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2023-03-17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本科毕业论文;改革

1 前言

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大学四年学业成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近几年来,在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下的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不容乐观,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加以重视。为培养符合广东省中小学教师需求,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体育教师,有必要探索出一种科学、合理的提高撰写论文质量方法。本研究旨在对华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到2012级本科论文撰写质量进行分析,以期能为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改革提供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10-2012级三个年级的体育教育系学生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翻阅并查看华南师范大学2010级-2012级近三年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共387篇毕业论文及相关资料,并检索中国知网,查阅与本研究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优秀硕士博士毕业论文。

2.2.2 访谈法

2016年4月到6月,访谈了10位论文指导教师以及10位2012级的体育教育本科毕业生。了解撰写论文中教师、学生所碰到的相关问题。

2.2.3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以文献研究为基础,结合对师生的开放式访谈,自编了相关的调查问卷,共发放 200 份问卷,回收 200份,回收率和有效率为100%。。

2.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9和Excel 统计软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毕业论文的现状

3.1.1 毕业论文的选题

从2010-2012级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整体情况来看,体育教育学和训练竞赛是近3年毕业生的主要研究方向, 2010级与2012级超过3/1是写体育教学内容,而2011级的学生虽然也有很多写体育教育,但是竞赛训练却成为该届毕业论文比重较高的一个研究方向。可能是2011级学生大部分都参加了2015年广东省大学生大运会,学生经历了运动会前的备战、高强度训练、紧张的比赛气氛感染了全年级的学生,所以学生愿意写自己亲身经历的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对本专业的熟悉度决定其选题方向,尤其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日常课程和大部分时间都以术科学习为主,因而更倾向于选择技术类的研究选题。而学生对体质健康方面的选题研究较少,一方面可能是學生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较为薄弱,另一方面可能是理论研究选题更依赖实验条件,且受实验经费限制,开展实验必须具备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类实验条件均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开展实验学科的研究,因而导致选择该研究方向的学生越来越少。总体来说,近3年学生的本科论文大多在选题时会选取与自己特长相关、了解接触较多,研究内容相对单一,且研究表面的东西,没有深入探究。甚至有时同一专项班会出现相同的题目,并且研究方法、对象、手段均大同小异,那就沒有意义,论文质量也不会太高。

3.1.3 毕业论文的指导情况

本科论文一般都是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对大多数的本科生来说还是第一次经历。对教师而言,这也是科研经验的过程与收获。以2012级为例,由于受师生比例限制的原因,每届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院有体育教育专业共80名学生,相应配备32名指导教师,即人均指导篇数为2.5-3篇。学院采取师生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往往首先考虑选择自己的专项课教师作为导师,经学院调整后,部分学生才会二次选择其它理论课教师或者公体课教师作为导师。从研究结果看,专项课指导教师数量每年均保持基本水平,并成为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主要师资力量。从近三年的指导教师情况发现,由于专项术科教师均是从事专业技术技能教学,还要兼校运动队教练的重担,绝大多专项术科教师必须承担学校大量的教学工作,其指导毕业论文的精力被分散,客观上影响了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而理论课学科教师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上并没有充分发挥其重要性作用。

指导教师对学生撰写论文质量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指导教师的学术思想、学术态度和科研水平也会直接正面影响着学生。本科生大多数是第一次接触规范论文写作,他们刚开始往往都感觉无从下手,这时,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就体现出来了。根据对论文的指导次数和时间的调查结果发现,学生毕业论文一般指导次数在3-4次(50%),刚好占总数的一半,其次是5-6次(占23.5%),7次以上相对比较少,只占10.5%。每次师生讨论时间以20-40分钟选项居多,共97人(占48.5%),多于一个小时的只仅占5%。通常情况下论文指导时间低于半个钟就显得有点仓促,论文质量难以保证。体科院有个别教师在开题报告上提出学生论文存在的问题,能给予比较合理的改进意见。但是大部分教师都是在开题报告上写“同意开题”几个字,显得有点简略。教师在指导论文过程中责任心不够强,对论文投入的精力有限,导致学生在后面的论文撰写时觉得难度大,无从入手。从近3级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指导论文的态度有待提高。

