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兴趣论文范文

2024-01-02

写作兴趣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一直以来,高中生都普遍缺乏写作兴趣,不少学生会照搬现成的语言素材来填充作文内容,且为了全面展现自己的精神财富而片面拔高了作文立意,所写出来的作文质量十分低下,也因此影响了高中生的写作效能,并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握写作本质,引导学生多写、多反思,使其能够切实形成良好的写作情感,由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将从使用信息技术创设写作情境,通过唤情达到激趣目的;通过写生活动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通过活动优化激趣效果;通过小组讨论发散学生写作思维,通过共情实现激趣任务三个角度来分析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兴趣;激发策略

语文学科一直都是作为培养学生汉语能力、使其自觉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目存在的,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教学任务便是写作教学,旨在稳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但是,要想写出一篇好作文,就必须保证高中生能够产生丰富的创作灵感、强烈的写作兴趣,否则将难以使其自觉参与书面表达活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及时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由此优化学生的写作情感。

一、使用信息技术创设写作情境

创设写作情境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重要手段,且只有让学生及时产生生活回忆,回顾情感体会,才能切实唤起学生的写作灵感,使其自主展开书面表达。为此,高中语文教师便可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写作情境,及时丰富学生的视听感悟,由此优化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其在愉悦的情感驱动下生成写作兴趣。

就如在“直面挫折,学习描写”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在备课时全面调查了网络资源,从中整理了几則微视频,比如地铁上一位年轻人一边哭一边吃面包的视频等。在作文课上,笔者就播放了这些视频资料,由此营造了沉重、肃穆的写作氛围,让本班学生都进入沉默、深思状态。接着,笔者就让学生分享自己面对挫折所选择的方式,由此组织学生开展口语交际,引导学生及时整理语言材料,为后续的写作教学做好充足准备。

二、通过写生活动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传统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一般是发生在单元教学结束之后、固定的作文课上的,虽然比较规范、系统,但是难以判断学生是否积累了充足的写作素材、是否产生了强烈的书面表达欲望。从本质上说,写作活动是学生用文字描绘生活、记录生活的书面表达形式,必须要以生活为依托。对此,高中语文教师要组织丰富的写生活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整理生活素材。如此,则可直接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更易于激发高中生的写作兴趣。

就如在“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写作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一次自然写生活动,即高中生要观察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自主记录、描绘自然景象。比如,有的学生认真观察了路边的野花、小草,有的学生则重新观看了自己外出旅行时所见过的大好河山,

有的学生则重点观察了校园一角,等等。这就可以让高中生自主整理写景素材,然后笔者便引导学生学习了写景作文的常见表达方式,使其根据观察顺序确定写景作文的篇章结构,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的自然特点,且要适当抒情,使得作文变得更加丰富、充实。

三、通过小组讨论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

一直以来,组材、构思与写作活动都是由高中生独立完成的,但是高中生在写作时很容易形成固定思维,且对语言材料的解读比较单一,很难生成创造性思维。对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尝试通过小组讨论活动来创新写作教学形式,切实丰富生生互动,使其及时分享自己的思维成果、写作经验等,由此改善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其写出优质作文。如此,也可直接激发高中生的写作兴趣,使其自觉进行书面表达。

就如在“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一课教学中,高中生就要重点学习撰写议论文时应该如何选择论据,以“宽容”为主题进行书面创作。在本轮写作教学活动中,笔者便组织了6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高中生及时分享自己对宽容一词的理解,同时要合作探究如何才能通过恰当的论据证明宽容主题。首先,高中生要独立撰写写作大纲,阐述文章的中心论点、整理论据。其次,高中生要在小组内平等沟通,及时了解同伴是如何选择并使用论据来证明宽容主题的,由此寻求同组成员的帮助,及时调整写作内容、篇章布局形式。接下来,高中生便要独立完成书面创作,然后继续通过小组讨论初步进行作文修改。如此,则可切实丰富学生的能动创作经验,使其产生写作兴趣。

总而言之,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落实激趣教学任务是改善写作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同时也可促使学生自觉展开书面表达,使其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客观分析学生的写作需求、心理变化规律,由此确定激趣教学策略,切实激发高中生的写作兴趣,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做好充足准备。

参考文献:

[1]谭怡.学会看见每一个瞬间:周记写作“材料积累”指导课后反思[J].课程教育研究,2017(37):80.

