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论文范文

2023-03-20

急诊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护理风险是指病人在接受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常常直接体现在护理纠纷和投诉上。

急诊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是工作量大、涉及面广、风险性强。急诊科患者病情危重、复杂、变化快、病死率高,加之患者家属对突发事件难以接受,对病情变化难以理解,易发生各种纠纷。因此,培养急诊科护士必要的应急能力、熟练的抢救技术、良好的沟通素质,对于减少患者的痛苦和医疗纠纷、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保障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急诊科存在的护理风险分析

1.1 社会因素所致的风险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普遍提高,意识也明显增强。患者要求有良好的医疗环境、先进的医疗设备和优质的服务态度[1];对抢救和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对医疗护理的高风险和不稳定性缺乏了解;社会舆论与媒体对医疗机构的负面报道,个别不良事件影响了卫生系统的形象,致使患者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

1.2 医院条件欠缺所致的风险

急诊科患者多,护士缺编,长期超负荷工作,使工作效率下降;医疗条件差,急救物品、药品准备不充分;抢救和留观患者不能及时收住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

1.3 医院方面存在的问题

1.3.1院前出诊环节失误

呼救电话接听不详,延误患者的抢救;未在预定的时间内到达现场,甚至找不到呼救现场;出诊抢救物品准备不充分、不齐全;出诊护士心理素质差及操作技术不过硬,直接影响院前抢救工作效率;转运途中未向患者及家属交代途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如窒息、休克、血压下降、呼吸心搏骤停等。

1.3.2急诊科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处理医患纠纷时护理文书在法律上就形成了证据资料。而急诊记录事后补证的较多,记录不及时、漏记、随意涂改、字迹潦草等,都是潜在的风险因素。

1.4. 科室管理因素所致的风险

1.4.1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医务人员医疗行为有章不循,对危重患者抢救不及时,极易导致医疗纠纷的发生。

1.4.2抢救仪器没有处于备用状态,如抢救仪器无专人管理、摆放凌乱、违反操作规程、设备故障等都是导致护理纠纷的隐患。

1.4.3抢救记录不规范,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在抢救危重患者时,医生大多数是开口头遗嘱,护士在执行时可能发生错听或漏听,以致执行错误或记录不全而出现差错。只注重抢救措施、速度、效果,忽视了抢救记录,一旦发生医疗纠纷,抢救记录不能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

1.5. 护理行为所致的风险

1.5.1风险意识滞后,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是有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护理过程中的服务意识组成的,这些意识的缺乏很容易导致护理人员的责任心不足,服务态度差,不能与患者家属有效沟通,从而产生护理风险。

1.5.2急救经验不足

急诊护理理论知识涉及知识面广,护理技术复杂,操作要求高,病人病情复杂,变化迅速,需要护士又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1.5.3违反操作规程引发的风险

护士是医疗护理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如在护理工作中未能认真执行护理操作规程及各项规章制度,会导致护理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

1.6 患者因素所致的风险

急诊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具有突发性、不可预见性,且普通存在急躁、忧虑、恐惧心理;由于患者基础健康水平和机体免疫力不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患者和医务人员接触时间短,无法全面了解病情,相同疾病的不同症状、不同疾病的相同症状都会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急诊护理工作中的问题的防范措施

2.1 医院各部门要支持急诊工作

急诊科设一线、二线值班人员,24小时待命,随时处于应急状态。遇到重大抢救或大批抢救患者时,应立即通知医务处(院总值班),各科室全力协助,人员互动,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2.2 加强急救车辆、急救设备的维护和药械的配备

“120”急救电话是维系生命的绿色通道,要求車辆、通讯、人员、药品、器械、用物随时处于应急备用状态。对急救药品、物品要做到到位,用后及时补充。抢救仪器必须处于完好状态。

2.3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护士要增强法律意识,谨言慎行,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加强工作责任心。

2.4.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4.1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是预防差错事故的必要条件。护士必须纪律严明,坚守岗位,随时处于应急待命状态。

