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行了讨论,并制定了一系列符合西藏实际特点的经济政策和改革开放政策。会议最后的《西藏工作座谈会纪要》对西藏地区所提出的长期任务是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和开发当地能源;进一步对当地农牧林业和民族手工业实行放宽政策;积极办好教育事业,发展和繁荣文化艺术;对外开放,对内加强交流;高度重视和切实做好统战、民族、宗教工作;认真培养民族干部,提高思想、工作水平等。

3.中央第三、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国家领导人在1990年7月11日在召开的第四次党代会中提出,西藏今后五年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在党的领导下,团结西藏各族人民,凝聚各方面力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住稳定局势和发展经济两件大事,确保西藏社会的长治久安,确保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确保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这是在当时西藏地区政府首次提出完整的西藏工作指导思想,并且于1990年7月20日得到来西藏视察工作的国家领导人的全面肯定。从此之后,西藏地区财政收入的自给率由负转正,西藏结束了长达21年的负增长历史。因此,“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在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被定为西藏工作的指导方针,在2001年的西藏第四次工作座谈会中被确定为西藏工作的指导思想。除此之外,在“一个转折点”后的两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被称为“两个里程碑”。

4.中央第五、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2010年1月,中央召开了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这次会议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会议对西藏发展稳定取得的各方面的成绩和历史经验做出了总结和分析,对西藏当时工作所面临的形式和任务做了说明。对西藏地区当前和今后的一个时期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做了明确指示,并对推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做出了战略部署。除此之外,会议还确立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国家在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中,不仅要更加注重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更要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注重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扩大与内地的交流合作。这次会议不仅仅回顾了前面五次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的各项成果,也对它们进行了总结。在西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中央第六次座谈会作为一个新的契机,西藏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次会议不仅仅打开了西藏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加强了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也为团结美丽和谐幸福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次会议保持了基本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进入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继承性发展时期。

二、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西藏经济社会的经验总结

1.西藏经济社会当前面临的问题

(一)观念陈旧,思想解放不够。党中央为了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西藏自治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为实现西藏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做了一系列的举措,保证西藏经济的发展。但是,一些干部思想观念依然陈旧,面对一些历史机遇问题思考发展的办法不多,抢抓机遇的意识不强。对待一些事情上,仍然存在等待、观望、计划经济、小生产、地方保护等旧观念仍然存在,导致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缓慢,群众的整体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nlc202309011815

(二)投资环境不宽松,体制改革滞后。西藏当地一些地方的投资体制改革滞后,农牧民的小额贷款手续复杂而大额贷款“门槛”过高,除此之外,一些投资环境仍然不够宽松,政策透明度不高,部门限制较多,咨询服务不周,致使招商效果不好,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不够明显,主要的经济配比还是依靠国家投资为主,这样的局面难以改变。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案虽然已经出台,但是在执行中仍然困难较多,社会保障水平较低,覆盖面较小,社会保障资金自筹能力弱,各级财政压力大,对社会发展和国有企业的改革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企业活力不足,经营面临困难。西藏自治区的国有企业面临三大困难。一方面,企业的坏账较多,有些企业已经无法自己经营,主要依靠国家每年的财政拨款。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的资金不足,运行的成本不够,又缺乏创新的机制,致使企业无力扩大经营。再一方面,有的企业的离退休人员较多,而企业的社会保障统筹资金又非常少,退休人员无法进入社会保障渠道,企业又无力支撑,这样的恶性循环制约了企业的改革。

(四)农牧民增收的办法不多,渠道较窄。中央政府虽然对西藏地区的各级党委和政府都把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贯彻“三个代表”的首要任务来抓。国家采取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开展多种经营的输出形式,大力增加农牧民的现金收入,但是并未取得显著成效。大部分地区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办法并不多,尤其是一些较为偏远自然条件较差的农牧区增收的渠道就更窄了,力度明显较小,效果也不够显著。

2.对待西藏经济社会当前面临问题的举措

(一)在实践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如今西藏各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工作正处在向前发展的阶段。如果仅仅依靠良好的愿望和一般的号召力是不够的,必须经历“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过程。因此,实践对于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和当地政府也应当大力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当地干部的实践自觉性。应当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好“三严三实”的中心思想,努力做好当地的宣传思想工作,教着群众学,带着群众干,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在发展中更新观念。只有让群众参与了实践,才能够让群众的思想得到解放,观念得到更新。

(二)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在中央召开第五、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后,西藏工作就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阶段。党中央要求西藏不仅仅在西藏实行改革,还要从西藏的实际出发,深化西藏各项工作的改革,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的经济体制和运行办法,促进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西藏当地政府还应当正确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及时对当地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解决。一方面,中央应继续加强对西藏实行的特殊性政策,另一方面,国家应加大对西藏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使得西藏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与全国同步,还应当根据西藏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

(三)增强企业活力,加大“造血功能”。我国政府一直在努力的向西藏地区“输血”的同时,也不断加强西藏的“造血功能”。只有西藏地区能够自我创造和运行,才能够使得西藏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国家应当一方面给予当地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努力调整和消除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的一些坏账,使得改革后的企业没有后顾之忧,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国家进行资金援助,使得当地企业有足够的资金进行科研项目和产品开发,增强企业的创新力。除此之外,国家还应当对当地的用人制度进行改革,允许当地人才的流通,用一些奖金或者绩效的方式来鼓励市场人才资源合理流通,从而优化资源配置。

(四)大力增加和提高农牧民收入。据统计,西藏80%以上的人口都聚集在农牧区,没有农牧区的发展,就没有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农牧区不发展,会大大制约整个西藏的发展。因此,我国政府应当大力发展农牧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牧民的收入。一方面应当调整农牧区的产业结构,政府应派去相应的专家,对农牧区的产业进行合理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合理优化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还应当调整农牧业、种植业以及养殖业的结构。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发展当地的优化农产品。再一方面,当地政府应推广和发展多种经营。西藏当地资源丰富,市场经济刚刚发展,一些新兴产业的潜力巨大,发展多种经营可以增加农牧民的收入,也可以提供多种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西藏工作文献选编(1949~2005)[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2]王小彬.经略西藏—新中国西藏工作60年[M].人民出版社,2009

[3]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N].人民日报,2004-05-24

浅析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历程 第4篇

1.1 原始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背景

原始农业经济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考古学研究表明, 原始农业最早出现在距今10 000 a左右。当时社会生产水平极低, 人类的生存能力也十分脆弱, 自然界的变化对于社会生产力和生活方式有着极大的影响, 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大。

1.2 原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面临的问题

原始农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其一, 在原始社会, 人们主要采用极其简单的石器、木棍等作为农业生产的生产工具;其二, 原始农业产生的标志是稻谷和陶器的出现, 最为显著的技术成就是驯养了野生动植物为自己所用;其三, 原始农业的耕种方式为粗放型, 采取最为原始的刀耕火种方法;其四, 农业活动的形式为简单的集体劳动, 以保证维持低水平的生活。原始农业经济发展遇到最大的挑战即是环境灾害问题[1]。大禹治水等诸多故事表明, 自然灾害对于农业的危害之大。

2 传统农业经济

2.1 传统农业经济发展的背景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传统农业经济即为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的, 采用人类劳动、畜力、铁器、手工工具等为主的劳动方式, 倚靠世代相传的传统耕种技术来满足自给自足的生产目的, 以封建租佃和小农生产为经营方式的相对稳定静态的经济。传统农业经济主要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2]。

2.2 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结构的特征与不足

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结构主要有两个显著特征。第一, 土地流转频繁, 且土地经营方式长期不变。土地流转即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我国传统农业土地产权私有化出现比较早, 但是对于土地的管理却依旧不够发达。人们根据利益要求更换地权, 加之以农户家庭为主的经营方式非常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第二, 工商贸易交往与农业相互联系相互支持。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使部分人可以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 来从事非农行业, 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而工商业的发展为农业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农业技术提供了条件[3]。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多而耕地面积小, 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完善, 使得农业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化配置。农业与工商业相互联系发展时, 风险大成本高, 且缺乏技术创新.

