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职称论文范文

2023-03-24

中医职称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称制度;改革;职称评聘;管理模式

0引言

随着《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印发,我国职称工作进入新一轮深化改革阶段,如何更好地处理评聘关系问题是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职称制度改革大背景下,职称评聘管理工作有了清晰的改革方向,要综合考虑品德、能力、贡献,系统的对人才进行评定,逐走出传统职称评定中主要根据论文、学历、资历、计算机、外语等硬性指标的职称评聘管理模式,新指标的建立,有助于通过系统考虑工作,实现职称评聘管理模式的统筹兼顾。

1职称评聘管理模式现状简述

1.1论文、计算机等硬指标逐步淡化

长久以来凭借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以及论文数量的职称评聘管理模式备受争议。针对这一现象,当前多地区已开始着手改革。一是部分地区开始对工作中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更高,而对科研要求较低的岗位在职称评价中淡化或取消对于论文、英语要求;二是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一些地区开始积极探索引入新指标代替论文、外语和计算机在职称评审中的作用。如更偏重于实际研究成果的传新性和影响性,以避免因对论文数量要求而引起的论文质量低下。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在职称评聘管理中取得了新的进展。吉林省在《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明确要求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不强制对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设定标准;内蒙古针对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基层技术型和实践型岗位,职称评聘管理中注重对工作过程中业绩进行审查,不强制对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设定标准。

1.2开始逐步突出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

由用人单位或评审机构自主确定评审条件逐渐成为职称改革的一个导向,通过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逐步突出用人部门和单位的自主评价,鼓励单位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针对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人才评价,传统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社部門,通过对相关工作的备案实现对职称评聘的管理。据了解当前江西省内14家企业、37家院校和医院、5家科研机构下放职称评审自主权,全日制本科高校教师职称全部实行自主评审。实践证明,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用人单位基于自身需求导向,其职称评聘标准与传统的评聘标准相比更加科学和符合单位实际情况,同时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实现了政府为主导的职称评聘管理职能的转变。

1.3职称评聘的监管制度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建立健全

职称评聘的监管制度在不同地区依然不同程度存在标准不严格、程序不规范,投诉较多、争议较大以及复核中发现严重问题的局面。凸显出当前政府监管不明确、单位不自律、社会监督失位,对职称评聘过程中的申报、推荐、评审各环节监管机制不够健全。一是下放职称评审权后事中、事后监管规则、流程和标准不够明晰。二是用人单位对评聘界限、评聘规则具体工作中依据各单位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并做出决定的权力交代不清。三是未做到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进行及时的监管,对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突出问题以及不合理情况,未能进行公示并做严肃处理。

2当前职称制度改革主要内容

2.1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职称评价标准

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应坚持对重品德、重创新能力、重业绩的评价和激励导向。一是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要针对实际情况对应用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技术人才、新兴产业技术人才破除传统模式中的论文、资历标准,依据实际情况强化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业绩贡献评价导向。通过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破除应用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技术人才、新兴产业技术人才在职称评聘中因资历不足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要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建立以专业技术品德、能力和对业绩贡献为核心的专业职称评价衡量标准和体系,坚持对品德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关键性指导作用。三是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通过评价注重对创新能力的评价,合理地设置专业职称评审项目中的学术论文和相关科研成果的评价条件,对专业职称外语和对计算机专业应用技术能力水平不作统一的要求,突出对业绩和贡献的评价,增加专业职称技术创新、成果应用转化、横向研究课题等相关评价内容和指标的等级和权重,破除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传统做法。

2.2针对不同领域制定不同职称评价标准

当前职称制度改革要针对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不同社会层次的专业和技术人才,制定不同的职称评价的标准。职称人员在评聘制度的管理过程中要实现“干什么、评什么”。通过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针对不同领域制定不同职称评价标准。鼓励中小学教师到课上和讲台、医生到科室和临床、工程师人员到实验室和技师到厂房工地、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在火热的基层生产一线建功立业,让干得好的人都能评得上。

2.3创新职称评价方式,探索多元评价方法

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应创新职称评价方式,探索多元评价方法,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单位需求,在职称评定过程中积极开展多样化的职称评价方法,在实际过程中应遵循定性职称评价与定量支撑评价相结合、特殊人才职称评价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单独标准,进而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实现在针对不同层次的人才、不同领域的部门做到多层次、多维度和立体性考查,增强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3职称制度改革下的职称评聘管理的建议

3.1职称评聘进行分类评价

职称制度改革下的职称评聘管理应做到分类评价。应在职称制度改革背景下,進一步提升职称与个人工作领域和业务内容的适用性。在个人工作领域和业务内容的基础上,将职称评价与个人工作领域相适应、职称评价与业务内容相适应和职称评价与社会服务相适应科学划分类别,制定侧重不同的评价标准。同时,建立职称的评审指标和代表作用评价制度,从“单一固定评价指标”制度修改为“适应性指标”,可从其工作的内容、工作管理业绩、特殊情况和事件、工作管理绩效、专利、研究报告等不同的成果中,任选最能体现其能力和水平的优秀人员作为本次职称资格评审的主要评价内容。

