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辉煌范文

2024-05-05

历史辉煌范文(精选8篇)

历史辉煌 第1篇

2009年9月,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党必须居安思危, 增强忧患意识, 常怀忧党之心, 恪尽兴党之责, 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针对这一要求, 在本期的《杂谈》栏目中, 北京行政学院的靳连芳教授和黄小钫博士通过《提高执政危机意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文, 阐述了党的执政危机意识的来源, 论述了执政危机意识的意义以及增强执政危机意识的主要措施。

11月19日, 本刊记者应邀出席了廊坊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首次新闻发布会。在本期的《本刊特稿》栏目中, 本刊记者为您详细介绍了廊坊市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相关情况。

毛泽东同志的公文, 既规范又不呆板, 是现代公文的典范。在本期的《人物》栏目里, 中央财经大学的李贵如老师将《毛泽东选集》新版本与以前的《整风文献》相比较, 通过《千锤百炼精益求精》一文, 从内容、语言、篇章三个方面向我们讲述了毛泽东这样的大手笔是怎样修改公文的。通过本文, 我们可以看出, 毛泽东同志是很注重公文修改的, 他的这种一丝不苟、千锤百炼、反复推敲、精益求精的写作态度值得广大办公室人员学习。

今年12月12日, 是“西安事变”73周年纪念日。在本期的《事件亲历》栏目里, 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原副局级干部田真在《古城西安纪事》一文中, 通过回忆20世纪80年代对秘书界老前辈、老领导曾三、叶子龙、童小鹏三位老同志的采访, 向我们介绍了中央代表团解决“西安事变”前前后后的情况。

党的辉煌历史 2 第2篇

一、认真回顾党的艰苦辉煌历史 高举旗帜

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明天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纪念日,是值得我们隆重庆祝的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日子。恩格斯说:“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列宁讲,忘记历史等于背叛。培根言:“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智慧学。共产党人的历史,就是共产党人的一切;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既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革命史,一部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又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一部开天辟地的发展史。党史里写着共产党人的灵魂,指引着将来的命运。党的历史里有创新理论、有丰功伟绩、有光荣传统、有经验总结、有深刻教训,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宝库和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历史中往往蕴藏着走向未来的资源。只有善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一个国家才能在不断的社会变革中走向前进;只有善于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一个政党才能在奔腾的潮流中把握方向。回顾我们党90年峥嵘岁月和光荣业绩,既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也是为了从中探寻我们

党历经磨难而不倒、千锤百炼更坚强的政治优势,获取我们党自我创新、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精神力量和思想财富。

90年前,当中国共产党诞生于嘉兴南湖一条游船上的时候,党员只有50多人,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四分五裂、处在亡国灭种边缘的旧中国。今天,拥有8026.9万名党员的中国共产党,正引领一个日益繁荣昌盛、民主文明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上奋发前行。

90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实行了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又巨大影响。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大地上,开创了前无古人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也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面貌。从封建专制到人民民主,从一盘散沙到团结和谐,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从封闭愚昧到自信开放,从落后挨打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90年沧桑巨变,中国经历了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从最悲惨的境遇走向光明前途的历史转变,一切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是一个绝大的变化,这是自有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以来无可比拟的大变化。”

90年艰辛探索,90载风雨辉煌,不管是“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迹之一”,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经济革命的主角”,中国共产党这90年历史,是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繁荣,为中国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而不懈奋斗的90年;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90年;是我们党不断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不断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的90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探索与成就,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丰富着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这90年的历史,无不昭示着这样一个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复兴。历史没有停止脚步,征程仍将高举党旗。

本篇文章来源于文秘杂烩网()本站为唯一提供原创文章下载查阅的专业站。本站提供24小时专业代写服务,专业代写代发!国内高尖精专业写手为您量身定做稿件!何以解忧,唯有文烩!开业四年来,实现零投诉,以诚为本,以诚服人!在广大客户中享有良好的口碑!不少客户成为我们的回头客,老主顾!具体与本站QQ1292004142 电话***本站原创文章已加密原文链接:http:///wenzhang.asp?ThreadID=27812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这个党领导着13亿多人口、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执政党。党成立至今已有92年之久,其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固步自封的,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因为这个党始终是为人民服务的先锋队组织,是具有先进性的无产阶级政党!

一、党的辉煌历史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内忧外患,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抗争,但由于一个时期内缺乏统一政党的领导,全国一盘散沙、四分五裂,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可谓是“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人民五亿不团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人民前所未有地组织起来,中华民族的命运发生了彻底改变。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梦必将在党的领导下得以顺利实现!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

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90多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胜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在中国建设、巩固、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就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我们党已经走过了92年的光辉历程,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64年的光辉历程。92年来,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持续不断的伟大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了社会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这3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全党全国正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力前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这些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就会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增加正能量!

二、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总书记指出:“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历史的教训更应引以为戒。”我们党在92年的奋斗历史过程中,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也有许多值得深思和警醒的教训。我们当以史、以这些经验教训为戒!主要的经验至少有:

我们的经验之一: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并创造性地去实践,总结符合自己实际的经验、理论、方法,再指导新的实践!也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我们的经验之二: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起引领我们前进的伟大旗帜!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历史的经验和事实告诉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我们的经验之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坚持了一条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核心的科学的正确的思想路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正确的党的群众路线。坚持正确的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路。科学认识国情,制定发展的基本路线,也就是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我们的经验之四: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始终把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党的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坚持走“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和实践经验;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始终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谋划自己的工作目标,制定工作的方针政策。

我们的经验之五: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两个务必”,坚决清理影响党健康肌体的病害毒瘤!坚定不移反腐倡廉,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保持党的组织的纯洁性和战斗力,保持党充满生机与活力。表明我们党坚决惩治腐败,以良好的党风带动政风和社会风气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的经验之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改革开放。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以来,已经35个年头了,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能发生如此深刻的变化,我国能在国际社会赢得举足轻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新的《决定》,必将把中国的发展推向新的更高的阶段。

我们党92年的历史教训也不少,主要危害严重影响党的健康和党的生命活力。其教训极为深刻,特别是像革命战争年代时期的“左”倾和“右”倾路线的影响。造成教条主义和形而上学、盲动主义等,特别是王明为代表的“左”的错误,造成党在苏区损失90%,白区损失几乎100%的力量。此外,还有不少的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等错误,也影响了党的建设。

在新中国建立后,我们党的教训有:一是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把阶级斗争扩大化,酿成了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的灾难后果,使中国经济频于崩溃。二是“左”的急燥病错误,在工作和建设中急于求成、盲目冒进,不坚持科学规律办事,简单地、片面地搞一刀切。三是放松了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管束打击力度;酿成了1989年春夏之交的**。

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但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的教训根源。其实就是在前进的道路上,是否真心贯彻了党的思想路线,进而沿着党的基本路线,靠走群众路线,把解放思想不断推进,把实事求是真正落实!

