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教育论文范文

2023-03-04

城乡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在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之后,对于农村教育区域的布局也进行了合理、科学性的安排,同时公平的教育性质促使农村学前教育在城乡教育一体化中的发展得到了较多的机遇,但由于农村学前教育的思想观念过于落后,教学管理制度也不合理,师资队伍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再加上乡土知识的荒漠化,使得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结合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的背景对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对策。

城乡教育一体化农村学前教育机遇挑战对策中国作为一个传统型的农业大国,城乡一体化能够促使我国逐步转变为城市型的国家,而其快速的发展促使我国的经济、文化、政治以及科技等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教育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中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特别是学前教育,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中能够得到较好的机遇,但同时由于其“起步晚,发展快”的教育模式迫使农村学前教育在发展的道路中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一、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中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机遇

(一)经济上的调节促使农村学前教育得到合理的资源配置

由于党和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地方政府在规划当地学前教育的资源时会将该地农村与城市一同归入设计范围中,在经济上进行合理的安排,在结合了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情况后,在一定程度上会优先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在学前教育界中的地位,促使农村学前教育得到合理的资源配置。

(二)缓解了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空缺的问题

农村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缺乏是影响农村学前教育整体质量的主要原因。根据调查显示,我国部分地区在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的推行下,农村学前教育受到当地政府的着重关注,甚至要求学前专业的大学生必须在毕业后优先选择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而这一策略上的要求正好解决了农村学前教育教师空缺的问题。

(三)合理的规划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道路

随着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在全国的推行,促使各地区农村学前教育也朝着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着。首先,政府必须使农村学前教育和城市学前教育得到同等的对待,促使农村学前教育跟上城市学前教育发展的步伐。其次,政府在对农村学前教育规划时必须结合农村整体变化的趋势以及文化特征推动其科学性的发展。最后,政府还需关注农村儿童的认知需求,帮助农村儿童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推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更加规范性

在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的推行中,城市与农村在学前教育领域中的交流能够推动农村学前教育朝着城市学前教育发展的方向发展着,与此同时,农村学前教育中师资队伍的缺乏能够在城市学前教育经验中得到提高,从整体上将农村学前教育的质量得到提升。

二、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中农村学前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政府对农村学前教育资金投入的不足

据调查显示,党和政府对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下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中资金的投入仍旧呈现不足的现象,并且对农村学前教育方面呈现着固定的投资倾向。特别是我国西部和中部农村地区,由于当地政府经费的有限,导致该地区农村学前教育长期处于停滞的发展状态,这在农村学前教育合理的规划中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农村学前教育的教师水平难以提高

各地政府在对农村学前教育经费上的投入难以做到最大程度上的满足,容易导致农村学前教育制度中教师资历难以得到提高,虽然部分地区要求学前专业的大学生毕业后服从到农村教育中去,弥补了师资队伍的空缺,但在教师教育水平上仍旧存在着缺陷。特别是在公办的幼儿园被推向市场后,导致幼儿教师严重的流失,而民办幼儿园所占比例过大,迫使公办和民办的幼儿园在生源竞争中产生“小学化”问题的冲突,双方之间强势的竞争严重影响了城乡一体化幼儿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地理文人环境在农村中的独特性

由于农村区域面积较大,在人口分配上又难以均匀化,促使农村家庭经济差异较大,有的家庭富裕,有的家庭贫困。其次,由于部分农村家长还存在陈旧的教学思想,对学校教育的认知意识较为肤浅。这些影响因素长期作用下容易导致农村幼儿园建设规模偏在乡镇幼儿园中占有比例过大,使得幼儿园在管理方面上有所缺陷。此外,一些农村家长甚至向学校提出不符合现代观念的要求,迫使幼儿教师在家长的要求和教育要求中难以抉择。

(四)农村学前教育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

农村教育对学前教育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农村学前教育面臨的一大挑战。由于目前农村幼儿园受到市场经济上的冲击,迫使地方教育管理机构中学前教育部门被撤离,导致管理人员的严重流失,一方面是因为学前教育管理权限与责任上出现了混乱的现象,另一方面,在对学前教育管理上缺少正确积极的引导,迫使管理人员被动性的执行教学相关检查。此外,在教育管理部门中还存在私自挪用地方政府对学前教育投入的经费,使得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停滞不前。

