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22-09-14

1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 社会经济发展对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全球经济一体化, 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 顾客需求的快速变化, 全球性竞争的日益激烈, 对传统管理科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当代企业所面临的环境特点是:市场全球化、竞争激烈化、企业国际化。在这种变化的时代, 传统的管理理论必须创新和变革。

对于一个企业, 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市场环境。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市场环境发生了三个变化 (即3C) :

一是顾客 (Consumer) 需求变化。今天, 顾客有越来越多的选择, 顾客群越来越小, 信息量变大。这样带给企业的信息是: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 需求变化的频率也在加快;消费品短缺的时代已成为历史, 但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有增无减;产品的寿命周期越来越短。

二是竞争 (Competition) 加剧。主要有两方面:经济全球化, 使企业面对的竞争者和顾客范围更广;市场竞争加剧, 竞争的基础和层面多样化:世界范围内竞争的广度、深度在增加。竞争的类型变得多样化, 现代企业除了传统的竞争以外, 更主要的是上市时间、交货期、创新和服务水平。甚至于, 一些世界级大公司正在推行基于弹性的市场差异化和“虚拟性”竞争。

三是变化 (Change) 本身成为普遍的、持续的、常规的现象。过去企业所处的相对稳定的经营环境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有变化是常规, 非常普遍并持续不断。常变而快变的世界是毫不留情的世界, 动得慢, 就有可能动不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进步越来越快, 由此, 相关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一项新技术或产品的出现在短时期内可以传遍全球, 并引发一系列连锁的反应。

环境和时代变了。我们企业管理的目标、方法以及基本的组织原则, 显然是过时的。今天的企业要生存, 就必须求变。以一个什么样的全新角度来进行企业的改造是新的管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现在的管理学显然是滞后的, 随之也带来了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和更新教材的需要。

1.1.1 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应有机的融入专业课程体系

在大多数高职教育中, 证书的培训与鉴定只是“附加”在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中, 并没有融入整个课程体系之中。因此我们应在教学过程中力求解决这一问题。

新构建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是“就业导向、工学结合、双证融通”课程体系, “双证”教育应该真正融入其中。本研究旨在这方面进行探索, 为我国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抛砖引玉。

1.1.2 社会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

国家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其中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融“教、学、做”为一体, 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国家高职精品课程评审标准也为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方向。从在课程定位、设计、内容选取及组织等方面, 强调了学生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养成,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 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 职业人才应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提出职业人才应该着重培养“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与人合作、创新和外语应用”等八项职业核心能力。

2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2.1 改革目标和内容创新

(1) 完善管理学基本理论体系。将新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进行系统整合, 融入整个课程体系, 使得管理学基本理论体系顺应时代的发展。

(2) 重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使之符合培养“双证”人才的需要, 贴近市场对人才的要求。通过对市场的深入分析和项目管理师的培训要求, 对现有课程的结构进行重新设计及规划, 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用“学习领域”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组合。

(3) 加强教材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特征, 使其适用于高职教学需要。摆脱以知识点构建的学科型教材体系, 适应高职教学需要, 为高职教育教师提供适用教材,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

(4) 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和职业技能证书渗透进课程。教学以职业能力为导向, 将八项核心职业能力渗透进教学过程中, 使得学生在提高综合管理素质的同时获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5) 引导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新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和教材, 对其他相关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将起到示范的作用。

2.2 研究思路和实施步骤

(1) 以管理再造工程为主线构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新的理论体系, 同时, 注重管理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兼顾与现行现代管理学理论的有机结合。发表相关论文, 出版新的《管理学原理》教材。

(2) 根据教育部高职高专精品课程的评审标准要求, 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特点, 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 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实现“工学结合、职业活动导向、突出能力目标、项目载体、能力实训、学生主体、一体化”等教学目标。开发和建设新的管理学理论框架下的以下六门专业 (职业) 核心课程 (如表1所示) 。

(3) 将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与人合作、创新和外语应用等八项职业能力、普通教育课程和项目管理师职业资格培训, “通用管理能力水平等级证书” (GMP) 和职业经理人相关内容进行整合, 职业资格教学内容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高素质技能型管理人才。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3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

3.1 如何完善管理学理论体系

关于管理学体系, 大多数管理学教材都是以现代管理学为基础, 这是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创立的管理学, 已经明显不适用信息社会管理学的发展。因此, 结合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在保留现代管理学概况的基础上, 我们对管理学体系进行了重新架构, 以当代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为主线进行研究, 并形成了相关的论文和新版教材。

3.2 如何将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已经成为高职教育的关键。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将管理学的理论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管理者应具备的管理职业能力为主线, 掌握其在实践中如何运用, 同时阐述管理理论知识。教材的编排也力求尽可能符合高职教学规律, 让学生能缩短掌握知识到实际运用知识的时间。我们与其他院校合作, 编写出版了六本职业核心教材, 同时, 对普通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增加了经营项目策划活动、工商模拟市场、教学成果展、大学生创业策划活动、企业软件应用竞赛活动和毕业设计等集中实践环节。

3.3 如何将管理的各专门理论与职业资格培训相结合

在管理理论创新的基础上, 根据项目管理师职业资格标准, 融入职业经理人的任职要求, 参照“通用管理能力水平等级证书” (GMP) 综合级之运营绩效管理证书、团队建设管理证书、自我发展管理证书、资源使用管理证书等职业资格标准, 把职业资格应知应会内容融入到教学改革研究中, 使学生毕业时, 同时有获得职业资格相关技能和资质的条件。我们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新的工商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3.4 如何根据市场的需求, 重新制定、整合适合高职教育的课程

