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论文范文

2023-05-12

理工论文范文第1篇

学院现设有中医系、中药系、针灸骨伤系、护理系、基础教学部、社会科学部、国际学部、成人教育学院等7个教学系部及1个二级学院;中医、动物药、脊髓病、古籍文献、药用真菌等10个研究所;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吉林省中医院)、13个专科医院(门诊部),在省内外设有20余所教学医院(药厂)。此外,还设有中国乡村医生函授学校和附属卫生学校。

学院开设有中医学、中药学、针灸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药制药学、中西医结合、中医护理等6个本科专业及1个专科专业;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是省属院校中硕士学位授权较多的院校。

学院现有本、专科学生1800人,硕士研究生1.50人,留学生140人。另有函授、自学考试、乡村医生及卫校学员4000余人。

学院占地面积1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5.8万册,其中一批珍、善本典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学院医史博物馆和动物药、矿物药、中药材、药用植物4个标本室在教学与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动物药标本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居全国同类院校之首。学院有几十个拥有现代化研究手段的实验室;有设备先进的电教室、语音室和微机室;有一座集教学、科研与生产于一体的附属药厂。出版并发行《吉林中医药》、《长春中医学院学报》和《吉林中医教育》3种学术刊物。

长春中医学院经过40年的建设与发展,在人才培养和学术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既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摇篮,又是中医药科学研究的基地。

在学术队伍上,学院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家教授和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及学科带头人。学院有教授级专家105人;副教授级280人;讲师级508人。教授中有8位吉林省命名的终身教授,其中,任继学教授是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全国脑病学组技术总指导;邓明鲁教授是中国药学会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动物药专业组组长:国洪臣教授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刘冠军教授是中华全国针灸学会理事、国际针炙考评委员会委员;刘柏龄教授是全国中医骨伤科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骨伤人才学会副理事长;王烈教授是中国中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全国儿科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王本祥教授是中国药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临床新药评价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等。他们为学院教学、科研和医疗等方面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成果及课题上,学院遵循既突出中医特色、又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原则,在临床应用研究、新药产品开发和教学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医治疗“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脊髓空洞证,妇女不孕症、小儿哮喘、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针灸治疗脱发的研究;中药动物药资源与本草学的研究等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的还填补丁国内外空白。自1978年以来,共取得国家和省级科研成果100多项。学院研制开发的“镇脑宁”、“颐和春”、“益髓冲剂”、“肾炎康”、“风湿灵仙液”等新药不仅攻克了顽症、在保证人民健康上发挥了重大作用,而且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学院已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国家中药临床药理基地。1996年学院又完成了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等两个课题的研究,附属医院顺利地通过了国家中医管理局对“全国中医急症医疗中心”的验收,在中医治疗中风急症上居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几年,学院在教学研究上有了显著的发展,共立省级以上教学研究课题14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7项。其中,《21世纪中医药课程体系重新构建的研究》被确立为省级重点课;《中药动物学科建设》获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仪器设备上,学院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医疗仪器和实验设备,其总值达3000万元。学院自己投资375万元建设的“新药研究开发中心”,共设有临床药理、免疫植化、生化、实验药理、细胞、微生物、分子生物学以及符合CLK要求的实验动物观察室等8个实验室;设有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高速冷冻离心机、真空冷冻干燥机等仪器,可进行国家一、二类新药的研究开发。国家、国外友人和学院投资建设的“中药系中心实验室”,主要从事中药动物药的研究开发,是吉林省鹿产品药物开发和深加工的主要研究基地。目前,学院已投资70余万元正在筹建“基础实验室”,主要从事中医药的基础研究。此外,学院还设有全身CT、彩色颈颅三维多普勒诊断仪等现代化诊疗设备。

学院是首批被国家教委批准招收自费留学生的院校之一,拥有5200平方米设施齐全的综合性现代化培训大楼和一批精通英、日、俄、朝语种的教学人员。自改革开放以来,学院的外事工作有了显著的发展,先后与日本、美国、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丹麦、新西兰、英国、德国、俄罗斯、乌克兰、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朝鲜、澳门、台湾等2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往来及合作关系。1990年以来,学院共接待外国友人2500余人次,派遣出国留学、进修、访问、工作人员200余人次。日本的京都大学、静岗大学、莲见肿瘤研究所,韩国的庆熙大学,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先后无偿为我院培养了20多名专家、教授及年轻学者,有12名外国专家学者被我院聘为名誉教授。日本的女子体育大学,泰国的朱拉大学,韩国的世明大学、又石大学等4所大学与我校建立了姊妹校际关系并开展了人才培养与合作项目。