3 现代农业经济

目前, 全世界的发展处于从工业经济发展阶段逐步过渡到知识经济阶段。对我国来说,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一把双刃剑, 既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在这样的环境下, 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已不再适用, 于是我国顺应新的环境, 提出了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思路:知本农业。

“知本农业”概念的提出并非空穴来风, 它是建立在知识农业, 资本农业基础之上, 不断总结不断发展而来的。这里先探讨一下知识农业, 资本农业的相关理论, 并对其进行简单评价, 再介绍“知本农业”的概念。

3.1 知识农业

自人类发展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后, “知识农业”概念被提出。

3.1.1 主要内涵

从狭义上讲, 知识农业是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新型农业, 是产量和农产品品质上的极大提高。知识农业主要依靠科学技术, 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 运用科学技术对农业进行优化。创新发展是其重点, 且更加注重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配置。从广义上讲, 知识农业是对生产力的又一次极大发展和解放, 是农业生产关系的革新, 可以全面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 改变农业经营思路。

3.1.2 发展知识农业的途径

快速提升农业质量, 发展知识农业的途径主要有:第一, 重视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第二, 加大对农业经济科研的投资;第三, 建立农业经济发展实验园区、示范区;第四, 促进农业产业化信息化进程;第五, 进一步加强农业教育,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3.1.3 发展知识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知识农业是先进的农业,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 仍旧有待改良和完善。其中的主要问题有:第一, 过于重视知识农业发展的目标而忽略了中国农业现状;第二, 知识农业的规划是好的, 但是细节处仍旧有许多地方没有得到落实, 如如何加强农民教育;第三, 在落实农业政策方面, 地方政府工作不到位, 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面对市场的敏感性, 一些地方政府表现出明显滞后性, 无法根据各地具体情况灵活发展。

3.2 资本农业

3.2.1 主要内涵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有限, 传统农业增加农业产量主要倚靠粗放型加大对劳动力的投入, 而产出的农产品又被大量劳动力所消耗。这样剩余农产品量就非常低, 从而导致了低效农业。单单倚靠土地和劳动力这量大生产要素, 无法摆脱低效农业的。现代生产要素投入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来, 从而有效提高农业产量, 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3.2.2 知识农业与资本农业的关系

知识农业与资本农业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知识农业更加侧重于理论性的指导和目标的科学确立, 而资本农业则更倾向对农业具体发展的实践性的战略思路。知识农业是资本农业应用和发展的目标, 资本农业是实现知识农业的基础, 二者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性战略思路。

3.3 知本农业

知本农业是基于在新时期对我国农业发展战略的又一新的认识策略, 是农业发展的新道路, 是我国跻身于世界农业经济强国的必要战略思路。现今中国知本农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正处在起步阶段, 在国内外大量的农业研究文献中以知本农业 (含知识农业和资本农业) 为主题的研究文献还很少[4]。知本农业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新课题, 需要加强研究, 应进一步推进中国农业经济学界与农业企业界关于知本农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韩方明.知本农业 (第一辑) [M]香港: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3.

[2]马克思.资本论[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编.新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物流经济的发展历程 第5篇

1. 增长极理论的提出

经济增长极理论是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大论战的产物。佩鲁最早提出以“增长极”为标志的不平衡增长理论。在他看来, 经济增长是在不同部门、行业或地区, 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的, 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 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 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在空间的某些点上集聚, 于是形成了增长中心或增长极。它们会产生类似“磁极”作用的离心力和向心力, 即极化作用和扩散作用。佩鲁的发展极理论虽然涉及产业和企业的不平衡发展, 但最终归结为城市和区域的不平衡发展, 并且强调聚集和吸引效应, 扩散效应, 以及地理、区位和中心优势。

2. 增长极理论的补充和完善

总体上看,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还有两大缺陷:一是过分强调发展极的正面效应而对负面效应不置一词;二是将发展极建筑在抽象的经济空间基础上。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和赫希曼, 法国经济学家布代维尔弥补了这二方面缺陷。

(1) 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缪尔达尔提出“循环的或积累的因果关系”原理, 即“累积的地区增长和下降”理论, 并使用“回波”和“扩散”的概念, 说明经济发达地区 (发展极) 对其他落后地区的双重作用和影响, 因此而形成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论, 以及相应的政策主张, 丰富和发展了区域经济和增长极理论。

(2) 赫希曼的“边际不平衡增长理论”。赫希曼认为, 凡有关联效应的产业, 不管是前向联系产业还是后向联系产业, 都能通过该产业的扩张和优先增长, 逐步扩大对其他相关产业的投资, 带动后向联系部门、前向联系部门和整个产业部门的发展, 从而在总体上实现经济增长。

(3) 布代维尔的“地理性增长极”理论。布代维尔把增长极概念从抽象的经济空间发展成具有更广泛的区域范畴, 将地理学中的“增长中心”这一地理空间概念引入佩鲁增长极, 并正式提出“区域发展极”概念。认为创新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主导产业中, 而主导产业群所在的城市就是增长极, 它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腹地的发展。

3.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至今, 增长极理论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向新区域经济理论的渗透。在向新区域经济理论渗透的过程中, 很多理论推动了增长极理论的发展, 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 内生增长理论, 该理论认为知识资本或人力资本具有规模收益递增特征, 不存在规模收益递减对经济增长的约束; (2) 新经济空间 (场) 理论, 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大空间是自然空间和经济空间的总和, 内含各种事物, 具有广泛性、叠加性、波动性、联系性和相互包容性; (3) 地域集群理论, 该理论指出增长极定位的原则是竞争优势而不是比较优势; (4) 核心-外围理论, 该理论认为核心和外围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平等的发展关系, 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会阻碍核心区本身的发展, 但随着市场的扩散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核心、外围之间的差距将逐渐缩小, 空间经济将呈现一体化格局; (5) 点轴理论, 该理论更加强调非均衡发展、区位优势和区域效应, 凸现凝聚力、协同力、聚集效应或规模效应, 以及多种生产要素的互补, 并力图打破僵化的行政区划的约束。

