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内涵论文范文

2024-01-06

哲学内涵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传统中国画教学中,色彩是必修课,而色彩的观念性、象征性、哲学性意蕴成为传统中国画审美的重要内涵。色彩本身具有多样性表现,挖掘传统中国画色彩的精神内涵,对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情感旨趣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着重探析传统中国画的色彩内涵,并从色彩的搭配、色彩的形式美、色彩的情感等方面,来探析色彩教学的内涵传达。

关键词:传统中国画;色彩内涵;审美意蕴

传统中国画创作中,用色是展现画家精神旨趣的重要内容。传统中国画的色彩搭配非常讲究,而不同的色彩所呈现的绘画形式美学以及所蕴藏的情感价值也是不同的。色彩的运用是传统中国画的精髓所在,彰显中国画独特匠心与魅力。学习中国画,色彩教育至关重要,如何将色彩运用融入到中国画实践中,就需要从色彩的精神内涵挖掘上来梳理其审美意蕴,促进学生掌握中国画的色彩技巧,提升中国画绘画水平。

一、传统中国画中色彩的精神内涵

总体而言,对于传统中国画,色彩的运用体现了东方哲学意蕴,尤其是在壁画、漆画、花鸟画、重彩人物及山水画中,对色彩的表现与审美更具特色。

(一)对儒家思想的体现

梳理传统中国画中的色彩意蕴,儒家思想占据重要地位。儒家提出的“礼”,作为社会认同价值,不仅是孔子“不越规矩”的一生写照,也在于从“礼”的践行中表达言行一致的秩序理念。传统中国画中的色彩是基本元素,而儒家将色彩与尊卑、贵贱、等级联系在一起,体现出传统中国画的色彩秩序。如“青、赤、白、黑、黄”为正色,而“绿、碧、红、紫、骝黄”为间色。《论语》中提出“恶紫之夺朱也”,将紫色与红色不能并论,体现了色彩之间也存在严格的等级差别。同样,儒家思想对色彩的定级,崇尚色彩的主次、秩序,突出五色与其他间色的和谐关系,必然对传统中国画在用色方法上带来更多的要求。

(二)对老庄道家思想的体现

老庄道家思想与其社会环境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老子提出“天下大乱,圣贤不明,道德不一”,这些都是“罪恶的人”造成的。所以,从老庄道学思想来看,人与自然本身是和谐的,只是人的欲望、恶行破坏了天人合一的秩序。庄子也提出,人的欲望要顺应自然的实际,要从“无为”中来顺受自然,才能成就一切。由此,对于传统中国绘画中的色彩,其运用首先要服务于人的精神表达,而非单纯的视觉审美。道家思想对传统中国画色彩的使用,不求艳丽夺目,而主张返璞归真,追求寂静沉稳,突显朴素之风。如在五色体系中,老子推崇黑白,将黑白视为色彩的本源。尽管大自然的色彩是丰富的,而对于大美,唯有朴素能够与之争美。后世对老庄道学思想的继承,也讲究“无”即是“道”,對中国画的色彩表现带向了自由表达心灵境界的时代,尤其是在传统山水画中,水墨样式成为中国画的色彩审美理想。

(三)对佛教思想的体现

自佛教思想传入中国以来,其在中国画色彩审美中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佛教中对青色、绿色的大量使用,与儒家思想是悖立的,但其佛教思想与儒家的并立,使其对后世传统绘画带来更为多元的色彩认知。我们从汉代的帛画、陶器等绘画中不难看出,黑、白、红、黄、金为主要暖色调,而南北朝以后,佛教壁画开始大量运用蓝色、绿色,特别是在色彩表现的绚烂上,更是盛极一时。当然,佛教思想所带来的传统绘画的技法,敷色的方法多用平涂,对色彩浓淡过渡不讲究,以色彩的明暗变化来突显立体感,更受到传统中国画的借鉴和接受。

(四)对禅宗思想的体现

除了儒家、老庄、佛教思想外,禅宗文化在唐代发展至巅峰,后续年代也是流传深远。禅宗精神讲究“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对传统中国画绘画而言,反对森严的戒律,倡导顿悟、修心。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禅宗思想的广泛传播,特别是传统文人画的影响更是深刻。传统中国画画家们,往往让精神逃离喧嚣,让精神沉静于山水意境中,在内心宁静中寻找绘画的永恒形式与表现。因此,禅宗思想对文人画的色彩审美带来的冲击是最直接的。如文人画喜黑白,追求朴素、静穆,抛却艳丽与华彩。