任何时候,按照党的思想路线去做、去开拓,不偏离党的这思想路线、基本路线和群众路线,党就永葆青春,永不言败!这就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三、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党的优良传统体现了党的宗旨,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这些优良传统和伟大精神是党的重要政治优势,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体现,是党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起光辉形象的重要原因,实践证明是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保持和发扬的。

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来讲,主要体现在:

(一)一个宗旨: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实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中国共产党90多年来奋斗历程的基本经验之一,就是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地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地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二)两个务必: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949年3月,在中国革命处于全国胜利前夜的重要关头,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首次提出的“两个务必”。2002年12月5日至6日,胡锦涛同志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胡锦涛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号召全党的同志牢记“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习近平同志担任党的总书记后也反复强调全党要牢记这“两个务必”。

(三)三大路线:党的基本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和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14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新的规定。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

党的思想路线:基本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其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其本质要求是:解放思想。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二是党必须倾听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要求、集中群众的智慧,形成正确的理论和政策,然后,再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四)三大作风:简单概括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五)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撰写《〈共产党人〉发刊词》、论述新民主主义理论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后在党的文件中概括为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六)我军的“三八作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三句话加八个字通称“三八作风”。

(七)党培育形成的伟大精神

井冈山精神:胸怀理想、坚定信念,实事求是、勇创新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依靠群众、无私奉献。(江泽民同志2001年视察井冈山时提出。)

井冈山精神的内涵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1.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2.坚持党的绝对领导。3.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思想作风。4.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5.艰苦奋斗的作风。

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延安精神:主要内容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2002年4月,江泽民在陕西考察时,高度概括了延安精神的这一内涵。)

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基本内涵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执行任务时不幸因公殉职。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精神、共产主义精神最完美的结合,雷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所表现出的是一个革命战士、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奋斗的精神。正是在这个意义上,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同志曾精辟地把雷锋精神概括为四句话:“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江泽民同志也曾中肯地提出:“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不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八)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实事求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其内涵就是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即从“实际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其基本内涵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其基本内涵就是无产阶级革命首先需要各国无产阶级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搞好本国的革命事业。

(九)党的优良的文风、学风

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演说中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党风决定着文风,文风体现出党风。人们从文风状况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进而观察党的宗旨的贯彻落实情况。

文风:语言通俗朴实,简洁明了,直截了当,而且充满了幽默、风趣和智慧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语言,老百姓愿意、容易听懂和便于记忆。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0年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中指出文风上存在的问题仍然很突出,主要表现为:长、空、假,针对此提出改进文风的三个字:短、实、新。

邓小平同志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摸着石头过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等等这些论断,其道理集中深刻,其语言简洁自然,一语中的,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成为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邓小平同志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严格遵循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会有对事物本质的深刻认识,也才会有富于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清新文风。

学风:马克思主义学风。(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提出了学风的概念,并把学风问题上升到党的作风、思想方法和世界观、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工作态度的高度。他明确指出,学风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十)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

党的组织原则:党的组织原则即民主集中制原则。

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下级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及时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党的下级组织既要向上级组织请示和报告工作,又要独立负责地解决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党的纪律: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表明,党内必须有严格纪律。党章以及党的制度、条例、准则、决议、决定等,凡是对党的组织和党员有约束力的规定,都是党的纪律。党的纪律是党的法规,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必须遵守。

党的组织纪律的主要内容有: 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保密纪律等。必须严格遵守党风廉政的各种规定和纪律!

(十一)科学的方法

我党的优良传统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科学的方法,即运用调查研究等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科学地分析对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现实问题。

解放广西:历史与辉煌 第3篇

解放广西的战争,不仅让广西人民从桂系军阀的统治中脱离出来,同时直接为解放云南省和海南岛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全国解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及历史意义。

广西解放所取得的胜利是巨大的,在这场战争中敌我双方的进与退,追与逃,充满了传奇色彩。

“衡宝战役”结束,

解放军备战广西

1949年10月,国民党军华中军政长官白崇禧集团在衡宝战役中受到重创后,由湖南省退入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恢复番号和补充人员,其兵力有5个兵团12个军约15万人,连同10月下旬由广东逃到粤桂边界地区的华南军政长官余汉谋集团残部,共约20万人,企图以桂林为中心,沿湘桂铁路(衡阳——柳州)及其两侧组织防御,以“确保左右两江,增援黔省,屏障昆明,及支援雷、琼”。

桂系军阀大家耳熟能详,当年,中共中央华中局机关报《长江日报》社论这么评价它:桂系军阀本来只是国民党反动军事集团中的二三等角色,但蒋介石的嫡系精锐部队悉数被歼之后,却成了国内外反动派所幻想的救命菩萨。在人民解放战争中,桂系反动军队和我解放大军的正面接触较少,暂时幸免于和蒋匪军主力同样的悉数被歼的境地,因此桂系反动派尚握有一注比较完整的军事赌本。他们利用封建地域观念以及欺骗麻痹和强力控制相结合,在桂系反动部队中造成一种封建雇佣部队所固有的凶顽的气质。特别是桂系军阀在其广西老巢有20多年的统治经验,又面临着死亡前的最后挣扎,所以我们估计解放广西全部和全歼桂系军阀的进军作战,将是在我国大陆上全歼残敌中的最后一次激烈的战斗。

这个预计,切中了广西解放战争的重要战略意义。

事实上,白崇禧自从武汉撤退以来,由于连遭解放军的重创,内心方寸大乱,加上国民党统治集团内部的猜忌和争斗,使他不得不分神抽身,穷于应付。因此,此时的白崇禧已无昔日“小诸葛”的风采,在指挥决策上的一误再误,显得毫无章法。

相对来说,白崇禧集团是当时国民党军残余部队中最强的一股势力,无论它逃向哪里,都会增加麻烦,遗患无穷。如何尽快地消灭它,对于提早结束战争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衡宝战役刚刚结束,毛泽东就立刻把目光盯住了广西。1949年10月12日凌晨,毛泽东电示林彪等人要“相机占领广州”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广西战役问题。毛泽东指出:“祁阳以北被歼之第七军、第四十八军4个师,是桂系精锐。桂系正规军虽尚有四十六军3个师,四十八军1个师,及五十六军两个师(此军位于桂林、全州间),但都不是精锐。桂系以外各军更差。因此,四野以主力由祁阳,武冈之线向桂林、柳州之线前进兵力已很充足。但如何进法,值得考虑。数日内可以看清白崇禧的部署。”

大兵团作战中的

机动灵活战术

为协调前线指挥员们的作战指导思想,确保广西战役万无一失,毛泽东在24日16时致电林彪并告陈赓,提出了他的看法:“根据四野二十二日谍息,白崇禧决于二十三日起令其所部共16个师由博白、郁林(今玉林市)、北流、容县、岑溪之线,向廉江、化县、茂名、信宜之线攻击。这是歼灭该敌的好机会。为此请你们注意:(一)陈赓所率4个军,除一个军依照陈赓前提部署由罗定、容县之线迂回敌之左侧背外,主力先不要进入广西境,即在廉江、化县、茂名、信宜之线布防,置重点于左翼即廉江、化县地区,待敌来攻而歼灭之。同时以一部对付余汉谋之配合进攻。(二)桂林方面之我军迅速分数路南下,攻敌侧背,置重点于左翼,即宾州、贵县、郁林之县,但未知时间上是否来得及否。(三)白匪主力既确定向雷州半岛逃窜,我程子华兵团即应分数路宽正面,第一步向百色、南宁之线,第二步向龙州、南宁之线进攻,以期尽歼逃敌于龙州、海防国境线上。(四)以上是否可行,请按情酌定。”

24日夜至25日清晨,敌情一夕数变,加上我军各部电台之间联络出现了问题,四野前指度过了机器紧张忙碌的一夜。中午12时,林彪、谭政在给中央军委和二野首长刘伯承、邓小平的电报里说:“昨夜我们获悉敌一二六军从陆川撤贵阳,据此判断白匪又是放弃进攻计划改为向西撤退。因白匪每次都是布置打,而临时突然撤,因此我们今晨一时电令各部分路向敌进攻。但本晨八时获悉敌本日继续前进,一二六军仅其后方移贵县,部队仍南进,故本日作战部署已不符情况,此刻已来不及停止,要到本晚宿营时才可停下来,但今日尚不至大打。”

