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无法忘怀之轻

2022-10-19

第一篇:生命中无法忘怀之轻

无法忘怀

——写给完成历史使命的七大军区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区成立大会2月1日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授予军旗并发布训令,强调建立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标志性举措,是构建我军联合作战体系的历史性进展,对确保我军能打仗、打胜仗,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至此,在中国军事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七大军区走进历史。

这一刻,距离1955年组建以所在城市命名的大军区,60年又几个月。

60年过去,七大军区官兵以牢铸军魂、牢记宗旨、不辱使命的可贵品质书写了各自的荣光与辉煌。而今,当我们和七大军区说再见的时候,太多的人和事让人无法忘怀。

那些无法忘记的英姿

七大军区的猎猎战旗始终跟着党旗的足迹,踏过了60年的征程,带出了一支支战功卓著、英模辈出、传统厚重的英雄部队,也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爱军习武的精武标兵。正是那些训练场上永不能忘的矫健身影,奠定了我军持续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

爷爷在川西剿匪战死沙场,阿爸在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光荣负伤。2006年12月,一个叫降巴克珠的藏族青年从川西高原入伍到东北平原,续写了一个藏族家庭三代从军、忠勇报国的英雄传奇。

那一年,降巴克珠怀揣爷爷用生命换来的二等功军功章和父亲获得的三等功军功章,追随着父辈感念党恩、精忠报国的足迹。在白山黑水间,降巴克珠历经千百次炼狱般的磨砺,终于成为享誉军营的全能型“特战尖兵”,写就了一个康巴汉子、革命战士的传奇。

沈阳军区没有了,降巴克珠留下了。留下来的,还有南京军区的“三栖精兵”何祥美,还有广州军区的“全能连长”刘珪。军改之后,军区机关撤销了,但军区所属作战部队得到了最大限度保留。不仅是这些活跃在训练场上的训练尖子留了下来,那些当年威震敌胆的部队,也仍然留在人民解放军序列之中。

沈阳军区第39集团军,这支英雄的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一批出国参战,打响了入朝第一仗,并开进了平壤城。

北京军区第38集团军,被称为“王牌中的王牌”,在朝鲜战争中表现出色,其中著名的松骨峰阻击战被作家魏巍写成了《谁是最可爱的人》,38军更是被彭老总称为“万岁军”。

济南军区第54集团军,是解放军历史最悠久的部队,当年在叶挺将军率领下誓师北伐,是赫赫有名的“叶挺独立团”“北伐铁军”,后来成建制参加南昌起义,始终保持了革命的本色。

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流淌着红军血液,参加过的作战任务最多,战果也最多。在新中国成立后,第13集团军对外参加过中越、中印战争,柬埔寨维和、海地维和、非洲维和,对内参加过解放大西南、西南地区剿匪、西藏平叛、新疆平叛等军事行动,被外媒评价为“中国最擅长山地和高原作战的部队”。

还有当年伤亡过半仍然死守塔山,直接决定了辽沈战役胜利结局的东北人民解放军第4纵队,如今是广州军区第41集团军。1997年,由第41集团军为主抽组的驻香港部队进驻香港,军旗闪耀香江18年。

兵不可一日不练,国不可一日无防。60年的历史长河中,从战争中一路走来的各军区所属部队,一代代官兵保持荣誉、苦练本领,不断续写着雄狮劲旅不朽的荣光。

上世纪60年代初,各军区部队蓬勃开展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的群众性军事大练兵和大比武活动,训练领域叫响了“南有郭兴福,北有徐国栋”的口号,两人的训练教学法在全军推广,带起我军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的训练热潮,激发了全军官兵的练兵积极性。

在解放军的众多英模部队中,南京军区“硬骨头六连”赫赫有名。战争年代,他们以敢打硬仗著称;和平年代他们以从严施训、作风过硬闻名。这个在老山防御作战中战功卓著的连队,成为全军唯一被国防部和中央军委两次授予荣誉称号的连队。

那些无法忘记的名字

眼下,清明节还没到,但这些天去往各个烈士陵园扫墓的人却很多。在云南边陲的麻栗坡和西畴,在狮泉河畔的康西瓦,在石家庄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在沈阳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墓前经常可以看到,刚盛满的白酒和未燃尽的香烟。

