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秦观解析范文

2022-06-24

第一篇:如梦令秦观解析范文

秦观名字的由来

秦观和陆游,宋代两位杰出的文学家,因其名、字相同,常被学者相提并论。他们名字如何拼读?来源及含义如何?两者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历代存在不同的看法,至今不少人仍不甚了了。一般人将秦观、陆务观的“观”字读平声。也有人读去声,如于北山《陆游年谱》、刘黎明《陆游悬案揭秘》。有人认为秦观名本自王观,字少游源于汉代马少游。也有人如刘黎明认为秦观字少游本自《列子·仲尼篇》。有人认为陆游的名字源于秦观,这以朱东润《陆游传》为代表;也有人认为纯系附会,不可信,如于北山《陆游年谱》。当代学者如于北山《陆游年谱》、邹志方《陆游家世》认为陆游名字本于《列子·仲尼篇》“务外游,不知务内观”,于北山先生更明确指出陆游名字“可觇其家世与道家思想之关系”。① 刘黎明《陆游悬案揭秘》亦持此说。上述说法各有依据,但皆缺乏具体论证,难以令人信服,所以至今仍无统一的结论。陈冠明先生曾专门写有《秦观陆游名字解诂》一文(载《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P295—298,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5月版),作者引用一些文献资料,坚持认为陆游的名字是由秦观名字而来。又以名字解诂的常识认为秦观、陆游名字中的“观”应读“去声”,是名词游观(guàn)的意思。乍看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推敲分析,陈氏观点仍缺乏说服力。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展开详尽论证,力图得出科学的结论。

先看秦观名字的由来、含义及读音。这一问题从秦观自述及同时人记述中即可找到明确答案。元丰六年(1083),秦观三十五岁,九月后,为王观母亲作墓志铭。《李氏夫人墓志铭》云:“至和中,先君游太学,事安定先生胡公。岁时归觐,具言太学人物之盛,数称海陵王君观及其从弟觌有高才,力学而文,流辈无与比者。余时为儿,侍左右,闻而心慕之,愿即见,盖不可得。后数年,二君相继举进士,中第,其试于有司,皆为开封第一。名实既发,所与皆一时之豪。余遂以故人子获从之游。”② 从这一段记述及有关材料得知,秦观父亲元化公曾游太学,师事理学家安定先生胡瑗,王观亦师事胡瑗。元化公十分钦佩王观及其从弟王觌,认为他们的才华,流辈无人可比。因此,为儿子取名秦观(“至和”为仁宗年号,即公元1054—1056年,时秦观六至八岁)。秦观二十八世孙秦瀛于清嘉庆时重编《淮海先生年谱》,其中案语说:“《李氏王夫人墓志铭》但言元化公称王君观及其从弟觌,而不言名先生。名先生之说,见于旧谱。然王君观从弟名觌,而先生之季弟亦名觌,或取二王之名,先后以名其子,似可信也。”秦瀛认为,秦观、秦觌兄弟得名于王观、王觌兄弟,所言是有道理的。古人喜以崇拜仰慕的古人或前辈名字给子女命名,是常见的现象。那么,秦观的“观”字读音如何呢?这要看王观的“观”字读音。我们先分析一下“观”字,这是个形声字,本写作“颧”,许慎《说文解字》入“见”部。“观”字有两读,一类《广韵》作古丸切,平声,见声桓部,现代汉语拼音读作guān;另一类《广韵》作古玩切,去声,见声换部,现代汉语拼音读作guàn。“观”字读音不同,意义迥别,读作平声时,一般为动词,意义与“看”、“见”有关,如观看、观览、观赏、游观;读作去声时,为名词,意指可凭观看或供观看的建筑物,如观阙、楼观、道观,又有古国名、水名、姓名,也读去声,又名词奇观、壮观、游观等也读去声。清楚了“观”字音、义的区别,现在可明确王观的“观”字意义及读音。王观与从弟王觌(dí)名皆与“看”、“见”有关,遵循一定规则,王观的“观”应读作guān,而不可能是观阙、道观的“观”的意思,即不应读作guàn。因此,秦观的“观”也应读作guān。王观当时是著名词人,秦观爱词、作词即受其影响。

秦观有兄弟三人,秦观为长兄,弟秦觌,字少仪,季弟秦觏,字少章。兄弟三人之名繁体字分别写作“颧”、“覿”、“觏”,字形相似,字义相近,皆与“看”、“见”动作有关,有规律可循,根据字义,三字的读音应分别读作guān、dí、gòu。因此,秦观的“观”字的意义也不可能是名词楼观、道观的“观”,不应读作guàn。

秦观二十余岁,始取“太虚”为字,“太虚”当指“天”、“天空”。秦观取此为字,表明自己心似天高,气凌太虚,形容志大气盛。徐培均先生《秦少游年谱长编》卷首“传略”中认为秦观字“太虚”亦与道家思想有关,并举秦观《反初诗》“昔年淮海来,邂逅安期生。谓我有灵骨,法当游太清。区中缘未断,方外道难成。一落世间网,五十换嘉平”为证,说:“此五十岁时追忆出生时受道家影响,字曰太虚,当由此也。”③ 这一观点值得商榷。秦观思想中固多道家、道教成分,并不能说明他字“太虚”便是本自道家思想。陈师道《秦少游字序》(详见下文)中既已明确记述秦观字“太虚”是本自对杜牧的崇仰,志大气盛,热衷功名,那么,“太虚”应理解为“天”,而不应理解为道家学说中的空寂玄奥之境。又有人认为秦观的“观”意思是道观的“观”,应读guàn,也是将字“太虚”理解为道家学说中的“太虚”,名与字意义关联,因此,秦观的“观”不是观看的“观”,不读平声。这是望文生义,主观臆测,缺乏事实依据,不足为凭。

元丰八年(1085),秦观三十七岁,正式将原字“太虚”改为“少游”。元祐元年(1086)二月一日,友人陈师道作有《秦少游字序》云:

元丰之末,余客东都,秦子从东来。别数岁矣,其容充然,其口隐然。余惊焉,以问秦子,曰:“往吾少时,如杜牧之强志盛气,好大而见奇。读兵家书,乃与意合,谓功誉可立致,而天下无难事。顾今二虏有可胜之势,愿效至计,以行天诛,回幽夏之故墟,吊唐晋之遗人,流声无穷,为计不朽,岂不伟哉!于是字以太虚,以导吾志。今吾年至而虑易,不待蹈险而悔及之。愿还四方之事,归老邑里如马少游,于是字以少游,以识吾过。尝欲以语公,又以为可。于子何如?”余以谓取善于人,以成其身,君子伟之。且夫二子,或进以经世,或退以存身,可与为仁矣。然行者难工,处者易持,牧之之智得,不若少游之拙失也。子以倍人之才,学益明矣,犹屈意于少游,岂过直以矫曲耶?子年益高,德益大,余将屡惊焉,不一再而已也。虽然,以子之才,虽不效于世,世不舍子,余意子终有万里行也。如余之愚,莫宜于世,乃当守丘墓,保田里,力农以奉公上,谨身以训闾巷,生称善人,死表于道,曰“处士陈君之墓”;或者天祚以年,见子功遂名成,奉身以还,王侯将相,高车大马,祖行帐饮。于是,乘庳御驽,侯子上东门外,举酒相属,成公知人之名,以为子贺,盖自此始。④陈师道所述“元丰之末,余客东都,秦子从东来”。当指元丰八年,秦观由高邮赴京准备应试时,得与陈师道重遇。从秦观回答语气看,必是五月及第之前的口吻,恰符合当时的心境。秦观前此已有两次落榜的痛苦经历,有些心灰意冷,是苏轼勉励他继续应试。此次应试吉凶未卜,前途难测。所以,说出一番自我安慰的话,实为准备落榜时的心理调适。他自称效法马少游,改字“少游”,也是当时心境的反映,或者说是思想的一个侧面。可知,秦观因慕马少游名,改字“少游”,以识其“过”。他以“少游”为字,只是寄托僻居乡里、小成即安、知足常乐的志趣,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未必当真。实际上,秦观还是想有所作为的。陈师道与秦观皆为苏轼弟子,彼此交游唱和,相知甚深。陈氏言之凿凿,秦观字“少游”是因仰慕马少游的人格志趣而来,没有其他更深的含义。陈氏的记述是可信的。徐培均先生明确说秦观改字“少游”在元祐元年(1086),⑤ 此说不确,盖将陈师道作《秦少游字序》时间等同于秦观改字“少游”时间。