电报中反映:“我们与十四军电台联络尚未沟通,十三、十五军这两天才勉强通,但不畅,与陈赓电台有时9个钟头发不出报,已迭电设法改善,但尚未完全弄好,他们各师每日到达位置我们要两三天后才获悉。”

其实,到了25日下午,林、谭、萧根据敌情的变化,已经改变了主意。当夜22时半,他们给陈、郭发出一电:“根据本日黄昏时敌我位置,我十四、十五军赶不上打鲁道源,而敌第七军之二三四师已进至宝墟以北五公里处,一七一师则在二二四师以北五公里处。”“因此,四兵团应即布置就近首先歼灭第七军之两个师,仍以十三军及十四军之一个师在正面顽抗和消耗敌人,十四军主力及十五军全部向敌左侧后攻击,配合全面歼敌。”

由于通信不畅,四兵团的电台迟至26日清晨才接收到林、谭、萧上述电报。陈赓、郭天民看到命令,松了一口气。他们当即调整部署,命令各部加紧行动,做好歼灭敌第七军的一切准备。

在瞬息万变的大兵团作战中采取机动灵活的战术,正是陈赓用兵的一贯风格。他后来回忆:“为了逃命,白崇禧集团的来势是很猛的。但是我们已做了充分的准备,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堵住敌人,绝不能让它逃跑。同时我们估计到逃命之敌虽有一股猛劲,但当它遭受打击又冲不过去的时候,即可能转为溃败。所以我们既作了坚决阻击敌人的部署,又作了适时转入反攻,并勇猛追歼敌人的准备。”

“李白”分道:

桂系集团覆灭的象征

一位历史学家曾有过一段精辟的评论:“自北伐军兴,新桂系涉足省外事务以来,世人多以‘李白’称呼李宗仁、白崇禧,也即:说到李宗仁便不能不说到白崇禧,说到白崇禧也不能不说到李宗仁,对于李、白的‘友情功业相得益彰’,时人曾有‘李白灯谜’一则传扬,其辞曰:‘是文人又是武人,是今人又是古人,是一人又是二人,是二人又是一人。’足见李、白交谊之厚,关系之深。在桂系团体中,白崇禧以智慧超人,用兵入神驰名;李宗仁则以深厚稳健,坚毅踏实著称。白性多疑,喜揽权,冲动易怒;而李则能忍让,顾大局,诚笃大度。故李、白合作能去短、兼其长,刚柔相济,相辅相成。可以说,新桂系团体中,没有李宗仁做‘老大哥’,操度全盘,收揽人心,恐有曲高和寡之痛,难以形成稳固基础;而若没有白崇禧鼎力弼助,新桂系也难在中国政坛、军界飞扬驰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正因为如此,李、白在私交上情同手足,事业上合作无间。从1924年崛起广西、开创大业起,中经北伐、抗战两大时期,以及长达10年的反蒋运动,不管遇到什么挫折,经过什么反复,李、白均能共体时艰,精诚团结。李、白的这种关系是新桂系集团形成之后能有稳固凝聚力、向心力的主要保证……”

面对严重的局势,桂系集团预感到末日即将来临,纷纷准备后路。还在11月12日,李宗仁从昆明飞到桂林后,立即与白崇禧、黄旭初、李品仙、夏威等桂系巨头开会,商量当前局势与桂系应对措施,进退方略。会上白崇禧提出两种方案,甲方案是准备自力更生,以桂系现有资本,依据广西老巢,与“共军”作一死战,冀以一搏收拾桂、黔、滇残局,万一失败,即退往海南岛、越南;乙方案是李宗仁出洋,西南残局交白崇禧妥筹善后,是和是战由白崇禧决定。

此时的李宗仁已对收拾桂、黔、滇残局毫无信心,深知“西南弃守只是时间问题”,而“孤悬海隅的海南岛或可保留为最后立足之地”,但能否实现并不取决于他,自己在国内停留已毫无意义。于是他在13日的会上明确表示:“愿取第二方案,赴美就医”,桂局由白长官独立支撑,便宜行事。16日,李宗仁应白崇禧之请,飞往海口会晤了陈济棠等人,为桂系主力迫不得已时撤至海南岛作了安排,同时决定派程思远去香港为其出国准备一切。

蒋介石一方面不愿意让李宗仁头戴“代总统”的“名器”出国,一方面又想借重于白崇禧手中的那点力量。因此,当他得知李、白等人在桂林会晤的消息,急忙于14日下午乘“中美”号专机由台北飞抵重庆。他一到重庆便召见总统府秘书长秋昌渭、参军长刘士毅,请他们转告李宗仁:“盼即返渝,共商统筹全局、保卫西南大计”,并亲电李宗仁:“迭承兄电嘱来渝,共扶危机,昨闻贵阳危急,川东告急,故特于本日来渝,望兄即行反渝,共商一切。”同时,蒋介石致电白崇禧,要其向李宗仁“命驾”,即日返渝,并且再次放出话音,谓“白即将出组新阁,兼任国防部长,总领师干”等等。

蒋介石的电报虽被李宗仁拒绝,但是却令白崇禧再次心有所动。19日上午,白崇禧从桂林飞往南宁,向在那里候机出国的李宗仁建议:“你还是代总统,中枢重心所寄,可否先在政治上部署一番,然后再行出国?”李宗仁答说:“不必。依法代总统离职时可由行政院长代行。我到香港后当将此意电告阎百川。”白崇禧知道李宗仁去意已决,表示同意他的这一做法。本来李宗仁已派李品仙去重庆回复蒋介石,但白崇禧此时附蒋心念已定,乃自请前行。

20日上午,李宗仁乘包机离开南宁飞往香港。下午,白崇禧也从南宁飞往重庆向蒋介石报告了此行经过。蒋介石听后“不胜骇异”,李宗仁“如此孤注一掷”是他料想不到的。当晚,白崇禧在广播电台发表了下面的谈话:“于前(十八日)奉总裁命飞南宁,慰问李代总统病况,并促架返渝,共商国是。奉电后,遵于昨(十九日)自桂林飞抵南宁,晋谒李代总统,面报总裁意旨。代总统对总裁之慰勉,及各方人士之电促,至表感谢。惟突因胃溃疡宿疾日渐加剧,十二指肠仍不时出血,体力难支,原拟派李主任品仙飞渝晋谒总裁,面陈一切。适本人抵邕后,李主任品仙始中止此行,由本人来渝复命……代总统已于今(二十日)晨飞港就医,临行面嘱本人代陈总裁,谓当兹艰危时会,以抱病之身,未能返渝于总裁及政府同人全体军民共挽当前危局,殊感愧疚。”从这一天起,30多年来患难与共的李宗仁、白崇禧各奔东西。

李、白分手这一标志性的事件,使纵横中国政坛20多年的桂系集团气数散尽,也预示着解放广西战争的节节胜利,黎明的曙光近在眼前。

兵贵神速,解放军

横扫溃桂“国军”

解放军素以行兵神速著称。在解放广西的战役中,这一特点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11月28日,我四十三军接连攻占了容县、北流,俘虏4300余人,缴获70多辆汽车。次日,四十三军攻陷郁林。当时,敌方张淦的司令部设在图书馆大院里,他没想到解放军来得如此迅速。当时的战地报道对此有详尽的描述:

