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毕业论文范文

2023-03-05

经管类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市场营销学”课程是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经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必要的知识模块,其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何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定位、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主动适应商业环境、学情的变化,探讨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推进“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主体、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人才的培养。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

近年来,地方本科高校响应国家高校发展战略部署积极向应用型转型,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转变也要求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好人才培养方案,围绕人才培养定位优化课程教学目标,以课程改革支撑人才培养,真正促成应用型人才培养。“市场营销学”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也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重要的知识模块,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应积极契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在人才培养定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改革课内课程教学、优化创设课外学习环节,通过课内课外一体化,结合创新创业教育,提升课程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对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其内涵是推动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人才培养重心转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积极的改革,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而课程教学改革是支撑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改变以往的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真正的围绕学生培养需要,确定课程培养目标,有效遴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學方式、考核方式,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支撑人才培养质量,所以说“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

(二)促进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必要方式

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进一步提升本科生教育质量。《通知》强调,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如何面对培养环境、学情变化、人才培养定位有效的“教”,就需要因变而变,优化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考核方式。另外一方面是“学”,了解现在学生的情况,课堂已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渠道,面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学生接收知识的渠道已发生变化,过去“满堂灌”,重理论、轻实践的方式已不再适应现在的学生,所以出现学风差、课堂氛围不好的表象,需要我们根据学情变化,进行课程改革,变以教师“教”为主到以学生“学”为主。从多方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打造高质量的“金课”。

(三)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支撑

“市场营销学”课程是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创新创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知识模块,各个学校所开设的“创业基础”课程中好多内容都来自于“市场营销学”,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本身的目的就是加强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和创新创业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是完全契合的,通过改革加强学生掌握“市场营销学”课程理论知识是实践应用能力,对于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课内外一体化与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人才培养

(一)课内外一体化的含义

课内、课外也就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课内外一体化的理解应该就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协同和有机融合,一般意义上的理解就是第一课堂是高校人才培养、课程教学的主渠道,第一课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材,通过讲授、讨论、课内实践和实验等方式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第二课堂是学校在课外设置和开展的系列活动,学生是主体,在指導教师的指引下,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通过参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加强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应用,培养自身的专业技能、综合素养,是第一课堂的一种有效的补充。对于这两者地位,一般认为第一课堂是学生培养的主渠道,第二课堂是补充和延伸。基于这种认识,一些高校对于第一课堂严加管理、非常重视,对于第二课堂却疏于管理。但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内涵和功能来看,二者是人才培养单独的子系统,发挥不同的教育功能,不能厚此薄彼,第一课堂不能替代第二课堂的育人功能。课内外一体化就是把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进行有机的融合,共同促进人才培养。

(二)课内外一体化是应用型本科经管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方式

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本身应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需求,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有共性的地方,也有个性的方面。但是既要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也要具有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同时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是共性的。第一课堂发挥传授知识的主要功能、第二课堂发挥实践和应用专业知识、塑造综合素养的主要功能,二者相辅相成,有效促进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人才培养。而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也需要这种有机的协同,课内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来传授知识和实践实验,课外对课内进行有效延伸和补充,对所学知识利用社团、学科专业竞赛等进行多途径、多方式的实践应用,掌握知识并培养专业实践应用能力,共同促进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支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而二者有机协同的关键就是课内外一体化,如何有效的衔接和融合;另外课内外一体化也解决了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压缩课内学时所引起一些问题,把课内外有机整合起来,有效培养应用型经管类人才。

三、基于课内外一体化的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策略

(一)课内第一课堂的改革

1. 课程教学目标对接人才培养目标

不同的高校和专业,把“市场营销学”课程设置成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甚至是创新创业类课程,基本上都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全面地、客观地了解和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吸收和借鉴当今国内外市场营销理论的新观点、新方法,对市场营销学的内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本人发展的需要。当然,限于课程类别、课时等,课程教学目标也各有差异。不管归属哪种类别、多少课时,但是必要统一要求的就是“怎样支撑专业培养目标”,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要求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怎样去支撑?怎样课程之间的去支撑某一知识和能力?怎样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所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立足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优化课程教学目标就是关键的课程顶层设计。哪些教学目标需要第一课堂来课内完成,哪些需要第二课堂来完成,二者如何有效衔接融合共同支撑课程教学目标。

2. 课程教学内容融合“应用型”理念

清楚界定课内外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功能定位后,就需要根据我们的课程目标来对“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优化调整,调整的依据就是我们的课程教学目标,统筹课内外,有效利用课内有限学时,根据培养知识能力要求增减内容。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认识到我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学生学情发生的变化,课堂已不再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唯一渠道,学生学习接受知识的途径已多样化,我们如何使这些渠道有机整合发挥作用,当然课堂是主要的渠道。另外,课堂教学内容可以是理论知识的讲授和必要的讨论、实践应用,可以通过设置课堂环节和第二课堂进行对接延伸,有效利用第二课堂。比如“市场营销学”课程课内可以和市场调查分析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书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专业竞赛及市场调研社会实践活动、专业社团课外环节进行对接,共同促进课程教学目标达成。

3. 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及手段

一些高校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还只是单一的讲授式、案例式及少量的实践及参观活动,手段依然是多媒体等形式。但是,反观我们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及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市场营销学”本身是一门和社会经济密切联系的课程,商业环境的变化、学生学情的变化,互联网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课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及手段也要进行变革,既有讲授式、案例讨论式等传统的,也要有角色扮演法、任务驱动法、参观教学法、结合慕课等手段自主学习法等,手段也就不局限于传统的多媒体PPT了,慕课、网课平台,微课、手机学习端等手段了,学生可以利用课外进行学习,参与课程讨论、实践等,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课程平台进行大数据统计分析,了解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有针对的进行课堂的有效设置,同时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提升真正实现课堂“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教师为教学引导”,增加学生的课堂及课外参与度,增加学习的兴趣及主动性,提升学习效果。

