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论文

2023-03-01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知识的更新也相应加快。新时期的人才培养应该能够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 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电子工程学科基础课程之一, 怎样改进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是我们从事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师应该认真探求和实践的问题。我在多年的教学中不断实践, 反复改进, 得到了以下几方面体会。

1 高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由于对教学内涵认识的改变, 我们对高校教学的理论研究也随之同步深入。在改革开放以前, 我们对教学的理论比较狭隘, 没有从教学的真正的意义上去理解误以为学校所开设的科目与课程体系就是教学。实际上, 这些科目和课程 (教学内容) 是事先确定的, 教师只是扮演了执行者的角色。

中国的高校在一段长的时间里, 没有把握真正的教学研究科学意义。教学研究只限于对这些研究的教学和研究的视野同时也包括了大学的教学过程和教学规律的研究、大学的教学方法和研究手段、教学研究评价等一些。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高校教学理论建设还是从白纸一张到初步探究的历程。90年代末, 教学理论研究由于起步较晚, 时间有限, 在高校教学理论研究方面还存在以下这些问题:第一, 体现在实践方面, 仅重视微观而忽略了宏观教学对教学条件重视但对教学实质忽视;对教学的概念没有理清造成在教学实践上的混乱。第二, 在理论方面, 设想很多但教学发展技术涉及太少, 在研究的过程中没有有效的汲取其他学科的“养分”, 研究的方式与方法也落伍。当时在中国的高校教学理论建设存在很多问题。任务十分繁重。

2 高校教学理论研究主要成果

在过去10年, 我国的大学教学理论的研究人员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领域

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外医疗》杂志欢迎投稿

电话:010-67348481 63385386传真:010-63385686 E-m a i l:z wyl bj b@263.ne t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名苑260 9室《中外医疗》杂志社邮编:100 054

提出以下主要结论:

(1) 大学教学研究表明, 大学的教学体系现代化的四个最显著地特点是:开放性, 灵活性, 完整性, 可测试性。高等教育的教学现代化应反映在目标, 内容, 实施和评价方面。为了实现现代化的教学, 大学应建立教学的机制。大学应建立教学的机制。通过与“已知”, 以引导和激励学生追求“未知”。所以, 从未知来赶超最新, 达到教学与时俱进的目的。

(2) 学习教学体系优化的系统的研究。实现培养目的的关键一点就是教学体系的科学化, 应坚持系统的概念和系统的方法。在教学结构的改革可分为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进行分别优化。

3 教学内容改革设计

电子技术课的特点是;理论严密、逻辑性和综合性较强, 它们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很重要。电子技术课知识, 具有熟练的分析计算能力和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这些传统的教学要求, 还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

(1) 确保基础知识学习。电子技术是电子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继续学习其它专业的基础, 我以为学生在对其学习中, 要掌握基本概念, 基本电路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基础知识为重点, 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顺利入门, 这样才能进一步学习其它知识, 以过到今天电子技术发展的高度。

(2)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理工科知识理论性较强, 内容抽象、枯燥。如果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科学进展, 以开阔视野, 打开思路。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把前沿的科学动态引入教学内容,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创新能力。

(3) 注重知识的重要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切理论都源于实践, 而学习理论的目的是为社会生产服务的, 我在讲理论知识的同时, 更注重知识的适用性。在例题和习题的选择中安排了大量的实际电路问题, 让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多种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在教学中, 我针对不同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教师主讲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及他们的作用、联系、学习方法并使学生灵活运用知识, 同时进行有指导的学生自学, 课堂提问, 总结容易出错的内容等, 利用多媒体课件对抽象知识进行形象化演示, 使学生加深理解。对一些典型题目, 讲深、讲透, 对一题多解的例题, 列出各种解法, 经过讲解, 指出它们的内在联系及异同。学生可学习老师的分析方法, 解题思路, 找出自己思维的偏差, 慢慢地掌握学习方法, 在教师教, 学生学的过程中, 针对学生学习情况, 调整教学方法, 实现师生互动, 从而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5 加强实验课教学, 提高学生动手技能

电路实验是电子技术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 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独立分析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的重要教学手段。

为了使实验能更好地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实验课按如下过程进行。 (1) 复习理论。对实验课内容所用到的理论知识, 课前预习并估算实验结果。 (2) 实验操作。学生操作要科学、严谨、安全、按步骤操作。 (3) 总结。分析实验结果, 总结实验成功或失败的原因及今后注意事项。 (4) 联系实际。作为职业学校学生, 实践尤为重要, 学生在实验室所做的实验, 要运用到具体生产生活中。

摘要:为了适应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加快知识的更新使得培养的人才可以适应社会的要求。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需要从教学改革、教学内容改革、加强学生动手能力这些方面着手方能达到要求。

关键词:教学,改革,探索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67例下一篇:飞机电气系统课程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