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范文

2023-09-11

计算机网络原理范文第1篇

摘 要:论述了计算机审计的基本方法,分析了计算机审计人员参与计算机审计工作的特点,提出了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检查与控制。

关键词:计算机;审计

计算机审计是各个行业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它以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作为监督的重点。它是根据各个行业的法规和制度,兼顾计算机技术自身的特点,采用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计算机参与各个行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合规性、效益性、安全性、正确性以及参与各个行业经济活动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进行审核、鉴证、评价、监督、协调,并提出改进工作建议的一种监督活动。

1计算机审计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是审计人员深入基层行业单位或计算机中心机房现场实际观察业务操作程序,以核实规章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一种审计方法。

(2)顺查法。它是按照记帐程序,从原始凭证开始到帐表输出为止依次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按照业务发生的实际流程、记帐程序顺序地仔细进行核对,便于检查错误。在各个行业计算机会计、资金、融资、管理临柜应用系统中,这种方法是一种日常使用的普遍方法。

(3)逆查法。它是按记帐程序相反的次序,从审计输出报表入手进行检查的一种审计方法。这种方法,一般是在发现一疑点之后,再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查帐、查凭证。这是计算机临柜网点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

(4)详查法。就是对所有的凭证、帐表及记帐过程进行详细、全面稽查的方法。一般对重点项目或业务量小的单位,或已出现严重问题的单位审计时采用这种方法。

(5)抽查法。是对某一段时期内业务处理过程或某一部分业务进行审计检查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又叫抽样法,以重点抽查某一段情况为样本来判断全面情况。这种方法省时省力,效率高,在计算机审计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6)审阅法。是通过审查和阅读有关资料,以鉴别资料本身及所反映的经济活动是否正确、真实、合法、合规、合理、有效的一种方法。用审阅法进行计算机审计时,应该做好如下几项工作:

——原始记帐凭证的审阅。

——原始开户凭证的审阅。

——机内流水帐的查阅。

——机内各种查询功能升级和功能审阅。

——总帐、分户帐审阅。

——结帐时的笔数、发生额、余额、积数的查阅。

——各种输出报表和输出传票审阅。

——已归入档案的各种凭证的审阅。

——冻结、挂失申请书审阅。

——解冻、解挂、提前销户申请书审阅。

(7)核对法。是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资料想对照,以核实其内容是否一致,计算机是否正确的一种审计方法。这是计算机审计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计算机资金、融资、管理、会计临柜系统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核对方式:

——记帐凭证与其经济用途,会计要素之间的核对;

——记帐传票与流水帐之间的核对;

——总帐与分户帐的核对;

——利息与积数或期限及利率的核对;

——今天帐务与昨天帐务的核对;

——余额轧帐单与分户帐的核对;满页帐与对帐单或与未满页帐的核对,与手工传票的核对;

——帐实核对,银企核对。

(8)综合打分法。这种方式就是采用询问法、观察法、比较法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具体作法是将审计要求制成打分表,对每一项工作给出满分标准,然后对实际情况进行评价打分,最后算总分。常规性审计或计算机应用的初级审计可以广泛采用此法。

2计算机审计人员参与计算机审计工作的特点

第一,计算机审计人员应参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开发研制工作。

(1)在应用系统软件的研制过程中,研制人员必须考虑这些规章制度,核算法规,内部控制措施,使其控制实施步骤计算机程序化。计算机审计人员熟悉各个行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条规条法,以及各个行业业务的实际情况.