几年来,学院先后主办并召开了8次学术水平较高的中医药国际学术会议,接待了30余次外国专家访问团。目前,正在进行的对外医疗、科研、办学等合作项目有13项,共培训长短期来华留学生400名,留学生工作发展到7个国家及一个地区。

现在,全院师生员工正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信心百倍地向着把我院建设成为“高质量、有特色的中医药院校”而努力奋斗。

理工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际化合作办学 合作办学的意义 合作办学管理

当今世界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文化的交流不断扩大,人类社会的国际化进程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上世界,面向未来。因此,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当今大势所趋,也是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重要发展战略之一。作为教育部和湖北省拔尖人才培养示范区,我院自2002年以来先后与澳大利亚蒙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英国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Queen Mary,London University)、美国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等国际知名高校采取2+2、3+2、4+1等多种国内-国外联合培养的模式,实施双语教学、全程导师制,采取多元化管理。圆满完成本专业国内本科阶段课程的学生,經审核达到国外大学入学要求后,学生自主选择培养模式在合作协议的国外大学继续学习,达到毕业要求授予双方学位。

从2002年开始,我院与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签订了国际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协议,建立了长期、广泛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共同探索2+2国际合作办学培养模式,培养体系、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等许多方面相互接轨,每年双方互派教师进行交流和授课,且每年召开中-澳三校(武汉理工大学、中南大学、Monash大学)先进工程技术学术交流会,共同探讨交流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培养体系、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等许多方面相互接轨,每年双方互派教师进行交流和授课,且每年召开中-澳三校(武汉理工大学、中南大学、Monash大学)先进工程技术学术交流会。截止到2013年11月止,我院已有60名学生赴Monash大学进入2+2联合培养项目,其中2010级13人,2011级11人,大部分学生本科毕业后都选择继续读研、读博深造。本文试图从国际化办学模式进行阶段性总结,以期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提供重要经验,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力、全面发展的国际专业人才。

1 开展国际合作办学的意义

目前,亚洲很多国家都鼓励国外高校到本国设立分校。欧共体国家也正在逐步实现高等教育一体化,实施互认学分等政策。我国高等教育开展国际合作办学,是顺应了国际高等教育总体结构和变化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以更好的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人才更加全面的要求。

国际合作办学的核心是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标准应当是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能力,如果说它对本土的传统教育带来了影响,那么也一定是积极的、有益的、发人深思的影响。早就有教育专家表示,中国并不缺大学,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攀升的今天也不缺大学生,缺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的人才。高等学历人才培养的趋同,是目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明显弊端。通过中外合作,使得我们可以反思自身在发展中遭遇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好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将在多元化、多层次人才选拔培养中发挥示范、探索作用。通过观摩交流、学习借鉴以及直接引进国外大学的新教材,可以推动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等全方面的改革。尤其是可以通过加强国际间教育交流、引进国外智力、借鉴国际成熟的教育管理经验和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中外合作办学的探索和经验将引发“鲶鱼效应”,它不仅能丰富本土学生的选择,还可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那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带来的往往是理念的革新,例如淡化分数要求、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实践能力、与职业市场接轨紧密等。让境外教育资源与国内的高校互为补充,有利于形成多层次、多结构的人才培养体系,也有利于国内教育界接受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从而推动高校教育竞争机制的完善,促使教育深化改革。加快专门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国际人才的培养。

2 国际合作办学中教学管理的实施

2.1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在国际合作办学教学工作中,为确保人才质量,必须确定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要求和业务目标。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要符合当代国际人才市场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外语水平。修订契合专业培养标准、明晰专业特色的学分制培养方案。学术型培养侧重于构建与国际培养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在本科教学体系的建设中,与欧美一流大学互换学生、互认学分;工程型培养侧重建立与国际工程师要求相对应的课程培养体系,构建行业发展需求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2.2 完善教学实施计划

构建与国际接轨、前沿灵活的“厚基础、重交叉、个性化、强创新”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实施计划是确保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是实施教学过程开展教学任务的根本依据。在引进、吸收并消化中外合作办学教学实施计划的同时,必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取向,结合国家情况及生源特点完善教学实施计划。借鉴国外大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密切结合我校学科特色优势、卓越工程师培养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建立有利于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验体系,构建功能集约、资源优化、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理工结合、跨专业类的实验教学平台。以务实的精神将先进的国际科学知识以发展的眼光和动态的视角授予学生,落实教育发展战略,扩展学生全球化视野。

2.3 精心选用教材

在选用教材时应根据学生特点国外原版教材或优秀的国内双语教材。国外原版教材具有内容新颖、实用性强且具有较强的时代性等特点,教师和学生在共同学习过程中,能了解有关国际最新技术以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选择教材还得根据教材内容、本专业学生特点,严格审查,注意中外教材的衔接度、难易程度等。