2.4.2及时总结经验

护士长和护理业务骨干及时总结工作经验,针对急诊科的工作特点制定可行具体措施,使护理安全工作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2.5 加强业务培训,确保护理工作质量

2.5.1加强基本业务的培训集多专业护理技能于一身是急诊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提高护士的服务质量和救护水平,使护士掌握危重疑难病例的观察要点、护理要点及处理方法,培养护士处理问题的综合能力,认真做好急诊护理的每个环节,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2.5.2加强急救技能的培训对急诊护士要进行专业化、规范化的急救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危重患者急救技术等。对常用急救药品的使用、其药物的作用机制、常用剂量、使用方法、毒副作用都要熟练掌握。

2.6 护理文书的管理

急诊护理文书是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实施护理及病情动态变化的记录,是护士执行医嘱实施抢救治疗的主要依据[2-3]。护士在记录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及时、客观、清楚、准确、完整,不得涂改。

2.7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工作

对待家属热情、周到、细心、耐心,理解同情其感受,耐心解答其提出的各种疑问,并给予必要的心理安慰、支持。

总之,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护理风险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强化护士防范风险的意识,不断提高护士自身能力和责任心,将熟练的技术护理和适宜的心理护理相结合,才能及时防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毛云霞.急诊护理中暴力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策略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1):145-145.

[2]]陈在荣.急诊护理潜在的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21):324-326.

[3]孙玉娟,李英,张亚娟.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4):216-218.

急诊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目的探讨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2009年收治的15236患者和2010年收治的14894例患者,将其分为2009年组和2010年组,2010年开始我院将危机管理应用到急诊科中,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2009年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21%,2010年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6%,2010年组明显低于2009年组,(P<0.05)。结论合理的将危机管理应用到急诊护理中能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危机管理;急诊护理;不良事件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1.303

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2009年收治的15236患者和2010年收治的14894例患者,将其分为2009年组和2010年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2009年收治的15236患者和2010年收治的14894例患者,2010年开始我院将危机管理应用到急诊科中,对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对比。

1.3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两组间比较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1.4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1.4.1危机前的防范危机前的防范工作要加强对以下几方面的重视:第一,沟通协调,近些年来,我国医疗机构的护理队伍逐渐向着年轻化发展,护理人员往往缺乏危机意识、主动服务意识,且不善于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往往会造成护患关系紧张,因此护理管理人员一定要加强对护理人员危机意识教育的重视,并耐心的指导护理人员如何处理护患关系,向其传授自身的经验,同时还要让护理人员认识到有效的沟通交流在急诊护理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积极主动的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比如,对于医疗费用这个敏感的问题,护理人员耐心的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惑,获得患者的理解等,从而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第二,做好抢救物品准备工作,护理人员要确保急诊科所需的所有器材、药品等无论何时都要处于备用状态,确保抢救物品性能良好,能有效的应对紧急使用,从而为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第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急诊科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并确保其得到有效的落实,比如,抢救期间医生的口头嘱咐,护理人员要重复一遍,在医生确认后再给予执行;同时还要确保病历书写的规范性,对于不能及时书写病历的危重患者,要确保在抢救结束六小时内予以补齐。此外,护理人员还要认真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护理操作,严禁随意更改或简化操作流程。第四,加强对业务培训的重视,护理管理人员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专业技能学习和培训,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急救模拟,从而确保患者熟练掌握相关护理操作技能,同时有效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急应变能力。第五,制定急诊护理危机应急预案,护理管理人员还要制定相应的危机应急预案,同时还要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演练,从而确保护理人员在面临护理危机时能沉着冷静的应对。

