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带一路心得体会

2023-01-15

在四季轮回中,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自身也在成长,面对身边的各种事物,必然会有一些心得体会。将这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是我们思想成长的证明,也是我们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怎样写出适合自身的心得体会那,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打造一带一路心得体会》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打造一带一路心得体会

将西部旅游业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建设先导产业的思考

摘要: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为西部旅游大开发带来的机遇,认为西部旅游业已具有成为先导性产业的基础,鉴于“一带一路”旅游先通的认识,提出将西部旅游业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先导产业的对策建议。

先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往某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随着中国进入“全民旅游”新时代,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对地区发展的带动作用越来越凸显,不仅正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更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由于旅游业促进文化交流、“人往来”、“民相亲”,其在开放合作方面的作用日益得到重视。将西部旅游业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先导产业,不仅对《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提出的“五通”建设有积极促进作用,还是培育西部经济新动能、深化西部大开发、大开放的重要抓手。

一、“一带一路”建设为西部旅游大开发带来诸多利好 有学者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是西部大开发升级版,该战略让西部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有利于西部打破过去的旧体系束缚,推动建立全面开放型的经济体系,有利于西部发挥自有优势,实现自身的

1 发展。西部地区是我国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一直是西部大开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一带一路”的建设,为西部旅游的大开发、大开放带来诸多利好。

1、有利于提升旅游便利化程度

一是促进旅游交通便利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将推进西部地区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元、立体运输体系建设,逐步形成更便捷、高效的东、中、西部交通通道,以及连接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国际骨干通道网络。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不仅将促进东部、中部游客进入西部旅游市场,显著提升沿线国家及地区游客的入境游市场规模,同时也将促进经由西部地区出境的出境游市场发展,形成西部地区出入境游共同繁荣的格局。二是促进旅游服务便利化。国际通信互联互通设施建设有利于推进旅游服务信息化,贸易畅通与资金融通有利于促进出入境手续的便利化以及旅游服务结算便利化。

2、有利于拓展旅游产品开发思路

《愿景与行动》提出要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等,这些都为西部地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一是旅游产品开发视野扩展。西部旅游产品开发将打破西部地区局限,将产品开发视野拓展到整个丝路,不仅包含丝路国际、国内不同市场、不同资源以及历史、现代不同时空,还包含西部、中部、东部三大区域。二是旅游产品开发方式转变。未来西部旅游产品开发方式将转变为以跨区域开发

2 为主。即以丝路为主线的西部各地区之间、西部与东中部之间、西部与沿线国家之间以及陆路与水路之间的合作开发。三是旅游产品创新。在传统地区游览观光旅游产品的基础上,未来串联不同区域的世界遗产、异域风情、民族文化等跨境游产品以及自驾游、邮轮游、铁路游等新方式将成为新的热点产品。

3、有利于提升西部旅游对外开放度

“一带一路”是国家谋求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战略,西部地区是“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国内面积最大及最前沿的版块。毫无疑问,“一带一路”战略将进一步深化西部大开放。《愿景与行动》提出的“五通”合作重点,将全面促进西部旅游开放。一是深化旅游要素市场的开放。随着市场壁垒的打破、市场规则的共建,将促进旅游国际资本、企业的合作。不仅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本进入西部酒店建设、景区开发、旅游设施建设、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引进和聚集国际旅游集团、酒店、旅行社等品牌旅游企业,还有利于国内企业与国外旅游企业合作,通过参股、合营以及设立直销点等方式扩大经营范围,提高国际旅游参与度。二是深化旅游对外合作。在丝路旅游整体开发背景下,跨境、跨区域旅游合作组织建设将成为旅游组织建设热点,同时,旅游合作将向跨区跨境域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市场监管以及旅游景区联动共建等方面深化。

