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知识论文范文

2023-04-18

网络安全知识论文范文第1篇

答: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机动车辆等特种设备的作业人员及其相关管理人员统称特种设备作业人员。

国内外特种设备事故统计分析表明,操作失误是造成特种设备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必须要求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知识和技能,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要求作业。世界各国都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我国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实行考核发证也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截至2007年底,我国持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已达409万人。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制度主要有哪些?

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制度主要有:

(1)持证上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必须经质检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2)安全培训。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负责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定期进行安全培训,确保按章作业。

(3)定期复审。质检部门一般每2年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复审一次。

(4)监督检查。各级质检部门对违规用人单位和违法作业人员予以查处。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的法规规范主要有哪些?

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的法规规范主要有:

(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2)《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令第70号);

(3)《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TSGZ6001-2005);

(4)《锅炉司炉人员考核管理规定》(国质检锅[2001]38号);

(5)《锅炉安全管理人员考核大纲》(TSGG6001-2006);

(6)《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带压密封作业人员考核大纲》(TSGR6003-2006);

(7)《医用氧舱维护管理人员考核大纲》(TSGR6002-2006);

(8)《气瓶充装人员考核大纲》(TSGR6004-2006);

(9)《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考核大纲》(TSGD6001-2006);

(10)《安全阀维修人员考核大纲》(TSGZF002-2005);

(11)《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规则》(国质检锅[2002]109号)。

4.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分为哪些种类?

答: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分为11个种类,共42种人员,详见下表:

5.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当符合以下6项基本条件:

(1)年龄在18周岁以上;

(2)身体健康并满足申请从事的作业种类对身体的特殊要求;

(3)有与申请作业种类相适应的文化程度;

(4)有与申请作业种类相适应的工作经历;

(5)具有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与技能;

(6)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要求。

6.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作业资格是否划分级别,限制作业范围?

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分为2种情况,一是不分级,包括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带压密封作业人员,氧舱维护管理人员和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人员等3种人员。二是对42种人员中其余39种作业人员划分级别、限制作业范围。

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的考试科目和合格标准如何确定?

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科目一般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两项,均实行百分制,60分合格。具体考试方式、内容、要求、作业级别、项目及范围,按照国家质检总局颁布的相关作业人员考核大纲执行。

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发证的主体是如何规定的?

答: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发证工作由县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分级负责,具体分级范围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决定,并在本省范围内公布。

对于数量较少的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带压密封、氧舱维护、长输管道安全管理、客运索道作业及管理、大型游乐设施安装作业及管理等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工作,由国家质检总局确定考试机构,统一组织考试,由设备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审核、发证。

国家质检总局和各级质检部门指定专门的考试机构负责具体考试工作,一般由各地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或者质检部门的培训机构承担。

9.《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复审有哪些规定?

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每2年复审一次。持证人员应当在复审期满3个月前,向发证部门提出复审申请。复审合格的,由发证部门在证书正本上签章。对在2年内无违规、违法等不良记录,并按时参加安全培训的,应当按照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延长复审期限。

复审不合格的应当重新参加考试。逾期未申请复审或考试不合格的,其《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予以注销。

跨地区从业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可以向从业所在地的发证部门申请复审。

10.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聘用作业人员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答: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聘用作业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用人单位应当聘(雇)用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人员;持证作业人员在履行雇(聘)用手续后方可在许可的项目范围内从事相关管理和作业工作;

(2)用人单位应当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保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具备必要的特种设备安全作业知识、作业技能和及时进行知识更新,并对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管理;

(3)制订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管理制度;

(4)提供必要的安全作业条件。

11.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时应当遵守哪些规定?

答: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时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作业时随身携带证件,并自觉接受用人单位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

(2)积极参加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

(3)严格执行特种设备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

(4)拒绝违章指挥;

(5)发现事故隐患或者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6)其他有关规定。

12.吊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有哪些情形?

答: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吊销《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有以下情形:

(1)持证作业人员以考试作弊或者以其他欺骗方式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

(2)持证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或者管理造成特种设备事故的;

(3)持证作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报告造成特种设备事故的;

(4)持证作业人员逾期不申请复审或者复审不合格且不参加考试的;

(5)考试机构或者发证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违反法定程序或者超越发证范围考核发证的。

违反第(1)(2)(3)(4)项规定的,持证人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违反第(2)(3)项规定,造成特大事故的,终身不得申请《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

13.用人单位有哪些情形应受处罚?

