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老年教育论文

2022-04-23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我国农村老年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笔者以北京市延庆区开展的农村老年教育实践调查为依据,对农村老年教育的现实必要性、老年群体特征、教育认知、师资及教育内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区域农村老年教育在认识高度、课程开发、师资建设、组织管理、跟踪评价上提出了建议及对策,以期为北京远郊农村老年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我国农村老年教育论文 篇1: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老龄社会治理模式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及老龄社会治理的基本态势

新时代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态势比较严峻。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9)》的数据,现阶段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具体表现如下:其一,农村老年人口规模大,2018年全国2.49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中,农村老人占46.22%,这一数值高出同期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40.42%)将近6个百分点;其二,农村老龄化程度相比城镇更深,2018年农村60岁以上人口占农村人口20.46%,城镇相应比重为16.13%;其三,农村人口高龄化严重,2018年每100个60岁以上农村老人中就有12个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其四,农村人口的空心化和留守化加剧了农村实有人口老龄化,并且在越为落后的农村,实有人口老龄化更深。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态势可归纳为:老年人口规模大、老龄化程度深、高龄化严重、留守化和空心化显著。相较于城市,我国农村老龄社会治理所面临的人口基本态势更为严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乡差异明显改善,但农村发展中的不平衡与不充分仍然是重要的现实国情,且尤为深刻地反映于农村老龄社会的治理之中。农村老龄社会治理不仅面临上述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态势,更严峻的是,当前农村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条件与能力也远远落后于城市,满足农村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短板多、困难重、挑战大。
城乡间及各地农村间的不平衡突出反映于老龄社会治理之中

城乡间的不平衡可归纳为城乡在构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治理体系之中存有明显差异,其中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就是典型例证。人口老龄化给一个国家或地区带来挑战的大小,可以用社会制度的发展与人口转型之间的匹配程度来衡量。从西方先期老龄化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国家财富积累和社会制度建设均先于人口老龄化(即人口转型)。因而,这些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就显得“有备而来”和“游刃有余”。总体而言,我国社会制度的发展落后于人口的迅速老化,因而城乡的压力普遍都比较大。而城市相比农村稍微乐观一些,主要原因在于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起步早于农村数十年,这就使得城市地区社会制度与人口转型之间的不匹配程度相比农村较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刚刚开始建立之时,农村地区就已身处快速老龄化的进程之中。农村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长期照护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上均处于滞后、起步甚至空白的状态。农村“社会兜底网”的建设要迅速赶上本身就在迅速发展的农村老龄化进程,需要克服的困难相比城市更大,需要协调的对象更多。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是我国开展农村老龄社会治理必须清醒认识的重要时代问题。认清这一问题,不仅能够让我们透彻地理解农村老龄社会治理的起点、水平、短板、难点等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并厘清农村老龄社会治理的制约因素及其内在机制,这对解决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是极为关键的。

各地农村比较而言,农村内部差异要远远大于城市内部,比如百强县农村与贫困县农村、长三角地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农村。具体有以下几个典型表现:其一,各地农村建设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的起步时间不一,因而制度所处的发展阶段各异,保障覆盖面和保障力度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其二,各地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的进程各异(这与各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财政实力和治理能力关联紧密),相对发达地区有能力率先实现社会保障的城乡统筹,这些地区的农村老人就能够较早享受到城乡统筹带来的更高质量的社会保障。其三,在农村养老护理机构与养老公共服务的建设之中,不仅存在发展水平的高低之别,“有和无”的差别也仍然突出。农村内部的差异大大增加了我国农村老龄社会治理的复杂性和艰难性:一方面,这使得城市的做法往往无法复制套用到农村;另一方面,相对发达农村地区的做法也不能简单照搬到落后地区的农村。各地农村要实施符合各地实际的老龄治理之策,需要考虑的因素各自有别,面临的实际困难也因地而异。
农村涉老供给发展的不充分与转型中的农村养老需求之间形成显著矛盾

新时代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正发生显著变化,其中养老观念的转变大大增加了潜在养老需求。一是“养老靠儿子”的狭隘养老观念逐渐解放,过去因观念的束缚而“失去”的赡养来源逐步“回归”,女儿逐步成为重要的养老支持。与此同时,与“养儿防老”相关联的诸多风俗观念乃至乡规民约也随之有所改变。这些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村老人的养老生活质量,也催生和激发出更多更高的养老需求。二是对机构养老的严重排斥思想正得到大步解放。入住养老院与“子女不抚养”或“家境差”之间长期的“标签化”和“关联化”的关系正在消除瓦解。这一变化正激发出越来越多潜在的机构养老需求。三是农村居民的健康意识、养生意识、疾病预防意识显著提升,但养生保健知识和老年常见病预防知识仍严重缺乏,获取知识的途径和通道也仍未打通,这在农村老年群体身上的反映更加显著。新时代我国农村老人养老观念与思想的新变化,是农村进步的表现,但也使得原本的农村养老模式表现出越来越多的不和谐性,成为新时代我国农村老龄社会治理必须面对的新任务。

