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工作建议范文

2023-05-10

单位工作建议范文第1篇

乙级资质

(1)技术负责人已取得造价工程师注册资格,并具有工程或者经济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且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10年以上;

(2)专职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的人员(简称专职专业人员)不少于12人,其中:工程或者经济系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不少于8人,取得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的人员不少于6人,其他人员具有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的经历;

(3)企业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50万元;

(4)在暂定期内企业工程造价咨询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 (5)具有固定办公场所,人均办公面积不得少于10平方米; (6)技术档案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制度齐全; (7)员工的社会养老保险手续齐全;

(8)专职专业人员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年龄,人事档案关系由国家认可的人事代理机构代为管理;

(9)企业的出资人中造价工程师人数不低于60%,出资额不低于注册资本总额的60%。

3、新设立的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资质等级按照最低等级核定,并设1年的暂定期。

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简化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申报材料的通知

建办标[2017]43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国务院有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决定取消和简化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申请、延续和变更申报材料,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取消的申报材料

企业在申请工程造价咨询甲级(或乙级)资质,以及在申请资质延续、变更时,无需提供以下申报材料:

1.技术负责人任职文件;

2.造价员资格证书;

3.专业技术职称批准文件;

4.企业为专职专业人员缴纳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发票;

5.财务审计报告。

二、简化的申报材料

企业在申请工程造价咨询甲级(或乙级)资质,以及在申请资质延续、变更时,无需提供以下证明材料,由企业法定代表人对其真实性、有效性进行承诺:

1.股东出资协议;

2.企业技术档案管理、质量控制、财务管理等制度;

3.固定办公场所的租赁合同或产权证明;

4.专职专业人员的劳动合同和人事存档证明;

5.企业缴纳营业收入的营业税(或增值税)发票;

6.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

三、需提交的申报材料

经取消和简化后,企业在申请工程造价咨询甲级(或乙级)资质,以及在申请资质延续、变更时,需提交以下申报材料:

1.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申请书(含企业法定代表人承诺书);

2.企业营业执照;

3.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证书(新申请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的,不需提供);

4.工商部门备案的企业章程;

5.专职专业人员的身份证和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证书;

6.企业缴纳社保证明: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出具并盖章的企业员工缴纳社保情况表(退休人员提供退休证);

7.营业收入证明:企业开具的工程造价咨询营业收入发票和对应的工程造价咨询合同(新申请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的,不需提供)。

四、其他说明事项

《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晋升甲级资质审核工作的通知》(建办标[2011]29号)、《住房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资质变更工作的通知》(建标造函[2016]200号)中与本通知精神不一致的,按本通知规定执行。

本通知自2017年9月1日起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

单位工作建议范文第2篇

一、事业单位强化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从事业单位工作本质上来看, 其属于社会公益组织, 资金来源部分属于政府拨款, 加强会计核算是对公共财政管理的客观需要, 为了满足当前社会发展需求, 严格按照公共财政标准进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这样才能保证财政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是单位财政资金活动轨迹的真实反映, 只要会计核算能够保证真实、完整、全面, 就能够给单位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和依据。另外, 事业单位的顺利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的大力支持, 会计核算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部分, 做好这方面工作能够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避免一切不合理问题的出现, 是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做好内控措施的重要手段。在新会计制度的影响下,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要朝着规范化发展, 改善单位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切实提高会计核算水平, 这样才能保证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因此, 事业单位应该根据会计核算现状, 制定有效的改进策略, 从根本上提高单位会计核算水平。

二、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现状

(一) 会计信息问题

会计信息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依据, 也是会计职能得以发挥的关键所在, 当前一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其主要是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规范性等方面。如果会计信息不能满足以上所说的要求, 那么势必会对会计核算的结果造成直接影响, 不能反映事业单位资金收支的具体情况。与此同时, 事业单位收支不明确, 同样不能保证资产的真实、完整, 在实践工作中事业单位资金外运营、隐匿收入等问题导致资金与结余存在较大出入, 由于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缺乏规范性, 不能发挥会计核算应有的效果。

(二) 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

在市场经济发展下, 事业单位改革也进入关键时期, 由于事业单位工作环境较为复杂, 涉及职能部门较多, 在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各种问题, 制定科学合理的内控制度与监督机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一部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不完善, 在受到部门设置、人员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本单位没有成立内审部门, 监督管理工作流于形式, 无法对会计核算起到约束作用, 内部财务人员缺乏责任感、使命感, 给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三)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存在问题