答:按照《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用人单位改正,并处1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1)违章指挥特种设备作业的;

(2)作业人员违反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或者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未立即向现场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用人单位未给予批评教育或者处分的;

(3)作业人员未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上岗作业,或者用人单位未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止使用或者停产、停业整顿,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编辑林 静

网络安全知识论文范文第2篇

吴超等

根据各地安监系统干部及企业安技人员亟需安全工程专业知识更新的要求,本刊从2011年1期开始,将连续刊载《安全工程专业继续教育知识讲座》。第一讲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现状及发展将分3期刊载,主要介绍我国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与安全生产工作需求呈现明显滞后的现状,以及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的历史沿革概况。

一、加强安全人才培养是实现

我国安全发展的基础保障

安全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安全专业知识或安全生产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安全生产工作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安全能力和安全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也是我国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和安全人才的培养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安全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培养造就了各个工业生产领域的大批安全人才。2005年底国务院召开的第116次常务会议,把加强教育培训作为安全生产十二项治本之策之一。胡锦涛总书记于2006年3月27日下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特别指出,要大力培养安全科技和管理人才。温家宝总理在2006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抓紧研究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发展地矿类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快培养地矿类专业技术人才。”2008年4月10日,张德江副总理在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调研并作重要讲话时特别强调,要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职业技能培训;2010年6月6日,我国发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抓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大规模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2010年7月19日,国务院颁发实施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123号)再次强调:鼓励扩大专业技术和技能人才培养。进一步落实完善校企合作办学、对口单招、订单式培养等政策,鼓励高等院校、职业学校逐年扩大采矿、机电、地质、通风、安全等相关专业人才的招生培养规模,加快培养高危行业专业人才和生产一线急需技能型人才。

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一是靠在校的学历教育,二是对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目前中国生产领域的从业人员约有2亿3940万人,安全监察人员却只有2万多人。按照英国在这一职业领域的比例,中国应有监察人员10.77万人;按照德国在这一职业领域的比例,中国应有监察人员8.38万人;按美国在这一职业领域的比例,中国应有监察人员5.03万人。目前我国大多数安全工作都是由非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的人员承担的。根据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社会需求状况的调查,目前安全岗位从业人员整体学历水平仍然较低,仍有67.6%的比例未具备大专学历。现有安全岗位从业人员中,属于安全工程专业毕业的人员所占比例很小。在职称结构方面,高级职称仅占3.6%,中级职称占16.3%,而初级职称及无职称的人员占了80.1%的比例。这反映出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相对于社会需求呈现明显的滞后状态,发展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事业意义重大。

二、我国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

的历史沿革与概况

历史沿革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安全生产、劳动保护高等教育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1954年,原国家劳动部部长李立三同志倡议创建北京劳动干部学校开办“劳动保护”专业。该校于1956年2月正式开学,设立“劳动保护”“锅炉检查”和“劳动经济”3个专业,每班招生100人。1958年,北京劳动干部学校升格为北京劳动学院(后又改名为北京经济学院,即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前身),开设了国内第一个与安全工程专业相近的“工业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技术”本科专业。1983年,中国矿业大学(原为中国矿业学院)在国内首次设立了一级学科采矿工程之下的二级学科——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随后又于1986年在国内高校中第一个获得了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我国设立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将安全工程列为其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属管理类。1996年,我国又将安全工程专业和有关安全技术类专业f如上述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合并,设立安全技术与工程专业,但仍属一级学科矿业工程下的二级学科。1998年至今,又将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改为现在的安全工程专业,列为一级学科安全与环境科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属工程技术类学科。

2002年,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范维澄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呼吁将现安全工程升格为一级学科。2003年1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调整方案讨论稿中,把安全技术及工程列为一级学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03年3月,向国家教委提出了将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名称改为安全科学及工程,并升为一级学科的建议。2004年9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管局根据《教育部关于委托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管理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函》(教高司函[2003]224号),组建了全国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兼任“教指委”主任。