二、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审美意蕴

(一)传统中国画色彩的情感意蕴

在传统中国画创作中,色彩除了呈现作品的颜色变化外,更多的是融入了创作者的真情实感,也让欣赏者从中获得情感体验。色彩作为传统中国画的重要表现载体,其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情感意义。生活中的色彩是多样的,色彩本身与画家的情感是相通的。如对于灰色,可以传递忧郁的心态,多用于表达内心苦闷、怅惘的情绪;如对于黄色、橙色以及红色,作为暖色调,其多反映了画家积极的心态。可见,在传统中国画的色彩体系中,情感表达是其重要表现方式。无论是研究传统中国画还是创作中国画,对于色彩语言的表现,更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墨分五色”,来挖掘色彩的丰富意境。传统中国画中,色彩、笔墨是重要表现手段,也是洞悉画家思想情感的重要内容。不过,对于中国画中的色彩,并非日常生活中的色彩,而是具有广义性的色彩。如黑与白都是重要的色彩,也是画家应用最广泛的色彩表现手段。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出“运墨而五色具”,虽然后世对该“五色”提出了不同理解,但对墨色的运用所呈现的丰富多彩的情感意义却是一致的。

(二)传统中国画色彩的意象意蕴

在传统中国画创作中,意象是藏于形的本质内涵。在艺术创作领域,意象是创作主体对客体的感受与理解,也是其在创作实践中表达的某种精神旨趣或主观意念。意象作为传统中国画的重要表现特色,往往也通过色彩的应用来实现。很多画家在对色彩的理解与运用中,融入了丰富的主观意象,来展现作品自身的意象美。色彩是可以变化的,不同色彩的变化表达了创作者内心的主观想法。我们从色彩本身的意义来延伸对色彩的丰富理解,再通过作品的色彩来挖掘所要表达的意象内容。可以说,意象是色彩运用的重要目标,也让色彩更加有意义,而非单纯的色彩本身。意象升华了色彩,也让传统中国画的意义更为深远。我们研究传统中国画,往往从意象写生与古代绘画中发现色彩的丰富寓意。古人读书破万卷,行走万里路,其对大自然的理解与对传统中国画的创作实践,都将之融入到内心,并付诸于绘画创作中。在这个过程中,画家所看到的物象与所想到的意象进行融合,才能达到“物我合一”的艺术创作境界,才能将绘画与画家的感受,对景物的理解融为一体。也就是说,在意象创作实践中,画家的创作过程就被赋予了深厚的意象内涵,从而借助于色彩的意象来创造中国画的意蕴格局。

(三)传统中国画色彩的节奏意蕴

色彩的节奏美是色彩艺术形式的重要体现,尤其是在传统中国画中,敷色、烘染过程需要强调色彩疏密、粗细、浓淡的变化,而这些色彩创作手法,给传统中国画赋予了丰富而多变的节奏意蕴。同样,在单一的墨色体系中,利用墨色深浅变化,来弥补单一色彩的视觉形式,恰恰能够让欣赏者从中感受到视觉愉悦。事实上,每个欣赏者在面对色彩变化时,都能够感受到节奏感,而节奏感于人的视觉审美,又是通过色彩的色差、线条变化来实现。对于静态的绘画作品,色彩明暗的变化、线条的曲直都反映了色彩节奏之美,这也是构成中国画传统形式美感的不可缺少的内容。如在《唐人宫乐图》中的人物绘画中,不同女性人物在形象上的变化,都是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刻画妃嫔的行为举止,有的行酒令,有的吹乐助兴,从她们的面部神态上可以看出陶醉于声乐中的恬淡与释然。这些细节的实现,就是从红、白、黑、褐等色调的合理运用来实现,也给欣赏者如痴如醉的色彩节奏感。再看《千里江上图》中的江水、群山,这些自然景观在刻画中,王希孟选用大青绿色调,也让整幅作品壮观雄伟,动感十足。也就是说,在传统中国画中,色彩的节奏本身是有规律的,就好比人的呼吸、昼夜更替一样。同样,在欣赏传统中国画时,也会随着人的内在心境变化,对色彩节奏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清代八大山人的花鸟画,残荷、怪石,空白也是一种色彩节奏的运用表现。在欣赏过程中,怪石往往被置于左下方,而旁边呈现石榴树,树上有鸟,鸟有大小高矮之分,使得整幅画面趣味横生,浑然天成。色彩在疏密相间、浓淡相宜中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情境。

三、传统中国画色彩内涵的审美传达

(一)从色彩视觉性上把握色彩精神内涵的传达

视觉是观察事物的一种感觉,人是通过视觉神经来形成对物象色彩的呈现。在传统中国画中,色彩的地位独具特色,而色彩视觉性把握,就需要从色彩精神内涵的挖掘中来体验,来感知。欣赏传统中国画,色彩视觉所蕴涵的丰富精神内涵,可以从作品的审美意蕴中来感受。如借助于传统中国画中所表达的物象,来分析画家的精神意旨。墨竹、墨兰、墨梅、墨菊,本身黑白水墨样式,能够表达出画家的人格精神,追求高洁、超逸的精神寄托。在传统中国画中,文人画往往借助于创作题材来表达理想人格与心态,他们在选题、绘画、色彩语言的运用中,将作品与人格特质相融合。如青、赤、白、黑、黄五色观念中的儒学思想,就是通过以情运色手法来展现色彩视觉特性,关注色彩的精神内涵与象征意义。

