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的润物细无声

2024-05-09

班主任的润物细无声(精选10篇)

班主任的润物细无声 第1篇

一、巧妙地运用悄悄话, 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悄悄话朴实、亲切, 能唤起学生的共鸣。

1. 调动情感时宜用悄悄话。

古人云:“感人心者, 莫乎于情。”课堂上学生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时, 教师可以走过去悄悄提醒他, 调动学生的情感, 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到老师的真诚, 就会及时改正不良行为。

2. 批评学生时宜用悄悄话。

学生犯了错误, 正处在惶惑和愧疚中, 此时, 悄悄话的教育效果可能更佳。教师的信任更能促进问题的解决。

3. 鼓励学生时宜用悄悄话。

当学生对学习或人际交往缺乏信心时, 班主任应寻找适当时机对他们说一些悄悄话。这类学生既有自卑心理, 又有较强的自尊心, 倘若教师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发其威, 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极大伤害。

4.“淡化”教育时宜用悄悄话。

尖子生思维活跃、上进心强且学习刻苦, 但也有骄傲自满、虚荣自私、心理承受力差等消极心理。班主任用悄悄话对他们进行“淡化”教育时, 既要保护其已经建立起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又要适时地打预防针, 未雨绸缪。班主任以尊重、平等的态度, 创设自然、融洽的环境, 激发学生的内驱力, 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二、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可以造就人

在工作中, 我非常注重赏识教育, 并且教育学生对待他人要宽容, 学会发掘他人的闪光点, 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 营造和谐文明的班级氛围。

在转化后进生时, 我建立激励机制。我始终认为, 环境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 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 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 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 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 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 他就学会了自爱。从高一到高三的月考或期中期末考试后, 我经常给学生发奖, 发奖不是为了奖励前几名学生, 而是以科为单位, 奖励该科第一名和该科中进步最快的三名学生, 如以六科计算, 奖励人数达到24人。这样更有利于激励后进生, 让优秀生始终坚持不懈, 让后进生时刻看到希望。

三、理解学生, 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

了解学生, 是真正理解他们, 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 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 在信息社会的今天, 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 已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也碰到了很多成长中困惑的问题。对于成年人, 这些问题也许是幼稚可笑的, 也许是不屑一顾的, 但对于那些学生, 却是他们无法面对和解决的。

作为班主任, 我必须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 理解他们, 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困难。这就要求我去“热爱”每一个学生, 去包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做的每一件事。无论是好的, 还是坏的。

这种宽容, 不仅要体现在所谓的好的学生身上, 而且要体现在后进生身上。其实, 每一个学生在我的眼里是没有好坏之分的, 每一个学生都是有出色之处的。当然, 一个班的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无论是在整体上, 还是在个别方面, 学生的发展必然因人而异, 班主任是以博大的胸怀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 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

四、倾听学生的声音

班主任工作案例 润物细无声 第2篇

润物细无声

清源一小

李霞玲

在六年级2班,有这样两位同学,一位又瘦又小,一位稍胖但并不高,他们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每天沉默寡言,下课了,别的同学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他们俩只是在座位上坐着不动,活动了别人去打篮球、打乒乓球、跳绳„„而他们俩不是在教室蹲着就是在校园的某个角落转悠,从不和别的同学一起活动,为什么呢?原来他们一个身体不好,小时候做过心脏手术,一个学习不好,是班里的后进生,不用说,知道的人都知道他们就是六年级二班的两位“怪人”——常纪伟、王惠星。

班主任工作也能润物无声 第3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开学伊始,学生带着极大的好奇心、新鲜感开始了新的一学期。新起点新开始,也许会有新的同学、新的教师加入我们的集体。每个同学心中都会有一个新的规划。利用这一时机,应及时地进行思想交流和行为养成教育,使他们跨入教室的第一天就感到有章可循。

从言行举止到文明礼貌,从思想进步到全面发展,从团结同学到关心集体,从刻苦学习到遵守纪律,都需要在两周中进行教育,并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这些要求,化抽象的条条框框为学生们的行为准则,使之能尽早地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为良好班集体的形成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这期间班主任要做到“五勤”:勤观察、勤动脑、勤动口、勤动手、勤谈心。勤观察就是不论上课或是下课,注意观察他们的表现,及时进行教育,防止出现意外。勤动脑就是学生表现出的问题复杂多变,要分析情况,想出一个适合教育这个学生的方法让他不能在班上掉队。勤动口就是经常给学生讲道理,对容易犯的错误经常强调,防患于未然。勤动手就是学生在具体工作中,不会做的时候,我就手把手地教他们,让他们从不会到会。勤谈心就是平时多与学生交流,把学生当朋友,推心置腹地与学生谈话,谈谈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们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

二、形式多样化,上好思品课

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搞好班务工作与上好思品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将思品课中的道理灵活巧妙地运用到平常的教学中,对搞好班务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懂道理但又不成熟的孩子。因此,我们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利用多媒体教学学习英雄事迹,采用小品形式表演日常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采用诗歌、故事甚至流行歌曲讲述一个道理等,都可以使我们的思品课更加形象生动,更具有吸引力和教育力量。