本科教育情况

在教育部现行本科专业目录中,“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代码:081002)与“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同属“环境与安全类”(代码:0810)。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开办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127所,安全工程专业学科特色涉及军工、航空、化工、石油、矿业、土木、交通、能源、环境、经济等十几个领域。2010年全国安全工程本科专业招生人数近7000名。另外,由于在2006年国家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财政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煤矿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6]4号),提出了扩大与煤矿安全紧密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模,2009年10多所煤炭院校还招收了“订单式”煤矿安全专业的学生约1000名。2007年,有15所高校的安全工程专业被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后面又增加了数所。近年,各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教育的软、硬件也有了很大的发展,比较完善的实验条件、较高水平的教材和良好的师资队伍为安全工程专业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安全学科的综合属性和应用上的交叉特性,除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毕业生外,其他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也可为安全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提供充足的生源。

研究生教育情况

由于历史原因,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现行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

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9)中,没有设置与“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的一级学科,二级学科、专业目录中与“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最为相关的是“矿业工程”(代码:0819)一级学科下面的“安全技术及工程”(代码:081903)二级学科。目前我国已有20所高校有“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有50多所高校有“安全技术及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不含科研院所),有50所高校招收安全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生。目前全国每年招收“安全技术及工程”博士生约280名,硕士生(含工程硕士)约1000名。

除了安全类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之外,我国很多职业学校每年还招收大批的安全类专业专科生。各类安全培训和继续教育也培养了大批的安全专业人才。

编辑 边安

相关链接: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是教育部聘请并领导的专家组织,具有非常设学术机构的性质,接受教育部的委托,开展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等工作。

该委员会包括全国高等学校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有关专项工作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部分教学指导委员会可下设分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是其下设机构之一。根据我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迅速发展和“教指委”工作的实际,“教指委”又成立了学科建设、教学评估、教材开发建设和学术交流等四个分委员会。

网络安全知识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企业安全生产中的信息管理业务存在很多风险因素,如何像管安全生产的风险一样来管信息化整个过程的风险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话题,在企业中建立安全生产信息风险管理体系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文章主要研究安全生产中信息业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希望能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安全生产;信息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企业风险;风险场景库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企业对信息化依赖程度的增强,信息风险已超出传统的技术问题范畴,已属于企业业务风险的一个部分,本文主要论述纳入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信息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1 影响信息风险的因素

影响信息风险的因素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内部环境、风险管理能力、信息相关能力等。

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市场和经济因素、同行及竞争、地理环境、法规遵从环境、技术状态和创新、威胁领域,市场和经济因素是企业安全生产的行业因素。比如,金融业的运营与制造业的运营对信息化有不同的需求以及不同的IT能力。

内部环境主要包括企业目标、信息化对企业业务的战略重要性、信息架构的复杂程度、企业的复杂性、业务变更的深度、业务变更管理能力、风险管理哲学和价值观、安全生产模式、经济能力以及信息化在企业战略中的优先级等。安全生产模式关系到企业独立运营的程度或与它的客户/供应商相关联、集中化/非集中化程度,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需要变更以能够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经济能力主要表示企业当优化风险时,对支持、强化和维护IT环境的财务能力。

风险管理能力是衡量企业实施关键风险管理流程和相关动力水平的一个指标。可以通过运用风险记录卡来度量。动力绩效指标越好,则风险管理能力水平越高。对于企业风险事件的频率和影响,风险管理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因为它负责管理风险决策,以及在企业内建立和实施有效控制,它主要包括治理风险和管理风险两个方面。

