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媒体范文

2023-11-10

手机媒体范文第1篇

 手机媒体正逐渐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越来越显现出其良好的媒体性及超越传统媒体的优势,手机媒体跨入主流媒体的行列已渐成趋势。从数据入手,分析广州市民手机媒体接触行为的一般规律,探究手机媒体对市民生活的影响,从而为政府推动宣传工作以及手机媒体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手机媒体;接触影响;政府宣传

一、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

1.研究目的

强调充分认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特性,根据手机媒体的兼容性、整合性、贴身性、互动性等多种特性,深层挖掘手机媒体的社会价值和传播价值:

(1)广州是2010年亚运会的主办城市,又是中国的中心城市,还是我国多媒体传播的重要区域。在亚运会期间研究广州市民对手机媒体的认知、应用,对于促进手机媒体自身发展和宣传亚运会都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

(2)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手机媒体作为新兴媒体普遍被看好。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手机媒体在未来的发展空间,对手机这种交互式媒体的传播、管理等体制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2. 问卷设计及研究过程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方式,问题的设置尽量遵循简洁、易操作的原则,以适合各年龄层次的被测者,尽量避免负面情绪。

问卷大致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调查广州市民各种媒体的接触情况(手机媒体的接触是重点),第二部分调查亚运会期间市民接收亚运会信息的渠道和内容,第三部分调查市民对手机媒体功能的了解和展望。

调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网络问卷,二是纸质实地问卷。网络问卷是通过链接发到各高校群、家长群以及微博、博客分享、论坛等。纸质问卷集中在中学生和老年人中。中学生是在市113中学高中部的课堂上完成,回收率达100%。老年人是在雕塑公园、越秀区署前路以及五山小区等地完成调查,回收率达100%。

3.调查数据统计处理及推断意义

本次调查按照年龄层次,分为20岁以下、2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五个年龄段,男女比例接近1∶1,综合考虑手机媒体受众的年轻化的特点,以上年龄段以13∶70∶10∶5∶2的比例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在广州市区共完成274份问卷,其中213份为网络版调查问卷,用于调查年轻人群;61份纸质调查问卷,用于调查20岁以下中学生及中老年人群。在回收的纸质版问卷以及网络问卷中,通过检查剔除存在漏填、明显敷衍的无效问卷,共

得268份有效问卷。

二、 广州市民接触手机媒体的基本情况及特点

1.手机媒体接触动机

广州市民接触手机媒体的动机呈现多样化。调查发现,不同年龄层的市民接触手机媒体的动机有所差异,如表1所示:

数据显示,20岁以下调查对象使用手机媒体以娱乐为主,选择B(听歌、看电影、看小说、玩游戏)和E(聊天)这两个选项的占总调查人数的一半,选I(上博客或微博)选项的也占了15. 79%,比重较高;20~39岁调查对象中,明显不同于20岁以下的是,选择D(获取新闻信息)的远远多于其他,并且接近选择E(聊天)的比例;40~59岁群体使用手机媒体的动机集中在“获取新闻信息”和“聊天”上。

2.手机媒体接触时间

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长,选择“1h以内”的占62.5%,选择“1~2h”的占25%,两者之和占总比例的87.5%(如图1所示)。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民每天使用手机上网2h以内的占绝大多数。

通过调查“您使用手机上网有多久”,手机网龄半年内的占19.6%,1~2年的占35.3%,3~4年的占29.9%,而网龄在5年以上的占总调查人数的15.2%。

3.手机媒体接触内容

广州市民使用手机媒体接触的内容主要有四类:手机短信与彩信、手机报、手机电视与广播、手机搜索。本文着重分析广州市民对手机报、手机电视和手机媒体信息的接触情况。

(1) 广州市民对手机报的接触情况

调查报告显示,56.5%的手机用户订阅过手机报,手机报集手机媒体和报纸媒体的诸多特点,在广州地区的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手机报由于其阅读方便、新闻简短精炼、互动性强等特点,广受市民的青睐。

广州市民接触的手机报主要有《电影爱好者》、《广州日报》、《信息时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等。

从调查看,广州市民接触的手机报主要有两大类:彩信版手机报和手机上网浏览手机报。从市民接触的角度看,广州手机报的媒体定位以提供资讯为主,如图2所示:

新闻资讯一直以来都是手机报的主打内容。近年来,“分众”一词深入人心,传统大众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大大促进了“分众”命题的研究。中国移动的手机报业务,也遵循了“大众为主,分众为辅”的做法,除了新闻资讯类手机报外,还推出了丰富多样的“分众”手机报,如针对计算机游戏迷的手机报《game风》,其内容来源于《电脑游戏新干线》,提供及时丰富的游戏资讯与生动有趣的玩家互动。

(2)广州市民对手机电视的接触情况

2008年7月,广州地区的CMMB网络调试完毕,达到正式商用标准。有业内人士透露,广州市民能免费收看手机电视节目,至少有8个频道可供选择。

手机电视用户在节目类型选择上,新闻、电影、娱乐和音乐是用户的首选。其次是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等。资讯和娱乐类是用户喜欢的两大重要类型。

