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施工放线管理制度

2022-12-27

在当今快速变化和不断变化的今天,我们都与制度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制度是我们需要遵守的规则或行动准则。那么,制度如何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测量施工放线管理制度》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测量施工放线管理制度

施工测量放线经验交流

监理工程师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测量监理工作要点

建筑工程施工的测量工作不仅是工程建设的基础,而且是涉及工程质量的关键。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从适应现代化城市环境需求来考虑,建筑师在建筑设计中既要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注重建筑外观造型,许多外观造型复杂的超大超高规模的建筑物应运而生,在这些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尤为显得重要。施工单位的测量方案是否合理,测量数据是否准确可靠,测量人员专业水平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因此,监理工程师切实做好测量监理工作是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的一项重要环节。监理工程师必须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测量方案、测量数据进行审查、复核签证。由于测量监理是检查、验收的最后一道程序,这样就对监理工程师测量专业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监理工程师应结合工程特点,编制相应的测量监理实施细则,以保证监理测量工作的质量。

下面结合工作实践着重从三个方面谈一谈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

阶段测量监理工作:

1. 施工控制网(建筑方格网)测量监理工作要点

建筑施工控制测量的任务首先是建立施工控制网,一般情况下,在新建的大中型建筑场地上,施工控制网一般布置成正方形或矩形的格网(称建筑方格网),对于扩建工程或改建工程,当建立方格网有困难时,可采用导线网作为施工控制网。建筑施工通常采用建筑坐标系(亦称施工坐标系)。其坐标轴与建筑主轴线相一致或平

行,便于设讨和施工放样。

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施工控制网时,首先应审查建筑方格网

的布置情况:

(1)建筑方格网的布置是否根据建筑设计总平面图上各建筑物和构筑物布设,并结合现场的地形情况拟定的。

(2)方格网布置时,是否已注意以下几点基本要求: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布设在整个场地的中部,并与总平面上所设计的主要建筑物的基本轴线相平行;方格网的转折角应严格成90度;方格网的边长的相对精度视工程要求而定,一般为1/10000~1/20000;控制点用桩的位置应选在不受施工影响并能长期保存处。

然后,重点测设复核建筑方格网的主轴线。主轴线的定位是根据测量控制点来测设的。因此,监理工程师首先应将主轴线点的坐标换算成测量坐标,依据附近的测量控制点,在适当的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方法通过调整来定出主轴线,以进行复核、对照。

最后,详细测设复核建筑方格网,在主轴线测定以后,监理工程师可详细测设复核方格网。复核方法:根据主轴线四个端点通过交会定出方格四个角点(用混凝土桩标定),以上述构成“田”字形的各个格点作为基本点,再以基本点为基础,按角度交会方法或导线测量方法测设复核方格网中所有各点(用木桩或混凝土桩标定)。

施工控制网(建筑方格网)是一个建筑工程建设的基础。因此,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时,必须事先自己制定一套完整的审查,测设复核的程序,不能简单沿用施工单位布设施工控制网的顺序。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施工单位布设施工控制网存在的偏差和错误,并及时纠正。同时,监理工程师要参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严格对施工单位的测量仪器设备的精度和校定情况、测量数据的精度情况进行核查,使其符合规范要求。

2.建筑施工测量监理工作要点

对于建筑施工测量,首先是建筑物轴线测设,一般应根据总平面图上所给出的建筑物设计位置进行定位,也就是把建筑物的墙轴线交点标定在地面上,然后再根据这些交点进行详细放样,建筑物轴线的测设主要有根据规划道路红线测设建筑物轴线和根据已有建筑物关系测设建筑物轴线二种方法。

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主轴线时,应有针对性采取下列措施:

(1)根据规划道路红线测设的建筑物轴线:首先,审查核实新建筑物的设计位置与红线关系是否得到政府规划部门的批准;检查核实规划部门提供的建筑红线数据、平面控制坐标的准确性;检查设计总平面图坐标数据的准确性。然后,根据规划红线复核施工单位测设的主轴线,并要求施工单位在轴线的延长线上打制桩,以便在开挖基槽后作为恢复轴线的依据。