信息相关能力与IT流程以及所有其他动力的能力相关。对于不同动力的一个高成熟度等于高的IT能力,它能够正面影响:降低事件的频率,如实施了好的软件开发流程将交付高质量和稳定的软件或实施了一个好的安全度量将减少安全相关事故的数量;减轻事件发生时对业务的影响,如针对灾难的发生,具有一个良好的业务持续性计划/IT灾难恢复计划。IT流程包括评价、指导和监管、与业务一致、计划和组织、建立、获取和实施、交付、服务和支持以及监管、评价和评估等五个管理职能域中的37个流程实践。风险场景库类别主要包括项目组合建立和维护、项目/项目群生命周期管理(项目/项目群的启动、开发和获取、交付、质量、中止)、信息化投资决策制定、IT经验和技能、员工运营(人力错误和恶意企图)、信息(数据破坏、损坏、泄露和访问)、企业架构(架构版本和设计)、基础设施(硬件、操作系统和控制技术)(选择、实施、运行和退运)、软件、信息系统的业务所有权、供应商选择/绩效、合同遵从、服务中止或转移、法规遵从、地缘政治层面、基础设施被盗或破坏、恶意软件、逻辑攻击、环境、大自然行为、创新等。

2 信息业务风险库

在信息化的服务、交付和支持阶段,建立起的信息业务风险库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事件和事故管理业务节点包括提交事件、事件记录分类、识别范围、地市识别事件范围、一线处理、解决事件与否、事件解决情况、现场处理、处理情况、审批情况、后台处理、是否解决事件、申请挂起、挂起事件、解挂事件、是否发起其他流程、关闭事件、初步确认事件影响范围、统一解释口径、确认是否向省公司升级、向省公司服务台通报、标示大范围事件并向用户解释等。主要存在的风险包括IT系统停工期的增加、客户满意度的降低、客户不知道事件报告的程序、复发问题没有解决、不是所有的事件都被跟踪、事件优先级未反映业务需求、事件未及时解决、服务台的运营操作没有支持业务活动、客户对所提供的服务不满意、事件未及时解决、客户中断服务时间增加等。

管理用户请求业务节点主要包括提交咨询或请求、尝式解答咨询、解决咨询或请求、咨询支持升级或转派任务、用户评价、升级、给出咨询答案、转派事件、判断用户反馈情况并处理结果。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对硬件和软件的未授权变更、访问管理忽略业务需求并且损害业务关键系统的安全、未对所有系统规定安全需求、违反职责分离和危害系统信息等。

管理配置项业务节点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管理、硬件信息管理、中间件信息管理、数据库信息管理、软件信息管理、操作系统管理。存在的风险主要是配置项信息维护职责不明确,导致信息更新不及时。

管理服务级别SLA业务节点主要包括编制服务目录、提出业务需求、制定服务级别策略、编制服务级别协议、签订服务级别协议、发布服务目录、召开年度评审会议、制定年度服务改进计划。存在的风险包括用户和服务提供者不理解各自的职责、不恰当的优先权授予不同的服务提供、不恰当交付的服务、为提供的服务授予不恰当的优先权、对提供的IT服务有不同的解释和误解、由于期望和实际能力的差距导致纠纷、低效率和昂贵的运行服务、无法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服务交付资源的无效和低效使用;无法识别和响应关键服务事件、由于过时的合同导致不能满足商业和法律需求、由于服务偏差导致经济损失和事件等。

管理问题业务节点主要包括问题记录、判断是否问题、判断提审方案是否能过变更实现、实施方案、启动变更管理流程、确认记录解决结果、启动知识管理流程、问题跟踪与升级等。存在的风险包括IT服务的中断、问题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增加、问题和事件没有及时解决、对主动的问题和事件管理,缺乏问题和事件及解决方案的审计跟踪、事件重复发生、问题和事件重复发生、未恰当解决的关键事件、业务中断、服务质量不

足等。

3 控制措施

在事件和事故管理业务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坚持对客户进行满意度回访,并针对用户提出的问题及其自身IT服务的不足,进行整改,努力提升服务质量;及时跟进事件处理情况并向用户进行反馈;对于复发事件需要进行分析、找出根源,启动问题管理流程,从而减少事件复发的几率;加强对服务台人员的事件分类标准、优先级,按标准化准确分类;服务台经理加强对事件单的处理进程的全程跟踪,对当前处理人应实时跟踪进展情况;加强运维人员的沟通能力和技术能力;事件经理监控所有事件并协调处理未解决事件。

在管理用户请求中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禁止进行未授权的变更;加强对业务需求的分析以及业务关键系统的安全,审核请求的合规性;按照各系统安全需求,拒绝违反系统安全需求的请求;加强各运维人员的职责分离意识,坚决杜绝违反职责分离;加强对请求的审查力度,杜绝一切危害系统的