只有我们利用孩子感兴趣的方法,才能使课本中简单而有意义的道理为我所用,班务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三、强化自我管理,树立集体意识

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相信与信任学生,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其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做好班级的主人翁,人人愿为班级争光添彩,树立“做最好的自己,创最优的班级”的集体意识,以此加强班级凝聚力和竞争力。

一个好的班级,除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任课教师的鼎力协助,学生干部的力量也是不可低估的。每周评议班干部,竞争上岗,实行值日班长制。这样既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责任心。班级中的盆花、图书、演讲等都有专门负责的同学,他们认真、负责,都乐于完成自荐的班级工作,使班级工作秩序井然。

班级事务,人人有责。只有个体的进步才能带来班级的进步。

四、班务工作创意多,流行元素也有大作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育也应巧借力。身处信息社会,学生难免会受影响。热播电视、卖座电影、流行歌曲、网络新语都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有人将其视为洪水猛兽,我却认为只要巧妙使用,还是可以为教育服务的。

电视剧《武林外传》热播以后,有一些学生模仿电视制作了几张“金牌”。我心中一动,与同学们商量之后,由学生设计制作了清洁用具、检查作业、值日班长等各种作用的“金牌”。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的设计、绘画等方面的才能得以展示,同时孩子们还懂得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对学生的模仿起到了适当的引导作用。

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以其清新的构图及奇思妙想成为孩子们大爱。我经常和孩子们交流其中的故事和道理,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班主任老师只要处处留心,保持一颗童心,一定可以使班务工作变得轻松、有趣。

五、培养特长,培养集体荣誉感

学校每学期都会组织几次集体活动,这无疑给班主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教育契机。在集体活动时,要充分展现孩子们的特长,更要努力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意识。

班里有练过舞蹈的,在文艺演出中,便给他更多的表现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有画画得好的,就多让他设计办板报。歌唱得好的,可以组织一个合唱队,让他指导……一个孩子一旦有了在班集体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机会,一定会全力以赴地展示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有特长的同学再一次得到了锻炼,增强了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推动班级的发展。

六、用爱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树立教师的崇高威信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首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对学生满腔热忱、公平对待。即使学生犯了错误,也要冷静处理,而不要不问青红皂白,大加训斥,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其次,要注意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丰富班级的各种活动,唯有那些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钦佩。另外,要注意自身的表率作用。不仅要在思想品德上成为学生的楷模,而且在言谈举止等各方面也要保持良好的风度,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

班主任的润物细无声 第4篇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无声”的艺术,德育

2010年9月, 我国将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以“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为核心理念, 着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班主任承担着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的重任, 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优化工作方法, 才能更好地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什么是教育?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 应是人的思想交流、心灵对话、人格塑造、能力提升之旅。对于班主任而言, 则是充满挑战, 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过程。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无疑应具备师德修养、专业知识、教育方法、健全人格、组织管理、人际沟通等多方面的高素质, 令学生尊重、喜欢、敬佩, 不知不觉地投入并享受师生心灵交流、共同提高的过程。大家都在思考:当前班主任应如何走进学生心灵, 提高班级德育工作的实效呢?笔者认为, 改变传统德育的生硬说教面孔, 充分发挥“无声”艺术的魅力, 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一、精心布置, 让墙上的文图“说话”

环境, 是一本重要的育人教科书。学校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景, 都向学“诉说”着做人求学的道理, 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室, 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若能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学习成长需求来做精心设计和布置, 教室的墙文化将给学生良好的熏陶、积极的暗示, 贴在墙上的文字和图片, 将成为始终陪伴学生的“无声”的老师。

如何设计教室的墙文化?应遵循三个原则:针对性、美观性和实用性。即内容要有针对性, 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和成长需求;排版、配色、容量要注重美观, 令师生看后有愉悦感, 真正对学生有益, 并且便于维护和更新。

在内容的选择上, 至少可分四块:一是做人励志。很多学校教室前面的黑板上方都会贴着校训, 时刻提示学生做人成长的方向和要求。教室的侧墙可以张贴“有志者, 事竟成”“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等名言警句, 激励学生敢于做有梦、追梦的人。有的班主任请全班同学在“便利贴”上写下自己的座右铭, 贴在教室后墙黑板上让学生分享、感悟;有的班主任还请学生拟定“班训”“班铭”, 提出本班的成长目标, 张贴于教室的后墙, 成为教室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二是学习指导。可以开设“学习园地”“新课程之窗”等专栏, 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更新观念、优化方法、提高效率。

三是身心健康。可定期介绍疾病预防、防灾避险、心态调适等知识, 提醒学生珍爱生命、注重身心和谐、追求幸福人生。

四是荣誉展示。将班级和个人获得的奖状、证书张贴在教室后墙上, 可以起到充分肯定班级成绩、增强班级自信心和集体凝聚力的作用。

二、率先垂范, 让教师的身影“说话”