3.2职称和岗位实行聘期制

职称制度改革下的职称评聘管理应做到职称告别“终身制”,通过职称和岗位实行聘期制实现用人“能上也能下”。由此可以进一步地强化单位和职称的“能上能下”。在职称的实际操作中,职称和个人适用岗位的聘任均严格实行职称聘期制,期满后对单位进行严格的考核;考核合格的,单位和其个人按照适用岗位的需要、同时参考个人想法的基础上,协商一致办理劳动合同;对于在单位内部的考核中成绩不达标的现象,单位可根据其个人与岗位的适用条件差异情况,低聘岗位适用等级人员直至按照规定解除其聘用。通过这一职称评聘制度的设计,有利于维护和保障机关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避免一劳永逸的实行职称评聘终身制度所引发的工作惰性,进一步地激发机关事业创新时代劳动主体的活力。

3.3加强职称评审权的下放

职称制度改革下的职称评聘管理应进一步创新民营企业职称评价方式。民营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建立应用型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技术人才、新兴产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的单独标准,以保证与单位发展相契合,但同时应注意,要杜绝“放而不管”,职称评审权下放后加强监管放权不等于放任不管。人力社保部门应在民营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加强监管。在组织制定本事业单位的聘任程序审核管理暂行办法时,人力社保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对其进行科学指导和对审核严格把关,确保其评聘程序和制度的合规合理。在组织开展本单位聘任程序评议工作时,需对本单位进行评议前的公示和聘任前的公示,广泛地接受人民和社会的监督。在组织完成本单位聘任程序验收工作时,人力社保管理部门负责人应对其聘任审核程序和制度审核结果落实情况进行审查和验收,确保本单位聘任程序和结果的真实有效。

3.4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

职称制度改革下的职称评聘管理应结合新形势,积极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以进一步提升职称评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体而言,一是要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推广智能监管,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途径的运用,逐步在实践过程中探索与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相适应的“互联网+监管”模式。二是应由主管部门建立职称评审公示制度,健全公众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的举报途径和监督手段,充分发挥群众在职称评聘管理过程中的监督作用。

4结论

本文在深入分析评聘现状于改革内容的基础上,给出了职称评聘进行分类评价、职称和岗位实行聘期制、加强职称评审权的下放、探索“互联网+监管”模式的建议,对于职称制度改革下的职称评聘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廷洲,陆莎,金志峰,等.我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发展历程、关键问题与政策建议[J].中国教育学刊,2017,(12).

[2]刘尧.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变革透视——从《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暂行办法》谈起[J].高校教育管理.2018,(03).

[3]姚荣.论我国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的公法规制[J].高校教育管理.2017,(04).

[4]钱晨烨.现行职称制度改革的障碍和建议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17,(18).

[5]杨新春,吴艳.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视域下的学术道德失范探析[J].职教论坛,2014,(32).

[6]肖鹏燕.非公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09).

[7]温丙帅,孙建波.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职称评审权利保障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

中医职称论文范文第2篇

[摘要]当前,社会对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但是高校培养出来的相关人才却不能够满足目前中医药市场的需求,这就造成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这种局面是由传统培养模式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分析高等院校中医药专业传统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从而提出改进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够缓解中医药专业市场人才的供需矛盾,促进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与社会相适应。

[关键词]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路径探析

随着各行各业对外交流越来越频繁,其对高级翻译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加大,中医药行业亦是如此。当前,中医药市场翻译人才的缺口非常大,许多中医药专业都开设了英语翻译课,用来培养中医药专业需要的翻译人才,但是由于传统的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落后,导致中医药专业培养的英语翻译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中医药行业市场的需求。因此,有必要依据当前时代发展的条件及需求,制定出切实符合当前中医药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中医药翻译人才的需求情况

无论是从中医药市场发展、国家战略还是中医药的影响力方面来考虑,当前我国社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中医药翻译人才。

(一)中医药市场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翻译人才

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导向,市场经济需求决定着人才的供给。这适用于各行各业,包括中医药行业。据调查分析,当前中医药单位发展需要的是既懂理论知识又能从事某一具体岗位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能够更好地运用知识与技能服务市场的中医药应用型翻译人才。而且随着人们对健康水平要求的提高,对于应用型中医药人才的需求更是供不應求。所以,发展社会适用的应用型中医药翻译适用人才、满足人们旺盛的需求应该是今后中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

(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中医药翻译人才

为了加强同各国之间的共同发展,提高中华民族的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就是要求加强同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需要同各国之间进行各行各业的友好交往,而这些互动完成得如何、能否真正实现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发展,最终取决于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这些精英人才的培养最终需要的是高等教育培养出适应某一行业的交流互动人才。对于中医药行业能否在“一带一路”上发挥作用,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的是具有中医药知识且能够担当翻译宣传工作的应用翻译人才。只有这些精英人才能够为中医药行业获得“一带一路”发展的历史机遇,开创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提高中华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中医药翻译人才