2.4 强化师资互换交流

以我院与澳大利亚Monash大学的2+2项目为例,本项目教学部分前两年由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承担,后两年由Monash大学承担,其中在前两年中,每年澳方将派教师来汉主讲1~2周左右专业课程,其余国内部分的课程则由中方教师采用双语或全英语讲授。为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我院近年长期选派中方教师赴澳进行学术交流访问和培训。

3 国际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我院在国际合作办学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学生管理已经步入正轨,比较规范。武汉理工大学及Monash大学双方的联系密切,对学生招生工作的前期宣传、申请提交、成绩审核、最终录取以及成绩反馈工作有条不紊,进展顺利;今年还有一位学生顺利7月份入学,表明管理环节比较高效。然而,在过年的合作办学之中仍还存在以下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3.1 生源情况

目前高校学生的管理模式主要都是由辅导员统一管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薄弱,一旦出国留学,突然失去辅导员保姆式的指导,将会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此外,由于有意向参与国际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一般其家庭经济条件优越,比较容易造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精神,自我意识强,自律意识弱。

3.2 双方互派老师情况

现阶段国际联合培养双方学校一般来访教师的授课时间为1~2周,每学年课程内容不尽相同;另一方面,我院派驻Monash大学的教师交流学习多倾向于科学研究,参与教学组织细节较少。

4 提升国际合作办学管理的对策

(1)针对学生自主性不够、自我意识强等现象,抓好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德育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思想上解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问题。可利用报告讲座的形式邀请校友、专家、留学归来学者做励志报告;让已经进入国际联合培养项目的高年级同学传授学习经验,讲述海外学习生活。

(2)每年分阶段进行招生宣传,可以通过宣传片、网络视频、老师宣讲等方式,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招生宣讲,选择不一样的介绍主题更加具有针对性。

(3)在现有教学培养体系基础上,制定国外大学来访教师的教学计划并安排配课教师,共同完成教学内容。国际合作双方学院间共同制定中方派出教师在国外大学学习交流期间的学习计划,主要涉及教学管理、授课方式、教学组织、互动式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学习计划。

5 结语

国际合作办学是一种新型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一方面,面临着各种资源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另一方面,国内原有体质与西方教育模式存在大不同。在国际合作办学体制下,必须多加强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国际合作办学的资源优势,为我国培养出真正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万娟.山西省高等学校中外合作辦学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

[2] 王肃元.我国高等教育应向国际化方向发展[J].教育管理研究,1994(1):17-19.

[3] 张抗抗.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教学管理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4] 张学礼.21世纪:中国人才国际化[J].科技日报,1994.

理工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消防安全;措施

佛山市禅城区祖庙东华里片区位于佛山老城中部,该片区属佛山老城区的核心保护区,是佛山文物古迹最密集,规模最大,传统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该区域内共有22处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祖庙和东华里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简氏别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随着岁月的增长、社会的发展和城市逐步现代化,祖庙东华里片区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街区内相当一部分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年久失修,亟待进行拯救式保护;旧城区日益萎缩,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奇缺,居民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袒庙东华里片区内丰厚的历史文物资源,若能有效整合、统一规划,保护性恢复和优化古老建筑群,并将其融入佛山中心商业圈,不仅可使古老的祖庙东华里焕发新的风采,而且可以拓展、深化和提升佛山整体形象,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200"/年,佛山市禅城区启动了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改造项目,改造祖庙东华里片区具有岭南民居风格的珍贵历史建筑,注入现代时尚元素,让历史与现代元素和谐地融合,使之成为佛山的城市中心和城市标志。然而,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的消防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管理,确保消防安全,是摆在我们消防部门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就结合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一、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连项目的特点

(一)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禅城区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I地块面积约56,058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67,800平方米,第一期发展部份用地面积约25,748平方米,地上建筑面积约23,830平方米,现有楼房高度一般是一至两层高,区内包括多幢保护文物单位建筑及保留历史建筑,保留建筑面积约2,980平方米。片区当中包括了一所省级保护文物建筑的简氏别墅,另有六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酒行会馆,李众胜堂祖铺,龙塘诗社,祖庙大街店铺,黄祥华如意油祖铺及简照南佛堂。一期内保护街巷主要包括了祖庙大街、文明里、臣总里、麒麟里等历史街巷,这些历史街巷的建筑与建筑之间只有2~4米宽。

(二)改造项目的历史文化特殊性。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以建立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与文化保护单位三个层层相扣的保护体系去周详考虑:从城市到街区,再到更小的文化保护单位的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都有著一脉相传的连结。因此,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合理利用、永续利用。保护规划应在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环境,适应现代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的消防安全问题