元丰元年(1078)秋,参寥子有《彭门书事寄少游》诗,元丰二年,又有《子瞻赴守湖州少游与余同载因游惠山览唐处士王武陵窦群朱宿诗追用其韵各赋三首》,可知,早在元丰元年(1078),秦观已称字“少游”。元丰七年(1084)春,苏轼在黄州作有《和秦太虚梅花》诗,仍称秦观原字“太虚”。八月,秦观自高邮至润州,会苏轼于金山,苏轼《次韵滕元发许仲途秦少游诗》结句云:“何似秦郎妙天下,明年献颂请东巡。”祝愿秦观明年考取进士。苏轼此时已将秦观字“太虚”改称“少游”。但九月五日,苏轼《上荆公书》中向王安石推荐秦观,仍称“高邮进士秦观太虚”。可见,元丰元年(1078)至元丰八年(1085),秦观字“少游”与字“太虚”并行,最后以“少游”行世。友人皆改称“少游”,“太虚”遂不复使用。秦观改字有一个过程。因此,严格说来,认为秦观于元祐元年或元丰八年改字“少游”,都是不确的。

关于马少游其人,《后汉书·马援传》云:

援击交趾,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忼慨有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按:指行路迟缓)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馀,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时,下潦上雾,毒气薰蒸,仰视飞鸢跕跕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今赖士大夫之力,被蒙大恩,猥先诸君纡佩金紫,且喜且惭。”吏士皆伏,称“万岁!”⑥可知,马少游是知足求安、淡泊功名的人,与其兄马援慷慨有大志、积极进取、热衷功名不同。马少游因此成为后世文人消极时仰慕的典型。

秦观由字“太虚”改字“少游”,极有可能与苏轼有关。因此,有必要先谈一下苏轼对马少游的态度。苏轼诗中多处咏及马少游,熙宁六年(1073)正月至六月,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作《山村五绝》,讥讽新法,其五云:“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不须更待飞鸢堕,方念平生马少游。”⑦ 用《后汉书·马援传》典,表示自己在位不能有所作为,应学马少游僻居乡里,知足常乐,以示对新政的不满。苏辙有和诗云:“贫贱终身未要羞,山林难处便堪愁。近来南海波尤恶,未许乘槎自在游。”⑧ 元丰二年(1079)春,苏轼时在徐州任上,《次韵田国博部夫南京见寄二绝》其二云:“火冷饧稀杏粥稠,青裙缟袂饷田头。大夫行役家人怨,应羡居乡马少游。”⑨ 表达离乡背井,宦游他处,不及马少游居乡之好的心情。秦观改字“少游”后,苏轼诗中仍多处咏及马少游。元祐四年(1089)春,苏轼由翰林学士除龙图阁学士,四月以后出知杭州。将赴杭时,他作有《次韵黄鲁直寄题郭明父府推颍州西斋二首》,其二云:“寂寞东京月旦州,德星无复缀珠旒。莫嗟平舆空神物,尚有西斋接胜流。春梦屡寻湖十顷,家书新报橘千头。雪堂亦有思归曲,为谢平生马少游。”⑩ 《文选》中有石崇《〈思归引〉序》云:“困于人间烦黩,常思归而永叹。寻览乐篇,有《思归引》,傥古人之情,有同于今,故制此曲。”表达归隐之思。苏轼曾裁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为《思乡曲》,抒发思归之情。元祐七年(1092)九月,苏轼由知扬州迁任兵部尚书,召还京城途中,作《行宿泗间见徐州张天骥次旧韵》,诗云:“二年三蹑过淮舟,款段还逢马少游。无事不妨长好饮,著书自要见穷愁。孤松早偃原非病,倦鸟虽还岂是休。更欲河边几来往,只今霜雪已蒙头。”(11) “张天骥”即苏轼《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诗中的“张山人”,是一位不求仕进的风雅之士。《史记·虞卿列传》云:“不得意乃著书,上采《春秋》,下观近世„„”苏轼诗中用此典故,是发抒不得意的牢骚。绍圣四年(1097)四月,苏轼自惠州谪昌化军安置,在儋州,作有《和陶酬刘柴桑》诗云:“红藷与紫芋,远插墙头周。且放幽兰香,莫争霜菊秋。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12) 忘却故乡,不思马少游,是故作旷达。可见,苏轼对马少游是“情有独钟”,遭遇挫折时,总是羡慕马少游的处世态度。

再看秦观与苏轼的交往。元丰元年(1078)四月,秦观将入京应举。途中首次拜谒苏轼于徐州。(一说秦观与苏轼初识于熙宁十年,误)时苏轼任徐州知府。彼此唱和,相得甚欢。秦观秋试不售,苏轼作诗慰之,并作书为他鸣不平,《答秦太虚》中说此次落榜“此不足为太虚损益,但吊有司之不幸尔”。(13) 苏轼一直欣赏秦观的文才,关心他的前途,鼓励他克服生活困难,读书应举。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遭贬至黄州,友人多畏祸远避,秦观仍一如既往,与苏轼书信往来,寄赠诗歌。《与苏黄州简》(14) 中表露出系念之深情。苏轼复信表示感谢,并再次勉励秦观作文应举。秦观思想观念深受苏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陈祖美先生《读〈苏轼诗集〉漫笔》一文认为,秦观之所以人到中年,方由自取初字“太虚”改为“少游”,与其说是受《后汉书·马援传》启发,毋宁说是对苏轼政见愈益趋同之所致。(15) 又《秦观为何由“太虚”改字“少游”?》一文中也说:“秦观的‘改字’,在很大程度上恐怕是对‘苏门’的追随和趋同。”(16) 所论甚有见地。秦观读《后汉书·马援传》中马少游事迹,羡慕马少游,极有可能是受到苏轼的影响。

因此,秦观名得自仰慕王观,应读作guān,字得自仰慕马少游,与《列子·仲尼第四》“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只是字面上的相同,没有意义上的联系,也没有任何材料说明其间的联系。刘黎明《陆游悬案揭秘》认为:陆游之得名,本于《列子·仲尼》“务外游,不知务内观”。“这里的‘游’、‘观’就是陆游名字的出处,当然,这也是秦观名字的出处。二人同据此书命名起字,所以才有这样的巧合”。(17) 完全是臆测之论,并无依据。

