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财务审计范文

2023-09-14

内部财务审计范文第1篇

【摘 要】 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彼此之间密不可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是内部控制达到既定目标必不可少的前提,其中内部控制评价起着关键作用,对强化高校内部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文章在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的现状基础上,借鉴《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分析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从评价体系模型的建立原则、评价方法和评价等级分类几方面进行具体论述。

【关键词】 高校; 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构建; 实证研究法

根据现代内部控制理论,高校内部控制评价可理解为对高校内部控制系统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的调查、测试、分析和评估。随着教学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异常迅速,但目前专门针对高等学校的内部控制的规范尚未出台,导致高校经济问题频发,铺张浪费现象日益严重,管理效率低下,尤其基建项目已成为高校职务犯罪的“重灾区”。这些现象表明,当前高校内部控制漏洞颇多,急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评价体系以保证高校各项活动正常有序进行。

一、高校的特点

本文所指的高校是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举办的,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实施普通高等教育的全日制大学、专门学院、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总体而言,高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非营利性。高校大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是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不以单纯的盈利为目的。尽管高校也结合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发展规划,设立一些校办产业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和有偿服务,但高校的主要工作还是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和工作任务,提供科研成果和服务,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培养高素质人才。

第二,校本管理方式。高校以学校为本位,是管理的主体,拥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通过自身内部管理机制完成各项管理工作。目前高校强调管理与科教并重,教学科研是高校的核心和重心,学术权力也是高校的一支重要的管理力量,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平衡成为高校管理的一大特色。

第三,多元化的经济活动。高校通常会通过筹资、投资、基建、校办产业等多种经济活动满足生产、教学和研究活动的目的,其范围广泛且复杂,加大了高校内部控制的难度。

二、我国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现状

目前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的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几点:

(一)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不明确

现阶段高校内部控制及评价体系主要是参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建立的。高校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具有非营利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的特点,这与企业有本质上的差异。由于高校和企业主体上不同,因此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立应结合高校本身的特点,结合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而制定,绝不可照搬照抄。

(二)高校对内部控制及其评价体系的认识不到位

在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过程中强调全员参与,对于增强全校教职员工内部控制的主动性、提高高校办学效率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意义。现实中,不少高校的教职员工对高校内部控制及评价体系的理解不深刻,甚至有些迷惘,导致内部控制的可实施性及评价的真实性大打折扣(张美婵,2011),偏离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

(三)高校内部控制范围不全面

目前主要以财务审计和会计核算为主,而学校组织结构、校园安全保障制度与校园文化等领域还处于表面工作阶段,忽略了内部控制具有全面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只有当高校内部控制及评价体系深入贯彻到学校各个领域,进行专业分析判断后,内部控制中的相对薄弱环节才会浮出水面,行政管理层就能够以此为依据优化学校管理,改善内部控制的关键环节,保证学校各项活动良性发展。

(四)高校治理结构不合理

高校在内部治理制度的安排,基本都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导致高校过分依赖政府,而政府在高校日常管理的某些方面没能尽到其应有的监管职责,同时政府又无端干预那些该由高校自主办理的事务。这种政府对高校的缺位或是越位现象,造成权责不清、监督监管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高校内部控制体系运作的低效率。

自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后,2010年再次联合发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但专门针对高等学校内部控制的规范尚未出台。虽然政府尚未对行政事业单位作出具体规范,但上述规范却在内部控制评价的目标、原则和方法上为高等学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参考标准。

内部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下,高校同样面临着外部竞争的加剧和内部管理急需强化等问题。1992年9月,COSO委员会提出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该框架提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与财务报告相关的信息系统和沟通、控制活动、对控制的监督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在COSO内控框架提出后,国内外许多企业开始运用COSO框架进行内部控制,并将其应用于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中。2010年4月,我国财政部等五部门联合颁布《企业内部控制规范配套指引》,它由围绕COSO五要素内容展开的18项应用指引组成,用于促进企业建立、实施和评价内部控制,规范内部控制审计行为。自此,高校内部控制及其评价制度才参照此规范逐步建立起来。2011年我国财政部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征求意见稿),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该《规范》从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业务层面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等方面作出规定,高校在企业内部控制及评价体系的基础上也有章可依,开始围绕COSO五要素并结合自身特点着手制定高校内部控制及其评价体系,高校内部控制活动逐渐步入正轨。

三、构建评价体系遵循的原则

建立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首要环节是明确其目标,高校内部控制的评价目标是不断提高高校的管理水平,提高高校的整体运行效率和自我完善能力,以降低高校发展中的风险,提高核心竞争力(龚丽娜,2012)。笔者认为,当前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应以评价目标为逻辑起点,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中以COSO五要素为范围的要素评价模式来构建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高校内部控制活动涉及的内容具有多角度、系统化的特点,围绕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内部监督方面展开评价具备可行性。

评价之前需要确定相关评价实施原则,确保评价工作顺利开展,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原则包括如下几点:

(一)适应性原则

各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在广义上有共性,但在具体问题中也存在个性的差异。高校应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如外部环境的特点、人员素质的高低或高校是否具备足够财力进行内部控制及评价活动等特殊情况,建立具备本校特色的评价体系,才能保证内部控制系统良性运转,最终达到评价目的。

(二)全面性原则

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要贯穿高校经营活动、教学工作、财务管理等方方面面。在涵盖高校内部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和事项,全面系统地分析高校各项活动内部控制情况,就不难发现学校运作状况,并能及时找出当中薄弱环节加以改进,所以全面的评价方式最具代表性。

(三)重要性原则

哲学中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方法论上应当相应的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高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也应如此。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要求评价工作应当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单位、重大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高校作为非营利组织,与企业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高校内部控制评价应在全面评价的基础上,以监督和控制为主要评价对象,统筹分析控制环境和控制活动。

(四)客观性原则

评价并不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知识活动,而是具有客观性的知识活动。高校内部控制评价工作应当准确地揭示高校运作管理的风险状况,如实反映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杜绝主观随意性的评价。

在具体评价过程中,要时刻明确评价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以全体人员为评价的主体和以COSO五要素为评价客体的有机结合。全员参与有助于提高大家对内部控制评价的积极性与责任感,提高评价的效率和结果的真实性。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包含内部控制评价的各个方面,最终将会为信息使用者提供高校内部控制的目标、现状及存在缺陷。事实证明,往往广大基层教职员工对各自岗位或某一环节的问题了解最为深刻,因而全员参与的评价活动也具有代表性与准确性,全面的内部控制评价离不开广大群众的配合。

四、高校内部控制评价模型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模式是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规定,以内部控制“五要素”为评测方面展开的。本文在借鉴《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模式以及《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的相关内容,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模型的构建。所以,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模型也遵循内部控制要素评价标准,紧紧围绕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检查与监督五方面。

(一)权重分配

权重表示在评价过程中,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对各评价因子在总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权重的变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评价结果,没有重点的评价就不算是客观的,这里按主次指标排队分类法,将考核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按照一定标准,如按照其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列。

(二)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评分表(表1、表2)

五、结束语

高校内部评价体系的主要职能是监督、反映和分析高校内部控制具体实施情况,高校内部控制的目标是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和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预防、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信息资料的真实、合法。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的效果应该与内部控制的目标相匹配,职能超越目标,内部控制评价只会是一种空谈,毫无实际价值;职能若不能符合目标的要求,评价就成了一种表面形式,不能真正反映高校内部控制活动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在高校内部控制全面有效性开展的前提下,根据有关具体原则和高校自身特点,鼓励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调查、测试、分析和评估。

高校越发展壮大,越要及时有效地防范高等院校在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不规范行为和问题的发生,确保高校发展中良好绩效目标的实现。从当前高校内部控制落实情况来看,完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强化预算管理、加强财务管理、提升人员素质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成为加强内部控制任务的重中之重。内部控制的规范化、正常化离不开评价体系的监督管理,若内部控制评价体系配合不同程度的奖惩措施共同作用于高校内部控制实务,这对提升我国高校内部控制水平,改善内部控制实施效果会产生莫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周喜春.内部会计控制评价指标及其评价[J].审计研究,2002(2):56-59.

[2] 张先治,戴文涛.中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研究[J].审计研究,2011(1):69-78.

[3] 张美婵.高校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55-58.

[4] 龚丽娜.要素模式下高校内部控制评价初探[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2(6).

[5] 王卫星.内部控制:基于高等院校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6] 王立勇.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定量分析的数学模型[J].审计研究,2004(4).

[7] 何军.高校财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财会研究,2011(2).

[8] 朱辉,梁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J].金融与经济,2013(1).

[9] 刘正兵.基于财务风险管控视角的高校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构建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13(1).

[10] 张翼.高校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6).

[11] 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 规范[S/OL]. 2008-05-22[2013-03-08]. http://www.mof.gov.cn/zhengwuxinxi/caizhengwengao / caizhengbuwengao 2008 / caizhengbuwengao20087

/200810/t20081030_86252.html.

[12] Larry White. Management Accountants and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Strategie Finance Montvale. Nov2004: Vol. 86, 155.5:6-7.

[13] Armour. M. hitemal Control:Govemanee Frameworkand Business Risk Assessment Reed Elsevier.Auditing:AJoumal of Praetieeand Theory,2001(19),SuPPlement:75-81.

[14] Mullen Dorothy and Ragahunandan. 1996. Internal Control Reports and Financial Reporting Problem[J].Accounting Horizons,10(12):67-75.

[15] Kelly,Thomas P. 1993. The COSO Report:Challenge and Counterchallenge[J].Journal of Accountancy,176(2):10-18.