教育无小事, 处处是课堂。教师的“教”不仅仅通过语言来表达, 很多时候, “身教”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在我的记忆里, 珍藏着这样的教育故事:

每天清晨, 班主任站在教室门口微笑着迎接自己的学生。有一天, 老师迟到了, 自己主动把名字写在黑板上, 放学后接受“做卫生”的惩罚。从此, 这个班基本“消灭”了迟到现象, 也懂得了什么是尊重和平等。

有的学生不会做卫生, 地拖得不干净, 班主任拿起拖把, 再拖一遍。第一次这样, 第二次仍是这样, 第三次时, 学生不好意思地抢过了拖把, 认真地学、认真地拖……

跑操时, 班主任脱下高跟鞋、挽起裤脚、换上运动鞋, 和学生一起跑, 天天如此。开始还有学生借故不参加, 后来这个班的出勤率最高, 跑操的队列最整齐, 口号最响。

有个学生经常迟到, 不吃早餐, 个性还很倔强。有一天早上, 他又迟到了。班主任一言不发, 把他带到办公室,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牛奶和面包。孩子呆住了。回家后, 他对妈妈说:“我再也不迟到了!”

教育需要爱与责任, 教育也需要智慧和艺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私的一角, 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 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 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在这些小故事里, 流淌着的是深沉的师爱, 是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 是为人师者对学生的包容与等待。这样的老师, 正是首先把握了学生成长的规律, 读懂了学生的心, “听”准了学生心弦的音调, 然后把自己的心弦调到了合适的位置, 才使得他的教育行为如此打动人心。

三、细心关注, 让教师的眼睛“说话”

人是社会性的生物, 每个人都有被他人认同的心理需求。对于学生而言, 班主任老师的评价对自己更是有着特别的意义。

但是由于班级人数多, 教师和学生交流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很容易出现“关注两头, 忽视中间”的毛病, 使得部分成绩、表现均一般的孩子成为班主任关注的“盲区”。

我曾听到有学生难过地说:“我是被老师遗忘的学生, 班主任半个学期都没有和我说过一次话……”可以想象这个孩子内心有多遗憾和失落。如何解决学生人数多, 班主任精力和时间却有限的矛盾呢?我觉得可以多用眼神去和学生交流。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姓雒的中学老教师德高望重, 学生中有许多是世界知名教授、学者以及活跃在时代前沿的IT精英。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雒老师桃李满天下呢?

在学校百年校庆之际, 恰逢雒老师80大寿。学校给他教过的学生们发出了一份问卷,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雒老师的哪些方面最让你满意?”答案很快就以传真、电话、电子邮件的形式反馈了回来。出乎预料的是, 答案居然惊人的一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 这位老师对他们人生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眼神。

他们有的认为, 老师的眼神在严肃中传递着爱意, 有人认为雒老师的眼神在安详中透着温和, 有的认为雒老师的眼神中蕴满了父亲般的慈祥, 有的认为雒老师的眼神就是一条汩汩的河流, 在不断荡涤着人的心灵……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人的眼神可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意思。恰当地使用眼神, 是班主任必修的一门学问。

在工作中, 班主任要睁大眼睛去搜寻、发现学生渴望或躲避的眼神, 读懂他们的内心矛盾和需求, 及时回应, 或鼓励, 或赞赏, 或惊讶, 或期待, 或责备, 建立起师生沟通的新渠道。

当学生表现出色时, 老师激动、赞许的眼神会令他备受鼓舞;当学生取得进步时, 老师肯定、鼓励的眼神会让他更有信心;当学生犯错时, 老师惊讶、责备的眼神会让他决心改正;当学生紧张时, 老师信任、期待的眼神会让他感觉轻松;当学生痛苦彷徨时, 老师关切、焦急的眼神会让他找到依靠, 勇于倾诉……

老师的眼神, 应充满了对学生的爱, 始终不忘传递给学生希望和信心, 去不断超越、完善自我, 攀登人生一座又一座高峰。

四、正确引导, 让班级的氛围“说话”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谈到集体的教育作用时曾说过:“教育了集体, 团结了集体, 加强了集体建设以后, 集体自身就成为了很大的教育力量。”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在“台前唱戏”, 还要学会做“幕后导演”, 积极培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营造和谐上进的班级氛围, 用集体的力量来影响人、教育人。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需要“多管齐下”:

(1) 把握契机, 抓好每个“第一次”。如新生军训、第一次班会、第一次室外集合、第一次体育比赛、第一次考试, 强调规则和纪律, 迅速形成集体意识, 增强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

(2) 培养干部, 充分发挥干部的示范作用, 提高学生干部威信, 建设核心群体, 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

(3) 实施班级民主, 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如组织学生进行干部竞选, 鼓励学生自己制定班规, 尝试“放手”让学生申请座位等, 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体验尊重、感受平等, 也在挑战、创新和挫折中感悟成长。