3.1.4 毕业论文的撰写格式情况

对近3级的学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论文框架、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手段一概不清晰,更不用说字体、段落、脚注、尾注、数据图表等一系列的规范表述性问题。通常很多学生都是在完成整个毕业论文之后才知道基本格式问题。从而导致连文献资料的引用断章取义或者无从下手。毕业论文的前期选题,文献收集、开题报告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都是为毕业论文撰写打下基础,有必要尽早让毕业生熟悉论文撰写的规范性。

3.1.5 论文数据的真实性情况

在撰写毕业论文中,很多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论文的研究方法,但是由于学生掌握方法的情况不同,导致数据统计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问卷发现,学生对研究方法掌握情况不容乐观。调查结果表明,41.5%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存在抄袭现象,仅有40%的学生认为数据真实。

3.1.6 答辩成绩情况

本文对华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到2012级学生387篇论文进行毕业论文成绩进行统计,统计结果表明3个年级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全部通过论文质量审核,获得及格以上的等级成绩。从成绩统计看。2011级的学生论文写作能力比较强。对三个年级指导教师与答辩小组评定成绩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得出2010级P<0.05,2011和2012均P<0.01,说明2011-2013级教师评定成绩和答辩小组评定成绩具有高度显著差异,指导教师给出的评定成绩相对宽松。

3.2 毕业论文改革建议

3.2.1 调整毕业论文时间,提前启动指导工作

建议调整毕业论文的时间段,避免与考研就业冲突。将毕业论文阶段性开始时间提前:1:大三第1学期,先让学生选导师选方向,完成开题报告;让学生一边多次接触导师一边初步接触相应方向的文献,只有多看文献资料,才能拓展研究思路,不至到写完开题报告还不知怎么下笔撰写论文;2:大三第2学期分三段时间检查、上交论文的完成进度,每一段时间必须指导教师签名,并在期末提交论文二稿;3:大四第1学期完成修改论文以及PPT制作;4:大四第2学期可以相对轻松与指导教师进行预答辩以及正式毕业答辩。

3.2.2 优化组合师生力量,培育优秀毕业论文

良好的师资力量是决定学生撰写高质量论文的前提基础。对于学生而言,应鼓励学生多选择学科教师进行指导,限制每位术科教师指导论文的篇数尽可能不超过3到4篇;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的指导人数应该与其职称成正比,对于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应合理增加其指导论文的学生人数。优化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组合,尽可能保证优秀学生能配备更高水平的指导教师进行指导,有利于提高论文的质量。“合理组合”有利于增加优秀毕业论文的数量和比重,也可提升整体毕业论文质量。

3.2.3 提升教师指导内涵,建立指导奖惩制度

建立合理的指导奖惩制度是提高教师指导质量的重要保障。首先,由于大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指导毕业论文的过程中责任心不够强,很多教师只重视自己的科研项目以及课堂教学, 轻视毕业论文的指导。指导教师的投入精力有限,学生也无从下手,恶性循环,直接導致论文质量问题;其次,一些术科教师自身知识更新缓慢、知识结构相对陈旧,科研能力相对薄弱,使其缺乏提高自身科研水平的意识,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学院应建立专业导师目标责任评价和监督制度,以客观的评价指标明确规定导师指导的小时数和次数,加强导师责任,并把学生论文质量考核直接与导师责任挂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对于获得本科优秀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应在全院进行表彰,以表对其工作的肯定。

3.2.4 加强科研能力培养,提高学生重视程度

培养学生基础写作知识写作能力是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关键。由于许多学生有倾向于术科学习的思想,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不扎实,对专业核心理论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入,没法做到理论知识与实战知识间的融会贯通,缺乏创新精神。针对这种现象,在课程设置上可以进行改革创新,即无论是学科还是术科课,每完成一门专业课,教师应布置小论文作业的形式来提高基础写作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说明问题的能力;论文写作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应禁止学生盲目照搬或者断章取义,甚至抄袭剽窃的现象。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不是一步登天的,需要实践和时间的积累。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上来了,科研能力就能慢慢衔接上来。