(2)审计人员参与研制工作,可以及时地提供业务及政策情况,及时发现指出问题,使之及时得到解决。避免因研制成功之后才发现问题,而不得不进行大工作量的改动。

(3)一个应用系统软件在研制成功之后,必须经过计算机审计人员的分析、研究、测试、实验之后才能付诸推广应用。审计人员通过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测试,提出意见,在技术人员的修改之后再测试,实验,直到基本上符合施加情况之后,作出正确评价,再使用推广。

(4)计算机审计人员参与开发应用软件也可以表达用户对开发的应用系统的意见,使得开发出的应用软件具有功能齐全,方便用户,严密可靠的特点。同时,也可以将领导部门对该应用系统的要求、意见贯穿到研制工作中去。

第二,计算机审计人员必须充分了解计算机应用系统软件在帐务处理上与手工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1)手工帐务系统是一种已经成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帐务处理系统,它充分地反映了各个行业帐务之间的核算关系。在进行计算机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通过调查研究,将这种手工帐务系统通过模拟使其变成计算机语言能够描述的机器帐务系统。因此,这两种帐务系统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

(2)在明确了帐务处理关系之后,为设计方便,以及便于用计算机语言描述、实现,因而在进行机器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往往采取了一些中间的过渡系统,来承担应用系统软件在实现业务时应该具备的一些功能。这就使得计算机软件在核算关系上有一些具体的细节,并不与手工核算关系相一致。计算机审计人员必须充分地了解这些区别,以便于判断这种系统设计是否符合各个行业管理制度,并理解这种设计与手工系统相比所作的融通和改变。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些区别,才能对于系统运行后所可能产生的结果有正确的认识,因而,才有可能正确地进行审计,完成审计任务。

(3)在通常的手工系统核算关系上,由于记载帐簿以及处理过程的直观性,往往使得我们忽视了一些较为有效的理解方法,计算机系统在软件设计中大量使用了流程图,通过流程图来反映软件系统内部各个文件、变量之间的核算、过渡关系,这种流程图也使得计算机软件系统内部关系比较清楚,便于实现和理解。计算机审计人员要学会识别流程图和绘制流程图,并通过流程图,来理解软件系统在实现系统功能时与手工核算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因而更好地发挥计算机审计的作用。

第三,计算机审计人员必须理解和熟悉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中的文件体系和变量体系。

(1)在手工帐务系统中,作为记入帐务以及核算关系的载体的帐簿、报表、帐卡,在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中,通常被设计成为各种充当相同、相似、相近功能的文件,这些文件成为计算机系统中帐务及核算关系的载体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审计人员在履行计算机审计任务时,必须明确应用软件系统都使用了哪些文件,各个文件中项目的设置及其之间的关系,每个文件承担了哪些(个)手工帐簿的哪些(个)功能,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手工帐簿、报表、帐卡中每个数据项都有明确的称谓及经济意义,在计算机应用系统软件中,这些数据项被设计成各种类型的变量来承担实际数据项参与核算任务。审计人员为了作好计算机审计工作,必须充分了解变量体系,理解各个变量所代表的经济意义及变换功能。通过理解变量来理解系统是怎样来实现核算关系的。

(3)机器帐务核算处理是通过各种运算符和运算函数对变量的处理来实现的,审计人员必须认真研究各种运算关系,从而充分评价系统功能,并理解系统核算关系。

第四,计算机审计人员要参与计算机应用软件系统在投运时的数据移植工作。

(1)一个完整的应用软件要在各个行业业务中发挥作用,必须进行数据移植工作,即将手工帐卡、帐簿、帐表上的数据移植到机器系统的文件中去,这是计算机应用软件应用的第一步。在移植之前,计算机审计人员应参与机器安装、线路铺设等工作,并对各项设施按照要求进行安全审计,从而熟悉布线规律,并便于在今后长期审计中坚持原则。

(2)虽然计算机应用软件是根据实际需要编制设计出来的,但是在推广应用时,由于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因而在数据移植时,为了使实际数据正确地移入机器,往往要对那些不适合机器程序设计情况的数据,进行一些适合情况的修改,对帐务系统进行必要的组织、调整、整理准备工作,计算机审计人员参与数据移植工作,一方面熟悉这种准备帐务的工作,另一方面也便于今后审计工作的开展。