我国医药文化渊源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我国民族文化世界影响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国外了解我国中医药文化,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当前中医药专业承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能否完成这一历史使命,关系到中医药能否得到国外的认可,关系到中医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否与国际接轨的问题,而这些不能仅仅依靠抽象的理论说教和宣传让人信服,而是需要培养大量的既能够翻译中医药知识,又能够承担某项具体工作的应用型翻译人才承担具体工作来完成。

二、中醫药专业传统翻译人才培养的问题

我国中医药专业传统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在适应当前社会需求中存在着诸多弊端。“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念指导下,以预设的培养目标为要求,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状况等方面进行人为的规范设置。也就是说,人才培养模式是人们人为设置的培养人才的蓝图、程序、框架而已”[1]。下面就从这些方面来论述中医药专业传统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一)指导思想理念落后

“思想理念对行动具有决定性作用,有什么样的思想理念,就有什么样的行动”[2],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来说也是如此。中医药院校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的行动之所以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因为其指导思想理念落后于时代要求。当前,高等院校中医药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理念依然是学术理论的翻译理念,此等学术理论翻译理念的目的是培养学术性的理论人才。当时,需要的是培养少数用于理念研究的中医药领域翻译人才,所以这种理论学术型翻译英语人才是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但今天,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阶段,而且社会需要的也是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缺乏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指导,依然延用以前高等教育精英阶段培养理论研究人才的模式来培养中医药行业急切需求的应用型翻译人才,这显然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自然而然就成了落后的思想理念,成为制约翻译人才培养的瓶颈。

(二)课程体系设置欠缺职业考虑

传统的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在落后的思想理念的指导下,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存在着相应的弊端。具体体现在:传统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是在培养理论人才理念的指导下设置的主要侧重药学理论知识类课程,将与中医药知识类有关的英文翻译课程作为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全部,而很少涉及与社会某一行业相关的职业技能类或者专业技能类课程。毋庸置疑,药学理论知识类课程对于学生深入了解及掌握英、美语言有所帮助,但是现在社会需要大量的职业技能型和专业技能型人才,这种课程体系设置显然不能满足对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如果不改变单纯侧重药学理论课程的体系,那么就不可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中医药英语翻译型人才。也就是说,在课程设置方面, “应该向社会需求的职业技能或者专业技能方面考虑”[3]。

(三)教学内容与现实需求脱节

在传统的侧重学术思想理念的指导下,选择的教材是侧重思维训练的,而且这些教材内容都与学术理论素养有关,与当时高等教育培养精英人才的要求相适应,但是对于培养当前社会需要的应用技能用处不大。可见,“思想理念的偏差导致教材选择的偏差”[4]。教材选择的偏学术理论的偏差,导致目前的教学内容不可能与当前社会的需求相适应。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需求不一致,严重脱离了现实社会的需要,导致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需求相脱节,教学内容不符合现实社会的需求。教学内容是传递给学生的知识,学生接受的知识取决于教学内容,而教学内容与现实社会脱离,自然就不可能培养出当前社会行业需要的人才。

(四)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进行的,其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完全一致,“也就是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5]。在这种传统的中医药英语翻译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支配性作用,课堂教学的一切都是由教师做主,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长时间就会形成等、靠、要的习惯,逐步丧失自我探索、自我学习、自我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而当前已步入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任何人都不可能依靠接受别人的知识而适应社会需要,那种单纯依靠教师讲授获取翻译知识技能的方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信息化时代需要学生掌握获取信息技术知识的能力,能够进行自主学习,而传统、单一的教师讲授法很难与学生自我获取信息的需求相一致。但不可否认,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学习这种方法,的确能够给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但从当前的社会需要来看,这种方法不符合社会需求。

(五)专业师资匮乏

传统的思想观念认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功底更为扎实,他们更有能力从事英语教育教学工作。因此,与英语教学有关的所有课程几乎都由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承担,这种思想理念还停留在大英语教学时期,那时英语还没有详细划分形成的选择教师的理念,很显然这种理念在今天学科细分与综合并存的状态下是不合时宜的。让英语语言文学这种理论型师资担任翻译专业教师,很容易出现用教学翻译替代翻译教学的问题,很难培养出真正的实用性翻译人才,而只能培养出从事教学翻译的理论型人才。除了前面提到的传统的选择教师的理念,各级教师工资普遍低于社会各行各业,教师工资低于社会从事专职翻译人才的工资,使得教师行业缺乏吸引力。当前,高校从事专门翻译课程的师资不是各行业真正意义上懂翻译的专业人才,因此缺乏专业的翻译师资也是传统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

三、改进高校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结合当前社会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即“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6]的要求,针对传统高等院校中医药英语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下面提出几点具体的改进举措。

(一)改进和更新指导理念

只有改进和更新指导理念,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思想理念问题。首先,应该认识到传统指导思想理念的落后及改进的必要性,也就是认识到传统的指导思想理念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其次,追求、探寻实践导向的指导理念,也就是说指导理念要彻底从以理论为依据转向以实践为指导,这是由当前社会需求所决定的。要做到这一点,要求从事中医药专业翻译人才培养的有关人员都必须向实践方向靠拢,关注社会对实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将实践作为其培养翻译人才的指导纲领,用实践理念来指引社会各行各业需求的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第三,要将改进和更新的理念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在人才培养的现实活动中,贯彻落实应用实践活动为指向的人才培养理念,通过实践来提炼指导理念,通过实践来丰富、完善教育理念,达到教学实践与教育理念的有机结合。