尽管从现代消费市场发展的视野来看,农村和城市的消费供给是一个整体,并不严格分割。但因涉老消费相比其它消费的特殊性(往往更多地强调实体消费而非电子消费,服务性消费多于实物型消费等等),涉老供给的跨城乡“普惠”程度不易达到较高水平。因此,农村老人的涉老消费需求中有相当一部分需要依靠农村涉老供给本身的发展来予以满足。事实上,农村涉老供给的发展不仅是必要的、急迫的,也是发展空间非常大的。按照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在较高老龄化的国家或地区,老年人相比年轻人而言是消费水平更高的消费群体。与之相比,我国农村老年人距离成为本应有的高消费群体还有很大的潜在空间。同时,城乡老人消费水平差距是显著的。此外,城乡老人在消费模式上的差异同样值得重视。当下我国城市老年人的消费已表现出“老年是生命周期中消费水平较高的人生阶段”的模式,农村老人则仍处在“人越老、消费越少”的消费模式。从发展的视野看,农村老年消费实现消费水平上的量变和消费模式上的质变是必然趋势,且已在发生。農村涉老供给能否迅速“追赶”上需求侧的新变化,将决定农村老年消费模式的转型升级能否成功,也将决定农村老年人的美好生活需要能否得到满足。它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也是新时代化解农村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方面。


新时代我国农村老龄社会治理需优化路径选择

针对上述现实,新时代我国农村老龄社会治理要在深刻认识不平衡与不充分这一时代问题的基础上,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的总体要求,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实施方案,优化政策环境,实施科学治理,以此作出适合我国农村老龄社会的治理路径选择,探索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老龄社会治理模式。

一是加快补齐农村老龄社会治理所需的经济缺口。农村老龄社会的有效治理离不开经济发展。新时代不平衡与不充分的现实要求我们,补齐这一经济缺口,需要抓住城乡全面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来实现城乡经济的联动发展和共同繁荣。以经济发展核心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为例,人力资源的城乡全面融合发展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异的重要战略安排。一方面,我们要为农村吸引和留住农业现代化人才提供更多更有效的体制机制。为此,《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发展目标,这是新时代我国处理好人力资源城乡配置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人才支持。作为一项开创性的任务,职业农民制度还需不断完善、推进和落实,这也是接下来一段时期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为进城农民实现更有获得感的工作生活提供更有力的政策支持。今后一段时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仍将进一步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按照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总体要求,不断提升进城农民的“市民化”程度,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全面而有序地惠及进城农民。以进城农民“小家庭”的经济发展带动其“大家庭”整体经济条件的提升,这是城乡全面融合和城乡平衡发展在微观(家庭)层面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方式。

二是加强农村社会制度建设,重点全面建成和完善“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高质量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高质量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当前直至本世纪中叶,我国农村老齡社会治理的重点任务目标。一方面,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必然要紧密围绕“经济发展、城乡融合”这条主线,因为社会保障是国家富裕的表现,经济发展是社会保障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尽管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更多地在“城乡统筹”框架之下发展(即更多依赖于各地整体的财政和中央财政),但从长远来看,我国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就必须把农村经济发展起来,农村经济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石。

三是大力发展涉老产业,特别重视农村老人如何更好地获取涉老供给的问题。就涉老产业的总体发展而言,应注意它与其它产业相比所额外具有的公共性和福利性这两大特性。它的公共性和福利性非常典型地表现为,相当一部分的涉老产品由政府购买,“老年友好型”的种种公共设施就是其中之一(比如,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公交车座椅与扶手、方便老年人使用的公厕设施等)。基于此,涉老产业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出公共部门的带头作用和国有资本的引领作用。而就农村老人更好地获取涉老供给这一问题,一方面应结合涉老供给公共性与福利性的特征,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指导要求,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夯实农村老人的经济实力和消费底气。另一方面,要紧密围绕新时代农村老人养老需求和养老观念发生的新变化,大力发展农村养老与护理机构、农村新型养老互助产业、农村电商供应通道建设等等。

四是重视农村养老观念和养老知识的宣传教育,推动老年教育进村进户。各地应结合《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实施,探索完善符合农村老年人接受特点的老年教育形式和内容,落实农村老年教育,缩小城乡老年教育的差距。农村的老年教育不仅要丰富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还应重点关注科学养老观念的宣传教育和“医养护”知识技能的普及(如老年消费观念的培育、老年疾病预防的科普、老年照护技能的培训、老年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等等)。一些城市地区的先进做法,亦可以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探索实施,形成城乡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新模式。

五是发挥农村家庭代际之间的养老与孝老功能,落实相应配套措施,提升农村家庭养老能力。相对而言,农村家庭代际间的照料交换,相比城市的“单向性”更强,以长辈向小辈的单向照料为主,逆向的照料较少。45-60岁的农村中老年妇女更多地被“绑定”于照料孙子(女)的任务之中,而无暇照料甚至顾及家庭中的高龄老人。发挥农村家庭代际间的养老照料功能,需要减少留守儿童,加大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特别是0-3岁托育服务),转变家庭代际观念,明确代际责任。

六是充分利用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资源,开发农村社区养老资源,提升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农村互助的潜在能力要远远强于城市,包括邻里紧密度、家庭代际间的粘合力等。农村村干部的号召力也要远高于城市。当前老年活动室和老年食堂已在部分农村社区中建立起来,老年送餐服务、老年日间照料中心、上门助老服务(如助餐、助浴、助洗、助洁、助医等)等其它类型的养老服务也是值得尝试的社区养老服务项目。在开发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创建特色。农村社区养老基础相比城镇薄弱,更需注重基础的夯实,在此基础上处理好农村养老资源的整合利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和资源短缺并存的现象。

【注:本文系2018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上海农村老年消费发展的制约因素、影响路径及应对策略研究”(批准号:2018EJB004)的研究成果】

责编/于洪清    美编/陈媛媛

作者:乐昕

我国农村老年教育论文 篇2:

北京远郊农村老年教育调查分析与思考

【摘 要】笔者以北京市延庆区开展的农村老年教育实践调查为依据,对农村老年教育的现实必要性、老年群体特征、教育认知、师资及教育内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对区域农村老年教育在认识高度、课程开发、师资建设、组织管理、跟踪评价上提出了建议及对策,以期为北京远郊农村老年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农村老年教育;现状;分析;建议

目前,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形势下,北京老年教育尤其是农村老年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制约了首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首都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理念相矛盾。国内外理论和实践证明:结合区域老年群体所需,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老年教育,实现积极老龄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

一、当前开展老年教育的现实必要性

(一)开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当前人口发展状况的必然选择

老龄化在中国当务之急是有效应对挑战。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以上时,这个国家或地区就开始进入老龄社会了”。国家统计局的权威数据显示:2014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6 782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1‰。60周岁及以上人口21 242万人,占总人口的15.5%,全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净增加999万,增长6‰。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年度老年人口增长率高于自然人口增长率,人口老龄化加速且形势严峻。综观我国老龄化过程,呈现出规模庞大、速度增快、城乡倒置突出、地区非平衡发展、未富先老等特征。为此,为老龄群体提供各种所需的教育资源就成为国家和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开展老年教育势在必行。

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2014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1 333.4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296.7万人,占总人口的22.3%;男性老年人口142.7万人,占48.1%,女性老年人口154万人,占51.9%;60—79岁245.1万人,占82.6%。北京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年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延庆区是京郊农业大区,常住人口31.7万,2014年延庆区老年人口达到5.7万人,较2013年增加0.5万人,占总人口的19.7%,接近5个远郊区平均值20.3%和北京市平均值22.3%,其中60—69岁3.2万人,占老年人口的56.1%,接近5个远郊区平均值56.3%高于北京市平均值53.9%。区农业户口老年人口3.9万人,占老年总人口的68.9%,高于5个远郊区平均值57.7%,远高于北京市平均值19.6%。事实说明,延庆区是农村老龄人口大区,开展农村老年教育在远郊区具有代表性。

(二)初步具备了开展农村老年教育的理论、法律依据和实践基础

1理论基础

随着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毕生发展观、人力资源理论、终身教育理论、权利理论、福利理论、社会参与理论、以人为本理论等老年教育理论相继产生,每种理论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各有所长。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重,为此,当前老年教育整体更侧重于以人为本理论,当然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其他老年教育理论也应并重。各种老年教育理论为北京远郊农村老年教育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北京远郊农村老年教育无论遵从哪种教育理论都有其合理性。

2法律、政策基础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总则第十一条规定“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96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确认“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国际老龄行动计划2002》指出“提升发展中国家老年人的谋生能力和发达国家老年人的生存发展能力”“继续教育和培训对于确保个人和国家的生产力都是绝对必要的”。2002年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政治宣言提出“老年人的潜力是未来发展的强有力基础。社会依靠老年人的技能、经验和智慧,不但能首先改善他们自己的条件,而且还能积极参与全社会条件的改善”。《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提出“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将老年教育作为社区教育的重点任务”。《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将老年教育“夕阳圆梦”工程作为十大工程之一。可以说,开展农村老年教育的政策、法律保障初步具备。

3实践基础

2013年,延庆区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如何突出区域示范项目,面向城乡居民开展更具特色的教育培训活动,成为区域社区教育的重点话题。2014年下半年,区社区教育中心启动了老年教育服务向农村延伸项目,依托中心师资及社会志愿者队伍,开展了老年教育向农村延伸系列活动,在偏远的大庄科乡沙塘沟村和井庄镇北地村开展了以医疗健康教育、法律教育、文艺教育下乡为主要形式的老年教育试点工作,此项活动受到了区政府的重视和试点乡镇干部、村民的认可,并成为2015年度教育惠民工程之一。随着教育延伸工作的深入开展,现在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已在4个乡镇4个行政村常态开展,在5个行政村扩大试点开展。

二、北京远郊农村老年教育调查分析

为了区域农村老年教育工作可持续发展,笔者对教育实践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对4个乡镇老年群体状况进行了数据统计,在3个试点共下发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75份,有效问卷122份。通过数据统计及问卷分析发现当前農村老年教育特征明显。

(一)北京远郊农村老年群体特征

1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女性老年群体比例略高于男性老年群体

笔者依据老年教育试验点分布实际,分别对试验点所在4个乡镇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数据采集与分析,结果如下:试点乡镇村庄数(97个)占全区总村庄数(376个)的25.8%;实验点(4个)占试点乡镇村总数的4.1%,占总村庄数的1.06%;试点乡镇人口(38 536人)占乡村人口(16.0万)的24.09%;试点村人口(4 047人)占试点乡镇总人口的10.5%,占农村总人口2.53%;试点村老年人887人,占试点村总人口的21.92%,占试点乡镇老年总人口(9 818)的9.03%,占调查区域总人口的2.3%。数据说明调查具有代表性,可以反映区域老年人口整体状况。从数量看,试点乡镇老年人口占试点乡镇总人口的25.48%,试点村老年人口比例达到21.91%。这说明延庆区农村老龄化已经相当严重;从性别看,男性(4 772人)占老年人口(9 818人)的48.6%,女性(5 046)占老年人口(9 818人)的51.4%,女性老年人口略多于男性老年人口。