4 结论

4.1 华师大体科院 2010-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论文选题格局趋于稳定,选题多以学校体育教学和训练竞赛为主,基本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4.2 教师通常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次数在3-4次之间,每次40分钟内比例较多,多于一个小时的比例只仅占5%。有必要进一步规范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的学时数。此外,应合理分配专项技术和理论课指导教师,充分发挥学院理论课教师的学术作用。

4.3 华师大体科院 2010-2012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结构都能达到完整、合理,但在格式上有必要规范,论文的真实性与抄袭情况有待加強。

4.4 应保证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减少其与本科生就业迎考时间的冲突,保证学生撰写论文的精力与时间。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普遍高于与答辩小组评定的成绩,应制定合理的论文质量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 钟其鹏.近三十年来本科毕业论文环节教学研究述评[J]. 钦州学院学报,2010 (2):79-83.

[2] 刘宝欣.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若干思考 [J].科 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S1).

[3] 吴国杰,吴炜亮,赵宏霞.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讨[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S1).

[4] 柯颖.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J].学术 论坛,2008(10).

[5] 李卫祥.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索[J].太原大学 学报,2005(01).

[6] 周晓微,蒋华江.地方高校毕业论文状况分析和对策 研究[J].台州学院学报,2009(3):77-82.

[7] 周鸿勇,李生校.本科生导师制的质量保证与评估体系 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10):105-108.

[8] 蒋亦华.我国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阐释与建构[J]. 现代 大学教育,2009(02).

[9] 杨明.本科毕业论文现存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东 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10] 李小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 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5).

[11] 时伟.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的弃与存[J].中国高等教育, 2010(7):45-47.

[12] 廖元秀,周生明.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探索[J].高教论 坛,2010,(11):69 -71.

[13] 黄英金.进一步提高本科毕业论文整体质量的思考与 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5(9):57-59.

[14] 孙洁,等.毕业论文写作与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7:1.

[15] 刘小花,白海鑫,党玉丽.指导教师在化学本科毕业 论文中的指导作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版),2010.2.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2篇

2、浅谈高职院校中体育教育与德育的融合

3、利用学习环境优化体育教育教学的理性思考

4、体育教育训练学的学科特点及研究发展

5、阳光体育下的高校体育改革发展思路探讨

6、浅谈体育教育对技校综合素质培养的作用

7、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篮球课程的现状与发展研究

8、毛泽东游泳实践与毛泽东体育教育思想的双向互动

9、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招生术科测试模式对入学新生质量的影响研究

10、近百年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的人文缺失及其思考

11、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现状和前景探索

12、浅谈实施地方特色中职体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13、中小学体教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4、融合与策略:未来体育教师对“融合体育教育”意愿态度的研究

15、新形势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16、打造阳光体育教学 提升学生身心健康指数

17、论就业需要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素质拓展

18、“双高计划”背景下生命价值教育在高职体育教育中的有效性研究

19、试述高校体育教育对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影响

20、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体育教育人格塑造功能探析

21、德育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究

22、互联网+时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对策研究

23、对校本原则下的高校体育教育管理模式的探讨

24、高校体育对体育产业经济的影响

25、恩施中小学发展民族体育教育的思考

26、现代教育对高中体育教育专业生教育的影响

27、军事学院中体育教育模式的新探究

28、区域体教改革路在何方

29、我国体育教育的百年嬗变与重构

30、生命教育视角下的体育教育研究

31、关于体育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

32、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33、终身教育与聋校体育改革

34、浅析生命教育视野下的体育本质

35、体育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理论研究及思考

36、政府驱动下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发展的现代启示

37、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实践反思调查与分析

38、高职体育课堂信息化教学现状及改善措施

39、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压力机制研究

40、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中小学体育教育人才需求脱节的探究

41、体育教学困境及对策分析

42、人文关怀在体育教育程序中的多元呈现

43、试论职业教育为先导的高职体育教育创新

44、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45、黄宗羲与颜元的体育教育思想比较

46、体育教育专业开设生命安全教育课程的必要性研究

47、高校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48、基于互联网+视域下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新思路