三、促使农村学前教育在城乡一体化中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制度

一个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保障,因此,地方政府必須落实该地教育管理的职责,特别是针对农村学前教育设立的学前教育管理部门,必须根据当地人口结构变化等影响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的因素制定与学前教育相关的机制,如教育安全、经费、卫生、监管等。

(二)注重农村本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对于农村教育而言,它具有城市教育缺少的本土资源,而这种本土资源在农村学前教育中不仅能够全方位的滋养幼儿的精神世界,同时丰富的自然资源还能扩大幼儿的认知视野。而城市教育有着农村教育所缺少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对于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倘若政府在实行农村学前教育政策的时候将农村学前教育体系完全的城市化,那么就严重忽视了农村本土的特殊性。因此,政府在注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对策的时候必须将农村特有的本土文化与城市具有的教育资源结合起来,避免盲目的跟随和模仿,促使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走向更加客观、理性的发展道路。

(三)转变教师与家长的教育理念

当政府将农村本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起来针对农村学前教育做出改善时,还要注重教师与农村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思想观念是任何事物行动的出发点,因此国家要想促使农村学前教育走向正确、合理的发展道路上,就必须科学化的转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加强家长对学前教育的全面认知,使其陈旧的思想在教育过程中逐渐的转变着。农村幼儿园可以通过幼儿专家、教师以及家长之间的相互交流,或者创造能够使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幼儿教育活动和平台,促使教师在交流中树立正确的儿童教育观念,同时转变家长对幼儿的教育思想。

(四)加大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在建设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管理制度中必须要求幼儿教师能够承担幼儿保育和教育的双重职责,建设一支呵护儿童生活,教育业务精良的幼儿教师队伍。首先,依法落实幼儿教师的社会待遇,维护其教育权益,同时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精神上的关心,促使幼儿教师能够积极的留在农村幼儿学前任教。其次,安排代课老师转向合格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加强学前教育教师的教育水平,以此带动农村学前教育师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仲连.农村学前教育机构需要理性布局\[J\].教育导刊,2013,(07):21-24.

\[2\]孙立平.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缩小学前教育差距策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12):64-65.

城乡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在传统教育观念里,体育教育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但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普及,体育教育地位逐渐上升。在体育教育中,存在着一批体育后进生,这个客观普遍存在的现象引发着体育教育行业的思考,本课题通过对体育后进生的表现和形成原因进行了阐述说明,提出了相关的转化的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所谓“体育后进生”,主要是指身体运动能力和身体体质标准达不到国家体育教育基本目标的学生,实质上是学生体育素质无法适应良性的现代化社会生存发展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对“体育后进生”现象进行全面且深刻的剖析十分具有研究价值。因此尽快改变“体育后进生”现象,以此弥补过去产生的“体育教育赤字”。

1 “体育后进生”产生原因

在当前的中国,“体育后进生”现象是广泛普遍存在的,人们认为“体育后进生”是文化知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的代名词,而与之相对的“体育先进生”却成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潜台词、画外音。造成这种颠倒认识的原因是多元化的,这也是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的重要特征。在经过文献资料检索和日常生活调查研究,关于“体育后进生”现象产生的原因大致分为三类:

1.1 体育教育体制僵化

众所周知,我国教育体制是任务指标式的举国体制,举国体制下的升学问题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换而言之,学生在学校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升学进行的,包括“中考”、“高考”、“硕士研究生考试”以及“博士入学考试”。在这些考试中,体育考核是缺位的或者虚化的。体育教育体制问题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体育教育硬件资源有限和体育课程设置匮乏。

1.2 家庭体育教育意识缺乏

在物质基础和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发生明显的倾向性——希望孩子不受到任何困苦伤害、不面对社会复杂问题的压力。在这种倾向性思想与情绪的引导下,家庭对于体育教育产生不正常反应——认为体育带给孩子的困苦大于好处。尽管家庭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教育路径却是错误的。近年来,人们不得不面对升学问题对家庭产生的巨大压力,从而开始注重体育教育,但大多还是为了孩子的升学问题。

