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个中层管理者

2023-03-24

第一篇:如何做一个中层管理者

浅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企业中层管理者

【内容提要】企业的中层管理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在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企业中层是联系企业领导与基层员工最好的沟通桥梁,企业中层的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自身的发展,企业中层是高层计划实施的执行者和实施者,是低层计划的决策者和领导者。中层管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将探讨如何做一名合格的中层管理者。

【关键词】中层管理者、定位、沟通协调、带领做、计划、人才 中层管理者是一个单位领导系统中的中间环节和重要支撑点,是单位领导联系基层干部、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各项具体工作任务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公司创造利润、实现社会价值、承担社会责任的推动者和实践者。那么,如何做好一名企业中层管理者呢?对此,结合目前的工作岗位,我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定位准确和干好本职工作

作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职责,树立 “先做人,后做事”的原则。

1、对上级不越位。对于上级下达的指令,不能擅自做主调整或更改,有意见或建议要考虑全面以合适的方式向上级提出。执行上级指令时,要勤请示早汇报,请示不要事无巨细,要立足实际情况考虑分析后,做到该请示时才请示,不能越权做主。

2、对同级不越位。不插手别的部门的事,不要荒了自己的田去做别人的园。但要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补位。

3、对下级不越位。要做到三不:不包办、不代替、不揽权。放手让下属去办,要用合适的方式调动其积极性,但又不要失控,不要放任,要适时对下属工作进行纠正指导。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了解人,用好人,要将那些品性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员工信得过的人用到最适合的岗位。

二、要做到善于沟通和协调

1、中层管理者要做到善于沟通。沟通是上级指令在最基层完全反映的根本点,是上下思想一致,齐心协力把事情办好的必要手段。对上级,要明确上级意图和要达到的效果,不明确时,一定要请示清楚再去执行。执行时做到,该传达的要准时传达,该贯彻执行的要贯彻执行,而且要原原本本。因为中层领导干部是单位领导联系、沟通干部员工的桥梁和纽带,是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的信息通道,只有善 于沟通,才能使上级的指示真正的做到“上传下达”,才能把上级的指示精神通过行为实践体现出来。

2、中层管理者要做到善于协调。上下级之间、平级之间、人与人之间亦或部 门与部门之间 , 由于人的不尽相同和相对独立的职权与利益,难免在实际工作中会碰到一些矛盾冲突和意见分歧,这就需要中层领导干部要善于求同存异,要准确把握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最佳结合点,做到对上尊重而不迎合,对下爱护而不庇护,对同级或部门协作帮助而不影响公司大局 。另外,中层管理者也要学会平衡好公司和员工的期望。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应该对公司和员工“双向”负责,通过带领团队为公司创造绩效,在创造绩效的同时合理地 为员工谋福利,这样的管理者,才能既得到公司的认可又得到下属的拥护。偏离任何一方的管理者都不是合格的管理者,也都很难成为长期的管理者。

三、正确处理自己做与带领做的关系

中层管理者是不脱产的领导,在实际工作中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中的先锋;既是行政领导,又是工作骨干;既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去组织各项工作,又要积极带头参加到各项工作中去,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部属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中层管理者必须处理好自己做与带领做的关系。

1、要注意自身的形象,言行举止是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中层管理者能否实现成功的领导,不仅要靠智力水平的充分发挥;更要靠心理品格的优化和影响。在与下属的工作交往中,要注意有意识地淡化对象的角色差异。努力创造一种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独立思维空间的宽松环境。要为部属树立思想有深度,行为有尺度,做事有透明度的领导形象。

2、要注意言传身教。中层管理者要时刻做到,要求部属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要求部属不做的事自己首先不做,把自己时刻置身于单位领导和部属的监督之中。要特别注意约束和克制自己,用好样子影响带动部属。努力实现执行上级领导的指示和规定不含糊,对待工作不马虎,为人处事不糊涂的行为规范。

