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技术探析

2023-01-25

风险评估属于针对重大危险源而开展的风险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安全生产的风险评估, 其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为了能够实现控制或降低事故发生率, 从中查明原因, 提出针对性改善对策, 从而有效减少事故发生概率, 杜绝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 能够为我国企业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1 我国在研究危险化学品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 世界各国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都越来越重视, 相应的安全管理技术和管理效果都不断提升。在此环境下, 我国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和相应安全技术也取得较大发展。目前, 已经基本建立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保障体系, 同时在危险化学品管理技术上较为成熟。由于我国针对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的专业性研究相对缺乏, 同时加上在相应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上较为缺乏, 导致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关键安全技术相对缺乏。同国际形势相比, 我国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和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先进国家相比, 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差距, 不能为对外贸易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支持, 同时对于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加阻碍。

1.1 针对危险化学品缺乏系统性的安全技术研究

目前, 国内机构在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技术开展分析和研究时, 极少能够站在全局层面上开展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 导致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未形成安全技术和安全理论框架。较多相对专业的领域都仅仅从某个部分入手, 无法从整体层面开展研究, 因此无法形成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体系。

1.2 国内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理论及安全技术相对落后

同国际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理论和安全技术相比, 我国针对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基础相对较弱。而对于发生危害的机理、危害识别基础理论、安全技术指标体系和危险源辨识、危险源检测、安全风险评测、危险应急处理以及安全标准建设等方面都依然存在较多问题。由于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的基础相对落后, 导致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1.3 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领域的投入资金不足

危险化学品管理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也一直是事关全局的重大事情。为此, 政府各级相关部门必须要在保证安全的基本原则下, 重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不断提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水平, 避免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此外, 针对危险化学品开展危险性鉴定或危险化学品类型分类时, 缺乏相应技术法规的支撑, 导致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无法确保, 加上缺乏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领域的资金投入, 导致无法合理、合适地利用资源用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

2 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技术的不足之处

2.1 未将重大危险源的土地利用规划纳入到城市规划管理系统中

国内各大城市针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土地利用都未纳入到城市规划管理范畴内, 针对危险化学品土地利用的规划和控制几乎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下。如此一来, 就无法对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开展源头控制,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土地利用和管理手段无法有效实施。针对危险化学品等重大危险源项目建设时, 在项目选址等规划设计阶段, 各地城乡建设和规划部门及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应该充分发挥自身职责, 实施监管和指导。但由于城乡建设和规划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并无对重大危险源管理的行政许可, 无法开展有效监管。但在其他项目建设上, 无法实施行政干预。而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又缺乏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专业能力, 无法实施科学审查, 导致重大危险源土地利用、规划、建设等存在安全管理的真空区域, 无法保障社会安全。

2.2 监管重点不突出

我国国内对危险化学品企业所推行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化工行业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 其来源多半是来自于欧美国家以及国外高级重大危险源企业的安全管理要求。目前, 我国国内要求所有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企业都必须要编制应急预案并提交相关部门进行备案, 这比欧盟仅仅要求高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必须制定和提交应急预案相比, 要更加严格。着眼于我国国内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处于发展初期, 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较差, 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管理水平也较低, 必须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采用合理的管理策略, 在不格外增加企业成本的基础上, 提高危险化学品的有效监管, 通过加大监管力度, 逐步降低或杜绝重大危险事故的发生。

2.3 对化工园区安全发展认识不足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 国内经济和国外贸易都逐步增长, 危险化学品企业也越来越多, 各地建设的化工园区增加。为此, 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关文件, 对化工园区规划建设、危险化学品一体化管理等诸多方面都做以明确要求。综合来看, 现阶段在危险化学品园区规划选址、项目应急处置、风险评估、日常安全管理和紧急救援等方面还欠缺相对完善和成熟的经验、管理技巧、安全技术。针对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 在落实和实施过程中还缺乏较为明显和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标准和指导依据。

3 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呈现高速发展的状态, 在此环境下, 对于安全的预防、事故的处理、安全风险的评估等要求都逐渐提高。结合我国国内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估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

3.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估技术逐渐融入国际先进理念和欧美管理经验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欧美等先进国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方面的管理制度、安全技术、管理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国情, 适当引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管理手段和技术, 在此基础之上开拓创新, 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制度、安全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更好的为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估服务。

3.2 采用信息技术逐步提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技术水平

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软件、风险评估软件, 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软件数据库内置我国危险化学品的各类品种, 同时结合我国化工企业生产情况, 开发具有较强操作性、人性化和智能化的管理终端。利用互联网技术, 实现政府集中管理, 企业终端操作。

3.3 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必须要大力开发智能化、简单化的新型安全风险评估软件

结合化工企业实际情况, 将人文科学理念融入到评估软件中。设置具有权威性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机构, 同时要推进全员人文教育, 从而将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对人的影响降至最低。要确保风险评估客观、准确、可靠, 评估结果更加接近实际水平。另外, 国家政策、相应法律法规、风险评估标准、技术标准等都要及时更新, 及时完善不可靠、不准确的安全评估方法, 对应用软件不断完善, 积极创新, 确保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技术更好为社会服务。

4 结语

简而言之, 针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是确保社会安全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技术是确保评估结果可靠性的重要基础。当前, 我国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方面依然还存在较多不足, 但总体看来, 只要国家制定并颁布针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法律法规、技术规范, 对风险评估技术进一步进行明确, 设置权威性评估机构, 促使化工企业自身加强风险评估, 定能突破局限, 逐步提高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水平。

摘要:危险的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估不仅是企业进行安全管理重要内容, 也是企业事故的控制和预防体系中的关键的问题, 这样能对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加以保证, 这是使企业的生产得以安全的重要保证, 有重大战略影响。这篇文中分析了我国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产生的主要的来源, 并且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 并提出了相对的应对措施, 为进一步的技术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赵文芳, 武志峰.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估技术研究[J].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2, 12 (2) :1-5.

[2] ZHAO Yuan-fei, 赵远飞, ZHANG Jian等.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技术探析[C].//第六届中国国际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2012:52-56.

[3] 戴真.化学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作用及思考[J].化工生产与技术, 2009, 16 (2) :43-45.

[4] 赵勇.焦化企业危险化学品储罐重大危险源评估技术研究[J].科技风, 2012, (19) :54-55.

[5] 曾小红.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风险评估模型及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 2011.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美国硅谷创新创业分析及其对中国IT类创业园建设的启示下一篇:办公室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