内部财务审计范文第2篇

一、总结年度工作,扬长补短

(一)公司决策层构建起内审方法论,高瞻远瞩、引导内审科学发展

2013年,公司领导提纲挈领指出审计关键本质:公司的内部审计本质就是监督、制衡,是公司内生的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有效的内部审计可以全面监督、检查和评价保险业务、财务、资金运用等各项交易行为和经营管理活动,发现公司管控中的缺陷或风险点,督促相关部门整改,协助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系统,从而提升公司风险防范能力。同时,公司决策层准确把脉,简明扼要指明内部审计“三个坚持”的工作原则:一要坚持秩序、规则为

1 先的经营原则,全面监督、检查和评价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注重挖掘典型问题和共性问题;二要坚持做到“既要重审计、更要重整改”,强化追踪督导、制定长效机制,提升公司风险防范能力;三要坚持强化公司内部审计建设,真正实现内部审计为公司“创造价值”的根本目的,促进公司健康持续发展。强调以审计项目和内控评估为抓手、以问题整改与辅助决策为目的,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第三道防线”的职能。

(二)审计项目先行,全部省级机构覆盖审计“体检”,展现“安全经营卫士”功能

2013年,xxx公司从七大方面,开展各项审计及专项调研项目累计xx项。审计类型涉及常规审计、离任审计、专项审计、专题调研、内控评估五大类型;累计发现制度设计缺陷、流程控制弱点、系统建设不足、内控疏漏、执行不到位等不足xx个。

整改问题是内部审计的价值所在,公司通过建立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率考核机制、月度追踪整改、内控评估半年回头看等措施,狠抓整改、突出落实。截至报告日,审计发现整改完成率超过xx%,充分落实“以整改为目的、以提升为目的”的审计工作目标。

审计项目的开展,是年度内对主要、重要的经营领域实施的一次彻底“健康体检”,既有效发挥审计的监督和威慑作用,更是一次风险防范的“实战培训”。

(三)专业预警、咨询紧随,诊断病症、对症下药,突出“健康发展医士”功效

1. “审计”诊断病症,“管理建议”对症下药 xxx公司审计从业务流程、销售经营、财务管理、会计

2 报告等重要方面,通过专业、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结合审计、调研等手段,实践了“缺陷无小事”的管理理念,透过审计,追根溯源,查找“病根”,并对症下药,提出建设性、行之有效的管理建议。

2. 敏锐洞察、提速预警机制

xxx公司敏锐洞察到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探索性地开展数据质量审计,以国家法规保险稽核审计系统所设定的数据质量为标准,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开展数据质量监测,发现管理类、系统设置类、信息技术类数据事项xx项。

(四)保驾护航创新发展,深度分析内外信息,提供决策参考,展现“经营决策谋士”能力

2013年,xxx公司审计围绕为公司的创新发展保驾护航核心任务,通过收集、分析近两年国家法规处罚信息,归纳行业违规事项特征及风险“爆破点”,形成国家法规处罚分析专题报告,警示经营管理,提供经营决策信息;同时,在发现问题、整改问题的过程中,注重规律性的总结、紧跟国家法规新要求,形成专项辅助管理决策报告,从国家法规处罚、合规管理等多方面向各级管理层提供有价值的辅助决策资讯,为公司的创新发展、合规经营提供建设性信息与建议。

(五)打铁还需自身硬,强化审计建设是伴随公司发展的不变主题

2013年,公司将审计体系完善作为发展要务,全面诊断公司内部审计管理和建设现状。围绕法人治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队伍提升、充实考核五大方面,下大力气打造审计管理机制,并取得可喜成效,具体成果如下:

3 1. 法人治理更加完善

2. 审计组织架构及人员配置日趋合理

3. 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体系更加健全、规范

2013年,公司制定、修订并颁发审计制度4部,内容涉及内部审计组织体系建设、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内部审计项目标准化作业、内部审计工作管理等方面。在制度建设方面,不盲目追求数量,突出质量和实效,更加科学地从人、作业、事务三大主题提出管理要求和实施规范,突显审计管理由“管”向“理”的转变。

4.内审队伍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5. 夯实机构审计工作基础管理,完善机制,提高管理效力

二、注重发现不足,规划未来

2013年,xxx公司审计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冷静审视,仍然可以看到在以下四方面须继续加强和提高:一是专业审计人员缺乏是制约审计能力提升最大的瓶颈。要强化政策落地、人才引进、专业培训;二是需要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整改好重大问题、控制好重大隐患,最大程度减少重大问题隐患“复发”;三是内部审计工作要逐渐由注重于事后监督和事中控制,向“健康指导”的事前预警延伸;四是继续健全体系、完善机制,完善好与落实好制度、流程,持续满足国家法规与风控的需要。

2014年,公司审计工作将依据国家法规要求、围绕战略发展,定好位、做好事、建设好。公司在新的一年,对审计

4 工作给予准确定位:一是追求定位“三无”,即无国家法规处罚、无大案要案、无重大缺陷;二是思路定位“三化”,即突出系统化、推动一体化、加强垂直化。围绕明确的工作定位,xxx公司 2014年审计工作计划在以下几方面取得突破:

(一)设定清晰工作目标,指引工作全局

2014年,xxx公司审计工作牢固树立以促进战略目标实现、促进公司价值增长为总目标,顺应审计发展规律,依据有力国家法规政策,逐步推进审计三大转变:从符合型审计向增值型审计转变;从查弊纠错向创造价值转变;从财务审计、内控审计向基于风险导向的审计转变。坚持秩序、规则为先的经营原则,全面监督、检查和评价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注重挖掘典型问题和共性问题;坚持做到“既要重审计、更要重整改”,强化追踪督导、制定长效机制,提升公司风险防范能力;坚持强化公司内部审计建设,真正实现内部审计为公司“创造价值”的根本目的,促进公司健康持续发展,扎实推进一体化审计、健康指导和体系建设。

(二)明确工作思路,确定努力方向

2014年,xxx公司将以审计项目、健康指导为主线,基于国家法规导向和风险导向,防范国家法规处罚、警惕大案要案、完善制度流程、健全长效机制,系统化防控风险、一体化审计推动,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围绕思路,通过组合拳,实现审计目标。

综上所述,xxx公司内部审计工作2013年迈上新台阶,2014年任务依然艰巨。xxx公司会及时把握行业趋势、秉承国家法规要求,科学发展、合规经营,尽好责、站好岗、管好事。

5 以上是xxx公司2013年内部审计工作报告,敬请贵会批评指正。

特此报告

内部财务审计范文第3篇

内部审计 [2010] 第 01 号

董事会:

根据***的指令,于2010年5月4日,对ABFI82M产品实施了内部专项审计。本次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检查和评价该产品的盈利情况,以及整个营运过程是否正常,成本核算是否合理等。

审计工作到了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与支持,与销售、采购、工程、PMC、生产、财务等部门人员进行了面谈,并抽查了相关业务的处理文件。现将审核结果报告如下:

一、情况概述 :

该产品对我公司而言,是一款生产工序较多、周期较长、批量较大的新产品,产品从模具设计开始,经过模具制造、塑胶件注塑、丝印、组装等多道工序。

该产品于2009年8月开始投入前期的模具制造,反复试模,2009年10月开始塑胶件的正式投产,2010年1月首批交货。截止6月30日,该产品总订单数734,850件,总交货数589,650件,尚未交货数145,200件。

审计发现,该产品处于严重亏损状态,塑胶件的成交价低于生产成本9%,每个塑胶产品亏本0.09956美元。按总订单数 734,850件计算,亏本 73,162美元,折合人民币499,690元。经过全面、系统、客观地审计,查明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报价偏低、脱离实际,还有就是材料涨价也占有很大比例。

二、主要问题和整改意见

1、成交价缺少数据依据(具体数据见主表(1)、附表(1)、附表(2))

在对产品报价的审核过程中,我们发现,报价含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如:该产品的成交价较原始报价下调19%,每件减价0.22719美元。但是,我们却找不到有关价格下调的可信的数据依据或相关书面文件。

2、报价缺少严格的审核程序

报价缺少严格的审核程序,即便有也似流于形式。强调:审核程序很关键,应做专业的、全面、细致的把关。

3、报价缺乏系统核定资料

现存的报价数据,缺乏系统、客观的测算核定资料,报价有严重脱离实际的现象。如:在Calor夹具的报价中,只有材料成本,忽略了工费成本(50元/时);再如:FTI82M产品组装测试的生产周期,实际是380秒,而报价只有280秒,差异悬殊,报价的真实性、合理性得不到有效的数据支持和保障。

4、生产制造成本倒挂(具体数据见主表(2)、附表(2))

生产制造成本高于报价,表现最为突出的是装配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其中:装配成本变动差异占总差异的196%,与报价比超支了104.5%,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实际生产周期和实际小时费用都高于报价;原材料成本变动差异占总差异的78%,与报价比超支了48.2%,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原材料涨价。

5、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差异悬殊(具体数据见主表(3)、附表(3))

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且部分成本项目差异悬殊。其中:工资成本平均高于标准成本116%,机器成本也平均高于标准成本55%。 进一步查找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财务部的标准工费率偏离实际;

B、生产部的报工错误;

C、工程部的工艺路线设错(比如要5个人的只算1个人)。

针对以上差异原因,各部门正在改善,财务部也已在6月份启用新的标准工费率。 期待6月份的成本分析,会有实质性的改观。

6、内控监督制度不健全

按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部门的相互制约;而我司市场部、采购部,在报价、询价环节,违背这一制约控制原则,自己报价、询价,自己销售、采购。

三、评估意见和建议

1、将企业经济效益放在首要地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虽说占有市场很重要,但经济效益更重要。面对同行的低报价,应做横向考察,探究低报价的原因,结合本司实际情况,区别可比不可比因素,考虑必要的安全系数,再确定减价与否及幅度。

2、建议成立价格审核评价小组

建议成立价格审核评价小组,该组主要工作是对销售报价及采购询价,进行综合审核,将内部数据与外部信息来源相比较,进行趋势预测,提出最有利的合理交易价格,并评价职能部门在经济活动中的业绩,对发现的异常差异或异常关系采取必要的调查与纠正措施,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支持。

3、加强内部控制和监督

按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内部控制管理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控制制度和机制,加强过程的控制和监督,并通过内部审计,促使企业的各种控制得以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少杜绝失误和漏洞。