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改造设计中,也遇到了与现行消防技术标准相冲突的的问题:

(一)防火间距问题;

(二)消防车道问题;

(三)消防设施配置问题;

(四)安全疏散问题:

综合以上保护原则、内容、重点及存在的问题,以“不改变文物原状”为方向,尽量在消防设计及设备安装上减低对原建筑物的破坏。笔者认为在改造历史文化街区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三、消防安全保护措施

(一)防火间距设计考虑。改造完成后,街区内建筑分成四种建筑类型:

1、文物保护单位。为历史价值高的建筑物,按政府规划必需保护的建筑物。

2、保留历史建筑。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伪建筑物,基本保留或经加固修建成原貌,只是将一层沿街部位的小门窗改为具有商业气息的玻璃橱窗。

3、新建仿古建筑。在独特历史街巷两侧的新建建筑,都保留了岭南历史建筑的独特特征:清水砖墙、红砂岩外墙面、坡屋顶小青瓦、锅耳山墙、陶瓷或水泥窗花或栏杆、趟龙门、花岗岩门窗套、花岗岩勒脚、入口台阶以及街巷内的石板条等等都运用其中,延续了岭南历史建筑的特征风貌。

4、新旧结合风貌建筑。原有建筑部分墙体结构保留,加以改建或扩建,改建部分仍采用传统建筑方法及模式进行,尽量保存或恢复其历史风貌。

为保留区内多栋历史建筑物及保存原有旧区小街窄巷的旧城风味,减低对保留建筑的破坏,针对这四种类型的建筑,我们在考虑建筑单体之间的防火间距时应该区别对待,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

1、文物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物多属砖混结构,部分属砖木结构,层数多在三层以下,新建仿古建筑亦保持相同的建筑高度,多属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度与现在建筑物相近,限制在9至12米内。砖混及砖术结构旧建筑物之耐火等级为三级,新建独立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之耐火等级为二级,因此,防火墙应考虑在新建仿古建筑一侧设置,使文物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物得以保持原有特征。

2、在新旧建筑之间或旧建筑问的防火间距设计上,应尽最利用旧建筑的山墙、镬耳墙等作为防火分隔。若旧建筑单体之间不存在设置防火墙的条件,应针对建筑的价值重要性来采用其他消防保护措施。如安装固定防火门窗等。

3、要保护的历史街巷如祖庙大街、文明里、臣总里、麒麟里等,两侧的建筑之间只有2~4米宽,楼层一般是一至两层高。在改造中应考虑街巷两侧建筑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建筑内燃烧构件的安装尽量保持在6~8米的距离,形成有效的防火间距。

(二)消防设施配置设计

针对上述四种类型的建筑,在考虑消防设施配置问题上应采取以下方法:

1、文物保护单位。可采用室内消防栓(改置室外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灭火器,在这里笔者认为采用细水雾灭火系统进行保护是不错的选择。细水雾灭火系统可避免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灭火后。产生大量水渍,易造成古建筑中文物的破坏等缺点。其灭火效能高,反应时间快,仅需喷淋系统的10%或更少的水量;它可局部应用,独立的保护古建筑某一部分,又可作为全淹没系统。保护整个空间;安装时隐蔽性强,能很好的维护文物的整体景观,符合文物建筑保护要求。

2、

保留历史建筑。可采用室内消防栓(改置室外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及灭火器。

3、新建仿古建筑。可按规范设置室内消防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及灭火器,提供全面保护。

4、新旧结合建筑。设置室内消防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及灭火器。

5、街道消火栓系统。按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原则,为保存原有保护区的历史街巷风貌特色,原街道路面狭窄,不能拓宽情况下,消防车无法通行,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除市政街道上外,区内可让消车通行的街道上亦增加提供街道消防栓协助扑救。

6、室内消防栓箱系统(改置室外使用)。文物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的一般室内消火栓箱改装置于各建筑物首层室外的消防栓箱内,以减低对文化保护单位及保留历史建筑的破坏,设置在外面同时方便了消防人员协助扑救,亦增加对外的扑救范围。

(三)消防车道设置

1、在改造项目地块周围市政大街设置环形消防车道,以便于消防车抵近现场扑救。

2、在简氏别墅广场及中心广场两处连通部分有充足空间,亦可以让消防车通过,抵达街区的中心,有助深入区内扑救。

3、可以采用小型消防车扑救火灾,此类小型消防车体积小,乘员4人,车上携带水带、水枪等基本的灭火器材,可以2米左右的狭窄街巷中穿行,对第一时间到达现场扑救区内的火灾是相当有效的。