受到事业单位工作性质的限制, 会计核算工作通常采取收付实现制, 但是在其中允许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取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虽然我国对会计核算方面有一定的规范标准, 但在工作中不乏一些单位排斥权责发生制的现象, 为了方便自身工作, 会计核算方法较为单一, 仅使用收付实现制无法保证预算、核算信息的准确、完整, 从而对事业单位收支产生影响。除此之外, 需要注意的是事业单位内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属于两个不同的部门, 会计核算工作如果不能以实际情况为出发点, 管理会计也就失去了意义。

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处理对策

(一) 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会计信息质量对会计核算结果产生直接影响, 也是会计核算的基础性工作。为了更好地解决会计核算中所遇到的问题, 优化会计基础工作, 保证会计信息准确性、科学性、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会计工作人员应该重视原始凭证的内容, 保证凭证的可信度, 在进行记账凭证的时候, 严格按照要求书写, 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为会计核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二) 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机制与监督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 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会计人员必须要有较强的核算意识, 能够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要求, 做好会计核算工作, 充分认识会计核算对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影响, 并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其次, 落实标准化管理, 根据法律法规要求与会计核算标准化条例, 结合单位内部实际情况完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保证会计核算管理能够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避免不规范问题的发生, 将《会计法》《新会计制度》作为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依据, 大力开展监督和检查, 严禁一切违法乱纪行为。另外,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去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完善, 根据实际盘点结果与和核算结果进行对比, 保证与单位各部门之间都建立紧密的联系, 从而实现个性化、针对性的会计核算。

(三) 采用正确的会计核算方法

新会计制度的影响下, 为了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也应该与时俱进,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为会计核算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条件, 会计电算化推动了会计核算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核算手段能够提高会计核算的精准性, 降低工作压力与手工核算问题, 新时期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基础理论知识, 还应该掌握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等多方面业务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事业单位作为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核算工作必须能够满足自身发展需求, 面对新会计制度对核算工作带来的转变, 单位必须制定完善的会计核算机制, 保证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合理化, 从工作实际出发, 加强会计核算的监督与管理, 积极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与学习, 为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顺利发展提供扎实的基础保障。

摘要:目前, 事业单位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 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会计核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其能够为单位各项活动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保证资金的利用效率。因此,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必须认识到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能够从核算规范化入手, 在各部门的系统配合下使会计核算工作更加具体、规范、严谨、科学, 提高事业单位的市场竞争力与内部管理水平。下面文章对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现状进行分析, 通过对存在的问题展开探讨提出具体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事业单位,单位会计,会计核算,核算现状

参考文献

[1] 张丽慧.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现状与对策探讨[J].财经界 (学术版) , 2017 (14) .

[2] 王春艳.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 2017 (12) .

单位工作建议范文第3篇

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

事业单位虽不属于政府机构, 但是作为我国所独有的单位, 其档案管理亦有着一套鲜明的特点和管理模式。随着当前信息时代、科技时代以及人文时代的到来, 社会信息化和科技化的浪潮, 席卷了各个产业领域, 不仅改变了社会民众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习惯, 也迫使越来越多的产业以及事业领域开始思考自身展开变革、迈向现代化的可能性。在此形势下, 事业单位也应当基于自身的发展和工作展开情况, 有效地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改革, 以此来突破传统管理方法对于单位发展所产生的瓶颈与制约。为此, 也就意味着应引入现代化的管理方法与设备, 引入网络以及数据化平台, 将档案管理转型向数据化发展方向, 以提升管理工作的精准度, 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间接提升事业单位整体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二、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效能的工作建议

(一) 构建单位档案管理新模式。即在保障日常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前提条件下, 实现对档案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 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工作特点及业务经营属性, 构建与之发展相适宜的管理体系, 既要明确其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所要承担的工作职责与内容, 还要对所有参与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权责的规范与划分。其次, 秉承“约束的地位平等”这一原则下, 对档案管理制度进行创新。换言之, 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进程当中, 不仅要约束和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 也要对领导权责进行明确规范和要求, 以此来实现档案管理工作整体的独立性。此外, 还要明确赏罚制度, 将档案管理工作成果以绩效形式纳入到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中, 以此产生激励与督促作用。