1.3 学生体育价值观尚未成熟

相较于成年人人生阶段,学生阶段对于社会及自我认识不深刻,对于事物的把握无法透过现象发现本质。对于体育,就从人生成长发展角度而言,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克服体育锻炼所带来的短暂的不舒适感觉,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学生因体育价值观的不成熟在某种意义上正好“迎合”体育教育体制僵化和家庭体育教育意识缺乏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体育后进生绝大多数缺乏系统的体育锻炼,对于体育锻炼行为意义的认识空白,体育锻炼强度、力度等指标基本不合格。2.体育后进生性格情绪变得极为敏感和孤立。在耐性、宽容度和意志力方面,往往落后于正常体育锻炼的学生。

2 体育后进生转化教育路径探讨

在对“体育后进生”现象产生的基本原因有所了解之后,通过总结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并对部分在体育教育方面卓有成效的学校案例分析总结,体育后进生转化教育路径应该在有效激励机制下,从组织体制、物质保障、教育模式、情感培养及社会机制五个方面展开并保持长期开放状态的追踪研究。

2.1 在组织体制上适应新时代体育教育的需求。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优化体育课程的数量要求与质量要求,以课程硬性规定的方式既引导又督促体育后进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坚持与进步,从而实现课程方面的变革目标——体育后进生在课程框架内达至体育考核标准。并且在升学问题上实现体育教育激励机制,这无疑跨越式提升体育教育的地位。当然,随之而来的是要保证体育教育升学激励机制公平且效率地实现。

另外,为学校教育相对独立性松绑成为一种趋势,自然在体育教育方面也要有所实现。体育后进生作为全体学生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学校应该自体育理念开始到具体行动措施,对体育后进生采取倾斜性政策。学校资源的投入,将为解决“体育后进生”现象问题提供坚实基础。

2.2 在物质保障方面为体育后进生转化提供基础条件。物质条件是实现体育后进生教育转化目标的根本条件。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发现体育后进生比例较大的学校,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较低,在体育教育物质及技术保障方面更是严重不足。这种逻辑现象存在于大部分学校中,且地域差异、城乡差异更是严重:在大城市中,学校在体育教育物质保障方面是合格的或者超出一般水平的,而在乡村学校体育教育物质保障方面近乎为零。

因此,在物质保障方面,政府、学校、社会应该三方协作,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体育器材设备和科学的训练使用方法,并向更广泛的地域投放倾斜。保证以物质技术方面的高效完善,吸引体育后进生主动投入到体育教育领域,从而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顺利开展。

2.3 在教育模式上向以人为本的思路进阶。我国在体育教育方面相较于外国是落后的:师资力量配置上显著低于外国(主要是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师资品质上难以做到高品质、多元化;师生互动缺乏灵动性,也是体育后进生日益增多的极为重要的外部性因素。

首先是师资力量的拓宽与培养,在师资力量招揽上,实现多元化渠道是当前最有效的措施。在互动双方的基本条件准备完毕的情况下,确立体育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是极大促进体育后进生转化的重要理念。师生互动模式不再是死板僵硬的应付状态,而是灵动的交流共处状态。

2.4 在情感培养方面深入学生内心。无论是从学校情感角度,还是家庭情感角度,对于体育教育的热度需要继续提升。学生本身处于价值观人生观的塑造期中,对于体育教育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学校与家庭。学校与家庭在对待体育的情感上是支持的、热爱的,学生对于体育的厌恶抵触程度便会明显降低。因此从本质上说,情感培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层面的培养。

2.5 在社会机制上实现体育教育的普遍且长期的良好运作。只有全社会形成对体育教育的良性运转,体育后进生教育转化事业才能得到根本性贯彻。表现在具体的社会机制上,是各方力量资源按照科学合理的投入产出规律对体育教育进行支持,最终的收益将回馈给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实现每一个人的全面發展。体育后进生现象在这种社会环境中,将得到根本性扭转。排除部分身体本身残缺的特殊情况,体育后进生高比例的状态将是体育教育领域的过去时。

3 结语

对体育后进生的转化教育是我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应有之义,是一场关系国运长久的伟大事业。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必须保持一种卓越的开放态度,积极吸纳在体育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理性总结在体育教育领域的失败教训,通过正反对比发现其中的科学规律,以适应体育后进生教育转化的任务;并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具体实践中,促进体育教育的繁荣。

(作者单位:淮南师范附属小学广弘城校区)