(4) 用心沟通, 增强教师团队合力。班主任要善于团结本班任课教师, 经常保持良性沟通, 不仅及时了解学生课堂表现、作业质量等情况, 还要在班级教育理念、管理方法、特殊学生帮扶等方面达成共识, 充分发挥团队力量, 促进班级进步。

如有位男生十分顽劣, 在小学是出了名的“捣蛋大王”, 进初中后仍积习难改。班主任将他的情况及时通报了所有任课教师, 并希望老师们能够尽量发现其优点、肯定其进步, 以帮助他强化正确行为, 融入班集体。

于是, 有了语文老师在全班朗读他的周记, 表扬他疼惜年迈的父母、独立生活能力强的一幕;有了历史老师发现他上课没睡觉, 还动笔完成了填图作业时, 摸摸他的头, 轻轻说句“你今天真棒!”的一幕;有了音乐老师知道他爱唱歌, 安排他在合唱比赛中担任领唱, 训练和比赛时无比投入的动人画面……

老师们的宽容、等待和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不仅慢慢融化着孩子心中的坚冰, 也感染着班上其他的学生, 同学关系更加亲密和谐, 班级综合表现也越来越好。

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曾说:“不是铁器的敲打, 而是水的载歌载舞, 使粗糙的石块变成了美丽的鹅卵石。”

教育, 不仅需要教师的智慧和激情, 还需要教师的爱与责任;不仅需要教师有声的传授, 还需要教师“无声”的引领。

班主任工作案例:教育需要润物无声 第5篇

一、案例内容

二、案例分析

针对小A的种种表现,我多次与其深入的交谈,并和其他课任老师一起进行了分析,初步认为导致小A孤僻、懦弱的原因应该有以下几点:

1、家庭变迁

小A原先家境较好,但自父亲离家之后,生活质量一落千丈,一些基本的要求也无法得到满足,使得他产生了自卑心理,加上部分同学到处宣扬其父之事,使得他更害怕与同学交往,从而选择了逃避的方式,性格越来越孤僻。

2、母亲暗示

从小A及其母亲的表述来看,自其父离家之后,母亲经常以泪洗面,常常哭着要求儿子好好读书,为自己争气,不要给自己丢脸,但与小A的直接沟通却比较缺乏,使得小A越来越害怕母亲的哭诉,怕成绩考不好,怕母亲责怪,这些都使他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负担,产生了某种恐惧感,给他的心理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

3、心理承受能力弱

因为家庭的变迁、母亲的态度以及由于成绩下滑导致部分老师的责骂,使得他不自觉的形成了我不行、我不会乃至我不敢的心理,采用了逃避的方式去应对生活中的竞争,时间一长,这种怯懦、畏缩的性格也就自然形成了。

三、案例诊断

经过原因分析并请教部分班主任,我初步设定了一个方案,打算从三方面入手帮助小A抛却怯懦、挥洒自信。

1、家庭

从小A家庭入手,我主要采取了三个手段。

(一)与其母亲保持经常联系;由于小A缺少归属感,心理状态也不易把握,为了更好的了解小A心理动向,我每隔一周至少与其母亲交流一次,把握他的最新情况,并以这些情况作为方案事实的依据。(班主任

)如有一天,在交流中知道了小A对前两天我当众表扬他的事感到极其兴奋,我就有意识的在日常学习中给予他表现的机会,并予以及时的表扬,也从他母亲的口中知道了他一丝一点的变化。

(二)对其母亲进行教育;由于其母生活态度比较悲观,不利于小A性格的转变,因此我特意对其母进行了教育,指出在教育子女过程中,应以乐观积极的态度进行,而不是悲观失望。其母也认同了我的说法,在教育中有意识的回避了不愉快的事情,尽量给小A营造了一个比较宽松的家庭氛围,并经常利用周末与小A出门游玩、散心,大大转变了小A的生活态度,与其母的交流也逐渐增加。

(三)帮助修补家庭关系;其父虽已离家,且3年未归,但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打电话给小A,了解其生活、学习情况。在偶然的情形下,我了解到其父并非故意不回家,而是觉得实在没有脸面见家人,我抓住这一契机,对其进行诱导,并且做通其母工作,使得其父在三年后首次回家,虽然仅仅两天时间,但从他母亲口中得知,小A从未有过那么开心。更可喜的是,从他的周记中,我看到了他的欣喜、他的誓言,也明了他的心扉已被打开。

2、同学

我们班有些同学比较热心,平时的课余活动以及班队活动都比较丰富。为次,我特意找了三位比较热心的同学,隐晦的对他们交代了小A的境况,并在征得他们的同意之下,要求他们在平时的活动中能多给小A参与的机会,给他在班级的归属感。虽然我没有具体交代该如何行事,但三位同学都非常热心,他们真正的通过自己的行为给予小A帮助。