4、妥善保管各种价格资料

报价询价资料是证明员工谨慎勤勉工作的直接资料,也是企业管理重要的控制手段。公司应建立报价、询价、比价制度,并制定统一表格、制定规范的记录规则,妥善保留有关资料,为管理层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也为未来提供参考。 附件:

1、主表

《ABFI82M产品原始报价、成交价格及实际成本对比》

2、附表(1)《ABFI82M产品模具成本一览表》

3、主表

《塑胶件成交价与实际成本差异一览表》

4、附表(2)《ABFI82M产品报价明细表》

5、主表

6、附表(3)《

ABFI82M产品标准单位成本与实际单位成本差异表》 SAP系统中ABFI82M产品的单位成本表》

审计项目负责人:****

内部财务审计范文第4篇

年初,***审计局对我县社会保障资金的归集、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针对财务管理及资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我们对审计整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和落实,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整改工作责任。

市审计局反馈意见后,县政府及时召开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财政、地税、民政、社保中心、残联等部门关于整改任务情况的工作汇报,再次分析了问题产生的根源。县长李丽同志进一步重申了审计整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提出了明确的整改措施和时限要求,把抓审计整改、促落实工作与县委开展的治慢工程结合起来。同时,为确保审计整改工作的成效,成立了由政府办公室牵头,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配合的整改工作督查组,具体督查审计整改落实的全部工作。

二、强化措施,抓好整改。

在县政府作出专门安排部署后,各部门、各单位对审计整改工作非常重视,立即着手落实,并把抓落实、促发展、干到位的工作总原则融入审计整改工作的全过程。整改详情如下:

1、针对欠缴社会保险基金的问题,一是县地税局建立了欠费单位信息档案和欠费登记台帐,逐户了解欠缴企业经营状况;二是督促欠缴企业拟定了清欠计划,并跟踪督促清缴;三是实行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四项社保基金的统查统算制度,力求做到杜绝新欠,清理陈欠,应收尽收,以更好地保护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四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利用税法宣传月、法制宣传日、税企座谈会、税法培训会以及到企业进行税费检查等时机,广泛宣传社保基金征缴政策,并以办税大厅电子显示屏、税务公告栏、广播电视、地税网站等媒体多渠道、多层面进行宣传,籍以增强企业的参保意识和广大职工的维权意识。止目前,县地税局已清缴欠费7万余元,其余欠缴部分已经列出清欠计划,正在加大力度清收。

2、针对行政事业单位未按规定比例核征养老保险基金的问题,上半年我县已制定补征计划,现正在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年底前补齐上年欠征部分,确保今年的养老保险基金审核征收到位。

3、针对两金未全额缴入财政专户的问题,审计结束后,县财政局已将过渡账户内的两金全部转入财政专户。同时撤消了两金过渡专户,修订了管理该项资金股室的工作职责,完善了相关的监管措施和办法。

4、针对社保存量资金保值增值的事项,县财政局按照财政制度的规定,对存量资金重新考虑设定了增值计划,使职工的养命钱稳步、快速增值。

5、针对县民政局将公益金支出赞助费4500元的问题,审计结束后,已冲减了相关账务,归还了公益金。

6、针对低保对象管理方面出现的情况,县民政部门又对全县的低保对象重新进行了核查登记,对个别不完全符合标准的低保对象已全部清退,对低保对象实行了个案化管理,规范了低保对象的档案管理工作,整个整改工作现已全部结束。同时明确了今后将坚持动态管理、有进有出的原则,管好、用好社保资金。

7、对县残联未足额收缴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问题,今年,我县已改由地税部门征收,极大地提高了该项资金的征收率。止目前共收缴残疾人保障金近9万元,较上年增长近5倍。

三、规范资金运行,建立长效机制。

为进一步规范社保等民生资金的安全运行及保值增值,保证少出或不出问题,我县将把审计整改意见的落实、纠正工作作为一个新的起点,把民生资金管好、用好,把民生问题解决好。今后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抓起:

一是坚持社保资金收得齐、管得住、用得好的工作总要求,全面完善社保资金征管机制及体系建设工作,采取一切可行措施抓好清欠工作,遏制旧欠未缴、新欠又累现象的发生,确保社保资金链的安全运行及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足额收缴。

二是把解决民生问题列入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保证城乡低保、再就业、医保、合作医疗等各项重点支出的需要,确保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资金投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年递增。

内部财务审计范文第5篇

一、审前准备工作

(一)整体内容框架

(二)主要工作

1 编制审计计划应该关注的因素。

单位组织内经济工作的中心问题;单位组织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群众普遍关注或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以往审计发现的比较突出、影响较大的问题;具体审计项目先后顺序安排;审计资源(人员数量、审计耗时与审计经费)的合理分配;后续审计的必要安排。

2 项目审计计划的内容。

审计目标;审计范围;重要性;审计风险评估;审计小组构成;审计时间分配;专家与外部审计工作结果的利用等。

3 审计前的调查内容。

经营活动情况;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情况;财务会计资料;重要合同、协议及会议记录;上次审计结论、建议及后续审计执行情况;上次外部审计意见等。