1.4.2危机中处理危机发生时的处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应用应急预案,在危机事件发生时,护理人员一定要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有效的对危机进行控制和处理。比如,在使用呼吸机时突然出现停电现象,护理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将患者呼吸道和简易呼吸器相连接,并利用人工呼吸法对患者的呼吸进行调整,同时要及时告知相关主治医生,并要及时和相关部门联系,尽快恢复通电。二是执行危机处理措施,在出现危机事件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告知护士长及科室主任,然后逐级汇报,并且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对危机事件进行控制,从而尽可能的降低损害。同时护理管理人员要耐心的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对于科室内不能解决的纠纷现象,要逐级上报并采取有效地措施进行协调解决,从而尽可能的将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1.4.3危机后处理危机发生后护理人员要认真对危机事件进行评估,认真查找导致危机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总结相关的经验教训,从而有效的避免再次出现同类危机。同时护理管理人员还要认真的分析护理危机时间,同时要制定并落实相应的改进计划,并要认真对其效果进行检查。此外,危机事件往往会对患者及相关负责人员的心理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护理管理人员一定要耐心的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逐渐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要对在危机处理中表现优秀的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奖励,从而优秀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对于心理上受到影响的护理人员要耐心的进行疏导,必要时要给予其相应的治疗。2结果

2009年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21%,2010年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6%,2010年组明显低于2009年组,(P<0.05),见表1。

3讨论

危机即对社会系统行为准则架构、基本价值等造成较大的威胁,同时受到不确定性因素及时间压力的影响,必须要进行相应处理的事情[1]。危机管理的内容主要包含四个方面,一是怎样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几率;二是怎样做好危机管理准备;三是怎样培养工作人员应对危机事件;四是怎样尽快从危机中复原[2]。护理危机即为在医疗机构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的所有不安全事件[3]。随着社会的不斷发展,人们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逐渐的提高,对于医疗结构的护理工作也逐渐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护理纠纷的发生几率,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护理危机进行预防和化解,从而尽可能的降低护理纠纷就成为现阶段急诊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急诊护理危机管理就是以急诊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纠纷为依据,制定的针对性的管理方式[4]。同时要强调的是,预防是危机管理的重点,若医疗机构未经过预防控制,未合理的对危机进行管理,那么护理人员在应对危机时就极易出现手足无措的现象,因此,医疗机构一定要加强对急诊护理危机管理的重视[5]。

将危机管理应用到急诊护理中,能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或消除不安全因素,从而有效的降低护理危机的发生几率,从而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因此,医疗机构一定要加强对危机管理的重视,通过技能培训、危机模拟等方式来增强护理人员的危机意识、忧患意识,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从而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尽可能降低急诊护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几率,从而为急诊护理工作的安全性、高效性提供有效的保障。通过将危机管理应用到我院急诊护理中,我院急诊科2010年收治的14885例急诊患者中仅有9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其发生率为0.06%,和2009年组0.21%相比有了极大的提升,这就说明,合理的将危机管理应用到急诊护理中能有效的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

[1]柯义英,陈祥莺.在急诊护理中应用分区包干制管理方法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9(11):134-136.

[2]陈莉,吴萌,关丽娜.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1,5(34):137-139.

[3]Tomaszewski,B;MacEachren,AM.Geovisual analytics to support crisis management:Information foraging for geo-historical context[J].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2012,Vol.105(No.9):292.

[4]邵亚莲.探讨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6(12):190-192.

[5]Wroblewski,D;Wesierski,T.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release of ammonia in Drzycim in the context of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phases of crisis management[J].PRZEMYSL CHEMICZNY,2011,Vol.90(No.12):2100-2104

急诊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 目的 通过对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相关因素的分析来强化我国急诊护理安全的效果,进而提高急诊护理安全工作的质量。 方法 以某市的10所综合医院以及2所专科医院急诊部的24名相关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为参考众多相关资料以后自行设计的问卷内容。 结果 急诊护理人员过于紧张、压力过大和忽略药物副反应这两种因素对急诊护理安全的影响最大,所占百分比为83.3%,次要影响因素为工作经验太少,占调查总人数的75%。 结论 急诊护理人员的质与量是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最关键因素,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针对这种情况,医院可以通过加强对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以及加强急诊护理的管理水平等措施对急诊护理进行改进。

