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范文

2023-09-25

高一数学范文第1篇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作业的基本目的在于:①帮助学生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减少课堂所学知识的遗忘。②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发现和改进存在的问题;③,促进思维的巩固和形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④获得深刻的认知体验,培养独立性、责任心、创造能力。

二、明确目标,务实求效

我们高一数学备课组一定会把握好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开展有关作业设计与实施的实践研究,提高教师对作业作用的认识,建立与学科课程纲要(学段、学期、单元或章节教学整体规划设计)相配套的作业体系。细化解读课标、课程纲要和教材,理清主干知识、支干知识、知识点、重点、难点,加强过程性评价研究,通过开展合作研究,突破以往单纯拘泥于书面形式的局限,向课外延伸、与生活接轨,增强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促使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自主地获得新知。着眼于全体学生,改变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优化作业设计。作业的形式应该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分层作业、合作作业、实践作业……哪些学习内容、知识点,适合哪种作业类型,对于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让学生有一定的选择性,提高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并达到分层次教学的目的。每一阶段都要通过问题跟踪保证学生对作业的有效性。

三、数学作业的规范实施

数学作业形式不同,实施的方式也不同。书面作业(以自学稿为主)主要包括设计、布置、检查或批改、讲评四个环节,要做到精选、先做、全批或样本批改、精析,保证作业的有效性。分层作业、合作作业、实践作业要做好学生的指导,教师要在学生互批的基础上进行抽改,同时保证对完成作业较为困难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

四、数学作业的实施细则

(一)分材自学稿的设计在满足学科要求的基础上,格式上都必须包含以下各个环节:

1、旧知链接: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旧知识点以填空、选择的形式进行复习回顾。

2、自学检测:通过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提前预习,自主完成最基本的检测练习。检测

题目要切实注重基础性,保证90%以上的学生能在课本中找到答案并独立完成,对新知识真正起到自学引导的作用。

3、新知探究:以课本例题或基础知识为主,选取的题目不得超过2道,教师在这部

分要有对新知识精炼的归纳总结及点拨。

4、巩固训练:对本节新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题目不得超过4道,题型要多样化(填

空、选择、计算等)。题目设置由浅入深呈阶梯状,最多有一道中等难度的题目。

5、达标反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达标测试,题目不超过4道,题型要多样化,

强调基础性,让90%以上的学生都能完成,从而有实实在在的学习收获。

6、能力提升:不超过2道题,进行拓展延伸,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不做,达到50%

左右的学生能够完成。

7、网络构建:对新知识的主干进行建构,教师可填空、列表等形式进行引导性总结。

(二)、分材自学稿的作业使用要求

1、在题目的设计上不能简单的留出空白让学生随意去做,逐步规范起来,题目的设计标准见下表,以督促学生进行纠错并记好笔记,做到一题一思考。

2、题量必须按照各板块的要求进行设置,严禁超量,组长在审稿时要严格把关。对各班单科在前15名的学生可根据情况再留部分辅导材料上的习题,但各备课组必须统一,不能各行其是,不必硬性要求,视学生各人能力而定,但自学稿上的内容必须先行完成。

3、在七个板块中,第1-2两个板块必须在课前完成,第

3、

4、7三个板块在课堂上当堂完成,第5-6两个板块在课后完成,以缓解学生压力,保证教学效果。

4、各个板块时间分配大致原则是:第1-2两个板块共占5分钟,第3板块占15分钟,第4板块占15分钟,第7板块占5分钟。

5、每章结束后,设计一份“问题跟踪卷”,题目选自本章自学稿中学生出错率较多的题目,习题多少可视情况而定,定期进行问题跟踪,查漏补缺。

6、各部分练习作业要体现类型化,即师生学会对问题、知识分类型,同一类型再分层次,教师设计训练内容时要有类型意识,把训练题目分成类型,每一类型再有几种

变式,把不同类型、变式的题目分ABC三级,并有不同要求,学生可以有选择,体现作业的分层和学生的自然分材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类型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完成的更高层次的任务,体现自然分材,知者先行,达到掌握基础,拓展提升。