4. 立足课内外一体化加强过程性考核

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也提到要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以终结性考核为过程性考核,注重过程。“市场营销学”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结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设置考核环节,强化和过程性考核。可以根据课程目标设置课堂出勤、课堂作业及讨论、课外实践、团队协作作业、网络课程点击、课程文献阅读、课程参与、课外模拟团队经营等课内外环节。也可以把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创新创业项目及大学生学科专业竞赛项目折合成一定的学分计入课程总分,鼓励学生结合《市场营销学》课程学习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积极主动学习,掌握和应用知识,一改过去以期末考试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增加学生参与度、兴趣度,提高课程考核的有效性,真正以考核方式改革促进课程课内外一体化,促进课程教学改革。

(二)课外第二课堂的优化重构

1. 相对灵活地把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及学分体系

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第二课堂活动存在学生参与度低的情况,组织的报告没人听,专业社团及实践活动参与人少。这些现象的出现也就是學生在选择这些活动的时候往往把和毕业相关的、学校硬性要求的活动优先选择,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经管类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可以较为灵活的设计并把一些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作为除第一课堂之外的第二张课表,督促学生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通过课外第二课堂活动巩固知识和实践应用知识,真正发挥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作用,形成有机的融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应用型人才培养。

2. 丰富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和内涵

对于“市场营销学”课程,一部分高校只有第一课堂,缺少第二课堂或者第二课堂薄弱,无法发挥第二课堂的有益功能补充作用,究其原因,一个方面就是缺乏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设置。教学和学生管理两张皮,学生管理人员组织一些唱歌跳舞的文娱活动,学生参与度较高,但没有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没有把课堂内外形成一个整体的闭环。随着教育部“以本为本”、“合理增负”等精神的传达深化,第二课堂活动也可以作为大学生“合理增负”的主要途径。对于“市场营销学”课程来说,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和其它课程结合起来,以专业能力培养为总领来丰富内涵设计合组织开展,比如可以和《管理学》、《经济学》等课程结合起来设计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对某一现象,比如网购、大学生网贷、生活消费等事件进行调研;也可以设置开展相关的营销实践活动,开展产品促销、跳蚤市场、模拟营销、开设网店等活动;也可以结合学科专业竞赛组织学生形成团队参与市场调查分析大赛、创业计划书及课外学术作品大赛、“互联网+”大赛、营销策划大赛等专业比赛,授课教师结合学生兴趣需要加强指导;通过组织开展讨论会、报告讲座等形式,邀请经管类专业的行业专家、学者介绍行业发展及学科前沿,提升学生参与专业课内外活动的兴趣;通过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体验生活,了解和发现分析社会问题。通过丰富第二课堂活动的内涵形式,促进学生课内外一体化加强知识理解掌握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升。

3. 加强课外教学体系及环节的创设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优化课外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课程平台或者在二级学院网站开辟专门“学习空间”,任课教师及时在上面发布课程的课件、学习资料、微课,设置讨论环节,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讨论的形式对学习资料进行补充和共享。也可以链接本门课程相关的国内外学习资源,展现一些课堂因条件和时间限制,无法展示的课程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课外加强对课内知识的巩固和学习理解;也可以通过建立“互联网+”一体化的《市场营销学》课程平台及建立微信群、公众号等形式,建立学生课内和课外学习联系的纽带,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发起讨论,及时发布和课程相关的经济及时政要闻引导学生课外学习;利用互联网建立《市场营销学》课程兴趣小组,开展和专业及课程相关的实践或讨论活动;借助信息技术加强课外教学体系及环节创设,搭建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的平台,在促进学生探究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的同时,不断开拓学生专业及课程学习、创新创业的视野,促进课内外一体化。

(三)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管理体系

不管是课程教学改革的课内外一体化还是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体化,都需要课堂教学的实施者教师和学生管理工作者辅导员的密切配合,现在好多高校推行的“书院制”也是课内外一体化的深化,学工队伍和教师队伍在学生学习中发挥的作用不一样也不能互相替代,构建两者一体化的管理体系是保障课内外一体化成功有效实施的关键。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的课外第二课堂活动,学工队伍可以借助学生管理发挥第二课堂的管理职能,二者互通信息、密切配合,才能促成课内外一体化有效实施;另外,课内教学容易来衡量工作量,课外第二课堂不好来衡量工作量并给参与指导教师计算工作量,如何制定一个课外第二课堂工作量计算办法也是明确教师付出与工作责任的重要工作,制定一整套的管理体系是促成课内外一体化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

课内外一体化是应用型本科经管类专业“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其关键在于课内外的有机融合,只有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打通课内、课外,才能真正的促进应用型本科课程教学质量,以课程支撑专业人才培养“应用型”定位,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苏庆雪.第二课堂在高校教育中的价值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2):182-184.

[2]刘当远.发挥第二课堂作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85-186.

[3]连红军,宋杨,熊艳.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改革[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76-78.

[4]高金城.融合创新创业理念的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市场,2016(6):193-195.

[5]成党伟.地方高校经管类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体系研究[J].大学教育,2014(12):53-55.

