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基本情况汇报材料范文

2023-05-08

单位基本情况汇报材料范文第1篇

主体结构

工 作 情 况 汇 报

河南省焦作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年 月 日

勘察单位工作情况汇报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工程位于许昌市清苑路北,德星路西,为附建式人防地下室工程,地下一层,人防建筑面积为10986.93㎡,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地下室平时为地下车库,战时为二等人员掩蔽部、物资库。本工程分五个防护单元、共14个出入口。

本工程基础均采用CFG桩(桩径400mm),按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1400KN设计,预计有效桩长约18.5m。

本工程建设单位为许昌汉威置业有限公司,由河南正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承建,设计单位为河南丰晟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勘察单位为河南省焦作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河南省人防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二、工作依据:

本工程勘察遵循的规范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

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以及其它有关规范的有关条款等。

三、工程合同履行约情况:

我方与许昌汉威置业有限公司签定了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并按合同规定完成勘察工作并出具该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堪),甲方也按约定按时支付了工程款,合同双方均很好的履行了合同义务。

四、工程勘察过程:

我方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并遵照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进行勘察设计工作。勘察探孔的深度,取样数量满足要求,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岩土技术参数,取样真实及时,按钻进回次逐段填写,无事后追记现象。

五、工程过程中配合情况:

我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积极配合施工单位的工作,在基础开挖过程中多次到工地现场观察实际地质情况,确保基础具有可靠的承载力,可靠的技术参数。在工程整个过程中我单位参加了地基工程及主体结构初次验收,现又参加主体结构正式验收工作。

总之我单位严格执行了国家强制性标准、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条文规定,较好的执行了合同约定的有关内容。

河南省焦作地质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2017年

单位基本情况汇报材料范文第2篇

××××(项目名称)×月情况汇报

××单位:

为进一步规范本项目施工现场管理,确保现场管理人员到岗履职,根据绵建局函[2013]10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监督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现将本月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程基本情况

二、现场管理人员到岗履职情况

三、本月存在问题

四、处理意见

五、今后措施

单位基本情况汇报材料范文第3篇

一、X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X、聚焦重点,群策群力,帮扶路径“全覆盖”。为做好包扶工作任务,我局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它班子成员为副组长,股(室)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包扶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把扶贫工作纳入局内部管理目标进行考核。确立一名副局长及两名中层干部专职抓扶贫工作,形成了由上到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包扶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针对我局包扶的X户贫困户,结合全局实际,有针对性的制订包扶措施和包扶方案。其中,X户重点贫困户分配到局班子成员重点包扶,每个班子成员都包扶一户,从经济、生活、产业上进行全面帮扶,帮助贫困户解决生活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实际困难。X户属于CD房的贫困户,分到局各职能股(室)进行包扶,剩余X户分配到各职能股(室)两人以上进行包扶,实现了帮扶工作全覆盖。会同扶贫办、X镇、X村及驻村工作队,共同研究《财政支农资金支持资产收益扶贫工作实施意见》精神,争取对X村提供上级部分支农资金的支持。

X、改善面貌,助贫解困,搭建干群“连心桥”。自帮扶开展以来,我局局坚持从最容易见效、群众最能直观感受的地方做起,以实际行动助力X村的发展壮大。加大村屯环境整治建设力度,投入X.X万元进行全村卫生环境整治;依托“X+N”主题党日活动,建党X周年之际,局机关党支部对X村部三名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送去了部分生活用品,并鼓励老党员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还组织全局机关干部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在“节日”期间对重点贫困户进行慰问,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端午节”前走访慰问了X户贫困户,每户送去了X斤鸡蛋。