8、教师要坚持课前严格检查,课后加紧督促,严把出口关,备课集体备课时要相互督促抽查,切实保障“分材自学稿”的使用效果。

(三)作业次数与批改。

每周对学生自学稿进行一次检查评改。作业批改后要及时讲评,认真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力求拓宽已学的知识。对作业中发生的问题在备课组的会议上要认真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

五、建设数学好题集和学生的“两集一卷”习惯养成

学生“两集”指错题集和错误反思集,“一卷”指每次考试后建立满分试卷。

1、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并规范错题集的本子规格和书写格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做好用好错题集,并建立检查评比制度。整理错题集时应注意:第一步,找出错因;第二步,订正错题,书写正确答案;第三步:找一些类似的习题联系一下,巩固一下这一知识点,同时检验一下以后做这样的题是否会出现错误。在错题集中还可收纳的内容:①平时课堂上教师补充的知识点或者推论;②归纳总结课本上的典型例题;③每章学习完后,建立本章的知识脉络图。

2、建立自我反思集,每天抽出时间独立反思,让学生学会自我对话、自主反思,并对自己每天的生活有一个理性思辨的机会,提升学生自控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反思内容主要为个人学习品质、学科学习思想。教师平时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将本学科主要的学科思想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或解决问题时反思其中包含那些学科思想,灵活的运用学科思想方法学习新知识。

3、构建考试后满分试卷,以此来提升考试能力和完善对知识的把握,使考试效益最大化。

教师做好好题集建设:本学期教师将自己收集的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分章节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最后备课组集中汇总,使之成为高三复习时的重要资料。

高一数学组

高一数学范文第2篇

(二)

教学目标:

I.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集合之间的运算关系。 (2)理解集合运算性质。

(3)理解集合运算关系在图像上的意义。 (4)会用集合的运算关系表示Venn图。

II.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练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突破重点和难点,让学生理解集合之间的运算及其性质,并能有效进行运算及表示。

III.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算关系再度加深对集合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 I. 重点:

(1)集合与集合之间的补运算关系。 (2)运算关系之间的反演率。 (3)集合之间关系的图示方法。

II. 难点:

(1)集合的混合运算

(2)集合运算的图像理解。 (3)Venn图读图。

教学过程:

I.

复习引入:

回顾上节课内容,从集合的Venn图表示入手思考集合之间的补集运算关系。

II. 全集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Universe),通常记作U。

III. 补集的概念:

(1)对于全集U的一个子集A,由全集U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

(2)记作:CUA,读作“A补”。

U(3)CUA={x|x∈U且x∈A}。

(4)补集的Venn图表示。

IV. 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

(1)(CUA)∪A=U,(CUA)∩A=

UACA(2)若x∈A,则x∈A,则x CUA (3)若x∈A,则xA,则x∈CUA (4)CUABCUACUB,CUABCUACUB

1、 设U=R、A={x|x1 或x2 },求CUA CUA=x|1x2

2、 已知集合U={a,b,c,d,},A={a,b},B={b,c,d}求CUACUB,CUAB,CUAB,CUACUB。

CUACUB={e} CUAB={a,c,d,e} CUAB={a,c,d,e}

CUACUB={e}

练习及作业:

高一数学范文第3篇

高一数学必修3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算法初步

1.1.

1算法的概念

1、算法概念:

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2.算法的特点:

(1)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2)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3)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解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对于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算法.(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如心算、计算器计算都要经过有限、事先设计好的步骤加以解决.1.1.

