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保险论文范文

2024-01-10

邮政保险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企业是政府管制最主要的对象,对企业的管制是政企关系的一种形式。通过对政府与市场、企业关系的研究,分析了政府管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提出政府管制应在无损于社会价值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和促进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关键词:政府管制;企业价值;市场经济

政府管制,国内也有学者称之为政府规制,它是一种复杂的具有政治与经济双重影响的行为。广义的政府管制是在所有的微观领域的政府干预,既包含政府以行政手段直接介入经济主体的行为(称为直接管制),也包含通过由民法、商法、反垄断法等产生的对不公平竞争行为的制约(间接管制)。狭义的政府管制仅指微观行政干预中的经济性直接管制。中义的政府管制指直接管制。本文取中义理解,理由是: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分支,管制经济学不重复研究其他领域的行为。比如,多数国家已经制订了成熟的民法、商法、反垄断法等法律,为了将管制与法律区分开来,应将管制限定于那些由行政机构执行的施加于市场的一般性法规和特殊行为。对于一些严重阻碍市场机制发挥职能的行为,一般通过司法行为而不是行政行为进行干预。因此,政府管制是在微观层面上的政府对企业、个人以及其他经济主体的行政性干预行为,通常由立法机关为贯彻政策目标而设立的政府机构来执行。

一、市场经济中政府、市场与企业的关系

政府的形成先于市场经济的形成,但国家政治制度和政府职能的发展同市场和市场经济制度有着密切联系。在市场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起着重要的推动、引导或限制作用,而当市场形成以后,市场和与之相关的经济结构、经济制度也成为政府形态和职能演变的决定因素之一。政府在参与市场的时候有着一些与市场的其他参与者(企业和个人)明显不同的特性,这些特性决定了政府在市场经济中所承担的职能。斯蒂格利茨(1998)认为,政府作为一个经济组织具有两大显著特征:第一,政府是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性的组织;第二,政府拥有其他经济组织所不具备的强制力。此外,政府还有一个特点,即政府决策者的收益权和决策权严重偏离。政府的决策通常由少数人做出,而决策的受益者是全体民众,由此就会产生类似于企业大股东的现金收益权和投票权不一致时的委托一代理问题,诱发寻租行为。而政府的收益权与决策权偏离的程度要远远大于企业,相关的寻租行为也可能更加严重。

二、政府管制理论的发展和政策的演变

关于政府与市场、企业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争论的核心始终围绕政府是否应该干预市场和企业的运作而展开。政府干预问题既是经济学中一直争论的理论问题,也是不同政治派别之间不断争执的现实政策问题之一。随着经济理论在主张政府干预和主张放任自流之间几度轮回,各国的政策也随之改变,进而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

重商主义出现于15世纪末的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早期重商主义认为政府应该把国内货币用储蓄的方式积累起来,尽量积累货币财富来发展经济;晚期重商主义则主张国家实行保护关税的政策,扶植生产出口产品的手工业工厂,鼓励出口。重商主义思想在资本主义早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西方各国在重商主义的影响下采用了国家主义型政府经济政策,强化政府作用,使商业资本空前活跃,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2.古典经济学与经济自由主义

当资本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重商主义所主张的政府干预和贸易保护政策已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应运而生。亚当·斯密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的努力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牵着,去实现一种他原本无意要实现的目的,最终会促进社会利益。个体间的自然交易将会创造出高效的资源分配模式,并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收入。李嘉图和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进一步发展了经济自由主义理论。萨伊提出了“供给能够主动创造出需求”的“萨伊定律”;李嘉图提出的“比较成本”学说使自由贸易主张找到了理论依据。古典经济学说很快在资本主义国家实践中盛行,各国政府纷纷恪守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而运转的信条,在经济上奉行自由主义,承当为经济发展、市场运转和财富积累创造并保证良好外部环境的“守夜人”角色。

3.经济自由主义的危机与进步运动

经济自由主义在长达一百多年里占据了理论和实践的主导地位,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到了20世纪初,垄断和外部经济问题开始对完全自由竞争理论提出了挑战。以美国为例,当时工人的劳动条件极差,矿难不断发生,竞争无序,欺诈、腐败等现象非常严重,一大批中小企业由于无法在垄断企业的阴影下生存,纷纷破产倒闭,城市贫困人口大量增加。垄断的形成是自由竞争的结果,它在聚拢大量经济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尖锐的社会问题,损害了工人利益和社会公平,也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自由发展。罗斯福总统任职后,吸收了“进步运动”的思想,美国政府开始对多家公司提起诉讼,反托拉斯的行动被正式纳入到美国政府制度化的长久政策之中。与此同时,政府也开始干预劳资矛盾,一些州政府陆续出台了旨在保护工人权益的法律条文,明确了工伤赔偿标准和工人的劳动时间。

4.凯恩斯主义与国家干预

反垄断和佣工管制等措施保证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持续了约二十年的进步运动随着经济的腾飞而结束,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也减弱了,自由市场经济再次成为政府的信条。20世纪30年代,爆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这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彻底粉碎了市场自动均衡的理论,凯恩斯主义理论应运而生。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是有效需求理论。他认为爆发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是由“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的灵活偏好,以及心理上对资产未来收益之预期”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或基本心理规律及货币数量的多寡造成的。市场本身存在着缺陷和不足,其自动平衡功能是通过社会财富的浪费和经济动荡实现的,因此政府必须对经济活动和经济过程进行全面的干预和调节,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受经济危机和随后爆发的二战的影响,许多国家接受了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而在二战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凯恩斯主义更成为西方各国经济理论的主流和制定政策的依据,公众普遍承认政府具有调节经济的权利和义务。

5.新自由主义与减少干预

新自由主义学派产生的时间要比它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时间早得多。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之一的哈耶克就开始批判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理论,他认为政府干预和计划经济会导致“集权主义”。随后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曼

等人强调市场机制和货币的作用,继续批判公共干预。西方各国在20世纪70年代普遍出现了经济衰退的局面,发生了过去没有过的“滞胀”现象,而失业与通货膨胀也在同时发生,著名的菲利普曲线失去了效用。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困境表明凯恩斯主义已经走到了尽头,新自由主义经济的思想盛行起来,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各国开始高举自由主义的大旗,减轻税收、减少政府干预、实行大规模的私有化并严格控制通货膨胀。

6.新凯恩斯主义与政府和市场的结合

经济理论和实践中实际上从来没有过绝对的自由市场和绝对的否定市场。提倡自由竞争的斯密并没有认为政府在经济中完全没有必要,主张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也反对压制市场机制的功能和作用,但是从理论上把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完全融合则要归功于新凯恩斯主义。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特征表现为不完全竞争、不完善市场、异质劳动和不对称的信息。新凯恩斯主义认为,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极其不平衡,经济始终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因此市场经济总是存在显著的周期性波动,要矫正或消灭这些市场协调失灵,实现经济均衡发展,需要政府的干预和调节。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提出:“一般而言,如果没有政府干预,就不能实现有效的市场配置”,这就是著名的非分散化定理。斯蒂格利茨还认为,只要信息是不完善的,或市场是不完全的——基本上往往如此,就达不到帕累托效率,这就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新凯恩斯主义认为政府干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浪费和无效率,产生公共失灵,因此把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机制结合起来,走一条既发挥政府调节的优势,又发挥市场机制优势的“第三条道路”。新凯恩斯主义与当代各国政府和市场、企业的实际关系也是基本一致的。