据调查,广州地区手机电视能收看的频道不多,以本地台和卫视台为主。通过深入采访30名手机电视用户了解到,收看手机电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①可供选择的直播频道少。调查发现,被访市民通过手机电视页面或者CMMB手持电视,真正能够连接成功收看的手机电视频道只有6~7个。

②信号不稳定,播放不流畅。90%的手机电视用户反映,收看手机电视存在不流畅问题。70%用户表示,信号不好时无法正常收看手机电视。

③缺乏手机媒体特色。虽然手机电视台、手机剧的出现曾引起热议,但是,广州地区手机电视除了本地新闻以外,并没有显示出其他本土特色的内容。

④收看成本高。2011年初,中国移动联合中广传播共同推出的手机电视业务开始正式商用,初期优惠资费为6元/月,CMMB手机电视普通用户3年内免费收看,但是收费后要12元/月。如果是按流量计算,产生的GPRS流量费让人咋舌。

(3)广州市民对手机媒体信息的接触情况

本文将手机媒体信息从手机各项功能中独立出来,是基于手机媒体信息从早期的文字文本到语音,再到图片、视频,多种书写形态的手机短信囊括了文字的含蓄委婉特性、纸质媒介的存贮特征、互联网的交互优势、无线传播移动即时的独特优势和媒介终端便捷的触手可及等特性,它的多元发展,使其已经具有了广泛的使用性和强大的社会影响。

本次调查显示,34%的市民选择了手机媒体作为第4个获知大型活动信息的来源通道,位列报纸、电视、广播和互联网之后,显示出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的强劲竞争力,见图3。在“是否支持通过手机媒体来宣传重大活动”的调查中,63.1%的市民持肯定态度,认为这样会使信息的传播更快更有效;26.2%的市民表示无所谓;10.7%的市民不支持,认为手机媒体不普及,相关信息应在大众媒体上发布。

三、主要结论与建议

1.手机媒体对广州市民影响巨大

(1)手机媒体使市民获取信息更便捷

在媒体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浅阅读,手机媒体就是这种浅阅读背景下的媒体,其信息短小精悍、简便易读的特点,非常适应当下市民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另外,手机媒体高更新频率和高时效性,为人们提供了及时的信息支持,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效率。

(2)手机媒体使市民沟通的渠道更通畅

从调查数据柱状图可发现(如图4),电子沟通和口头沟通仍是市民的主要沟通方式,而习惯于手机等新兴媒体联系的占了将近总比例的70%。

根据沟通双方信息交流的深度,沟通一般分为信息、情感和行为三个层次。一般来说,不同层次的沟通需要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于习惯于采用手机、互联网来进行沟通的人,是否能很好地满足沟通的三个层次呢?对此,笔者对“沟通方式是否满足情感需求”作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2:

表2 沟通方式是否满足情感需求

A(能) B(不能) C(还行)

A.面对面交流 83(61.5%) 12(8.9%) 40(29.6%)

B.手机联系 76(47.2%) 22(13.7%) 63(39.1%)

C.使用互联网联系 67(44.7%) 12(8.0%) 71(47.3%)

D.固定电话联系 17(51.5%) 2(6.1%) 14(42.4%)

E.其他 1(50%) 0(0.0%) 1(50%)

表2显示,手机在实现“充分满足情感诉求”方面还表现得不太乐观,但同时,这也意味着手机媒体的功能设计还有很大可提升空间。

(3)手机媒体使市民的娱乐方式更具个性化

手机媒体被称为“带着体温的媒体”,正在以其强势的信息传播和个人娱乐方式,在追求个性化的人群中刮起一股旋风。手机媒体改变人们的生活,还体现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娱乐方式。

手机媒体的出现带来了娱乐的个性化革命。在路上、在家中、在空闲时,娱乐因手机的出现而变得越来越个性化和去中心化,“娱乐集体主义”将变成“娱乐个人主义”,手机媒体的数字娱乐平台将使娱乐活动变得更方便、灵活、快捷和随心所欲。

2.利用手机媒体促进政府大型活动宣传的建议

(1) 利用手机媒体传递活动资讯

利用手机媒体传递活动资讯的方法有很多,如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上,设立政府大型活动手机官方网站,加强对手机报和手机短信的利用,将活动全方位、无间断地呈现给用户。此外,与手机媒体运营商合作,简化手机官网登录程序,吸引活动赞助商或其他广告商入驻,以降低订阅费用。

(2) 利用手机媒体应对突发事件

利用手机媒体应对突发事件,已经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如2010年广州亚运会闭幕式当日,广州亚组委安保部通过短信发布了一则公告,提醒到场参加闭幕式的市民服从指挥,有序进场。

政府使用手机媒体应对突发事件,包括对事件的官方表态、提供准确的事态动向、维持社会治安、安抚群众情绪等诸多方面。

(3) 利用手机媒体发布政府信息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这样定义政府信息的:“政府信息指行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者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4] 笔者认为可将政府信息分为宣传政策类、征求意见类、公布决策类、亲民类等。利用手机媒体发布这些信息的好处是具有准确性和互动性,一方面有利于人们了解和参与活动,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对活动进行规划、改善和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静,王欢.手机媒体发布政府信息的工具性作用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11(3).