2程序框图

1、程序框图基本概念:

(一)程序构图的概念:程序框图又称流程图,是一种用规定的图形、指向线及文字说明来准确、直观地表示算法的图形。

一个程序框图包括以下几部分:表示相应操作的程序框;带箭头的流程线;程序框外必要文字说明。

(二)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学习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要掌握各个图形的形状、作用及使用规则,画程序框图的规则如下:

1、使用标准的图形符号。

2、框图一般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方向画。

3、除判断框外,大多数流程图符号只有一个进入点和一个退出点。判断框具有超过一个退出点的唯一符号。

4、判断框分两大类,一类判断框“是”与“否”两分支的判断,而且有且仅有两个结果;另一类是多分支判断,有几种不同的结果。

5、在图形符号内描述的语言要非常简练清楚。

(三)、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

1、顺序结构:顺序结构是最简单的算法结构,语句与语句之间,框与框之间是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的,它是由若干个依次执行的处理步骤组成的,它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一种基本算法结构。

顺序结构在程序框图中的体现就是用流程线将程序框自上而下地连接起来,按顺序执行算法步骤。如在示意图中,A框和B框是依次执行的,只有在执行完A框指定的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B框所指定的操作。

2、条件结构:

条件结构是指在算法中通过对条件的判断根据条件是否成立而选择不同流向的算法结构。

条件P是否成立而选择执行A框或B框。无论P条件是否成立,只能执行A框或B框之一,不可能同时执行A框和B框,也不可能A框、B框都不执行。一个判断结构可以有多个判断框。

3、循环结构:在一些算法中,经常会出现从某处开始,按照一定条件,反复执行某一处理步骤的情况,这就是循环结构,反复执行的处理步骤为循环体,显然,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循环结构又称重复结构,循环结构可细分为两类:

(1)、一类是当型循环结构,如下左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当给定的条件P成立时,执行A框,A框执行完毕后,再判断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执行A框,如此反复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条件P不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2)、另一类是直到型循环结构,如下右图所示,它的功能是先执行,然后判断给定的条件P是否成立,如果P仍然不成立,则继续执行A框,直到某一次给定的条件P成立为止,此时不再执行A框,离开循环结构。

当型循环结构直到型循环结构

注意:1循环结构要在某个条件下终止循环,这就需要条件结构来判断。因此,循环结构中一定包含条件结构,但不允许“死循环”。2在循环结构中都有一个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计数变量用于记录循环次数,累加变量用于输出结果。计数变量和累加变量一般是同步......执行的,累加一次,计数一次。1.2.

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1、输入语句

(1)输入语句的一般格式

(2)输入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功能;(3)“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变量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其值是可以变化的量;(4)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5)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用分号“;”隔开,若输入多个变量,变量与变量之间用逗号“,”隔开。

2、输出语句

(1)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

(2)输出语句的作用是实现算法的输出结果功能;(3)“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什么样的信息,表达式是指程序要输出的数据;(4)输出语句可以输出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的值以及字符。

3、赋值语句

(1)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

(2)赋值语句的作用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3)赋值语句中的“=”称作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的意义是不同的。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4)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算式;(5)对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

注意:①赋值号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能是表达式。如:2=X是错误的。②赋值号左

右不能对换。如“A=B”“B=A”的含义运行结果是不同的。③不能利用赋值语句进行代数式的演算。(如化简、因式分解、解方程等)④赋值号“=”与数学中的等号意义不同。

1.2.2条件语句

1、条件语句的一般格式有两种:(1)IF—THEN—ELSE语句;(2)IF—THEN语句。

2、IF—THEN—ELSE语句

IF—THEN—ELSE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图

1图1图

2分析:在IF—THEN—ELSE语句中,“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1”表示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语句2”表示不满足条件时执行的操作内容;ENDIF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机在执行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则执行THEN后面的语句1;若条件不符合,则执行ELSE后面的语句2。

3、IF—THEN语句

IF—THEN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图3,对应的程序框图为图

4注意:“条件”表示判断的条件;“语句”表示满足条件时

作内容,条件不满足时,结束程序;ENDIF表示条件语句的结束。计算机在执行时首先对IF后的条件进行判断,如果条件符合就执行THEN后边的语句,若条件不符合则直接结束该条件语句,转而执行其它语句。

1.2.3循环语句

循环结构是由循环语句来实现的。对应于程序框图中的两种循环结构,一般程序设计语言中也有当型(WHILE型)和直到型(UNTIL型)两种语句结构。即WHILE语句和UNTIL语句。

