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素质教育论文

2022-04-23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艺术设计素质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摘要: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发展,但目前仍然是以专业技能教育为主,职业素质教育更多地还停留在宣传概念上,特别是像艺术设计这样涉及领域宽、多元文化要求广的专业职业素质教育更显缺乏。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要求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文化素养多元化、更具创新与实践能力。

艺术设计素质教育论文 篇1:

试论高职艺术设计中的综合素质教育

【摘 要】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职艺术教育,使高职艺术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高职生艺术设计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前提和保障。本文从高职艺术生的现状及原因分析入手,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职 艺术设计 综合素质 教育

自2000年我国第一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成立以来,全国已有近20所高等艺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新时期要求职业院校必须改变传统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实现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的转变。高职艺术设计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能力包括:职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市场适应能力等。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也是社会评价人才的关键指标,对高职艺术设计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进行探究,解决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是一个很有时代意义的话题。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原因

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在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上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在专业能力上与市场需求也有很大脱节,这些都十分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发展。造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较低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分数要求比其他专业要低,导致了整个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2)专业基础薄弱。很多学生为了能够选择一个比较好的高校,急功近利,在短时间内突击学习艺术基础课,在报考的专业与学校不能录取时就选择了艺术设计专业,导致了很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专业的艺术基础薄弱,不利于后续的专业艺术教育,这也使得很多学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3)专业定位不准。有些家长和考生不能正确理解高职教育的内涵和目标,对高职教育的就业前景和培养目标不了解,导致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在高职院校学不到有用的东西,担心在毕业后找不到好工作,认为上高职院校主要是拿个高职文凭,本专业很难找到好工作,这种想法使得很多学生不思进取。(4)学生自觉性较差。艺术设计专业本就是一个相对开放、自由的专业,再加上学生的素质本来就较差,出现很多学生在上课时组织纪律差、集体观念缺失的状况,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请假、无故旷课的现象比较严重。(5)课堂教学设置不到位。艺术设计专业本就是对实践环节要求较多的专业,但纵观高职艺术设计教育可以发现,虽然在课程设置上也注重实践性教学,但其实践的环节又严重不到位。这些原因综合起来就导致了整个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

二、提高高职艺术设计综合教育水平的对策

(一)实现由“填鸭式”教学模式向“互动实践型”教学模式的转变

要想提高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首先要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根据高职教育的目标和艺术设计专业的市场需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不合时宜的教学模式,努力向“互动实践型”教学模式转变。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教学要求为指导,加强学生的实践环节,与学生多沟通交流,做到教师“教”与学生“学”,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和专业素养。其次要改变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高职艺术设计教师要改变教学理念,把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多采用一些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能力。在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对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进行赏析,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学习水平,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最后,要引导学生加强市场需求意识,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培训,邀请一些艺术领域知名人士对学生开展讲座等,给学生讲解一些教师课堂教学之外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

(二)实现由学校单一办学向校企联合的转变

单一的学校办学,容易使专业设置与社会脱节,使学生的就业信心不足,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就更难实现了。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今天,高职艺术设计实现向校企联合的转变既是贯彻高职教育精神的体现,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设计人才的要求。学生通过理论与社会实践教学的结合,就能够在掌握基础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得到一次全新的真实的现场模拟与锻炼,减少了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增强了学生的艺术学习兴趣,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符合其要求的高素质设计人才,对学校、学生和企业来说都是非常有益值得推广的。

(三)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

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和市场需求,提高他们的个体职业意识,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避免了在择业时的盲目就业现象。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市场意识和学习意识,激发他们努力学习来增强自己的专业设计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人生与社会的合理匹配,激发他们的学习斗志,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结语

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在这个培养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新的问题。作为教育一线的高职艺术设计教师,要不断与时俱进,努力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艺术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唐春妮.高职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8) .

[2]刘丽静,彭永清.有关高职艺术设计一体化课程单元设计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3) .

[3]彭泽立.构建工作室条件下的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0(03) .