[2]丁娜.高中语文“活动体验式”写作教学的尝试[J].中学课程资源,2018(8):30-31.

编辑 冯志强

写作兴趣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激发初中生语文写作兴趣有助于学生快速投入到写作之中,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在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学习写作氛围,运用丰富多样的组织形式,开展有趣教学活动,并建构赏识的评价机制,以强化学生的写作学习效果。

【关键词】开头形式   学生   创新作文   培养写作兴趣

语文课堂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需要重视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提升语文学科教学工作水平,增强初中生语文素养。由于作文乃是语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投入精力开展作文教学工作。其中,教師需要优化作文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得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写作学习之中。

一、营造乐说、乐写的习作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因此要着力为初中生营造乐说、乐写的习作氛围。

口头作文引入,让学生乐说。教师在开展作文教育工作时可以引入口头作文的方式,促进学生沟通与交流,进而激发学生思维。首先,教师需要在作文课前设计关于创新作文开头形式方面的作文主题,比如设计围绕景物写作的主题;其次,教师需要在上课时讲述出本次写作主题;再次,教师需要鼓励学生探讨交流关于创新写景作文的方式方法;最后,教师需要在课堂上提问学生,让学生表达探讨的内容。而比喻、排比、设问等都是创新写景作文开头的有效方法。若是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没有讲到这些内容,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这些优化作文开头的方法。

日记周记引入,让学生乐写。由于日记的篇幅较短,有利于降低学生写作压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每周写一篇日记的任务。学生除了把所见所闻写到日记中之外,还要创新日记的开头,增强日记的吸引力。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日记写作水平,优化日记写作任务,提高学生日记写作水平。

二、运用丰富多样的组织形式

多媒体、故事、游戏乃是丰富多样教学形式的重要构成要素,因此要把多媒体、故事、游戏贯彻到语文写作教学工作之中,调动初中生参与写作教学的兴趣。

借助电教,动态教学。多媒体可以呈现图像、视频、音频等,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视、耳听、鼻闻、舌舔、肤触,心应等六觉功能,进而为学生带来良好的学习体验。所以,教师需要把多媒体引入到作文教学之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进行关于母爱、父爱作文主题写作教学时,首先,教师就需要提前搜集关于母爱、父爱的图片、视频等;其次,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播放搜集的图片、视频,从感官上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最后,教师需要让学生拿出纸、笔,进而在纸上写出自己在观看之后的感受。而写出的感受就可以作为作文的开头。

故事导入,兴趣盎然。兴趣乃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在作文教学时,教师需要着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其中,教师就可以以故事导入写作教学课堂。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先在教学时为学生讲述一个小故事,再让学生围绕故事中心思想或者故事有趣的内容,写作文的开头。通常情况之下,学生在听完故事后的思维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容易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之中。

游戏创意,玩写结合。枯燥的教学课堂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更不用提能够全面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了。为完成作文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设计一个关于创新作文开头形式的小游戏,让学生在玩中掌握写作知识。比如,教师可以设计传球的游戏,其中教师可以以排比句为投球接力赛的围绕点,学生需要承接上一个学生说出的排比句,在说出排比句的情况之下,才可以把球传递给下一个学生。之后教师需要把学生划分为合适的小组,以小组对抗的形式进行该游戏。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就可以在玩中掌握排比句应用分技巧。基于游戏对于保证作文开头教学水平的积极意义,教师还需要继续优化游戏设计,以此全面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三、建构赏识的评价机制

分层施评、构建赏识评价对于提高初中生写作学习自信心以及写作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需要切实推进这些工作。

分层施评,完成写作目标。不同学生的作文开头写作水平存在差异。为保证学生作文开头写作质量,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设计写作目标。比如,学生可以设定自身在作文开头写作上的用时、应用词句、应用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目标。教师需要对照学生目标,进而对学生实施有效的评价。在学生完全目标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写作的旁边画一个笑脸,以此鼓励学生,提高写作自信心。

挖掘闪光,赏识评价。教师需要挖掘学生在作文开头写作方面的闪光点,对学生进行赏识评价。比如,教师可以多挖掘作文开头写作水平不高学生在写作中的进步之处,对其进行正面的评价,增强其习作自信心与积极性。由于部分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容易出现自满的情绪,教师在对其进行表扬的同时指出写作的不足之处,确保其继续优化写作。

综上所述,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讲述创新作文开头形式的知识,提高学生作文开头写作水平。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教师需要探究关于创新作文开头形式,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性教学策略,进而更好地指导实践教学工作。通过研究发现,营造乐说、乐写的习作氛围,运用多样的组织形式,建构赏识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实现创新作文开头形式方面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地把以上教学方式方法融入到教学工作之中。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创新作文开头形式,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1062)】

【参考文献】

[1]钱丰年.趣在伊始,趣在其中——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激发策略探索[J].学周刊,2020(10):109-110.