(二) 拓展单位档案服务能力与触及范围。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大多事业单位或专项进行档案查询和服务的机构对于对档案的使用方式, 仍主要以收集和存储为主, 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内在资料进行开发和使用得不多, 档案利用率低下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信息内容从归档的那一刻起, 便成为“死档”, 陷入永无止境的“休眠”进程中, 而这恰恰是一种极不利于档案管理工作长期发展以及价值生成的行为。要改变这一现状, 事业单位首要从领导层和管理层开始, 从根源上重视档案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其次, 要在其固有展开档案服务功能和业务的基础之上, 拓展其服务范围与业务职能, 比如, 可利用单位内部的局域网, 实现对档案信息内容的检索和利用功能;又如依托单位的对外网站或其他网络终端、自媒体平台, 实现对外可借阅档案的线上查询和在线服务功能, 在实现档案管理和利用信息化的同时, 提升其使用效率和效果。

(三) 进一步推动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立足于信息时代, 进一步加大信息系统建设力度,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不仅是改善档案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也是单位档案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建设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是促使档案管理智能化、客户使用方便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具体地说, 首先, 应规范并改进信息化条件下档案管理基本工作流程, 促使档案管理与单位现代化需求两者相吻合;其次, 结合档案管理流程设计档案信息系统软件, 促使档案管理信息化、科技化;再次, 在建立健全完善的信息系统过程中, 同步强化内部控制策略、加大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力度, 促进档案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此外, 事业单位档案部门还应抓住时下“电子政务”这一发展契机, 将公开电子文件积极纳入信息化建设流程中去, 进一步加快现代化信息建设步伐, 有步骤、有计划地建设文件信息数据库。

三、总结

事业单位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档案改革, 就必须正视其在以往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缺点和弊端, 通过加强人才建设、构建信息化平台、拓展档案服务能力和创新档案管理模式来实现对于其发展模式和管理方法的创新, 以此促使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对事业单位日常整体管理与运营生产产生切实推动性, 更好地服务社会与大众。

摘要: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单位的长远发展具有非常直接的关联性。在当下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普通民众的生活方式、服务要求不断发生变革的背景下, 事业单位更为迫切需要对档案管理有所创新与改革, 使之更贴近时代需求, 成为单位自身进步的助推力量。本文以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发展方向为切入点, 重点探讨了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效能的相关建议, 以供同行交流借鉴。

关键词:档案管理,事业单位,信息化,档案服务

参考文献

[1] 尹宝君, 范宏.如何规范档案信息化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20) .

[2] 杨虹.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的探讨[J].科技资讯, 2010 (34) .

单位工作建议范文第4篇

一、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占有和使用的资产进行有效管理,可以确立清晰的产权,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对经营性资产进行有效的监督,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首先,严格的国有资产管理是国有资产改革的必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不仅仅是单位内的各类办公用品,单位所在的办公楼、土地均是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而林业、牧业、土地等部门还占有大量的土地、矿产和森林资源。正是因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占有大量的资源,为了使产权明确、管理科学,必须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严格管理。

其次,严格的资产管理是确保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措施。我国现在正在对各类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依据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不同,将事业单位划分为经营性、公益性、行政性事业单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改革必然涉及到单位内资产的划分和重组。为了保证事业单位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进行严格管理。

最后,严格的资产管理是预防腐败的重要措施。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本身掌握着大量的资产,这些资产的出卖和转让往往会伴随着一系列腐败的发生。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对资产的买卖、转让、出租、出借等行为进行严格的监控,可以从源头上控制腐败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浪费。

二、我国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现状

首先,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上不完善。部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管理时,资产借用手续不完备,资产随意借出;资产本身账目不清,资产与账目不符;资产实物登记台账缺失,登记台账更新不及时;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入账不合理,部分单位只显示资产价值,却没有相应的资产标签或者资产台账,造成账务不符;会计账目与固定资产账目更新不及时,无法显示资产的更新、维护与报废;会计账目与资产账目对资产的记录失真,很多时候仅仅记录一件设备,而不记录相应的设备配件,无法显示设备的全貌。

其次,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资产的定期盘点与维护。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编制有限,一般没有专人对本单位内部的资产进行定期清点与维护,这直接导致很多资产由于长年不清点而发生遗忘、损坏、丢失的情况,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再次,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上存在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之间或者单位内部部门之间,常常出现国有资产配置不合理的情况。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中一些具有较多资源的单位进行高于标准的配置,而一些任务量大、工作烦琐的单位,其资产配置常常满足不了工作需要。

最后,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存在资产使用效率低下,随意处置资产的问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一般由上级单位拨款进行购买,属于国有资产。受到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许多单位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对于资产的使用效率并不加以考虑。这就导致购置部分资产后,由于与本单位的实际工作偏差过大,使用效率十分低下。

