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学生总结范文

2023-08-01

德育学生总结范文第1篇

摘要:回眸高等教育史,不难看出,大学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创新文化的发展。伴随人类创新力量的增长,大学与政府、产业界合作共同开辟了一个崭新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并于悄然中步入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大学在与社会的耦合互动之中,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日益重要,并不断实现自身的范式转换。大学文化的本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大学创新文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着根本性、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当下中国的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需要从文化创新着力,通过人才培养的范式转换,充分实现现代大学的职能,让大学始终引领社会文化前进。

关键词:大学;创新文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这道关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大计的艰深命题,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思索,改革大学人才培养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把“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作了重点强调。回眸高等教育史,不难看出,大学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有效地促进了创新文化的发展。伴随人类创新力量的增长,大学与政府、产业界合作共同开辟了一个崭新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并于悄然中步入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大学在与社会的耦合互动之中,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日益重要,并不断实现自身的范式转换。在重温高等教育史,领悟纲要精神,切实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机制在于大学的文化、氛围、理念和精神,人才是根本,创新是要义,体制是关键,文化是灵魂。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要着眼于创新,狠抓关键,重在落实。正如鲁迅所论,中国不出天才,缺的不是种子,而是土壤。大学创新文化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

一、大学创新文化:大学多元文化

发展的主导形态

大学创新文化包含三个关键词:大学、创新、文化。广义的大学,泛指各种性质、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高等学校,是高等学校的总称。本文中的大学在外延上特指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只有这两类高等教育机构具备研究和传播高深知识的本质属性。创新文化是指一种以创新的价值理念、制度诉求和行为方式为核心的文化。大学之于创新文化,在限定了创新文化研究的处所和范围等外延的同时,也以其特有的本质属性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创新文化的内涵。当今时代,在大学多元激荡的文化环境中,大学创新文化能够成为大学文化的主导型态,上升为大学的主流文化,主要原因如下:

从外部看,人类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创新开始成为当今时代文化的鲜明特点和本质特征。创新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创新文化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创新走入文化的结果。人类社会漫漫历史长河,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和三种主导文化类型,分别是古代自然文化、近代主体文化和当代创新文化。三者的划分依据主要是由人类生产实践方式不同所决定的,反映了主客体之间即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变化。在远古渔猎采集时代与农耕时代,人类的创新力相对较弱,自然客体的力量强大。人与自然形成了依附和顺应的关系,在文化上出现了崇拜自然主义的倾向,形成了以敬畏、崇拜、依附为特征的“自然文化”。自然文化时代,人类的创新力相对较弱,自然客体的力量强大。近代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掌握自然、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人的主体性力量得以充分的显现,自然界作为实践的客体成为人类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这种主体性精神贯串在近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而成为近代文化结构的表征,形成了“主体文化”(理性文化)。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得到极大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知识,社会最重要的经济资源已由过去的实物资产(土地或矿藏、机器等)逐渐转为非实物的知识,人与自然重新达到了高度统一,知识成为经济的基础,知识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对新知识的空前追逐使得创新成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人类在“创新的实践”基础上形成了“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时代,人类的创新力得到空前提升,引起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受到普遍重视。

从内部看,大学在其产生、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创新机制。一是大学的本质属性和价值理念契合了创新文化的发展要求。大学作为文化机构,是研究和传播高深知识之所,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力之所在。传承已知、探求未知是大学的使命;追求真理、献身科学是大学重要的文化精神。从高等教育的历史视角来看,大学作为人类组织创新的产物,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功能独特的创新型组织或机构,自出现之日起就一直与人类的创新活动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现代大学产生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它是当时酝酿中的社会基本组织方式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变的产物。公元11至13世纪,欧洲社会开始从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的衰落状态中复苏,农副业和手工业普遍发展,商业和贸易日趋繁荣,新兴城市的形成激发了人们新的教育需求,推动了世界最早一批大学——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萨拉尔诺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的产生。19世纪初,德国的大学提出了发展科学职能,为德国成为当时的“世界科学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明确提出了高等学校的第三项职能,即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职能,推动了大学创新文化在全社会的广泛传播。二是大学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提供了创新文化成长的动力。大学“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汇聚了众多优秀学者和多种学科,众多学者碰撞、质疑、争论、研讨,众多学科彼此联系、交叉、渗透、综合,源源不断地创造新知识。为保障对高深知识的研究不被干扰和伤害,大学普遍建立了“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传统,这种自由和自治最大程度解放了创新的翅膀,大学变成创新活动约束最少的地方,使大学真正成为一个创造思想、体现智慧的创新机构。三是大学多元开放的文化提供了创新文化成长的良好环境。当下中国大学文化就是多元文化汇聚的中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创新文化与保守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行政文化与学科文化、功利文化与实用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常常发生着聚合、交流、碰撞、冲突和融合,呈现多元激荡的显著特征。大学不断促进探索和争鸣,激励新思想、新学术的产生,成为新知识、新文化、新技术的孵化器。