请求。

在管理配置制顶中采用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相关的信息维护需要明确到具体岗位;严格把关机房进出制度、工作票制度;完善业务和技术服务目录,明确配置项负责人,加强审查力度。

管理服务级别SLA采取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服务目录必须包括服务需求、服务定义、SLA、OLA、资金来源;建立一个包括开发、审核和调整服务目录或服务组合的流程;建立一个确保服务目录或组合是有用的、完整的和及时更新的管理流程;定期审查服务目录和服务组合;建立一个检查程序,使SLA的目标和绩效测量与业务目标和IT政策一致;SLA必须包括例外事项、商业协议和OLA;SLA的改进和调整流程是基于用户和业务的需求的绩效反馈和变更;SLA形式和内容必须经所有利益相关方同意;SLA需正式批准和适当签署。

管理问题的控制措施包括建立被适当工具支持的能满足需要的流程,以识别和分类问题;建立和维护用于问题分类和优先权的已建立的标准,确保这种分类与解决和容忍问题的服务承诺或组织单元职责相一致;开发用来生成问题管理报告的报告工具;问题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内容:分析根本原因的问题文档、问题所有者和解决责任的识别、问题状态信息。问题解决后,需经利益相关方确认,问题只有被利益相关方确认解决后才被

关闭。

4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先分析了当前影响企业信息风险的因素,进而论述了我企业根据现实情况所建立的信息业务风险库和控制措施,当前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信息风险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些具体的针对措施,但是很多措施在使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这些还需要更多的人努力去解决。

参考文献

[1] ISACA.IT 鉴证指南:使用COBIT.

[2] ISACA.COBIT5 Framework.

[3] ISACA.RISK IT.

[4] ISACA.COBIT5 FOR RISK.

作者简介:伍明(1963-),男,湖北武汉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CISA,研究方向:信息治理和管理体系。

网络安全知识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搞好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基础与保证,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文明交通,平安出行”的理念,振奋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提高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社会传播和影响能力,才能推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社会化进程。笔者在分析当前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存在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试图从构建和谐交通环境入手,探讨依托交通安全文化的建设,转变宣传教育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的效果,真正实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社会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最终达到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法制观念和文明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交通管理;宣传教育;文化建设;理念;安全意识

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以交通安全为目标,以交通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和依靠行政的、社会的、部门的力量,向交通参与者进行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增强交通参与者的法制观念与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的交通行为,为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有序提供有力的保证,为构建和谐的交通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道路交通呈现出质的飞跃,道路不断延伸,车辆急剧增加,给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虽然,我们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在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管理的同时,加大对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但交通安全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文明交通行为还没有完全养成。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创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理念,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与交通安全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它作为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紧抓好。笔者在分析当前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存在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试图从构建和谐交通环境入手,探讨依托交通安全文化的建设,转变宣传教育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的效果,真正实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社会化、系统化和规范化,最终达到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法制观念和文明素养的提升。

一、当前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公安部在1996年就制定了我国第一个《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三年计划(1996-1998)》,提出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具体要求和奋斗目标,并对计划内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内容、措施和实施步骤作了具体的部署。同时,公安部决定,每年四月的第一个星期为全国统一的“交通安全宣传周”。2004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颁布施行后,全国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学法普法高潮,通过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活动,不断加大了对交通参与者宣传教育的力度。2006年国家五部委又联合部署开展以“关爱生命、平安出行”为主题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程,以及2010年开始实施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通过一系列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也明显感到当前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具体表现在:

(一)传统宣传教育模式仍然是主流,理念创新不足,影响了宣传教育的效能

长期以来,在宣传教育的方法形式上,仍然沿用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分发宣传单、进企业学校举办讲座等传统手段,即使借助电台、电视台、报纸、通信、网络等媒体平台宣传,也只是发布一些政策信息、路况以及重大交通事故的通报,缺乏有效的创新,没能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方案。基层大队没有能统筹安排好各项宣传教育工作,往往依赖支队层面来进行策划、组织,不能针对辖区的实际和环境的需要进行宣传教育,形式单一、内容老套,缺乏说服力、感染力,极容易让广大交通参与者产生“审美疲劳”。因此,即使做了不少工作、花费了不少精力,但宣传教育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成效没能完全体现出来。