3、要注意当好“班长”。中层管理者要把自己放在“班长”的角色位置上开展工作。在实际中要做贯彻落实的带头人,要善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学会依靠群体的力量开展工作。要注意合理地分配工作任务,使每一个部属都能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要注意倾听部属的工作建议,善于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群策群力克服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和敢于胜利的精神状态。

四、养成工作有计划,合理分配工作精力的良好习惯

1、要养成工作有计划,经常总结的良好习惯。良好的工作习惯是工作取得成绩的重要保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增强工作的计划性,是中层管理者展开工作的有效方法。总结工作是提高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中层管理者要善于对阶段性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经常 思考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不断修正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和领导艺术,同时,也要培养部署养成工作有计划、经常总结的良好习惯。

2、要合理地分配工作精力。应付性的工作是只完成一般性的工作任务,只有创造性的工作才能取得好的业绩和实效。中层管理者如果整天忙于应付各种工作任务,只会当“中转站”,不会当“差转站”或“放大站”,是不可能创造出优异的工作成绩的。作为中层管理者,要注意合理地分配工作精力,在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特别要注意集中一定的精力用于创造性开展工作,力争在工作业绩上有新的突破,在工作水平上有新的提高。

五、善于挖掘人才、使用人才和培养人才

人的身体需要新鲜血液的供养,后起之秀也同样是公司和企业 的新鲜血液,没有一个辉煌的企业或集团是靠一批没有经过锤炼的 “所谓佼佼者”锻造出来的,相反,很多大的集团企业和跨国公司的老总们都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踏实走出来的,而也有更多的人才由于“机不逢时”没落在角落或聊了一生。那么,在现在这个瞬时万变的时代,就要求中层管理者培养自己独到的眼光,善于挖掘人才,会培养人才,善于使用人才,给予某些人更大更多的机会和信任,才能使自己所在的集体创造出更大的业绩,也才能给自己创造出更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篇:谈谈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中层干部

青山区妇联:乌日娜

中层干部人多、面广,直接与广大市民和服务对象相接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的素质高低,一言一行直接地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通过我市本次组织的机关干部培训和学习,就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中层干部,本人谈一点学习体会。

一、加强党性修养,提高工作能力

首先,要加强自己的党性修养,以党的纪律,党的章程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党员,党的干部的标准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德”的核心就是党性。各级领导人员必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其次,要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要以对党的事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振奋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想事、干事、干成事,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工作业绩。

三是要树立大局意识。要带头执行上级行党委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大局意识、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真正做到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努力提高执行力。

四是注重自身修养。要在各项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勇于奉献,勇挑重担,要以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培养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和良好的学风,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二、不断提升素质,提高工作能力

干部的素质是提高行政执行力的关键要素。事业成败,关键在人,提升干部素质尤为重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博学多才的能人、善思能干的强人,成为既会说、又会写、更会干的全才。要达到这个要求,必须要加强学习。要牢固树立“学习能力是第一能力”的观念,善于从繁杂的事情中摆脱出来,挤时间学习,静心学习,充实理论基础,打牢理论根基。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把学习当作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社会责任、一种生活乐趣,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要坚持学以致用,注重把学习成果运用到工作中去,以学习推动工作。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要勇于实践,勤于实践。要勤于动笔动口,要认真锻炼,做到张口能说、提笔能写。要勤于办事,集中精力研究自己的本职工作,潜心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力争件件工作让领导满意、同事满意、群众满意。要勤于思考,善于行近思远,做到在思考中谋划工作,在思考中改进工作,在思考中总结工作,在思考中提升工作。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提高工作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提高行政执行力的重要途径。

一是要开拓进取。创新精神和理念是引领行动的先导,是高标准完成目标任务的重要前提。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有敢闯敢干的精神,有创特色争第一的意识,始终保持对事物和问题的新鲜感、敏感度,努力做到对新思想、新观念吸收要快,对新文件、新精神领会要快,对新经验、新方法消化要快,切忌麻木迟钝、熟视无睹。

