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建党的背景

2023-06-03

第一篇:中国共产党建党的背景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国内背景: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沉重压迫和残酷剥削,严重地阻碍了生产了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各族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的独立和国家的富强,无数爱国志士高举翻地反封建的大旗,同外国侵略势力和国内各种黑暗势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但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还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或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没有为我们国家和民族找到出路,都未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人民必须探索新的革命道路。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有力地打破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列国的幻想,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五四运动时,国民并没站在群众运动的前列。蔡和森感叹说:这个趋势很可以说明国民党已“不领革命了,客观的革命势力发展已超过它的主观力量了”。成立新的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成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世界背景:①20世纪是人类历史大变革的世纪。资本主义由自由发展阶段进入到垄断,世界经济政治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作为近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产物,在这段发展时期中,某些政党成为世界性政党;无产阶级政党产生与发展也随之成为国际政治中一股不可抗拒的潮流。②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真理。③20世纪初开始的世界经济政治全球化使无产阶级革命运动成为世界政治全球化的一部分。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就发生在这样的政治经济的大背景下,这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二篇: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

列王纪查经

第八讲

广大的心

上一次我们看了列王纪上3章16节直到4章34节。这一大段的经文都是在描述所罗门的智慧。他的智慧体现在四方面:1)听讼、辨别是非(列王纪上3章16-28节);2)国家的行政管理(列王纪上4章1-28节);3)认识神、人生哲学(列王纪上4章29-32节);4)自然科学(列王纪上4章33节)。 4章30节告诉我们,神赐给所罗门的智慧是超过了东方人和埃及人。东方人和埃及人是当时文明、发达国家的象征。所有的智者都是来自这些文明古国,但所罗门的智慧远远超越他们。即是说,他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我们看4章31-33节:

31他的智慧胜过万人,胜过以斯拉人以探,并玛曷的儿子希幔,甲各,达大的智慧。他的名声传扬在四围的列国。32他作箴言三千句,诗歌一千零五首。33他讲论草木,自利巴嫩的香柏树直到墙上长的牛膝草,又讲论飞禽走兽,昆虫水族。

31节提到了几个人名:以探、希幔、甲各、达大。这几个都是以色列人,是以色列人公认的智者,就像中国的孔子、老子这类的智者一样。圣经其他地方没有提到甲各、达大,但以探、希幔的名字有出现在诗篇里。诗篇89篇是以斯拉人以探的训诲诗,而诗篇88篇则是以斯拉人希幔的训诲诗。可见这几个人不仅是智者,也是爱神、敬畏神的人,所以他们肯定也有属灵智慧。但圣经告诉我们,所罗门的属灵智慧愿超过这些人,或者说,他比这些人还要认识神。在以色列国内——神的子民当中,没有人比所罗门更认识神、更有属灵智慧。

我们从32-33节可以看到所罗门也透过箴言、诗歌传讲他的智慧。所罗门写箴言是为要教导人敬畏神。神给他智慧是为要透过他教导列国敬畏神的道路,这是其他国家的智者所没有的智慧。除此之外,神也赐给所罗门智慧明白他所创造的一切事物——无论是空中、海里、地上的,他都颇有心得。可能所罗门是以色列第一个自然科学家,他教导人认识神的创造。我们可以回到4章29节:

神赐给所罗门极大的智慧聪明和广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测量。

神赐给所罗门智慧聪明,这一点上一次我们已经看过了。这里的“智慧”和“聪明”是两个不同的希伯来字。“智慧”普遍是指内心的智慧,“聪明”可以是指行动上体现出来的智慧,如行事为人、待人接物、行政策划。在旧约,这两个字可以相互交替使用,因为基本意思很接近。

这里还提到了另一样恩赐就是“广大的心”。这是指什么呢?有人说这也是指智慧——所罗门的智慧非常的广阔。所以29节可以理解为:神赐给所罗门智慧、聪明、广大的智慧,如同海沙不可测量。这样的理解似乎合情合理,但就没有什么特别意义了,因为所罗门的智慧是众所周知的,这节经文只不过是再次强调这一点而已。今天我们就是要探讨这“广大的心”是指什么?

“广大”是指开阔的意思。这个字通常是指地方、环境的广阔。那么“广大的心”是指什么呢?一个有广大的心的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如何才能有一个广大的心呢?我们可以看一节经文,诗篇119篇32节:

你开广我心的时候,我就往你命令的道上直奔。

这里我们看到“开广的心”是跟神和他的命令有密切的关系。诗人求神开广他的心,因为他知道没有广大的心就不能在神的道路上奔跑。即是说他不懂得如何行神的道路。所以,神赐给所罗门广大的心,意思是神使他能够明白他的旨意,凡事按照他的旨意行。真正的智慧(属灵的智慧)跟神的旨意、神的命令是分不开的。不明白神的旨意,如何能行在神的道路上呢?更别说成为属灵的聪明人了。1

圣经说的智慧不是世人所追求的知识。世人喜欢以学问、知识夸口,因为世人是以学问、知识的多少来衡量智慧的。但圣经所说的智慧是跟敬畏神、认识神有关,这跟世上的智慧有着天渊之别。神的律例、典章就是要教导我们敬畏他。当我们学习敬畏神,他就会开广我们的心使我们明白他的心意。诗人这样求,可见他非常有属灵眼光。那么,一个有广大的心的人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他肯定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但他的智慧是在那些方面体现出来呢?我们看箴言11章12节:

藐视邻舍的,毫无智慧。明哲人却静默不言。

为什么要看箴言11章12节呢?因为“智慧”和“明哲”这两个字跟列王纪上4章29节的“智慧”和“聪明”是同样的希伯来字。箴言11章12节的“明哲”这个字跟列王纪上4章29节的“聪明”是同一个希伯来字。这节经文告诉我们有属灵智慧的人的一个重要特征。什么特征呢?就是能够包容、接纳别人,与不同的人和睦共处。