虽然,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了应对各种“网络舆情”,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及其交通管理部门充分利用微博(客)等新媒体,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但目前大部分基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只注重了对“网络舆情”的应对,缺乏主动宣传的意识,没有很好发挥新媒体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交通管理部门仍然是主体,齐抓共管的合力还没有完全形成,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化程度不高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面对的对象是全体公民,需要政府牵头、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社会参与,齐抓共管,才能真正起到效果。《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条明确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各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有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的义务。目前,政府各相关部门虽然参与了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但没有很好的发挥职能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仍存在着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唱“独角戏”的情况,其他相关单位与部门参与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加之对相关单位和部门履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法定义务缺乏有效制约,部门之间也缺乏协调配合,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治理,交通安全齐抓共管的合力不强,局面未完全形成。

(三)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没有很好的与精神文明建设、职业道德教育等结合起来,文明交通建设成效不显著

早在1996年公安部制定的我国第一个《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三年计划(1996-1998)》中,就明确要求“以提高全民交通法制观念和全民意识为目的,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轨道”,《道路交通安全法》也明确了相关部门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中的责任与义务。尽管,通过大力的宣传,各级党委政府、社会相关部门以及普通群众,对加强文明交通建设,提高交通参与者的文明交通素养,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巩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视程度和认识高度较以往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配套的地方性法律法规细化责任,政府的主导地位又没有形成,使这些法律规定得不到落实,执行力不够,致使文明交通建设工作滞后。

同时,我们也看到,目前交通参与者大量违法行为的凸显,不只是文明交通行为缺失的表现,更多的是反映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不足。如目前的驾驶人培训、管理与考核中,只注重了驾驶技能的培训与考核,忽视了驾驶人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与考核。一些单位对私家车的管理基本上是放任不管,更不要说对驾驶人进行有关的安全教育和文明交通建设了。

(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体系不完善,文明交通素质没有养成,交通违法现象突出

公民的文明交通素质教育应该从幼儿园开始,经历小学、中学、大学,直到走向社会,在这个过程中要形成完整的教育链条,中间不能有任何的缺失和断档。而我国在这个教育链条中,对全民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没有形成连贯、系统的体系,大多数人都是在社会这个环节才接受文明交通的教育和培养,加之缺乏入脑入心的教育手段,致使已经形成的交通陋习和固有模式,很难在根本上得到改变。另外,由于车辆和驾驶人的快速增长,汽车时代来临的速度较快,人们还停留在自行车时代的出行思维和习惯,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交通法制意识、交通文明意识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和提高,这也是交通违法现象突出、交通事故频发的重要诱因。

(五)宣传教育队伍的力量薄弱,直接影响了宣传教育深层次的开展

由于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齐抓共管的合力未完全形成,目前社会的宣传教育队伍缺乏,主要依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开展宣传工作。而由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警力的严重不足,专职从事宣传教育工作的人员有限,在实际工作中,这些民警往往又要承担部分其它的任务。在繁重的交通管理任务压力下,宣传民警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交通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中去,导致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只能做一些皮毛的、应付性的和突击性的工作,更无法去研究深层次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问题。虽然,也分批到运输企业、学校、社区、农村、重点驾驶人之中开展一些宣传教育活动,但因为采取的还是常态性的方式方法,宣传效果不佳,教育力度有限。

(六)宣传经费和装备保障不足,无法保障活动长期有效的开展

宣传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耗费的工作,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各地普遍存在宣传教育工作的经费和装备保障不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政府投入不够,社会化资金筹措困难,交警部门专项经费紧张。在这种情形下,活动的策划开展,利用现代传媒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赏心悦目的宣传内容、寓教于乐的宣传活动就难以开展。

(七)规划不当,缺乏科学论证和长效机制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运动式执法、运动式宣传,某专项整治行动开始了,于是宣传跟进,铺天盖地,一阵风吹过,一切又恢复原样。再者就是计划跟不上变化,当初制定计划时就闭门造车,缺乏周密的调研和科学的论证,没有根据辖区的交通状况、交通参与者的交通违法心理,以及不同时期的交通特性,制定切合实际的方案。实施过程中,往往又是形式大于内容,最后草草收场,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教育效果。