三、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优化

首先,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于本单位资产的管理,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增强资产管理能力。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中,应组建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实行归口管理,落实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本单位资产的巡查力度,对于损坏的国有资产及时进行修复,提高本单位资产的完好率。加强对本单位内资产账目的登记与审核工作,对于所有资产都应在会计和资产账目上完整的显示,对所有资产的去向进行及时的跟踪,并记录在案。加强对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督和管理,对于出借资产,必须严格履行借出手续,保证资产的安全。

其次,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应加强对于本单位内部国有资产的监督。建立和完善本单位内部的监督体系,全面掌握本单位国有资产的流向,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本单位内部应组建专门的资产管理队伍,严格按照资产管理制度对单位内部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单位内的审计部门应定期组织对本单位内部的资产情况进行审计,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性。

再次,应优化国有资产配置方式,促进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及上级主管部门,应对本单位的实际工作进行详细的调研,科学的制定本单位的资产配置标准。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配置时,应考虑各单位之间的通用性,以降低资产购买成本。比如,各单位在购买办公家具时,可以统一购买统一品牌的家具,这样在购买时可以大大降低购买成本。

最后,应提升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配置资产时,应考虑到资产的使用效率,而不应购买一些基本用不到的资产。对于本单位内的国有资产,应加强巡检,排除各类隐患,保证设备资产的正常使用。同时,各相关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也可以建立一套资产共享机制,把本单位内部闲置不用的资产应用于其他单位,降低重复配置资产的情况,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降低资产配置成本,提升公共财政利用水平,对建设服务型政府有重大意义。

摘要: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政府执政的基石,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水平,可以有效降低地方政府的管理成本,提高国有资产的利用率,提升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

单位工作建议范文第5篇

一、地勘单位管理会计应用意义

管理会计主要是采取一系列专业方式, 并在财务会计提供的相关数据下, 实现数据信息加工和处理, 让各级管理人员实现决策和规划的制定, 给单位创造理想效益。通常情况下, 管理会计展现的价值有两点, 一个是价值创造, 另一个是价值维护。在当前市场快速发展的环境下, 地勘单位进行了深入改革和优化[1]。地勘单位为了实现规范管理, 需要注重市场发展状况, 并将两者充分融合, 有效体现系统设计和管理的时效性, 促进地勘单位稳定发展。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存在的本质差别在于, 其更注重给单位运行提供管理服务, 可以把单位当前发展规划当作核心, 给其提供具体信息, 引导单位各项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提供专业服务, 便于单位运营管理人员在单位产业发展的情况下, 制定精准决策。

二、地勘单位管理会计应用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 思想认识问题

在管理会计理念渗透不断深入的环境下, 大部分地勘单位在运营发展中, 管理问题逐渐凸显, 为了提升单位管理水平, 加强管理会计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部分地勘单位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 呈现出注重核算, 忽略管理的状况, 采取的管理方式比较粗放, 没有认识到管理会计的价值, 对管理会计认识不全面, 没有将其当作核心内容, 导致管理会计建设不深入。除此之外, 在进行地勘单位在应用管理会计过程中, 管理层级没有给予高度注重, 具体展现在没有把管理会计列入到日常管理活动中。并且, 地勘单位基层人员对参与管理会计工作积极性不强, 一方面由于管理层级注重力度不高, 没有起到引导效果, 基层人员将不愿参与进来。另一方面, 由于绩效考核不彻底, 职工激励不充分, 职工参与度随之降低。

(二) 管理体系问题

完善的管理体系, 可以管理会计工作更好开展。在建设管理体系过程中, 不但包含基本管理会计理论, 同时也涉及了采购管理、合同管理等诸多内容。然而, 当前大部分地勘单位建设的体系不全面, 管理体系缺失。并且, 一些地勘单位对体系认识不到位, 重视程度不够, 执行效果不理想, 指导作用无法深入发挥。激励形式单一, 导致职工秉持不同态度, 把不违背相关标准为基准, 非自主进行管理执行, 导致管理体系过于形式化。

(三) 信息建设问题

随着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财务工作需要得到计算机系统的支持, 特别是包含了成本分析、财务报表等内容的管理会计。在信息时代下, 通过采用信息技术, 能够精准地获取会计信息, 并实现单位各项会计资源传递, 使单位内部所有财务管理信息资料都能够得到完善、高效的利用, 帮助单位的管理层以及领导决策者详细准确地了解企业的所有财务、管理信息, 满足单位内部管理和运行决策不同方面的需求。在软件上, 地勘单位可以结合管理会计需求, 在实现会计电算化基础上, 科学建设新的财务系统, 提升会计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但是, 由于会计电算化和管理会计系统之间有着明显差异, 一些软件的缺失, 系统连接不紧密, 数据无法实现传递和共享。在硬件设施方面, 信息化建设资金不充足, 计算机设备过于落后, 时常会面临死机、蓝屏等状况, 不能给管理系统顺利运行提供条件。由于地勘项目具备周期性、项目地偏远、环境复杂等特点, 一些项目需要在现场委派财务, 在各种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 无法保证硬件设备安全运行。

