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年轻党员工作

2023-01-19

第一篇:发展农村年轻党员工作

乡镇发展农村党员工作汇报

一、坚持把发展重点放在高素质的青年农民中

认清形势调思路。近年来,县委对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结构现状和近五年发展党员工作的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发现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年龄老化、文化偏低,致富能力偏弱的问题比较突出。为此,研究出台了《进一步加强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意见》,把发展重点放在年纪轻、文化高、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的群体中。

立足实际订规划。在明确发展重点之后,县委提出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发展农村党员3000名,其中年龄在35岁以下占80%,高中以上文化的占60%,拥

有一技之长的占90%,种养大户和致富能手占70%,并具体制定了计划,加强对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宏观调控和指导。

明确分工定职责。建立了发展农村党员工作责任制,明确乡镇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分管组织工作的党委委员是具体责任人,要经常抓。常委会定期听取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发展工作不力,一年考评不合格的,党委书记实行诫免谈话,二年考评不合格的予以免职。

二、增强农村青年教育引导工作的针对性

深入调研,建立台帐。我们对农村青年进行了“拉网式”的摸底,全面掌握农村高素质青年的分布、数量等情况,发现农村高素质青年主要分布在外出务工人员、“两新”组织的从业人员、农村生产经营大户和退伍网军人中。在此基础上,乡镇建立管理台账,特别优秀的还单独建立了个人档案。县委组织部实行

宏观管理,每半年检查一次台账的建立情况。

教育引导,激发热情。由于受市场经济和生活方式多样化等因素负面效应的影响,农村青年特别是部分外出务工青年对党组织的认识不高,缺乏政治热情。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在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增强凝聚力、吸引力的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和激励。一是大力宣传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基层党员干部典型,增强他们对党组织和党员的认同感。二是强化服务进行引导。我们在劳务输出部门和培训中介机构建立党组织,及时收集他们的诉求信息,积极帮助他们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对他们进行感召。三是广泛开展联谊活动。基层党组织指派专人长期联系,利用集中返乡机会召开座谈会,在流动人口集中地举办联谊会,广泛宣传党的政策理论和宗旨信仰,鼓励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通过教育引导,近三年来,全县有1700多名外出务

工青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注重源头,实行对接。抓好农村中学生的教育培养,对发展高素质的农村党员有事半功倍之效。为此,我们将目光前移,实行了农村党组织与学校党组织的有效对接,在全县20所乡镇中学中成立了业余党校,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定期考评,毕业返乡后及时移交村党组织,继续培养。近三年来,全县重点培养农村中学生2500多名,有700多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三、切实解决发展农村青年党员工作的突出难题

创新教育方式,解决培养难的问题。一是择时集中培训。利用大部分外出农村青年返乡的冬季农闲时节,以乡镇为单位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县委派出党性教育讲师团,逐乡(镇)授课。培训对象经考试合格后,才能作为发展对象。二是联系帮带培养。我们建立了多层次的联系帮带体系,乡镇班子成员包片联村,乡镇干部包村联系重点对象,

村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联系到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联系帮扶,了解情况,沟通思想,解决成长中的各种具体问题。三是跟踪委托培养。对外出务工人员实行跟踪管理,明确专人进行联系,定期了解思想学习状况。同时,积极与外出务工人员所在的当地党组织联系,进行委托培养。

创新发展方式,解决支部难通过的问题。一是设立乡镇团委党支部。在乡镇团委中建立党支部,把宗派严重、党员思想保守等原因阻碍青年入党的村的优秀农村青年纳入乡镇团委党支部培养和发展。近三年来,依托乡镇团委党支部共发展120多名农村优秀青年入党。另外,我们还建立柑橘协会、马头羊公司等新经济组织党支部,大力发展其中的优秀农村青年入党。二是配备发展党员工作组织员。县委组织部对二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下派发展党员工作组织员,参与发展党员工作的全过程。调查研究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的问题,协助村

党支部挑选培养对象,帮助村党支部共同实施培养,督促村党支部及时进行纳新,监督发展党员工作制度落实。三是利用节假日召开支部大会。我们在“国庆”、“五一”、春节等重大节假日,利用外出人员返乡的机会及时召开支部大会,解决了入党积极分子不能按时到会的问题。

第二篇:探析农村党员发展工作

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是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础,也是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扎实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我们对此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06年底,全县有党(工)委17个,党组37个,党(总)支部295个,其中农村党(总)支部82个,全县