[2]张金芬.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写作意识的途径[J].名师在线,2020(04):35-36.

[3]黄涛,龚眉洁,杨华利,王涵,张晨晨.人机协同支持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02):108-114.

写作兴趣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目前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方法仍然比较传统单一,加之小学生的定力不够,对于作文这种需要长时间静心思考的学习部分,小学生如果没有很大的兴趣爱好,没有喜欢上写作,很难集中注意力完成写作训练,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对于这一问题,小学语文教师要注意写作教学中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内容设计,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训练;兴趣爱好;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写作方法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和热情。一方面可以从小学作文的素材上进行创新,选取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另一方面可以从教学形式上进行创新,给学生更多交流探讨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最后,让写作来源于生活,小学作文生活化,让小学生在写作中与生活产生共鸣,喜欢上写作,同时也能真切感受到写作带来的快乐。

一、 写作素材多元化

小学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写作方法时,一般是按照教材中的主题进行写作训练。教材的更新次数有限,很多教材会一直延续使用很多年。所以也体现出教材中关于写作主题的变化更新较慢。但同时考虑到教材中的内容较为经典,是教学的典范,不能舍弃。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写作训练内容为基础,给学生补充一些比较新颖的写作内容。这样既兼顾了教材经典教学内容的作用,又给小学生的写作主题注入了新鲜的活力,让小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被写作吸引,喜欢上写作。

例如:在练习《口语交际-习作》部分时,有一个写作训练的主题是“记一次辩论”。看到这个习作的题目就能大概知道需要书写什么内容了,显然这是需要对一次的辩论经历进行写作。所以,完成这次习作训练的前提是学生要首先开展一次辩论活动,或者学生曾经参加过一些辩论活动,这次写作针对某一次的辩论经历展开。有的学生在作文中只是像写日记一样将辩论的整个过程记录下来,如同记流水账一样,没有自己关于某次辩论的思考或是总结。这样就像是一条龙,没有眼睛。虽然作文的字数很多,但是有数量却缺少质量,缺少画龙点睛之笔。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找一些关于写“辩论”的其他优秀作文和对应的辩论活动现场视频,带着学生边看辩论视频边分析作文的整体结构、写作内容以及可以借鉴的地方。这种视觉、听觉相结合的写作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寫作教学单一的模式,动态视频更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也更能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消除“写作难”的想法,喜欢上写作,体会到写作过程中的快乐。

二、 创新写作方法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可以通过丰富写作素材来调动学生写作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可以创新作文题目,设置一些假设性的作文题目,让学生通过该类作文的写作来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对写作的兴趣。创设一定的环境,将学生带入特定的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这样一个题目,“成为百万富翁可能是很多人的梦想,而作为百万富翁,有人选择做慈善事业,有人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人去环游世界,也有人追加投资。假如突然一天你拥有一百万,你必须在半年之内把它花完,否则会自动消失,那么你会做什么事情?”。虽然这个命题是一个经常被大家提起的话题,但是语文教师在此基础上又做了创新,“从天而降的一百万会在半年内消失”,这样有趣的命题改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发挥想象如何在半年之内将这一百万充分地利用,进行具体地规划。有学生一直想当飞行员,就想象用一百万为自己量身定制一架飞机;有的学生想要环游世界,就想象可以去世界上的哪些地方,进行哪些游乐项目,可能经历哪些有趣的事情,遇见哪些民族的人;还有的学生喜欢探险,就打算利用一百万作为费用,去经历一次冒险旅行。教师设置的这个题目,激发了学生想象之前受制于现实情况,从不敢幻想的事情,使学生喜欢上习作这种表达方式,对写作产生兴趣。