(二)加强职业技能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的地位

“在传统、落后的理念指导下,课程体系设置中占主导地位的是英语语言知识方面的课程”[7]。药学理论知识类方面的课程主要培养的是理论型研究人才,这与当前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需求是不适应的,这样的课程设置对于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毫无益处。改进之道就是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加强职业技能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的地位。首先,必须认识到加强职业技能课程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在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中,加强职业技能的课程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需求所决定的。社会目前需要大量的应用翻译人才,而英语语言知识类方面的课程显然不符合社会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需求,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也是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规律,必须认识到加强职业技能课程的开设是满足社会需要的根本要求,是顺应教育规律的要求。其次,要加强职业技能课程在中医药翻译人才培养课程中的比例,为其今后能够顺利从事翻译工作做准备。第三,要处理好药学知识与职业技能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两者对于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是同等重要的,因为二者之间就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翻译理论课程是实践翻译的基础,如果基础不够牢固,那么应用实践翻译就会缺乏支撑。因此,课程设置中要做到理论课程与职业课程兼顾,但是要侧重职业课程,体现出其职业教育特色。

(三)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在传统的偏重学术理论思想的理念指导下,选择的教材与现实相差甚远,教材里面的内容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差异。改进之道自然是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的联系之间的联系。在探究如何加强教学内容与现实的联系之前需要说明一点,教学内容与现实之所以不紧密,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如果这些深层次的原因不解决,即使选择了与现实内容紧密的教材,不久之后也会回归老路。要做到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内容与现实需求相脱节,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树立正确的教材选择理念。应偏重应用实践的教材选择理念,结合社会、教育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二是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教材选择原则。三是教师要践行树立培养时代需要的翻译人才的目标。只有做到上述三点,从根本的思想观念上解决问题,才能够真正做到教学内容与现实的紧密联系。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在传统的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教学以单一的讲授法为主,解决之道就是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这需要英语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应不断地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其次,教师教学一定要紧密地关注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了解他们发生的变化;第三,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实际的教育研究,从教书匠变成研究型教师。这主要取决于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角色意识发生的转变,在现实教学中自觉地关注学生,依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就不会出现教学方法单一的弊端。

(五)扩充专业师资队伍

缺乏专业的翻译师资队伍是传统中医药专业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解决之道就是扩充专业师资队伍。有两种具体的途径可以解决专业翻译师资不充足的问题:一是通过内部挖潜的方法,在现有的中医药专业教师队伍中选择学习能力强且从事中医药翻译教学的中青年教师进行集中的高层次培训,使得他们真正实现角色意识的转变;二是通过各种途径高薪诚聘有志于中医药英语翻译的具有较高水平的行业人才扩充到师资队伍中来。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高校在选择师资时更应该侧重学力而非学历,要了解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在教师招聘中切实做到用人之长。这两种途径都是当前扩充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其应该互为补充,依据学校情况而定。

通过对传统的中医药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行之有效的改进,相信一定能够培养出适合当前中医药市场需要、促进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肩负提高中华医药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应用型中医药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晓宏,杨方琦. 基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卓越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6(02):94-101.

[2]眭依凡,俞婷婕,李鹏虎. 大学文化思想研究——基于改革開放30多年大学文化发展的线路[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6(01):142-168+192.

[3]王学珍. 浅析开放大学专科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 中国远程教育,2014(09):60-67.

[4]雷丹,陈坚林. 大学英语教师“态”的生态学解析[J]. 外语学刊,2015(05):99-105.

[5]黃琰,蒋玲,黄磊. 翻转课堂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04):110-115.

[6]常俊跃,赵永青,赵秀艳. 关于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核心课程的思考[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06):933-940.

[7]戴炜栋,王雪梅. 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背景下英语专业的建设思路[J]. 外语界,2014(03):2-11

中医职称论文范文第3篇

摘 要 为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信息素养,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借助计算机技术拓展医学研究的能力,探讨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如何兼顾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不断发展的信息新技术,从教学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对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开展实践改革,以保持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持久生命力。

关键词 计算机教育;信息素养;医学生

Training Information Quality of Medical Students in Basic Computer Education//Hu Shan, Liu Yan

Key words computer education; information quality; medical students

Author’s address Zhongshan School of Medicine,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China 510060

计算机技术已深入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从医院诊疗设备技术的日新月异到医学科研工作的不断创新,计算机技术已成为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需求来看,无论是作为一名临床医生或者是成为一名医学科研工作者,在学习阶段培养信息素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拓展未来职业道路的重要手段。

计算机基础是中山医学院医科学生在大学学习阶段接触到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其在计算机基础教育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现实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会共同面对这样的问题:计算机教育是否仅仅局限于计算机工具和软件的使用?如何才能让信息素养在个人的学习生涯中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此外,也有学者质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1]因为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学习了如Office办公软件或者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入学以后能够通过相应的计算机能力水平测试的则不需要参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那么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仅仅是对中学阶段所学知识的重复吗?