烈士九泉之下若有灵,他们应当知道,这是后来的人们前来辞行的酒、告别的烟。

在稳步推进的军改工作中,一大批官兵或将脱下军装,或将改变隶属关系,或将移防别处。临行前,总得来跟先辈们告个别,还可以顺带把内心有些没处讲的话,说来听一听。

消失的是军区,永不消失的是荣誉和精神。每一个军区,都承载着足够让自己官兵骄傲的荣誉。每一个军区,都有全国闻名的英雄。每一个军区,都有叫得响的口号。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这是雷锋的愿望和誓言。

1962年8月15日,雷锋不幸牺牲,年仅22岁,一张灿烂的笑脸凝成永恒,一种伟大的精神化作永恒。人们无限怀念这位“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的英雄战士。公祭那天,70万人口的抚顺市,10万人前来为他们心中的亲人送行。

雷锋从沈阳军区走出,雷锋精神也从这里走出。1963年2月22日,毛泽东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1990年,在有着“铁军”美誉的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师史陈列馆,刚刚入伍的徐洪刚面对我军著名的“盘肠英雄”江东海的画像,发誓“甘洒热血为人民,不愧铁军新一代”!

1993年,回乡探亲的徐洪刚在公共汽车上碰到4人抢劫团伙,危急关头,面对穷凶极恶的持刀歹徒,他挺身而出,赤手空拳毫不畏惧,打倒多人,虽寡不敌众被刺伤多处,肠流体外,依然忍着剧痛下车追击歹徒,成为“铁军”第二个“盘肠英雄”。

英雄惜英雄。还有一位来自“铁军”的名字也特别响亮,他就是“抗震救灾英雄战士”武文斌。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第54集团军某红军师战士武文斌当时正忙着大学毕业前的实习,得知震情,他主动请缨,坚决要到抗震救灾一线。

武文斌学的是测绘专业,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他不畏艰险,带领官兵接连翻越3座2500多米高的大山,将部队安全带进三江乡。

在参与救灾的32个日夜里,为了多救人,他抢活儿干、找活儿干,最终因劳累过度,引起肺部大出血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武文斌牺牲的消息传出后,齐鲁悲鸣,中原失声,巴蜀呜咽,都江堰两万多名群众自发到殡仪馆为他送行。

在南京军区,也有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英雄。他就是用左手敬礼的独臂英雄丁晓兵。1984年,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丁晓兵作为侦察大队的第一捕俘手,深入敌前沿阵地抓“舌头”,在捕俘成功撤离途中被敌人手雷炸断右臂。

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丁晓兵用匕首割掉断臂別在腰间,忍着剧痛将俘虏押回营地。3公里长的归途,丁晓兵的身后留下一条绵延的血路。因为失血过多,在看到接应战友的那一瞬间,丁晓兵就倒下了,心跳没有了,血压没有了,血管瘪得输不进去血。经过强行输血和抢救,丁晓兵在昏迷两天三夜后从死神手里逃了出来。

那一年,丁晓兵只有18岁,他的行为为“英雄”这两个字作了最好的诠释。

说起边界作战,在成都军区也有一位令人无法忘记的英雄,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史光柱。1984年的南疆防御战中,史光柱在战前向连队党支部递交了血书,他写道:“宁可前进一步死,绝不后退半步生。”

战斗中,史光柱在4次负伤、8处重伤、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带领全排收复了两个高地,胜利完成战斗任务。退伍后,他把战斗精神带进日常生活,靠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不断超越自我。

史光柱还坚持文学创作,用优秀作品鼓舞青年,他是我国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人,17次获得国家级文学奖,许多作品被英、法等国翻译。想必很多人还记得198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史光柱演唱了一首自己作词的歌曲《小草》,感动了无数国人。

60年春秋轮回,60年风雨如磐。60年来,我们这支军队在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建立了彪炳千秋的战功,涌现出了灿若星河的功勋将士。

那一个个英雄就是一个个传奇,凝聚着我军官兵不怕牺牲、英勇善战的铁血豪情,镌刻着凝心聚魄、无所畏惧的亮剑精神。他们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英雄的气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人民军队永远的财富。

那些无法忘记的场景

60年峥嵘岁月,60年驰骋不息,能打仗、打胜仗始终是各军区部队官兵矢志不渝的追求。事实证明,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大军区各守一方,完满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