说秦观的“观”读平声,还有秦观自己的诗为证。元丰三年(1080)寒食前,苏辙因贬筠州酒税,经过高邮,与秦观游赏唱和。游扬州时,苏辙作有《扬州五咏》,其中第二首《平山堂》云:“堂上平看江上山,晴光千里对凭栏。海门仅可一二数,云梦犹吞八九宽。檐外小堂阴蔽芾,壁间遗墨涕汍澜。人亡坐使风流尽,遗构仍须子细观。”(18) 秦观当即有和作,题《次韵子由题平山堂》,诗云:“栋宇高开古寺间,尽收佳处入雕栏。山浮海上青螺远,天转江南碧玉宽。雨槛幽花滋浅泪,风巵清酒涨微澜。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19) 苏辙诗末句“仍须子细观”的“观”是动词,读平声。秦观诗末句“淮东第一观”的“观”是名词,是“大观”、“壮观”的意思,应读去声。说明秦观对“观”的读音不分,一律读作平声。这也说明秦观将自己的名读作平声而不是去声。平山堂墙壁至今仍存有“淮东第一观”石刻大字,即从秦观诗句而来。

秦观的“观”字取义、读音本来即很清楚,没有疑义。那么,为什么现代不少人误读作guàn呢?始作俑者是南宋的刘克庄。刘克庄《送实之倅庐陵》诗其二云:“君去江边春色浓,郡花照席万枝红。守分风月元非赘,吏白文书但托聋。黄本何堪处秦观,白麻近已拜申公。早归了却兰台吏,莫久吟诗快阁中。”(20) 根据诗律,此处秦观的“观”读去声,说明刘克庄认为秦观的“观”应读去声。后人又将陆游与秦观的名、字牵扯到一起,既认为陆游名、字源于秦观,既认为陆务观的“观”应读去声,那么,秦观的“观”当然应读去声了。南宋人认为陆游名、字本自秦观名、字,强调陆务观的“观”字读去声,已暗含秦观的“观”应读去声的意思。清代的钱大昕则明确说秦观的“观”与陆务观的“观”字一样,应读去声。(详见下文)但钱大昕并没有进一步解释清楚“观”字读去声的原因,只是重复刘克庄以来的记述而已。后来便以讹传讹,直至今日。

那么,陆游名字的来源、含义和读音又如何呢?与秦观名、字的关系究竟怎样呢?我们还是从头谈起。最早提出陆游字务观的“观”字读音问题的是陆游的后辈诗人刘克庄(1187—1269),他在《后村诗话》前集卷二中说:“史相力荐放翁,赐第。其去国自是台评然。王景文乃云:‘直翁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放翁见诗亦笑云:‘我自务观,乃去声,如何把作平声押了?’”(21) 刘克庄认为陆务观的“观”字应读去声,且引陆游自述为据。但他没有进一步解释原因。又陆游诗文中并没有有关自己名字的直接记述,同时代人和陆游家人也没有陆游名字读音的记述,刘克庄记述的可靠性就要打折扣了。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作于六十岁(1247)以后,其时距陆游去世已隔40年左右,事实邈远,且无任何旁证,刘克庄的记述值得怀疑。刘克庄的记述只能解释为,他认为务观的“观”字应读去声。(刘克庄将秦观的“观”也读作去声,见上文。)

刘克庄稍后的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陆放翁”条记述陆游“名游,字当从观(平声),至今谓观(去声)。盖母氏梦秦少游而生公,故以秦名为字而字其名。或曰公慕少游者也。”(22) 叶氏此段记述,有几点可注意:1.叶氏认为陆务观的“观”本应当读平声,但他没有解释理由。2.叶氏说陆务观的“观”“至今谓观(去声)”。说明刘克庄的解释已很盛行,早已“深入人心”,大家都读去声了。3.叶氏说陆游的名字来源于秦观,原因是陆游母亲梦见秦观而生陆游,因此以秦名为字,秦字为名。这一记载,不见陆游的自述,也未见陆游同时代人和家人的记述,可信性颇值得怀疑。于北山《陆游年谱》即断言叶氏之言“乃妄说”。4.叶氏又记述有人说陆游因仰慕秦观而以其名字名己名字,显系根据《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一诗而来,此诗确是表明陆游仰慕秦观,且说自己名字与秦观相同,但并不能得出有意取自秦观名字的结论,说是巧合,是合理的解释。于北山《陆游年谱》认为是“一时兴到语”,所言极是。如王安石的名与谢安(字安石)的字相同,只是偶合,王安石《谢安墩》诗即明确说:“我名公字偶相同。”叶绍翁,生卒年未详,其学出于叶适(1150—1223),是叶适的晚辈,不大可能亲见陆游,所述皆系传闻,并无可靠依据,因此也不能当真。

南宋末王应麟(1223—1296)《困学纪闻》卷二十《杂识》云:“《列子》曰‘务外游,不知务内观。’陆游字务观本此。”(23) 认为陆游的名字取义于《列子》。但这只是字面上的解释,并不能证明陆游名字必定取自《列子》。上文已论述秦观名字并不取义于《列子》,但字面上也相同。又《孟子·尽心上》云:“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也不能说明秦观和陆游名字来源于《孟子》。又南宋末韦居安的《梅磵诗话》卷中记载:“陆放翁名游,字务观,观字系去声。或云其母梦秦少游而寤,遂生放翁,因以其字命名,而名为字。《后村诗话》载史相力荐放翁,赐第,其去国自是台评,王景文乃云:‘直翁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放翁见诗,笑云:‘我自务观乃去声,如何作平声押了。’近时方蒙仲有《奉题刘后村文稿》数首,内一绝云:‘昔闻秦七与黄九,后有幼安与务观。’观字亦作平声,想后村见之,亦发一笑。”(24) 韦居安基本上综合重复了刘克庄和叶绍翁的记述,他又记述了同时代的方蒙仲(名澄孙,以字行,官至秘书丞。)《奉题刘后村文稿》七绝数首,其中一绝中亦将“务观”的“观”字作平声,说明南宋末仍有人认为“务观”的“观”应读平声,韦居安则认为应读去声。

此后,明代中叶的郎瑛在《七修类稿》卷二十一中亦重复叶绍翁的记述,认为陆游母亲梦秦少游而生陆游,故以秦名为字,秦字为名。清初沈雄《古今词话·词评》上卷云:“山阴陆务观,母梦少游而生,故名其字而字其名。”亦承袭《四朝闻见录》。查慎行在《得树楼杂钞》卷六中也认为:“陆放翁名游,字务观,其义出于《列子·仲尼篇》‘务外游,不知务内观。外游者,取足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观字从去声,后人作平声,盖未详出处耳。”(25) 吴景旭《历代诗话》辛集七“莲花博士”也重复《困学纪闻》和《四朝闻见录》的观点。胡鸣玉《订讹杂录》卷二“大观壮观等语”条对“观”字读音做了综合考察,最后总结说:“宋王景文诗:‘直翁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放翁见之笑曰:‘我字务观乃去声,如何把做平声押了?’此虽戏语,亦可为用字不详出处者戒。”(26)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四亦云:“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皆去声也。王景文诗:‘直翁自了平生事,不了山阴陆务观。’放翁见之,笑曰:‘我字务观,乃去声,如何把做平声押了?’”(27) 上述诸家皆承刘克庄等记述而来,坚持认为陆游名字是因其母梦见秦观而来,或认为源自《列子》。诸家皆认为陆务观的“观”字应读去声,钱大昕则明确说秦观和陆务观的“观”字皆应读去声,理由大概是,陆务观的“观”字读去声,自刘克庄以来,历代多有学者主张读去声,陆游的名字源自秦观,因此,秦观的“观”也应读去声。这种解释也不能令人信服。