党员数4063人,其中女党员917人,占党员总数22.6%。在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997人,占24.5%,36至45岁1246人,占30.7%,46至54岁861人,占21.2%,55至59岁354人,占8.7%,60岁及以上605人,占14.9%;文化程度本科以上390人,大专1095人,中专、高中 1038人,初中以下1540人。

2006年底全县农村党支部申请入党人数有108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77名、新发展农业生产一线党员46人,其中35岁及以下的28人,占当年发展数的21.5%。高中、中专以上学历17人,占13.1%。通过积极做好发展农村党员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党员队伍的结构,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主要做法经验

(一)明确责任,制订规划。

县委把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并把发展党员工作列入党建工作进行考核,以提高基层支部重视程度,注意发挥党员的作用,提高党员的地位,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加大对青年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一是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建立了县委、基层党委、党支部三级党组织抓发展党员的责任制,三级党组织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做到用责任制管责任人,靠责任人带一班人,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格局;二是严格考核,做好规划。首先,在注重平时督查的基础上,坚持每年考核一次基层党建工作,尤其是对乡(镇)党委书记履行抓基层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进行考核,把该单位党建工作与其本人的政绩挂钩。坚持每年督促乡(镇)党委量化考评村,对被评为差的村实行一票否决,挂点领导负连带责任,当不能评优评先。其次,做好工作规划。积极调整工作思路,规划各乡(镇)党委在抓好经济工作的同时,坚持把每年发展3-5名年轻党员作为年终考核每个村支部的工作指标;第三,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先进事例进行宣传教育,以激发青年农民向党组织靠拢的热情。如杜热乡党委专门制定了发展农村党员工作制度,对一年不发展党员的村支部亮“黄牌”警告,对三年不发展党员的村支部书记坚决进行调整、撤换。此外,该乡党委还将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到村干部目标百分考核体系,直接与村干部工资挂钩,哪个村不发展党员就扣分,全部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工资都将随之减少,使发展党员工作受到了全体村干部的重视。通过采取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该乡发展农村党员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道路。为党组织输送了一大批新鲜血液,解决了村级班子建设后继乏人的实际问题。

(二)严格标准,规范程序,把好党员队伍的入口关。

发展党员工作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我县认真按照地委的要求,严格按照《党章》及《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规定,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农村党员工作。一是把好标准关。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决不求数量而轻质量,并坚决封杀“关系党员”、“金钱党员”、“人情党员”等通过党内的不正之风发展上来的人员,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决不容情。二是把好程序关。我县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内的有关规定,在培养、教育、考察、政审、审批等每个环节中严格程序和把关。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按照责任追究制的有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三是过好民主关。近年来,我县各级党组织注重从制度建设上加强对发展农村党员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公示制、发展党员民评民推制、发展党员票决制等制度,扩大发展党员工作的民主程度和透明度,提高新党员的群众公认度。今年以来,吐尔洪乡积极推行“公推、票决、公示”三项制度,认真解决农村一些基层党支部发展党员难这一老大难问题。到目前,该乡已有4个党员发展难点村成功发展了新党员。该乡通过调研发现,个别农村干部思想不端正,热衷于发展“家族党员”、“派性党员”,是造成发展党员难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该乡坚持从党员发展的源头抓起,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环节实行“公推制”,由党员和群众代表共同推荐积极分子人选,得到多数人同意的方可纳入积极分子队伍,使一大批具有一技之长、致富带富能力强的优秀人才进入党组织的视野。同时,严把发展对象确定关,在党支部研究前由党员进行“票决”,得到半数以上党员推荐且排名靠前,才能被确定为发展对象人选,切实增强了人选的公认度,提高了党员发展的成功率。在支部“通表”前,实行“公示制”,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确保新党员质量。

(三)多措并举,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和发展农村新党

员。

一是推开“1+1”结对培养活动。一方面,建立村党支部、乡镇党委、县委组织部共同负责的“三级培养教育”制度,明确各级培养壮大入党积极分子工作中的责任。每个乡镇机关党员、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及农村优秀党员每年至少要交1—2名党外青年农民朋友,经常交流思想,提高认识;另一方面,要拓宽工作视野,把培养的重点放在外出优秀务工青年