49、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高职教育在现代教育中占据着显著的地位,其培養的职业型和应用型人才,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贡献。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也在体育教育上做出了一定程度上的革新,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更加的符合教学的实际情况,更加的贴近学生需求。面对新的体育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逐步被重视和应用。

关键词:高职体育;体验式教育;策略

一、高职体育教育中实施体验式教育的意义

体验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传统的体育教学更加看重教学成果的好坏,忽略了整个教学过程。而体验式教学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过程来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更加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体验式教学很好的贯彻了新课程理念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参与感。老师在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时也要注重对教学环节的规划和设计,最大程度的突出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体育观念。

同时,将体验式教学方法融入到高职体育教育中,可以使以前枯燥、无聊的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活跃、轻松,很大程度上清除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负面情绪,使得整个教学课堂变得更加民主化。课堂教学氛围的转变也让体育知识的实践价值得到突出,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高职体育教育中体验式教育的策略

1.顺应高职学生的客观需求

在高职体育教育中实施体验式的教学方法,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顺应高职学生的客观学习需求。体育是学生一生都需要坚持学习的课程,小学和中学阶段的体育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而高职阶段的体育教学,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和体育兴趣爱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因此,高职体育中的体验式教学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学生安排适合的的体育运动,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帮助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让学生在热爱体育运动的同时,能够具备一个良好的身体形态。

例如,在高职院校中,很多年轻女生比较喜欢一些可以塑形减肥和锻炼身体气质的体育运动,那么在进行体验式教学时,就可以把体育舞蹈、瑜伽等体育项目引入高职体育教育中。老师在课堂上,简单传授给学生一些基本的瑜伽动作,方便学生在课下、在宿舍里进行日常练习。老师也可以在课堂上将“身体斜方厚肌”等不良体态的形成原因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矫正。

2.创设具有体验式的教学情境

在高职体育教育中如果想要真正的展现出体验式教学的优势,就需要老师深刻认识和理解体验式教学的具体内涵,以便更加科学、有效的展开体验式教学工作。结合高职体育教育的整体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与体验式教学进行有机融合,创设出合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其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同时,在创设体验式的教学情境时,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体育思想、掌握体育技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例如,老师在教授“排球运球”时,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运球的技巧,了解在实际比赛中不同的运球方式的应用,老师可以利用学校的多媒体,让学生统一观看中国女排的经典比赛画面,创设出体验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体验式的观察中国女排队员的运球技巧。通过直观的视频和偶像力量的带动,可以更好的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一个具体的运动环境中,深入地掌握体育运动知识。

3.提高高职体育老师的专业素养

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培育了大量的专业优秀人才。因此,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体育老师,要紧紧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明确自己在高职体育教育中关于体验式教育的目标,以及相关的教学方法,并有效结合职业教学内容,从专业训练、情感目的以及知识技能等三个方面进行,为高职体育教育中体验式教学指明方向。

除此之外,通过大量的分析、查阅发现,体验式教学的核心内容主要涉及教学目标的分析、教学方案的制定、课堂教学的实施以及课后教学的评估。在一开始的教学目标制定中,体育老师需要充分掌握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认知水平,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其次,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所以老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有效开展体验式教学课堂。最后,体育老师要明确体验式教学的具体流程,有效的进行课程导入,积极拓展学生的体育素质,对下一步的教学计划进行情景铺垫,增强学生自身的学习体验感。

结语

总之,体验式教学方法主要强调老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由于高职体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体验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较为普遍,并且在高职体育教育中的应用作用重大,它不仅能够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而且还可以将教学内容内化,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运动意识。所以,在实际开展体验式教学时,老师应该深入探究体验式教学的实质,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学生需求,创设出多样化的情境,实现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斌.高职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研究[J].湖北农机化,2020,11(6):141-142.