1955年,朝鲜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新中国面临着核武器、化学武器和帝国主义沿海登陆三大威胁。于是,成立仅8个月的沈阳军区受命组织了辽东半岛陆海空联合军演,这场演习震惊了世界。

演习课题是在敌人使用原子弹、化学武器条件下,在抗登陆作战中主要方向上行动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联合作战。演习中,战机呼啸,战车轰鸣,战舰破浪,炮声震耳,大地颤动。模拟原子弹爆炸的蘑菇云冲天而起,红蓝军激烈对抗的场面摄人心魄。

60年后回眸,其意义早已超越时空,这场举世瞩目的演习也被载入世界军演史册。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是沈阳军区历史上辉煌的一页。1969年3月,苏军在乌苏里江主航道中方一侧入侵珍宝岛,并对中国纵深领土进行炮击。沈阳军区所属边防部队击退苏军进攻,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如今,当年缴获的苏军T-62坦克,就存放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供游客参观。

参加过边境反击作战的,还有广州军区和成都军区。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两个军区所属部队沉重打击了对手,维持了西南边疆的稳定。老山、者阴山、法卡山成为一代人心目中的英雄山。时任党的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在视察一线阵地后欣然题词:“国威军威看西南”。

济南军区、兰州军区所属部队,也于上世纪80年代派出精锐部队参加过边境轮战。

在新中国为数不多的几场边境作战中,成都军区参与了两场。1962年,成都军区前身之一——西藏军区组织进行了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此役,中国军队以几百人牺牲的代价,毙敌4000多人,俘印军准将旅长以下3900多人,缴获武器装备无数,其中包括飞机5架,坦克9辆。

为捍卫西沙主权,1974年1月17日至20日,广州军区奉中央军委命令,指挥所属海南榆林要塞区守备第10团3个连即要塞侦察队和海军南海舰队舰艇编队、航空兵及守岛民兵,对入侵中国西沙永乐群岛的南越军队,进行了英勇的自卫反击作战,并取得胜利。这次战斗,捍卫了祖国的领土主权和尊严,为我军遂行保卫海岛的自卫还击作战提供了经验。

北京军区留给人们印象较深的是1981年在张北地区组织的华北大演习。这次大演习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军队组织的最大规模演习,参演部队超过10万人,重点演练了模拟蓝军坦克师进攻,空降、反空降,坚固阵地防御和集团军首长机关带部分实兵实施战役反击等4个课题。邓小平观看了演习,并给予高度评价,正是这次大规模军事演习,吹响了解放军向现代化建设进军的号角。

1995年台海危机爆发后,南京军区奉命组织实施了大规模海陆空联合演习,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除此之外,在1998抗洪、抗击“非典”、抗击南方冰雪雨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边疆地区反恐、天津开发区大爆炸、“东方之星”客轮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各军区所属部队广大官兵忠实践行我军根本宗旨,发挥区域优势,舍生忘死为人民,就近就便投入应急救援,为挽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打了一个又一个胜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赢得了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

进入新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军区部队围绕贯彻强军目标,瞄准能打仗、打胜仗,积极探索规范军事训练长效机制,部队训练信息化、实战化、正规化水平不断提高。

头上战机轰鸣,地面战车突击,电磁空间攻防激烈,双方指挥员调兵遣将„„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上,一场场红蓝拼杀的 “战火”洗礼中,昔日成吉思汗策马扬鞭的古战场,崛起了“中国第一蓝军旅”。

这个叫“朱日和”的小镇,昔日名不见经传,今天却世界闻名,亚洲第一大综合训练基地就在这里。北京军区某机步旅入驻朱日和担任专业蓝军以来,大步向红蓝兼备、形神兼备、攻防兼备迈进,在对抗演习场上与来自海军陆战队、全军七大军区的雄师劲旅对决,取得32胜2负的佳绩。

面对战争形态演变、使命任务不断拓展,军区虽不在了,部队的使命还在,始终要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在洮南、青铜峡、确山、三界、山丹,不管是数九寒冬,还是酷暑三伏,这些训练基地总是热火朝天,车来人往。战斗力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坚实,实战化训练的征途将越走越宽广。