4、有利于提升西部旅游整体形象

一是强有力的丝路旅游推广活动有利于塑造西部旅游国际形象。国家旅游局将2015年确定为“丝绸之路旅游年”,并编制了“一带

3 一路”旅游推广三年活动方案。以丝路旅游为主题的国家层面系列旅游推广活动,极大提升了西部旅游国际影响力。二是众多节会平台为西部旅游的品牌推广创造良好条件。《愿景与行动》提出继续发挥沿线各国区域、次区域相关国际论坛、展会等平台作用,并支持沿线国家地方、民间联合举办投资、贸易、文化交流活动,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图书展。这些节会活动一方面本身就是商务旅游、会展旅游等旅游活动,另一方面也是旅游宣传推广的平台。

二、将西部旅游业打造为“一带一路”建设先导产业的可行性

1、西部旅游资源丰富且具备大发展条件

一是旅游资源丰富。西部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和东方文明古国的象征,拥有奇特瑰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西部旅游资源具有品位高、数量多、垄断性强、开发价值大的特点。二是西部旅游业的发展得到地区重视、国家支持。从1990年开始,西部各省区就纷纷把旅游业列为优势产业或支柱产业来培育和发展,约有20个西部城市提出建设国际旅游城市、目的地或世界旅游城市等。国家将西部地区旅游景点和景区经营纳入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范围,将西部地区特色旅游资源开发列入国家优先规划和建设重点。2009年国务院文件更明确将旅游业定位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并出台了系列促进、支持旅游业发展及旅游消费的文件。三是西部旅游已具有较好产业发展基础。经过17年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

4 明显改善,与国内外的各类交流日益加强,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撑和客流保障。同时,旅游业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并培育了一批旅游品牌。2010-2015年,西部地区旅游收入、旅游总人数平均增速分别超过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8、6.4个百分点。目前,西部地区5A级景区达到75家、占全国30%,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9个、占全国35%,世界遗产20处,占全国40%。

2、西部旅游产业已具备先导产业特性

先导产业一般具有的特点为:产业关联系数大、带功能力强;行业增长速度超过 GDP,并且持续增长;对国民经济的未来走向影响较大;市场潜力大,处于规模快速扩张的成长期。目前,西部旅游业已具备先导产业雏形。一是旅游产业自身是关联大、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从旅游产业的传统六要素看,该产业是一个产业群,具有多样性和分散性,由旅游景区景点经营、旅行社和住宿服务业、餐饮购物服务业、交通业、娱乐业和其他多种产业组成。据相关测算,旅游业的关联行业超过110个,是多方位、多层面、多维度的大产业。二是西部旅游业增长速度明显超过 GDP增速。2010-2015年,西部旅游业总收入平均增速为26.1%,是同期GDP平均增速的2.1倍;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0.2%提高到18.2%。三是西部旅游发展对地区发展有诸多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发展旅游促进了地区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的转变,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低碳化,促进了不同民族、宗教、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就业与脱贫致富,促进了对外开放。旅游业对西部经济发展、地区建设、民族团结、生态保护、对外开放等均有

5 带动作用,引导地区向西部大开发战略目标迈进。四是西部旅游市场潜力大。不仅有国内的东中部广大市场腹地,还面临丝绸之路涉及的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市场。

3、符合新常态下西部大开发要求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西部地区是脱贫攻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地区。在经济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增长新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成为西部大开发新要求。当前,旅游业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作用更加凸显,国家领导人对此有充分肯定。总书记指出: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李克强总理指出:旅游业不仅是中国培育发展新动能的生力军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舞台,也是实现扶贫脱贫的重要支柱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助推器,还是中国对外友好交往的高架桥;汪洋副总理指出:在新常态下,旅游业是稳增长的重要引擎、是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是惠民生的重要抓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是繁荣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桥梁。所以,将旅游业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先导产业符合当前西部大开发新要求。

三、西部旅游打造为“一带一路”先导产业的思考

目前,西部旅游业还存在旅游通道的可达性及便捷性不高、旅游资源深度开发不够、旅游服务品质不高、跨区域旅游合作不足、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大等问题。在“一带一路”建设“旅游先通”的共识下,西部旅游应以丝绸之路旅游开放合作为纽带,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