本文结合上述问题探讨如何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在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信息素养。

1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医科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

目前,中山医学院针对医学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具备信息技术的应用素质与软件工具的综合使用能力。

根据2009年医药类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医药类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设置和基本要求”的指导性纲要文件,提出2+X的课程设置体系,其中“2”代表大学计算机基础(医药类)和程序设计基础两门必修课;“X”包括数据库基础及应用、医学多媒体及其在医学中应用、医学成像及处理技术、医学信息分析与决策等4门选修课。

中山医学院医学专业的五年制本科教学安排中,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总学时为90学时,其中理论课和实验课各占45学时。该门课程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开设,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计算机文化基础(包括网络基础知识、Office办公软件应用等)、数据库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针对这些教学内容,在教学工作中总会有一些问题。

1)如果单纯从课程内容来看,大部分是进行普及性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教学,已被统一到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体系之下,如何形成具有医学特色的教学体系?

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理论知识不断膨胀,而教学时数却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如何才能通过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平衡这两方面的关系?

3)由于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软件的时效性,会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质疑,如何克服这种只针对软件工具的学习方法,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 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为导向,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医学生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良好的信息素养的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遵循3个原则。

一是把握基础。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计算机科学依然遵循它固有的原理和规律,在稳定中不断发展。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为避免软件的时效性给学生带来的疑惑,学习的重点应该以“培养思维为主,传授知识为辅”,将传授知识转化为传授基于知识的思维方式[1]。

二是结合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将计算机知识和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发展相结合,将此概念渗透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的交叉思维能力。

三是以学生未来的自学能力为出发点,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和医药学科学及临床实践交叉结合,使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信息素养在学生身上保持持久的生命力,为未来学生的工作和科研拓展道路;

因此,总体来说,在课程的指导思想上,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为导向;在课程的内容设置上,以学生未来所要面对的学习和工作任务来划分教学模块。同时,再辅助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2.1 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贯穿教学过程

在2010年,九校联盟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中提出,计算科学与理论科学和实验科学,并列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促进科技发展的三大手段。而作为计算科学基础的计算思维是大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应强调计算思维基础教育,知识讲授与素质培养应贯穿于计算思维的教学中[2]。

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采用实验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课程的主线应贯穿于对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得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和计算机的原理知识相互影响,从而成为有效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的基本教学主线是:分析问题——抽象问题——建立计算模型——总结比较问题。

例如,在学习VB的分支结构部分的内容时,并不是平铺直叙地去一一介绍每种结构的特点、语法,而是可以和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相联系,首先将问题建立在学生的形象思维基础之上。

1)比如,要从A点出发去到B点,有几种不同的道路选择可以到达目的地,如普通公路、国道、高速公路,每条道路的行驶距离不同,需要花费的时间和金钱不同,那么将如何选择行驶路径?

2)分析问题,选择不同的道路,取决于行驶距离的长远,过路费的多少,由此引申出这个问题有几个条件?各个条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分析各个条件和路径之间的关系后,可以将几种不同的路径描述转换成所对应的不同分支结构语句。不同的选择条件对应分支结构中不同的分支条件,不同的路径则对应不同的分支语句结构,通过教师逐一对各种分支结构语句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将学生的形象思维逐步转变为抽象思维。

4)学生结合实际问题,选择用不同的语句结构编写代码,并进行对比总结。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通过这样的思维方式来进行训练,就可以逐步掌握计算思维的方法与特点,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立足医学专业,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作为一名未来的临床工作者,其将来所要面对的是高度信息化的工作环境,医院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医学图像处理系统、电子病历等是临床工作者的工具,而所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在未来的工作环境中,对医学信息的及时获取、掌握和应用能力。那么在计算机知识的浩瀚海洋中,该如何进行知识的取舍,传授给学生?结合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工作需要,笔者认为可以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模块。

1)计算机与网络的基础知识。计算机与网络作为一种基本工具成为信息社会信息交互的载体。了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有助于理解医学信息在计算机中的存储方式和编码方式;而掌握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则是现代医务工作者及时获取医学研究的最新动态,跟踪科研领域最新进展必不可少的工具。

2)文稿与演示的处理技术。医学论文的写作和交流能力,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的综合展示,也是医务工作者交流工作成果的最重要途径。通过学习文档处理工具和文稿演示工具,使得学生能够具备对医学知识的综合表达能力。

3)数据处理技术,包括Excel软件和数据库基础两部分内容。医学研究的实施过程可以概括为: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结果解释。在此过程中,从医院信息系统中产生的临床数据,以及从医学诊疗仪器中产生的检验数据均以不同的编码方式存储在计算机中,而Excel软件和数据库软件可以提供对数据的结构化存储方式,对数据的分析、计算、查询和统计功能,并有助于学生了解医院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开发过程。