三、政府管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近几十年来,作为一种政府对市场和企业在微观层面的干预,政府管制在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出租车费率到工人最低薪酬,各种各样的管制似乎无处不在。无论因什么样的动机而产生,管制对企业价值的创造和分配都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企业价值的创造对于企业的生存、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研究企业的价值就必须考虑政府管制因素,而研究政府管制也必须考虑它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如果政府管制服从“公共利益论”假说,那么它的总体目标就是解决市场缺陷,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具体目标则应区分产业的特点和管制的性质来分析。针对自然垄断产业的经济性管制,其目的可能是限制垄断带来的不公平收益,会让产业内的企业价值受损;而针对竞争性产业的经济性管制,其目的可能是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产业内的多数企业应该因此受益。对于社会性管制,无论在什么产业,其目的是解决生产中的安全与健康问题、环境问题、产品质量问题等,等于强制企业承担一定的社会义务,一般在实行管制后的短期内会引起企业价值的下降,长期的价值影响则不确定。如果政府管制服从“管制俘虏论”,则管制机构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将被产业俘虏,受管制的产业将赢得有利的管制政策,企业价值会因此得到提升。如果政府管制服从“收费亭论”,则管制机构和官员是管制最大的受益者,受管制的产业很可能会因此受损。如果政府管制服从“政治工具论”,则管制就是政府用来替代税收和补贴等行为的一种政治工具,企业可能会被要求向政府缴付一定的费用,或者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向特定的消费者提供产品,会对企业的价值产生负面影响。

由此可见,政府管制动机的不同会给企业价值带来不同的影响。但无论何种动机,政府管制都会通过各种途径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并最终对企业的价值产生巨大的影响。政府管制实际作用的对象不外乎市场、企业和消费者三类,政府管制影响企业价值的途径也可以据此分为三类。

1.干预市场配置机制

最常见的干预市场配置机制的管制是价格管制。政府经常对某些商品进行行政性定价,通常发生在公共交通、自来水、电信、邮政等自然垄断产业中。有时候政府出于防止通货膨胀等目的,也会限定某些竞争性行业的商品价格。在价格受管制的产业中,管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可能比企业自身的生产效率更为重要。除了价格以外,企业的薪酬、收益率也可能成为管制对象。

通过改变市场配置机制而影响企业价值的另一个重要的管制途径是政府对公司治理机制的影响。政府可以对公司的股权结构、上市交易条件等进行行政性干预,还可以限定公司的股利支付比率,以各种行政手段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这些因素都会对企业价值产生显著的影响。

2.干预消费者选择

有些管制是针对消费者的,而消费者的行为会通过市场机制影响企业的销售,进而影响企业的价值创造。例如我国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商用车“计重收费”标准,使得产品为自重较大的汽车企业销售额急剧下降;再如国内某些城市规定小于某一排量的乘用车限制上路,使得中大型轿车销量上升而微型轿车销量下降。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在国内拥有汽车生产企业的省市中,通常只有购买本地企业生产的汽车才能获得出租车牌照。

3.干预企业决策

干预企业决策会对企业价值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法国的飞机制造企业在政府的压力下投入巨资研制并生产了“协和号”,而2007年“协和号”彻底退出了航运市场,使企业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空中客车在选择新的生产基地时也由于政治的原因而违背成本最小的原则。当企业产权全部或部分归国家所有时,干预企业决策的管制会因更便于执行而变得更加普遍,很多国有控股的企业被要求达到一定的销售规模,招聘一定数量的员工,或者并购另一个常年亏损的企业,即使这样做会使企业价值受到损害。

四、基于企业价值目标的政府管制实现路径

现代意义上的政府管制大约在19世纪末的欧美发达国家开始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到20世纪70年代,管制的领域已经涵盖了铁路、电力、煤气、电话等自然垄断领域以及银行、运输、能源等基础产业,管制范围越来越广,管制强度越来越高。管制的逐渐加强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包括被管制企业内部效率降低,管制成本居高不下,腐败现象严重等。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石油危机的冲击下,西方主要国家经济陷入了停滞状态,为了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促进经济发展,各国开始了以放松管制(Deregulation)和实行激励性管制(Incentive Regulation)为特征的管制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放松管制指放松和取消诸多管制条款的一部分或全部,激励性管制指给予企业提高内部效率的激励的管制,二者都主要以经济性管制为对象,主要以提高企业效率为目的,而企业效率和价值创造是一致的,所以放松管制和激励性管制都可以纳入企业价值目标管制的范围。世界银行在1997年年度报告中也指出,有效政府

的战略包括提供更好的必要法规以培育市场,而在金融、公用事业、环境三个领域中是不能完全废弃法规的。

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之下,政府管制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可用表1表示。

可以看出,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政府在一些情况下需要削弱管制,针对市场机制和企业经营的管制削弱就是放松管制;在另外一些情况下需要设置新的管制或加强原有管制,针对企业经营的管制强化就是激励性管制,而对市场机制的管制强化就是为培育市场机制的管制。

1.放松管制

20世纪70年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起了一场以放松管制为主要内容的管制改革运动。放松管制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西方国家自罗斯福新政以来,受凯恩斯主义的影响而对经济的干预程度不断加强,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如经济活力缺乏,政府机构和开支庞大,腐败现象严重等。在微观领域,最严重的缺陷是受管制企业的低效率,这也是放松管制最重要的出发点。

放松管制在现代政府管制实践中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在强化管制与放松管制的论战中,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运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避免其成为“闲不住的手”。因为政府和市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很难简单地判定是否应该放松管制。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始终在动态的矛盾、并存和调试变迁过程中向前发展。

从樊纲和王小鲁对我国2003和2004年的进人管制、佣工管制和价格管制等三种主要的管制内容实证分析的结果来看,我国的政府管制对企业价值产生了负面影响,管制程度越高则企业价值越低,这表明政府对企业实施了过度的或不良的管制。过度的或不良的管制具体表现为政府把多元化的目标赋予企业,影响性管制在管制方式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国家控股企业是主要的管制对象,承受着管制的不良价值后果。可以认为,我国虽然经过了多年的持续改革,但政企不分的现象仍然存在,并成为导致不良管制的主因。因此,放松管制的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乃至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方面,管制的放松不能局限于具体的产业、管制机构或管制法规。如夏大慰和史东辉所说,我国政府放松管制并不是如一般理论和国际经验所言的政府直接管制,而是自计划经济沿袭下来的政府对有关产业的计划管理和行政控制。就此而言,所谓政府放松管制,实质上乃是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市场化改革进程的自然延续,放松管制必须首先认清其作为深化市场化改革必然举措的根本性质,并将其置于有关产业政府管制改革的战略框架之下。为此,我国政府放松管制的基本思路,应是在以国有企业改革为核心的经济体制改革背景下,从根本上分离政府的政策制定权和国家股份所有权,结合相关制度保障和辅助政策,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约束,取消制度性壁垒管制,通过税收与社会保障等方式代替政治目标赋予管制。具体来看,可以采取的改革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通过建立完善的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和公司治理机制,进一步分离政府的政策制定权和国家股份所有权。实践证明,长期政企不分的经营体制导致了效率低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企不分的框架有了较大改变,但政府仍然掌握着对国有企业的人事任免权,并对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产生着重要影响。只有实现真正的政企分离,企业才能形成市场主体所必需的经营机制,提高政府管制的效率。

(2)规范和清理部分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管制规章,建立公开透明的规定和制度,打破部门、地区之间依靠立法制定政策,维护部门利益的行为。目前,在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比较统一开放的全国性市场体系并没有真正形成,而是被各级行政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条条”“块块”不同程度分割,企业受到行业主管部门和各个地方政府的双重限制,这些与进入壁垒相关的限制多数是基于管制者自身利益或地方保护主义而设立的,显然不利于企业价值目标的实现。