(二)从色彩实践与表现上来传达色彩的审美精神

依托传统中国画对色彩精神内涵的挖掘,在展现色彩的审美意蕴上,要强调对色彩精神内涵的梳理,特别是在引导学生感受色彩意蕴,传达色彩内涵上,要立足传统中国画的色彩表现,从创作实践中来学习传统绘画的色彩方法。当然,对于传统中国画创作中的色彩表现,首先要从模仿中来学习,之后,要融入对作品的理解,对创作对象的艺术表现力,在把握中国画色彩精神内涵基础上,融入绘画技巧的创新,提升色彩的审美精神。如在对黑与白的运用中,黑又为实,白又为虚,虚实相生而传达出至简至朴的色彩意蕴。潘天寿提出“黑与白为至明朗、确实之对比,又为至高雅、质朴之配合,吾国绘画以黑、白为主色,即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也”。

(三)创新色彩教学方法,强调色彩思维的养成

探究传统中国画的色彩内涵与审美意蕴,需要从传统的色彩教学中,强调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基本的色彩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要引导学生挖掘对色彩的深层意蕴的理解。通过对色彩色相、纯度、补色、面积、明暗、冷暖的對比运用,来分析其规律和特性,展现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审美意义。

四、结语

如果说线条是中国画之骨,那么色彩便是中国画之肉,传统中国画的色彩以珍贵的矿石及动植物的提取液为原料,色相纯正明丽,最具表现力,也是传统中国画营造画面意境、传达精神内涵的重要载体。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色彩表现方法,把握传统中国画的色彩精神,合理运用色彩,寄托情感与意蕴,营造丰富多彩的色彩感情世界,是当今中国画创作所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陈希.传统中国画艺术的色彩美学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11).

[2]孟和乌力吉.浅谈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当代审美[J].科技资讯. 2015,(02).

[3]陈传席.六朝画论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铜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与体育教育学院

哲学内涵论文范文第2篇

201321011622)

摘要: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出发点,而“道”则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根基。庄子哲学是直指人生,关注生命的哲学。追求心灵的绝对自由和理想的人格,则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基本理论方向和价值回归。 关键词:庄子人生哲学道 现实意义

对人生问题的意义,庄子有着独特的思考,他的豁达、超脱一直被后人借鉴和效仿,但却从未有人能够超越。尽管诞生于两千多年前,但在当今社会,庄子的人生哲学依然会给人们教诲和启发,为人们解决自身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在查阅资料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试从以下几方面浅析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现实意义。

一、从“道”中悟出的智慧

庄子本人极赋浪漫主义气息又具有批判精神,他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超越生命困境,达到个体的自由,向世人展示着他从容自然,豁达超越的人生态度。庄子人生哲学中的智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天人合一

在庄子那里,人生中的烦恼和痛苦都可以被道点化,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庄子认为一个经验主体只有通过体道或道同而为一的方式才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人生问题,才能使人生具有终极意义。”①一个人真正掌握了道,所有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因为道无形,无声,无穷尽;道生天地万物,无所不包,无所不容。道,意味着对生死的超越、豁达的人生态度还有保持独立自我人格的人生境界。正如庄子所说“道无始终,物有生死„„”

在孔子那里,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还是是“敬鬼神,知天命”,而庄子却认为人与世界是容为一体的,没有隔阂,宇宙万物之间没有界限。庄子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②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告诉人们只有视万物与自身为一体,对人和万物抱有一种大同情之心,才能走出一条真正的康庄大道。

(二)无己、无功、无名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③,至人,神人和圣人是庄子哲学里三种理想人格的塑造。无己的意思是“丧我”,只有如此才能解决精神与自身形体的关系,这样的人才不会自私;无功,才能处理好人与他人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韩林合.虚己以游世——庄子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2. ②郭庆藩.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7:79. ③<<逍遥游>>

1 因为热衷功名,势必与别人发生冲突;无名,不贪图名利,才能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处理好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三)外化内不化

所谓外化内不化,就是人可以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但内心却是保持不变的。庄子是在提倡外在一定要很通达。外化就是说人要顺应外在,把外在的一切做到最朴素。顺应外在,就是要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庄子认为外在处世中,最难做的是说话。所以我们在说话时,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绝不夸大其辞,也不乱传闲话。除了这些,庄子告诉我们一个人必须要靠心智的聪明,要能看清外在的很多东西。所谓内不化,就是存在于人骨子里的东西是不能变的。无论外界怎么变化,人都要坚持自己的主心骨,不能人云亦云。

