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用与会计核算规范研究

2022-09-13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特点的工程, 工程运行时间较长, 且具有复杂多变性特点。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事业单位财务关系逐渐复杂, 需要在积极学习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基础上, 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健全会计基础工作, 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与会计监督检查的管理, 进而不断提升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总体效果。文章将基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内容加以分析, 提出会计核算与管理的相关建议, 希望能够为相关调查研究活动带来一定的借鉴价值。

1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发生的转变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发生的变化, 突出表现在会计主体与会计要素发生转变, 增加会计核算的内容及转变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等方面。

1.1 会计主体与会计要素发生转变

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会计要素的定义相对比较模糊, 故而很多事业单位仅仅在会计核算的情况下, 需要将会计科目与会计要素进行综合分析。但是原本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期间将会计科目划分为资金来源类、资金应用类以及资金结算类等内容。新的事业单位明确划分了会计要求, 事业单位需要基于资产、负债以及收入等情况进行综合发内心, 对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

传统的会计制度将会计核算集中于预算资金管理方面, 这种形式下难以真正彰显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经营的效果[1]。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事业单位财务状态能够更加清晰的展现出来, 故而对现代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工作的全面开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管理模式下, 能够覆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 在提升资金使用率的基础上, 也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1.2 增加会计核算的内容

原本会计制度与财政补助与非财政补助结余的划算方式介绍不够清晰, 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则对上述内容进行了补充, 增加了会计核算中的相关内容[2]。会计核算中增加了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以及国库集中支付等相关内容[3]。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 增加了非财政补助结转和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账户, 对非财政资金实施专项化核算, 这种管理方式下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精细化管理与发展。

1.3 转变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

原本事业单位通过固定基金与固定资产账户的方式, 对固定资产账面予以核算, 但是固定资产核算与计量的方式并不够准确, 故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待考究[4]。新会计制度中则取消了固定基金项目, 增加了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等相关内容。这种方式下能够转变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 在计提折旧期间将非流动资产资金冲减掉, 取消计入支出。

2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用与会计核算规范的方式分析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应用与会计核算规范期间, 可以通过加强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宣传, 引入会计核算软件与会计信息系统及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等方式, 发挥会计制度管理的价值, 提升会计核算的效果。

2.1 加强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宣传

财政部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实施新事业单位会计政策的宣传, 使每一位工作人员均能够积极学习新的事业单位会计政策, 且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财务管理现状加以分析, 了解传统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与新事业单位管理之间的差异。

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需要及时分析新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于原本事业单位管理制度之间的拆, 而良好的宣传与培训活动能够使新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能够更好的实施。事业单位需要加强财会人员培训工作, 了解新制度内容以及精髓等, 掌握新旧制度的差异, 且在执行期间对各类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旧事业单位管理制度创新的重要方式, 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职能等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深刻反映出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实际情况, 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新事业单位需要全面提升会计制度宣传的重视程度, 进而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管理的质量与财务管理的水平, 降低财政资金管理期间的风险, 实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2.2 引入会计核算软件与会计信息系统

新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引入会计核算软件与会计信息系统,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 保证各项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 保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效果[5]。事业单位需要在收付实现制为主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进行各类经济业务核算方式的分析, 注重成本与资产的核算, 且需要注意事业单位发展期间是否存在债务变动问题, 为现代事业单位风险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 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

事业单位需要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 将本单位资产进行细致清算, 保证账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基于新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进行分类核算, 将财政补助与非财政资金的收入进行规范化处理, 保证新会计政策的有效执行。

新旧制度的衔接期间需要注意单位中各项资产的清查, 且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 需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准确分析, 对财务补助收入支出资金和非财政补助结转及结余等内容进行分类计算。基于新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中相关要求进行细致分析, 保证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结束语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能够改善传统会计制度中的不足之处, 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理念的创新与财务管理形式的转变均能够产生重要影响。事业单位需要在全面了解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基础上, 通过加强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宣传, 引入会计核算软件与会计信息系统及做好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等方式, 切实发挥现代新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制度应用的价值, 提升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质量, 在提升资金使用率的基础上, 也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降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期间不良问题发生率, 且预防事业单位财务危机问题的发生。

摘要:针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所发生的转变进行分析, 提出表现在会计主体与会计要素发生转变, 增加会计核算的内容及转变固定资产的核算方式等方面, 且基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内容, 提出会计制度应用与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相关对策, 进而使事业单位会计系统更加完整, 提升其实用价值。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会计核算规范

参考文献

[1] 刘志君.新会计制度下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纳税, 2017 (36) :71.

[2] 涂荟喙.浅析大变革下的事业单位新会计制度和新财务制度的协调性[J].纳税, 2017 (36) :89.

[3] 李现丰.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下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中旬刊) , 2017 (12) :54-5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感性语文下一篇:穿琥宁粉针剂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