企图窜往雷州半岛的白匪主力三兵团,在信宜廉江化县一线,遭到我兄弟部队的迎头痛击后,匪兵团司令张淦情知不妙,于是决定向“安全方向”撤退。他虽然知道十一兵团部已被消灭了,但解放军还在百里外,所以就带着指挥所的人员从陆川匆忙到博白,并下令七军、四十八军、一二六军3个军迅速西撤。到了博白以后,他得了第一个情报是:郁林发现解放军。他毫不考虑地说:“一定是五十八军找我们来了。”等到枪一响,他的警卫连被解放军打了下来,他还一口断定“自己人不用误会,共军来得没有这样快”。直到他的指挥所被包围了,他仍然肯定“我的判断不会错,一定是误会”。当他正在昏头昏脑的时候,猛听到解放军的战士们四面喊起“缴枪不杀”,这一下把他吓懵了。

于是,张淦连忙下令坚守图书馆(他的指挥所所在地),一面打电报求援,一面占卦求神,一面又把他的儿子、侄子、小舅子、女婿以及参谋等等都叫到身边,一个也不准离开,企待援兵来解围。而他的部队虽然离城只有9公里,但却为离城90公里的解放军抢先插入城内。解放军的炮弹一发接着一发地打中了他的指挥所,当他的两个参谋被打死,他的侄子、女婿也被打伤后,他的儿子和参谋长、政工处长便再也沉不住气而溜之大吉了。张淦本人则惊慌失措地钻到床板底下。这时候解放军某团七连的副连长卢福山等,勇猛突入张淦住的大楼,把他从床底下拖出来,张淦俯首帖耳地很快就供出了自己的身份。解放军这样神速的动作,使这个自称“当了18年中将38年士兵”的老军阀,连声惊叹:“没有估计到贵军挺进这样快。”

12月12日,解放军基本肃清了流窜于粤桂边境的成股逃敌,同时把五星红旗插到了祖国的最南端——镇南关(今友谊关),白崇禧手下除黄杰、鲁道源、刘嘉树率残部逃入越南外,其余如张文鸿、李本一等将领均被活捉。在这里,快速行兵让桂系军阀目瞪口呆。在一处关着上千名桂军军官俘虏和家眷的院子里,解放军记者记下了这样一幕:

这些俘虏见到我们,一齐围上来,打听解放军对待俘虏的各项政策,问我们杀不杀他们,私人财产没收不没收,是否释放他们回家,等等。从他们的神色和问话里,可以感到他们的心里充满恐惧、疑虑和不安。当我们把解放军优待俘虏的政策向他们讲解之后,他们表示非常拥护。

一个戴着上校军衔的高个子军官对我们说:“我们从广西桂林出发,白长官命令我们4天赶到钦州报到,迟到不收。我们坐上汽车,白天跑,黑夜跑,来不及做饭,就到老百姓的地里去扒番薯吃,紧赶慢赶到这里,本想明天到钦州下海,没料到天没亮就被贵军把我们……把我们……解放了。”显然,这个俘虏对“解放”这个词儿讲来颇不习惯。

旁边一个烫着长发的官太太娇声怪气地说:“白崇禧这个老混蛋,叫我们跑出这么远来当俘虏,早知道这样,不如在湖南当俘虏好,离家还近。这里老百姓说话也不懂,都恨我们,即使解放军优待,放了我们,半路还不叫老百姓杀了?天哪,怎么办呢?”越说越伤心,她把身子一扭,低下头,捂住脸,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有一个矮胖子的俘虏过来安慰她说:“算了吧,别哭了,后悔药没地方买去。你应该感谢解放军来得快,在这里解放了咱们,虽然离家远点,总算是大陆,比跑到台湾强得多呢。”

一个丢了军帽露着秃头顶的少将军官走过来,跟我们套近乎说:“我认识你们的司令员林彪,他是我黄埔军校的同学。”

“广西战役”结束,

广西全境解放

12月14日,广西战役宣告结束。在历时39天的战役中,解放军歼灭白崇禧集团和余汉谋集团172900多人,其中俘获160000多人,缴获各种枪53000多枝、火炮1258门、舰艇3艘、汽车1176辆,击落飞机2架,击伤舰艇18艘,击毁汽车134辆,解放了广西全境,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在战斗中,解放军伤亡2400多人。

广西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华中南大陆业已全部解放。12月11日,林、谭、萧向桂粤前线部队发出慰问电,指出:“为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所豢养并奉为王牌,在全国残余反动势力中经常在精神上、实力上起支持作用的白匪部队之被消灭,不但对以后的海南岛作战有着重要意义,即对邻省的解放和在全国范围内提早结束战争亦具有重大的意义。”

广西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后我军进行的又一个重大而特殊的战役。

此战役歼灭了国民党残存于中国大陆最后的、也是最大的一股武装力量——顽固而又狡猾的白崇禧桂系部队,解放广西;进而又历经艰难曲折彻底剿灭了盘踞在广西的形形色色的国民党政治土匪。

历史辉煌 第4篇

关键词:穆铁柱,“超级中锋”,养成,战绩

众所周知, 姚明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篮坛“超级中锋”的代表。其实, 在姚明之前, 中国篮坛还曾培养过一位“超级中锋”, 他的名字叫穆铁柱。穆铁柱与姚明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的中锋时代, 但是作为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位“超级中锋”, 在穆铁柱的身上反映了更多的中国篮球传统[1]6。而且, 1994年中国篮球黄金一代创造了世锦赛第八的好成绩至今还没有被国字号篮球队打破, 而当年正是穆铁柱精神给予了这支队伍极大鼓舞。

一、刻苦训练, 扬长避短

数十年来, 篮球运动不断发展, 球员在球场上的身体接触越来越频繁, 也越来越讲究对抗性, 球员必须锻炼出强健的体魄来作为技战术发挥的保障。在身体素质方面, 穆铁柱有着先天的优势, 也有着自身的不足, 但是他通过自身努力、刻苦训练, 扬长避短, 终于成长为中国篮坛一代“超级中锋”的代表。穆铁柱的身高达到了两米三八, 仅就身高而言, 他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当之无愧的亚洲第一中锋。然而穆铁柱并非一开始就有篮球运动天赋和基础, 甚至还比不上业余的篮球运动员。早年穆铁柱的一位教练曾形容他的这位弟子道:“他太高了, 显得很笨拙。篮球场宽只有13米, 他拖着两条长腿来回移动一次, 竟然会累到呕吐。”在2004年的一次电视节目采访中, 主持人问穆铁柱是否认为自己并不适合篮球运动。穆铁柱回答说:“有不少人都对我能够站上篮球场表示怀疑, 我也没有想太多, 只管拼命训练。”[2]11穆铁柱所说的“拼命训练”主要是在余邦基的带领下进行的。余邦基当时是湖北黄石的体委主任, 之后又担任过八一男子篮球队的总教练。在余邦基的眼中, 尽管穆铁柱缺乏运动天赋, 但他的身高优势还是值得好好挖掘。余邦基特意将穆铁柱接到黄石, 帮助他进行系统的篮球训练。在恩师的悉心调教下, 一年半之后, 穆铁柱的篮球运动基础已经十分牢固, 并凭借令人侧目的身高与扎实的球技顺利进入八一篮球队的主力阵容。历史上, 八一队能够多次斩获全国最高级别篮球联赛的冠军, 与中锋穆铁柱的中流砥柱作用密不可分。