2低中龄老年人为主的人口结构特征明显

依据区域实际,结合国内国际划分标准,笔者把60—70岁老年人称为低龄老年人,71—80岁老年人称为中龄老年人,81岁以上老年人称为高龄老年人。调查数据显示:低龄老年人口(5 716人)占试点乡镇老年人口的58.22%;中龄老年人(2 814人)占试点乡镇老年人口的28.66%;高龄老年人口占试点乡镇老年人口的13.12%。总体上延庆区老年人口以低中龄老年人口为主,占86.88%;低龄老年占半数以上,延庆区农村老龄化速度加快,但老龄程度较低,利于开展活动、技能类教育培训,老年教育空间广阔。

3受农村条件影响,整体文化水平偏低

调查数据显示,文盲人数(413人)占试点乡镇老年人口的4.2%;小学文化人数(8 512人)占试点乡镇老年人口的86.7%;初中文化人数(790人)占试点乡镇老年人口的8.05%,由于试点村大部分处于深山区,老年人口文化水平低于试点乡镇平均水平。数据表明:延庆区农村老年群体普遍文化水平偏低,以小学文化水平为主,这与延庆所处地理环境及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这也决定了开展老年教育活动应该低起点、慢节奏,培训内容通俗易懂。

4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调查数据显示,农村老年群体总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一般占43.44%,较差占13.11%,二者合计达56.55%,这与农村生活条件总体落后相关,适于开展健康教育,健康养老。

5受生存条件影响,经济状况一般

调查数据显示,经济状况一般占68.85%,较差占13.11%,二者合计达81.96%,这与社会对老年群体地位的认识、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及农村经济条件相关。这也表明,农村老年教育开展要坚持低成本、公益性原则;农村老年教育更应侧重通过教育培训,改善经济条件,提升生活质量。

6在城镇化背景下,老年群体是家庭生活的主体

通过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农村老年群体依身体健康状况不同,大多数还是家庭中主要劳动力成员,参与田间劳动、家务管理的占65.58%;依家境条件不同,老年人还是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的占21.31%。这表明,当前的农村人口结构严重失衡,低龄老年群体依旧是农村家庭生活的主体,对这一群体开展实用技能、隔代教育等教育培训,能够提升农村整体生活质量。

综上分析,延庆区农村老年群体具有以下特征:发展形式上规模大、发展速度快;经济上条件普遍偏差;整体健康状况不乐观;文化水平整体偏低;以低中龄老年群体为主;是农村生产与家庭生活的主要承担者;女性老年群体比例略高的特征。它具有老年群体的普遍特征又具有自身特征,需要在老年教育工作中加以区别对待。

(二)北京远郊农村老年群体对教育活动的认知分析

笔者通过对4个试点村的122份有效问卷分析发现,农村老年群体对教育活动的认知体现出以下特点:

1医疗健康教育活动深受欢迎,其他教育活动提升空间巨大

试点村老年人口对已参加教育活动较满意选项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农村老年群体对医疗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是最高的占64.75%,这反映出医疗健康教育结合了老年群体需求,教育活动方式、方法、内容深受欢迎,其他活动项目(大秧歌培训18.85%、健身操培训18.03%、合唱练习培训13.93%、法律宣传培训13.93%)还需结合需求实际,在教育方式、方法、内容上加以改进,有提升空间。

2对现行的教育活动态度满意度高,应持之以恒

群众满意度是教育实践活动成功与否的试金石。试点村老年人口对教育活动态度调查数据统计显示,试点村干部、群众对教育实践的满意度达到91.8%,这说明试点村老年群体接受并认可了农村老年教育实践活动。高满意度反映出教育实践对于农村老年群体来说还是新鲜事物,新事物更能引起老年群体兴趣,同时也证明农村老年群体对教育的渴望,农村老年教育实践空间广阔,前途无限,老年教育向农村延伸是社区教育发展的正确选择,应持之以恒。

3教育实践活动不同程度满足了教育需求,老年教育作用初显

试点村老年人口对教育活动作用认识调查数据统计显示:一年半的农村老年教育实践活动不同程度地提升了老年群体生活质量。主要体现在愉悦了身心、参与意识增强(49.18%);丰富了文化生活(38.52%);一定程度滿足教育需求(31.15%);学到了知识技能,开阔了眼界(13.11%)上。这说明:教育实践活动能够丰富老年生活,以健康、休闲为主的活动型实践形式应是服务实践的重要形式。学到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所占比例不高说明教育实践内容还有待进一步结合老年群体所需和新农村建设实际。

4老年群体教育需求具有多样性,教育活动开展空间巨大

(图1)反映出老年群体教育需求具有多样性,对心理健康、隔代教育、厨艺知识培训、民俗接待服务需求较高。老年教育侧重于身体健康教育,对心理健康、隔代教育新的老年群体问题关注不够,当前的教育活动内容还存在面小路窄、系列化不够问题。农村老年教育应重点提升老年人生活掌控能力、 适应变化能力、社会服务能力。

综上分析, 延庆区农村老年群体对教育服务总体是满意的,尤其是医疗健康教育活动深受欢迎,教育实践活动不同程度地提升了老年群体生活质量和认知水平,农村老年教育活动效果初显。农村老年群体受自身生活条件、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有着广泛的教育需求,心理健康、隔代教育、厨艺知识培训、民俗接待培训等是当前主要教育培训需求。