4 审计方案的内容。

具体审计目的;具体审计方法和程序;预定执行人及执行日期等。

5 审计通知书的内容。

被审计单位及审计项目名称;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时间;被审计单位应提供的具体资料和必要协助;审计小组名单;审计机构及负责人签章和签发日期。(附件包括:被审计单位承诺书、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清单、审计文书送达回证。

二、审计实施工作

(一)整体内容框架

表2 审计实施工作的整体内容框架

(二)主要工作

1 控制测试。

控制测试内容包括内部控制健全性测试与有效性测试。

健全性测试是评价被审计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是否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各项内部控制制度是否符合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全面、制衡、成本效益、权责利对称);控制环节是否设置齐全;关键控制点是否存在;控制强点与控制弱点。

有效性测试是评价内部控制系统布局是否合理,有无多余和不必要的控制;关键控制点是否发挥作用;内部控制目标是否达到。

控制测试方法有:询问相关人员;检查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观察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重新执行有关内部控制(穿行测试);功能测试。

穿行测试(waIk-through test):检查一项业务从头至尾的处理情况,以确认控制程序是否认真执行。一般采用顺查法。从凭证开始查到登记入账为止。

功能测试:查明制度执行是否发挥了控制作用,还要进行功能分析。注意是否存在多余制度(不经济、无效率、管理混乱)。

2 实质性测试。

实质性测试内容包括业务活动效益性测试和财务收支合法性测试。测试种类有分析性程序、交易测试、余额测试和列报测试。测试方法是:询问、观察、检查、监盘、函证、分析、计算。

实质性测试中关于重要性原则判断的考虑:

(1)绝对数。把某一特定金额作为重要性水平,而不考虑经营规模或业务量的大小。

(2)以错报金额占相关账户金额的百分比来比较判断错报是否重要。

(3)以错报金额占利润的百分比来比较判断错报是否重要。

(4)以错报金额占资产的百分比来比较判断错报是否重要。

(5)错报的性质(违法、舞弊)而不考虑金额大小。

3 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日志。

审计工作底稿是审计业务的具体记录,其内容包括: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事项名称;审计事项期间i审计事项描述与结果记录;审计结论;执行人姓名与执行日期;复核人员姓名、复核日期与复核意见;索引号及页次;审计标识。审计工作底稿应实行多层次复核。

审计日志是审计人员行为的过程记录,其内容包括:审计事项名称;实施的审计步骤与方法;审计查阅的资料名称和数量;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查证结果;其他需要记录的情况。

4 中期审计报告。

中期审计报告是指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重要问题。及时传达给高层管理者和被审计单位,以便他们迅速采取行动,纠正失误,减少损失。中期报告可以是书面也可以是口头,可以是正式报送也可以是非正式报送,非常灵活。

三、审计报告工作

(一)整体内容框架

(二)主要工作

1 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基本要素包括:标题、收件人、正文、附件、签章和报告日期。正文内容有:审计立项依据、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重点、审计标准、审计依据、审计结论、审计决定、审计建议等。附件包括对审计过程和审计发现问题的具体说明、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审计报告重点说明:披露发现的情况,说明在什么方面出问题;对发现的情况进行描述。说明为什么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说明应采取什么整改措施;反映被审计单位意见与行动计划。

审计报告基本类型:一是满意(肯定、积极)审计意见;二是大致满意但有例外的审计意见;三是不满意(否定、消极)审计意见。

审计报告修订路径:

审计报告草稿→审计人员修订→审计组长修订→部门经理修订→审计经理修订→被审计单位提出意见→领导审核→正式定稿以待发送。

2 审计交流。

审计交流包括:征求反馈意见、审计建议、审计整改、审计决定等。审计交流对事不对人,围绕问题开展细致、深入的交流。

四、后续审计工作

(一)整体内容框架

(二)主要工作

1 后续审计中的三方职责。

审计人员职责:对被审计单位给予充分尊重,不把具体纠正措施强加给被审计单位;采取合适的方法确定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是否采取了恰当的行动;向高层管理者报告其后续审计中的判断和评价;实施后续审计时尽量避免对被审计单位正常业务的影响。

被审计单位职责:配合、协助审计人员的后续审计工作;对审计报告作出及时、全面的回复并对报告中提到的缺陷采取切实有效而持续的纠正措施:向审计人员和高层管理者汇报纠正行动取得的进展,并提出在纠正方法上的不同意见;选择最恰当的纠正方法。

高级管理层职责:监控后续审计过程,鼓励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作出回复;评审被审计单位的纠正措施。考虑其充分性和有效性;避免干涉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审计工作。

2 制定后续审计政策。

后续审计政策的制定必须做到:表明政策中的各项声明均得到企业最高权力层支持并以书面形式载明;政策应发给所有管理层的主管;要求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限内对审计人员的发现和建议作出书面回复;要列示审计人员、被审计单位和高级管理在后续审计中的职责。