我相信很少人留意到这个重要的特征。箴言说,藐视邻舍的,毫无智慧。为什么你会藐视邻舍呢?很明显是因为你瞧不起他,觉得自己比他圣洁、公义、聪明。但箴言说,如果你这样想就证明你毫无智慧。可能你的邻舍各方面都远远比不上你,从世俗的角度看,他确实是一个没有智慧的人。但你这藐视他的态度证明你比他更没有智慧。

下半节说到,明哲人却静默不言。明哲人就是聪明人。一个真正的聪明人会如何待他愚昧的邻舍呢?他会静默不言。就是说,他不会藐视对方,他会一笑置之,用一个宽大的心胸接纳对方。可见有没有属灵智慧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你是一个有属灵智慧的人,你跟众人的关系就会和睦。反之,如果你经常藐视这个、轻看那个,不能跟人和睦共处,这证明你是一个愚昧人。

所以,神不但赐给所罗门智慧聪明,还给他一个广大的心。这广大的心是指什么呢?就是有一个宽大的心胸,能够接纳不同的人,跟他们和睦共处。这一点我们在4章和5章就能看见。 我们看4章34节: 天下列王听见所罗门的智慧,就都差人来听他的智慧话。

列国的国王都风闻所罗门的智慧,他们都派使者千里迢迢来听所罗门的智慧话。列王派使者来耶路撒冷朝见所罗门,足见所罗门跟其他国家有良好的邦交,能够和睦共处。如果国与国之间存有芥蒂,就如今天的美国和俄罗斯,关系动不动就会紧张,就很难和睦共处。所罗门除了有超凡的智慧,他跟列国领导的关系处得非常好,所以得到列王的尊重。在这个良好的关系基础上,他们都乐意派使者来向所罗门学习。

有些基督徒会认为,这样做岂不是一种妥协吗?外邦人不认识以色列的神,是不圣洁的。如果允许他们跟以色列有邦交、有来往,他们不敬畏神的习俗岂不会影响以色列民吗?如果你是这么想,可见你还不明白什么是真圣洁,什么是神的旨意。留意,列王派使者来朝见所罗门的用意是要向他学习智慧。那么,所罗门会教导他们什么呢?我们从箴言书里大约可以知道所罗门教导列国什么——就是敬畏神的道路。所罗门是利用这种和谐的关系,教导列王神的道路。所以,不是列国在影响以色列,而是以色列成为一个国际主导,带领列国认识神的道路。

你可以说,这是以色列惟一一次在国际社会上发挥出属灵的主导作用,成为世界的光。以色列能够成为列国的光,主要是因为所罗门尽心尽意敬畏神、遵行神的律例,所以神喜悦他,赐他超凡的智慧,帮助他建立以色列国;神也给他一个广大的心,能够与列王和睦共处,带领他们认识神的道路。当然,这种美好的属灵景象不是理所当然的。当所罗门年老时,他的心偏离了神,以色列国就开始衰退,因为神不再帮助她。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就是列王纪上5章12节:

耶和华照着所应许的赐智慧给所罗门。希兰与所罗门和好,彼此立约。

这节经文很有意思。上半节说到神赐给所罗门智慧,紧接着下半节就说到所罗门和希兰和好,彼此立约。圣经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就是神赐智慧给所罗门,以致他可以跟列国建立和睦的关系。没有这种和睦关系,所罗门根本不能建神的殿。所罗门在5章4节就意识到这一点。

所罗门爱神,所以神赐他一颗广大的心,能够按照神的心意跟列国建立邦交,彼此和睦共处。不但如此,所罗门也赢得列王的信任和尊重。有了这样的和谐环境,所罗门才可以专心建神的殿。列王纪上五章告诉我们,以色列当时不仅享有和平,列王也支持所罗门建圣殿的计划。推罗王希兰就是一个例子,他不仅支持所罗门,还愿意为他提供建圣殿的木料。因着所罗门的智慧和广大的心,列王也尊重、称赞以色列的神。虽然他们没有离弃自己的偶像,但尊重以色列的神和他所拣选的王是一个好的开始。

我强调“广大的心”,因为这是属灵智慧的具体体现。一个有属灵智慧的人,不但与神和睦,也能够与人和睦。如果处处与人为敌,又如何能做光、做盐呢?我们看雅各书3章17-18节:

17惟独从上头来的智慧,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18并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种的义果。

有属灵智慧的人不仅生命清洁,而且能够使人和平,他善于用和平来栽种义果。很多基督徒渴慕属灵智慧,他们以为属灵智慧就是熟悉圣经道理、神学知识。当他们学了一些圣经知识、神学知识后,就用这些知识来跟人辩论,以为辩赢了就证明自己比对方有智慧。所以对很多基督徒来说,属灵智慧就是指圣经、神学知识,是用来教导人或者跟人辩论的。但这不是圣经所说的智慧。我们看雅各书3章13-16节: 13你们中间谁是有智慧有见识的呢?他就当在智慧的温柔上,显出他的善行来。14你们心里若怀着苦毒的嫉妒和分争,就不可自夸,也不可说谎话抵挡真道。15这样的智慧,不是从上头来的,乃是属地的,属情欲的,属鬼魔的。16在何处有嫉妒分争,就在何处有扰乱,和各样的坏事。

14-15节是用一个反面例子来帮助我们明白没有智慧的特征,就是忌妒、纷争、扰乱。可见属灵智慧的特征就是能够与人和睦,也使人彼此和睦。难怪13节说,有属灵智慧的人,生命就会彰显出温柔的素质。这种温柔的素质能够包容、接纳别人,与人和睦共处。这就是属灵智慧所彰显出的善行。我们继续看智慧和与人和睦的关系。我们看歌罗西书4章5-6节:

5你们要爱惜光阴,用智慧与外人交往。6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

这里说的外人就是非基督徒。圣经要我们用智慧和他们交往。如何用智慧跟非基督徒交往呢?6节就给了我们答案:我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我们知道盐在新约代表了智慧,言语用盐调和意思就是言语要带有和气。很多基督徒在非基督徒面前显得自以为义,经常用圣经的话来压他们、责备他们。保罗提醒我们,属灵的智慧应该带给人和睦、和平。求神给我们这种智慧,这种广大的心去跟外人相处。如果我们有一个广大的心,我们对人的说话态度就会充满和气、温柔。我们所说的话就能够造就对方,使他们的心得畅快。如果每一次非基督徒跟你谈完话后,心灵感到畅快、平安,他们肯定很想再跟你见面交通。这样你就可以进一步带领他们认识神。我们看提摩太后书2章24-26节:

24然而主的仆人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的待众人,善于教导,存心忍耐,25用温柔劝戒那抵挡的人。或者神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26叫他们这已经被魔鬼任意掳去的,可以醒悟,脱离他的网罗。 保罗是一个属灵人,非常有智慧。这是他给传道人的忠告:主的仆人不可争竞,只要温温和和的待众人。这里说的“争竞”是指“好争论”。你认为保罗这番话有智慧吗?很多基督徒以为捍卫真理的方法就是靠争辩,将持不同观点的人辩倒了,我们就成功捍卫了真理。所以很多基督徒动不动就跟人争辩得面红耳赤,以为靠争辩就能够说服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如果你是这么想,可见你还没有属灵的智慧。

保罗说,传福音不是靠争辩,而是以温和的心劝那敌挡福音的人回转。有属灵智慧的人会用温和的态度

待那些反对他的人。如果你用一个温柔的态度待神、待人,神就会借着你来工作。所以保罗说,或者神给他们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保罗没有担保每一次都会有果效,因为最终还是在乎对方肯不肯回应神。但有一点保罗很肯定的是,争辩是不会有任何果效的,只会给魔鬼有机可乘。

如果你曾经跟人争辩过,就知道争论只会影响我们的情绪,一不小心就会在言语上得罪神、得罪人。很多时候,一个讨论会演变成辩论,跟着就演变成争论。即使你赢了这场争论,你可能会永远失去一个朋友,说不准对方会因为你而成为福音的敌人。如果你以一个温柔的心劝对方,即使对方坚持己见,但大家还是朋友,将来还有机会向他传福音。这样做你就会赢得对方的尊重,即使他不同意,或许他会愿意思想你所说的话。

我信主后就经常向同学传福音。记得有一个同学,他是香港人,喜欢用各种圣经难题来为难我。我觉得他的态度不好,不是真的想认识神,所以有时真的想和他争辩,但我都忍住了,继续用温和的态度待他。有一次,他来电话向我提出一个圣经难题,我不懂得回答,只好告诉他我不知道答案。他当时沉默了一阵子,然后对我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向你提问题吗?因为你不像其他基督徒,你敢于承认自己不懂。很多基督徒自以为什么都懂,总是喜欢跟人辩论。我所提出的问题我知道是没有答案的,但他们就是不肯承认自己不懂,反而生搬硬套、强词夺理跟我争辩。我是故意要令他们难堪的。”我温柔的对他说,如果他真的对圣经感兴趣,我们可以一起看圣经,一起探讨问题。我以为他是不会接受我的邀请的。没想到他马上就答应了。于是我就跟他每个星期在校园里一起查经。

所罗门有一个广大的心,他能够接纳列国的王。他没有因自己的智慧和成就而轻看列王。他愿意和各国有邦交,彼此和睦。借着这种平安的环境,传讲神的智慧,兴建神的殿,传扬神的名。圣经说的和睦不是与世俗为友的妥协,而是用神的智慧、用一个广大的心胸接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利用这种和谐的关系来广传福音,带领他们认识神。

第三篇:直销在中国兴起的背景

直销在中国兴起的背景 作者:中华生活网商学院点击:219日期:2011-3-7 11:43:36直销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并非偶然,它是与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空前提高相适应的。从它产生的背景以及内在的优势看,可以将其兴起和发展的原因归为以下几个方面。

1)直销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产物从我国的改革和国际经济的融合来看,直销在中国的产生是这种改革与经济融合趋势下的必然,它是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在营销方式上接轨的必由之路。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进程。这个过程是建设新的经济秩序,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对世界文明成果的学习、引进和实践的过程。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知识,先进经验,引进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方式、先进的经济运行模式,包括各种先进的产销模式,经过甑别和改造,不断运用到自己的经济建设之中。纵观整个改革过程,其实质都是要创造条件,是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相接轨并得到更快的发展。直销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方式,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迅速发展起来。自其诞生时起,他在各种市场实践中的表现形态就受到众多企业和市场推广人员的高度重视。在这些直销形式支持下,产生了一批又一批成功的企业,锻炼了一个又一个国际品牌。而现在,这种营销方式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迅速扎下根来。在中国,这种营销方式还要经过中国的本土化检验,改革,才能被中国的企业界和市场营销人员所接受,并得到推广和运用。所以说,直销在中国的产生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是中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必然产物。

2)直销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作为一种产品行销渠道和销售方式,符合了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直销发展与否,是不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直销在我国发展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下,必然得到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的还不是很完善,但是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主要以价值规律来决定的价格体系。要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就必须采取一种适合的营销方式。直销正式在这种市场经济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直销更适合于东方文化直销这种销售方式起源于美国,但却在东方的日本和东南亚国家有了较大规模的发展。这说明直销更适合于东方文化。因为,东方文化更讲究“人情”,而这正是直销所必需的,直销正是利用“人情”、“人际关系”来销售更多的产品。在我国,人们更注重“人情味”,传统的那种纯粹的买卖关系让顾客感受不到人情味。顾客需要销售人员更多的关心,而不仅仅是赚他们的钱。在直销中,直销员为了更多持续稳定地销售产品,必然会对顾客提供更多的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人情味。

4)直销符合大众心理和社会需求每个人都有很多需求,例如创业需求,致富需求、寻找第二职业的需求以及追求自主的需求等等。在我国,一方面,直销产品以其独特性迎合了某些收入较高者追求更高层次生活品位的需要;另一方面,近几年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很大一部分职工要从原来的工作岗位上走下来寻找新的工作,而直销公司正好可以解决这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据统计,直销公司得直销商中,这类人员的比例可达40%---50%,而且这种安排不需要国家花费一分钱,只小公司以其独特的文化吸引了很多直销人员,也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找出了一条新的出路