(三)北京远郊农村老年教育实践师资状况及授课内容分析

1教育实践师资状况分析

延庆区的农村老年教育实践师资队伍主要由社区教育专职教师、社区教育优秀学员、医疗服务志愿者(区医院大夫)、法律服务志愿者(区司法局)、艺术服务志愿者(区域文艺名人)五部分组成,截至目前共有35名专兼职教师深入农村,直接走进农村老年教育课堂。从人员结构看以区域医疗专家、社区教育专职老师、行业内的业务能手和乡土文艺骨干为主。延庆农村老年教育实践活动由最初社区教育中心自发组织,3位专任教师送教下乡,到现在已经发展为社区教育专职教师、区医院志愿服务队、司法志愿服务队、综合志愿服务队,多行业、多层次广泛参与态势。由于教育实践队伍的不断壮大,使得农村老年教育实践活动整体水平提升,农村老年教育更具专业性、公益性。35位专兼职教师平均年龄42岁,通过效果反馈可以看出,农村老年教育在师资配置上应以中老年教师为主,这样有利于代际沟通,利于教育活动开展。

2教育服务授课内容分析

自2014年底活动开展以来,总授课达到206节(每半天2节),教育實践重视农村老年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文艺、法律、医疗健康教育,还根据农村季节变化,在老年群体中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冬季预防煤气中毒、春季防火宣传等,做到急老年群体所急、想老年群体所想,活动接地气。从教育内容看,侧重于健康、休闲类,作为区域农村老年教育实践,还应围绕区域定位,紧跟时代宣传,围绕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筹办、2022年冬奥会承办、生态区建设、北京画廊建设、文明城市建设、家乡美等主题教育展开,使区域特色教育更为突出。

教育内容及师资构成同时反映出,延庆区农村老年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农村老年教育方面还没有形成系列教材,也没有形成系列课程;在课程开发上,还停留在有什么讲什么的阶段,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多元化教育需求;教育活动中法律教育由于“维稳”等因素,未能全面展开。从事农村老年教育实践师资队伍由于构成复杂且大多属在职人员,组织管理还处于松散状态,影响了教育活动有效开展。

三、开展农村老年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对试验点老年群体特征及教育需求、教育实践认知分析,笔者认为农村老年教育就是在乡镇、村范围内开展的,以老年人为主体的,旨在满足其教育需求,保障其受教育权利,增强其生存发展能力,推进其社会参与和全面发展,并最终实现老年人与家庭、镇村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为老服务活动。基于这样认识,今后在开展农村老年教育实践中要做好以下方面:

(一)转换认识,积极老龄化教育是今后农村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

1要将老年人作为一种待挖掘的隐性财富、化解社会危机的重要力量来看待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老年人身体健康、身心愉悦之后的教育怎么办,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积极老龄化是指老年是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获得最佳的过程。按照这一标准我们应该将老年人作为一种待挖掘的隐性财富来看待,老年教育更应该侧重于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的培养,在教育价值取向上应由被动的健康“消费者”向积极主动的财富(尤其是精神财富)创造者(老有所为)转向,通过教育不断提升老年人文化水平,把老年人作为社会人力资本进行开发。通过教育增强能力,让老年人融入社会发展,为社会创造一定的财富来缓解资源供给紧张的矛盾,最终实现积极老龄化。

2要总结经验,推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

综观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延庆区老年教育向农村延伸实践活动,不难看出我国老年教育在价值取向上主要以福利性的丰富老年生活为主;在教育模式上属政府投资办学的行政型模式;在课程设置上以活动为主,突出健身、休闲活动等内容,在活动目的上突出老年群体动起来,更多是为了社会稳定。北京远郊农村老年教育还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在农村老年教育发展上还需立足长远,从积极老龄化视角研究问题、开展活动,推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

3通过加强宣传,营造氛围,不断明确区域老年教育办学思路是当务之急

区域教育管理、组织者在农村老年教育宣传上应在坚持教育公平基础上将农村老年教育作为社会应有的福利加以对待,树立积极老龄化教育观,把老年教育作为完善人生过程的必由之路加以倡导。依据农村老年群体所处整体大环境及老年教育现状,在当前更应该坚持政府主导的低成本、讲实惠、分步骤的农村老年教育办学思路。

(二)研发老年教育服务系列课程,为教育服务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提供智力支持

1.基于需求,着眼将来

美国教育学家霍华德.耶拉.麦克拉斯基说“老年教育除了满足老年人的兴趣爱好需要外,有必要研究老年人的深层需求,使老年人最终认识到他们意识到的需要和没有意识到的需求通过老年教育都将会得到满足”。为此我们应不断丰富现有课程,去粗取精,扩大优势课程(如医疗健康类)影响力,同时在教育需求基础上的,考虑农村老年群体适应社会变革、自我发展等需求,开发对个人、家庭、社区社会生活的调整、适应与参与教育及生命超越教育课程,不断完善终身教育课程体系。

2立足现状,讲求实效

依据延庆区农村老年群体经济条件普遍偏差、文化水平整体偏低、是农村生产与家庭生活的主要承担者、女性老年群体比例略高的特征,在课程设置上按水平层次可分为普通班、中级班、高级班;按内容可分为文娱课、技能课、心理课、生命超越课。在教学安排上要遵循老年人身体退行性规律,从群体成就动机相对较低、更注重从学习中获得愉快情绪体验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要迎合他们的心理,减少焦虑情绪,创造温馨的学习环境。为此在目标要求上要低起点、慢节奏;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语调、放大字体;在场地选择上要把学习场所安排在居住区附近;在教育形式上要突出多样性,侧重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积极活跃,强调集体性和协作性;在实效性上依据农村老年群体增收致富需求,结合文化旅游盛行实际,开设地域文化课程,尝试老年教育与参与式旅游的结合,实现老年群体价值。