二、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对策与思考

纵观各国道路交通发展的历史,都是非常重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各级交通管理部门就设立了交通安全宣传机构,专门负责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80年代后期,随着道路交通管理体制的改革,进一步明确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主体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门;90年代以来,国家有关部门把交通法规纳入了全民性普法教育,推动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社会化;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道路交通呈现出飞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事故高发,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峻。为此,随着2004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实施,将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上升到法律层面,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社会化提供了法律依据。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道路交通的快速发展,防事故、保畅通、促发展成为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对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也越来越重视。连年开展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已经把简单的宣传交通法律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上升到树立文明交通意识、构建和谐文明交通环境,以及打造交通安全文化的高度上。然而,在当前的形势下,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文明素质,远远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每年因交通事故伤亡的人数仍在高位盘旋,宣传教育的效果远达不到公众对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的期望值。

(一)依托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更新宣传理念,深入挖掘和利用社会公共资源,着力推进交通安全宣传社会化

道路交通安全文化是全社会安全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在道路交通过程中,为保障人们的身心安全,使人们能安全、舒适、高效的达到自身的目的,预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包含与道路交通系统相互匹配的安全体系。目前,各地在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方面努力探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比如一些基层交警大队在农村设置的“交通安全文化墙”,它的出现,不仅创新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升了交通安全的宣传品位,同时还美化了农村,又容易让群众接受,使广大农民朋友在家门口就能学习、了解、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文明交通行动内容及交通安全常识,激起了广大村民了解交通安全的热情,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形成人人遵纪守法,人人践行文明交通行动,使广大交通参与者在“富、学、乐、美”以及殷实、和谐、文明、幸福的氛围中增强了交通安全意识,营造了人人为创建平安和谐的农村道路交通环境做贡献的良好局面。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中,我们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文化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从而使得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有了很好的依托和平台。

同时,《道路交通安全法》已经明确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政府部门的法定职责,为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宣传奠定了法律基础。因此,各级交警部门特别是基层交警要改变宣传单打独斗的传统作法,更新理念,转变角色,依靠政府,组织和发动社会各部门、各团体组织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中,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各部门要履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义务,尤其是要充分挖掘公共媒体资源,经常性的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使广大公民掌握道路交通安全知识,了解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

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开展宣传教育,比如在今年以来各地开展的查处“酒驾”过程中,各地大力宣传,充分发挥了微博的作用,使得这一整治活动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再比如,各地公安交警部门与电信部门联动,利用短信服务平台,发送宣传短信,以及恶劣天气道路安全提醒、交通管制信息等,以短信方式进行告知和提醒,起到较好的预警效果。

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宣传进程,发动各职能管理部门和各阶层力量,运用各种手段、挖掘各种社会资源,特别是媒体资源,普及全民教育,才能真正提高交通参加者的文明交通素质和法制意识,改变交通陋习,全面提升交通要素中“人”这个软要素的素质,更好地提高道路交通管理的效能。

(二)创新宣传教育方式方法和内容,以“五进”为载体,扎实开展基层教育,提升目标人群的宣传教育效果

近年来,公安部以“五进”为抓手,联合各部门各单位,开展道路交通安全“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和进家庭”活动,卓有成效地推进了道路交通安全社会化宣传进程。但是,我们也看到,由于在理念的创新上不够,我们的宣传教育还有许多地方不到位。在全社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和依托它们,把我们的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深入和渗透进去。比如,可以依托社区文化建设,抓好交通安全宣传“进社区”;依托群众自发的广场文化活动,加强对普通群众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再比如,对中学生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交警部门要主动与学校联系,积极开展“寓教于乐”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尤其在每个学期开学与放假前,抓好对中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在这些活动中,把“小手拉大手”的理念贯穿始终,使得这一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延伸。