[2]闫茹冰.高职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35):34- -36.

[3]杨筱竹.试析高职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策略[J].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8(8):126, 138.

[4]朱行行.高职体育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方法研究[J].体育时空,2018,26(22):147.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自从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以来,人们越来越重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行,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发生改革和创新,新型的规则教育应运而生。体育教育中的規则教育模式打开了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新大门。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体育教育中的规则教育以及价值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和说明,其中的 不足之处,希望同行多加指正。

关键词:体育教育;规则教育;价值

规则遍布于体育教育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同时,体育运动的展开和正常运行也离不开合理的规则。人类活动可以顺利推进社会的发展,在人类活动中规则具有不可替代性。在体育活动中也是如此,运用规则教育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运用公平获取自身的理想目标。同时运用规则教育也可以帮助学塑造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培养出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

一、体育教学中规则教育的现实意义

教育的人文性是最重要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教育工作者的法宝,尤其面对学生,他们还没有很强的自我控制意识,对教育规则似乎懂得,但是,往往凭自我的欲望付诸行动,要他们真正懂得规则,懂得责任,还需要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发挥体育教学的教育作用,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体育教师责无旁贷。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如何把体育教学与规则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其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还未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研究。人们在理解学校体育教学时,总是狭义地认为只要增强学生的体质就可以了,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规则教育。其实,体育教学为规则教育提供了好场所、好时机、好的活教材,与其他学科相比,体育课是广大学生普遍喜欢的一门学科,这就有了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的良好基础。那么,如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结合规则教育是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新形势下不断探讨的一个重要内容。

近些年来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社会适应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获得。体育活动就是一种方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被列为社会适应的一个独立学习领域,学生规则教育的培养是这一领域的一项内容。在体育与健康课实施中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规则教育是指体育活动中特定的行为准则,也是和体育行为直接相关的各种规范。常见规则是指在体育活动中的比赛规则、以及体育活动中的游戏规则,以及体育课堂中的各种行为规范。

二、体育教育中的规则教育

体育教育具有自身的特殊属性,规则教育在体育教育中有自身的特殊优势。进行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亲身实践,对自身身体素质和能力进行锻炼。体育教育这种素质不仅为素质教育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基础,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也提供了较好的群众基础。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完善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同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的亲身实践,提高自身的主动性。同时,体育教育具有实践性,体育教育这种特殊的属性,可以为规则教育提高较好的物质基础,同时规则教育也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规则教育也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作为教师,在教学的活动中,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使学生提高对“知易行难”的认识度。实际上,体育教育的实践性也是复杂难测的,这也为体育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可能。教师是体育活动的标杆,规则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

规则性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特点。虽然经过教材改革,学校体育教育中某些项目已经被改革,但是实际上,项目的精髓仍然被保留。特别是体育项目中的规则教育,作为体育运动的根本和灵魂,贯穿于体育活动的全过程。同时,在体育活动中,规则是以一种以小见大的模式被社会和公众所了解,学生通过这种规则教育,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老师在学生接受规则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对生活方式和社会精神的认识。

三、在体育教学中实施规则教育的建议

所谓规则,就是规定出来让大家遵守的做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它是社会运行的基石,是现代社会良性发展的基本元素。现在的社会是个越来越开放的社会,传统的主流观念难以维持原有的优势了,这种情况下,只有靠规则来规范人的行为,且这种规则必须有具体措施作保障。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规则教育必须要在体育教学中存在、渗透,从而指导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一)多讲规则的作用

要让学生了解规则无处不在,一定的规则能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例如,人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游戏规则、竞赛规则。教师可以时常反问学生,如果不遵守规则会怎样?让学生设想违规的后果,促使其正视规则。