上、放在有一技之长的优秀乡土人才上、放在退伍军人上、放在村级后备干部上,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二是要坚持“党建带团建”。注意发挥团组织的作用,支持和指导团组织做好“推优”工作;三是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强化培养教育。培养和建立一支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解决农民党员老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坚持先培养后发展和边培养边发展的原则,建立和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各乡镇党委都建立了动态的不少于应发展数四倍以上的入党积极分子档案。同时,每年举办1—2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理论、经济、法律、科技及党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提高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强化入党意识,彻底改变一些地方存在的不注意培养教育,而是“等待上门”的状况。为了进一步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加快农村发展党员的工作进程,我县喀拉通克乡采取的“五个一”措施取得明显效果。即:一年举办一次全乡农村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及预备党员培训班,一名乡党委成员包抓一个村发展青年党员工作,一个村党支部成员联系培养一名农村青年入党积极分子,一年内全乡平均每个村发展一名30岁以下农村青年党员,一年专题检查考核一次农村青年入党工作。

(四)突出重点,抓好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发展党员工作。

我县近年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逐年递增,为了抓好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县委组织部着重加强了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引导。针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了解不够深入的现状,我们通过三方面加强教育引导。一是广泛动员引人。我们要求各支部积极做好具有发展前途、综合素质好的在外务工经商青年的入党动员、思想教育工作,吸引优秀青年积极靠拢党组织。二是以多种形式育人。首先是要加强学习培训,分批组织培养对象参加乡镇党委、村党支部的学习培训。其次是有意识地让他们参与村务工作,如按排参加发展生产、计划生育、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工作,增强他们入党的信心。三是健全机制管人。县委组织部要求各乡(镇)党委、村党支部要着重在农村青年特别是经济能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并把该项工作纳入党建考核。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问题

一是党员分布结构不合理。经济落后的村发展党员工作进度缓慢,农村党员队伍老化严重,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农村妇女党员比例偏低。

二是没有上进心,认为入党无用。部分青年农民思想比较陈旧,对党组织缺乏了解,认为入党无所谓,只要能挣钱就行。因此不想进步,思想观念向个人利益倾斜,满足现状。

三是存在担心,认为入党吃亏。一部分青年农民怕入了党在计划生育等大事上,影响个人利益;一部分农民怕入了党每月还要交党费;一部分农村青年怕入了党,三天两头支部找自己学习、开会,会耽误自己挣钱时间,认为还是不入党好。

四是部分党组织号召力不强。有的村集体经济薄弱,党组织既不能有效地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又不能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好事,组织威信不高。这种情况削弱了党组织的吸引力,致使群众尤其是青年向往党组织的热情大为减退。

五是发展“亲属党”现象比较突出。

(二)原因分析

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一些基层党组织没有将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员发展真正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设农村党员队伍缺乏必要的研究和探索。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重视了抓经济建设而忽视了党的建设;重视了抓党支部班子建设而忽视了党员队伍建设。一些基层党组织只有在整建农村党支部班子、进行村级组织换届时才想到发展党员,缺乏工作主动性和预见性。

二是发展农民党员的程序不够规范。少数基层党组织不能严格按程序办事,有的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上搞个人说了算,有的不经过一年的培养期就直接上报申请入党,有的在培养期内忽视培养教育,有的甚至不经过党支部大会就上报审批入党,从而导致少数乡村在发展党员中搞不正之风,严重影响了农民党员的质量。

三是忽视政治思想工作,放松了对青年农民的教育。当前,仍有个别村特别是贫困村存在着党员活动无阵地,青年活动无场所,政治学习无资料,思想教育无人抓的现象。放松了对青年农民党员的基本知识教育,农村思想教育出现了“断档”,使一些青年农民思想较混乱,缺乏共产主义理想,认为共产主义遥远,入党吃亏,当党员规矩多、活动多、会议多、不自由、受约束,影响致富等。少数青年农民对党认识片面,对党内某些不良现象看不惯,把少数党员和党员干部存在的党性观念淡薄、群众观念淡薄等不正常现象,看成是党组织的整体问题,把特殊理解为普遍,逐渐淡化了入党的愿望。

四是一些农村的特殊性也影响到农民党员的发展。有的村党支部书记政治觉悟、政治素质偏低,私心杂念偏重,怕发展了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轻党员后夺了自己的权,因而极力阻挠青年入党。有的村受家族势力干扰,支部大会通过党员难以形成统一意见,把一部分优秀青年拒之党的“门”外。还有个别支部认为发展党员程序复杂,有些积极分子外出务工,不便于考察,有怕麻烦心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党员的发展。