(2)根据已有建筑物关系测设的建筑物轴线:首先检查核实设计总平面图上新建筑物的设计位置与已有建筑位置的关系,及坐标数据的准确性。然后,根据已有的建筑物可采用延长直线性、直角坐标法、平行线法来复核施工单位测设的主轴线。 建筑物的主轴线测好后,监理工程师应进一步详细复核测设建筑物各轴线的交点位置(中心桩),测设时,应检查复核房屋轴线距离(误差不得超过1/2000)。

在多层楼房施工中,控制桩也是向上投测轴线的依据,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布设的控制桩钉在槽外2~4m的地方。如系多层建筑物,为了便于向上引点,可设在较远的地方,如附近有固定建筑物,最好把轴线投到建筑物上。

建筑施工测量中,基础施工测量是一个重要环节,主要工作有基槽挖土的放线和抄平、基础施工的放线和抄平。对于基槽挖土,监理工程师检查主要内容是控制基槽开挖深度,一般可在基槽挖到一定深度后,用水准仪在壁上每隔2~3m和拐角处设置一些水平的小木桩(平水桩:标高误差控制±10mm),这些木桩可作为清理槽底和铺设垫层的依据,待土方挖完后,再根据控制桩复核基槽宽度和标高,合格后,可允许施工单位进行垫层施工。基础施工在轴线投设时,如建筑物精度要求较高,应用经纬仪投点,再按设计尺寸要求进行复核,标高可直接在模板定出标高控制线,监理工程师

应根据水准点进行复核。

对于高层建筑,在施工测量中,由于地面施工部分测量精度要求较高,高层施工部分场地较小,测量工作条件受到限制,并且容易受到施工干扰,因此,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时应着重注意施工测量的方法是否有针对性及符合规范要求和所用的仪器是否适用、

匹配。 高层建筑的平面控制网布设于地坪层(底层),其形式一般为一个矩形或若干个矩形,且布设于建筑物内部,以便逐层向上投影,控制各层的细部(墙、柱、电梯井筒、楼梯等)的施工放样。平面控制点一般为埋设于地坪层地面混凝土上面的一块小铁板,上面划十字线,交点上冲一小孔,代表点位中心。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时应先检查平面控制点点位的选择是否与建筑物的结构相适应,具体要点:矩形控制网的各边应与建筑轴线相平行;建筑物内部的细部结构(主要是柱和承重墙)不妨碍控制点之间的通视;控制点向上层作垂直投影时,要在各层楼板上设置垂准孔,因此,通过控制点的铅垂方向应避开横粱和楼板中的主钢筋。然后对平面控制网进行检查、复核并测设,精度控制:平面控制点之间的距离测量精度不应低于1/10000,矩形角度测设的误差不应大于±10”。同时,要求施工单位注意控制点在结构和外墙(包括幕墙)施工期间

妥善保护。

高层建筑施工的高程控制网为建筑场地内的一组水准点。待建筑物基础和地坪层建造完成后,在墙上或柱上从水准点测设“一米标高线”(标高为十1.000m)或“半米标高线”(标高为十0.500m),作为向上各层测设设计高程之用。监理工程师应首先检查建筑场地内的一组水准点数量(不少于3个),然后复核测设“一米标高线”或“半米标高线”是否符合要求。

在高层建筑施工中,无论是平面控制点的垂直投影,还是高程传递,对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均有一定要求,监理工程师应予以控制:垂准仪可以用于各种层次的平面控制点的垂直投影。如用经纬仪(加装直角目镜)作控制点的垂直投影,一般用于10层以下的建筑物。高程传递一般可采用钢卷尺垂直丈量法和全站仪天顶测距法进行,对于精度要求高的超高层建筑应使用全站仪进行高程传递。各种仪器使用技术要求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规定。

高层建筑结构细部(外墙、承重墙、立柱、电梯并筒、粱、楼板、楼梯等及各种预埋件)测设很重要,特别是复杂的平面结构,监理工程师应重点进行控制:首先应审查施工单位编制的测量方案(是否经过计算),再检查其实施情况。同时,监理工程师通过计算制定相应监理实施控制细则再予以复核、测设,一般对每层建筑结构细部可根据平面控制点用经纬仪和钢卷尺极坐标法、距离会交法、直角坐标法等复核测设其平面位置,根据一米标高线用水准仪复核