经管类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字: 慕课教学;创新创业;改革

1问题提出

目前信息化网络教学在国内外高校教学改革中已成常态,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方法,借助MOOC共享开放的平台,实现以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为目的混合教学。开办“ 没有围墙”的大学,深入研究传统课堂教学,借助MOOC共享开放的平台,实现以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为目的混合教学。

2存在问题

在MOOC时代下经管类专业高等教育立足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改革实践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期对经管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迫切要求。

通过国内社会调研和中国知识网文献检索分析结果显示,经管类专业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服务社会的需求的实际指标要求有明显差距。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层次、心智特点都与一流大学的学生存在差异,需要教师持续总结“慕课+ 翻转课堂”的教学经验,基于本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材施教策略,研究适合于经管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的慕课,推动经管类慕课的建设。高校调研过程中发现慕课与现行教学模式的诸多差异,而在实际应用中产生许多实际问题。

(1)高等院校对创新慕课教学使用不平衡。慕课从创建初期,到成熟使用以及后期的售后服务都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正常维护和实时更新,这需要高校投入大量的精力与专项资金,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不平衡,教育专项资金投入使用有倾斜,慕课教育教学的开展受到相应的限制。目前开展慕课教育教学多是校企共同合作,重点高等院校提供优质课程的教学资源,企业负责技术维护,提供稳定支撑平台,聘请第三方来监管和评价慕课使用情况。兄弟院校有偿使用慕课资源,但最大的弊端是企业与第三方协调问题,可能导致慕课的使用形式化和“批量生产”导致慕课创新教育质量不高。

(2)尚未制定慕课标准化体系。慕课教学模式服务是否能适用于经管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标准化体系是关键,承担慕课使用资源的高校必须标准化建设慕课,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慕课标准化体系平台,国内大部分高校对于慕课标准化体系建设还处于尝试阶段。

(3)慕课课程创新创业教育针对性不强。“优秀的大学课堂是没有围墙的”,慕课教学模式是很好的验证,不同院校对同一门课程建设慕课可以有不同侧重,例如,《运输管理》这门课程,很多高校从不同的侧重点来诠释,有港口集疏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等,或是技术层面和服务方面。梳理教学大纲,研究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要多开发适合本院校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慕课课程,集思广益,体现本专业发展方向,多方位、全面的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开发一门相对稳定的慕课课程。

(4)慕课课程市场定价与利益分配制度存在问题。慕课课程服务属于无形商品,慕課课程市场定价如何公平有效的反映出“生产者”,“使用者”与“售后服务者”的关系,需要慕课教学管理着对市场定位与份额的分配,进行客观评价。慕课课程是否能较好的服务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科学统筹规划慕课建设,确定课程市场定价和利益分配制度显得更重。

(5)慕课课程评价机制不完善。慕课课程学时数,每个学时的学习时间,从课程的开始到修完都要设定明确的时间节点,课程学习中,不能完全保证选修课程的学习者认真学习慕课的内容,课程考核也不能保证学习者亲自参加考试,对教学的学习内容和完成教学内容的考核过程都提出严峻的考验,对监管学生学习进度都有了一定难度。科学有效的建立起慕课的评价机制才是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根本所在。

(6)教师评价体系存在问题。高校年终考核都不乏对高校教师教育师德、教学质量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评价,传统的教师评价体系在慕课教学模式下已经跟不上信息网络教学时代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评价的标准难以量化,缺少社会同行和往届毕业生的广泛参与。评价过程很难体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等一系列问题。

(7)如何制定合理的工作量核算方法。慕课教学需要组织团队,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分工,合理安排章节,进行任务分工,包括项目负责人,教材的选择,教学大纲编写,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教学方案的设计,课程内容PPT,视频资源录制,剪辑及制作等。同时还包括对学生的考核,平时练习、案例的讨论、行业市场调查、实践活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等,还有线上线下的交流。老师的慕课教学工作与传统的教学工作完全不一样,如何来分配与核算教师的工作量迫在眉睫。

(8)与现有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对称。现有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使用与传统教学,慕课教学时代需要对课程设置、学分分配和学籍管理等方面改革,在慕课教学服务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学校出台与之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

3慕课教学服务背景下推动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建议

(1)以人为本,科学合理重组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内容,以“信息共享”模式推动开放性慕课建设,形成“没有围墙”的大学生教育教学模式。注重校内资源与校外的融合,充分发挥特色专业的优势,利用经管类专业跨学科的课程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资源的质量。国内外的慕课平台云集各类名师的大量优秀教育资源,要根据自身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体系规划,将创新创业教育切实融入实践教学中,科学的建立慕课资源体系,以学生为根本,制定科学的,人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多维度的引导学生实现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

(2)用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方案指导教学目标,依托网络共享教学资源,开展慕课教学模式服务教学过程,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慕课教学服务模式以线上理论教学为主要手段,要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必须要以开放性教学资源为依托,线下实践教学活动推动线上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以项目课堂,企业案例,社会角色模拟等多种形式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理论联系实践,“传统模式”+“创新思维”,形成良性的校内教学与应用场景的结合学习氛围,改变传统的“你讲我听”的被动学习师生关系,激发大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提升整个高校的教学质量。

(3)优化专业基础管理,建设教育云平台,形成完善的技术保障。经管类专业课程有基础性理论课程,比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财务管理、系统工程、管理学。可以多借鉴成熟院校的课程教学模式,而专业性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港口管理,单证实务,市场营销等)需要从不同学科属性角度建立資源建设标准,从本院校实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实时更新课程体系。