5)21世纪直销行业吸引了大批的传统老板21世纪是健康产业高速发展的时代,1946年到1964年出生的占了全世界1/3人口,拥有1/2的财富,他们推动了汽车行业,房地产行业,IT行业的发展,现在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健康,所以他们将推动21世纪健康产业,传统的行业投资大,回报低,资金回笼慢,而且占用了全部时间,要用百分之百的投入才可以经营好,少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了获得健康的时间,随着直销在国内的发展走到今天,更多的投资者看懂了直销的意义,其实直销行业就像传统行业,只不过我们是把原来准备投资房地产行业的资金投资在健康产业上。直销的产品价格低,销量比传统的销售渠道多,而且稳固,所以直销能为企业带了这么大的好处,越来越多的企业老板会介入这个行业

第四篇: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及意义(1)"中国梦"提出的背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政治多元化。各国利益高度融合,不同地区都有自己的远景规划。太平洋彼岸有曾孕育出世界上有名的“美国梦”。在金融风暴席卷之下,怀揣梦想来到美国的人们已没有当年的热情。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欧洲正进行超国家共同体的尝试,并催生出一个“欧洲梦”。遗憾的是,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对“欧洲梦”的质疑越来越多。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中国人靠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把一穷二白的旧中国改造成日益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当前,中国国力不断提升,国内生产总值跃居全球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建设取得巨大进步;“神舟”上天,“蛟龙”入海,各领域成果不断涌现。我们距离“中国梦”越来越近。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应保持清醒。实现“中国梦”还面临着很多挑战。不仅有生态环境、资源能源、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还有国际上的。一些国家不愿意或者不甘心见到“中国梦”的实现,有意无意地给我们制造各种麻烦和障碍,试图延缓中国前进的步伐。我们今天面临的国际环境复杂程度超出想象。不管面对多少困难,我们将继续向“中国梦”迈进。 (2)中国梦提出的重要意义①对个人的意义中国梦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创造活力,传递出一种强大的“正能量”,触动人们的心弦,激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共鸣。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②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第一,中国梦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伟大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振兴中华、民族复兴、中国崛起、四个现代化,以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国家社会层面核心价值的高度概括和精练浓缩,有利于聚焦目标、明确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二,对面临改革开放关键时期的中国人民来说,需要梦想激励、理想引领。中国梦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容易赢得老百姓的赞同,有利于振奋人心、鼓舞士气,提升中国人民的自信心,坚定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第

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追求发展梦想的路径与方式,还深深影响着一些国家的政府决策,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动机。而“中国梦”的内涵,决定了中国将继续推行负责任外交,是世界的“稳定因素”。中国对外政策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习近平提出中国梦的时代背景

一、道路背景:不断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已经证明:实现中国梦走“老路”必穷,是死路;走“邪路”必乱,也是死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经过艰辛探索,开拓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不断拓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道路背景。

(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解决思想、实事求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定“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明确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沿着新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再次扬帆起航。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实践,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的基本框架;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沿着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乘风破浪。

(三)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新世纪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积极推动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从贫穷到温饱、再由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越性不断彰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指日可待。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从未像今天这样离实现中国梦如此之近。

二、理论背景: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如果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路”,那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指引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理”。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有力地指导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要坚定理论自信,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实现中国梦。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理论背景。

(一)邓小平理论指导实现中国梦的道路和步骤

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围绕这个主题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个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不仅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也为通过什么道路和步骤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现中国梦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能不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我们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不仅解决了党自身建设的重大战略问题,也为党如何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

(三)科学发展观指导实现中国梦的发展方式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当前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而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这就为怎样发展来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制度背景: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制度是历史的河床,是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障。要坚定制度自信,就是要坚定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实现中国梦。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制度背景。

(一)制度框架不断完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制度的框架不断完善,涵盖范围更加广泛、深入,架构配置更加科学、合理,制度间衔接更加顺畅、规范,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制度框架依据。

(二)制度功能不断完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功能不断完备,表现为原有的功能得到不断地强化、新增功能不断地涌现、新旧功能不断地优化相匹配。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原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功能,当前我国进入社会矛盾多发期,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又彰显出维护稳定的功能,并能够和其他四大功能一起协调发挥作用。功能不断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制度功能支撑。

(三)制度绩效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框架不断完善、功能不断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实践中的绩效不断增强。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代表的政治制度,不仅保障了国家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和民族的长期团结,而且推动了政治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基本经济制度为代表的经济制度,保障了我国经济长达30多年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以宪法法为代表的法律体系,保障了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规范发展。制度绩效不断增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制度绩效保障。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背景下提出来的,中国梦是经过长期酝酿、有坚实依据、可盼可及的蓝图之梦。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超越了中国的国家层面,在国内,中国梦既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在国际上,中国梦也是世界梦。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此都明确了中国梦有利的时代背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总书记应时、应势提出了中国梦。

时代特征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

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

国梦”的基本图景。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

环。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

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大动力源

“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第三,追求富国强兵,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在三大动力来源的基础之上,中国有远见、有胆识、有智慧、有爱国情操的公民、团体及领导人,应该及时准确地找到整合协调这三大动力源的共同支点,形成发展进步的兼容合力,造就托起“中国梦”的众志成城。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梦,但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兴衰荣辱紧密相连。先贤顾炎武早就发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

呐喊。因为,国家好,大家才能好!