四、思考与对策

(一)明确职责,建立发展党员工作责任机制。

一要明确工作职责。重点明确“两级组织、三个责任人”的职责,即要明确乡(镇)党委、村党支部,乡(镇)党委书记、组织委员和村支书在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职责。乡(镇)党委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党员发展规划,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组织培训积极分子,负责审核审批把关,定期检查指导和考核。村党支部的主要职责是:落实好党员发展规划,抓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工作,召开支委会和支部党员大会研究党员发展工作。乡(镇)党委书记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牢固树立“不抓发展党员工作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观念,具体要做到“四个带头”,即:带头落实好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带头做好指导、检查和督促工作,带头联系发展党员“重点村”,带头支持帮助组工干部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组织委员是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直接责任人,主要职责是:指导支部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对入党程序进行全程把关,加强党员档案管理,探索发展党员工作新举措。村支书是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具体责任人,要做到“三个负责”,即负责制定本村发展党员工作计划,负责抓好发展党员的宣传教育和考察工作,负责召集和主持召开支委会、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发展党员工作。此外,还应明确乡(镇)党委班子其他成员和党员驻村干部的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二要建立定期督查考核制度。要形成县抓乡(镇)、乡(镇)抓村、一级抓一级的督查考核制度。县委每半年对乡(镇)党委发展党员工作进行检查,检查的办法主要是采用“听、查、测、谈”的方式进行。听取乡(镇)党委汇报,查看相应的表、卡、簿等档案材料,对重点对象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测评,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测试,并同重点对象个别谈话。对检查中发现的苗头性的问题要及时制止,对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要及时总结推广。检查的结果作为各级党组织负责人及班子成员届中、届末考察、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考核结果与干部的业绩、调配、任用挂钩,并作为评判乡(镇)党委组织委员和支部书记是否称职的主要依据。三要建立失职追究制度。规定对违反《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规定吸收党员,突击发展党员,弄虚作假,致使不符合党员标准的人进入党员队伍的,或因工作不力贻误党员发展工作的;工作严重失职、渎职,激化农村矛盾,引起群众激愤的。经查实,哪个环节出的问题就追究哪个环节责任人的责任,对已构成违纪违规的责任人,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坚决果断地进行处理。对由于非正常因素连续三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的农村党支部,不能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对任期内由于主观原因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不发展党员的村支书,要坚决予以调整,违反党纪的要予以必要的处分。

(二)拓宽渠道,建立民主推荐党员的工作机制。

在广泛宣传党的性质和入党条件的基础上,把党员后备人选推荐权交给群众,并建立民主推荐党员的长效机制,对于提高新发展党员的质量,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很有好处。一要从外出优秀青年中推荐党员后备人选。一方面要在外出务工地党员比较集中的地方建立临时党支部,由党员分工联系优秀青年;另一方面与务工地所在党组织联系,对已写了入党申请书的优秀青年实行委托培养。二要从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发现党员后备人选。充分利用村两委换届选举成果,把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一些素质较好,群众推荐、提名票数较高的人纳入党员后备队伍名单,有针对性地加以培养,既可提高工作效率,也可增加培养发展成功率。三要在日常工作中推荐党员后备人选。要全面实行“三推一定”的办法,即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时要事先通过党员、群众、群团组织的推荐,再由支部决定的方式确定。通过“三推”,从群众中广泛推优,发掘更多的优秀分子,尤其是30周岁以下青年,有针对性地鼓励他们自愿写入党申请书,努力壮大申请入党人员队伍。同时,从所有写申请入党书人员中,“好中选优”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并在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等环节上接受党员和群众测评,确保新发展党员的质量。

(三)扩大民主,建立发展党员工作监督机制。

一要实行发展党员全程公示制度。即在发展党员的各个环节都实行公示,接受群众的监督。重点突出“三榜”公示,即:“一榜”是拟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对象的必须进行公示;“二榜”是拟接收为预备党员对象的表现、培养考察及支部意见等情况必须公示;“三榜”是预备党员申请转正时,预备期间的个人表现必须公示。每次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党委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接受社会监督。凡在公示期间有反映问题的,一经查实,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理;凡不按正常程序公示、出现问题的,追究村党支部书记的责任。二要实行接收预备党员答辩制度。在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接收预备党员时实行答辩制,答辩采用本人自述、乡(镇)党委出题、党员即席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发展对象要围绕入党为什么、入党后干什么等问题进行自述,随后由乡(镇)党委对其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测试,测试之后由与会党员针对现实中碰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向发展对象当场提问。最后支部根据发展对象答辩情况和本人表现进行测评,测评情况较好的提交支部大会表决,测评情况不够满意的将暂缓发展或延长考察时间,条件成熟后再提交支部大会决定。三要实行发展党员“四审”制度。①政审。村党支部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通过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召开知情人士座谈会和函调等多种办法,全面了解发展对象的情况。②预审。乡(镇)党委在审批涉及村支书“近亲”发展新党员时,必须将其全套入党材料报县委组织部审查。县委组织部及时研究提出审查意见,并书面下达,经审查发现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建议乡(镇)党委重新审议,不予审批。③会审。乡(镇)党委要在研究发展规划、审批党员等工作中从严把关,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会审,共同承担责任。同时,要建立乡(镇)党委委员分工指导支部党员大会制度,凡村支部召开的接收预备党员及党员转正会议,党委委员要到会指导,凡出现程序不严等问题的,要追究相应的责任。④面审。坚持与新党员谈话制度,分管党务的副书记、组织委员必须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实行同新党员面对面的谈话制度,增强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和纪律性。

