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专科学校男生罚球命中率训练方法研究

2022-12-05

投篮命中率是衡量运动员和球队运动技术、战术水平的重要指标。罚球是篮球运动的进攻技术之一,罚球技术是投篮技术的基础,甚至在关键时候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因此在篮球比赛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罚球技术是最为迫切的需要。提高和稳定罚球命中率是专科学校学生篮球课中的重要内容。罚球命中率随着身体、心理状况的程度变化而变化。如何快速提高和稳定罚球命中率, 一直是篮球教学训练值得探讨的课题。随着高校的扩招,专科学校学生的篮球技术水平包括罚球命中率下降更加明显。在专科学校篮球课普修课中,在较少的教学课时中如何提高初学者罚球命中率是我所关注及探讨的问题。本研究用科学的方法训练,在2006级专科学校男生的篮球普修班教学中,设计并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即抓住重点技术,加强表象训练,学生罚球命中率有了较大的提高。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西体育专科学校2006级10班和11班专科学校男生各28名,共56人, 年龄19~21岁,几乎为初学者水平。

1.2 研究方法

将每个班的学生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教学方法为教师示范讲解后,学生分组练习,每组14人。实验组的训练方法为:教师利用挂图等示范讲解,学生进行表象练习,突出技术环节重点。在一学期教学课中,每训练三周实验组、对照组都进行一次罚球命中率测验,每次10个球,共测验5次, 记录罚球命中率。全部学生均经入学体检为身体健康学生。

2 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经过一学期的系统的罚球训练,实验组学生的罚球命中率及技评分比实验前均有较明显的提高,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的提高,实验表明,改进后的训练方式对提高专科学校学生的罚球命中率实用、易行而有效 (每学期测验五次,每次投10球) 。

3 分析与讨论

通过一个学期对06级两个班专科学校男生的实验教学中, 总结出提高专科学校男学生罚球命中率的几项措施。

3.1 影响专科学校学生罚球命中率的因素

众多的研究已表明,影响学生罚球命中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起来有如下几方面:首先,选择合适的出手角度、出手力量、出手速度。其次,指罚球时手型的变化也可以影响罚球的命中率, 球的旋转速度和方向会影响罚球命中率,罚球时手腕手指的动作和力量决定球的旋转速度和方向,正确的罚球手法会使球适宜的旋转,球的适宜旋转使球更容易落入篮圈内。近年来,随着普通高校的扩招步伐加大,学生体育运动水平下降,专科学校学生中未受过篮球训练、不会打篮球的学生增多;专科学校高专教学中,篮球普修课课时较少 (50~60学时每学期) ,有较多的学生未经过系统的篮球技术训练,学生的罚球技术动作、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都与专业体育院校的学生有着较大的差距,从而严重影响学生的篮球水平,在罚球上,往往表现为学生在篮球场上投三分投不到篮框,投二分砸篮板情况较多等。

3.2 提高专科学校学生罚球命中率的措施

3.2.1 强化正确的动作概念,提高罚球命中率

(1) 挂技术动作图及画图分解技术动作。

在罚球训练前,由于一些专科学校学生没有经过正规的罚球训练,不懂罚球的规范动作,在训练前,采用挂技术动作图对罚球动作进行讲解,可加深学生的感性印象, 能直观、科学、形象、具体、生动地表现所授课的内容, 有助于学生对深奥的理论知识加以形象化的理解,同时能使学生产生系统的思维,理解图像的内容。

(2) 教师讲解和示范罚球动作, 有利于提高罚球命中率。

注:实验前与实验后比较 (*P<0.05) ;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 (△P<0.05) 。

通过教师画图示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所要学习和掌握的动作特点、形象、结构、路线、做法、速度、空间方位、力量等, 并建立起一个完整、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学生从中观察、捕捉罚球动作的轨迹、方向, 并加以模仿、练习,从而迅速准确地掌握所学内容, 将罚球技术的理论转化为动作实践。动作示范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的技术动作, 以具体动作为示范, 向学生演示标准动作的过程。讲解要掌握好时机, 有的可以先讲解, 后示范;有的可以先示范, 后讲解;有的需要边示范、边讲解, 这要根据当节课的教学内容来决定。讲解要由浅入深、由易到繁、循序渐进。动作示范是用身体动作形象直观地完成并达到教师讲解、分析动作的目的, 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所要学习的动作的表象, 以了解所学罚球动作的结构、要领的方法, 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形。因此, 教学中正确的示范, 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形象, 还可给学生美的享受,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3.3 表象练习与技术练习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罚球命中率

罚球过程是准备、下肢蹬地发力、腰腹用力向上伸展、手臂向前上方伸直、手腕前屈、手指拨球的协调发力过程, 这一过程伴随着力量的调节以及球出手点、出手速度和出手方向的控制及一系列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对罚球动作进行表象训练,把罚球动作顺序编成从抬肘、伸臂、扣腕、拨指、协调用力的口决。罚球前及罚球后背罚球动作口决,同时想象正确动作。每节课安排篮下一米距离投空心篮,连续30次。每投一次篮都要想正确动作,罚球后回忆所做的动作。然后,安排学生重复罚球动作,并连续罚球10次,以加强记忆痕迹,调整肌肉感觉。安排课外罚球表象练习作业,每天睡前自己进行10分钟的表象训练,即背:抬肘、伸臂、扣腕、拨指、协调用力的口决,同时想象正确的罚球动作。表象训练能使学生对完整示范动作在大脑中产生的印痕以表象来呈现出动作全过程而唤起临场感觉。正确清晰的动作表象是形成运动技能的前提, 表象训练方法目前各国广泛运用于各项运动训练之中, 但在国内高校体育教学特别是罚球训练中未见有报道。将表象训练运用在罚球 (单手肩上罚球) 教学过程中, 利用大脑对刚建立的动作记忆痕迹进行回忆和反复描述, 使正确、完整清晰的动作技能得到进一步强化, 有效提高了罚球命中率。表象训练法使队员有了更多的练习机会, 特别是能静下心来有时间在大脑中回想罚球动作过程, 同时对罚球某个技术环节进行练习, 纠错的随意性和可控性大大提高。表象训练简单易行, 符合专科学校学生生理、心理和罚球技术特点, 使教学更具科学性, 使其智力、体力和技术水平三者得到协调发展。实验证明, 表象训练法有利于专科学校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促进其对罚球技术动作的掌握。