手机媒体范文第2篇

摘 要:当下国内3G业务逐步推进,手机媒体日益成熟,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也频频发生,有效的安全管理变得日益紧迫。在系统梳理当下手机媒体安全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技术漏洞、内容失范、利益诱惑是手机媒体安全威胁的主要来源,并提出技术养廉、多级把关、监管独立和优化组合的管理优化路径。

关键词:手机媒体;安全威胁;优化管理

一、我国手机媒体安全管理现状

目前,国内涉及手机媒体安全管理的策略主要有三种:

其一,立法管理。当前,政府出台的具有管理作用的、涉及手机媒体管理的条例及政策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电信建设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声讯台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电子信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信息产业部关于针对社会反映热点问题加强信息服务业务市场重点整治的通知》,《电信业务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整治手机“吸费”问题的通知》等等。综观这些政府管理条例及政策,其规制内容主要涉及:经济层面的,市场准入和经营业务范围规制;内容层面的,违法内容管制。目前,直接针对手机媒体的管理规章很少,而专门性的法律法规更是少之又少。2005年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网站上报道说,近期将正式出台的我国首部短信法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1],到2008年时还有媒体报道说正在报批中,而今天我们也无从查找到其下文。2009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李国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信法》将是工信部下一步立法工作的重点。此外,工信部根据目前形势,还将出台其他法律法规,包括出台《手机媒体服务管理条例》[2]。可见,目前针对手机媒体的立法管理工作还是一个正在进行时,甚至是将来时。而立法工作不完善,会直接带来行政管理的低效甚至无效,2010年9月1日以来正式出台的手机实名制遭遇执行难就是典型的说明。可见,管理立法工作的进度显然无法跟上手机媒体行业的迅猛发展。

其二,技术控制。在我国强调自主创新的电子信息产业规划的宏观指导下,依靠市场规律和产业自觉,手机媒体安全技术的研发和生产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Frost & Sullivan发布的2009年《中国手机安全市场研究报告》中显示,从2005年手机安全产品在中国出现起,到2009年中国手机安全市场逐步成形,国内手机安全产品从手机杀毒、抵御病毒侵害的简单功能,拓展到更加贴近用户需求的手机防骚扰、手机隐私保护等全方位安全应用,发展速度远远超越了其他国家,领跑和推动手机安全则是一家完全依靠自主技术研发的民族企业——北京网秦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此外,其他安全厂商也同样纷纷推出了手机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比如卡巴斯基的手机安全软件8.0;联信摩贝公司的摩贝密使、摩贝密盾、摩贝丢不了等安全软件;ESET公司的NOD32手机防病毒软件;360的手机卫士等。除了这些安全商,电信运营商、手机终端生产商等也都对手机媒体安全问题有自己的一套解决思路,并在积极地加入到手机安全产业的队伍中来,比如2009年3月,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推出“信息管家”,用来防控垃圾短信骚扰。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下国内的手机安全产业格局仍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本土企业的实力和规模并不强大,都还处于成长期,而外来企业对我们本土的市场热情高涨,产业竞争势必很激烈;其次,运营商、终端生产商和安全软件开发商之间还未形成真正的合纵连横,“各自为政”不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

其三,行业自律。2007年12月,在人民网的倡议下,18家媒体签订了《手机媒体自律公约》,强调树立手机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依法对用户在手机平台上发布的信息进行监督、管理,及时清除有害信息。2009年2月10日,经民政部正式批准,由人民日报手机报等多家手机媒体联办组成的全国性的手机媒体新闻传播专业委员会日前在京成立,其职责主要是,探讨手机媒体移动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推动手机媒体和新闻传播事业在新兴移动领域的科学健康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信息时代公众日益增长的信息移动化、随身化的要求,服务于满足现代人随时随地对新闻信息的“掌握”需求。另外,电信运营商也以区域为单位逐步推行着业内自律,但是这些自律还仅限于个别地区的自觉自愿,未形成一种整体的、规范的行业自律机制,而管理好电信运营商是管理好手机媒体的关键所在。

二、我国手机媒体安全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技术性安全威胁。目前,三网融合的趋势强劲,智能手机的发展使得手机的应用越来越接近甚至超越电脑的应用,传统互联网上存在着的各种信息安全问题逐渐延伸到手机媒体领域,对个人隐私、财务信息、企业商业机密甚至国家安全构成威胁。2009年底德国计算机高手卡斯滕•诺尔宣布,他与一些密码破译行家联手破解了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加密算法,破解代码已经上传至文件共享网站供下载。英国《金融时报》说,这一破解举动可能对全球80%移动电话通信构成安全隐患,令30多亿移动电话用户置身语音通话遭窃听的风险中。另外,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11月,我国大陆手机病毒全年预计超过1700种,累计截获病毒2357个(2009年共截获手机病毒416个)。可以预见,未来随着智能手机用户的快速增长和手机支付等应用的普及,手机病毒制造的利益链将形成,手机安全面临的威胁将更严峻。