大学在出现后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系统,大学创新文化在大学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大学自主发展的内在动

力。正如哈佛大学原校长德里克·博克所说:“现代大学是被设计来完成特殊使命的。这就是发现知识和传递知识。”它包含众多学科领域,集人类培养,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和传承文化等众多职能于一体。它有科学、民主、创新的精神理念,有开放、平等、自由的学术氛围,有几十年甚至数百年的文化积淀,为人类社会的创新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发展、壮大创新文化进程中,伴随人类创新力量的增长,大学与全社会一起共同开创了一个崭新时代——创新文化时代,大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使命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大学已经从农业经济社会的“象牙塔”、工业经济社会的“推动器”悄悄步入现代知识经济社会的中心,成为21世纪社会中最前沿、最开放的组织,对于国家兴衰、社会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创新文化在人类发展新时代的背景中显现出更为重要的价值,它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创新活动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环境,表现在对培养人才、培育成果和构建环境方面的巨大作用。发展创新文化、引领人类未来,作为大学的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现代大学在创新文化发展中的地位无与伦比。

二、创新人才培养:大学创新

文化的核心价值

创新时代呼唤创新人才,创新文化培育创新人才。所谓创新人才主要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较强的人才,也称创新型人才、创新性人才。在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上,我们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基本认识:其一,创新性是人才的基本属性之一,贯穿于人才始终,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人才,都须具有创新性。创新人才与理论型、应用型、技艺型等人才的划分不是并列的。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人才”的最新定义:“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就明确提出了“创造性劳动”的要求。其二,创新人才是个相对概念。创新人才强调人才创新能力与素质,它是相对于不思创造、缺乏创造能力的比较保守的人而言的。创新人才与一般人才有着内在的同一性,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一般人才只要被激发,创新精神达到一定强度,创新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跃升为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如果进取精神消退,创新精神不足,也很容易变成保守的人。其三,创新人才是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创新和创新人才的理解都会有一些异同。当今时代是创新时代,不仅所有人才都应当是创新人才,而且对创新人才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一要具有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突出表现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二要具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和永无止境的创造欲望,突出表现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三要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表现为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大学创新文化对创新人才培养有着根本性、关键性和基础性作用。文化的本质是“化人”,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从价值属性上看,创新文化的本质是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及本质的文化认知与价值追求。现代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与追求高深知识内在统一体,大学创新文化就是大学在培养创新人才和各类创新活动中所形成的文化系统,其首要职能与核心价值必然集中在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上。文化,文化,根本在化。文化的本质和功能决定了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的。《易经·贲卦》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化成”的关键词是两个:一个是“人文”,另一个是“化成”,“人文”注重的是潜移默化地教化人、熏陶人和引领人,“化成”注重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外在文化的内化活动。青年学生可塑性强,其思想性格、道德情操、思维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在形成过程之中。文化的介入和渗透、孕育和滋养,对他们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其一,大学文化把人类的未来作为自己的建设对象,充满了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充满了对民族、对社会、对整个世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与其他文化相比,大学创新文化更加凸显执着的价值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责任使命,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其二,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之所,对高深知识的探究本身就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创新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能够较好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其三,现代大学一般都保持着“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的优良传统,给创新活动带来最大程度的解放和保障。其四,大学作为一个汇集智慧与创造的地方,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条件和机会,使得年轻人可以无拘无束地交流和分享创造,这种碰撞、质疑和争论中能够锤炼学生的智慧。“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学创新文化就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源头活水。总之,大学创新文化以其奉献社会、推动进步的崇高使命,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价值观念,严谨治学、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自强不息、追求理想的精神境界,崇尚创新、团结民主的团队氛围,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学术环境,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个体发展,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想品德的形成以及生活方式的选择,更使他们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成为他们树立崇高理想、追求远大目标的力量源泉。

三、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创新人才

培养的范式转换

“人才培养体制”的概念,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前一直很少有人使用。中国期刊网1989年以来所收录的文献期刊题录,“人才培养体制”大多被用在有关行业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如军事人才培养体制、公安人才培养体制、教师培养体制等。对于“人才培养体制”的确切含义,迄今尚未有人作出相对明确的表述。体制是社会活动的组织方式,是指采用什么手段把构成社会活动的各要素组织起来,使其正常运行。任何社会活动都是由各种要素构成,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特定的社会运动。所以,体制是社会系统中各要素的体系结构及规定其间相互关系的制度。人才培养体制就是人才培养活动所涉及的各类要素、各个环节组织的安排方式以及处理问题的主要方法、手段。由于人才培养工作涉及因素众多,导致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任务十分艰巨复杂。在宏观上涉及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和各级各类学校,微观上涉及到学校内部各部门、院系和教学团体,利益群体包括学校管理者、教职员工、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程序上依次分为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六个学段,各学段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内容有多种组织方式,所学知识分属不同领域的不同学科专业,可以采取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的安排也是灵活多样。事实上,这