6 善为基础,以旅游服务质量提升为支撑,推进跨区旅游资源要素整合,建设旅游要素集聚功能区,突出西部旅游特色,打造西部旅游整体品牌,以全域旅游理念推进“旅游+”发展,把西部地区建设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

1、构建世界著名旅游目的地支撑体系

一是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城市。城市是旅游要素聚集高地,承担了旅游集散等重要旅游服务功能。将旅游业相对发达的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建设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形成西部地区旅游发展战略支点,以点带面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目前,西安、重庆、成都、拉萨、昆明、贵阳、桂林、敦煌等城市均已提出建设国际或世界旅游城市、名城,要着力提升这些城市的旅游服务功能,增强其旅游辐射力和影响力。二是建设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即以优质旅游资源、完整地域文化为单元,跨区打造特色旅游功能区,构建区域旅游发展增长极。国家“十三五”旅游规划提出培育20个功能区,涉及西部地区的有13个,其中有条件建成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有:塔里木河沙漠文化旅游区、香格里拉民族文化旅游区、中原文化旅游区、北部湾海洋文化旅游区、武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长江三峡山水人文旅游区、秦巴山区生态文化旅游区等。三是建设地区特色旅游目的地。即以地区某一特色旅游资源为单元打造成为旅游目的地。如,青海青海湖、云南泸沽湖胡泊旅游目的地,重庆黔江、云南西双版纳民族风情旅游目的地,内蒙古呼伦贝尔、新疆那拉提草原旅游目的地以及沙漠、森林、海岛等旅游目的地。

7

2、建设互联互通的旅游基础设施及信息体系

一是建立互联互通的三级旅游通道。即国际旅游通道、国内旅游通道、内部旅游通道。其中:国际旅游通道重点建设对外交通枢纽,包括西部大开放最前沿的新疆、内蒙古、广西、云南等沿边交通枢纽以及成都、重庆、西安等内陆对外交通枢纽,进一步推进铁路建设及航空、航运等设施、线路建设,推进渝新欧、蓉新欧等中欧班列开行中欧旅游专列、广西等开辟国际邮轮航线、开辟及加密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航空航线,形成多方向、多方式的立体国际旅游通道。国内旅游通道重点畅通西部各省市区之间以及西部与中部、东部的交通通道,形成便捷的国内旅游通道网络。内部旅游通道重点畅通各省市区旅游集散中心与景区景点及其各景区景点的交通通道,提高地区旅游畅通程度和通达深度。二是建设互联互通旅游集散体系。依托不同层级、不同运输方式的交通枢纽建设多层次、高效、便捷的游客集散中心体系。三是旅游信息互联互通。建立由各省市区加盟的西部旅游信息平台,搭建西部旅游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形成西部旅游信息共享机制。同时,推动西部旅游信息平台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相关信息平台,实现旅游信息国内外联通。

3、全面提升西部旅游服务质量

一是提高西部旅游服务标准化水平。实施旅游标准化是规范旅游经营和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西部地区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应以旅游标准化为突破口。重点是根据全域旅游发展要求、旅游业态新趋势等,加快建立西部地区旅游标准体系框架;按照对标国际标准的

8 要求推进已有旅游服务标准的修订,按照“旅游标准+”的要求推动旅游标准领域的拓展;强化旅游标准的运行,提高服务的规范化。二是探索以良好的制度设计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台湾为促进餐饮、宾馆、旅行车公司提高服务品质,设计了若干制度,如:最低日接待费标准管理、游客配额管理、每位游客实名问卷调查、旅游接待单位奖惩措施等。通过这些制度预防了恶性低价竞争,保障了游客吃住质量,解决了旅游强制购物、消费自费项目等问题。西部一些地区旅游因低价团、强制消费购物等引发的旅游不良事件屡见不鲜,可以借鉴台湾做法,以相关制度遏制那些严重影响地区旅游形象、损害游客利益的事件产生。三是提升旅游服务语言交流国际化水平。以旅游从业人员、服务窗口为重点,通过服务人员多语种交流能力提升、旅游标识系统多语种建设、旅游咨询及信息服务系统多语种改造等大力推进西部旅游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增强西部地区旅游服务的国际交往能力。