二、占据篮筐, 名噪一时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第一年, 穆铁柱从八一队入选中国国家篮球队, 由此拉开了中国男子篮球的一个崭新格局。在穆铁柱登场的篮球场上, 没有人可以和他进行身体对抗, 对方负责防守他的高大球员有时连球都摸不准从哪个方向来、往哪个方向去。在篮筐底下, 穆铁柱一般不用起跳, 只要稍微踮起脚后跟便能将篮球轻松送入篮筐。每场比赛统治内线的穆铁柱都能得到20分左右。尤其是在一次与苏州市篮球队的对抗赛中, 穆铁柱一人狂揽80分, 创下了中国篮球的单场得分纪录。穆铁柱不仅篮下进攻能力了得, 配合意识、传球能力也十分出色。这让球场上鹤立鸡群的他在遭到夹击时可以轻松地将球传到空位, 掩护队友得分。穆铁柱凭借强大的内线实力成为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篮球领军人物。这位领军人物开始被世界所熟知是在1979年。当年, 刚刚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美国派出一支大学生篮球联队到中国, 与八一队进行了两场友谊赛。八一队由穆铁柱领衔, 在北京两次击败实力非凡的美国队, 轰动了世界篮坛, 穆铁柱也因此被世界篮坛铭记。两年后, 穆铁柱带领八一队征战亚洲第一届篮球俱乐部锦标赛, 并捧回冠军奖杯。夺冠后, 穆铁柱被亚洲体育媒体誉为“占据半个篮筐的人物”、“亚洲超级中锋”, 名噪一时。

穆铁柱的昔日队友、著名篮球评论员张卫平在评价穆铁柱时说:“从篮球专业的角度来说, 即使穆铁柱不是攻击力最强的中锋, 也一定是世界篮球历史上最会传球的中锋。正是他的存在, 为中国篮球冲出亚洲作出了突出贡献。”[3]74带领中国篮球冲出亚洲, 令穆铁柱的名字和高大形象很快走进千家万户。有一次他到北京王府井大街吃饭, 在短短两百多米的道路上, 他被众多篮球迷们围堵了一个多小时才走到吃饭的餐馆。吃饭时仍然有不少球迷追进来索要签名。由此可见穆铁柱在球迷心目中的地位。为了回馈喜爱他的广大球迷, 穆铁柱一直坚持征战在篮球场上直到1987年。那年穆铁柱已经38岁了, 在打完第六届全运会篮球比赛之后, 他正式宣布退役。对于身高接近8英尺的“巨人”来说, 年近四十才退役堪称运动科学上的奇迹。退役后, 穆铁柱并没有放弃体育运动, 而是每天坚持慢跑一万米, 坚持了近20年。由于患有心脏病, 按规定穆铁柱不能担任篮球队教练, 但对于篮球的热爱是穆铁柱一生的选择。无论是八一队还是国家队的晚辈后生, 只要向穆铁柱求教, 他都会耐心帮他们提升球技、分析战术。只要有国内篮球联赛或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在电视上上演, 穆铁柱都会抽出时间来观看, 以跟上日新月异的篮球发展节奏。1999年, 为中国篮球事业奉献一生的穆铁柱被中国篮球协会授予了“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

三、移动长城, 世界胆寒

穆铁柱的贡献都化作了在篮球场上的点点滴滴, 也源于他的技战术水平。穆铁柱在篮下可以利用他特殊的身体条件控制大片区域, 使对手在往篮下进攻前不得不对穆铁柱有所忌惮。然而, 由于穆铁柱的体重比较大, 横向和纵向移动的速度比较慢, 为了充分发挥穆铁柱的作用, 球队只能用联防的方式进行整体防守。而联防对于灵活多变的中国队的打法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这种矛盾不同程度存在于穆铁柱所在的球队。穆铁柱也深知这一点, 幸而他有很强的防守意识, 经常提前移动补防, 用封盖化解对方的内外线进攻。在第八届世界篮球锦标赛上, 中国队每场均能达到近四次盖帽, 其中中锋穆铁柱的贡献是最多的。在抢断上, 穆铁柱不可能在快速移动中阻断对方的传球, 也不可能将重心降得太低去抢地板球, 但对方的横传球、中高空球、吊传球等有时也很难闯过穆铁柱的十指关。总之, 穆铁柱在篮下防守与其对位的对方球员时, 身体优势明显, 而防守身体灵活、脚步移动快的外线球员时, 如果不能提前做出防守动作, 往往就难以应对了一方面, 穆铁柱的高大身躯为中国队筑起了不可轻易逾越的屏障, 另一方面, 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队的攻防转化速度和技战术的灵活性。也就是说, 在对手打出快速反击时, 或中国队需要全线快速退防时, 穆铁柱无法跟上其他中国队员的速度, 也很难及时防守到位, 以至于其他中国队员要面对以少防多的局面。

在进攻端, 穆铁柱的进攻能力足以令世界上任何一支篮球队胆寒。除了前文提到的中美篮球友谊赛、苏州对抗赛中展现了天才级的进攻能力之外, 穆铁柱还创造了许许多多的进攻传奇[4]13。在1981年第十一届亚洲篮球锦标赛上, 中国队与亚洲传统强队日本队在半决赛中狭路相逢。当年的日本队拥有一群可用“百步穿杨”形容的恐怖外线投手, 内线又有高大中锋岗山把守, 是内外线配比十分均衡的一流球队。赛前, 中国队进行了精心的分析准备, 明确了以严防内线牵制外线的战略, 并专门研究了穆铁柱应如何在攻防两端应对岗山的挑战。结果, 在穆铁柱的出色发挥下, 中国队布置的战略取得了预料之中的效果。日本队的中流砥柱岗山全场比赛仅得到了10分, 由于内线打不开, 外线的神投手们也失去了主心骨, 投篮频频“打铁”, 完全没了平日里的准心。反观中国队, 穆铁柱独揽18分, 并掩护队友频频进攻篮下, 内线得分比日本队多出19分。战胜日本队顺利挺入决赛, 中国队的对手是实力不俗的韩国队。韩国队历来是一支以外线投篮为主的快速、灵活、多变的球队, 中国队决定充分发挥穆铁柱的内线进攻优势, 同时布置密不透风的外线防守阵容。这种正确的战术运用, 让中国队在外线得分上没有被韩国队超出太多, 而在内线得分上却甩出韩国队一大截。结果, 在这场前后场内线都几乎只能看到穆铁柱一个人的决赛中, 中国队以32分的大比分优势夺得了冠军, 穆铁柱一人就得了30分。

四、长传助攻, 统治篮板

穆铁柱的身高足以让他在面对任何一支球队时保持开阔的视野, 而他良好的传球技术和配合意识也让他成为一位公认的会传球、会传好球的“超级中锋”。1978年, 已经取得亚洲第一的中国篮球队出征菲律宾马尼拉, 参加第八届世界篮球锦标赛。中国队充分发挥了应有水平, 最终获得了第十一名。尽管名次不算靠前, 但中国队的优秀表现还是让世界篮球迷们记住了几场中国队的经典比赛。例如在对阵波多黎各队的比赛中, 中国队在上半时落后18分的不利局面下, 下半时完成了神奇逆转。而逆转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快速反击。在波多黎各队有所松懈、投篮屡屡不中的情况下, 穆铁柱抢得了多次防守篮板。他没有按照传统打法, 将球交给身旁的组织后卫, 让后者组织阵地进攻, 而是找准时机, 将球直接长传到下快攻的前锋手中。仅此一种战术, 中国队在下半时就成功了11次, 打得波多黎各队毫无还手之力。而穆铁柱的长传助攻能力、效力堪称这一经典比赛获胜的法宝。

篮板球是球队的生命线, 穆铁柱的长传助攻也必须有篮板球作为前提保证。穆铁柱有着得天独厚的抢篮板球优势。有数据显示, 八一队能够连续数年获得全国联赛冠军, 与穆铁柱统治篮板球有直接关系。而在亚洲赛场上, 由于众多球队主要是靠外线投篮得分, 经常有大量前后场篮板球需要争抢, 穆铁柱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1978年, 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八届亚运会上, 穆铁柱带领中国男篮以全胜的骄人战绩获得了篮球比赛桂冠, 而中国队一路高歌猛进的关键就是穆铁柱掌控的篮板球。在其他数据有部分低于其他对手情况下, 中国队在篮板球数据上一直全面压制所有对手, “篮板王”穆铁柱功不可没[5]9。

参考文献

[1]林智明.现代篮球中锋运动员的培养[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 2006 (5) .