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实现范式转换。“从一个处于危机的范式,转变到一个常规科学的新传统能从其中产生出来的新范式,远不是一个累积过程,即远不是一个可以经由对旧范式的修改或扩展所能达到的过程。”这恰恰表明体制的改革具有必然性和革命性。

关于大学创新文化的论点,是基于大学文化应然状态的研究,属于大学文化生态的“理想模式”,与大学文化实然状态有着较大落差。目前,中国高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机制已经不完全适应新时期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中国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诸多矛盾与问题,究其源皆因大学创新文化建设出了偏差和问题。美国著名教育史学者乔尔·斯普林认为,要“将学校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度作为评估学校的标准,重点考察学校对人类幸福和永恒的生活作了哪些贡献。不要把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的贡献度作为学校的评估标准。”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实为当下中国高等教育极难破题之要务,必须统筹把握推进策略,特别需要在宏观上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整体性战略思考,从文化之根源着眼,通过对大学文化的深入剖析,从根本上理清改革思路,在现阶段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以更新教育理念为先导。西方著名高等教育研究学者P·G-阿特巴赫从1970年代起就研究第三世界与工业化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有一个让第三世界国家振聋发聩的观点,他认为,“第三世界的大学事实上都处于受主要工业国家控制的国际学识体系的外围”。这也恰恰表明如何处理国际化与民族性的关系依然是个亟待破解的难题。但毫无疑问,更新教育理念就显得非常重要。理念属于精神文化内容,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对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有着直接影响,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关和人才观。首先要牢固确立教学的“四大地位”。充分认识加强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把教学质量作为评价学校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在学校努力形成领导重视教学、教师热爱教学、科研促进教学、经费确保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有效机制和良好氛围。其次,要深入领会新时期人才培养的“五个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有机衔接,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加强学校之间、校企之间、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第三,要突出强调新时期人才培养的“六大特性”。一是创新性。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重点,探索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激发学生创新热情,激活学生创新潜质,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造;二是综合性。改变单一知识教学,既注重专业的深度,又拓展知识的广度,既着眼能力素质的提高,又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三是实践性。改变动手能力不强的现状,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是开放性。改变比较封闭的培养方式,培育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尊重多元文化的博大胸怀;五是自主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创造,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特长和学业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具备创新的基础素养,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协调发展;六是选择性,改变学习渠道单一、教学管理僵化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机会。

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为重点。冷战时期美苏两国教育改革的成败得失,给新世纪的教育改革以有益的启示。这就是,“第一,必须辩正地认识和处理直接经验和理性知识的关系。第二,必须辩正地认识和处理知识传承和知识创新的关系。正确的态度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指导下传承。”受传统大学制度的制约,与国外大学相比,我国大学人才培养制度相对缺少灵活性,弹性不足,束缚和限制了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为重点,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学生个体成长需要的富有弹性、充满活力的教学制度和教学运行机制,是当前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首要任务。一要积极推进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导师制,推行主辅修制、双专业制和多项技能等级证书制,建立跨校、跨区域、跨类型的学分互认机制。二要完善学生自主成才机制。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深入推行大类招生、模块化培养、自主选择的培养模式,着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三要推进评价方式多元化。以加强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导向,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合理运用多种考核评价手段,强化对学生的知识面、思考判断、创新思维、分析综合等能力的考查,注重考评学生的学习、实践、科研、创新等多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四要以加强高校教学联盟建设为重点,建立高校合作教育制度,形成资源共享、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生互派、课程互选机制,推动高校联合申报和建设专业,合作培养学生,实现校际教学资源高效利用,为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提供稳定支撑,让学生在多元学科风格和校园文化氛围中茁壮成长。五要以加强校企合作为重点,密切学校与行业、企业和社会的沟通联系,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走向以及技术与人才需求,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构建各类产学研合作平台,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社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以深化教学改革为核心。教学改革主要涉及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一要优化课程结构。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积极开发建设面向学术前沿和创新实践的各类课程资源,推进课程类型多样化与课程组合方式多样化,增设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方向等课程模块,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课程选择。二要强化实践教学。根据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和教学改革新成果,认真修订实践课程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不断更新和丰富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型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内容的比重,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三要改进教学方法手段。提倡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勇于质疑、崇尚真理、追求卓越。“教师的工作并非只是传授信息,甚至也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以陈述问题的方式介绍这些知识,把它们置于某种条件中,并把各种问题置于其未来的情景中,从而使学生能在其答案和更广泛的问题之间建立一种联系。”四要强化质量保障。完善高校质量监控机制,加强教学