1、WHILE语句

(1)WHILE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高一数学范文第4篇

我们从一出生到耋耄之年,一直就没有离开过数学,或者说我们根本无法离开数学,这一切有点像水之于鱼一样。以下是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数学完美假期寒假作业答案,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数学网一直陪伴您。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2014济南高一检测)若圆(x-3)2+(y+5)2=r2上有且仅有两个点到直线4x-3y-2=0的距离为1,则半径长r的取值范围是()A.(4,6)B.[4,6)C.(4,6]D.[4,6]【解析】选A.圆心(3,-5)到直线的距离为d= =5,由图形知42.(2013广东高考)垂直于直线y=x+1且与圆x2+y2=1相切于第一象限的直线方程是()A.x+y- =0B.x+y+1=0C.x+y-1=0D.x+y+ =0【解析】选A.由题意知直线方程可设为x+y-c=0(c0),则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1,即 =1,c= ,故所求方程为x+y- =0.3.若曲线x2+y2+2x-6y+1=0上相异两点P,Q关于直线kx+2y-4=0对称,则k的值为()A.1B.-1C. D.2【解析】选D.由条件知直线kx+2y-4=0是线段PQ的中垂线,所以直线过圆心(-1,3),所以k=2.4.(2014天津高一检测)由直线y=x+1上的一点向(x-3)2+y2=1引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A.1B.2 C. D.3【解题指南】切线长的平方等于直线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的平方减去半径的平方,所以当直线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最小时,切线长最小.【解析】选C.设P(x0,y0)为直线y=x+1上一点,圆心C(3,0)到P点的距离为d,切线长为l,则l= ,当d最小时,l最小,当PC垂直于直线y=x+1时,d最小,此时d=2 ,所以lmin= =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5.(2014山东高考)圆心在直线x-2y=0上的圆C与y轴的正半轴相切,圆C截x轴所得的弦的长为2 ,则圆C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可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弦长一半、半径构成直角三角形求解.【解析】设圆心 ,半径为a.由勾股定理得 + =a2,解得a=2.所以圆心为 ,半径为2,所以圆C的标准方程为 + =4.答案: + =4.6.已知圆C:x2+y2=1,点A(-2,0)及点B(2,a),从A点观察B点,要使视线不被圆C挡住,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可得TAC=30,BH=AHtan 30= .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三、解答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7.(2013江苏高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0,3),直线l:y=2x-4.设圆C的半径为1,圆心在l上.(1)若圆心C也在直线y=x-1上,过点A作圆C的切线,求切线的方程.(2)若圆C上存在点M,使MA=2MO,求圆心C的横坐标a的取值范围.【解题指南】(1)先利用题设中的条件确定圆心坐标,再利用直线与圆相切的几何条件找出等量关系,求出直线的斜率.(2)利用MA=2MO确定点M的轨迹方程,再利用题设中条件分析出两圆的位置关系,求出a的取值范围.【解析】(1)由题设知,圆心C是直线y=2x-4和y=x-1的交点,解得点C(3,2),于是切线的斜率必存在.设过A(0,3)的圆C的切线方程为y=kx+3,由题意得, =1,解得k=0或- ,故所求切线方程为y=3或3x+4y-12=0.(2)因为圆心C在直线y=2x-4上,设C点坐标为(a,2a-4),所以圆C的方程为(x-a)2+[y-2(a-2)]2=1.设点M(x,y),因为MA=2MO,所以 =2 ,化简得x2+y2+2y-3=0,即x2+(y+1)2=4,所以点M在以D(0,-1)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由题意知,点M(x,y)在圆C上,所以圆C与圆D有公共点,则2-12+1,即13.由5a2-12a+80,得a由5a2-12a0,得0 .所以圆心C的横坐标a的取值范围为 .8.已知圆的圆心在x轴上,圆心横坐标为整数,半径为3.圆与直线4x+3y-1=0相切.(1)求圆的方程.(2)过点P(2,3)的直线l交圆于A,B两点,且|AB|=2 .求直线l的方程.【解析】(1)设圆心为M(m,0),mZ,因为圆与直线4x+3y-1=0相切,所以 =3,即|4m-1|=15,又因为mZ,所以m=4.所以圆的方程为(x-4)2+y2=9.(2)①当斜率k不存在时,直线为x=2,此时A(2, ),B(2,- ),|AB|=2 ,满足条件.②当斜率k存在时,设直线为y-3=k(x-2)即kx-y+3-2k=0,设圆心(4,0)到直线l的距离为d,所以d= =2.所以d= =2,解得k=- ,所以直线方程为5x+12y-46=0.综上,直线方程为x=2或5x+12y-46=0.【变式训练】(2014大连高一检测)设半径为5的圆C满足条件:①截y轴所得弦长为6.②圆心在第一象限,并且到直线l:x+2y=0的距离为 .(1)求这个圆的方程.(2)求经过P(-1,0)与圆C相切的直线方程.【解析】(1)由题设圆心C(a,b)(a0,b0),半径r=5,因为截y轴弦长为6,所以a2+9=25,因为a0,所以a=4.由圆心C到直线l:x+2y=0的距离为 ,所以d= = ,因为b0,所以b=1,所以圆的方程为(x-4)2+(y-1)2=25.(2)①斜率存在时,设切线方程y=k(x+1),由圆心C到直线y=k(x+1)的距离 =5.所以k=- ,所以切线方程:12x+5y+12=0.②斜率不存在时,方程x=-1,也满足题意,由①②可知切线方程为12x+5y+12=0或x=-1.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一数学完美假期寒假作业答案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一数学范文第5篇