[2]沈长明.略谈防守中锋及其训练[J].丽水师专学报, 1982 (2) .

[3]刘宇平.如何防守高大中锋[J].体育世界, 1995 (11) .

[4]张继顺.影响我国男篮高中锋成才的儿种因素[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987 (9) .

回顾历史创造辉煌-王开亮 第5篇

新世纪刚刚掀开扉页,中国共产党就迎来90岁生日。回首中国共产党90年的风雨历程,回首中国社会90年的沧桑巨变。历史和现实总是反复证明这样一个道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回眸中国过去的一些历史,让人难忘的历史画面应有尽有,特别是1921年的7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成立。掀开了中国近代史新的一幕,1937年7月7日发生了卢沟桥事件,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中国,在中华民族危难时刻中国共产党联合全国各民族同胞,展开了英勇的抗日战争,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的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当家做主,1979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是中国人民迅速富裕起来,经过短短的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健康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一国两制”的伟大创举迎来了香港、澳门顺利回归,圆了几代人的统一梦,新中国迈入了腾飞的历史进程。2003的神舟五号飞船上天,2004雅典奥运会第二名,2008北京奥运会第一名,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向世界宣布,中华

人民共和国正在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

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作为七八点钟的太阳我们应该跟紧党的步伐,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把自己的所学所懂都奉献给祖**亲,都奉献给中国共产党,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我应该时刻的走在群众的最前面,发扬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精神,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中国共产党。

在党的九十华诞之际,我愿化作一只百灵,在你的窗前啁啾、婉转,把最美的歌献给你,把最真诚的祝福献给你——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让我的歌声,在七月唱响,让我的祝福,传递到祖国的每一处角落。愿祖国繁荣昌盛,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活力永驻。

厦门航空福州分公司机务部

回溯历史辉煌塑造现代审美 第6篇

菲利普·雅罗斯基是当今世界声乐舞台上一位非常独特的假声男高音。他生于法国,自幼学习小提琴,转习声乐后,很快就发掘出了演唱方面的天赋,在巴黎音乐学院早期音乐系进行了专业学习并获得了学位后,1996年开始在国际舞台崭露头角,迅速成为当今声乐舞台假声男高音的代言人。职业生涯中,他获得了包括德国回声古典音乐大奖、法国歌唱艺术大奖等所有重要的音乐奖项,所到之处票房无不售罄。这次来华演出无疑让中国观众期待已久。为他伴奏的是威尼斯巴洛克乐团,一支专门演奏巴洛克音乐的古乐团。雅罗斯基的现场演唱遵循着非常地道而古典的音响传播方式,没有任何扩音设备,演出曲目基本为巴洛克时期的作品。其音乐风格一方面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线条感,另一方面又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中体现的那种更倾向于静态的描绘不同,巴洛克音乐风格充满了动势,追求对比而形成的力度和效果,因此在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上更丰富和多变。

雅罗斯基所代表的假声男高音是一种特殊的演唱方式,指男性用假声演唱女高音,特别是花腔女高音的声部,这种唱法在国内并不是常见,但在欧洲声乐舞台上却留下过一段神秘的经典。文艺复兴时期,教堂唱诗班中因限制女性角色,使男声合唱团兴起,而为了满足音乐的需求,假声男高音应运而生。17世纪到18世纪的欧洲,歌剧舞台曾经在假声男高音的歌唱中辉煌过两百多年。当时的假声男高音被称为“阉伶歌手”。他们是从当时的教堂唱诗班中选拨出嗓音清澈的男童,进行阉割、改变发育后的声音,使其既具有女性轻松自如的高音,又有男性体魄的力度和强度,从而在演唱上实现更深刻的戏剧性和抒情性。正是由于17、18世纪阉伶歌手在歌剧院中的盛行,大大发展了各种歌唱技巧,甚至可以说,是阉伶歌手塑造了今天美声歌唱的辉煌。美声唱法的教育大师曼契尼曾经称赞著名的意大利阉伶歌手法里内利(Farinelli)说:“他的嗓音是个奇迹,因为他如此完美,如此有力,如此洪亮,整个音域都如此丰满,……他在这种艺术的每一个领域中他都达到了完美无缺的境地。”

阉伶歌手所塑造的那个辉煌的时代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贵族对歌剧明星的追捧形成了强烈的歌剧院文化,走进歌剧院欣赏歌剧不仅是贵族满足精神追求的一种方式,也是上流社会交际的一个场所。因此,在一段较长的时间之内,阉伶歌手与贵族之间的微妙关系一直维持着良性的发展,从而主宰了当时的整个歌剧舞台。然而,舞台的光鲜亮丽毕竟掩盖不了现实生活中作为人的残缺,所以,人性的扭曲使得这种演唱形式和演出环境埋伏下悲剧性的隐患,终究不能长久。18世纪下半叶,意大利宣布这种歌手不合法,使阉伶歌手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虽然阉伶歌手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假声男高音在西方一直并不鲜见,很多教堂的合唱队里依然沿袭着假声男高音的歌唱。

雅罗斯基正是假声男高音在现代舞台上的代表。音乐会上他首先演唱了两首意大利作曲家波尔波拉的歌剧咏叹调,一首是选自歌剧《阿里阿德涅与忒修斯》的“看这天空”;另一首是选自《认出塞米拉米德》的“多么令人惋惜的嘴唇”。在这两首分别来自古希腊神话和埃及传说的歌剧唱段中,雅罗斯基完全不需要开声便完美地进入了状态。《认出塞米拉米德》是为当时最出色的歌唱家而创作的,法里内利曾经演唱过该剧,因而许多唱段难度极高。众所周知,文艺复兴时期,不管是教堂音乐还是世俗音乐,歌唱都占据着主导,器乐还并没有上升到一种独立的地位,而巴洛克时期,器乐取得了与声乐并驾齐驱的发展,一系列协奏曲、奏鸣曲在教堂声乐的复调形式上发展起来,管风琴、羽管键琴和小提琴竞相争艳,在巴洛克风格下,形成了许多看似纯技术性的跑动。特别是在羽管键琴的演奏中存在大量的音阶式的模进跑句,然而在声乐的演唱中却充斥着这样的在器乐上才容易实现的句子,难度可想而知。同时,器乐与声乐在巴洛克时期既纠缠不清,相互影响,实际乐曲中又相互配合、相得益彰。雅罗斯基在轻微的地方声音飘逸而出,抒情之处气息匀称、持久而富有变化,于转折之处细腻而圆滑,高音区迅速转到低音区的直接过渡幅度和音准惊人,不负众望的开场已经显示了他作为国际巨星的那种娴熟的舞台控制能力。

