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安全论文参考文献

2022-09-28

航空安全参考文献

[1]张玉娟.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的影响与对策探析[J].中国航务周刊,2022,(44):73-75.

[2]刘俊杰,叶英豪,董立映.航空安全信息风险主题语义图谱构建[J].情报工程,2022,(04):31-40.

[3]包随义,李丽.航空安全六要素及模型研究[J].安全,2022,(10):16-20+28+15.

[4]冯霞,桑潇,左海超.基于ECSDNN的航空安全事件风险等级预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15.

[5]孙安亮,时宏伟,王金策.基于字符与单词嵌入的航空安全命名实体识别[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22,(09):148-153.

[6]刘俊杰,叶英豪,董立映.航空安全信息风险主题语义图谱构建[J].情报工程,2022,(04):31-40.

[7]夏娜,刘晓山.航空安全法益的概念确立及功能分析[J].理论月刊,2022,(06):107-114.

[8]张巨廷.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在S机场公司的应用研究[D].导师:王胜洲.河北经贸大学,2022.

[9]谷倩倩.基于AHP-BN的航空安全风险评估与诊断研究[J].滨州学院学报,2022,(02):36-43.

[10]任博,岳珠峰,司勇,崔利杰,曾航.基于随机森林的航空安全因果预测新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10.

[11]杨广.航空交通管制中航空安全的人为因素影响及管控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1,(22):152-153.

[12]林靖康,唐睿翼,游旭群.疫情下影响航空安全的飞行员心理因素——基于ASRS的文本分析[A].中国心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C].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2021:326-327.

[13]何鹏,孙瑞山.全球疫情下的航空安全前沿问题与研究趋势[J].交通信息与安全,2021,(04):1-8.

[14]曾航,张红梅,任博,崔利杰,武江南.基于改进LSTM模型的航空安全预测方法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22,(02):569-576.

[15]廖晨曦,魏征.新形势下航空安全管理的风险及防范措施[J].中国航务周刊,2021,(27):44-45.

[16]杨骁勇,张辉,刘尚豫,张恒.航空安全领域研究进展可视化综述[J].交通信息与安全,2021,(03):8-16.

[17]罗凤娥,俎振洲,周广杯,张序,王洵.OJT视角下基于FAHP的航空安全监察员培训能力评估[J].科技和产业,2021,(05):121-125.

[18]文传翰.旅客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导师:王红;云辉.海南大学,2021.

[19]曹帅.基于大数据的航空安全事故数据挖掘研究[D].导师:史东辉.安徽建筑大学,2021.

[20]吕勉哉,王华伟.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通用航空安全风险评估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21,(03):14-16+106.

航空安全期刊论文参考文献

[21]陈农田.面向线上线下教学的“航空安全法规与标准”案例设计[J].教育教学论坛,2021,(08):169-172.

[22]宣增益,郭北南.论我国刑法中威胁航空安全罪之设立——以国际航空安保公约中的威胁犯罪为视角[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1):140-147.

[23]王红,白云清,卢林燕.航空安全事件图文关联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20,(12):127-132+183.

[24]张莉琼.侵害航空安全的危险判断研究[J].河北法学,2020,(12):136-147.

[25]罗刚,张海洋,吴春波,陈伟.影响航空安全的高风险鸟类在中国境内的分布[J].航空发动机,2020,(05):40-48.

[26]周皓宇.目的论指导下的《航空安全管理系统》(节选)翻译实践报告[D].导师:涂年根.江西财经大学,2020.

[27]王一箐.Z市通用航空安全监管问题研究[D].导师:秦国民.郑州大学,2020.

[28]林海舟.基于知识图谱的航空安全事件推理方法的研究[D].导师:王红.中国民航大学,2020.

[29]李媛媛.文本自动摘要及其在航空安全报告中的应用研究[D].导师:张志远;于旭亮.中国民航大学,2020.

[30]白云清.面向航空安全事件的跨媒体信息图文关联方法研究[D].导师:王红;高利佳.中国民航大学,2020.