要不断创新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一是要充分认识和发挥新媒体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中的作用,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立体、多维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比如充分发挥和利用博客、微博的作用与优势,进行互动式的宣传教育。利用户外大型电视屏、公交车移动电视和酒店、商场、楼宇液晶电视系统滚动播放交通安全公益广告,通过短信平台向手机用户发送交通安全信息、交通通告,通过互联网建立交通安全互动宣传等形式,发布与市民相关的出行提示,收集广大群众意见及建议,不断改进宣教工作。在宣传教育中,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共同开展一些互动性、讨论性的活动,如交通违法行为曝光台、不文明交通现象大家谈等活动,这样,才能够鼓励广大群众热心参与,以道德的力量加以谴责,唤起更多人群对交通安全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三)建立健全专业化宣传教育队伍,加强人员培训l,强化宣传教育效果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同时由于面对的群体广泛,还需要有相对稳定的宣传教育队伍,才能应对形势发展对宣传教育工作的要求,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注重建立和培养宣传教育工作的专业化队伍。公安交警部门是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主力军,发挥着引导示范作用,我们在宣传教育工作中水平的好坏、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宣传教育工作的成效。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根据形势发展的需求,适时开展培训,使其具备全面的交通安全宣传知识和技能,才能在工作中如鱼得水,更好地开展宣传工作。同时,要建立一支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文明交通志愿者是我们的一支重要辅助力量,在宣传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必须要加强这支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文明交通志愿者队伍的作用,定期组织开展文明出行劝导活动,大力倡导文明交通、告别交通陋习,养成良好的道路交通行为习惯,形成警民共管交通局面。再就是,要加强信息的沟通,及时了解不同群体对交通管理工作的需求,掌握工作的主动权,对提高宣传教育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中物色建立一支信息员队伍,通过信息的反馈,掌握第一手资料,定期进行分析研判,有的放矢的开展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针对性。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文明交通,平安出行”的理念,振奋精神,开拓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提高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和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社会传播和影响能力,才能推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社会化进程,才能打造一流品牌,创造一流业绩,促进全民交通安全意识、法制意识、文明意识的全面提升。

网络安全知识论文范文第5篇

2、高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加强高校消防安全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4、高校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措施分析

5、学校消防安全教育的加强和改进

6、浅析高校学生宿舍的消防安全工作现状及防范对策

7、如何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消防工作

8、高校安全现状及其应对措施

9、陕西省韩城市公安局新城派出所:法制教育活动进校园

10、论如何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

11、高校社会化学生公寓电起火的应急处置与安全防范

12、谈高校消防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3、基于慕课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在线课程设计

14、黑河“云上消防冬令营”活动精彩收官

15、东北农村地区野外消防安全存在问题及防控措施

16、消防安全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7、集团化办学模式下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18、新时期高校消防工作潜伏的隐患及对策分析

19、高校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现状与对策

20、高校消防安全工作探讨

21、我国高校学生消防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2、高校安全宣传教育创新机制研究

23、浅议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责任风险及防控措施制度的建立

24、“四个力”建设在学校防火中的应用

25、高职院校宿舍安全文化建设路径探讨

26、沧源:强化举措 助推高中教育发展

27、高校消防安全管理责任风险及防控措施

28、关于高校学生宿舍消防安全的几点思考

29、物业消防安全综合管理方法

30、现代消防专业人才培养与 市场人才需求接轨的教学创新研究

31、浅谈如何筑牢校园安全“防火墙”

32、应急类政务微博在舆情监测及舆论引导中的优势

33、浅析高校学生公寓火灾的起因及防范措施

34、高职院校消防安全问题与对策研究

35、大学生火灾安全意识调查与分析

36、消防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37、十年烽火路而今从头越

38、试论高校消防安全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性

39、加强高校消防安全教育工作问题研究

40、如何实现防火监督工作的创新发展分析

41、学习公共安全新思想 筑牢河池村寨消防安全防火墙

42、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监管症结及火灾防范对策

43、浅析高校在消防安全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

44、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二里岗小学举行消防安全演练活动

45、高职院校图书馆安全管理

46、从上海商学院火灾透析学校在安全教育与宿舍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47、浅析独立学院消防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48、新时期高校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49、浅谈农村中小学校消防安全工作的现状及其对策

上一篇:网络直销论文下一篇:互联网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