(3)优化管制操作中的技术环节,达到放松管制的目的。如世界银行2004年的企业经营报告指出,用负收入税取代强制性的最低工资,这种税收将促使人们从事一般性工作以进入劳动力市场,同时减轻了失业保险的负担。放松管制的改革还可以从向未来的企业家提供全部必要的信息开始,这些信息包括企业登记程序的数量和顺序,需要的时间和成本,这将使由于不了解登记程序而浪费的时间减少到最低,而且可以降低贿赂的可能性或者非官方的费用支出。

除此之外,扩大信息技术的使用也可以改进管制。技术的使用可以改善效率、增加信息,同时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对企业的制度性壁垒和官僚主义滥用权力的机会。现代化技术使企业不用面对有关官员,政府官员就会失去索取贿赂的机会。

2.激励性管制

激励性管制具有较长的历史,但是经济学中,对于激励性管制理论的研究兴起却并不久远,是在20世纪30年代的事。激励性管制的大规模实践和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放松管制在时间上几乎一致,而在理论上也有着紧密的联系。多数学者认为,激励性管制和放松管制的出现基于相近的原因,即提高企业效率,并在经济金融化的条件下表现为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如周耀东指出,激励性制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企业的效率,即在许可的管制框架内,不影响普遍服务水平条件下,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夏大慰等认为,激励性管制是有关国家政府针对政府管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所采取的一种较为温和的改革措施,而放松管制则较为激进。

激励性管制适用于存在市场失灵,而传统的管制形式又会导致企业效率低下的领域。在传统管制显露出种种弊端的情况下,放松管制是激励性管制的前提。西方国家迄今在理论模型和实际操作方面均较为成熟的激励性管制措施主要有所谓的特许投标制(franchise bidding)、区域间竞争制度(yardstick competition)和社会契约制度(so-cial contract)。

和几乎所有的政企关系形式一样,中国的激励性管制也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表现在,一方面,西方国家激励性管制主要用于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行业,但中国的管制具有影响性管制的特点,被管制的企业远远超出以上领域,而且大多存在着严重的国家控股和内部人控制等公司治理问题,因此中国的激励性管制可能以不同的形式适用于多数的国家控股企业;另一方面,中国的垄断行业具有“行政垄断”的特征,许多产业在被纳入管制之前还处于规模极小的初始阶段,有的还是在被纳入政府管制之后才逐步兴起和成长起来的,以至于多数受管制产业内的资源配置格局可以说是政府一手安排的结果,各国有企业或是分支机构实质上仍然处于按照行政区划设置的格局。对于这些“行政垄断”行业,应该注重竞争机制的引入,而不能停留在激励工具的设计上。

由于以上原因,我国政府激励性管制应该区分公用事业、非公用事业、行政垄断行业来进行。

(1)对于公用事业,首先,应该改变目前以成

本加成为主的价格管制,建立一个包含完善配套管制工具的激励性管制制度安排体系;其次,激励性行政合同在设计上需要考虑如何将被管制企业的成本相关信息在不同的制度环境中显示出来,防止企业利用信息优势采取对策,产生对策性低效率。

(2)对于非公用事业企业,应从改变政企关系人手,改善国家控股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变影响性管制为规定性管制,明确现行法律没有认定的政企双方权利和义务,利用政企合约强化对企业经理人的激励。对竞争性行业的激励性管制还应该注意,要谨慎使用政府权力,防止激励变成对市场机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的阻碍。

(3)对于行政垄断行业,对行业内的垄断企业进行分拆重组可能是最简单有效的激励手段,几年前在石油、电信和军工等行业所进行的重组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为了消除垄断行业的非效率性,可以在部分行业采取引入民间投资主体,自由进入竞争性环节的方法。除此之外,还应该寻求一定的权力以否决或者阻止特定代理机构代表垄断利益集团所进行的活动。

在激励性管制中,无论是传递激励性管制信息的行政指导,还是实施激励性管制方法的行政合同,对其制度化的规定都是必要的,这是实现激励性管制目标的保证。

3.市场机制培育

关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以弗里德曼、科斯和布坎南等新自由主义者为代表,认为资源的有效配置只能由市场来执行,任何市场以外的力量只能起破坏作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市场和政府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20世纪的后四十年,日本、亚洲四小龙和中国在经济上的成功,证明政府的适度参与可以促进市场的发育。

世界银行1997年的年度报告指出,市场需要保证以尽可能低的交易成本顺畅运行机构和准则,那种认为发展战略仅是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进行选择的思想是不明智的,这两者之间应是紧密相连的。各国需要市场来促进增长,但也需要有能力的政府机构来发展市场,政府行动在为市场奠定机构基础方面具有决定性意义。报告中把政府在市场中的职能划分为两个方面,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政府一方面是作为仲裁者,另一方面是作为参与者,通过培育和发展市场,降低交易成本,在宏观上实现经济发展,在微观上则有利于实现企业价值目标。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市场机制很不成熟,从价值的视角来看,与西方国家相比,其主要问题在于对财产权和经济合同的保护不够,经理人市场、企业产权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很不完善,严重影响到企业的价值目标。在这样的条件下,尤其需要政府对市场进行培育,促进各类市场的发展,缩短市场机制完善的时间。

(1)保护财产权。世界银行的报告指明,在大多数国家,政府的干预是过度的,但是也有证据表明,政府在保护财产权方面做的很少。对企业财产权的保护可以直接提升企业价值;而对私人财产权的保护使人们离家寻找工作而不是停留在家守护自己的财产,从而增加就业率。

(2)维护企业信用和经济合同。良好和公开的企业信用能够减少交易中的甄别成本,扩大交易;而经济合同的维护可以使企业经理从耗费时间和资源的经济纠纷和诉讼中解脱出来,增加企业价值。可以考虑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企业信用信息的登记,使企业方便确认信用记录和识别信贷欺诈。

(3)大力发展与公司治理机制相关的经理人市场和产权市场,健全与企业成本相关的劳动力市场。完善的经理人市场和产权市场可以强化对经理人的激励与约束,减轻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产权市场还可以给政府提供一种管制以外的收益途径,减轻不利于企业价值目标的管制程度。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则有利于就业的扩大。世界银行的建议是,实施短期补助规定,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时候向劳动者提供工作安排,如果雇主在市场淡季不能向劳动者提供充足的收入,政府基金将在此时提供工资费用。

邮政保险论文范文第2篇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邮政企业绩效考核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引入平衡计分卡,论述邮政企业应用平衡计分卡开展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探讨邮政企业如何设计公司层面平衡计分卡。

【关键词】 邮政 绩效评价 平衡计分卡

邮电分营以来,邮政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一套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在特定历史阶段,对改善邮政企业财务状况,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邮政公司化改革的深入,这套评价体系己不能完全适应邮政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通过分析邮政目前绩效考评体系现状和存在问题,引入平衡计分卡理念,来设计邮政企业绩效评价体系,显得很有必要。

1.邮政企业绩效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1.1现行绩效评价体系介绍

以中国邮政集团公司2011年对各省邮政公司的绩效评价体系为例,指标体系分为考核指标和加(扣)分指标,考核指标主要包括:

第一:业务发展指标。主要包括业务总收入、数据库商函收入、畅销报刊流转额、营业环节代理速递、物流、快包和国际包裹资费收入等。

第二:经营效益指标。主要包括收支差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应收账款和存货周转率等指标。

第三,邮政服务质量指标。主要包括客户满意度和邮件时限两个指标。上述三类指标分别设定不同权重。

加(扣)分指标主要包括:发生案件、人身事故和火灾事故、机要安全、邮件损失、违规经营、计算机系统运行质量和邮政名址数据库质量等。

1.2现行绩效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邮政绩效评价体系内容比较全面,涉及企业管理的许多方面,对促进邮政企业健康发展,正确评价管理层业绩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实际工作中来看,目前的绩效评价体系还存在不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企业经营行为。主要体现如下:

1.2.1注重短期行为,忽视长期发展。目前绩效评价体系指标的选取标准,主要是为了解决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引导企业追求业务量和收人增长、成本压缩等短期效益,对体现企业长期价值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持续改善、员工学习和成长等指标关注不够。

1.2.2注重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邮政是典型的公用企业,实现应有的社会效益是邮政企业的重要目标,甚至在某些地区、某些业务、针对某些用户,社会效益是唯一目标。但是目前从政府层面到邮政企业内部,对邮政的公用性、福利性以及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职能认识不足,投人不够,从而导致邮政绩效评价体系片面的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

1.2.3注重结果考核,忽视过程管理。当前的绩效评价主要是对经营结果的考核,偏重于事后控制,但对产生绩效的过程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缺乏事前的科学预算和事中的流程控制。各级经营管理人员年初关注考核目标的下达,年末关注经营成果的数据反映,但对产生这种结果的过程没有系统的管理,对反映财务成果的数据是否合理、合法也关注不够。

从以上方面来看,现行绩效评价体系的指标设置与考评手段与邮政公司化进程还有一定差距,以追求收入和收支差额快速增长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方式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企业的财务状况,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低效收人、内部恶性竞争、基层职工营销压力巨大、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

2.选择平衡计分卡构建邮政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平衡计分卡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哈佛商学院罗伯特.卡普兰和诺朗诺顿研究所所长诺顿提出的一种绩效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平衡计分卡的目的就是要建立“实现战略制导”的绩效管理系统,从而保证企业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因此,平衡计分卡理论自提出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采用这一工具进行其绩效评价和战略实施。

对于邮政企业来说,平衡计分卡一方面可以较好的解决邮政企业现有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邮政作为一个承担普遍服务的公用企业,良好的财务指标并不是其追求的唯一目标,邮政企业必须处理好社会责任和企业效益的平衡,而平衡计分卡在许多政府部门、非盈利性组织所取得的成果,也为邮政企业绩效考核体系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因此,邮政企业应采用平衡计分卡构建新的绩效评价体系。

3.邮政企业公司层面平衡计分卡设计

3.1财务层面

3.1.1收入指标。在收入方面,要将考核重点更多的倾向于竞争性业务,关注其成长性。

3.1.2资产利用率。资产利用率常用的考核指标为总资产报酬率。考核指标应结合邮政实际,分地区、分类别确定适中的总资产报酬率水平,尽可能减少人为干扰,保持其客观性。

3.1.3利润指标。无论如何,利润或投资利润率都是企业所有财务指标的归宿,在己经考虑了总资产报酬率的情况下,对每一业务单位的考核就应以其利润为主。利润指标的考核应根据预算对比考核。

3.1.4现金流量指标。现金流量指标主要考核经营性现金净流量等。

3.2客户层面

3.2.1市场份额及目标客户市场份额。邮政企业的市场份额,是指其竞争型业务在细分市场中的份额,如速递业务国内异地市场占有率、中国至美国速递市场占有率等。这一指标,根据考核单位不同,应层层细化,并关注已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的客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大客户,因为这部分客户往往是给企业带来较高利润的客户。

3.2.2客户获得率。衡量一个业务单位吸引或赢得新客户或新業务的比率,可以是绝对或相对数目。邮政企业可利用大客户增长率这一指标来实现。

3.2.3客户保持率。考核一个业务单位与既有客户保持或维系关系的比率,可以是绝对或相对数目。

3.2.4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是驱动客户保持率和客户获得率的指标,客户满意度可以对公司开展的基础性业务和竞争性业务的优劣做出评价。目前,该指标虽已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但邮政企业应对结果的采集更加科学。

3.2.5客户获利率。客户满意度和市场份额只是获得较高财务报酬的手段,所以企业不仅要衡量同客户做成的业务量,也要衡量这笔业务的获利率,特别是目标客户的获利率。邮政企业客户获利率应通过抽样调查方式进行考核。

3.3内部流程

3.3.1邮件业务时限。邮政企业作为一个通信企业,时限为其灵魂,邮政企业的所有内部流程都应围绕在合理的成本下如何提高邮件传输时限。值得肯定的是,目前该指标已纳入考核体系,而且所占分值不低。

3.3.2创新能力。创新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业务单位必须不断对客户的需要和潜在需要进行调研,开发出满足这些需求的产品或服务。

3.3.3服务能力(网点覆盖率、上门揽收率)。网点覆盖率和上门攬收率表面上看属两项指标,其实也是邮政两个服务层次的体现,对邮政普遍服务业务来说,必须提供一定的网点服务,以便民众享有便捷的邮政服务,而对竞争性业务来说,根据目前邮政业务的发展特点,必须以提供上门揽收、服务为其追求的目标。

3.3.4邮件投递频次。邮件投递频次仅针对普遍服务业务而言,一定的邮件投递频次是对普遍服务业务的基本保证。

3.3.5安全生产。邮政企业作为一个通信企业,无论从承担的具有特殊意义的机要通信业务还是对民众的基本通信,在追求迅速、快捷、准确的同时,必须追求安全性,这也是提升邮政品牌,提高客户满意度所必需的。

3.4学习与成长

3.4.1员工学历变化情况。虽然个别员工学历的提升并不代表能力的提升,但员工整体学历水平的提升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3.4.2员工技术资格考试和职能鉴定通过率。对于邮政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来说,技术资格通过情况可以较为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基本的工作能力;对于生产人员、营销人员来讲,职业技能鉴定通过情况可以反映企业生产人员的技能水平。

3.4.3员工满意度。员工满意度反映员工对工作的整体满意度,如今大多数企业都认为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目标。员工感到满意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服务质量的必要前提。衡量员工满意度的方法,通常是每年举行一次员工意见抽样调查。很遗憾,该指标在邮政企业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3.4.4员工保持率。员工保持率以挽留那些与企业长期利益息息相关的员工为目标。长期而忠诚的员工,不但拥有企业价值和企业流程知识,而且很可能拥有客户需求敏感度。邮政企业的员工保持率可以用关键岗位合同工和重要岗位劳务工流失率来衡量。

总之,如果邮政企业能在一个有经验的管理咨询公司帮助指导下,引入平衡计分卡考核评价体系,结合邮政实际,扎实推进,并不断总结完善,当平衡计分卡在企业绩效评价中得到有效实施的时候,必将有力推动邮政企业的改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秦杨勇著,《平衡计分卡与绩效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

[2]卡普兰与诺顿著,王丙飞等译,《综合计分卡--一种革命性的评估和管理工具》,新华出版社,1998年8月.

[3]林俊杰著,《平衡计分卡导向战略管理》,华夏出版社,2003年10月.