[31]郭静.基于知识图谱的航空安全事件关联分析方法研究[D].导师:王红.中国民航大学,2020.

[32]田野.HN航空安全绩效管理研究[D].导师:龙立荣.华中科技大学,2020.

[33]王红,郭静,王阳.航空安全事件关联分析方法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0,(02):602-609.

[34]任博,曾航,刘敏,王芳,崔利杰,陈浩然.考虑误差不确定性的航空安全预测新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0,(10):1916-1922.

[35]付令.关于航空安全责任书法律关系的思考[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9,(06):21-22.

[36]王红,杨蓉,郭静.基于RDF重写的航空安全事件因果关系查询方法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9,(16):149-153+158.

[37]陈农田,李海,刘雨佳,邓力.基于“安全+”理念的《航空安全法规与标准》课程建设[J].教育现代化,2019,(59):140-141.

[38]陷楠.空域规划管理改革与航空安全策略探微[J].科技视界,2019,(19):267-268.

[39]荆云波.空难文学对航空安全与灾难应急机制的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3):68-75.

[40]王红,祝寒,林海舟.航空安全事故因果关系抽取方法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0,(11):265-270.

航空安全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41]祝寒.基于事理图谱的航空安全事故因果关系研究[D].导师:王红;徐焕然.中国民航大学,2019.

[42]杨蓉.面向航空安全事件的语义查询及推理方法研究[D].导师:王红.中国民航大学,2019.

[43]李海,熊升华.新工科视角下《航空安全信息工程》课程内容改革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33):38-39+45.

[44]左世华.航空安全飞行论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9,(11):7-8.

[45]刘梦娜.基于文本挖掘的航空安全事故报告致因因素分析和风险预测[D].导师:史东辉.安徽建筑大学,2019.

[46]李琦.航空安全隐患零容忍的解析[J].民航学报,2019,(01):31-35.

[47]陈兵兵.民用机场航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J].科技资讯,2018,(29):130+132.

[48]李鹏.人为因素和航空安全[J].科技风,2018,(30):59.

[49]韩静茹.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航空安全信息管理探讨[J].民航学报,2018,(05):50-53.

[50]荆晶.人为因素和航空安全[J].海峡科技与产业,2018,(09):114+116.

[51]程程,徐吉辉.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国内航空安全管理体系研究现状的应用与分析[J].航空工程进展,2018,(03):405-410.

[52]司妍.通用航空管制中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的影响[J].科技视界,2018,(22):223-224.

[53]归晓烨.手册对航空安全影响的初探[J].民用飞机设计与研究,2018,(02):135-140.

[54]姜兰,杨志东,孙佳.航空安全监管专业监察员能力模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18,(03):245-249+255.

[55]韦翔.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监管工作研究[D].导师:褚添有;邹智锋.广西师范大学,2018.

[56]田静.危害航空安全的网络恐怖犯罪研究[D].导师:张莉琼;赵志辉.中国民航大学,2018.

[57]于海.航空安全信息处理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09):256.

[58]张闻.航空安全观及其培育研究[D].导师:吴宏政.吉林大学,2018.

[59]冉海霞.论航空安全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与治理[J].中国高新区,2018,(10):281.

[60]施佳美,苏月晨,王凯.乘客航空安全现状中外对比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8,(10):155-156.

[61]陈时德.民用航空安全风险评估技术[J].科学技术创新,2018,(06):186-187.

[62]李峰.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36):160-161.

[63]石川.航空安全风险及管理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33):46-47.

[64]陈炜,郝莲,哈红艳.浅析欧洲航空安全局设计组织批准制度[J].科技创新导报,2017,(26):8-10.

[65]杨宇.航空安全系统故障维修技术及维护管理研究[J].当代旅游(高尔夫旅行),2017,(08):97.

[66]于佩炜.浅谈加强危险品管理意识对航空安全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75.

[67]陈甜甜.内部控制影响航空安全作用机理与实证研究[D].导师:田利军.中国民航大学,2017.