经过半年时间的调整,我已经常能看到小A在球场上的身影,听到他开朗的笑声,以及在课堂上响亮的回答声。

3、教师

在请求课任教师帮助时,我提出三个建议:适当的多对小A进行提问;尽量多对小A进行表扬;多对小A的作业进行面批。由于各位课任老师都了解小A的家庭状况,所以对我的几个建议也表示了认可,而从小A母亲及其周记来看,他刚开始并不很适应这种转变,但当他熟悉了老师的这一态度时,在学习上他迸发了无穷的潜力。当然,对小A的转变工作也少不了我的疏导,我通过当面沟通、周记指导、同学了解等方式及时的把握住他的每一丝动态,并给予他相应的指导,让他感觉到我完完全全是为他的发展着想,是他难得一见的真心朋友,与我在一起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能够把他的任何想法都向我倾诉。

班主任的润物细无声 第6篇

案例

为了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讲文明、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学校开展了一次以“讲文明, 树新风”为主题的班会活动。按照以往传统的方式, 作为一名班主任, 笔者找一些关于讲文明、讲卫生的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来组织班会活动。开班会时, 同学们对不讲卫生的行为只是一笑而过, 并没有深刻地理解到文明的含义。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 笔者刚刚走到教室门口, 便发现教室前面竟然还有几张废纸团。当时既生气又无奈, 昨天的班会教育没有起到一点效果, 于是笔者冷静下来思考:何不换一种教育方式来进行。于是放弃了传统的“言传”式的教育模式, 而采用了另外一种“身教”式教育方法:笔者弯下腰来捡起了那张废纸, 然后又从教室其它角落先后捡起了三四张小纸。此时班级一片肃静, 笔者在向垃圾筐走去的时候, 发现班级的同学们都面带愧色, 这时, 班级前面的一个机灵的同学像发现了什么一样:咦, 我这里也有一张废纸, 然后也弯下腰来, 捡起一些更小的碎纸片, 接着, 两个、三个、四个……班中所有的学生都加入到了“捡废纸”的队伍当中, 在地上寻找着需要捡的东西。

由“身教”而发动起学生们爱好环境的行动, 其效果要比单一的言语教育好。随后笔者走上讲台对同学们说:“通过刚才弯腰下去捡纸的这个行为, 我发觉它有两点好处:第一是可以有效地保持教室环境的清洁;第二, 通过弯腰动作, 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所以, 大家以后要经常以这种方式锻炼身体。”一语既出, 同学们不禁被我的风趣幽默逗笑了, 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轻松起来。这时, 笔者再顺藤摸瓜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其实, 学校的环境、班级的环境卫生, 就像我们每个人身上穿的一件外衣, 再漂亮的衣服, 如果上面粘满了灰尘, 它也会失去原有的亮丽。所以, 只有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来关心班级的环境卫生、学校的卫生、社会的卫生, 才能使我们周围的环境整洁干净, 才能体现出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社会的主人这样良好的风貌来。”这时, 同学们用心地听着, 默默地思考着……在此后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都能自觉地保护起我们周围环境的卫生整洁。

案例评析

目前的初中生, 一般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中, 家长往往以小孩为中心, 从而导致初中生思想观念上较为自私, 利己主义思想比较严重, 对外界的环境及他人的关心程度不够。同时, 初中生的行为习惯上比较任性、懒惰和散漫, 常常随心所欲, 所以自觉意识非常差, 随地丢垃圾的坏习惯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要改变学生的这一陋习, 对其进行教育就应该从每一件小事抓起, 端正学生的思想观念, 坚定学生的信念,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的教育工作是一门艺术。在案例中, 笔者以身作则, 通过自己捡废纸, 而带动起全部同学捡废纸的行动, 并不是唯一的教育方法, 只是一种别出心裁的教育尝试。只要不损害初中生的自尊心, 并能激发学生的自觉意识, 行之有效, 都是好的教育方法。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因此, 教师从思想作风到言行举止, 处处都应起模范带头作用, 成为学生的表率。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简单地依靠灌输、说教是行不通的, 应当靠教师身教和潜移默化。教师要让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从小事中启发学生的大智慧。

班主任教育反思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 笔者总结到一个教育经验:在进行班主任教育工作时, 教师应先动之以情, 然后才晓之以理, 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如果单单以灌输式的言传方式, 对学生进行谆谆教导, 所收到的教育效果有可能是事倍功半的。因此, 班主任教育工作需要智慧, 更需要耐心以及教师本身的师德,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头桥镇

班主任的润物细无声 第7篇

对待后进生,我认为,作为教师一定要相信后进生通过努力一定会转变为学优生的。有些后进生表面看很倔强,对老师的批评甚至于不屑一顾,完全的放纵自己。其实,这样的学生内心是很孤独的,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认可和尊重,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夸奖与赞许。一个欣赏的眼神、一个真心的微笑、一句问候都会使他们受宠若惊。

其次在行动上要付出。我们都明白,转化工作是相当繁重的。因为后进生的转化是需要班主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只有坚持长期的、不懈的转化教育,后进生才能真正地得到转变。