(2) 向新产业空间理论的渗透。这里讲的新产业主要是指高科技产业, 在向新产业空间理论的渗透的过程中, 诞生的主要理论有孵化器 (创新中心) 理论和“粘胶效应”理论。孵化器 (创新中心) 理论强调:新企业尤其是小企业的崛起和繁衍是新兴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 政府应通过各种措施和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孵化环境和生长机制, 用以降低创新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开发成本, 提高新兴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为防止新兴增长极或增长中心资金、企业和人才外流的“空沿化”和“空壳化”, “粘胶效应”理论应运而生, 同时衍生为四种类型的粘性区域:一是马歇尔或意大利式工业区;二是舵轮式工业区;三是国家拉动式工业区;四是卫星式工业平台区。

西方增长极理论经过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理论演衍和有力的经验验证, 日臻成熟。它尽管有某些缺陷和局限性, 但仍不失之为发展区域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理论之一, 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增长极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义

1. 合理选择增长极。

增长极要能够完成区域技术的创新和扩散, 资本的集中与输出, 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产生聚集经济效果。通过极化和扩散作用, 增长极不仅要促进自身发展, 产生“城市化趋向”, 并且以其吸引和扩散作用进一步推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从而形成经济区域和经济网络。

2. 强化政府功能。

虽然一些先起步地区应该获得优先发展, 并通过这些地区的“扩散”效应来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但对于一个国家的特定阶段来说, 市场的力量毕竟是“低效率”的, 为了有效地防止“累积性因果循环”造成区域发展差距过大, 政府应采取必要性的“战略性”区域经济政策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

3. 注意避开增长极选择的误区。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历程分析 第6篇

1.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

1949-1978年, 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权下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模式。毛泽东同志《论十大关系》中“内地与沿海关系”是这一阶段区域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

为了改变生产力和经济布局严重偏集于沿海地区的不合理状况, 同时也为国际环境所迫, 1956年前后, 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 形成了以《论十大关系》为代表的新思路, 其中提出了“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以促进内地工业发展的均衡发展区域经济战略构想。在此阶段, 我国基本上采取了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总体战略, 将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内地。由于当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国家对全国人、财、物等资源的跨地区调拨是强有力的。所以全国大量经济资源被转移到内地和西部地区, 甚至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一大批工厂被整体搬迁到西部。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模式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历史选择。该战略在拓展中国生产力发展空间、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改变旧中国地区经济严重不平衡的格局等方面, 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对全国各地经济, 特别是建立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方面,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 也存在着资源配置效率低、重复建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的缺陷。这一时期内地的重点建设, 尤其是“大三线”建设的最主要不良后果是经济效益较差, 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低下, 延缓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 没有跟上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我国内部区域经济之间的差距缩小了, 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距离却进一步扩大。与改革开放之后相比, 这一时期, 我国总体经济增长率较低, 并且随着该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经济效益继续降低。这种忽视经济效率的发展战略, 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而只能最终导致我国各地区的共同落后。

2.1979-1995年, 实行沿海优先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论述和梯度推移非均衡发展, 成为这一时期区域经济政策的集中体现。

进入上世纪90年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党和政府不断总结建国以来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经验教训, 理性地认识到, 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矛盾统一的, 机械地追求和过分地强调沿海与内地的均衡和公平, 而不顾及经济效益和经济发展效率;超越发展阶段和承受能力的内地过度开发, 而不重视东部沿海地区区位优势的充分利用和发挥, 区域经济发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协调发展, 将导致全国经济发展滞后, 沿海和内地只能是共同落后和贫穷。1978年后, 我国开始实施区域经济“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重点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模式, 也就是“梯度推进战略”, 根据“梯度推进战略”, 我国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 充分利用其各方面的优势条件, 投资和政策双重倾斜,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大规模吸引境外投资, 试图改变前一时期经济发展效益差、速度慢的状况。待东部发展到一定阶段, 再逐步将资金、技术推进并扩散到中西部地区, “先富带动后富”, 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但是, 在我国经济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 区域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 尤其是区域之间的差距出现了拉大的趋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沿海经济发展战略在实施过程中对区域发展公平方面重视不够, 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拉大, 经济收入差距也扩大了。区域经济的“部分先富”的“非均衡发展”, 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和失衡, 成为我国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

3. 现阶段我国的区域发展政策。

从实现“九五”计划至今, 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即经过新世纪头20年的努力, 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性小康社会”, 而改变东西区域不平衡的发展状态、争取达到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这就要求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内坚持不懈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使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潜力都得到发挥和释放, 既要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以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又要保持东部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以带动全国经济高效率的发展。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也是实现全面性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物流经济的发展历程 第7篇

关键词:“十二五”经济发展,“十三五”谋划,北京市延庆县

一、“十二五”时期经济发展变化

(一)宏观经济发展环境变化

变化一,经济发展背景的变化。“十一五”时期中国经济为抵御美国次贷危机影响,中国政府采用了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在两年内投放的4万亿投资,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注入强心剂,与此同时“十一五”中国经济也保持了10% 以上的高速增长。然而危机爆发后的世界经济漫长经济复苏之路远比人们预测的要波折,“十二五”时期则进入到金融危机后期,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面对国内发展矛盾叠加,单纯的财政与货币政策难以为继,必须进行全方位的经济结构调整与制度改革。

Á变化二,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传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加大了资源压力、环境压力,难以为继。原有支撑经济较快增长的劳动力、资源和土地等低成本优势逐渐减弱。为更好地解决好协调发展的问题,“十二五”时期党中央确立了“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发展方略,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活提升,经济结构调整被放到更为主要的位置,唯有通过改革创新才能率先寻找到新的增长路径,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

变化三,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经济危机之后,全球面临广泛的通缩问题,传统产品供过于求的局面在一段时期内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外部需求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十二五”时期国内经济增长面临“三期叠加”的发展困境,因此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变、改革创新推进势在必行,在此过程中,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难以为继。

(二)北京市延庆县经济发展趋势变化

趋势一:经济平稳换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经济增长速度看,1997年到2013年,17年间延庆县经济增长速度均保持在10%以上的高速增长,到2014年经济增速回落至8.2%,“十二五”期间延庆经济增速虽有回落,但发展仍较为平稳,速度波动范围基本保持在10%上下两个百分点(见图1)。从经济结构看, 2010年延庆县三次产业结构为12.6:28.1:59.3,2014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7:26.7:62.6,其中,一产、二产比重下降,三产比重提升,产业结构升级趋势较为明显。从第三产业内部看,“十一—五”与“十二五”相比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从17.4%上升到19.3%,经济贡献率从18.6%,上升到26.5%,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从41.3%上升到43.1%,经济贡献率从36.9%,提高到46.3%,产业内部结构也呈逐步优化态势(见表1)。