三、 将写作与生活相联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将生活融入小学生的作文中,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与生活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比如在学习《口语交际-习作》部分,关于父母的爱的写作话题时,就可以很好地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联系起来。如果学生只是空洞地抒发父母对自己的爱,缺乏真实感也不能很好地传达真情实感。如果将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提炼升华,融入写作中,可以使作文得到充实和提升,使作文更加真实细腻,也更能打动读者。此外,通过写作让学生更能仔细地观察生活,静下心来仔细体会父母的爱,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深刻体会到通过写作的途径给自己带来的内心的愉悦,从而更加喜欢写作。

四、 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写作时,可以从写作素材的内容出发,为学生提供更加新颖丰富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写作爱好;还可以从创新写作题目出发,设置一些有趣的作文题目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此外,将生活与写作相融合,赋予作文更多的真实感,也是实现小学生写作兴趣培养的一个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榕.小学生写作兴趣培养方式分析与探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7(6):33-34.

[2]刘卫宗.放飞心灵 快乐作文——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趣味性[J].小学生作文辅导:旬刊,2018(1):45-45.

[3]刘燕.如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J].考试周刊,2017(58):54-54.

[4]潘翠萍.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浅谈小学起步作文的指导[J].教育教学论坛,2012(35):261-262.

作者简介:

马启顺,小学副高级教师,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周家小学。

写作兴趣论文范文第4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同样,要想在语文中的写作中有所提高,做出成效,就必须先要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兴趣有了,写作的动力也就随之而来,学生才会文思如泉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在写作方面兴趣呢?

一、引导学生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我们身边写作教学的最好材料。对于这些美文、片段,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等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

要写出一篇好文章,单单让学生去背这些美文、片段还不够,还要扩大他们知识面,引导他们在课外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等,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二、引导学生观察,丰富写作素材。

大纲也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所谓“内容”就是素材。要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生活,让他们将生活中的趣闻一一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生活”,写作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丰富的生活积累,也是学生写作无从下笔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写作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作文做好“开源”工作。

我讲《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让同学们讲讲他们是怎么玩的。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说:“我们玩的样数多着呢,捕鸟、掏鸟蛋、捉螃蟹、钓鱼„„”我微笑地听着同学的叙述,开心地看着同学们那兴奋的笑脸。最后我说:“既然我们有这么美好的回忆,何不用笔把它写下来呢?咱们今天的作业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结果这次作文学生都写得很成功。

三、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有人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是个导演,用他那渗透情感的语言,用他那富于激情的动作,将“演员”带入预想的境界。也有人说:“语文教师应该像一个演员,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我认为都有道理,语文老师既像个导演,创设合理的情景,将学生带入其中;又像个演员,将自己的情感示范性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受到感染。

在一节要求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课上,我烦恼着如何去教学生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正好学校举行了拔河比赛,我们班二战二败,非常沮丧,我就抓住这件事情先自己谈谈比赛的感受,营造一种“论战”的氛围,接着让参赛的同学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和想法,再让旁观的同学说说从比赛中看到的问题。大家侃侃而谈,整个班级融入了讨论“拔河比赛感受”的情境中,接着我让同学们根据自己所谈的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从作文情况反映,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由此可见,提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必须要制造一些适合的情境和气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古人说:“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偏不下手者。”这句话指的是为文时要有新意,要别出心裁。只有多角度、多形式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提高他们的作文素质。

在我们现今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往往就是陷入了“一成不变”的写作手法里,才会显到枯燥乏味,没有写作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同样的事物中发现不同的“新鲜点”或让学生去发掘不一样的写作素材,都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再写作文时,就不会再唉声叹气了。

五、作文互改,提高能力。

我认为,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学生作文互批互改,必须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

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地读,找出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不好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就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受到启发,让自己的水平得到提高;同样,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吸取到教训。众多的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互相评改作文会使他们逐渐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也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日久天长,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了。

六、及时、积极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不要对每一篇文章都求全责备,要善于发掘学生的作文里的“闪光点”,哪怕用正确了一些标点符号,一个成语,一句修辞,也要给他们适当的鼓励。而且,教师也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提高学生的“闪光点”的层次,不要让他原地踏步,要把鼓励的“苹果”挂在跳起来也只有跳起来才可以摘到的高度。

对于一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我们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提出稍微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作文课后,老师还可以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让学生当堂读出或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也可以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而言之,要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无数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如何,能培养起学生写作的兴趣,能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都会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隆胜学校 徐燕玲

2014.11

教学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隆胜学校

写作兴趣论文范文第5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同样,要想在语文中的写作中有所提高,做出成效,就必须先要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兴趣有了,写作的动力也就随之而来,学生才会文思如泉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在写作方面兴趣呢?