(四)突出重点,建立发展党员“重点村”限期转化机制。

“重点村”发展党员工作难突破始终是困扰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一道难题”。抓“重点村”转化工作,一方面要使现有“重点村”限期转化,另一方面要使原来的非“重点村”不滑入“重点村”行列,同时还要充分保证党员的质量。一要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包干责任制,限期转化。“重点村”由县乡主要领导主抓,进行重点指导。县一级,县委常委带头抓,建立县委常委包片联“重点村”制度,负责一个片的发展党员工作和一个老龄化“重点村”的整转工作;县其它党员领导也要每人挂钩联系一个发展党员“重点村”,进行重点整转,不整转不脱钩。乡(镇)一级,对3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无女党员的支部由党委班子成员联系;对61岁以上党员占1/3的村支部,明确由组织委员联系。二是要建立每季通报制度,及时掌握情况。在对“重点村”“挂牌”的基础上,要建立每季一次的通报制度,以及时掌握转化情况。通报的主要内容包括:“重点村”整改计划、申请入党人数、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人数、发展对象人数及责任制落实情况。对于连续三次通报工作仍无明显改进的,要对有关乡(镇)党委和责任人通报批评、进行组织谈话并追究相应的责任。三是建立预警制度,超前管理。要设置警戒线,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为突破警戒线:连续二年未有人写入党申请或培养入党积极分子;无32岁以下党员的;党员近亲比例占1/4的;连续二年新发展党员有违法违纪现象的。要制定监控措施,建档立卡,全面掌握处于警戒线范围内的所有村支部的情况,用注册销号的办法,进行动态管理。在出现警戒情况之一时,由乡(镇)组织委员向党委和县委组织部汇报反映情况,县委组织部督促整改落实。

(五)综合治理,探索建立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新机制。

只有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展示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吸引力和战斗力,才能使优秀分子积极主动向党组织靠拢。一要探索党员培训教育机制。党组织要注重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头脑,引导党员自觉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充分运用“党员义务劳动日”、“党员关爱活动日”、“党员责任区、联系贫困户”、“蹲点夜访活动”和“创建学习型支部”等有效载体,让党员在主题活动中长见识,受教育。要借鉴运用“学教”成功经验,定期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讨论,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教育党员,如开展“党员说给党员听”等活动,激发广大党员奋发向上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自觉性。要始终坚持采取培训、轮训、观看录像、参观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提高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二要积极探索农村流动党员管理的新机制。要建立“以动制动”的管理机制,避免出现流动党员管理上的“真空”,努力做到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组织的管理就延伸到哪里。如通过乡(镇)党委建立流动党员联络站、制作发放联系卡、村支部设立热线电话、支部班子成员责任挂钩、在家党员与流动党员“结对子”等多种途径,把流动党员与其党支部紧密联系在一起,不让一名流动党员在流动期间游离在党组织的视线之外。要根据流动党员的职业特点、行业分布、知识层面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函授教育、集中教育、巡回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等。流动党员所在的党组织必须因人因时因地制定教育计划,通过努力工作,把流动党员的作用引导好、把他们的创业环境营造好、把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好。如可根据流动党员的特长和优势,主动包装项目,吸引有一技之长的流动党员回乡创业,从而使他们“在外不忘家乡,富了不忘乡亲,功成不忘支部”,以实际行动支持家乡建设。三要加大对不合格党员的处置力度。要根据党员的身份、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情况的不同,分类提出评议标准,通过定期开展“两票”制评议党员活动,对不合格的党员要敢于动真格处置,以纯洁党员队伍。在党员队伍建设中,只要我们始终做到入口把关严格、出口渠道畅通、日常管理到位,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会越来越好,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会越来越高,党对优秀分子的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强。