(作者单位:江苏省邮政公司计划财务部)

邮政保险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管理理论的应用与创新对管理会计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能够形成一套科学系统的管理会计研究体系,但随着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势必要对管理会计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本文旨在系统全面的分析管理会计的发展现状,并从发展现状中发现管理会计目前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从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研判管理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管理会计;现状;发展趋势

[DOI]1013939/jcnkizgsc201547074

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新兴的会计发展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管理会计产生于20世纪,兴起于21世纪,它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而产生并被推行的。管理会计主要的应用目的在于加强对企业做出的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资金方面的风险保障,以企业的资金动态为研究对象,强有力的推动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和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的保障后盾。笔者首先结合大量的文献资料,观察并思考管理会计目前的发展现状,并从现状中分析得出结论,论证管理会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1我国当前管理会计发展的现状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跨越式发展,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模式,我国的企业管理化水平也随之不断攀升。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管理会计的管理理念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起来,并对其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管理会计是通过一系列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有关财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科学管理和严格控制设计企业一切的经济经营管理活动,并为高层做出的有关经营决策提供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是维护企业价值,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利益的一种高品质管理手段[1]。我国目前的会计领域还是以财务会计为主,管理会计的发展相对落后,并且也在发展的过程中遭遇了很多桎梏。

11实践中运用管理会计理论相对困难

管理会计理念是根据一些限定性质的经济环境而提出来的,其中的一些理论观点和实际假设在现在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中实现不了而且也几乎无法应用这些管理理念来解决企业在实践中遇到的管理经济活动的问题。

12目前存在的管理会计理念没有与时俱进,很多观点相对落后

当前的社会经济市场在不断进行深入和革新,但管理会计领域却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步意义,与时代发展相脱离,对于当代的企业管理理念来说有些地方并不能适用于现代企业的发展,观念上显得有些落后。

13在管理会计理论的适用中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贯彻其主要精神

管理会计理念的主要精神是为了合理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且对企业可能出现的经济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2]。但当前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实际运行中往往没有很好的把握这一精神,只注重眼前短浅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往后长远的经济效益,只追求短期效益却忽视了长期的效益,为以后的运行和发展埋下了隐患。如只注重控制成本却忽视了产品质量、只重视开源节流却忽视了产品设计和运行的推广等。

14我国目前管理会计实施的范围过小,没有形成系统的规模

由于我国自身特殊性质的市场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模式,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逐步深化中。我国目前的企业经济管理主要还处在政府的管控之下,缺乏自主创新性,与国外的管理会计模式运用的程度相比显然不同[3]。但因为管理会计运用于我国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所以没有形成较大的范围和系统的规模,一切都还在不断地摸索和实践中,很多现金的管理会计理念也没有被实际应用。

15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科学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模式

目前来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在应用管理会计时都过于注重它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而忽略了其基本的基础理论知识,过于注重其对解决问题方式方面的应用而忽略了其主要精神方面的作用。但作为基础理念的管理会计学的理论学说往往作为可以掌控大局存在并且能够通过系统的分析理解理论知识而真正意义上的把理论和实际更好的结合起来,二者缺一不可。目前国内的管理会计应用方面相对于国外来说还落后一些,我国企业大量的照搬国外的管理模式,缺少对自身企业管理上的系统归纳总结,不能形成一套科学全面的管理会计体系研究模式,阻碍了未来管理会计模式的发展和进步。

16专家学者对管理会计缺乏研究热情,企业对管理会计缺乏信心

国内目前的会计理论研究大都是针对财务会计方面,在学科设置上也能看出对财务会计学科的重视,如金融会计、财务审计等学科的设立[4]。但对于管理会计却还仅仅处于研究阶段,仅体现在分析数据、预测问题等方面,对管理会计学说也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观点,因而迟迟无法推广和应用。另外,在企业管理方面,大多数企业对于会计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企业日常的进账、报销、工资的结算、经济活动的支出和收入等,管理会计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企业中大多数的会计人员由于缺乏管理会计的专业知识,自身的理论受限也就无法运用管理会计这一理论进行实践,甚至有些人员根本没听说过管理会计这一概念。这些方面都严重制约了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实际运用和推广。

2我国管理会计未来发展趋势的路径

我国管理会计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上,应该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完善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并灵活地把这些具体精练的理论知识适当科学地运用到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去,在企业管理中逐步突出管理会计的作用,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未来管理会计的发展趋势就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研究。

21积极与国外发达国家建立管理会计合作交流组织,成立专门的管理会计研究机构

建立管理会计专门研究机构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管理会计学术领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在磨合和思想迸发中总结出最适合时代发展和企业发展的管理会计体系模式。同时笔者认为,除了国家内部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外还应该通过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组织机构,借鉴国外发达进步的管理会计理念,与其领域的专家进行交流,全面提高我国自身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另外,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实践中不能脱离国家和企业发展自身的实际情况,要与时俱进,积极应用理论和实际相互结合,互相切磋,最终找到一套最科学有效完善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并把这一成果运用到企业的发展运营中去。

22加强高等院校对管理会计学科的培养教育

我国的高等院校中关于会计学科的设置大都是财务会计方向的,对于管理会计方向的涉及少之又少。所以为了加强未来国家和企业对管理会计学科的重视,我们呼吁在国内各大高校设置管理会计学科,并编写适应管理会计学科教育的学习教材,各大经济院校也把管理会计学科作为主要研究和发展的学科进行开设、培养。加强高校领导、老师和学生对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5]。同时,可以开设相对应的管理会计学科的选修课,让其他非会计学专业的同学也对管理会计这门学科进行一定的了解,让所有人都意识到管理会计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必然会起到推动和决策方面的作用,这样社会和企业才会逐渐真正看中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所创造的价值,把管理会计运用到企业发展实践中去。

23提高企业管理者和企业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企业管理者的自身素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管理会计在企业实际运用中的实践程度,因此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自身素质,让他们意识到管理会计的优势和作用就显得尤为必要。所以提出要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管理和财务方面的培训,全面提升企业管理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把管理会计这门学科作为培训企业管理者的基本条件之一进行考核。除了企业管理者之外,手下的财务会计人员也是应用管理会计的另一部分实践者,对于不懂得管理会计理论的会计人员,企业应该花时间和精力对他们进行额外的培训教育,提高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从上至下全面为推行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做出有利的铺垫。

24努力使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管理会计的管理理念

我国的管理会计领域应该出现一批针对实务运用的管理会计学术论点,使得企业既能够很快的运用这些观念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又能很好地理解管理会计这一学术理论。通过各种典型案例的推广,逐步在一些大型、中型企业中得到认同并设计出一些相对操作性强的管理模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大管理会计在我国推广的力度[6]。

同时,管理理念和目标也是企业实现其自身经济价值的核心观念。按照传统的管理会计理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忽略了企业长远发展所带来的风险属性。因此要不断更新管理会计的发展目标和发展理念,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权衡利益与风险,按照现代化的管理会计理念,创新企业活力,实现企业价值。

3结论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在社会、政府和其他盈利性质的企业及科研领域的大力推动和广泛宣传之下,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当前的企业和有些盈利性质的事业单位要积极推动管理会计在企业和单位中的施行,很多企业在有些经济活动管理方面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管理手段,组织机制尚不完善,这也为管理会计的理念推行提供了发展和创新的途径。无论如何,在今后的各项积极探索实践中,我们都要牢牢秉持管理会计这一创新理念,遵循企业的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结合企业实际工作情况,充分利用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有利地位,推动企业的发展,也为未来研究管理会计体系的道路上提供具体的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胡尔纲管理会计体系:企业的财务智囊[J].中国邮政,2010(1)

[2]郭伟琴浅谈新时期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创新[J].现代商业,2009(2)

[3]陈丽管理会计[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2

[4]郭道扬二十世纪管理会计的产生与演进[J].理论探讨,2010(3)

[5]李苹莉战略管理会计发展与挑战[J].会计研究,2009(1)

[6]潘飞九十年代管理会计研究成果及未来展望[J].会计研究,2011(9)

邮政保险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文章对当前邮政包裹业务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包裹业务创新发展的经营战略和各类包裹业务发展的策略措施。

关键词:包裹业务;服务标准;产品结构;流程;体系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商品流通的日益发达、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和邮政业务种类的日益丰富,作为邮政传统业务之一的包裹业务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近年来,包裹业务虽然在产品种类设计、业务结构优化、经营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发展还不够理想。因此,在中国邮政体制改革后,如何通过创新发展改变包裹业务目前的状况,使包裹业务发展实现新的飞跃,是中国邮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 邮政包裹业务发展概况