二是要创新方法。创新工作方法是工作创特色争一流的利器,要围

绕工作重点进行方式方法的创新。要坚持以“谋”辅政,注重调研工作创新。尤其是我们从事城市管理工作,还要有创新的工作思路,灵活的工作方法。对市民反映的问题要有科学合理合法的解决办法,不能简单地说“不行”,要认真耐心地指导怎样做才行。

四、打造良好的作风,提高工作能力

首先,要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细节决定成败。政府工作也是如此,一个细节被忽视,就可能影响全盘工作。比如在审查行政案卷时,表述是否准确,用词是否有歧义,是否有两名执法人员签名,都有可能造成“差以毫厘,失之千里”的严重后果,必须要有注重细节的习惯。要强化精细化管理,无论办文办会办事,都要明确具体的操作规程,严格按照程序办理。要强化精细化服务,反复思考各个工作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把可能出现的问题考虑得多些、细些。同时,要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强检查,严格把关,防止出现纰漏。

其次,要培育一丝不苟的精神。政府工作无小事,任何事情都马虎不得,培育一丝不苟的精神十分必要。要有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爱岗敬业的精神,对工作敢抓敢管,真抓真管,始终贯穿一个“真”字。要有对工作细而又细的作风、坚忍不拔的毅力,对工作不马虎、不懈怠,始终强调一个“严”字。要有对工作精益求精的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有办好事情的决心、争创一流的信心,始终追求一个“优”字。

最后,要营造协调沟通的氛围。没有沟通就没有协作,没有协作就难有严谨、细致。要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讲究沟通的策略技巧,做到原则不失灵活,有力不失和谐,确保部门工作与全局工作协调

一致。更要加强内部各个层级的沟通协作,通过沟通准确领会各方意图,查找工作环节上的纰漏,提高工作效能,增加内部团结,形成工作合力。

第三篇:如何做好一个中层管理者

如何做好一名中层干部呢?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应该从实践活动中的实际工作情况出发,切实扮演好公司要求我们应该扮演的主要角色和关联角色,给自己准确定位。

一个中层管理者要经常与上级、下属、同级别同事之间有频繁的工作联系,主要会涉及诸多角色的轮换扮演过程,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㈠

做一个忠诚的“传教士”

对企业的认识和相关做法上,要努力扮演好忠诚的“传教士”角色。

一个企业存在及行为的最高准则,就是其愿景、价值观,以及由此引申的人文理念和经营理念。作为公司中的一员,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员工,都必须能够将公司的最高准则和行动纲领作为自己日常的最高行为准则,进而重塑个人价值观,使自己的价值观同组织的整体价值观大致趋同,理论上讲,这样最容易达到所谓 “双赢”的目标。

中层管理者有责任和义务去理解,甚至创造、提升企业的价值观,并把这一崇高的理念传递到所辖部门的任何一个角落。就像西方的忠实的“传教士”一样,把“圣音”传到任何可能传到的地方。

崇高的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对组织的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在组织中的作用和地位是“承上启下”的,在扮演好“传教士”的角色时建议采用以下方法:

1、中层管理者首先必须忠于公司,要明确自己对公司的发展负有重大责任和义务。那种怨天尤人、不认可组织及其事业的说法和做法,在许多企业中广泛存在。部分中层管理者感觉自己并不属于管理者的一员,逃避责任,这样不仅会削弱自己的意志,而且会使自己在下属中威信渐失。因此,中层管理者应该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公司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成效。

2、中层管理者必须能够及时有效的将公司的愿景、价值观、经营理念,以最通俗、准确的方式方法传授给自己的部下,以帮助他们重塑个人价值观。

3、作为一名中层管理者,应该要求自己,对提升和完善公司整体的愿景、价值观、人文理念、经营理念中的任何一部分能够做出贡献,那也将是自我实现的一种新境界。 ㈡ 做一个严以律己且会工作的人