作者:马磊

艺术设计素质教育论文 篇2: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论析

摘要: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中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发展,但目前仍然是以专业技能教育为主,职业素质教育更多地还停留在宣传概念上,特别是像艺术设计这样涉及领域宽、多元文化要求广的专业职业素质教育更显缺乏。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要求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文化素养多元化、更具创新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职业素质教育

一、职业素质教育势在必行

1.国家倡导素质教育。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2002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意见》;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这一系列教育政策的颁布,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对素质教育的大力支持与倡导,对高职院校而言,职业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国民素质的提高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毕业生职业素质的高低则是衡量职业院校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2.社会注重职业素质。科技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当今社会在知识结构、职业技能之外,对人才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职业素质要求,例如: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人文精神、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职业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可以由毕业院校、职业资格证书、实践经验等考量,易于评判;而职业素质更深层次所代表的职业道德、职业作风、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等素质不是直接可见的,具有隐蔽性。随着市场竞争充分、社会多元化,社会往往更加关注人才的隐性职业素质。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重点

1.关注“素质冰山”海面以下的内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认为个体的素质就像海面上漂浮的一座冰山,分为表面的“冰山海面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海面以下部分”。其中,“冰山海面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代表表层的特征,不能区分绩效优劣。而“冰山海面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显然,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应该由学校、学生、企业共同协作,以整座“冰山”为着眼点,并以培养海面以上的职业素质为基础,重点放在“素质冰山”海面以下的内容。

2.企业的用人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同“素质冰山”海面以下内容,他们的选才标准由注重毕业生的学习成绩转变为更看重学习能力,重视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要求毕业生能够适应企业现有的文化,具备综合素质。

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要求

艺术设计专业综合职业素质教育是一种全方位、宽领域、多层面的教育,它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协调和补充,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设计职业素质教育功能体系。

1.身心健康、审美与正确价值取向。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化,兴趣爱好更加广泛、多样化。更需要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既做到身体健康又做到心理健康,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审美都是优秀艺术设计人才所必需具备的职业素质。

卡西尔说:“科学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则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之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由此可见,艺术也是道德秩序的表现形式也具有引导道德走向的功能。艺术设计具有文化属性,艺术设计既有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也是二者的共融,艺术设计具有社会价值传播功能。艺术设计人才拥有健康的审美与正确的价值取向是服务社会经济建设、传播主流文化价值的保证。

2.职业道德与职业意识。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责任心、职业意识。艺术设计专业特征必须具备如主流文化市场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服务意识、知识产权与法律意识、竞争意识、创业意识等。

3.合理的知识结构与多元的文化素养。艺术设计由于涉及领域广泛,且要求有更深的文化底蕴,故需要学生拥有合理知识体系与多元的文化素养。围绕专业知识拓展信息技术、人文知识、管理知识、市场知识、心理知识等。

4.专业技能。牢固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具有较新的专业理论,熟悉掌握应用技术知识和一定的管理知识、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与动手能力。

5.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锐意进取,勇于探索,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如学习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开发创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处理能力等。

四、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措施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因其涉及领域具有创造性,并不像其他工程实践类专业只要按部就班练好基本功,按照操作规范、操作流程进行就可以了。因为艺术设计是创造性工作,其高度依赖设计人员的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对目标系统的理解能力。因此,对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本身所需的综合素质除了专业知识、良好的基本功(包括绘画、色彩、建模等),还需要其他领域的相关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而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有限的教育时限里如何完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并保证教学质量尤为关键。

1.建立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培养标准。根据市场人才岗位需求、人才职业素质要求,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建立完善的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培养标准。素质教育标准需涵盖艺术设计学生所需身体素质培养、心理素质培养、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培养、知识产权与法制基础培养、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专业技能培养,从而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通过用职业素质教育培养标准来指导教学,服务于教学。

2.优化课程体系并开设专业职业素质教育课程。优化现有以专业技能和核心的课程体系与职业素质教育权重,有针对性地开设专门的艺术设计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合理优化专业知识体系,拓展多元的文化素养。通过素质教育课程教育来补充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所需素质的空白,增强學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符合度,从而全面拓宽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在专业教学中实施职业素质教育。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与理论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并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相关领域知识。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改革使更多的职业素质内容走进课堂,使之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在日常专业教学中实施,从而实现职业素质教育,达到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之目的。

4.深化校企合作、增强学生实践活动。“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一种有效的职业教育模式,目前在国内高职院校中已经得到广泛开展,通过此方式校企实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学校可以掌握市场对人才的最直接、最真实的职业素质要求,并贯彻与教学实践,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人才订单式培养,为企业的人才战略提供保障。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学生提供企业实践机会,为实现素质教育需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使学校的校内职业教育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企业真实岗位的理解、熟悉企业操作流程、适应企业运营模式,从而引导学生有效加强学习、实践,并为学生未来就业奠定基础。

5.建立艺术设计专业职业素质教育评价体系。通过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考核权重,来调控、引导、深化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在考核与评价体系的建立中需立足现状、着眼未来,充分考虑目前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素质教育欠缺的事实,并在考核与评价体系中落实社会对艺术设计职业素质的要求。在考核体系中既要包括职业技能教育也要涵盖职业素质与创新能力、创新意识。通过考核指标与评价体系中权重来引导高职院校师生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与落实,从而实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综合素质教育的均衡发展。