(二)内容性安全威胁。就现有的手机媒体安全问题来看,突出地表现为不良的、非法的内容信息泛滥,诸如,垃圾短信充斥,手机涉黄问题泛滥,短信欺诈屡禁不止等等,从而给手机用户带来物质和非物质上的侵害,甚至波及公共秩序和国家安全。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随着政府抵制境外有害信息侵扰的技术力量不断成熟,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不良信息已得到有效遏制,但违法犯罪分子转而将大批非法网站改头换面成专门针对手机的WAP格式,并将服务器限定为只允许手机用户通过移动梦网访问,使国家网络监管部门无法通过电脑进行监控,从而将一些有害信息推送给年龄偏小、收入较低、受教育程度相对不高的手机上网用户,这种潜在的危害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3]。

(三)利益性安全威胁。随着3G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推广,移动通信的创收潜能将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各种唯利是图的破坏性行为就会频繁发生,所以用一个合理、有效的制度来规范行业行为就变得尤为重要。而在现有的制度和产业链中,电信运营商既是“监管者”又是“被监管者”,这种模式让电信运营商不需要承担太大的风险就可以违背道德与规范去追逐暴利,加之各内容生产商和WAP网站对利益的渴望,簇拥着电信运营商铤而走险,对不法行为放任自流甚至沆瀣一气。如果不从内部解决这个问题,实行利益剥离和建立高效的监管机制,那么这种利益的巨大诱惑会从内往外腐蚀手机媒体,使得其安全问题非常顽固。

三、优化我国手机媒体安全管理的路径

当下,我们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优化对手机媒体安全问题的管理:

(一)技术养廉,大力发展手机安全产业。新媒体都带有强烈的技术依赖性,相应地对新媒体的管理也应首当其冲地依赖于技术,对手机媒体的安全管理亦然。而且国内的手机安全市场上升的速度和空间都看好,据CNNIC和CNCERT的《2009年中国网民网络信息安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09年底仅有7.4%的手机网民(约1724.2万)使用安全防护软件,而Enfodesk易观智库近期发布的《2010年第1季度中国手机安全市场季度监测》研究表明,2010年第1季度中国手机安全市场累计账户数已经突破3600万,达到3643万户,可见整体行业发展十分为迅速。在市场潜质良好的情况下,政府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资本的进入,努力培育手机安全生产企业,让手机安全产业的利润形成与移动通信产业的利润相抗衡的一支力量,用资本和市场的力量去规范和净化手机媒体的环境。

(二)多级把关,建立手机媒体内容的层层过滤机制。通常我们会习惯在源头上对内容进行把关,大部分的人力和物力都投入到对推送环节的内容把关上,这种把关无疑会有疏漏,尤其是面对技术含量高且更新换代频繁的手机媒体传播,因此,应该建立一个从内容生产、到内容推送、再到内容接收全方位的内容过滤机制。对内容生产商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并将其资质和传播效果挂钩,一旦出现违规、违法的内容就限制甚至取消其生产资质。推送环节除去必要的技术过滤,还要架设独立于电信运营商的第三方网关实现对不良内容的过滤。接收环节,鼓励广大用户举报不良内容和非法服务,设立覆盖全国的、独立的受理中心,与相关的管理部门配合形成对生产和推送环节的有效监督与制衡。

(三)监管独立,设立专门的、独立的管理与协调机构。目前的手机媒体管理建制比较分散不成体系,涉及的部门综合起来可以多达几十个,就最近的打击手机色情信息来看,此项举措的涉及部门就有中央外宣办、全国“扫黄打非”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新闻出版总署等九个部门。这种多个部门参与的格局,必然会带来重复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而由于手机媒体传播涉及的领域和行业确实非常广泛,多部门的卷入又是不可避免的,那么能否打通各个部门之间的分立,实现日常管理工作的横向联合,而不仅仅是在专项活动中才临时统一行动。为此,可以设立专门的、独立的管理与协调机构,实现跨部门协同管理的常规化,并且可以实现利益剥离,从而对相关的行业与部门形成有力的监督与制衡力量。此举可以借鉴英国设立的互联网监视基金会(IWF),既独立于政府和业界,又与其紧密合作[4]。

(四)优化组合,因时协调各种管理手段。现有的手机媒体安全管理的三种主要策略各有利弊:立法管理理论上是最规范、最有力的手段,让各种行为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是毕竟人们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特别是针对正在发展状态中的手机媒体,法制的缺失和不健全是在所难免的,这就使得我们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去开展法律之外的保障行为;技术控制具有一定的高效性,但是由于反技术手法的不断升级,所以使得技术手段又具有一定的相对性,会出现失效的情况;行业自律,通过舆论和道德的力量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而且是主动的、自觉的行为,但是当面对各种巨大的诱惑时,又显得特别的脆弱。所以应该综合几种手段的利弊,在特定的时空有选择地突出运用,实现优势互补。就当下来讲,立法管理相较薄弱的情况下,强化技术控制,并依靠舆论和各方面的监督强化行业自律则是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 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OL].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2005-09-24.

[2]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大力推动《电信法》立法[OL].中国新闻网,2009-03-24.

[3] 潘天翠.净化手机网络环境 治标还是治本[J].网络传播,2010(1).

[4] 杨斌艳.手机上的“黄”怎么“扫”[J].网络传播,2010(1).