作为邮政传统的物品寄递业务,包裹业务多年来一直保持比较平稳的发展态势。但近年来,相对于函件、速递等业务的快速发展,包裹业务呈现出增长乏力的态势。从2004年开始,包裹业务量持续下降,其中2004年下降9.4%。2005年下降4.6%,2006年1~10月下降1.6%;而包裹业务收入相对平稳,基本维持在22亿元左右,主要是因为快递包裹业务和国际包裹业务对包裹业务收入起到了较好的拉动作用,包裹业务量收情况具体见图1、图2。

从收入结构看,普包业务占包裹业务收入的比重在逐年下降,从2001年的72.5%下降为2006年1~10月的33.6%.快包业务自2001年开办以来到2004年为止,占包裹业务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01年的3.94%上升到2004年的40.08%.但从2005年开始,快包占包裹业务收入的比重开始下降,2005年为40.01%,2006年1~lO月为38.68%.国际包裹业务占包裹业务收入的比重则保持了逐年上升的态势,从2001年的15.27%上升到2006年10月的25.01%,见表1。

2 邮政包裹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市场定位不够清晰

一方面,随着社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物品寄递市场的竞争已十分激烈,邮政在该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已不复存在,需要根据自身优势对包裹业务进行明确的市场定位,占领适合邮政包裹业务发展的目标市场。另一方面,作为邮政业务,包裹业务和纯粹的运输业务是有一定区别的,不能将所有的物品流动都纳入包裹业务的范畴。但从目前情况看,邮政对包裹业务的市场定位还不够清晰,各级邮政企业还缺乏成本效益观念和扬长避短争夺市场的意识,局限于和社会运输公司打价格战,由此造成交寄包裹业务的产品附加值低、包裹业务缺乏优质大客户等问题。

2.2 业务界限模糊、内部无序竞争

在邮政的产品体系中,包裹和物流业务具有物品运输和送达的共性。从理论上讲,包裹业务和物流业务在服务对象、时限、资费、服务方式和处理流程等方面都有明显区别,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由于中邮快货业务的推出,造成包裹、物流业务的界限比较模糊,再加上物流业务的价格远低于包裹业务,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物流业务分流包裹业务的现象。此外,经营主体的不同,还造成了负责包裹经营的地市局和物流公司为完成各自收入指标无序竞争现象的出现。

2.3 经营管理主体不明确

长期以来,包裹业务的经营管理主体不够明确。集团公司成立之前,无论是企业总部还是各省、市局,基本上没有专业的包裹业务经营管理部门,各省、市包裹业务的经营主体在各地、市和县(市)局,包裹业务基本上依靠营业局自然发展。在机构设置上,包裹业务受重视的程度明显低于速递和物流等其它物品类业务,组织机构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包裹业务的发展。

2.4 资费体系与市场相背离,缺乏市场竞争力

现有的包裹资费标准是建立在普遍服务的民用包裹基础之上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用包裹不断萎缩,普通包裹的重点转移到大宗商包市场。同时,近年来社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社会运输成本不断下降,包裹原有的按照区域和重量划分216个计费区的资费体系显得繁琐而不合理。一是与竞争对手在近距离资费方面的差距大于远距离的资费差距,一般而言,由于近距离路线成本低,竞争更为激烈,而且邮政由于环节过多,在近距离运输上不占优势;二是资费不够灵活,资费优惠后仍高于竞争对手。邮政包裹资费明显与市场规律背离,缺乏竞争力。

2.5 服务标准无差异性

在国内包裹业务中,普包更多地体现了普遍服务的性质,快包则更多地体现了“优质优价”的商业化服务,因此快包的时限要明显快于普包,资费要明显高于普包。但实际情况是,在高资费的情况下,快包并没有在时限上与普包形成明显的层次性。此外,从投递深度上,普、快包都实行无偿投递到户,服务标准的无差异性导致很多已选择使用快包业务的客户重新选择普包业务,使高资费业务向低资费业务回流。

2.6 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

目前包裹业务的发展主要以窗口营业为主,仅部分省市对普通包裹的大客户提供上门揽收服务,包裹业务的发展基本停留在窗口销售阶段,缺乏营销体系和营销人员对客户进行针对性服务。市场营销体系的不健全,不利于对包裹业务大客户群体的培育和开发,仅靠窗口交寄的散户难以做大包裹业务的规模和效益。

3 邮政包裹业务创新发展的策略措施

3.1 开发电子商务包裹产品,寻找包裹业务新的增长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网上购物用户数量和网上购物市场交易额迅速增长。2005年网上购物用户数达1 855万人,交易额高达193.1亿元,网上购物约产生1.5亿个电子商务包裹。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10年,电子商务包裹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亿个左右。电子商务包裹的市场空间十分广阔,邮政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信誉和网络优势,先与市场份额增速最快的“淘宝网”进行合作,开发电子商务包裹产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步拓展业务范围和合作伙伴,使电子商务包裹成为邮政包裹业务新的增长点。

在开办范围的选择上,据“淘宝网”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天津等8个省市在“支付宝”上的出口量占总量的80%以上,进口量占总量的90%以上。这8个省市分别处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是电子商务发展最迅速、业务量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因此邮政应首先在这8个省市开办电子商务包裹产品,集中力量,获取最大效益。

在客户群的选择上,邮政也应有所侧重。一方面,C to C市场占据了网上购物市场70%的市场份额,且C to C包裹寄递呈现多点对多点的特点,邮政优势明显。另一方面,B to C电子商务公司对价格比较敏感,保持价格稳定是前提。且目前邮政对B to C电子商务公司已采取大客户服务模式,服务流程已经嫁接到公司现场,形成了固定的合作服务

模式,新的产品推荐可能会打乱目前的平衡。因此,电子商务包裹产品应首先确定C to C市场为重点市场。对于B to C电子商务公司,可在普通包裹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叠加代收货款和查询功能。

在资费水平上,电子商务包裹应介于快包和特快专递之间,并按照不同的区域范围和重量区别定价。在服务流程上,对电子商务包裹应提供上门揽收、专门包装、投递到户、跟踪查询等一条龙服务。由于电子商务包裹产品是针对新兴的网上购物市场设计的全新产品,所以产品特点必须满足电子商务包裹对便利性、安全性、经济性和时效性的要求,处理流程必须适应网上购物流程,因此,需要对邮政传统的邮件处理流程实施包括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内的流程再造。

3.2 理顺物品类业务的产品结构

目前,邮政物品类业务主要包括物品型速递、物流业务和包裹业务三大类。政企分开后,包裹业务和速递物流类业务是分板块由不同的经营主体经营的。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对这三项业务未来的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运作,划分清楚包裹、速递、物流业务的界限,使这三项业务在时限、资费和服务深度等方面既体现出业务之间的层次性、差异性.又体现出互补性和整体性,从而提高物品类业务的综合竞争实力。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建议将时限、资费、重量、批量作为四个主要划分因素,使这几项业务能够形成层次性、差异化服务;同时有选择地发展物流业务,将重点放到发展一体化物流项目上。

3.3 明确包裹业务的市场定位

转变包裹业务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强化效益观念,避免包裹业务的发展模式简单地陷入速度增长型,而要使包裹业务的发展模式实现速度与效益并重的速度效益型。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应坚持“效益优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集中有限资源,按照“市场有需求、邮政有优势、企业有效益、发展有前景”的原则,突出发展快递包裹、国际包裹、电子商务包裹等重点业务和长效、高效业务,理智地放弃一些低端市场,将市场开拓重点逐步向生物保健、医药、电子、邮购等高附加值的商包市场转移,着重开发药品、图书、电子产品等小批量、多频次的小件包裹,抢占包裹业务的高端市场和高端客户,把重点放到提升包裹业务的效益上来。