[68]崔丹.浅谈我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与航空安全[J].中国高新区,2017,(09):169.

[69]纪华楠.以经济效应和航空安全平衡为基础的空中流量控制措施[J].现代商贸工业,2017,(13):188-189.

[70]马涛.空域规划管理改革与航空安全策略[J].科技视界,2017,(06):309+293.

[71]陈玥迪.浅谈航空安全中信息管理的应用意义[J].科技资讯,2016,(35):152+154.

[72]蒋昕翔.空管的人为差错对航空安全的影响[J].科技与创新,2016,(20):54.

[73]田利军,徐元元.内部控制影响航空安全的作用机理——基于安全文化的中介效应[J].交通信息与安全,2016,(04):85-89+120.

[74]季巍.空管工作人员的情境意识与航空安全的关系[J].科学中国人,2016,(17):89.

[75]胡超.空中交通管制员的情景意识与航空安全[J].中国新通信,2016,(09):141.

[76]刘冬梅.对应分析在航空安全事件研究中的应用[D].导师:孙瑞山.中国民航大学,2016.

[77]李渊威.关于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影响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6,(06):39.

[78]陈玲,贾建峰.人为因素对航空安全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2015,(23):135-136.

[79]郭佳.航空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导师:王震;曹永华.东北大学,2016.

[80]鲍银掌.航空安全之人为因素[J].科学家,2015,(10):94+99.

[81]黄德明,徐奇.论中国公民海外航空安全利益的保护——以“马航370事件”为视角[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835-842.

[82]董宗安.航空安全信息管理的研究与分析[J].经贸实践,2015,(09):297.

[83]孙运梁,石少敏.比较视野下惩治航空安全犯罪的立法完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24-30.

[84]李军.基于经济效应与航空安全平衡的空中流量控制策略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6):168.

[85]陈杰.浅析航空安全与人为因素的关系[J].科技风,2015,(16):213.

[86]任博,崔利杰,李亮.基于综合安全指数的航空安全实时预警研究[A].中国指挥控制学会空天安全平行系统专业委员会.空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第一届中国空天安全会议论文集[C].中国指挥控制学会空天安全平行系统专业委员会: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空天安全平行系统专业委员会,2015:592-596.

[87]姜海.基于经济效应与航空安全平衡的空中流量控制策略研究[J].科技视界,2015,(17):303.

[88]杨鑫.航空安全中人为因素的管理分析[J].科技资讯,2015,(13):153.

[89]李梦思.航空安全犯罪的管理与预防——以劫持航空器罪为例[J].电子制作,2015,(05):273.

[90]修文延,闫晨强,杨坤锋,李红海.关于航空安全风险管理模式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5,(09):147.

[91]吴宁铂.论国际民用航空安全的国家责任[J].理论界,2015,(02):82-86.

[92]晏碧华,姬鸣,赵小军,屠金路,游旭群.根植于航空安全文化的内隐安全态度的预测效应[J].心理学报,2015,(01):119-128.

[93]张砚丽.民用航空器人为差错分析与航空安全[J].电子制作,2014,(22):232.

[94]田有珍.航空安全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分析[J].民营科技,2014,(10):139.

[95]邓瑶.基于人为因素的航空安全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4,(05):71-74.

[96]赵谊,李永生,樊祺诚,郭正府.火山灰云在航空安全领域研究进展[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4,(04):531-539.

[97]杜雅萍.恐怖袭击指向性的航空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研究[D].导师:赵桂红.中国民航大学,2014.

[98]朱晓云.我国通用航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导师:邹顺康;罗善海.西南大学,2014.

[99]白冰.基于LOSA方法的航空安全审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导师:李辉;周长春.电子科技大学,2010.

[100]赵晓妮.航空安全文化对机组安全飞行行为的影响研究[D].导师:游旭群.陕西师范大学,2008.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上一篇:混凝土工程水利施工论文参考文献下一篇:教员论文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