手机媒体范文第3篇

摘 要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手机媒体因具有即时性、便携性以及互动性等特点而得到了迅猛发展。文章对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学上的创新意义进行分析,并就其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 手机媒体;新闻传播学;创新意义;发展前景

1 手机媒体基本概念

简而言之,以手机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即为手机媒体。手机媒体需要以手机作为信息发布以及接受的终端,其平台就是手机上网,能在这一平台上进行各种以音频、文字以及视频等形式的内容传播移动传播媒介。手机媒体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其广义的手机媒体涉及到以往的手机短信、手机广播以及手机报纸,同时也包括了手机新闻客户端、手机视频、手机新闻网页以及社交媒体等各种形式。在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的当今时代,手機其实就是一台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电脑,同时也是网络媒体的延伸。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4G等新技术受到了广泛的应用,手机娱乐游戏、新闻传播、信息服务以及移动虚拟社区等各种附加功能会逐渐增加。可以通过手机阅读书籍、收看电视等,手机就是一张隐形大网,能将众媒体进行整合。

2 手机媒体的特点

1)手机媒体具有较强的移动性和即时传播性。手机在当下是非常普及的生活日用品,甚至有“影子媒体”之称,形容手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并机不离身。另外,手机也能将时间以及空间限制打破,极大缩短新闻的“时间差”,打破新闻“时空性”,新闻媒体报道更快、更新的新目标正在实现。

2)手机媒体的个性化传播和接受模式。因为终端存在固有接收方式的限制,传统媒体要完全实现个性化定制,尚且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手机媒体就能实现传播分众模式。在大数据基础之上,手机媒体能对用户以及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分类,使受众能接收到自己想要知道,或者喜欢知道的媒体信息。

3)手机媒体的多形式化。手机媒体能将文字、音频、图片、网页、视频、影像、实时语音以及电子邮件等功能进行整合,使之呈现功能一体化,充分满足受众的各种功能,在手机媒体中能将同一种内容整合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以此实现最大化的传播效果。

3 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学上的创新意义

1)手机媒体传播格局的创新。新旧媒体在内容、形式上的融合进程,因为手机媒体的出现而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之上,手机等新兴媒体在不断的壮大;同时,传统媒体也对新兴媒体进行充分利用和整合,使之为己所用,加快了媒介融合进程。

2)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与接收方式的创新。随着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大众传播成为手机媒体的一大功能。大众传播、人际传播以及组织传播被手机媒体融合为一体,也渗透着自我传播。手机媒体既能实现先行方式传播,还能实现非线性方式的点播以及下载,从而使异时性传播和实时性传播实现共存,受众既可以通过手机媒体了解当前发布的新闻,又能了解过去发布的新闻。在手机媒体的传播和接收中,受众对信息的接受自主性以及选择性在不断的加强,人们可以进行信息的自由选择、发送,能实现信息的及时互动性。受众能通过手机媒体进行新闻、电影以及电视等各种多媒体节目信息的在线收看,还能将其与朋友分享,完成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全面对接。与互联网连接的手机其互动性得到了有效的增强,因为其本身就较为注重互动性,能够实现新闻信息传播以及受众的反馈。比如,人民日报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一条消息,关注人民日报的微博用户就能接收到消息,没有关注人民日报的用户也能对其进行检索,而且还能对微博进行评论以及转发,这样一来,就使用户以及媒体的供给者之间的互动性得到极大的增强。

3)手机媒体新闻内容的创新。手机已经成为现代人必备的用品,新闻产品形态以及内容因为UGC而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传统媒体报纸也能通过手机报进行简要报纸图文内容的发送,也能将音视频内容在手机网站上进行展示,还能将所要推送的内容通过手机App客户端进行发布。另外,手机广播也增加了和受众沟通的渠道,能随时通过手机广播App客户端进行广播信号的接受,还能任意收听各种网络广播电台节目,同时也可以进行广播微信公众号的关注。而手机电视的创新和发展,其传统的线性传播方式缺点也得到了改进,能对电视直播进行随时随地的收看。传统媒体已经打破了传统新闻报道形式以及传媒界原有的界限,各种传播媒介的在不断实现深度融合,当前的媒体进行全媒体运营中心的建立,也注重各方面资源的调度,受众也能在全新闻形态产品的展现下,得到更为全面的感官体验。手机网络也经历了2G、3G,到现在的4G,新闻信息的接收也因为移动互联网以及手机媒体的发展越来越便捷,不断出现“自媒体”“全媒体”等信息传播渠道。用户自制以及专业新闻生产共同承担起了监视环境的社会责任。