趋势二:外需减弱,内需保持稳定。“十二五”期间外需下降明显,2010年延庆县境外旅游人数是110.2万人,到2014年下降至57.4万人,降幅达47.9%,年均下降15%;出口速度大幅下降,“十二五”期间出口年均增速为5.0%,较“十一五”时期增速减缓27.8个百分点。“十二五”内需相对于“十一五”虽然有一定程度下降,但旅游市场、社会消费品市场、投资等需求领域主要指标稳定增长,都保持在10%左右的增长速度。具体看,“十二五”旅游市场综合收入年均增速为11%,比“十一五”下降14.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均增速为11.5%,下降1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为9.4%,下降20.2个百分点。

趋势三:收入分配稳步提升,社会更加和谐。“十二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为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为1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2,2014年降至1.9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2010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7%,到2014年降至33.3%,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继续提升。

趋势四:生态协调推进,发展更可持续。延庆县本着科学发展的原则,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推进,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在经济提质的同时加快生态建设, 2014年延庆县林木绿化率达到69.23%,比2010提高4个百分点,空气质量长期位居全市前列,到2014年,“十二五”期间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平均下降4.21个百分点。

二、延庆“十三五”发展路径选择

(一)经济增长要素分析

为明确经济增长中的主要动力要素,以便未来经济增长有的放矢,我们选取了地区生产总值为因变量,选取常住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进出口总额、净出口、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旅游综合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图书馆藏书量指标为自变量(基础数据见表2),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对延庆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进行全面分析。

注:地区生产总值相关数据为 2014 年初步统计数据。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为 2014 年初步统计数据。

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方程:

Á地区生产总值=23.148+0.42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0.479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最终模型拟合优度较好,修正决定系数为0.975接近1;模型整体显著,显著性p值为0.000;模型中各自变量系数的显著性较强,p值均小于0.05。经过以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可以发现延庆县地区生产总值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有显著关系,与其他自变量之间关系并不显著。从模型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每增加1个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424个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每增加1个单位,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479个单位。相应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53%,固定资产投资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为47%。从上面的实证结果看,过去十年,内需成为延庆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因此“十三五”继续扩大内需仍然是经济保持活力的关节点。具体看,实证结果中,消费性需求的作用超过投资需求的作用,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

延庆县的消费需求虽然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传统消费所占比重还比较高,文化创意消费、高端旅游消费发展较缓慢,到2014年延庆县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比重首次超过传统服务业,占三产营业收入比重的51%,但现代服务业的优势还不明显,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仍低于传统服务业。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对延庆经济贡献很大,但延庆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有待加强,社会投资需求有待开发。

(二)“十三五”主导行业选择分析

“十三五”如何在产业结构与产业品质发展上更进一步,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在经济质量上打开空间等问题亟待解决“三经普”数据较为全面准确,下文对第三次经济普查延庆县行业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希望为“十三五”产业选择提供些许参考。

1.主导性行业选择原则。本文从主要行业的重要性、生产效率、社会生态效益、比较优势四个方面对行业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具体指标分布,见表3)。

注:本表数据行业弹性与行业贡献率使用 2011—2013 年间的平均数据计算,其他数据采用 2013 年普查数据测算。

(1)重要性原则。行业重要性指标主要有行业相关系数、行业贡献率、行业比重、行业弹性四个指标。行业相关系数采用SPSS软件将各行业数据与地区生产总值进行相关性测算,测算结果均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行业贡献率使用“十二五” 期间行业平均贡献率;行业比重使用2013年经普年各行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占总产值比例;行业弹性为各行业“十二五” 平均增长速度与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速度之比。

(2)生产效率原则。生产效率从一个侧面反映一个行业的高端程度,一般具有较高技术含量与创造性的行业生产效率也就高。本文选取行业劳动生产率与资产产出率两项指标对行业生产效率进行判断。劳动产出率是一个行业的增加值比重同劳动力比重的比率;资本产出率是一个行业的增加值比重同资本比重的比率。

(3)社会生态效益原则。行业选择除了要考虑经济效率外, 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也是同样重要的考虑因素。本文选取劳动力比重与能源利用率两项指标,分别代表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劳动力比重为各行业劳动力与劳动力总量的比重;能源利用率为各行业比重与能源比重之比。

(4)比较优势原则。延庆县经济在北京市相对落后,在绝对量的比较上处于劣势,但如果能发挥好主导行业的比较优势就能扬长避短、因地制宜,提高延庆经济发展水平,为北京发展做出贡献。本文选取总产值的区位商和劳动力的区位商作为比较优势的评判指标。总产值的区位商是用延庆县的行业增加值比重与北京市行业增加值比重进行比较;劳动力区位商是用延庆县行业劳动力比重与北京市劳动力比重进行比较,区位商大于1的行业具有比较优势。

2.行业发展选择评判。根据上述行业综合评判体系,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行业进行综合评判。在进行主成分分析时首先对数据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KMO的取值为0.651,Bartlett检验的sig.值为0.000,说明数据来自正态分布, 比较适合主成分分析。主成分分析显示有四个特征根值大于1的因子,这些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接近85%,对总体的解释力较强,可以代替原来变量。这里我们使用4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各个因子的权重来计算各个行业的综合得分:综合得分=0.33499重要性+0.20279生产效率+0.17316社会效益+0. 13568比较优势。具体计算结果如下(见表5):

定量分析结果是延庆县选择未来主导行业的重要依据,但还需充分考虑北京市的城市功能定位,延庆县功能定位,以及延庆县现阶段的具体经济发展特点,来最终确定主导行业。具体分析如下:

(1)工业主导行业选择。工业行业综合得分排名第一,主要是因为工业的行业重要性得分远超过其它行业。其中,工业的行业与经济相关系数非常高,工业对第三产业中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金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租赁与商务服务,交通运输、 仓储等行业都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同时工业的行业贡献率、行业比重、行业弹性也都比较高,可见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作用依然不能动摇。但延庆县工业整体的生产效率还比较低,工业的比较优势不明显,工业的社会效益中虽然劳动力的比重较高,体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工业能源的利用效率比较低,生态效益有待提升。

2014年,延庆县新能源环保产业对延庆引领了延庆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增长,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87172.9万元,同比增长35.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6.6%,拉动延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5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5311.5万元,同比增长45.7%;实现利润总额117416.3万元,同比增长36.6%。在新能源环保产业的带动下,战略新兴产业加速发展,2014年工业战略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75787万元,同比增长18.7%;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9.2%。新能源环保产业在延庆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显示了较好的经济与生态效率,可以作为延庆工业行业升级、制造业升级的主导方向。

(2)公共服务业行业选择。公共服务业中的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综合排名第二、教育综合排名第四、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综合排名第六,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综合排名第七,均排在比较靠前的位置。教育业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也符合北京市文化中心与科技中心的功能定位。延庆教育从业人员的劳动比重、产值的区位商与北京市相比有相对比较优势,但延庆的教育质量与市区相比相差较大,同时市区教育资源过于集中有待疏解,延庆县可把教育业作为主导行业进行发展,这样既可以为北京市区教育疏解贡献力量,又可以为延庆集聚人力资本。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行业比较优势得分较高,行业生产效率中资本产出率超过1,适合进一步投资,卫生行业的发展有助于延庆旅居养老产业的发展,因此适合作为辅助性行业进行发展。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旅游景区,符合延庆县生态涵养区定位,原本就是延庆县的主导行业,但这个行业的综合评分只排在行业评分的第七位。具体看,行业本身的生产效率得分较高,行业评分低的主要原因是行业与经济相关系数较低,从而影响了行业重要性得分,相关性较低,说明延庆县旅游景区的发展对其它行业的带动力还不显著。