【关键词】 急诊护理;影响因素;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3.395

护理安全指的是在对病人进行护理的整个过程中不因失误而造成患者生理功能、身体机能以及心理健康受到损伤或是发生致残致亡等问题[1],同时也不会让患者遭受到化疗药物、病原体、环境污染以及放射性等危害。急诊科处于医院治病救人的最前线,担负着救治病危患者的重要职责,因此其护理工作有着忙、急、综合性强、容易感染、病情变化快、涉及暴力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2]。也正是由于这些特点,使得急诊护理工作受到非常多因素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某市的10所综合医院以及2所专科医院急诊部的24名相关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均是女性,目前都服务在急诊护理岗位。24名护理人员中,有14名护士长,其余10名为科护士。年龄最小的急诊护理人员只有23岁,年纪最大的则有52岁,平均年龄为36岁。这24名急诊护理人员中,急诊护理工作经验最长的有28年,最短的為3年,平均年限为12年。其中,护师有2人,副主任护师有5人,主管护师有17人。24名急诊护理人员的学历情况如下:1人中专毕业,16人大专毕业,其余7人为本科学历。医院日急诊的最高记录为420人,最低为80人,日急诊量的平均值为320人次。

1.2 一般方法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并统计问卷结果的形式对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发放的问卷是在参考了很多的急诊护理状况以及相关的急诊护理事件以后研究出来的,回收率为100%。

1.3 问卷涉及到的内容 主要包括八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急诊护理人员的年龄;第二,急诊护理人员的学历、第三,急诊护理工作的工作时间;第四,急诊护理人员的职称;第五,医院的日急诊量;第六,医院的年急诊量;第七,医院的级别;第八,所在科室急诊护理人员的数量。在此基础信息上,从技术、管理、环境、人员、设备以及用药等六个方面所细化出的75个条目进行了急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

2 结 果

参与调查的24为急诊护理人员均认真填写了该问卷,结果显示:急诊护理人员过于紧张、压力过大和忽略药物副反应这两种因素对急诊护理安全的影响最大,为83.3%,次要影响因素为工作经验太少,占调查总人数的75%,见表1。

3 结 论

作为一个“高危行业”,医疗行业有着技术高、难度高的特点,而急诊护理在整个医疗行业所肩负的责任是最为重大的。因此,找出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因素并针对性进行改进对于整个医疗行业来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从以上问卷调查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急诊护理人员的质与量是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最关键因素。急诊护理人员的质量对危急病患的生命安全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素质可以在千钧一发之际挽救病患的生命。而从该市12所医院中所选取的24名急诊护理人员中,本科学历的只有7人,仅占总人数的29%。急诊部门患者的病情变化速度较快,并且综合性高,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与其它部门相比自然也会相应升高。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急诊经验以及良好的临场应变能力,急诊护理人员才能在急救领域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3]。

第二,急诊护理管理水平的高低也是影响急诊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管理是一种有效调配以及监督的过程,对于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高效、有序的进行急诊护理工作,病人才能得到最好的救治。但是很多医院在追求诊断以及急救技术的过程中忽视了管理的重要性,因而使得急诊护理的效果大打折扣。

以该问卷调查为基础,医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控制不良因素对急诊护理安全的影响。

首先,加强对急诊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进行专业培训是提高急诊护理人员专业能力与素质的最有效途径。为此,医院可以选派骨干人才参加急救技术提高班,并针对所有急诊护理人员开展急救护理教育培训,同时还可以辅以简单的急诊事件模拟,通过实践操作切实提高急诊护理人员的急救技术以及临场应变能力。其次,加强急诊护理的管理水平。管理是对急诊护理效果的加强,如果缺乏良好的管理过程,急诊技术即便再好,效果也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医院对急诊护理的管理应该予以一定的重视程度,并通过相应的管理措施来提高管理水平。比如,明确规定急诊过程的各个环节内容,严谨出现简化急救操作流程的情况出现,确保病人得到最全面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李蕊,徐艺宣.关键问题确认在急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26):2450-2452.