第三篇: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调查报告

某乡关于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调查报告

作者:高山流水

近年来,××*党委根据上级机关的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指导方针,通过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严把“入口”关等有效措施,使入党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真正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一、农村发展党员工作

的现状

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是建立一支质量高、数量足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为此,该乡根据区委、区组织部的要求,结合农村支部的实际情况,要求农村支部入党积极分子不少于本村人口的=,从而建立一支===人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其中==岁以下的入党积极分子===人,占==。该乡还依托乡党校聘请区组织部、区党校领导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性质等理论教育。====年该乡党委共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次,受训人数在====人次以上,培训结束时统一进行《党的基本知识》考试,以检验学习效果,为党员发展提供了充足可靠的后备资源。

各村党支部在确定培养对象时,严把“入口”关,按照新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一方面把不具备条件的人员剔除出去;另一方面注意在生产、工作一线的高知群体和==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优秀青年,尤其是在乡土拔尖人才中优先发展。对那些素质不高、入党动机不端正、政治不合格的人,不吸收到党内来。农村支部在发展党员上认真履行了入党手续,严格按程序办事,特别是计划生育超生者不批、历史不清白者不批、入党动机不纯者不批、未经基层党委派人谈话者不批,从而确保了党员发展的质量。====年--====年共新发展农村党员名,其中==岁以下党员名,占发展农村党员的==以上。

二、农村发展党员存在的问题

在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

=、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员工作重视不够,存在着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

=、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农村部分群众入党的愿望减弱。

=、党内少数干部贪污受贿、乱占耕地、仗势欺人等违法违纪现象损害了党组织的形象,在群众中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党组织党组织的吸引力也因这些“害群之马”而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削弱,群众入党的愿望也随之降低。

=、少数村党支部书记嫉贤妒能,怕“培养了苗子,失去了位子”,有意压制,把优秀青年拒之门外。

=、==岁以下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经商较多,给发展党员工作造成一定的难度。

三、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建议

=、要进一步增强做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各基层党组织要把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列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强化责任,明确目标,制订发展规划时,==岁以下青年农民党员要有较高比例,确定积极分子队伍时,数量上要有较大的基数。

=、要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针对农村部分群众敬佩那些已经富裕起来的村民,可以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效、优质、定单农业来增加农民收入。还可以根据每个党员所从事的职业和经济、技术特长,以村党支部为单位,把党员分成畜牧、林果、棉花、蔬菜等专业协会,这些协会再分别把农民组织起来,形成经济协作体,带领农民发展经济闯市场,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加大执法力度。针对党内少数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纪检、组织部门要全面介入,开通==小时举报电话,并为举报者保密,一经查实从严处理,并把处理结果及时公开。

=、要下决心解决好少数村支部长期不发展党员问题。把多年不发展党员的村列如乡、村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制,对那些为“保位子”长期设置障碍的村支书,要果断采取组织措施进行调整。对一些宗族势力严重阻碍党员发展工作的少数村的党员、干部,给予必要的党纪处分。

=、要切实加强在外出务工经商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在外出党员中建立健全党的组织,明确培养责任,做好积极分子的教育管理的衔接工作,防止入党积极分子在流动中流失。

第四篇:镇关于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汇报

中共镇委

镇辖76个行政村,4.6万人,有中共党员2318人,其中农村党员1891名,村支部书记76名,委员232名。一年来,镇党委始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重加强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基层组织建设出现了良好局面。全镇76个农村支部班子健全,凝聚力、战斗力强。2006年全镇共发展党员36名,转正54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80名,其中新发展35岁以下党员16名,同比2005年提高了6个百分点,新发展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16名,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发展女党员6名,占总发展人数的17.1%。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从根本上保证党员发展工作顺利开展。

省委组织部《关于在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中做好党员发展工作的通知》下发后,镇党委在县委组织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对全镇农村党员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在掌握底数的前提下,重点对农村党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从业状况和支部发展党员制度程序等4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根据总结出的现实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重点在培养35岁以下中青年生产经营骨干力量中重点培养,加强对女党员的发展工作,进一步加强预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等3个方面加强工作。对《镇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做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在制度上确保党员发展工作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1 镇党委书记赵春江同志作为镇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十分重视党员发展工作,要求各村发展党员必须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和镇发展规划开展工作,务必做到高标准确定发展对象,高标准培养,严格发展程序,坚决禁止搞派系斗争,每发展一名党员,都严格把关。特别重视对后进支部的党员发展工作,指出发展好党员,是后进支部转化后防止反复的根本,他每次入村检查,都将党员发展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