(四)安全疏散设计。

1、建筑内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尽量通过此类指引,疏导大量的人员离开建筑,进入街巷,从而疏散至安全区域。

2、历史风貌小街巷两侧于适当位置设置疏散指示标志,提供清晰的消防疏散出口方向指示,避免形成死胡同,当发生火警时引导街上游人可以尽快离开窄巷直接跑到主疏散通道,市政大街或主集散区等安全区域。

(五)消防管理

本着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以最大限度保护历史建筑及减少损坏为主目的,历史文化街区的管理与使用单位,要把日常的消防安全管理列为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霞要部分,其具体消防管理包括:贯彻执行例家发布的消防法律法规;制订和落实各项防火安全管理制度;开展区内防火宣传教育,定期教育训练工作人员,普及消防知识: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及时褴改隐患:制订灭火应急预案,发生火灾时及时组织有效的扑救;制订人流管理措施及安全疏散路线,定期进行疏散演习;定期检测消防设施,保持完好有效。

理工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 就业意向 大众教育

一、导言

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是培养人才,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此,高等学校只能把能否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当作衡量教育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这在相当程度上维系着高等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的形势,也存在着许多矛盾。因此,研究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与就业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研究对象及方法

基于上述目的,2006年9月,我们主要针对昆明理工大学的应届毕业生,共发出问卷600份,其中收回570份,有效问卷560份,问卷回收率95%,有效率98.2%。样本人群中,男性人数340名,占60.71%;女性人数220名,占39.29%;受调查者来自中东部大城市的占14.2%,西部大城市占22.7%,农村占33.4%,中东部城市的占14.1%,西部大城市占15.6%。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就业去向

1.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摒弃了“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会有更多的发展机遇”的观念,而选择到“有利于开创事业的地方”就业,详情见表1。

这说明昆明理工大学面向全国招生,毕业生的地域界限已经被模糊了,他们的着眼点基本放在是否能开创自己事业。令人可喜的是还有17%的学生志存高远,愿到西部工作。昆明理工大学的学生大多数比较冷静客观,善于捕捉机会,且看得较为长远。

2.在问及是否把选择自主创业作为就业的一种途径时,有69%的同学做出肯定答案,其中男生占到了44.8%。这说明工科大学生有很高的创业热情,他们已经把自主创业作为个体解决就业问题的一种方法。而男生的比例远远高于女生,这说明男生更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事业。而一份稳定的职业更符合女生的心理预期。

3.按国家现有统计口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打算有职场谋职、考研、考公务员、出国留学、自主创业和携笔从戎6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有63.6%的学生选择到职场谋职,先就业、后择业。选择考研的学生有16.3%,这其中近80%的学生是为了将来更好就业,很少有为了真正做学问。有12.35%的同学希望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来解决就业,这无疑体现了“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他们向往“当国家干部、端铁饭碗”。但是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由人才市场配制人才就业,高校毕业生本人对自身的就业期望值应随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而不断下调,他们应该立足于选择能发挥自己作用,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

(二)就业单位类型

1.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学生希望进入单位的类型顺序是: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37%),国家机关(20.4%),事业单位(13.71%),国有企业(12.3%),科研设计单位(8.6%),民营企业(4.27%),学校(2.69%),其他(1.6%)。希望到中外合资或外资企业的学生是希望到国有企业工作的学生的3倍还多,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更愿意到运行机制新、用人观念新、有利于年轻人成长的企业就业,说明学生就业理性化的成分在增加。

公务员地位较高、收入较多、工作较稳定是吸引同学们到国家机关工作的重要原因。不过,想考公务员的趋之若鹜,2006年约400人中取一个,而且其中还有千千万万具有工作经历的在职人员参考,竞争残酷一点也不亚于高考。

还有13.71%的同学希望到事业单位。事业单位工作较稳定,像学校两个带薪假期也能为大家带来很大的实惠。由于我校是工科学校非师范类,所以选择到学校工作的同学很少,去厂矿企业就业的颇多。

2.现在从所有制方面来分析。一般而言,运行机制灵活,用人制度先进,有良好的成长前景,有利于员工发展的企业才算是好的企业,而不是靠所有制来判断。但在调查中还是有65.4%的学生选择去国有企业工作,这说明毕业生还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就业观念。当然,这与我们整个社会的就业惯性和社会就业保障制度不健全甚至缺失有关系,同时也说明毕业生就业意识存在幼稚的成分:国有的、公有制的才是体面的工作。