城乡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而当前中国国内消费需求严重不足,且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呈现出不断拉大的趋势。如何缓解我国城乡消费差距过大、促进整体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我国1990年以来城乡居民消费资料,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的实证分析指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深层原因在于城乡二元劳动生产率及产业结构差异,并提出了构建城乡产业发展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指数;回归分析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但是,与投资和出口需求相比,消费需求又是最基础、最不可替代的。研究表明,当经济发展度过最初发展阶段,进入中级或更高级发展阶段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尤为突出,消费需求将成为一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最终动力。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20多年的高速增长主要是由投资带动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消费需求却严重不足。1993—2003年我国消费率为59.5%,2004年为53.4%,2005年又下降到50%以下(同期世界平均最终消费率为78%),致使出现了高投资率及快速经济增长与低消费率并存的现象。投资与消费的增长极不协调,用过高的投资来带动经济增长,不但环境难以承载,而且一旦市场发生变化,还会出现生产能力过剩等问题,并有可能引发经济、政治等一系列社会矛盾。为此,中央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一般来说,社会总需求中,最终消费应是三大需求中份额最大的部分,而居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约占80%,政府消费占20%。可见,居民消费直接、强烈影响着最终消费。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将直接导致总需求的不足。

认真审视我国居民消费状况发现:居民的低消费率中,仍然存在着城乡居民消费的巨大差异,这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本文对我国1990年以来城乡居民消费资料,运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透析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产生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对策建议。

二、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现状

(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差距不断扩大

长期以来,由于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人为地分割了城镇和农村,造成了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一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延续到今天不仅没有消除,反而更加拉大(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从总水平来看,城镇居民消费支出要明显高出农村居民。从绝对数看,199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为:1278.89元,

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出:(1)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方差是非齐性的,实得方差比值F=13.998的外测概率为零;(2)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平均水平比较中的统计量t=4.825,其实得外测概率也为零,说明城乡居民入均消费支出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综合两点,不但说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平均水平远高于农村居民,而且,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方差过大,贫富差距悬殊,已经蕴含着极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在关注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的同时,进一步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中,农村居民的生存型消费比重高于城镇,尤其是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例(即恩格尔系数)仍比较高,2006年约为43%,比城镇居民高出近7个百分点;居住支出占总消费支出比例比城镇居民高出近6.2个百分点;而在衣着、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等享受、发展型消费方面却大大低于城镇居民。总体看来,尽管城镇居民在医疗保健、服务等方面消费支出所占比重高于农村,但二者均不高,也就是说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均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升级。

(二)我国城乡居民的边际消费率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为584.63元,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并不太大;而到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1855元,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只有3265元,相差8590元。从相对数来看,199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是农村的2.2倍,2007年该数据已经达到了3.6倍,而且还在继续扩大。据专家测算,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及下岗职工的低保制度等与农村居民的无社会保障制度相比,实际城乡差距约为5:1或6:1。

为检验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本文采用SPSS11.5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将1990—2006年我国人均GDP分别与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UC)和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RC)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如下:

UC=0.61GDPH+1423.74

t=(18.28) (5.14)

R2=0.957

RC=0.16GDP+474.89

t=(16.70)(6.01)

R2=0.949

从以上建立的线性方程可以看出GDP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加0.61元;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仅增加0.16元,说明人均GDP的增加给城乡居民带来的消费效应是不同的,边际消费率城镇高出农村0.45元,同时城镇居民的自发消费比农村居民高出近1000元,说明随着我国城乡居民人均GDP水平的提高,消费差距还将继续拉大。

三、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拉大的实证分析

由于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很多,既有自然、地理因素,又有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且因素组和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因此,要准确把握所有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是不可能的。本文旨在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找出作用较大的主要因素。

(一)影响因素的选择

1.二元对比系数(X1)。二元对比系数,又称二元劳动生产率差异系数,是二元经济中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比率。该指标反映城乡经济一体化程度,主要反映农业和非农业两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也反映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总体水平,用公式表示为:L=β12。公式中L表示二元对比系数,β1表示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β2表示非农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二元对比系数越小,表明两部门差别越大,即二元性越大;反之,二元对比系数越大,表明两部门的差别越小,即二元性越

小。由于劳动生产率是劳动收入的基础,而收入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因此,二元对比系数是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之一。