4 手机媒体在新闻传播学上的发展前景

手机媒体是目前为止所有媒体形式中最快捷、最方便、最具有普及行的媒体平台,有着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手机各项功能的多样化和科技化,手机的“媒体”地位也逐渐得以体现。现如今手机微博、手机博客、手机支付、手机视频以及各种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手机App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越来越舒适,手机媒体俨然已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手机媒体的便捷性和及时性,使手机媒体在社会新闻的传播中往往能够抢先传统媒体,在未来的发展中手机媒体必将成为新闻传播的首选媒介,尤其是在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和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这种需要第一时间让大众了解的新闻方面,手机媒体将更能体现它的价值所在。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技术也向着更加智能化、个人化和科技化的方向发展。4G大战的硝烟未散,5G争夺的号角,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悄然奏响。无线技术的更迭带给人们最直接的感受可以总结为一个字——“快”,那么未来的5G依然还是简单的、速度上的惯性升级吗?ITU(国际电信联盟)给出的答案是:5G,不再单纯地强调峰值速率,除此之外最少会带来如下八个方面的改变:峰值速率达到20 Gbit/s;终端用户获得的有效速率在100 Mbit/s~1 000 Mbit/s;时延缩短至最少1ms;移动性可支持最高500 km/h;连接密度最高可支持100万链接/平方千米(面向广连接场景);能源效率节省100倍;频谱效率提升5~15倍。5G时代的到来,为手机媒体的发展前景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在新闻传播体验上画面感觉更清晰,接受信息更迅速及时,获取方式更自由等等。在通信领域流行一句话,1G、2G解决了人与人的连接,3G、4G完成了人与物的连接。而对于5G,业内人士和专家已经对万物皆可联的生活场景达成了基本共识。正如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的描述是:未来5G将像我们的神经系统一样,将为链接万物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网路,是突破物联网大规模应用的关键。而以手机作为载体的手机媒体也将随之得到空前的发展,并最终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5 总结

手机媒体的普及,使受众与大众传媒接触的要求降低,受众在多媒体信息多渠道传播下,有更多的自我选择,能对新闻传媒信息进行大量的接受。新闻媒介内部,手机媒体需要和通讯公司相互合作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尽管两者之间有共同的利益,但是两者在利益分配和理念融合等方面的还存在一定问题,而这些问题对手机媒体的长远发展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在当前这样一个新媒体不断出现的时代,受众群体越来越专业化和细致化,媒体应该提升自身素养,对自身的新媒体能力不断提高,以此利用新媒体不断获取信息,以此创造一个有利于新媒体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樊畅.手机新媒体在新闻传播学上的创新意义及发展前景[J].西部广播电视,2016(13):16.

[2]赵婷婷.手机媒体在创新新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新闻知识,2015(8):89-90.

[3]张洁.新媒体环境下的营销创新研究——以小米手机营销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5.

[4]魏艳.新闻传播学视角下的手机媒体[J].青年记者,2014(14):65-66.

[5]鲁帆.三网融合背景下手机媒体发展的几条路径[J].中国记者,2014(3):76-77.

[6]蒋佶成.论我国手机媒体的拓展性发展思路——“四屏一云”打造移动媒体发展新趋势[J].新闻界,2014(8):50-54.

手机媒体范文第4篇

手机浏览器是一种用户在手机终端上通过无线通讯网络进行互联网内容浏览的移动互联网工具, 提供网页浏览的同时可以搭载大量的轻应用, 提供各种服务, 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移动互联网服务。

随着移动终端功能的增强和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 手机聚集的功能越来越多, 己经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重要方式, 而同时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也带动了手机浏览器的飞速发展和推广。cnnic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 截至2015年6月,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 较2014年底增加3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底的85.8%提升至88.9%。而在中国网民对各种手机应用的使用中, 网络文学的占有率达到了42%, 用户规模达到24908万。

二、手机浏览器阅读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手机浏览器用户浏览最多的网站类型为新闻资讯网站, 比例为71.8%;其次为小说等文学作品网站, 比例为43.1%, 阅读是目前手机浏览器用户的核心诉求。

为了提高浏览器的功能性, 扩大应用范围, 很多手机浏览器都开发了便捷阅读轻应用, 基于“WAP搜索”技术 (全称为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意为“无线应用协议”) 与浏览器的强力结合, 提供了比传统手机阅读软件更加方便、快捷、广泛的强大阅读功能。例如, 在应用浏览器首页推荐小说功能, 进行全网搜索, 快速找到资源;通过浏览器搜索的小说首个便是该浏览器转码成功的该小说的便捷阅读;对使用浏览器跳转读取的网站小说去除广告、精心重排页面, 使用户得到无干扰的阅读体验, ;进入到小说正文或者目录的网页时, 自动进入智能阅读模式;智能阅读退出时会保存阅读记录, 下次可继续阅读;用户可选择将小说加入书架的小说用户自主选择可下载所有章节, 保证通畅的离线阅读;在阅读体验方面自主设置, 可改变字体大小、背景颜色、翻页方式、换源等;提供书单功能, 供用户上传自己自己喜欢的书目, 并点评, 推荐给广大的有相同兴趣爱好的用户, 且单中小说已经技术转换可供直接阅读或下载。

手机浏览器提供的阅读服务以其便捷的一体化的服务模式搭载庞大基础的用户群占领了大量的阅读群体, 然而其方便阅读的背后却隐藏着对网络文学著作权的大量侵害。

三、手机浏览器侵权形式

手机浏览器提供的网络文学阅读资源基于其与“WAP搜索”的紧密结合, 用户在浏览器提供的阅读轻应用如“小说搜索”中输入想看的书名, 浏览器通过技术转换直接给用户呈现通过原创文学网站或者盗版文学网站搜索的小说最新章节全部内容, 甚至包括含有收费章节的“VIP”内容, 使用户能够免费阅读当下几乎所有的付费或免费网络文学内容, 并且搜索的阅读链接可读性盗版链接甚至前于正版链接几位。而有的手机浏览器阅读服务含有的“换源”功能其实就是在对原创网站或莫一盗版网站自动转码失败的情况下, 让用户手动选取其他的盗版文学网站来获取本来未收费章节的所有章节, 并且提供下载支持, 让用户可免费永久保存其阅读的小说的全部章节, 进行反复调用。