二、摆脱桎梏,追求精神自由

庄子是逍遥哲学的开创者,而他的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就是逍遥。他既是一个的文学家,又是一个追求自由、回归自然的哲学家。“庄子认为人生有中有四种限制,分别是时间、空间、生死和义利。”①

(一)超越空间的限制

他的代表作《逍遥游》一文开篇就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超越空间的生物,我们当然知道这种生物是不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哪里有“不知其几千里大的鸟”。可是庄子却展他的想象,超越空间的限制,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种生物。逍遥游的核心就在于破除世间的种种桎梏,不为物役,超脱一切困境从而获得完整、独立的人格和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二)超越生死的限制

对于一个平常人来说突破生死是很难的事情, 但是庄子能够淡然处之。也正是由于庄子深刻的体会出了“道”中的到了,才会有他那样从容的面对生死。“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其踞,鼓盆而歌”②,生与死从他人的绝对,到庄子那里就变成了相对,像昼夜交替、四季变换一样自然。

(三)超越义利的限制

面对义与利,庄子从容的选择了前者。他“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也不愿意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干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最终他隐于南华山,写出了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南华经》。“世人熙熙,皆为利来;世人攘攘,皆为利往” ,庄子认为与其这样,倒不如寻找一片净土去守护自己内心的宁静。庄子向来重视人内心的平静和愉悦,不慕富贵的虚名,他认为荣华富贵往往会让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在他看来,名和利,都不是生命真正的目的。

①②傅佩荣.庄子心得[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1. <<庄子·至乐>>

2

三、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时期,物欲横流,人心躁动。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们需要回归传统,找寻精神上的出路。庄子的人生哲学对当今人们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是帮助人们走出困境的良药。

(一)正确对待欲望

和儒家思想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道家注重避世,提倡清静无为,顺应自然。那一个人怎样才能做到不受外界事物诱惑,保持内心的宁静呢?古语云:“知足者常乐。”在庄子看来,就是要正确对待自己的欲望。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人的内心就会处于一种不和谐的状态;如果过分满足内心的欲望,就会滋生贪婪,威胁到他人的发展甚至是社会的稳定。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不能祈求一个人的人格有多么高尚,多么的无私奉献,他只要坚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就好。例如,企业经营的目的虽然是为了利润,但是企业不能任由自己的野心膨胀,用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来谋取利益而不顾自己的长远利益;对于为官者者来说,正确对待欲望就显得更为重要。“权利一旦滥用,就会滋生腐败”,如果当官者的欲望无限膨胀,最后受伤的肯定是百姓。如果现在的为官者都能从庄子那里学习哪怕一点点智慧,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不会有那么的贪官污吏了。

(二)塑造理想的人格

庄子所塑造、构想的人格是对其所生活现实的回应、批判和超越。 在社会的经济、政治结构发生着的剧烈变化的今天,个体自我往往湮灭在物欲中,失去独立的人格和自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之风正在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庄子的这种自我批判的精神闪耀着理性的光芒,对我国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有着重要的启示,在社会中个体必须保持自我批判精神,追求一种超越世俗、名利、自我的逍遥境界。

庄子所塑造的一系列理想人物及其赋予的理想人格,都具有“至人、神人、圣人”这种超越的品格。他所主张的超越品格的意义在于,当我们在追求实效,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始终不要忘了我们作为人自身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不要忘了人的本性中所具有的超越品格。否则,个体就会成为纯粹追求物欲的畸形人,人的发展就会受到异化的限制。人是可以超越空间、时间的限制,甚至是生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今天,庄子所塑造的人格中追求人与万物的和谐正是人的全面及和谐发展的基础。

(三)寻找幸福的真谛

老庄的思想教人顺应自然,以淡泊宁静的心态去对待世间万事,保持宽容和谐的人生态度,学会“张弛有度、劳逸结合”,这样就能够适应社会繁忙的工作 3 和快节奏的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以退为进、克己谦让,有利于谐调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使人消除自大自负心理,远离纷繁事物中无谓的争斗。用“齐物”的胸怀去对待世事,达到不为外在情境所烦扰的心境,树立洒脱宽容的人生态度,达到心灵上的逍遥自在,从而找到人生真正的幸福。

在漫漫的人生旅途中,拥有乐观、豁达、潇洒的人生态度,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坚守自己独立的人格,是庄子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我们也只有将庄子的人生哲学智慧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才能达到“无路可走,卒归于有路可走”的境界。

参考文献:

哲学内涵论文范文第3篇

·哲 学·

3.5 真正的哲学是智慧之学吕 嘉

3.11 “人的问题何以可能?”——论康德哲学对启蒙的吸收与转化黄学胜

3.17 本体论:哲学对崇高的承诺与寻求——新时期哲学使命的理论自觉庄忠正

3.22 论文化产业精英的品格塑造黄品嘉 赵继伦

·政治理论·

1.5 身体现象学: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内核伍小涛

1.12 “自然状态”下赫费“思想实验”的另一种运用

——以霍布斯的国家主权理论为研究对象石 珍

2.5 数字政治的不确定性后果

——民主与信息技术的难兼容性本杰明·巴伯 著 叶敏,译

2.10 网络伦理的契约论纬度与网络实名制的道德困境肖红春

3.29 从“民族国家”到“政治国家”

——兼论“民族国家”与“政治国家”之异同白贵一

3.34 语境主义:思考正义的一种方法论原则刁小行

3.39 和谐视域下的生态伦理范式构建研究柳兰芳

3.45 从“生态人”假设到人的“生态化”生活方式袁 云

4.5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中的“还原论”和“结合论”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新进展桁 林

4.12 马克思《雾月十八日》的当代解读白云真

4.20 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文化批判视角和女权自由主张赵 春

5.5 青年马克思如何理解“物质”和“唯物主义”

——“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语境中的哲学探索李 锐

5.11 理性、传统与现代政治欧克肖特政治思想引论赵 淼

5.17 多元主义视野中利益集团与政府的关系刘恩东

6.5 论格莱斯顿的“自由帝国”思想沈秋欢

6.12 民主理论的修正与补充

——试析达尔对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贡献乔贵平

6.17 福柯的身体政治评析徐国超

·国际政治·

1.16 评析民族主义文化对当代印度外交的影响宋 静

1.22 西方女性主义三种性别平等观之比较许春荣

2.15 马格里布地区一体化:进程与前景

——地区认同的视角汪长明

2.22 论英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对2010年大选的影响常胜泽

2.28 利比亚战争折射出的奥巴马政府军事战略转向倪正春,徐华娟

4.26 新安全观视域下政治安全的内涵分析及其体系构建舒 刚

4.32 沃尔兹新现实主义学派的合理性与缺失

——评《新现实主义的贫困》李洁宇

5.21 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美学观照章 远

5.27 今日之民主第三波[美]拉里·戴蒙德(著),倪春纳、钟茜韵(译)

5.33 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法规制的可行性刘海江

6.22 冷战后捷克政党体制嬗变与政党沉浮宋 静

6.28 世纪美国行政道德发展趋势[美]科恩 & 艾密科 著;左秋明 译

·中国政治·

1.27 民主政治条件下社会稳定的内在机理探析黄毅峰

1.33 民生、民主与社会正义

——基于罗尔斯正义理论对中国政治转型的一种分析郑维伟

1.40 党政合署:形态变迁与改革策略傅金鹏

1.44 陈云与人民来信吴 超

2.33 中国文化的协同改革与提升软实力途径研究王 琳

2.39 网络政治参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何正玲 刘 彤

2.44 国内农民环境维权研究:回顾与前瞻张金俊

2.50 提高领导干部网络舆情工作紧迫性的若干思考薛瑞汉

2.54 以信息化促进干部监督工作科学化

——以天津市委组织部研发使用“记实监督系统”为例中共天津市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

5.40 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积累政治信任的基本经验及启示上官酒瑞,陈竹汝

5.47 “富强”语境下中国现代化的三组不等式

——一种以19世纪末20世纪为时间段的考查王彩波 徐百军

5.53 冷战后的中国外交变迁:西方学术界的研究钟龙彪

5.58 陈云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相关研究的现状朱 磊

6.35 乡村研究视阈中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脉络检视与范式反思韩鹏云

6.42 文化民生概念生成逻辑的历史考察与当下审视

——基于改善民生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辩证关系的视角刘 近

6.48 渗透与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大众媒介何红连

6.54 通过党章变化看党内民主的演变特征周福振

·公共行政·

1.51 中国特色行政学:历史审视、现实定位和建构路径范绍庆

1.59 公共利益:政府与媒体的互动逻辑王 敏 邓 庄

1.63 辨议劳动分工理论在管理中的应用刘西林

2.58 管理学和管理哲学的联系与区别

——基于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的视角彭光灿 李道模

2.63 合作生产理论与公共服务治理的思维转换陈建国

2.68 试析赋权的合法性风险及其消解

——基于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视角刘雨辰

2.72 我国非营利组织自律的演化:基于集体行动的视阈陈超阳

3.49 公共行政学研究可以撇开国家概念吗?对劳伦斯·冯·斯坦因思想的反思

[荷]Mark R.Rutgers(著),韩莹莹(译)