测设其标高。

3.建筑工程变形测量监理工作要点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变形观测主要是建筑物沉降观测。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是根据基准点进行的。沉降观测的基准点是2~3个埋设于建筑沉降影响范围以外的水准点,与城市水准点连测后,获得基准点的高程,它们之间的高差应经常用水准测量检核,以确证其高程的稳定性,冻土地区的基准点,应埋设在冻土深度线以下0.5m处。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不能相距太远,一般应在100m范围以内。进行变形观测的建筑物上,应埋设沉降观测点。观测点一般是沿建筑外围均匀布设,埋在荷载有变化的部位、平面形状改变处、沉降缝两侧、有代表性的支柱和基础上,应加设沉降观测点。

监理工程师在审查、复核沉降观测时,首先应检查观测点的数量和位置是否全面反映建筑物的沉降情况。接着审查施工单位沉降观测的实施方案:包括使用测量设备和精度控制,施工阶段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一般建筑,可在基础完工后或地下室砌完后开始观测,大型、高层建筑,可在基础垫层或基础底部完成后开始观测。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工业建筑可按不同施工阶段(如回填基坑、安装柱子和屋架、砌筑墙体、设备安装等)分别进行观测。如建筑物均匀增高,应至少在增加荷载的25%、50%、75%和100%时各测一次。施工过程中如暂时停工,在停工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停工期间,可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然后,检查基准点、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观测点应便于立水准尺、观测能够长期保存和不容易受到破坏。最后对施工单位每次沉降观测的数据进行检查复核并签署监理意见。在沉降观测中,观测时间、方法和精度要求应严格参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标准有关条款要求,为了保证水准测量的精度,观测时,视线长度一般不得超过50m,前、

后视距离要尽量相等。

从以上的监理工作要点可以看出,测量监理工作是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监理工程师要真正做到对施工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必须重视和加强测量监理工作,并贯彻于建筑工程施

工阶段的始终。

第二篇:测量放线及现场施工见习总结

本人来自武昌鱼的故乡鄂州梁子湖畔,毕业于武汉铁路桥梁学校,09年7月5日参加了中铁五局成绵乐高速铁路的建设,名字介绍,锦绣前程刘锦程。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适用于任何领域,比如时间,当一个人孤独存世时,一日如三秋,而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事时,三秋如一日,时间过得很快,一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就事于沉降变形观测的工作,让自己比较自豪的是贯通测量期间,肩扛电子水准仪器,对我管段已知水准工作基点进行二等水准测量,10个小时里往返测量8公里,从事的水准测量工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因为操作错误导致误差超限的案例。

因为高铁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很多工作都是借鉴外国,精度要求如此之高的沉降变形观测工作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次非常大挑战,其间先后多次参加了业主、局指挥部的培训,同时也花费了非常多的时间对其进行了摸索研究,因为背负着中铁五局永争第一的信念和责任,我管段的沉降观测工作赢得了业主及监理方的高度肯定,2010年五月份我们管段内的沉降观测工作在业主月评比里被评为甲级单位;虽然沉降观测这门工作没有其他测量工作那么需要技术含量,但其需要的细心含量和重要性不比任何工作少,当时业主要求“沉降观测如果出了问题,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的信誉评价将一票否决”,任重而道远,工作不到位最终会拖累工期,所以我们不当罪人,选择了持之以恒,用信心用信念去共同完成成绵乐铁路建设的最终胜利。

业余时间里我较专注于测量放线及现场施工的流程,经常随我们测量组的负责人出去放线,目前已经能掌握各类测量仪器的使用及平面坐标的计算,对现场施工的各类工作流程及资料填写都有非常深刻的了解,同时也能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信息,结合现场实际操作,编写下发一些技术交底。

一年里对于工作的认识也有了更为深程层次的了解,有时候自己要是被分配到做很简单的事情,但能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对整个队伍就是很大的帮助。测量是一门精密的学科,调整仪器、瞄准、读数、计算、评估,每个过程都需要大家的全心投入,才能保证最后结果的精确。看到最后的成果,心中经常会有一份欣喜和满足感,甚至有点自豪,用一句网上的流行语就是“哥只是一个传说”,呵呵。

