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影视课教学改革探讨

2022-09-11

1 大学影视课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1.1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统一

如何在促进学生知识积累的同时, 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学中通过提出问题, 使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都处于积极的状态, 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鼓励学生观摩具有不同风格的影视作品, 引导他们谈出自己的见解。改变目前的考试方法, 只注重死记硬背知识的考试会束缚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 必须改革。

1.2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对学生的学习要主动地加以引导, 尤其要注意在授课这一形式以外的其它方面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例如引导学生课外观摩优秀影视作品等。要善于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的思维。同时选用生动的素材以引起学习兴趣, 并把兴趣转化为求知欲激发学习动机。因此, 教学的开头部分很重要, 用生动的画面和情节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或说明学习该内容的目的和意义。教师在教学中, 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启发他们积极思考,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手段的选择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素质。

2 大学影视课教学的方法改革

在讲解影视鉴赏知识到影视语言时, 给学生放映精彩片段, 即讲解之前先放映一到两个影视片段, 然后向学生提问并让学生思考, 进而引出将要讲解的问题;或者在讲到某个问题时插映一个精彩片断作为观点的印证。这样做, 不仅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学生对于某个问题的感性认识, 而且也调整了教学进程的节奏, 使学生在松弛的状态下积极地接受了新知, 同时也训练了他们对于影视作品的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节主干片段或规定情景片段与串讲分析相结合, 即将一部经典影片或是有代表性的影片进行“跳放”, 其间用串讲的方式穿插情节线索的勾画和对作品的分析。这样做不仅避免了观摩和讲解两张皮的弊端, 而且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了整体把握和局部分析的鉴赏方法。精选几部影片让学生观摩, 使其从屏幕上了解影视发展史。即挑选一部默片、一部黑白有声片、一部彩色片、一部高科技制作影片, 让学生分别观摩, 并在每一次观摩后进行背景资料说明和总结归纳, 以点画线地介绍评析影视史, 即以每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影片作为一个观摩点, 然后将其串联起来通过讲解构成一条影视发展史的线索, 从而形象、直观地使学生建立起了影视史的概念。

确定专题进行观摩, 以鉴赏方法的运用和实践促进学生对鉴赏理论的把握。因为影视鉴赏课很容易被讲解影视鉴赏论, 这是有违这门课的宗旨的, 同时, 我们又不能将这门课单纯讲成作品分析课。因此, 笔者建议采取专题观摩和专题讲解的方式, 使学生通过对某种鉴赏方法的学习, 进而掌握某种鉴赏理论。比如, 对影视运动性的鉴赏, 可以专门挑选几部动感十足或在运动方面匠心独运的影片供学生观摩, 然后从镜头的运动入手进行专题分析, 最后引出对影视运动性的全方位探讨, 从而使学生从一个方面了解和掌握了影视艺术的美学特征。

将看片后学鉴赏文章或影评作为学生的平时作业, 也作为对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进行综合测评的重要手段。影视鉴赏课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影视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要达到这个目的, 只看片子是不行的, 只讲理论也是不行的, 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措施, 看片后写鉴赏文章或影评就是一个好办法。这样促使学生自觉地运用己掌握的鉴赏知识方法对影视作品进行分析和评论, 可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 大学影视课课程的内容设计

无论影视欣赏还是影视鉴赏, 顾名思义, 都是在接受影视艺术的过程中对影视作品的感知与理解, 它既要对影视作品进行感性的观摩, 又要对影视作品进行理性的鉴识。只有这样, 才能算是真正完整意义上的鉴赏活动。这就给影视鉴赏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教学中, 既要组织学生观摩影片, 又要对影视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传统或一般的操作不外乎“先讲后看”、“先看后讲”或者边讲边看几种模式。这些做法虽然在实践中都各有所长, 并都曾获得过一定效果, 然而, 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却是观摩和讲解两张皮, 或者理论讲授和影片赏鉴两张皮。这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对待这门课程时的两重性, 即看片积极而听课消极, 很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也很不利于实现这门课的教学目的。如果要改变这种现状, 就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设计和创新。这样就改变了从讲解影视艺术审美理论到介绍影视鉴赏方法的惯常思路。先从影视鉴赏的基本知识导入对影视语言的讲解, 然后再引出对影视艺术审美特征的探讨。最后对影视的本体特征和文化特性进行分析。而对于影视发展史这一部分内容则采取摄取不同时代的经典影片的鉴赏和背景资料的介绍等方式进行教学。

4 第二课堂的作用

仅仅为学生构建起知识结构, 并非教学任务的最后完成, 只有进一步为学生构建起智能结构, 实现二者的优化组合, 才能使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而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则是完成这种组合的重要途径。因为第二课堂活动是以第一课堂所学知识为依据, 以知识转化为能力为目的的。如果说第一课堂的主要任务是知识的学习, 那么第二课堂的主要任务则是知识的应用。这种应用以知识的领会为前提, 同时又是把抽象知识具体化的主要手段, 还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形式。第二课堂的活动形式, 分为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两种, 二者相互配合, 互相增效, 又各有特色。它们共同担负起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责任, 并不辱其使命。

第一种形式是配合教学内容, 在课后所进行的实践活动, 如组织学生编辑录像带、撰写影视知识辞条, 指导学生写剧本、表演小品等。通过这些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堂所讲授内容的理解, 同时又把知识化作自己的实际能力, 理论学和实践活动相得益彰, 取得明显效果。

第二种形式是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使他们在实践中实现“转化”, 增长才干。我们要培养出合格的学生, 其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他们毕业后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实践证明, 在活动的过程中, 学生既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鲜活的东西, 又得到了在校园里得不到的适应社会实践需要的锻炼, 而在锻炼的同时也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如发表影视文章等) , 而这又激发了他们的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并且学生从社会这个大课堂带回来的信息反馈, 也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依据。

5 结语

以往对影视教学方面的研究, 大都集中在专业学校的影视专业, 专注于影视理论和技法的研究, 研究者多是影视专业出身, 缺乏教育学的背景。本文研究了普通高等院校作为选修课的影视课教学问题, 把影视和教育知识相结合, 用素质教育理论和教学论理论作为指导思想, 提出了针对普通高等院校影视课教学改革的建议, 为影视教学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血液。

摘要:对普通高校影视课教学改革的探讨。从教学原则、方法创新、内容设计以及第二课堂的作用等不同方面, 提出了深化影视课教学改革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普通高校,影视选修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2] 米双全.影视艺术教育再探[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0, 1.

[3] 邓星明.普通高校影视教育探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1, 5.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浅析大学英语互动式教学下教师角色的转变下一篇:城市空气污染的现状及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