历代所论如此。要彻底弄清陆游名字,还得详细论证。陆游父亲陆宰,有四子,长子陆淞,次子陆濬,三子陆游,四子陆涭。“淞”字有两读,一读作sōng,专指吴淞江,一读作sòng,本作“凇”,意指如水淞、雾淞、雨淞,陆淞名取义当指后者,应读作sòng。“濬”是“浚”的异体字,读作jùn,指水深或疏浚。“游”读作yóu,指河流的一段,如上游、下游,又指游泳。“涭”读作shòu,意为水貌。从兄弟取名的规律看,陆游兄弟四人名皆从“水”部,与水有关,且极可能取名词意义,这样,兄弟名才一致。陆游的“游”字取义极可能指河流一段的“游”,或取“争上游”之义。而不是动词游泳的“游”。退一步说,即使指游泳的“游”,也不可能指旅游、游览的“游”。“游”字本为两字,一为“游”,一为“遊”。“游”与“遊”读音相同,意义有别,一从“水”,一从“辵”,浮行为游,行走为遊。但因两者音同形近,古籍中往往互相通用,但与“水”有关的,仍作“游”,而不作“遊”。陆游的“游”与“水”有关,绝不是旅游的“游”(遊)。因此,陆游名不可能取自《列子》中的“务外游”。按通常情形,陆宰给儿子命名,是先考虑好的,儿子名皆从“水”,给长子取名与“水”有关,接下来其他儿子取名也都从“水”部。陆宰不可能先给三子取名陆游,且是秦少游的“游”,再给长子取名陆淞,二子、四子名也与“水”有关。陆淞名在前,已定下诸弟名皆从“水”的规矩,陆淞的“淞”与秦少游的“游”有何关系呢?由此可见,陆游的“游”只与“水”有关,与秦少游的“游”也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陆游字务观与秦观有无关系呢?陆游确实仰慕秦观,有意学习秦观的作品,诗文中多处述及。《剑南诗稿》卷六十二有《出塞四首借用秦少游韵》,是摹仿学习秦观之作,卷七十有《出游归卧得杂诗》七绝,其中写道:“半幅生绢大年画,一联新句少游诗。”明杨慎《词品》卷三有陆游《莺花亭》一诗,也是追思秦观之作。《渭南文集》卷三十一有《跋秦淮海书》、《跋淮海集后》,《老学庵笔记》中亦有两处言及秦观。但所有这些都不能说明陆游的名字来自秦观。《剑南诗稿》卷六十六《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更明确表达对秦观的仰慕之情,诗云:“晚生常恨不从公,忽拜英姿绘画中。妄欲步趋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此诗只能说明,他的名字与秦观的名字相同,并不能说明其名字的命名来源于秦观。如仅理解为字形相同,只是巧合,是没有问题的。若理解为字义、读音皆相同,有意为之,则有问题了。由上所论,秦观的“观”是观看的“观”,读作guān,而不是读作guàn;陆游字务观的“观”如与秦观相同,则也应读作guān,而不是读作guàn。若如是,又与刘克庄《后村诗话》中记载的陆游自认为“务观”的“观”应读去声相矛盾。至于“游”字,秦少游、陆游的“游”音义皆相同,应无疑义。但这并不能证明陆游取义于秦少游。秦少游得名于马少游,陆游四兄弟名皆从“水”部,从由长兄“淞”字而来,与秦少游实无关系。

《列子·仲尼第四》云:

初,子列子好游。壶丘子曰:“御寇好游,游何所好?”列子曰:“游之乐所玩无故。人之游也,观其所见;我之游也,观其所变。游乎游乎!未有能辨其游者。”壶丘子曰:“御寇之游,固与人同欤,而曰固与人异欤?凡所见,亦恒见其变。玩彼物之无故,不知我亦无故。务外游,不知(按:一本作“不如”)务内观。外游者,求备于物;内观者,取足于身。取足于身,游之至也;求备于物,游之不至也。”于是列子终身不出,自以为不知游。壶丘子曰:“游其至乎!至游者,不知所适;至观者,不知所眂。物物皆游矣,物物皆观矣,是我之所谓游,是我之所谓观也。故曰:游其至矣乎!游其至矣乎!”(28)杨伯峻《列子集释》说:“外游内观相对,则观亦游也。”也就是说,游和观同义,可互训,游即观,观即游,观即观看、观览。此处,“观”字应读guān,而不应读作guàn。壶丘子认为,一般的游属“外游”,是外在的;真正的游,属“内观”,是内在的。游在本质,不在形式,“内观”是“游之至”。对照姓名的“名以正体,字以表德”,说陆游字务观本于《列子》,“观”是内在的,故用以为命“字”,这样解释是可通的。只是没有确凿证据证明陆游名字一定来自《列子》。

陆游字务观,即使取义于《列子》,“观”字也只能读作guān,而不能读作guàn,这又与陆游自述“观”应读去声相矛盾。这又如何解释呢?只能有以下几种解释:1.陆游将“观”字读音读错了。2.陆游并没有说明“务观”取义于《列子》,而是另有他义,“观”字读去声是对的,因此,“务观”不可能源自《列子》,后人的理解是错的。3.陆游的“自述”是刘克庄的编造,错在刘克庄而不在陆游。4.如认定“观”字读去声是对的,则陆务观既不可能源自秦观,也不可能源自《列子》,只能取义于观阙、道观的“观”,这样理解于意义上又解释不通。

朱东润先生信奉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中“母氏梦秦少游而生公”之说,在《陆游传》中是这样描写陆游降生情形的:

窗外的雨声停下来了,仓里好像安静了一些。他(陆宰)想起早一晚夫人曾经梦到秦观,这一位比自己高一辈,诗和词都做得很好,也能写些文章。是一位旧派呀,不知妇道人家为什么会梦到他?何况这两年皇上正在禁止元祐学术,凡是学习苏轼、黄庭坚、秦观、张耒这些人的诗文的,都要受到处分,那么即使真是秦观投胎,那有什么好处呢?可是,话又得说回来,岳母不是晁家的吗?他的兄弟辈冲之、说之、补之,还不都和苏、黄有一些来往?补之和秦观一样,是苏轼的门生,“苏门四学士”中的人物。可能正因为这个关系,夫人会梦到他罢。

“秦观,字少游,这个孩子就起名陆游吧。”陆宰做出了决定。及至陆游长大以后,朋友们称他为陆务观,就是这个由来。(29)这一段描写相当生动,真是“煞有介事”,其实是主观发挥,将传闻当作事实。这是不科学的。