3.4 加强重点技术训练,能有效的提高罚球命中率

3.4.1 罚球需要强调全身各部位用力的协调一致

学生罚球必须掌握并运用罚球时身体各部位如肌肉等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罚球包括手、脚、腰、眼等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的过程。手的能力包括手指手腕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手指手腕对球的感应能力, 通常指手感, 表现在接、传、运、突、投、抢球时手指手腕对球的抖、翻、拨、按、拍、推、提、拉等动作的灵活性、柔韧性、伸展性, 以及完成动作时手指手腕用力的大小、速率的快慢和球飞行速度、方向、路线、落点的准确程度。脚的能力包括学生转移身体重心、变化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时, 脚掌用力蹬地的能力和灵活性。

3.4.2 罚球训练应强调腿部力量,淡化手臂力量

从脚底发力, 也就是说虽然是用手罚球, 但力量是从脚前掌发起, 然后通过脚踝、膝盖、胯部、上体、手臂、手腕, 最后力量传递至手指尖将篮球投出。力量的整个传递应该是一个连贯协调的过程。强调腿部发力,手指控制。利用手指的小肌群和敏感神经控制球的出手,从而追寻罚球动作与表象动作的吻合。例如:压腕拨球练习是提高罚球命中率的关键因素, 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通过表象训练后, 手指、手腕部位的小肌肉群力量得到了发展, 手指、手碗部位的协调用力控制能力更加精确, 同时也带动与其相关的大肌肉群正确用力的协调性, 这对于罚球的瞄准也具有很好的辅助性效果。通过压腕拨指力量的大小来控制篮球的飞行高度, 练习罚球手型, 提高手指、手腕肌肉的本体感觉和提高罚球时篮球出手的角度与弧度, 使球在空中飞行呈向后旋转和形成适合进篮的最佳抛物线, 从而使罚球的命中率提高。

3.4.3 调整持球瞄点动作,整个罚球动作应自然、舒适、肘自然稍张

臂、手腕、手指力量球出手时, 臂向前上方伸出, 手腕用力屈腕, 使球在中指和食指尖离开, 并向后旋转, 保持球飞行的方向正确和速度均匀, 此时身体要伸展开, 协调用力保平衡, 使球投中。

3.4.4 罚球技术从准备动作到最后出手都是技术的完整过程

要求上下肢与躯干各个环节协调一致,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最大的技术优势, 提高罚球命中率。单一的近距离罚球训练能够强化技术动作, 掌握技术动作,提高罚球命中率。

3.4.5 加强身体素质训练,是提高罚球命中率的基础

任何运动都离不开体能, 没有充足的体能就得不到良好的感知觉。篮球运动属同场对抗性技能主导类运动项目, 其显著特点是负荷大、强度高、运动时间长, 运动员要在持续的疲劳状态下完成投球技术。好的感知觉是提高罚球命中率的前提和基础, 一场激烈的比赛常常使运动员出现体力严重透支、筋疲力尽的现象, 由此引发投球命中率下降。专科学校学生未经过专业的运动训练,一般体能较差,每节课均应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体能训练。

4 结语

针对专科学校学生提高命中率所采用的方法行之有效,成绩有较为显著的提高,应特别注意: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加强表象练习,连续练习近距离罚球动作加强神经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提高罚球的肌肉运动感觉,促进罚球技术的动作定型。

提高罚球命中率,重点是罚球动作的协调用力,特别强调腿部用力、手指控球。做到上下肢与躯干各个环节协调一致。

摘要:目的:通过对专科学校男学生罚球方法的改进, 探讨提高罚球命中率的措施。方法:将每个班的学生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教学方法为教师示范讲解后, 学生分组练习, 每组14人。实验组的训练方法为:教师利用挂图等示范讲解, 学生进行表象练习, 突出技术环节重点。在一学期教学课中, 每训练三周后实验组、对照组都进行一次罚球命中率测验, 每人每次投篮10个球, 记录罚球命中率。结果:经过一学期的系统的罚球训练, 实验组学生的罚球命中率及技评分比实验前均有较明显的提高, 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明显的提高。结论:改进后的训练方式, 对提高专科学校学生的罚球命中率实用、易行而有效。

关键词:专科学校男生,罚球命中率,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 刘小湘, 李再兴, 许毓成, 等.提高投篮命中率训练方案的优化与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2001 (2) :84~86.

[2] 尹华, 王俊.浅析影响投篮命中率的相关因素与训练方法[J].科教文汇, 2008 (7) :176~177.

[3] 鲍亚伟.浅谈如何提高篮球投篮命中率[J].科技信息, 2008 (15) :253~253.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探讨建筑电气安装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下一篇:如何做好化工安全管理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