(3)数据移植是手工帐务向机器帐务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始的手工帐簿数据被直接移入机器,可以非常直观地看清楚手工帐簿与机器帐簿即文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因而强化对机器帐务核算原理的理解,

第五,计算机审计人员运用计算机应用软件,学会阅读计算机打印的各种报表,输出的各种凭证,识别原始手工传票数据,增强鉴别理解帐务核算的能力。

(1)计算机审计人员要学会运用计算机应用软件。计算机审计事实上是对各个行业应用计算机的过程进行审计,如同审计人员必须熟悉手工帐务一样,计算机审计人员必须首先使用计算机系统来处理各个行业业务,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做好审计工作。

(2)各个行业业务使用计算机之后,各种帐、卡一般以计算机输出为主,有些输出结果在形式上与手工帐簿具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计算机审计人员必须熟悉计算机输出的各种信息(包括屏幕信息和打印机打印的信息),并透过各种输出信息来识别和判断手工传票输入过程及机器内部的处理过程,从而达到对计算机应用情况进行正确审计的目的。

3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检查和控制

为了保证计算机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也要对计算机审计工作进行控制和检查。控制和检查主要有以下形式:

(1)责任控制。计算机审计管理,应该根据各个行业计算机应用范围,确定审计领域,建立目标管理机制,建立责任制,明确各个计算机审计人员的审计范围和责任,在制定审计计划时,将审计项目分工落实到每个审计人员,项目中每个细节都应在审计方案中列表明确,以便检查。审计部门负责人应该按照审计任务书对各个审计人员完成任务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2)内部检查。计算机审计机构为了保证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应该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审计工作进行检查。机构内部应该在审计人员汇报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检查情况进行讨论,检查审计的情况,作出正确的评价,并提出改进审计工作的方案和改进措施,克服审计工作中的缺点和困难。

(3)外部监督。计算机审计人员的工作情况也要受上级审计机构的监督、指导,审计部门也应听取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计算机网络原理范文第2篇

2、基于编程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

3、基于CDIO模式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结构》教学改革探索

4、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改革的探索

5、基于虚拟仿真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

6、用“工程思维”引领《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

7、多媒体环境下计算机组成原理优质课程的建设模式探讨

8、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9、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探讨与实践

10、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和探索

11、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自主学习教学方法设计

12、少数民族大学生《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探析

13、中等职业教育《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之我见

14、面向新工科建设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

15、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溯源教学法探索

16、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7、“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18、农业院校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箱使用思考

19、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组成原理”与“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设置探讨

20、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实验室及实现研究

21、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

22、“计算机组成原理”与“计算机系统结构”教学研究

23、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两门课的衔接性

24、计算机组成原理虚拟实验环境设计及实现的探讨

25、数字校园平台下基于MOOCs方式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设置研究①

26、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教学的调查与研究

27、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28、新考纲下《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改革与探讨

29、《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30、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研究

31、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32、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一流课程建设探究

33、“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34、“系统观”下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探讨

35、浅议职业高中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法初探

36、新考纲下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探索与实践研究

37、“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材建设

38、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

39、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方法改进

40、“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微探

41、面向工程认证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建设探索

42、基于OBE理念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混合式教学实践

43、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辅助软件的研究与设计

44、基于课程思政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设计探索

45、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教学探讨

46、《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

47、开放教育“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策略初探

48、论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的仿真技术研究

49、《计算机组成原理》仿真实验平台的开发

计算机网络原理范文第3篇

1 有针对性地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目前该课程本专业教材基本上都是国内外的著名教材, 如:王爱英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白中英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等, 针对二专业的学生本人选用了王诚、宋佳兴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作为教材, 主要参考书是唐朔飞的《计算机组成原理》, 王爱英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这本书很适合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理解基础知识, 浅显易懂, 深入浅出, 但是该教材课后习题偏少。为此我在讲课时加入一些参考习题以及英文参考资料, 深入巩固该知识点, 为以后顺利查阅英文文献打下基础。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重点掌握的是计算机的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及I/O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主要讲解运算器的运算原理及组成机制、各种存储器的构成及存储原理、C P U中微程序控制器的机理等方面内容, 并针对二专业学生喜欢量化学习内容的特点, 特别安排一些灵活应用的习题, 来巩固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有个学以致用的机会, 加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2 突出重点, 屡清思路、讲懂难点, 当堂消化