4)程序设计基础知识。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代医学领域中,无论是生物电信号处理、计算机影像诊断技术、计算机医疗仿真技术、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技术、医院信息管理等各个方面,都体现着程序设计技术的基础性和重要性。而作为一名医学生来说,掌握一门相关的程序设计语言,不仅有助于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对于今后能够深入医学前沿领域的研究,尤其是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开拓自己的科研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在所用到的软件会不断被新的软件所代替,但是与学生紧密联系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所要接触到的任务则是基本不变的。那么,当学生通过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培养了科学的思维能力,具有了较高的信息素养,掌握了自我学习和提高的方法,就不会再被某种软件的使用所束缚,从而使得信息素养成为陪伴他们一生的良师益友。

2.3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针对以上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来进行教学,目前的教学工作主要从3个方面进行。

1)在理论教学中,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教学方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始终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课程的前1/2部分,以LBL教学模式为主,通过知识点的展开,使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有系统了解,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在课程的后半部分,采用PBL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授课。PBL是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将学习与任务相联系,注重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3]。

例如,在学习VB程序设计语言的控件部分时,并不是直接去一一介绍每个控件的作用及其相关的属性、事件和方法,而是围绕要完成的任务,去寻找可能合适的控件,然后再将大任务进行分解,确定出一个个小的目标,围绕这个小目标,去寻找这个控件具有的能力,即运用不同的属性、事件和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学生在熟悉了不同控件的同时,对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掌握了解决相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避免了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

2)充分认识到实验课的重要性:实验课是消化吸收课堂上所学内容的地方。由于实验课时的限制,如果单纯依靠实验课可能连指定的内容都来不及完成。因此,在上课前精心挑选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精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一直向学生强调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用来答疑解惑,通常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先去做练习,再到实验课堂上和教师探讨遇到的问题,这样能够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另外,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学习内容,以协调学生学习的共性和个性之间的差异。

3)将课程中所有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都制作成模拟教学软件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这个教学软件去寻找相应的答案,并且相比于教师课堂教学,教学软件的优越性还在于可以反复学习;另外,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和教师进行充分的沟通,使得学生能够及时解决问题,避免由于问题的积压而挫伤学习的积极性。

以上这些教学方法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方面都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3 结论

从大学阶段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开始,逐步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还为学生提供多门计算机方面的选修课,如医学程序设计、网络与多媒体、医学信息学等,以求从多个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培养出合格的、适应医学科技发展的新一代医务工作者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战德臣,聂兰顺,徐晓飞.“大学计算机”:所有大学生都应学习的一门计算思维基础教育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 2011(4):15-16.

[2]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11.

[3]付淼,王世伟,刘尚辉.PBL与LBL教学法在医学院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统计,2011,28(1):87-88.

中医职称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 中医本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中医临床人才,然而由于临床教育滞后,导致中医毕业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分析中医临床教育滞后的原因并探讨其相应对策,将对中医教育改革发展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中医临床教育 困境 对策

“高分低能,动手能力不强,整体素质不高”是中医院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传统文化缺失等。然而,临床教育滞后是其中尤为关键的一环。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医学作为一门临床实践科学,根据其“坐堂”、“诊所”的临床模式,形成了宗传师承、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中医教育方式,对中医药的发展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新中国成立后,中医经营由“诊所”过渡到“医院”,中医教育由“师承”纳入“院校”,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新的事物,没有成熟的模式,只能学习或照搬现成医学院(西医学院)的模式”[1]。这一转变带来的问题是:中医临床教育如何突出中医学术主体?该模式的转变所带来深层次的种种问题和困难,值得所有中医教育人士深思和探讨。

一、困境

1.临床教育设计不合理。

中医临床教育设计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点:其一,介入过晚;其二,时间过短。

高等中医教育课程一般实行“专业基础课一临床基础课一临床课+临床见习一毕业实习”四步走培养模式。前三年建立在以“课堂面授”为主要途径的基础上,强调的是强化记忆能力,培养的学生基本以完成作业和应付考试为主。教师很少到临床,学生很少有见习,上课照本宣科,千篇一律,枯燥无味,导致学生对中医缺少感性认识、缺乏临床训练,使所学的课本知识与临床实践严重脱节,严重影响其学习积极性。

第四年开始一边学习理论课一边往医院见习,虽然接触临床的时间比之前多,但是由于中医临床教育目的性、指导性不强,实践操作过少,导致学生见习有如走马观花,中医诊疗技术并没有得到实质提高。

第五年进入临床实习,目的是希望通过一年的学习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联系,提高中医临床辨证思维和处方用药的能力。现状是,在医院的一年时间里,学生要轮转整个医院包括临床医技、内、外、骨、妇、儿、门、急等部门,其中内科又按脏腑系统分五到七个科室。每位同学平均分配到每一个科室的实习时间不到一个月,只有重点选择部分科室进行实习,结果许多科室去不了,即使去了科室也是蜻蜓点水,一熟悉该科室的医疗医嘱的基本规范就要轮转到其他科,以致学生很难对临床有一个全面和比较深入的掌握,许多病种没有见过,更不用说临床操作了。

中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临床实践和经验积累的过程,由于缺乏前期的训练,走向临床后,学生自然缺少应变性和感知力。“因此,无论主观意愿如何,学生在临床实践中,要运用所学中医理论处理千变万化的临床疾病,特别是复杂问题,将有很大难度。这极易激发他们‘中医学而难用、学而无用’的思想,从而极大地打击他们的中医信心,进而放弃中医”[1]。