2.人均GDP(X2)。人均GDP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而这些改进又会进一步促进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3.产业比(X3)。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以农业部门增加值和非农业部门增加值之比表示的产业比是反映产业结构差异的一个综合性指标。一般情况下,非农产业GDP的增长速度快于农业GDP的增长速度,产业比下降,城镇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就会大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从而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拉大。

4.消费差距指数(yi)。这里定义消费差距指数yi,是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对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所得的比例,用于反映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相对水平,作因变量。

(二)相关分析

表3说明产业比(X3)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指数的相关程度最强,简单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0.926;二元对比系数(X1)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指数的相关性次之,简单相关系数的绝对值为0.905;人均GDP(X2)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指数的相关性较弱,简单相关系数仍然达到0.803。这说明所选择的3个因素都影响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变化。

(三)建立模型

为说明各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程度,本文根据1990—2006年的有关数据,把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指数作为被解释变量,二元对比系数、人均GDP和产业比作为解释变量,采用逐步回归的分析方法,经SPSS11.5软件计算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经过逐步回归,人均GDP变量被剔除,这是因为人均GDP与二元对比系数有很强自相关。最终保留二元对比系数和产业比两个变量(见表4、表5)。 最终得到模型为: y=4.51—5.309X1-2.898X3 t=(24.018)(-3.845)(-4.944) 模型F(F=98.693)检验的精确概率值为O.000<0.05,说明模型中所选人因素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总影响”是显著的,各因素也均通过t检验。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变化可以通过二元对比系数(X1)、产业比(X3)来解释。比较小的估计标准误差0.0944反映了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好。此外,该模型还通过了经典的计量经济学检验,不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模型中的第一个回归系数-5.309表示在其它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二元对比系数每增加0.01,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指数就会减少0.05309;第二个回归系数-2.898表示在其它因素保持不变时,产业比每增加0.01,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指数就会平均缩小0.02898。

四、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对策建议

由前面结果可以看出,农业对非农产业的产业比和农业对非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二元经济对比系数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指数都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就是说,努力提高产业比和二元经济对比系数是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关键。、

(一)努力构建城乡产业发展支撑体系

1.提升城乡产业自身发展水平的同时改善产业比。城乡产业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是产业布局、生产过程、组织方式,还是在需求弹性上都是难以消除的。但是,在城乡之间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协作,以城市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和促进乡村农业的现代化,使城乡产业效率差距不断缩小(即本文所定义的农业对非农产业的产业比不断拉大),并逐渐趋于一致。

2.强化城乡产业关联度,实现城乡产业融合。城乡产业有别,但城乡产业之间以产品和劳务为纽带,可以形成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以及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生产要素互动。就是说,基于城乡两种不同特质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而形成的城市产业对乡村的依赖,和农业对城市的依赖是必然的(戴宾,2008)。因此,可以通过城乡产业互动形成合理分工协作,以城市产业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使城乡产业效率差距不断缩小(即本文所定义的二元经济对比系数拉大),改变二元经济对比系数。

3.依托城乡市场,促进城乡产业发展和强化。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拓展城市产业的市场空间,强化市场消费为中心的产业发展理念,以城市消费市场带动和促进乡村居民消费,改善城乡居民消费对比系数。

(二)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通过前述分析可以发现,人均GDP的增加对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率不同,其影响差距很大。所以,应积极调整收入分配,促进农民增收,政府可以采取政策倾斜:其一,对农村居民的农业生产采取直接扶持和保护,从而达到农民增收;其二,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消除收入分配的隐性障碍,达到农民增收。

(三)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

研究表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可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统筹下的户籍制度和教育均衡发展制度,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允许外来人口按职业或者居住地入户。并保证农民子女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就业技能等,都可以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缩小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

城乡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必要性

人民公平享有生命健康仅是我国宪法基本要求,也是政府公共职能必要组成部分;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中心在于使民众公平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建立覆盖全体国民的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也是提升国民健康水平的必要手段。随着现行“三制分立”体系的弊端充分暴露并日益突出,为保障居民基本健康权利、确保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公平性、实现政府公共职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国民健康水平,三制统筹发展势在必行。