如何针对双证融通的要求, 对现有的普通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职业资格课程进行整合。如何将八项核心职业能力培养贯穿到日常的教学当中。如何将普通课程与专业有机融合。我们形成了新的“教学实施方案”和“单元课程标准”。

其人才培养方案摘要如下几点。

3.4.1 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八项通用管理能力的, 完成系列案例分析和实际项目任务的, 有一定管理学知识及职业道德与职业基础的, 有职业行为习惯的项目管理师。

培养规格如下:

(1) 文化基础知识:为获得最低毕业条件, 学生应掌握的该层次学历要求的文化知识等。

(2) 职业素质:从事该职业劳动、履行该职业义务所必须的职业生理及心理要求、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

(3) 关键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 :包括与人交流、信息处理、数字应用、解决问题、自我学习、与人合作、创新等7种能力贯穿在所有课程当中, 它是整个职业能力结构的核心, 是支撑整个职业能力的基础。

(4) 专业职业能力:计划、组织与监控, 保持有效的工作关系, 开发、实施和资源整合, 危机处理与创新管理, 报表分析与预算管理, 战略管理, 企业行政实务, 企业管理应用软件等职业技能, 和一定的管理学专业知识。

3.4.2 就业锁定、证书和职业生涯发展

就业锁定:

(1) 就业锁定的主要行业领域包括:时尚行业, 如美容沙龙、健身俱乐部、家装公司等中小型机构, 也可投身化妆品公司、时装公司等大型机构。

(2) 职业:从事时尚及非时尚行业主管、经理人员、项目管理师。

(3) 岗位 (工种) :业务助理、文书主管、企业行政工作等职位。

证书:除了学历证书外, 还包括主题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和备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此外, 专科毕业证书要求达到助理项目管理师的三级;“通用管理能力水平等级证书” (GMP) 综合级之运营绩效管理证书初级以及团队建设管理证书初级标准。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寿命较长, 能够通过继续深造可达到职业经理人资格, 或自行及合作创建企业担任管理者。可转换职业:企业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培训师、客户服务管理师、商务策划师等。

3.4.3 知识、能力结构及要求

文化基础知识:

(1) 知识结构要求:既符合一般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普通规律, 又要将结合专业开设相应的政治、英语、语文、心理、信息技术等基础知识。

(2) 能力结构要求:培养学生有政治的敏锐、法律的意识、母语及一门专业外语的应用能力。

职业基础素质:

(1) 职业生理要求:达到国家对大学生的体能要求, 具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

(2) 职业道德要求:具有诚信、守法、守约等职业经理人基本职业道德素质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3) 职业态度要求:有良好的沟通、执行和学习能力, 能够与时信息、与时执行和与时俱进。

关键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 :

(1) 社会能力要求:交际能力、合作能力、自我提高能力。

(2) 方法能力要求: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演算能力。

专业/职业能力:

(1) 专业知识:管理学原理、市场学原理, 以及会计学和经济学常识。

(2) 职业技能:具有计划、组织与监控, 保持有效的工作关系, 开发、实施和资源整合, 危机处理与创新管理, 报表分析与预算管理, 战略管理, 企业行政实务, 企业管理应用软件等八项通用管理能力。

4 主要成果及推广价值

4.1 主要成果

作为我校管理与营销类专业的引领专业, 形成了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工商企业管理等八个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改革方案, 形成了适应高职的专业新的课程体系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为获得职业培训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提供了前提条件。将学历文凭制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充分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工学结合、就业导向、双证融通开发课程, 编制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通用平台课程《管理学原理》和系列专业教材和讲义《工作的计划、组织与监控》、《保持有效的工作关系》、《报表分析及预算管理》、《开发实施和资源整合》、《危机处理与创新管理》、《项目管理》等。

在课程研究和课程建设、教材编写过程中, 形成了与之配套的课件、教案、学习指南等教学资源, 一批教师得到锻炼和成长, 他们对“技能人才职业导向式培训模式”有了深入的理解, 形成真正的“双师”素质教师。同时, 在实践过程中, 也培养了一批有着职业能力和素养、取得“双证”的高职毕业生。

4.2 成果应用及推广价值

为管理学在理论上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适应高职教育特点起到引领作用。

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财经及管理类的规范教程, 统一教材提供参考。《管理学原理》获得了校级精品课程, 并将进一步申报省级和国家级精品课程, 其他系列精品课程建设已经立项, 更多的高职院校将通过精品课程平台, 使之得到广泛的应用。

对于其他财经及管理类相关专业的课程开发具有明显的示范意义和借鉴作用。

5 问题及展望

5.1 财经及管理类职业资格的认同与规范

对管理学认知的偏差, 使得其相应的职业资格认同度不高。在这方面, 政府、企事业单位用工少有执行国家就业准入制度。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使用的有效性尚得不到全社会的认同。

5.2 管理学教育发展任重道远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 国内新兴管理学才刚刚起步, 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们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5.3 进一步积极推进产、学结合

产、学结合是财经及管理类专业建设的方向, 学校将与行业、企业相互合作, 加大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 让学生在实践中学, 在学中做, 为企业“量身定做”和培养具有职能能力与素养的人才。

摘要:我院进行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 藉此完善管理学理论体系;重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将管理的各专门理论与职业核心能力相结合, 使之符合培养“双证”人才的培养需求, 更贴近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实践

参考文献

[1] 叶小明、廖兴锋.现代管理学基础应用[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2] 王德中.管理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3] F.W.Taylor.科学管理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4] D.C皮尤.组织管理学名家思想荟萃[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

[5] 季辉, 漆明龙.管理学基础[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简析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与预算管理的结合下一篇:小儿硬膜外麻醉复合异丙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