二专业的学生基础不同, 课时又相对较少, 要想把每个知识点都讲到让其完全理解不太现实。为此本人根据大纲内容, 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比如:本教材中多数篇幅都是在介绍清华大学自主研发的教学机设计过程, 而对基本概念介绍很少, 特别是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没有安排单独讲解部分, 这使得学生难以适应。但是这部分内容在考研范围中是重点内容, 教材没有安排习题讲解。因此, 本人对教学机部分内容略去不讲, 而增添了一些重点内容, 并为此专门进行了习题课辅导。如教材介绍指令寻址方式时, 介绍的内容很少, 而这部分又是重点, 八种基本寻址方式讲完后, 学生还是停留在基本概念上, 没有深入理解本质。为此在课堂上又添加了相关的习题, 让学生真正理解学习指令寻址的意义以及如何应用;另外对I/O接口部分中DMA通道交换数据方式上做以重点掌握, 这方面内容在其他课程中如《计算机接口技术》课程也是重点, 并且实用性很强, 甚至有些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都能用得上, 而教材中此部分内容介绍的较少。因此, 这部分内容作为重点和补充讲解, 让学生真正了解DMA通道交换数据的方式。

3 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的互动式授课方式

如今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 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效率, 但同时也会影响教学时和同学的互动方式。记得本人读书时都是黑板粉笔式传统教学, 这些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效果, 如果一个具有多年授课经验的老教师能把课程讲解得栩栩如生, 让学生身临其境。就是因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这种互动关系产生的效果。但是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教案都已经写在上面, 教师只是在单纯的说教, 没有亲自动手, 如果遇到理论性很强的知识, 就很难短时间理解的。因此, 课堂教学上的师生互动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如果完全不用多媒体页面又会降低讲课效率, 很多理论内容和习题都要当堂写在黑板上会浪费大量时间, 这样既对授课本身不负责, 又是对学生不负责。这种板书和多媒体相结合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必须对授课内容非常熟悉, 知识连贯性强, 因此, 需要教师在每次讲课前经过大量备课, 练习课后习题, 这样讲课时才会得心应手。

4 知识点之间承上启下的衔接关系

每当一个新内容讲授之前, 教师可以先对上一个内容进行简单扼要的总结, 然后承上启下地诱导出“接下来的内容将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或者“既然用这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存在着这样的缺点。那么, 如何改进这些方法呢?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解决方法吗?……这就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内容。”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在讲授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把该知识点应用到习题和实践中, 让学生充分理解其内涵和用途, 在实际应用中深入体会。例如, 在讲授海明码概念时, 我先讲了海明码的概念, 而后讲述了一个海明码应用的实际例题, 接下来应用该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最后总结海明码的涵义和功能用途, 让学生真正体会出这个概念的深刻涵义, 并通过实际应用又有一种新感觉。