3.4 改革包裹资费体系,建立适应市场的价格机制

首先应简化216个计费区的计费方式,按照运递距离远近划分计费区域,同时参考社会平均运递价格,实行“远高近低”、“商低民高”、“适度调节”的资费标准,建立简便、合理、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体系。并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形成普包与快包的资费层次。其次,根据客户对包裹业务的贡献率,确定资费优惠政策。对窗口交寄的普通包裹不应优惠,对于大宗包裹,可按一定的邮寄量标准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对于全网包裹业务,集团公司总部可规定一定的优惠条件和优惠幅度底限,由各省根据市场实际从严把握;对于省内包裹业务,则可由各省在成本核算清楚的前提下,自行对重点地区、重点线路、重点客户进行一定幅度的包裹资费优惠。

3.5 优化网络组织和作业流程

从包裹业务全程全网的特点看,要增强包裹业务的综合竞争力,为客户提供层次清晰的包裹寄递服务,网络支撑是关键因素。因此,要进一步优化网络组织,为包裹业务的发展做好支撑。一方面,要调整优化干线网络组织,改进生产作业流程,合理分配运力,尽量减少快包的交接、处理环节,缩短快包处理时限,使快包和普包能够体现出时限差距;另一方面,要根据新的包裹业务产品体系,对投递网目前的作业组织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可以考虑根据各类包裹业务的不同特点适当进行分层、分频次运作,做好电子商务包裹、快递包裹业务的上门投递服务,为前台营销做好支撑。

3.6 建立健全包裹业务经营管理体系

目前在集团公司总部层面已经明确设置了包裹业务的经营管理部门,即邮政业务局,下设包件业务处、国际函包处。各省应马上组建相应的包裹业务经营管理部门,从而建立起总部——省公司——地市局三级包裹经营管理体系。在营销体系建设上,现阶段包裹业务是以窗口经营为主,上门揽收为辅。但是,要想做大包裹业务的规模,提高包裹业务的效益,开发高附加值的大客户是必然趋势,因此包裹业务的营销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当然,目前包裹业务的规模还比较小,大客户对包裹业务的贡献率还不高,因此暂时不必要针对包裹业务建立单独的营销体系,而应本着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建立总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地(市)局——区(县)局四级营销体系,实行邮务类业务综合营销。

3.7 分梯度发展包裹业务

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包裹业务的市场环境、经营基础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包裹业务应确立“梯度发展,分类指导”的战略思路,针对不同地区,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业务重点,下达不同的工作要求,配置不同的资源,制定不同的激励措施,从而实现全网包裹业务的协调发展。

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包裹业务发展情况的分析,并结合各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市场潜力,可以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三类。一类地区主要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省市(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天津8个省市)。这类地区市场基础好,业务规模大,竞争激烈,因此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包裹业务,大力发展快递包裹、国际包裹业务,努力增强实力,提高邮政包裹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二类地区主要包括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和中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市(辽宁、河北、四川、黑龙江、河南、云南、广西、湖北、新疆、吉林、陕西、湖南、安徽、江西、山西、重庆16个省市)。这类地区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同时经济发展正处于活跃期和上升期,因此各局应深挖市场潜力,努力做大现有包裹业务规模,提高包裹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三类地区主要包括西部和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内蒙、甘肃、贵州、海南、西藏、宁夏、青海7个省份)。这类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交通条件不发达,各局应主要做好包裹的普遍服务,这些省份的省会局应努力做大现有包裹业务的规模,其余地市可结合本地情况发展特色包裹业务。

邮政保险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包裹业务;服务标准;产品结构;流程;体系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商品流通的日益发达、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和邮政业务种类的日益丰富,作为邮政传统业务之一的包裹业务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近年来,包裹业务虽然在产品种类设计、业务结构优化、经营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发展还不够理想。因此,在中国邮政体制改革后,如何通过创新发展改变包裹业务目前的状况,使包裹业务发展实现新的飞跃,是中国邮政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 邮政包裹业务发展概况

作为邮政传统的物品寄递业务,包裹业务多年来一直保持比较平稳的发展态势。但近年来,相对于函件、速递等业务的快速发展,包裹业务呈现出增长乏力的态势。从2004年开始,包裹业务量持续下降,其中2004年下降9.4%。2005年下降4.6%,2006年1~10月下降1.6%;而包裹业务收入相对平稳,基本维持在22亿元左右,主要是因为快递包裹业务和国际包裹业务对包裹业务收入起到了较好的拉动作用,包裹业务量收情况具体见图1、图2。

从收入结构看,普包业务占包裹业务收入的比重在逐年下降,从2001年的72.5%下降为2006年1~10月的33.6%.快包业务自2001年开办以来到2004年为止,占包裹业务收入的比重逐年上升,从2001年的3.94%上升到2004年的40.08%.但从2005年开始,快包占包裹业务收入的比重开始下降,2005年为40.01%,2006年1~lO月为38.68%.国际包裹业务占包裹业务收入的比重则保持了逐年上升的态势,从2001年的15.27%上升到2006年10月的25.01%,见表1。

2 邮政包裹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市场定位不够清晰

一方面,随着社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物品寄递市场的竞争已十分激烈,邮政在该市场的绝对优势地位已不复存在,需要根据自身优势对包裹业务进行明确的市场定位,占领适合邮政包裹业务发展的目标市场。另一方面,作为邮政业务,包裹业务和纯粹的运输业务是有一定区别的,不能将所有的物品流动都纳入包裹业务的范畴。但从目前情况看,邮政对包裹业务的市场定位还不够清晰,各级邮政企业还缺乏成本效益观念和扬长避短争夺市场的意识,局限于和社会运输公司打价格战,由此造成交寄包裹业务的产品附加值低、包裹业务缺乏优质大客户等问题。

2.2 业务界限模糊、内部无序竞争

在邮政的产品体系中,包裹和物流业务具有物品运输和送达的共性。从理论上讲,包裹业务和物流业务在服务对象、时限、资费、服务方式和处理流程等方面都有明显区别,但在具体运作过程中,由于中邮快货业务的推出,造成包裹、物流业务的界限比较模糊,再加上物流业务的价格远低于包裹业务,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物流业务分流包裹业务的现象。此外,经营主体的不同,还造成了负责包裹经营的地市局和物流公司为完成各自收入指标无序竞争现象的出现。

2.3 经营管理主体不明确

长期以来,包裹业务的经营管理主体不够明确。集团公司成立之前,无论是企业总部还是各省、市局,基本上没有专业的包裹业务经营管理部门,各省、市包裹业务的经营主体在各地、市和县(市)局,包裹业务基本上依靠营业局自然发展。在机构设置上,包裹业务受重视的程度明显低于速递和物流等其它物品类业务,组织机构的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包裹业务的发展。

2.4 资费体系与市场相背离,缺乏市场竞争力

现有的包裹资费标准是建立在普遍服务的民用包裹基础之上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用包裹不断萎缩,普通包裹的重点转移到大宗商包市场。同时,近年来社会运输条件不断改善,社会运输成本不断下降,包裹原有的按照区域和重量划分216个计费区的资费体系显得繁琐而不合理。一是与竞争对手在近距离资费方面的差距大于远距离的资费差距,一般而言,由于近距离路线成本低,竞争更为激烈,而且邮政由于环节过多,在近距离运输上不占优势;二是资费不够灵活,资费优惠后仍高于竞争对手。邮政包裹资费明显与市场规律背离,缺乏竞争力。

2.5 服务标准无差异性

在国内包裹业务中,普包更多地体现了普遍服务的性质,快包则更多地体现了“优质优价”的商业化服务,因此快包的时限要明显快于普包,资费要明显高于普包。但实际情况是,在高资费的情况下,快包并没有在时限上与普包形成明显的层次性。此外,从投递深度上,普、快包都实行无偿投递到户,服务标准的无差异性导致很多已选择使用快包业务的客户重新选择普包业务,使高资费业务向低资费业务回流。