(4)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学生考核体系,形成完善的慕课制度保障。培养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是时代发展需要,慕课的开放性、共享性、互动性的优势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生是教育的主题,以学生发展方向来制定教学目标,项目教学课堂的效果通过项目分工,设计,评价来增强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专业素质水平,企业案例的分析则通过学生参与程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沟通能力加以衡量,社会角色模拟为学生提供步入到社会相关行业前期准备。

4总结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线下”传统教育和 “线上”利用MOOC共享开放网络资源,建立适应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环境。优化针对性较强的自建幕课课程,建立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合理共享,合理购置,统筹安排,使慕课教学模式能更好的融入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

[1]杜改芝.“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13)

[2]王晓宇,谢慧,郭磊. 基于MOOC背景下地方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策略探讨[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3)

[3]王佳.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J].文教资料,2018(32)

[4]薛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策略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10)

基金项目:北部湾大学2017年度教学改革项目(钦学院发2017[43]号)——“MOOC时代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项目编号: 17QJGA01);2017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云的应用型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探索-以北部湾创新创业人才培训认证中心为例”(项目编号:2017JGB409).

作者简介:车小英(1980-),女,汉族,北部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劳靖(1990-),男,汉族,北部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经管类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结合经管类专业的特点,提出应在大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经济学概念和实例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针对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改革措施,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数学定义和经济模型有效结合,从而使得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并培养学生建立经济数学模型的能力。

关键词:经管专业;大学数学;经济直觉;数学建模

大学数学包含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基础课程,这是高校经管类专业必修课程;更高級的数学课程还有运筹学、最优化理论,这些在中高级西方经济学中会经常用到。现实经济中存在很多问题都与数学紧密相关,都需要严谨的数学方法去解决,因此数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数学的学习,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另一方面,数学的系统学习为经管专业后续课程(如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提供了数学分析工具和计算方法。除了需要掌握数学分析和计算能力,经管专业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和数学建模能力,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学定义和经济现象。虽然现在高校中经管类专业的数学教育过程融合了一些本专业的知识,但仍存在很多问题。笔者根据自己以及同行的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更好挖掘数学方法在经管中的有效作用。

一、经管类专业大学数学的特点

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学习内容和方法。经管专业作为我国培养经济工作人员的特殊专业而成为国家重视、社会关注的专业。大学数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因此其在经济学理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数学可以为经济学中的很多问题提供思想和方法的支持。经管类专业数学的学习有如下特点。

1.经管专业的数学和经济学问题紧密相关。经管专业要学习和解决经济相关内容,因此,经济类的数学教育要围绕着经济问题展开讨论,例如简单的经济问题有价格函数、需求函数、供给函数以及边际成本的分析,复杂一些的还有竞争性市场分析、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博弈论和竞争策略、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条件、信息不对称的市场[1],这些都需要用微积分的知识理解。把数学知识融入经济学,能够给解决经济学问题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例如通过画出各种函数的图像,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价格、需求、供给的关系,可以更形象地看出它们之间的依赖关系。微积分中导数的学习应用到经济中为经济利益最大化提供了分析方法,例如需求理论可以转化成一个约束最优化问题,用拉格朗日乘数法进行求导计算,从而求出目标函数的最优值。另外,消费者剩余可以转化成定积分进行计算,人口阻滞增长模型可以用微分方程解释。

2.经管专业的数学学习注重经济直觉培养。数学的学习可以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一般自然科学专业的数学学习注重于各种问题的来源以及证明。然而经管专业的数学主要为学生培养经济直觉并引导其进行有效计算,因此需要着重培养经管专业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例如,在讲最值问题时可以让学生计算利润最大化的例子,利用微积分的知识计算出最大利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又让学生理解了经济学概念。

二、经管类专业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近年来,大学数学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有些学校不重视大学数学课程的学习,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实际上数学学习的效果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还有部分院校教师教授经管课程时还停留在纯粹的数学理论上,虽然有的高校在高等数学教育中很大程度上融入了经济中的各类问题,但是由于高校教师都是数学专业出身,对经济类专业中的数学问题不甚了解,因此不能很好地解释相应的经济现象。

另外,经管类招生一般同时招收了文科和理科生,从而学生的数学基础大相径庭,使得大学数学的教学存在一定困难。还有大学的学习任务重而老师授课时间有限,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又不能非常详细地复习学生高中学过的知识,因而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学习效果较好,而基础差的学生学起来吃力,学习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三、改革措施—培养学生经济直觉和数学建模能力

1.优化教学内容,根据专业特点选取相关实例来理解数学定义。由于大学课程任务重,使得大学数学的学习课时相对变少,这就要求教师上课时要优化教学内容,适当删减纯数学理论的学习,在不影响后续课程的条件下,可以删除一些难度较大的纯理论性的内容,扩充一些和经管专业知识相关的内容。教师在上课时,要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选取相关概念、相关实例,让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经济直觉。例如,在学习微积分中导数的相关概念时,可选取有关成本函数、收入函数和利润函数的例题来求边际成本、边际收入和边际利润[2],从而让学生了解导数在本专业中的应用。在讲线性代数的矩阵概念时,可以给学生讲解经济学中投入产出模型。在讲股票投资的时候可以和概率论联系在一起,通过概率论的理论解释可以说明股票投资是具有随机性的,在股票市场没有绝对的赢家。在讲拉格朗日方法的时候可以引入影子价格的概念,从而理解影子价格的经济现象解释。只有让数学和学生所学专业挂钩,才能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数学定义,并了解一些经济学专业名词,达到让数学更好的为专业知识服务的目的。