在非洲的马里、利比里亚、苏丹、南苏丹、刚果(金),在黎巴嫩,各军区所属部队组建的维和部队始终坚守在最危险的地区,修路筑桥、运输物资、看病送药、武装巡逻,官兵们付出的是艰辛乃至生命,收获的是驻在国政府和民众的赞誉、褒奖。参与维和行动25年来,各军区所属部队共派出3万人次参与国际维和任务,10名官兵牺牲。

在不久的将来,还会有一支维和直升机部队派驻非洲。军区虽然没有了,但中国的维和部队还将继续履行使命,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那些无法忘记的经典

一支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打不了胜仗的。早在红军时期,人民军队就高度重视军队文化建设,有“一支红军歌,能顶六个师”的说法。特别是在革命最困难的时候和长征时期,军队文化工作更是凝聚军心、鼓舞士气的重要手段。

红军著名文艺工作者李伯钊在泸定桥畔写下的《打骑兵歌》不仅鼓舞士气,还把战法写了进去,用通俗歌曲来教红军战士怎样反骑兵冲击。

如果来总结大军区时代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那么,题材丰富的文化作品就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在过去的60年里,各大军区都创作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歌曲、话剧、电影,这些文艺作品洋溢着军旅特色,展示着本军区的特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官兵为国奉献。

阿拉马力,一个不为很多人知道的小地方,位于新疆霍城县西北距霍尔果斯口岸不远的卡拉乔克山下。1962年,边防官兵依靠“三峰骆驼一口锅,两把铁锹住地窝”的简陋条件,没有住房掏地窝,没有吃的挖野菜,在光秃秃的荒山上建起哨所。

1963年,时任伊犁军区宣传干事的李之金在连队蹲点期间,看到守边将士爬冰卧雪、风餐露宿,仍然保持乐观向上、无怨无悔的精神风貌,深为感动,于是写出了传唱全国全军的《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

这首歌,就是兰州军区广大边防官兵扎根西北、卫国戍边的真实写照。在上个世纪,成都军区创作的《北京的金山上》,沈阳军区创作的《我是一个兵》《打靶归来》,南京军区创作的《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广州军区创作的《人民军队忠于党》等歌曲,经历几十年风雨洗礼,至今还在广大人民群众和全军官兵中传唱。

进入新世纪,中国文学艺术舞台上,军事文艺作品不断推陈出新,不仅在军营中赢得了读者和观众,在社会上也引起广泛关注和强烈反响,成为我国文学艺术事业中最具实力和潜力的方面军。

如果说兰晓龙,很多人不一定熟悉。但一说《士兵突击》,那就几乎无人不晓了。2007年,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兰晓龙编剧的作品《士兵突击》红遍大江南北。这一年,中国的征兵工作比前几年都要好,很多年轻人就是看了《士兵突击》,才选择参军入伍的。《幸福像花儿一样》《石破天惊》《沙场点兵》《炊事班的故事》等也创下不俗的收视率。

同样还有一位人不出名但作品出名的军人叫江奇涛,来自南京军区政治部。他编剧的作品就是那部收视率居高不下的《亮剑》。2013年,《亮剑》成为中宣部、共青团中央向青少年推荐的100部优秀作品之一。

现实主义话剧《黄土谣》,把军营、军人、农村等有机结合,给观众以深沉的思想意蕴和强烈的现实冲击。作为近年来军旅戏剧在革命历史题材领域的新收获——《我在天堂等你》《圣地之光》《天籁》《马蹄声碎》等,用艺术的形式再现了波澜壮阔的革命画卷。

而《东西南北兵》《当兵的人》《走进新时代》《青藏高原》《西部放歌》等军旅歌曲,则用音乐记录着时代。

当时间进入2016年1月,解放军各大军区的机关报,几乎在同一天宣布停刊。这些军旅味儿十足的报纸,有的诞生于太行山的抗日烽火中,有的诞生在晋冀鲁豫的硝烟中,当年的报人一手拿枪,一手握笔,跟随部队南征北战,记录了人民军队的历史。在那个年代,最有文化的知识青年,才会被招进报社。最具革命理想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气质的青年,才来当军事记者。

1942年1月,中共中央南方工作委员会为了加强对广东武装斗争的统一领导,决定成立广东军政委员会,3月成立了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总队。随后,政治部成立了,立即决定出版一份代表司令部、政治部发言的机关报《前进报》。