(三)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

1.工作的方向和自己所学专业是否对口,是很多学生关注的问题。调查显示, 只有3.1%的同学认为要学以致用,专业对口与就业有直接关系,而37.5%的认为可以接受,52.4%的认为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自己在工作中的不断充电解决,后两者就显得比较理性。在目前来看,由于大学(尤其是本科)课程设置和教师素质等原因,毕业生的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需求往往对接不上;而且,大学四年也不可能完美地做到系统地、完善地、详细地掌握某个学科知识;再加上用人单位更强调个人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所以大学毕业后专业不对口是普遍的,能否融入社会,主要看你的悟性和综合素质。

2.在问及就业的期望值时,65.1%的同学选择了“合理”。这说明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认识很清楚,一方面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国家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减少了直接从高校接收毕业生的数量;另一方面各企业进行机制转轨, 普遍实行对人事和机构总量控制,使之需求高校毕业生人数相对减少。同时,高校毕业生(除师范等少数专业外)全面实行“双向选择”,而人事制度还存在计划性一面,造成不衔接,录用大学毕业生存在困难。3.学生们普遍认为,苦读寒窗,终熬出头,现在该是谋回报的时候了。我校这批学生对薪水的理想预期与实际情况是一致的。详见表2:

云南省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据调查统计,现在本科大学生的一般月薪平均水平在1000-1500之间,毕业生在就业薪金方面更加实际,同时也反应出薪金也不再是学生最为看重的因素,他们能理性的对待薪金而不盲目的受各种信息的误导。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学生们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是普通劳动者,如果用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去要求精英教育的回报,势必产生心理失衡。

(四)自我素质与就业准备

1.在问卷调查中,同学们认为面临毕业和择业时自己的专业技能:一般的占56.75%,强的占15.4%,很好的占14.3%,较弱的占8.04%,很弱的占5.55% 。

目前,在校园里经常能看见各种各样的考证辅导班传单,不难看出大学生希望在大学期间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将来求职就业作好充分的准备。经过我们的调查,61.6%的同学认为考证可以为求职成功增添砝码,19.8%的认为没什么帮助,选择其它的占了18.6%。

虽然考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同学的综合实力,但当今社会最需要的、最看重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而综合素质,恰恰是当代大学生普遍缺失的。专业技能的强弱与否和拥有多少资格证明并不是用人单位对本科大学生最为强调的,他们看重的是一个大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同学们感到专业技能一般,反映了他们对大学四年“什么都学了,什么都没学到”的焦虑和无奈,心理有一种失落感。

2.在毕业生择业时,有众多的因素影响他们的选择。详见表3:

从表3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毕业生在择业时最看重的是个人发展空间,比例达到36.42%。这表明毕业生的择业观念已经趋向成熟,能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工作选择。当然,毕业生仍然看重实惠,薪酬高低、符合自己的兴趣、单位性质、和工作舒适也是他们着重考虑的因素。

3.熟知就业的基本程序,可以提高就业的成功率。调查显示只有28.6%的学生对基本的就业程序了解,有25.36%的毕业生不了解基本的就业程序,剩余23.4%的学生对就业程序只是了解一些。这显示我校毕业生就业准备得不充分。这样就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准确,影响了择业观,进而影响到学校整体就业率。

四、措施与对策

(一)加强学校就业对策的研究

1.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发布权威信息、采集全国就业数据,发布未来就业环境,分析各专业就业环境、需求形势,实现资源共享。

2.加强学校就业服务中心功能,既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的主要数据库,又肩负着为他们排忧解难、对症下药的心理辅导的任务。

3.对毕业生的辅导除了择业外,也要包括个性分析、职业生涯设计等更多内涵。

4.就业服务中心常年与用人单位联络,经常根据媒体报道登门拜访企业,建立联系。

5.大学生在学会分析个人性格的基础上,培养爱好、启发兴趣,研究社会就业形势、政策、行业发展走势等现实情况,使自己的职业与个人兴趣尽可能纠合在一起,为就业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二)深化高等教育改革,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1.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首先,各高校在大幅度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应该考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此作为学校创办学科、设置专业的依据。其次,国家在制定有关的政策时,应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由国家帮助适度创办新的满足当地急需专业的高等学校。对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高等教育,国家则应侧重在政策上给予其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

2.提高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据调查,许多用人单位在挑选人才时,首先看重毕业生是否有吃苦耐劳和献身敬业的精神;其次看毕业生知识技能是否扎实,适应性是否强,可塑性是否很大;再次,外语和计算机成为必备的附加技能;第四,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许多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将其是否为共产党员、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作为优先录用的条件。这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从而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并丰富生活阅历。另外,目前的毕业生跨专业就业筹渐成趋势。各高校应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复合型人才。

(三)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教育

首先,大学生应丢掉“精英”意识。大学生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理想与现实脱节。大学生要成功就业必须以低姿态进入社会,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寻找发展机会。