2.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数学建模思想的培养。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数学课程,一方面是为了解决专业内容中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讲授经济中的数学问题时,还要教会学生根据经济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3]。建模就是把经济学中一些现象或者问题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然后进行模型求解,从而解释经济现象或者解决相应的经济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把经管专业中的经济学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然后通过求解数学模型得出相应答案,从而解决该经济问题。因此,建立数学模型非常重要。例如求解最大利润问题、最小成本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建立利润和成本函数,从而转化成一个最优化问题,并且在求解该问题时,需要用到导数(偏导数)的知识,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又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在学习统计学的F检验和T检验时,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计量经济学中要学习的回归模型,一开始可以引入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再过渡到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对于二元线性回归模型可以形象地借助二维图像进行说明,最后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特别地,还可以指出,在回归模型的建立中本质上用到了微积分中学习的最小二乘法。在线性回归模型学习完以后,还要进一步学习更加复杂的非线性模型,以便让学生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的数学建模过程。总之,在整个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要经常让学习练习如何正确地建立模型,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要不断了解经管专业知识,以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教授经管类专业的任课教师要不断阅读经管类专业相关书籍,充分了解经管类专业知识要用到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把经济学和数学融会贯通。只有这样,教师在上课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时刻围绕学生所学所需的專业知识来讲授数学知识,真正做到数学为专业服务。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经管类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才能结合数学给学生解释清楚经济学概念和经济学原理,才不至于让所学内容与专业知识脱轨。教师要了解经济学的前沿进展,从而可以在上课过程中引入生动而形象的经济实例,做到学教结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

4.教学方法要多元化,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目前,经济数学的教学依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这种教学方法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4]。讲课过程中也不能一味罗列一些数学定义和数学定理,而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可以讲一些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的事迹,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都有很好的数学基础,在这些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了自己的经济直觉培养,最后取得学术的成功。通过经济学家的故事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去接触最新的经济学理念,从而逐步探索新知识,然后启发学生学习数学和经济学的兴趣。同时要让学生多独立思考,布置一些有趣的课后习题,特别是可布置一些结合生活中的经济实例的数学习题,通过解答这些习题,学生不但可以学习数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体会数学和经济学的生动结合,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一些更加复杂的经济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只有老师生动讲解、引导和学生快乐、轻松学习的完美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四、结语

在高校数学教学中,应根据经管专业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教授数学知识,特别要注意学生经济直觉的培养,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减少数学的严格证明,注重数学概念在经济学中的应用,从而让学生形象生动的理解数学知识在经济学中的重要作用。另外,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学有所用,从而培养优秀的经济类人才。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吴赣昌.微积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司守奎,孙玺菁.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4]陈冬,常广平,王笛,顾志良.经管类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实践[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9,23(2):82-85.

经管类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在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制度改革、毕业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为有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以扬州大学学生为例,结合相关国家政策,分析了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到农村就业意愿普遍偏低,性别、国家政策、农村经济条件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意愿影响较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支持高等教育改革、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消除社会偏见等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农村就业;就业意愿;影响因素

作者简介:龚晓琦(1990-),女,江苏南京人,扬州大学商学院本科生。(江苏 扬州 225009)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从2006年的413万增加到了2010年的630万。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结构中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人才缺失问题。主要表现为:农民中绝大部分智力素质较低;为数不多的农村知识青年以及绝大部分有能力考入大学的农民子女,毕业之后大多流向城市;而中高考落榜回乡的青年队伍,虽然属于农民,但往往回乡不久后便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在国家各项政策和优惠待遇的扶持下,许多大学生选择去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就业,形成新的就业途径。

本文对大学生在农村就业问题上的意愿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政府相关就业政策及现今农村发展经济状况,分析影响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意愿的因素,以在扬州大学的实地调查为基础,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农村发展状况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针对大学生就业的这种结构性缺失问题,结合调查分析结果以及社会各界已有的相关政策和理论依据,提出符合现今大学生实际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二、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意愿的调查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描述

本次调查是以扬州大学为调查对象,共选取了10个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436份,有效回收率达96.89%。

在被调查者中,从性别结构来看,男生227人,约占52.2%,女生208人,约占48.8%,男女生比例较为符合现实情况。从专业来看,经管类64人,约占14.7%,理工类56人,约占12.9%,农科类60人,约占13.8%,师范类76人,约占17.9%,医科类63人,约占14.5%,文史哲艺术类67人,约占15.4%,法学类49人,约占11.3%,各专业人数比例比较合理。

2.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有45.6%的大学生不太愿意到农村就业,10.1%的大学生非常不愿意去农村就业,还有15.1%的大学生没有考虑过要到农村就业。调查结果显示的总体趋势表明,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普遍比较低,这与实际大学生的就业意愿倾向一致。形成这一倾向是受到若干因素共同作用的,本文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大学生就业首选地是城市而非农村。从地域上看,我国劳动力市场可以分为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小城镇及广大的农村劳动力市场。从图1中数据可以看出,95.0%的大学生的首选工作地点是城市,而选择乡镇或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仅有5.0%,这直接反映了农村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明显不足。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中的主力军,势必会选择经济发达的城市作为毕业后的首选地。此外,户籍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影响超过了作为人口统计工具的作用,在劳动力自由流动尚未实现下,户籍象征了地区的吸引力。大城市户口在市场化过程中国家所有制和大集体所有制仍占有一定优势的时期下,带有了一定的价值。即便城市人才过剩,新农村建设人才告急,大学毕业生不选择农村,无疑是实现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巨大障碍。