《前进报》一诞生,就处在日、伪、顽三面夹击的环境中。编辑记者背着沉重的铅字和印刷设备,在深山密林里跟随部队行军转移,经常是把军毡作为帐篷,把藤篮工具箱作为桌子,编辑、誊写、油印,有时候为了一管油墨,要冒着生命危险进入敌人把守的城镇。

如今,走过战火硝烟的军区报纸,也终于走进了历史。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沈阳军区《前进报》、北京军区《战友报》、济南军区《前卫报》、南京军区《人民前线》、广州军区《战士报》、成都军区《战旗报》、兰州军区《人民军队》。

后 记

2020年的中国军队,将是什么样子?路线图正在徐徐展开,中央军委15个职能部门集体亮相,军委多部门制正式取代此前的军委总部制。

根据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2020年前,我军要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

2016年,对于人民军队的改革和转型至关重要。

有改革就必然有人要作出牺牲。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同志向世界宣布,裁减军队员额30万,一批曾经为部队作出贡献、奉献青春的官兵将脱下军装,退出现役。真正热爱这支军队的人,会作出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以实际行动支持和推动人民军队走向2020年。

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曾经辉煌的军区制度,更不会忘记,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每一块基石。

第二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影评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评《独自等待》

“对,你完全对,生活没别的目的,完全没有,对吧......”

这是影片中夏雨饰演的陈文在对自己梦中情人刘荣彻底失望时说的一句话,即使是彻底的失望,也不过是轻快的脱口而出,因为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加重爱情的筹码,陈文和刘荣的相识、接触包括分手不是在酒吧聚会、街上闲逛就是在家里聊天,所以当刘荣这个拍丰胸广告的三流小演员想要傍上个大款而过是上幸福生活时,可怜的陈文根本没有挽留的理由。生活太轻了,目标太近了,太容易满足了,但是有人不这么想,特别是自己当作生活目标的梦中情人给了陈文当头一棒,他恐怕开始知道了生活的重量。

影片描述的故事是非常简单的,就是通过两段未果的爱情,真实的体现都市青年人的生活,从友情、爱情到亲情,从现实生活状态延伸到各自的理想。陈文是个有理想无职业的青年,他的理想就是找一个梦中情人,虽然他也说不清这个梦中情人的标准是什么,但当他第一眼看见刘荣(李冰冰饰)时,就强烈的意识到这就是他的梦中情人,然而他并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刘荣和他并不合适,经过几次摩擦,最终分手,而与此同时在他身旁暗中相助的多年玩伴李静(龚蓓苾饰),却在心中默默隐藏着对陈文的真爱,当然这份感情也因为彼此之间太过熟悉而难以表达,或许不表达大家反而更轻松些,依然是“铁哥们”。

这部电影所要达到得便是,试图从多个表象去发现和体现当代年轻人的状态。在他们的长辈看来,这一代年轻人过着毫无意义的生活,没有工作、没有目标、过一天算一天,虽然他们并不是混,并不危害社会,但这种如长不大的孩子般的生活状态,无论如何不能让受过传统教育的家长们放心。影片虽没有正面描述,但通过陈文想拿枪打烂老年秧歌队的锣鼓可以看出,两个时代的人彼此是多么的烦对方。

而我作为同龄人能够理解我们这代(70~80年代)的人的生活状态,这不是我们这代人能选择的,是社会发展到这一步的必然,但我却不赞成这种轻漫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没有目标,但不能没有责任,人是要长大的,是要成熟的,我们可以鄙夷刘荣的虚荣,却不能责怪她追求物质幸福的权利,她说的很坦白很直接“我只是想过的快乐一点,生活本来就不容易,这有什么不对,有什么错?”在有钱的大款面前,陈文一无所有,就象生日聚会时一丝不挂一样,没有任何可以挽留女人的条件。我们会说刘荣这种女人太现实了,缺少浪漫的情调,可浪漫不能当饭吃,爱情在缺少物质基础的情况下也会苍白而不美丽的。

生命不能太沉重,但也不能太轻,陈文最后似乎是理解了这个道理,开始尝试有责任的生活,把以前当爱好的写作当成职业,把以前忽视的李静对他的感情珍惜起来。

他已经承受不了生命的轻,开始成熟。

第三篇: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有感

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没有任何方法可以检验哪种抉择是好的,因为不存在任何比较。”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米兰昆德拉对于人生的理解是偶然化的存在,我们活在世间的人的选择都不能保证其必然,所以每一次选择无非只是更深的痛苦。目标只能使