X、把脉问诊,开出良方,产业项目“显身手”。我局还从实际出发,把培育富民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积极谋划X村产业脱贫路径,不断提升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一是大鹅养殖产业。通过多次研究选址,在农场屯建设X平方米大鹅养殖基地,由养殖大户雒景龙提供管理,形成“代养+分配”的新模式,提高资金利用率,预计年收入达四万元,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X户贫困户可持续发展。二是蔬菜温室大棚。利用农业开发资金X万,建设两栋现代化温室及X栋大棚生产反季蔬菜,项目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并整体发包,优先雇佣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去打工,每年还上缴村集体X万元。三是粮食烘干塔产业。村书记刘林牵头建设一处烘干塔,项目建成后产权归村集体所有,每年从利润中拿出X万元上缴村集体,每年秋收以每斤高出市场价格X分钱的价格收储贫困户所产粮食,此一项可为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X万余元。目前,项目选址可研已经完成,正在办理土地性质变更手续。四是在重点发展以上几个产业项目的同时,还根据贫困户实际,挑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为重点,引导贫困户自力更生,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充分利用自家房前屋后菜园发展“小菜园”经济,成熟后帮助销售。X年贫困户刘喜宽家的小菜园仅仅半亩地左右,就卖出了X多元,全村小菜园共计卖出X.X万余元;还利用自家庭院发展“小养殖”经济,由驻村工作队负责提供鹅雏,贫困户负责养殖,出栏时帮助销售,销售后扣除之前购买鹅雏的费用,用于下一年继续养殖。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半年,我们在继续抓好原先已有的产业项目的基础上,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X、配合抓好蔬菜大棚的对外发包工作(上年开建,今年可使用的四栋大棚、两栋温室X余亩)。

X、配合壮大集体经济项目玉米烘干塔的建设。

X、利用农闲时节,通过远程教育、专家授课、组织技术员现场指导等方式,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和培训,切实提高乡村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服务能力。

单位基本情况汇报材料范文第4篇

十字路初中营养餐食堂工程于2012年7月3日正式动工,截至目前,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从开工之日到现在,学校负责人及驻工地代表,严格按照局项目办的要求,严把工程质量,督促施工进度。工程建设始终做到安全、有序。学校各项施工资料均能按照主管部门要求,分类存档、专人收存。

施工过程中,由于重载车辆经常出入,造成学校水泥路面损毁严重。待工程完工后,急需修复。 近期,学校已督促施工企业倒排工期,确保12月10日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单位基本情况汇报材料范文第5篇

——奋进中的高埂中学

一、学校概况

长安北望三千里,天府南来第一州。

临邛,历史悠长而深远,文化丰富而厚重,在其东面的悠悠南河畔,矗立一所中学,她,就是邛崃市高埂中学。这所从河滩地上逐步成长起来的农村高中,犹如一颗璀灿的明珠,闪耀在美丽的川西大地。

高埂中学走过五十年的光辉历程,几代高埂中学人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人的乐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积淀五十年,学校的教育思想和精神文化逐步形成,学校以鲜明的特色亮点,丰硕的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农村学校特点的办学之路。

高埂中学始建于1958年,原址坐落在邛崃市高埂镇白鹤村一教堂内,称邛崃县第三初级中学校。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迁入现高埂村。1966年停办,1973年复办,始创高中,学校更名为太平中学。八十年代初更名为高埂中学,是成都市唯一一所地处村民委员会所在地的农村高完中。

三十多年前,校园面积仅20余亩,校舍是十多间低矮破旧的小青瓦房,条件十分落后艰苦,全校师生勤工俭学,艰苦创业,平操场,砌围墙,开农场,学校原始规模初具,

八、九十年代学校得到进一步的夯实,历史的积淀为学校在新世纪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迈入二十一世纪,学校抓住高中扩招和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机遇,克服“区域、生源、师资”三大劣势,不等不靠,知难而上,自主创新,采取多元化筹资办学的办法,千方百计引进社会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学校的发展。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供需矛盾基本解决,实现了学校办学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走上一条做大做强的规模效益之路。

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学”,教育教学管理更上一层楼。高埂中学顺应教育改革的要求,重视师德、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大力推进教学手段的改革,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学校管理机制,学校教育教学形成系统科学的管理模式。落实年级组负责制,重视教育教学过程的管理,注重前瞻性、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细化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向过程细节要质量。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倡导发扬艰苦奋斗、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把人文关怀和刚性制度管理结合起来,积极引入竞争评价机制,建立过程与绩效相结合的规范评价体系,学校拥有一支朴质求实、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