一年里主要的感受流程——被晒过、被淋过、被吹过、被冻过之后总结出其实我也不怕苦,不怕累;失败过、迷茫过之后总结出工作是团体的;胜利了、沸腾了之后总结出林子大了,竞争也愈来愈包不住火。呵呵···这段生活平淡里有传奇的故事,这段生活寂寞里有高畅,这段生活迷茫里有理想;这段生活风雨兼程里因为我们在努力奋斗,你一脚我一步,用汗水,用激情赢得了成绵乐第一敦、第一座桥的辉煌业绩!今天终于宣告了,我也是一名建设者!中华大地上有我的汗水、有我的智慧、有我的微笑!说,我没有错过沿途的风景!说,是的!我可以为五局创造更多的财富!

第三篇:测量放线施工员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时光匆匆,转眼来****项目部已经一年了,回顾这一年多来的工作,我在公司领导及各位同事的支持与帮助下,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公司的要求,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一年来的学习与工作,工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现将一年多来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我今年****月份来到***项目部的,担任土建放线技术员。这对我来说既可以说是机遇,也可以说是挑战。因为刚开工的项目大家都是刚接触认识的,彼此及整个项目部的工作流程、工作模式、工作方法等都不是很清楚,一开始时工作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搞好工作,我不怕麻烦,向领导请教、向自己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很短的时间内便熟悉了工作,完成了角色转换过程,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

工程施工是按照设计图纸把设计师的思想完成从意识形态到实物形态的转变过程,要搞好工程施工,就必须首先熟悉施工图纸,掌握设计师的意图,完成从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再回头修订图纸的过程(即完成图纸的施工前会审),其次要强化对图纸的了解程度,熟悉工程的基本概况,考虑具体的施工方案,初步明确工程技术施工的重点、难点,为以后的施工操作行为做准备。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工作是重中之重,它贯穿整个工程施工的始终,是工程施工的灵魂,要想工程干好,必须把测量放线的工作做好,所以施测、校对、复核的程序就一个都不能少(并且施测、复核的工作要有不同的人来做);其次要结合整套图纸对各个施工层、施工段、施工点进行校对,避免遗漏工程细小的部位构件;再次,就是检查、落实是否工程的实际操作层的理解与自己的思想一致,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某一工程段施工完成后,要及时检查,验收,总结经验和教训,把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在下一施工段,减少错误的连续发生。

工程施工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把它作为一个自己的艺术产品去雕刻,力求精益求精,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作风,要本着对国家(不浪费资源)、对社会、对业主负责的态度去工作,要有“干一项工程,树一座丰碑,赢一片口碑”的决心,这样才能把工作作好,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

工程施工是一个群体作业的工作,它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就能完成的,它是需要上至质检站、设计院,下至劳动工人的相互紧密配合,才能完成的一项复杂的作业任务,所以,做好相互间的联系配合就显得尤其重要,否则,干好工程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俗话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打工者如果不考虑老板和公司的经济效益,他就是在自断前程,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打工者,早晚会被社会所淘汰。

一个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为了能更好的正确理解图纸和规范,勤沟通,事前请示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争辩和返工,达到大家思想的一致统一,使工程能够顺利、如期地达到计划要求。

我虽然年纪较轻,工作阅历不太深,施工经验有限,但我会发挥年轻人的好学、勤快、能吃苦耐劳、精力冲沛等优势,弥补以上的缺点,勤学勤问,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技术人才,为公司的发展尽力。

我喜欢我的专业,更热爱我的岗位,我相信,在甲方和工程部的指导下,*****工程能够顺利地进行施工,并按照合同的要求圆满地完成竣工验收的任务

2011/12/5

*****

第四篇:房建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

在建筑工程测量放线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相对较为完善的施工控制网络,在施工阶段,也需要提高对测量放线工作的重视程度,因为其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筑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较为复杂,需要对其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才能保证测量放线结果的准确性,为建筑工程建设提供依据。文中对房建工程施工中测量放线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关键词:

房建工程;测量放线;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房屋建设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测量放线技术被广泛应用。该技术的实施是一项重要指标,在施工过程中要保证精确无误。所以在实际施工期间,就要对已经测量现象进行反复检查,保证施工的顺利实施。

1测量放线工作的内涵

测量放线工作主要包括对建筑物主体结构的测量、标高以及建筑物的垂直度,角度等等,是对建筑物施工之前的一些具体数据的详细掌握。测量放线工作为整个工程的施工指明了方向,好似建筑工程的指路灯,而且测量放线工作也是工程施工的重要的依据。通常来说,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相关技术人员所采取的测量放线方法是根据具体的施工环节来进行的。相关技术人员在实施测量放线工作时,应该尽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差,实施时注意把握测量放线工作的特点以及操作的基本原则,切勿盲目进行。据相关研究调查发现,测量放线的测设精度有如下特点:对测设的精度要求高、实施程序复杂。跟测绘地形图不同的是,测量放线工作是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测设的精度,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一般对建筑物的测设精度会非常高,为了避免建筑物出现安全隐患,必须进一步加强施工期间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控制。

2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的重要性

房屋测量放线工作是建筑施工的基础条件,如果对放线工作没有做好标准测量,房屋建设就会出现较大问题。房屋测量放线工作保证了整个施工的整体性和质量安全性,并引导着施工技术的顺利实施。测量放线工作在房屋建筑期间,主要为三部分。首先进行定位测量、然后实施放线测量,最后进行主题放线测量。定位测量为初始阶段,是整个建筑施工的第一部分。放线测量主要安装定位桩之后实施的测量工作,在施工完成之前,要对所有施工进行引导、复核等行为。主体放线工作是在施工开始之后实施的,贯穿与整个测量施工。所以说,测量放线工作是房屋建设的质量保障,必须要保证该施工技术的有利进行。

3测量放线技术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要点

3.1主体结构的施工阶段

房建工程在具体的施工期间,工程测量对工程的质量有着如下的影响:墙柱平面的放线、建筑物垂直度的控制、主体标高的控制、线条、楼板以及构件平整度的控制。对建筑物的垂直度有着直接影响的是墙柱平面的放线精确度,其对墙柱钢筋的绑扎、模板的施工质量等有着决定性作用。在房建工程的具体施工中,测量放线工作是在完成混凝土施工后的首道工序。测量放线技术的应用可以对上道工序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及时的了解,有利于帮助其他的专业施工人员对已经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的解决,避免造成对错误的累积而导致发生工程的安全事故,还能够对下一道的工序提供可靠的依据。

3.2钢柱的测量校正

当建筑构件到达预定位置并进行简单固定之后,需要进行校正,其校正主要包括柱底的就位、前期准备工作、钢柱垂直度校正、钢柱轴线偏差测量以及钢柱标高测量等内容。此外,对于已经选出的观测点之外还要在预定位置架设全站仪,根据每日的气象值设定具体的参数,在确认之后将其标识在激光反射贴片之上,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构件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得的三维坐标。然后需要将其和每一个反射贴片上标识的坐标进行反复比对,只有这样才能获得钢柱的扭曲值以及轴线偏差。

3.3房建工程的垂直度测量

在房建工程中,垂直度的测量也是测量放线工作的一大重点。除了做好工程中每层楼的垂直度观测,为质检人员及时检查、调整提供控制的数据以外,还为施工人员提供更详细的竖向控制线。由于垂直度控制的好坏是直接反映施工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特别在中高层房建工程施工中)。除了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不说,还会埋下一个隐患:抹灰的厚度过大,容易造成墙面空鼓,从而引发外墙渗漏等工程质量通病,甚至是会脱落,引发高空坠物等危险。

4房屋建筑测量放线施工技术的应用

4.1测量前工作

测量之前要做好相关准备,保证工作的测量效率和施工进度。首先,施工人员要对工程测量放线工作建立科学的运行体系,并确认好测量中施工的设备、各个人员之间的职责分配、区域划分等工作。工程在施工期间,由于房屋的不同结构,施工测量中也存在一定差异,并加大了测量工作的难度。所以为了实现测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测量之前,一般要设置测量小组,该测量小组要包括技术人员、工程人员等,并与施工队伍进行积极配合。人员在控制以及施工期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对轴线控制网进行复核,然后质量人员对施工现场中的梁柱、控制线进行测量,保证每个区域建筑都能实现复核结果的准确性,这样才能实施下一层施工任务。