[陈皓: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与艺术系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数字媒体艺术教育与理论研究]

作者:陈皓

艺术设计素质教育论文 篇3:

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文素质教育之思考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

[摘 要] 借鉴台湾通识教育,讨论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人文素质的培养问题。

[关 键 词] 艺术设计类专业;台湾通识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国家领导人强调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一再强调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文化创意越来越贴近生活,这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人文素养凸显了其重要性。现在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一般都会开设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以提升学生素养,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文化必修课包括思想政治、大学语文、英语、数学、民政等,学生还需选修学分,选修课程一般由老师自主向学校申请,有艺术类的课程也有其他专业基础课,艺术类的有中外工艺美术史、建筑史、设计史,丝网花制作、插花、服裝色彩搭配等,其他的有电脑、会计等,与台湾高校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可作对比参考。

2016年春我们在台湾健行科技大学访问了该校通识教育中心,通识教育中心主任王坪教授给我们介绍通识教育是台湾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整个学分总数的1/4。那什么是通识教育呢?王主任举了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商学院老师想开一门《投资与理财》的通识课程被否决了,理由是:通识教育可以给学生解释贫穷与富有背后的逻辑,树立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增加人的附加价值,至于怎样才能致富,那是专业课要开设的内容,由此可见台湾的通识教育和专业课程是严格分开的。

我们在台湾还旁听了铭传大学观光事业学系主任林青蓉教授的讲座《“做中学”的通识环境教育——从热情谈起》。20世纪末,国际上一些科学家本着对未来的责任感,根据他们自身的科学实践经验联合教育界共同倡导推动了“基于动手探究的科学教育”项目(Hand-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简称“做中学” (HIBL)。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以学生为中心,实现学生主动参与、动脑动手的探究式科学教育。林青蓉教授认为“做中学” (HIBL)首要的是要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教育者不能只是完成传授知识的任务,让学生被动地接收,更是要从学生的角度看学习的问题。林青蓉教授展示了她的黄金同心圆法则(intrinsic motivation igniting passion):Interest(兴趣)、Enjoyment(享受)、Satisfaction (满意)、Autonomy(自主)、Meaning (意义)几个关键词。林教授提到的第二个观点是“学习动机模式(ARCS)”:A:Attention(注意力),R:Relevance(关系),C:Confidence(信心),S:Satisfaction(满足)。林教授上课的专业是观光事业学,她会适时地将时事热点引入课堂,带动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环境生态学时,林教授以问题导入,组织学生开展调研、访谈。在一系列活动中学生要通过主动学习有关生态环境和城市发展政策的专业知识,才能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

通识教育不像技术培训那样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和实物成果来评价和考核,但这些隐形素养更能彰显大学的育人功能以及价值,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激发老师教学的热情。我们可从以下三方面借鉴台湾高校通识教育课程:

一、明确育人目标,统筹素质教育资源

提升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素养,首先要明确育人目标,把专业课程和人文素质修养课程区分开,重视学生素质培养。台湾职教类大学通识课程往往占了整个学分总数的1/4,而我们高职院校更重视专业课程,人文素质类课程比较薄弱,课程设置简单,选修课虽然也占据了不少学分,但没有限定选修课程的内容,很多还是专业课程,难以激发学生热情。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创意思维、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等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春风化雨不断提升和熏陶,需要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指南,统筹素质教育资源,把僵硬的教条化解为多种形式开启学生的智慧和良知。

二、规划课程,培训师资

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应该科学规划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明确区分开,对教师申请的选修课进行审核、考察,提高人文素养课程的含金量。因为大学专职的人文素养教师少,申请相关选修课程的老师需要进行培训,邀请有教学经验的老师分享心得,共同追求本校教学品质的提升。

三、举办活动,提供咨询

借鉴林青蓉教授的黄金同心圆法则:兴趣+享受+满意+自主+意义,以及学习动机模式:注意力+关系+信心+满足,辅助课堂教学,举办相关活动,比如把社会关注的精准扶贫、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文化创意等热点问题引进校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为学生提供相关咨询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鼓励学生为社会服务,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和信心。

总之,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质量之提高,可以借鉴台湾的通识教育,更加明确育人目标,统筹素质教育资源;规划好相关课程,培训师资;举办活动,提供咨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设计是为人服务,其关键是人文关怀,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必然会提升教育质量,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文化创意人才。

作者:田燕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论文下一篇:我国农村老年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