小高考假期作业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

2、函数fx.

3、在数列1,1,2,3,5,8,x,21,34,55中,x应为_______________.4、集合0,1共有个子集.

5、sin150的值为

6、已知角的终边经过点P(1,3),则cos2的值为

7、钝角三角形ABC的三边长为a,a+1,a+2(aN),则a=.8、等差数列的相邻4项是a1,a3,b,ab,则a,b的值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11

219、设a(),b25,clog2,则a、b、c的大小关系为.(按从小到大5

5的顺序用不等号连起来)

10、函数f(x)2cosx3sinx3,的值域.11、设x0是函数f(x)33x8的一个零点,且x0(k,k1),kZ,则k x

212、已知tan()1,则sincos2sin2

213、已知a,b满足:a3,b2,a+b4,则ab=.uuuruuuruuur

14、设0≤2π,已知两个向量OP1P2长度的最大1(cos ,sin ),OP2(2sin ,2cos ),则向量P

值是.答题卡

姓名班级得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2.3.

4.5.6.

7.8.9.

10.11.12.

13.14.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已知cos()53,sin ,,均为锐角. 13

5(1)求cos(2)的值;

(2)求sin 的值.

16.已知向量a(1,2),b(3,4).

(1) 若(3ab)∥(akb),求实数k的值;(2) 若a(mab),求实数m的值;

17.在△ABC,已知(sinAsinBsinC)(sinBsinCsinA)3sinBsinC.(1) 求角A值;

(2) 求3sinBcosC的最大值.

ax2

118.设函数f(x)=bxc是奇函数(a、b、c∈Z),且f(1)=2,f(2)<3.

①求a、b、c的值;

②判断并证明f(x)在[1,+∞)上的单调性.19.如图,有两条相交成60°角的直路XX′和YY′,交点是O,甲、乙分别在OX、OY上,起初甲离O点3 km,乙离O点1 km,后来两人同时用每小时4 km的速度,甲沿XX′方向,乙沿YY′的方向步行.

(1)起初,两人的距离是多少?(2)用t表示t小时后两人的距离;

(3)什么时候两人的距离最短?

20.已知二次函数f(x)axx(aR,a0).

(1)求证:当a>0时,对任意x1,x2R,都有f(2 x1x21)≤[f(x1)f(x2)]; 22

上一篇:数学题下一篇:数学分析