有关17世纪的声乐演唱的历史资料很少,又没有音响可以参考,除了一些散落的文本记载之外所能依靠的就是想象。但评价当时的歌唱标准并不模糊:一个优秀。的演唱者必须要在天赋和专业学习的基础上,具有喉部的灵活性,清晰、流动而灵敏的声音,并在音乐的动力、节奏和优美的转换中富有表现力②。具体而言,必须掌握在气息(呼吸)中的换声点的衔接和各种装饰音的处理问题。毫无疑问,雅罗斯基已经很精通这些技巧。在亨德尔《第四大协奏曲》的器乐间隙之后,他演唱了两首亨德尔的歌剧《阿尔辛娜》中的咏叹调:“我奉承这甜美的爱情”和“在伊尔卡纳有个虎穴”。前一首较为抒情,雅罗斯基的音色纯正无暇;后一首戏剧性更强,速度较快,跳跃频繁,并有很灿烂的华彩段落充满了亨德尔式的幻想性。有趣的是,在声乐华彩的地方出现了歌唱与铜管乐器的竞奏,这是巴洛克时期特有的一种表演方式,为了突出表演者的技艺,巴洛克时期小号常常会与人声你一句我一句地竞奏,不相上下,因为它们都需要很好的气息控制。上半场在这种生动的技巧中结束。

下半场中,雅罗斯基依然是在波尔波拉和亨德尔的歌剧中回旋,以一首亨德尔的《俄瑞斯忒斯》咏叹调“风雨飘摇”开场,状态越来越好,曲中声乐部分模仿了不同乐器在不同音高和音色中的重复主题,流畅自如,且很有变化地处理了主题的重复,技术精湛。第二首亨德尔的歌剧《阿里欧兰特》咏叹调“不贞洁的女人只能玩玩”,与前一首一样,均是亨德尔为当时著名意大利阉伶歌手乔瓦尼·卡列斯蒂尼(G.Carestni)量身定制,亨德尔的抒情气质在这首作品中发挥到淋漓尽致,亨德尔特有的抒情旋律一般是先级进,再反向跳进,并回到原位,进而阶梯形地逐渐上升或下降,于是,丰富的情绪变化就在这种一升一降的级进和跳进中表现出来,雅罗斯基的诠释相当准确。在器乐演奏了亨德尔的《第一大协奏曲》之后,雅罗斯基以波尔波拉的歌剧《波吕斐摩斯》中的“至高的朱庇特啊”和“等待我心爱的人”两首咏叹调收尾。波尔波拉1933年被任命为伦敦贵族歌剧院的艺术总监,使得他与亨德尔成为了直接对手,在他任职的第二个音乐季,波尔波拉将阉伶巨星法里内利带到伦敦,出演了该剧的角色,引起了轰动。“至高的朱庇特啊”从一个由弱到强的长音开始,仿佛来自天际,在19世纪的乐队中,这个声部无疑要留给长笛来表现,但雅罗斯基的假声男高音是纯人声,更自然,宛如天籁。最后一首“等待我心爱的人”也是充满了各种技巧和戏剧性表现力,他的整个声音几乎无可挑剔。我以前曾经听过他的音像资料,感觉抒情有余而力度不足,但如今现场聆听,发现他的声音非常有穿透力,在音乐厅的最后一排,依然能听得非常清楚,可见他的功底之深,这跟用扬声器扩出来的所谓震撼效果有天壤之别,是纯净而有力度地从整个身体进发出来的情感。endprint

由于过于精彩,让中国听众大开眼界,掌声持续不断,雅罗斯基多次致谢之后,盛情难却,加演了两首曲目,均为亨德尔的经典名段,一首是选自歌剧《里纳尔多>的“让我痛哭吧!”;另一首是选自歌剧《赛尔斯》的“绿树成荫”,皆是声乐学习者非常熟悉的名曲。加演的两首曲目都极为朴实而深情,“让我痛哭吧”用一种抒情的忧伤隐含着悲剧性,让我们想起了电影《绝代妖姬》中那撼人心魄的情景,《绝代妖姬》以法里内利的故事题材为蓝本,深刻而细致地揭示了那个时代阉伶歌手的辉煌与落寞。当它由阉伶歌手唱出来时,那种难以抑制的,辉煌背后所隐藏的作为一个不完整的人的痛苦是何等刺痛人心。值得一提的是,雅罗斯基在向我们展示独特而难得的当今顶级假声男高音的魅力的同时,是极富有专业精神的。因为,历史上,阉伶歌手曾经一度为炫技而炫技,作曲家也曾经为炫耀阉伶歌手的技艺而创作,造成了大量巴洛克装饰音的滥用和对作曲家创作尺度的随意发挥,甚至成为歌剧舞台浮夸和衰落的象征,抑或成为历史上歌剧改革的导火索。然而,雅罗斯基把歌剧唱段独立成篇,虽然不乏大量的炫技段落,但他的把握是极有分寸的,像“让我痛哭吧”这首作品被太多的歌唱家演唱过,比如巴托莉等,但雅罗斯基的演唱重在心理刻画,有意去除了炫技性的表现,许多装饰音和小滑音的处理更为柔和,没有出现电影中夸张的高音持续带来的让人窒息的情景,而是用沉入内心的体会去诠释,这无疑在歌唱的炫技时代和飙高音时代向我们说明了欣赏声乐的更高境界。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各种音乐风格充斥着我们的耳朵,一种复古而又久远的西方文化所承载的听觉盛宴能被大家如此顺畅地接受、肯定并理解,实属难得。早在当时的社会,即使在辉煌的歌剧舞台之外,对于阉伶这种现象也存在着不少非议,认为阉伶歌手是“妇女的怪兽”,“男人的笑柄“。虽然现代舞台的假声男高音已经不是阉人了,但是当声音发出的瞬间,不知是否有人还会认为“不男不女”呢?然而,整场音乐会下来,人们的反应却是欣赏与陶醉,听众不仅在整场音乐会过程中全神贯注,特别是音乐会原本结束的那一刻,人们持续的掌声,要求加演才能放过雅罗斯基的情景,无疑说明了听众的水准也是一流的。

撇开商业和社会因素,仅从当代音乐审美文化来看,表演与欣赏本是一种良性互动,优秀的表演会引导听众的审美,提高听众的欣赏能力和鉴赏能力,进而培育出不断挑剔的听众;而不断挑剔的听众会无形地对表演提出较高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期待,从而促使了越来越多高水平的音乐表演。从审美接受的角度,假声男高音的演唱是一种极为专业的方式,现代歌剧舞台一般都不用假声男高音,更别说像这样的专场音乐会,但是在西洋歌唱的历史上,假声男高音却是一道绕不过去的必经之路,它是西方文化所滋养起来的一种演唱现象,同时也是现代美声发展的坚实基础。它的演唱中最重要的气息运用、音区转换与衔接、胸腔与头腔(包括喉部)的运用,都体现了这种唱法在现代声乐上的意义。进一步拓宽来看,中国民族的唱法和传统音乐的戏曲演唱,与之均有相互借鉴和异曲同工之妙。中国传统的唱论就提出过非常经典的两个美学原则,一是字正腔圆,二是声情并茂,这无疑说明了好的演唱标准的相通性。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古之善歌者有语,谓‘当使声中无字,字中有声。”“‘声中无字”即要求在歌唱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声音的圆润通畅,不因吐字而使声音有所阻断,也即“当使字字举本皆轻圆,悉融入声中,令转换处无块垒”,“古人谓之‘如贯珠,今谓之‘善过度是也。”@而所谓“字中有声”,则是指在吐字清晰、准确的前提下,仍能保持声音的连贯与通畅,并能根据字音腔调的需要而调整音高。中国传统唱论中的原则和精神与假声男高音的演唱要求也是相通的,比如自然流畅,转换衔接而无块垒,等等。所不同的是,与意大利语的发音相比汉字更为复杂,讲究更多。然而,无独有偶,男性在中国戏曲中的许多角色的演唱与假声男高音也颇为相似,比如青衣、花旦、花衫等角色均为女性形象,梅兰芳曾经塑造过类似经典角色,对中国京剧的发展乃至京剧在世界的影响都起到重要作用。而中国戏曲乃至京剧在中国的发展大致也在17、18世纪,几乎与西方的巴洛克时期平行,这种中西文化的隔空对峙也许正好可以成为中国听众在对假声男高音的鉴赏方面毫无障碍的其中一个原因。