古人命名取字的情况比较复杂,有的人“名”与“字”并无意义上的必然联系,多数人名与字存在意义上的联系。《白虎通·姓名》说:“闻名即知其字,闻字即知其名。”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古人更重视“字”,其中多寄托自己的志趣和文化情怀。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亦云:“字所以表其人之德。”表德之“字”,意义与“名”多有必然联系。前文已论证,秦观,字少游,名与字并无意义上的联系。陆游字务观,“游”与“观”属同训体,可相互解释,其意义上的联系是非常明显的。陆游的“游”字既不是源自秦少游,务观的“观”字也未必源自秦观。当然,由“游”、“观”产生联想,以秦观的名当作自己的“字”,也是可能的。“务观”是不是源自《列子》中的“务内观”呢?这仍不能断定。陆游的名既与《列子》中的“务外游”无关,字也不一定取自“务内观”。不过,由“游”、“观”产生联想,取“务内观”的“观”作为自己的字也是可能的。陆游字“务观”还可以有另外的解释:“务观”的“务”与隋许善心、宋谢师稷皆字“务本”,唐关播字“务先”,南朝梁韦黯字“务直”,清彭行先字“务敏”的“务”意义上可能是一致的,皆是强调“必须”或“勉力从事”。古人取字喜带“务”字,不独陆游一人。这样解释,陆游名与“水”有关,是“上游”的游,引申为游览的“游”,字“务观”是强调认真仔细观游,真正的“游”,则完全可通。另外,如说陆游字务观源于《孟子·尽心上》“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不是也有道理吗?可历代学者皆没有如此解释的。

再从“游”字与“观”字的关系看,同为“游观”,音不同,义也迥异。义为动作观看时,“观”音guān,如《战国策·秦三》云:“则臣之志,愿少赐游观之间,望见足下而入之。”《关尹子·六匕》云:“一蜂至微,亦能游观乎天地。”王褒《圣主得贤臣颂》云:“今臣僻在西蜀,生于穷巷之中,长于蓬茨之下,无有游观广览之知,愿有至愚极陋之累。”作为动词观看时,游即观,观即游,可互训,可连用,也可分开使用,例子甚多,此不赘言。“游观”又意指供游览的宫观、楼观,“观”音guàn,如《史记·李斯列传》云:“治驰道,兴游观。”扬雄《羽猎赋序》云:“游观侈靡,穷妙极丽。”《南齐书·文惠太子传》云:“内施高鄣,造游观数百间。”“游观”可单称“观”,但不可单称“游”,两者不可互训。也就是说,当作“楼观”义时,“游”与“观”只能连用或单用“观”,不可能“游”与“观”拆开使用。因此,陆游字务观不可能指“楼观”的“游观”,不可能读作guàn。

综上所论,至此可以得出明确结论:秦观名本自王观,“观”的意义与“观”、“看”有关,应读作guān,而不是“楼观”、“道观”的意思,不应读作guàn。秦观字少游,源自马少游,极可能与苏轼羡慕马少游态度的影响有关。秦观名和字与《列子》没有关系。如说字面上看出联系,也只是巧合,不是有意为之。陆游的“游”,从“水”部,与水有关,先有长兄陆淞名从“水”,后有陆游名从“水”,而陆淞名与秦少游的“游”是无任何关系的,因此,陆游的“游”也不可能得自秦少游的“游”。说陆游母亲因梦见秦观而生陆游,因此以秦观的名和字分别作陆游的字和名,纯系后人因两人名、字相同而附会成说,不足为凭。说陆游因仰慕秦观而以其名为己字,是解释通的,亦属巧合,但陆游的名绝对与秦观字少游无关。陆游字务观,取义可能来自《列子》中的“务内观”,也可能来自秦观的“观”,也有可能来自《孟子》,但都是动词“观看”、“游观”的意思,不可能是名词“楼观”、“游观”的“观”,应读作guān,而不应读作guàn。陆游何时取字“务观”,是父亲命名还是自己命名,皆有待考证,不应妄说。

注释:

① 于北山《陆游年谱》P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② 徐培均《淮海集笺注》(中)P1094—109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③ 徐培均《秦少游年谱长编》P1—2,中华书局2002年。

④ 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卷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⑤ 徐培均《秦少游年谱长编》P

2、298。

⑥ 《后汉书》

(三)P839,中华书局2003年。

⑦ 冯应榴辑注《苏轼诗集合注》卷九,P41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⑧ 《全宋诗》第十五册《苏辙》五,P987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⑨ 冯应榴辑注《苏轼诗集合注》卷十八,P895。

⑩ 冯应榴辑注《苏轼诗集合注》卷三十一,P1551。

(11) 冯应榴辑注《苏轼诗集合注》卷三十五,P1808。

(12) 冯应榴辑注《苏轼诗集合注》卷四十一,P2119。

(13) 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

(四)卷五十二,P1534,中华书局1986年。

(14) 徐培均《淮海集笺注》(中)P1006。

(15) 《潍坊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6) 《文史知识》2006年第3期。

(17) 刘黎明《陆游悬案揭秘》P4,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

(18) 《全宋诗》第十五册《苏辙》九,P994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9) 徐培均《淮海集笺注》(上)P331。

(20) 《全宋诗》第五十八册《刘克庄》十六,P36351。

(21) 刘克庄著,王秀梅点校《后村诗话》P30,中华书局1983年。

(22) 叶绍翁著,沈锡麟、冯惠民点校《四朝闻见录》P65,中华书局1989年。

(23)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54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24) 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P550,中华书局1983年。

(25) 查慎行《得树楼杂钞》卷六,1914年刊本。

(26) 胡鸣玉《订讹杂录》卷二,1919年刊本。

(27)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P76,上海书店1983年。

(28) 杨伯峻《列子集释》P127—129,中华书局1979年。

(29) 朱东润《陆游传》P2—3,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第二篇:以秦观为例,浅谈古代爱情词与现代爱情诗歌之间的异同

以秦观为例,浅谈古今爱情词的异同

【摘要】秦观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爱情词尤为后世所称颂。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爱情的态度和感触也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在诗词的意象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本文将以秦观的爱情词为例,阐述古代爱情词与现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抒发的情感的异同。

【关键词】秦观 爱情诗歌 意象

古往今来,爱情都是文人骚客所向往的话题。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到“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再到“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诗人们对于爱情的热爱从来都没有减少,改变的,只是他们对于爱情的态度和理念;而这些变化,我们往往可以从古今爱情词中的意象中窥探一二。

意象是中国古代诗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是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独特的呈现方式,诗人的创作灵感与对生活、生命的体验都凝聚于其中,意象也同样是诗人和读者之间的桥梁。通过这座桥,诗人和读者才能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由此可见,意象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而在中外的诗学中,意象的概念众说纷纭,但是我们普遍比较认可的一个说法,是把意象作为一种心物交感互渗的审美产物。因此,意象最重要的两个因素,就是“心”和“物”。所谓“心”,就是作者的内心感受,所谓“物”,就是客观的事物,当诗人看到某个客观事物而引发了自己内心的感受,使得诗人将这个事物和自己所感所想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意象就产生了。比如,我们说到明月,就能联想到思乡情结;我们说道青鸾就能联想到相思;说到荷花就联想到高洁„„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传统意象。而宋词之中的与爱情有关联的意象也是数不胜数,比如红烛(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周邦彦《琐窗寒》),比如红豆(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庭筠《杨柳枝》),比如捣衣(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晏几道《少年游》)等等。在现代的爱情诗歌中,传统的意象虽然被采用的依然很多,但是借由抒发的感情还是有所不同的,当然也不乏一些新的意象,比如树(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舒婷《致橡树》),比如钟(我的心,坚贞的钟,对你的思念,时时刻刻永不停歇。杜国清《梦缘》),比如乳房(我把你这对洁白的乳房,当作我爱情的坟墓。郭沫若《女神》)等等。那么,古往今来,这些爱情诗词中意象变更的原因又是什么呢?以下我就以秦观为例,谈一谈宋代婉约爱情词与现代诗歌它们的意象与其抒发感情的不同。