(3)生产性服务业行业选择。生产性服务业中的流通服务、金融服务排名比较靠前,商务服务、科技服务排名则比较落后。从打分结果看流通服务中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综合评分排名第二,但考虑到目前延庆的交通路网拥堵压力,以及北京市的功能定位,这个行业只能作为一般性行业进行发展。

金融业综合评分排名第五,生产效率比较高、社会效益比较好、行业比重、行业贡献率、行业弹性都比较好,只是行业与经济的相关系数较低,综合看金融服务可以作为延庆县未来主导行业发展,通过金融服务的不断完善激发实体经济的活力,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中的租赁与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综合排名排在最后三位,上述这些生产行业的发展滞后直接制约其他行业的发展。在延庆商务服务的种类比较少,企业品质不高,服务较为低端,因此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有限;商务服务中旅行社的服务能力,产品开发能力还比较低;计算机和软件、科学研究发展薄弱制约了“互联网+”在各行业中的应用。因此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应当作为延庆未来经济中的辅助性行业进行发展。

(4)消费性服务业行业选择。消费性服务业中的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综合排名均在十位之后。

分行业看,延庆县零售业综合排名在11位,与经济的相关性较弱、资本产出率、劳动产出率、行业弹性都低于1,说明延庆县零售业发展明显滞后,行业整体运行效率比较低,在购买渠道多元化,购买方式多元化、产品多样化的市场环境下,延庆商业运营模式并没有明显变化,但零售业与延庆主导行业旅游业关联度较高,因此应当作为辅助性行业发展。

住宿与餐饮业行业综合排名第13位,行业与经济相关系数0.44,与经济有一定的相关性,总产值的区位商大于1,有一定比较优势,资本产出率较高,这说明住宿餐饮业在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回报上还有较大空间。目前延庆县整体住宿餐饮业的档次较低,全县没有5星级酒店,住宿业的发展与延庆县较高品质的旅游景区建设极不匹配;该行业劳动产出率较低,说明延庆县现有住宿餐饮业的管理与运营水平还有待提升。住宿与餐饮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带动较强可以作为辅助性行业发展。

文化、体育与娱乐业综合排名第10位,该行业的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都超过1,说明该行业生产效率比较高,但行业总体规模较小,与经济的相关性较低,因此排名靠后。文化、体育与娱乐业行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该行业的发展能够较好的带动,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的发展,因此可以作为主导性行业发展。

综上所述,工业中的以新能源环保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行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金融业,教育业应当作为主导性行业发展;卫生业,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应当作为辅助性行业发展;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其他行业应当作为一般性行业发展。

三、“十三五”经济发展形势预判

(一)“十三五”潜在发展压力

改革不会一蹴而就,“十三五”时期“三期叠加”的矛盾还需继续解决,国内经济仍将在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中螺旋上升,增长根基还不够稳定;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外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放缓,经济复苏动力不强,国外需求明显不足。在宏观环境偏紧的情况下,延庆经济发展潜在压力较大,发展的可持续性还要看经济提质增效能否落实,需求动力挖掘能否到位。

下文使用H-P滤波法对延庆潜在经济增长速度进行测算, 并使用GM(1,1)模型对实际增速与潜在增速进行预测,以便对 “十三五”延庆经济发展速度进行综合预判。

使用H-P滤波法对1995年到2014年延庆县潜在经济增长速度进行测算,结果如下:

从测算结果看,延庆GDP潜在增速在2003年达到峰值之后逐年下降。延庆实际GDP增速在2005年达到峰值。

Á本文使用GDP实际增速与潜在增速两组数据,采用GM(1,1)模型对延庆“十三五”经济走势进行预测,使用实际增速平均模拟相对误差为3.102%,使用潜在增速计算平均模拟相对误差为0.076%。最终预测值根据实际增速与潜在增速预测值的平均数确定(见表7)。根据预测增速到2020年预计延庆县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53亿元,预计“十三五”期间延庆经济年均增速为6.7%。

(二)“十三五”潜在发展机遇

1.产业升级的机遇期。北京市明确功能定位后,下决心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延庆是生态涵养区,产业结构以三产为主,工业以新能源环保产业为主,污染企业很少,因此延庆县在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上的任务较少。这使得延庆能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依托北京科技创新中心优势,推动产业向高精尖方向发展上。

2.国际交往的机遇期。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将在延庆县举办,“世园会”将推动延庆园艺产业的国际交流,加快园艺链条的国际化建设;延庆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比赛场地之一,将在“十三五”时期进入冬奥会的准备阶段,届时延庆体育文化与娱乐产业将会在奥运的宣传与带动作用下登上国际舞台。

3.协同发展的机遇期。2015年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延庆县毗邻张家口市怀来县与赤城县,作为首都西北大门是重要交通枢纽,在“世园会”“冬奥会”的助力下延庆县交通设施将迎来新发展,这将使延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延庆县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抓住北京产业疏解与京津冀产业对接的契机,提升自身发展实力。

4.生态发展的机遇期。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主题是“绿色生活美丽家园”,办会目标是“世界园艺新境界生态文明新典范”,办会理念是“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届时延庆生态环境将迎来新飞越,环境将由绿化向美化再向艺术化发展,环境由直观感受向心灵体验升华。同时北京冬奥会在环境与空气质量上也对世界有了新承诺,这将为延庆生态发展更添华彩。

四、政策建议

(一)打造一个新高地———高端旅游新高地

“十二五”延庆旅游标准化建设顺利推进,“十三五”延庆旅游业应该在标准化建设基础上向特色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建议一是加快文化体育娱乐业风景融合发展。将开发马术、骑游、滑雪等旅游娱乐项目与打造相关体育精品训练基地相融合;将举办马术、骑游、滑雪等国际赛事提升国际影响力与推动相关旅游健身项目提升社会感召力相融合。二是提升休闲体验式旅游品质。突破常规“住农房、吃农饭、干农活”体验游,加快葡萄酒文化为主题、森林音乐为主题的体验之旅,为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拓宽视野,感受品质生活体验更广泛选择。三是提升旅游业现代管理能力。高端旅游项目要与高端旅游管理相结合才能产生更大效益,延庆旅游管理应进一步提升旅游综合组织与统筹协调的能力,突破景区、娱乐、商业单打独斗的小格局,实现旅游管理、营销和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经营。

(二)发展一个新引擎———战略新兴产业新引擎

2014年以新能源环保产业为主的战略新兴产业,占延庆工业产值的近40%,可以说有了一定发展规模,在此基础上,在“十三五”时期建议一是加强中关村延庆园建设,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1+6”和“新四条”政策的应用能力,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二是积极促进新能源环保产业研发中心在延庆的建设,通过研发技术上的突破,带动新能源环保产业升级。比如,引入新能源、新材料的研发总部。比如,促进节能技术服务公司、环境治理技术服务公司发展。