其次,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毕业生自主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最佳方式,但自主创业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如扎实的理论功底、吃苦耐劳的韧性、勇于进取的精神、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因此,应在以下领域加强研究和引导:对自主创业的背景及政策研究,国内外高校对学生自主创业的态度及政策研究,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能性研究,自主创业对毕业生的素质要求和创业实施途径及发展趋势研究等。

再次,树立动态的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后发展”的观念是帮助大学生走出就业瓶颈、克服就业障碍的有效途径。

最后,品德教育应加强。企业喜欢录用有德有才之人,希望毕业大学生们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确切地说,这是其自身素质的表现,因此学校要加强诚信教育,要先成人,再做事。

(四)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

1.正确认识就业的形势。大学生不能总是死盯着国营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不放,而应该在更广阔的空间中选择自己的职业,施展自己的才华。高校应在举行校内招聘时加大对民营单位的宣传,鼓励学生去这些机制灵活的单位施展拳脚。

2.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对本身的条件和心理素质有正确的评估。就业的过程就是主体的条件和客观的要求相适应的过程。高校应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使其虚心学习,从基础做起。

3.实现从技巧指导向心理指导转变。随着毕业生数量的迅速增加,相当一些人心理压力增加,求职的过程影响了他们的就业。当前,大量教材和课堂上充斥着就业技巧之声,实际上,就业技巧只是在良好的心态下,才能发挥作用。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修养过程。因此,应该从学生步入大学校门之后,就进行相应的教育,并给其了解社会的机会,在毕业环节,再加以正确的引导,这样才能使毕业生能够积极、主动、自信的挑战就业市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

参考文献:

[1]翟振元.“十一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及对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何艳玲,高芸,王蘋,冷瑾.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及其对策分析[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07-111.

[3]周济.鼓励引导毕业生基层就业.

[4]吴金秋,王宏宇,何孟原,包常海.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模式探讨[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

[5]张大昌.云南省大中专学生就业指导读本.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云南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理工论文范文第5篇

摘 要:水文与水资源专业是一门发展迅速且目前较为热门的学科,旨在培养掌握水文、水资源和水环境等学科专业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在水利、水务、能源、交通、城建、農林、环保、地矿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和水环境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和管理等方面工作以及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如何完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体系,是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的关键所在。该文以吉林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针对本科教学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教学方案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为进一步培养适应社会生产需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关键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教学方案 课程改革 教学体系

我国现有45所高等院校开设水文与水源工程专业,所培养的水文人才也数以万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但由于该专业开设的年限较短,加上不同时期社会对该专业人才要求的变化,使得该专业的学生虽然就业形势表面良好但却存在许多实际问题没有解决[1]。该文以吉林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在分析目前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总结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为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提供建议。

1 培养方案及就业形势分析

国内各高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基础课基本是一致的,主要包括自然地理学、水力学、水文气象学、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学、水文水利计算、水文测验与调查、水文预报[1]。由于各个高校又根据自己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又增加了一些其他相关专业课,例如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水资源管理与保护、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等。吉林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由原来长春地质学院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分化而来,因此地下水是该专业的一大特色,所以开设的内容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课程。除了正常开设的上述地表水课程之外,还增加了地质学基础、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专门水文地质学四门与地质及地下水有关的必修课以及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学、水流数值模拟等一系列的专业选修课。自2011年以来,该专业每年招生人数40人左右,除了正常的理论教学之外,该专业还将实践教学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表1是吉林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对本科专业兼顾地表水和地下水而开展的课程设置。体现了统筹兼顾、博学浅知的培养方式,因此,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方向比较广泛,包括水利、城建、环保、地矿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和水环境等相关工作以及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根据该专业2000—2012年的本科毕业生统计,就业率均达到了90%以上,其中2012年的就业率达到了98%。

2 本科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就业反馈信息

从目前已毕业学生的反馈及相关单位对聘用我校该专业学生的反馈意见,当前我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专业课程开设较晚,我校的地下水作为特色,专门水文地质学的开设时间在大四第一学期,而在此之前的大三结束后的暑假大三生产实习中会涉及到大量该课的内容。所以为了满足学生的实习要求,带队老师需要在实习过程中对于专门水文地质学的一些基础知识进行补课,而大四的第一学期又重复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因此使得课程的安排与实践教学不能相互适应。

(2)课程课时需要调整。有些课程的内容相对较多,现有学时只能使课程教学点到为止而不够深入,例如水文水利计算这门课程为64学时,而原来的水文分析与计算的课时就达到48学时,后面的水利计算如果按照之前的讲解速度则只有16学时,因此要较深入细致的将整个课程全部讲完非常困难。