3丰富形式,形成体系

课程是把学员与教师结合在一起的载体,课程的好坏关系到教育服务实践自身的存亡。农村老年教育实践活动是延庆社区教育深入农村基层的重要一步,是落实区域终身教育的重要举措,我们应深刻总结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工作教训,基于老年群体教育需求做好学习需求的调研、分析与归类,把满足需求和引导需求结合起来。做好服务内容模块化和系列化设计,研发区域特色老年教育课程,并逐步形成本土化老年教育课程体系,为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提供智力支持。

(三)有针对性地强化教育实践师资队伍培训,使之成为老年教育的行家里手

结合教育实践师资队伍构成及教育教学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师资队伍培训成为当务之急。一是组织非教育系统志愿者开展组织教学技能培训,提高教育质量;二是引导教育实践志愿者积极研究农村老年群体,结合老年人身体退行性规律和老年群体成就动机相对较低,更注重从学习中获得愉快情绪的体验特点,把创设课堂教学、实践体验、服务社会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开展老年教育服务实践活动;三是开展老年教育精品课程评比与推广,树立教育实践典型,以点带面提升队伍整体水平;四是挖掘低龄老年学习骨干,多渠道、多形式培育低龄老年学习骨干队伍,发挥低龄骨干队伍在老年教育中的作用,以老养老。

(四)构建可行的农村老年教育组织管理体系

延庆区农村老年群体由于地理及历史原因普遍青少年时代没有接受正规系统教育,人生中大部分时段从事简单的农耕劳作,导致他们对于接受再教育期望点不高,不想参与学习活动。受政策体制限制,当前农村老年人个体参与产业生产经营活动很难受法律支持和保护,只有在社会治理体系下,政府与教育部门协同才有可能实现老年事业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在资源供给侧改革中,社会资源与社会荣誉倾向农村老年群体,提升老年人地位与尊严有利于促进老年教育事业发展。

农村老年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落实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需要充分发挥区域教育主管单位的统筹协调能力。利用现有资源,盘活现有资源,整合域内乡镇医疗、法律、教育资源,动员更多的域内学校教育资源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加强服务实践沟通机制建设,让农村老年群体有组织化地动起来,让实验成果在城乡之间实现“造血功能”;顺应“互联网+”的时代潮流,让更多的农村老年人享受教育,逐步形成区、乡镇、村三级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教育职能部门大力配合局面。逐步实现由机构导向组织向学员导向组织转变,确保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开展下去,让农村老年群体真正受益,真正有幸福获得感。

(五)建立老年教育跟踪评价机制,不断汲取成功经验,为区域老年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跟踪评价是检验工作成效和后续工作开展的重要环节,结合辖区内不断变化的老年教育需求,进行教育实践跟踪评价是老年教育工作深入开展的必然要求。延庆区农村老年教育实践是区域社区教育拓展的有效尝试,持续有效开展农村老年教育需要组织实践者强化教学组织过程,重视教育实践跟踪评价机制建设,加强区域农村老年教育实践状况研究,找出教育实践发展中的困难与问题,总结提炼实践经验,对今后区域老年教育事业发展献言献策。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农村老年群体是区域宝贵的人力资源和精神财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区域社区教育发展的契机,老年教育向农村延伸是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延庆县统计局,北京市延庆县经济社会调查队.北京市延庆县统计年鉴(2013)[Z].2015.

[2]張铁道,张晓.老年教育的现状与发展需求调研报告:以北京市为例[J].老龄科学研究,2015,3(5).

[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最新修正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Z].1995.

[5]马德里国际老龄行动计划2002[Z].

[6]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6]4号)[Z].

[7]北京市学习型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Z].

[8]罗悦庭.积极老龄化下老年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1.

[9]王英.中外老年教育比较研究[J].学术论坛,2009(1).

[10]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2014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R].2015.

Research Analysis and Thinking on Education for the

Aged in Rural Areas of Exurban Beijing

——as an Example of Yanqing District

YAN Huaipin

(Yanqing District Community Education Center of Beijing Municipality, Beijing 102100, China)

【Key words】education for the aged in rural areas; status quo; analysis; suggestion

作者:闫怀品

我国农村老年教育论文 篇3:

《纲要》实施背景下农村教育发展的审思

摘要:新时期我国农村发展具有双重任务:一是继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以此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发展的双重任务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农村教育以新的更丰富的内涵。对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需要从以人为本和促进公平以及从建构终身教育体系的视角进行更深入的认识。为此,我们也需要深化对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支持性政策的功效与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农村教育;发展;支持

作者简介:张乐天,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10097

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政策指向,也在成为努力推进的政策行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并依据这一基本政策,对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在贯彻落实《纲要》继续大力推进农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反思并需要深化对它们的认识。深入认识这些问题,对现阶段推进农村教育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入认识新时期我国农村的发展

如何认识新时期我国农村的发展?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有过很多讨论,也已形成一定的共识。从国际视角看,在发达国家中,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高度发展,“传统的相对稳定的城市和农村社区的界定已经失效,诸多因素导致了这一界线的模糊。”而在众多发展中国家,尽管工业化、城市化在不断推进,但农村发展问题依然受到重视与关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与农村的发展往往处于相互冲突与矛盾中。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速度明显加快,这与农村社会的剧烈变革息息相连。197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17.9%,到2000年提升到36.2%,到2008年进一步提升到45.6%这一数据反映了30年中国现代化的进展与成就,也折射着农村社会的发展与变化。可以这样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社会的重大发展与变化突出体现在:随着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推进,农村农业经济和非农业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了大规模的转移,由此推动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正是农村劳动力及其相伴随的农村人口的大规模转移,构成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农村社会也是整个中国社会向着现代化磅礴行进的壮丽景观。无论从何种角度看,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对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乃至使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及其积极价值决不可低估。