一、 爱情的意象和对待爱情的态度的变化

秦观是北宋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爱情词尤为后世所称颂。他创作的爱情词,占到了《淮海词》的半数之多。他将身世之感打并入艳情,拓展了爱情词的内涵,可以说他是爱情词上的一个不朽的传奇。在这一部分,我们以秦观的爱情词为例,讨论古今爱情诗歌中意象及其抒发情感的变化和不同。

1、秦观爱情词中常用的意象

(1) 细雨,微雨。 《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中有云:“阴风翻翠幔,雨涩灯花暗。毕竟不成眠,鸦啼金井寒。”这首词写的是闺中的孤寂。此句为闺房中的情景:寒风袭来,翻乱了房中的翠帏,细雨缠绵不爽,孤灯挑尽也未能成眠。秦观以涩雨写心苦,不绝的细雨拍打着窗户,主人公的心也苦涩暗淡。

《丑奴儿》(夜来酒醒清无梦)中有云:“露滴轻寒,雨打芙蓉泪不干。”这首词抒发的是多情才子月夜相思的情怀。深夜酒醉,独倚栏杆,诗人看见晶莹的露滴不断凝聚滴

①落,冰冷的秋雨也落到荷塘里的芙蓉花上,就像是恋人的眼泪,未曾干过。此处运用暗喻手法,将细雨滴落在芙蓉花上的雨滴比喻成佳人的清泪,既写实景,又体现出了诗人的内心感情,两者交相辉映,传情幽深。

《浣溪沙·其一》(漠漠轻寒上小楼)中有云:“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这首词是淮海小令中的压卷之作,也是宋代小令中的名篇。全诗营造了一个寂寞和哀愁的氛围,可以是幽闺的女性,也可以是失落的文人。在这里,我暂且把她看成一位伤怀的思妇。她从楼上下朓,看到了自在飞花和无边丝雨。飞花似梦,丝雨如愁。此处,作者一反常态,用抽象的食物形容具体的事物。作者把细雨比作如丝的愁苦,无孔不入,贴切新颖。

由此看出,爱情词中的细雨之类,大都与愁苦联系在一起,体现出一种细细绵绵的苦涩,无处不在,无法逃避。

(2) 扁舟,画舸

《望海潮·其四》(奴如飞絮)中有云:“早抱人娇咽,双泪红垂。画舸难停,翠帏轻别两依依。”此词写男女之间难分难舍的离情。女子忽听两人要分手,便再也按耐不住心头的激动,抱着男子哭红了双眼。女子相送到河边,男子上了船,船即将启程远航。在这里,画舸作为一个离别的工具,所代表的是无奈的分离。

《满庭芳》(山抹微云)中有云:“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这首长调是少游词中成就最高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与越地一位歌姬的恋情,其中也寄托个人身世之感。会稽山上抹了一层淡淡的云彩,漠漠荒原上铺着一望无际的枯草。在这样一个伤感的环境中,又听到画角生,更显断肠。这时,词人与越妓离别在即,船即将远行而被暂时留驻,瞬息的欢娱反而带来无尽的相思。在这短短的相见时刻,只好聊以共饮。这里的行舟,寄托着词人的不舍,该行而不行,更显缠绵的不舍爱意。

《临江仙·其二》(髻子偎人娇不整)中有云:“遥怜南埭上孤篷。夕阳流水,红满泪痕中。”词人与妻子分离,遥记当日南埭上船离开,江河阔远,轻舟渺小孤独,正如词人内心,如同妻子一样,不忍心分离。夕阳西下,流水波光粼粼,妻子的眼泪盈盈„„这里的孤篷寄托了词人内心不想与妻子分离的一种孤独和无奈,人的渺小的,天地之大,何处寄相思?

以上三个例子中的“画舸”、“征棹”、“孤篷”都是小船的意思,这三个意象都是词人抒发离别不忍和相思无奈的媒介。不仅是在秦观词中,很多其他词人也相继使用这一意象,比如柳永的《雨霖铃》中有“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八声甘州》中有“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晏畿道《清平乐》中有“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等等。这些舟的形象,都表达了词人丝丝点点的相思和不忍。

(3)朱粉,云鬓,锦罗

《浣溪沙·其四》中有云:“脚上鞋儿四寸罗,唇边朱粉一樱多,见人无语但回波。”这首词写男女相悦的神态心理,富于情趣韵致。朱粉修饰的樱唇,写出了女子的相貌姣好,作者抓住了最具特征的部位进行描绘,不仅形象鲜明生动,而且用笔简省灵动。朱粉是女子所用的化妆物品,虽然用语稍有轻佻,但是那种情真意切表露无遗。

《南歌子·其二》中有云:“愁鬓香云坠,娇眸水玉裁。月屏风幌为谁开?天外不知音秏百般情。”这是一首闺中念远的词,开头即点出“愁”字,闺中的幽怨已然凸显,“愁鬓香云”四字,不仅体现出了鬓发的美丽,且寓情多多。李清照写愁情,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里却将愁绪加诸于发鬓之上,自古有“三千烦恼丝”之说,这里如此写,更体现出愁情的繁复并挥之不去。

《菩萨蛮》(虫声泣露惊秋枕)中有云:“虫声泣露惊秋枕,罗帏泪湿鸳鸯锦。独卧玉肌凉,残更与恨长。”这首词写的是闺中的孤寂情怀。词的一开始就营造出了一种秋孤寂的氛围:虫声低吟似诉,寒露晶莹如泪珠,罗帏,鸳鸯锦都是闺房中的陈设,虽有绫罗绸缎,但是孤独其中双泪垂,两相对比,衬托出了女子的孤寂,失落。

以上三个例子中的意象都是与女子有关的随身或者私密之物,在秦观的词中,这类意象出现的次数不在少数,这些意象有着女子独有的婉转柔弱的美,在词中经常用来体现女子的形态和心情,或娇嗔,或忧愁,或无耐。

之前三部分意象——微雨,船和女子私用的物品都是秦观诗中经常使用的,而在现代的爱情诗歌中鲜少能够看见,它们代表了古代爱情诗歌中独有的婉转和哀怨。从这些意象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古代所描述的爱情大多是含蓄的,内敛的。词中所描述的爱情都是隐忍不发的,男女之间的爱意停留在爱慕,思念的层面上。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来以此,比对一下现代爱情诗歌中对于爱情的表达和态度到底不同在何处。

2、现代爱情诗歌中创新的意象 (1)、树

《致橡树》(舒婷)中写道:“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诗人以橡树作为意象表达了爱情的热烈、诚挚和坚贞。树的形象在我们心目中,从来都是挺拔的,坚定的,在这里,诗人要求自己作为一棵树的形象,和自己所爱的人站在一起,虽然看似永远分离,它们却终身相依。这凸显了一种平等的爱情理念。