5 理论知识密切联系实践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教材内容很枯燥, 没有实际应用的东西。经常出现学生来上课时爬桌子睡觉。但是有些基本理论内容又是该课程的必修内容, 必须在课堂上讲解清楚。二专业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 有些学生听得不耐烦, 而其他学生没有听懂。特别是这些学生本身还有本专业的主修课程, 学校抓得很紧, 一旦不及格奖学金就没有了, 而且还会影响就业。针对二专业学生的实际问题, 本人采用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听课效率。例如当讲到理论知识时, 就经常停下来针对这个概念找些习题。比如:当讲到浮点数运算、寻址方式时, 我会针对这些概念从唐朔飞编写的一本习题中找些相关习题, 当堂讲解, 让学生听懂概念的同时还要实际应用一次。如果还有不会的同学, 课后我会找他们辅导。理论和应用相结合让学生有个身临其境的感觉。当讲到运算器控制器基本原理时, 学生感觉到很抽象, 听不懂, 我经常查阅一些当今流行的控制器运算器产品及原理, 在讲课时经常提及这些内容, 让学生们理解概念的同时, 也了解一些这方面知识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有何应用,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同时让他们自己上网去下相关的资料, 使学生了解当今计算机硬件组成与结构的新技术。

摘要: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 提出了一种实用型互动式的教学方法理念, 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授课与辅导相结合, 让非本专业的学生形象地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知识, 体会其应用内涵。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互动教学,教学方法,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 王爱英.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2] 孙德文.微型计算机技术EM3[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3] 周细, 黄文兰.欧阳明星微型计算机及其应用EM3[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1.

计算机网络原理范文第4篇

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当前大部分理工科系的学生的专修课, 属于程序设计的入门学科。C语言在计算机的应用程序设计里不但具备了高效率, 并且也可以同时使用在多个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当中, 具备了应用广泛的特征。当前, 我国许多老师在讲解C语言程序设计时都只是在讲解C语言, 而极少谈论C语言里同计算机原理有关的部分。文章通过对C言教学中计算机原理知识的应用做出简单论述。

1 C语言的特点

1.1具有语言紧凑、简洁、灵活、方便等特点

C语言仅有32个关键字, 9类控制语句, 程序书写方式较为自由, 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压缩掉所有无关紧要的部分。

1.2运算符相对丰富

C的运算符包括的范围非常广, 一共有34种运算符, 因此, 使得C的运算方式非常丰富, 表达形式也是多种多样。

1.3数据结构较为丰富, 具备了当代语言的各类数据结构

C语言的数据类型包含了实型、整型、数组类型、字符型、结构体类型、指针类型、共用体类型等。可以用来作为各类复杂的数据结构的运算。特别是指针类型的数据, 更加灵活、多样。

1.4具有结构化的控制语句的特点

用函数当做程序的模块单位, 可以实现程序的模块化。C语言是非常好的结构化语言, 顺应了当前的编程类型的要求。

1.5语法限制不严, 程序设计自由

1.6 C语言可以进行位操作, 可以实现汇编语言的大多数功能, 可以对硬件直接进行操作

C语言的双重性, 使得其不仅属于成功的系统描述语言, 还属于通用的程序设计语言。

2 C语言的应用

C语言虽然被称之为是高级语言中的低级语言, 虽然C语言的截面过于简单, 但是学习好C语言几乎可以实现一切, 并且, C语言的高效率以及高移植性非常显著。在学习阶段的学生千万不要被外界的不实传言所误导, 觉得C语言无关紧要, 而放弃学习的机会。

当前, 很多学习编程的学生都过于急躁和赶时髦, 例如C#, .net等新鲜潮流渐渐增加, 让你眼花缭乱不说, 还会让你永远都“赶”不完。因此, 只有掌握好一门基础方式, 打好底子, 才可以在这纷乱的程序中学好新的知识, 才能学什么都比较容易。

在单片机的嵌入式领域中, C语言基本是通用语言。由于C语言是低级语言, 所以执行效率会更高, 并且只有学习好了C语言, 才可以学好C++的编程思想。

3计算机数据与文字的表达方式以及简单类型的关联

想要熟练的把握和运用C语言的程序设计, 就要对C语言和计算机的初级原理从了解开始入手。到目前为止, 计算机的语言数据从表达方式来讲, 也就是计算机的语言程序, 并不是作为重要部分在计算机的相关应用基础里出现。所以, 在掌握和理解C语言时, 要抛弃掉之前构成的对于计算机数据以及语言的想法, 从基本计算机的构成开始, 渐渐走进C语言的数据类型里去, 最终, 也会自然而然的进入到同C语言有关的技术原理的讲解当中, 此时的C语言, 不但可以攻克之前二进制无法实现计算机语言数据表达欠缺问题, 还具备了完善的功能及类型。