懂得了个人幸福与国家梦想的关系,每个人心中又升腾起关于国家社会的梦想,我想那个梦想一定是五彩缤纷的,一定是芳菲满眼的,基调一定是玫瑰色的,因为玫瑰色最温暖。也许每个人的国家梦不尽相同,但共同的一定是国泰民安、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公平正义。我们的生活不是没有阴霾,既有“十面‘霾’伏”的尴尬,也有“房叔”“房妹”的不公,正因为还有种种不如意,所以才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总书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深情阐述,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能量。

第五篇:中国梦的背景、内涵与实质

大纲

一、中国梦的历史背景

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1.宏观层面 2.中观层面 3.微观层面

三、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1.攻坚克难 2.凝聚力量 3.广泛认同 4.最大共识 5.小结

正文

自从习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这个重要概念、这个重大论断之后,在我们全党和全社会引起了积极强烈的反映,大家非常认同这个概念,认同这个论断,但如何理解中国梦?理解中国梦可以从很多方面,但是最基本的是三个方面,一个是把握中国梦提出的历史背景,第二个是把握中国梦最基本的内涵,第三个是把握中国梦提出的精神实质。

一、中国梦的历史背景

当理解一个思想、一个概念的时候,把握提出的背景是非常关键的,我们不能离开背景来谈中国梦,在不同的背景当中都会有不同的理解的。总书记提出中国梦的历史背景如何理解?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过去、现在、未来。

过去指的是古代中国、近代中国。在古代中国,很多中国制造的产品是当时世界领先的,陶瓷、茶叶、丝绸、建筑、园艺等等。中国的古代好几个朝代,物质方面、精神方面都是当时世界领先的。包括当时清朝,GDP是英国的6倍、日本的9倍。古代中国属于“辉煌中国”。 但是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后,中国由古代进向近代,中国近代的历史是被挨打、被宰割、被侮辱,近代中国坎坷、曲折、挨打、被侮辱,属于“没落中国”。由古代辉煌中国沉沦为近代没落的中国,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的反差,反差是能留下历史记忆的,反差会沉淀为民族性格。这种民族性格、社会心理、历史记忆就归结为一句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梦是一种社会心理、民族性格、历史的记忆。

现在,就是从1978年到今天这35年,就是我们今天怎么来理解中国梦的背景?我想用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这35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

天时指的是两个百年梦,或者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第一个目标,从1921年到2021年这一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个目标是要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期间内来实现的,就是眼前的目标。第二个百年目标是从1949年到2050年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目标离我们也日趋切近了,这就是天时。

地利呢?从1978年到今天35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的雄厚的物质基础、政治基础,这35年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生产力发展了,综合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或者物质基础,中国梦是需要物质基础来支撑的。同时,这35年,我们也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了雄厚的政治基础,1949年我们共产党正式开始执政。从1949到今天,我们在执政的过程当中,尽管有这样和那样的教训,但毕竟是积累了丰富的执政经验。尤其是从1978年到今天35年,执政能力不断提高,执政经验不断丰富。我们干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伟大的工程,我们能走过来,这里面就积累了很多的政治经验,这也是实现中国梦一个政治基础,这叫做地利。

第三个叫做人和。今天我们讲中国梦,是所有的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是中国人民的一种宿愿,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的奋斗目标,也是大家的一个新期待。拿中国梦的三句话来讲,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三句话都是有内涵、有针对性的。国家富强是相对于大而言的,我们中国今天是世界大国、文化大国、经济大国、人口大国等等,但是大和强,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人口多,但是人才还缺乏;我们是经济大国,但是核心竞争力还是有差距。所以,由大国提升为强国,叫做国家富强,这是我们人民群众的一个期待、民族的一个期待、国家的一个期待、党的一个期待。第二,民族振兴,它也是有针对性的,如果民族不团结、民族分裂、没有凝聚力了,这个国家,这个民族,那会遇到很多麻烦。民族分裂是很危险的,所以我们强调民族凝聚、民族振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更要民族大团结。第三个,人民幸福。这意味着对快乐有一种追求,对生活质量有一种追求,对幸福感有一种追求,对幸福指数有一种追求,所以人民幸福就成为今天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呼唤、新需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人和,人民群众的一种呼声,共同的期待。这就是今天理解中国梦的背景,天时地利人和。

再看未来。人是背对着过去,立足现在,面向未来,没有未来的历史是残缺的历史,没有未来追求的人,那是一个残缺的人生。人总是有目标来追求的,那么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登上执政舞台以后,未来的执政目标一要面对过去,历史的脉络要延续下来,二要立足现在。只有面对过去,立足现在,未来的目标才是脚踏实地的,是扎根于真实的基地上的,是有利于实现的。这个中国梦,这个未来的目标,它有历史的脉络,有现实的根基,所以经过我们的努力是可以实现的,这个未来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1.宏观层面

宏观层面主要是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中国面对世界讲中国梦,就是近平总书记在美国和俄罗斯所讲的两句话,中国梦是和平发展之梦,中国梦是合作共赢之梦。这个含义明确表达了中国梦是为人类做出贡献的,是和其他的国家和平相处的,是和其他国家平等交往的。这个梦不是霸权梦,不是主宰世界的梦。这跟世界明确表达了一个鲜明的信号。

2.中观层面

中观层面是就我们国家、我们民族、我们人民而言的。中观的中国梦的内涵就是总书记所讲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里有国家、有民族、有人民,这三句话总书记也是深思熟虑的。国家、民族、人民,这三者之间,在总书记讲话当中经常出现。这表达了一个内在的逻辑关系,我们党领导这个国家,首先希望这个国家富强,然后民族要振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落脚点、聚焦点是使人民幸福。我们党的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们党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要尊重人民,人民是党的根基。离开人民,党就会成为一个问题,所以这个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从中观层面讲的中国梦的基本的内涵,但最关键的是人民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幸福的梦。

3.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就是每个个人、每个个体、每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的中国梦,就是总书记讲的,有一个好的政府,有一个好的社会,在这个政府和社会当中,每个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人生出彩。尤其第四句话,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每个人都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每个人都有和祖国共同成长的机会。每个个体从共同的、最基本的角度来讲,就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人生出彩。