教育后进生更要用方法、用智慧、讲耐心、讲沟通。我想到了之前在班中发生的一件事,在某天课间休息的时候,突然班级的学生跑过来告诉我,小李滚下了楼梯,我一边了解情况一边又紧张又生气地冲出了办公室。原来小李本来好好的在楼梯上走着, 小王看见了他,就在后面推了他一下,小李一个不留神,滚了下去。在把小李送入医务室检查后,我找到了小王,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小王用吊儿郎当的口气对我说:“我就轻轻碰了下。”我想着刚刚惊险的一幕,几乎是以吼的语气跟他说:“什么叫轻轻碰了下,你这就是推!你看看你,读书又读不好,还老是闯祸!”就在我快控制不住情绪,想说出更加伤害小王的话时,我突然想到,作为一个班主任,在遇到问题时,冷静真诚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想到平时小王和小李一起玩耍亲密无间的样子,我一下就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懊悔,觉得自己不该说出这样的话,于是我调整心态,真诚地看着他,心平气和地对他说:“老师知道你和小李是好朋友,你是想和他一起玩,可是你想想,如果你的好朋友小李滚下楼梯受伤了,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了啊!刚刚老师的语气是不太好,老师和你道歉,但那也是因为老师着急、担心!你回想下,多么危险啊!”小王听了我的话,一下子哭了起来,呜咽着说:“老师,我错了。”小李没什么大碍重回教室后,小王主动地道了歉。在这件事之后,小王对我的信任日益增强,而我也抓住这个机会与小王像朋友一样促膝聊天,谈学习、谈理想、谈生活,耐心地倾听他的心声,了解他的内心想法,逐渐缓解他的心理压力。渐渐的,小王的学习成绩提高了,人也懂事了不少,常常主动帮助同学和老师,完全摆脱了“后进生”的帽子。

班主任工作的责任重大,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发展和生命质量,力求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教育,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学生需要爱,后进生更需要老师多给一点爱。而这诚挚的爱则来自于班主任那亲切的话语和细致入微的体贴、关怀和倾听。当学生学习有障碍时,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时,学生遇到困难时,班级某种不良风气抬头时,学生受到挫折、犯错误时……每当这时,我们要主动接近他们,随时随地同他们心理换位,想其所想,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使自己真正成为学生们学习生活中的良师益友。作为班主任,你的一次真诚的问候,一次认真的倾听,对他们来说是那么的重要,甚至会可能从此改变他们的一生。

润物细无声——班主任话细节 第8篇

一、在细致入微的工作中树立班主任的威信

马卡连柯曾用一句话概括了他教育经验的原则:严格要求和最大的尊重。班主任一定要用审慎的态度对待学生的过错行为, 遇到学生不听劝告违犯纪律时, 不能“一急、二火、三粗暴”。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 避免矛盾的激化, 妥善处理好发生的问题。在大庭广众之下训斥学生, 起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可以说那是班主任在发泄自己的情感, 或者说是班主任在炫耀自己的威风。与此同时, 你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扼杀了学生重新做个好人的尊严, 从某种意义上讲, 你加大了学生再次违纪的可能性, 如同用重力使弹簧发生形变一样, 学生可能由此变成问题学生。自尊心是一个人追求上进的前提和动力, 没有自尊心的人我们不可能指望他有多大的作为。因此, 我们应该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有过错行为时, 我们应该静下心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明确教育的目的, 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 甚至寻找一定的教育策略, 如同春雨润物一样, 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学生会永远记住这样的老师的。我校有很多山区来的彝族学生, 他们时常会犯一些不尽人意的过错, 作为班主任, 我会区分问题的轻重缓急, 分析原因, 找出问题的根源, 对学生进行细致入微的教育引导。比如, 由于习惯原因出现的问题, 我会与他们正视此习惯, 比较他习惯, 找到榜样习惯, 让学生学习好习惯, 形成好习惯。

尊重学生, 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最大关爱, 是班主任关心学生的最高境界。班主任对学生如果无爱, 缺乏感情, 那么班主任的教育效果是难以想象的, 老师都有子女, 或者即将有子女, 你对自己的孩子肯定是满怀希望, 满怀爱心的, 每个家长也是对孩子这样期待着。班主任应该对学生输以爱的教育, 而爱的教育的最高境界又是班主任以身示范的教育。我校彝族学生来自山区, 我知道他们远离家乡来求学, 更渴望来自各方面的爱, 一句家庭情况的问候或者节日的问好都会震动学生小小的心灵。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爱的存在后, 会更加尊重老师, 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将变得更高, 老师的一颦一蹙都将起到感化学生的作用, 还需要什么吼声雷动?