2.6 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

目前包裹业务的发展主要以窗口营业为主,仅部分省市对普通包裹的大客户提供上门揽收服务,包裹业务的发展基本停留在窗口销售阶段,缺乏营销体系和营销人员对客户进行针对性服务。市场营销体系的不健全,不利于对包裹业务大客户群体的培育和开发,仅靠窗口交寄的散户难以做大包裹业务的规模和效益。

3 邮政包裹业务创新发展的策略措施

3.1 开发电子商务包裹产品,寻找包裹业务新的增长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网上购物用户数量和网上购物市场交易额迅速增长。2005年网上购物用户数达1 855万人,交易额高达193.1亿元,网上购物约产生1.5亿个电子商务包裹。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10年,电子商务包裹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亿个左右。电子商务包裹的市场空间十分广阔,邮政完全可以凭借自身的信誉和网络优势,先与市场份额增速最快的“淘宝网”进行合作,开发电子商务包裹产品,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步拓展业务范围和合作伙伴,使电子商务包裹成为邮政包裹业务新的增长点。

在开办范围的选择上,据“淘宝网”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天津等8个省市在“支付宝”上的出口量占总量的80%以上,进口量占总量的90%以上。这8个省市分别处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是电子商务发展最迅速、业务量最大、竞争最为激烈的地区,因此邮政应首先在这8个省市开办电子商务包裹产品,集中力量,获取最大效益。

在客户群的选择上,邮政也应有所侧重。一方面,C to C市场占据了网上购物市场70%的市场份额,且C to C包裹寄递呈现多点对多点的特点,邮政优势明显。另一方面,B to C电子商务公司对价格比较敏感,保持价格稳定是前提。且目前邮政对B to C电子商务公司已采取大客户服务模式,服务流程已经嫁接到公司现场,形成了固定的合作服务

模式,新的产品推荐可能会打乱目前的平衡。因此,电子商务包裹产品应首先确定C to C市场为重点市场。对于B to C电子商务公司,可在普通包裹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叠加代收货款和查询功能。

在资费水平上,电子商务包裹应介于快包和特快专递之间,并按照不同的区域范围和重量区别定价。在服务流程上,对电子商务包裹应提供上门揽收、专门包装、投递到户、跟踪查询等一条龙服务。由于电子商务包裹产品是针对新兴的网上购物市场设计的全新产品,所以产品特点必须满足电子商务包裹对便利性、安全性、经济性和时效性的要求,处理流程必须适应网上购物流程,因此,需要对邮政传统的邮件处理流程实施包括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内的流程再造。

3.2 理顺物品类业务的产品结构

目前,邮政物品类业务主要包括物品型速递、物流业务和包裹业务三大类。政企分开后,包裹业务和速递物流类业务是分板块由不同的经营主体经营的。因此,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对这三项业务未来的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运作,划分清楚包裹、速递、物流业务的界限,使这三项业务在时限、资费和服务深度等方面既体现出业务之间的层次性、差异性.又体现出互补性和整体性,从而提高物品类业务的综合竞争实力。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建议将时限、资费、重量、批量作为四个主要划分因素,使这几项业务能够形成层次性、差异化服务;同时有选择地发展物流业务,将重点放到发展一体化物流项目上。

3.3 明确包裹业务的市场定位

转变包裹业务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强化效益观念,避免包裹业务的发展模式简单地陷入速度增长型,而要使包裹业务的发展模式实现速度与效益并重的速度效益型。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应坚持“效益优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集中有限资源,按照“市场有需求、邮政有优势、企业有效益、发展有前景”的原则,突出发展快递包裹、国际包裹、电子商务包裹等重点业务和长效、高效业务,理智地放弃一些低端市场,将市场开拓重点逐步向生物保健、医药、电子、邮购等高附加值的商包市场转移,着重开发药品、图书、电子产品等小批量、多频次的小件包裹,抢占包裹业务的高端市场和高端客户,把重点放到提升包裹业务的效益上来。

3.4 改革包裹资费体系,建立适应市场的价格机制

首先应简化216个计费区的计费方式,按照运递距离远近划分计费区域,同时参考社会平均运递价格,实行“远高近低”、“商低民高”、“适度调节”的资费标准,建立简便、合理、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体系。并在科学测算的基础上,形成普包与快包的资费层次。其次,根据客户对包裹业务的贡献率,确定资费优惠政策。对窗口交寄的普通包裹不应优惠,对于大宗包裹,可按一定的邮寄量标准给予一定程度的优惠。对于全网包裹业务,集团公司总部可规定一定的优惠条件和优惠幅度底限,由各省根据市场实际从严把握;对于省内包裹业务,则可由各省在成本核算清楚的前提下,自行对重点地区、重点线路、重点客户进行一定幅度的包裹资费优惠。

3.5 优化网络组织和作业流程

从包裹业务全程全网的特点看,要增强包裹业务的综合竞争力,为客户提供层次清晰的包裹寄递服务,网络支撑是关键因素。因此,要进一步优化网络组织,为包裹业务的发展做好支撑。一方面,要调整优化干线网络组织,改进生产作业流程,合理分配运力,尽量减少快包的交接、处理环节,缩短快包处理时限,使快包和普包能够体现出时限差距;另一方面,要根据新的包裹业务产品体系,对投递网目前的作业组织模式进行优化调整,可以考虑根据各类包裹业务的不同特点适当进行分层、分频次运作,做好电子商务包裹、快递包裹业务的上门投递服务,为前台营销做好支撑。

3.6 建立健全包裹业务经营管理体系

目前在集团公司总部层面已经明确设置了包裹业务的经营管理部门,即邮政业务局,下设包件业务处、国际函包处。各省应马上组建相应的包裹业务经营管理部门,从而建立起总部——省公司——地市局三级包裹经营管理体系。在营销体系建设上,现阶段包裹业务是以窗口经营为主,上门揽收为辅。但是,要想做大包裹业务的规模,提高包裹业务的效益,开发高附加值的大客户是必然趋势,因此包裹业务的营销体系建设势在必行。当然,目前包裹业务的规模还比较小,大客户对包裹业务的贡献率还不高,因此暂时不必要针对包裹业务建立单独的营销体系,而应本着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则,建立总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地(市)局——区(县)局四级营销体系,实行邮务类业务综合营销。

3.7 分梯度发展包裹业务

中国幅员辽阔,经济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包裹业务的市场环境、经营基础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包裹业务应确立“梯度发展,分类指导”的战略思路,针对不同地区,确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和业务重点,下达不同的工作要求,配置不同的资源,制定不同的激励措施,从而实现全网包裹业务的协调发展。

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包裹业务发展情况的分析,并结合各地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市场潜力,可以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分为三类。一类地区主要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省市(广东、上海、北京、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天津8个省市)。这类地区市场基础好,业务规模大,竞争激烈,因此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包裹业务,大力发展快递包裹、国际包裹业务,努力增强实力,提高邮政包裹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二类地区主要包括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和中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省市(辽宁、河北、四川、黑龙江、河南、云南、广西、湖北、新疆、吉林、陕西、湖南、安徽、江西、山西、重庆16个省市)。这类地区有一定的市场基础,同时经济发展正处于活跃期和上升期,因此各局应深挖市场潜力,努力做大现有包裹业务规模,提高包裹业务的市场竞争力。三类地区主要包括西部和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内蒙、甘肃、贵州、海南、西藏、宁夏、青海7个省份)。这类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恶劣,交通条件不发达,各局应主要做好包裹的普遍服务,这些省份的省会局应努力做大现有包裹业务的规模,其余地市可结合本地情况发展特色包裹业务。

上一篇:网络保险论文下一篇:业务经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