各尽其能,人最内在的东西是要把内在的潜力和能力充分的发挥出来。这需要机会,需要平台,需要舞台。如果有能力,但没有平台,没有机会,没有舞台,人会感到憋屈、感到委屈,所以各尽其能是每个人梦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支点。第二,各得其所,得其应得,有成就感了,受到尊重了,这也是幸福。第三个支点,和谐相处,我们中国过去讲人脉、讲关系,今天大家也很在意关系,关系和谐不和谐,大家是真正交往还是假交往。如果一个人很孤立,大家对他有排斥,感到不信任,甚至整个社会诚信有所下降,人是会感觉到不幸福的。第四个支点,人生出彩。人生出彩必须发挥比较优势。每个人都有软肋,十块木板组成一个桶,九块都很长,就一块很短,这一块很短就影响了盛水量。同理,软肋会影响人生出彩,所以要发挥比较优势,克服发展软肋。人生出彩还要打牢人生发展的基点,善于创新,提出独到的观点。

三、中国梦的精神实质 1.攻坚克难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的环境比较复杂,这是一个历史的新特点,这个特点用总书记强调的一句话就是,我们正在进行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际各个领域打的铁都比较坚硬,

经济领域当中,有两个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公平分配利益。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995年我们就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8年时间了,经济发展方式不但没有转变过来,而且有些地方阻力重重,这里边有体制机制的障碍。我们中国社会从传统来讲,是一个权力社会,而不是个能力社会。三大力量构成了一个力量结构,政治力量、经济力量、社会力量,文化力量渗透于三者其中。三者力量当中,政治力量过大,而经济力量、社会力量相对比较小。政治的载体是政府,我们的政府是万能政府,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无所不干的政府。大政府小社会,金字塔力量结构也就产生了我们中国权力的运作方式中,政治力量过大。可以概括为政治至上、权力至上、自上而下、逐级管制、缺乏制约。第一,权力配置资源,人们愿意做官,奉行官本位的价值观,我们大部分中国人都愿意做官,做官了,掌握权力了,配置资源了。第二,权力至上。权力至上,运作的路径就会自上而下,自上而下比较容易,自下而上就相对比较难。第三,逐级管制,我是管你的,你是听我的,我们之间的关系就是管和听的关系,我管你从,我说你听,我命你行,逐级管制,权力至上,自上而下。最后,缺乏制约,对权力缺乏制约,那样的力量结构产生这样的权力方式,就造成中国社会是个权力社会,不是一个能力社会。权力和能力都是力量,但力量的来源不一样,功能不一样,导向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权力作为一种力量来源于我有权,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朝廷有人好做官。能力作为一种力量,来源于我能,我有知识,我有科技,我有创新精神,我有创新能力,我有创新人才,这是能力这个力量源源不断的源泉。来源不一样,功能也不一样,权力社会的功能是管制人,控制人,能力社会的功能是解放人、开发人。

文艺复兴以后,西方人性解放大旗高高举起,一浪高过一浪,意大利是第一次人性解放,从文化上解放自然人性,打破封建中世纪的禁欲主义。18世纪法国从政治上有平等、博爱、天赋人权,冲破封建专制,这是第二次人性解放。第三次19世纪德国从哲学解释人的主体性,人为自然立法。20世纪以后,非理性主义,人的激情、欲望、个性、创新能力充分释放和张扬,所以能力社会是解放人、开发人,权力社会是管制人、控制人。

所以我们在传统的社会,对知识、人才、科技,缺乏敬畏之心,我们总认为权力才是重要的,官本位崇拜权力,而不崇拜人才、不崇拜科技、不崇拜知识。权力社会的结果有优点,控制矛盾,动用资源办大事,但是最大的问题,是枪打出头鸟,不敢问天下先,创新能力得不到张扬、得不到释放、得不到发挥,所以自主创新能力被遏制住了。而能力社会呢?你比我强,我比你更强,一学习、二竞争、三超越,你比我强,我向你学习,学习目的是提高我的能力,然后和你平等竞争超越你。能力是往上走的,权力社会是把创新能力往下拉,这就是我们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原因。当我们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经济发展方式就无法转变。我们需要转变成以人的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发展方式。

政治领域当中,难打得铁的就是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行政体制改革,主要基于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尤其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政府性的体制改革处理这种关系无非是在配置资源上,让市场发挥基础性的作用,而对行政审批要简政放权。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政府要为社会提供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不能仅仅是管制。这种利益的再调整,权力的再分配,也是很阵痛的。

文化领域。从1978年到今年35年,弹指一挥间口袋问题解决了,但是脑袋问题从毛泽东时期到今天都在解决,在毛泽东时期要清洗头脑、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斗私批修,灵魂深处闹革命;邓小平时期也强调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僵化、更新观念;江泽民时期也讲,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讲文化;胡锦涛同志也讲丰富人格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天,我们也讲精神世界,要破解精神懈怠,强调理想信念,强调宗旨,共产党人一直在解决脑袋问题,但是到现在他还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社会领域当中,和谐社会,公平正义,民生,民生有几个难,就业、住房、教育、福利、环保等等。公平正义不是一蹴而就,构建和谐社会是深层利益大调整、权力再分配,还有生态领域中环境污染很严重、生态失去平衡。吃的食品、药品,环境修复、生态修复,这都需要我们的努力。

国际上,中日关系、中国和周边的关系、中美关系,处理上也是需要智慧。 今天我们共产党人在国内、国际各个领域都需要攻坚克难,进行新特点的历史的伟大斗争。我们党员干部,我们政府官员,我们所有的同志头脑一定要清晰,认清形势,对形势要加以研判,既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面对难题,不要妄自菲薄,面对成绩不要妄自尊大,既要充满自信,还要有危机意识。总书记强调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对我们党、对我们国家、对我们民族、对我们人民充满自信,对自己充满自信,但同时又从另外一个话语系统表达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敢于担当,敢于担历史的责任。

2.凝聚力量

在今天这个时期,凝聚力量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比任何事物更迫切、更紧要、更必要。 现代社会的阶层利益、思想日趋多样化,而每一个公民主体,每一个人,每一个利益主体都在表达自己的诉求。有时,在表达自己诉求的时候,往往考虑自己而不承担责任,考虑权利而不大见义勇为,考虑民主而不大讲法治,考虑索取而不大讲贡献,考虑个人利益而不大关心公共利益。一句话,人心有一点儿散,凝聚力有一点儿弱,凝聚共识,凝聚力量,才能攻坚克难。难度比较大,我们在攀登一座没有探险过的险峻的高山,一个是山很高,第二个山很险峻,第三个没有探过险,风险在哪里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攻坚克难,战无不胜。总书记的逻辑非常清晰,攻坚克难,然后必须要凝聚力量,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力量,中国人民创新的力量,汇集整个社会正能量,靠着三个力量凝在一起来攻坚克难。