当前“三制分立”体系的弊端:当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基本格局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共同组成的“三元分立”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三个制度之间,由于保障对象不同、筹资方式不同、管理方和经办主体不同、运行体系和运行平台不同五大因素,造成三三项制度间医疗保障水平差异巨大;独立运行分贝占用行政及信息平台,造成行政部门工作量大信息平台系统维护成本高,制度运行效率偏低;“三元分立”,制度间存在监管“灰色地带”,监管难度大。“重复参保”现象在城乡结合部出现频繁;医疗服务提供方群体多且杂乱,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监管由其困难;政府财政压力增大,不利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可持续性,阻碍医疗服务运行效率且医疗服务分布失衡。

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发展趋势和先进经验模式。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主要依据各地经济发展特点和城市化水平沿“分阶段、有步骤、异化趋同”路线发展。前期工作重点是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保证基本实现全民医保、保障医疗保障服务、提高各群体医疗保障水平;中期工作重心是实现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统筹发展,统一管理运行机构、整合信息资源平台、统一经办组织体系监管,实现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后期阶段实现统筹三制发展,完全实现“三元整合”居民基本医疗保障一体化、公平化、高效化,根本上提高医疗服务保障水平和国平健康水平。

各地统筹城乡医疗保障发展实践经验和典型模式。在各地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实践中,各地区根据不同条件,出现四种代表性模式:以政府财政主导,以行政法规确立城乡医疗保障一体化的“神木模式”。以户籍内所有参保人为保障对象,财政资金负担绝大部分医疗保障资金,参保人负担少量费用。报销比例高、居民负担小、资金来源稳定,最大化实现居民医疗保险的保障功能。但是对地方财政压力巨大,居民大病实际报销比例不高,抗风险能力弱。这种模式适合区域经济条件较好、居民收入差距较小地方财政收入水平高的地区;

以“大刀跨越”为特点的高度一体化模式。这类模式以浙江嘉兴地区为典型:不设等级,统一缴费和补偿标准;个人缴费水平高、政府补助水平高、医疗保障水平高,充分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统一管理。但是要求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高,居民支付能力强居民收入差距较小;

突出引入市场化运作,“一次投保,二次分保”的“湛江模式”。居民以两个档次缴费参保并享受相应补偿标准,在此基础上政府向商业保险公司二次投保,用于负担参保人重大疾病时提供相应经济补偿。这类模式下对地方财政压力和居民投保压力均较小,但医疗保障水平和抗风险水平均较高,但对政府前期医保基金使用预算及大病风险概率评估能力要求较高,居民缴费率受市场化影响明显。此类模式适用于地方财政能力和居民支付能力较弱但商业资本市场较健全的地区;

以多档投保、对等保障为特点的“重庆模式”。“重庆模式”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整合城镇居民医疗,设置多重缴费标准及补偿模式,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收入差距、参保意愿和医保要求,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但居民易选择低缴费低保障水平的医疗保险,各档位间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难以控制。这种模式适用于地方财政压力大、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地区;

萧县地区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条件

萧县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地处淮北平原地区,城市经济结构仍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化水平较低,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属典型中部农业型经济特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医保资金由企业、职工个人、政府共同负担,保障对象为企业职工参保人员,资金充足覆盖面小,保障水平最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起步较晚,主要保障对象为城镇户口自由从业者或外来务工人员等,参保人与政府财政补贴共同负担医保资金,覆盖面较广、保障水平中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起步晚,主要保障对象为农村户口居民。参保人与政府财政补贴共同负担医保资金,医疗卫生服务缺乏且层次低下,覆盖面广而保障水平低。

由于萧县地方财政较大无法提供强力医保资金支持,当前属于典型统筹发展中期阶段,工作任务主要为提高基本医疗保险医疗制度覆盖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保障水平。因此萧县统筹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在筹资模式、保障对象、保障水平的共性,使二者统筹发展较为简单。统筹发展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应借鉴临近市县如宿州埇桥区及淮北市濉溪县地区,改革工作应将重点置于统筹发展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

萧县地区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险的政策性建议

萧县地区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险应结合地区经济特点,参考“重庆模式”和“湛江模式”,从发展经济治本、财政筹资方面、整合优化管理方面、发展农村医疗方面、优化补偿政策方面、配套措施六个方面改革,实现科学统筹发展城乡医疗保险制度,切实降低居民医疗卫生负担、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大力发展本地经济,科学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居民和政府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是影响医疗保障制度和国民健康水平决定性因素,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是居民医疗保障制度基本保障,政府部门管理水平和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是影响医疗保障制度效用的直接因素,因此大力发展经济科学推进城市化发展是统筹城乡医疗保障的根本方法和必要条件;