3.56 行政吸纳社会的实践逻辑——基于个案的描述和分析蒋金富

3.66 政府绩效评估的主体选择困境阎 帅

3.72 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研究的意义、现状与前瞻周定财 徐元善

4.38 反思学习型组织:理论与实践的批判张晓兰 宋学增

4.44 村民自治与大学生村官成长机制研究申端锋

4.50 加强公共危机管理 预防群体性突发事件

——以天津市为例傅恩来

5.66 多元共治:基层维稳机制理性化构建之制度逻辑陈发桂

5.72 危机事件是如何影响政府的罗国亮

5.78 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主体的法律界定李国旗

6.59 专业化服务——试论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启示任 敏 胡一迪

6.64 环境保护中的政府与公民社会:“从主导到合作”

——一个研究述评王拓涵

6.70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研究十年回顾与前瞻——基于对CNKI数据库(2002-2011)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胡洪彬

6.76 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物品的正当性及其边界——基于新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考察马全中

6.82 论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机制的构建陈 曦 刘 彤

·行政改革·

2.78 政策议程设置中的行动者与行动策略研究

——基于G市P区垃圾焚烧厂选址的个案吴 月

2.84 “阳光财政”政策执行评估

——以H省《阳光财政公民读本》公布数据为分析对象墨绍山

3.77 整合、协调、回馈: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民主机制及其功能探究王 栋 徐承英

3.84 共享式改革与包容性发展——利益整合时代的现实逻辑倪明胜

3.90 “效率改进”: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理论阐释与实践逻辑丰 云

3.96 寻找中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均衡之美黄俊辉

4.54 论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刘琼莲

4.62 大部制改革研究述评蔡长昆

4.68 行动者、利益与行政辖区合并:一个制度分析的框架陈小华

4.73 国家建设视角下的村庄合并政策研究邢 健

5.83 论当代我国行政价值观演变的阶段规律

——以历次五年计划(规划)为视角类延村

5.89 我国公务员津补贴发放的失范与规范分析

——基于合理测算与制度保障维度汪 旭 刘桂芝

·政府与经济·

1.68 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市场发育许经勇

1.76 论乡村水利的经济基础贾林州 刘 锐

2.90 迈向城乡一体化:问题难点与未来取向陈秀山 张 帆 董继红

2.97 我国涉“商业秘密”信息公开之反思

——基于实证分析的视角张鲁萍

3.101 关于“十二五”时期实现我国政府采购事业科学发展的若干思考杜鸿林 陈燕平

3.107 监管预算的前景与挑战张庆才

4.99 中国的体面劳动赤字及其政策建议——基于包容性视角的分析丁开杰

4.107 基于感知公平的政府服务补救对民众满意度的影响研究梁建春 张国娟

5.95 地方行为、市场秩序重构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蔡玉胜

5.102 清末至民国政局的嬗变与长芦盐商的式微张立杰

5.108 论我国汽车产品责任实现中的政府角色张牧君

6.88 国务院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权的界限及改进策略柴 华

6.95 国内外环境会计研究理论综述何 利

6.102 我国盐业管制制度改革策论——基于日本盐业专卖制度改革之启示吕福玉 曾祥凤

·行政与法·

1.82 行政复议驳回决定方式立法问题评剖

——兼评《行政复议法修改专家建议稿(讨论稿)》第七十六、七十七条徐晓明

1.87 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博弈与平衡

——以《行政强制法》为视角的探讨张世福 李正春

4.79 宪法实施之理吴元中

4.87 行政裁量基准的效力研究王传干 张方勇

4.93 努力建设适应开发开放的审判体制

——关于天津滨海新区人民法院体制现状、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刘书祥

·比较与借鉴·

1.92 国民健康以人为本

——英国健康保险改革最新动向及其对我国医改的启示毛艾琳

1.99 法国社会保障政策变革的障碍因素:一个制度分析的视角邓念国 向德彩

·书 评·

2.103 社会变迁视野中的政党嬗变研究

哲学内涵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国际商事法庭  商事争端解决机制  多元化纠纷解决方式    

2018年1月23日发布的《关于建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和机构的意见》提出建成公正、合理、高效的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并制订了设立国际商事法庭的蓝图。2018年6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实施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设立國际商事法庭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指导设立国际商事法庭的具体规则。随后,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国际商事法庭和第二国际商事法庭分别在深圳和西安揭牌,这是中国设立国际商事法庭里程碑式的创举。
设立中国国际商事法庭的必要性

设立国际商事法庭创新了中国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国际商事法庭旨在创建便利、健康、有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建设公正、合理、高效的商事争端解决机制提供保障。为顺应新时代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国际商事交往的需要,国际商事法庭吸取国际各商事法庭的经验,创新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丰富争端解决机制内涵,重新焕发商事争端解决机制的生机与活力。

国际商事法庭促进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依法妥善化解“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商事争端,平等保护中外当事人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实行高水平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同时,国际商事法庭的设立,创新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为解决“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商事纠纷提供了平台,成为国际化商事纠纷解决的重要机构,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性、国际性商事纠纷解决中心的建设。