4内存储器的构造以及指针的关联

很多人在学习C语言之前只了解程序同数据是存放于内存储器当中的, 之后提供给CPU进行处理和运转, 但对于内存储器的结构并不了解。

在C语言的教学中, 指针以及复杂的数据类型, 比如结构体、共用体里都同内存的结构紧密相连。假如学生在没有掌握内存状况的前提下学习上述知识, 一定会觉得无法理解, 这也是C语言的其中一个难点。因此, 一定要在课程讲述之前进行内存基本知识的讲授。

之所以对学生讲解内存知识, 主要是为了告诉学生内存的概念, 以便可以更好的服务于C语言教学。所以, 没有必要进行详细的讲解, 而是应当以基本概念为主进行授课。

进行编址讲解时, 让学生了解多大容量的内存编址要运用多少位的二进制, 才可以保障每个字节都具有唯一的编号。编号并不存在于字节里。一旦需要储存某一个字节的编号就一定要运用两个字节来进行储存, 储存的编号就被称之为地址或指针。

变量的地址指的是变量所拥有的多个字节里第一个字节的地址。一个指着变量的指针变量里所包含的变量第一个字节的地址。

垃圾数据同C语言数据类型以及内存特点也是紧密相连的知识点。学生再进行编程时通常会忘记在运用前为变量设定初值, 而且对于由此获得的随机结果无法理解。此时, 可以通过内存的方向来解答这个问题。

结束语

C语言程序的设计课程属于整个计算机教育当中异常关键的环节, 不要只将其看作是一门独立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 而是要将其视为同其他课程紧密相连的计算机课程。C语言在计算机程序里的推广应用, 不但有效促进了对于传统计算机语言编程方法的改良, 还提升了计算机的工作效率, 确保了计算机先进性的操作。因此, 在教学过程里, 不可以单独孤立C语言教学, 而是应从C语言的理论研究、开发等方面, 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更好的掌握C语言的应用。

摘要:C语言属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类的一种。它不但具备了高级语言的特点, 还具备了汇编语言的特点。它可以是工作系统中的设计语言, 用于编写系统的应用程序, 还可以当成应用程序设计语言, 用于编写不依附计算机硬件的应用程序。

关键词:C语言,教学,计算机,原理,应用

参考文献

[1] 姬海宁, 曾娟, 胡永达, 唐晓莉, 杨舰, 熊杰, 王卓.新型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23) .

[2] 刘晓慧.创设和谐课堂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关于职业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思考[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0 (08) .

计算机网络原理范文第5篇

1 开关电源中UC3842的工作原理

图1示出了UC3842内部简易图和引脚图。UC3842采用固定工作频率脉冲宽度可控调制方式, UC3842集成块共有8个引脚, 各脚功能如下。

(1) 脚是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外接阻容元件用于改善误差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特性。 (2) 脚是反馈电压输入端。此脚电压与误差放大器同相端的2.5V基准电压进行比较, 产生误差电压, 从而控制脉冲宽度。一般情况下此脚的电压是稳定的, 当调整此脚电压时, 6脚输出的控制信号的宽度随着变化。 (3) 脚为电压检测输入端, 电压输入为1V。当检测电压超过1V时, 缩小脉冲宽度使电源处于间歇工作状态, 起到保护开关管不至于过流而烧坏。 (4) 脚为定时端。内部振荡器的工作频率由外接的阻容时间常数决定, f=1.8/ (RT×CT) ;是控制6脚的输出信号频率的多少。 (5) 脚为公共地端。 (6) 脚为推挽输出端。是控制电源开关管的输出控制信号。 (7) 脚是直流电源供给端。具有欠、过压锁定功能;启动时, 电压的启动门槛值17V, 关闭是10V。 (8) 脚输出5V的基准电压。