二、在细致入微的工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一经形成, 将终生受用。我校的彝族学生都是来自山区的,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成长历程和风俗习惯。他们的过错行为比一般学生多一些, 但他们绝对不是故意的。曾有一位彝族老师讲了自己一段难忘的经历。在他读中学时, 有一天, 大家都在积极参加大扫除, 他也不甘落后, 端起痰盂就往外倒, 痰盂水不偏不倚, 淋到了楼下一位路过的老师, 弄得这位老师从头到脚都是脏水。他吓傻了眼, 但这位老师问了原因后没有责怪他, 只告诉他以后该怎样倒痰盂水。他至今对这位老师心存感激, 心存难忘。那时候的彝族还要特意割草填在院子里做肥料, 脏水一般都倒在院子里, 痰盂水从楼上倒下院子属于习惯动作, 很正常。如果这位被淋痰盂水的老师不了解情况, 粗暴地处理这件事, 那么这位彝族老师的记忆里将会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景象了。所以, 对彝族学生, 我们更应细致入微地进行说理教育、行为指导, 绝对不能以批评或者纪律处罚为主。

三、在细致入微的工作中, 引导学生学习

学习是学生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所以, 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是班主任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细节的关心, 不仅要体现在自己所教学科上, 也要关注到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上。学习方法多种多样, 不同人可以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 作为班主任老师, 不能把自己用过的或者自己认为好的学习方法强加给学生, 而要与学生细心讨论各种各样不同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实践不同的学习方法, 从中选取最适用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的学习目的。

润物细无声——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第9篇

一、用魅力感染学生, 做班级的形象代言人

对学生来说, 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替代的最灿烂的阳光, 是最能引起学生心灵共鸣的影射力。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班主任必然让学生无限敬仰, 进而产生感召力。

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 都有一个单纯而执著的期望, 期望自己的老师尽善尽美, 德才皆备。因此, 他们的老师有责任塑造他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在所有的教师中, 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作为一个个体, 班主任可能有很多缺点或弱点, 因为“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这很正常, 但是却不能被学生接受。因此, 班主任要经常反省自己, 不断完善自我, 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 处处做到以身作则。比如, 地面有杂物时, 我会亲手捡起来, 扔到垃圾桶里, 久而久之, 学生也养成了这样的好习惯。

二、用真情打动学生, 做班级的普通一员

有人说, 班主任做得越久, “教师本位”心理就越严重。而克服它的最好方法就是“心理置换”, 即尽可能地蹲下来, 做班级的普通一员, 设身处地地以学生的眼光、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问题, 用真情打动学生。

用真情打动学生, 首先要有民主精神, 尊重和信任学生, 与学生平等相待。譬如, 一开学我就和学生们一起制定了《班级公约》, 既然是“公约”, 就必须全班讨论, 让学生感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 这一举动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在民主评选班干部时, 我也尊重了学生的选择。

用真情打动学生, 要把“恨”铁不成钢转化为“爱”铁能成钢。班主任在抓班级管理和常规教育时, 通常要处理学生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 在批评时一定要出言谨慎, 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 不要挫伤他们的自尊心。教育引导时重视体现“情”字, 重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明之以纪”的科学方法, 保护好学生的信心, 使学生得到最真切的教育。

用真情打动学生, 最重要的要关心每个学生, 把爱传达给他们。班主任要对每个学生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 如:为什么今天他忧心忡忡、双眉紧锁?为什么她近来上课注意力分散, 心不在焉?为什么有的学生成绩突然下降?为什么某同学这几天零花钱多了许多?等等。班主任了解了这些重要的信息, 才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及时开展工作, 才能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 进而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情。

三、用爱心温暖学生, 做班级的阳光使者

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爱, 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教师真正的爱。”作为班主任, 就应该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用爱心温暖学生, 让学生享受到平等的权利, 感受到遍地的阳光。

每个班级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生, 表现突出的是“优秀生”和“低差生”, 班主任都把“优秀生”看成掌中之宝, 而对待“低差生”的教育却不够耐心甚至放弃。作为班主任, 一定要深深爱着他所有的学生, 不能因为学生的家境的好坏或者成绩的好差而对学生有偏爱或者厌恶, 要对全体学生负责。尤其是对于一些性格内向的后进生, 平日更要多加关心与包容他们, 用爱心敲开他们紧闭的心扉, 慢慢引导和鼓励他们。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转化一名“低差生”和培养一名“优秀生”是同等重要的。一枝独秀不是春, 只有万紫千红、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

其时, 不管处在哪个层面的学生,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需求:希望受到他人的尊重, 希望班主任在交往中一视同仁地对待他们。实际上, 班主任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 这种平等, 是一种人格的平等, 它并不排斥班主任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的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思想教学工作。作为交往者, 班主任如果不懂得学生的这种心理需求或是理论上知道而没有在教育过程中加以实践, 则必然会导致思想教育工作无法开展。

润物无声——班主任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10篇

班主任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在教育教学及德育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几年来,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有几点体会和大家商榷。

1 以德服人,精神感召

班主任的道德威信,是指班主任在学生和教师中的道德尊严、道德地位和道德作用。它不是教师的自我感觉,也不是哪位领导的主观认定,而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深受学生敬佩、尊重和信赖的精神感召力量。