(二)养成遵守规则的行为习惯

为学生规定一些规则并让学生执行,如体育器材用后要归回原处,体育课有特殊情况要请假,守时上课(课前5分钟借器材、课前整队、课后还器材)等。

(三)培养执行规则的技能

有时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规则素质,但仍会时常违规。如整队太慢,不得要领等。这时教师就要教学生做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寻找又快又好的做事方法和规律。

(四)培养自律精神

他人制定的规则是强加的,属外力约束,而自己制定的规则易于自律。教师不妨和学生一起商量制定课堂规则,以便共同遵守。

四、体育教育中规则教育实行的有效措施

(一)在体育活动中感悟规则

体育教育是将规则教育和体育活动有效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活动,通过体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养成遵守教学规则良好习惯。体育教育有利于老师根据学生特点,制定适宜学生发展的一些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二)对体育教学互动进行合理的安排

规则教育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体育教育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设计教学活动,才能使这种规则和教育模式更好被学生掌握,更好地在教育中发挥作用。

(三)发挥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老师是体育教育的发起者,在整个体育教育中有着模范和带头人的作用,随著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和实施也离不开老师的作用。在进行体育教育中,需要老师以身作则,做好带头作用。同时学生要想对体育教育活动有大致的了解,也需要老师的带头师范,通过教师的师范,对体育活动进行全面的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感悟,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四)具体的教学任务中加深规则教学的理解

集体活动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呈现形式,且这种形式具有形式多样、自由组合的特点。学生在参与到集体活动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不停地变化自身角色,在变换角色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状况。可能有些学生愿意接受这样的角色,但是有些学生对这样的角色很抵触。就现在的集体活动来说,大数的体育活动都具有一定的集体性,学生角色的转换会体会到不同角色的乐趣,同样的,不同的角色也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以便对规则有直观性的认识。

(五)教师评价

在每次教学活动完成之后,为了保证教学的公平性,以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进行相应的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尽量少批评多激励,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在体育教育中的自信心,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及时认识到自身身上的不足和缺点,以便在后期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规则习惯。

五、体育教学中对安排规则教育的要求

(一)合理安排规则教育,确保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多彩

每一节体育课,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求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之间紧密衔接,形成统一的知识传授体系。若单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加一个规则教育环节,则会破坏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时,切忌生搬硬套,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来渗透规则教育的内容,确保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规则教育在体育教学中要有实效性

学校体育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身心都得到发展。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教学模式是把活动内容与活动要求、意识与行为、理论与实践自然地统一起来,再要求学生付诸实践。学生用实际行动来体会规则教育的意义,从中领悟规则教育的思想内涵。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地用规则来约束自己,让体育教学活动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师的模范表率作用

教师是规则教育的实施者,是整个教育教学的主导者。体育学习中教师遵守规则的意识,不仅有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妨碍学习的问题行为,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提高体育课堂的学习效率。在体育教育的规则教育中教师只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能施教于人。

(四)体育教学中规则教育的方法

激发兴趣――体育教学中规则教育的铺路石

典型事例――体育教学中规则教育的强心针

有效评价――体育教学中规则教育的润滑剂

六、结语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和发挥体育教学的教育作用,对教育对象进行规则教育,体育教师责无旁贷。在体育教育活动中,规则教育十分适用,同时规则教育也为体育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规则教育手段不仅能够帮助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塑造较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大对于体育教育中的规则教育探索和推广力度。但是,一个没有人性化的教师,有再多的教育规则也不会用;有人性化的教师,即使没有教育规则也能生成规则。古语说“德高为师”,而我现在说“智高为师”。

参考文献:

[1]宋助钦.试论体育教育中的规则教育以及其价值分析[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4(10):152-152.

[2]张继.体育教育中的规则教育及其价值研究[J].青年时代,2015(18):230-230.

[3]马志云.探讨体育教育中的规则教育及其价值[J].科技、经济、市场,2015(11):238-238.

[4]宋助钦.试论体育教育中的规则教育以及其价值分析[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4(10):152-152.

[5]覃刚.近代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教育人文向度的失落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3.

[6]裴阳清.探究体育教育中的规则教育和价值[J].商情,2017(11).