中层管理者对自身行为处事、自我约束及工作态度上,要苛求自己做一个严以律己、且会工作的人。

作为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应该在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上做到严以律己;在工作方法上做到吐故纳新,大胆实践、大胆创新。否则,将会与公司赋予我们的职责相背离,我们也终将被前进中的公司所抛弃。如果我们长期以来被时间的“匮乏”搞得手忙脚乱、不能自已,以致于整天叫苦连天、骂声不迭。那么,我们同时也不得不面对“永远”做不完的工作以及那些相互牵制、相互矛盾的事情。由于,很难做到“会工作”,致使本人心情压抑,痛苦万分,甚至彻夜难眠。

管理大师彼得·F·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指出“一个企业之所以聘用管理者,是期望他们能够进行有效的工作。”,同时还表明“管理者对其服务的企业负有有效工作的重大责任。”,这句话有两层含义,第一是管理者有效的工作是每个组织的基本需求条件;第二是管理者有效的工作是一种基本责任和从业素养。因此,我们必须:

1、学会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找出可以集中起来的零散时间片,集中进行有效的工作。

2、注重贡献(工作的结果)。而不是工作过程本身。

3、充分发挥他人之所长。不要只是盯着别人的缺点。

4、重要的事情优先处理。大胆的抛弃不重要的事,或者授权下属处理次要的事情,自己集中精力做好几件大事。

5、善于做出有效的决策。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慎重分析。

6、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时常清理文案。每天上班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抽屉或文件柜,看一看有没有当天要处理的公文;每天下班前,看一看办公桌上还有没有没处理完的事项;每周清理一次办公桌、公文柜,不仅可以使物品摆放有序,也可以检查出拖压在办公桌、抽屉内的所列事项,避免发生工作拖压现象。

7、经常提醒自己。一是文字提醒,过几天或过一段时间要办的事情可以写在本子上,也可以写在纸上或记事板上,还可以记在台历上,到时间一看就不会忘记;二是实物提醒,把一个与要办的事情相关联的物体摆在最显眼、最容易看见的地方,以便一看见就会马上提醒自己;三是关联提醒,有时在办一件事情时突然想起另一件要办的事情,这时要么赶紧把它记下来,要么就马上去办了;四是委托提醒,将某件要办事的时间、地点告诉给同事,请别人到时提醒你。

8、随时记录备忘。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单凭脑子是不行的,必须借助工具,最便捷和方便的就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把事情记录下来,一事一记,要办的事办完后就马上划掉。

9、工作程序严谨。按程序流程办事,一般是不会把其中某个环节落下的,即使落下也会马上发现,及时纠正。而这个程序,有的是统一模式,有的是主管自己编制的。在程序中,可分为“硬件”和“软件”。所谓“硬件”,就是负责经手的东西、物品等,应该有次序地存放,需要时一取即出,不至于因为忘了存放地方而到处找不着;所谓“软件”,就是负责办理的事情、呈送和传阅的文件等,设计一个程序后,按时间进行,这样就不会落下某一项事。

另外,还有一个观点非常值得推崇,即中层管理者,必须做一个现实主义的管理者。至少今天,我们还不是一个伟大的领袖,还不是一个举世闻名的CEO,还要每天处理很多事宜、面对许多问题与矛盾。这个时候我们必须在“理性的坚持”和“感性的冲动”的矛盾中做出选择,大胆的想、细心的做,不做完美主义者、不做理想主义者,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㈢ 做一个受人尊敬的“教练”

对待下属,要以能够成为人人尊敬的“教练”式的人物为目标,从而行使管理职责。

每一个中层管理者背后都有一群人,他们共同组成企业中的一个部门。这个部门的所有工作内容,一般都会由中层管理者进行合理的分解、下派,而不可能都由管理者亲自完成。这样,管理者就和下属就形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作业单元。仅就任务分配这一项事件来说。虽然一个管理者完全可以利用公司赋予他的“制度权”,进行类似行政命令的任务派发,但是,这种任务的下发方式,已经逐渐不适时宜。