2008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45.6%,这是说明中国城市化取得快速发展的数据,但这~数据也同时说明今日生活在农村的人口仍占半数以上。如果按总人口13.2亿计算,那表明仍有近7.2亿人口生活在农村,这仍是一种庞大数量的人口群。同时还需要说明的是,现阶段对城市化率的统计,已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计算在内,是居住超过6个月的常住人口增加导致的统计意义上的城市化。事实上,“农民工”只是一种流动人口,他们或进城或“回流”到农村。若从自我归属上看,相当多的“农民工”更会将自己归为农村人而不是城里人。有学者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以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速率增长,这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已属增长快速之例。美国从1900年至今的110年里,城市化率提高了4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0.43个百分点。中国属“赶超型”现代化国家,鉴于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对滞后,提高其发展速度当无可厚非。但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又必须立足国情,稳步推进,以避免世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严重剥夺农民和严重的城市贫民窟问题的发生。在这种意义上,城市化率并非越高越好。“根据陆学艺的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镇化水平会推进到55%左右。”届时,如果中国总人口达到14亿以上,那也意味着农村人口仍在6--7亿之间。仅就人口数量而言,到2020年甚至未来更长的时期内,中国依然是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既紧密关联同时又有其自身特有的指谓与要求。一方面,建设新农村是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使命,其目的自不在“抵御”甚或“抗拒”工业化与城市化,而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富裕农民,从而也为了更好地积聚资源与力量以便能更有效地和更可持续地支持与促进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另一方面,建设新农村,又是立足于我国特有的国情,立足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步骤与目标,处理好城市化与农村发展的关系,防止不顾实际盲目地推进城市化,尤其防止形成损害农村、剥夺农民的“城市化”,或使农村“被城市化”。有学者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曾经一直把工业化与城市化作为国家建设压倒一切的重中之重,对农业、农民、农村推行多取、少予、限制的政策,使得两者严重失衡,其结果不仅仅让中国的三农问题陷入了长期难以自拔的窘境,而且更导致了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因缺乏农业与农村的有效支持而无法具备可持续性。”③鉴于既往的教训,新时期在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新农村建设,其根本宗旨是为了继续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文化和农村的社会事业,以及建设农村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从而使依然众多的农村人口过上更加宽裕和更有尊严的生活。

从以上分析出发,我们不难认识到,现阶段乃至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农村发展实际上存有双重任务:一是继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以此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是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学者指出:“中国的城镇化非常特殊和艰难,很有自己的特点。如果不把农村建设好,什么小康社会、现代化都无法实现。”从宏观层面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推进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色”所在。

二、深入认识新时期农村教育的发展

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继续推进农村教育发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心”,也成为教育发展的新的时代“强音”。在大力呼唤同时也在努力践行农村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有同时也始终存在一个“如何认识农村教育发展”的问题。何谓“农村教育发展”?这看似是一种不言自明的概念,实则是一种动态的与时俱进的概念。

我们可以结合学习与贯彻《纲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深化对农村教育发展的认识。

1.从以人为本的视角深入认识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认识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首先需要遵循科学发展观,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出发。科学

发展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最重要的指导思想,因而也是农村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决定了优先发展教育的必要性。而在优先发展的教育中,农村教育发展更具有优先性。因为农村人口在国家总人口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状况尽管已经得到明显改善但与城市人口的受教育状况相比仍有一定的甚或较严重的差距,由此凸显出优先发展农村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也决定着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与定位。毫无疑义,发展农村教育是为了促进农村人的发展,农村人的发展是农村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这里,有必要对农村人予以重新认识与界定。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农村人的变化上。今日的农村,不仅有固守农庄、躬耕陇亩的农业劳动者,而且有大量转移的劳动者。就农村劳动者而言,他们或农或工,或亦农亦工,可以在本乡与他乡之间流动,也可以在乡村与城市之间流动。农村劳动者的这种变化,对农村教育服务于培养劳动者的目标提出了挑战。它要求农村教育既需要培养致力于农业现代化的劳动者,又需要培养非农产业劳动者。或者说,它既需要培养服务农村服务于农业的劳动者,又需要培养能够合理有序地脱离农业、实现转移的劳动者。或者还可以说,它既需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又需要为继续推进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培养新型劳动者。农村教育培养劳动者的目标的变化,赋予农村教育以人为本的更广泛更深切的意涵。具体而言,农村教育的以人为本,是指既以安于农村、建设农村的人为本,也以农村中已在转移和可能转移的人为本。“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全国农民工年度总量为22978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533万人,本地农民工8445万人。”与此同时,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相伴随的还有数千万计的流动儿童。如此庞大流动人口的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多年来,国家通过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和实施种种专项工程以保障流动儿童和农民工的教育,这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明证。对流动儿童与农民工的教育,在今天依然是对农村人的教育,因为他们的户籍还在农村。从这种认识出发,指向农村人的农村教育应该超越地域界限,赋予其更广泛的涵义。