质量监控与统筹,建立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与促进体系构建教师、院系、学校三级质量保障机制,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评价制度,改进和完善高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以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为着力点。现代大学制度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反映大学与政府和社会关系的治理模式、制度规范和行为准则。现代大学制度是影响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一要处理好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做到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二要正确处理好大学与行业企业的关系,做到社会参与、全面合作。三要正确处理好公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做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四要正确处理好高校行政与学术的关系,做到学术主导、教授治学的发展格局。五要正确处理好学校与院系的关系,做到重心下移、激发活力。六要正确处理好学校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与师生员工的关系,做到民主管理、学术自由。

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为关键。教师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导力量。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是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要下大力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从教育观念、队伍结构、培养模式、人事制度等各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全面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建设一支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能够担当创新人才培养重任的创新型教师队伍。一要以开展教学业绩考核为重点,完善教学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健全教学成果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保障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的核心地位、教学质量的首要地位和教学投入的优先地位的制度和机制。二要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工作,特别要注重更新观念、增强责任、拓展视野、提高能力,力争使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明显增强,创新思维和创新胆略得到明显提升,创新教育技能和创新教育艺术得到明显提高。要面向产业实际开展培训,选择若干应用型学科专业进行试点,鼓励和推进高校教师利用学术假、挂职锻炼等形式到企业、科研院所与政府等实际部门工作,将实际锻炼经历和成绩纳入教师职务晋升、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三要完善激励导向机制,建立体现创新导向的教师工作评价制度,把教师的教研、进修活动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工作绩效,作为教师业绩评价和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鼓励高等学校积极探索专职与兼职教师共同发展管理模式,吸引社会部门优秀人才加盟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重点引进培养富有社会阅历与实践背景的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促进教师的合理流动,降低生师比,保持教师队伍建设动态高位平衡。四要推动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综合、学科交叉趋势增强,教学的开放性与多样性更加突出,高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异常艰巨,如果再不改变过去单兵作战的局面,依然沿用“散兵游勇”的方式进行教学,就不可能在新一轮高教改革与发展中占据有利位置。高校应高度重视,结合本校办学实际与人才培养特色,学习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经验,加强校级教学团队建设,推进教学工作老中青教师相结合,发挥传帮带作用,着力构建国家、省、学校三级优秀教学团队。要以此为契机,切实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建立高效的团队合作机制,系统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促进教学研讨与教学经验交流,切实提高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和水平。

以建设大学创新文化为基础。制度与文化的革新是不可分割的,思想、制度、生产方式的革新同时或交替进行。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要特别注重发挥大学创新文化建设的作用。一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大力弘扬敢于创新、勇于创业、不畏艰难困苦,追求突破和超越的探索精神,尊重个性、宽容失败、宽容人才。二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倡导学术自由和民主,活跃学术气氛,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的学术环境,广泛聚集人才智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开展学术活动,推动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激发创新思想火花,形成有利于不同学术思想、观点之间展开讨论的学术氛围。三要营造以人为本、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加强有利于开展创新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为创新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高创新效率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撑。四要重视学生的创新品格培育。要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品质。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追求科学真理的创新精神;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接受创新的思想方法,掌握求异求新的创新思维;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学生具有服务社会的创新责任感,鼓足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用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科学创新的研究作风培养学生的严谨求实的创新品德、善于合作的创新禀赋和不畏挫折的创新意志。五要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氛围。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大学生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广泛开展各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开阔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创新积极性,形成浓厚的创新学术氛围。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创新交流会,交流创新体验、探讨创新方式、展示创新成果。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弘扬创新文化,宣传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的优秀教师和创新人才典型,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强化有利于创新人格培养的校园文化环境。

责任编辑:蒋永华

德育学生总结范文第2篇

摘要:近年来,以德育教学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工作深入实施。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全面发展,我们不缺少专业技术突出的人,缺少的是德才兼备的复合人才。以往我们认为德育意识培养的重点课程是语文,其实数学也是德育渗透的有效途径,在小学阶段就夯实学生良好的德育素养,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就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在数学课中做好学生德育意识的培养加以阐述,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学生;德育意识;培养实践

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不仅要具备较好的专业能力,更应该有高尚的品德。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蓬勃发展,对于学生素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想要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就必须将学生德育意识的提升放在首位,在日常数学课教学中也要最好的德育渗透工作,向学生传播正能量,培养他们爱国情操、集体主义意识以及团队凝聚力,将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到实处。不可否认。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太过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忽视了德育意识树立的重要性,不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针对这样的现象,必须不断改进,将德育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课的始终。

一、有关德育意识的概述以及小学数学课德育意识培养的现状

我们常说“教书育人”,教学的目标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知识,还在于树立学生正确的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顾名思义,德育的核心就是有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教育者通过一系列正确思想的引导,通过言传身教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一种手段。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是打好修养根基的关键阶段。借助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的德育意识进行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然而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应试思维的影响下,多注重知识的传达,忽略了数学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没有设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很容易错过最佳的教育时机。对此,教师要转变传统思想,明确德育培养的重要性,将其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小学数学课与学生德育意识的培养实践