人们变得庸俗。人们仿佛在一个永劫不复中不能自拔,而又不知所措。然而米兰昆德拉也不过是他所描述的人中的一分子而已。他发现了所谓的媚俗。正如王小波也曾说过:“一切都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然而发现不等于解决,而只是陷入更深层次的痛苦而已。所以米兰昆德拉在文中不止一次的向着生命发出疑问:“非如此不可。”

的确一切事情总结起来也不过就是:“非如此不可”。这是一个极其深刻的疑问,深刻到只能用行动默默地回答。

而生命中看似复杂严肃,实际只要翻开过去的扉页,我们可以发现,让我们无比沉重不是多么重大的事情,而恰恰是那些轻轻的事情,那些宛若鸿毛一般轻,却又压得我们难以承受,这便是我们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而”轻“的另外一个意思又意味着遗忘。文中女主人公说:“多少年来,我一直想着托马斯,似乎只有凭借回想的折光,我才能看清他这个人。”生命的本来就是由一些碎片构成,只有记忆把这些碎片构成的统一的存在。我们的所有感情,不论是幸福还是痛苦都是在回忆中展开的。假如一个人没有记忆,那么世界对于他来说无所谓好坏。纵使他也会流泪或者微笑,但是这不过是一个动物体本能的反应而已,谈不上情感,更是与快乐无关。而遗忘则代表另外一种存在方式即对于生命的背叛。这种背叛是建立在世界对于存在者的背叛之下的。没有哪一个人不想追求幸福,但是我们总是在过去与未来之中追求,似乎在我们看来幸福不会存在于当下。

许多哲学家都劝人们要活在当下,但是这不过是一个理想状态罢了。换言之人永远也不可能活在当下。柏格森曾经说过:”时间的不重复、不间断性保证了生命的存在,生命一场自我的绵延。”所谓绵延,必定是向前的,就如意识流的水一样在流淌。“向前”是生命的最基本的特征。

而当不断地向前时,我们发现生命似乎成了无数的碎片,为了保证完整性,我们只能用记忆将其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东西。这不经意间我们得到了一种体验,是在回忆之中的快乐感。当然回忆也会有痛苦,但是整体来说快乐大于痛苦,而痛苦也不过是必要的痛苦。因此遗忘便意味着对于一切的背叛,这种背叛绝不亚于结束生命。

至于无非背叛的记忆之中,最轻的便是人类的爱。的确“爱”是一切最轻中的轻,但是却又恰恰是它,让我们生命变得沉重。马尔克斯在《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有一句总领全文的话:“这世间没有比爱更难的事了。”小说中费尔明娜与阿里萨、费尔明娜与乌尔比诺的爱情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阿里萨一生也似乎记住了那句“我唯一对于死亡的恐惧便是不能为爱而死。”虽然他与无数女人在一起,但是最终一生保持着对于唯一深爱的她灵魂深处的爱意。马尔克斯曾经说过这是他写过最好的书甚至超过了《百年孤独》。的确孤独仅仅“百年”而已,但是“爱”似乎不能给予一个时间的长度。这是爱与其他东西相比他所具有的“不可承受的重”

然而爱也是轻,无限的轻,轻到我们活在爱与被爱之间却没有一个人能够回答”爱是什么 ?”马尔克斯同样问道:“爱究竟是灵还是肉?”

若只是肉体便是无限的轻,若是灵魂便是无限的重。若是生便是无限的重,若是死便是无限的轻。

中国所有的爱情故事是世界上最唯美的,也是最轻的,但是这份轻缺让人感到无比的重。不论是传说的白蛇许仙,还是现实中的唐婉与陆游都以悲剧结束。人们常说中国人喜欢大团圆,但是在爱情方面中国人似乎最喜欢悲剧化生的空明美。用凄惨成就同情,用同情让世人感动。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人们总习惯拿生命与爱作比较,似乎在比较中才能得到对于爱的重要性的诠释。中国人更是喜欢用轮回演绎爱情,所以今生今世变成了三生三世,此岸变成了彼岸。