《一棵花开的树》(席慕容)中写道:“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诗人为了得到爱人的注目,求佛将自己幻化成一棵长在爱人必经路上的树,这体现出了一种对于爱情的主动、热烈和坚定,而树的形象,更是加深了这一感觉。

以上这两首诗中的树的意象都代表了对爱情的坚贞和热烈。前者凸显出树的高大的形象,不仅是爱慕而已,而是作为和爱人同样的一棵树,共同分担困苦和欢乐;后者凸显出树的坚忍的态度,五百年不移不动,只为了得到爱人的关注,这一形象不再是闺中怨妇,而是为了爱人能够挺身而出,甘心受苦。

(2)山、崖 《神女峰》(舒婷)中写道:“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边写到的神女峰时作为一种传统爱情操守的化身,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说与其在山崖上被人们观看,不如在自己所爱的人的肩头痛哭一晚,体现出一种现代人们对于爱情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爱情婚姻中“正统”的反叛。 《给他》(林子)中写道:“哦,为什么要拒绝爱的到来/即使要用金山银海去换/生命并不是永恒的/到它终了时/才懊悔相聚的时间太短”。在这里,作者也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爱情与金山银海来衡量,但是天平毫无疑问的偏向了爱情的那一边,纵使金山再高,银海再了无边际,也绝对抵不过爱情的一丝一毫。这也同样体现出了现代人们对于爱情的重视和对爱情的强烈的渴望。

秦观的诗词之中经常把女子比作飞絮,男子比作流水,飞絮总是随着流水飘摇。这种比喻是和当时的社会和传统有着很大关联的,文人一心考取功名,但是不忍心放下心爱之人,但是最终都会选择抛却爱人而背井离乡。而当时的女子又受到较多社会的限制,导致了女子的一种弱势,她们对于爱意的表达似乎只能是等。而我们从树这个意向就可以看出, 现代社会的女性较之于古代的女性对于追求爱情的方式则更加奋不顾身,她们能够把自己放置在一个与男子平等的位子上去追求,这个也是现代人们思想观念转变所导致的必然变化。同时,爱情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之前我们提到的意象金山银海也好,神女峰也好,就算物质生活十分丰富,就算传统道德的束缚十分强大,也阻止不了人们追求爱情的决心!而男女之间的爱情也不再是那么浅层面的爱慕、思念了;现代诗歌所歌颂的爱情大多是一种精神支柱的存在,男女之间相互平等,他们共同度过艰难,分享喜怒哀乐,并且通过爱情美化着社会和世界。这在古代的社会中是很难做到的。而我们通过秦观和现代诗歌的对比,很明显的看出了其中的变化。

二、 情感特质以及表达方式的不同

被称为“古之伤心人”的秦观,似乎对愁和恨有着特别的感触,因此,在他的诗词中,表现愁和恨这种感情的占到大多数。在他的心目中,似乎恨是有独特审美感受的。所以,他写的离愁别绪往往引人入胜。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古代士人的一种无奈情怀——他们既向往爱情的幸福,也要追逐功名富贵。他们有时为了功名利禄而不得不抛下情人,正是这种思想上痛苦的,无奈的矛盾,使得文人对恋人的离愁别绪体会尤为深刻,而秦观自是其中的凤毛麟角。而今的爱情诗歌中,抒写离别之情的亦不在少数,但是心中所有的并不是古代士人的那种矛盾心理,更多的是直接的对爱人的思念和渴望。秦观的惜别诗往往表现出一种惋惜、惆怅,而现代爱情诗歌则表达出了胜于惋惜惆怅的一种痛苦和悲鸣。而同时,离愁已经不再是现代爱情诗歌的主题,更多的则是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和坚贞。正是这种对待情感的态度,使得两者之间的意象和抒发的情感必然有所不同。

1、 相同的意象,不一样的情感

现代的爱情诗歌继承了中国古代诗歌的许多典故和意象,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物是人非,同样的事物所寄托的感情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秦观《点绛唇·其二》云:“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在暗无人声的深夜,在画堂里,竟然有一个未眠人,拨弄着琴弦,抒发自己内心的离愁别恨。主角应是思妇,这样的诉说,婉转别致,蓄势不发。再看徐志摩《半夜深巷琵琶》的“在这夜深深时/在这睡昏昏时/挑动着紧促的弦索/乱弹着宫商角徵”。不知是谁的悲思和手指,绵延出如此破碎的声响,这样的哀嚎,杂乱无章,铿锵有力。前者是思妇的低低浅语,后者是爱人肝肠寸断的呼喊,一个为了情郎远游而无奈,一个为了爱人天人永隔而伤心欲绝。一个含蓄,一个奔放。

秦观《南歌子·其三》云:“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行云”一语双关,一指乱山之云,又喻指闺妇所恋的人,暗喻两情相惜的意思,透露出闺怨的根源之所在。《满庭芳》又云:“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会稽山上微云轻抹,残冬的景象,也比喻诗人心头的阴影与离愁别绪。再看徐志摩《偶然》中“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我作为天空中的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我不是你的归人,只是一个过客,我们美好的相遇作为偶然而存在,我们在相遇的一刻绽放出最夺目的光彩,然后,你有你的方向,我也有我的方向,我们各自行路。“行云”无法捉住,令人困扰,“微云”飘渺隐若,令人伤怀,“天空中的一片云”美丽多姿,诗人不期长时间留住那美好,只愿她来时与她共享快乐,走时与她话别珍重。前两者愁绪满溢,后者则洒脱自在。

这样的相同的意象所表达的感情不同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杨柳,比如飞絮,比如红花等等。

2、 不一样的意象,抒发别样的情怀

随着时代的前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人们对于传统的观念也有所推陈出新,思想观念也有很大程度上的转变,意象也因此丰富了起来。在抒发离愁这一点上,我认为最大的一个转变是,古代词中的思妇形象在现代诗歌当中寥寥无几。相反的,很多现代女性本身作为诗人,突显出了她们自己的坚韧。而对爱情的态度也有着巨大的改变,从相见时难别亦难的无耐,过尽飞鸿字字愁的忧伤,转向了我是你骤雨中的百合花的坚强,教我如何不想她的热情。

秦观《减字木兰花》有诗云:“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诗人与爱人相隔天涯,又久久不曾见面,独自一人,凄凄凉凉,无人懂得内心的悲苦。这一孤寂的女子,原本是想看看小篆香,不料它已燃尽,只有香烬断成一段一段的掉在金炉里。所谓小篆香,是宋代一种记录时辰的特殊的香:“近世尚奇者作香,篆其文,准十二辰,分一百刻,凡燃一昼夜而已。”这种香形状盘曲犹如回肠。这里,词人用一昼夜一盘的篆香燃尽,暗示女子独处无奈“人不问”的时间之久,以见其寂寞。我们再看之前提到过的杜国清的《梦缘》:“我的心/坚贞的钟/对你的思念/时时刻刻永不停歇”。诗人把心比作钟,就算和爱人分开,可是时时刻刻都会思念你,想着你。这相较于古代词人的哀婉更显积极向上。