管理者应该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球队的“教练”----最好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教练”。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讲,这是两步,同时也是两种境界,第一是成为“教练”,第二是成为受人尊敬的“教练”,其中,第一步对管理者来讲是基本要求,第二步对管理者自身来说,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志。以提升指导力来提升执行力。

要做好“教练”的角色,在与下属一起工作的过程中,建议如下几点做法:

1、对下属的认知上,要不断的重新认识下属(应该是同事,仅为了区分定义)。传统管理学思想认为,任何一个员工都只应该是“制度”的附属品,只有那些兢兢业业、墨守陈规、听命于领导、照章办事的员工才是“好员工”,员工在工作中,不应该有任何不符合工作要求的行为和举动。事实上这种认识早已过时,我们对员工认识,应该建立在“理解认识上”,应该建立在不断的“重新审视、重新认识上”。作为领导者,要了解员工的个性、特点和不足,认识员工是资源,不是成本,理解员工的成长需求。

2、与下属的合作关系上,应该在上述认知的前提下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尽量避免越俎代庖,学会授权,提倡服务式管理。

3、对待下属的成长方面,应该适时的给予员工成长的机会。在工作上,要体现“教”、“引”,以及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思想及方法;在人事安排上,要以员工的优点主导自己的评判意识,避免缺点主导评判的思想。

做一个聪明的“谏臣”

工作中和上级相处,要使自己能够成为一名聪明的“谏臣”。一个中层管理者,许多工作,尤其是涉及企业的稀有资源、人事关系、制度文化、关乎全局的决策及相关执行活动等,都要需要能够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方能顺利进行。特别是,事情出现下述现象特征时: n 当一件事情,在你深思熟虑过后认为是值得尝试的,但上级领导却不十分感兴趣,或因为其它重要工作而不能“倾心”的时候;

n 当一件事情,你与上级领导有不同的观点,在你审慎研究后认为领导的观点有缺陷和漏洞,而自己的观点是比较全面的时候;

n 当一件事情,在没有一个主流意见被证实是较好的,上级领导和自己有着不同的观点,而又不能相互说服的时候。

当然,以上第三种情况比较特殊,而前两种是比较常见的。这时候我们应该:

1、理解领导也是人,需要得到职位上的尊重。因此在遇到意见分歧时不能硬碰硬,不能不顾及领导的颜面,委婉的提议、中肯的建议、虚心式的补充将会在你和领导之间架起理解与信任的桥梁。

2、了解并熟悉领导的个性及沟通倾向特点。普遍认为,人的沟通倾向有两大类,即阅读型、倾听型,掌握领导的沟通倾向将有助于自己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良好建议的采纳。

3、要把握时机。好的想法及建议不一定非要在工作时间里提出,任何时间地点,如在聚会场所、电梯里、用餐时等等。但要注意,在适当的时候将好的想法和建议形成文稿,请领导确认,这样容易贯彻执行下去,不致半途而废。

4、要执着且有耐心。要明白,我们是通过领导获取资源来开展工作,而不是跟谁赌气,领导的工作重心,不可能以某一个中层管理者的事情而转移。因此,不要因为一次“进谏”不成就因噎废食,这样不仅不利于工作的开展,而且也不利于自身的进步。 ㈤ 做一个真诚合作的“战友”

工作中,与不同部门的同级管理者们相处,要与之成为真诚合作的“战友”。

由于工作上的需要,几乎每天都要同兄弟部门协同工作,以共同完成一项任务。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暂时难以协调的问题。在遇到问题时,双方对如何解决问题所持的态度,成为任务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面对问题,正确的态度和做法应该是以组织的整体利益为重,而不是以各自部门的局部利益为重。“矛盾和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矛盾双方遇事过程中,均不能以更高一级的姿态和角度来看待问题”。所以,中层管理者们在协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建议做到如下克制:

1、大局为重。公司的整体利益高于一切,局部服从全局,“小家”服从“大家”。

2、以真诚合作的态度对待对方。此点至关重要。

3、换位思考。在充分考虑集体利益的基础上,从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再进一步决定。

㈥做一个乐于读书学习,敢于创新的勇士

知识时代社会,唯有终身学习的人,才能拥有长远的竞争力。对于知识的作用和价值,古人已有认识。“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这是汉朝哲人王充的论断。近代英国学者培根也强调了同样的观点:“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不断深化的社会进步,使我们对知识与力量的关系有了新的体验,学习的重要性日显突出 学习对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对管理人员尤其重要。企业要发展,就要创新,促进管理人员的学习无疑是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我们公司要跟上社会的发展,应对市场的挑战,带领企业不断夺取一个又一个新的发展,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

我们所说的学习,就是学习知识和学习技能;知识从哪里来?从书籍里来。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能使人从野蛮走向文明,从书中我们能学到如何更好的生存,更好地去建设自己的国家。书籍能够充实人的头脑,使人们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彻底认识世界,才能对其改变,然后人类才能进步。人的认识就是在书籍文化中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技能从哪里来?就是将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去运用。也就是学以致用。即把学习掌握的科学理论和知识用于指导本本部门的具体工作,用于研究解决本部门存在的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课题创新不断推向前进。 学习需要时间。这要求我们的管理者要利用业余时间抓紧学习,这样在百忙中也会学有所成。学习要靠积累。是否愿意做某一件事,实质上不是有无时间,而是重视与否的问题;重视了,就舍得拿出时间、付出精力。少看点电视,晚睡一会等,就能挤出时间来学习,提高自己。

学习需要动力。学习的动力来自不断求知上进的内在要求,也来自竞争和生存的外在压力。如今的市场竞争很激烈,我们企业家也越来越需要高学历的人,有知识的人。知识与地位、财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种让人欣喜的变化,应该给我们增添了学习的动力。逼人的社会和市场要求我们必须把学习视为当务之急;而知识的无限丰富和不断更新又决定了学习是永无止境的过程,必须活到老,学到老。相信我们在座的每一位一定会成为“学习型管理者”、全体员工也一定成为“学习型员工”,由这些“学习型人才”组成一个“学习型企业”,何愁没有创新进取! 总之,作为企业中的一名中层管理者,在公司中找准角色,做好定位,摆正位置,不仅能够促进整体绩效的实现,而且对下属员工的职业发展、管理者自身价值的实现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对许多立志做职业经理人的中层干部来说,专业知识只是其能力构成的一个方面,甚至说是一个很小的方面,要准确认知自己在组织中的角色,把管理工作做好,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实践来不断提升管理技能,这不仅是因为经理人的主要作用是管理,而且还在于,管理是一门技术、技能。连自己在企业中担任的角色都搞不清楚的中层管理者,是不可能担得起部门和企业发展所赋予的重要使命的。

最后,我以德鲁克老先生的话与大家共勉,“管理是一种实践。管理的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的权威就是成就。”!

第四篇:如何做好一个中层管理者

我觉得现代企业经营的成功与否的关键是企业的管理。当企业高层在制定好战略目标之后,就需要有一支优秀的团队具体实施企业的战略目标。而能够担负这种承上启下重担的人就是企业的中层管理者。那么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如何做好一个中层管理者呢?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层管理者首先要有经营管理的思想、认清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位置,积极的配合公司中每个部门的工作。由于中层管理者在企业的管理系统中担负着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一、 必须认清自我角色、摆正位置。

思想上要与高层管理者保持高度的思想统一,认真领会高层制定的战略目标和意图,树立完成目标的信心;另一方面要及时做到对下属员工的宣传教育工作,使下属员工的思想都能认同公司“做中国最负责任教育企业”的公司文化。同时,中层管理者要根据企业领导的意志科学制定适合本部门能够完成的小目标,层层分解到人,使部门员工人人都能完成自己手头上的工作。为了保证目标任务的完成,要充分运用好奖惩机制,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提升部门内的竞争氛围,达到奖勤罚懒之目的。