(2)性别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意愿的影响。性别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次调查中,选择愿意到农村工作的男生比例为31.14%,选择到农村就业的女生比例为26.92%,表明选择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中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从生理角度看,男生在面对就业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更能吃苦,更能主动扩大自己的交际圈,能获取更多的信息渠道。面对经济发展不及城市的农村,男生能更快地适应并且积极寻找自己施展能力的平台。女生较为传统保守,缺乏冒险精神,对家庭的依赖感强,更趋于稳定平淡的工作。到农村就业,女生缺乏勇气和信心,并且她们比男生更具有都市白领情节。女生往往心理承受力与团队合作精神不及男生,加上女性生理的特殊性与生育问题,也使得选择到农村就业的女生比例较少。

(3)所学专业的影响。被调查者中,经管类专业有35.4%的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农科类专业有33.4%的学生愿意到农村工作,师范类专业有38.2%的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其他专业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学生比例不足30%。

愿意到农村就业比例较高的是经管类、农科类以及师范专业类学生,但各个专业类别中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学生不到半数。以农学专业为例,从理论上讲,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其专业会与农村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在本次调查中,农科类专业愿意到农村就业的学生并不是特别多,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农村没有适合其发展的职位。农学专业涵盖范围很广,其中,农村最欢迎的是农技专业的学生,但现实情况是这部分专业的学生特别少,这就造成农村特需人才长期不足和大学生在农村无法发挥才能的矛盾。在调查中有一种现象,由于有些与农村联系较为密切的专业在高招时为了吸引生源,专业分数门槛比较低,这些专业中不乏有些被调剂的学生,他们表示本身就不希望从事本专业对口的工作,更不可能去农村就业。

(4)就业薪酬的影响。大学生对于在农村就业月薪的要求较高,月薪1000~2000元的比例达到46.9%,月薪2000~3000元的比例达到34.4%,但据悉,现在的一般农村工作人员的月薪在1500元左右,而这个标准还是在较发达地区的农村才能达到。在被调查者中有报考村官意向的同学也表明,希望能都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工作。面对可能到特困村工作的情况,他们并没有做好准备。大学生择业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工资薪酬,在决定是否到农村就业时,工资和福利状况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导致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就业的原因。

(5)农村福利政策的影响。部分学生在考虑了工资薪酬待遇后,也会考虑福利待遇。61.7%的大学生认为农村福利对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就业有影响。对在农村就业希望从事的工作单位的选择中,分别有58.3%的大学生选择了政府机关,39.4%的大学生选择了国有企业,35.1%的大学生选择了事业单位,而选择其他的单位或自主创业的学生较少。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国有企业或政府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拥有很好的福利,工作稳定,社会地位高。当前,我国相关政策主要着眼于鼓励引导大学生走进农村,而如何让大学生留在农村才是更为关键的。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福利待遇以及大学生农村就业保障等方面,相关政策仍不完善。

(6)自身长远发展状况的影响。个人自身长远发展的状况也是大学生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农村就业对其成家立业、能力发挥的影响程度将对其是否在农村就业产生重要影响。在是否到农村就业的选择过程中,大学生通常会考虑到长远发展的问题。

由调查结果得知,58.4%的大学生认为在农村就业会对自己的长远发展产生影响,只有1.4%的大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影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往往是家庭竭尽财力,经过高考好不容易跳出“农门”,他们身上有很高的教育培养成本。通过四年大学生活接受城市的新鲜事物,感知城市生活的优越,他们再次回到“农门”的可能性不大。从小生活在城市的大学生,自身对农村了解不多,难以体会农村的生活实况,放弃相对优越的城市生活条件与待遇较好的就业机会成本也高,并且到农村就业后能否再回到城市,也是他们考虑的重要因素。

(7)大学生对农村工作环境的满意度。大学生对农村环境满意度普遍较低,只有12.4%的大学生对农村环境满意。农村工作环境主要是指农村的科教文卫、交通住宿等硬件条件。值得注意的是,农民素质也是农村工作环境的一个软条件。农民的素质普遍偏低,由于农民认知有限带来的误解以及不公正的评价也是大学生需要克服的。以村官为例,一些村干部有着大学生村官会妨碍自己的领导地位的错误观点,因此,仅仅安排他们做一些端茶倒水的打杂事务,这种现象也极大地降低了大学生对农村工作环境的满意度。

(8)家庭对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影响。调查中65.5%的受访者承认到农村就业都会受到家庭的影响以及舆论的压力。由于我国传统“贫农贱民”思想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会对农村产生偏见。家庭对大学生就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其原因主要是中国社会是以“伦理本位”为特征的“乡土社会”(费孝通,1998),社会关系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调查的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职业缺乏规划,往往乐于听从父母的建议和安排,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就业不仅是个人的决策而是家庭集体的决策。特别是城市的大学生,家庭交往关系圈较广,人脉较多,往往可以在子女的就业上提供更好的机会和帮助,这也使得子女的就业意向会受到家庭的影响。对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父母在其身上的投资成本很高,很多父母都是希望子女能够走出农村。

三、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意愿的对策和建议

要提高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需要大学生自身、高校、国家、地方政府、相关社会舆论力量共同努力。针对本次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包括以下三点。

1.深化高等农业教育改革,鼓励大学生树立农村就业观

(1)改革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成为高教改革中的痼疾,在农业类高校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专业不对口、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不足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学生顺利地在农村就业。由于实践基地不足等原因的制约,很多高校甚至难以保证学生最基本的实习过程。这种条件下培养出来的农业人才肯定是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的。高校必须重视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出来的农业人才能够真正学有所成,从而形成一批热衷于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才队伍。