二、多措并举,强化培训,开创党员发展工作新局面。 为加强对农村党员发展工作的领导,镇党委专门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主管副书记和组织委员为副组长,组织办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发展党员工作联系点。做到‚三定期‛,即:定期培训,每个月安排一部分的村书记参加发展党员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新当选的支部书记的培训,每个村的支部书记保证每年轮训两次;定期交流,每个月组织部分村书记同镇相关领导交流党员发展情况,倾听他们的问题和困惑,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做好思想工作;定期检查,每个季度检查一次各村在确定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党员的情况,对表现好的支部进行表扬,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批评指正,并限期整改。通过上述措施,2006年发现问题5起,主要集中在发展程序和放松培养上,都进行了有效的整改,表彰工作开展好的支部7个,对3个支部提出批评,并限期改正。

针对个别两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镇党委在对支部书记批评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在制度和奖惩机制上解决问题,并选派专

2 人负责解决。首先,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在村干部考核分中的所占比例,从原来的4%提高到6%,将党员发展工作直接同村干部工资挂钩,同时采取一票否决制,规定两年以上不发展党员的村不得评优评奖。第二,凡两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由片长牵头,包村干部负责,采取驻村帮扶的方式,重点培养政治素养强,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懂技术善经营的中青年为发展对象,解决村中长期不发展党员的问题。全镇两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 个村,经过各方努力,今年都发展了党员。

我镇在村‚两委‛换届后,于6月下旬利用一周的时间对新一届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以及‚两委‛干部和部分党员代表进行了集中培训。内容主要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文明生态村建设、土地管理、依法行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12个方面。培训结束后,还分别到重点村进行走访,座谈,同村干部,党员交流学习体会,检查培训成果,并依据各村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同时,我镇积极鼓励村干部参加学历教育,已有15名村干部参加了村干部‚素质工程‛大专班的学习,2006年还有12人参加学习,不断提高我镇农村干部的科学文化水平,改善村干部知识结构,为我镇农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三、严格程序,保证质量,不断吸纳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 2006年,各建制村提交入党申请书的160人,确定入党积极分子80人,对已提交入党申请书的,都进行了‚推优‛工作。在确保发展数量的同时,严格坚持党员标准,决不允许降低质量、

3 降低标准、突击发展党员的情况发生。为此,镇党委定期调度,加强督导,严防年底考核前搞突击入党,一旦发现此类问题,支部书记年终考核时党员发展工作按不合格论处。

为保证发展党员质量,镇党委为各村确定发展对象竖起了三条‚高压线‛:政治素质必须高,道德品行必须好,业务能力必须强。为此,镇党委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了‚三看三学‛活动,一是‚看先进性教育活动相关书籍、资料,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组织积极分子认真阅读先进性教育《简明读本》、老党员学习体会,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并重点学习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入党积极分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端正入党动机,真正做到在思想上首先入党。二是‚看文明生态村建设成果,学习创建中的先进事迹。‛安排新积极分子分期分批参观了孙田庄、上荆子、柳河北山、驼骆营等文明生态村建设中成绩突出的村。让他们在感受这些村的巨大变化同时,学习各村在创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党员典型,体会党员在创建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使其切身感受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其发展意识和创造意识,鼓舞干劲。三是‚看新型农业发展新成果,学习先进农技知识。‛为增强新积极分子自富、带富的能力,组织从事农业生产的骨干分子参观孙田庄设施蔬菜基地、柳河圈酒葡萄基地等全镇一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

在发展程序上,镇党委严格按照卢龙县《农村发展党员操作

4 规程》的要求,各村支部都建立了入党申请人和入党积极分子台帐,镇党委同时建立了各村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审批预备党员和转正工作以及两年以上未发展党员村台帐,做到镇村两级实时动态掌控。各支部发展党员严格履行各项程序,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发展党员会镇组织办人员和包村干部必须到场,认真做好会议记录,从每一环节上确保党员发展工作的公开、公正。

通过不懈的努力,2006年党员发展工作呈现申请入党人数多,新发展党员质量好的可喜局面,全镇上下做到了制度全,实行严,风气正。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党员发展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战略工作,事关重大,比照该项工作开展优秀的地区,我们还存在诸多不足,还要面对农村党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致富带富能力不够强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在县委组织部的领导下,着重在制度完善和落实、提高整体素质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加强党员发展的各项工作,为全县的跨越式发展,为镇的超前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2007年1月