2 开关电源及其原理 (参考图2)

2.1 什么是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就是通过电路控制开关管进行高速导通与截止的变换, 将直流电转化为高频率的交流电提供给变压器进行变压, 从而产生所需要的一组或多组电压。转化为高频交流电的原因是高频交流电在变压器变压时, 电路中变压器的效率要比50Hz高很多, 所以变压器可以做的很小, 而且工作时不是很热, 成本也低, 这时这个变压器叫开关变压器。如果不将50Hz变为高频那开关电源就没有意义, 开关变压器也不神秘.就是一个普通的变压器, 所以说开关电源是效率高、体积小, 成本低等诸多优点的产品。

2.2 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是:

(1) 输入交流电经整流、滤波形成直流电。 (2) 经过开关变压器和开关管的直流电, 被高频PWM (脉冲宽度调制) 信号控制开关管导通与截止变成高频交流电。 (3) 在开关变压器次级线圈感应出多组高频电压, 其中一组反馈给控制器提供电源等, 另外几组经整流滤波供给负载。 (4) 输出部分通过一定的电路反馈给控制电路, 控制PWM占空比, 以达到稳定输出的目的。

输入交流电源时, 首先要经过厄流圈, 滤过电网上的干扰信号和杂波, 同时也过滤掉电源对电网的干扰。其次整流、滤波变成纹波直流。接着经开关管的控制, 把流过开关变压器的直流变成高频率的交流。最后经过开关变压器的次级输出多组电压, 再整流、滤波供各级负载。在功率相同情况下, 开关频率越高, 开关变压器的体积就可做成越小, 但对开关管的要求就越高。开关电源还增加一些保护电路, 比如空载、短路等保护, 否则可能会烧毁开关电源。

3 UC3842开关电源的设计与调试

3.1 开关电源的设计

用UC3842芯片构成的开关电源电路 (主要元件是:T 1开关变压器、V T 1开关管、UC3842控制信号发生器) , 220V交流电由C1、L1滤除电磁干扰, 再经VC整流、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1限流, C2滤波后, 到电阻R1、可调电阻R W 1, 再经滤波电容C4升压至启动电压到UC3842的 (7) 脚, 为UC3842提供启动电压, 略大于17V。电路启动后, 开关变压器的次级绕组 (3) (4) 的输出电压经整流、滤波:一方面为UC3842提供正常电源, 另一方面经R 3、R 4分压加到UC3842芯片内部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 (2) 脚, 为UC3842提供反馈电压。其规律是此脚电压越高驱动脉冲的占空比越小, 以此稳定输出电压。 (4) 脚和 (8) 脚外接C8、R6, 并且决定振荡频率, 其振荡频率的最大值可达500KHZ。 (1) 脚的R5、C6用于改善增益和频率特性。 (6) 脚输出的控制信号经R7、R8分压后驱动开关管。开关变压器初级绕组 (1) (2) 的能量经驱动开关管的作用把能量传递到次级各绕组, 然后把次级各绕组输出电压经整流、滤波后供负载使用。电阻R10用于电流检测, 经R 9、C 9滤除干扰杂波后送入U C 3 8 4 2的 (3) 脚形成电流反馈环。所以由UC3842构成的开关电源的电压稳定度非常高, 当UC3842的 (3) 脚电压高于1V时振荡器停振, 保护功率管不至于过流而损坏。

3.2 电路的调试

此电路的调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调节电位器RW1使电路起振, 起振电压17V, 换成电流约1mA左右。二是起振后变压器 (3) (4) 绕组提供的直流电压应能使电路正常工作, 此电压的范围大约为11~17V之间。三是根据输出电压的数值大小来改变R4以确定其反馈量的大小。四是根据保护要求来确定检测电阻R10的大小, 通常情况下, 电阻R10是2W、1Ω以下的电阻。