4、大力提升西部旅游开放合作水平

一是建设好旅游对外开放门户与高地。依托连接边境口岸、通往周边国家的南宁、昆明、乌鲁木齐等沿边省区中心城市,建设一批西部旅游对外开放门户,依托重庆、成都、西安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打造一批要素高端、聚集力强、功能综合的西部旅游开放高地。将开放门户与高地建成西部旅游对外开放的战略支撑。二是建设一批旅游对外开放合作平台。重点包括跨境、跨省市的旅游营销、产品开发、节事活动策划组织等合作组织,以及跨境、跨省市共建旅游区等合作区域组织。三是强化西部旅游整体对外宣传推广。以“丝绸之路”为

9 主题塑造西部旅游对外推广的整体品牌形象,同时根据各区域旅游特色塑造若干特色子品牌,如西北民族文化、西南生态自然风光等。创建西部旅游主题年活动,每年依托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主题,推出一批宣传营销活动,引导国内外市场深化对西部旅游的认知。四是推进旅游市场深度合作。发挥西部旅游强省、强市的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推进跨区域、跨境旅游市场的互联互通,相互支持在对方市场开展旅游推介活动,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线路、互送游客,共谋旅游发展规划、共建旅游服务标准,共促企业合作及旅游人交流培训。推进西部省市区之间以及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旅游保险合作机制、旅游市场纠纷调处机制等的建立健全,促进旅游市场监管合作制度化、常态化,共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五是对西部旅游开放给予政策支持。重点包括游客往来政策,即出入境政策,特别是适应跨境自驾游、邮轮游、火车游等新的旅游方式的出入境政策;跨境旅游合作相关政策,如鼓励建设跨境旅游合作区、跨境旅游投资、旅游援助等政策;旅游交通政策,如鼓励“一带一路”重点旅游城市间增开国际航线,支持开行旅游专列、旅游包机等政策;旅游购物政策,如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和旅客离境免税购物政策等。

5、全面优化西部旅游环境

一是维护良好市场秩序。针对西部部分地区旅游市场秩序不良的问题,应痛下决心着力整治。重点是属地政府要切实承担起监管责任,依法治旅。在建立完善旅游市场信用体系的基础上,推进旅游信用信

10 息公示,建立惩戒机制,及时清理不良记录从业人员和机构。持续推进旅游市场秩序治理专项行动,打击各类破坏市场秩序、损害游客利益的行为及违法违规服务主体。二是重视旅游安全。西部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其安全问题有其特殊性,在做好旅游应急救援、旅游安全监管等常规旅游安全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增强反恐意识,深化旅游与相关部门的安全合作机制。三是打造旅游绿色环境。生态建设保护一直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在西部旅游发展中要始终贯彻落实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不仅重视旅游生态资源及环境保护,还要注重旅游产业的绿色化。四是塑造旅游文明环境。不仅要提升游客、导游等旅游直接参与者的文明素质,还要加强旅游目的地居民素质教育,增强旅游目的地的社会亲和力。

参考文献:

1.冯兴科:“一带一路”是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新浪新闻,2015年06月25日国际在线。

2.陈绍永,常娟:西部旅游发展战略思考,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1期。

3. “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0号)。

4.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国家发改委关于印发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发改西部〔2017〕89号)。

5.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

11

第二篇:“一带一路”心得体会:一带一路 人才

之约

“一带一路”心得体会:一带一路人才之约

“一带一路”是重大国家战略,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渠道,是经济转型、消化产能的重要栽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储备丰富,但制造业落后,多数处于工业化早期、中期,这与中国形成强烈的互补,xq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头堡,面向中亚,在经济互惠合作的条件下,如何发挥地缘优势,建设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输送网络,构建人才教育基地,可以成为亟待配套思考的战略之一。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从党中央到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都把xq人才发展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快布局、强力推进。要加强xq人才工作,鼓励人才以各种方式为xq发展贡献聪明才智。