(2)改革招生制度,实行部分定向招生,培养面向农村的专业人才。韩国为培养出能够真正扎根农村、服务农业的大学生,在韩国农业大学实行免费培养的特殊政策,条件是学生毕业后必须到农业一线工作6年。这个做法很值得借鉴。中国高等农业院校在招生制度方面可以进行改革,对一部分学生实行定向招生制度,要求他们毕业后到指定的农村地区工作一定年限。同时,在费用上实行减免,由国家和地方财政承担。这样既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多的实用型人才,又能缓解一部分就业压力。其实,类似的做法在中国一些地方已经有所尝试。例如,黑龙江省近年来通过实施“村村大学生培养计划”,为全省新农村建设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人才。

(3)高校正确引导,树立广大学子的正确就业观。在就业形式严峻的情况下,高校应当让即将或待业的大学生理性地认识就业领域,不要仅限于城市的就业领域,也要让其了解农村的发展前景和现行的发展状况。通过志愿者活动、服务三农、三下乡社会实践等方式,鼓励大学生去广阔的农村中历练,在大地中汲取养分,在尊重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基础上,大力转变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传统想法。

2.扶持农村落后地区,完善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政策

(1)继续实施优惠政策,加大对人才的财力支持。对于到农村就业的毕业生,现在各地普遍采取的扶持政策是减免助学贷款、发放安置费、在公务员及研究生的招考中择优录用等。考虑到农村的特殊性,建议由政府负责在农村就业和创业大学生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社会保险服务,提高一次性发放的安置费和生活补贴的金额。此外,为农业大学生到新农村创业免费提供咨询、技术、网络支持以及一定的资金赞助;开辟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服务。建立回访调查等工会机构,定期调查、关注到农村工作的大学生,了解大学生在农村就业的实际状况,掌握大学生的工作信息。

(2)通过立法为大学生到农村就业、创业提供保障。就业立法是西方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最为常见的政府措施,也是世界各国促进就业的主要手段。在促进大学生面向农村就业方面,中国目前并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主要依据就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印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和人事部2006年颁布的第16号文件《关于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三支一扶”)。各地方政府按照这两个文件的指示,制定并实施了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的政策,而其他的就业渠道就微乎其微了。在鼓励大学生面向农村创业方面,国家、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但也没有形成相关的法律条文。由于没有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使很多优惠政策都流于形式,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导致的结果是优惠政策年年推出,受惠的学生却屈指可数,使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大受打击。只有加强这方面的法律保障,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才有法可依。

3.加强社会舆论支持,营造良好农村就业氛围

加大舆论宣传力度,深入宣传党和政府有关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树立毕业生在基层创业成才的先进典型,在全体毕业生中形成面向基层就业的良好舆论导向。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关心、理解和支持毕业生到农村奉献才智,宣传优秀基层就业和创业典型,大力宣传政府对于基层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以及农村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优势,营造良好的基层就业氛围。

参考文献:

[1]董洪亮.5万余大学生报名参加西部计划[N].人民日报,2006-05-10(1).

[2]綦群高,王英姿.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7,(6):29-31.

[3]吴贻玉,颜剑英.双向互赢:大学生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59-61.

[4]楼栋.运用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引导大学生农村就业[J].中国乡村发现,2007,(12):24-26.

[5]杨伟国.大学生就业选择与政策激励[J].中国高教研究,2004,(10):83-85.

[6]孔沛球.大学生村官与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思考与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杂志,2008,(3):54-57.

[7]李文,刘彩生.双赢之举: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新农村建设[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3):96-97.

[8]李黎明,張顺国.影响高校大学生职业选择的因素分析——基于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双重考察[J].社会,2008,(2):162-180.

[9]杨元妍,邓娜.影响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定的因素探求[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10):22-24.

[10]楼栋,郭红东.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大学生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27-131.

[11]孙庆斌.高校就业政策调整与就业观念转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6):107-111.

[12]邢建辉.大学生投身新农村建设: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509-10510.

[13]刘林霞,陈善江,高霞.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陕西省富平县为例[J].中国西部科技,2007,(12):49-52.

[14]王俊刚.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农村就业的分析与建议[J].中国青年研究,2007,(9):55-57.

[15]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一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4.

[16]Hillage Pollard E 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frame work for policy analysis,1998.

[17]Kazushi Nishida Youth Employment Measures in Japan,ternational Affairs Division[J].Ministry of Health, Labor and Welfare,2002.

[18]Albert Bandur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J].Prentice-Hall,1985.

(责任编辑:李海静)

经管类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创新性教学方式,已在经管类课程中被应用。但是,经调查发现,这种教学方式在案例选择,教师引导,教学结构层次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很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

关键词:经管类课程  案例教学

1 概述

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很多课程中,已经难以适应其教学目标模式的转换,所以在教学策略上必须进行全方位多元化的完善与更新(崔军2012)。尤其是经管类很多专业课程,经常会涉及对新型事务,特殊事项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案例分析更因此成为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传授相应专业课程中为了避免理论的抽象化和空洞,趋向采用案例教学方法,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专注度,也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单纯地使用案例、案例选取不适当、或者教师引导不得当都会使案例教学留于表面。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析调查结果,探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和解决思路。

2 案例教学概述

“案例”,来源于英语“case”,意思是具体事例(常颖,陈立群2000)。现代案例教学主要是沿用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独立分析和思考,来识别和解决具体问题。它的基本模式是“老师提出问题,学生参与讨论与解决问题”,即学生在讨论与发言中对所学的知识的各种逻辑关系进行大量的思考,在思维的过程中判断、分析、研究、论证并提出解决方案。

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法具有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教学活动的创造性等优势。