2004年学校成为成都市首批校本教研基地学校,为不断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学校结合实际情况,努力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按照“专业引领,共同发展,教学反思”的要求,重点在集体备课、年级月考、踩线生抓法、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新教师培训等方面加强校本教研工作。坚持“科研兴教,科研兴校”,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2002-2005年完成十五国家级课题《尊重平等教育与师生互动》的研究。

高埂中学以鲜明的特色、丰硕的成果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一所地处偏僻的农村普通中学成为了一所质量高、有特色的高完中,学校被誉为“农村高中教育的典范”“成都市农村高中教育的一面旗帜”。2007年3月,成都市高中工作现场会在高埂中学召开;2008年11月,高埂中学作为成都市校长干训的实训基地,承担了成都市“千名校长大练兵”教学管理实训任务。成都市多个区(市)县许多兄弟学校到校参观交流,学校发挥了很好的辐射示范作用。

数载历练,辛勤耕耘,孔子讲“生无所息”,一部高埂中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自强不息、不断奋斗的艰辛历史,就是几代高埂中学人始终迈步向前,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历史。一任任领导、一批批教师、一届届学生艰苦奋斗,不懈努力,为后来者留下优良的传统:领导班子积极向上,团结务实;教师队伍淡泊明志,无私奉献;届届学生艰苦奋斗、刻苦学习。“自强不息”和“团结协作”积淀成学校文化的精髓,成为学校精神文化的核心内容,这是高埂中学不断奋进永葆青春活力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二、特色亮点

高埂中学曾是一片贫瘠的河滩地,因为人的活动,出现了绿洲,萌发了生机活力。

五十年间,河滩地上的人走了一批,一批,又一批,也来了一批,一批,又一批。但他们都是河滩人,他们身上同样涌动着开拓者的热血,河滩人的精神在这里生根发芽了。舞台情景变化多多,不变的背景闪烁着美丽的字眼:“自强不息,发愤图强,团结协作,和谐愉悦”。

(一)自强不息,发愤图强

对贫瘠的河滩地,大自然向来并不大方。农村小镇本来就够偏僻了,而高埂中学的所在地连小镇都不是,只是一个小小村子,交通闭塞,生活艰苦,学生基础糟糕,这就是上苍赐给学校的基本条件。学校的生存极为艰难,等待时来运转吗?可要到哪年哪月呢?消极的等待,只会等掉机遇和前途。怨天尤人吗?那只是懦夫偷懒的借口。河滩人决不退缩,他们抛弃了懦夫的退缩,选择了勇敢地去面对。勇敢的河滩人把艰难的生活当作是上天对自己的考验,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如果幸运之神不降临,那么他们就自己照顾自己。

从校长到老师,从老师到学生,都认准了一个理:自然没给我们的,我们就自己去创造。咱们“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河滩人要用自己高贵而充实的精神去填补自然的贫乏。要在暗淡的天空中升起耀眼的星星。河滩人坚信没有一种草不会开花,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都有她绽放的权力和空间。虽然“立根原在破岩中”,但是河滩人像劲竹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顽强地去追逐理想、追逐梦幻。

只有强悍的人才配活在这一片土地上,拓荒者们在这河滩荒地上扎根了,他们一天也不敢懈怠,埋头苦干,发愤图强,终于,高埂中学从多如牛毛的农村中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河滩人的眼睛又瞄准了成都市示范中学,他们找差距,找不足,正视现实,发愤补救,一点一滴地历练自己,提升自己,毫不动摇地向目标挺进,终于,神气地站到了成都市首批示范中学的行列。河滩地上出现了一片绿洲。

大学连年扩招,上大学没有过去艰难了,也没那么令人神往了,而人们对优质教育,精品教育的盼望也产生了。河滩人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他们居安思危,谋及未来,自加砝码,自压担子,大胆按省级示范中学的风范来要求自己,他们再次埋下头来,挑自己的毛病,挖自己的潜力,艰难地往前挪动,他们想:省示范中学能做到的,迟早有一天,自己也要做到。