用好用活人才是xq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能否用好用活人才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体制机制的活力在于改革创新。“对那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和贡献体现在工作和事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特殊褒奖”“把用好现在人才作为关键”“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综合素质高能干事的人吃亏、不让长期在一线埋头苦干的人吃亏”“树立开放的人才观”“善待、善用、善管人才”。在xq大地开展“一学一做”的活动浪潮中,伴随着思想解放,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的步伐加快,束缚人才发展的障碍将被不断打破。我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落实科学人才观,不断推进人才强区战略向纵深推进,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涌现,共同支撑xq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任务早日实现。

第三篇:习总书记“一带一路”倡议心得体会:“一带一路”连接共同梦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XX年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合作倡议。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进展顺利,成果丰硕,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欢迎和高度评价。XX年5月14日至15日,中国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各方共商、共建“一带一路”,共享互利合作成果的国际盛会,也是加强国际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的重要合作平台。

作为一个由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提出、截至目前提出时间只有短短三年多的重大倡议,“一带一路”之所以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如此众多的公认、取得如此重大的成效,其原因就在于“一带一路”串起了人类的共同梦想。

向往和平、追求幸福,是人类不懈追求的共同梦想。然而,古往今来,人类实现这一梦想的脚步蹒跚而又曲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难以突破各自为阵的思维局限,缺乏一个合作共赢、实现人类共同梦想的载体。近年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站在人类命运发展的高处,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坚持把合作、共赢作为“一带一路”发展原则,为人类实现共同梦想搭建了平台、指明了方向,其着眼的是人类命运的未来。

正是因为站在关注人类共同命运的高处,三年来,“一带一路”重大倡议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赞同,“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也越来越大,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成果和进展。截至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对“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响应,50多个国家与中国签署了相关合作协议。此外,联合国大会、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国际组织或机制都已将“一带一路”建设写入政策文件。可以说,围绕“一带一路”,各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局面已经形成,奏响了国际合作的交响乐。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中华民族不仅会为民族自身的复兴而奋斗,更愿意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业而贡献智慧和力量。“一带一路”重大倡议正是中华民族对人类世界的重大贡献,这一串起人类共同理想和梦想的蓝图,一定会伴随着首届高峰论坛的召开,而加快实现的步伐。

第四篇:一带一路心得体会

一带一路心得体会

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服务保障

总书记在2013年9月和10月先后在中亚和东南亚之行中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新构想,高瞻远瞩、运筹帷幄,赋予了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今年1月19日至21日,总书记在视察云南时又对云南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外开放作出了明确定位和具体要求。通过学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发挥州人大常委会的职能作用、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服务保障,有了初步的体会与实践思考。

一、 “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内涵和战略意义

(一)“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短短不到一个月的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又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对外开放的宏大战略一经提出,便引起了世人的高度关注。从世界地图上不难看出“一带一路”连接了亚太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一带一路”建设战略提出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于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向西开放、内陆腹地开放前沿已成“新常态”。同时, “一带一路”写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不仅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而且受到了沿线国家的高度关注,已有6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响应并愿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这意味着,在欧亚大陆上至少有一半的国家已经明确表示愿意参与,愿意参与的国家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

(二)“一带一路”的深刻内涵

“一带一路”蕴含的开放包容、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理念,都以经济合作作为基础和主轴,以人文交流为重要支撑。特别是将中亚、南亚、东南亚、西亚等次区域连接起来,有利于各区域间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建立和健全亚洲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使泛亚和亚欧区域合作迈上新台阶,主要体现了“五通三同”。

“五通”就是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政策沟通是保证——达成政策共识,利用好积极因素,化解消极因素,求同存异,为项目建设开启政策绿灯;设施联通是优先领域——重点是交通设施建设,解决欠发达地区交通阻隔,物流和人流不便的问题;贸易畅通是重点内容——不断消除贸易壁垒,加强信息互换、海关、认证等方面的合作,促进国家间贸易和投资;资金融通是重要支撑——通过市场运作来筹集资金,在设立丝路基金基础上、发挥各国融资、民间资本、商业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的作用;民心相通是社会根基——开展广泛的人文交流,加强媒体合作、旅游合作等多种方式,获得沿线国家民众的广泛支持,不断增进彼此合作和理解,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三同”就是建立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三者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合作共赢。就是通过实行以上“五通”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沿线国家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互溶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造福各国人民。这样,在亚欧非广袤大陆就将出现一个新生的巨大经济活跃地区,将对全世界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