(三)培育一个新动力———现代服务业新动力

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支撑与促进,“十三五”时期建议一是打破银行信贷为主的金融业态,逐步构建银行、保险、证券协同发展的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样的投融资选择,更完备的风险保障体系;二是加快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发展,为“互联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三是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延庆商务服务主要集中在旅行社,企业管理服务、法律咨询服务、职业中介服务、咨询服务的发展比较欠缺,还有待加强。

(四)利用一个新平台———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平台

“十三五”时期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黄金期,延庆应本着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原则,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一是做好产业对接,在与怀来积极构建延怀葡萄产业带,与赤城携手打造冷凉经济,与张家口共促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应用上有所突破。二是做好产业承接,承接好北京市区高等教育外迁工作,为延庆储备人才,承接好北京医疗资源转移,推动延庆养老产业的发展完善。

(五)寻求一个新支点———投资消费需求支点

“十三五”扩大需求依然是经济稳步增长的最强保障。抓需求,一是培育新兴消费业态,开发新兴消费领域。积极引导传统商业与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企业跨界融合在消费业态上有所突破,积极开发与旅游业相关的体育用品、文化创意产品、工艺美术产品等特色产品在消费领域上有所扩展。二是加强投资项目储备,积极推动投融资方式创新。“十三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的关键时期,延庆投资除了在助力产业投资、世园会相关项目投资外,还应着重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通过城乡一体化建设在推动投资的同时释放农村消费。三是在融资方式上探索除债权外的结合股权、经营权为一体的融资模式,用政府投资撬动社会资金广泛参与延庆建设。

参考文献

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物流发展分析 第8篇

【关键词】共享经济;物流;发展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工业4.0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共享信息资源的成本也更加低廉。如果是在过去,无论什么物品,资源每个人都希望可以独自拥有而不是共享提及共享经济,因此提及共享经济,或许会觉得不切实际。但是如今,随着Uber、滴滴打车等共享模式平台的相继出现,打破了人们对“共享”这个词的传统理解,虽然这类模式存在安全保障、监管等弊端,但带来的低成本,合理配置,低消耗是完全符合当代消费者的需求的。共享经济新时代的序幕正式拉开,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在全球迅速发展起来。物流业作为一个集大批量人力与物资的行业,充分利用共享经济并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是其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和主流。

二、共享经济模式概述

(1)共享经济概念

共享经济也称“分享经济” “协作消费”等,英文名称有“ sharing economy ” “ shared economy”“collaborative economy”“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等。是指一种能让服务、物品、数据及(人的)知识才能等资源信息通过网络搭建平台,构建具有共享渠道的经济社会体系。其本质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整合线下的闲置或过剩物品或服务资源获取其使用权,对其进行科学匹配、优质共享,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产品或服务的供需,以达到双方的共赢,以及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2)共享经济模式

供方、需方与平台是共享经济模式的三大要素。该模式的理念认为,无论是时间、物品还是知识,只要处于被闲置状态,就有可能成为共享经济的一部分。该模式要求,供方提供自己的闲置物品并愿意分享;需方发出需求信号,希望得到实惠的产品;平台则是充分吸引供需双方进行共享交易,并提供线上保障。

(3)共享经济发展现状

谈及共享经济,大家无疑会想到让“共享经济”一词风靡全球的Uber 和Airbnb。正因为有了Uber和Airbnb分别在出租车业和酒店业的成功示范,各行各业的共享经济新模式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在线创意设计、营销策划到餐饮住宿、物流快递、交通出行、生活服务、医疗保健、知识技能、科研实践,共享经济的商业模式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各类产业,有力推进了产业的创新与转型升级。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发展,以及共享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为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三、共享经济对我国物流业发展可行性分析

(1)共享经济模式在快递业的实践

人人快递是由四川创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借助新一代技术在快递行业中的充分应用而搭建的一个快递行业电子商务平台。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人人快递”的APP,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该公司自由快递员,顺带一份快件则会有80%的酬劳费。就像打车软件一样, 确实非常便捷、高效。“无论您在何时何地寄件, 附近自由快递人即刻响应”, 一对一直提直送, 没有中转, 实现“智能寄件”“人人快递”创造了一种“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的新型快递模式。

(2)共享模式的理论可行性分析

对于物流业来说,物流的涉及面非常广。看似简单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七大功能,对各种资源要求较高,如何合理优化配置配置物流的大容量资源成了重要问题。

运输环节作为物流业务的核心。如公路运输环节,整个路线能否合理规划、运输工具能否合理配置,甚至是司机能否合理配备,都会影响整个环节的效率及成本。理想化的运输,货物种类大体一致的,来自相近的生产地,将要被送到同一个消费区域,又或者说运单总是大批量、少种类的,也就成了直接简单的定点到定点运输。然而,实际中物流公司总是要到不同的产地去揽货,然后根据运单要求运送到不同的地方。共享经济的理念运用致此恰好是一剂良药,特别是微小型物流公司能协同建立共享的平台,当生产商发货运输需求时,离需求地最近或顺路到物流中心的司机接到信息后,会去上门揽件,然后送到物流中心,大大节省了由于空载去揽件过程的人力、财力的消耗。

对于仓储环节,每个物流公司的仓库储货能力大小有别,加上仓库的货物周转时间不同,自然存在某些企业仓库利用存在剩余,在加上仓库本身的折旧,长久亏仓,带来损失是必然。在共享经济下物流仓储环节,一旦企业的仓库有空闲时,仓库的拥有者可以考虑出租仓库的部分位置给他人,而对与中小型物流企业来说,自己建造仓库的成本太高,他们便时时会选择租用他人的仓库,因此共享经济的存在是必须的。

共享经济下的配送环节,对于传统的快递业务来说共享经济必定是一种轻资产的经济模式,一个商家在平台发出送货需求,附近的有车人员接到需求后到商家所在处取货然后送至目的地。对于同城快递来说这是一种比传统快递更快捷也更节省时间的方式,对于异地快递来说,递送可以分段进行。杰里米·里夫金曾在《零边际成本社会》中以物流为例论证了这种方式:就物流互联网而言,传统的点对点和中心辐射型运输应该让步于分布式的联合运输。配送员到达卸货地,随后便接收一批待运货回程,这样大大减少了车辆返程的空载率,有效利用了资源。

共享经济下的物流信息处理功能,共享经济的实施的首要原则即是,要从一个开放的大平台上,获取相应的可保障的信息。同时,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处理功能越来越强大。

(3)可能存在问题及解决方式

对于共享经济在物流业的推进,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首先,资信安全问题;各物流企业在引用共享经济的同时必须注意供需双方的资格认证,确保消费者的利益。其次,物流企业内部管理机制问题;由于引进了其他闲置资源,物流企业对外部来的资源要进行可调控的管理,特别是对共享人力资源的管理。

四、结论

互联网+时代的持续快速发展,催生现在物流业的快速崛起,互联网+共享经济模式物流绝对是当今的主流。物流企业应紧跟时代潮流,抓住新机遇,在共享经济的新模式下不断创新,成长,通过物流共享模式形成资源整合,不断利用新资源创造新价值,形成新数据资源,从而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大步跨进现在物流供应链管理新时代。

参考文献:

[1] 赵静 试析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12期.