3 后续审计工作底稿。

后续审计工作底稿包括: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回复;与被审计单位就回复中提到的纠正措施、存在缺陷进行探讨的回函:报告专递信和讨论有关审计报告事项的信函复印件;后续审计会议、电话备忘录以及文件审查、计算的书面资料;发送给被审计单位的其他信件、备忘录。

4 后续审计报告。

后续审计报告一般包括:审计目的;以前审计报告中的审计发现和建议;纠正措施;审查结果;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回复;后续审计发现;后续审计评价。

5 扩散审计。

扩散审计是针对被审计单位以外的其他部门是否也存在相同问题开展的审计工作,检查其是否也开展了同步后续审计。

五、成果运用工作

(一)整体内容框架

(二)主要工作

建立完善的审计公告与通报制度。积极争取高级管理层和各个被审计单位的支持。审计结果公告与通报工作必须加强。立项必审,审计必纠,结果必告。责任必纠。建立纠错机制

完善一项制度,教育一批干部。审计政策建议能够得到适当管理层的肯定、采纳和应用,形成制度和政策,以达到防弊、兴利与增值的目的。

审计成果运用的具体体现:组织内部高层管理者对审计意见和建议的批示;职能部门对审计建议的采纳;相关责任人的移送处理。

审计成果运用=高层批示+部门采纳+移送处理+建立健全政策与制度=防弊、兴利、增值。

六、主要审计方法的运用

传统审计方法往往被认为是审计取证方法,包括检查、监盘、询问、查询、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其实这是片面的,审计方法是一个体系,包括书面资料审阅方法、客观实物证实方法、审计调查方法、分析判断方法、审计沟通方法、审计写作方法与制度设方法等。

(一)书面资料审阅方法

1 核对法。核对记账凭证与原始凭证(内容、数量、日期、金额等)、核对凭证与账簿(日期、会计科目、金额、方向等)、核对明细账与总账(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核对账簿与报表、核对报表与报表。

2 审阅法。审阅会计资料完整、齐全、正确;审阅经济活动真实、合法、合理。

3 复算法。小计、合计、乘积、余额,通过复算发现差错。

4 比较法。实际与计划比较、本期与前期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差异。

5 财务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账户分析法与账龄分析法。

(二)客观实物证实方法

1 盘点法。采取恰当的盘存方式,包括突击式盘点(现金和贵重物品)与预告式盘点(一般物资);选择合适的盘点时间,在营业或工作开始之时与之后;健全有关手续,明确有关责任。

2 调节法。通过调节确认结账日财产实物的实存数。

3 鉴定法。聘请信誉好有影响力的专家,对专业事项进行鉴定。

(三)审计调查方法

1 观察法(账外信息法)。观察法是“跳出”会计资料,从“账外”捕捉信息的审计调查方法。该方法没有固定格式,应处处留心,见机行事。灵活多样。

2 询问法。审计工作要创造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和谐气氛。审计人员要面带微笑,语言甜美。存在的问题大多数是由管理引起的,而管理的缺陷既有决策层和管理层的原因。也有具体实施人员的原因。审计人员最好的办法是引导被审计人自己分析、自己找缺点,避免主观假设、仓促下结论,要充分体会被审计人的意图、目的和困难,客观分析缺陷形成原因,淡化双方的对立情绪,在感情上与被审计人产生共鸣。提问时应注意技巧,善于倾听、耐心倾听。

3 函证法。函证对象的选择主要关注关联方、往来单位、银行、账户余额大小,加强函证过程的控制。

4 审计会议法。参加人员包括高层、中层管理人员,纪检、监察人员,被审计当事人和代表群众。加强审计前、审计中、审计后三维立体的会议沟通。

5 问卷调查法。问卷涉及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调查,注重对各部门、各环节风险因素的调查。

6 现场走访。询问+观察=现场走访。了解业务细节。列出访谈提纲。避免录音,创造相互信任的气氛。

(四)审计分析判断方法

审计是一种高智商的工作,经常要运用取证、判断、推理来核定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审计与被审计之间是一种智慧的较量。审计判断是审计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通过识别和比较,对审计事项和自身行为所做的估计、断定或选择。审计判断具有目标性、主观性、经验性、风险性和连续性。

审计判断的方法主要有:

1 直觉判断法。直接判断法是审计人员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对当前需要判断的事项作出分析和推论。是建立在审计人员丰富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

2 比较判断法。比较判断法是审计人员运用类比的原理,把需要判断的项目与类似的项目进行对比,从而分析其差异的判断方法。

3 归纳判断。归纳判断是从个别特殊事件中推出一般结论的审计判断方法。现代审计中,审计人员通过抽样,从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样本测试结果推断总体特征。

4 演绎判断。演绎判断是从一般原理出发推演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从一般法律法规、会计原则和审计准则的要求,针对具体经济业务推断出具体业务是否合法、公允的结论,是从一般到特殊的判断方法。

(五)审计沟通方法

1 按照沟通环节可以分为:

事前沟通包括下发审计通知书、张贴审计告示、座谈会等;事中沟通包括个别谈话、资料交流、意见交流等;事后沟通包括结果沟通、审计报告意见征求、管理建议书、审计决定书、审计通报等。

2 按照沟通方式可以分为:

口头沟通有询问、会谈、调查、讨论、会议、征求意见等;书面沟通有问卷调查、审计通知书、内外审计协调报告、管理建议书、审计报告等。

3 沟通主要类型有:

语言沟通(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非语言沟通(肢体行为、眼神与动作)、人员沟通(审计人员与相关人员沟通,主要方式是倾听)、组织沟通(审计部门与上、下、左、右、内、外等部门沟通)。

(六)审计写作方法

1 运用主动语态。例如:“审计决定没有被管理当局执行”改为“管理当局没有执行审计决定”。

2 运用通俗语言。例如:“采购部门把业务上的低效率归咎于因预算资金欠缺而造成的人员缺乏。”改为“采购部门认为。由于雇不起采购员,他们完不成采购任务。”

3 语句和段落要短小。例如:“这些金额,即招待费、礼品费用、其他服务成本是可以免除的。”改为“这些金额是可以免除的,包括招待费、礼品费用、其他服务成本。”

4 尽可能使用图表以增强趣味性、可读性和灵活性。

(七)制度建设方法(约束与激励)

1 预防性控制制度。

预防性制度是事前控制,把错误与舞弊消灭在萌芽状态。例如:授权批准、职责分离、双重控制、付款前审核、招标投标。

2 检查性控制制度。

检查性制度是事中控制,把已经发生和存在的错误检查出来。例如:实物盘点、实地观察、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相关单据核对、预算执行控制、成本控制。

3 纠正性控制制度。

纠正性制度是事后控制。把由检查性控制揭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控制。例如:考核与奖惩。

4 补偿性控制制度。

补偿性制度也是事前控制,是针对某些控制环节的不足或缺陷而采取的控制措施。补偿性控制的目的是要排除损失、错误和舞弊。例如:岗位轮换、不定期盘点、突击检查等。

5 指导性控制制度。

预防性制度、检查性制度和纠正性制度是为了预防、检查和纠正不利的结果。指导性控制是为了实现有利结果而采取的控制,主要由管理层进行。

七、被审计人员心态剖析

(一)配合心态(服从心态)

热情接待,积极配合,大力支持,提供资料,全面、真实回答。服从审计结论。

(二)双重心态

表面积极,过度热情,态度和蔼,展示清白,背后设法抵制各种审计。

(三)规避心态(抵触心态、对抗心态)

不主动配合,不理不睬;不提供资料,不配合,不回答问题;避重就轻,百般抵赖;推卸责任,对抗到底。

(四)防范心态

认为审计是挑毛病、专门挑刺的行为,查出问题会影响单位声誉、影响领导个人发展前途,因此对审计人员不信任,心存防范。

(五)应付心态

对待审计既不积极配合,也不阻挠反对。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不冷不热,听之任之,任其审计,应付了事。

(六)厌烦心态

被审计单位业务繁忙。疲于应付各种检查和审计,对审计产生厌烦心态,因而不积极配合。

(七)干扰心态

转移、隐藏非法资产;拖延、拒绝执行审计决定;人情沟通、权力介入、利益交换;对审计结论提出不恰当质疑。

(八)从众心态

被审计单位对于审计整改意见持观望态度。“同类型问题,其他部门怎样整改我们也效仿。”

(九)侥幸心态

总认为自己可能不被审计到,即使抽查到了。也不一定就查出问题;即使查出问题,也不一定处理和追究责任。

八、审计人员心态剖析

(一)冲动心态

审计人员对审计项目了如指掌。热切期待,胸有成竹,跃跃欲试,心情激动。

(二)畏难心态

审计人员对审计项目预期艰难,被审计单位阻力大,心理压力大,对自己的审计能力产生怀疑。

(三)拖延心态

鉴于审计对象与审计环境的复杂性,审计人员难以自拔。不知所措。审计人员出于审计责任考虑,往往拖延时间。

(四)速成心态

审计人员对面对熟悉的审计项目急于求成,厌烦急躁,单凭主观判断和经验判断,不注意变化了的新情况。

(五)对抗心态

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主要是在面对重大实质问题和原则问题时,与被审计单位人员形成对立情绪,原则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

(六)批判心态

对待任何被审计事项,总是以批判眼光看待。总认为不真实、不合法;总认为被审计人员在欺骗,没有提供全部真实资料。

(七)放松心态

审计取证结束,问题已经查清,大功已经告成。不考虑审计结论的沟通,不考虑审计报告的写作和处理意见的提交。万事大吉,彻底放松。

(八)恐惧心态

由于审计项目给审计人员自身带来的人身安全、职位升迁、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而产生恐惧。

(九)忧虑心态

对待查出的问题,能认真分析单位组织存在的风险,忧虑重重,责任心强,先天下之忧,考虑深层次的体制、机制与制度问题。

上一篇:应聘技巧下一篇: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