(3)部分课程之间的内容交叉较多,部分重叠。内容更新不及时,教案还用的老旧教案。例如水文统计与水文水利计算中关于频率分析与计算的内容重复[2]。

(4)学生学习以学分为目的。目前吉林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必修课相对于选修课的门数相对较少,主要是希望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选修课,除了最低学分的限制,没有别的要求,因此部分学生一旦选够学分,就对其他课程不再重视,导致所学课程的体系不够完整。

(5)与工作有关的实践内容较少,有很多学生对于地表水的相关内容一知半解。目前学生的实践内容与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内容基本一致,因此对于地表水的内容缺乏工作经验。

(6)实验设备不完善,学生的操作能力低下,特别是地表水方面的测流,学生目前对基本的流速仪测流法仍不能熟练掌握。

3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进措施

本科生学位教育一直以来都秉承以基础教育为大方向,在已设置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课程的基础上,应该以满足社会生产需求为前提,因此随着十几年专业教学的积累,针对上述不足,应对课程的教学体系进行优化,进行适当的调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优化教学体系,调整课程设置

(1)选用更适合教材,同时课程小组对于教材进行内容的审定,根据需求删减或增加教学内容。目前吉林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的教材选用基本是按照以前执教老师的讲课理念和习惯来选择的,之后一直沿承下来,所以没有进行统筹规划,使得有的课程之间教材内容交叉重复,而有的课程的教学又不够系统。

(2)课程设置方面重新评估安排。随着讲课经验的累积,目前该专业的课程已经进行了一些调整,例如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安排在大四来讲授,同时其中的大量内容与大一的水资源概论有重复,从时间上和内容上都不合适,因此目前已经取消该课程。又如专门水文地质学,建议提前到大三第二学期讲授,以保证学生在参加大三生产实习之前对于水文地质的内容有系统的掌握,利于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去。

(3)增加新任课教师助课、教学小组听课制度。目前吉林大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系有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以及水文及水资源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全系老师(包括实验员)合计却只有32人,所以有许多课的授课重担就交到了年轻教师的手里,有时由于特殊情况甚至没有助课,直接上台授课,这对于讲课效果来讲是没有保证的。所以建议新任课的教师至少助课1~2次才能接受新课程的讲授。另外对于新教师的讲课效果应进行评估,教学小组应不定期的由老教师听课,提出意见以帮助新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3.2 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想象思维能力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将板书和多媒体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图、表以及视频等借助现代技术PPT、Flash等传达水文信息,表达水文过程,解决理论课课时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3]。

3.3 调整实践教学,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作为工科专业,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学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合格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毕业生具有重要意义。吉林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每年的暑假都有实习内容,在这过程中除了传统的水文地质调查等内容外,还包括水文测验与调查、环境水文地质调查、水分析化学[4]。同时重要课程均设计有课程设计,如水文计算、水文预报、专门水文地质学、水流数值模拟等。

3.4 开放先进实验设备,让本科生真正走进实验室

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2010年度立項建设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多个先进的分析测试平台,但之前该实验室只针对教师和研究生开放,本科生不允许进入。但近3年随着学校对于大学生创新实验和开放性创新实验的大力支持,许多本科生开始走入实验室,但只是在水利工程教学实验中心的水分析化学实验室,虽然除了常规分析仪器设备之外也有一些如紫外、液相色谱、气象色谱等先进仪器以供使用,但仍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建议该重点实验室能对本科生开放,做到真正的让实验室为所有学生所用。

3.5 与相关单位形成稳定关系,产学研相结合

到相关单位实习,是学生从学校的学习走向社会的重要纽带。一般学生毕业后都有个实习期,如果能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提供这一实习机会,就能使学生尽快适应社会、胜任相关工作,对于就业将会起到重要的帮助。因此与相关单位形成稳定的关系,产学研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对于学校、单位都有益处。对于学校而言,让学生进入相关生产单位实习,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同时也能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而对于单位而言,若能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培养和找到符合自己单位要求的毕业生,则是个一举两得的事。

4 结语

目前,水文学的理论发展进入到了一个瓶颈,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的教学环节却还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和改进。针对目前水文水利计算教学方案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该文以吉林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提出了从教学体系优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实践调整、实验设施开放、产学研相结合五个方面的改进措施,以期望为建立与社会生产需求更适应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教学方案提供建议,为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社会竞争力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郭纯青,周蕊,代俊峰.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以桂林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11):83-85.

[2] 王龙,龙晓敏,杨蕊.《工程水文学及水利计算》课程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15):98-99.

[3] 方樟,马喆,梁秀娟.等.《水文水利计算》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35):157.

[4] 赵华荣.环境学科背景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3(4):61-62.

上一篇:票据法论文下一篇:食品加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