“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死生。”人们喜欢彼岸花的超脱于唯美,常用它代表美好之物。佛经中曾说彼岸花是一个叫彼的与叫岸的相爱触犯天条后,玉帝为了惩罚他们,故意让彼此变为花叶,永世不得相见。佛陀路过此地,看到后虽然深有同情,但是也无可奈何,便将其带到彼岸,此后便称为彼岸花。

传说本不可信,可是突然发现时间很唯美的东西往往都与悲剧相连。彼岸花自然也未能例外。如果是两情相悦又无规则相阻,成就一段美好姻缘。它只能成为大多数流入庸俗,不单是彼岸花,像中国的许多传说,如《白蛇传》《梁祝》他们所演绎的主题都是在悲剧中体现至死不渝。人们往往被这些故事所倾倒,

第四篇: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美文

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秒钟都有无数次的重复,我们就会像耶稣钉于十字架,被钉死在永恒上。这个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归的世界里,无法承受的责任重荷,沉沉压着我们的每一个行动,这就是尼采说永劫回归观是最沉重的负担的原因吧。如果永劫回归是最沉重的负担,那么我们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辉煌的轻松,来与之抗衡。

可是,沉重便真的悲惨,而轻松便真的辉煌吗?

最沉重的负担压得我们崩塌了,沉没了,将我们钉在地上。可是在每一个时代的爱情诗篇里,女人总渴望压在男人的身躯之下。也许最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是一种生活最为充实的象征,负担越沉,我们的生活也就越贴近大地,越趋近真切和实在。

相反,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别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他将变得似真非真运动自由而毫无意义。

那么我们将选择什么呢?沉重还是轻松?

巴门尼德于公元前六世纪正式提出了这一问题。他看到世界分成对立的两半:光明———黑暗,优雅———粗俗,温暖———寒冷,存在———非存在。他把其中一半称为积极的(光明、优雅、温暖、存在),另一半自然是消极的。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积极与消极的两极区分实在幼稚简单,至少有一点难以确定:哪一方是积极?沉重呢?还是轻松?

巴门尼德回答:轻为积极,重为消极。

他对吗?这是个疑问。惟一可以确定的是:轻———重的对立最神秘,也最模棱两难。

第五篇: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有感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初看书名就油然而生一种肃穆的感觉,不由得端正了身子,小心翼翼地捧起它来翻阅。此书是米兰·昆德拉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意象繁复的书,其中装载了多种涵义:被政治化了的社会内涵的揭示、人性考察、个人命运在特定历史与政治语境下的呈现,以及对两性关系本质上的探索等。昆德拉极其聪明地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写成一部非同凡响的小说——其中既有隐喻式的哲学思考,也有人的悲欢离合的生命历程的展现。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医生托马斯、摄影爱好者特丽莎、画家萨宾娜、大学教师弗兰茨等人的生活为线索,通过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散文化地展现了苏军入侵后,捷克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情绪,富于哲理地探讨了人类天性中的“媚俗”本质,从而具备了从一个民族走向全人类的深广内涵。作者米兰·昆德拉在这部小说中,围绕几个人物的不同经历,经他们对生命的选择将小说引入哲学层面,对诸如回归、媚俗、遗忘、时间偶然性与必然性等多个范畴进行了思考。这是一部哲理小说,与传统的小说不同,它不再通过故事情境本身吸引读者,而是用将读者引入哲理的思考之中,通过生活中具体的事件引起读者形而上的深层思考。

生命的存在与价值的问题是任何一个人也无法逃避的问题,生命只是一个过程而已。在米兰·昆德拉看来,人生是一种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我们对生活目标的错误选择,对生命价值的错误判断,世人都在为自己的目的而孜孜追求,殊不知,目标本身就是一种空虚。生命因“追求”而变得庸俗,人类成了被“追求”所役使的奴隶,在“追求”的名义下,我们不论是放浪形骸,还是循规蹈矩,最终只是无休止地重复前人。因此,人类的历史最终将只剩下两个字——“媚俗”。 读它时心情很压抑,米兰昆德拉就像张爱玲,笔锋直指人类最原始的欲望,直接、犀利。可人们却不得不承认,这些欲望的真实和无德。我想米兰要说的是:无德为“轻”,“轻”让人们无法负载在生命的轨道上。