4 怎样判别UC3842好坏与故障分析

4.1 UC3842好坏的判断方法

当开关电源损坏时, 一般排查后, 重点检查UC3842及其周围零件, 在更换完外围损坏的零件后, 先不装开关管, 通电时测UC3842的7脚电压, 若电压在10V~17V间波动, 其余各脚也分别有波动的电压, 则说明电路已起振, UC3842基本正常;若7脚电压低, 其余管脚无电压或不波动, 则UC3842已损坏。在UC3842的7、5脚间外加+17V左右的直流电压, 若测8脚有+5V电压, 1、2、4、6脚也有不同的电压, 则UC3842正常, 因为工作电流小, 自身不易损坏。另外引起它损坏, 最常见原因是电源开关管短路后, 高电压从开关管的栅 (G) 极加到其6脚而致使其烧毁。而有些机型省去了G极旁的保护二极管 (VD6) 则电源开关管损坏时, 不能保护芯片。

需要注意的是, 电源开关管S极通常接1个小阻值大功率的电阻作为过流保护检测电阻。此电阻的阻值一般在0.2~0.6Ω之间, 大于此值会出现带不起负载的现象 (就是次极电压偏低) 。

4.2 分析设备故障现象

现象 (1) :通电后, UC3842总是不工作, 只听到起振声。

分析与检修:工作时, 有起动声, 但不能起动工作。根据实践经验和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全面排查, 还没有找到故障的所以然。后来再认真复查, 当通电后, UC3842的7脚电源供给端的电压接近17V, 没有达到起动电压, 这时怀疑电源供给端这部分。正常情况下, 当通电时, 电压首先经R1、RW1到滤波电容C4充电, 这时电压会升到起动电压1 7 V激发UC3842工作。但这里不能升到起动电压, 卸下起动电容 (滤波电容) C4, 用仪器检测, 有漏电现象, 换上好的滤波电容重新起动, 这时, 起动电压马上升到17V, 激发UC3842, 工作正常, 故障排除。

现象 (2) :通电后, UC3842总是烧坏。

分析与检修:拆开光发射机的开关电源盒后, 检查发现UC3842已坏, 其它未发现异常。检查开关管正常, 认为换上UC3842就可以, 谁知换上UC3842, 通电后马上烧坏。再次卸下UC3842, 全面检查UC3842的外围元件, 最后查到电阻R7烧穿和保护二极管 (VD6) 击穿短路, 电阻烧穿短路和保护二极管击穿短路直接引起UC3842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短路把U C 3 8 4 2烧坏。重新换上电阻R7、保护二极管V D 6、集成电路U C 3 8 4 2, 通电后, 正常工作, 故障排除。

5 开关电源在有线电视系统中的应用

目前, 用途广泛的是在电视信号传输的光发射机、光接收机、光放机、复用器、调制器及高端信号放大器的电源部分和计算机主机电源, 显示器电源等, 它们都采用开关电源做电源, 里面的核心大部分是用UC3842集成电路做控制器。

UC3842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器, 在有线电视系统中, 无论哪种设备中的开关电源, 其工作原理都是类似的, 电路形式也大同小异, 只要掌握开关电源的基本工作原理, 并根据具体的故障现象灵活应用各种检修方法, 就能够在平时的维修实践中做到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地解决疑难问题。

摘要:剖析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器UC3842的原理及特性;分析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并利用电流型PWM控制器UC3842设计开关电源;指出在有线电视系统中开关电源的应用。

关键词:UC3842单端式,PWM型,开关电源,脉宽调制

参考文献

[1] 夏萍.变压器耦合型开关稳压电源的原理与检修[J].中国有线电视, 2010 (7) :884~887.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下一篇:无线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