筹资政策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实行多元化筹资;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缓解财政压力。政府主办公益年会等活动积极发动社会捐款及企业捐款;对大额捐款企业实施一定优惠政策优化经营环境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社会资助积极性;公共场合以及部分公共设施设置适量广告设施促进广告营收。另一方面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按季度或月份支取让保基金,剩余部分定制或选择购买保本保息类风险低但受益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实现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缓解财政压力;

整合管理机构方面: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整合城镇居民医疗,合理分工、权责统一。统一管理医保基金、经办机构。参保对象等管理活动,卫生部门负责各环节监督工作以及医疗服务供应方、部分药品的统一管理;

优化补偿政策方面: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内容,设置多重缴费标准及补偿模式,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收入差距、参保意愿和医保要求,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一体化,满足多元化需求,确保基本医疗保障覆盖率;

大力扶持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行为;扩大农村地区社区医疗机构以及村镇医疗服务机构数量和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避免“穷帮富”现象,缓解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压力;

其他配套措施:建立监督办公室单独负责监督三方责任主体各类行为;资金运行、管理规范、报销规范完全公开,接受并鼓励社会监督定期发布工作报告公布资金使用情况、医疗服务机构运营、医疗制度运行情况,阳光运行、公共监管等。

城乡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精细化;医保管理;城乡居民医保改革

我国的国民医疗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完善,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断改革,为我国人民的健康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仍然存在着不少有待改善的地方,本文就其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进行分析,并运用精细化医保管理的手段对其进行分析和探讨,阐述其影响,希望能够对我国医疗保险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借鉴。

一、医疗保险和医保管理的定义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的标准

(一)医疗保险的定义和医保整合标准

医疗保险具体指基本医疗保险,为了补偿劳动者由于疾病而导致的经济损失而构建的一种保险体系。医疗保险有两种缴纳方式,分别为个人缴纳和单位缴纳,构建医疗保险基金,当医保参与人员就诊时,会发生一定的医疗费用,此时医疗保险机构会对其进行经济补偿。建立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医疗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完善的一项重要体现,最大限度地提升了人们的医疗权利和医疗利益,不仅调动了单位部门和社会个人的力量,而且政府参与其中,让患病的医疗成员享受到最佳的医疗保障,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资支持,减轻医疗负担,避免因病致贫返贫。医疗保险体系在我国得到了很多年的发展,受到社会广大人民的支持与喜爱,真正地为人民服务。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主要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以没有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成年人和没有工作的居民为主要参保对象的医疗保险制度,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主要为有固定工作岗位的职工服务。在当前环境下,我国整合城乡居民医疗基本保险,最终目的是提升人民的合法权益,并根据以下要求进行整合:①扩大覆盖的范围,不但要辐射到基本医疗保险参与人员,还要覆盖到城乡所有居民;②统一缴费的标准,在缴费时,应根据国家相关医疗规章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统一缴费标准后,缴费标准应等于或大于国家最低标准;③统一医疗保险待遇标准,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进行整合,逐渐统一支付标准和保证范围,统一规定城乡居民的最低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并根据相关标准制定适当的支付比例,应按照政府政策规定的基本范围,把平均支付比例固定在75%左右;④统一医保目录,在整合城乡居民医疗基本保险后,应统一执行省和国家的基本医疗药品、服务项目目录和诊疗手段等相关规章制度,并运用动态管理、分级调整的手段加强管控;⑤统一定点管理。根据相关医疗机构的管理章程,对全部的医疗机构实施相等标准的定点管理措施,并整合之前的医药机构,并将其归纳到管理的区间内;⑥统一基金管理。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整合完毕以后,应遵守国家相关标准,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基金财务制度,并管控好医疗资金,对其进行合理管控。