综上的一些比较,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看出,古代词人对于和恋人分别的感情是脆弱的,是无奈的;而现代诗人所抒发的离愁别绪则更显朝气,他们注重表达一种昂扬的品质。 秦观的诗词中对于爱情的哀思愁绪的表达往往很含蓄,有着一种朦胧的美感,而现代的爱情诗歌无论是歌颂爱情的伟大,还是抒发思念的忧愁,都采用一种比较的夸张的描述,一个婉约,一个奔放。 秦观是文学史上一个具有自卑情结的文人代表,所以他的爱情词中表达的爱情总是有种轻愁,或别绪,或相思。他总是通过那些美丽却易逝的意象向我们展现那种隐忍的感情,他对于抒情性的表达更是淋漓尽致,正所谓“专主情致”。而现代的爱情诗歌我认为更加注重的是言志这一方面,所以诗歌中所采用的意象都十分具有冲击力,具有张扬的表现力。

秦观诗的内敛也好,现代诗歌的奔放也好,都有着他们独自的韵味。爱情的赞歌永远不会停止她的歌唱,这些带着动人感情的篇章将继续沿着文学的长河流淌,我们驻足在岸边,细细聆听她们的哀转缠绵。

参考文献

1、《秦观词新释辑评》徐培均 罗立刚编著 中国书店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中国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意象艺术略论》王泽龙 《文学评论》2005年第3期

3、《浅论秦观爱情词的词史意义》谢志勇

《中国商界》2008年11期

4、《秦观的自卑情结与凄婉词风》 许梨花 罗漫

《世界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5、《秦观爱情词初探》王生斌 魏国勤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1999年第3期

6、《中国情诗》 吕进

第三篇:《如梦令》教学反思

金家河镇中心小学 杨秀琴

经典宋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并不多见,《词两首》也是刚刚编入新教材的新课文。对李清照的偏爱让我对《如梦令》是一见钟情,再加之还从未上过古诗词公开课,所以没有斟酌,没有犹豫,就定下了上这一课。

教学前我已让学生搜集了作者的有关资料及联系练习2的诵读与积累《夏日绝句》,对作者有了深入了解;课文预习已达到了背诵,自己能弄懂得词已弄懂,基本大意也略知一二。因此,读懂、读美就成为我整堂课的教学主线。课堂上,我与学生一起静心品读,推敲语言,想象画面,力求使文字鲜活起来,画面丰富起来,力求使学生的情感与词的情感、作者的情感彼此沟通、融合,最终达到美的熏陶和修养的提升。

古人有“一首诗词一幅画”的说法。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是赏析经典诗词的诀窍,也是教学经典诗词的妙法。于是,课堂伊始,我出现了词中的插图,让生说看到的画面内容来激发兴趣从而达到理解词的大意的目的。学习整首词,我也将引导学生想象“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三个画面,并运用自己的语言生动描述画面,体会感悟意境作为学习的重点。学生或联系生活运用语言描述“溪亭日暮”之美景,或联系以往

1 的古诗词积累想像描述“藕花深处”的画面,或通过想象“争渡争渡”,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深深感受到这首词所表达的那种如诗如画的美——美景,美酒,美丽的意外,美丽的生活。当学生想像了这三幅画面之后,我又引导学生将这三幅画面统统归结于一个“醉”字,由那个“醉”字使学生体会到词人不仅仅为“美酒”而醉,更为眼前的“美景”而醉,为自己与同行朋友之间的“美情”而醉。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审美情趣自然得到了提高。一篇带多篇,几乎是教古诗词作为拓展延伸的共同做法。有的是同一主题,不同诗人的对比;有的是同一诗人,不同风格的对比;有的是同一词牌,不同作者的对比。经过细致考虑,我选择同一词人(李清照)、同一词牌(如梦令)的组合,通过运用比较教学法,使学生对词人、词牌加深了解。而对于两次“醉”所包含的情感体会,则让学生更深的走近李清照,了解她的词风。

静下心来反思这节课,我觉得在引导学生朗读上下的功夫还是有点少,整堂课的课堂容量太大,是不是应该只让孩子在反复多读中去感悟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加注意!

第四篇:《如梦令》的教学反思

经典宋词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并不多见,对李清照的偏爱让我《如梦令》是一见钟情,再加之还从未上过古诗词公开课,所以没有斟酌,没有犹豫,就定下了上这一课。真正备起课来才发现,《如梦令》真的不是那么好讲。虽然之前我听过这一课,但要变成自己的课堂,结合自己学生的情况,讲出自己的风采,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怎样才能把零乱的片段拼凑起来,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紧扣学生的心弦呢?怎样才能体现新课堂呢?为了解开这种种困惑,我苦思冥想了一个星期,思路才渐渐清晰。我先是沉下心来,钻研教材,研究《如梦令》,研究李清照。读词就是在读背后的词人,反之要读懂这首《如梦令》就得先读懂词人的心,词人的情。几天里,再次走近李清照——这位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一次又一次地低吟浅唱《如梦令》。于是有了“兴尽”其实是“兴未尽”,

有了对清照思想情感的准确把握,对《如梦令》的深入解析,对学生情况的了如指掌,此时的我底气足了,思路明了。于是整理思绪,把自己的教学理念、自己的教学风格融入到教学设计之中,抛却浮躁,找回本我,终于“吹尽黄沙始到金”,一份《如梦令》的教学设计诞生了!

学会品词,重要的是其过程和方法。我先让学生以汇报预习情况的方式了解作者,学会生字,自己品读。然后小组合作理解词义,同时,发现哪个词最能概括表达词的意境,并联系词的内容说出自己的体会。学生不仅要感悟哪个词用得好,还要说明为什么好,具体表现在哪里。学生所列举的“常记”、“沉醉”、“兴尽”、“争渡”等词语,体现了不同程度的个性化解读。我并没有否定哪个词不妥,还让学生把这些词逐一在黑板板书。板书已不仅是我对文本解读的体现,还是学生学习心得的交流。在这基础上,我再引导更欣赏的是“醉”字,并说明“醉”字和整首词意的关联。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我的组织引导恰当好处。此外,在品读语言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诵读,边读边思,边读边悟,使学生诵读水平的提高建立在语言理解基础上。 学生深情地吟诵《如梦令》,从我的解读中感受到了早期李清照的幸福、快乐的生活。在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设置了三个画面联系供学生选择——“溪亭日暮”、“藕花深处”、“一滩鸥鹭”,这样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学习目标的出示,也是学习方法的出示,成为板书的一部分,打破了常规,新颖有效。知作者,读词文,品词意,悟意境,诵词文。

静下心来反思这节课,我觉得整堂课的课堂容量还是有点大,在时间上把握不太好,以至当堂检测没有进行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多加注意!

第五篇:如梦令原文翻译及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作者为宋朝诗人、文学家李清照。其古诗全文如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言】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其主要内容为: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卷帘人”却敷衍女主人公,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全词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篇幅虽短,但含蓄蕴藉,意味深长,对人物的心理刻画栩栩如生,以对话推动词意发展,跌宕起伏,显示出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

【注释】

⑴如梦令,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⑵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疏:指稀疏。

⑶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⑷卷帘人:有学者认为此指侍女。

⑸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翻译】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风却刮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海棠花现在怎么样了?她说海棠花依然和之前一样。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赏析】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起首两句,辞面上虽然只写了昨夜饮酒过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尽消,但在这个辞面的背后还潜藏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试问”的结果——“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她想:“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像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手抄报英雄事迹范文下一篇:让理想之光闪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