(一)注重言传身教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模仿的重点。所以,教师要彰显榜样的巨大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自己的言行,对待工作要积极认真,上班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关心学生和班集体,教学语言要规范,穿着要得体。通过切实的引导,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进而提高德育素养。

三、挖掘教材内容进行德育培养

数学课本是教育专家结合小学生年龄、兴趣、习惯编写的书籍,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其中包含很多与德育意識培养有关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深入挖掘,明确其深刻内涵,凸显其教育价值,以便树立学生良好的道德规范。

例如,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某题目写到某学校食堂在5-7月份共用水1400吨,其中6月份比5月份多20%,7月份比6月份多10%。让学生求出5-7月份各个月的用水量。在对这一数学知识进行教学的时候,除了要关注知识点的讲解,还可以将德育教学引入其中,让学生明白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象,并提出合理化的节约方式,使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习惯,身体力行的节约资源。

四、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

小学数学课堂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它一方面能够丰富课堂教学的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合作中可以促进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比如,在学习有关《圆》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划分为几个组,以小组为单位计算出圆的周长、面积,并分析相同周长的圆和正方形,哪个图形的面积更大。小组成员想要又快又准的完成任务,就需要组员之间的积极配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树立团队意识,提高整体协作能力,并且培养起团队荣誉感。

五、以作业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德育意识

作业是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知识,让学生强化记忆。德育意识的培养也应该与小学数学作业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丰富作业的形式。

例如,在学习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后,布置任务,让学生调查2008/2012/2016年,我国在奥运会中取得奖牌的数量,首先计算出金牌、银牌、铜牌的总数量,然后算出平均数,再分别算出平均金牌、银牌、铜牌的数量,最后制成条形统计图展示出来。在这个任务中,学生通过调查与计算可以发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运动领域中的佼佼者,并且在调查的过程中他们还意识到了中国发展的迅速与国情的日益强大,从中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学生都意识到了中国的繁荣昌盛,并产生了为祖国做贡献的念头,并开始端正学习态度,积极的进行学习。

结束语

综上,小学生正处于德育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思路,走出“重知识学习,轻思想培养”的误区,明确认识的德育教学的重要性,并将其与小学数学课有机结合起来。深入挖掘数学课本中与德育有关的内容,借助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实施教学,将作业作为德育培养的切入点,进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凤贤.小学数学课上德育资源的有效渗透[J].内蒙古教育,2013(24):21.

[2]尹丽.小学数学课中的德育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3(28):272-273.

[3]汪莹艳.小学数学课教学中德育实效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2(34):92-93.

德育学生总结范文第3篇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原有的高校学生思想品德考评日益显露出不适应性。为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笔者结合中西品德考评的差异来探讨我国高校的品德考评,确立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考评基本理念;考评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有助于学生获得成长的内在动力、有益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关键词:差异 探讨 高校的品德考评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提高高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即为高校学生的品德考评。原有的考评模式随着教学模式的不断深入改革,已经越来越不能够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形式,不仅造成考评结果不符合实际,更影响了考评作用的发挥。相对于中国的品德考评,西方更加灵活多样。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通过比较中西方品德考评的差异重新审视我国现有的考评活动,从中找出不足,学习西方的优点,从而设计并建立出能够体现促进考评基本理念的考评活动,使得考评活动更加适应当今中国的国情以及学生的现实情况。

1 中西品德考评的差别

1.1 品德考评的目的不同

1.1.1 中式品德考评更看重终结性评价,旨在知人

从古代先哲起,品德考评的主要目的就很明确,主要就是用来了解别人,只有在了解别人的基础上才能任人唯贤,才能因材施教。

我国现今的考评目的有所改变,主要有这样几种评价目的:①以教育为目的:把品德评价看作激励、教育学生的一种手段;②以发展为目的:把品德评价的价值定位在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上,其目的是鉴定性(选拔性)与教育性的统一;③以鉴定为目的:其目的是对评价对象给出一个结论和鉴定。然而,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品德考评的目的还是更看重终结性评价,教师往往都依据学生的品德考评成绩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区别对待,这也是中国教育的一个误区所在。

1.1.2 西式品德考评更看重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旨在发展人。

与西方社会强调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一致,德育评估目的在于促进人的个性的健康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价值澄清学派认为:西方学校道德教育的任务就是运用一些价值澄清方法或策略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并据此做出道德决定和道德行为。他们更注重培养学生用自己掌握的道德观念去判断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的能力。