二、加强部门之间团结协作,互相沟通,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现代企业管理是多部门管理合作的结果,企业的快速发展主要看企业战略目标在各部门之间执行情况,如果各部门都为了各自利益势必会影响企业实现总体战略的目标。作为企业中层管理者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加强与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交流,树立团结协作的精神,抛弃自我思想和病态的权利观,积极主动配合各部门的工作,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工作整体,达到在学生面前工作热情主动、态度严谨有序、解疑有理有椐。积极健康的企业形象。

三、要吃苦耐劳、树立模范带头作用

企业中层管理者大都是部门负责人,是贯彻企业战略目标的具体执行人。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是通过市场化行为而实现的。在落实具体的计划中,企业中层管理者要做到身先士卒,吃苦耐劳,率先垂范,培养下属员工积极的工作热情和端正的工作态度,通过实战使他们学习到必备的工作技能,提升整个团队的业务水平。其它部门中层管理者也是同样如此,要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服务意识,打造一只能吃苦耐劳,技术精湛的团队。

四、 积极发挥参谋作用,为高层决策提供科学建议。

企业中层管理者在工作中都管理着具体的事务,在落实企业战略目标中可能会出现与实际情况不符情形,这时作为企业战略具体执行者,要不断反思高层领导的意图,同时也要消除团队内有可能出现的不和谐的声音,着力维护高层领导形象,并且要认真的找出与实际操作中不符的原因,并形成有理有据的报告供高层领导参考,切不可与普通员工一般私底下评头论足,破坏领导形象,继而影响团队的凝聚力。

要有主人翁的思想,把企业当成自己家来建设,在工作中善于发现有利于企业发展好点子、好想法、好机遇,及时与高层管理者汇报,做好领导的参谋,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

五、 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综合提高自身管理、协调能力。

为了能使工作做到得心应手,就必须不断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吸收新知识、接受新观念、掌握新技能不断创造新的管理和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同时,作为企业中层管理者还肩负着组织、管理、协调职能,除充分掌握本部门业务技能,还得加强这方面能力的提高,不断消除个体不利因素,养成宽宏大度,谦卑谨让的良好修养,对上要尊重有加,对下要关怀备至,努力营造一种既严肃又热情;即原则又变通的工作氛围,使工作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快乐和谐。

第五篇:中层管理者如何做“坏人”?

各位中层干部:

以下是集团领导转批给文化中心的一篇文章,来源自《牛津管理评论》。阅读此文,有利于每一个企业的中层管理者进行角色的定位。

文中所描述的种种中层领导“装好人”的现象,在我们身边也存在着!这是一种可怕的文化氛围,只能导致企业丧失执行力,竞争力下滑!

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本质是什么?如何防治?

你是不是一个敢做“坏人”的中层干部?如何学会做“坏人”? 这些,都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层干部深思!行动!

企业文化中心

2007.4.2

中层管理者如何做“坏人”?

中国企业缺乏执行力的一个关键就是中层没有勇气做坏人!——王永庆

中层干部是夹心饼干,上面压,下面(反)弹,相当难坐稳、坐好。有些人在基层的位置上业务与专业搞得好,被火线提拔,上来之后有些晕,角色没摆正,还把自己当基层,走了很多弯路.在此抛砖引玉地写几条,希望对做管理者的尤其是中层的有些启发。

第一条,就是中层要做坏人,要让上面做好人。为什么呢?试看如下场景:

1)有干部开完会,回去传达公司削减成本的政策,他说:“兄弟们,公司要削减成本,部门活动经费取消了,其实这个活动经费额也不大,削减吧,也不见得能替公司省多少,我争取了好几次,上面不同意,同志们,干活吧……”