(三)“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是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的需要。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1979年开始,中国先后建立了包括深圳等五个经济特区,开放和开发了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和上海浦东新区,相继开放了十三个沿边、六个沿江和十八个内陆省会城市,从而建立了众多的特殊政策园区。但前期的对外开放重点都在东南沿海,在一定的程度上造成了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失衡。“一带一路”要经过西部通向西亚和欧洲,必将使中国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由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一起承担着中国走出去的重任。

二是顺应了国际经贸合作与经贸机制转型的需要。2001年,中国加入了WTO,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中国的“入世”对全国经济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新影响,可以说,WTO这一被大多数成员国一致遵守国家贸易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少数国家对中国经济的封锁。但最近几年来国际贸易机制又在发生了深刻变化并有新的动向,与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紧密联系的。中国的自由贸易区战略必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是顺应了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 结构转变的需要。在中国对外开放的早期,以欧、美、日等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有着资本、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中国恰好成他们的投资乐园,中国对外开放可以说主要是发达国家和地区。而今,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全面转型升级,长期形成的一些产能需要新的出路,目前许多处于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当初中国同样的难题。所以,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就可以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进行道路、桥梁、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发展纺织服装、家电甚至汽车制造、钢铁和电力等,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能力,更顺应了中国产业技术升级的需要。

四是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防产业转移的需要。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为主。有关数字显示,1979年至2012年的三十三年间,中国共引进外商投资项目763278个,实际利用外资总额达到12761.08亿美元,对推动中国的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管理现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今,尽管国内仍然需要大规模有效投资和技术改造升级,但已经具备了生产要素输出的能力。据统计到2014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顺应了中国生产要素流动的新趋势,将中国的生产要素特别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二、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思考

(一)**参与 “一带一路”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一是切实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新机遇,积极推进**连接东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目前云南省正在编制“一带一路”建设发展规划,**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和州政协对“一带一路”建设战略高度重视,切实抓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新机遇,将全州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主要产业发展纳入其中;进一步扩大与越南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特别是扩大与珠三角经济带的联通,努力提升**独特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全州八县市应当努力推动将**连接越南及东南亚的陆路、水路通道建设,并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关键项目;统筹规划境内外交通建设项目,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推进全州重大项目建设,为**经济提质增效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切实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新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赋予**沿边开放更大的试验权。根据国家总体外交方针,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把推动构建和谐周边、开展周边区域合作的外事交往权限,适当下放一部分给**州,进一步扩大**州外事工作自主权,从而不断提升**外事工作服务国家向西开放和新高地建设的能力;充分发挥**在推动建立各种周边区域合作机制中的作用,把**真正打造成我国开展周边区域合作的“试验田”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尽快形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沿边开放经济带,从而进一步提升沿边开放水平。

三是切实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新机遇,积极推进沿边开放,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水平。大力提升**对外经贸合作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对**从周边国家进口战略性矿产资源和国内急需的大宗农产品在资质、配额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扩大**资源性产品进口贴息范围,努力扩大进口规模,不断推动**与越南的经贸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和更高水平迈进;努力设法增加**机场、富宁港的运输次数和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物流”档次,从而提升**国际化新水平。

四是切实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新机遇,积极合力打造更多的“**品牌”,为**经济提质增效注入新的活力。当今世界已进入了品牌经济时代,**有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州外乃至国内外顾客要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要把绿色、安全、生态和环保等产品生产,打造“**品牌”作为重点,同心协力,将**的美食、美物和古典民族文化及其特色产品,包括**三七和丘北辣椒等,通过“**品牌”推向国际市场,提高“**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为**经济提质增效注入更大活力。