4.2施工基础测量

基础施工中,由于施工地形比较复杂、施工量比较大,所以测量人员面临较大困难。为了保证施工测量队伍的高质量,在开工之前,就要在施工场地设置控制网。为了保证控制桩的完整性,还要对控制桩安装基岩,并保证控制网的稳定性和坚固性,必要时,还要对暴露的控制桩进行保护。

4.3主体施工测量

在主体施工测量期间,首先,对两条控制线之间的尺寸做出明显标志。然后测量小组对测量尺寸以及施工线进行校对,根据设计图纸的相关标准找出准确位置。对高程进行测量之前,一般要利用水准仪进行控制。在钢板的内控制点上,利用经纬仪对交点进行定位等。

4.4标准层施工测量

对标准层进行施工测量期间,主要利用内控制方法对轴线进行传递、测量。该方法是控制网测量与设定的主要形式,首先,第一层对内控点进行设置,并设置建筑外围控制点。控制点的设置要严格执行矩形形式,在钢板设计形式上具有一定标准,主要对标准点进行标记完成的。然后在上层建筑结构中实施轴线测量,利用垂准仪,将内控点以及各个层次进行测量。完成后,对内控制线以及外控制进行比较,并实施复核行为。

4.5沉降观测

在沉降观测中,首先,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与实施形式对沉降观测点数量进行确定。然后施工建设中的相关单位对设计方案进行审核,确定该方案能够对沉降点进行有效实施。基础施工完成后,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观测量位置进行设置,并了解沉降的实际情况。在施工现场,有时还要对水准点进行设置,它也能掌握沉降的具体情况。对水准点进行设置期间,首先实施两个观测点的测量情况。观测之前,对基准水准仪进行检查,并利用水准仪以及分化水准尺进行观测。一般在施工结束后,都要实施观测行为,但主体结构完成期限一般比较晚,所以对它实施观测期间,要定期并分层实施观测。

5结论

总之,房屋建设要做好质量保证,就要对工程测量放线技术进行研究。现代建筑事业已经向技术性、复杂性方向发展,施工难度不断增加。所以,为了保证房屋建设水平的提升,就要不断利用先进技术,分析我国房屋建设事业的实际情况,并保证施工技术的良好应用。

作者:郑亚威 单位:中铁十二局集团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广锋.GPS测量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建材科技,2014(05):218-219.

[2]高小六.GNSS-RTK技术在工程施工测量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4(11):45.

[3]代凌云.放线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11):231-233.

[4]贺洪雷.全站仪在桥梁测量工程施工放线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1):251.

[5]曹永库.测量放线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4(08):208+136.

第五篇:施工定位放线管理程序

为确保施工定位放线符合国家及武汉市规划法规条例的有关规定,符合设计要求,符合施工规范,特制定本程序,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范围及责任。

一、设计部负责委托专业测绘单位对新建工程进行定位测试,内容包括:

1、确定红线或蓝线控制点。

2、复测新建小区附近已建建筑物,构筑物及道路的定位坐标。

3、设置不少于三个永久性或半永久性放线基准点。

第1、2条的内容作为规划设计定位依据。

二、设计部负责复核施工总体定位图,并组织工程部、设计院、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交底,明确各项规划定位指标,包括各建筑物间最小距离,新建建筑物与已建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河道相对位置,红蓝线控制点,放线基准点等。

三、项目发展部负责办理开工规划验线申请或提前验线申请。

四、工程部负责组织施工单位放线,并负责委托专业测绘部门进行复测。

五、工程部负责办理开工验线手续和竣工验线手续。

注:

1、持有本文件者应严格按此文件要求执行。

2、若认为本文件有不合理之处应及时向本文件的审批人提出修改意见。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催泪虐心爱情的短故事下一篇:材料机械设备进场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