使用手机浏览器时, 阅读应用搜索引擎在向手机用户搜索结果时, 对原网页进行格式转换, 也就是“智能阅读”以便用户在较小的手机屏幕上浏览网页。这一过程中搜索引擎通过自动处理过程, 在其服务器内存或硬盘上进行格式转换, 合适格式的内容传输给手机用户之后, 即自动删除了在内存或硬盘中临时存储的内容, 为“临时复制”, 是不具有独立经济价值的。单纯的搜索引擎服务, 不会直接侵犯著作权, 只有当被链接对象实施侵权的前提下, 才可能构成“间接侵权”, 应该承担连带责任。

但是未经权利人允许, 刻意将转换后的网页存储在服务器中, 同时, 其还为手机用户提供无需访问第三方网站的完整内容, 并提供下载自主永久缓存, 供用户随时随地反复调用, 这一行为构成永久存储, 属于著作权法意义上的复制行为, 则无法根据“系统缓存避风港”或合理使用的一般规则免责, 构成直接侵权。如提供书单的书目都是经转码可缓存的, 供用户下载浏览, 并利用自动扫描和抓取程序提供同步更新。且手机浏览器提供的阅读材料中, 有大量的付费保护章节, 而原创网站对在线转码设置了技术措施, 防止搜索引擎对其进行格式转换, 但有的搜索引擎为了扩大网络文学阅读范围, 避开或破坏该技术措施, 网络服务提供商的WAP转码技术替代了第三方网站直接向用户提供内容, 其已超出了提供WAP转码技术服务的正常范围, 侵害了著作权人对该作品所享有的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这是著作权法明文规定的一类可单独导致责任的行为。

四、网络文学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一) 专门立法

当前我国关于网络文学权利保护的法律有《著作权法》、《侵权责任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6修正) 》。其中, 《著作权法》没有关于对网络文学著作权侵权现象做具体规定, 解决侵权纠纷的法律依据是后面三个法律文件。所以, 应该专门为当前复杂的网络环境订立一部《网络版权法》, 以提供更好的法律支持。

(二) 加强合作

在著作权人和手机浏览器阅读服务提供者和搜索引擎提供者之间建立沟通渠道, 著作权人应该积极主动向搜索引擎服务提供者提供作品的信息, 使得自己的作品获得更好的定位, 使得专业人士对于可能会造成侵权的内容有所预警, 积极对作品相关内容进行备案, 采取有效的审查、筛选和技术屏蔽、保护说明等措施。

五、结语

如今知识产权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权重日益增大, 而文化软实力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考量, 我国应该发展采取更有效的措施保护当下迅猛发展的网络文学, 兼顾手机浏览器的更新、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与对著作权的保护, 寻求合理的平衡点。

摘要:手机浏览器作为基础互联网内容浏览的移动互联网工具, 它兼具许多轻应用, 承载多种服务, 使用广泛。在当下网络文学盛行之际, 手机浏览器也基于“WAP搜索”技术, 紧跟潮流提供了舒适便捷的阅读轻应用, 然而侵犯网络文学著作权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本文研究了手机浏览器阅读的发展现状, 总结了手机浏览器提供阅读服务的具体形式和侵权方式, 并就与手机浏览器阅读相关的网络文学著作权侵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以期为网络文学著作权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手机浏览器,网络文学著作权侵权,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 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

[2] 祝建军, 魏巍.手机上网服务侵犯著作权的判定[J].人民司法:案例, 2012.

[3] 王迁.“WAP搜索”及相关服务著作权侵权问题研究[J].知识产权, 2012:18-26.

手机媒体范文第5篇

一、手机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

(一) 综合现有可运用资源, 兼容并包

现在智能手机功能十分强大, 可以让用户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了解世界。同时5G网络时代即将到来, 再加上强大的手机智能化,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由于上网速度的加快, 提供更多的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方式, 只要连接上网络, 智能手机既可以为用户呈现一个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 又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与传统的纸质媒介相比, 它所呈现的知识面更加的广泛和全面, 但是不如纸质媒体那样具有“正统性”和“正确性”, 手机媒体传达的信息既包括了正确的、理性的思想同时也包括了片面的、极端的, 甚至是错误的观点。由此可见, 手机媒体在为人们提供广阔的视野的同时, 也对人们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 突破传统媒体的时空局限性, 方便迅捷

随着5G网络时代的到来, 手机上网的速度得到了质的飞跃,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网络随时随地的了解世界的动态, 结交到世界各地的朋友, 使人们的交流更加顺畅。手机媒体突破了时空的限定, 大大的缩短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距离, 可以说拥有一个可以快速上网的智能手机, 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可以触碰的掌上世界。