[2] 阮晓东.共享经济时代来[J].新经济导刊,2015,04(1):156-158 .

[3] 赵宇新.为什么共享经济将势不可挡[J].互联网周刊.2014,(22):21-23.

[4] 毛太田,陈能华.共享区域物流信息资源的实现途径[J].管理现代化,2007,(04):9-11.

物流经济的发展历程 第9篇

关键词: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发展历程,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经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问题, 并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伴随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 我国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也不断发生变化, 陆续出台并实施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 以期望达到“不让一个学生因为贫困辍学”的目标。然而到目前为止, 我国经济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还需进行不断的健全和完善。因此, 对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系统的研究是必要的。

一、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发展历程

1. 免费上大学加人民助学金阶段。

1952年到1983年, 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免费上大学加人民助学金制度。建国初期, 我国受前苏联实施的在全国范围内向大学生普遍提供资助制度的影响, 国家颁布了《关于调整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人民助学金的通知》, 这也是首个以国家名义颁布高校大学生资助文件。这种政策此后受到当时特殊历史时期的影响, 经历了多次的调整和补充, 但总体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没有改变。由于当时推行的是极少数的精英式教育, 国家能够承担得起大学生的教育费用, 所以基本上不存在贫困生问题, 严格来说, 这一阶段也就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了, 但是, 为了较好地梳理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的发展脉络, 我们将其看作是我国高校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雏形。

2. 人民助学金与奖学金并存阶段。

1983年到1986年, 全国高等教育贫困生资助进行了小幅度的改革推进, 在原有人民助学金基础上加入奖学金资助项目。随着改革开放, 我国社会经济逐步复苏, 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助学金暂行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奖学金试行办法》的陆续出台, 打破了免费上大学加人民助学金的全资助模式, 虽然奖学金相对较少, 但却激励和资助了最为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 这种模式更加有益于实现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

3. 奖学金制度和贷学金制度并存阶段。

1987年到1994年, 全国进入奖学金和贷学金并存阶段。我国高等教育陆续经历了奖学金和学生贷款制度改革、招生和收费制度改革, “免费上大学”的政策彻底结束, 1987年, 对全日制普通高校入校新生全面实施奖学金和校内无息贷款政策, 学生及家庭适当分担部分教育成本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4. 初步建立“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阶段。

1994年到1996年, 全国进入了“奖、贷、助、补、减”资助体系初级阶段。在原有教育制度的基础上, 国家不断地分析当时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出台了“[1993]51号”文件、提出向生活水平远低于学校所在地区居民的平均最低生活线特别困难的学生提供“特困补助”;教育部在1994年5月下发了《关于在普通高校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的通知》, 明确规定各高校设立专门用于勤工助学岗位设置的基金;经过短暂实践后, 国家教委出台了“[1995]30号”文件, 提出了一项“减免学杂费”这一重要的资助措施。至此, 我国“奖、贷、助、补、减”多元化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初步建成。

5. 多种助困方式并存的助学体系阶段。

1999年至今, 全国进入多种助困方式并存的助学体系阶段。高校实现了较大规模的扩大招生, 开始由大众教育代替精英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有了跨越式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 我国高校开始全面并轨收费, 学生和家长必须对一定的教育成本进行分担, 所以, 经济贫困大学生问题因而变得较为急迫。2007年5月,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 (国发 (2007) 13号) 及其配套办法颁布实施后, 逐步建立了以“贷、助、奖、勤、减、免、补”为主的较为完善的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 是我国自建国以来最为重要的一次政策颁布, 总体体现出“四最”, 即投入最多、范围最广、力度最大、学生得到实惠最多的一项制度安排, 取得了很大成绩。至此, 我国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基本得到完善。

二、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现状分析

1. 目前高校经济贫困大学生的界定。

高校经济贫困大学生的界定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校经济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中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陆续颁布了一系列的文件, 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于2012年6月, 由财政部教科文司、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下发了《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2012年版) 》, 在这份文件中, 经济贫困大学生的标准得到了明确的规定, 即那些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 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属于贫困范围。国家把《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作为鉴定贫困生身份的一个重要标准, 而且, 《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必须附有学生生源地的乡 (镇) 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的贫困证明才能生效。但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存在很大差异, 目前, 高校都是在结合本地实际经济发展情况的基础上, 酌情拟定了适合本校的方式。

2. 经济贫困大学生体系的主要资助方式。

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 目前, 我国高校在国家资助政策的指导下, 逐步建立了以“奖、助、贷、勤、减、免、补”为主的资助模式 (如图1, 见下页) 。

3. 现有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主要特点。

(1) 设计较为完善。资助体系总体以体现出主要资助措施明确, 辅助资助措施完善、保障措施到位的特点, 主要资助措施有奖、助、贷等, 辅助资助措施为勤、补、免等, 保障措施到位体现为经费保障和组织保障。 (2) 功能定位明确。各项资助项目资助对象、功能定位非常明确。如, 国家奖学金就是奖励特别优秀的学生、国家助学金就是解决贫困学生的生活费用问题。 (3) 导向作用显著。如, 资助体系通过代偿政策, 积极鼓励和引导贫困学生能够到国家一些条件虽然艰苦但是却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发挥才干, 施展抱负。 (4) 着重强调了政府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主导作用。大幅度增加了政府财政投入, 减轻了地方高校的负担。 (5) 大大地解决了经济贫困大学生的就学问题。现有资助体系很大程度上做到了每一位考上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的学生都能顺利入学。

4. 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现存的问题。

首先, 政府资助相对整个经济贫困大学生群体仍有不足。目前, 政府资助作为高校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资源的最主要部分, 虽然多次地加大资助力度, 增加资助额度和项目, 但是仍然会出现不可回避的盲区。一是由于区域性社会经济发展较为不均衡, 贫困大学生的数量、贫困程度都存在很大差异, 目前国家资助的奖助学金相对于大城市的一些院校, 可能已经达到了帮扶目标, 但是相对于一些边远地区、民族地方高校, 还远远没有达到资助的比例。二是国家奖学金虽然有8000元, 但是面对的对象是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 而非特定的经济贫困学生群体。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国家助学贷款, 虽然面对的是经济贫困学生群体, 但是对于一些专业6000元左右的学费, 根本无法解决学费和生活费问题。

其次, 社会资助群体数量较少, 热度有限, 有待挖掘。社会资助群体主要是指为经济贫困大学生提供资助的社会慈善团体、企业以及个人。这种资助可以通过捐助、设立奖学金、企校联合培养、提供实习岗位等形式进行, 是教育成本分担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 根据我国2002年至2006年《教育统计年鉴》上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00年,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中, 社会力量负担的比例为1.95%, 2001年为2.47%, 2002年至2004年分别为3.30%、3.87%和4.95%。而在西方发达国家, 加拿大的这一比例为10%, 美国甚至高达30%以上。据报道, 中国国内99%企业无慈善捐助记录, 我国一些社会资助群体从根本上没有把自己看作教育成本分担的组成部分, 缺乏捐赠助学的意识和理念, 数量较少、热度有限, 即使有少数的团体、企业和个人实施了捐助, 大多也重视国内名牌大学, 忽视普通高等院校, 重视资助的社会广告效益、忽视资助的实际本质, 提供的校外实习和勤工俭学岗位大多处于简单劳动力阶段, 影响力较小。