首先,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单向式传授,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学生要完成案例分析,必须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生不但需要收集整理各种资料,还要对资料进行鉴别、筛选和分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也不断深化,从最初的学习一个问题,变成学习多个问题,培养了系统性思考问题的综合能力。

其次,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史美兰2005),它可以是一场没有结论的课堂讨论,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剖析(甚至反驳)他人观点,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通过这种积极的学习方式,力求把学生已有的理论知识,转变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次,案例教学中尽管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但也需要老师的指导。老师可以根据讨论的情况,不断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发现新的问题,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

总而言之,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性很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教学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接受。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案例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很有必要对现状及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3 现状调查分析与建议

3.1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案例教学在经济管理类教学中的现状,以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笔者在自己所在的大学对120名不同年级的经管类学生采用了问卷调查的形式,回收98份,其中有效问卷93份,有效率为77.5%。对这些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目前的案例教学中有着如下几个情况:

3.1.1 举例教学法在教学中使用比例较高,但案例教学法使用仍然不多。

为了了解案例教学在经管课程中使用基本情况,笔者编制了如下问卷题目:

问卷题目:在你的专业课堂中使用哪些教学?A多媒体;B案例教学;C举例教学;D实地教学;E其他。使用频率分别是:A经常,每堂课几乎都有;B不使用;C不经常使用;D其他。

调查可知,除了采用多媒体教学之外,几乎所有的经管类课堂中都使用了举例教学,达到99%,使用的频率也较高,几乎每堂课都有。但是案例教学使用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只有23%的课程使用过,且使用频率为不经常使用。

3.1.2 学生对案例教学方式总体上感到新奇,也存在困惑。

为了了解案例教学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中使用效果,笔者编制了如下问卷题目:

问卷题目:你对专业课堂中使用案例教学效果感觉是什么?A满意;B不满意;C新奇;D无所谓。存在哪些问题?A案例选择不够得当;B讲授不够清晰;C互动不够充分;D同学发言不够踊跃;E教师引导不够有效。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案例教学方式感到新奇,也乐于参加。但对于其实际效果评价参差不一。主要可以归因于如下几方面:

①案例选取不得当,学生没有正确认识案例教学的意义。这一问题在问卷调查中占到57%。很多学生承认教师普遍使用案例,也承认案例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促进了师生互动。但对于这种教学方式是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理论联系实际,还存在质疑。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不能够以本我的角度主动去分析解决案例,而是被动地跟随老师讲解思路思考问题,最后也是以老师的答案作为标准,盲目否定自己得出的结论,缺乏应有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②案例的时效性和前沿性不强。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往往倾向于选择一些过于经典的案例,而这些案例存在的共同缺陷是,很多问题或答案都是属于老生常谈,而在资讯发达的当今社会,对于这些案例中讨论的议题,可能都被盖棺定论或广为流传,所以要让学生再次去讨论,往往失去了新鲜度。

③教师的引导作用未全面发挥。尽管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发挥主导作用,但教师的角色不可或缺。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参与了讨论,但并没有积极发言,有时甚至会出现冷场的局面。这就需要教师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当讨论陷入困境时,教师应该凭借其广博的知识及时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带领学生深入分析问题,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再次进入新的问题的讨论。

3.1.3 案例教学形式有待于多样化。

为了了解案例教学形式在经济管理类专业课中改善方向,笔者编制了如下问卷题目:

问卷题目:请列举你在案例教学中的最大收获是什么?请对老师改进案例教学形式提出一些建议。

现在的教学往往遵循“案例——要点分析——点评”三步曲,缺乏一种引起学生共鸣的有效机制,在共鸣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身能力。不少同学(31%)也提出了可以在课堂中请一些工商界专业人士,参与案例的教学。

3.2 几点建议

3.2.1 选择好的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

在选择案例前,教师必须考虑它的教学价值,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一个好的案例最终都应该服务于自己课程中所要讲述的理论,在设计好核心问题的前提下,以发现问题——引起共鸣和争论——解决问题——再发现新问题—再解决问题这样一种循环的教学模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因此,案例选择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效果的好坏。那么什么样的案例是好的案例呢?笔者认为它必须符合几个条件:一是有针对性。案例的选择和教学目的应该相对应,并且有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加深概念和理论的理解和掌握。二是有争议性,能够引起共鸣。案例应该能引发冲突,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和辩论。三是有综合性。所谓综合性就是指,要选择那些典型的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案例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和方法,提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2 教学过程应该分好层次,循序渐进。

初次接触案例的学生很可能感到陌生,教师应该结合已学的知识,做一些适当的背景介绍。随着讨论分析的不断深入,可以根据进程不断地设置节点,把学生领向更深入的知识领域。在这个过程中案例可以从易到难,问题可以从普遍到特殊,教师的参与度可以从多到少。

3.2.3 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关键,广博的知识背景是保障。

教师应该是案例教学的指挥者与推动者,除了应当具备准备与组织案例教学的能力,还应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与较高的学术水平,一定的沟通能力。所以教师要更加深入理论学习、扩大知识面、提高组织协调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4 小结

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发其潜能。学生得到的知识是通过主动分析,互相讨论和反思,最后经过整合内化了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而一次成功的案例教学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案例的选择设计,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过程的编排等。因此,对于从事经管类教学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业务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还有注意教学方法的积累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常颖,陈立群.关于会计案例教学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0(8):51-52.

[2]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6):84-86.

[3]崔军.关于高级财务会计案例教学的几个问题[J].管理工程师,2011(5):67-68.

上一篇:经济法案例论文下一篇:教育与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