2)有干部回来说:“兄弟们,我们的Q项目要6个月完成,我一直坚持说6个月完不成,我们讨论得都是7个月完成,上面非说市场压力大,要加紧,他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也不想想兄弟们的死活……

可以一直举出几十个管理中这样的常见场景,在这些场景中,中层都把自己当做好人,而把上面当做坏人。这样做有三大弊病:

1)基层听到了组织中两种不同的声音,所以执行力一定大打折扣; 2)高层是组织文化的代表,应是好人;这样做,破坏了组织文化;

3)中层没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否则我们要中层干什么呢?高层直接将政策与目标给基层不就完了吗?中层这样做,实际上显示了一个组织的中层缺位,因为中层将自己变成了基层。

中层为什么要做坏人?因为其有责任,是中层这个角色赋予的责任,首先是政策与目标 1 解释责任,上司说要拿下“500万”这个目标,你说只能拿下“450”,可不可以?当然可以,但是只能在高层那儿说,而不能在基层那儿说。在高层那儿,你可以向上反映解释为什么只能拿下450而不是500的理由与证据(只能建设性说不能对抗性与牢骚性说,有时甚至只能私下说不能公开说),以期说服上司更改决策;一旦你完全表达了不同意见,最终上司决策仍是“500”,你就必须执行。执行是什么?执行的第一条就是解释,将决策合理化。所以,你回去后好好对部属解释我们为什么要做“500”,如何才能做到500;

但有些干部不够有胆,不敢当面说,不敢在会议上说,不敢在政策没出台前说,等到已经定论了,抱着一腔不满背后乱说,对着自己的部属说,俨然自己与兄弟们站在一个战壕里,自己是为民请愿者,这种管理者真该揍屁股,完全不像个管理者,潜意识里还是把自己当基层看。

有人有疑问,我为什么要做坏人?干那种得罪人的事?其实要当管理者就必须得罪人,不得罪人只能做一个专家,一个技术人才,天底下你找不到任何一个优秀的领导人不得罪人的,一个也没有。所以,易中天在《品人录》中说:“专家”要不为“贵族”要不就为“流氓”打工,因为只有“贵族”与“流氓”能做到高高层。

有人还有疑问,我如果做坏人,那怎么带领手下? 这个问题问得好!向下沟通的精髓是“向下沟通要有情,助他成功”,所以,“严格要求”之处,一定要“有情待人”,对部属的有情是什么?是替他考虑他的未来发展,是培养他栽培他,而不是让他闲着没事干,那是坏死他。所以,做坏人的含义是接住上面交来的责任,不能将责任反推给上面,所以只能严格要求部属;如果自己的某个部属被上司骂了,说明你的上司当了坏人。你就要小心,为什么你逼使你的上司当坏人呢?记住:他是迫不得已当坏人的。当他当了坏人后,心中一定有些忿,怎么请了这么个不中用的、不能让我省心的中层呢?

那有人说,我这么倒霉,高层就不能当一把坏人吗?其实,组织中一定有人当坏人,不是中层,就是高层,但高层的角色就是当好人,如果要当坏人,那他主动愿意也可以。唐僧的上司观音姐姐出面替唐僧杀孙悟空的锐气给他戴紧箍咒,不就是当坏人吗?所以,当高层要替中层撑腰,支持中层的时候,他就会出来当坏人。管理是变动的,随情境变动,才是管理之道。

上面是中层替上司背责任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中层替基层(部属)背责任的,也是当坏人。如:上司批评一个事做得不好,你明知是你的某个部属的责任,你并没有说“都是谁谁谁,怎么样怎么样”,你仍然说:“这是我的错,马上改。”这种“责任到此为止”为“坏人”态度想必是令上司高兴,令组织欣慰的。

只要坐上中层交椅,就要抱定决心做坏人,对组织上来说,这是角色的要求;对自己来说,是吃小亏,未来占大便宜的事,何乐而不为?

来源:《牛津管理评论》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位置下一篇:如何做新时期合格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