1.2 对待定性考评与定量考评法的态度有差异

1.2.1 西方多用定量考评

西方的品德考评在评估的方法和手段上更多的注重评估的量化,这主要是因为西方的德育评估主要依赖于试验心理学以及教育评估模型等的成果进行的。通过一定的调查表或评价量表等对个人的个性或品德进行鉴定即为量表评定法,在品德考评中多采用这个方法。而且西方对于品德考评测验的信度、效度的要求也很高。如确定问题测验第一版样本中有较大比例(超过10%)的被试被剔除出去了,这样就会影响该测验的信度和效度,因此明尼苏达道德研究小组于1999年提出了更新版本,其在被试信度上也存在问题,但是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了处理。

1.2.2 中方有“由更看重定性考评转向更看重定量考评”的倾向

从总体上看来,当前品德评价的方法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类。针对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做出精确的量的认识,即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的数量化的描述,这就是定量评价。在评定的各个环节中应用数学的方法使得整个评定过程具有数量化、顺序化以及等级化,因此具有很大的可比性。但是定量评价也有他的不足之处,如工作量大、工作繁琐、以分定人等不合理的情况。量化评价往往把教育这个育人的复杂活动简单的数据化,失去了教育中最有意义和最根本的内容。例如现在高校的综合测评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获奖就能在品德分中加分,因此平时爱好广泛、特长多的学生就能在德育中加很多分,即使其学习成绩和平时的表现都很一般,但最终其品德测评分却很高,许多学生对此都很不满。因此人们在反思中提出了质性评价。质性评价为了阐明意义促进理解,一般都是力图通过自然调查全面充分的对评价对象的特征进行解释和评述。评价时评价者对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并且根据评价对象的品德表现进行选择性判断,从而以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关于被评价者的品德状况。这种评价方法简单,方便操作,但是评价结果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公平、客观准确,同时也不能够做横向比较。因此,很多中国的学者提出在品德评价中应当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因此品德包括多个方面,有些方面可以量化,而有些方面不宜量化,实行定量和定性结合的评价方式可以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准确,更加符合实际。

1.3 品德考评的标准化程度有差异

由于我国的很多学者认为品德考评中的很多方面不适合量化,因此对很多品德考评中的内容考核的标准程度比较低,起初在实行的时候都是根据直觉针对学生的品德评价给一个分数或等级,没有规范的严格的评定标准,评定的结果具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很大程度上都不够准确,对于评价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太大的参考依据。现今高校品德加分则指明考核要点,评价等级及权值,最后计算出学生在每个指标上的分数,所有加起来则成为综合测评分,表面看起来很标准,其实还是自说自话,并不能反映学生的品德情况。

而西方的品德考评更重视于定量考评,他们的考核标准相对要严格很多,测评标准以及法规都有相应的严格的规定,主要是考察学生的人格和道德品质,如诚实、正直、宽容、责任感、乐观、善良等;此外还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如道德判断和道德思维等,并且还重视学生道德行为的表现。

2 对我国高校品德考评的探讨

2.1 考评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长期以来的品德考评,都是将学生作为评价的客体,而教师是评价的主体,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但是这种仅仅将学生作为评价客体的做法是片面的,主要是忽视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因素。学生自身的思想品德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主客体同一性的特征。当学生在接受教师等外部教育因素的影响时学生即为教育的对象,这时候学生就具有客体性;当学生通过自身具有的知识构建自身的思想品德的过程中又具有主体性,这时候学生是思想道德的主体。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过程的重要手段就是考评,我们必须还充分认识到学生具有主客体同一性的特征:当学生接受他人对自己的考评的时候,学生就是客体;当学生是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可以主动的对自身的思想以及行为进行审视、调节以及评价,自我评价也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方式。以往的评价缺乏认识学生具有主体性这一特征,导致了学生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甚至很多学生在压抑的情况下产生不满甚至出现消极厌烦、应付以及抵触的心理。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整个评价中的作用,才能够消除学生消极的心态,变被动为主动,最终实现考评的重要作用。

2.2 考评应有效地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思想品德考评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甄别和发展等多种功能,但是在实际情况中人们都注重考评的甄别功能而忽视了发展功能。我们把考评的结果与评优、奖学金、升学以及选拔等多种联系在一起,这样虽然有益于学生的管理,但是同时具有很多的弊端。如学生为了自身利益往往注重分数而忽视素质教育,为了得到评优的机会而刻意表现等;考评往往是年终进行,可谓一朝定一年,不能够客观的评价一年的具体情况,因此,考评应当是过程考评,应当从德育活动的初始阶段就使学生了解考评的指标,明确德育教育的要求,以此来指导和规范自己的行为。通过全过程的考评才能真正的反映一个人的综合品德水平,才能够得到更接近学生实际水平的相关数据,才能更加准确的指导品德评价工作。