三、地勘单位管理会计应用常见问题的改进建议

(一) 强化管理会计应用意识

针对地勘单位而言, 管理人员及领导人员需要强化管理会计意识, 同时做好管理会计宣传工作, 让单位人员认识到管理会计意义, 迎合时代发展, 注重市场环境变化, 掌握管理会计知识, 并对其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地勘单位需要定期开展交流工作, 通过交流学习完善改革管理模式, 给单位管理会计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首先, 地勘单位需要将传统思想理念舍弃, 建设“核心管理双重重要”的思想理念, 并采取精细化管理方式, 及时观察和修改管理会计改革方向。并且, 深入理解管理会计的“分析过程、管理现在、筹划未来”三项职责, 建设全新的思想理念[2]。其次, 把管理会计融入到日常管理活动中, 投入和需求匹配整体资源, 促进管理会计和绩效考核的结合, 提升单位思想意识。

(二) 完善地勘单位管理体系

古话说得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保证管理会计工作顺利进行地勘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特点, 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 从而引导管理会计工作有序落实, 强化自身功能。所以, 在应用管理会计的初始阶段, 需要结合地勘单位发展情况, 从系统建设和管理优化两个方面入手, 结合不同影响因素一一处理, 从而保证管理会计满足地勘单位发展需求。在地勘单位中, 管理体系不但可以规范运营运作, 同时也可以约束单位职工行为。管理体系需要在内容上做到全面, 从采购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入手, 在形式上根据绪论、章节适当增减, 保证流程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引导管理会计工作顺利落实。

(三) 加强单位信息系统建设

随着时代快速发展以及信息化时代的来临, 我国现代湖地勘系统也随之发展和完善, 通过采用现代化财务系统处理地勘单位财务工作, 旨在应用财务信息系统, 促进地勘单位整体效益水平的提升。但是因为地勘经济正处于相对比较低迷的状况, 地勘单位将无法投放诸多资金用于信息系统建设。诸多地勘单位现有的财务信息系统不充分, 对其认识不全面, 相关人员应用其处理业务问题能力比较薄弱。所以, 即便地勘单位应用了财务信息系统, 但是没能将其自身作用充分发挥, 让其对单位财务预算分配和业务管理展现出应有的实力, 而是仅仅停留在基础应用上, 如财务核算、报表编制等, 在这种情况下, 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 地勘单位在应用信息系统以后, 需要对其改进和优化, 并跟随时代发展, 对系统适当更新, 根据地勘单位业务情况和需求, 利用系统给其提供支持, 确保系统信息更新的时效性和完善性[3。在软件系统上, 地勘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 科学构建基础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 并实现系统之间连接, 从而保证信息顺利传递共享。并且, 基于防火墙、杀毒软件等, 需要安装完善, 给管理会计系统安全运行营造条件。在硬件系统中, 要求地勘单位结合财务管理情况, 优化信息系统, 更新信息技术, 加强系统管理, 定期杀毒和安全维护, 创建安全、稳定的物理环境。

结束语

总而言之, 随着经济新常态时代的来临, 一系列改革对策和政策的颁布, 促进了地勘单位体系制度的改革和优化, 并且地勘单位财务管理模式也需要由之前传统核算型财务会计, 扩展到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综合管理会计趋势变化。地勘单位开展管理会计应用工作作为一个长期性和持续性的工作, 需要结合地勘单位实际情况, 强化管理会计意识, 完善管理会计体系, 加强信息系统建设, 给管理会计顺利应用提供条件, 发挥应有作用, 实现地勘单位稳定运行和发展。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地勘单位管理会计应用意义进行阐述, 从思想认识问题、管理体系问题、信息建设问题三个方面, 对地勘单位管理会计应用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解析, 并以此为依据, 提出地勘单位管理会计应用常见问题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地勘单位,管理会计应,常见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 陈科雄.浅议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9 (08) :63-64.

[2] 姜德佼, 杜成纲.地勘事业单位强化管理会计工作的思考[J].经济师, 2019 (01) :119+121.

上一篇:员工工作建议下一篇:督导组工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