国际商事法庭衔接国际规则,推动了制度顶层设计的国际化进程。国际上已建成多个国际商事法庭,在国际调解、仲裁和诉讼争端解决机制方面颇具影响力,在制度规则制定方面也颇有建树,为中国未来司法制度的发展提供宝贵经验。中国国际商事法庭采用网络方式对接国际化高标准的规则,实现了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对外开放,提升了中国在国际商事争端解决中的话语权和司法影响力。
中国国际商事法庭建设的新举措

一是调解、仲裁、诉讼“三位一体”的争端解决机制。目前,在我国的司法体制中调解和仲裁多依赖于民间机构或国际组织进行,设立国际商事法庭有助于建立调解、仲裁和诉讼“三位一体”的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平台。根据《规定》第十一条,国际商事法庭选择可信赖的国际商事调解机构和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共同构建集调解、仲裁和诉讼三种功能互补和相互衔接的国际商事纠纷解决平台,支持当事人自主选择合适的商事纠纷解决方式,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节约司法资源并提高纠纷解决的效率。相较而言,其他的国际商事法庭虽也有创新之举,如新加坡国际商事法庭和阿布扎比全球市场法庭均能审理当事人仲裁和诉讼请求,但他们目前仍尚未引入调解机制。

二是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制度。根据《规定》,由最高人民法院组建的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是开国际各商事法庭先河的首创之举,也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大创新。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选任32名来自不同法系、不同国家和地区、具备深厚法律功底、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专业领域颇有影响力的法律人士及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组成国际商事法庭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团队。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成员的职能是外国法查明和主持调解,最高人民法院针对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的具体工作准则正在抓紧出台指导性规范文件。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可合理替代外国法官,促进国际商事法庭法官多元化和审理语言多样化。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受国际商事法庭委托,主持调解,参与外国法查明和对国际商事交往的法律法规、争端解决等提供专家解释和意见咨询,专业化团队为多元化的商事纠纷解决提供智力支持和保障,有效减轻了法官的诉讼负担。

三是扩大管辖权,明确受理案件类型。中国国际商事法庭既明确国际商事法庭受理的案件类型,又体现了案件管辖范围的扩大化。协议管辖制度明确了国际商事法庭受理案件的类型:当事人协议选择需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协议选择最高人民法院管辖;标的额为人民币3亿元以上的国际商事案件。由高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国际商事案件,并受最高人民法院审理和获准许的国际商事案件。具有全国重大影响的国际商事案件。根据《规定》第十四条,国际商事法庭向仲裁当事人提供证据、财产或者行为保全,并对仲裁裁决作出执行、撤销或审查的国际商事案件。中国提出的协议管辖制度不同于其他国际商事法庭:首先,《规定》第二条第一款要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即根据当事人协议要求由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要与中国大陆有实际联系,这一规定有利于吸引不断增加的离岸商事案件,从而提升中国国际商事法庭吸引力与竞争力。其次,中国国际商事法庭明确规定标的额为人民币3亿元以上,因为管辖权确认阶段较难确定标的额,其他国际商事法庭对标的额没有明确限制。最后,中国国际商事法庭规定当事人协议选择最高人民法院管辖,而不是直接选择国际商事法庭管辖,这点与国际各商事法庭直接管辖不尽相同。
中国国际商事法庭的现实意义

首先,开拓“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新途径。国际商事法庭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打造诉讼、调解、仲裁相互衔接的“一站式”多元化纠纷解决平台,通过提供更加高效、快捷、低成本的商事纠纷解决模式。国际商事法庭联合符合条件的国际商事调解机构和国际商事仲裁机构共同构建“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解决平台,既满足国际商事纠纷当事人的不同需求,还缩短了纠纷解决周期和节约诉讼成本。此外,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履行国际商事法庭委托的调解,提供外国法查明法律咨询意见等职责,也因其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广泛的代表性能够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支持和信任,使国际商事法庭逐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商事争端解决中心。

其次,营造稳定、公正、合理、高效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公正、合理、高效的争端解决机制是建设“一带一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国际商事法庭鼓励争端各方利用调解机制解决纠纷,国际商事专家委员会以及国际商事调解机构通过创造性争端解决方式,现实调解结果形式多样化,争端各方利益最大化,有利于维系争端各方的良好关系。国际商事法庭弥补了现有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碎片化和不确定性的缺陷,维护了“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在国际商事中的平等利益,体现了共商共建、互利共赢的理念,维护了“一带一路”沿线区域良好的营商氛围,增强互信。

最后,深度参与全球治理、引领国际规则制定。法治化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撑和保障,国际商事法庭是推动商事规则国际化的顶层设计。在逆全球化趋势和国际法治秩序遭受挑战的环境下,中国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坚持对外开放和法治化发展路径,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国际商事法庭是中国法治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参与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实现贸易便利化、自由化的司法保障,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解决国际商事争端的中国方案,能够提升我国司法的影响力、公信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①朱伟东:《国际商事法庭:基于域外经验与本土发展的思考》,《河北法学》,2019年第10期。