2.3 考评应有助于学生获得成长的内在动力

现在的考评结果往往都与学生的奖学金、升学以及评优等息息相关,这种做法原本是想强化考评实效,对学生的成长起到长远影响的作用,因此,将考评结果与学生的利益相关联。但是施工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如此,任何学生都渴望得到这些荣誉,经常为了得到这些切身利益而积极表现,特别具有功利性的对待考评;由于很多学生的基本水平差不多,如果自己没有被评上或者差一点往往又会牢骚满天飞,甚至很多同学之间由于争夺荣誉而造成矛盾;还有的一些同学为了得到好评而过大的夸大自己的成绩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等等,这些都造成了考评结果严重失真,因此,这些考评结果对于评优等不具有真实的参考意义。因此,考评更应当启发学生的道德需求,重视学生内心的激励,避免考评对学生造成心理恐惧等。我们应当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长,渴望成才,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好的发展,考评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以及促进他们成长的,不是给他们施加压力的。因此,实施考评应当以激励为主使学生活动成长。考评不应当仅是一个奖励或惩罚的管理机制,更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育措施。

2.4 考评应有益于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考评活动的另一个思想就是有益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考评活动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通过考评活动应当让每一个学生收益得到成长,这才是考评活动的真正目的。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多方面的能力和潜质,我们应当从学生个体的多方面进行思考和设计考评项目;此外,每个学生都具有个性差异,每个学生生活的环境、接受的外界事物等不同,造成了学生的德育发展水平、层次以及能力和个体需求也不尽相同,因而,不能够采用同一标准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这样肯定是不公平的,并且对于提高学生的健康发展也是无益的。考评应当根据学生的个体实际,在考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个体的横向比较,也要更加客观的进行学生自身的比较,即昨天与今天的比较,哪些方面进步了,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充分的认识自己,才能提高自信。如果一味的横向比较,有的学生一直在后边的话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甚至产生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健康成长,必须综合评价学生的横向与纵向评价,以便学生更好的把握自己的变化以及发展程度。

我们应该借鉴西方的道德考评经验,与中国高校的实际现状相结合制定符合中国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考评机制,而不能仅仅片面地评价学生,这样会极大地阻碍学生的发展及中国素质教育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孙爱莲.小学生品德评价现状调查研究.硕士毕业论文,2003年.

[2]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3]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30条)[N].文汇报,2001-08-

16.

[4]王斌华.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5][美]比尔·约翰逊.学生表现评定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

张丽君(1979-),女,江苏南通人,讲师,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心理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q

德育学生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网络;德育;教育

1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德育教育提供新机遇

(1)网络为学校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互联网使用的普及性,将社会、家庭与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连为一体,通过网络,党和国家的声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家长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学生主体,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得原先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了全社会的、开放性的教育空间。

(2)运用网络可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设的四通八达的方便快捷的网络,使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

(3)网络使德育教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多媒体技术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波的三维动画及其它多媒体仿真画面,犹如身临其境,其效果是传统德育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4)网络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对象的综合能力。一是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网络上的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方式,使得学生可以独立地参与讨论,主动了解各种信息资源使大学生接受来自不同角度的建议,经过自身的判断整合形成自己的观点。二是促进学生开放精神的树立。网络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使青年人在一个比以往更加广泛的社会环境中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的个性,顺利参与社会生活。三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使学生从中获得养料,完善知识结构,学习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并借助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甚至普通人的力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四是网络有利于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法制意识的健全。

2 网络浪潮给高校德育教育带来的挑战

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给德育教育理念的主导性带了新的挑战。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精神富矿并没有很好地借助网络文化整体充分地展示,没有很好地统摄网络文化的表现形式。相反,网络文化的快餐化、工具化致使传统文化发生了某种失范和滑坡。过度商业化了的文化,金钱文化、黄色文化、封建迷信、反对言论以及西方哲学、社会政治和文学艺术的各种流派多渠道的渗入。使青年学生不自觉地受强制性影响和被动性接受,失去理性和自我。

3 扬长避短借助网络优化德育教育

(1)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学校网络中心要明确管理规范,建章立制。在教学内容上要大量引入人文知识;在教学手段上,大力推广电化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座谈式、辩论式,专题报告、专题调查等多种形式。要积极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播放文化素质教育电视片和中外著名影片。要引导大学生开展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

(2)建立专业德育教育网站。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网络阵地。需要有一批像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这样的网络宣传主阵地。要创造思想类网站网络传播的鲜明特色,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的结合起来。高校网站应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具有可读性、服务性。要尝试利用网络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利用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库的超信息量、立体化的特点,突出正面引导的作用,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

(3)加强德育教育前瞻性的探索。要确立终身德育教育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和扩展,知识更替的周期越来越短,单纯的学校教育远远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和知识更新的需要,一次性教育已经过时,与终生教育理念相适应,高校德育应树立终生德育理念。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不断吸收、内化、升华、实践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素质,在时空上它不仅需要小学、中学、大学道德教育的相互衔接,而且还会贯穿德育主体的人生的全过程,而且随着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新的德育问题会不断的出现。在内容上,向实践能力和鉴别能力、选择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延伸。在方法上,倡导生动活泼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将传统的灌输方法转变为吸引和参与的方法。利用多媒体以声、色、光、画等多种现代化手段体现出来,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化不解为理解。

参考文献

[1]曾远建、罗晓明.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的整合[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8,(11).