(二)医保管理的定义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要想发挥好作用,需要运用适当的医保管理手段,唯有如此,才能使医疗系统得到长久繁荣稳定。顾名思义,医疗保险管理指通过相关的程序和机構,并运用适当的手段和方法,对整个医疗保险过程进行组织和计划、指挥和协调、控制和监督的过程。医保体系由很多个互相配合和联系、互相作用和统一的部分构成,在适当的环境中可以发挥出不同的作用,如财务系统等等。在推进医疗保险的过程中,医保管理发挥着核心的作用,能够使医疗保险顺利进行,同时运用精细化的方法能够使医疗保险体系健康运转,并使得医疗保险在实行的过程中能够得到根本的制度保障,使医疗保险政策真生落实到位,为人民争取更多权益,保障社会的稳定。

二、精细化医保管理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一)研究分析整合政策

在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手段来处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过程中,应遵守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并根据适当的标准和原则来实施。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就是为了让城乡居民享受到相同的待遇水平,当城乡居民在就诊时,不受地域和身份所限,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政策,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使城乡居民获得同等的福利待遇,有效地维护了他们的基本权益,维护了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稳定,有利于加快改革,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做好宣传工作

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扩大了居民的利益,使得居民能够享受到对等的权益,帮助他们节约了很多的医疗费用,居民在看病时不再担心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有力地提升了他们的健康水平,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因此在上述背景中,参与医疗就诊的居民数量就会越来越多,但是有的居民学历有限,无法快速接受上面的政策信息,很多居民不能明确国家的政策内容,报销和就诊流程等等。因此政府部门应该履行责任,做好相关的宣传工作,如派遣工作人员深入农村或社区进行宣传,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思想上的困惑,帮助他们解答政策信息和医疗保险操作流程;政府部门还可以向居民发放医疗保险宣传手册,运用最为普及和通俗的方法,使得居民在第一时间了解国家政策,方便以后就诊。

(三)对报销结算工作进行结算

在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前,医疗报销的流程相当复杂,不但耗费的时间长,而且手续繁杂,给城乡居民的报销工作带来了不少的难度,导致很多城乡居民无法适应。因此为了提升工作的效率,降低报销的时间,应当运用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对报销结算工作进行处理整合。如今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相关部门应当抓住这个机遇,利用多媒体技术,建立相关的信息化系统,并整合信息化资源,通过构建信息化渠道,建立立体化、标准化的报销流程,这样能够有效削减不必要的报销手续,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能和质量。

(四)对信息医疗系统进行整合

要想提升整合醫疗保险的效率,就应该适应时代的变化,调整好信息系统,让信息技术在医疗保险中发挥核心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当全面统一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工作,最大限度发挥好信息系统的功能,把城乡医保体系联动起来,实现全方位覆盖、立体性辐射,运用“一网式”的经办方法,提高办理效率。与此同时,应当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方法,解决数据不精准、覆盖不全面等问题,让老百姓真正享受到医疗保险改革所带来的实惠,让改革成果惠及到所有的城乡居民。除此之外,还应建立相关信息化制度,明确出信息化技术在整合信息医疗系统方向的方法,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落实,做好监督,使信息化理念深入人心。

(五)提升参保人员的就诊效率

我们应该准确地认识到,国家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城乡居民的就诊率,努力消除城乡在医疗上的隔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因此,为了做好相关整合工作,有关部门应当不断改进就诊流程,优化工作模式,减少工作手续,除了运用“一卡式”工作方法,我国当前还在深入推行电子医保制度,不管是职工医保,还是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管身在何地,都可以使用医保进行就诊,有效优化操作流程,为城乡居民带来更多的便捷。

三、总结

在此大背景下,我国居民对医疗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人民群众越来越意识到只有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才能为社会和国家做出更大贡献。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体系正在不断地完善,在精细化医保管理模式的带动下,我国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应进行系统完善的改革,本文通过对医疗保险和医保管理的定义进行阐述,并从研究分析政策、做好宣传、做好报销结算、整合医疗信息系统、提升参保人员的就诊效率五个角度进行分析,使精细化医保管理在医疗保险改革中得到了落实,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费婧萱.精细化医保管理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9,(29):81.

[2]胡进秋.小议医院等级评审和开展医保精细化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J].基层医学论坛,2016,(4):532-533.

[3]王芳.精细化医保管理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改革[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0,22(1):96-97.

[4]孙向辉.医保信息化建设的思路与探析[J].神州,2020,(26):294.

[5]黄震威,高志,范日臻.完善特殊医用材料医保结算管理探索[J].养生保健指南,2016,(31):191.

上一篇:老师下一篇:挫折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