凝聚力量,是今天这个历史的第二个新特点。1978年以前,大家干什么喜欢抱团,团结一心,毛泽东思想里边,有凝聚力量的很多优秀资源是值得我们挖掘的。今天也一样,攻坚克难必须要凝聚力量,这绝对不是个口号,我们一定要把握凝聚力量背后的精神实质。

3.广泛认同

怎样来凝聚力量?总书记在讲话当中强调说,要广泛认同,只有共同认同的东西,大家才能拧成一股绳,凝成力量,如果大家对这个东西不认同,你想你的,我想我的,各顾各的,就无法凝聚。所以为了凝集力量,必须要赢得广泛的认同,广泛认同也是今天这个历史的一个新特点。1978年前强调一,统一思想、统一指挥、统一行动,统一步调,统一步伐、统一一致。我们七八亿人口,穿的衣服的颜色都差不多,要么红色,要么蓝色,要么军装,我们七八亿人口讲的话也基本上差不多,万寿无疆,身体健康,人民公社就是好。那时,强调一而不大强调多,所以从那个一定目标,有的是自觉的认同,有的是盲目的认同,但不管怎么说,认同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就是盲从、从众也是共同的。但是今天呢?分化很厉害,过去强调一而排斥多余,今天我们分化却很厉害。今天统一思想的难度就比较大,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想法,积极表达自己的诉求,我们进入了表达诉求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多就会容易淡化一,淡化主导思想,淡化主旋律,淡化马克思列宁主义,淡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淡化中国道路。

无论是僵化,无论是分化,对我们党都是硬伤,都要避免的。今天要避免分化,必须要达成共同的认同,共同认同一个东西才能凝聚力量。所以,广泛认同也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清醒认识的,这样才能达到自觉,达到清醒。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对这个攻坚克难、凝聚力量、广泛认同,一定要有清醒的自觉的认识。

4.最大共识

怎样来广泛认同?必须寻求最大共识。在这个点上,社会各个阶层、利益主体,都能取得共识,人们才能认同,所以寻求最大共识,也是一个历史的新特点。按照总书记的讲话,按照中央的精神叫做,凝聚共识。哪个地方有分歧,哪个地方就要凝聚共识。

凝聚共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个是在统一方面来理解,一个在分歧方面来理解。有些东西是统一的,很容易达成共识,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纽带,共同文化,这都是共同的,这方面容易达成共识。第二个是哪里有分歧,我们在哪里寻求达成共识。利益有分歧,思想认识有分歧,目标有分歧,那我们要在这个里边寻求最大的公约数,寻求最大的共识。这两个方面的共识,最重要取决于改革要凝聚共识,发展要凝聚共识,稳定要凝聚共识。在大的问题上要凝聚共识,凝聚最大共识。今天我们的共识要达成自觉,充分在自觉上来达成共识,那问题又出来了,在哪一个点上才能最终达成一个共识?这个点就是刘云山同志所讲的寻求最大的公约数。那么最大的公约数是什么?这个最大的公约数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这一点上是能形成最大的公约数的,在这一点上大家没有大的分歧,在这一点上大家能达成认同。在朝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上凝聚力量,就能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战无不胜。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这四句话就是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所以总书记又强调一句话,要进行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的斗争。

5.小结

我国又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的历史起点可以概括为力量转移期,时空压缩期,矛盾突发期,结构调整期,命运决定期,攻坚克难期。

第一,力量转移期。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力量逐渐在向中国转移,这增强我们的力量。然而,在这种转移的过程当中,一般是会发生冲突的。原来我们弱人家强,现在我们强了,今天我们遇到打压,遇到围攻,力量越是大,遭到的打压和围攻就越厉害。当今世界经历了三次力量大转移。1840年以后是第一次转移,欧洲崛起;第二次转移美国崛起;今天这是第三次转移,世界力量中心主要转向亚太,特别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群体性崛起,已成为改变世界版图的重要力量。在2007年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会议上,世界经济论坛前任亚洲主管里奇特说,年会最为引人注目的主题还是世界力量从西方转向东方。今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定得非常及时,因为我们要讨论力量的转移,而中国和印度恰恰是这些变化的核心。

第二个,时空压缩期,什么叫时空压缩?在毛泽东时期到今天,我们中国一直在追赶、在赶超,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西方是发达国家,差距很大。落后就要被挨打,所以我们必须要追赶、要赶超。追赶和赶超意味着什么?发达国家三百年左右时间之内,完成的现代化建设任务,我们要在很短时间之内来完成。发达国家几百年时间之内,陆陆续续出现的问题,在我们中国很短的时间之内都出现了,任务、矛盾、问题、困难、挑战都集中压缩到我们中国很短的时间之内,这叫做时空压缩。这个时空压缩在今天的特征就更加明显,因为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要往前冲,往前走,就必须要精神百倍,更加努力地解决我们的矛盾和问题、完成我们的任务。

第三个,矛盾突发期。我们今天既是黄金期又是矛盾突发期,结成利益、思想分化很厉害,而结成和利益主体每个人表达自己的诉求很强烈,而表达自己诉求的时候,考虑自我的利益比较多,考虑整体的共利比较少,这是利益的分化,是矛盾群发,矛盾集中爆发。

第四个,结构调整期,经济结构的战略型调整,政府权力结构的调整,文化结构的调整,社会结构的调整,政府和市场关系、政府和社会的关系都在调结构。

第五个,命运决定期,2012年到2022年的十年,很多方面我们的命运处于被决定的历史时期。我们正在攀登一座没有探险过的险峻的高山,努把劲就能达到山顶,享受胜利的快乐和喜悦,但如果不努力、懈怠、能力不足、精神懈怠,肯定要掉下去。退是一种命运,登上去也是一种命运,我们就处在我们命运的决断期、命运的选择期、命运的决定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不过来,影响我们经济发展命运;公平正义不到位,影响社会和谐的命运。