原汁原味与风格的纯正感是声乐演唱的精髓,当今世界声乐舞台上,从古典到流行,唱法有很多种,风格也有很多种,但要做到唱出味道、唱出风格,并不是那么容易。雅罗斯基不仅带来了纯正的巴洛克歌唱风格,也颇具个人魅力与特色。我觉得雅罗斯基就像是一块玉,因为玉不仅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受人们喜爱的宝石,也是中国人眼中纯洁、美好与高尚的象征。雅罗斯基的假声男高音就像一块集天然呈色与精心雕琢之大成的精美宝玉,它来自久远的古代,经历跨越时空般的沉积,珠圆玉润,富有灵气,与中国人首次结下金玉良缘,也必将为塑造现代审美的专业听觉抛砖引玉。

历史辉煌 第7篇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因为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诸侯争霸称雄,战争频繁,给人民带来灾难和痛苦。为战胜对方,诸侯国纷纷推行改革,而经济、政治方面的这些变化必然反映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上。春秋末期,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文主义的作品《诗经》揭示了奴隶们血泪斑斑的生活,兵役、徭役给人民造成的极大痛苦,被剥削者阶级意识的觉醒,鲜明而强烈的反抗意识,青年男女对美满婚姻的向往和追求等社会现实。如《诗经》中的《七月》,作品在不长的篇幅里反映了当时奴隶充满血泪的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缩影;《伐檀》反映了当时下层劳动者的苦难,以及他们向剥削者提出的正义的责问;《硕鼠》也能真实地反映出当时人民不堪忍受沉重的剥削而想到逃亡,表达人民对剥削者的蔑视、仇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战国末期,屈原的《离骚》则自始至终贯穿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反映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推行社会改革的趋势。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积极主张变法图强。由于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谗言、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被逐出郢都,遭到流放。《离骚》洋溢着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报国的热情,屈原叙述了自己信而见疑、忠而见弃的遭遇,抨击了楚国统治集团的无能,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恨,表现出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诗人运用浪漫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力,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于作品中,表达了对楚国和人民的热爱。

两汉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与此相伴随的,是文化事业和文学艺术再度繁荣。汉赋以其恢宏的气势、夸张的手法、华美的辞藻,丰富的内容,表现出当时宏大的文化气度、豪迈勇进的时代精神、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反映这一时期时代特点的佳作有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等等。

唐朝的诗歌进入黄金时期,壮阔的山河、优美的田园、繁华的都市、苍凉的边塞、惨烈的战争等社会现实都在诗歌中得到充分表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的诗自由奔放,想象丰富,气势宏大,手法夸张,既纵情歌颂祖国的壮丽山河,又猛烈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具有突出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风格。李白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如《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在天宝末年日益恶化的政治形势下,李白把反权贵和广泛的社会批判联系起来。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既为屈死的贤士仗义抗争,又表达了对朝廷的失望和轻蔑。又如在《书情赠蔡舍人雄》、《古风》第五十一、《登高丘望远海》等诗中,李白甚至借古讽今,对玄宗本人提出了尖锐的斥责。杜甫主要生活在安史之乱前后由盛转衰的时代,因而他的诗歌更多地揭露了统治阶级政治昏庸、生活腐朽,反映民生疾苦,以及战乱前后人民的悲惨境遇,表现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国事的关心,成为一位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杜甫的《三吏》、《三别》等就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期的社会现实。中唐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于是完全取代了唐盛时期的那种昂扬乐观的情调。到了晚唐时期,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国势衰退,封建统治岌岌可危。因此,这时期的诗歌的现实性较强,著名诗人杜牧、李商隐的诗都反映了唐朝走向衰落的现实。

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阶层扩大,生活水平提高,能够歌唱的词和表演的曲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并且两宋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文学家用词和曲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于是,词成为宋代文学的主流和标志。北宋豪放派词人苏轼的词豪迈奔放,清新俊逸;婉约派词人柳永的词作则主要反映市民的生活风貌。由于社会变迁,金军南下,宋朝山河分裂,南宋的词表现出许多慷慨悲壮、低迷感伤或激昂的爱国情怀等时代特点,如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和豪放派兼婉约派的辛弃疾等词人作品都散发出浓厚的时代气息。

到了元代,“元曲”成为元朝的主要文学成就,如著名作家关汉卿通过《窦娥冤》揭露当时封建统治的腐朽和黑暗。

十年辉煌成历史 而今迈步从头越 第8篇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今天的庆典大会,见到了这么多的老朋友,我说一点感言。

协会主办的《演艺科技》杂志,经历了创办三年内部刊物、升级为对外发行的国家正式期刊和十年发展的三个阶段。到现在,她已经打造成为一个具有较高水平、具有一定影响的行业科技期刊。《演艺科技》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而诞生的,她适应了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企业的生产发展和科技进步;适应了协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拓宽了协会的工作内涵,提高了协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她也为广大的专家、作者提供了一个向社会奉献自己毕生技术、精神财富和交流、切磋的平台。因此,可以说,协会创办《演艺科技》是为行业办了一件大好事。

期刊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凝聚着广大作者、读者和历届编委、顾问,以及编辑部工作人员的辛勤汗水、精力和智慧;凝聚着文化部、协会和社会各有关方面给予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是赶上了国家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大好年代,获得了机遇。因此,可以说,期刊取得的成绩是时代的赋予,是大家劳动成果的结晶。

这里,我要说,任何成功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总是会有少数人在关键时刻发挥重要的作用。《演艺科技》也是一样,在我们举办内部期刊毫无基础的情况下,在国家整顿期刊、严格控制增量的情况下升级为对外发行的国家正式期刊,在十年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期,我们的一些同志,包括专家和协会的工作人员,他们以登高望远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重重困难,为期刊的诞生和顺利发展做出了贡献。在这里,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十年辉煌成历史,而今迈步从头越。未来十年,在党中央实现中国梦、翻两番、全面小康的战略思想指引下,各行各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演艺科技》未来的发展也离不开创新。要创新办刊理念,要更多、更好地面向行业、企业,更多更好地服务行业、企业。更多、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繁荣。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要扩大期刊的受众面,提高企业的受益度,也就是说要接地气,深深扎根于行业、企业之中;要创新办刊方法,走群众路线,变现在的少数人办刊为吸引、组织更多的人参与,扩大作者群、读者群队伍。要在内容上讲究实用,在形式上提倡多样,在氛围上鼓励百家争鸣,在风格上打造自己的特色,实现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深化技术与艺术交融;要创新办刊机制,在正确的办刊方针的指导下,建立市场运作机制,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组稿、编辑、发行、宣传等各个方面都要融入市场,并接受市场的检验;提高两个效益,在确保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增长经济效益,以保障期刊的升级和持久发展;还有,就是创新人才,这是最重要的,要通过培训、论坛、交流、考察等各种方式,帮助提高作者队伍的整体水平,还要注意培养、造就一支现代化、高素质的编辑人才队伍,等等。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演艺科技》一定会越办越好,祝她一路芬芳。

最后,我敬祝在座的各位领导、专家、贵宾和企业界的朋友,祝你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顺利、生意兴隆;并预祝大家马年吉祥、春节快乐!

谢谢大家!

(根据录音整理,标题为编者所加)

上一篇:XBRL财务报告下一篇:企业升级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