[2]涂珊.信息技术与高校图书馆德育教育[J].贵图学刊,2005.

德育学生总结范文第5篇

一、指导思想:

切实贯彻中央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精神,坚持面向全体、关爱个体,以培养健全人格、创造完满生命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自理、自治、自立能力为核心,围绕学校“三星”创建工作,努力提升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品位,开创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形成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新特色。

二、工作目标:

更新理念,拓展思路,改进方法,活动育人,提高品位,形成特色。

三、工作内容:

一更新理念,加强队伍建设。

1、组织全体班主任积极参加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贯彻执行“三反对,五远离”精神。认真学习修订后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提高思想认识,更新管理理念,保证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良好开展。

2、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组织学习、交流,努力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责任感,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水平,使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教育性。

3、做好校值日生的培训工作,提升校值日生的工作责任心,保证校值日生及时、规范地做好值日工作,促进学校常规管理工作的持久正常开展。校值日生采取集中培训和分头培训相结合的方法,确保公正、公平和可操作性。

4、建立健全学校学生会组织,让每位学生都有施展才华、锻炼能力、服务班级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治、自立能力。

二规范管理,重视养成教育。

1、完善实施《一中班主任考核细则》,营造良好的学校常规管理气氛,要求:“人人参与管理,大家共同提高”。真正符合“育人为本”的管理要求。构建“学工处——年级组——班级”的三级管理模式,既适度分权,具有灵活性,又统一规范。

2、加强走读生管理工作。修订《自行车停放规定》,规范校园秩序,保证学生安全。

3、继续开展“不乱扔果皮纸屑”活动。加强宣传,重视教育,定期组织检查,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4、重视学生的礼仪教育,倡行“儒雅”之风。教育学生衣着整洁、谈话大方、举止文明、提高修养,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

5、加强交往教育,教育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尊敬老师、尊敬长辈、团结同学。

6、开展感恩教育。教育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

三创新思考,提高管理品位。

1、学生政治思想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发展提高,活动育人,努力做到人性化、系统化、制度化。要调动全校师生的力量,针对学生的特点,在各年级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提高认识,营造气氛,自我管理,健康成长。突出德育工作的层次性,高

一、高

二、高三提出不同的工作目标和要求。注意德育工作的实践性,生动性,加强情景教育,增强实效。

2、在学生中广泛持久地开展“五项教育”。开展“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立志成人,勤学成才,努力实现人生价值,服务社会,强盛祖国。开展“爱心教育”,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人民,提倡奉献精神。开展“人际交往教育”,要求学生善待他人,学会宽容,提倡合作,和谐发展。开展“艰苦朴素教育”,提倡节约,反对浪费,磨练毅志,锻炼品德,提高耐挫能力。开展“法制教育”,组织学生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利用社会上的德育资源,聘请有关人员开设法制讲座,教育学生学法、懂法、守法。

3、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开设心理讲座。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妥善做好疏导工作,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提倡班主任学会做心理健康教育,创立有个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4、努力开展家校联系工作,办好家长学校。各年级要召开一次家长座谈会,通报情况,倾听意见,改进工作,努力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

5、重视安全教育。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提高认识,预防为主,经常督查,确保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

6、做好奖惩工作。既“惩恶”又“扬善”,把奖励和惩戒结合起来。

7、重视“问题学生”工作,建立“问题学生”档案,把“问题学生”教育转化工作纳入班主任考核之中。

8、办好网络协会,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教育学生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四、月份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强化文明礼仪教育。

2、校值日生培训工作。

3、开展“常规管理周活动”。

4、实施量化考核工作,推广班主任量化考核经验。

5、结合教师节,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6、建立校外住宿生档案、校外住宿生规范。

7、强化门卫检查制度。

8、组织军训。

十月份:

1、安全教育讲座

2、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3、围绕“三星”检查开展文体活动

4、走读生管理工作大检查

5、住宿生安全工作大检查

6、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十一月份:

1、法制教育讲座

2、法制纪律教育主题班会

3、网络文明教育

4、秋季运动会

十二月份:

1、“勤俭节约”宣传活动。

2、学生零花钱问卷调查。

3、爱心教育主题班会。

4、分年级召开家长代表会。

5、做好“元旦晚会”组织工作。

一月份:

1、优秀学生表彰。

2、学期结束法制报告。

3、假期安全教育。

4、强化期末常规管理工作。

5、召开全体成员会议,总结本学期情况,制定来年的方案。

二00八年八月二十日

上一篇:德育主任总结下一篇:中学德育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