(作者单位:四川省资阳师范学院)

体育教育毕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众体育教育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身心健康发展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大众体育也随之迅猛发展起来。但是在大众体育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应对并解决这些问题是当今我国大众体育教育发展的关键。下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希望对大众体育教育事业的研究和发展起到积极地借鉴和促进作用。

一、大众体育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国对大众体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我国大众体育实现了长足的发展,体育运动已经渗入到社会各个阶层中,人民群众体质也有了较大的改善,我国大众体育也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新阶段。另外,现代文明的发展也影响了大众体育的发展。自动化机器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把人们从繁重的体力工作中解放出来,生产方式造就了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改变,人们开始愈发重视起体育运动。但是与我国人民对大众体育较大且呈现不断增加的需求态势相比,我国目前的大众体育发展还是处于较为落后的地步,尤其在大众体育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除此之外,人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等因素也严重阻碍了大众体育事业得到发展。

二、大众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不完善

在很多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经常会出现人们想进行体育锻炼时找不到体育场馆和设施的现象。公共体育场地的匮乏、公共体育场馆设施配套的不完善以及社会体育场所的不开放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大众体育教育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居民区中公共体育设施不足且种类单一。第二,对外开放的公共体育场馆较少且大多收费较高,无法使民众广泛参与进来。第三,学校中体育场地及设施严重不足且质量较差,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体育教育的需求。

(二)大众体育参与者的观念和态度

对于体育锻炼的价值观念及态度是决定人们能否积极有效地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虽然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越来越重视,但是人们对于体育锻炼的意识仍然较为薄弱,体育锻炼相关知识也较为不足,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大众体育教育的广泛推行。因此,要想发展和推进大众体育教育事业,必须要先通过大力宣传教育等措施,使体育锻炼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自发的接受大众体育的教育。

三、大众体育教育的发展策略

(一)加大对大众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力度

大众体育教育指导员队伍是大众体育教育的主体,指导员队伍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大众体育教育水平的高低以及大众体育教育能否顺利地推行下去。因此,发展大众体育教育的关键是要建立一支技术水平和组织能力较高的体育指导员队伍,这支队伍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并且以服务人民群众,提高全民身体健康素质为己任,通过为人民群众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积极组织合理的、有趣的体育锻炼活动,从而提高大众体育教育的科技含量,并最终促进大众体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二)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全民参与大众体育的兴趣

通过上文对大众体育教育中的问题分析可以看出,参与者主观的态度和观念是推行大众体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因此,相关部门和组织应该积极利用一些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对大众体育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尤其是针对中小学生,也可组织志愿服务者广泛深入社区和农村,对他们进行科学的体育教育,帮助人们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并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好处,提高人们对于大众体育活动的认识和兴趣,从而使人们自发地、积极地参与到大众体育活动中来,最终达到发展大众体育教育的目的。

(三)重视学校体育教育在大众体育教育中发挥的作用

学校体育教育是大众体育教育的基础,它在大众体育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重视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从小培养学生热爱体育锻炼的意识,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观念,并让他们掌握正确的、科学的锻炼方法有助于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并且还会对社会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相关体育教师还应积极组织丰富有趣的體育活动,激发学生甚至全民的锻炼兴趣,扩大大众体育教育的社会影响,形成全面参与体育活动的社会氛围。

四、结语

本文就体育教育中大众体育教育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得出了如何促进和发展大众体育教育几点建议和措施,除了上述的三点策略之外,还要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提高大众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等举措。总之,如何推广大众体育教育是全社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它需要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和不断努力,真正形成全民积极参与体育教育活动的良好氛围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张路萍.对我国大众体育服务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5-10-25.

[2]孟淼.我国大众体育现状的研究[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15.

[3]王晓雁.我国大众体育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06-01.

[4]王晓飞.高等学校的大众体育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2-05.

[5]戴健.长三角都市群大众体育与居民生活方式协调发展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05-20.

上一篇:大学健康教育论文下一篇:大学教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