班主任在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上,在语言,行为举止,文明教养,审美意识、情趣上,都有很重要的影响,是学校全面发展的带头人。所以,班主任的道德威信是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的基础,要做到为人师表,乐于奉献,以正确的言传身教塑造学生,要与学生交朋友,做好知心朋友和心理辅导者的角色。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做到这一点,单靠“言传”是不行的,更重要的是靠“身教”。针对同学中存在的迟到问题,如果班主任老师早一点进入班级,对每一位进入教室的同学主动问早,同学们会觉得老师比我早到,明天我再早一点,在老师之前进教室,长此以往就会养成一种习惯。加里宁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个学生身上永远留下痕迹。”这说明,班主任的道德威信能产生一种榜样效应。他可以激励、启发、推动学生去效仿榜样,向榜样看齐,并按照榜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不良的思想和行为面前,如果教师能经得起考验,站得稳,行得正,成为学生的楷模,那么,学生就会以此为镜子,不断地对照、检查和矫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使学生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需要引导学生自我成长、自我管理。班级建设的目的是建成一个生机勃勃、每个学生都能在其中得到发展的、属于自己的群体,教师与学生应形成一种合力,这样才能建设一个和谐文明的班集体。由于大部分班主任老师多在教学一线,所以,班主任道德威信的高低,直接影响其教学效果,学生会由于敬佩她的人格而坚信她所传授知识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就愿听她的课,也就具有接受知识和掌握知识的主动性。这样,教学也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教书育人,有教无类

作为德育教师,这一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这就要求德育教师,必须具有时代意识,不断创新,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多年来的教学一线和学生管理一线的工作,深知“一杯水”和“一桶水”、“长流水”的关系。坚持经常学习,不断吸收新知识。在教学中勤于思考,设计出灵活多样、便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哲学与人生》这门课时,引用流行歌曲,借助大量漫画,给学生做细致的讲解,使原本比较深奥、抽象、难懂的哲学道理听起来既通俗易懂、容易掌握,又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在教学中采用辩论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探究法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由于原有的教学模式有的已不能适用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必须实行课程改革。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采用专题式讲座的方式,既结合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按照社会的需求去培养学生,在职业素养方面做到学校和企业的无缝对接。同时,课程改革带给教师的是专业的成长和观念的变化,把这种成长和变化映射到师生关系上,就是教师学会了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学会了“蹲下来欣赏学生”。看到了所有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呵护,教师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循循善诱,感受到教育的真谛———爱。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的思维灵活了,表达能力强了,德育课受学生欢迎了。德育课更实用了。这使老师们认识到:课程改革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责任。在教学中,本着“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不拘泥于学生缺点和家庭背景,只要来到这个学校一律平等。同时校领导也提出:不让一个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对家庭有困难的同学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免费午餐;还有的给予饭卡补助、学费减免,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学校给予他们的人文关怀,形成了全员育人的氛围。使学生保持着一颗健康、阳光的心态,奠定了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3 用心爱人,关爱为本

热爱学生是教师最崇高的一种道德感情,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的标尺。只要你对学生的爱心是真诚的,那么你对学生所做的一切也就是很自然的,无论到什么时候,只要你始终不渝的善待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鼓励学生,不管学生以前怎样,只要能从进入学校开始努力,诚实做人就是好样的。“亲其师,信其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把老师比作“阳光,春风……”这一切都说明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美德,爱学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关键、动力。老师爱学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依赖性,使学生乐于与老师交流,产生感情共鸣,进而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听从老师的教诲。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严格要求学生,即恩威并举。严和爱是不矛盾的,教不严,师之过。但严要有格,严要有情,力争做到“温而厉,威而不猛。”这种爱还表现在能够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杆秤,你不偏不向,公平对待,他们就会听你的。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应公正无私,热爱每一个学生。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不以学生的社会背景、学习成绩、平时表现决定对学生的好恶,对每一位学生都要一视同仁,以诚相待。由于全班同学经常在平等相待、真诚相处的环境中生活,因而心中都有一杆“公平秤”。有一位家长问自己的孩子:“你们老师对你好不好?孩子说:“我们老师对我好不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她办事公道,公正,对我们班每个同学都好。”班级的一切个人荣誉都采取民主方法选举,每次都公平合理,这虽然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正是这一件件,一桩桩小事看出了学生的人品,反映了班风。同时也证明了班主任即教书又育人的重要性。

班主任对学生的爱还表现在尊重学生。每一位同学都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容不得别人轻易伤害。作为班主任,爱护他们就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使他们的自尊心不受伤害。对待犯错误同学,遵循“三不”原则:即尽量不在公共场合向学生发脾气,尽量不在同事面前训斥学生,尽量不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学生。尊重是互相的,要想别人尊重你,你就首先要尊重别人,这一原则赢得了学生的信任。

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会给成长中的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班主任要处处用心,做有心人,即对学生的爱心,对工作的责任心,这样才无愧于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

摘要:班主任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桥梁和纽带,要做到:以德服人,精神感召;教书育人,有教无类;用心爱人,关爱为本。

上一篇:承包经营下一篇:单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