最后,落脚点是为了攻坚克难期,在这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在这个历史阶段,具有怎样的历史的特点呢?我把它概括为几大论断和问题。

第一个和平与冲突交织,但冲突逐渐突出了。今天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的世界和平还是主流。我们讲和谐世界、和平发展,但是冲突也不断,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中国和周边国家的问题、中美关系、中日关系,经常会有些摩擦冲突。随着中国力量的崛起,冲突会越来越升级。

第二个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挑战严峻。时空压缩给我们带来很多机遇,我们要追赶也要抓住很多机遇。但是挑战也很多,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对我们就是一个挑战。市场经济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执政的考验,外部环境的考验,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对我们都是挑战,我们有时候能力显得不足,这又更加严峻。

第三个成长与烦恼同在,但烦恼增多。从1978年到今天,我们不断成长,不断发展进步,在发展当中的代价、成长当中的烦恼,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产力发展了,中国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这是发展进步,这是成长;但环境污染了,凝集力下降了,腐败问题还没有完全遏制住,道德方面令我们担忧,这就是烦恼。越是越发展进步,可能烦恼越多。

第四个传统与现代博弈,但阵痛增强。改革就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现代化建设也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传统好的东西,我们要继承,传统里面的糟粕,我们要革除,但现在传统和现代的博弈应该是很厉害。比如,传统的政府性能体制和现代的市场力量,传统的政府力量和现代的市场力量人民力量之间就有博弈,而这个博弈当中,市场力量、人民力量也会崛起。市场力量、人民力量崛起可能会促进社会发展,但是在此涨彼消的时候,是有阵痛的。市场力量增大了,政府力量缩小了,人民力量增大了,政府力量缩小了。

第五个成功与危机共存,但风险增大。我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危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的危机我们就看不到,有的风险我们就意识不到,但是现在风险在增大,我们已经进入了风险社会,风险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要有风险意识,应对风险的意识,提高危机管理的能力。

第六个平稳与艰难同在,但难题凸显。这35年,总体比较平稳,但是也很多艰难,我们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但是今后会越来越艰难。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我们是在踏着尖刀前进,这就是历史的新特点。面对历史新起点和历史新特点,我们怎么应对,就是中国梦的精神实质,攻坚克难,凝聚力量,广泛认同,达成共识。我们也可以换另外一种表述,认清形势,明确方向。我们的政府官员,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认清今天这个严峻的形势,既充满自信,又要有危机意识,在这当中明确方向。与此同时,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心往一处使,目标往一处努力,统一思想来凝聚力量,然后再依靠人民,共同奋进。越是越艰难,越是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再接下来,树立危机意识,克服恐慌,敢于担当,敢于碰硬。

这里还要强调,确立底线思维,树立顶层思维。总书记不断强调底线思维和顶层设计。底线思维,就是最坏打算,做什么事要把最坏的坏处和风险想到,然后再往高目标努力,这是底线思维。顶层思维,就是战略有根本,有统筹,这也是我们攻坚克难很重要的一招。

我们正在进行一场具有很多历史新特点的伟大的斗争,怎么来更好地进行这场伟大的斗争,除了攻坚克难、凝聚力量、广泛认同、达成共识,除了认清形势、明确方向、统一认识、凝聚力量、依靠人民、共同奋进、友爱,还有一招非常重要,那就是要发挥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的优势来克服我们发展当中的软肋,来打牢我们发展过程当中的支点。

第一发挥国家和民族优势,一个人的成长,一个地区的发展,一个国家的繁荣,首先得益于发挥比较优势,我们很多人的一生就是靠发挥自己的优势来走过这一生的。我们要实现中国梦,要进行伟大的历史斗争,就要找到我们党的优势,我们国家的优势,我们民族的优势。我们党的优势在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有统一的奋斗目标,有遍布全国各地的党的组织,有八千多万我们党内的优秀分子,有党执政以来积累的执政经验。我们国家的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干大事,体制效率很高。正确动用国力办大事,尤其是我们处于时空压缩追赶阶段,决策正确了,就需要合举国力办很多大事。从1978年到今天,我们的发展速度这么快,与国家的体制优势有关。当然这个体制也有弊端,但我们需要把优势把握住,充分把它发挥出来,靠这个优势来实现中国梦,来进行伟大的斗争。

第二还要克服发展软肋,一个人的软肋是影响他人生高度的,一个地方的软肋是影响发展水平的,一个国家的发展软肋是影响这个国家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一个地区有这个地区的软肋,国家有国家的软肋,党有党的软肋,我们党的软肋就是四个危险,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这四个软肋,都与权力高度集中而缺乏制约有关,权力至上、官僚主义,这个软肋要克服掉。我们国家的优势是决策正确,举国力办大事,软肋是不容易调动人民群众的力量和市场的力量。车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但都靠车头带,肯定跑不快。如何激活社会的活力、市场的活力,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这个软肋一定要克服掉。要实现中国梦,进行伟大的历史斗争,一定要把党、国家的软肋克服掉。

第三打牢发展支点。我们国家的发展支点主要是三个,一个是政府的力量,一个是市场的力量,一个是人民的力量。政府力量不能削弱,它是火车头、是主心骨。第二个是市场,市场是平等竞争能激活民间活力,能办一些政府办不了的事。1978年到今天,为什么物质繁荣,恐怕就是市场的力量,市场干了政府想不到、看不到的那些事。第三个人民的力量,我们党的支点是人民,我们要用公平正义的理念来解决民生,把蕴藏在人民群众当中的创造活力、聪明才智,充分激发出来、发挥出来。只要这三种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一个合力的结构,就能经营好具有新特点的历史的伟大斗争,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职工代表大会条例最新下一篇:致广大求职者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