(二)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指导谋划**跨越发展 首先要坚持加快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是基本的州情写照,加快发展是**最紧迫的重大任务。必须树牢加快发展一刻都不能放松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动**实现跨越发展。坚持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在补足基础设施短板中挖掘投资需求潜力,推进综合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谋划建设从成都到昭通至曲靖到**至天保到达越南河内的跨省出境高速公路,打通西南腹地经滇东南向东南亚的国际大通道,积极争取富宁港瓶颈项目——百色水利枢纽过船设施早日建设,从根本上完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把转型升级作为加快发展的牵引,以三七为主的生物资源开发、以铝锡锌钨铟稀有贵重金属为主的矿产资源开发、以普者黑景区为主的旅游开发等重点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全力做大全州经济总量。把对外开放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引擎,主动融入滇中经济区、珠三角、北部湾等区域合作,加强与越南的交往交流,抓好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与百色跨省经济合作园区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打造对内对外开放平台。

其次要坚持争创民族团结模范**不放松。**是全国30个民族**尤其是云南省8个民族**之一,一直是全省乃至全国民族工作的重点地区。必须树牢“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守好筑牢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积极探索**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路子,提升新形势下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始终坚定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也决不让一个民族村寨落伍的决心,不断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步伐,加大扶持特困少数民族群众力度,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各族人民。维护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大力繁荣民族文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全州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把**建成全国边疆民族团结模范**。

其三是坚持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不放手。**州山区半山区、岩溶和石漠化地区分别占全州国土面积的97%、53.4%和31.9%,区域内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频发,贫困问题与石漠化问题交织在一起。所以说石漠化是**州生态治理的重中之重;必须树牢“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全面实施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坚持扶贫开发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相结合,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推动石漠化地区扶贫开发、生态建设良性互动;要抓住国家将**纳入革命老区建设发展规划、对民族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等政策,为我州积极争取项目,加快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及扶贫开发带来了的机遇;为此,下大力气打好扶贫攻坚战,从最贫困的边远及边境少数民族村寨扶起,瞄准扶贫对象,实施当今最新的精准扶贫,加大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切实抓好农村环境整治,着力建设美丽宜居的新乡村。与此同时,扎实抓好退耕还林、农村能源、天然林保护、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从而提升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着力整治环境污染,严格环保准入门槛,大力推进企业节能降耗技术创新与改造,积极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做到保护好我们子子孙孙赖以生存的青山绿水和蓝天白云。

(三)发挥职能作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服务保障

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一带一路”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开创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和平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要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关于“一带一路”建设重大决策,自觉担当起时代使命,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程当中。

二要完善人大工作机制,适时依法按程序制定和修订相关实施办法及单行条例。在2015年初州人代会上,与会代表对加快发展**州旅游业提出了一些好的立法意见建议,我们要认真做好《**州“十三五”立法规划》。普者黑、坝美、老君山等纯天然的旅游资源,已开始在省内外有名,做好做强做大旅游业,尤其是做好旅游立法工作,既是**州经济发展的必须,也是扩大对外开放的必然。要坚持需求导向,认真梳理、归纳问题,在深入分析调研的基础上,适时地修订已出台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与此同时,制定出台有关促进对外开放和边疆地区外事工作实施办法以及单行条例,切实指导和支持“一府两院”开展依法行政及司法服务和各级人大监督服务,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三要积极探索、不断提高服务和保障“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经验总结和工作指导,强化分工落实,抓好督促检查,确保服务和保障“一带一路”建设工作扎实有序推进;要监督和支持并鼓励“一府两院”及八县市人大积极探索,结合各自实际,发挥各自优势,创新有益经验,促进服务和保障建设工作有序有效的深入开展。

第五篇:一带一路心得(精选)

一带一路学习心得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的学习,我对国内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虽然可是很短,但却使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而且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深刻,全面的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

通过学校开设的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一带一路战略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以下是我的学习心得。