第五篇:乡镇党委农村发展党员工作自查报告

文章标题:乡镇党委农村发展党员自查报告

县委组织部:

根据县委组织部2008年1月9日《内部明电》的的精神,按照《中国共产党市委组织部关于对农村发展党员进行检查的通知》的要求,我镇党委对二00六年度农村发展党员进行了全面、详实的自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展党员情况

2006年度,全镇建制村新发展党员61名,比2005年增加49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38名,占62;高中以上文化程度56名,占91;女党员6名,占10;“推优”发展的38名,占100。2006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64名,其中国共产党青团推优229名,入党积极分子累计达到583名。截止2006年,不存在两年和三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建制村。

二、主要措施

1、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年初,镇党委将发展党员列入基层组织建设的中心内容,量化到村,细化到人。在参考全县发展党员计划的基础上,对各村的人口、经济以及党员队伍等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充分挖掘内在潜力,结合全镇基层组织要点,确定各村年度发展党员计划,作为指导性任务下发各村。同时明确各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将发展党员列入年度目标考核,与评优评先、年终补贴直接挂钩。凡当年不发展党员的,取消评先资格,两年不发展党员的,对书记进行警告性谈话,连续三年不发展党员的,对支部书记进行必要的组织调整。

2、强化措施,确保落实。为确保发展党员实现数量与质量并举,指导与监督并重,镇党委坚持专项督查和专题例会制度。即每季度结合党建检查对全镇发展党员进行专项督查,每半年召开一次发展党员专题例会。及时了解各村的进度、操作规程,全面掌握每个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现实表现,做到心中有数。

3、规范程序,严把“入口关”。镇党委在坚持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严格实行公推公示制的基础上,把好“五个关口”,做到“五不发展”。即:把好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关、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关、发展对象确定关、预备党员接收关和预备党员培养考察关;本人不提出入党申请的不发展,党的基础知识培训不合格的不发展,培养时间不到一年的不发展,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不发展,入党手续不全、材料不齐的不发展。

同时,每年都要组织村党组织书记、组织委员开展发展党员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理论水平。制定并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的通知》,对发展党员的目标予以明确,对发展党员的程序进行强调,强化了对具体操作过程的指导力度。在新发展党员中,无一例违规发展现象。

4、狠抓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拓展党员发展源头。党委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上,一是抓好公开推荐。村党支部采取入户或党员群众座谈会的形式,公开推荐优秀分子。对已经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公推对象,通过召开支部大会,可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对尚未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公推对象,采取镇村两级党组织派人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对党的认识,使其自愿主动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然后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二是扩大“推优”范围,在做好共青团“推优”的基础上,把妇联纳入推优单位,把一大批优秀青年和能人推荐到党组织中来,拓宽党组织选人用人渠道。经过,今年以来,各群团组织“推优”人数达到291名,其中国共产党青团推优229名,新发展党员38名。三是强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使其尽快成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党委在“七一”期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并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实行跟踪培养。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各挂帮领导认真履行职责,加大了对挂帮村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指导力度。一年来,全镇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64名,其中:女性入党积极分子42人,占12;35岁以下的247名,占6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31人,占91,平均年龄36.8岁。初步建立起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能满足全镇发展党员需要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为全镇党员队伍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人才支持。

5、突出重点,力提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中,镇党委突出了三个重点,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即重点培养政治素质高、年纪轻、有文化、懂经营、善管理的回乡学生、青年及民营企业负责人、复员军人、科技带头人入党,重点培养发展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分子入党,重点培养发展村委会成员入党。一年来,全镇53名种养加销致富能手、优秀外出务工青年加入党组织,10名村委干部10名村委干部。

三、存在的问题

1、农村党员发展不平衡。少数村发展党员力度不够,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方法不多,导致成熟缓慢,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女党员偏少等问题未得到明显改善。

>

3、在外出务工经商青年中发展党员难。外出务工人员流动性强,稳定性差,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以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谈话了解,支部会议通过等程序方面操作较难。

四、下步打算

1、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发展的领导和指导,充分发挥乡镇党委书记、村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使其尽快成熟,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增强活力。

2、继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丰富其党务知识,提高其抓好发展党员的能力,使发展党员更加规范化。

《乡镇党委农村发展党员自查报告》来源于网,欢迎阅读乡镇党委农村发展党员自查报告。jtz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服装销售下降分析报告下一篇:非洲猪瘟防治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