[2] 陈娟,赵淑艳,王晓宇.急诊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3(25):271-272.

[3] 冬吉玛.新时期急诊护理管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16):150-151.

急诊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情景急救模拟; 急诊科; 护士; 培训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15.075

情景模拟训练是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要求操作者按照一定的程序完成一系列操作,从中锻炼和提高工作人员多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水平[1]。急诊科室是一个综合的科室,是医院中重症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急诊科的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总体的缩影,直接反映医院的急救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2]。为了提高急诊专科护士的急救能力,本院急诊科从2010年开始,采用情景模拟训练对急诊专科护士进行了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急诊科护理人员18名,均为女性,年龄19~42岁,3名主管护师,5名护师,10名护士,其中本科2名,大专14名,中专2名。

1.2 方法

1.2.1 设计急救模拟演练方案 (1)成立一个演练小组,有急诊科护理部主任及副主任分别担任组长、副组长,组员由护士组成。负责拟定急救模拟演变方案、人员角色分配及对演练结果进行考核评价。(2)模拟演练方案,选取急诊常见的危重症,如心脏猝死、过敏性休克、颅脑外伤、创伤性休克病例,采取正确的急救抢救措施,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正确的向上级汇报,正确留取患者标本送检,做好护理记录,使用规范性温和的语言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地沟通交流,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积极配合治疗。

1.2.2 情景设置 模拟急救演练的时间选择治疗和护理工作量相对较少的时间,如节假日前、大型活动前等某个工作量小的时间段。急救演练内容上选择急诊科常见的急症,心脏猝死,过敏性休克,颅脑外伤、创伤性休克病例,由护士轮流扮演患者及家属的角色。

1.2.2.1 心脏猝死 接到急救电话,应立即通知医生,做好抢救的准备工作,迎接到患者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意识状态,开放外周静脉通路,做好标本的采取送检,同时备齐抢救药品、除颤机、呼吸机等。行CPR术,开放气道,清除患者口鼻分泌物,防止发生窒息,除颤前应注意保护患者的皮肤,放电前嘱患者拿掉身上佩戴的金属物品,防止发生电击伤。妥善固定好建立的静脉通道,严格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药物输注,心肺复苏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志变化,做好病情和护理记录。

1.2.2.2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接到急救电话,做好抢救前的准备工作,患者因注射过青霉素,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等症状,主管护士应立即将患者放到抢救车,配合医生的抢救工作,皮下注射1 mg肾上腺素,患者取平卧位,呼唤患者,确诊患者心跳、呼吸骤停,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开放静脉通路,应用地塞米松,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并向家属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按照规定程序进行。

1.2.2.3 颅脑外伤 首先了解患者的致伤原因、受伤情况、伤后时间,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给予患者平卧位或头高15~30°卧位,有利于减轻脑水肿和舌后坠及呕吐物阻塞气道,防止发生窒息。清除口鼻分泌物和呕吐物,吸痰动作要轻,给予低流量吸氧,协助医生对患者头部出血部位进行加压包扎,若患者神志不清,呼吸困难,不要拍击和摇晃昏迷的患者,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严格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治疗,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神志、瞳孔出现病情变化,立即通知医生处理,做好病情和护理记录。

1.2.2.4 创伤性休克 接收到患者后,应立即将患者送至抢救室,采取平卧位,上身抬高10~20°,下肢抬高20~30°,尽量不要搬动患者。要彻底清除患者口腔、呼吸道内的血块、分泌物等,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在患者口腔内放置口咽通气管。为了防止缺陷加重休克,给予患者行鼻导管或面罩氧气吸入,吸入氧浓度应达到40%~50%,呼吸严重困难或呼吸衰竭者应立即行气管插管或用人工呼吸相辅助呼吸。严重休克者,早期行静脉切开并测量中心静脉压,做好早、快、足的输液。患者在CVP检测下进行,防止急性肺水肿。行常规的采集血液标本,及时送检。在抢救过程中协助医生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和清创,每隔15~30分钟测量血压一次并记录,直到血压稳定后,可减少测量次数。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意识表情、脉搏快慢强弱及呼吸频率的变化,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有效的处理。准确记录患者每小时的尿量、颜色及比重,随时检查患者各种管道的通畅。对于低体温的患者进行保温措施,热使用水袋,低温电热毯等,做好患者病情和护理记录。