书里的一个情节特别让我感触良多:特雷莎的妈妈年轻时很漂亮,她有九个追求者。第一个最英俊,第二个最机智,第三个最富有,第四个最健康,第五个最高贵,第六个最会背诗,第七个曾周游世界,第八个会拉小提琴,第九个最有

男子气概。特雷莎的妈妈最终嫁给了第九个,不是因为她爱他,而是因为她和他不小心有了特雷莎。她不爱特雷莎,她觉得特蕾莎是她的拖油瓶,害得她被迫呆在第九个男人的身边——她一直在想另外八个都比第九个好。她在想她还没有追求过别人,于是,她离开了最有男子气概的男人,追求一个没有男子气概,犯过几次罪,有过两次离婚的男人。后来,她嫁给了他,从此,她开始沦落,渐渐失去美貌,变成泼妇。

这段我印象最深刻。就像造物主不会让某一个人拥有一切旁人所羡慕的东

西,作者把九种特质分配到九个人身上,特雷莎的妈妈只能从中选一个。然而她谁都想要,同时她不知道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她的贪婪让她来到一个一无所有的人身边。她开始失去,失去美貌,失去生活品质,失去灵魂。当特雷莎把门锁上,要求自己最基本权利的时候,作为妈妈的她暴跳如雷,她才意识到一切在离她而去,她在用最后母亲的身份,几乎是要挟她女儿留下。可这些都是徒劳的,因为她从没有承担过生命中的责任,无论是对社会、对家庭、还是对亲人。她死掉也只是轻轻地一闭眼,不会有任何重量,她失掉了灵魂。

另一方面,我在考虑作者要传达的爱情观。然而,我不懂爱情。我以为,爱

情是纯感性的东西,如果你用太多理性思维去思维它,那么爱情将不纯正。现在这种观点几乎完全被颠覆。爱情需要条件,需要理性的思考。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能够拥有你所喜欢的一切特质。你必须要清楚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找个可以满足自己需要的人,然后包容他的其他缺点,履行自己对对方的责任,这才是爱情。作者说“负担越重,我们的生命越贴近大地,它就越真实存在。”大概伴责任走过的爱情才是真实存在的爱情。写到这里,我才发现执着地追寻一个自己想象的人是多么愚蠢,爱情是在特别的时段遇到特别的人。

一直在思索着生命为什么要存在,为了什么而生活。也许是思维的一种无理

取闹,但却让我为此困惑了很久,我尝试着做改变,但很多时候都是无疾而终,被当在了"深入探索"的门外,一直没真正的弄明白,所以还若以前,一样的困惑,一样的生活。自然,有了一些感悟,从中感觉到,茫然的状态多了,生命变得会更加的沧桑和脆弱,如果对待事情的处理方式上多了些犹豫,那么坚强的人也会懦弱,而从未没有成就感的完成一件事情,那从不会体会到坚强毅力的重要性,而我很长一段时间内,从没有了那种胜利喜悦的领悟,让我倍感压力中,觉得对生活的空

寂。于是,去积极的寻求一种信仰,去弥补心灵随时出现的道德弱化,或者思想的挣扎,去积极的面对生活,以填充空余时间带给的凌乱,但生活还要生活,所以一直改变生活让之更好的生活,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正目的,生活着,探索着,这就是人生最终经历的过程。继续行进,不管是怆然,还是平坦,都是一种阅历,而阅历中感悟到的,会增补生活的单调和乏味,而在强调这意义时,人更应该多尝试寂寞带给人生的享受,而不只是充满"色彩"的部分才是向往之所在。曲折会让人柔韧,这才能让人曲伸自如。余华想告诉我们的是,人的忍受力是无限的,对希望的期待也是无限的,人的生命力在极端的状态下仍然可以顽强地生存,这不仅是对生

命状态的提示,更是对人的生命力的肯定。“人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地学习、工作、生活,让身上的重量把我们压得更低,更贴近大地,即使这样的状态很有可能会让我们感到辛苦。但是,在这个旅程中,我们我们学会了勇敢面对困难,学会了从容面对责任。在一个接一个的窘境面前,我们渐渐成熟。也许不应该在“轻与重”当中选择什么,但是在人生态度以及原则面前,我们就要在“轻与重”当中作出选择。

英语学院教育1001

侯静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四年级读书活动总结下一篇:三年级美术教案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