第三, 国家助学贷款主体性不强, 发展速度缓慢。目前, 我国国家助学贷款一直没有发挥出经济贫困大学色资助体系中主体性作用, 呈现出“增长速度极为缓慢, 银行拒贷率居高不下, 获贷率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 获贷学生不能按期还款”等诸多的矛盾和问题, 发展速度缓慢。一是银行出于各种放贷风险考虑, 助学贷款的成功率有待提高。如:助学贷款风险大、成本高、周期长、收益小, 因此热情不高;银行进行贷款学生信息核对的难度很大, 个别学生存在故意填写虚假信息的情况, 主观骗贷, 银行也存在不负责任的工作人员, 对填写申请不清晰的表格和暂时打不通或没有人接的联系方式, 不与学校和学生本人进行核实;助学贷款是无任何担保和抵押形式, 单纯的信用贷款, 由于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 信用意识淡薄, 还款率相对较低, 导致银行收缩甚至停止贷款。二是除生源地贷款外, 大多数贷款银行针对学生的贷款项目单一, 仅限于学费贷款, 不进行住宿费和生活费以及其他突发性事件所导致的暂时性困难所急需的费用的贷款。三是贷款偿还方式单一, 贷款偿还期限短, 利息相对于刚刚毕业的学生略高, 存在制度性信用风险。

第四, 经济贫困大学生的认定机制有待完善。目前, 国家于2012年最新下发了《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2012年版) 》中, 给出了经济贫困大学生的评定标准。但这个标准在落实的过程中, 由于地区经济差异、各高校贫困学生实际情况、没有数据上的说明等情况, 导致对贫困生的界定不明确。一是用当地乡镇街道、村屯村委会、乡镇级以上的民政局开具的贫困证明来证明学生的贫困事实和贫困程度, 由于存在人为行为的参与, 缺乏监督审查, 贫困证明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同时也缺乏考证的手段和途径。二是公开评选。班委会和团支部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 选举出自己班级相对经济贫困的学生, 这种方法存在的最在弊端就是在资助名额有限的情况下, 有些班级的贫困学生没有被评选出来, 而有些班级相对其他班级贫困学生不贫困的学生却得到了资助。三是贫困生的认定过程缺乏一个动态的管理。在大学入学初, 学校利用特困证明掌握了经济贫困大学生的情况, 但是, 在入学后, 部分同学价值观出现偏差, 产生了攀比浪费的不良现象, 资助来的资金没有用作学习和生活的基本费用, 这样的贫困学生应该及时给予教育, 情况恶劣者应停止资助。

第五, 资助体系相关法律规范配套制度亟需健全。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反映国家意志的, 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任何公共行为的长效运转必须依赖于法律, 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也不例外。在国外, 很多国家在很早就已经制定并推出了专门的关于高等教育学费政策和资助制度的法律法规条款, 如美国政府的《高等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1985年修正案》, 英国政府的《高等教育法案》等。目前, 在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方面我国仍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和管理, 除在《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的有关条款中作了一定的法律规范, 没有明确资助主体与资助客体的权利和义务, 以及相应的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 存在一定的法律缺陷。而且关于经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问题大多都是政策性的通知和实施方案类的文件精神, 它们不同于法律法规, 没有与法律等同的约束力。所以, 导致一些地区、高校在具体的资助工作中, 侵犯贫困大学生的权益, 如有些高校对毕业前无法全额偿还的毕业生采取强行扣押毕业证和学位证, 部分大学生弄虚作假, 骗取贷款和助学金。因此, 研究资助体系的相关问题, 探索资助体系的法制化建设, 以独立的立法形式将资助体系固定下来很有必要。

第六, 资助大多停留在经济层面, 缺乏精神层面。当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 明确指出:“决不让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但在具体的实施中, 现有的资助体系却更多的是解决经济问题,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 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 只是最底层的需求, 只满足最低层次的要求, 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的社会合格人才。按照以人为本理论来分析, 缺少贫困大学生在实现价值理想过程中的关于感恩、诚信、自强自立等方面的其它引导和教育, 缺少对其精神世界的关心和帮助。而且只关注经济层面的资助, 会导致部分贫困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出现偏差。一是由于长期以来受经济压力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贫困生容易形成消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产生自卑、焦虑等一系列心理困惑, 严重的形成各种心理障碍, 做出极端事件。二是注重“物质资 (下转第153页) (上接第151页) 助”, 缺乏“精神引导”, 会使部分贫困生滋生“等、靠、要”错误想法, 依赖性越来越强, 认为接受资助理所应当, 更有些贫困学生出现攀比和享乐的错误行为, 得到资助不用于基本的学习和生活, 而是购买奢侈品、高科技产品, 造成很坏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 高校经济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应该在注重短期的“输血”性经济和物质资助的同时, 更加注重长期的“造血”性的精神和幸福指数资助, 本着以贫困生为本的理念, 优化促进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更快、更好发展。

第七, 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单一, 有待完善和开发。勤工助学是目前现有资助体系洪解决大学生经济困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最为普遍应用的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一种有偿性的资助方式。虽然能够帮助贫困生获得一定的经济补贴, 但是由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各种因素的制约, 导致了资助效果远远低于人们的期望。一是高校多勤工助学岗位设置单一, 未得到充分挖掘, 使贫困生在选择岗位是缺乏选择性, 导致不情愿的被动接受, 造成学生参加意愿低、参与时间短、循环性差等问题。二是学校的很多岗位工作时间过长, 占用时间多, 校外的岗位更是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造成了长期从事勤工助学岗位的贫困生学习成绩滑坡, 难以达到勤工助学和学习双赢效果。三是校外勤工助学岗位多为缺乏技术含量的体力劳动, 多为发放传单、促销、服务员等, 这样的勤工助学不但无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甚至受到自身合法权益的侵害。四是学校缺乏“校企”联合搭建实习型的勤工俭学平台, 缺少与社会时时接轨的专业技能培训。

三、启示

党的十八大分别对教育目标、教育方针、教育公平、教育改革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所以, 系统了解我国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发展历程及现状, 提出我国经济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的优化对策, 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的行进步伐, 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对教育提出的各种要求和展望, 有利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资助工作的科学发展, 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等.关于切实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R].2002.2.7

[2].高丽芝.中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青岛:青岛科技大学, 2010

[3].曹聪.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制度改革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 2011

[4].有春.新中国高校学生资助制度的历史嬗变[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

[5].近十年中国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EB/OL].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2.09.21/4201916.shtml, 2012.9.21

上一篇:作家理想下一篇:机械制图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