2.从促进教育公平的视角深入认识新时期农村教育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是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基本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是针对消解教育的不公平而言。现阶段教育的不公平依然较突出地表现在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上。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鉴于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我们将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纲要》指出:“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新世纪以来,我国实施了一系列旨在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具体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也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成效。然而,缩小城乡教育差别决非一朝一夕之功,促进教育公平会贯穿于教育发展的全过程。在“十二五”时期乃至在更长的时期内,继续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依然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使命。从促进教育公平的视角出发,发展农村教育,首先是进一步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和切实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质量。根据《纲要》的精神,巩固义务教育的普及成果,应适应城乡发展需要,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办好必要的教学点,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纲要》的这一规定,既是基于对多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的经验的总结,也是基于对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存在问题的反思,同时更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立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原则的一种坚守。由于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阶段我国一些城乡地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数量有所减少,这使得撤并一些教学点或合并一些义务教育学校成为必要。但在调整学校布局结构的过程中,也在一些农村地区出现了“巨型学校”现象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被城市化”倾向。小学向乡镇集中,初中向片区或县城集中,成了一些地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典型经验与模式。如此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做法,尽管在主观上是为了促进城乡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但客观上却使农村学生在教育机会的公平上遭遇另一层面的问题与挑战。“事实上,当学校规模无限制扩张,班额无限制扩大时,城镇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于每个学生来讲并没有变得更加优质,而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则可能变得更为劣质了。”因此,从促进公平的视角认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是需要进一步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并建立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流动。

促进城乡教育发展的公平,不特在关注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上,也需要大力推进农村非义务教育的发展。因为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不只是表现为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也表现为非义务教育发展的差距。在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不断缩小的状况下,农村非义务教育发展差距问题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与关注。如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差距和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差距都已成为制约教育公平发展的突出问题,也在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新的“瓶颈”。对此,《纲要》已有明确的关于“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政策要求与任务。切实落实《纲要》关于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和职业教育的任务,已成为促进教育公平的另一重迫切的需要。

3.从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深入认识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是《纲要》确立的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确立这一目标既是顺应国际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向,更是中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是不能不更加重视农村教育的发展。一方面,终身教育体系是与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密切相连,它指向“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这里的全体人民自然包含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由此也可以认识到,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作为一种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本身蕴含着对发展农村教育的深切关怀与要求。另一方面,构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也要求农村教育自身的终身化。即是指农村教育本身需要形成“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的发展局面。作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农村教育也因此需要更具有立体化和开放式的特点,它不仅需要更好地实现“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的结合”,更需要努力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人的生活幸福与生命发展的结合。在这种意义上,农村教育的发展,不只是指向传统意谓上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也指向农村继续教育甚或老年教育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村教育需要更多地注入诸如

健康教育、营养教育、卫生教育、环境教育等教育内容与教育要素。农村教育亦因此需要不断拓展其服务功能,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学习型社区建设和学习化社会的形成。

三、深入认识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

事实上,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极为重视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明显加大了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一系列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教育政策予以颁布与实施。农村教育发展因之有了一种新的良好的政策环境。

新世纪以来我国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支持,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即财力支持、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就财力支持而言,主要有:加大对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免费实施;对农村职业中学学生普遍实施学费补助和对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实行补助;拨付专项资金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就人力支持而言,主要有:建立城乡教师双向交流机制,鼓励城市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定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鼓励大学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任教。就技术支持而言,主要有:支持农村中小学配备信息技术教育设施和努力推进农村教育的信息化。除此之外,新世纪以来,国家还通过启动种种专项工程支持农村教育发展。

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实施已在产生积极的成效。在全国范围内,农村九年制免费义务教育在全面推进,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在大规模展开,农村学习型社区也在积极探索与构建。概言之,新世纪支持性政策的实施正在有力地作用于农村教育的发展,也促进着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充分肯定支持性政策的积极成效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支持性政策的实施,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障碍。主要表现在:一是支持性政策实施的地区差异。尽管对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已有着普遍的共识,但在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不同地区间的差异也还较严重地存在,其支持力度有大小之分与强弱之别。二是支持性政策实施的类别差异。例如一些地区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较大,而对农村学前教育或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偏弱。三是专项支持性政策持续实施的问题。如“中西部农村地区特岗教师行动计划”的实施,尽管也取得令人认可的效果,但这一行动计划的持续实施还在遇到一些制度性瓶颈的制约。四是新的旨在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引发出新的问题。突出的是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后一些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能真正“就近入学”,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增多也引发出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的新问题。凡此种种,均在表明,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政策实施也并非一帆风顺。

如何更好地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这是“十二五”时期及至2020年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继续关注的重大问题。对此,《纲要》中有着新支持方略和保障措施。贯彻落实《纲要》,重要的是继续加大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为了更好地支持农村教育发展,也许还需要继续从思想层面上深化对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认识。首先,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不断强化的历史使命。这种支持,一方面是基于对过去数十年间农村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缺的一种“反哺”或补偿,从促进教育公平出发,现阶段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补偿与支持。另一方面,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更是着眼于“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化的需要。其次支持农村教育发展,需要确立一种系统的支持观。所谓系统的支持观,是指支持农村教育,是一种国家战略和各级政府的责任,为此需要有一种系统的整合式的支持思路与观念。这种支持,既需要来自政府,也需要来自社会,同时需要有效地整合各种可能对农村教育发展予以支持的资源与力量。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支持农村教育发展,决非是仅仅让城市教育带动农村教育发展,或通过“捆绑式”或“兼并式”的方式实现农村教育的发展。城市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决非是“去农村教育”或使农村教育“城市化”。在某种意义上,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更需要将重心放在支持农村教育自主地有特色地发展,使农村教育成为更具有丰富性和优质化的教育,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农村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再次,支持农村教育发展,需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有步骤有重点地解决不同农村地区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并继续改善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一种支持和促进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蒋永华)

作者:张乐天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艺术设计素质教育论文下一篇:体育课堂多媒体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