2 结果

演练结束后对所有参加演练的急诊科护理人员进行考核评价,情景急救模拟演练使培训护士身临其中,寓教于乐,在有经历感的环境中,更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急诊护士的抢救配合能力,尤其是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

3 讨论

3.1 能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情景急救模拟演练打方破了以理论讲解和单项急救技能的传统培训法[3]。而情景模拟演练具有仿真性和前瞻性等特点,将多项急救技能融合到抢救过程中,需要护士反应迅速,正确判断患者的病情,积极落实抢救措施,做好病情和抢救措施的记录。通过演练过程可以使护士意识到抢救步骤和抢救记录的重要性,在以后的抢救过程中做到物品齐全、条理清晰,合理安排各项操作,有文献报道,通过模拟急救演练能有效地加深护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应变反应能力[4]。

3.2 能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和团队协助 通过情景急救模拟演练,可以考察到护士对护理知识及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尤其会使低年资护士认识到自身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刺激和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提高知识技能水平[5-6]。在情景急救模拟演练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和暴露一些不足,通过演练可以提高护士的应变反应能力,补充和完善一些隐性问题,做到发现问题后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形成一套完整的解决策略。通过模拟演练,使护士亲身体会到在抢救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大家共同合作的结果,加强了团队之间的协助能力和默契[7]。

3.3 能提高护士的心理素质,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 通过进行情景急救模拟演练,护士能身临其境的经历抢救,在这种真实感的临床实践中,能使护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操作正确敏捷,从而培养和锻炼了护士稳、准、快,避免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出现紧张、忙乱的现象[8]。在情景急救模拟演练中,护士轮流扮演患者及家属的角色,能使她们亲身体会和理解患者和家属的心情。由于本院急诊科护理人员中低年资护士比例较大,工作经验少,沟通技巧差,通过演练能明显提高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加强护患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9-11]。

3.4 情景急救模拟演练是一个有效的培训方式 情景急救模拟是通过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在设置的情景中进行急救的各种技术操作及处理事情的方法。根据实战情况进行的仿真模拟演练,将工作的真实场景重现,通过角色扮演很容易将学到的技巧和经验应用其中。通过让护士轮流担任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抢救职责,可以让护士全方面的体会到抢救的全过程,从而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能够考虑全面,做到尽职尽责[12-13]。对于低年资护士,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急救抢救的经验欠缺,在临床上发生突发事件,往往缺乏相对的应对能力,很容易引起护理缺陷。本研究通过情景急救模拟演练,使培训护士身临其中,在有经历感的环境中,更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急诊护士的抢救配合能力,尤其是提高了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

总之,情景急救模拟演练在急诊专科护士的培训很有效果,明显提高了护士的综合能力,特别是使低年资护士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莉莉.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11A):2898-2899.

[2]黄桂香,彭细果.浅谈急诊科护理管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7):170.

[3]严秀芳.应用情景模拟训练提高低年资护士急救能力的实践及其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4):79-80.

[4]孙君红.情景模拟带教在急诊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体会[J].现代护理,2010,7(33):68-69.

[5]吴晓贞,宋启慧.急诊科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培训的方法探讨[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2,(4):171-172.

[6]李艳,李银芳.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急诊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2):162-163.

[7]郭建琳,郭建勋.急诊情景模拟演练在急诊团队配合培训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3):633-634.

[8]李士荣.急诊科年轻护理心理压力的因素分析及心理疏导[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332-333.

[9]李强,丁永献,李素贞,等.浅谈急诊科护患沟通的障碍及技巧[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7):61-62.

[10]徐海燕.急诊科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国中医药咨询,2012,4(1):51-52.