2.师资资源匮乏。

过硬的临床基本功,既来自艰辛的自我磨炼,又来自严格老师的带教。老师的带教是一名学生转向医生角色的“催化剂”,是理论转向实践的直接桥梁。初次接触临床的实习生,主要是通过“看”来了解实际中医诊疗过程。“老师在诊疗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将对这些未来医生产生影响,所以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就显得格外重要”[2]。然而,随着近年来招生人数的不断扩大,带教老师质量参差不齐和“僧多粥少”的矛盾日益凸显。

一方面,部分带教老师(尤其是年青教师)的业务功底不足,教学观念淡薄、忽视中医临床带教,不能言传身教地感染学生,起表率作用。更有部分年轻教师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出现淡化、怀疑甚至动摇中医药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现象,由于本身对中医药事业的信心不足,在临床带教中,只讲西医,不讲中医,甚至否定中医,直接影响中医药临床教育质量和现代中医高等临床教育的中医药学术发展的主体方向。

另一方面,包括本科生、七年制学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临床实践人数的成倍增加,病例数量相对固定,相对减少了临床实践和动手的机会。再加上带教老师工作强度的增加,没有精力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也直接影响到中医临床的教育质量。

3.教学基地不足。

医院是医科院校履行人才培养职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基地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医院是医学院校学生的“第一校园”和“第一课堂”。然而,随着实习人数的不断增加,临床教学基地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矛盾也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教学基地数量太少。目前的中医医院的数量已远远不能满足中医临床见习、实习的需求,一所医院负责几个院校学生的带教,一个老师负责七八个甚至十几个学生的带教,部分科室甚至还出现学生比病人还多的尴尬局面。更有些学校,为了完成分派实习任务,无奈中只好把部分学生分配到西医院实习。另外,“部分基层教学基地,不能适应现代医疗市场的竞争,经营状况较差,门诊病人、住院病人匮乏,疑难病例或特殊病例少见”[3],不能满足临床教学的需要,也是制约分流到基层的實习同学临床技能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

其次,教学基地质量太差。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疗效和优势,正在引起全世界的重视和关注。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激烈的竞争和逆境中生存的中医院存在严重的西医化倾向,多数中医院中西医并存,门诊以中医为主,病房以西医为主。查房只强调体格检查及常规操作技能的培养,完全忽略四诊八纲、望闻问切等中医内容。如此缺乏中医学术氛围,“外中内西”的中医院办院模式,对现代中医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产生了巨大的损害。

二、对策

1.完善中医临床教育设计。

重新修订中医教学计划,以提高中医辩证思维和临床技能为目的,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

借鉴国外现行医学教育体系成功经验,开展“早期中医临床教育”,使学生及早对未来职业活动产生感性认识,稳定专业思想,培养学习兴趣,加深和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制定并强化“中医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凡“三基”训练不达标者不能给予临床实习,临床实习不合格者不能毕业。

2.提高带教老师的中医学术水平。

定期举行各种形式的临床基地巡回示范临床教学,对各临床基地的带教老师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带教意识和带教水平,保证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

鼓励和发动老中医、教授坚持到病房查房,临床示范和会诊中医疑难病例,发挥“传帮带”作用,提高中医教师队伍素质。

完善青年教师继续教育机制,将各类进修培训的目的由以往的以提高西医诊疗水平为目的,改为以提高中医临床辨治水平为目的,并且拓宽中医生进修培训的途径,鼓励青年教师向民间老中医学习。

引进竞争机制,对不合格的教师自然淘汰。强化教学监督,定期对教师实行考评,重视学生的评教活动,使临床教学质量监控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3.加强中医临床教育基地建设。

学习国外先进临床教育经验,尝试实施以社区为基础的临床教育,既有利于开展早期中医临床教育,又有利于缓解实习基地紧张的压力。

转变现行中医院实习基地的带教模式,强化中医查房,不断丰富中医临床教学内容,突出四诊能力及辨证论治意识的培养。

探索建立新型的中医临床教育基地,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既能维持自身运营,又能突出中医学术主体,满足中医临床教育的需求。

临床教育是医学教育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将其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必要环节,也是其从学校走向社会,由学生成为医生的过渡阶段和必然过程。因此,近年来,在多次中医药教育发展会议和国家教育发展会议上,国家教育部及中医药管理局領导反复强调加强中医药临床技能教育,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

然而,实践证明当前我国的中医临床教育依然处于初级阶段,面临着诸多困境和重重困难。作为中医的教育工作者,积极发现问题,并努力探索改革方案,将为提高中医专业教学质量,推动中医教育和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林兴栋,林培政.现代高等中医临床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10(8):10.

[2]方祝元.中医药院校医学生临床教育培养问题的思考[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0,(21):118.

[3]刘凤斌,冼绍祥.中医专业七年制学生临床教育的现状和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9.