一、引导学生阅读,唤起兴趣。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多阅读。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我们身边写作教学的最好材料。对于这些美文、片段,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等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

要写出一篇好文章,单单让学生去背这些美文、片段还不够,还要扩大他们知识面,引导他们在课外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等,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

二、引导学生观察,丰富写作素材。

大纲也指出:“指导学生作文,要从内容入手。”所谓“内容”就是素材。要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生活,让他们将生活中的趣闻一一记录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生活”,写作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丰富的生活积累,也是学生写作无从下笔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写作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为学生作文做好“开源”工作。

我讲《少年闰土》这篇文章时,让同学们讲讲他们是怎么玩的。同学们情不自禁地说:“我们玩的样数多着呢,捕鸟、掏鸟蛋、捉螃蟹、钓鱼„„”我微笑地听着同学的叙述,开心地看着同学们那兴奋的笑脸。最后我说:“既然我们有这么美好的回忆,何不用笔把它写下来呢?咱们今天的作业以《童年趣事》为题写一篇作文。”结果这次作文学生都写得很成功。

三、善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有人认为语文教师应该是个导演,用他那渗透情感的语言,用他那富于激情的动作,将“演员”带入预想的境界。也有人说:“语文教师应该像一个演员,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我认为都有道理,语文老师既像个导演,创设合理的情景,将学生带入其中;又像个演员,将自己的情感示范性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受到感染。

在一节要求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课上,我烦恼着如何去教学生表现自己的真情实感。正好学校举行了拔河比赛,我们班二战二败,非常沮丧,我就抓住这件事情先自己谈谈比赛的感受,营造一种“论战”的氛围,接着让参赛的同学谈谈自己切身的感受和想法,再让旁观的同学说说从比赛中看到的问题。大家侃侃而谈,整个班级融入了讨论“拔河比赛感受”的情境中,接着我让同学们根据自己所谈的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从作文情况反映,每个人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由此可见,提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必须要制造一些适合的情境和气氛。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古人说:“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偏不下手者。”这句话指的是为文时要有新意,要别出心裁。只有多角度、多形式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提高他们的作文素质。

在我们现今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往往就是陷入了“一成不变”的写作手法里,才会显到枯燥乏味,没有写作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同样的事物中发现不同的“新鲜点”或让学生去发掘不一样的写作素材,都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写作动机。再写作文时,就不会再唉声叹气了。

五、作文互改,提高能力。

我认为,在作文批改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评改,可采取互批互改、集体批改等多种形式。学生作文互批互改,必须要求学生批改作文时

做到:先通篇读,看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再一句一句认真地读,找出不通顺的句子、不恰当的词语、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等,并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标出,最后写上对这篇作文的简评。这样,基础好的学生与基础薄弱的学生对调批改作文,写得不好的学生改到好的作文时,就可以从中学到一些写作的方法,受到启发,让自己的水平得到提高;同样,写得好的同学改到写得差的作文,也从中吸取到教训。众多的实践证明,让学生自己互相评改作文会使他们逐渐养成爱动笔的好习惯,也十分有利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日久天长,就会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了。

六、及时、积极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千万不要忽视鼓励的力量。不要对每一篇文章都求全责备,要善于发掘学生的作文里的“闪光点”,哪怕用正确了一些标点符号,一个成语,一句修辞,也要给他们适当的鼓励。而且,教师也应该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地提高学生的“闪光点”的层次,不要让他原地踏步,要把鼓励的“苹果”挂在跳起来也只有跳起来才可以摘到的高度。

对于一些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我们应努力找出其作文中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及时鼓励;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提出稍微高一些的要求,做到既充分肯定其成功之处,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又愉快地认识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这样,所有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作文课后,老师还可以挑出一些优秀作文和进步大的作文,让学生当堂读出或张贴在教室里,让学生相互阅读,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学习,还有很强的激励效果。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办班级手抄报、写广播稿、评论社会热点问题等,也可以鼓励他们向报刊社投稿。这些做法都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而言之,要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就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在无数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如何,能培养起学生写作的兴趣,能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都会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十分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隆胜学校 徐燕玲

2014.11

教学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隆胜学校

上一篇:散文写作论文下一篇:写作习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