②覃华平:《“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国国际商事法庭》,《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责编/韩拓    美编/陈琳(见习)

哲学内涵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是我们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者的研究课题,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养成的,与学校的正面教育、行为教育、技能教育、综合素质教育有关,与学校的学习氛围,校风、校纪、办学特色有关,与学校教师的言传身教有关,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也要注重学校自身的办学质量、内涵水平、教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思路

中职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应该是比较明确的,就是掌握专业技能的企業一线操作工或管理人员。通过调研我们知道,企业需要的人才是:一是要由良好的职业素养,即要由良好的行为、言语道德、敬业精神、守诚信、肯奉献、能钻研技术;二是要有专业技能,能根据岗位的需要去完成所要求的工作任务,能灵活运用所学到的专业知识为企业生产服务;三是要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要有一定的创新精神。目前,我们的中职学生往往就是在这方面的表现非常不够,由于种种原因使学生们缺乏责任感,对一项工作完成得好不好缺乏责任,没有质量意识,可以偷懒即偷懒,缺乏诚信意识,在企业工作随意性较大,特别是在实习过程中,想上班就上班,想休息就休息,给企业在岗位人员的调配上带来很多困难。由于学习训练不认真,专业技能达不到要求,带来对专业的掌握不全面,操作不熟练,没有钻研精神,更缺乏创新精神。由于学生的不求上进,专业知识不扎实,对事物缺乏观察及思考,解决问题处理问题能力较差,创新能力不强。那么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学工作者,如何来通过学校的有效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的确是我们研究的课题。下面就培养职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谈谈本人的看法:

一、正面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

正面的思想教育是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养成教育的主阵地,因为中职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时期,思想道德、行为的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可以把职业情感、行为规范的教育融入到相关的德育课程中,通过职业道德课程、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等形式,宣扬以德为本、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无私无畏、敢冒风险的奉献精神;刻苦钻研、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集体观念、团队协作、敢于创新的进取精神。通过学生会、团组织开展的一系列文化艺术、才艺比赛,来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塑造能力。比如学校正在开展的创新作品比赛、专业技能比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青年志愿者活动等各种形式的比赛活动,都能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理想、道德、信仰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二、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道德

针对中职学生中存在的不讲卫生,生活习惯差,不注意环境,没有责任感的不良习惯,我们可以引入企业中的“6S”管理模式来逐步规范学生的职业行为。“6S”管理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和节约”七个方面。我们要求在学生中开展“6S”运动,首先在教室中进行规范的布置,划出学习园地、公告栏,对每个同学的课桌、书籍的摆放进行规范,要求每个同学每天及时地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保持地面、环境的整洁;其次,在实习场所可以像企业工厂一样进行管理,要求实习场所划出各个不同的区域,严格执行各区域的操作,学生的工具、物品的摆放进行规范,实习结束认真打扫实习场所,整理工作台面。制订“6S”规范及管理制度,同时还可以通过评比来进一步强化学生“6S”的执行习惯,通过这样一个运动,并坚持不断改进,让学生从自己的每一个行为习惯开始,培养出良好的职业行为道德。

三、教师的行为教育,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学生的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自身的行为、职业精神有关,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也能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勤于钻研、不断进取的教师,也能感染到一批学生。在我们的专业学习中,经常会碰到很多新的技术,新的知识,而有一些知识在教材中也是没有现成的答案的,也许有的教材落后于新技术的进步,那么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能掌握这一技术。专业教师是学生学习技术的师傅,师傅的良好品德,也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还是要重视教师的师德表现,让优秀的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己,打造一支有良好师德和专业技能的教师团队,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必要条件。

四、新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

职业教学除了理论教学以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践,能运用学到的理论来解决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传统的课堂教学以理论讲解为主,学生学习中往往一时难以理解。为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对科学探究的精神,我们以省课程改革实验点评比为契机,对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对实训教室也要进行理实一体化设计,根据专业课程的不同,设置相关的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室,要求教室设有讲学岛和操作场所,操作尽可能满足一人一岗(每个岗位最多不超过4人),这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积极探研知识的精神。专业教师团队,还可以利用课余实践轮流进行项目课程的研究,创新项目研究与开发,与企业进行项目科研合作,从而带动学生的进取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张可勤,徐国庆. 职业教育课程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9

[2]  教育现代化,2016

[3]  周艳梅.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J].电化教育研究.2017.2

作者简介:苏新平,女,1983年11月,辽宁省葫芦岛人,锦西工业学校讲师,大学本科学历。

上一篇:参与式教学法论文下一篇:对外汉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