中医职称论文范文第5篇

中医学是一门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实习是每个中医医疗专业医学生必须经过的学习过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学会运用中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去认识疾病及诊治疾病,这有利于把理性认识飞跃至感性认识,完成从学生到医生的转变,为毕业后的临床诊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临床诊疗中,正确的中医临床思维对于中医学理论的实践应用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是临床教学老师的重要职责之一。

1中医临床思维以整体观和辩证论治为核心

临床思维,指医生运用医学理论和医疗经验去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认识活动,它不属于学科理论范畴,而是一种基于学科理论的思想方法[1] ,对于临床医师而言,正确的临床思维至关重要,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果断合理的处理,无不需要正确的临床思维。医学生临床实习阶段是培养正确临床思维的关键时期。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中医学科学生已具备了基本的中医基础知识,这时应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加工再现,培养他们未来工作所需要的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指导他们运用所学的中医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去分析、去判断,去对不同的病人进行诊疗活动,并通过一系列的诊疗活动去培养他们中医临床思维方法,为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临床医生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医临床思维的核心是整体观和辩证论治。整体观是其认识论的基础,辨证论治则是其实践的方法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通过经络系统,联系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而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这要求学生在认识、诊断、治疗疾病时都要从整体出发,既注意脏腑病症的特点,也要注意五脏六腑及各系统之间的联系。辨证论治的方法,贯穿于采集病史、分析症候特点、做出诊断、治疗的整个过程,需要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并通过老师的经验指导完成。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根本手段,反映在临床思维过程上主要是诊断与论治两方面。诊断的核心是辨病、辨证和辨症。它通过病史采集、四诊检查、实验资料的完善,取得对疾病情况的完整认识,进行病机分析、病因推论,经历由对理论的感性认识到实际操作运用的思维活动。既要看到病证,还必须重视病人的特点,以及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从整体观念出发,对病人信息进行搜集、分析、综合,最终确定病证。辩证的方法有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经络辨证。以八纲辨证为纲,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在临床中,不同的疾病会采用不同的辨证方法,同一种疾病可以有不同的证,而不同的疾病有可以有相同的证。这需要具体运用到临床,经过分析,做出诊断。正确的诊断、辩证是论治的依据,诊断最终是为立法处方服务的。但准确的辨证(诊断)并不意味着完善的医疗。根据诊断的病证,拟定治疗原则、配制方药,确定服药方法和宜忌,进行的是医疗决策思维。要在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思维指导下制定出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2在反复实践中培养中医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医学是通过实践锻炼、摸索、积累经验的一门学科。临床诊疗技能、病情变化的分析、应急处理方法是无法通过课堂讲授传输的[2]。因此,临床经验和技能的积累,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反复训练才能逐步形成,临床思维的培养也需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形成。很多学生理论学得不错,但一到了临床上遇到具体病人,则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如何在收集病史和检查后对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的诊断,需要指导实习生留心观察,不断积累。作为带教医师应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从而把学到的知识转变成诊治疾病能力。

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课堂上,学生们在实习的初期阶段,在接触病人的技巧方面,对如何围绕中心主题,系统性地进行问诊、如何诊断、辩证、用药等问题,有时会感到无从下手,毫无头绪,缺乏从纷杂繁琐的现象中抓住辩证要点的能力,缺乏处方用药的能力,老师可通过启发性的提问,让学生从患者的临床症状、疾病的变化规律中找出核心辩证内容,迅速地抓住疾病的主要病机,进而推断出理、法、方、药,并对方中每药用途做出解释,让学生明白每一味药在病证中的用途,以此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建立起正规的辩证思维模式。

对刚进入临床实习的学生,老师应该主动要求学生介入到自己的诊疗过程中去,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症候分析到处方用药的整个过程,并通过诱导发问、讲解病例,示范操作等手段,让学生通过实例观看,耳濡目染了解老师与病人沟通的方法、问诊的技巧、诊病的步骤、辩证的程序、处方用药的原则,通过这些练习,逐步在学生们的头脑中建立起正规的中医思维模式。临床表现记得再多也不可能完全囊括,在临床实习中,还应让学生有更多亲自动手的机会。当学生实习过程中,基本掌握诊疗程序和方法后,可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独立完成望、闻、问、切的临床操作方法,采用收集到得资料去验证所学到得理论知识,并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去分析病情,完成诊断和辩证,然后提出治疗方药。让学生独立完成诊断、治疗的全过程,更全面了解疾病诊断、治疗措施完成的思维方式。再通过临床实践验证其辩证思维与临床病证是否符合。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独立诊病能力,又增加他们应诊病人的能力和信心。并在反复完成对病人的诊断、治疗过程中,巩固培养他们的临床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中医医疗专业学生的培养,除了学习中医学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在临床实践中由有临床经验的老师指导学生反复实践,去认识和处理每个不同的疾病和分析千变万化的病情,培养正确的中医临床思维,才能使他们能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治疗。为他们在毕业后做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蒋永光,邹世凌,邓中甲,等.中医临床思维—亟待加强的教学环节[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5(6) :465-467.

[2] 蔡浔远,王思民,姜国平,等.强化临床教学,提高综合素质[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75):66-67.

(收稿日期2009-05-08)

上一篇:统计职称论文下一篇:材料职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