(三) 改变了传媒与受众的主客体地位, 自主选择性强

在过去, 媒体的传播方式主要以报刊、杂志和电视为主, 在信息的传播中这些媒介是主体。而人们对其要传播的内容信息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 这样的传播过程是一个单方向的受众。然而手机媒体所带来的信息传播方式, 却改变了过去的现状, 不管是对于阅读还是浏览信息使用者都有说不的权利。人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 来选择阅读的内容和浏览的信息。人们如果对手机媒体推送的信息不够满意, 可以通过使用手机搜索引擎来扩大信息的范围。信息的传播方以及使用方二者的具体地位开始发生变化, 由于社交网站及软件的大量使用, 使得手机的使用者开始变成了信息的传播者, 变成了信息传播的主体。

(四) 打破了单向接受信息的传统模式, 互动性佳

很明显, 过去媒体的传播方式都是单一的传播和接受的模式。但是手机媒体的出现, 打破了单向媒体的传播方式, 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传播和接受的传统形式。由于手机媒体的到来, 受众不再是单一的信息接受者, 也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手机使用者可以通过网络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资源, 也可以利用手机对接受到的信息资源再次编辑和加工, 并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 也可以在社交网络上及时地和其他人进行讨论。显然手机已经成为人们上网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截止到2014年底, 已有90.1%的用户可以利用手机来访问各种不同种类的社交网站。那么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手机用户之间可以实现相互互动, 信息的传播方向越来越朝着双向的方向发展。

二、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现状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手机媒体的具体传播方式直接决定了其在市场上的实际占有量, 只有很好的了解当代大学生手机使用的具体情况, 才能够更好的研究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情况。在当下我国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呈现出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 大学生这个群体在手机的使用上正呈现出频率高、使用数量不断增加、使用时间不断延长的现象。调查显示, 低学历的手机使用者越来越多, 他们构成了我国手机网民的主体部分。通过调查发现, 初中以下水平的手机网民, 占总体手机网民的35.7%, 而高于高中水平但是又达不到本科水平的网民, 占整个网民的31.7%, 他们共同占据了手机网民的主要位置。对所有手机网民的调查中发现, 每天使用手机上一次网的人数达到了所有上网人数的87.8%, 在一天中, 多次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达到了66.1%, 可见使用手机上网的频率有多高, 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契机同时也提出了挑战。

第二个方面, 手机媒体的使用范围也变得越来越广泛, 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手机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习惯, 手机不仅可以浏览大量的信息还可以提供购物的平台, 同时也可以进行社交娱乐, 几乎涉及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人们开始越来越依赖于手机, 人们通过手机可以完成信息的浏览、社交娱乐和购物等等。以前要花费大量时间完成的事情, 现在通过手机可以及时的完成。手机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如此大的便利, 导致人们更加的依赖手机。

三、手机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对策略

(一) 从社会环境来看

社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手机网络的环境, 也是制约手机网络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维护健康的手机上网环境。一方面, 政府部门可以根据手机网络的情况, 制定切实有效的网络监督机制。积极倡导健康、和谐、绿色的手机上网环境;从技术上加大对网络的过滤手段, 为网民营造一种绿色的上网环境。对手机网络上出现的不良信息要做到及时的发现, 尽量将这种不良的信息打压在萌芽状态, 尽可能的消除手机网络中的不良信息, 传播社会正能量;另一个方面, 在社会上倡导健康上网的风尚, 通过向全社会呼吁或者是以公益广告的形式, 来影响手机网民的正确健康的上网习惯, 更多的向手机网络传递正能量, 最终营造出符合当下社会的手机网络环境。

(二)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

大学生还是在校的学生, 那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自身应该首先认识到手机媒体具有的两面性, 掌握最新的信息交流技术, 通过信息交流平台来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可以利用手机媒体的优点, 借助这个平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改变过去教学的思维模式, 时刻警惕手机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错误引导和不良的影响。教育者可以建立QQ群或者是微信群来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让手机媒体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 从大学生的角度来看

手机媒体的最终受众还是大学生自己, 所以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 一定要做好自我的审视。不断的问自己是不是有手机使用不当的情况, 有没有整天沉迷于手机网络世界, 要时刻的自我反省。在花费大量时间, 利用手机上网的同时也要注意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的沟通、交流, 不要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而忽略身边亲近的人。同时, 大学生在使用手机时, 要做到自我约束, 不浏览不健康低俗的网站, 拒绝不良信息。对于手机网络中存在传播不良信息的网站要及时的举报。在发布信息时发表积极向上的言论, 传递正能量。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网络时代不断更新, 手机媒体开始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显得特别突出, 手机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体现出它的两面性, 既有其有利的一面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这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应该加大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究, 让手机媒体起到积极的作用, 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网络已经实现了全覆盖。手机的使用变得非常普遍, 手机媒体开始以各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的大学生手机持有量十分惊人, 他们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强, 而手机刚好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所以手机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比较大的。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从手机媒体的传播特点、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简要探讨了手机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手机媒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参考文献

[1] 徐兴, 赵芸.手机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 2009, 21 (4) :380-383.

[2] 王笑笑.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 2012.

[3] 曾军顺.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 2011 (11) :174-174.

上一篇:国外媒体下一篇:媒体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