深知自己贫瘠浅陋,但是从不畏惧自己贫瘠浅陋,河滩人夙兴夜寐,忘我劳动,埋头苦干,一路向前。

(二)团结协作,和谐愉悦

生活昭示真理,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贫瘠的河滩地上,任何狂妄自大,都将以悲剧终场。蚂蚁搬米深深地打动了河滩地人,他们把自己看作是蚂蚁,美人之美,合作共存。

古人的智慧武装着今人的头脑,荀子认为“每一个凡人,其实都可以成为伟大的禹”,只要他们精诚合作。这话可信。是呀,河滩人虽然是凡人,但是有成为禹的梦想,贫瘠的河滩地让他们明白,他人对自己的意义,要活下去,必须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河滩人相信,自己虽是臭皮匠,但合作起来就是诸葛亮;相信刘基“万夫一力,天下无敌”。是高远的眼光让河滩人敞开心扉,青睐合作。

贫瘠的河滩地留下了单调和寂寞,但也驱散了喧嚣和浮躁。这里,古风犹存,人们急人之急,忧人之忧,质朴而又热诚。这片土地上,到处是谦虚大度、宽容和善、热情主动的人们。河滩人充分信任同事和周围的人。他们之间多的是相互理解和谅解,少的是指责呵斥;多的是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少的是互相推诿,树倒猢狲散;他们克己容人,让良好的人际关系渗透在平凡的生活中,滋润着人们的生活。

寒来暑往,生活上互相关心,精神上互相鼓励,事业上互相支持,同为河滩人,共垦河滩地,河滩人唱着合作的歌;岁岁年年,在沟通中传递信息,在交流中相互学习,河滩人跳着合作的舞。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干群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携手协作,合作共赢。他们都是团结之歌里的美妙音符,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团队精神在这里熠熠生辉。

河滩地上,你也许很难分清领导和群众,老师和学生,因为领导与老师都那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师生员工互体互谅,相敬相爱,他们就是那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物质上他们是贫乏的,但在精神上却十分富有。和谐愉悦的人际关系,甚至让人们忘记了这里是贫瘠的河滩地。

三、成绩显著

五十载风雨兼程,五十载杏坛耕耘。

几代高埂人,能固守寂寞而志存高远,淡泊名利而清贫治学,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以朴质求真之心,创和谐纯净之校园。在昔日荒凉的河滩地上,开辟出一片精神的绿洲。徜徉其间,左顾有老树新芽,右盼有桃李芬芳,耳畔闻雏凤之声,满目香葩,生气盎然,而观之悦目。

(一)学校荣誉

学校现在是成都市示范性高中、成都市校本教研基地校、成都市校长干训基地、成都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教育学院实验学校、国家级课题实验学校。

(二)高考成绩

在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高埂中学实现了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的同步发展,学校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2001年,高考重点本科上线21人,一般本科上线为80人。从2002年起,在每届优质生源只占邛崃20%的情况下,连续八年重点本科和一般本科上线人数均占邛崃当年上线人数的30%以上: 2002年,重点本科42名,一般本科128名;2003年,重点本科47名,一般本科232名;2004年,重点本科70名,一般本科331名;2005年,重点本科66名,一般本科295名;2006年,重点本科78名,一般本科371名;2007年,重点本科66人,一般本科345人。高考成绩一年迈上一个台阶,近十年来在成都市41所同类高完中中名列前茅,甚至超过部分省重和国重学校。精品工程结出硕果,2004年刘超以理科综合295分(满分300分)夺得成都市理科综合状元,2005年汤学娟以理科总分699分名列成都市九个郊县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 2007年囊括邛崃市文、理科第

一、二名。特色教育锦上添花,每年艺、体生上线人数在邛崃市均排名第一。

四、激情展望

河还是那条河,滩还是那片滩,生活好像演唱着同一首歌,其实,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总在不知不觉中向前。

河滩地上,高埂校园,平凡学生,平凡老师,虽经五十春秋,却是活力长存,奏响了一支又一支动人的乐曲。高埂现象似乎成了一个让人琢磨的谜,其实谜底很简单,高埂河滩人踩着时代的节拍在走,只是在不经意间,脱颖而出。河滩人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之路,原来正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之路。

上一篇:社区民族团结汇报材料下一篇:单位日常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