一带一路是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方案。“一带一路”( One Belt One Road,简称OBO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无论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是应对危机、加快调整,许多沿线国家同我国有着共同利益。历史上,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就是我国同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欧洲经贸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带一路”是对古丝绸之路的传承和提升,获得了广泛认同。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将秉承丝路精神,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政策沟通为重要保障。我们将本着求同存异理念,积极推动沿线各国构建多层面的政策交流机制和联动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协商研究确定有利于深化区域合作的制度安排,探索建立“一带一路”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共同编制合作规划或签署合作备忘录,促进政治互信,深化利益融合,努力形成合作“最大公约数”。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设施联通为优先领域。我们将在尊重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推动沿线各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对接,共同推进交通、能源、信息等国际骨干通道建设,突出抓好区域间互联互通,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提升通达水平,努力为沿线各国合作交往提供多元优质、便捷畅通、安全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贸易畅通为重点内容。我们将与各国一道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努力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推动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促进各经济体间发展自由贸易关系,形成覆盖“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一带一路”建设将以民心相通为社会根基。我们将传承和弘扬丝路精神,推动沿线各国间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互动、旅游合作等多种形式的人文合作,支持各方互派留学生、访问学者,共办文化年、艺术节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路特色的世界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加强民间组织交流合作,使“一带一路”成为连接不同文明的纽带,培育情感共同体。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而言,不仅能对冲掉美国主导的试图绕开孤立中国而推进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伙伴谈判),还能有机会在一带一路经贸中抢占全球贸易新规则制定权。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以国内外的港口为支点建设,推动各种规格的自贸协定谈判,在国内,特别是一旦上海自贸区试验成功后,就可以以上海(含宁波舟山)和泉州湄洲湾港的超级深水港为依托建设国际中转港,真正带动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掌控国际贸易主导权,定价权和资源配置权。中国主动加速主导区域经济整合,提升自己的区域经济影响能力。

“一带一路”直击了中国的三个重要的战略问题,而通路、通航和通商则是“一带一路”解决战略问题的发力点。

回顾历史,两千多年前,各国人民就通过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开展商贸往来。从2100多年前张骞出使西域到600前郑和下西洋,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输往沿途各国,带去了文明和友好,赢得了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用智慧、勇气和汗水开拓了连接亚欧非大陆各文明的人文、贸易交流通路,与沿线各国人民共同铸就了辉煌的古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液中,成为了中国参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交流活动的重要依托。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区域一体化加快推进,全球增长和贸易、投资格局正在酝酿深刻调整,亚欧国家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需要进一步激发域内发展活力与合作潜力。“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这些国家普遍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开展互利合作的前景广阔。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过去10年,中国与沿途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19%。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10万亿美元的商品,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游客数量约5亿人次,周边国家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将率先受益。

毫无疑问,“一带一路”是中国21世纪的外交和经济战略,也是中国力图重塑国际格局的大战略,这个规划能否得到沿线国家认同,中国与沿线国家能否做好政策协调,仍存在变数。“一带一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不仅是产品走出去,而且是资本走出去,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让人走出去,最终实现国与国的人心互通。 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秉承开放包容的丝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是一个实体,不再另起炉灶,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经济命脉、改变他国政治制度为目的,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均可参与。通过“一带一路”,世界见识到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气度和胸襟。“一带一路”不仅是中国自身的战略构想,更是沿线各国的共同事业——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其互补互利互惠开启新的机遇之窗。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一名普通公民,在思想上,我时刻通过各种途径关注国家和国际的动态。在学习上,我认真学习每一科专业课课程和选修课程,取长补短,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课业,我还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知识,不断开拓视野,为日后迈向工作岗位做准备。 生活中,我朴素节俭,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尊敬师长,平时积极与老师、同学交流沟通、融洽和睦地相处,尽自己所能来帮助与需要帮助的人。课余时间,我积极参加学校、院系组织的社团活动,积极锻炼身体,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注意克服本身的缺点和不足,争取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有更大的进步。

风起扬帆正当时,四海同心逐新梦。“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中国愿意与沿线国家一道,和衷共济、相向而行,再现古丝绸之路曾经的荣耀与辉煌,共同铸就团结、发展、繁荣、文明的希望之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党总支联系党支部制度下一篇:二并打一成语疯狂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