[11]杨莘,王祥,邵文丽,等.335起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30-132.

[12]魏志明,王群.病例模拟教学法在急救护理技能操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杂志,2008,8(1):809.

[13]宋岩.浅谈急诊科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和业务能力[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267-268.

(收稿日期:2012-11-14) (本文编辑:连胜利)

①广西崇左市大新县人民医院 广西 大新 532300

通讯作者:覃秀芳

急诊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急诊科;急诊抢救;预见性护理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于2012年3月-2015年10月间收治的150例急诊抢救患者资料,男性68例,女性82例,年龄范围为17-83岁,平均年龄为(52.0±5.5)岁。其中,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共62例,器官功能性衰竭30例,肺部感染28例,食物及药物中毒22例,多发性创伤8例。按照急诊抢救中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各75例),经检验,两组患者无论在年龄、性别、病情及病史等基本信息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能够展开对比检验。

1.2 护理方法 按照抢救过程中护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提供常规护理,后者提供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抢救过程中严格按医嘱所开展的护理记录,抢救药品及设备的准备与调整,必要的抢救物品呈递工作,以及对于患者及家属情绪的安抚等。

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遵照医嘱,根据常规的模式观察患者的病情状况并登记相关的护理记录;观察组按照预见性的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

1.3统计学分析 以Excel2003表格对于急诊抢救患者护理效果(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以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对应护理效果,若差异显著(P<0.05)则表明不同护理方式具有统计学意义,否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在护理效果方面,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相比,后者抢救效果显著改善:抢救时间平均用时(18.54±10.05)min,而对照组则需(33.07±12.25)min,P<0.05;同时,实验组抢救成功率显著增高为96.0%(72例),對照组仅为70.6%(53例),P<0.05。另一方面,实验组患者与陪同家属整体满意度为92.7%,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1.3%,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急诊科室为危重、紧急病患接受抢救的关键性科室,其护理工作于其它科室相比内容全面、综合,情况多变且复杂。急诊室护理工作高质量的表现十分依赖于护理流程的规范度与科学性。基于此,预见性护理模式将逐步取代过去的常规护理,这种现象的产生引起了护理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预见性护理以丰富的护理工作经验为基础,借助于丰富、高效的护理器械设备以及药品配置,旨在尽可能缩短抢救时间,挽救病人生命。预见性护理对于护理人员技能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求预见性制定护理规程、预见性准备抢救器械与药品、预见性制定抢救过程不良反应应对对策,以及对于患者及家属心理波动的安抚措施[6]。在患者进入急诊科室的一刻起,要求护理人员做好与主治医生的全面配合,以患者具体症状及患者陈述信息为基本参考内容,及时的完成每项护理工作。

对于急诊患者来说,抢救能否成功关键就是看以下三方面的因素:第一就是医护因素,第二就是患者因素,第三就是准备抢救的各项物质因素。各个医院应该在现有的护理模式下,将预见性护理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提升,增强护士自身的素质情况,提升护士自身的专业素养,将患者的满意程度进行根本性的完善。

随着现在科学医疗的广泛传播,预见性的护理模式也在进行逐步地延伸,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所以,还应该进行重点的关注与完善,以保证这种护理模式有更加快捷的发展,为医疗事业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性保障,提升整体护理人员的素质模式,提高自身的护理知识储备状况,将细节进行针对性的构建。

本次研究发现,预见性护理措施在急诊抢救过程中能够有效加快抢救进程,为抢救争取时间,并极大的降低抢救失败率,挽救患者生命并保障其预后质量。同时,在提升患者及家属对于医护人员信任度,改善护患关系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因此,预见性护理在急诊抢救过程中极具应用与研究价值,值得深入分析探究与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世英,吕君,董兰,乔安花. 急诊护士参与踩踏事件批量伤员救护体验的质性研究[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 (06)

[2]李秀琴. 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腹部手术后肠粘连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07)

上一篇:快速护理论文下一篇:护理外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